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质量观

2024-10-02

现代教育质量观(通用12篇)

现代教育质量观 篇1

质量教育是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之一, 是贯彻实施“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原则的前提。日本质量管理的成功和经验表明:质量要“始于教育, 终于教育”。因此, 企业越来越重视质量教育工作。企业质量教育包含两方面内容的教育:一是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教育, 通过质量意识教育, 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 促进员工自觉参与质量保证和管理活动;二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通过教育, 可以使员工掌握干好本职工作、确保工作质量的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一、传统的培训班授课教育方式

不可否认, 传统的办班培训教育, 仍然是企业进行质量教育的有效和经常采用的方式。这种靳育方式, 一般事先经过精心策划, 例如选择由谁来进行授课培训, 对教育培训要达到什么目的、授课内容的确定、需要多少课时、采取何种考核方式等等, 都要进行策划, 并写出比较详细的教育培训计划。因而在某些方面教学效果明显, 是许多企业主要采用的方式。这种方式属灌输式、被动式教育, 因而不适合对员工质量意识的教育, 实践表明其效果也并不理想。但较适合于员工知识、技能的教育。采用这种方式的教育, 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师资力量、教学场地、员工的学习时间保证等。在教育培训实施时, 相对比较困难。

二、质量事故案例专题片教育

目前, 摄像机、具有拍摄功能的数码相机、刻录机等已不再是专业人士的工具, 而是家庭生活、办公的寻常用具。因此, 企业可利用这些设备制作质量事故专题片进行教育。

利用这些设备制作质量事故专题片, 多采用企业本身发生的质量事故作为题材。这对员工更具有震慑力, 在员工心理上将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因为这些质量事故就发生在身边, 因而教育效果比较明显。这种教育方式简单易行, 又可数次放映, 但只在员工视觉上产生一定效果, 往往一晃而过, 因而对员工知识、技能教育效果差。

三、参与式自我教育

企业一般要对部门、岗位制订质量责任制、质量管理制度, 要进行企业质量核心文化的建设 (例如质量理念、箴言、标语, 办黑板报) , 要制订企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等等。这些“文字”工作, 一般由企业的宣传、厂办等部门“专干”、“包办”。

其实, 这些工作完全可以作为活动让“全员参与”, 即可把这些工作作为一种参与式自我教育的“载体”。例如, 企业可以对责任制、管理制度、质量文化核心内容、质量方针或质量目标等方面开展征集活动, 发动所有员工参与拟订制度、撰写稿件。为了确保征集活动的顺利开展, 调动广大员工参与的积极性, 可在征集活动开展前, 向员工表示———只要参与, 将获得一定的奖品。这样, 企业花费很少 (适当的奖励开支) , 就可以集思广益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制度建设。更重要的是, 员工在参与的过程中, 自然而然地得到自我教育。这是一种主动式教育。员工亲自参与拟订制度、撰写箴言、标语, 不仅兴趣浓厚, 且有亲切感, 自我教育效果良好。

四、班前或班后会式教育

在讲阶级斗争的年月, 企业的班前或班后会经常用于进行政治学习、教育或灌输“阶级斗争天天讲, 月月讲”等专政理论。在市场经济的今天, 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用班前或班后会进行“质量事情天天讲, 月月讲”、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 也应是一个不错、有效的方式。

开展班前或班后会式的质量教育, 关键应确保每天、每班有内容可讲、有实效、不流于形式。为此, 管理者应编写一些质量箴言警句、责任制度、纪律要求、质量事故案例等小册子或纸质资料供班组长使用, 并不断补充。一些有关质量核心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如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的理念以及质量责任感的强调等则可以作为“天天讲, 月月讲”长期使用的内容, 而质量管理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尤其是生产现场的作业文件, 作为班前或班后会的教育内容, 由于班前或班后会一般是在生产车间, 则对员工操作技能掌握、操作的规范性加强等教育培训效果更好。此外, 班组长对上一班次或本班次的工作质量、产品质量情况进行点评等, 也是教育的内容。这种教育方式属于被动式教育, 应作为一项制度或通过行政命令来强制执行。通过这种教育, 不断地强化和刺激员工, 可以提高员工尤其是生产一线生产工人的质量意识、技术技能。

五、看板、标语等潜移默化式教育

看板, 包括企业宣传使用的白板、黑板 (如黑板报) 以及车间、各部门使用的墙板等;有移动式的, 也有永久固定的。标语, 包括永久性的、招牌式的或横幅式的和临时性的。无论看板还是标语, 都有使员工得到潜移默化质量教育的作用。通过看板、标语开展的形式开展这类教育, 可使员工“抬头见、低头见”, 左也见、右也见, 总之无处不在警醒员工时刻注意“质量”二字!看板、标语的分布, 除了在车间、各部门有适当的布置外, 还应在主要通道、过道、上下楼梯的转弯处等地方进行立牌或挂牌进行宣传教育。当然, 看板、标语的分布不能过多过滥, 强调“适当”二字。这类教育属于被动的、灌输式的、经常性的或称“狂轰滥炸”式的教育, 但对员工的感官刺激轻微, 是在有意无意之中, 因而不会引起意识上的反感, 这种长期对人的视觉感官刺激, 可潜移默化地使员工受到质量教育。

现代教育质量观 篇2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郑 彩 香

知识经济的出现进一步推进了科技革命的发展,社会的现代化必然要求教育的现代化,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早在八十年代,邓小平同志在三个面向中就把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摆在首要的位置。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对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跨世纪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想增强办学活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推进教育技术现代化的进程。因此,我们学校把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建设放在了突出的地位。

一、转变观念,加强教育技术现代化建设。

教育科研与现代化教育技术是社会科学技术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主要特征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技术手段。要实施“科研兴校”的办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要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上广泛运用计算机、电视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以最优设计,调控教育教学过程,推进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和高效化。为此,我们重视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抓“内涵”促建设。

学校立足长远,改变了一般人注重“门面”的投资方向,从抓“内涵”入手,把有限的经费投入到教学设备上来,仅一年多的时间,学校装备了微机教室、闭路电视系统、多媒体教室、校园管理网络、伙食自动收银系统等,为实现教育技术丙工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为教育科研的现代化提供了硬件保障。

2、练“内功”促发展。

要提高各种现代化设备的利用率,不仅要建立健全管理、使用和保养制度,更要注重对现代化设备主宰者--教师素质的提高。我们坚持了两个原则:一是硬件与软件同步建设。没有丰富的软件,就不可能有硬件的高效。二是人员素质与设施的协调,超越人员素质的设施是浪费。为提高教师素质,我们组织了教学人员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和录像机、放像机、幻灯片等使用方面的培训,把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掌握与运用作为教学基本功的重要一项,每个人要过关考核,成绩记入个人技术档案。此项基本功是评优的先决条件,不合格者一票否决。并用讲座、比赛等方式,作为推动措施,使之稳步发展。

3、研“内理”促增效。

为使产出大于投入,提高现代化设备使用率,我们每年都在教育技术开发上下功夫,组织攻关课题。一方面,立足中师教改,面向小学实际,自己动手编制教学软件。瑞 多数教师能自制CAI教学软件,组合现代教学软件。尤其是学校课题组研制的“涂鸦动画制作”、“函数图象”等软件,突出了实效性和实用性,使用过程中反响很好。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对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加大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的科研力度。以国家级科研课题《校园网络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的研究为重点,全面研究实验,还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到省内外参加研讨,拓宽获取信息渠道,增进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大大地提高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水平。

二、注重实效,开发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潜能。

开发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潜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是为了更全面高效地育人。在开发的过程中,我们把着眼点放在了注重其实效性上,放在受教育者可持续发展上,全面发挥教育技术的潜能作用。

1、计算机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使学校管理走向现代化。

多媒体教学网络的研究与启用,使学生能够在由诸多信息单元组成的信息网络中借助各种信息交换通道,根据自己的知识构成、学习目标,进行自主的选择和控制,从发现问题开始,到寻找解 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直至问题的解决。形成了个别化交互学习方式,提供了新颖的教学模式,也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学校NT管理网络的开发与应用,使学校从传统的管理方式过渡到了计算机网络管理,实现了无纸办公。对全校师生实行量化管理,综合评价,增强了管理的科学性。校园网与因特网的互联,学校进入了信息高速公路,使信息达到了更好的汇总、归类,能够达到与外界的信息资源共享,使学校行政管理朝现代化方面迈进了一步。伙食收银系统的启用,提高了伙食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推动了后勤管理的现代化。教学领域的题库系统是教师对教学过程实施情况必不可少的检测手段,教师可利用计算机对试卷进行编制、批改,直至最后对试卷的总结评价。教师能由此掌握第一手的反馈材料,为下一阶段教学提供依据。同时,考教分离,可达到对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情况的双重评价,为教务工作及教学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现代化微格教学技术应用与研究,增强了毕业生在社会市场上的竞争力。

微格教学系统是对技能进行微化,而后进行科学训练,最后形成完整、高水准技能的训练系统。首先,我们将其应用于学生教学技能的训练上。通过国家级课题世行贷款项目“JG198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培训模式的开发与应用”的研究与实验,充分显示出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和高效性。事实已经证明,在教育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系统训练学生教学技能,大大缩短了毕业生适应期,使学生形成的技能扎实、有力。其次,我们将其用于在职教师的培训上,不但迅速、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技能,而且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科技意识和现代意识,也为师资培训开辟了一条新路。第三,我们将其应用于学生的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通过学生的一次次认真准备、一次次精心演播、一次次及时的反馈、一次次科学的评价,使学生的语言文字基本功水平迅速大幅度提高,在全省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中连连夺魁。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有的被省城重点学校“挖走”。第四,我们将其应用于其它劳动技术,使受训者很快地掌握相关的技能,为其在广阔的社会竞争中铺设了一条新路。微格教学系统的开发,使学校的教育步入了一个新的广阔天地。

3、校内闭路电视系统的设计与运用,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

校内闭路电视系统的研究、设计与运用,旨在朝着素质教育的目标迈进。第一,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校内闭路电视系统播发的原则是:以学校教育与学生实际所需,有目的、有选择、有计划地转录、转播不同类型节目,包括新闻,有教育意义电影、电视剧,科学文化知识等。这不但能起到形象的思想、道德、情操教育的作用,而且还能使学生获得多层次、多类型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力地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第二,可以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校内闭路电视系统因传授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备受学生们的欢迎。它的实用性激发了学生探究其操作技术的兴趣。尤其是学生电视台现场节目的直播、卫视节目的转播、自制节目的编播,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科学意识。第三,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校内闭路电视系统中的学生电视台,是以“用学生自己的视角,以学生自己的操作,发表学生自己的‘作品’,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宗旨而设置的。学生电视台,以自己身边的事,教育自己。从节目的制作到播出,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在其工作过程中,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实践证明,校内闭路电视系统增强了自我教育的实效性,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现代教育质量观 篇3

现代教育技术山区教学质量山区教育因存在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发展缓慢,如何让山区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起来,成为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一、山区学校面对的困难

1.山区学校大部分因受当地经济条件的制约,在办学条件方面相比城市学校都有相当大的差距。各种功能室建设的滞后,使山区学生在学习条件方面无法与城市孩子相比。

2.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给山区教师的学习和培训带来困难。一般情况下,教师培训、学历进修、教研活动等都会安排在交通便利、条件好的城市地区,而山区教师要想参加这些活动,就有许多困难。比如,济南市西营镇,离市区有30公里,到市区参加一次教研活动乘坐公交车要两个小时,来回4个小时,即使到市区听一节课也需要一整天的时间,效益低下。

3.相对封闭的环境,使教师的教育理念更新缓慢。山区教师培训的及时性和覆盖面低,没有相应的教育教学改革环境,没有创新工作的氛围,使新课程的各种理念无法在山区教师的思想中扎根。

4.学生在闭塞的环境中,掌握的信息面更窄,思维模式、学习方式、价值观都是困在一个小圈子内,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扼杀了他们发展。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山区教育中的作用

国家教育政策向农村教育倾斜,使山区教育设施有了极大改善,现代化教育设备的配置为山区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

1.现代教育技术使山区教师接触到新的教育思想

互联网的使用,使农村能够很方便与外界沟通。国家实施的“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让许多山区学校接收到前沿的教育信息,对于更新山区教师的教学理念,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互联网的应用,更是山区教师“换脑”的助推器,一成不变的思想受到网络的冲击。前沿教育理论、优秀的课堂教学实录、及时的网络培训、实时的双向视频系统,让山区教师的教学思想因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而改变。

2.现代教育技术的科技性促使教师转变教育思想

教师不必费尽口舌描述一个原理如何实现,也不必每次在黑板上费半天工夫画个几何图形,只要用多媒体就可以将它们声形并貌地展现出来。原来教师需要费力讲解的内容只需要用计算机演示一次就可以完成,这势必将打破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思路,在课堂内安排更多的内容,更多侧重于学生,这无形当中便走向素质教育,实践了新课程的理念。

3.网络的互动性为山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

山区学校一般比较分散,而且规模不大,一所学校内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很少,有些教学点甚至只有一个人,这给教师的教研带来很大困难。没有交流的平台,很多问题无法解决。网络可以跨越高山河谷,让山区的教师可以和全国各地的教师一起探讨教育教学问题,让许多孤军奋战在山区教育的教师有了交流、学习的机会。

4.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拉近城市与农村的差距。通过网络、有线电视、多媒体等设备,山区学生可以享受到城市孩子的教育条件,树立他们的自信心,避免自卑心理;了解最新的社会动态,培养他们的现代思维意识,缩小与城市学生的思维差距;了解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山区教育中的应用方式

1.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但一般在山区学校,教师接受新事物比较慢,多媒体教学设备闲置率高。针对这种情况,济南市西营镇采取奖励与督促相结合的方法,对于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反映情况较好的,每课时给予一定的奖励;在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考核、优质课评选、骨干教师评选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中,教师合理使用多媒体有一定加分。另外,组织了教师课件评比、电教论文评选等活动。“三管齐下”,老师们很快掌握起多媒体使用方法,尝到甜头的老师使用多媒体已经成为自觉行为,连50多岁的老教师每节课也用起了多媒体。

2.网络教研

网络教研是利用教育论坛、教师博客、专用网站等平台建立起的教研交流系统,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参加讨论、上传资源。这样山区的教师就不必行几十里山路去参加一次教研活动,省时、经济。外出参加培训因受时间、经费、课时安排等因素的影响,只能少部分教师参加,培训的网络化使更多的教师、更方便的接受到培训,扩大了培训范围;同时,教师可以自由选择时间,增加培训的灵活性。利用网络建立的电子备课库、课件库、试题库等各种资源库,成为区域教师共享资源的平台,让网络成为共享智慧的途径。

3.信息技术课和信息技术兴趣小组

信息技术课的开设,让山区孩子用上了电脑,接触到了互联网,新鲜的事物不仅开阔了山区孩子的视野,也让他们跟上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山区孩子,学习方式也在逐渐改变,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开始使用网络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开始了自主学习的实践。孩子们会利用网络搜集与本节课有关的内容,学生收集的相关资料比老师还要全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利用信息技术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把互联网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

4.让资源部分代替教师

济南市历城区西营镇教学点比较多,师资少,老龄化严重,知识层次相对较低,课堂教学能力相对较差。西营镇在藕池学校进行了试点,该校是济南市最小的教学点之一,只有1名教师,8名学生,任课教师已经53岁。在这所学校,老师尝试利用全国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在多媒体设备上播放,由光盘中的教师代替现实中的教师上课,对于师生互动的环节,由教师在一旁作指导或对光盘内容暂停,师生讨论完毕再继续光盘内容。光盘中教师标准的普通话、高超的课堂教学能力、鲜明的教学风格给孩子们种下深刻的印象,孩子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比以前都有了较大进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山区教学点教学效率低的问题,同时解决了教学点教师人数少,单一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塑造学生健康身心的局限性。

5.计算机教室多功能化

大学教育质量与现代大学建设 篇4

一、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

教育质量问题既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也是现代大学建设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为此, 我们必须进一步加深对于教育质量的认识。

1. 关于教育质量观。

“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我们对教育质量的最权威的认识。但是, “德智体”的内涵是什么?尤其是“德”和“智”的内涵是什么?在不同时期, 人们的认识有所侧重。譬如对于“智”, 多年以来, 一般认为主要是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但如今,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则特别强调创新精神和创造力。而对于“德”, 不仅在不同的价值体系中有着根本的不同, 而且在同一个价值体系中也是有所差异的。因此, 在对于教育质量的认识与思考中, 笔者认为当前尤其要重视教育质量标准的研究。

2. 现代大学教育质量标准应该包括专业标准和人文标准两个方面。

既然我们认为大学标准应该包括专业标准和人文标准, 那么现代大学教育质量标准就也应该包括专业标准和人文标准两个方面。其中, 专业标准应该包括知识、能力、创造力、适应性等几个方面, 要使我们的学生达到专业上的“通”。人文标准应该包括道德、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 要使我们的学生达到人文上的“通”。

这里, 所谓教育质量的专业标准和人文标准, 其核心是强调在现代大学的人才培养中要突出为人、为学两个方面。既要传授专业知识, 培养专业能力与技能, 又必须有道德的教育;既要教会学生做事, 又要教会学生做人, 尤其不要偏废学生为人、做人的教育和养成。

3. 对于不同的培养对象和不同培养目标, 其教育质量标准是不一样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在高等教育界有一句名言, 即“两个一百分”。它是对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而言的, 其含义是只要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学水平高、教育质量好就都可以得满分的评价。它的前提是“两张考卷”、两个要求。其目的是鼓励各类不同大学、学院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现在不仅是本科和高职高专两个层次, 而且在本科中又分出了所谓的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 并且还有研究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之分。但是, 不管这种分类科学与否, 由于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存在差异以及办学定位的不同, 我们应该在坚持专业、人文两个标准的前提下, 教育质量标准也应该有所区别与不同。

二、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虽已步入大众化阶段, 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但还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 特别是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 前进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 科学发展观是针对“不惜代价的高速发展”的发展模式而言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的前进中所面临的八个方面的困难与问题, 都是与科学发展观不相符的, 是要高度重视和继续认真加以解决的。其中第一个就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第五个是“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不惜代价的高速发展”属于第一次现代化初期的特征。“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实际上是“不惜代价的高速发展”在资源环境上的反映。“不惜代价的高速发展”反映在思想道德建设上的问题似乎不容易被人们注意到, 其实更加令人担忧。如果越来越多的人只热衷于赚钱, 甚至认为钱比思想、比灵魂、比道德更加重要, 如果“赚钱光荣”成为人们唯一的目标与信条, 如果为了赚钱、为了GDP就可以不顾一切, 那就会使我们的美好家园不复存在, 会使我们的后代丧失道德方向和扭曲价值取向, 其后果不堪设想。“不惜代价的高速发展”的发展模式以及“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的问题反映在大学, 就是过分或一味追求专业标准, 而忽视了人文标准。

2. 忽视人文标准的主要表现与结果。忽视人文标准的结果是:专业标准既没上去, 思想道德建设也急需加强。

第一, 专业标准没上去。2005年我国高校工科专业毕业生多达533万人, 我国工程教育培养规模居世界前列。但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 (IMD) 发布的2007年《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的统计显示, 我国工程教育为市场提供合格工程师的能力却很弱。对此,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潘云鹤院士发出“我国工程教育能力缘何世界垫底”的呼声[1]。由此联想到70年前的西南联大, 这样一所转战于穷山恶水之间的战时大学, 孕育了杨振宁、李政道两位诺贝尔奖得主、7位“两弹一星”元勋、171位两院院士;也使人不禁想起钱学森先生最大的遗憾, 中国至今没有建立起培养大师的制度。如果后者反映的是拔尖人才的培养问题, 那么潘云鹤院士的呼声就是对大众化阶段大学教育质量问题的呐喊。

第二, “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这更多地反映的是人文标准的问题, 也许是更深层次的问题, 涉及价值观与价值取向, 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所体现的大学的缺失, 尤其表现在道德和价值观以及泛行政化倾向上。其突出表现诸如:一部分教师与学生的学术浮躁、作弊抄袭, 对财富与权力的向往与追逐等等。

三、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在专业标准和人文标准两个方面下功夫

建设现代大学首先要保证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必须在专业标准和人文标准两个方面下功夫, 尤其是要解决对于人文标准的忽视。

1. 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与塑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思想道德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也是我们党对新形势下思想道德建设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建设现代新大学, 就必须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与塑造。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西方价值观念涌入中国, 对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由此引起的价值观念冲突问题已成为重大的理论课题和实际问题。我们的大学生也“越来越现实”了, 其价值目标理想主义的价值观正在削弱。同时, 其自我意识、进取精神、成就欲望和自我责任感也在明显增长。

要真正做到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与塑造, 首先要从思想认识上重视起来, 要大讲, 要宣传, 要理直气壮地捍卫我们的价值观、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要要求管理部门和院系实实在在地去做。其次, 要重点解决好加强师生道德价值观建设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两个问题。

2. 要加强师生道德价值观建设。

坚持教育质量的人文标准必须从塑造正确的道德观开始。目前, 我们的道德建设正处在一种尴尬境界:一方面我们要在“保持东方文化集体行为模式的同时, 扩展公民的内心独立和自由”[3];另一方面人们, 包括我们的学生, 在开始正视并积极追求其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的同时, 价值目标由理想向现实转变, 明显带有功利化色彩, 以致一些人在涉及“大我”, 即国家、民族时就失去自我, 而在涉及“小我”, 即自己、个人时却只剩下自我。

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等物质层面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是互动的。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就要实行公民教育, 作为公民的“底气”的人文教育与公民教育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在这里, 德、德性、公德、德育就成为了公民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基本内容。

又好又快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 也是我们的国家又好又快地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我们应该恪守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底线;作为一所现代大学, 我们应该教育我们的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要做文明的合格公民;作为一名大学生, 起码应该做到诚实守信不作弊, 尊敬师长有礼貌, 要成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 以引领社会风尚。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项基本内容之一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即“八荣八耻”,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底线, 是人人应该做到的, 是应该教育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必须努力做到的。

3.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要加强师生道德价值观建设, 坚持教育质量的人文标准。当前, 高等学校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转化为全体师生员工的自觉追求。

首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包括信仰、理想、精神文化、道德的体现层次性和递进性的完整体系, 既要从“普适道德”做起, 又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师生头脑。所以,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也要体现层次递进的特点, 在守住道德底线的基础上, 突出强调高层次导向。既要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 又要注意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要把信仰教育作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核心, 倡导有理想、有追求、有信仰的价值判断, 教育我们的学生爱国家、爱人民、爱中华民族, 实现在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真诚的服务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次, 要融入立德育人全过程。一是不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纳入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材, 而且要纳入整个人才培养计划和全部课程体系中;二是不仅要渗透到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 (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 到专业的各门课程的教书育人中, 而且要成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重要的、不可忽略的任务和内容;三是不仅要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而且是社会各个方面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三, 要人人积极参与。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专职队伍、基本力量, 理论水平高、知识系统, 应该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此外, 各个专业、各门课程的专职教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最广大的重要力量, 他们与大学生接触最多, 对大学生有潜移默化的教育, 从某种意义来说更具影响力。人人参与还包括大学的各类管理、服务人员, 不仅他们的信仰、理想、精神文化、道德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而且他们也应该担负起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责任, 特别是学生工作队伍。

(作者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副校长、研究员, 北京100192)

参考文献

[1]任荃.潘云鹤院士:我国工程教育能力缘何世界垫底[N].文汇报, 2007-09-28.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 2007-10-25.

现代教育质量观 篇5

我国最早的现代远程教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由清华大学等十所高校共同承建的CER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历经了二十多年的发展,远程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产业当中的位置越来越突出,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目前来看,随着我国远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构建一个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举措,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的远程教育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远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从现代远程教育的内涵入手,分析当构建一个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时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同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构建出一个适合于我国现实情况的现代元亨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一、高校信息资源库建设的思考

现代远程教育是指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而进行的远程教育的教学方式,其中,主要采用的互联网技术从时间上可以划分为具备实时性的和非实时性的两种,前者指的是实时地将课堂上的内容通过互联网技术传输到一个或者多个学生之处,而后者指的是将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通过视频、音频或其它形式进行储存,从而反复多次地传输到一个或者多个学生之处,现代远程教育以其具备的特点而成为当前全世界贯彻“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的主要方式之一。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由国家教育委员会组织,清华大学及其它九所高校承建的“中国科研和教育计算机网示范工程”网站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最初形态,而后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当前,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高校超过70所,成为了我国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国民进行终审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从多个角度来看,高质量的现代远程教育应当包括如下特点:

(一)互联网教育资源的丰富性。互联网是现代远程教育主要依托的平台,而教育本身面对的对象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多种需求的。因此,互联网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能否满足选择现代远程教育的学生的需求就是衡量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的重要参考之一。优秀的现代远程教育应当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从而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这种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应当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即包括了教学之前的预习资源,教学之中的辅助资源,以及教学之后的复习资源。

(二)硬件设施与技术的结合。在现代远程教育当中,其主要依托的互联网技术本身包含了硬件设施和软件技术两大部分。因此对于一个高质量的现代远程教育来说,构成了教育环境、平台、工具等方面的硬件设施以及维护、管理、辅助的软件设施的质量要求应该都比较高。同时也应当将互联网技术与教学技术互相结合,从而在远程教育的过程当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完善的服务和管理。依托于互联网的现代远程教育,一方面弱化了实际意义上的“课堂”概念,另一方面,也因此加强了管理的难度和管理的重要性。在高质量的现代远程教育当中,应该做到对教学活动的完善的管理,同时也应当做到对学生的学习的支持和服务的功能,从而既能够帮助学生加强与老师之间沟通的便利性,另一方面也应当有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预习和复习的相关配套服务。

(四)对学生的需求的把握。从某种程度来说,现代远程教育的核心教育理念就是现代教育理念,也就是说,现代远程教育的核心教育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因此,高质量的现代远程教学就应当立足于学生的需求,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能够全方位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之道,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教学方针和教学思路。

二、构建体系的原则

(一)以学生为中心。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其优势之一就在于可以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也就是说,现代远程教育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先进教学理念。因此,在对现代远程教育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其是否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即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案,也就是能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二)以提高总体教学质量为目的。对于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最本质的目标就是为了提高总体的教学质量,现代远程教学也不例外。这也就意味着在进行现代远程教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时候,就应当以提高总体教学质量作为最终目的,即通过对教学质量提出最低标准,从而最终将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三)以提倡自主学习为方向。现代远程教学它打破了传统教育教学当中的时间、空间的限制,同时在现代远程教学之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会存在一定的延时性,因此,这就从反面要求了在现代远程教学当中的学生应当具备相当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现代远程教学在本质上既是一种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也是对“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的贯彻,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此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是构建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原则。

三、体系的构建

(一)评价要素

1、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育活动的起点的落点,对于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来说,教学理念也应当与其先进的教育手段和方式向适应,因此就应当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教育理念当中,主要包括办学宗旨和教育保障两个方面。

2、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是指学生进行学习的总体环境。对于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来说,教学环境主要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其中,硬件环境包括教学设备、教学资源两种,软件环境包括师资力量和教育资金两种。

3、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的保障。对于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来说,由于其本身具有的特点,因此在其中实现完善的教学管理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来说困难较大。其中,教学管理包括招生管理、教学组织以及考试管理三项。

4、教学效果。教学效果是能够直观地反映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应当结合学生、社会两方面考虑,即综合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当中学生的满意度和社会的满意度,故而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教学效果主要包括满意度评价和效果评价,其中满意度评价包括学生满意度和社会满意度两种,教学效果评价包括研究成果及就业情况两种。

5、展望与反思。随着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其相关的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十分必要。在本研究中构建的体系尚属于实验阶段,仍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距离真正的实施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主要问题有二:其一,相关量化指标仅具备一定的参考意义,不具备实践意义;其二,评价体系中的分值主观成分较多,不具备实践意义。在对于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当中,我认为主要应当考虑两大问题:其一,在构建评价体系的时候,应当全国范围统一来看还是根据地方情况单独来看?同时,应当主要从主观出发,即以定性评价占比较大还是应当从客观出发,即以定量指标占比较大。其二,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从总体上提高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的质量,为学生提供质量保障,因此,是否应当更多地结合学生的意愿而进行相关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无论如何,对于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仍然是具备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随着实践的推移,相关研究的丰富,也必定将其体系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冯慧敏.大学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指标设计[J].教育研究,2012(8)

[2]黄宇,周少华.现代远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11)

现代教育质量观 篇6

一、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方便了教学资源及学生资料的搜集

(一)教师的备课讲究备教材和备学生两部分,根据美术课的特点,经常需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面对课堂才能做到“有备而来”, 特别是上欣赏课仅仅依靠课本上的图片是不够的,以往教师还需要在课本外寻找丰富的图片,比如从报刊、网络上进行大量的搜集,再把它剪下来或打印出来,在讲课时也需要教师进行大量的口头描述,学生对此兴趣不浓。而采用电脑、投影仪教学后,美术课的欣赏部分则大为改观,变得情趣盎然。

(二)信息技术的普及也为学生提供了课前预习搜集资料的有利条件。如:在第七册《剪纸故事》一课教学中,学生按照我课前提出的预习任务,网上搜索相关的剪纸故事如《老鼠嫁女》,及绘画、剪纸、泥塑等及动画资料,在此过程中学生已经被本课的有趣内容大大吸引,待课上交流信息环节时,学生的展现欲望极其强烈,进而促进了课堂整体气氛的升华,为师生的双边活动及教学的顺利展开打下良好基础!

二、巧妙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精心设计好这个环节,使学生从新课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学生学习新知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美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信息技术,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强化认识,启思诱探

1.创设情境,培养情感。

“情感是审美行为的支柱,也是审美认识的具体体现。”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审美情境,把静止的教学信息与具体的审美实践结合起来,给予学生审美心理刺激,增强教学的感染性和实效性,使具体生动的审美实践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用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开阔视野,积累素材,进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如:我在教学《快乐的舞蹈》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感受舞蹈的艺术魅力,我从网络上找来舞蹈家杨丽萍在今年春晚上的舞蹈《雀之恋》让学生观看,扎实的舞蹈功底,生动的表演,学生为之所震撼。我又播放了本班学生在“六一文艺汇演”的舞蹈图片,照片上小演员脸上洋溢的笑容让学生深刻感受舞蹈时的快乐。并且还专门找了古代岩画中刻绘的舞蹈图像,粗放简练、古朴稚拙的舞姿造型,消除了学生画舞蹈人物的为难情绪。学生沉浸在对大师以及本班学生舞蹈的无限回味中,创作很快进入状态。收到了一般课堂所不及的教学效果,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三)营造情绪,引导创作

引创环节是引导鼓励学生将以上环节中学到的知识、本领大胆应用、创新,个人或小组完成一件新颖独特的作品的环节。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合适的音乐烘托创作氛围,使学生边创作边听音乐,感受着乐曲的独特旋律给他们带来的美的享受。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创作激情。

(四)实物投影,展示评价

实物投影的广泛应用更是举不胜举。课本上图片的自然呈现及再放大;教师示范绘画、制作等技能的环节;学生作品展示的环节都可以随时使用实物投影达到很好的展示效果。自己的创作能否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在孩子看来极其重要。利用先进的实物投影可以清晰地将作品展现在全班同学面前,供大家欣赏、并启发引导学生畅所欲言,用简单的语言评价自己和同学的作品。

另外,这种纯粹的视觉艺术在大屏幕上的超大显示同时照顾到了课堂上的所有学生,而不仅仅是前排的部分学生可以清晰地观看所有的展示,这就充分体现了教育教学面向全体的教学原则。

总之,在美术课教学中,只要我们巧妙地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其作用,就能丰富美术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全面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 陕西省南郑县华燕学校

现代教育质量观 篇7

实习生Glenda在一家大型医院的超负荷运转的内科实习。该内科使用电子医嘱给药, 药房根据电子医嘱药品自动配送到病房、静脉输液时使用智能输液泵调节速度。

这天Glenda与她的带教老师一同核对8点给的病人药物, Glenda帮助带教老师从自动配送药物柜取药。Glenda的带教老师评估了Glenda相关药物知识及工作能力, 她能够口述所给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故认为Glenda有能力给药而且带教老师也和Glenda核对了将给药的患者的姓名和剂量等。教学老师也能随时为Glenda提供帮助, 所以带教老师留下Glenda照顾另外一个病人去了。

Glenda进入需给药病人房间的时候, 正巧看见静脉置管成员刚好为这个病人的左前臂置入了一个静脉输液通道。Glenda立即为病人给药。她的教学老师正巧看到Glenda在经静脉通道而不是胃管给5m L的愈创甘油醚 (祛痰药, 口服剂) 。教学老师立即停止了静脉输液, 尽量回抽已经注入的口服药物, 立即通知了其带教老师和护士长。护士长立即咨询医院资深药剂人员紧急处理措施, 并通知了病人的主管医生, 共同立即决定暂不给予病人特殊处理, 病人的病情非常稳定。

一小时之内, 主管医生、资深药剂师、护士长、带教老师、教学老师、危机处理经理、护理部主任和实习同学Glenda一同开会分析了该事故。根据医院的制度, 此事件必须填写用药错误事故报告单, 以危机经理为主来完成这个报告, 调查发生差错时病区的一般状况、所牵涉的人员。危机经理同时还需调查用药错误的发生经过, 药房所发给该病人的药品情况。

调查发现药房所发的愈创甘油醚剂采用注射器包装且带有与静脉通道相连的螺丝扣。最后结论是:如果用口服容器包装口服药就没有可能把口服药注入静脉。调查小组同时也认为尽快通知病人及其家属, 说明已经发生的错误是非常重要的。

一、质量和安全:护理教育的新标准 (Quality And Safety:The New Standard For Nursing Education)

美国的医疗技术先进, 医疗人员知识全面、工作能力强, 拥有先进的药物;也有人认为美国的医疗系统是最昂贵的 (Anderson等, 2005;Gabel和Fitzner, 2003) 。但是美国的医疗系统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总的来说医疗质量和安全落后于科学技术革命。医学会的质量鸿沟报告 (the Quality Chasm reports the IOM) 中一直强调:为了常备不懈地预防差错发生, 必须持续改进美国的医疗照顾系统。医疗质量差和医疗差错、事故损害了公众的信任感、增加了医疗支出、提高了病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Mayo和Duncan (2004) 认为医疗的核心就是有责任保证好的结果, 避免差错。

医疗职业的教育应以质量桥梁为模板 (Greiner和Knebel, 2003) , 确认各医疗成员的能力、技术和知识水平来降低差错并改进质量。教育工作者应该谨慎地改变教育方式、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职业修养, 最终成为医疗组的一员, 提供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 强调循证医疗、质量改进、善于信息化管理 (Cronenwett等, 2007;Greiner和Knebel, 2003) 。

医务工作者面临巨大的时间压力、甚至有时在极端环境里工作, 随时要把警惕差错发生作为重点。认识到如果改变一个系统需要仔细研究导致某一事件发生的每一个步骤时的状况, 通过对已经发生的事件原因的分析来防止未来的错误发生。发生差错时不是对个人的责怪而是对体制中各要素相互作用的质疑, 例如病人及其家属因素在医疗安全系统中的作用。通过对系统质量和安全的改进, 护士才有机会改变医疗照顾方法从而改善质量。

二、临床实践资质认证 (Applying The Competencies In Practice)

护士工作的重点是为病人提供护理、紧扣护理安全、用各种方式措施对病人进行管理。对护士的工作和资质的认证取决于下文将论述的六个方面。护士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 参与不良事件的分析和在医疗组起领导作用, 出色地完成该领导职能需要怎样的知识、技巧和态度。

1. 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 (Patient-Centered Care)

以病人为中心护理的关键特征是完全了解病人、认知到病人的价值观和健康信仰、通过病人的眼睛观察护理病人 (Cronenwett等, 2007) 。它包括制定病人护理计划时, 引入和结合病人的爱好及价值观。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中, 病人及其家属参与护理和医疗决定, 在治疗的过程中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 (Chapman, 2009) 。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尊重人经历的多样性, 因此护士必须检查自己工作的态度与其共事同仁的价值观的差别。

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措施是否合适,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认:

(1) 目前我能为病人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2) 怎样使病人及其家属准确地评估病人的疼痛, 从而确定疼痛管理, 计划能否折射病人有关疼痛及其由此引起的态度和期望。 (3) 护士应怎样帮助病人家属在探视病人时能以照顾者身份来减轻病人及其本身焦虑的情绪?

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还强调护士应通过各种途径如:广泛听取意见、从教科书和其他受好评的资料中搜集信息护理病人。 (Boehm和Morast, 2009) 。

2. 团队工作及合作 (Teamwork and Collaboration)

传统的团队合作已经应用到护理工作中, 着重于分配工作和团队的功能。新的团队工作理念所强调的是各职业间相互合作的性质, 强调护士、医生、药剂师、治疗师、营养师及其他医疗团队的成员治疗、护理病人所面临的不断增加的复杂性。

美国的一个医疗报告显示, 66%的医疗错误与工作人员人际关系差、沟通不畅有关 (Kohn等, 2000) 。团队之间沟通良好能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Shojania等, 2001) 。一个广泛应用于医疗团队培训的方法是“Team STEPPS” (团队技巧和工具来增强工作能力和病人安全Team Strategies and Tools to Enhance Performance and Patient Safety) 。“TeamSTEPPS—团队与安全”即认识到团队的训练和加强沟通是理解病人安全系统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团队与安全”的关键点, 有效的各专业团队的合作包括以下方面:团队充满活力而不是死水一潭的关系, 能根据不同病人的需要和目标来确定团队的氛围, 根据病人的需要以安静型或者活泼型模式为病人服务。团队的成员应持续观察并认定在特定的场合下谁可以作为一个有主见的领导。

结构性沟通能确保信息交换准确。团队做出共同决定, 帮助护理人员形成可以分享的心理模式来理解所预期的共同的护理结果, 识别各种导致错误的方式。高效率团队的沟通技巧包括: (1) 评估与措施:记录病人一般信息及简单的病情进展;了解诊断、相关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主诉;评估分析存在问题。建议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寻求帮助。 (2) 说出关键信息, 使所有组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听见发生的事件并能预估下一个步骤。 (3) 重复所听信息, 例如:“我需要3mg的肾上腺素”, 重复一句“给你3mg的肾上腺素”。 (4) 互相支持: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监测护理病人, 根据实际需要重新分配任务, 给予同仁口头支持和鼓励, 分享信息、提供安全警示。 (5) 准确交接, 使用交接表来确认转送病人的状况, 多问问题澄清疑问。

3. 循证医疗 (Evidence-Based Prac-tice)

以循证医疗为核心是高水平的护理质量的前提。护士为病人的护理措施必须符合最新的各种各样的科学知识、临床意见以及综合病人及其家属的需要。为了获得证据, 护士应能掌握信息技术随时查阅最新的研究成果。

4. 质量改进 (Quality Improvement)

病人对质量的高要求使得医疗机构形成以质量为焦点的文化, 即焦点文化。医疗机构以质量为焦点的文化, 鼓励医务人员反复推敲作为医务人员应该怎样做, 为什么要这样做;当出现差错、甚至可能出现事故时, 能以全局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关键, 从而在设计、制度等层面防止此类事件发生。医疗机构的质量焦点应该基于标准的操作流程和制度, 实施循证医疗, 同时考虑病人的喜好、价值观和目前的需要。

5. 安全 (Safety)

在质量与安全教育项目中, 质量与安全是作为两个独立的概念来阐述的。而对于新标准的护理而言, 实际上强调的仍然是病人的安全。这种对安全的认识并不止局限于对病人的监测、保持病人稳定, 医务人员还应考虑人的因素、从负性事件的报告中吸取经验教训, 需重点关注病人的安全、防止差错发生;做好负性事件的报告、分析工作, 形成和完善“焦点文化”, 避免无意识差错。医务人员不应该为由于体制等而导致的差错买单 (Mayer和Cronin, 2008) 。

与人有关差错的因素是:工作区的特定场合、服务提供者的性格、受教育的程度以及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例如:通常很难预测护理人力是否符合要求, 因为病人的病情和需要是变化的, 难以控制的。长期的护理人力短缺导致护士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为了完成工作, 护士们不得不相互打搅、满足各种任务的需要, 只能依靠工作区不足的体制的支持。同时高风险的工作使得护士身体和心理紧张;只注重完成任务, 可能导致护士不能认知技术的发展, 可能失去阻止差错发生的机会。

安全的另一个方面是从体制上、个人层面上怎样看待差错 (Reason, 2000) 。管理差错的模型有着不同的哲学体系, 差错追究模式 (Reason's error model) 陈述的是从个人层面来分析差错时, 认为个体健忘、精力不集中和道德欠缺是导致差错的原因;从体制层面注重检查个体工作时的状况, 建立防御机制来避免差错、减轻差错的负面影响。病人安全作为护理实践的核心, 护士必须承担责任, 促进形成“焦点文化”, 防止差错, 主动地促进病人安全。

6. 信息化 (Informatics)

医疗护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在使用信息学和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管理和信息交流方面已经落伍了。成本是导致医疗结构不使用信息技术的主要障碍, 医疗机构常在引进先进科技和维持现状之间徘徊。信息技术通过提供获得信息的入口和数据管理来保证病人的安全。

护理人员在关于信息技术的设计、购买和实施其新科技来满足临床需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Mc Kesson, 2009) 。根据美国护士在信息化中的作用的调查显示:被调查者积极参与医疗机构的信息化计划、信息技术在病人的安全、医务人员的工作任务及其分配流程、产品的终端接受者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被调查者普遍认为护士承担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各种各样的职责, 如:终端教育、工作任务分析、系统的措施及对使用者的支持 (Mc Kesson, 2009) 。掌握信息技术意味着护士在工作场所能够利用信息系统充实相关的临床知识、查阅证据实施循证护理、改善质量技巧和解决疑难临床问题。

三、对临床实践的启示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现代教育质量观 篇8

近年来, 我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推动“泛在学习”城区建设,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及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 实现了南山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南山区2002年成为广东省第一个教育强区, 2008年又荣获广东省第一个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

一、科学规划和设计, 确立教育信息化优先发展战略

我区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对推动教育现代化、教育国际化, 打造教育科研高地的重大意义, 将教育信息化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早在2003年, 提出抢占“教育信息化”制高点的战略目标;2008年, 又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举措;2012年, 被批准为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区”和广东省“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 (简称“两区”) 。近5年, 区政府总计投入3亿多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正以“两区”建设为抓手,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打造教育的“南山质量”。

二、高标准推进“三通两平台”, 建设“泛在学习”城区

我区将建设“大网络”、搭建“大平台”、服务南山“大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线, 建成了以“五网一库”为框架 (如图1) 、集教育管理与教学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大平台, 并在此基础上, 建成了具有“人人通”功能的个人网络空间, 率先达到教育部提出的“三通两平台”基本要求, 实现了管理和资源服务的一体化。近两年, 加快了“三通两平台”的优化升级, 启动了无线城域网建设, 力争2013年内实现有线、无线双网全覆盖。

三、统筹协调整合共享, 创新信息化管理模式

我区按照“应用导向、服务优化、政府引导、协同建设”的原则, 推进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和模式创新, 形成权责明确、统筹有力的教育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我区依托综合服务大平台实现扁平化的无纸办公、移动办公, 提高教育管理效能;积极参与省、市优质教育资源建设, 推进建设南山卓越教育数字资源超市, 形成多级联动、动态共享的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利用专业力量开展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运营维护, 并调动学校积极性推动校本管理系统的创新。我区华侨城小学开发的“包容性教师评价系统”被全国19个省市的282所中小学受邀介绍经验, 在区内外多所学校推广。

四、科研驱动课题引领, 推进教学方式的深度变革

我区坚持“专家引领、学校主导、师生主用”的思路, 把信息化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和引擎, 引入北师大和中国教科院的专家团队, 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方式变革的研究和实践,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06年至今, 全区20多所学校参与了“基于网络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创新试验”项目, 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区向南小学、白芒小学等一批薄弱学校真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作为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学校, 南山实验学校开展的“八岁提前读写”实验, 已在境内外56所学校推广, 近两年开展的“翻转课堂”实验也得到全国同行的广泛认可;后海小学等一批学校积极创设以移动互联技术和平板触控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学习环境, 将平板电脑引入课堂教学, 探索“泛在学习”新模式;南山外国语学校等学校引进“电影课”研究实验, 华侨城中学等6所学校校园电视台获全国“百佳校园电视台”称号;2012年投入使用的“校园No.1”网络竞技平台, 成为新的应用亮点, 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信息素养。信息技术的应用创新, 成就了一批具有信息时代特征的现代化学校, 全区50%的学校成为省级以上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大部分学校以信息化特色打造了学校的品牌。

五、立足前沿, 加强合作, 推动教育国际化

我区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为目标, 充分利用网络无边界的优势, 引进国际项目, 推动校际远程合作。全区20多所学校参与ISC国际学校联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协作学习和“视像中国”等项目, 与美国、瑞典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开展合作交流;与香港、台湾等地区共同开展“学生潜能预测”等信息技术前沿应用研究, 探索智能教育新模式;还借鉴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经验, 开展“未来学校”、“未来教室”研究与实践。

现代教育质量观 篇9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日益激烈、交往日益频繁的国际环境, 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 已成为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随着英语教学的普及深入, 英语教学也暴露出了某些问题。例如:学生听说交际能力差, 学生运用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实际操作能力低, 现行的英语教育效果与其投入是不相称的, 它对科技、社科人文等其他教育体系, 尤其是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等众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已经凸显。因此, 探讨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 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变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将先进技术手段、网络课程教材、教学网站、教学资源库等立体化的教学系统带入课堂, 对传统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2 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及现代教育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极大的丰富了教学手段, 增加了信息的传递方式、方法和容量, 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扩大教育规模, 促进教育改革, 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可以反复的利用和复制, 为更多的人们提供教育机会, 节省大量的资金。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充分利用, 在教学中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培养能力都具有促进作用。例如, 现代教育技术把声、像结合起来, 为学生提供了标准语音和生动的感性材料,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了感知教材, 形成鲜明的表象;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观察、综合、比较和分析, 提高学生模仿、思维、想象的能力, 促进对知识的理解;现代教育技术利用教材、教法的生动性、直观性和形象性来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各种范例, 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运用英语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能力。

3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3.1 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指导思想

为了方便地进入网络和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 除了硬件、软件的设计要更体现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外, 还要有实用、快捷的信息服务。人们需要的是精品信息、分类信息、鲜活信息, 希望节省网上查询时间, 信息之车直达用户之门。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筛选和整理网上的有关信息, 二是发掘、研制有关教育信息资源。随着网络技术日趋成熟, 网络迅速普及, 加之校园网丰富多彩的应用, 网络型英语语言实验室应运而生, 逐步取代传统的多媒体教室和语言实验室。网络型语言实验室的出现, 使得正在推行的基于计算机和校园网的英语教学改革成为可能, 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新型英语教学模式可以利用网络上丰富的英语教学资源, 如网络课件以及英语学习网站等来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传统的英语教学容量不足, 学生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 具体表现为:一是词汇量不足。足够的词汇是学生发展语言能力的必要基础, 词汇量过低不但无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 反而使学生由于可利用单词太少而难以形成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二是视听量不足。传统的英语教学轻听说、重读写, 学生很少有机会接受视听训练。一些英语杂志或报刊网站提供了各方面大量的英语教学信息和资料, 像听、说、读、写、语法、测试、背景知识等资料都可以下载下来, 极大地丰富了英语教学资料, 有效地辅助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它可以提供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料;提供广阔的学习时间、空间;提供通畅、方便的交流途径, 给师生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也使他们爱不释手。

3.2 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学校教学资源的开发, 多借助于网络软件。在具体内容上多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搬家”, 少有基于网络教育需求的研制。网络信息的特点在于其共享性, 大众化是其发展方向。应总结传统教育模式的状况, 利用传统教育模式的优点, 把信息网络的长处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注意克服教育信息开发的低层次重复现象, 进行教育信息资源的统一开发、规划和整合。

3.2.1 英语教学资源库的研制。

由于计算机越来越强的智能性, 可以作为人脑的延伸代替人脑的部分功能, 这就使以传授知识和记忆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受到了极大挑战。传统教学中许多要我们记在脑子里的东西, 现在可以储存在电脑里。因此面对高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我们不仅要考虑如何及时将它们应用到教学过程中, 提高教学效率, 同时还要考虑如何根据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条件来调整教学内容。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的选择, 应统筹考虑人和技术两个方面, 即什么内容可以由计算机代替我们去完成, 什么内容是人必须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在明确了人和计算机的合理分工后, 开发“英语教学资源库”可更好地实现网络信息共享。

资源库包括音频库、视频库、课件库、试卷库、案例库、资料库等, 这些资源库中包含了大量“视、听、说”教学素材。通过资源库的开发和应用,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大力推进英语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 把传统的“一本书, 一根粉笔”的以教师为主导、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转变为网络环境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能力培养型教学模式。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网络以及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和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的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 实现了现代化网络教学“个性化”的特点。

3.2.2 教学方法的改进。

传统教学中的教材、教学参考书、黑板、粉笔等载体和手段, 可以被计算机及网络所提供的集成化教学环境, 如多媒体学习系统、演示环境、师生交互环境所取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充分表达教学意图。

由于资源库能提供大量的各类动画、文本、资料、案例等素材, 教师可直接利用资源库内容编制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的电子教案。为了方便教师利用网上资源的教学要求及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到他们所需要的网站信息, 资源库还增加了与其他网络资源的友情连接、学主可以通过下载学习软件、网上查寻资料、自学自测, 也可通过电子邮件或BBS等与教师、同学相互联系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3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 一味地进行填鸭式的灌输教学;而新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老师的指导相结合, 基于网络环境进行听说读写译能力的训练。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 自主学习的时间远远多于教师讲解的时间, 而这种自主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无疑能够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显然, 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教师主导性的充分发挥, 是现代教育技术成功应用的标志。

3.2.4 实行上机考试, 实现教考分离, 增强

教学检查的科学性, 提高英语教学评价和教学统计工作效率。这也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和必然。

结束语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英语教学改革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增加了信息量, 丰富了教学内容, 使教师授课的发挥空间由二维的黑板扩展到了更真实、自然的多维空间, 使教学内容更加规范,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现代教育技术的巨大优势, 为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继续利用这些优势, 抓住机遇, 不断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摘要:探讨了现代教育技术内涵及其在英语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特别是如何通过开发应用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网络信息资源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网络信息资源,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及基本原理[J].教育技术通讯, 2003, 1.[1]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及基本原理[J].教育技术通讯, 2003, 1.

[2]Morrison等著.多媒体电脑教育综艺大观[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6.[2]Morrison等著.多媒体电脑教育综艺大观[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6.

[3]潘克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构建新型教育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人民教育, 1992 (12) .[3]潘克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构建新型教育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人民教育, 1992 (12) .

[4]胡二娟.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 2008, 6.[4]胡二娟.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 2008, 6.

现代教育质量观 篇10

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是具有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功能并负载着某种教学信息的各种教学材料的总和, 如文字教材、视听教材、多媒体教材、网络教材以及相关配套练习题、测试题等。

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和质量水平将直接影响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从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看, 应注重适应学习者的需求, 按照课程内容科学地选择开发资源的形式, 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搞好互动设计, 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发、管理。在教学资源的设计中应体现成人学习者的工作经验, 加强网上教学资源的交互性设计, 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协作学习和探讨性学习能力, 科学地设计多样性的教学资源、合理地配置教学媒体与教学内容。

1. 出版规划教材, 激发学习兴趣。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 是教与学的依托, 是实现教学过程的必备要素, 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靶心。遵循在职从业人员学习特点及认知规律, 以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以行业技能与知识需求为导向, 注重知识基础性、职业发展性、社会实践性及认知开放性, 立项建设远程教育系列规划教材。

2. 打造精品课程, 提高学习效率。

与远程教育系列规划教材相益彰, 以提高积极性、培养主动性、增加趣味性、激发主体性为着力点, 依据课程特点及学员认知水平设定最佳学习路径, 跟踪、记录、分析、反馈学习行为及效果, 强化教学交互和学习支持服务, 整合多种教学媒体资源制作SCORM网络课程。

3. 配套教辅资源, 巩固学习效果。

重视教学资源服务, 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适应从业人员的学习需求、工作需求, 应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资源的形式和类型, 促进各类资源综合配置日趋合理。这些教学资源包括课程章节热点库、网上作业库、在线答疑记录、答疑精华库、答疑视频库、毕业论文选题库、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专题讲座、视频公开课、年鉴总汇、数据中心、社会考试资源库等。上述教辅资源均应进行分类管理并以专栏的形式向学生免费开放, 为远程学习的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 以巩固学习效果。

二、加强团队管理, 培育精良师资队伍

1. 主讲教师团队教学精心, 体现了一种精益求精的责任意识, 这是事业健康发展的保证。

现代远程教育主讲教师团队成员主要来自专业学院教学第一线, 熟悉远程教育规律,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潜心教学设计, 精心教学组织。主讲教师团队负责人是各个专业学科带头人、知名专家, 团队成员教学实践经验丰富、年富力强, 在课程讲解、教材编写、教学组织与设计等方面对课程进行总体把握, 对现代远程教育的教育方向和教学水平发挥学科领航和专业把关作用。主讲教师团队的精心教学, 是实现现代远程教育质量的保证。

2. 教学辅导团队, 尽心助学。

尽心体现了一种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 这是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辅导团队成员主要包括年轻教师、全日制在读研究生, 热衷前沿的信息技术, 追崇新潮的信息传播、网络交流平台, 专业知识扎实, 人文素养丰厚。教学辅导团队主要指导学生正确、有效地使用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指导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组织专题讨论、在线答疑、在线辅导等教学活动, 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教学疑难点, 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反馈、检查、帮助、指导。教学辅导团队的尽心助学, 是实现现代远程教育质量的关键。

3. 管理服务团队, 热心促学热心, 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 这是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现代远程教育管理服务团队成员主要包括学院职工和学习中心教师资源, 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过程中, 如招生咨询、学籍管理、教学安排、教材发放、考试与成绩等方面直接和学习者接触, 热心服务;在课件学习、课程作业、考试预约、统考报名和毕业论文等各个重要时间节点, 主动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短信、飞信、电话、电邮、QQ、MSN等渠道通知学生。管理服务团队的热心促学, 是实现现代远程教育质量的基石。

三、创新服务理念, 致力高效管理服务

1.“一站式”教学信息服务。

“西财在线”作为我校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系统, 由课程学习中心、资源中心、答疑中心、课程视频讲座、综合信息查询、毕业论文专栏、统考管理、预报名管理、统考与学位专栏、选课专栏等组成“一站式”服务, 实现教学全过程。学生通过“西财在线”可以及时了解教学安排、教学计划、考试信息等教学信息, 完成学习任务。

2.“全天式”教学支持服务。

我们成立网络教育课程辅导工作团队, 全方位地提供网络助学服务, 24小时内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全天式”提供教学支持服务。

3.“家庭式”人文关怀服务。

“管理即服务”, 高效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互为表里, 贯穿整个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过程。我们和校外学习中心一道, 规范管理制度、优化服务流程, 从入学咨询、报到注册、教学过程、考试预约、实践论文到毕业授位, 从各个环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透彻了解, 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管理服务。同时, 积极组织线上线下学习活动, 依据生源所在行业、地域, 所学专业、个体的差异营造家庭式班级组织, 从虚拟班级组织到实体家庭单元, 提供优质服务, 体现人文关怀。

四、落实教学环节, 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1.“两会一组”专家指导团队, 权威的教学质量保障组织。

“两会”是指“远程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远程教育系列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 “一组”是指“远程教育教学督导组”。各试点高校应高度重视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由分管远程教育的校领导和各专业院系分管教学的院领导、知名教授组成“两会一组”, 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资源审核、教学过程监督等方面全方位进行指导。“两会一组”的专家指导团队组成的教学质量保障组织, 使教学质量保障落到了实处, 推动了全面、全员、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 有效保障了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

2.“六位一体”教学管理模式, 全面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由教学管理工作机构、教学教务管理、教学实施、教学支持服务、网络教学服务平台、教学质量监控组成的“六位一体”的教学管理模式, 按照学校确立的教学工作总体目标, 组织实施教学全过程各项工作, 在教学一线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及时收集、记录、追踪、处理、反馈, 形成高效的信息处理与分析机制, 保障教学各环节的顺畅开展。通过对多种教学质量信息的分析, 完成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

3.“24小时+360度”教学支持服务。

由教学管理部门专人管理, 招聘全日制在读研究生为兼职网络教育辅导员, 通过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平台、企业服务QQ、电子信箱、咨询投诉平台、课程讨论区、在线答疑 (辅导) 等实时同步、线上线下全方位地提供网络导学、助学、督学、促学服务, 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摘要: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已经开展了多年, 人才培养质量备受关注。本文从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管理服务、教学质量监控四个方面, 就如何提高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余善云.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开放共享与品牌战略[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8, (6) .

现代教育质量观 篇11

【关键词】现代教学      流程管理    管理以念    管理系统    工作格局

教学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学校的教学工作始终处于教师教和学生学这两个“制高点”上,创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创新为主旨”的现代教学模式。因此,实施现代教学流程管理,动态性地调控学校教学工作的各环节,是创建高质量教育教学效益的重要保障。

一、树立现代教学管理观念

培养高质量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办学的根本目的,提高人才的质量要靠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要靠全体教职工的创造性劳动。因此,教学管理既是领导对学校的管理,更是教师的自我管理。教学管理需要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和全员管理。在教学管理中,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对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出具体要求;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提出教学要求。从起始年级抓起,环环相扣,一环也不放松,实施全程管理。为了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进行学性分析,各教研组开学应按教务处的要求统一教学进度,确定进行单元测验的次数和时间,报教务处统一安排,并要求做好分析,找出原因,制定进一步的措施和方案,以确保教学水平稳步上升。对每一活动从计划开始至实施、检查、总结结束,实施全过程管理。

二、建立高效的教学管理系统

学校高效的教学管理系统从总体上讲就是:校长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宏观调控,科学决策;教务处全面负责,创造性地制定实施计划;教研组注重发挥集体智慧,重点抓落实;教师按教育规律办事,因材施教;学生学有方法,学有成效。1.学校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占有第一手资料,处在教学工作的前沿阵地。领导深入课堂 ,学校行政会议定期研究学校教学工作,分析问题,思考对策,认真解决问题。2.学校领导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工作,大胆探索,走在改革的前沿。此外,还应注重信息反馈,逐步建立健全一些规章制度,加强对教学工作的调节,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

三、建立稳定的教学工作秩序

重视教学过程的常规管理,教学中应突出“三抓”。1.抓课前。要求教师认真备课,超周备课,要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具、备学生、备目标等“六备”。同时,强化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2.抓课堂。对课堂常规要求:不准迟到,不拖堂,不准讲与课堂无关的话,不准用有声语言来维持纪律等。并要求教师完成教学目标,努力提高40分钟教学效果。3.抓课后。强化听课、评课、说课活动。为了把这项工作引向深入,应开展过关课、汇报课、优质课、研究课、示范课、公开课等活动,通过准备、讲课、评课、研讨、总结,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建立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确定以“少数学生应是合格加特长,多数学生应是优秀加特长”为培养目标。必须改革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有时间开展各种有益活动,培养学生特长。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引导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1.思想引导。通过专家讲学、教师自学等形式,促进教师观念转变,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提高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2.时间控制。教导处严格按教学计划安排课程及授课时间,不随意增加课时,促使教师认真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益。3.改进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必须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引导教师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验,以先进的教学手段实现高效的教学效果。4.严格考核。把教师是否进行效益的改革实验列为教师考核的重要目标,并把考核与教师晋级和收入挂钩。另外,教导处还要求教师限制学生课外作业量,明确要求只有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可有适量家庭作业,但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不得超过一个半小时。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做时间的主人,强化特长教育,推动学生的特长发展。

五、建立层次分明的年度工作格局

现代教育质量观 篇12

1 月15 日, 2016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 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战略主题,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以促进公平为基本要求, 以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 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 以加强法治为可靠保障, 以党的领导为坚强保证,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袁贵仁强调,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我们要牢固树立、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以创新发展激发教育活力, 以协调发展优化教育结构, 以绿色发展引领教育风尚, 以开放发展拓展教育资源, 以共享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要实实在在地把质量作为新时期我国教育工作的主题, 把时间、精力和资源更多地用在内涵建设上, 实现我国教育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根本标准, 提升学校办学综合实力、学生成长成才能力、社会贡献力、国际竞争力。

上一篇: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下一篇:高中数学的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