本科生参与科研

2024-10-14

本科生参与科研(精选12篇)

本科生参与科研 篇1

摘要: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工科类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参与电子竞赛与科研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两条重要途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制订合理的、循序渐进的培养方案是非常重要的。关注学生兴趣, 并及时给予激励, 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

关键词:电子竞赛,实践能力,能力培养

一、引言

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是工科类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电子信息类的本科生在高校内参与课外实践的机会主要有以下两种:电子竞赛、科研。笔者结合教学工作经历, 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参与电子竞赛与科研,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制订实践能力培养方案

我校电子信息类大部分学生入学之初对专业有浓厚的兴趣, 参与实践的热情很高, 但是四年本科期间, 能够坚持不间断地参与实践, 提高能力的学生的比例并不是特别高。其中有很多原因, 比如考研、兴趣转移等, 由于这些原因而不再继续参与课外科技实践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在实践中的挫败感而丧失了参与热情, 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应该予以引导。

很多学生在参与实践之初, 对自己抱有较高期望, 希望尽快取得成绩, 这可以理解, 但是“欲速则不达”, 实践能力培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毅力和吃苦精神。部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变得浮躁、焦虑, 从而彻底放弃。教师应该和学生进行耐心交流, 使学生明白实践能力是逐步增强的, 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在这个过程中挫折是难免的。而更切合实际, 对学生更有益的做法是制订一个合理的、循序渐进的培养方案, 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时有章可依、有法可循。

在制订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案方面,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摸索、思考和实践, 取得了一些成果, 现介绍如下:

1. 分年级参与不同级别电子竞赛

我校设有“创兴杯”电子竞赛, 竞赛题目比较简单, 为电子设计的入门级别, 鼓励大一、大二的学生参加, 竞赛的主要目的是引导低年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实践。能够完成这个竞赛的学生, 在实践方面具备了基本素质, 对设计工具, 比如示波器、信号源等, 可以熟练运用, 对一些设计软件掌握了基本的使用技巧。

进一步引导校级竞赛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参加省部级的电子竞赛, 如“天津市大学生TI杯竞赛”等赛事。题目难度相对有了提高, 需要制订完整的设计方案, 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的知识, 如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信号处理等, 因此这类赛事一般适合大三学生参加。参与这类赛事的学生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 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进一步增强。

鼓励能力较强的学生参加国家级的电子大赛, 如“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挑战杯”等。这类赛事的难度进一步提高, 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以“挑战杯”为例, 这个赛事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有一定创新的、具有完整功能的电子产品。创新既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又需要具有创新思维, 因此对于学生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挑战杯”的作品还需要考虑外观设计、工艺等因素, 这是一个优秀的电子设计工程师的必备素质, 因此能顺利完成这个级别赛事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设计一些难度不高的电子产品的能力。

2. 按兴趣参与教师科研

可以鼓励实践能力特别强的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据笔者的实际经验, 优秀的本科生在教师科研中可以发挥出重要作用。教师制订科研方案, 将科研工作模块化, 本科生可以参与各个模块的研究与设计工作。

在引导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时应该考虑学生自身的兴趣与能力。完成国家级电子大赛的学生一般都具备了开发一个电子产品各个方面的能力, 如硬件设计、代码编写、算法研究等, 这时学生往往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教师应该积极引导, 鼓励学生作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因此在学生参与科研时, 按照学生的兴趣分配其参与科研中的不同模块是有必要的, 这也有利于培养出更专业的人才。

三、重视兴趣与激励

“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 参与课外科技实践也需要兴趣。各种诱惑, 比如网络游戏, 会使部分学生的兴趣发生转移, 这是指导教师普遍遇到的一个问题, 这时教师将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用一个一个的成功激励学生, 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当学生第一次点亮一个LED灯时的鼓励的一句话可能意义要大于给学生讲明白一个复杂的电路。按照学生的水平安排实践内容, 循序渐进地提高动手能力, 并在其取得一定进步的时候及时进行肯定, 都会有利于促使学生在实践的路上越走越远。

竞技可以激发人的斗志, 因此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电子竞赛也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方式。

参与教师科研, 尤其是一些企业委托的产品开发方面的科研, 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有极大帮助, 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也特别有效。所有人的内心都期望自己是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就是这种期望的最直接的实现。当看到自己研制的产品在实际中得到应用时, 这种成就感是巨大的。

四、结语

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是工科类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引导学生参与电子竞赛和教师科研是提高实践能力的两条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制订合理的、循序渐进的培养方案, 关注学生的兴趣, 并及时给予激励, 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

参考文献

[1]郭云林.重视电子竞赛, 推进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3, 25 (1) :23-26.

[2]车仁信.从大学生电子竞赛谈电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实验室科学, 2004, 23 (4) :32-35.

[3]黄建龙.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5 (2) :105-107.

本科生参与科研 篇2

论文题目(小二,宋体,加黑,居中)

院系年级姓名(四号,宋体,居中)

摘要:小四,宋体,单倍行距××××××××××××××××××××××××。

论文正文要求:小四,宋体,单倍行距×××××××××××××××××。

致谢

(约为200字左右,小四,宋体,单倍行距)×××××××××××××。

参考文献(或注)

作者简介(小四,黑体):文字为200字左右(小四,宋体,单倍行距)

×××,男(女),×年×月出生于×地,×年从×中学考入(或由于获×奖励保送进入)北京大学×学院(系),在校期间的全面表现(德、智、体)。

感悟与寄语(小四,黑体):文字为200字左右(小四,宋体,单倍行距)。

指导教师简介(小四,黑体):文字为200字左右(小四,宋体, 单倍行距)×××,男(女),职称。×年×月出生于×地,主要学术经历及研究方向。

几点说明:

1、“校长基金/泰兆基金/毛玉刚基金/教育基金会基金”论文不需要加页眉;论文一定要用单倍行距排版;论文用英文书写和英文书写均可以。

2、论文如果公开发表或被接收在学术刊物上,请按学术刊物的排版格式提交论文。提交pdf格式论文的同学,请用Word格式提交论文的标题、致谢、作者简介、感悟与寄语、指导教师简介等部分的内容。

本科生参与科研 篇3

[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本科生科研

[中图分类号] G6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6-0025-03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入实施系列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原则上向全体在校学生开放等。创新创业教育正式走入了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这意味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将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而科学研究工作也要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促进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

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并不是新生事物。美国的MIT、伯克利大学等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启动了本科生参与科研行动计划,而我国行动较早的有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然而,这些较早推行科研育人的学校大多为研究型大学。相对于地方工科院校而言,这些高校科研资源丰富,师资数量充足,学生的素质也相对较高。因此,地方工科院校在推行科教协同工作时,既要把握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普遍性特征,学习研究型大学的工作经验,同时也要从自身的情况出发,明确推行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意义,对实施方式、考核制度等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政策与措施。

一、创新人才培养: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意义

将科研融入教学,以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始于洪堡时期的柏林大学。彼时的柏林大学开创了一系列的制度用于开展科研育人活动,如著名的教学-科研实验室与教学-科研研讨班。随着大学逐渐“世俗化”,科学研究的目的渐渐从满足“闲逸好奇的精神”转向满足社会经济需求,科研工作的重点则逐渐从培养人才转向追求科研成果。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大学教师提供的科研成果使得高等学校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科学研究也独立成为大学的一项重要职能。时至今日,科研实力与科研成果已成为影响大学排名的重要因素。

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意义在于获得科研成果,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可以提高科研能力,帮助他们从本科生向研究生过渡并为今后的继续深造奠定基础。但是,对于以培养工程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地方工科院校而言,如果仅仅从提升科研能力为出发点开展本科生科研活动,就极易使得这项活动“水土不服”,甚至对人才培养工作起到不利的影响——地方工科院校的学生大多在毕业后走上生产、管理、服务一线,更多的是面对实用性、技术性的工作,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不多。如果单纯以培养“科学家”为目标,不仅违背了大众化教育背景下人才培养多样化的原则,同时必然会降低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工程型、应用型人才虽然侧重的是实用性技术,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只是产业线上一颗熟练的螺丝钉。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的要求,我国未来需要的是高层次、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正是目前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短板”。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根源就在于我国大学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以课堂、教师和教材为主的“三中心”教学模式,注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却导致了学生知识体系的条块分割,强调知识的掌握却忽略了综合实践运用。

有研究人员提出创新型人才与传统型人才相比最大的特征在于其是否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的想象力等。[1]要实现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就不能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与动手能力。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这些能力是不可通过“传递”而获得的,只能由学习者自己在实践中主动构建。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学生将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养成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成为一个学会探究、热爱探究并掌握探究方法的人。无论学生将来处于何种岗位,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并在岗位上有所创新。因此,地方工科院校促进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并不是培养科学家,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探究式学习: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性质

教学与科研融合的本质意义在于教育与科研最终都统一于人才培养[2],这就使得本科生所开展的科研活动与研究人员所从事的科研活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莫科尔教授将本科生科研理解为“泛指学生和教师在科学、工程、艺术、人文科学以及社会科学领域所开展的各种协作。与此同时,它还可被用于描述探究性和研究型课程的教学活动”。莫科尔的这一阐释为当前学界的研究者们所普遍接受,它不仅指出了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多样性,同时也认为这一活动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协作开展的探究性学习活动。[3]我国也有研究者持这一观点,认为从教育规律来看,本科生科研应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过程,它要同时服从科学研究的逻辑以及教育的逻辑。[4]因此,本科生科研实质上是一种探究式学习。

将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视为一种探究性学习过程,不仅是由这一活动的意义所决定的,同时也是由高等教育的课程内容及教学需要所决定的。高等学校的课程,特别是低年级学习的基础课程大多以概念、定义或原理为主。尽管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学生对基础知识、原理的掌握有利于后续知识的学习,并有助于学习者适应各种不同的情境。然而,根据我国教育研究人员的调查显示,从基础知识到应用知识,再到现实场景,知识的迁移并不是自然而然的发生的。也就是说,不经过一定的训练,基础知识难以被用于解决各种实际性问题。[5]而这一点对于地方工科院校的学生而言尤为重要,毕竟他们毕业后面临的正是各种实际性问题,因此更要懂得如何架构知识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按照情境认知和学习理论的观点,概念性知识的学习要与使用它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即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概念、原理等一系列“概念性工具”,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应用才能被最好的理解。[6]而科学研究正是这样一种有效的特定情境。教师为学生提供或指导学生自主选择的课题与学生当前的实际水平相关联,即类似于打造出一个教育心理学上所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借助教师的指导,学生运用书本上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方案。通过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新旧知识体系的相互融合,也锻炼了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

三、过程与结果并重: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考核

尽管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意义与功能为高校管理者们所认同,但是大部分高校在推进这项工作时仍然顾虑重重,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项工作的考核难度要远远大于传统课堂教学,如教师的工作量如何界定、如何评价学生的成绩等。目前我国高校对本科生科研活动常见的管理方式是科研课题管理式,即课题立项时要填写申报书,中间要开展中期检查,提供阶段性进展,结束时要进行结题答辩及成果审查,并最终以是否完成立项时提出的研究目标作为成绩判定的依据。如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就大多采用这样的管理与考核模式。

这种单一以研究成果作为考评依据实质上是一种结果性评价,注重的是结果而非过程。这样的评价方式虽然可操作性较高并且相对客观公平,但是也有显而易见的缺陷。首先是评价目标的缺失。本科生科研活动是一种人才培养的过程,个体在这一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发展都应该成为考核的目标。其次是评价主体的缺失。本科生科研工作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学生在整个研究活动中投入的精力、获得的成长、发挥的作用等并不能完全通过研究成果体现出来,而这时指导教师的评价就是重要的考评依据。以科研模式管理本科生科研活动所存在的问题也被高校管理工作者们所意识到,例如在首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上,不少高校的指导教师就指出“应重在学生通过这个过程学到了什么,如果仅仅局限于发表文章、获得奖励反而急功近利”,“应重在给学生带来创新思维和实践收获,过分注重成果反而就表现出浮躁的情绪”等。[7]

显然,单纯从科研成果评价本科生科研活动并不能充分实现以科研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这样的目的。既然大学生科研过程本质上是一种探究性学习,那么就更应注重对过程的考查,强调通过科研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能过于看重发表了多少篇论文、获得了多少项专利等。因此,对大学生科研活动考核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科研态度的考核。这一部分主要由指导教师负责评分,主要考查学生在参与科研活动过程中的精力投入,如是否经常到实验室、实践基地开展研究工作;对待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难题、挫折时所表现出的毅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工作态度如何等。显然,这一部分的评价可能会更多地受到指导教师个人主观倾向影响,因此这一维度在整个评价体系中不应过重,譬如以不超过权重的三分之一为限。

2.对科研规范的考核。这一部分主要由第三方,即学校组织的评审小组负责评分。主要考查学生对科研方法的掌握,如文科的实证研究结论是否是通过正确的研究方法获得的,样本的采集是否科学以及相关统计方法运用是否得当;理工科项目的实验数据是否经过可重复的验证;撰写科研论文时能否规范地进行参考文献的标注等。

3.对科研成果的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在研究期限内是否能够完成当初预定的目标,主要通过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科研部门及学科专家共同组成的评委会以答辩的形式进行。答辩要注重考查学生对研究内容与过程是否熟悉,杜绝学生直接将老师的研究成果用于自己结题。同时,评审小组还应对研究工作给予建设性意见,帮助学生提高研究能力。

通过将科研过程与科研成果相互结合进行考核,才能真正地实现以科学研究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诚然,对学校管理部门而言,这样的考核方式难度与工作量要远远要高于科研管理,但是如果一旦形成规范和制度,必然会有效地推动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开展。

[ 注 释 ]

[1] 叶信治.从美国大学教学特点看我国大学教学盲点[J]. 高等教育研究,2011(11):68-75.

[2] 林彦红.科教融合教育理念及实证研究进展[J].中国高校科技,2015(5):26-27.

[3] 徐婷.地方综合性大学本科生科研状况研究——以Y大学为例[D].扬州:扬州大学,2012:13.

[4] 邬家瑛.论本科生科研训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 中国高教研究,2009(1):63-65.

[5] 赵光平,冯士季,付雷,罗星凯,等.迁移为什么困难——谈两种知识形态的转化[J].人民教育,2012(12):42-46.

[6] 刘军仪.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价值诉求——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视角[J].复旦教育论坛,2010(2):84-87.

[7] 杨晨光.本科生科研如何从蓝图走向现实[N].中国教育报,2008-11-5(002).

本科生参与科研 篇4

关键词:本科生,科研,药学专业

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实验技能,能够在药学领域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药学专门人才。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目前药学专业传统教学模式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让本科生参与到科研实践中来,教学和科研实践相结合,以科研促教学,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改变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学科前沿的动态,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就所在院校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实践谈一些体会,旨在为同行作一参考。

1 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可行性

从专业知识储备上,药学专业的学生在大一、大二就已经完成了基础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化工原理等课程的学习。从时间上,寒暑假时间大概有3个月,此间师生并无其他课程安排,学生进科研实验室时间相对连续集中。从大学生的主观愿望与兴趣上,据笔者了解,现今药学专业大部分本科生对本专业兴趣浓厚,对能够参与科研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纷纷表示本科阶段如能参与科研项目研究,不管以后是继续攻读研究生还是毕业参加工作,都能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利于今后的个人发展。从国家及学校有关制度上,国家设立了“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校也设立了校级的大学生科研资助计划,有一万到几千元不等的资金资助(经费由学校代管,由承担项目的学生使用,教师不得使用学生项目经费,学校不得提取管理费,不得截留和挪用),旨在通过实施该计划,带动广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改变目前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因而,主观与客观条件相辅相成,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造了良好条件[1,2]。

2 本科生参与科研对其综合素质的提升[3,4]

2.1 巩固理论知识了解学科前沿的动态综合掌握各项实验技能

本科生在参与科研实践之前,通常已经完成了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获得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教材的内容与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相比,有一定的滞后性,而科研项目的研究通常反映了专业的发展方向及前沿动态。要融入科研项目中来,就必须在掌握了教材中知识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学科发展动态,提炼有用的知识信息,学习独立思考,确定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这些都是巩固理论知识的途径。目前开展的学生实验实践,实验内容通常分散、孤立,单纯学习某一种实验技术,如分析化学中各种滴定的操作,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药物含量,有机化学中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等。在科研实践中能将单个实验技术有机整合,如某注射剂质量标准制定的相关课题,就涉及天然药物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等多项学科实验技能,本科生若能参与到科研实践,便可以获得一系列实验技术训练的机会,再融合学科的前沿技术,做到初步综合掌握各项实验技能。

2.2 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

目前,药学专业实验实践大多为验证型的,开设的模式为,实验带教教师与实验员教师会准备好实验需要的各种试剂及仪器,同时将仪器设备调试好,做好实验预试。实验课堂上,实验带教教师会将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详细讲解,学生即使不动脑筋,只要照做,大多可以正常完成实验。但在科研实践中,不管是试剂的配置、仪器的调试,还是实验器具的选择都要亲力亲为,事先制定的实验方案可能要通过多次实验条件的优选才能确定,还有可能事先制定的方案根本做不出预设结果,实验过程中需要实验者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反复摸索体会,教师可以引导,介绍自己从事科学研究的一些经验与经历,启发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科研实践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2.3 团队合作精神、探索精神、逆境抗挫折素质的培养

科研实践研究通常都是以团队为单位,本科生参与到科研中,就要学会如何融入这个集体,如何与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当自己遇到困难时虚心请教团队其他成员,当团队成员出现状况时给予及时的帮助,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科研不同于课堂实验,有很大的未知与不可预见性。失败,重来,再失败,再重来,这个过程可能会重复很多次,这需要科研团队成员具有探索精神,不断查找失败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反复尝试。同时,当今的大学生大多在顺境中成长,往往对困难估计不足,容易产生挫败感轻言放弃。大学生参与到科研实践中来,有助于学习怎么调整心态,怎么以积极、正面的态度面对困难与挫折,怎么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培养逆境抗挫折素质。

2.4 学术写作能力的培养

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并没有专门的学术写作课。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中明确指出:“学生以个人或团队向学校提出项目申请材料,参与计划的学生要自主设计实验(课题)、自主完成实验(课题)、独立撰写实验研究报告。项目的验收,必须提交结题报告,补充材料为论文、设计、专利以及相关支撑材料”。可见大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学术写作素养。参与到科研实践,从科研标书的撰写,课题中期汇报及结题答辩材料的准备,都有助于学术写作能力的提高。不管学生毕业后工作还是继续读研都大有裨益。

3 结束语

本科生参与到科研实践中,巩固了理论知识,了解到学科前沿的动态,综合掌握各项实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的能力提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探索精神,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提升了学术写作能力,从而在本科阶段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良好基础。因此,走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以科研促教学的道路,应是高校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刘瑜,谢操.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J].药学教育,2013,29(4):23-25.

[2]张泰松,邵伟,郝国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药学教育,2012,28(2)55-57.

[3]王红胜,杜军,李嘉丽,亓毅飞.以综合性实验教学提升本科生科研素质的思考[J].药学教育,2013,29(5):46-49.

本科生参与科研 篇5

古语云:林木茂盛,必先固其根。教师要出色地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尤其是教师要持久地进行教育科研工作,必须有扎实的功底。从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开始,我连续参加了大专及本科的函授学习,自以为良好的基础,顽强的学习毅力再加上科学的学习方法,使我于2004年获得了中国政法大学本科文凭。我一直坚信学习能使我进步,教研能使我成长。

一、以教科研为要点,走个人科研成长之路

科研是教师成长、自我发展的支撑。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学习教育科研理论,无论是学校、全镇,还是全市的教科研活动,我都潜心学习,用心实践。教学中,我善于发现问题;教研中,我大胆进行尝试;实践中,我用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每一次的教科研,我都会思考很多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假设,不断地进行修改,使得研究方案不断完善、精益求精。近年来,先后有5篇教学经验先后在莱西市小学教学工作材料汇编中登载,13篇教学论文、案例在省市级教学论文评选中获奖。2011年11月撰写的论文《运用新媒体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朴素感情》在中央电教馆组织的全国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中获得优秀奖,《运用新媒体培养爱党爱国朴素感情》在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组织的评选中获优秀成果奖。2012年5月2日撰写的《南墅工商小学三项措施推进读书活动》在莱西教育网登载,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

二、以教科研为平台,为课堂教学添彩

教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平日教学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中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并创制有意义的教具和图文资料,不断提高自己施行教学的科学水平。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培育优等生,辅导后进生,争取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整体提高和发展。我知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如果说平日里每一节常态课都是我学习与积累的基地,那么研讨中每一节优质课就是进步与成长的舞台。今年来,我多次在镇教委组织的优质课评选中获奖,二次在莱西市组织的优质课评选中获得一等奖,一次二等奖。2012年3月30日在莱西市教体局组织的数学优质课评选中再次获得一等奖。

三、以教科研为乐事,让所思所想变为铅字

体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 篇6

关键词:体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要素科研能力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教育飞速发展,体育理论和技术不断创新,教师的职能发生了深刻变化。学校体育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科研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改革的主力军,要广泛深入地推进学校体育改革,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改革成果,就需要一大批具有科研能力的优秀毕业生充实到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加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既可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又可以促进院系科研工作的开展,为黑龙江地区学校体育的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访问调查法、文献法、逻辑分析法。

三、结果与分析

1.学生方面

由于目前学校教育对于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满足于对知识、技能的一知半解,缺乏主动求知的精神,对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有很多学生在入学时就具备了良好的素质以及能力基础,但几年后毕业时却能力平平。究其原因,多为努力程度不够,嫌体育课学习辛苦,满足于个人喜好。注重于自我的愉悦与休闲,学习中得过且过。而一些基本功并不十分突出的学生,由于酷爱体育教师这份职业,因而能全身心投入学习,刻苦钻研,几年后毕业时就已经具备良好的体育科研能力。

2.教师方面

在以前的教学大纲中,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体育教学重技术、轻理论;重知识掌握、轻能力培养,扼杀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创造力,所以,这种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虽然几经改革,但总是摆脱不了旧教学思想的影响。所以当今的高校教师应该迅速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重视对学生科研创造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敬业精神。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师自身能力,教师人格魅力也是影响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

3.教学管理方面

在体育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中对于科研能力培养的教育课程开设门类少、安排时间短,而且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很难培养出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体育师资。因此,应该按照新课程方案的精神,优化教学计划,改革课程设置,切实增加科研能力训练的时间。另外场地、设备、器材不能适应专业发展的要求,科研能力评价体系的落后不完善,体育课考试制度和方法的片面性,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合理,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科研能力的培养。

4.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路径指依据培养目标、规格和要求及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它内容丰富、结构复杂。从内容上讲,它既有知识的掌握,又有能力的提高;从结构上讲,它既有时间和空间的结合,又与教学内容、质量评估相联系。

5.培养设计

在本科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方面应该有一个贯穿四年的整体计划。现将体育科研能力培养分为四个阶段。一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及对体育科研的认识。要求学生阅读一定量的科研论文,掌握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学会撰写文献综述小文章,要求学生参加学术报告活动,阅读自己有兴趣的文章、专著等,对知识进行原始积累。二年级要求学生动笔练习,要求学生掌握实验性、调查性论文和综合性论文的写作方法,撰写两篇小论文。着重科研理论的学习比如科学方法论,体育科研方法等。三年级要求学生掌握实验与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途径及过程,具有一定的实验、调查研究能力,撰写至少一篇实验性或调查性的报告,对学生作出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了解科研论文的写作套路,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做准备。四年级要求在学生能力,兴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选题,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6.科研能力的培养途径

把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明确地纳入到了大学四年、八个学期中,但无论是哪一个学期的培养都离不开以下几个基本途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两大板块。本研究针对学生体育研究能力的现状,确立了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课外科研活动为重要途径,以探究知识为核心,以发展科研能力为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实践。

(1)课堂教学是培养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实践能力的主渠道

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科研能力基础和他们的学习心理特征出发。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吸取由教育科学所提供的新知识,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构建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学习要建立在指导、发现而不是信息传递的基础之上,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中所蕴含的是教学相长。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辅以探究性学习方法,构建一个以研究为基础的本科生教学模式。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提供“创造性的学”,通过创设和诱发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追求新知识的欲望,指导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到发现、探索、讨论、研究的过程中,从而获取知识、发展科研能力,享受创造成功的快乐。

(2)课外科研活动是培养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

课堂科研活动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主要形式和中心环节,通过课堂科研活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实践能力,并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但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只渗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还包括课外科研活动。课外科研活动是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开展课外活动不仅可以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知识。还能提高学生运用科研能力的兴趣。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科研能力是一种专业能力,它是通过在校四年的教育科研活动所获得的,是指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完成体育工作需要的多种素质综合而成的能力,它是学生今后从事体育工作的专业能力。

(1)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但受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教师的体育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敬业精神、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教师的自身能力的影响。而且还受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场地、设备、器材、实践能力评价体系、体育课考试制度和方法以及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性的影响。

(2)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科研能力应在本科四年的学习生涯中通过课堂教学,课外科研活动中逐步获得,以及提高。

2.建议

(1)依据二十一世纪人才的需要,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应作为普通高校体育教

育专业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教育管理部门在制定课程方案、课程指导纲要以及专业规范时,应注重对科研环节投入。这对促进专业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培养合格师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体育院系根据教育部门的要求,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适当增加科研能力的学分比例,并且在教学、考核、评价过程中应根据不同能力的特点把科研能力培养具体化。

(3)体育教师不但要加强对体育专业理论的研究,制定完善、合理的能力培养计划、考查措施和评价标准,而且要加强科研性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加科研活动开展的时间

本科生参与科研 篇7

一、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主要目的及方法

(一)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重要性

第一,科研有利于本科生专业学习的促进和提高。

从教学过程看,本科生参与科研体现了高校教学的主要导向和内容。从高等教育本身来看,其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都是紧紧围绕学生所学、所选的专业展开的,课程设置也是根据专业的特征设计的,因此,专业性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特征。再从高校教师课堂知识传授的内容和方式看,高等教育的专业知识学习又是前沿的、系统的、深入的,而这些正是学术研究的特征,也就是说,如果高校课堂注意对学生这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也就等于培养了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创新,研究者要将某一专业或学术领域中的最前沿、最新颖的信息、观点呈现出来。大学本科生毕业之后,他们中的很多人将进行更高层次的深造,比如继续攻读硕士等,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能够发现某一学术领域中有价值、有意义的材料和信息,而且还要善于分析这些材料、信息,这一点尤为重要。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交给学生科研的方法要比简单、机械地传授给学生书本知识重要得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正是这一道理。

(二)本科生参与科研的主要目的

科研作为本科生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手段,明确大学生塑造目标将使科研能力培养更具效率和针对性。

1.培养专业素质

本科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是衡量他们专业素质的根本依据,而专业素质又对学生今后的工作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专业素质的培养就成为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最终目的。而培养与教学配套或者相辅相成的科研能力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极为有效的方法,它不仅让学生学会了书本知识,而且锻炼了他们融会贯通的能力,并在搜集材料、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这些都是专业素质与能力的核心内容。

2.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是学术研究的根本要求,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在校期间的科研能力体现出来。问题设计是高校教师备课过程的核心内容,教师会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意识引导,潜移默化地养成学生的问题意识。而这样的问题意识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科研能力的提高是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三)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有效方法

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多种,笔者认为,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是边教边学边做。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思路,也就是即将着手做的课题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先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选出能提出较为深刻的观点的学生,让他们就所提出的观点展开尝试性研究。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观点给他们开出一些指导性书目,并让学生通过检索各种数据库等途径获取有意义的材料,通过精心搜集材料、积累材料、认真深刻分析材料来提出自己的观点。将这样的过程形成论文,就是一篇很好的科研论文。事实证明,这样的方法是比较有效的。总而言之,本科生参与科研不是为了科研而科研,而要切实地通过科研来提升大学生的基本素养,尤其要把握住创新这个关键词,在立足本专业基础之上促进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发展。

二、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激励机制的理论分析

本科生参与科研虽然非常重要,但是也必须采用行而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改变当前的现状,也只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让师生积极投入。这里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样的激励机制是合适的,可以接受的,这样的激励机制又该怎样去建立。

所谓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激励是“需要→行为→满意”的一个连锁过程。人的一切行动都是由某种动机引起的,动机是一种精神状态,它对人的行为具有鼓励和促进作用。据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种。前一个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高一层次的需要就会随之产生。那么,从激励学生的角度看,如果我们希望激励某些学生,就必须他们目前的需要层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激励的最大效果。

采用需求理论研究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准确把握大学生的自身需求,这也是激励机制建立的基础所在。这里主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角度分析。物质分析比较简单,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之下,科研要想立足也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奖励来回报为之投入时间和金钱者。而精神层面则比较复杂,这里针对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分别进行分析。

从社交需要的角度来看,本科生参与科研主要是满足其社交和归属需要,尤其是培养合作精神及团队意识。因为对当代本科生来说,缺乏凝聚力和归属感是一个被大家普遍接受的事实。这就提出了我们要在本科生参与科研中尽可能创造机会去让学生找到科研团队,在团队中找到定位并具备归属感。

从尊重需求的角度来看,本科生在应试教育之后、未进入社会之前,往往处在一个“真空期”,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来催促他们积极行动以获取尊重。而科研基于此也不能够独立开展,要充分开展形成竞争机制,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大学生自身的尊重需求。

从自我实现需要的角度来看,针对于那些对科研抱有极大热情、致力于科研乃至将其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的本科生,要让这些同学真正卓有成效地参与科学研究,让他们始终保持对于科研的热情,就必须令其在研究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得到个人自我实现的需求,从而充分调动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一定条件下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关于本科生参与科研激励机制的实践构想

在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实践当中,针对不对需求的本科生需要给予不同的激励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成果激励机制

评价科研最为直接的就是科研成果产出,也就是相关专业的论文。论文质量的高低直接与激励程度挂钩,可以以物质奖励作为配套。比如鼓励本科生在校期间撰写发表专业论文。在不同级别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可以获得不同级别的奖学金。大学也可设立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基金,鼓励学生自主立项,针对课题结束时由学校组织验收,按计划完成预定任务,经专家组评审通过后,奖励一定的奖金或学分。而这种奖励本身也是一种尊重的表现。

2.协作激励机制

吸引本科生更多地参与科研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专业的指导,在这一方面要从科研环境入手。具体来说,在给予参与科研且获得出色成果的同学以奖励时,也要给与其他团队成员和指导老师充分的正面激励。另外高校还可以与社会上同本专业相关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组织一些在高校范围之外的科研竞赛,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科研不是在象牙塔中闭门造车,这样能够激发大学生基于自身的尊重需求来参与科研。

3.文化激励机制

高校可以通过科学协会开展各项科技实践活动和进行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和学术理论研究,为热心于科研的同学提供有利的实践场所和科技创新机会。繁荣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为营造浓郁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科协本身可以吸纳对科研有浓厚兴趣的同学组成团队进行科研学习和探究。这样的交流过程本身不但可以提升效率,更能令大学生建立归属感,在不断的正强化之中保持对于科研的热诚。

4.竞争激励机制

高校可以举办大范围的科研竞赛或论文竞赛,并且给予表现突出的个人以相应荣誉奖励,如校园科研之星、创新之星等。使科研成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标准,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在良性的竞争中潜移默化地令更多本科生积极参与到科研中,并在一定的科研方向上作出努力。而这个竞争也有利于选拔一些真正具有科研能力的大学生,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5.职业规划激励机制

对于一些有一定科研传统的高校,则要采取系统管理与长期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方法来激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激励他们把科研作为未来的职业规划方向。要做到这一点,高校就要扬弃急功近利的心态,不能仅仅以简单的短期成果尤其是简单的考评激励来寻求短时间的科研突破。具体来说,高校可以为这部分学生构建职业发展平台,让本科生以科研作为职业取向,鼓励他们本硕博连读,为他们提供发展空间,并提供科研职业道路上的支持,鼓励他们继续深造,不因其他主客观因素而中途放弃。

总之,本科生是未来科研力量的生力军,让更多本科生参与到科研之中,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并不断传承,对于高校和国家而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本科生参与科研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需要针对不同本科生的需要进行激励机制的改进。而在这个方面,高校还需在许多方面不断勉力前行。

摘要:本科生参与科研对大学生专业学习的促进和提高、高校综合性创新人才培养及促进科研事业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作用。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出发, 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机制主要有成果激励、协作激励、文化激励、竞争激励和职业激励等方面。高校应该针对不同需要的本科生建立不同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需要理论,本科生科研,激励机制,创新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上海:三联书店, 1997.

本科生参与科研 篇8

笔者以为,加强本科生创新意识和科研实践能力培养,从制度建设、硬件建设、项目途径、活动方式、政策激励等方面加大力度,逐步构建了国家、省、学校和学院四级学生科研训练和创新活动体系,逐步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并阶段性地取得一批本科生科研成果。现今,高等学校由社会的边缘机构转变为经济社会的轴心,日益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加快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发挥高等学校自身职能,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核心。

仔细分析美洲、欧洲和亚洲等国家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借他山之石,来为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启示。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高等教育改革运动中,美国大学把培养创新人才确立为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美国大学十分重视科研在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并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鼓励教师指导本科生科研,本科生科研蔚然成风。在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今天,美国大学本科生科研的理念与实践对于我国大学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因此有必要提出设置悬念和使学生自主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有助于训练创新性思维,而营造民主、宽松和竞争性的课堂教学环境以及促使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等策略,则是培养高校创新性人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途径。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主体通过有目的的创新行为表现出来的积极的心理取向,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着眼于中美两国对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其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已有的一些理论探索和教改实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系统的思考,初步形成了一套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所需要的制度体系,以适应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这一紧迫任务的需要。

笔者通过大量文献的阅读以及对前人研究的思考,首先认识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当前我国高校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对创新能力培养进行制度化建设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分析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实践操作层面的和制度操作层面的,进行比较研究,对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先进经验进行归纳、综合,最终完成有利于保障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体系的构建。知识是各种能力的基础,知识积累的多少并不与创新能力的强弱成正比。建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知识结构,可以在现行教育的基础上,侧重改变知识积累的数量与层次。学习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学习中存在着学习目标的片面性、学习方式的单一、学习内容的窄化和学习功能的外化、功利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从而制约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为此,需要确立创新目标,提倡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改革高校课程结构,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高校的建设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只有加强人文环境、科研环境、学术环境、实践环境、制度环境建设,才能为大学生营造创新能力培养的生态环境。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的本质功能。当前制约我国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结合学生个人自主发展、教师素质和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培养计划和服务功能完善以及国家教育制度体制改革等层面的思考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作了初步探索。科技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要面对目前大学生创新能力较差的现状,分析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不利因素,着力转变教育观念,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营造创新教育环境,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本科生参与科研 篇9

关键词:辅导员,中医学专业,低年级,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

一、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高等教育部分中明确指出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中医药院校作为培养和造就中医药创新人才的摇篮, 如何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兼具积极、乐观、向上的创新人格的创造性人才, 这对中医药院校的传统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2009年在对我国中医院校考察调研过程中指出:“中医药学是实践性强的科学, 要理论和实践结合;教学、科研、医疗结合;中医院校要体现中医药特色, 坚持以中医药专业为主体, 按照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施教, 强化中医药基础理论教学和基本实践技能培养。”

延续传统中医药文化, 并不断加以创新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动力。中医专业本科生是未来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主力军, 加强中医药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 提高中医本科生科研素质成为新世纪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本科生从事科研学习, 可锻炼和培养其以下重要的科研能力: (1)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 获取信息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3) 对研究对象及其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分析与思考的能力; (4) 运用创造性思维提出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结果的能力; (5) 对科研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表达的能力。科研经历将影响学生的未来学术和职业发展, 现代社会需要更多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因此, 引导学生尽早参与科研创新思维培训,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点。

二、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及部分对策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 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模式中, 出现了许多与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的问题, 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中医专业本科生科研实践能力的不足。大多数中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本科生培养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中西医基础医学理论和临床专业知识, 能够独立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及某些急、危、重症”的临床型人才, 而学生综合素质和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绝大多数中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缺乏科研实践锻炼, 对科学研究的过程、现代实验技能和撰写论文的规律方法等了解不够深入, 学生科研水平普遍不高, 科研意识不强, 科研创新能力薄弱。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多数中医院校偏重中医传统理论和临床知识的传授, 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是现在中医院校在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教学的同时, 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化、特性化培养。

三是大多数中医院校科研条件有限、经费不足, 加之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扩大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 入学人数的大幅度提高, 造成短期内高校教育软硬件资源严重不足, 难以给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活动提供良好条件。

广州中医药大学近年来在学生科研教育改革中尝试提出:1.加强专业教师对中医专业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培养;2.建立科研师资队伍, 实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3.定期举办学生科研论坛, 设立学生专项科研基金, 对学生科研项目进行资助;4.开放重点实验室, 让本科生直接参与科学研究;希望通过上述多途径培养中医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本科生科研薄弱的局面。

三、中医学专业低年级本科生科研现状及学生需求中的突出问题

结合本校实际, 根据中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学制特点, 一二年级定位为低年级。尽管教务部门在学生科研教育方面做出了相当努力, 但在一线学生工作中, 发现中医学专业低年级本科生科研领域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 缺乏系统科研课程;

中医学专业本科生在教学计划设置上目前还缺乏系统的科研课程, 目前仅有一门《中医药文献检索》, 且为限选课程。而七年制学生需必修《医学统计学》、可限选《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与方法》《临床科研设计、衡量、评价》等课程, 对比之下, 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教育显得不够系统和欠规范化。

2. 缺乏本科生导师制;

我校中医学专业本科生数量目前维持在500人左右, 基本为大班教学, 学生人数多, 中青年师资力量少, 现阶段配置一对一或多对一本科生导师不现实, 学生科研缺乏教师的针对性指导。

3. 本科生进实验室年级名额受限;

学校教务部门牵头开展多年“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活动”, 条件规定“申请进入实验室的同学必须是三年级 (五年制专业) 以上并且以往各科成绩合格的本科生。”基于此, 中医学专业只能三年级才能进入实验室学习, 进入年限较晚, 一二年级的科研基础基本空白, 且名额有限, 不能满足广大低年级学生的现实需求。

4. 缺乏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硬性科研要求;

中医学专业本科为临床方向, 与基础研究不一样的是毕业考核为医学理论部分和临床技能操作, 不包括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硬性科研要求, 故部分学生的科研意识模糊, 认为科研创新工作是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任务, 不需要本科阶段的接触与积累。

四、辅导员参与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教育的实施方法探讨

科技学术活动是学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生工作者, 自身缺乏学术专业背景, 故不能取代专业教师在学生科研方面的指导与帮助, 但可从其他方面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思想启蒙和学术服务。

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的一员, 虽不承担直接的教学任务, 但长期处于教育的第一线, 较之专业任课老师和学校其他行政人员, 与学生的联系更为紧密, 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性格特征与心理需求这种天然的密切关系有助于辅导员能在学校学院和学生之间架起“桥梁”, 搭建对学生“口味”的“舞台”。因此,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最基层的组织者与实施者, 在实际操作中, 可以结合学生情况, 有效组织开展各项科技创新活动,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种科技活动, 达到培养创新型大学生的目的。类似这样的活动, 可以调动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来, 营造全民参与的科研氛围, 不断强化低年级学生的科研意识。具体做法:

一是按照常规化、品牌化的模式, 开展专家学术报告活动, 请有声望的专家教授和科研骨干举办科研方法讲座, 使学生了解开展科研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在充分调动学生科研积极性的基础上, 从辅导员角度还可以对大学生的科研方法和科研习惯进行指导。有条件的学院可考虑科研班导师配备制度, 聘请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任课教师, 辅导员与班导师一起针对所带学生特点, 训练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思想, 开展科研方法和科研习惯的指导。

二是举办学生科研经验交流会, 让在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高年级学生介绍经验, 帮助广大低年级学生树立科研信心。科研榜样可选取本专业高年级的师兄师姐, 采取科研专题交流会、课题陈述答辩会等形式, 把已毕业或者高年级在科研学术领域取得较好成绩的师兄师姐请过来, 利用“现身说法”的榜样示范教育, 增强学生接触科研的信心, 介绍低年级入门的有效经验。

三是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 利用海报、网络等形式, 大力宣传学生在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中取得的成果。通过宣传, 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培养他们的学术参与意识, 打破他们对科研的神秘感。对在学术科技活动和科技创新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给予大力表彰和精神鼓励。按照学校规定, 获得省级国家级学术课题立项或者竞赛获奖的学生, 将会获得学年综合测评奖学金评比智育分相应加分和研究生推免加分。除此之外, 需要在精神层面加强对上述学生的表彰鼓励, 如通过“十大校园人物”评选等活动, 将在科研工作中不畏困难潜心钻研的学生事迹做成宣传材料, 予以肯定, 并带动更多学生参与创新研究。

四是大力扶持科研小组或科技社团, 让创新人才在小组社团活动中孵化成长。充分利用第二课堂, 成立和扶持科研团队, 开展和参加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活动, 使学生通过各项活动的锻炼, 充分发展个性, 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 扩大学生知识面, 开阔学生的视野, 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积极创造条件, 组织指导学生尽早开展科学研究、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 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加强创新团队建设, 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潜质、能相互配合和协作的创新团队, 加强指导、重点培养, 力争产生有形成果, 通过对这些典型的宣传、表彰, 在年级形成带动作用。

五、结合院校实际在某中医学专业本科年级中开展科研实践情况介绍

与全国其他中医药院校一致, 专业学术教育方面, 科研教育一直是笔者所在学院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弱项, 这与上述长期以来重视不够、本科生参与滞后、本科生科研条件薄弱等原因密切相关。例如, 学院创新基金学生科研项目目前已连续11年开展, 参与的一年级本科生寥寥无几。

笔者自所带年级入学以来, 深入思考低年级本科生科研启蒙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并与学生一起探索实践, 取得一些成绩。

2012年, 笔者借助学院科研创新基金招标通知的契机, 辅导员先行重视, 广泛宣传发动, 开展科研创新启蒙教育活动, 邀请高年级科研方面优秀学生给一年级新生做讲座, 尽早启发学生创新意识, 早日投身科研课题设计活动。开始实施为数不多的低年级科研创新教育的尝试之举。经努力, 笔者年级2012-2013年 (表2) 共获得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6项、院级课题37项, 在学院过去10年中七年制中高年级占据多年科研立项的局面中, 以本科生低年级学生的姿态突围, 成绩亮眼。

六、对中医学专业低年级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进一步思考

尽管在笔者年级尝试低年级本科生科研教育取得一些微小成绩, 但在实践过程中, 笔者深深感到, 学生科研素质的整体提高, 仅靠辅导员一人力量远远不够, 需要借助学校学院各方力量的支持与帮助。

中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与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必须根据本科生的特点, 以获取知识为基础, 以具有科研创新意识为核心, 以发展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为目标, 熟悉掌握科研创新流程, 发挥医学生自身知识潜能, 提升自学能力、科研能力, 并通过自身升华, 最终形成一定的科研素质, 从而不断激发科研创新精神并形成创新能力。因此本科生科研教育着眼点应侧重在“科研创新意识”、“科研创新能力”、“科研创新精神”三个方面。除了学生工作者的积极主动外, 还需要学校层面、学院层面的科研技术支持, 包括良好的专业师资、各级实验室、创新团队的项目支持等, 涉及学生处、教务处、科研处、二级学院等相关职能部门。只有各部门通力合作, 坚持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 及早的引导学生进入科研探索, 规范科研学习教育, 及时搭建足够宽广的深入学习平台, 才能全面提高学院学生整体的科研素养, 并让在科研方面有天赋有特长的学生走得更稳更远。

参考文献

[1]李成仁, 李红丽等.以早期科研实践活动促进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 2013 (21) :653.

[2]苏永华, 朱德增.中医专业本科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的体会和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1 (19) :837-839.

[3]叶其鑫, 黎壮伟.中医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9 (17) :512-513.

本科生参与科研 篇10

因此, 为了执行教育部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素养, 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尽早进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校园内形成创新教育氛围, 建设创新教育文化, 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同时结合教研室现有的科研任务和方向, 自2007年以来, 在二年级医学本科生中遴选部分优秀学生进行早期科研实践活动, 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经过近5年的实践检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本科生早期科研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

1.1 参加对象

对象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检验医学等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 采用自愿报名形式参加, 一般都是学有余力, 英语水平较好, 前期学习成绩优秀和对医学科研事业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每3名本科生组成一个科研小团队或实验小组。

1.2 采用导师制指导本科学生

教研室委派一名教师作为每个小组的导师, 进行全程负责和悉心指导。导师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导师要对项目有一定的研究与了解, 才能给予一定的指导与帮助。学生随时可以联系教师, 就项目中的各种问题与指导教师进行研究探讨, 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和汇报, 将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教师提出来, 得到教师的有效指导, 使项目顺利与高效进行。

1.3 建立并开放本科生科研实验室

由于实施科研创新实践活动的项目一般要持续2年以上, 教研室建立专门用于本科生科研创新性项目研究的创新性实验室, 里面配备了完成基本实验所需的所有实验设备, 一些重大的仪器设备和特殊的设备安放在相关实验室内 (学生使用时需要导师的指导和监督) , 创新性实验室和相关实验室全天候对本科生开放。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本科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周末, 尤其是寒暑假的时间来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

1.4 早期科研创新实践

依据医学研究的过程和规律, 将这个活动分三个阶段:实验方案的设计、具体实验操作和问题的解决、实验结果的总结和发表。针对每个阶段, 制定了相应的指导原则和方法。其中科研方案和实验过程的设计是此阶段的核心, 是最为锻炼学生能力的过程之一。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教师不是教, 而是教学, 教学生学。”叶圣陶先生也讲:“教是为了不教。”在对本科生进行“早期科研实践活动”的指导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实行引导式、讨论式的指导方法, 把指导过程变成学生带着问题, 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

实验方案的设计阶段: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中, 教师以引导为主, 不越俎代疱。本科生由于受知识水平与能力的限制, 特别是在一些比较常用的实验技能缺失的情况下, 在提出和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会显得比较稚嫩。这时候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而不是自己或让研究生代劳, 让学生进行充分地思考,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①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科学研究方法、文献检索及文献综述和论文的撰写、常用的实验技术等基础知识;②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提出科学问题或由结合教师自身科研课题和学科发展前沿, 提出若干个研究项目供学生选择, 在这里应该突显实验项目的科学意义;③学生可以就其中的任何一个项目扩展开来设计课题及研究路线, 学生根据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结合课题研究要求和实验室设备条件, 设计出解决问题的详细研究路线和方法, 写出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包括:题目、研究目的及意义、立题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对象、实验方案及步骤、经费预算、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预期结果及分析、参考文献等;④指导教师根据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对学生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评判, 指出各自的优缺点和具体可行性;⑤教师和学生一起对实验方案进行论证, 由学生最后确定相对最优方法进行实践执行。对于有异议的问题, 教师与学生再次探讨进行合理性修改后方可实施。

实验方案的具体实施和问题的解决阶段: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再好的计划也需要严格而细致的操作来完成。实验设计方案中涉及的所有设想都需要以具体的实验结果来验证。具体实验的原理、方法、操作、所需要的实验器材都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自己提前掌握好和准备好。实验方案中涉及的实验动物由学生申报后, 由学校实验动物中心统一提供。实验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药物配置、实验动物给药、动物标本取材、固定、切片、常规染色、免疫组化、特殊染色、电泳、Western Blot以及PCR等实验操作均由学生小组分工后自行独立完成, 指导教师在实验实施过程中起到督导的作用。在整个实验操作过程中,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如学生知识的缺乏、实验条件的准备不足等, 总是会遇到各方面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于此, 指导教师做的是多看与多听, 并多鼓励和支持, 恰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但不过分关注一些具体的细节。在学生出现失误后, 教师不是直接指出错误的原因, 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找出失误的出处, 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是有些小组在一年内甚至两年内得不到令人满意的实验结果的情况下, 更是需要教师进行多方面的引导和帮助, 这个过程是大大锻炼了学生, 使他们具有了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在整个实施过程中, 实验小组的成员精诚团结、协同作战, 在实验的各个方面进行合理的安排。

实验结果的总结和文章的发表阶段:当完成一部分实验后, 不论结果如何, 教师均要求实验小组成员随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分析实验结果。当实验结果不够理想时, 应分析其具体的原因, 对自己实验中失误的地方提出修正措施, 并在下一步实验中进行完善。当完成全部实验后, 要求学生查阅文献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写一篇科研论文和一篇跟选题相关的文献综述。通过这一过程, 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培养了学生查阅文献论证自己观点的能力, 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对于一些优秀的、学术思想鲜明的论文, 鼓励学生向各级统计源期刊进行投稿, 对于一些特别优秀的论文, 指导教师与学生探讨整理后, 鼓励翻译成英文向国外的SCI杂志刊物投稿。

1.5 科研创新的扩展阶段

教研室的科研创新活动可以带动本科生更多的科研活动。在本科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后, 指导教师可以吸收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组的研究, 从而支持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科研活动, 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科研能力, 促进了学校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本科生经过本教研室的训练, 进入到其他课程学习的时候, 同样能带动学生参与到其他科室的科研创新活动。对于一些有研究价值的实验项目, 鼓励学生申报校内各级组织的大学生科研基金课题立项, 争取各级的经费支持, 有利于学生更深入的研究。对于实验结果满意的, 科学意义显著, 有进一步研究价值的实验项目鼓励学生申报全国的大学生挑战杯。

2 开展“本科生早期科研实践活动”的意义

创新是社会发展之源, 是中国复兴的根本, 当今中国大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决定了中国的未来。本科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 进行创新性实验研究, 是在一定的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下,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加以实施, 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固定完整的实验方案, 本科生从查阅文献开始, 总结文献, 做学术报告, 设计实验, 实验方案的实施到最终论文的完成, 基本上由学生小组独立完成。整个过程完全模拟科学研究课题的立项申报、实施、结题。学生要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摸索实验条件、总结和分析实验结果, 利用一定的实验条件、统筹安排时间和资源, 做到合理、有序, 才能最终取得好的实验结果, 从多角度、多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才能。

较早地培养了医学本科生的科研动手能力和学习热情。兴趣是学习者学会学习的先导, 是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动力。参与本科生早期科研实践活动的大学生从二年级就开始参加科研, 这时候这些学生刚开始接触基础医学专业课不久, 解剖、生化、组胚等专业课程对他们来说既枯燥又有难度, 需要新的内容去刺激他们对医学的兴趣和热情。从实验设计开始、学生从各渠道找资料、实验的实施到最后结果观察和论文撰写都是动手动脑的过程, 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结合学生自己的爱好兴趣, 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培养了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较早地培养了医学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思维能力。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学员是参与的主体, 从查阅文献、选题、设计实验方案、摸索实验条件实施实验方案、总结和分析实验结果、综合文献、撰写科研论文和综述等这些环节, 完全模拟一个科研课题的设计、立项、实施到完成结题报告的过程, 指导教师在这些环节中起一个引导的作用, 对于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是一次实践性的锻炼。

较早地培养了医学本科生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医学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 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具备迅速获取信息、综合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尤其是现代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 每天所面对的信息量是无法比拟的, 必须进行有选择的获取和综合。任何创新都离不开信息, 信息丰富, 有利于更多更好地提出创新设想, 有利于对设想进行科学分析、鉴别、提炼、综合, 有利于创新方案的实施和检验。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检索文献和阅读, 锻炼了分析、判断、选择和评价信息的能力。最后把信息资料应用于分析实验中得出结果, 形成非常有价值的科研论文和文献综述。学生锻炼了根据需要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有选择性地获取信息的能力。

较早地培养了医学科研论文的写作水平。医学科研论文具有特定的写作模式, 通常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几乎没有涉及此项内容, 科研论文的写作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科研人才。学生在撰写科研论文和文献综述的过程中, 逐渐建立医学科研论文写作的基本框架, 培养提高了撰写科研论文的水平。

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互相配合的精神。科研创新工作, 既需要个人的努力, 也需要团队的协作配合, 而对于习惯于一个人作为行为主体的80后、90后学生来说, 培养团队意识尤为重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要求本科生早期科研实践活动是一个小组的集体作业, 学生进行分工协作, 在合作的前提下, 每个人在不同方面各有所侧重, 小组成员定期进行交流、讨论, 共同完成实验的实施、论文和综述的撰写。由于兴趣和风格的不同, 每个学生的思维和提供的内容往往新颖而独特, 也常常会有独到的见解, 通过教师给予的积极引导和热情鼓励, 小组成员之间可以达成一致。通过合作, 学生不但增强了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还增强了在完成局部工作时的责任心, 增加了在集体中进行合作和交流的锻炼机会。

提高了指导教师的自身素质。本科生早期科研实践活动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学生提出的形形色色的题材和实验设计方案, 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基本功, 还要有相当的查阅文献和分析文献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的同时积累经验, 完善与丰富自身知识结构, 有意识提高科研能力, 传授学科前沿知识、新的科研视野和科研方法。此外, 教师形成坚韧不拔、诲人不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人格。

3 实施“本科生早期科研实践活动”的效果

教研室的“本科生早期科研实践活动”从2007开始, 每年吸引部分优秀的大学二年级医学本科生参加, 至今已经连续进行了5年。每年报名参加的学生人数非常多, 经筛选后每年参加活动的有6小组 (18人) 。学生通过刻苦钻研、团队协作、自强不息、努力实践, 懂得了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的精髓。最终获得了丰富的成果。2007年以来, 学生累计撰写科研论著7篇, 文献综述90多篇, 在中文统计源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2篇, 综述19篇, 其中2012年在英文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英文论著1篇 (影响因子3.3) , 英文综述3篇 (影响因子分别为6.068, 2.948和2.368) ,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创新性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摘要:在医学本科生中开展早期科研实践活动, 学生通过自主选题立项, 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和评价实验结果并完成科研论文。活动鼓励学生早期参与科研活动, 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关键词:早期科研实践活动,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乔连全.我国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现状与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 2011, 32 (3) :81-87.

[2]贾历程.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若干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126 (12) :123.

[3]周学君, 赵亮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教育体系的探讨[J].实践教学, 2011, 188 (1) :111-112.

[4]郭泰林, 宋河梁, 梁韵.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性实验指导探析-—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总结[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1) :212-213.

浅谈本科生科研现状及发展 篇11

【关键词】本科生科研;学术技能;相互合作

一、引言

“本科生科研”被用来描述科研型和探究型课程的教学活动,泛指学生和教师在工程、科学等领域的彼此协作。它可以指学生自己的科研成果,也可以表示学生作为教师科研中的参与者,但对于人文艺术学科,本科生科研即是创作活动。虽然不同学科领域对本科生科研定义有所不同,但其本质还是彼此合作、创新。

本科生科研是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的活动。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为了适应人才的需求,已将注意力转向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人才,而本科生科研成为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柏林大学创建者、著名教育家Wilhelm von Humboldt 认为,教学和科研的统一是现代大学的主要任务。

现代大学的教学模式很多都把传授知识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对于学生来说,这种学习方式更多的是接受知识而不是创新和创造。而“学习”这个词不是教学,它强调体验式学习的重要性。研究表明,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做”的学习会增加其保留和应用能力[1]。

二、国内外本科生科研的发展

(一)国外本科生科研发展

麻省理工学院在1969年设立了“UROP”计划(本科研究机会计划),让很多本科生参与到科研实践活动中去,是美国科研型高校本科生科研的起点[2] 。1978年由一些杰出的化学家发起的“CUR”(本科生科研理事会)是美国第一个支持本科生科研的全国性组织,该组织定期召开会议,提供师生之间的交流机会,为本科生科研资金的寻求进行全方面支持。1987年卡耐基金会发表的《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指出了研究性大学与研究相脱离的弊端。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许多著名的的大学也设立了自己的“UROP”计划[3] 。调查显示在2001年,国外几乎所有的研究性大学都设立了多种本科生科研计划[4] 。

在本科生科研计划发展的同时,学习模式也产生相当大的变化,由最开始的苏格拉底教学法替代传统的演讲式教学方法,再到探究性学习的产生。建构主义理论的形成推动着探究式学习的发展,其核心理念是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借助教师或者同伴的帮助,结合必须的学习资料,通过构建意义的方式得到[5] 。它倡导支架式、抛锚式以及随即进入式的学习与教学方式。

现如今国外研究性大学对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普遍都持有支持和鼓励的态度。国外本科大学生科研组织已经趋向于规范化和制度化,但同时组织方式也十分灵活[6] 。国外本科生科研的培养具有教学与科学密切联系、资金来源多样化、科研活动形式多样化和学习学术自由等特点,即使是很小的院校,也会为本科生提供大量的科研机会[7] 。

(二)国内本科生科研发展

我国大学本科生科研活动开始得较晚,早期仅有部分大学的少数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但由于缺乏周详安排,未能形成普遍现象。1995年,清华大学在考察了麻省理工大学的“UROP”计划后,在已有的结构、机械、数学建模大奖赛等学生科研活动的基础上,提出了“SRT”计划(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并于1996年开始实施。这是我国高校最早开展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其后许多大学也实施了科学训练项目。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指出应将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2007年,教育部开始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目前全国已有120所大学获准参加这项计划。2012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更加明确的指出了本科生科研的要求,有效的保障了本科生的科研训练。

随着教育部的政策颁发和改革,我国大学本科生科研计划逐渐趋于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由于我国本科生课程设计主要还处于基础课和专业课,未普及与科研相关的课程以及对于本科生科研的认知未达到相应的高度,因此本科生科研活动的进行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三、本科生科研的必要性

科学研究一般是指利用科学的方式,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展开调查研究、实验等活动。本科研究理事会(CUR)将本科生科研定义为:本科学生开展的一项调查或探究活动,并可以产生出一个成果。该成果强调了本科生科研的原创性和代表性。本科生科研需要学生和老师在相互合作的情况下,独立、公开的进行项目研究。它具有创造性、协作性、公开性和教育性。

(一)本科生科研对教师的必要性

本科生科研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它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因此,教师是本科生科研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角色。教师在指导过程中需要时常与学生交流,共同推进科研活动。同时教师需要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及时给予鼓励,为学生未来教育和发展提供指导与支持。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不仅传授知识,同时也扩展,改造知识,并且教师自身也将被推向新的创造方向。

这一指导作用既有益于学生,又使教师受益。教师受益于学生在科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发现过程中带来的项目的能量,使其研究始终保持相当的前沿性。同时该研究可以使教师将学术与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水平,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且可以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以及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界限。

(二)本科生科研对学生的必要性

参加本科生科研活动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满足他们对发现的渴望,并为他们的创造力提供了一个出路。同时也可以获得很多本科生在传统课程学习期间不能学到的知识,并且当学生有机会应用传统课程所传授的知识时,会使课堂知识得到加强和更完全的吸收。例如,在一个本科研究经历中,学生花了多于一年的时间经常学习新的方法技术,收集自己的数据,解释结果,并制定新的研究问题。这种研究经历有利于学生缓慢适应实验活动,特别是当学生参加实验室调查研究发现了本科教育不会探索到的问题时[8] 。

学生通过科研可以对研究中的学科有一个更深的理解。同时学生的职业目标在他们参加研究后通常很清晰。例如,没有得到一个机会做一个生物学家所做的一些思考,研究和写作时,不会有人知道自己会喜欢成为一个生物学家。

科研也是一个重要的信心助推器。在面对悬而未决的问题或有针对性的先前的研究时,学生在精神上越紧张,在完成项目时就产生更大的成就感。

建立与教师的关系是本科生参与研究的另一大优势。它可以增加保留率和毕业率。学生受益于智慧和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其帮助下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独立和批判性思维。当然,学术活动也能够使本科毕业生的简历更加吸引研究生院和未来的雇主。

(三)本科生科研对学院的必要性

本科生科研可以使学生保持持久的热情,并且可以提高教育水平,从而提高就业率与研究生教育的入学率。因此,可以提高学校名誉,进而可以招募高质量的学生和维持其数量。

同时本科生科研工作的推进可以吸引外界的注意力,并得到他们的认可和资金资助,从而增加学校与外部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四、我国本科生科研现存在的问题

对于学生本身来讲,最大的问题是本科生的研究经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通常情况下,在本科研究经历的第一年,学生花费大部分时间在建立和进行实验中,花费较少的时间用于调查理解或者解释结果。无法将结果和期望很好的结合,将会导致很多人半路放弃。

目前本科研究活动,还存在科研训练项目形式单一,覆盖面窄,科研资金来源不足,科研理论以及运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并且在理解本科生科研的思想方面还相对落后,仍停留在认为它是一个辅助工具的阶段上。

五、建议与展望

(1)高校必须坚持开展本科生科研活动,加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2)主动开拓更多的科研项目,加强与外界的联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3)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老师在科研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引导学生参加不同类型的科研项目,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4)完善本科生科研的理论与运作体系,保证本科生科研活动开展的质量;

(5)为本科生打造交流经验展示成果的开放性科研平台,用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表达能力以及沟通能力。

六、结论

本科生科研在如今人才培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创新能力的培养来之于科研活动的开展,与学业成绩无太大关系。本科生科研具有一般课程所不具有的创新性、独立性以及团队合作性。

教师是本科生科研活动中一个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给予学生科研的指导,也可以和学生相互合作,提高本科生的科研积极性。学生会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觉独立的查阅资料,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本科生科研活动过程中,学生将受益于有经验老师的引导和帮助,同时老师又受益于学生在活动中注入的新鲜的想法和问题。总之,本科生科研不管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老师都会产生较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 Abele E, Metternich J, Tisch M, et al. Learning Factories for Research, Education, and Training ☆[J]. Procedia Cirp, 2015, 32:1-6.

[2] 刘宝存.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基本类型与模式[J]. 教育发展研究, 2004(11): 93-95.

[3] 伍红林.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新进展——《博耶报告三年回顾》解读[J]. 比较育研究, 2005(03): 71-75.

[4] 伍红林. 从《博耶报告三年回顾》看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研究性教学[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01): 79-82.

[5] 季素月. 建构主义理论对高等教育教学的启示[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1(03): 21-24.

[6] 巴素英.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教学及趋势[J]. 现代教育科学, 2004(03):108-110.

[7] ELGREN T. Undergraduate Research Experiences: Synergies between Scholarship and Teaching[J].Peer Review, 2006, 8: 4-7.

教师如何参与和开展教育科研 篇12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 我也在积极实现着这种转变。近年来, 我先后承担主持了河北省“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2007年度课题《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合作学习的研究》、河北省教育学会规划课题《小学生个性化作文的研究与探索》等多项省、市、区三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 参与了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05年度课题《中小学生创新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小学生注意品质的研究》、《中小学创新教育研究》等多项国家、省、市三级课题的研究。在主持和参与这些课题的研究中, 我逐渐走上了研究型教师之路, 更重要的是, 积累了一些参与和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点滴体会和经验。现就自己的切身体会, 对教师如何参与和开展教育科研做粗浅阐述, 以与同行切磋。

一、教师参与和开展教育科研, 要破除一些观念

在我们教师固有的观念中, 有一些观念影响着对教育科研的正确认识和有效参与, 要予以破除。因此, 引导教师破除并转变这些观念, 形成对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的正确认识, 是确保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活动的首要问题。

1. 破除“无关论”, 让教育科研从虚无走进教育教学实践

有人认为, 搞教育科研是大学教授、科研专家的事, 与己无关。他们奉行教好书、育好人就可以了, 于是, 只知埋头苦干, 以至成为名副其实的“教书匠”。这种观点, 将教育科研推之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之外, 觉得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是错误的。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和解决, 而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研究、解决的过程就是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研正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矛盾, 揭示教育的特征与本质,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 教师与教育科研不是不相干的, 而是有着必然的且密不可分的联系, 教育科研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只有破除这种观念, 善于研究学生心理和行为, 善于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 善于探索教育规律, 才能让教育科研从虚无走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

2. 破除“畏难论”, 让教师看清楚开展教育科研的优势

有的老师认为, 自己教育理论水平不高, 科研能力差, 没有能力去搞研究, 进而产生畏难情绪。实际上, 作为教师我们有开展教育科研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师天天置身于生动的教育实践之中, 扎根于教育科研的肥沃土壤, 实践在教育教学改革的第一线, 这些都是专职科研人员无法实现的优势。所以, 教师不应畏惧参与教育科研, 只要扎实研究, 就能在这得天独厚的优势中探索得出丰硕的成果。

3. 破除“混淆论”, 实现科研引领教研, 教研促进科研

实践中, 部分教师认为教育科研就是教学研究, 把二者混淆。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研究的过程、研究的范围、研究的成果等角度看有一定的区别。但两者也有一定的联系, 教育科研是从一般的教学研究中寻找研究课题, 确立研究的经验基础, 一般的教学研究则运用和推广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 并及时提供反馈信息。弄清楚二者的关系, 才能真正实现科研引领教研, 教研促进科研。

4. 破除“功利论”, 使教师树立正确的科研观

由于近年来在评职称、评先进等方面对课题和论文的要求越来越高, 有些教师就把教育科研看成是承担主持课题研究和论文发表评奖的一种不失实惠的有名有利的活动, 重立项轻研究, 重结果轻过程, 难免产生“浮夸”、“泡沫”等现象。这是极其有害的, 教师要明确教育科研活动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立项和结果, 更重要的是研究过程, 不仅仅是几篇文章, 更重要的是研究取得新进展、新突破。通过教育科研转变观念,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真正探索出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 应成为教师的教育科研价值观。

二、教师参与和开展教育科研, 要具备一些科研素养

1. 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素养

教育科学理论素养是教育科研能否开展以及开展后能否成功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开展科学研究, 首先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 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 打好理论功底, 使研究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课程论、学习论、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与心理测量, 以及中外教育史、教育名著等。要善于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勤于实践, 勇于实践。在实践中探索, 在实践中开展研究, 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科研理论素养。

2. 要掌握必备的教育科研基础知识

教育科研基础知识包括三方面:一是基本概念的理解, 如, 什么是课题、什么是教育科研等。二是划分教育科研课题类型。从性质上分, 有理论研究课题、应用研究课题和开发或推广研究课题;从方法上看, 有调查研究课题、文献研究课题和实验研究课题等;从层次上讲, 有宏观研究课题和微观研究课题等。三是研究方案设计方面的知识。不同的研究课题有着不同的研究方案设计。四是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包括教育科研的一般程序, 即选题、论证、制定方案、搜集资料、选择科研方法、开展研究、整理研究成果等。

3. 要有一定的奉献精神

由于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繁重, 要同时从事教育科研工作, 其负担是比较重的。因此, 要提倡从事教育科研的教师具有奉献精神, 以学习研究为乐趣。如果没有一定的奉献精神, 在工作量上斤斤计较, 那么教育科研就不可能开展下去。

4. 要养成开展课题研究的科研习惯

有了正确的教育科研意识, 就会在工作中发现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去解决, 去研究, 就会感到有许许多多的知识要学习。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 又会发现另一个要解决的新问题, 渐渐养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科研习惯, 这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益和质量, 也会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育水平。

三、教师参与和开展教育科研, 要掌握一些必备的方法

1. 要掌握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

研究资料是记录课题研究过程和痕迹的主要佐证, 课题研究的结论大多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提炼而成, 可以说, 研究资料贯穿研究的全过程。因此, 收集好资料, 就为课题研究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这首先要明确资料收集的范围。资料的收集包括与该课题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的收集和课题研究中原始资料的收集等。再就是将资料科学分类, 有利于资料的选择和运用。课题研究资料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从性质上讲, 有事实资料、数据资料等;从类型上分, 有文献、调查、测验等资料;从符号形式看, 有文字、图像、音像等资料。最重要的是资料收集, 具体的方法有:文献检索、查阅、录音、录像、笔记、复制、原件等。

2. 要掌握整理研究资料的方法

整理研究资料是对收集的研究资料的再加工。经过整理, 收集到的资料才能“变废为宝”、“为我所用”。先要对已收集到的资料按其性质或类别进行归类, 然后才能对已归类的资料进行整理。资料的整理分为两类, 一是文字资料的整理, 是对文字进行加工、组合、改造, 使文字资料按一定标准整合成文。一般包括:分辨真伪, 对文字进行写作加工或编辑成册等。二是数据资料的整理, 常用逻辑检查和计算检查分辨资料的真伪, 还要对数据进行整列或分组及统计分析, 以提取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

3. 要掌握表达研究成果的基本方法

教育科研活动的结果要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 即教育科研成果。良好、有效、科学、规范的成果表达能够清晰地表述出课题研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更主要的是对研究产生的结果、结论及研究成果的推介应用做出准确的界定。表达研究成果的基本方法具体包括了解成果表现的基本形式、学会基本的论述方法。教育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从性质上看, 有理论成果和经验总结;从方法上讲, 有调查、文献、实验等研究成果;从表现形式上看, 有实物形式 (如课件、教学模具等) 和理论形式 (如专著、论文等) 。研究报告是论文的主要表现形式, 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一般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讨论与结论等。在具体实践中, 不同类型或性质的研究其研究报告的撰写格式也是有所不同的, 要注意区别把握。

四、教师参与和开展教育科研, 要运用一些策略

1. 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策略

教师的课题研究应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 课题来自于教学实践, 也应落实于教学实践中。在教学实践中开展行动研究, 操作上既要关注文本学习、资料积累和理论思考, 更要关注实际问题的解决和教学行为的改进。

2. 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策略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也是一线教师工作的主阵地, 同样也是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主阵地。教师选择课题不能凭空而来, 而应联系自身实际, 着眼于课堂教学这一沃土, 扎根于教学工作实践中, 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最想探明原理的问题。这样的课题操作性强、实在、有价值、有生命力。

3. 要运用小课题小步子的策略

做小课题, 在小课题研究中学会研究, 学会反思, 学会通过研究与反思提升实践, 从而走进教育科研的殿堂。在小课题选题上要研究自己的问题, 而不是“大家”的问题;要研究具体的问题, 而不是笼统的问题;要研究清晰的问题, 而不是模糊的问题;要研究日常的问题, 而不是偶然的问题;要研究“能改”的问题, 而不是研究很难改变的问题。

上一篇:用电安全下一篇:创新的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