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素质的结构

2024-07-13

国民素质的结构(精选12篇)

国民素质的结构 篇1

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们追求民族复兴百年梦想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理想的实现。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身上更是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然而,放眼中国当今的大学生,其国民素质的表现确着实让人堪忧,部分大学生存在诸如思想素质不高、心理素质脆弱、道德素质滑坡、身体素质下降等许多问题。胡锦涛同志曾在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会议上说:“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国民素质便成了摆在我们面前迫在眉睫的问题,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关键问题。

严复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哲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他在对比了国富民强的西方和风雨飘摇的中国之后,曾提出了从提高国民素质来振兴中华的思想。虽然,严复并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探讨国民素质问题的人,但他的国民素质思想观却在当时乃至当下都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因此,笔者拟借鉴严复的国民素质思想观,提出解决在中国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种种素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大学生国民素质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们的物质文明取得飞跃的同时,我们的精神文明却并没有得到同步的提高和增长。相反,近些年不断出现的负面事件表明中国部分国人的国民素质令人堪忧,这其中也不乏中国未来的栋梁——大学生群体,他们中的部分人所表现出种种国民素质缺陷的情况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一)道德素质滑坡

国民素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包括了很多方面。其中,道德素质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虽然,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整体上较强,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表现出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丢乱弃废弃物、在课桌上乱写乱画、破坏公共财物、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缺乏文明行为习惯的问题,考试作弊、拖欠贷款不还、人际交往不诚信、不守信用等缺失诚实守信意识的问题,拜金主义、享受主义、个人主义盛行、养尊处优、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等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的问题。

(二)思想素质不高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在2005 年就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通过在高校开设“两课”中来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尽管如此,仍有许多大学生盲目崇拜西方的所谓自由主义和民主,而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怀疑;没有正确的政治信仰,缺乏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对政治表现出明显的排斥现象,政治取向上存在实用、功利主义倾向;对当前社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没有正确的认识,容易走极端,不相信党的领导。

(三)心理素质脆弱

国民心理素质的整体提升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大学生经过十二载的苦读,虽然能顺利进入高等学校进行深造和学习,但由于他们的心理尚未成熟,情绪不易稳定,不能及时化解诸如无法适应环境、无法承担学业压力、不能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没有形成正确的恋爱观、自我定位模糊、对周围人群不满、心理阴影、容易记仇、人际交往障碍、心态消极悲观等矛盾,从而给自己带来严重的心理危害。

(四)身体素质下降

只有常运动,身体才能常健康。虽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然而仍有不少大学生把时间用来学习或无目的的玩耍,很少抽出固定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导致出现身体素质偏弱,易于感冒生病,耐力素质、肺少量指标下降,身体肥胖、怕苦怕累、意志力差等问题,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二、严复的国民素质思想观

谈及国民素质,必定绕不开严复。严复虽不是中国近代史上探讨国民素质问题的第一人,但他在比较了中西方的国民素质及其教育,深刻分析了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原因之后,提出要从提高国民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思维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几个方面入手来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以达到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并最终取得振兴的目的。

(一)国民政治素质

首先,严复要求国民必须首先具备参政的相应素质。只有树立了坚定的民权观念,明确自己在政治中的地位,才能以主人的身份自觉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其次,严复认为国民要努力培养自由的精神,具备自由的政治价值观念。再次,严复认为近代国民的政治素质还应包括民主的观念、平等自由的观念和民主原则。此外,严复认为国民还应对民主制度有最基本的认同,具备一定的政治思维及参与政治管理和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

(二)国民思想道德素质

严复在比较了中西方国民道德素质的差异后,提出要提高中国的国民道德素质,首先要重新塑造国民的人格,形成国家观念和新道德风尚,破除“身奴”和“心奴”,时刻在心中装着祖国,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起来,成为具有独立、尚公、爱国心、热爱真理的新国民。其次,要通过社会、学校等途径传播自由、民主的种子,帮助民众确立新时代的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促进新民德的生长、发育和养成。最后,要有必需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国民思维素质

严复认为,必须要全面开发国民的智慧,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即所谓“开民智”。他说,要“开民智”,就要摒弃只以僵死的书本世界为未知对象的传统,代之以生动的自然为求知对象;要不仅采用重视记诵、训诂的方法,更要通过求知者自身的耳目心思训练,激发其主动了解客观世界的探索精神和发现能力。严复认为,通过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进而提高国民素质,还应从培养胸有实学的各种专业人才、普及教育制度、提倡实业教育等目标出发培养新式人才,以有效改变中国积弱积贫的局面。

(四)国民身体素质

开发国民的身体素质即严复所提的“鼓民力”。严复认为国民的手足体力之强是国富民强的根基所在,要从体力教育入手发展体育,提倡医学,禁止吸食鸦片和革除缠足陋习,使国民有强健的身体,否则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体魄,再好的知识和道德教育都将是空谈。为此,他提出,为了增强人民的体质,一是要改变中国一向重文轻武的统统价值观念,发扬尚武强国的精神。二是要通过教育,提供医学,普及卫生知识,革除礼俗积弊,严禁吸食鸦片和女子缠足。三是通过运动来达到健身强身的目的。

三、严复的国民素质思想观对提高大学生国民素质的启示

严复早在19 世纪时就提出要通过“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提高国民的素质,实现国家自强。虽然,严复所构建的现代理想国民模式有一定的空想色彩,但面对当今大学生中出现的种种素质问题,将用何种途径、何种方法来提升大学生的国民素质,严复的国民素质教育思想依然有其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家庭环境是提高大学生国民素质的起始点

严复提出的“新民德”首先就是要提高中国民众的道德素质。家庭是大学生从小到大成长的主要场所,父母和家人承担着向大学生传授伦理道德和礼仪习俗、培养道德品质的重任,其重要性自不言而喻。因此,必须优化家庭良好的育人环境,从起始点开始做好培养大学生国民素质的工作。首先,要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礼仪传统培养大学生的文明习惯。中国历来是一个礼仪之邦,有很多为世人所称道的文明举止,是道德素质的基础。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大学生养成诸如谦和有礼、待人诚信、尊老爱幼、谈吐有致等的文明行为。其次,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品格,加强道德约束和自律。最后,要用合理而科学的方法建立大学生的道德自信。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时,要注意寻求最佳的教育途径,避免因教育方式的粗暴无理而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打击,使其不能正视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及素质低下的种种表现。

(二)学校环境是提高大学生国民素质的核心

学校是帮助大学生“开民智”的第二个主要环境,必须加强学校的主阵地建设。首先,要在重视课堂理论教育的同时,重视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学校不能以大学生应接受家庭道德教育为由,而只重视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却忽略对其公德意识的培养。相反,学校应将加大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的力度,不仅通过课堂进行教育,还应积极提供实践场所,将其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公德意识,提高道德素质。其次,要改变传统的办学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不尚古、不唯圣、不唯书的治学精神。严复在论述“开民智”时,曾比较过中西在思维素质上的不同。西方人通过求实达到求真,而中国人则经几千年的教化形成尚古、唯圣、唯书的僵化思维模式,不利于学习西方先进而振兴中华。因此,学校必须要破除传统的教学理念,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做到有学有问、有问有学,以达到真正“开民智”的目的。

(三)社会环境是提高大学生国民素质的助推器

大学生是辛苦求学的学生,但也是芸芸众生的一员,社会中的正能量及负能量同样影响着大学生国民素质的养成,所以社会环境是提高大学生国民素质的助推器。首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素质的培养。在大学生的素质培育工作中,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提高大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关于解决问题的实施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要努力形成优秀、先进的社会文化,抵制低俗、落后的社会文化对大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集全社会之力营造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对大学生进行多渠道、多方面的社会教育,使大学生尽早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和理想,成为真正的高素质人才,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伟大的“中国梦”。

(四)自身环境是提高大学生国民素质的关键

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最终要落到大学生自身,自身学习、领会、实践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自身国民素质的高低,所以自身环境是提高大学生国民素质的关键。首先,要有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形成过硬的心理素质,做一名有责任感、勇于担当的大学生。要能够有选择、有分析地接受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合理成分,不受社会中存在负面因素的影响,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业、生活和情感,用阳光的心情坦然踏上生活的坦途。其次,要有一副强健的体魄。要用严复“鼓民力”的思想时刻提醒自己不忘体育锻炼,以搭建好学习、生活的根基和平台。

摘要:针对当前部分大学生表现出的思想素质不高、心理素质脆弱,道德素质滑坡、身体素质下降等国民素质问题,借鉴严复“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国民素质思想观,提出可以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环境出发提升大学生的国民素质,使其成为真正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己之力。

关键词:严复,大学生,国民素质

国民素质的结构 篇2

申论范文:谈国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江泽民同志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了实现十五大确定的跨世纪宏伟目标,必须把提高国民素质的任务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上来。

国民素质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具有的体魄、智力、思想道德的总体水平。它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纵观2 0世纪世界各国的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取决于多方面因素,良好的国民素质无疑是最重要和最具潜力的因素。中华民族曾经为人类创造过灿烂的文化,但由于长期的落后和不发达,我国的国民素质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特别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益加剧,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面临的紧迫而重大的课题。我们必须从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从面对21 世纪国际竞争严峻现实出发,深刻认识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意义,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文化建设的艰巨任务。

提高国民素质,最重要的是要始终不渝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在全体人民中树立起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必胜信念,为着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我们面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极其艰巨繁重,因而任何时候都必须强调要有一种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奋发向上、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邓小平理论就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只有在这伟大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才能永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真正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伟大社会主义国家。

提高国民素质,就要大力加强全民族的以思想道德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是公民素质的重要方面。有道德才能高尚,有修养才能文明。道德水平低下,缺乏文明修养,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公共生活秩序,良好的社会风尚,也不可能成为现代化国家。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弘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要大力倡导礼貌待人、助人为乐、爱惜公物、保护环境等等文明修养。要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文化事业,提高全体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要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特别要注重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提高国民素质,就要更加积极、更加切实地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把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作为兴国大计来抓。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科学教育发达才有经济发展;人才众多,国家振兴才有希望。

人事考试教育网

缺乏科学文化武装,人才匮乏,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经验证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学教育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越来越成为决定性因素。发达国家之所以占据优势,无不以较高的科技、管理水平为其基础;我们国家之所以还比较落后,原因之一也是科学文化比较落后。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要特别注重培育下一代。要强调技能教育和培训,造就浩浩荡荡的高素质的劳动大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任重道远。我们相信,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华民族一定能够以优良的素质迎接挑战,排除万难,在21世纪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浅析如何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党中央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认真抓好《纲要》的贯彻落实,不仅是加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迫切需要,也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河南省委、省政府对公民道德建设非常重视,已连续三年将此写进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和《政府工作报告》,并列入了《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各级党委政府以“道德规范进万家、诚实守信万人行”活动为总载体,抓住宣传教育、道德实践、解决问题三个关键环节,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对道德规范的知晓率,提高公民遵守规范的自觉性,在全省营造了守规范、讲诚信的良好风气,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结合河南的实际和工作体会,我们认识到,抓好公民道德建设,努力实现全面小康,要着力做好四个结合。

一是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宣传与道德规范宣传紧密结合。十六大之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河南省委审时度势,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我们坚持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宣传同道德规范宣传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浓墨重彩地宣传中原崛起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重要进展,以中原崛起的美好前景鼓舞和动员全省人民。另一方面深入扎实地宣传公民道德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相互关系,宣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公民道德素质的新要求,在全省形成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热潮。其间,编印公民道德建设读本两种,发行十万册;拍摄制作了100集道德规范电视宣传片在各级电视台播放;组织专业人员设计绘制公民道德系列漫画,在省内60多家报刊刊发;积极参与中宣部组织的公民道德知识竞赛,全省参与人数近300万人,数量之多居全国首位。

人事考试教育网

二是把推进道德认知与搞好道德实践紧密结合。道德认知是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方面,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石。几年来河南坚持把培养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作为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以每年3月份的集中宣传月为重点,长流水、不断线,采取新闻宣传、办班培训、知识竞赛、文艺活动,召开座谈会,举办报告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多种道德实践活动,全省各地开展的“月评十件好事”、“季评十大标兵”活动,郑州市的“道德规范进千店,诚信服务创名牌”活动,周口市的“百名孝顺儿子、百名孝顺媳妇”双百评选等,都产生了强大吸引力和影响力,人民群众践行道德规范,参与道德实践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三是把推行道德规范与解决突出问题紧密结合。坚持把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落实到解决突出问题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诚信缺失问题。以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为基本要求,以窗口行业、工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重点,以建立诚信联盟为突破口,广泛深入开展“共铸诚信”活动,努力营造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社会风尚。许多部门和单位根据各自特点,制定诚信规范,公之于众,有诺必践,严格自律,接受监督。创建诚信企业,创建“文明市场”、“文明商户”,“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示范店等多种争创活动。全省各地政府部门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开辟行政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为主要手段,大力加强政务诚信建设。18个省辖市和大部分县市区都建立了综合性、多功能的行政服务中心,行政审批的效能和透明度有了很大提高,人民群众从切身体会中感受到了道德建设带来的缕缕春风。

四是把加强道德建设与优化城乡环境紧密结合。以推进道德养成为切入点,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引导群众革除各种陋习,培养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针对一些人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不文明、不礼貌问题,强调公民要做到“三管六不”,即管住自己的口不随地吐痰、不口出脏言;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杂物、不乱贴乱划;管住自己的腿不乱穿马路、不践踏花草。坚持以人为本,为民办事,不断总结郑汴洛“三点一线”双创工作经验,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景区“双创”活动,推动“双创”向更多城市和广大农村延伸辐射。坚持每年办好几件实事好事,连续几年开展城市河道治理,实行 “拆墙透绿”,建设街头游园,对影响城市形象的违规广告、城市乱贴乱画的“牛皮癣”进行专项治理,促进了城市和景区环境面貌的进一步改观,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了新的提高。

“双万”活动对提高公民素质,对优化发展环境,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强大推动力量。去年河南省经济总量突破7000亿大关,连续7年居中西部地区首位,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几年来,开展“双万”活动,抓道德建设的实践给我们三点深刻启示:

启示之一:公民道德与小康社会密不可分,必须坚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加强道德建设,通过道德建设为全面小康提供强大支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

人事考试教育网

结合, 是重要的治国方略,以德为先,诚信为本,是人们修身立业的根基。不管是治国还是立身,道德的作用无处不在。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人的素质迫切需要有一个大的提升。道德素质作为人的素质的重要组织部分,对一个人在社会上如何发挥作用,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至关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说,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有赖于国民道德素质的普遍提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过程中,必须始终重视抓好公民道德建设。

启示之二:有效的载体是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把公民道德教育内容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有效的载体,好比是解决渡河的“桥”与“船”。道德建设说到底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它作用于人的大脑,见之灵魂深处,对人的影响是深刻的。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需要找到切实可行的载体,把丰富的教育内容寓于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几年来的实践表明,“双万”活动是一种有效的载体和形式,正因为有了这个载体,河南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参与道德建设的积极性才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和发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国民素质教育的新课题 篇3

一、何谓“食育”

教育的功能对于人类的发展十分关键。自孔夫子以来,对于青少年的教育一直是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近代,人们把教育的内容大体归纳为德育、智育、体育(moral,intellectual

and physical education)等几个方面,可是当前面对青少年成长,乃至全体人类的健康发展,人们开始思考另外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那就是“食育”(eatingeducation)。

吃饭、摄取食物是人的本能,似乎吃是无师自通的本事。可是由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吃饭已经不再只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引起的生活方式疾病问题、饮食安全问题、食品传统与文化的继承问题、文化冲突引起的农业贸易摩擦问题等等,都使得许多有识者对食育的必要性开始关注。

虽然为了国民饮食的健康,许多国家设立了营养制度,培养大批营养管理人才,普及营养知识,管理餐饮业的卫生营养,可是这并不能代替对每个人的“食育”教育。这就好比建立了运动场配备了运动设施,却不能代替体育教育一样。国际上已经有学者开始对食育的内容和实施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食育的基本概念。日本甚至对食育已经立法。

简单地说,食育就是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教育。在没有食育的概念以前,就一直存在着食育,那就是由每个人母亲开始的饮食习惯的培养。母亲做的饭菜,几乎对每一个人都是终生偏好的口味,成为影响他一生饮食习惯的餐饮内容。可是单纯这样形成的习惯,在今天遇到了种种问题和挑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为了儿童青少年一生的健康,光有充足的食物供给,忽视饮食行为教育显然是不行的。

二、为何“食育”

1.由于现代科技和农业的划时代进步,人类的饮食状况和结构,由饥饿时代跨入饱食时代。数千年人类在饥饿条件下形成的摄食经验,继续在饱食时代实践,必然造成今天生活方式疾病的迅速蔓延。糖尿病、肥胖症、高发的心血管疾病、过敏体质、癌症等,越来越多的疾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2004年全国营养调查表明,生活好了,食物充足了,人们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一系列病症的患病率却迅速上升。我国有高血压病人1.6亿人,高血脂患者1.6亿人,高血压、血脂异常者占人口总数的18.8%。其中,心脑血管病患者达4000万人;体质量超限者达2亿人,肥胖者8000万人;糖尿病人2000万人,这在一些发达的大城市问题更加突出。生活条件好了,反而体质下降,问题出在哪里?出在“饮食不当”上!

2.食品工业化、商业化的迅猛发展,广告对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许多儿童、青少年往往成为厂家营销战争的俘虏。甚至一些被称为“垃圾食品”的新型食品,影响了许多孩子的饮食习惯,从小就开始摧残他们幼小的生命。一些国家教育系统中把饮食教育归于“家政学”内容,而我国在大约60年前基本取消了“家政学”专业和有关课程设置,结果这一空白使得目前饮食健康问题更为突出。对于越来越多的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我们往往只注意医疗、医药条件的改善,却忽视了更有效的,可大大控制疾病发生的“食育”。

3.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日趋激烈,也加剧了食品文化之间的冲突,每个国家都非常关注自己国民的饮食消费动向,因为它关系到食物安全战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日本、韩国因此也提出了“身土不二”的口号,弘扬传统食文化,有利于本国农产品占领市场。日本在国民幼年时就培养喜欢吃日本品种大米和日本“和牛肉”的习惯。因此,外国有低价优势的同类产品就很难占领日本市场。消费市场倾向关系到国家命脉的农业发展。

食品安全问题目前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的教育,不再是专业人士独有的课程,它已经成为每一个人为自己的生存和提高生命质量所必须接受的教育。

因此,从某种意义讲,食育的意义已经不亚于智育、体育,它不仅关系到国民的生命健康,关系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关系到本国农业的出路。

食育的基本内容是:以科学的营养知识,适合本国国情的先进文化,通过各种形式,让国民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如何“食育”

食育不仅仅是通常所说的营养知识普及,而是通过许多吃的实践,使每个人形成对健康美味的牢固印象,使人们把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健康有益的食谱和摄食方式,变成自己的嗜好习惯,自觉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例如,许多人虽然有正确的营养知识,但往往却抵制不住偏食、饱食的诱惑,结果并没有避开生活方式病的危害。这和抽烟嗜好一样,一旦养成了嗜烟的习惯,即使明白吸烟的危害,也很难戒掉恶习。

和德育一样,食育不是枯燥的知识学习,而是满足身心需要的愉快实践。食育必须吸收现代预防医学的一系列成果,通过对人们日常饮食生活营养的分析、改进,让人们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食育当然还要体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原则,让人们的饮食不仅有益于自身的健康,也有利于国家农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有利于人类和整个地球的和谐。

食育应当是全民的教育,但有效的食育应该从儿童,甚至从婴幼儿开始。因此,发达国家不仅非常重视研究制定和不断修订指导国民饮食健康的膳食指南,同时也非常重视通过《家政学》等这样的课程培养,教育未来的母亲懂得正确的育儿知识。食育的实施主要应通过如下方面的教育。

1.生命与营养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教育

处在饥饿时代的人们,“吃饱、吃好”是基本的需求,但是一旦可以饱食终日,美味易得,仅靠感觉往往会“为嘴伤身”。通过食育,就是让人们在无数的选择和诱惑面前,科学合理的选择自己的生命基础——日常膳食。由于食育是全民的教育,深入研究的同时,更要注意有效普及营养知识的方法。

美国、日本以及欧盟许多国家都不断在各阶段学制教育中加强食育的教育。培养各类可以引领国民健康饮食的人才,包括营养师、管理营养师等。

2.良好饮食习惯的灌输培养

食育不能仅理解为饮食知识的教育,不能仅满足于对营养成分的宣传。因为即使营养学家,也很少有人能坚持做到每天按营养成分表计算配餐。通过各种教育途径,使全体国民养成优良的饮食习惯是食育的基本内容,而最有效的做法是重视幼儿的习惯养成。

这些习惯包括有利于全面平衡营养摄取的食谱记忆。最主要的是让儿童把对味觉的美好记忆与科学合理的食谱统一起来,把愉快的体味经验和健康的食品融为一体。实际上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膳食嗜好,而这些嗜好大多数都受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与家庭、父母的影响有关。例如,一些地区的人们吃饭时喜欢添加醋调味,另一些地方则不以为然;一些地方喜欢辣味,另一些地方却喜欢甜味;东方人喜食的豆腐,游牧饮食习惯的西方人很难接受,而他们喜欢的奶酪,东方人初尝也是膻腥难咽。当然,有些人类共同的愉快味觉,如对糖的甜蜜感觉,对油的香味感觉,对精米、白面的喜好等,这些感觉显然是人类在数万年饥饿时代养成的本能,这些东西都是可贵的营养,也曾经都是极其稀缺的。然而,一旦进入饱食时代,这种本能感觉可能会使人们的食物选择进入误区。这也与体育一样,懒惰也许是动物的本能,但人类已经意识到养成锻炼身体的必要性,因此体育成为青少年的必修课,食育也是一样道理。

事实上,许多国家已经非常重视把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作为食育的基本内容。例如,日本的一些保育园和小学校,从小培养儿童吃水果、蔬菜和豆腐的嗜好,甚至通过参观、制作、品尝体验,引导儿童对这些食品产生愉快美好的记忆,形成终生的习惯。当然,食品厂家出于盈利的目的,通过广告等活动对青少年饮食习惯的引诱也不容忽视。

3.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的教育

饮食是人类最基本、最永久的消费活动,饥饿时代人类活动的最大目标,就是获取足够的食物。现代科学技术的发达,使人类在短短半个多世纪,史无前例地实现了食物的极大丰富,然而人类味觉的进化显然没有同步跟进得那么快,以至于旧的习惯、固有的癖好、心理和生理的惯性,使得许多人对饮食消费纵欲失控,引起了深刻的社会问题。这种被称为生活方式疾病(肥胖、心血管病、过敏体质、肿瘤、糖尿病等)除了威胁人类健康外,也危害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对食品过于精细、奢侈、豪华的追求,在经济上也许不成问题,却大大增加了自然环境的负担。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为了利润,迎合和引导更多、更奢侈的食物消费。为此,必然要加速扩大食物生产,于是化肥、农药、灌溉、机械动力消耗等对自然的破坏和负担日益严重,这些不仅对人类的食物安全带来危机,甚至危及人类的可持续生存。

应当指出的是,这种穷奢极欲、饕餮暴食的食习在我国更值得警惕。凡有国外生活经验的人都会发现,中国的宴会排场、餐桌浪费远远大于许多发达国家。可是,我们的人口数量、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等远非用之不尽,甚至已显露耗竭。因此,古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食育名言,更需要今人的深思和坚持。提倡科学合理的膳食方式,避免奢侈浪费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

4.传统食文化的弘扬

食文化不仅表现在烹调方法、用餐方式、餐桌餐具上,更无形地支配着人们的食物结构,深刻地影响着食物的消费倾向,以及农业生产结构和市场,关系到国民的生命健康和国家的命运。因此无论古今,各国家、各民族为了维护本国利益,或本民族的凝聚力,都十分重视本民族的文化,尤其是食文化。现代,当贸易全球化对各国农业和食物生产带来严重影响时,食文化成为保护本国食物生产和安全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消费者由于近代技术落后的影响,对中华文化产生自卑,对中华传统食品的自信似乎动摇,不仅影响了博大精深的中华食文化的弘扬,更影响了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甚至扭曲了原本健康的东方饮食习惯。例如,不少人把欧美作为样板,提出要按照西方人的食物消费,调整中国人的膳食结构;追求肉、奶,改食西餐的风潮大有席卷之势,洋快餐在越来越多中国孩子们的体验中形成嗜好,以素为主的传统膳食被冷落,大量的粮食要被转化为畜产品;有人甚至把欧美人的动物性食品消费指标当成发达的标志。岂不知游牧饮食文化的欧美国家,并非发达了才以动物性食品为主,他们自古以来的游牧生活方式,历来就以动物性食品为主食。我国的游牧民族也一样。

实际上早在50多年前,美国就对动物性食品给健康带来的危害发出警告,尤其是近年,西方营养学家可以说对动物性食品的危害痛心疾首,甚至呼吁民众推崇东方食品。中国的自然环境、人口状况和农牧业结构与民族的食文化深深地融合在一起。中华民族数千年形成的营养合理、丰富多彩、天人合一的食文化,今天不仅没有任何理由“邯郸学步”,向游牧文化的西餐文化转变,而且一些膳食西化的倾向,已经损害了国民的健康和本国农业的发展。

许多国家都十分珍视自己的食品文化,保护和发扬自己的食品文化,甚至把它作为维护民族权益,保护本国农业的战略。比如日本、法国、韩国等,甚至提出了“身土不二”(身为国人,消费不能依赖他乡)的口号,也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消费理念。日本以“寿司”、“刺身”为代表的鱼米食文化,韩国以腌渍辣白菜为代表的山地农耕食文化,法国以葡萄酒、奶酪为代表的游牧食文化等等,都很好地适应了本国的农业和自然资源。他们通过和各国的交流以及自身的进步,为本国人民提供了合理的营养和丰富的饮食生活。

世界各民族的竞争不仅是技术经济的竞争,更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同样对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上述国家才把以食文化为重要内容的食育当成一个重要战略,通过弘扬民族文化,强化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环境和消费氛围,振兴本国农业和食品产业。

当然,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也是不断吸收、融合外来的先进文化发展起来的。正因为如此,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是创新的文化,是先进的文化,也是全世界各民族敬仰的文化,食文化也不例外。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十六大报告)。食育的重点之一就是食文化的教育。我国以往的教育中存在重意识形态、轻文化,重技术、轻科学的倾向。而过去总把文化和文艺等同起来,其实食文化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基础文化。为此,首先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中华食文化的历史、现状和内涵,系统调查、抢救、分析和开发我国传统食文化。弘扬传统决不是保守旧有的东西,弘扬意味着研究、发掘、保护传统中优秀的、合理的内容,淘汰和纠正不合理的部分,积极吸收、融合外来先进的、科学的东西,创造有利于本国、本民族发展的文化,当然也意味着对人类的文化进步有更大贡献。

中国食文化博大精深,有“五谷为养”的蒸煮文化,有“药食同源”的食疗保健文化,还有面食文化、米食文化、豆腐文化、粥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等,通过食育,弘扬这些人类食文化的宝贵遗产,不仅是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增强民族身体素质的迫切需要,而且是发展我国农业、食品产业的迫切需要,也对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国民素质教育中,食育应当和德育、智育、体育一样得到充分的关注。

核心素养与国民素质 篇4

“核心素养”这个概念不是中国本土率先提出的。我们已经有了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学生综合素质、三维目标等提法,再提“核心素养”有无必要?是否洋人有了新提法,我们就要赶“洋时髦”,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尤其是,“素养”这个新说法与“素质”这个老说法有何区别?

我国教育界泡沫很多,赶“洋时髦”也不鲜见,造的新词也不少,许多新词在实质上并无新意,本人也特别反感这种做法。同时,我也认为核心素养与核心素质并没有本质区别,把核心素养叫做核心素质也无不可。而且,如果现在用“核心素质”一词,则可以更好地与我们经常使用的“素质教育”“学生综合素质”等话语更好地对接,争议和迷惑就会少很多。甚至把“素养”“素质”通俗地叫做“本领”“本事”也无不可。

但我们依然要提出核心素养,这不是为了赶“洋时髦”,不是为了走形式,的确出于内在的需要。因为即便国外没有提出核心素养,即便我们不使用核心素养这个提法,我们依然非常有必要深刻反思: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中,面向21世纪,在林林总总的诸多素质中,到底哪些“关键”素质对于学生的一生发展最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最为重要?

师生的生命有限,教与学的时间有限,学校资源有限,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我们的确需要突出重点素质的培养。关于核心素养,我们最该关心的不应是“素养”的叫法和译法,而应是何为“核心”。现在的讨论和争议有些走偏了。

从国际上看,提出核心素养不是搞概念游戏,而是严肃认真地应对21世纪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1996年经合组织首次使用了“知识经济”概念,1997年发起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欧盟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素养》《面向变化中的世界的核心素养》,以及美国、日本等国的一些相关报告等,都体现出社会变革对于新的人才观、教育质量观的呼唤。

因此,核心素养不是面面俱到的素养“大杂烩”,而是全部素养清单中的“关键素养”,我们甚至可以将其简单界定为“21世纪关键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讲,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三维目标、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等中间的“关键少数”素养,是这些提法的“聚焦版”,随意滥用核心素养一词是不严肃的。这些关键少数素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只有具备这些素养,学生才能成功地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在自我实现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发展。综合各类国际组织与诸多国家的看法,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信息素养、国际视野、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自我规划与管理等素养。其中,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被高度强调,充分反映了知识经济对创新的强烈要求。

可见,核心素养是“高级素养”,不是“应试教育”所培养的“低级素养”,如死记硬背(记忆)的素养、题海战术(应对考试)的素养等。核心素养甚至也不是“基础素养”,如身体素质可以视为基础素养,但因为“太基础”了,国外的核心素养框架中几乎都没有将之列入。

目前,我国教育部正在面向社会征求对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意见,该文本认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九大素养,具体表现为25个素养。这里所建构的更像是学生“综合”素质或者素养,所列的素养在数量上偏多,没有充分反映“核心”素质的要旨,建议在修改完善时进一步聚焦于“关键素养”和“核心素养”。如果核心素养清单是不分轻重、面面俱到的,那么,其实质上所提出的就不是“核心素养”了。

提出核心素养,不是只针对学生的,也是针对全民的。核心素养在很多国家也是“最新版”的国民素质清单。这个清单,对于改造国民性也很有借鉴价值。

国民素质作文 篇5

其实咱们的素质近些年有了大大的提高,应给予肯定。例如,不想过去那样言语间时不时的出来一个脏字,同时对人也热情了许多……这无时无刻都体现了我国国民素质正在逐渐走想完整话。但世间没有完美的事物,在国民素质提升的同时无形中暴露出了咱们以前做的不是特别好的地方。对于这咱们不要躲避,反而要更加正视于此。

说到这,也许有人会当场对我进行反驳,咱们“鹤城”好不容易举办一次冬运会,你不谈经济上的发展,反之谈起国民素质,真是杞人忧天。……的确,一个学生看问题看不出什么高深,也不能摸出什么哲理,但这不等于找不出道理。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如果没件事都从好的方面去评述,那么人们就会忽视其带来的弊端。

在这次冬运会期间,表现出了咱们“鹤城人”所独有的热情,也让一些游客们了解了咱们的文化,尤其是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丹顶鹤,被喻为“吉祥鸟”,同时这次冬运会的吉祥物又是以丹顶鹤为原形,以吉祥如意相之呼应。我想此时的“丹顶鹤”不仅是一个吉祥物,还充当了文化的传播者,把“鹤城”的“鹤”文化讲述给全国各地区的朋友。

然而在不经意间,咱们却遗忘了咱们所传承的根源――华夏文明。

先秦诸子所传授的谦卑之德,包容之美,礼让之行似乎烟消云散。

在公交车上一些乘客因为“挤”而相互埋怨;公交车上的司机因为一些上车慢的老人而埋怨着;而一些人是因为别人在街道上乱扔纸屑正责备他人,但他自己却不知道自己之前随地吐痰的情景。这种种的错位如此有规律,真是让我忍俊不禁。

国民素质的结构 篇6

一、世博会带来的文明

上海是中国最具“海纳百川”人文特点的国际性大都市,造就了新一代上海人理性、务实、开放和自主的城市人文精神素质。但也要清醒看到,市民中一些不文明的陋习还没有完全革除,特别是在诚信、公德意识等方面。如一些人从楼上往下扔垃圾、废物,在公共场所乱丢废纸烟头、随地吐痰、坐车抢座、乱穿马路、攀折花木、大声喧哗,甚至破坏公共设施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

分析这些不文明现象存在和不断衍生的深层次原因,除了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存在不适应、不和谐的客观因素外,另有一个十分突出的主观原因是由于社会经济体制迅速变革转型,出现了社会转型期人际道德有失规范、道德建设不足、公共观念淡薄、不良陋习增加、见义勇为少见等现象,这也是社会变革中要付出的代价。

从2003年以来,作为世博场馆所在区的上海卢湾区以世博会为时间轴线,在上海市文明办的指导下,连续八年开展卢湾区公民道德建设问卷调查,受访对象涵盖社区居民、青少年、外企白领、窗口服务业职工等不同人群,累计达3.2万人次。八年办博的过程,上海城市的“精、气、神”都发生了全国都看得见的大变化。

世博期间,市民应该向游客展示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市民应该以什么样的具体行动参与世博,调查中,市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受访市民选择“带人有好热情”的最多,达60%,选择“遵守公共秩序”列第二位67.5%,“行为举止文明”列第三位54.8%,表明广大市民希望以主人翁的姿态,以文明的言行举止,体现世博东道主的精神风貌;上海世博会期间包含了2010年的整个炎炎夏日,而开园两个月,总计有2100余万人次涌入世博园,那么,2100万人次走出世博园后,带走了什么?是中国人民文明的进步。上海世博会从筹备到成功举办,市民素质的明显提升在世博园内外都能够看到的,而与此同时也无法忽视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

结论:

通过对上海市民的广泛调查显示,90%以上的被调查者都认为世博会带给上海最大的进步是城市环境和交通环境,50%~60%的被调查者认为其周围的市民礼貌,卫生环境和生活质量有所提高。60%的被调查者都有在世博会中见到过不文明的行为,其中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有见过不止一次。在不文明行为调查当中,比例最高的是随手乱扔垃圾,插队和大声喧哗,都超过了50%。对于上海世博会对国民素质提高影响的看法,80%以上的被调查者都认为是有程度不同的影响,只有少数被调查者认为没有影响。

在这次广泛调查中发现,在世博会当中乃至之后,不文明的现象还是存在的,但重要的是市民都注意到了这些不文明现象,知道其“存在”并且知道这是“不文明”的现象,最重要的是,通过世博会让观众有了一次审视自己和审视他人的机会,从而改变自己的不文明行为,这是世博会之后带给市民素质的改变。

增强市民素质的建议:

加强国民道德教育,创建和谐的精神文明社会。把推进市民素质建设工程与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放在首要任务中,建设与物质文明想匹配的精神文明保障体系,这项保障体系不仅为社会的发展提供道德防线的建设,也促进现代社会的文明与和谐。

强化新闻媒体的作用。新闻舆论在提高国民素质中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功能。一是导向,充分运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深入地宣传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大意义。二是监督,运用新闻媒体广泛性、多样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及时地揭露和鞭挞社会上的消极现象和不良现象,从而达到弘扬正气,遏制邪气的目的。

建构个人文明的社会信息网络系统。利用网络平台使个人的文明记录用电子ID的方式做记录,与银行信用卡的信用分值挂钩,其利害关系还可以牵动到信贷方面。这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发达的社会环境中所搭建的网络个人文明信息记录平台。

健全公民的道德文明自律机制。在“七不”规范、文明单位、五好家庭、文明社区、志愿者、慈善公益活动等载体的基础上,开展行业协会自律、社区自主管理、事业企业单位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管理。对社会的文明与道德风尚高的行为给予表彰和物质奖励,鼓励市民自觉抵制社会不良现象。

切实解决群众生活关系的问题、重点问题。党员干部和国家公务员要做到清正廉洁、以身作则,树立“文明楷模”的形象,特别在利益分配的问题上要真正的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在政府建设方面,建立公众参与的问责监督平台,健全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重点解决市民就医、就业、就学、交通环境、食品安全等社会热点问题。做到“行政要作为、司法要公正、腐败要铲除、分配要合理、动迁要人情、食品要放心、看病要人道、帮困要温暖、就业要扶助、公德要自律”,这样,人心才能平顺,社会才能和谐。

讨论排队、扔垃圾,只是对文明最初步的讨论。世博会从来就是一个各国展示国家治理,以及政权和公民如何互动的一个活动。当笔者在最佳城市实践区看到马德里的廉租屋,看到一个政府如何考虑弱势群体,看到很多环保绿色节能低碳,这些技术首先用在一个普通的办公楼,用在廉租屋,这不是一个秀也不是宣传,这才是文明的力量。

在国家富裕起来之后,文明素质将成为比物质财富更可贵的民族资源,国民的文明行为也极有可能点滴地改造这个古老的国家。上海世博会正是提升国人公共空间伦理的重要契机。可能多年以后,当人们回首2010年的上海,除了一次盛会的回忆,还会发现这更是一次伟大交流的开始。30年50年后,等大家再描述上海世博会这个事件的时候,一群中国人头上顶着毛巾,甚至连排队都不是很熟练,但是他们在那里看了世博会,和世界接轨,这就是一次进步。

之前,大家会说,世博让上海沿江地区完成一次脱胎换骨式的改造升级,让上海城市交通发生脱胎换骨之变;现在有理由说,世博这面镜子,还让上海、让中国看到更多的不足,让国人看到了在国民素质、创新意识和发展理念方面,还有更多的脱胎换骨的必要,而这些,才是世博即将留给中国最重要的精神成果。

谈音乐文化与国民素质 篇7

关键词:音乐,文化,素质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撑。音乐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就音乐文化与国民素质谈几点粗浅认识。

1 音乐增进人们的文化知识

中国社会受长期封建社会的影响是极为严重的, 并受过去的锁国政策所致。音乐与国民素质的理论探索比较缺乏。从整个社会来看, 这方面的知识知道的甚少。在社会上把音乐看做是一种玩乐工具的陈腐观念, 是不乏其人的, 包括一些领导者, 甚至一些教育工作者和一些从事音乐文化的人, 也存在着这种陈旧的观念。这种认知对音乐文化本质的认识是一种障碍。

音乐对人能起到内在影响, 它不能直接再现事物, 因此, 要求音乐的社会效能立竿见影的这种纯粹功力主义的态度是极其荒唐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音乐深受人们的热爱, 不在于它是否向听众再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发生的具体事物, 或者用音乐说出了贝多芬自己的民主、自由。平等而是贝多芬音乐能够把听众带入一个新的精神境界, 能使听众从富有哲理内涵的音乐中感受到自己能感受的一切。

音乐艺术, 能增进人们的文化, 人道德的素质。教会人们的欣赏纯洁的享受, 从而它就必然促进人们的自我完善, 发展高尚的道德品质。因为音乐语言毕竟不是其它语言, 它远超过其它语言所能表达的范畴, 音乐凭借着它自身固有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就可以把人们带到一种无意识的然而又是有魄力的心境中去。音乐有道德教化功能, “乐也者、施也”《乐象篇》, “先王之为乐也, 以法治也, 善则行象德矣”《乐施篇》。说明“乐”的作用是对人们施行教化的, “先王”制定“乐”, 就是用来作为治理人民的一种方法, 使用得当就能使人民的行为符合德行的要求。

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曾说过:“乐者, 治人之盛也。”它能使人“耳目聪明, 血气平和, 移风易俗, 天下皆宁。”可见古代就有人认识到音乐能使人增长知识的道理。你要想真正听到贝多芬所创作的钢琴奏鸣曲《热情》和《暴风雨》, 那你就需要读一下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你要想听懂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1972年创作的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 就必然知道我国蒙族少年龙梅和玉荣姐妹俩与暴风雪英勇搏斗、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你想理解俄罗斯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的名作交响诗《死亡岛》, 那最好看瑞士画家勃克林的名画《死亡岛》。因为拉赫玛尼诺夫与1905年在巴黎看到了勃克林的名画《死亡岛》之后, 才得到灵感创作出这部交响诗的。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著名组曲《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中的个别的互不相关的片段和画面创作的。在欣赏这部作品时, 一定得读一读这部闻名世界的民间故事。要想深刻地理解何占豪和陈刚创作的闻名世界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那就要熟悉中国古老动听的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要想深刻的理解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就需要熟悉中国古代的楚汉战争的始末。英国作曲家霍尔斯特创作的负有盛名的《行星组曲》是写天体的几个星体, 如第一乐章写的是火星, 第二乐章描绘的是金星, 第三乐章刻画的是水星, 第四乐章塑造的是木星, 第五乐章描绘的是土星, 第六乐章描绘的是天王星, 第七乐章塑造的是海王星。听这部作品除了应广义地去理解它, 那么多少也应该知道一些各行星的一些基本概念。否则你就无法理解作者为什么用火星来象征着战争, 用金星来代表和平者, 用水星来塑造飞行使者, 用木星来刻画老年使者, 用天王星描绘巫师, 用海王星来绘织一幅秘莫可测仙境般的太空景象。从以上例举的古今中外的一些音乐名著来看, 这已经包括了文学、历史、地理、天文等各方面的知识。这就必然能促使音乐工作者, 音乐爱好者的知识更加丰富, 使他们的知识不仅有深度而且有广度。知识渊博对于提高国民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音乐使人聪明

聪明是指人的大脑接受事物的能力、记忆力、解决问题和想象能力, 学习音乐可以使人更加聪明。

有音乐教学经验的教师, 都深刻的体会到音乐在激励学生勤奋学习, 丰富学生精神生活, 提高学习效果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音乐课和文化课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在现代生理学的研究中认为, 大脑皮层的某些区域与运动有密切关系。大脑两半球对学习和语言的识别机能不是均等的。总是一侧占优势, 习惯用右手的人, 左侧大脑半球表现机能优势。这虽与一定的遗传有关, 但主要是在后天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因此, 加强左手的活动, 必然有利于大脑左右两半球的潜力开发, 甚至波及到整个大脑。那么什么样的活动能使左右手指都能运动呢?至少通过乐器演奏乐曲可以达到这个目的。我国著名钢琴家鲍蕙荞说:“我敢肯定地说, 学习钢琴特别是从儿童时期起学习钢琴, 能帮助个人变得更聪明”。达尔文说:“如果一个人不听听音乐, 很可能影响他的智力发展。”

3 音乐启迪人们想象与幻想的思维

想象与幻想能力的培养往往来自于音乐。因为音乐特别强调创作, 不仅从作曲、演唱、演奏……都必须出新, 不出新就没有生命, 就无出路。音乐界常认为作曲是“一度创作”, 演唱或演奏是“二度创作”。李斯特说:“一般看来, 纯交响乐的作者往往把人引入到一个理想的境界, 并让人发挥自己的幻想。”欣赏音乐的听众各有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所以有人认为欣赏音乐也是“三度创作”。一句话, 听音乐需要联想和幻想才能把人们带入音乐作品所刻画的特定的情绪里。舒曼说:“音乐家的想象力越是丰富, 对事物的感受力越是灵敏。他的作品就越来越能鼓舞人、吸引人。”这是因为想象和幻想是音乐家的重要因素。当我们知道了音乐美感的内涵, 我们起码会懂得音乐可以增强人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想象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 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最好的伙伴。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是一把开心的钥匙, 可以打开心灵的门锁, 使他的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人脑不仅能反思过去经历过、感知过的事物。可以说想象是在人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特别是创造的想象, 即在新技术发明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是很大的, 缺乏想象的科学家可以积累经验事实, 但走不出事实经验的圈子, 发现不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新规律。不可能成为科学中新东西的创造者, 所以说想象是创造的基础。

探讨大学国民性艺术教育的素质性 篇8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根本目标是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涵养, 提高生命质量。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 通过学习艺术理论、鉴赏艺术作品、参加实践活动等, 树立正确向上的审美观念, 培养高尚的美感观念以及创新精神。总之, 在大学阶段接受艺术教育十分有利于提高受教育人的人文素养, 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大学艺术教育一般分为专业艺术教育和国民艺术教育两种类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部门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 我国大学专业艺术教育得以全面发展, 现代大学教育体系中已经设立了不少培育相关艺术专业人才的院系和教学教育机构;完整的学科构架、专业的师资队伍已经初具规模, 这一切就对各艺术门类的独立形成、发展以及专业性艺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相较之下, 国民艺术教育作为以美术、书法和音乐为主要教学手段和内容的教育模式, 以培养大学生接近美的基本能力,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艺术知识水平的提高为目的的素质教育, 目前在大学教育中的发展相对滞后。

二、国民性艺术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在大学教育中强调国民性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就是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让全体受教育者获得艺术的熏陶和文化的洗礼, 使得心灵更美好健康, 感情更加丰富充实。

1、普及性

大学国民性艺术教育着重强调对全体大学生进行普及性的艺术教育, 这是社会的需要, 也是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大学国民性艺术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学生学习关于美的理论知识并掌握艺术的创造、欣赏的基本要求, 从这种程度上来说, 国民性艺术教育就是一种极具普及性和普及要求的教育模式。

2、综合性

众所周知, 艺术的学科的分类很多, 而且每一门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 在具体的学科下又包括相对独立的课程。大学阶段是专业人才培育的阶段, 大学生除了自己的专业课学习任务之外, 除非个别有某种艺术特长的之外, 大部分学生无法也不可能深入相对独立的艺术学科的门类之中去。因此, 国民性艺术教育的综合性是大学艺术教育所需要强调的特性之一。在进行大学国民性艺术教育过程中, 对艺术门类、艺术知识的综合性认识、了解和学习, 在微观上了解和掌握艺术的技能、技巧和基本特征, 从宏观上认识和把握艺术的特征与规律, 从而具备对美的欣赏能力。

3、艺术性

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艺术理论知识, 培养和提高他们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并使之转移到自身人格的优化上来。其本质在于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中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所以, 大学国民性艺术教育必须强调其艺术性, 这是相对于其他非艺术专业来说的理性认知。

三、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加强国民性艺术教育力度的建议

要改变艺术教育的现状, 使国民性艺术教育在改革中发展, 就应当统筹兼顾, 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 妥善处理各方面的突出矛盾、使国民性艺术教育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充分利用民族艺术形式的优厚资源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精神文化财富, 也是我们当今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根基, 更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所以, 要发展国民性艺术教育, 就应该鼓励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资源, 如民间相声、坊间戏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精品补充到教材中去, 并鼓励课堂上的学生走出校园开阔学习视野, 不断挖掘地方文化资源, 达到真正实现艺术的实用性的目的。从无限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可能性中创造灵感。

2、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力量, 提倡国民性艺术教育

艺术的表现形式产生于劳动, 艺术灵感来源于日常生活, 其成果也必将服务于大众。通过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力量, 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国民性艺术教育环境, 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艺术教育体系和谐化的必然需求。例如, 城市中的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基础文化设施, 都可以作为艺术教育的场所和教材。在网络上, 各类网站更是要注意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精心策划选题和传播网络资讯, 编纂、出版并推荐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强的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等文化艺术读物。总之, 要积极传播先进文化艺术、倡导文明的健康的艺术观念。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活跃文化气氛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国民性艺术素质, 必须注重大学校园的文化艺术氛围的营造。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受教育群体是文化层次高, 知识丰富的青年大学生。这就决定了生活在大学校园的他们, 对校园的文化艺术氛围有一定的要求。我们可以通过组织校园艺术节、成立艺术社团以及组织学生欣赏艺术演出等形式达到这个目的。

四、结语

人类文明的传承离不开教育, 艺术教育是教育的高层次。教育者在着手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关注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以及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这样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可靠的基础,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的传承做出更大贡献。虽然目前我国国民性艺术教育的发展与专业性艺术教育的发展相比相对滞后, 但是各高校的专业性艺术教育的发展无疑也能够带动国民性艺术教育的发展, 所以其发展前景也很客观。

摘要:国民性艺术教育是一种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和艺术知识水平全面提高为目标的素质教育, 其中包括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的教育内容, 以培养大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基本能力为目的。眼下, 大学扩招幅度的进一步扩大化, 大学课程中的国民性艺术教育课程设置陷入了着相对滞后的困境。笔者认为, 针对这个情况, 大学国民性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和科目可暂时设置在美术、音乐和书法等艺术学科之中。

关键词:国民性,艺术教育,大学校园,社会主义文化

参考文献

[1]布朗科赞尼克, 艺术创造与艺术教育[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

文化建设与国民文化素质 篇9

国民文化素质要与社会的发展进步相称

我国的国民文化素质教育问题曾长期受到人们的忽视。以高等教育为例, 1952年, 我国模仿苏联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 全面实施全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 开始“文理分家, 重理轻文”。之后很多年, 这都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观念。真正的大学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是使人成为高素质公民的教育, 而不是使人成为工具的教育。我很认同“知识不如思想重要, 思想不如教养重要, 教养不如情趣重要, 情趣不如情怀重要, 情怀不如信仰重要”这样的说法, 因为知识只有升华为人的思想、教养、情趣、情怀、信仰, 才可能有很大的价值。很多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特色之一, 就是在实践中把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著名新儒家学者杜维明教授在岳麓书院演讲时提出并解释了一个发人深省的现象, 即美国很多一流大学的校长都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方面的专家, 而我国大学的校长 (特别是重点大学的校长) 大多是由学理工科的人担任的。面向21世纪, 如果我们不能发展文化能力, 不能发挥伦理价值, 不能发展精神文明、精神价值, 只发展科技和经济, 那么将来在复杂的现代化过程中就没有办法稳步前进。直到1999年, 我国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把人的文化素质教育问题提高到了战略的高度, 提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是提高民族素质, 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的教育理念, 我国大学才开始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去年, 我们透过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看到了中华民族良好的国民文化素质。在地震中, 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精诚团结, 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显出无私的爱。其实, “仁爱”一直就在人们的心灵和情感深处。我们不会忘记, 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奔赴灾区参与救灾;我们更不会忘记, 那个刚刚从废墟下救出的孩子躺在担架上还艰难地举起手向人们敬礼, 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在这些最普通的中国人身上, 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深厚的底蕴, 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素质。而这, 才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只有提高文化素质, 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思想文化成果, 其中一个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不是“以民为本”, 也不是通常所说的“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是指每一个人都不再是别人、社会、国家、民族的工具, 而是自由发展的人, 每一个人都与生俱来地拥有追求快乐和幸福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权利, 而国家、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为每一个人获得快乐和幸福以及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条件。《共产党宣言》中说, 共产主义社会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中国, “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它使我们的思想回归到马克思主义和人类文明的普世价值的基点上。反观历史, 从1921年至1949年, 我们是“以革命为本”;从1949年至1979年, 我们是“以政治为本”;在1979年后, 我们是“以经济为本”;而后, 我国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只有以人为本, 我们才能够有效抵抗多年来造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关系的恶化。例如:中国远洋集团所属的大连船务集团坚持“员工的生命高于一切”。作为大型国有企业, 它率先做好农民工工作, 使集团的4万多名农民工享有与其他员工同等的权利与尊严, 这就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

然而, 要很好地践行“以人为本”的思想, 我们就必须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只有国民素质提高了, 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才能拥有充分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诚如鲁迅先生所说, “凡是愚弱的国民, 即使体格如何健全, 如何茁壮, 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他说, “我们的第一要著, 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只有提高国民文化素质,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取得的另一个重要的思想文化成果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确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的百年梦想, 是中国现代化历史的主旋律。我们很清楚, 中国仍将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处于社会转型期。在这一时期, 最能凝聚中华民族的意志和力量、最能调动中国人民的聪明与才智的旗帜, 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 中国与英国订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未遇的大变局, 它给中国人带来了难以磨灭的民族耻辱感。从那时起, 中国人的心底便生出了一个理想, 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一些人发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先驱们认为, 中华文化很优秀, 中国的政治制度也没有问题, 因此, 他们主张“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场运动并没有使中华民族真正走向复兴。而后, 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为代表的一些人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他们认为, 要使中华民族走出贫弱与耻辱, 就必须在坚守中华文化本位的同时, 适当地进行政治体制的改良与维新。但是, 这场维新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进入20世纪, 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为代表的一些人发起了辛亥革命, 打出了“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建立民国, 平均地权”的旗帜, 推翻了清朝统治, 结束了千年帝制, 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创建了亚洲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然而, 辛亥革命仍然没有能引导中华民族走上伟大复兴的道路。辛亥革命的失败促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清醒地认识到, 欧美列强之所以强大不仅因为它们进行了工业革命, 而且在于它们进行了诸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之类的思想文化革命, 极大地改良和提升了它们国民的文化素质。先进的社会制度, 如果是建立在较低的国民文化素质的基础上, 也只能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因此, 新文化运动先驱们杜鹃啼血似的呼唤民主、科学, 极力主张在积极建设新制度的同时, 努力推进“新民”“立人”“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文化建设。客观地看, 新文化运动尽管存在着某种偏颇, 但是它仍然不失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 它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想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唐德刚先生曾以一个学者的历史敏感预言, 中国将在21世纪40年代走出“历史的三峡”,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认为, 中国将在21世纪40年代完成社会转型, 汇入人类文明的主流, 成为一个经济自由、政治民主、文化发达的国家。邓小平同志也曾以一个政治家的历史敏感预言, 中国到21世纪中叶将成为世界中等发达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成为世界中等发达国家, 这将对整个世界发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成就这个梦想, 就需要全国人民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更积极地提高文化素质。目前, 我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机遇, 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在各种各样的机遇中, “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是最大的机遇;在各种各样的危机中, “国民文化素质的危机”则是最大的危机。我国还有一个人数不少的被称为“文化沙漠”的文盲群体。就是在知识人群中, 也有许多人是有智商没智慧、有知识没思想、有学历没教养、有青春没热血、有个性没品行、有前途没志气、有理想没实践的。在科学工作者中, 我们还缺少像牛顿、帕斯卡、爱因斯坦这样具有深厚人文精神和哲学头脑的伟大科学家。在诗人、作家、学者中, 我们也很少有像普希金、歌德、莎士比亚、洛克、卢梭、萨特、马克斯·韦伯这样的具有卓越的人文思想和超凡的精神气质的伟人。

国民素质的结构 篇10

体育教学的任务是增强国民身体素质, 增强国民体质, 并且对国民体质的技能加以训练。

曾经李鹏总理在全国体委主任会议过程中与会人员说过:对于体育政策, 其核心问题便是将体育的工作的重心切实的向增强人民体质上转移。

近几年,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而一个国家能力的强弱与否是由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所决定的,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类人才的数量及质量, 因此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及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 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 国民身体素质成为全社会都关心的一个问题, 那身体素质到底是什么。由《体育词典》我们可以知道, 所谓身体素质具体指的是人体活动的能力, 是在生活、劳动和运动中人们所反映出的柔韧、力量、耐力与速度等人体机能能力。

所以, 对身体素质的内涵与概念加以全面且科学的把握, 同时有针对性的在体育实践中进行锻炼, 才能借助于身体素质的发展得到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体育教学主要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与合理的体育教学结合的过程来增强国民的体制健康, 目前国民体能下降、肺活量下降以及肥胖比例不断提高的问题普遍存在, 所以要正确看待体育教学与国民身体素质的相辅相成。

然而, 在现代社会中,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开始转入知识经济时代, 从而使得国与国之间的竟日逐渐激烈。从整体上来分析, 在我国教育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基础内容, 国力强大与否主要取决劳动者自身所具有的素质, 同时也和人才的质量以及数量有紧密的关联, 因此对于进入21世纪的人们来说, 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提出更为迫切要求。想要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地位, 那么就必须要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 主要包含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由此看来, 体育教学质量的好坏, 会影响到新时代劳动者是否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而当前学校体育是社会各界都关注非常关注的教育阵地。

2 体育教学和国民身体素质存在的问题

2.1 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体育教学过分注重国民体育情感的体验, 淡化了对艰苦意志等精神的培养;体育教学片面强调国民体育能力的培养, 忽略了对运动技能等学习的锻炼;体育教学注重评价国民体育锻炼的过程遗漏了对运动锻炼等结果的检验;体育教学过分注重国民体育个体的差异, 忽视了对其体育基本能力的培养。

以上因素的存在, 使国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基本体能、身体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都受到一定影响, 体育教学必须寻求相应的方法来推动国民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2.2 国民身体素质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自新中国成立之后, 我国的体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这样一来, 使得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人的平均寿命由最初的35岁增加到70岁, 这是和现代经济较发达国家水平基本是持平的。然而, 当前国民身体素质中依然存在大量的问题, 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农民身体健康情况不佳。我国农民绝大多数的身体素质指标诸如身体技能、身体素质和身体形态过低, 并且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农民长期以来一直是各种传染病、心血管疾病乃至癌症的高发人群。

(2) 中小学生的体质有待加强。近些年以来, 虽然我国国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但是农村营养不良的学生和城市的肥胖儿童比例依然在不断的增长, 同时, 大学生营养不良和大学生体重也在不断增长, 与10年前相比较可知, 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的幅度不容乐观。

(3) 中老年人体制状况堪忧。我国体育总局的相关专家明确的表示, 我国国民于2010年与《国民体制监测报告》中的“合格”标准相符合的人数比例不足90%, 与2005年相比有1.7个百分点的增长。与此同时, 专家指出有些单项监测指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不良趋势, 必须将科学的建设加强, 促进健身效果的提高。根据大量的统计, 我国成年人的身体素质在2010年, 其坐位体前屈、背力、握力等诸多指标明显的比2005年要低, 并且老年人力量素质也有所降低。

3 体育教学如何提升国民的身体素质

3.1 加强国民积极宣传体育锻炼, 使意识深入民心

2011年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上, 总局副局长冯建中指出, 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把参与健身活动变成甚或的必须内容, 建立一个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利用电视、电台、网络、手机等新媒体, 任何时期都有动员国民积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中, 广泛的传播科学理念, 充分的考虑实效性、可行性及安全性。防止误导、误传, 强化安全意识, 在指导运动健身者时, 应当是全方位与多角度的, 同时要为运动健身者提供必要的帮助, 况且体育学是集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等于一体的复杂科学, 在此类状况下, 媒体中互相矛盾、鱼目混珠及只言片语的“科普知识”极易误导人们, 使人们产生运动性多度疲劳、锻炼收效低微和盲目跟从心理, 更严重的会出现更多的健康安全隐患者, 需要社会提起广泛的关注和高度的重视。全社会应当将传播科学运动知识的力度加大, 最大限度的探寻可行的手段和措施, 提供科学化的指导给形式不一的运动健身者, 进行科学选项由于锻炼参与者的目的各有不同, 选项必须与目的相结合。

3.2 推动国民采取科学有效资源, 使运动得以改善

3.2.1 国家政策资源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群体研究中心主任江崇民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搬运重物、徒手使用劳动工具的机会大大减少, 绝对力量和爆发力自然会有所下降。然而, 全民健身中缺乏科学的安排和指导, 也是导致这些指标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各地应重视将体制测定数据与科学健身结合起来, 加强对群众科学健身指导, 提高群众科学运动效果。

3.2.2 社会群体资源

近年来, 随着全民体育运动锻炼意识的加强, 参与全民建设的队伍规模随之越来越壮大。在全国各地组织一系列健身操、长跑和登山等健身活动, 群众的有氧能力得到了提高, 例如两大运动群体日益凸显 (1) “服务式”群体, 即以会员的身份加入运动健身俱乐部或者体育组织, 在教练员的正确指导下开展健身运动的群体你; (2“自助式”群体, 即利用自然环境和公共体育设施开展自主运动健身的群体。虽然以上两种方式是不尽相同的, 然而均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和认识, 也就是提升生活品质及健康指数, 群体数量的增加将推进我国国民体质健康状况向前发展。

3.2.3 根据自身选择

身体状态不好的要经过医学检查, 看身体条件是否许可。根据运动强度、运动量看是否适合本人自身的体力支持;根据选择体育运动项目, 看是否存在自身感兴趣的项目;运动锻炼环境要选择是否适合自己行动方便、是否适宜;运动锻炼自身所在场所, 查看设备、器具是否全部齐全;若自身运动, 最好是结伴进行锻炼, 可以相互监督鼓励;如果对自身身体状态不熟悉, 最好有专业健身指导人员。

3.2.4 根据年龄选择

6~18岁:这段期间是少儿骨骼成长发育时期, 要符合他们在生长发育阶段的特点。这段期间的小孩子的骨骼富于弹性容易弯曲变形, 关节伸展范围较大, 但牢固性不好, 肌肉富有弹性水分很多, 少儿在运动上力量会较弱, 出现缺乏耐力的状况, 因此选择体育运动项目要注意负荷小、时间短、速度快, 如跳绳、打球、踢毽、游泳等。

19~40岁:这段期间是青年身体发育成熟完善, 处于人生中的高峰期, 这对身体体育运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这个年龄期间运动锻炼的人很多, 适合的体育运动项目也很广泛, 运动也很活跃, 但还是要注意适度, 注意身体的健康发展。

41~80岁:这段期间是步入中老年时期, 人们的身体状况生理因素都呈下降趋势, 骨骼、肌肉等都慢慢出现一些问题, 身体会出现各种状况, 严重者会出现很多疾病, 所以要慎重, 注意身体健康倘若运动不宜到人多的地方锻炼, 选择项目宜以气功、太极拳、步行、慢跑、上下楼等有氧耐力性锻炼。

3.2.5 注意事项

(1) 运动应逐步渐进:因为刚接触某项不熟悉的运动, 运动量要由小到大慢慢提高, 运动难道由简单到复杂, 难度慢慢加大, 负荷应逐渐地提高, 人体内脏器官系统的功能本身是具有一定的惰性所以在身体从相对安静状态进入运动状态时, 要有个逐步渐进的过程。

(2) 运动系统性计划:人们在体育锻炼中, 要有个明确的系统性计划, 不管你是初练者还是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人, 都应该按照自身的计划步骤坚持地进行锻炼, 合理安排。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有个良好的运动锻炼效果, 可以在系统性计划中不断提高运动锻炼水平, 也会不断发现自己的进步, 身体素质也会提高很多, 效果也会表明的很明显。

(3) 运动全面性调整:人体是在大脑皮层统一调节下的一个有机整体, 人体各器官、各部位、各种身心素质和活动能力是相互联系的, 所以要多注重心肺功能和适应能力的锻炼, 身体形态、机能和适应能力的都会得到提高, 追求身体素质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首要目标, 正确选择和搭配运动项目来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3.3 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培养锻炼的兴趣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实践过程当中, 我们应当尽快的将以往强调运动技术及体质的缺点克服, 高度的重视国民对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 帮助他们养成独立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并且逐渐的形成终身锻炼身体的态度与意识。此外, 还应当将有意义的运动消遣方式及手段提供给国民, 尽可能满足人们运动娱乐和运动精神上的享受和追求, 应当按照自身确立的远期锻炼目标和近期锻炼目标, 有计划持续, 要想获得理想的锻炼效果, 就要养成好的习惯。

3.4 始终坚持以整体观开展体育教学工作

可以说, 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在教学过程中, 要将课内和课外内容进行结合在一起, 确保学生每天至少都有1~2h的锻炼时间;同时, 还要坚持将普及和提高紧密结合, 这样一来, 可以促进群众性体育获得的顺利开展。此外, 始终坚持将体育教学和卫生保健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 采用更为科学的锻炼方式, 进而建立更为完善的医务监管体系。从而确保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3.5 要把学校的体育工作的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

学校的体育教育是当前现代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 这既要在学龄阶段应该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 从而确保学生在健康的状态下, 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完成教学任务当中, 并且在学生毕业之后也可以结合具体主观情况的不断变化, 不间断的从事科学、合理的锻炼, 提高人们的终身体育的意识, 这是人们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内容。除此之外, 学校体育不仅要追求阶段效益, 而且又要将阶段性效益和长远效益紧密结合在一起。

4 体育教学对国民身体素质提高的重要意义

身体素质是民族素质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民族素质的优劣及民族体质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民族乃至国家的存亡与兴衰。体育教学的加强, 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 这种发展不光是智力和体力的强弱, 还有身体各部分协同配合的能力。体育教学深化体育锻炼在国民心中意义, 可以强身健体、减少疾病、提高身体免疫力, 身体是一切的本钱。有—个好的身体, 才可能有充足的精力工作。人们至少应每天锻炼一小时, 持之以恒, 就养成好的习惯, 长久坚持下来, 将会受益无穷。体育教育不仅要增强人们的体能,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坚强的品格。所以培养运动锻炼可以让自己锻炼承受能力。

5 结语

总体来说, 体育教学是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必须要从根本上有效解决国民体质问题。在目前我国国民身体素质普遍下滑的情况下, 及时更新现代体育教学的观念, 通过科学正确的体育运动锻炼, 可促进人体正常生长发育, 同时, 又可以将人们从繁忙的学习以及工作当中解救出来。对于国民身体素质也会得以提高, 只有让国民体质加强, 体质、心智、素质各个方面都会得到相应的发展, 这对于个人是进步, 对于社会是进步, 对于国家更是进步, 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接班人。由此看来, 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及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能够认清当前国民身体素质存在的诸多问题, 并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王萍.抓好学习体育提高国民身体素质[J].铜仁师专学报 (综合版) , 2011, 3 (1) .

[2]新华网[EB/OL].http://sports.163.com/11/1121/15/7JD43QN D00051CA Q.html, 2011-11-01.

[3]陈华.再谈科学运动健身[J].黑河学刊, 2012 (2) .

[4]刘敬群.改进体育课程提高健身效益[J].成人教育, 2004 (3) .

国民素质的结构 篇11

和谐社会建设既是实现“为了人”的目的,也是“依靠人”的结果。探讨和谐社会建设与国民素质发展的关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以人为本,从根本上保证和谐社会建设不偏离发展人、依靠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目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国民素质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同构共进。“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1]人以实践的方式生产、创造社会,同时,渗透着人的社会性的实践也生产创造着人自身。从这个意义上讲,国民素质发展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互动共进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而国民素质的发展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本质的推动作用,可为真正实现社会和谐奠定基础。国民素质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同构共进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民素质发展支持并促进和谐社会的建构、运行,二是和谐社会建设规定并指引国民素质的发展与指向。

一、国民素质发展支持并促进和谐社会的建构与运行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及社会中唯一能动的因素。美国社会学家阿列克斯·英格尔斯提出:“那些完善的现代制度以及伴随而来的指导大纲、管理守则,本身是一些空的躯壳。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2]罗马俱乐部创建人奥雷利奥·佩西也明确指出:“人类万事的精华是人的素质和能力……人类命运所依赖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类素质——不仅是某些杰出人物的素质,更重要的是星球上几十亿人民的普通素质。”[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理想,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必须着力提高国民每一个成员的素质。

1.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终极目的和本质要求

个体是人类社会的一分子,社会是个体互相联系的有组织的集合体。马克思指出:“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的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的社会。”[4](P345)社会与个人是相互依存的,个人对社会具有依赖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还指出:“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5]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及社会中唯一能动的因素,是社会生产力中的“活的劳动”,个人发展的程度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价值尺度,“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6]。社会离开了个人就成了一堆毫无生气的物件。唯物史观既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是有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又认为这种客观规律不是“自在之物”,而正是存在于全社会的人的自觉活动结果之中的主体性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发挥主体力量进行创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人是社会交往和社会建构的本质和目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只是人为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人永远是这一切社会组织的本质”[7]。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和目的,社会历史是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历史,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主体能力以及人的主体素质的提升过程。人的多层次需要的满足、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和最高价值尺度。

2.国民素质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逻辑结论

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P294),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8],强调人是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满足人的需要,在于人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在他们那里,人的全面发展至少包括4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最基本的层次,是指人能够适应不同的劳动需求,把不同的社会职能当做相互交替的活动方式,这一点与旧式分工的消灭紧密相联;第二个层次是指在交替变换的职能中人的先天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第三个层次是指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第四个层次是指个体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这4个层次是《资本论》及其手稿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具体、完整、科学、精确的定义,它们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系统,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眼点是和谐。其中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包括人自身发展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是多元的,但最根本的价值目标是为了人、依靠人、适应人、塑造人、体现人,促进国民素质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有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作为基础,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第一要素,要解放、发展生产力,首先就要解放人,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增强人的能力。可见,国民素质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逻辑结论。

3.优秀的国民素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导因素,是生产力的首要的能动要素,没有劳动者也就没有社会的物质生产。不同时代、不同区域甚至不同的个体劳动者之间,劳动者的素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劳动者和管理者的素质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任何社会体制都有与之相适应的国民素质。国民素质的缺陷必然造成体制的缺陷,体制的缺陷又必然造成国民素质的缺陷;国民素质的提高必然带来体制的完善,体制的完善又必然带来国民素质的提高。因此,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转变与旧体制相适应的人的旧素质,塑造出与新体制相适应的人的新素质。消除旧体制的弊端并建立起新的体制,必须“开民智”,按照新的体制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塑造与之相适应的人的新素质,使人的价值观念、能力水平、道德人格、精神状态、社会心理和思维方式都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动力。同时,国民素质的发展是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涵盖制度建设、体制建设、组织建设和人的建设4个方面。制度建设主要涉及产权制度及公有制的结构和实现形式;体制建设主要涉及政府职能转换及企业营销机制、用人机制等;组织建设主要涉及民主集中制、党的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的建设;人的建设涉及人的价值观念、思维品质、心理水平、能力素质、精神境界等。制度决定体制,体制体现和实现制度,组织机构是体制形之于外的具体表现并具体执行体制的功能,而组织的运转则由个人的合力所推动,组织运转的成效取决于组织中每个人才智的发挥。在4个方面中,人的建设作用更重要、意义更突出,没有高素质的人,其他3个方面的建设是很难取得实际成效的。

4.基于公民美德的良好国民素质是政治文明建设的社会根基

公民美德就是公民个体在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实践过程中所应当具备的社会公共伦理品质或实际展示出来的卓越的、具有示范意义的公共性的社会美德,比如民主、参与、团结、合作、信任、正义感、责任感、平等、包容、同情心、互助、仁慈等。公民美德是民主政治的基础,是依法治国的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以基于公民美德的较高的国民素质为依托、为根基。

5.具有公共精神的国民素质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条件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现状。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于一体,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和谐文化贯穿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各个领域,体现着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内在要求,并具体表现为关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和谐社会的思想内涵。这种道德要求和文化导向具体包括国民的和谐意识、和谐思维、和谐精神、和谐行为以及全社会倡导的和谐理念、和谐价值、和谐关系与和谐风气。

国民的公共精神是和谐文化内化、升华的基础,是促进和谐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根基和灵魂,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建设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文化,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真正取得成效,就必须高度重视国民素质中公共精神的培育。

国民素质不仅是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公共精神和道德素质,国民的公共精神是社会凝聚和社会认同的要件。一个国家的公民和社会成员要有基本的公共精神和社会道德。具有公共精神的国民素质有助于人们树立适应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在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境界、调节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6.国民素质的提高可为建设生态文明创设先决条件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使生态环境明显好转、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依赖国民素质的提高。国民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传统粗放型经济向现代集约型经济转变,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国民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并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形成兼备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公民群体,才能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采掘和冶炼的回收率,才能降低单位产品对资源的消耗,从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开发替代资源。开发替代资源是解决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提高国民素质,构建合理的专门人才队伍和具有不同知识结构的劳动群体,是开发替代资源的先决条件。提高国民素质可提高人们广泛利用资源的能力,避免对少数资源的过分依赖和破坏性开发。高素质的国民对环境、发展、资源有着科学的认知,能规范自己和群体的行为,使保护环境成为自觉行动,为建设生态文明创设先决条件。

二、和谐社会建设规定着国民素质发展的指向与轨迹

正如社会客体规定着社会主体一样,社会的发展也同样制约着国民素质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总是生存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体系之中,离开社会的孤立的和抽象的人是不存在的。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时特别强调:费尔巴哈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P56)所以,要实现国民素质的发展,必须推动社会的发展。无论是人的生活状态的改善,还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都依赖于社会结构体系的生长和进步,只有社会发展了,才能为国民素质发展提供客观的前提和基础,离开社会发展而侈谈国民素质发展是没有意义的。人类是物质世界发展的特定产物,物质世界是人类存在的前提,人的历史活动不是随心所欲的,总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首先是生产方式的制约。农业经济时代以土地为主要经济资源,人被束缚在狭隘的宗法血缘关系中,国民素质的发展受到严重束缚。工业经济时代打破了宗法血缘关系的限制,人得以在广泛的时空关系中拓展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从而为国民素质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开辟了国民素质发展的新天地,为国民素质的发展提供了政治条件、物质条件、文化氛围和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从本质上讲也就是推进国民素质发展的过程。国民素质的发展要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即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才能实现。

1.和谐的民主政治是造就公民良好素质的制度保证和实现途径

政治和谐是指构成政治系统的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它首先表现在和谐社会要求的民主特征上,民主政治为锻造人们的民主意识、增强民主能力搭建了良好平台。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自己的国家,社会主义社会是人民自己的社会。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制度是以人民民主专政为国体,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政体,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参与管理一切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尽管社会主义政治体系的运行、政治活动的展开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每个人不可能对社会、对国家的每一事务都直接参与,但是直接选举制、间接选举制的设计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意志的实现。同时,人们还可以通过大众传媒、司法救济等途径充分行使自己的参与权。不言而喻,这一过程的不断展开和继续,不仅可以有力地促进和坚定人民的当家做主意识,而且也对人们民主心理的培养、民主意志的磨练、民主技能乃至文化素质的提高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培养人们责任意识、权利意识的天然场地。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的各级领导者是由人民推选出来的人民意志的执行者,他们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另一方面,由于权力具有两重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保证人民对自己推选的领导人有监督权和罢免权,就必须实现政治信息公开,赋予人民知情权。民主政治的拓展有利于人们民主责任意识的促进和民主技能的提高。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锤炼国民民主法治意识的载体。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治同样没有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下,公民的一切民主权利由社会主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同时又为宪法和法律所保障,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求社会各界和国民的行为必须以法律为准则,为法制所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

2.经济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和引擎

社会发展首先体现在经济发展上。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以人为本的经济和谐,解决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难以同步的矛盾,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让全社会共享,能够为国民素质发展创造物质条件。

经济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保障和时间保障。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的人必须有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作保证,才能使饮食、穿着、居住、交通、医疗等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和繁衍后代的需要得到满足,才能从事提升自身素质的各项活动。“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的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4](P74)显然,如果没有物质生活资料的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用较少劳动创造较多的社会财富或者用相同的劳动量生产出较多的物质产品,这就为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奠定了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从而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广大国民生活质量和受教育程度、普遍提升国民素质创造了坚实的社会基础;生产力水平越高,对劳动者素质要求就越高,而高素质的国民只有在接受高水平的教育和生产实践过程中才能形成。总之,只有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9]。马克思指出:要实现人的能力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根本的条件是缩短工作日。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其物质基础和前提。人的发展及其素质的提高也是如此,因为剩余产品的基础是剩余劳动的出现。只有当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可以区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时候,社会才赢得了自由的时间,人类才不需要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到物质资料的生产上,从而有时间从事科学、艺术、社会管理等物质生产以外的活动。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深刻地指出:“整个人类的发展……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10]

经济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动力与引擎。人的存在不仅是生命的存在,而且是有多种需要的存在。所谓人的需要,就是主体为保持和优化自身存在与发展的特有运动形式而对其他物质、能量和信息等客观条件的依赖和要求。人的需要在所有生物的需要中是最高级、最复杂的,它由生理到心理、由物质到精神、由低级到高级逐次提高。在人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首先要满足的是生理、心理等需求,在此基础上才产生出精神的高层次需求,而新的需求的产生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观念的更新,进而成为精神追求发展的内驱力。在这一内驱力的推动下,主体也不断丰富着与客体的关系,创造出新的交往形式和方式,从而使自身的思维、能力、智力等素质逐步得到优化和提高。

3.和谐文化是国民素质发展的依赖路径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思想灵魂和精神实质,是社会和谐的文化升华,也是人们追求社会和谐的智慧结晶。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也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发展的实践追求,它从根本上影响和制约着国民素质的发展。

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和谐文化作为非物质、非法律、非制度的因素,可以通过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等途径,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进行清理,对外来文化中的污浊进行抵制,对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反社会、反人道、反科学、反文明的落后文化进行批判,引导国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全社会逐步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共识,从而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道德要求,增强国民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思想道德素质。

和谐文化建设强调通过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把和谐社区、和谐家庭等和谐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广泛吸引群众参与,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从而极大地提升国民的心理素质。

4.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国民素质发展的生态保证

自然界是人类及其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国民素质发展就是一个在自然环境中实践和创造自己本质的历史过程。国民素质发展有赖于自然环境的发展并通过良好的自然环境来保证;而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问题的解决又必须依靠促进国民素质发展才能完成。人与自然环境这种互馈式的协同进化是国民素质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胡锦涛强调:“我们所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11]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国民素质发展的初始条件。自然界为人类及其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所必需的一切物质和能量。自然界以空气、水、食物、燃料、衣着、住房等形式提供的产品支撑着人的肉体存在,也为自然科学提供源源不断的丰富多样的研究对象,又为艺术提供了加工、消化的素材和对象。对人来说,自然界与人血脉相连、互动共生。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发掘人的潜能、促进人与人和谐的动力。人的实践活动本质上是在追求某种价值的实现。人通过实践改造自然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它显示了自然客体对人类主体的价值意义。在人与自然需要和满足的互换关系中,人的主体性得到了彰显,能动性得到了发挥。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展开,人对自然对象的认识越深刻、越全面,就越能发现客体对主体、自然对人类的新的价值意义,也正是对这种价值的不断“新发现”和一些价值的“要发现”、“未发现”构成了国民素质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内在动力。

人与自然和谐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全局性的意义。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模式,坚持走经济生态化的道路,能够有力地带动、促进社会中人与人的和谐。一方面,绿色技术、绿色生产、绿色服务乃至绿色文化产业,都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和公共政策的制定提高企业和公众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在共同塑造绿色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凝聚社会共识和服务热情,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中推进国民素质的发展。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国民素质发展有着同构共进的内在联系,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共处于社会发展与建设的实践中。国民素质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它能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并受和谐社会进程与水平的制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国民素质发展,也依靠国民素质发展,并且为国民素质发展创造条件、提供舞台。二者在理论上是一致的,在实践上是双向互动的,统一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之中。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01.

[2] [美]阿列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殷陆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4.

[3] [意]奥雷利奥·佩西.人类的素质[M].薛荣久,译.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25.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5.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40.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8.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93.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4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83.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370.

[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15.

国民素质的结构 篇12

一、“民智”与国民素质

(一) 民智与国民素质

“民智”是指“国民所具有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智识水平”。清廷1906年《宣示预备立宪谕》中提到的“民智”, 指“需要思想上的启蒙才能获得”。清末并没有“国民素质”这个概念, 在当时最具综合性且影响最大的当属由严复首先提出的“民力、民智、民德”2三要素说, 可以认为这三要素恰与“体、智、德”三项国民基本素质。

梁启超早期遵循康有为“开民智是兴民权、开议会之前提”3的思想, 进一步提出“开民智、开绅智、开官智”4三个层面逐步推进。结合严复和梁启超的三要素说, 国民素质似应包括身体素质、智识素质和道德素质。

二、预备立宪之背景

(一) 为什么需要九年预备期

韩大元教授认为, 载泽对九年预备之期确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而载泽本人则深受日本立宪进程的影响。他在《奏请宣布立宪密折》中说:“……日本于明治十四年宣布宪政, 二十二年始开国会, 已然之效, 可仿而行也。……”5同为出洋五大臣之一的端方认为“中国非立宪不可, 而速立宪又不可”。梁启超当时也认为“中国最速亦须十年或十五年, 始可以欲此。”

清廷最终采用了载泽的主张, 在1908年8月27日公布的《逐年筹备事宜清单》中把宪法的颁布时间定为1916年, 确定以九年为期筹备立宪, 整个筹备期限与程序基本照搬日本的立宪经验。

(二) 日本立宪的部分背景

考察日本立宪的背景,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清末的预备立宪最终选择了学习日本的模式。概言之, 日本在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主要有两个历史事件对立宪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一件事是自由民权运动。自由民权运动始于1874年 (明治七年) 提出的《设立民选议院建议书》, 该建议书除了对中央官僚实力增强之后产生的“有司专制”政权表达不满之外, 还说“夫人民对政府有缴纳租税之义务者, 即有对其政府只是与知可否之权利。”6这表达了纳税人有参政权的政治诉求, 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政府设立民选议院。此后民权运动进一步发展, 政府以诏敕的形式保证10年后颁布宪法和开设国会。7

第二件事是宪政考察团。为了缓解制宪过程中出现的冲突, 寻求近代国家的模型, 明治政府派出宪政考察团前往欧美进行了历时一年零十个月的考察。重点研究欧美各国宪法的木户孝允认为, 日本人民知识水平低, 制定宪法要靠“君主英断”, 普鲁士的情况与日本国情相似, 因而断言“尤当取者, 当以普鲁士为第一”;岩仓具视强调日本国体的特殊性, 要求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政治体制, 认为“普鲁士宪法最适于渐进主义”。8最后, 权臣们选择了同为国家主义且保持强大军权的普鲁士宪法作为日本之模仿对象。

日本明治宪法制定的大体程序是:1881年确定宪法基本原则;1882年伊藤到西方国家考察宪政;1883年设立宪法取调所 (后改为宪法调查局) ;1885年废止太政官制;1886年开始起草宪法;1888年设立枢密院;1889年公布宪法;1890年实施宪法;1890年实施众议院选举, 11月帝国议会正式开会。9从上述程序可知, 日本立宪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 九年中需要做哪些准备

从1908年到1917年间要做哪些立宪的准备工作呢?其中哪些又与提升国民素质有关?《九年预备立宪逐年推行筹备事宜清单》给出了答案。

以第一年 (光绪三十四年) 为例, 该年要办的事情如下:“筹办咨议局。颁布城镇乡自治章程。颁布调查户口章程。颁布清理财政章程。设立变通旗制处, 筹办八旗生计, 融化满汉事宜。编辑简易识字课本。编辑国民必读课本。修改新刑律。编订民律、商律、刑事民事诉讼律等法典。” (10)

(四) 与立宪有关的国民素质的三个因素

经过比较, 笔者最后选取了教育背景、社会经历和自治能力三个因素作为研究与立宪有关的国民素质的三个切面, 下文将详述之。

由于受资料的限制, 笔者无法考察晚清最后十年 (1901-1911) 的国民素质。所以在研究教育背景和社会经历两个因素时, 将借助严泉博士对1913-1923年民国首届国会制宪议员社会政治背景的研究成果来进行论述。 (11)

1. 教育背景

严泉博士首先把教育背景分为传统功名与新式教育, 传统功名指前清的科举功名;新式教育则包括国内高等学堂、法政专门学校和国外留学的经历;此外还有兼具传统功名与新式教育背景的议员。据统计, 在1913年71名宪法起草委员会的制宪议员当中, 已知新式教育专业背景的议员共有42人, 占总人数的59.2%, 其中法政、政经专业39人, 占已知专业背景议员总数的92.9%;1923年民国宪法完成阶段的110名制宪议员中, 已知新式教育专业背景的议员共有43人, 占总人数的39.1%, 其中法政、政经专业28人, 占已知专业背景议员总数的65.1%。仅从教育背景来看, 这两批制宪议员是具有相当程度的智识水平的, 尤其是具有法政专业知识。

2. 社会经历

社会经历主要是指制宪议员们在制宪前的社会活动, 最重要的是职业背景。据统计, 1913年前担任过政府官员或议员的有26人, 占已知社会经历议员总数 (51人) 比例的51.0%, 教育、新闻界人士及学生共25人, 其中学生占已知社会经历议员总数的33.3%;到1923年情况有所变化, 在92位已知经历的议员中, 参加过护法运动的议员有70人, 1/3的议员在各级政府中担任过官职, 还有少数议员从事过新闻、教育、工商、律师等职业。

3. 自治能力

包含在梁启超论“民德”中的自治能力, 也是国民素质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地方的有效自治不仅能够制衡和限制中央权力, 还能够培养人民的民主意识 (12) 。清末地方自治的实践中, 由袁世凯推动的天津自治成就最大。1906年8月, 天津自治局成立, 做了制定章程、调查户口等一些前期准备工作;此后又设地方自治研究所教习法政、地方财政等知识;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天津自治期成会, 拟定自治章程;1907年8月通过选举选出的天津议事会成立。

综上所述, 国民素质中的教育背景、社会经历和自治能力这三个因素都与立宪成功与否有一定的相关性。

三、小结

上一篇:大气颗粒物监测仪下一篇:世界经济发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