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发展

2024-08-21

国民发展(精选12篇)

国民发展 篇1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开始, 全国各地国资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今年2月底, 已经有上海、重庆、广东、山东、北京等10多个省市部署了国企改革路径。其中, 混合所有制成为多地国企改革的落脚地。

是多年来的探索

其实, 混合所有制并非新鲜事物, 在地方政府和企业界已有不少探索。据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石军介绍, 目前全国已有90%的国企进行了公司股份制改造;央企70%的净资产已属上市公司;央企及其子公司引入非公资本的企业户数已占到总户数的52%;到2013年10月, 全国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已占全部境内上市公司的80%以上, 资产已经达90%以上。

而我国在石油、天然气领域对混合所有制的探索也早就迈开了步伐, 尤其是在能源大区新疆。

2012年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三方合作, 在克拉玛依组建了红山油田公司, 共同投资勘探开发准噶尔盆地油气资源。

红山油田公司总经理杨生榛说, 红山油田的运作模式实现了三方共赢。红山油田未来的勘探开发仍由中石油负责, 吸引了中石油更大援疆项目投资;而自治区及兵团则可借助这个平台获取部分原油资源, 用于吸引更多社会资本, 推动当地石油石化产业的招商引资并形成产业链。

除此之外, 一些大型化工企业也在混合所有制方面进行了探索。

2013年9月, 上海华谊集团召开党政班子联席会议, 原则上通过将树脂所、橡研所股权划转入塑料所, 整合后企业名称为上海塑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由经营骨干团队集体出资设立有限合伙制企业, 以此为平台持有新公司股权, 经营骨干团队以增资方式持有新公司10%~15%股权, 经营管理层出资不低于团队出资总额的50%。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辉介绍说, 海化下属企业早就迈开混合所有制的步伐了。比如海化以往管理层级比较多, 下属企业的数量也比较多, 通过这几年持续的改革, 子公司的数量大大压缩, 所有制成分大大改变, 很多企业都已经实现彻底改制了。有些辅业板块 (如建筑建材、机械加工) 已经由国有改成私有了, 有的出租了, 有的不具备竞争力的产品就关闭淘汰了, 有的股权进行了转让转移, 有的采取了资产租赁等措施。“改革的效果都还不错, 可以说海化走在了国企改革的前列。因为海化的盐化工、纯碱、氯碱等产业是充分竞争且产能过剩的领域, 同时在这些领域, 民营经济已经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 因此改革的迫切性更强。”

是国企发展的趋势

2014年2月19日, 中石化宣布对其油品销售业务板块现有资产最大可拿出30%的比例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参股。这被外界视作央企推动混合所有制的标志性举措。中金公司投资战略部一位经理说, 中石化此举将改善公司的负债结构, 缓解上游投资的资本压力。中石化将成为此次改革的受益者, 他们可以将更多的资金、精力投入到上游勘探领域。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信息部副主任祝昉指出, 在能源行业, 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和保障能源战略安全有关。当前, 我国约有10万家加油站, 两大油企占了60%, 其他的有少数民企、外企以及中海油、中化等。但总的说来, 油气在我国一次能源中所占比重还很低。国外都在朝轻质化方面发展, 但国内还是以重质化为主。当前, 能源领域的改革对于改变这种现状都是有好处的。“将民企纳入央企一起卖油, 可以使得成品油销售市场更加规范。以前个别地方炼油不是很规范, 现在纳入正规军了, 估计会好很多。再说, 民营企业这么多年一直想进入这个领域, 也该开放了。像美国加油站很多, 所属不同, 价格也不同, 这样可以形成不同层次的竞争, 市场会活起来。”祝昉说。

化工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领域, 市场化程度较高, 而且普遍存在产能过剩的现实。由于产能过剩, 竞争加剧, 造成近几年化工企业普遍效益不太好, 这既有市场原因, 也有体制机制原因。所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特别是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改革迫在眉睫。“国企要有进有退, 要发挥国企的优势, 进入那些门槛高、资金技术密集、能发挥自己优势的领域;退出没有比较优势的领域, 这也是一种产业升级。在现有领域, 要改造企业的体制机制, 发展混合所有制就是改变体制机制的一种载体。”王辉如是说。下一步, 海化打算找一个合适的突破口来进行突破, 比如找一个资源上有匹配、管理上有互补、市场上有协同的战略合作伙伴, 未来将与同行进行这方面的交流和探讨, 希望在时机成熟时有所突破, 这个步伐需要加快。

2月18日, 四川省发改委主任在四川省能源工作会议上表示, 未来将加大能源领域向民间资本开放力度, 试水页岩气开发混合所有制。四川省页岩气资源量居于全国第一位, 目前国内首个央企和地方合作页岩气开发公司已在四川成立。预计该区域页岩气开发将很快引进民间资本参与, 对未来油气开采领域引入民资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近期, 上海有关部门发文培育国有的跨国公司, 上海数家大型国企纷纷通过股权激励引入战略投资者并拥护互联网等方式推动相关改革。广东省则强调混合所有制的企业将有明显的提升, 而且不设国资持股比例下限, 加之引入互联网思维、负面清单制度, 促进整个国企转型升级和发展壮大, 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 企业的改革是一个大动作, 不同企业有不同的情况, 如何具体操作非常重要。据了解, 华谊集团正在进行的三所整合就做了非常多的具体工作:资产部要帮助做好三所资产梳理工作, 加快资产转让、处置和资产损失的核销, 进一步夯实资产;投资规划部要帮助优化项目方案, 与工程公司沟通, 加快推进项目初步设计和在青浦区的项目立项备案;人力资源部要指导帮助做好三所人员分流方案, 并报集团审批;纪委监审部要研究经营团队和骨干持股规范问题, 确保政策公平公正。

是民企一直的期盼

显而易见, 对混合所有制改革最期待的是众多的民营企业。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奇美化工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殷永祥向笔者说:“把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提升到同等地位, 平等竞争, 这样非公有企业发展空间会更大一些, 发展的压力会小一些, 环境会更公平一些。”

“在石化行业, 国有企业起到了支柱作用, 而非公企业则是把行业缝隙填平, 改革开放30年来也证实了非公经济对国家对行业的作用。如今二者被提到同样的地位, 以后就是哥俩了, 虽然高矮不一样, 大小也不一样, 但非公经济的政治地位得到了肯定。”全国政协委员、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建民如是说。奥克这几年的发展一直围绕着中石油、中石化的环氧乙烷原料在走, 和中石化扬子石化的子公司就有合作关系, 以各占50%的股权建立了一家合资公司。这种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确能优势互补, 不仅有利于双方做大做强, 也能让各自得到可持续发展, 让1+1>2。而且民营企业发展到一个规模, 也非常需要向国有企业学习好的管理, 学习人才培养机制。“去年6月, 我们又在武汉石化旁边建立了一个12万吨/年环氧乙烷精深加工项目, 这个项目得到了中石化的重视和支持, 现在国家在宏观层面出台了这样的政策, 对于我们来说就更加如鱼得水了。”朱建民表示。

上市企业新疆浩源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吐尔洪·艾麦尔也表示:“我们希望有机会能参与央企项目。比如中石化的油气管线项目, 若能以参股形式介入, 对公司做强做大主业, 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将是一个不小的贡献。”

“我们与中石化的合作早在两年前就开始了。”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倪娟说。她口中的合作是指总投资1590亿元的中国石化新疆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工程 (即新粤浙管道) , 管道总长约8000千米, 干线起点为新疆伊宁, 终点为广东省韶关, 途经13个省区市, 年输气能力300亿立方米。其中, 广汇能源富蕴40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成为首个拿到发改委“路条”的新粤浙管道配套煤制气项目。倪娟表示, 双方现已有了合作的基础, 若有机会进一步合作是最好的。

中国尚舜化工控股有限公司则是国企改革的成功案例。“只要不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 就不应该国有。很多国有企业存在体制僵化、机制不灵活、吃大锅饭、人事制度不合理等弊病。”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尚舜化工控股有限公司执行主席徐承秋表示, “我们公司前身是1976年成立的山东单县有机化工厂, 1998年由国有企业改制成民营企业。改制15年来, 公司发展非常快!体制改变后, 机制就灵活了, 人事制度就不受条条框框限制了。改制前的年产值为2000多万元, 2013年产值达到18亿元, 连续15年以30%多的速度增长。”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也不是完全没有阻碍。朱建民委员说:“在某个时期我们也有一些顾虑, 比如国有企业强调稳, 我们强调快, 这就是公有和非公有的差异, 但这并不是致命性的。我们希望能够灵活快速地对市场作出应变, 50对50的股权不利于作出这样的决定, 非公经济也可以控股, 这更利于解决市场突发问题。”

国民发展 篇2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风景旅游开发区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区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业经区第十六届人民政府第二十三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下达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要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一)明确责任,确保完成统筹建设资金收入计划。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4000万元由规划分局负责落实;教育费附加2580万元、城市建设维护费4686万元由区财政局负责落实;土地收益13650万元由国土资源分局负责征收落实;污水处理专项收入300万元和超标排污费分成收入300万元(不含两家电厂市返还)由区环保分局负责征收落实;水资源费计划收入868万元(其中水资源管理办公室负责征收落实572万元、镇政府负责征收落实296万元),区分成收入521万元(其中水资源管理办公室负责征收落实343万元、镇政府负责征收落实178万元),扣除水资源管理办公室人员工资经费120万元,区统筹收入401万元;人防设施建设费777万元(区统筹700万元)由区人民防空管理办公室负责征收落实;污水处理费1156万元由区水资源管理办公室负责征收落实400万元,区自来水公司负责征收落实600万元,镇政府负责征收落实156万元;河道管理费15万元由区水务局负责征收落实。各征收单位在年度计划下达后,要采取有力措施,应收尽收,确保年度收入计划任务的完成。各有关单位每季度统筹资金收入情况要于季度次月10日前报区发改局,区发改局汇总后报区政府。年终完不成收入任务计划的.单位,要向区政府写出书面报告,说明原因,并由区政府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处理。

(二)严格执行项目投资计划,完善项目建设手续。项目承建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年度投资计划进行建设,严禁擅自提高标准、扩大规模。项目投资额超过计划投资额5%以上必须重新上报审批。对在项目建设中不按程序调整投资计划,超出投资计划的部分,一律按超概算处理,不再安排资金计划。项目建设要严格按照《区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严格落实项目建设手续,确保项目建设合规合法。

(三)加大统筹建设资金支出监管力度。区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程序支出资金。政府投资项目竣工前拨付资金不超过投资计划的70%,项目竣工后一个月内,向区发改局提出验收申请,报政府投资审计专业部门审计,经验收合格并审计后,根据审计决算拨付至项目实际决算投资的90%,剩余10%作为保证资金预留,一年后一次性付清。对资金计划拨付超出实际投资部分,由区财政部门收回或纳入次年资金计划予以安排;对当年计划安排资金与实际投资不足部分,在以后年度统筹建设还款资金计划中予以考虑。投资项目审计由区财政局和区审计局负责,区财政局负责投资50万元以下项目审计;区审计局负责投资50万元以上项目审计。审计费用按审减额的5%由区财政支付。区审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审计力度,对政府投资项目一律进行审计,杜绝资金浪费和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对挤占挪用建设资金的违法违纪行为将严肃处理。

国民发展 篇3

一、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给农民以平等的公民权。自从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农民便失去了1954年宪法规定的“自由迁徒”的权利,被牢牢地束缚在贫瘠土地上。农民的孩子天生是农民,这种城乡分割的户籍世袭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从而造成了不同的身份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保障制度、公共服务制度的城乡差别。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已成了农民进城的一道门槛,不仅限制了农民自由迁徙的人身权利,而且也使农民失去了平等就业的机会和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这是极不公平的,也是不符合市场经济法则的。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机会均等,而现行的户籍制度,不仅不利于农民公民权利的保障,而且也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孙志刚事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建议尽快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人为差别,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

二、取消农民就业的限制性规定,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实践证明,减少农业就业规模是富裕农民的必由之路。据统计,去年全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已达9900多万人,农民收入增量中有47.8%来自打工收入。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但是目前的一些城镇就业政策限制了农民进城和公平就业,对农民工的待遇仍然带有一定的歧视性。本来农民和工人只是一种职业称谓,不是一种固定的身份。但是现在农民即使进城当了工人,成为产业工人的一部分,仍被叫做“农民工”,享受不到城镇职工应有的福利和保障待遇。只有少量农民工拥有符合法律规定的劳动合同,大量的农民工只能干“脏、累、差”的临时工,而且工资极低,被拖欠工资的现象非常严重。据报道,去年底建筑行业清欠农民工工资228亿元,但仍有48.5%的陈欠未清,农民工成为流动在城市边缘和底层的一个弱势群体。应尽快取消对农是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使农民工也能享受到与市民同等的待遇。

三、建立城乡统一税制,实现城乡税收义务平等。目前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这种改革还很不彻底,不符合现代税收制度的要求。现代税收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对商品征税,产品进入市场就征税,不进入市场就不征税。而现行的农村税改政策包括对农民吃的口粮、留的种子、饲料都要征税,并且不扣除成本、费用,实际上是对全部农产品征税,不是对商品征税。据统计,目前我国农业商品量大约占农业产品总量的40%左右,等于无形中增加了农民60%的额外负担,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市场经济不能拿地租当税收。目前,我国农业税占财政收入的2.6%,已经具备了取消农业税和反哺农业的条件。应改征个人收入所得税,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税收制度,实现城乡税收义务的平等。

四、加大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农民提供公共产品。长期以来,农业以“剪刀差”的形式为工业积累做出了巨大牺牲,但农民却很难享受到公共产品服务。城市的道路、供电、供水、供暖、供气、通讯、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产品,主要是靠政府投资。而农村则主要靠农民集资,“人民道路人民修”、“人民教育人民办”,就连乡、村干部的工资也靠农民来供养。应当说,这是一种不公平的国民待遇,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公共财政的要求。实际上这是政府职能上的“缺位”,忽视了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促进社会公平的职能,忽略了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发展,造成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局面,使城乡差别进一步拉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农村转移支付力度,改造落后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大力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农村物质文化生活质量。

国民发展 篇4

法国古典经济学家西斯蒙第早就指出: “经济学的目的应当是人, 而不是财富。经济学家的任务是使人人都有可能过上最佳质量的生活。”他强调, 经济学是以增进人类幸福为目的的一门科学。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货币积累是一种不自然的活动, 它会使从事这种活动的人失去人性。由此可见, 经济与人文、发展人文经济与提升国民幸福指数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人文经济也有人称之为人本经济、人道经济, 等等。它是指这样一种经济模式, 这种经济模式以保障人的幸福和尊严为目的, 协调物质与精神、效率与公平、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生态之间的和谐发展。人文经济不仅包括经济价值, 还应包括社会平等、生态平衡、环境舒适、以及美、尊严、生活情趣, 等等。

国民幸福指数, 是人们对自身幸福感的一种评价指标, 用来衡量自身生存与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 它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居民收入及自身素养等紧密相关。

发展人文经济, 就是要求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摒弃和纠正过分偏重物质畸形发展的错误理念和做法, 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尊重公民权益, 倡导公平正义, 维护社会稳定, 提升公民的幸福感。

二、发展人文经济必要而又迫切

1. 粗放式经济增长, 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明显。在我国不少地方仍然延续高投入、高能耗、高消耗、高污染、多占地为特征的“四高一多”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由此导致的空气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异常等问题愈演愈烈, 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有统计表明, 我国约有15% 的GDP依赖于环境的破坏。这意味着, 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 并没有真正重视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2. 传统落后的经济管理, 致使劳动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下, 管理者对经济的管理只见“物”不见“人”。即使有的地方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但仍然只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源消耗的减少、技术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等“物”的因素高度关注, 而对人的因素重视不足, 如对劳动者工作环境的改善、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劳动者社会保障的增加、劳动者工资报酬的增长等关注不够。

3. 民生问题突出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有研究表明, 对于人类感知到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来说, 社会关系远比金钱重要。为了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因利益调整而引发的民生问题逐渐增多。比如, 收入分配存在不公, “三农”问题难以根除, 生产安全和食品安全事故不断, 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看病贵看病难, 教育乱收费, 官场腐败, 等等。由此导致政府公信力受损, 社会矛盾频发, 国民幸福感下降。

三、发展人文经济的主要途径

1. 以“保障人民生活富足”为目的, 努力做大经济总量。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动摇, 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通过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建设,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扩大对外开放等途径, 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做大社会财富“蛋糕”。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的, 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2. 注重人文关怀, 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在经济发展中, 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和发挥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主人翁精神和主体地位作用。尤其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 要进一步改进用工制度和用工方式, 提高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 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让职工真正享受企业发展的成果, 激发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实现企业与个人良性互赢。

3. 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当前, 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 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要切实解决好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重大民生问题, 让人民群众普遍享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红利; 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新特点, 妥善处理好各种人民内部矛盾, 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 在利益调整、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执法司法等方面采取措施, 构建和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让人民群众平等和谐地享受幸福生活。

4. 提高国民素质,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国民幸福指数的高低, 不仅取决于物质财富的多少和外部环境的优劣, 还取决于其内心对幸福的感受和自身的价值观。所以, 一定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对国民的科学文化、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引导他们做一个人格健全、诚信友善、乐观向上的人, 珍惜生活, 感恩社会, 知足常乐。

四、发展人文经济与提升国民幸福指数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 低发展与低幸福。低发展必定导致低幸福。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 提升国民幸福指数才有根本的保障。事实证明, 如果物质财富匮乏, 人们为了维持生存相争逐利, 社会就会产生动荡, 人民生活就无幸福可言。

2. 低发展与高幸福。低发展维持不了高幸福。当经济不发达, 物质财富不富足时, 过分追求所谓的幸福, 只能是“苦行僧”式的“苦中作乐”。单靠精神层面维系的幸福, 是不能长久的。

3. 高发展与低幸福。高发展谨防产生低幸福。如果国家的经济财富大幅增长, 而国民感到不幸福或低幸福, 那么, 这种不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归根到底是没有意义的发展, 最终也会因失去内生动力而停止。

4. 高发展与高幸福。高发展持续保障高幸福。必须坚持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大力提高经济发展的福祉转化率, 建立经济发展与人民幸福的良性循环互动, 保障人民幸福安康, 社会和谐繁荣。

总之, 作为政府, 在致力于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同时, 必须更加注重节约自然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加大人文关怀, 保障民生利益, 维护公平正义, 化解社会矛盾, 提升国民素质, 为当代人乃至后代人的幸福生活作出不懈的努力。

摘要:立足发展人文经济与提升国民幸福指数的相互关系, 阐述了人文经济和国民幸福指数的基本内涵, 探讨了发展人文经济必要性和主要途径, 指出了发展人文经济与提升国民幸福指数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问题。

关键词:人文经济,人文关怀,民生保障,和谐幸福

参考文献

[1]程艳.和谐社会重在改善民生.西城论坛, 2008, (3) .

[2]刘泰来.对构建和谐山西的人文经济学探索.经济师, 2007, (5) .

[3]刘泽雨.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动.社会科学, 2003, (2) .

县国民经济发展工作汇报 篇5

1-5月份,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3.8亿元,同比增长17.6%;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231.6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7029.8万元,同比增长60.1%;全县实际引进内资29041万元,同比增长25.93%,引进外资360万美元,港币1000万元,同比增长47%;外贸出口61万美元,同比增长25%;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324万元,同比增长13.5%;全县工业用电1284万度,同比增长38.4%;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496万元,同比增长64.1%;财政收入3984.5万元,同比增长26.8%;共投入6500多万元用于兴安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现开工投产企业30家,实现工业增加值8602万元,产品销售收入25597万元,实现税金803万元。为全面完成今年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其主要措施是:

一、坚持把扩大投入作为加快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

1、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和抓手,我们紧紧扭住招商引资这个扩大投入的“牛鼻子”,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开放主战略,确保全年引进内资5.5亿元,引进外资1250万美元。一是完善招商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招商引资考核体系,不断拓宽考核范围,创新考核方法,在重视考核实际固定资产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考核项目对xx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二是创新招商方式。实现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全民招商向全民安商转变,广泛采取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网上招商、委托招商、企业招商等方式,使招商引资向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转变,降低招商成本,提高招商效率。三是注重招商质量。放下架子去招商,提高门槛引项目,招商引资要“三讲三看”:即讲质量,看引进项目的履约率、实际进资数;讲效益,看引进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讲回报,看引进项目能为当地解决多少就业岗位,产生多少税收。四是优化投资环境。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县级领导挂钩招商引资企业联系制、首问责任制,严厉打击破坏投资环境的人和事,使客商进得来、留得注能发展。

2、壮大发展民营经济。积极鼓励民营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以参股、收购、租赁等各种形式,搞好兼并、联合,重点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旅游、教育两大产业的发展和国企改制,实现低成本、高速度扩张,走集约化经营、现代化管理、规模化发展、品牌化壮大之路。力争全县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实现税收均较上年增长25%以上,新增民营企业53家,纳税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新增10家。

3、科学规划布局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利用XX高速公路挂线等区域产业发展布局,加快320国道、横铅公路的特色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设进程;依托我县红色旅游资源和自然风光资源,积极策应XX大旅游战略,加快对XX革命旧址群和XX山生态旅游度假村开发建设步伐。

二、坚持把推进工业化作为全县经济工作的核心来抓

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化核心战略,把园区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载体来抓,不断提高产业聚集效益,逐步提高特色园区水平。

1、做强做特工业园区。一是加强园区科学规划。不断完善园区规划,留足发展空间;编制规划尽可能体现产业特色,避免重复布局。二是千方百计解决用地紧张的矛盾。进一步盘活存量,激活增量,增加用地容量,逐步完善用地审批制度,采取由建设、国土、园区、招商等单位参与的联合审批方式,把土地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三是加快园区建设进程。进一步完善园区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后续工程,同时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聚集”的原则,全面启动园区二期工程建设,力争全年新增入园规模企业20家。四是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率。把有限的土地指标用足用好,根据项目的技术含量、规模大孝带动作用、资金到位速度、集约用地水平排出用地顺序。五是做好入园企业跟踪服务工作。切实帮助解决入园企业亟需解决的实际困难,围绕园区企业用地需求,加强对农民工开展技能培训,解决好企业的招工难问题。

2、培植壮大县域经济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劳动力、土地、水电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找准产业定位,力争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工业经济的比重达到60%以上。加大扶优扶强力度,即建材业重点扶持县XX窑水泥厂50万吨技改工程项目,促其上规模、上档次、出效益;食品医药业重点扶持赣绿葛业和富达果胶、XX制药公司提升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并在原料供应上进一步做好协调服务工作;金属加工业重点帮助锁业、铜材加工业做强做大,在劳动力供应和外部环境上尽全力支持;服装加工业重点抓好无极制衣有限公司的规模生产;有色金属矿业重点协助县钽铌矿完成技术改造,力争达到国家中型矿山标准,促进XX完成2000万元技改投入,提升生产加工能力;纺织器材业重点帮助长河公司全面完成迁建园区工作。

三、坚持把提升农村发展能力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来抓

发展我国民间科技创新的建议 篇6

民间科技研究者是一个人数超过职业科技研究者的庞大群体。随着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我国民间科技队伍将迅速扩大,可能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主力军。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民间科技研究者和民间科技创新活动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参加首届全国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的全体与会者,就我国民间科技发展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提出了《发展我国民间科技创新的建议》,其内容如下:

1.充分发挥民间研究者与民间科技创新活动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和谐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民间科技研究者与民间科技创新活动不仅能为国家提供自主创新成果,而且是提升全民创新素质、打造国家创新基础、培育创新土壤,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要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尊重创新、保护创新的社会氛围,关心、理解、帮助民间科技研究者,尊重和支持他们的创造性劳动。

2.把民间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管理范畴

政府科技主管部门要设立负责管理民间科技创新的机构。从政策和制度上作到民间研究者和职业研究者在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交流以及竞标、立项等方面受到同等的对待;从规划、经费、实验条件等方面支持和帮助民间科技研究。要引导、鼓励有条件的民间研究者与职业研究者创立民办科研机构,简化审批手续,废除“挂靠单位”的规定,依法进行管理。

3.为民间科技研究成果的评价提供条件和保护

建立民间科技创新评价系统与评价服务机构。对申请评价的项目,有关部门要组织相关专家学者进行客观、公正的评议。通过评议,对有学术价值或有商业价值的项目,向有关部门推荐,以使其得到开发和推广。对可能具有重大意义的民间科技成果,应由国家有关部门及时组织评审,以免花落人家。

4.重视民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自主创新人才资源

发现、培养民间科技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条件。在我国民间,藏龙卧虎,人才辈出。要改变重学历、轻能力,重论文、轻实绩的人才评价和用人机制,引导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国有企业从民间科技研究者中吸纳人才,增加新鲜血液,活跃学术空气,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5.为职业研究者与民间研究者搭建交流平台,引导和推动两股力量的融合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营造宽松、公平的学术环境,消除对民间科技研究者的歧视;给予民间研究者平等的学术交流权利,允许民间研究者到大学和科研机构作访问学者,进行科学实验;允许民间研究者参与主流科技界的学术活动;鼓励职业研究者参与、支持、指导民间科技创新活动,促进两股力量的融合,形成互补双赢的局面。

6.建立民间科技创新组织,促进民间科技创新活动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体中国人民的责任,不仅需要职业研究者勇挑重担,而且需要民间研究者与科技创新企业的密切配合,还需要全体民众的积极参与。建立民间科技创新组织,可以把分散的力量组织起来,为民间科技研究者和民间科技企业提供帮助与服务,引导和推动民间科技创新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

首届全国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全体会议通过

工业污水排放与国民经济发展 篇7

1 区域经济发展与污水排放关系分析

经济发展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 环境容量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 也参与到区域经济发展中, 污水排放是消耗水环境资源的主要途径.一个区域的水环境容量是有限的, 如果不采取适当措施控制污水和水污染物排放, 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必将受到污染, 导致缺水危机, 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与污水排放量关系由1997~2005年GDP增长和污水排放总量的关系可以看出, 南京市的污水排放总量在2001年之前, 随经济增长而增加, 2001年以后随经济增长而下降, 反映了南京市在水污染治理上有了较大投入,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苏州市的污水排放总量总体随经济发展而增加, 说明苏州市的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徐州市污水排放总量与随经济发展的关系呈跳跃状, 忽高忽低, 说明徐州市的环境保护工作有明显的时效性, 发展经济还是目前的主要工作。从万元GDP污水排放量来看, 3市总体呈下降趋势, 说明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重视。但各市由于产业结构、水资源紧缺程度及对环境保护重视的程度不同, 反映了各市单位GDP排放的不同特点。南京市单位GDP污水排放量底数大, 下降速度GDP与污水排放总量关系快, 目前还处于一个较高水平, 但由于南京是以高耗水的重工业为主的城市, 要下降到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还需要工业技术的革新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苏州市单位GDP污水排放量底数小, 下降速度缓慢, 下降空间也较小, 特别是在2001年出现了急剧上升, 这可能与当年投产的引进投资结构有关;徐州市单位GDP污水排放量底数也较小, 下降速度缓慢。

2 工业发展与工业污水排放关系分析

从工业污水排放量来看, 工业污水排放量与工业GDP增长关系和区域污水排放总量与区域GDP总量增长关系较为一致, 表现出区域污水排放量的增减与工业污水量的增减有很大的关系。南京市总体表现为随着工业GDP的增长, 工业污水排放量下降, 而万元工业GDP的污水排放也直线下降, 工业COD排放量下降很快, 工业污水中COD平均排放浓度较低, 2005年为64.19 mg/L, 说明南京的工业污水达标排放控制很好;苏州市表现为随着工业GDP的增长, 工业污水排放量上升, 而万元工业GDP的污水排放呈下降趋势, 工业COD排放量呈上升趋势, 工业污水中COD平均排放浓度较高, 2005年为86.36 mg/L, 说明苏州的工业污水中污染物排放还有进一步控制的能力;徐州市表现为随着工业GDP的增长, 工业污水排放量出现波动, 而万元工业GDP的污水排放呈下降趋势, 工业COD排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工业污水中COD平均排放浓度在3市中最高, 2005年还高达192.5mg/L, 说明徐州的工业污水中污染物排放控制能力还应进一步提高。

3 讨论

目前, 我国各地区对环境污染控制的考核指标是以当年的环境统计数据为准的, 虽然也有一些动态指标, 如与上年度比较、总量削减等, 但由于各区域基础不一, 采用当年的数据不能反映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采用过程分析法, 以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污染物排放的关系, 分析他们之间的协调程度, 可反映一个区域长期的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及污染控制的力度。这对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尤为重要, 由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 南京市由于高耗水工业集中, 都市水消费水平高, 污水排放量和水污染物排放量基础大, 但南京市在污染控制上的成效也最明显, 单位GDP污水排放量下降最快, 污染物排放浓度控制最好, 特别是工业污水排放下降明显, 排放平均浓度已接近城镇污水厂一级排放B标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污水总量控制上, 调整好产业结构, 采取节水措施, 减少污水的排放;苏州市污水排放总量不大, 单位GDP污水排放量下降, 但是污水排放量随GDP增长增加明显, 特别是工业。苏州市的经济增长已依赖于对水的需求, 污水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将成为制约苏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但是苏州的单位GDP污水排放量已经较小, 降低污水排放量的空间已经不大, 因此要在污水排放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浓度上同时加以控制;徐州市因工业相对单一, 且水资源相对紧缺, 污水排放总量基础不大, 单位GDP污水排放量较小。但是污染物排放浓度明显很大, 并且从其污水排放量与GDP的关系呈波动状来看, 该市还是处于以经济发展为核心, 环境保护工作有明显的滞后性。因此徐州市的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应该是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浓度。3个典型区域代表了我国目前城市经济发展的3种不同模式。苏州市是外向型经济城市的代表, 在发展中要注意不能引进污染大的企业, 避免成为外国发达国家污染转嫁地;南京市是国有企业占主导城市的代表, 产业结构以耗水大的化学工业及新兴电子产业为主,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 污水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徐州市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代表, 目前工作的重点还在于如何发展经济, 对环境保护工作时紧时松, 要注意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4 结论

4.1 南京市水污染控制是长期且有效的;

苏州市经济发展依赖于污水排放量的增加;徐州市环境保护工作相对于经济发展有滞后现象。

4.2 南京市水环境保护工作的下一步重点

是削减污水排放总量, 降低单位GDP污水排放量;苏州市的重点是污水排放总量的削减和污染物排污浓度的控制同样重要;徐州市的重点是污染物排污浓度的控制。

4.3 采取过程分析法可比较各个区域的环

境保护工作成效, 也同样可以分析单一区域的环境保护存在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林芳, 张海斌.现行GDP与绿色GDP的比较[J].上海统计, 2003 (6) :19-22.[1]李林芳, 张海斌.现行GDP与绿色GDP的比较[J].上海统计, 2003 (6) :19-22.

[2]王长征, 刘毅.经济与环境协调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 2002, 21 (1) :58-65.[2]王长征, 刘毅.经济与环境协调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 2002, 21 (1) :58-65.

对我国民间借贷发展的思考 篇8

关键词:民间借贷,监管,规范

一、引言

民间借贷又称“民间信用”或“个人信用”, 指居民个人向集体及其互相间提供的信用, 一般采取利息面议, 直接成交的方式, 游离于正规金融之外的信用行为。近年来, 随着国家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政策的调整以及受中下企业、农民贷款难的影响, 民间借贷市场更趋活跃。例如, 近年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发展异常活跃, 当地居民拥有大量“不知出路”的民间资金,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将热钱投入到民间借贷市场中。2011年央行总计上调6次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在银根紧缩的货币政策下, 市场资金紧张, 中小企业贷款困难, 生存艰难, 民间借贷发展愈演愈烈。民间借贷发展为中小企业生存提供出路的同时也带来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温州“老板跑路”闹得沸沸扬扬, 一时间温州民间资本面临崩盘, 引发当地金融危机恐慌。温总理亲自去温州调研, 作出明确批示, 要求妥善处理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 切实防范金融风险, 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管, 引导其阳光化、规范化发展, 发挥其积极作用。我国民间借贷的健康发展问题值得深思。

二、我国民间借贷的发展现状

(一) 民间借贷规模逐渐扩大, 借贷利率攀升, 风险日益加大

据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估算, 2003年全国民间借贷总规模可达7405亿~8164亿元。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结果显示, 当年全国民间融资规模达9500亿元。2011年, 民间借贷规模继续扩张。中信证券研究报告认为, 中国民间借贷市场总规模超过4万亿元, 约为银行表内贷款规模的10%~20%。在最为活跃的温州, 民间借贷一直在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鄂尔多斯则因房地产和煤炭业的繁荣而后来居上, 民间借贷的规模更超前者。2011年以来, 受银行信贷紧缩政策的影响, 中国民间借贷市场供需两旺, 借贷利率一路走高, 平均年利率超过20%, 部分地区曝出的最高利率令人瞠目。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检测数据, 鄂尔多斯的民间借贷利率一般在月息3%, 最高可达4%~5%。在借贷规模持续扩大、借贷利率显著上升的背景下, 民间借贷风险更加错综复杂。

(二) 民间借贷资金更多地流向投机领域

民间资本多流向房地产、煤炭行业、新型高利润产业和投机性较强的领域。以温州为例, 温州1100亿元民间借贷资金中, 用于一般生产经营的仅占35%, 用于房地产项目投资或集资炒房的占20%, 停留在民间借贷市场上的占40%, 投机及不明用途的占5%, 进入实体经济尤其是一般生产经营的资金比例大大降低。这也是由于我国的投融资体制限制了民间资金的投资渠道, 难以进入像电信、能源等垄断行业。

(三) 对于民间借贷政府缺乏有效监管

民间借贷具有很强的区域性, 不同地区的民间借贷在资金供求、借贷链条、经济基础甚至发展模式等方面都呈现着各自的特点。正是这种区域性差别决定了中央层面的统一监管难度较大。民间借贷资金来源广泛复杂, 借贷合同的签订更多是“口头协议”, 不受法律保护, 处在金融体系之外, 不利监管。同时, 民间借贷资金流向具有盲目性和投机性, 风险日益增大。我国没有科学理性地对待民间借贷, 只一味地抑制, 没有建立完善的民间借贷管理或监管机构, 存在监管方式不正确, 监管职责不明确, 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导致民间借贷市场出现各种威胁金融体系稳健发展、社会生活稳定和谐的违法违规事件在温州、江浙等民间借贷活跃地区“遍地开花”。

三、民间借贷产生的问题分析

(一) 影响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 冲击金融秩序, 同时不易监管和调控

民间借贷又称“民间信用”或“个人信用”, 游离于正规金融之外, 不受任何监管部门的监管和约束, 其利率大多高于同期金融机构利率的几倍, 影响了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 中央银行也难以准确掌握其资金规模、价格、流向等实际运行情况, 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冲击正常的金融秩序。民间借贷资金为追求高收益, 大多流向高风险高利润的投机领域, 这些行业大多数国家宏观调控限制的行业或企业, 民间资金助长了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二) 民间借贷多为短期借贷且借贷利率较高, 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民间借贷由于资金来源多, 放贷便利, 能在短期内满足中小型企业资金融通需求。但是, 由于民间借贷利率过高, 甚至高于绝大部分中小企业赢利水平, 企业面临着短期必须偿还债务以及债务利息负担重的双重压力。所以, 企业为获得高利润, 将资金投入到高风险高收益的投机领域, 而放弃对实体经济的投入。这类借贷、投机行为不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一旦企业经营出现问题或投资出现较严重损失, 难以偿还债务, 就可能出现“借新债还旧债, 拆东墙补西墙”的情况, 就会陷入资金恶性循环。发生在温州的企业主“跑路”事件, 也是由于无法偿还贷款, 这类事情的发生可能会导致民间借贷市场出现资金供给的恐慌性收缩, 从而对中小企业的正常融资和生产经营产生影响, 恶化中小企业生存状态, 伤及实体经济。

(三) 民间借贷带来了经济社会不稳定风险, 引发信用体系危机

民间借贷大多发生在一定区域的熟人、亲友之间, 以“关系人情”作为担保口头达成协议, 部分依赖借贷中介等社会信用形式, 缺乏规范的借贷流程和手续。借贷合约不具有规范性, 不受法律保护。一旦出现信用危机, 就会引发各种债务纠纷和社会问题。如2011年以来, 温州发生多起“老板跑路”的不负责行为, 严重危害社会信用体系, 不利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这种“失信跑路”行为削弱民间信用对市场经济主体行为的约束作用, 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和更多的信用违约风险, 增加市场交易成本。

四、促进民间借贷规范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科学理性对待民间借贷, 加强引导和规范

民间借贷长时间内被认为和“高利贷”一样恶劣, 不被政府和正规金融机构承认。但近几年由于市场迅速发展,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信用补偿形式, 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正规金融资金供给与社会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 使资金得到有效配置, 促进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有着其积极的影响。“民间借贷是伴随着浙江的民营企业发展共同发展起来的, 没有它就不会有浙江微小企业的发展”。民间借贷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不仅浙江, 可以说, 这些年民营经济之所以能异军突起, 特别是这两年民营经济在金融危机寒冬中能继续发展, 民间借贷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 迫切需要给民间借贷正名, 科学理性对待民间借贷, 让其像正规金融机构一样得到社会的承认。

(二) 建立法律法规保护合法民间借贷行为, 严厉打击高利贷等非法借贷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人民法院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推进金融改革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指导意见》, 要求各级法院要“妥善审理民间借贷案件, 保护合法的民间借贷关系, 保障民间借贷对正规金融的积极补充作用, 遏制民间融资中的高利贷化和投机化倾向, 规范和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类似这样的法律法规的建立能够使民间借贷更合理化发展, 便于监管, 保证其合法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打击金融违法违规活动, 营造必要的法律制度环境。

(三) 加强对民间资金的引导, 加大对风险等金融知识和法律的宣传

民间借贷如同水一样, 管理民间借贷的发展就像管理水一样, 宜疏不宜堵, 正确的引导其发展, 使其流向需要民间资金的中小企业发展。民间资本现还没有“流”到地面, 还是在地下潜行。民间借贷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许多借贷资金脱离了实体经济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要引导民间融资资金通过集约化管理的方式, 流向初创期企业、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和个人创业的短期资金周转, 以及成长型骨干企业的股权、债权投资。

(四) 政府应拓宽民间投资范围, 鼓励民间借贷进入金融服务领域

有步骤地向民间资金开放竞争性领域, 拓宽民间资金投资范围, 鼓励并规范民营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金融体系、参与金融服务, 通过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和基金互助组织等一些小额、合法的借贷活动, 解决经济运行中资金供给结构失衡, 改善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现状。

(五) 逐步放开利率管制, 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

推进利率市场化也是消除信贷歧视, 改善金融供给不均衡现状的关键环节。应尽快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导向的利率形成机制, 充分发挥利率在调节资金供需中的作用, 减少民间借贷的监管成本, 降低民间借贷风险。民间借贷不被承认很大程度上是将其与“高利贷”混为一谈, 其不断被推高的利息存在很大潜在风险。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 规范民间借贷利率定价, 同时严厉打击“高利贷”行为, 严格划分出民间借贷的灰色地带, 保证良好的金融运行环境。

(六) 创新借贷运营模式, 营造民间借贷发展的组织环境

针对民间借贷固有特点, 可选择三种发展模式:一是社团互助型借贷模式。借助各种社会团体, 延伸借贷双方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扩大民间借贷筹资面。二是个人委托型借贷模式。充分发挥银行及专业投资机构的信用中介功能, 大力开展个人委托信贷业务, 归集个人富余资金, 为民间借贷主体双方牵线搭桥。三是自主投资型借贷模式。引导大额民营自有资本成立“只贷不存、自担风险”的民间小额贷款组织, 从事放贷业务, 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参考文献

[1]姜旭朝.中国民间金融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李雪军, 王来华.从紧货币政策背景下民间借贷发展状况[J].经济研究导刊, 2009.1:69-70

我国民间借贷发展规范化思考 篇9

关键词:民间借贷,规范化,途径

2011年以来, 民间借贷市场异常活跃, 大规模扩张, 民间借贷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也逐渐严重。2011年1—9月份, 温州私营企业老板“跑路”事件达80余起, 部分案件涉案金额数超过亿元, 2011年9月后, 温州老板跑路人数继续增加, 由此可见我国民间借贷存在问题严重。因此, 增进对民间借贷了解, 加强对民间借贷规范化运作与管理, 对民间借贷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间借贷盛行原因

随着民间借贷问题的出现, 民间借贷一度成为社会关心的热门话题。民间借贷又称“民间信用”或“个人信用”, 指居民个人向集体及其互相间提供的信用, 一般采取利息面议, 直接成交的方式。民间借贷对经济促进起着空前的作用, 民间借贷角色之重, 其发展是有原因的。

1. 民间金融是正规金融的必要补充。

麦金农认为由于“金融抑制”的原因, 大量个体和中小企业被排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之外, 资金在特权阶层使用率低, 急需资金的个体和中小企业得不到足够资金, 金融抑制使部分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无法通过正规金融渠道得到满足, 民间借贷由此而生。由于金融抑制和政策扭曲, 政府信贷配给以及体制内金融机构的偏见和制度歧视, 导致了民营企业对民间借贷的强烈需求。金融体制不完善, 民间借贷作为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 成为金融市场发展的必要性。

2. 资源配置功能不足加速了民间金融的快速发展。

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中小金融机构资金有限, 难以满足经济快速增长的资金需求, 正规金融资源配置功能不足和信用制度的缺失, 为民间借贷发展提供了可能。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城镇居民、农户的信贷资源在得不到正规金融满足情况下, 只能通过民间借贷市场进行融资。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2011年7月21日发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 温州有89%的家庭个人、59.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 期中大多数是小企业, 民间借贷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必要途径, 同时中小企业也支持了民间借贷的发展。

3. 高盈利动机驱动更多人选择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利率较高, 诱使很多人放弃向银行存款, 转而向民间投资。2011年以来, 温州民间借贷利率整体呈现出持续走高的趋势。1—8月份平均利率15.91‰, 8月份民间借贷综合月利率高达21.16‰, 为3年来最高值。高利率的驱使, 使更多人转向民间投资, 民间借贷使他们既能较快获取高额利润, 又能逃避工商、税收等部门的监督。

4. 手续简便吸引更多借款人。

为规避金融风险, 金融机构贷款程序严格, 使部分借款人难以及时取得充足贷款, 从民间借贷自身特性角度考虑, 民间借贷形式灵活, 操作快捷、手续简便这一自身的特性是其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 驱动民间借贷行为快速发展。

5. 社会习惯是民间借贷持续存在和发展。

中国有很强的家族意识, 亲戚朋友之间互相了解, 交易成本低, 因此他们往往从亲戚朋友那获得借款。风俗习惯的长期存在使民间借贷持续存在, 为民间借贷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民间借贷不规范问题表现

我国民间借贷正在快速发展, 温州尤为突出。据中金公司报告指出, 中国民间借贷大规模扩张, 在2011年中期民间借贷余额同比增长38%至3.8万亿元, 约为银行表内贷款规模的10%—20%。民间借贷规模的迅速扩大, 使得民间借贷规范化更加必要。民间借贷发展问题不规范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民间借贷定位模糊。民间借贷的身份和地位在我国现

有的金融体制中一直没能明确, 更没能纳入统一的监管体系。民间金融作为一种内生金融, 依存社会法律体系之外。在资本金、资本充足率及流动性等方面民间借贷不受金融法规要求的约束, 没有纳入国家金融监管和信用控制等常规管理系统。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各高级法院的指导意见与国家现行经济政策之间在民间借贷主体认定问题上, 仍存在一定距离, 对民间借贷的法律定性问题从根本上做出调整, 是民间借贷规范化的必要性。

2. 宏观调控与监管欠缺。

2011年初至7月7日, 央行曾6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3次上调存贷款利率。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商业银行贷款额度紧张, 更多中小企业贷款融资求助民间借贷资金。温州银监局资料显示, 2012年2月末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是1.74%, 并且8个月呈现上升态势, 较2011年6月末最低时的0.37%涨了370.27%, 达到10年来历史高位。不良贷款率的飙涨说明民间借贷监测体系的欠缺, 使得民间借贷规模无限制扩张。不良贷款高涨, 民间借贷风险加大, 甚至导致金融经济风险的发生。宏观调控与监管规范化将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 确保金融秩序良好和社会稳定, 是民间借贷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性。

3. 民间借贷法律规范缺乏。

根据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统计数据, 2011年3—5月份, 全市法院受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共2628件, 较2010年同期多出474件。温州公安部门报告显示, 去年前8个月全市非法集资立案17起, 涉案金额5.5亿元, 同比上升30.77%, 且这些大多与民间借贷有关。有关民间借贷部分是我国法律的灰色地带, 缺乏法律规范, 犯罪率增加, 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因此, 民间借贷法律规范化是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4. 利率管制机制缺乏。

2011年以来, 温州民间借贷利率持续走高, 其中一般社会主体的生产消费性借贷利率已达自2003年以来的新高, 融资性中介机构的借贷利率也创近2年之首, 分别为17.08‰和32.92‰。高利率引来更多的盲目投资者, 虽然利率要以市场化为目标, 但无限制的利率管制又蕴藏着很大的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 利率管制机制有待规范。

三、规范民间借贷发展的途径

民间借贷大规模爆发, 在众多方面存在不规范问题, 为使民间借贷更好的规范化发展, 趋利避弊, 提出以下规范化途径:

1. 科学定位民间借贷是民间借贷规范化的基础。

对民间借贷、借款人、贷款人、非金融机构经济组织的定义作出确切规定。在此方面, 《民间借贷法》建议稿界定的非金融机构经济组织是指除银行、金融租赁公司、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等需经金融监管机关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以外的个体工商户、非法人经济组织、企业法人、事业法人等经济组织, 可以说走出了可喜的一步, 为以后民间借贷的立法提供了参考。

2. 完善金融服务及改革监管模式是民间借贷规范化的重要条件。

为适应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加强货币政策传导与窗口指导, 完善金融服务是必要的, 引导金融机构正确把握国家的宏观调控意图, 创新业务品种。同时国家应适度放松金融监管, 允许广大乡镇农村地区发展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除农业银行外, 国家还应创造条件鼓励近年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特别是邮政储蓄银行走进农村乡镇, 发展农村金融业务。规范民间借贷应建立中小企业贷款快速通道, 完善银行审贷机制, 并针对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土地房屋等抵押品的情况创新融资模式。

3. 建立专门民间借贷行为的法律规范是民间借贷规范化的必要手段。

除了作为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温州市被允许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外, 仍未专门立法确定民间借贷在我国的地位, 使民间借贷在走向合法化进程中存在局限性。由于缺乏专门立法, 只能依据相关法律来约束民间借贷。但由于现存法律缺乏统一协调性, 导致对同种民间借贷行为性质的判定可能由于依据的法律制度不同而不同, 因此专门的法律规范使民间借贷更加规范化。

4. 建立科学的利率定价机制是民间借贷规范化的必要条件。

建立民间借贷利率定价机制, 确定民间借贷合理的利率区间, 能够遏止民间借贷中的“高利贷”行为。遏制“高利贷”并非一味压低利率,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建立真正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的浮动利率定价机制, 使利率在资金调节供求中发挥积极作用。利率市场化加大金融机构间竞争压力, 引导金融机构提高利率定价能力, 从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提高服务水平, 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5. 加强宏观调控与监测分析是民间借贷规范化的重要保证。

建立民间借贷监测体系, 加强对民间借贷利率、规模的监测, 尤其是民间借贷活跃地区, 要定期监测, 随时掌握其利率、规模、偿还情况及用途, 及时警示, 将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 确保良好金融秩序与社会稳定。

6. 完善信用体系建设是民间借贷规范化的重要手段。

温州发生私营企业老板“跑路”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信用体系不完善。加强信用监督,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创建信息共享平台, 建设信用服务市场, 有利于降低信息再次确定时的搜集成本, 防范信用风险。

参考文献

[1]李世新, 等.我国当前民间借贷成因、问题与对策[J].区域金融研究, 2009, (5) .

[2]毕德富.宏观调控与民间借贷的相关性研究[J].金融研究, 2005, (8) .

[3]黄月冬, 赵静芳.当前民间借贷的特点、风险及对策[J].金融发展研究, 2008, (3) .

[4]爱德华S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三联书店, 1988.

[5]赵晓宇, 陈庆杰.我国民间借贷的规范发展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 2012, (6) .

规范和发展我国民间借贷的建议 篇10

关键词:民间借贷,金融监管,规范化发展

民间借贷是个人之间、个人与企业法人之间,以及企业法人之间为解决资金需求而发生的资金借贷行为,也是在正规金融之外游离的一种信用行为。民间借贷虽然拓展了融资渠道,但是由于民间借贷法律不完善,其借贷中的“高利贷”等现象,扰乱了我国正常的金融发展秩序,存在较大的隐形风险和危害。因此规范和发展我国民间借贷,建立合法有序的民间借贷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民间借贷的特征

(一)主体多元化

我国民间借贷的主体一般是亲戚朋友之间的“救急”性的借款,因亲疏程度不同,有时会不要利息,有时会收取低额的利息。由于经济的发展,资金市场需求的扩大,民间借贷主体不断扩大,由早期的个人之间扩展到了个人与企业法人之间,以及企业法人之间。

(二)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

民间闲散资金不用于其他方面的投资或者存放在银行,主要是看中了民间借贷的利息收益较高。在一般的小县城里,月息一般在2分至3分之间,如果将资金投入到一些特殊的行业,月息甚至高至5分。这种资金投入大多是基于地缘或者亲缘的,只要双方能够就借款利息和还款时间达成一致,就签订协议。但是这种协议并没有任何保证,容易产生纠纷。所以倘若资金的需求者在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无法及时回笼资金,风险是非常高的,投资者很可能连自己的本金都无法收回。

(三)运作形式隐蔽

民间借贷现在处于一种:“灰色地带”,金融监管机构无法监管。通常的情况下,只要双方能够就借款金额、利息、还款时间等达成一致,双方就会签订借款协议,而且资金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到位。而这样的借款协议并不需要去任何机构进行备案。由于民间借贷的这一便利性质的存在,衍生出了高额利息借款机构—地下钱庄,这往往会突破法律的底线。由于多数民间借贷活动分散在各个角落,进行地下运作,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四)民间借贷形式灵活快捷

民间借贷立足借贷个人间的关系,主要是为了弥补短期的资金缺口。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相比,民间借贷可以省去在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需要办理的各种繁杂的手续,这不仅可以降低贷款的签约成本,还可以降低执行成本,因此民间借贷很受欢迎。

我国民间借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民间借贷发展状况

1. 规模不断扩大,但借款利息高

据西南财经大学发布的《2015年中国民间金融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家庭民间金融市场规模为5.28万亿,比2011年的4.47万亿上升18%,22.3%的中国家庭有民间负债。民间借款中的有息借入款占比由9.3%增至14.8%;约有166万户家庭对外高息放贷,户均借出款余额约为45万元,高息借贷的资金规模超过7500亿元,年利率平均为36.2%,大大超过银行同期的存款或贷款利率。正规金融发达的地区,民间借贷比例较低,约为银行表内贷款规模的10%~20%。由于受到央行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促使民间借贷市场供需两旺,利率也是一路走高,年利率基本在20%以上,有些甚至高达30%~40%。在这种利率升高,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民间借贷的风险日益增大。

2. 资金更多的流向投机领域

民间资本的持有者一般都有意识的将资本投入到那些高收益的产业。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下,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的贷款门槛提高,而民间借贷又不需要经过层层审批,且投资这些产业会得到很高的收益,所以民间资本纷纷涌入。以民间借贷活跃的温州为例,温州民间借贷资金中,用于一般生产经营仅占35%,用于房地产投资或集资炒房的占20%,停留在民间借贷市场的占40%,投机及不明用途的占5%。由此可以看出,进入实体经济,尤其是用于一般生产经营的比例很少。

(二)我国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

1. 民间借贷的立法不完善

民间借贷规模日益壮大,但我国至今没有一部针对民间借贷的法律法规,现有的法律体系也未对其贷款主体地位有明确的说明,所以一直游走在国家法律体系之外。只是央行为了防止民间借贷发展成“高利贷”,对我国民间借贷有一些要求,例如规定民间借贷利息不能高于同期基准利率的4倍,但是从2013年7月20日开始,央行放开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的规定(除房贷利率在某一固定区间波动外),也就是说如果单单按照这一规定,民间借贷利率很可能会飞涨。所以一些想钻法律空子的人打着民间借贷的幌子实则是在放高利贷,牟取暴利。这就使得我国民间借贷完全游离在正规的金融体系之外,导致一系列的民事、刑事纠纷产生,完全违背了政府鼓励民间借贷发展的初衷,且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 民间借贷常常出现“高利贷”现象

由于我国民间借贷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约束,一些不法之徒利用法律的灰色地带假借民间借贷之名,实则是在放“高利贷”。这种借贷行为在我国一些金融不发达的地区特别有市场,因为这种高利息的民间借贷手续简单快捷,而且能够在相当短的时间内拿到资金,很快的缓解资金短缺带来的压力。此种借贷关系中的利率是非常高的,一般是金融结构基准利率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有很多人在借款后根本无力去偿还高额的利息,一旦发生法律纠纷,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个人的正当利益很难得到法律的保护,这使正常的金融秩序受到严重的影响。

3. 资金流向具有盲目性,缺乏理性思考

由于法律地位不明确和金融监管缺失,民间借贷资金投向具有盲目性,主要流入到国家限制或禁止的相关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由于盲目投资,缺乏对经济长期发展的理性预判:一方面,资金的持有人只是想在短期内收回本金和利息,从另一方面看,借款人也只是想应对暂时的资金缺口。这二方面都缺乏更多的理性思考,单凭人情和利益关系,而缺乏对资金运行安全性的考虑。一旦资金链断裂,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4. 民间借贷缺乏自我的约束能力

我国的民间借贷主要根据老百姓的意愿自动发起,本身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即使国家机关想要加强管理,但由于分布广且分散,效果会很不明显。分布在全国的各种小额贷、典当行主要是私人之间的放贷行为,各种各样的民间借贷形式令人眼花缭乱———导致许多问题的出现。而从事民间借贷工作的从业人员既没有接受正规培训,文化素质又大不相同,使得我国民间借贷的发展情况更加混乱。

发展我国民间借贷的措施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为保证民间借贷主体行为的合法化和公开化,要加快我国民间借贷法律法规的制定,确保其在法律上的合法地位,以规范我国民间借贷市场。同时要严格规范民间借贷活动中的各种程序,规定民间借贷利率的上限,引导其健康发展。用法律的威严打击非法融资行为、高利贷行为,避免“灰色地带”的存在,从客观上营造出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建立规范的民间借贷监管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理应担负起加强我国民间借贷监管的重任,利用其在全国的各个网点,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自上而下的监管体系,对每笔民间借贷业务的交易方、交易金额、利率、期限等进行详细的登记,将其纳入到整个金融市场的监测中来,加强规范监管。对高利贷行为要联合相关职能部门进行遏制和严厉打击,以防范借贷风险的发生;同时积极引导民间投资,将其纳入法制化轨道进行管理,坚决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三)引导民间资本理性投资

政府应及时发布消息和最新的产业政策,让民间资本的持有者了解目前国家大力扶持和最有发展前景的领域,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国家支持的新型产业,例如新能源、环保产业、新工业等领域。这既避免了民间投资的盲目性,又可使民间资本的持有者获得不错的收益。

(四)提高民间借贷自我约束能力

民间借贷缺乏自我约束能力是这种借贷方式产生开始就固有的问题。加强我国民间借贷自我约束,应从以下三点入手:一是老百姓私人放贷应该严格参照同期银行利率,制定合理合法的借贷利率,如果利率高于同期银行利率,借款人应该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利益。同时放款人要对借款人的借款事由做出理性判断,不要贪图较高的利息回报,否则很容易造成连本金都难收回的后果。二是小额贷公司办理贷款业务不得简化法定程序,利率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不得高于同期银行利率的四倍且借贷合同必须要在监管部门备案。合同到期后不得采用威胁、恐吓的方式逼迫借款人还款。三是从事民间借贷业务的从业人员必须要经过正规的培训,持证上岗。

参考文献

[1].蔡晓阳.对我国民间借贷的思考[J].金融教育研究,2012,1.

[2] .宋丽娟.对我国民间借贷发展的思考[J].发展战略,2013,5.

[3] .贺思文.对我国民间借贷市场发展的研究[J].金融市场,2012,9.

[4] .李菲.关于规范我国民间借贷相关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12,9.

[5] .周茂清.关于我国民间借贷问题的探讨[J].当代经济管理,2011,10.

国民发展 篇11

商业文化:今年夏天,您多次谈到加快培育我国的自主品牌、提升民族的品牌意识等方面的问题,我们想请您就此具体谈谈。

姜增伟:在商业社会中,品牌代表着国家形象,体现着经济实力;品牌也是科学发展的成果,是对消费者的郑重承诺。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产业。温家宝总理也指出:名牌就是质量,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快提升民族的品牌意识,努力形成全社会“做品牌、推品牌、用品牌、爱品牌”的良好氛围。

商业文化:我们现在的品牌意识如何?

姜增伟: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企业开始形成相对成熟的品牌观念,中国自主品牌逐渐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一些品牌已经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自主品牌的发展状况与我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还很不相称。

商业文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姜增伟:突出表现是知名品牌数量少,品牌生命周期短,自主创新能力弱。目前,我国各类进出口企业中拥有自有商标的不到20%,全国自有品牌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足10%。再有,虽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拥有自主品牌产品,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附加值仍然偏低。没有品牌做龙头,就必然处在国际分工的低端,在国际竞争中就只能赚取廉价的加工费。据测算,目前美国品牌所创造的价值占其GDP的比重达60%,而在我国却不足20%。可见,只有加快培育我国的自主品牌,才能尽快改变我国品牌落后的面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进而不断增强我国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商业文化:打造品牌,应该是很系统的工程。

姜增伟:品牌的工作很复杂,主要的目的从国家的发展创新,和谐社会的建立以及国际市场的竞争来讲,中国必须要大力扶持品牌。品牌的建设不仅仅从品牌的体系建设构想,还有从知识产权战略以及鼓励的政策方面跟进。简单地说,我们要以市场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以建立品牌评价、促进、保护、推广体系为目的,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以此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进而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商业文化:具体的措施是什么?

姜增伟:你这个选题比较大,以后找机会我们可以具体说一说。因为时间的关系,我看还是说几个关于内贸工作的思考题。

商业文化:好的。

姜增伟:《商业文化》要和内贸工作、包括商业流通领域的一些工作结合起来,这里面有些问题国家主管部门要思考,但你们媒体也要配合,都要思考。

商业文化:是的。

姜增伟:内贸工作范围很宽,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在新的形势下,从政府角度怎么看待内贸工作,主管部门要来破题。这是第一。第二,我认为内贸工作有四个需要我们共同思考和必须要加快解决的问题:一是法律法规滞后的问题,这是依法治国、依法从商的必须,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是内贸工作和商业流通领域工作的保证;二是商业规划滞后的问题,新的形势下,我们的商业规划必须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否则我们就难以形成有效的规划;三是人才缺乏的问题,这里面包括经营人才、管理人才和懂得国际商业规则并且能够为内贸工作提出具有前瞻性建设意见的各种人才;再一个是对于商业面临的问题的态度,作为从事商业工作的政府部门如何看待、如何解决?作为像《商业文化》这样的媒体,你们要关注政府政策动向,配合宣传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政策精神,这也就是我要谈到的第三个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必须要为流通、内贸工作重新定位的问题。

商业文化:也包括商业流通领域吗?

姜增伟:当然,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商业工作,一个国家的商业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商业文化:这是扩大内需的先决条件之一。

姜增伟:对。按照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中国的经济如不打破传统的由投资拉动或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的转变,中国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或产品调整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商业文化:那么商业流通领域担负着很重要的责任了?

姜增伟:对,在繁荣市场方面,商业流通领域责无旁贷,同时对调整整个经济结构也起着很大的作用。比如对公益事业、对农业产业链如何放大,商业流通领域都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而且我们要思考,在新的形势下,商业流通领域应该处于什么位置?包括就业,从安排就业这个角度讲,商业流通领域所做出的贡献是个不争的事实。

商业文化: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

姜增伟:是啊,凡是发达国家,包括流通服务业或商业一般产业,它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要达到70%-80%左右。

商业文化:我们现在能达到50%?

姜增伟:不到,我们现在下降到40%左右。

商业文化:这和我们整体的经济实力有关?

姜增伟:关系很大。还有,这里面有一个对流通工作的认识问题。

商业文化:我们对流通工作的认识还有局限性,作为商业企业,如何提高认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呢?

姜增伟:我刚才讲了,一定要从当前社会的发展角度来重新认识这些问题。作为商务部来讲,既要保证市场的繁荣稳定,又要防止价格大的波动,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现在的中国市场,在批发企业取消之后,在零售企业或者说是新的营销方式还没有完善之前,假设真的出现大的波动,谁来承担这个角色?都是需要研究的。

商业文化:中国人口众多、市场的繁荣稳定是大事。

姜增伟:中国有13亿人口,我们体系建设相对是滞后的,除了我前面讲的法律法规滞后、商业规划滞后和人才缺乏等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个我们现在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

商业文化:企业的社会责任都包括哪些方面?

姜增伟:第一是如何处理好与生产者的关系;第二是如何协调好与消费者的关系。同样在利润方面,哪些应该让给生产者?哪些应该返回给消费者?比如说沃尔玛、家乐福这些企业,在德国、在美国,都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责任,是均衡的,是公正的思考,考虑到诚信、考虑长期、考虑的是百年老店。

商业文化: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有它的合理性。

姜增伟:对。政府承担的社会责任是政府部门必须履行的职责,作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角色,企业也要把自己应负的责任负起来。

商业文化:好像民族企业的责任更大?

姜增伟:不能片面理解。在国有企业大面积的主体改造以后,从政府层面来讲,应该考虑不管是什么企业,只要进入共和国的土地上都是中国的企业,都可视为民族企业。当然从感情来讲,我们希望民族企业成长的快一点。民族企业如果不做大、做强,在竞争中必然会处于劣势的位置,就无法参与竞争。总之,不管是外资、个体、私营企业,没有实力、没有规模的企业,就无法承担社会责任。

商业文化:外资企业肯定要长期进入我们的社会主体,在这种情况下,民族企业怎么能够健康发展?

姜增伟:这是我反复强调的需要思考的问题。除了你们前面提到的提升民族的品牌意识、还有我讲的要加快解决好法律法规、商业规划和人才滞后的问题,再就是商业信用和规范商业秩序等方面的问题。

商业文化:商业信用的缺失对商业秩序破坏影响很大。

姜增伟:这里有个企业的认识问题。我们现在很多企业都想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他个人规划的目的,从资本上也好、从利润上也好,往往超乎现实和超乎经济规律的定义。

商业文化:急功近利。

姜增伟:甚至采取一些恶意的行为。比如,现在出现大的连锁企业倒闭,就是因为经销商利用供货商和消费者的钱,搞一些不正当的经营,比如投入房地产。

商业文化:他们占有了商业流通必备的流动资金。

姜增伟:对,还有就是银行的钱。

商业文化:超乎正常的打折促销其实也是恶意行为。

姜增伟:起码他的精力不是怎么通过薄利多销、怎么通过诚信来发展自己的企业,一旦出现问题,一跑六二五,人没了,造成社会的震荡,损害的是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商业文化:有些反面例证对社会影响很大。

姜增伟:现在商业流通工作任重而道远,压力很大,和谐商业也关系着社会和谐。今天我给你们出个题,这些问题要很好的研究。

商业文化:这也是一个很大的研究课题啊!

姜增伟:要找切入点。你们来采访“餐博会”。也可以从餐饮业作为切入。餐饮业,本身来讲是很重要的一个领域,但是我们认真分析一下,市场问题很多,高、中、低端。比如说,在北京,低端市场中真正符合广大消费者需求的物美价廉、干净卫生的大众早点,很少,很不方便。这些网点的商品往往是夫妻老婆店,没有很好的环境,但还是有它的消费群体。对于政府官员,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就要从政策环境和法律法规来完善。

商业文化:首先要保证大众消费。

姜增伟:大众化的消费是第一位的。还说个例子,服务业这么多的洗脚房,我们就应该规范。为什么要规范?它已经形成了产业。到底有多少人在那就业?一年有多少利润?因为已经远离我们的工作,现在无法统计。现在一提洗脚房,大家觉得很难规范,但是必须要规范。不规范将来卫生标准就上不去。

商业文化:出了问题返过头来还得做这些事。

姜增伟:所以要制定管理措施,要有预见性。

商业文化:有些商业管理措施是需要补充完善的。

姜增伟:这也是我刚才讲的那几个滞后的问题。还说餐饮业,我们现在鼓励社会所有的人士都可以搞餐饮业,但参与者要达到什么条件?检查身体、必须添置白案、红案设备,还有就是垃圾废水怎么处理?这些都要跟上。我们现在有些企业只顾自身利益而不顾社会利益,所以就造成当前的环境恶化、资源的浪费很多问题。当然这不仅仅是餐饮业的问题,也是其它商业流通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

商业文化:你今天谈到的一些问题确实是思考题,作为《商业文化》杂志,我们应该从商业文化的角度给予关注和研究。

姜增伟:要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待商业工作,由于时间的关系,我讲的很笼统,今天谈的是作为一个开头。你们杂志要多联系企业、多调查研究,作一些系列性的报道。

我国民间金融的利弊及发展建议 篇12

一、民间金融的积极作用

(一)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出发, 大幅减少其在农村的信贷投放力度并缩减其营业网点。而农村信用社的资金运用日趋“商业”和“非农化”, 且信贷品种较为单一, 申请小额贷款的农户、个体工商户和农村小企业由于缺少银行系统需要的抵押品, 一般来讲都不容易得到金融支持, 农村地区的资金缺口难以得到解决。正是由于正规金融在农村的作用缺失, 使得民间金融有了其生存的必要性。民间金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的资金需求, 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 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十分迅速, 目前中小企业上缴税收超过全国税收的50%, 在解决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加速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为我国经济带来了活力, 是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但是中小企业经营风险较大, 抗风险能力弱, 经营管理欠规范, 对银行而言中小企业贷款管理成本高昂,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从自身经营角度出发, 信贷大幅向国有大型企业倾斜, 而对中小企业采取“惜贷”的政策, 使得中小企业难以得到贷款。与此同时, 受限于中国目前资本市场发展不够成熟, 其他融资途径的缺乏, 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这已经成为约束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以广东顺德为例, 根据相关介绍资料, 2万多家的中小企业和7万多户的个体工商户中, 有小额贷款需求的企业达到数万家, 但是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得到银行贷款, 资金缺口多达30多亿, 严重束缚了企业的发展。

与正规金融相比, 民间金融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作为一种较为自由灵活快捷的融资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缓解了中小企业的现金流压力, 满足了其资金需求。

(三) 优化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提高金融体系效率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居民拥有越来越多的可支配资金, 但我国目前的投资渠道较为狭窄, 大多数的居民都是将资金存在银行, 而银行存款所能够提供的收益又非常有限, 庞大的民间资本迫切需要找到更好的投资渠道。民间金融的存在打破了正规金融垄断的格局, 与银行系统形成了竞争的态势, 其提供的收益更为可观, 且存款方式也较为灵活, 客观上吸引了一些寻找更好回报率的资金, 引导了资金的有效配置, 使得一些被排斥在银行信贷体系外的企业和行业得到资金支持从而得以顺利运行。民间金融的存在加快了正规金融的改革进程, 有助于构建富有竞争力的金融体系, 对中国经济制度的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民间金融的负面作用

民间金融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正规金融在某方面资金投放不足的缺口, 拓宽了融资渠道。但与此同时必须认识到民间金融对经济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因素。

(一) 不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

受高收益率的吸引, 大量资金从银行系统中流出而投放到民间金融, 造成资金在体制外循环, 国家机构监管也十分困难。由于央行难以预测民间金融的货币量, 不能准确地掌握到相关资料, 造成金融数据失真, 从而不利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 也不利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二) 容易引发社会问题

与正规金融相比, 民间金融缺乏一套正规的风险防控制度, 没有存款准备金和贷款呆账准备金的严格要求, 而且由于其没有国家信用作担保, 一旦出现挤兑, 将很难得以生存。大部分游离于法规之外的民间金融, 贷款人需要承担很高的风险, 而借款人则需要支付高额的利息, 无论存贷双方的权益都无法得到法律的保障, 而且容易出现违法事件。如浙江女老板杜益敏高息集资7.09亿元, 其东窗事发时有1.28亿元未能归还, 她以集资诈骗罪被判处死刑。又如轰动一时的东阳吴英案, 因为非法集资7.7亿元, 也是以集资诈骗罪于2009年12月被一审判处死刑。近年来, 此类案件呈多发的趋势,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的稳定和谐。

(三) 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

民间金融以高额的回报作为诱饵吸引资金从银行系统中流出, 且由于其利率往往比正规金融的利率水平高, 影响到正规金融机构执行国家的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无序的民间金融不利于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 从而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对民间金融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 正确认识民间金融

民间金融是建立在市场经济资源合理化配置的基础上的, 其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是我国金融市场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必须要正确认识民间金融, 除了要消除民间金融是“洪水猛兽”的观念, 还要消除对民间金融的歧视, 给予民间金融应有的地位和尊重。

(二) 建立健全法制

民间金融迫切需要法律的保护, 可以修订《贷款通则》, 参考香港的《放债人条例》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放贷人条例》, 让每个省按照实际情况尽快制定省级《民间借贷管理实施办法》, 从法律上界定非法集资和正常民间借贷的区别, 对民间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处理办法等方面作出法律上的定义, 对借贷双方给予法律上的保护, 将民间金融阳光化。加强监管力度, 规范市场, 制订出一套市场准入制度, 加强对机构所有者的约束力度, 在有利于减少各类经济法律纠纷的同时也促进了民间金融的发展。

(三) 大力发展正规的民间金融机构

长期以来, 民间金融大都是在灰色地带生存的, 这并不利于民间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需要明晰产权制定, 放宽准入制度, 取消或降低目前限制民间金融发展的诸多门槛, 在法律的保护下大力发展民间金融机构, 如推广小额贷款公司就是一个很有益的尝试。目前各个地区的小额贷款机构试点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以广东省为例, 佛山市仅在2009年一年间就诞生了5家小额贷款公司, 目前已经累计发放贷款8亿元。众多小企业向小额贷款公司申请资金, 小额贷款公司可谓是门庭若市, 仅顺德利信公司, 开业半年就已经向136位客户发放贷款3.4亿元。但是在试点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如在税收方面, 小额贷款公司不属于金融机构, 所以在广东是按照工商企业的标准来征税, 税务负担较重。广东可以向江浙学习, 对小额贷款公司提供相应的税收优惠。至于征信方面,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在2010年征信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农户和地方征信系统的建设, 进一步规范征信制度, 加强对征信评级的监督, 这一点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工作开展极为有利。上海已经将小额贷款公司纳入了央行的征信系统, 而广东则还未开展此类服务, 这些经验都值得广东借鉴。

(四) 加强监督力度

以法规的形式明确民间借贷业务需要受到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督, 建立完善的监检测系统。建议各省根据自身情况, 明确人民银行支行和省银监局的监督职能, 并加强同省中小企业局的沟通和联系, 采集相关数据, 对民间金融的资金规模、利率水平、投放行业等指标进行监测, 根据国家发展的要求合理引导其投向, 避免重复建设, 加大宣传力度, 使民众对民间借贷有更多的了解, 保护正常民间借贷活动的进行。

(五) 健全担保体系

健全的担保体系能够对中小企业融资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为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各级政府部门应大力发展民间担保机构, 对担保机构采取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以利于其发展壮大, 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也为民间金融提供后盾。

总之, 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等方方面面的支持, 需要在法律法规的保护之下发展。必须正确认识民间金融, 并大力促进其发展, 以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邢增艺, 蒋琳, 戴鸿广.规范与引导我国民间融资规范发展[J].当代经济, 2009, (11) 下.

[2]韩红莲, 李靓靓.加快民间融资步伐, 推动河北经济发展[J].特区经济, 2010, (2) .

上一篇:云计算下网络安全分析下一篇:啤酒包装物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