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2024-05-19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精选9篇)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篇1

雷沛鸿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改革家之一,1888 年出生于南宁津头村( 今南宁市河堤路雷屋16 号) ,从小好学成才,又接受“三民主义”的熏陶,是好学、进步人士。在辛亥革命失败后,决心出国留学寻找教育救国之路。1921 年,留学欧美十年的雷沛鸿回到广西,开始了他一生的教育事业。1933 年,雷沛鸿第三次任广西教育厅长一职,广西的教育改革事业从此风风火火的创办起来了。当时国内的中等教育制度弊端丛生,因其高昂的学费使很多学子不得不放弃求学之路,更甚者是当时的中等教育绝大多数以升学为目标,课程设置注重理论而忽略实践,导致了无法升学的中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处境。鉴于此,雷沛鸿遂独辟蹊径在全国首创了以就业为目标的新型中等教育制度,即国民中学制度,并将其普及广西各县。

国民中学制度以1936 年广西省政府颁布的《广西国民中学办法大纲》正式实施至1946 年颁布《广西国民中学调整办法》为止,共十年。期间,最高办校数达到77 所,培养国民中学毕业生2万多名,为当时的广西提供了许多基础建设人才。国民中学以“有教无类,一视同仁”为其指导思想,坚持“教育为公”的原则,扩大了招生对象,从13 岁至30 岁的小学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者都可以报读国民中学,并且国民中学学费很低、甚至第四年免费; 国民中学还一改普通中学以升学为目标的做法,确立以就业为目标的方针,课程设置尤其注重劳动和实践,每周34 小时的课程有10 个小时是户外实践课程; 此外,国民中学制度分前后两期,每期2 年,修完前期课程的学生为结业,可以入社会工作一年,这既可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又让学生和社会紧密联系,一年后学生继续入学修完后期学业则为毕业。

国民中学作为一种新创的教育制度,在中国封建教育观念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况下,其发展道路之曲折可想而知。其创办十年,曾引人观摩,也曾遭人冷眼,但无论如何,国民中学制度本身对我国现代教育仍旧具有很多借鉴意义。

首先,雷沛鸿创办国民中学的“敢于创造、勇于创新”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雷沛鸿认为“教育在于创造”,一味模仿他人得来的教育绝不是完美的。虽然我们的教育在进步,但我们不得不说需要改革的地方也不胜枚举。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的模式从1922 年《壬戌学制》颁行以来就未能突破,今日中国之教育,如若不能升到大学,则高中及其以下的教育只是作为扫除文盲、教人认字之用,对实际工作并无多大益处,现在的很多工作,仅“学历要求”一项就把很多未升入大学者拒之门外。要改善和突破这样的教育模式、社会教育心理,必须勇于创新,加以创造,改变旧式教育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

其次,雷沛鸿创办国民中学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和“教育为公”是永不磨灭的精华。教育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抑或是整个世界的发展都是举足轻重的,所占分量无可替代,只有文化程度的提高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坚强的底气。所以教育一定需要普及,即“教育为公”,只有每个人都能接受到教育,才能促进整个民族的伟大进步。不仅如此,教育要平等,不仅是受教育权利的平等,还是享受教育设备、师资的平等,即“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当今中国教育,虽然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但各类名校和普通学校相差甚远,大多数优秀师资和先进设备都是优先配置给名校,一般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所得设备、所分配师资远不及所谓重点学校,这样的结果定是“两极分化”严重: 同是九年义务教育下的学生,农村孩子的起点却远不及城市里的孩子。

再者,国民中学注重实践和实际知识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吸纳。国民中学每周10 小时的实践劳动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做法,但是现代学校教育却极少有能做到这一点的。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啃书”规则人所共知,而对实际知识的教授则为之甚少,更无从谈起实践能力。于是,如不能升入大学者,高中毕业即代表失业。而升入大学者也并非佼佼,现如今,大学和社会似乎有着一道鸿沟,即使学历再高、文凭再多,出到社会仍旧是“从新再来”,甚至有不少大学毕业生无法适应工作。这归根到底即是实践能力低下的原因,所以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国民中学在广西创办十年,是雷沛鸿一生教育改革事业中最具争议的一项改革,因为它的办学宗旨一改传统教育“以升学为目标”的方式,根据当时广西的实际情况,为培养更多基础建设人才而提出“以就业为目标”的口号,并且尽可能的让更多学子有入学的机会。历史证明这样的“新”并不为社会马上接受,所以十年期间国民中学的发展可谓曲折,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国民中学制度本身具有很多对我国现代教育改革的有利影响。“教育为公”这是我国现代教育仍旧必须遵循的出发点,如果教育私有化或者教育回到“学在官府”或者“贵族教育”时代,那就无法达到提高全民文化的效果,教育的最大功能则无法体现; 我国现代社会需要高学术人才,也需要基层实践人才,然而我国义务教育普遍旨在培养高学术人才,而忽略了对实践人才的培养,并且以学生的学习成绩论断学生的价值,这是我国现代义务教育一大诟病,过于注重理论学习也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负担,现代社会呼吁教育改革的声音已经此起彼伏。所谓“以史为鉴”,民国时期雷沛鸿在广西创办的国民中学制度,虽然最终走向了没落,但是对我国现代教育的启示却不可磨灭。

摘要:1936年,雷沛鸿在广西首次创办了以就业为目标的国民中学制度。该教育制度秉承雷沛鸿“教育为公”的原则,以“有教无类,一视同仁”为其指导思想,课程设置尤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1946年之后,国民中学最终没落没能留存下来,但是其制度本身对我国现代教育的改革具有很深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雷沛鸿,国民中学,教育为公,实践

参考文献

[1]雷坚.雷沛鸿传[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

[2]韦善美,马清.雷沛鸿文集[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

[3]钱宗范.雷沛鸿的生平与教育事业[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篇2

我国的教育体系分为国民教育和非国民教育,教育部规定的国民教育系列包括统招、自考、成教以及电大的开放式教育等,非国民教育包括民办高校、二级院校、党校、军事院校等,非国民教育的学历比国民教育的学历在认可度和通用性方面有本质的差距。

国民教育序列学历

国民教育序列指在教育部颁发毕业证书范围内的全日制毕业生、自学考试毕业生、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函授或电大、远程教育毕业生等。颁发的文凭都是在教育部电子注册,在教育部学信网上可查学历,被国家和社会所承认的学历。

目前我国的国民教育高等教育学历分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四个层次。

高等教育学历文凭主要有三种,即: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即普通招生计划高等教育学历)、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结业)证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结业)证书。以上三类学历证书由经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备案的独立设立的普通高等学校(含设在成人高等学校、军事院校中的普通班,提供现代远程教育的机构)、成人高等学校(即广播电视大学、职工高等学校、农民高等学校、管理干部学院、教育学院、独立设置的函授学院)、民办学历高校发给其所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的毕业生,以及由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发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

非国民教育系列的毕业证书

1)、社会力量办学的学校(民办高校)自主发证;

2)、各级党校颁发的毕业证书;

3)、社会人员取得的军队院校毕业证书(无军人证、士兵证、复员证者);

4)、高等院校所属的二级学院所发证书;

5)、研究生课程班毕(结)业证书;

6)、1993年-2001年间,非教育部(国家教委)统一印制的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证书或没有验印章的证书;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篇3

“文化是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 其核心是人自觉不自觉地建构起来的人之形象”[1]。可以说, 文化的实质在于人化, 文化的功能在于化人。在此意义上,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实质就在于呼唤“新人”的出现,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陈独秀发表于《新青年》创刊号上的《敬告青年》中。在这篇文章里, 陈独秀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明辨是非的“六义”[2]: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这既是向消极、保守、退缩、封闭、陈腐的封建意识发起挑战, 也是告别臣民与私民的宣言, 更是向一种“新人”形象——现代公民——发出深沉的呼唤。

其实, 如果把时间稍稍上溯, 这一对现代公民的呼唤和培养在严复和梁启超那里就已经有了开端。

与中国封建社会着眼于培养“明人伦”的士大夫不同, 严复在《原强》一文中首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救亡图强主张。他认为西方“黜伪而崇真”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屈私以为公”的民主制度是其得以富强的根本原因, 而这又是建立在人的自由之上的。严复把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归结为有专制而无自由, 基于此, 他提出了“以自由为体, 以民主为用”的深刻命题, 并把实现自由寄希望于国民素质的提高。为此, 他认为必须把教育放到重中之重的地位, “为今之计, 惟急从教育上着手”[3], 由此吹响了培养公民的号角。在历史观上, 严复持一种积极有为的进化论观点, 这就同儒家“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循环论有了根本差别, 从而为一种“新人”——公民——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严复的意义就在于, 他敏锐地抓住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症结所在, 即, 主要不是由于缺少声光化电、坚船利炮等器物, 而在于社会制度的落后和民族精神的沉寂, 为了扭转这一点, 就必须通过教育培养具有自由、独立意识的人, 进而变革社会制度和唤醒民族精神。质言之, 只有打破依附与奴性, 公民才能真正诞生, 而一个现代化的中国才有可能实现。

作为第一个把“自由”概念引入中国的启蒙大师, 严复在翻译密尔的《论自由》一书时颇为踌躇。由于“自由一言, 真中国历古圣贤之所深畏, 而从未尝立以为教者也”, 所以“中文自由常含放诞、恣睢、无忌惮诸劣义”, 严复担心“自由”会被国人误解“为放肆、为淫佚、为无法、为无礼”, [4]所以煞费苦心地把密尔的《论自由》翻译为《群己权界论》, 从而给中国带来了“自由”的经典定义:人是生而自由的, 他可以做任何他想做的事, 但必须以不妨碍他人的自由为界标。应该说, 这个中文书名准确地提炼了自由主义的精髓, 那就是分清公私权域:公域讲权力, 私域言权利;公域讲民主, 私域言自由。

严复认为民权就是使权利“必在我, 无在彼”。他明确指出:“国之所以常处于安, 民之所以常免于暴者, 亦恃制而已, 非恃其人之仁也, 恃其欲为不仁而不可得也, 权在我者也。使彼而能吾仁, 即亦可以吾不仁, 权在彼者也。在彼者所胜之民也, 必在我, 无在彼, 此之谓民权。”[5]同时, 他看到了保障民权的民主制度的重要性:“民主者, 治制之极盛也。使五洲而有郅治之一日, 其民主乎。”[4]严复的深刻之处就在于, 他清醒地意识到了民权与民主的运作决不能依赖于统治者的仁心, 而必须以制度的建设防止权力的滥用, 使统治者“欲为不仁而不可得也”, 从而在根本上保障公民的基本自由和权利。

另外一位启蒙大师梁启超, 则在他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文章中深刻揭示了现代公民的内涵。他一方面大力批判专制, 指出专制对于人之尊严的伤害, “专制久而民性漓也”[7], “吾中国人惟日望仁政于其君上也, 故遇仁焉者, 则为之婴儿, 遇不仁焉者, 则为之鱼肉。古今仁君少而暴君多, 故吾民自数千年来祖宗之遗传, 即以受人鱼肉为天经地义, 而权利二字之识想, 断绝于吾人脑质中者固已久矣”[7]。另一方面又指出了权利之于个体和族群的重要性:“天生人而赋之以权利, 且赋之以扩充此权利之智识, 保护此权利之能力。故听民之自由焉, 自治焉, 则群治必蒸蒸日上。”[7]梁启超以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定位权利与国家的关系:“国家譬犹树也, 权利思想譬犹根也”, 进而指出“为政治家者, 以勿摧压权利思想为第一义。为教育家者, 以养成权利思想为第一义。……欲使吾国之国权与他国之国权平等, 必先使吾国中人人固有之权皆平等, 必先使吾国民在我国所享之权利与他国民在彼国所享之权利相平等”[7]。这里不但指出了权利、平等的价值所在, 还深刻地指出了教育的天职——养成权利思想, 生成权利意识。也就是说, 教育必须要使国民具备公民人格, 享有人权, 并能自动、自主、自治、自立等。因为“国也者积民而成。……未有其民愚陋、怯弱、涣散、浑浊, 而国犹能立”, 所以“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11]教育对于个体自由和国家富强的作用已经不言而喻了。

权利事关人的尊严, 梁启超认为争取自由平等的权利乃“天经地义”:“人人于法律内享有自由, 法律之下人人皆平等, 而断不容更越此界以作别种之解释”, “争回此平等自由之权利, 宁非天经地义?”[7]这和德国伟大思想家康德对公民的理解已相当接近, 康德指出:宪法规定的自由, 这是指每一个公民, 除了必须服从他表示同意或认可的法律外, 不服从任何其他法律;公民的平等, 这是指一个公民有权不承认在人民当中还有在他之上的人;政治上的独立 (自主) , 这个权利使一个公民生活在社会中并不是由于别人的专横意志, 而是由于他本人的权利以及作为这个共同体成员的权利, 因此, 一个公民的人格的所有权, 除他自己而外, 别人是不能代表的。[13]这表明, 那一时期的中国学者对现代公民内涵的理解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思想史的开端。正是从那时起, 中国人鲜明地举起了科学与民主的大旗, 开始了对“现代化”的不懈追求。这种追求与探索极为艰辛。其所以艰辛, 就在于“现代化”就其根本来说是人的现代化, 没有国民意识的全面觉醒与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 没有现代公民的诞生, 现代化也就无从谈起, 只能是纸上谈兵。

“五四”先贤们没有退却, 而是自觉地以培养现代公民为己任。陈独秀指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 羞为浅化之民也, 则急起直追, 当以科学和人权并重。”[2]他把人权同“人的自由”联系起来:“吾国欲图世界的生存, 必弃数千年相传之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 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也。……所谓国民政治, 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 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自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 则应自进而建设政府, 自立法度而自服从之, 自定权利而自尊重之。”[7]陈独秀深刻地指出:“自唯心论言之:人间者, 性灵之主体;自由者, 性灵之活动力也。自心理学言之:人间者, 意思之主体;自由者, 意思之实现力也。自法律言之:人间者, 权利之主体;自由者, 权利之实行力也。”[16]这是对有个性的个人价值主体的确认和呼唤。为此, 他主张建立“惟民国家”, 坚信民主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方向:“……历史的大流, 终于沿着人权民主运动的总方向前进的。”[17]而要真正实现民主, 唯一根本的条件是要依靠大多数民众的觉悟与力量。这就需要以新教育反对、代替封建教育, 以“新人”代替、超越“旧人”, 即, 以广大人民为施教对象, 启迪人民觉悟, 发展人民身心。基于此, 他对教育提出了自己的深深期待:“以何者为教育大本, 万国宪法。……盖宪法者, 全国人民权利之保证书也。”所以“共和国民之教育, 其应发挥人权平等之精神, 毫无疑义”[7]。陈独秀的上述主张, 抓住了中国问题的根本, 触及了中国文化的“无人”弊端, 并开出了疗救时弊的药方——大力培养具有自由独立意识、科学民主精神的“新人”, 也就是现代公民。其眼光之卓越, 其用意之深远, 即使对于当前, 也仍然具有重大的启迪和指导意义。

在胡适看来, 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完成文化与制度上的改良, “我们始终没有法可以解决君主专制的问题, 始终没有建立一个制度来限制君主的专制大权”[7], 所以中国人的自由和尊严始终不能得到真正保障。胡适认为“自由”“不是那种内心境界”, 而“是不受外力拘束压迫的权利。是在某一方面的生活不受外力限制束缚的权利”。[7]在这里, 胡适实际上已触及到了消极自由的含义和精髓。以此为基础, 他积极宣扬权利学说:“先进的民族得着的民权, 不是君主钦赐的、也不是法律授予的;是无数的先知先觉奋斗力争来的, 是用血写在法律条文上去的, 是时时刻刻靠着无数人的监督才保障得住的。没有长期的自觉的奋斗, 决不会有法律规定的权利;有了法律授予的权利, 若没有养成严重监护自己的权利的习惯, 那些权利还不过是法律上的空文。法律只能规定我们的权利, 决不能保障我们的权利。权利的保障全靠个人自己养成不肯放弃权利的好习惯。”[7]应该说, 这种对权利的理解已和今人的认识没有区别了。

为此, 就需要公民去努力争取自己的正当权利。针对中国社会对自由和权利的误解, 胡适指出了“自由独立的人格”的重要性, 他说:“把自己铸造成器, 方才可以希望有益于社会。真实的为我, 便是最有益的为人。……现在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 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 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 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7]的确, 一个尊重个人自由的社会才是一个好社会, 也只有具备自由独立人格的现代公民才能建设一个现代国家, 这是现代文明的不二法门。

同时, 还要训练公民的参与能力。胡适指出:“宪政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理想, 是可以学得到的一种政治生活的习惯。”[7]胡适一再强调, 人民的参政能力是练习出来的, 而不是训斥出来的。他说:“民治制度的本身便是一种教育。……人民参政并不须多大的专门知识, 他们重要的是参政的经验。民治主义的根本观念是承认普通民众的常识是根本可信任的。……故民治制度本身便是最好的政治训练。”[7]因为“民主政治的好处在于不甚需要出类拔萃的人才;在于可以逐渐推广政权, 有伸缩的余地;在于‘集思广益’, 使许多阿斗把他们的平凡常识凑起来也可以勉强对付;在于给多数平庸的人有个参加政治的机会, 可以训练他们爱护自己的权利。总而言之, 民主政治是常识的政治, 而开明专制是特别英杰的政治。特别英杰不可必得, 而常识比较容易训练。在我们这样缺乏人才的国家, 最好的政治训练是一种可以逐渐推广政权的民主宪政”[7]。胡适的卓越之处就在于, 他不是把民主仅仅理解为一种政体形式, 而是把民主同时理解为人的生活方式。按照托克维尔的理解, 民主意味着从政治、法律、社会构成, 一直到人的思想、情感、心态以至文化和学术活动方式等一切领域、一切方面都将发生的一种深刻变化。这里的实质在于民主已经内化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杜威也把民主理解为一种生活方式, 他进而指出, 这种生活方式的形成与民主教育之间互为基础, 构成一种良性循环。只有这样, 人们才能真正摈弃暴力、破坏与强迫, 学会以民主、协商、对话等方式共谋发展。

总之, 在胡适看来:“宪法的大功用不但在于规定人民的权利, 更重要的是规定政府各机关的权限。立一个根本大法, 使政府的各机关不得逾越他们的法定权限, 使他们不得侵犯人民的权利, ——这才是民主政治的训练。”换言之, “人民需要的训练是宪法之下的公民生活。政府与党部诸公需要的训练是宪法之下的法治生活”。[7]这种从宪政的视角对公民生活和法治生活的理解, 使胡适能够自觉地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上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 其所提出的建设性建议至今具有醒世意义。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主将, 贯穿其思想主线的始终是“人”这个主题。他“始终紧紧抓住了‘人’这个轴心, 他最关心的是‘人’在中国社会结构与中国历史中所处的地位与真实处境”[27]。为此, 鲁迅从两个维度上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一是对历史与现实的“国民性弱点”的反省与批判;一是对具有自由独立精神的人的渴望。前者基于对人的被奴化危险的警惕, 后者基于他的“立人”思想。一破一立, 二者构成了鲁迅思想的两个基本方面, 形成了鲁迅完整的“人学”思想。

“在鲁迅的观念中, ‘把人当做人’还是‘使人成为奴隶’是区分‘传统社会 (历史、文化) ’与‘现代社会 (历史、文化) ’的一个基本的价值标准与尺度, 这也是他观察与思考一切历史与现实问题的基本出发点”[27]。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鲁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彻底使人“奴化”、造就奴隶的文化。但鲁迅没有泛泛而论, 而是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是普通国民, 还是知识分子,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处于被奴役、压迫的境地, 尽管他们自身的弱点, 特别是根深蒂固的奴性, 成为了强权统治的社会基础, 但‘奴隶’与‘主子’、‘奴才’的区别却是不可混淆的 (至于‘奴’与‘主’之间的转化是另一个问题) ;因此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 是‘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 目的是要启发民众自己觉悟, 反抗压迫与压迫者。鲁迅是把自己的批判锋芒最终引向奴役者与奴役制度本身的, 并因此对任何有可能 (无论有意还是无意) 帮助压迫者逃脱罪责的言行保持着高度的警惕。”[27]正是在这样的认识指导下, 鲁迅终其一生都在自觉地用其“立人”思想为民众启蒙。

所谓“立人”, 就是使人明白, 自己的命运要由自己来支配, 这就意味着对奴隶地位的彻底摆脱。所以, 鲁迅极为看重人的精神独立与自由, 也就是一个以真实自我为内涵的独立人格:“我”不再是“我们”的一个复制品, “我”不再微不足道。有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指出:鲁迅所说的“吃人”是指对人的个体精神自由的否定, 对人的生存发展的贬抑。[30]所以, 鲁迅沉痛地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他是希冀新生的一代能真正走出奴隶状态, 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 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

更重要的是, 鲁迅把“立人”与国家的未来结合起来, 他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惟有他发扬起来, 中国才有真进步。”[31]鲁迅的眼光是犀利的, 他在20世纪早期就意识到, 中国的现代化, 不仅仅是建立一个独立的现代化国家, 即“立国”, 更重要的是实现人的个体精神自由, 即“立人”, 而“立人”是“立国”的根本。否则, “立国”就只是一句空话。因为在一个遍地都是阿Q的国度里, 革命即便成功了, 也没有什么实质意义。所以, 不从根本上解决“人”的问题, 现代化也就是空中楼阁, 镜花水月。总之, 鲁迅的意义就在于, 他不断提醒我们在追求国家的独立、富强和民主的同时, 还应自觉地追求人的个体精神的独立与自由, 只有确立起“现代化”的这一双重目标, 我们才能从历史的失败中汲取积极的警示, 并将它们作为我们民族奋起的真正起点。

以上我们对“五四”学者的公民和公民教育思想进行了简单梳理。按照今人的理解, 公民是现代社会的人之形象, 农民是传统社会的人之形象。农民在纵向上表现为臣民, 在横向上表现为私民。臣民无我, 私民无他。公民与臣民的根本区别在于, 臣民没有独立的自我人格, 只有无条件的义务奉献, 而公民则以基本权利为内涵, 并承担相应的义务。这里的关键在于, 理解公民的根本首先要把握他的权利本位内涵。没有这一基础, 所谓的义务不仅成为无本之源, 更严重的是, 它会导致公民内涵的坍塌, 使得公民和现代社会徒有其名而不具其实。公民与私民的根本区别在于, 公民具有公共理性, 积极参加公共生活, 而私民则只有狭小的私人空间, 没有他人意识和公共意识。在这个意义上, 把握公民实质上要把握他的参与性。

核算体系国民经济论文 篇4

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概况:80年代以前为适应计划经济管理需要,采用MPS。1985!1992年,为了体制转换的需要,依照1968年SNA,制定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既采纳了SNA的一些内容,又保留了MPS的部分内容,于1992年8月在全国范围内实施。1993年,联合国新修订的SNA正式出版,针对这套标准,我国也对《试行方案》进行了的修改,修订的结果形成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该方案取消了MPS内容,基本上与新的国际标准相衔接。

二、主要的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指标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在宏观经济分析和管理工作中被广泛使用。

1、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

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所生产的最终货物和服务的总价值。

2、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实际上是最终产品的总流量在生产、分配和使用三个阶段分别以产品、收入和支出体现出来的总量指标。所以,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相对应地就有三种方法:生产法、收入法(分配法)、支出法(最终产品法)。

(二)投入产出核算

投入产出核算的核心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里昂惕夫所创立的投入产出表,此表现在已经成为联系经济理论与实际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应用极为广泛。其主要工作是编制投入产出表。

(三)资金流量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核算,而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是实物循环和资金循环的统一。资金流量的核算就是以资金循环为对象,对资金循环过程予以系统的记录,并编制资金流量表。

(四)国际收支核算

在当代世界经济环境下,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往来,并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从国际经济往来中获益。为此需要进行系统的对外经济核算,以此显示一国在对外经济往来的得失,并为对外经济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国际收支核算的对象时一国当期对外经济交易活动,其主要工作是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

三、国民经济统计指标解读

20,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及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国民经济运行缓中企稳,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年,我国经济增长7.7%,创以来的新低;但明显快于世界经济的3.2%平均增速和近些年发展较快的俄罗斯(3.6%)、印度(4.5%)、巴西(1.0%)、南非(2.3%)等其他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我国CPI上涨2.6%,低于同年世界CPI的`平均涨幅0.6个百分点,总的来说属于温和上涨。因此,我国经济增速和CPI涨幅都在回落中企稳回升。

(一)从生产和需求角度分析

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19322亿元,增长7.8%。一到四季度分别增长8.1%、7.6%、7.4%、7.9%。前三个季度,我国经济增速延续了逐季回落的走势,第四季度略有回升。

1、生产走势

(1)工业增加值于前三个季度逐季回落,第四季度有所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业增加值的增速。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比20回落3.9个百分点。其中一到四季度同比分别增长11.6%、9.5%、9.1%和10%,前三个季度增速延续了逐季回落的走势,第四季度有所回升。

(2)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速逐季回升。房地产业增加值的增长趋势主要取决于商品房销售面积的增速。201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8%,增速较上年回落2.6的百分点,导致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速较20回落。综上所述,从整个国民经济看,2013年我国经济增速较年明显回落;2013年全年呈如下走势:前三季度经济增速逐季回落,四季度有所回升。

2、需求走势。

(1)居民消费支出增速逐季回落。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名义增长13.2%,比年回落6个百分点并呈现逐季回落的趋势。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名义增长10.0%比2012年回落2.5个百分点。因此,可以看出2013年居民消费支出增速逐季回落。

(2)政府消费支出增速先回落后走稳。2013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个季度和全年,全国财政支出同比名义增速分别为33.6%、21.3%、21.1%和15.1%。上半年增速比一季度明显回落,前三个季度增速与上半年大体持平,全年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

(3)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64835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2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3%),增速比上年回落3.4个百分点。但由于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涨幅较上年回落幅度较大,实际增速反而回升3.2个百分点。因此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也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4)进出口增速回落。2013年,全年进出口总额3866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增速比上年回落16.3个百分点;出口20489.3亿美元,增长7.9%;进口18178.3亿美元,增长4.3%。进出口相抵,顺差2311亿美元。综上所述,2013年前三季度,从需求角度测算的我国经济增速逐季回落,四季度增速有所回升,与从生产角度测算的表现为相同的趋势。

(二)通货膨胀形势分析

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6%,涨幅较2011年回落2.8个百分点。其中,当年新涨价因素约1.5个百分点,占CPI涨幅的57.7%;上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1.1个百分点,占42.3%。居民消费价格月度变动分析:2012年1-12月份,CPI同比分别上涨4.5%、3.2%、3.6%、3.4%、3.0%、2.2%、1.8%、2.0%、1.9%、1.7%、2.0%、和2.5%。上半年CPI涨幅呈回落的走势,7-11月份比较平稳,12月份有所回升。

(三)经济运行中的一些基本特点

1、经济增长形势的基本特点

(1)年度经济增速为21世纪以来新低,季度经济增速在持续7个季度回落后首现回升。

(2)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

(3)净出口需求呈负增长,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

(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速高于经济增速

(5)年度企业利润增速明显回落,月度企业利润增速由负转正。

2、通货膨胀形势的基本特点

(1)年度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明显回落,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持续三季度回落后有所回升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篇5

关键词:现代设计,民间美术,传承发展

民间美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是民族、民间文化的载体。在中国璀璨的民族文化中, 民间美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年来, 由于中西文化交流的撞击, 出现了一股“现代艺术热”, 之后, 又形成了一股对传统文化反思之后的“寻根热”。艺术设计是时代应用的创意活动和行为, 民间美术也是多元化的。如何正确认识民间美术的文化价值 , 弘扬优秀的文化遗产并应用于现代设计, 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民间美术如何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实际上就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和联姻。将中国民间美术的各种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来, 可以为设计提供更多的研究元素, 对于民间美术也是一种传承与发展。那么要将民间美术同现代艺术设计结合起来, 必须对传统民间美术有一个重新认识。

一、 中国民间美术的理论基础

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 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也是一个多义的概念。从广义的角度讲, 它包含着城乡大众的美术, 狭义的即可指农村的生产劳动者的创造的美术。人们在衣食住行和节日习俗等社会生活之中 , 为了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 有劳动人民自己创作出的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流行的美术, 是劳动人们智慧的质朴的艺术思想和艺术语言的体现。所以民间美术具有可观赏性和实用性, 是生产者的艺术。民间美术的种类繁多, 按照现代设计的角度来划分, 总共可以分为几类:民俗的民间美术, 服饰佩戴的民间美术, 建筑中的民间美术, 生活摆设的, 环境装饰的等等。

中国民间美术在造型方法上继承了原始艺术, 人们受图腾崇拜的影响, 民间艺术家们拥有丰富的想象力, 常常以象征或者是意象的装饰及变形手法处理, 不受具体形象的约束, 常常根据客观构图的需要和自己主观情感的需要来表现。所以, 民间美术往往造型大胆夸张, 极具装饰性, 并蕴涵深意。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与社会实践, 民间美术逐渐创造出了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单独纹样、适合纹样等装饰造型模式。并总结出了装饰造型的审美法则与原理, 如对称与均衡、对立与统一、重复与多样、虚形和实形、节奏与韵律等。

民间美术带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特色, 反映着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审美观念, 性格特征和理想愿望, 具有装饰性、实用性、程式化等显著的特点 , 在造型上常用主观意象法、隐喻象征法、几何造型法等造型手法。民间美术的这些造型手法深刻影响着现代设计形的发展, 至今仍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对于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

(一) 现代设计对于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

民间美术与设计艺术之间是有着密不可分关系。民间美术和设计艺术的源头, 可以上溯到遥远的原始年代。青海省大通县孙家寨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珍品“舞蹈纹彩陶盆”有两组人物手拉手的舞蹈纹图案, 整个构图活泼生动, 线条洗练, 应该是我们所见最早的二方连续纹样, 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这些具有原始的创作的民间美术, 经历了几千年的变化, 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成为了劳动人民的精神支柱, 大大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在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里, 都倾注着劳动者的心血与智慧, 比如剪纸窗花、木雕梁柱、蓝印花布、挑花围裙等等, 随处可见民间美术的踪影和艺术的设计。因此说, 只要有民间美术的地方, 就会处处体现出设计艺术, 从形成和发展的角度来看, 两者是水乳交融、难分难解的。

从象征性寓意和造型特征来看, 现代艺术对民间美术有着一定的借鉴和传承。比如在民间美术中, 团花的剪纸寓意着团结和睦, 抓髻娃娃常被用来避邪、招福等 (如图1、图2)

这些造型是民间美术造型中最富有美学价值的一部分, 寓意着美好的向往和深刻的内涵, 现代艺术设计从这些民间美术中寻找到灵感, 一些具有中国风格的设计佳作, 逐渐被国际设计界认可, 它们成功地借鉴了民间美术当中的元素, 成为了具有本土风格的典范。比如中国银行的标志设计, 把中国的“中”字和中国传统的圆形方孔币作为金钱象征结合起来, 就十分地巧妙 (如图3) 。还有中国联通的标志, 也是非常直接地采用了民间“盘长”纹样 (如图4) 。这些设计将传统图形及其元素赋予了现代的新意, 具有较深的文化内涵, 这些看似简洁的造型中蕴涵的深意, 只要是了解中国民族文化背景的人都能够解读出来。

我国地域辽阔, 同时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因为不同的地域性、原始性和特色性, 再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及经济状况, 所以体现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 具有不同的个性文化。各民族间的相互借鉴, 对于现代设计的创造也提出了不同的发展空间。

(二) 现代设计对于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

现代设计艺术如何从中国民间美术中获取创作灵感, 如何将二者进行更好的融合与创新, 如何在现代艺术中介入中国传统审美精神, 如何在古老和现代、东方与西方艺术之间搭起一座坚实的桥梁, 是现代设计师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鲁迅先生曾说:“有地方特色的, 倒容易成为世界的, 即为别国所注意。”这就是说,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所谓的“地方特色”, 就是指民间艺术。中国具有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资源, 是中国现代设计的重要源泉。可是由于文化、经济和人文背景的改变 , 以及现代艺术思潮和外来文化的冲击 , 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生活节奏乃至人们的审美口味和标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工业社会与传统手工艺之间, 我们既不能抛弃民间传统美术样式, 也不能试图以民间美术来代替大工业时代的产品, 这是违背社会规律的。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民间工艺的民族性和原始性, 不强调现代材料、不追求现代时尚之美, 只是单纯的再现而不是创造性的再生, 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继承和发展。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 作为中国的设计师 , 应对民间艺术和本土文化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民间艺术里潜藏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和视觉价值。设计师应从现代设计的角度对民间艺术进行借鉴与创新 , 为中国现代设计赋予崭新的内涵 , 民间美术质朴、纯真的风格与现代艺术提出的艺术要回归自然、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如出一辙, 显示出相同的审美个性。

那么, 具体怎样才能促进民间美术与当代设计结合呢?

第一, 要完善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手艺文化产业, 充分利用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 。在发挥民间艺人创造力的同时, 要加强创意设计, 要有时代气息。我们应建立民间美术与当代设计的联系, 寻找民间美术与当代生产生活的衔接点, 着眼当代生活方式, 激发民间美术内在的动力和创造活力, 民间美术植根于民间生活, 只有融入当代的生产生活方式, 才能获得创新与发展。在对民间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同时, 还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

第二, 把民间美术的元素和文化精神融入在产品的设计创意和研发过程中, 积极从民间艺术语言中借鉴和吸收丰富的艺术元素, 将传统形式内容重新整合, 使民间美术作为文化资源发挥“可持续”的创造作用。如民间美术对自然材料、吉祥图案、造型风格的巧用, 以及民间美术对比色彩的运用等等。进一步突破传统民间美术的审美研究, 探索其功能的、文化的、社会的综合内涵, 建立民间美术与当代设计的联系, 这也是对民间美术植根生活的本质回归, 激发的是更根本的艺术理念。

三、结语

民间美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重要的表达形式和符号象征, 是一种不断传承演进的文化形态, 凝聚着民族情感的力量。在当今工业社会的大背景下 , 随着经济的发展, 如何将民间美术与当代设计联系起来, 是现代设计师们共同面对的课题。我们不但面临着如何保护与传承民间美术的问题 , 同时还面临着如何发展与演进的问题。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只有在保持本民族的独特艺术特征之上再进行发展和创新, 提升民间美术中的精华, 创造出一种中西文化艺术相结合的民族艺术, 这样才能在世界艺术海洋里占有自己的位置。在现代艺术设计中, 只有同时结合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国际的审美规则, 才能引领国际潮流, 才能真正融入世界。

参考文献

[1]曹小劲.从现代设计艺术视角看中国民间美术[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版) , 2006.

[2]黄文.以设计的方式重生——试析传统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应用[J]美苑2011.

[3]王梅林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包装工程, 2011.

[4]葛田田.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研究[D].西南大学, 2008.

[5]王俊晓.民间美术与现代广告设计交融之研究[D].南昌大学, 2011.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篇6

20世纪以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以及网络经济的兴起, 被称为“第三利润源”的物流业已于上个世纪90年代在我国得到了全面迅速的发展。由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较高, 加之现代人们的购物方式已经发生明显改变等多方面的原因, 现代物流业作为一项横跨多个基础性、服务性行业的复合型产业, 它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现代物流业和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二、现代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国民经济是指一个国家各社会生产部门、流通部门和其他经济部门所构成的互相联系的总体, 而现代物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 物流业增加值约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6%左右, 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据将会增加到7.5%。2015年我国交通较发达的地区, 物流业总收入已经突破千亿, 现代物流产业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

(一) 现代物流产业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相辅相成

大量数据显示, 2005-2015年现代物流业创造的商业价值正在稳定增加, 未来现代物流产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由于我国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物流产业的起步较晚, 上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物流业才逐渐在中国兴起, 并从新世纪开始后呈快速发展的状态, 这一时期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直接推动了物流产业的发展。截止到2014年12月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5, 910亿元, 物流产业总额已突破210万亿元。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随着中国经济环境的改变, 现代物流业未来将会继续与我国的国民经济共同发展。

(二) 现代物流业能够促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度增加

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是指一个国家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利用Eviews软件对2005—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和物流业增加值的数据进行散点图的绘制 (数据选自2005—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 , 并对其进行线性拟合, 得到简单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 = 0.0595x + 1740.2, 其中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 x表示物流业增加值。Eviews的输出结果显示, 调整后的样本可决系数, 模型对样本的拟合效果非常好, 说明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时, 物流业增加值能够对国内生产总值95.93%的离差做出解释, 也就是说现代物流产业的持续发展是影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度的增加。

(三) 现代物流业是完善国民经济市场体制的基础

现代物流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调整国民经济的市场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供求关系, 物流产业有机地结合了各类服务性的的基础行业, 并以流通部门作为载体, 加速商品的流通, 有效地对市场的物价水平进行宏观调控, 从而维持市场的稳定。同时, 物流产业作为一项年轻的产业也是完善国民经济市场机制的基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 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范围越来越广, 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 使得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逐步增大, 市场机制日趋完善, 现代物流行业已经成为政府部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之一。

三、现代物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 现代物流产业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分析, 现代物流业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也是未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未来它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支撑性的作用。现代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 既能增加就业岗位、就业人数, 也能推动整个物流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 现代物流产业的全面发展是促进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生产力水平, 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 同时也为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二) 现代物流产业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市场经济中的商品从生产领域进入到流通领域, 必须要经过运输阶段、仓储阶段等所谓的物流环节。由于物流服务的存在使得商品能够顺利地完成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的过程, 并且通过自身专业化的服务, 也能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地降低许多不必要的风险和费用。同时, 在生产过程中现代物流产业还需要及时地将生产完的商品及时地流通至销售渠道。现代物流产业的存在使得以上过程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对于现代市场经济, 信息就是一切。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企业能否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将成为它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的关键, 许多生产性企业和物流企业都建立了体制完备的物流信息中心, 使得企业能够及时地掌握企业内部和外包的物流信息, 这些信息将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公司决策提供十分重要的依据。

(三) 现代物流产业对产业经济的影响

现代物流业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产业, 它与其它基础性、服务性的行业都存在着密切、积极的联系。因此, 现代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 必定会加快整个产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可以说, 现代物流产业所带来的辐射效用会影响到宏观经济、微观经济, 以及产业经济健康运行的方方面面。同时, 物流产业给其他行业所带来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的扩散效应。

四、结语

现代物流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物流产业的良性发展, 能够直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 国家应当加大力度建设一个合理公平的物流业竞争市场, 同时借鉴国外相关的物流机制, 以此降低物流业中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真正地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物流产业。除此之外, 国家有关部门还应该重点培养现代物流业的有关人才, 从而促进现代物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逐步使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各类基础性、服务型产业的需要, 同时也是所有物流企业发展的需要, “十三五”的发展规划将会给现代物流产业带来更加有利的发展空间。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现代物流业作为一项复合型产业, 近年来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现代物流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 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现代物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影响, 希望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国民经济发展,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1]金芳芳.物流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12 (3)

将传统文化经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篇7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是延续了两千年的、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人伦教育、修身教育、人格教育, 培育了历代具有至大至刚人格的先哲先贤, 以及爱国爱乡的中国人。古人云“不立规矩, 无以成方圆”。童蒙时期接受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好比为一个人做人“立规矩”。有了这个“规矩”, 才能够“成方圆”。因此,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忽视自己的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美国、法国、英国、俄罗斯都非常重视本国及西方文化经典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文化传统最深厚的国家, 忽视传统文化经典教育, 无异于自绝民族的文化命脉和精神命脉。

立法:要将中华民族文化经典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制, 进入中小学课堂, 作为国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落实到学校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中去。

教学安排:小学利用早读时间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 只要求背诵, 不要求老师讲解, 更不要考试;初中多选一些《论语》、《孟子》中关于修身的章节;高中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作为必修课。

教材:教育部不要指定或编撰天下一统的教材。小学直接用“三”、“百”、“千”的原书, 建议用繁简对照本。六年小学毕业, 一个小学生基本能做到用简识繁, 因为繁体字中蕴藏着丰富的中国文化的信息;初中、高中教材可利用现有教材, 亦可采用已引进的台湾正中书局版的《高中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原则是任教师自由选择, 通过试教, 得出一个公认的最佳教材。

师资:从现有教师中选拔, 提倡教学相长;只要有好的社会氛围, 假以时日, 人才自然会慢慢涌现。但我反对办师资培训班。

实验:全国各地已有许多小学开此风气之先, 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高中已开《论语》选修课的也不少。在社会上, 更有为数众多面向不同人群的“国学班”。

推动:利用高考指挥棒来推动;台湾历年国文联考试卷中有不少有关传统文化的试题。

书法教育与国民文化素养(三) 篇8

沈鹏先生曾在西安为某书法活动挥毫题写“书源群众”,已道出中国书法艺术的坚实基础之所在。在连续两期以笔谈形式探讨书法教育之后,编辑部特别策划了本次关于今天书法普及问题的社会调查,由本刊两位栏目主持和一位特约记者分别赴陕西华阴、哈尔滨某炮兵旅及北京当地,就书法艺术的推广普及和基础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调查。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展现了极富特色的几类社会角色——农民、城市居民、人民子弟兵,在书法艺术的基层普及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至此,连续三期关于“书法教育与国民文化素养”的讨论初步告一段落,从文化层面的思考到群众土壤的调查,我们试图勾勒出书法艺术在当代社会中发展的全面景象,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或有益于深入省思国民文化素养提高的问题。

[前沿报道]

分层次推进国民媒介素养教育 篇9

所谓国民媒介素养, 是指国民正确判断媒介信息的价值、意义和作用并有效使用和传播信息的素养。在信息时代, 国民媒介素养已成为国民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民媒介素养教育, 提高国民媒介素养, 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媒介受众, 国民如果具有较高的媒介素养, 就可以分清大众传媒背后的各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 对接收的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从而坚持和弘扬健康向上的观念和文化, 抵制和批判消极腐朽的观念和文化。国民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媒介素养较高, 就可以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我国实际, 开展国民媒介素养教育应注意分层次推进, 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建构多样化的国民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在学校教育层面, 明确规定学生应具备跨文化的媒介素养, 并采取有步骤的分层试验措施, 推进媒介素养教育课堂化、日常化、制度化。在中小学阶段, 主要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媒介使用意识和习惯, 使他们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不仅能够欣赏和包容来自不同文化语境的媒介讯息, 而且能够在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规范的框架内运用媒介讯息。在高等教育领域, 主要是为政府、新闻机构等培养具有较高媒介素养的人才, 同时做好媒介素养教育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工作。在社会教育领域, 重点是把管理和教育结合起来, 使媒介素养教育走进家庭和社区, 形成家长、社会和学校齐抓共管的合力。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实施大致可以分为四步:一是问题和对策的研究与论证, 由专家、学者、教育管理部门和各级教育机构共同完成;二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 完成教育所需的师资储备;三是推广普及相关知识, 并通过媒介宣传、主题活动等方式实施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层面的教育;四是通过对前期试验的不断总结和调整, 形成科学完善的教育机制。

探索多样化的党和政府工作人员媒介素养教育路径。党和政府工作人员的媒介素养构成国民媒介素养的重要部分。党和政府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媒介素养, 是党和政府提高执政能力、改善社会形象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加强党和政府工作人员的媒介素养教育, 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开设专业课程, 使之掌握现代传媒理论的基本知识。可以选派党和政府工作人员到高校进修学习, 或者邀请新闻传播院校的教师对党和政府工作人员进行短期在职培训。二是邀请媒体资深人士如党报编辑、记者等为党和政府工作人员传授传媒应用技巧和技能。三是通过各级党校培训, 提升党和政府工作人员的媒介素养。各级党校应承担起提升党和政府工作人员媒介素养的主要责任, 设置和开设传媒技术培训课程, 对党员干部进行轮训, 使其熟练掌握通过各种先进传媒技术获取和发布信息的技能、技巧。四是建立领导干部网络教育与管理机制。构建新媒体环境下领导干部终身教育体系, 把各级党校发展成为多层次、交互式的教育培训基地;把运用和管理新媒体能力作为考察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准, 以切实提高领导干部使用和管理新媒体的能力, 使新媒体成为党和政府的重要舆论阵地, 成为传播文化知识和精神文明的有效载体, 成为连接党和人民群众的互动纽带, 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平台。

上一篇:新型接地装置下一篇:小学语文课的导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