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建设

2024-09-07

国民建设(共12篇)

国民建设 篇1

社会制度的发展与创新是文化建设的一个工具性成果, 也是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而国民文化素质的改良与提升则是文化建设的一个价值性成果, 因为国民文化素质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基本形象, 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重要和最根本的软实力。展现国家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国民的素质。人的状况就是文化的状况。晏阳初先生、梁漱溟先生当年进行乡村建设的那些村庄, 其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都在后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惊人地、出奇地好, 不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就是一个例证。

国民文化素质要与社会的发展进步相称

我国的国民文化素质教育问题曾长期受到人们的忽视。以高等教育为例, 1952年, 我国模仿苏联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 全面实施全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 开始“文理分家, 重理轻文”。之后很多年, 这都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观念。真正的大学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是使人成为高素质公民的教育, 而不是使人成为工具的教育。我很认同“知识不如思想重要, 思想不如教养重要, 教养不如情趣重要, 情趣不如情怀重要, 情怀不如信仰重要”这样的说法, 因为知识只有升华为人的思想、教养、情趣、情怀、信仰, 才可能有很大的价值。很多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特色之一, 就是在实践中把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著名新儒家学者杜维明教授在岳麓书院演讲时提出并解释了一个发人深省的现象, 即美国很多一流大学的校长都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方面的专家, 而我国大学的校长 (特别是重点大学的校长) 大多是由学理工科的人担任的。面向21世纪, 如果我们不能发展文化能力, 不能发挥伦理价值, 不能发展精神文明、精神价值, 只发展科技和经济, 那么将来在复杂的现代化过程中就没有办法稳步前进。直到1999年, 我国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把人的文化素质教育问题提高到了战略的高度, 提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是提高民族素质, 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的教育理念, 我国大学才开始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去年, 我们透过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看到了中华民族良好的国民文化素质。在地震中, 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精诚团结, 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显出无私的爱。其实, “仁爱”一直就在人们的心灵和情感深处。我们不会忘记, 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奔赴灾区参与救灾;我们更不会忘记, 那个刚刚从废墟下救出的孩子躺在担架上还艰难地举起手向人们敬礼, 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在这些最普通的中国人身上, 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深厚的底蕴, 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素质。而这, 才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只有提高文化素质, 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思想文化成果, 其中一个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不是“以民为本”, 也不是通常所说的“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是指每一个人都不再是别人、社会、国家、民族的工具, 而是自由发展的人, 每一个人都与生俱来地拥有追求快乐和幸福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权利, 而国家、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为每一个人获得快乐和幸福以及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条件。《共产党宣言》中说, 共产主义社会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中国, “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它使我们的思想回归到马克思主义和人类文明的普世价值的基点上。反观历史, 从1921年至1949年, 我们是“以革命为本”;从1949年至1979年, 我们是“以政治为本”;在1979年后, 我们是“以经济为本”;而后, 我国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只有以人为本, 我们才能够有效抵抗多年来造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关系的恶化。例如:中国远洋集团所属的大连船务集团坚持“员工的生命高于一切”。作为大型国有企业, 它率先做好农民工工作, 使集团的4万多名农民工享有与其他员工同等的权利与尊严, 这就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

然而, 要很好地践行“以人为本”的思想, 我们就必须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只有国民素质提高了, 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才能拥有充分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诚如鲁迅先生所说, “凡是愚弱的国民, 即使体格如何健全, 如何茁壮, 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他说, “我们的第一要著, 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只有提高国民文化素质,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取得的另一个重要的思想文化成果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确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的百年梦想, 是中国现代化历史的主旋律。我们很清楚, 中国仍将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处于社会转型期。在这一时期, 最能凝聚中华民族的意志和力量、最能调动中国人民的聪明与才智的旗帜, 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 中国与英国订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未遇的大变局, 它给中国人带来了难以磨灭的民族耻辱感。从那时起, 中国人的心底便生出了一个理想, 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一些人发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先驱们认为, 中华文化很优秀, 中国的政治制度也没有问题, 因此, 他们主张“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场运动并没有使中华民族真正走向复兴。而后, 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为代表的一些人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他们认为, 要使中华民族走出贫弱与耻辱, 就必须在坚守中华文化本位的同时, 适当地进行政治体制的改良与维新。但是, 这场维新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进入20世纪, 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为代表的一些人发起了辛亥革命, 打出了“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建立民国, 平均地权”的旗帜, 推翻了清朝统治, 结束了千年帝制, 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创建了亚洲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然而, 辛亥革命仍然没有能引导中华民族走上伟大复兴的道路。辛亥革命的失败促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清醒地认识到, 欧美列强之所以强大不仅因为它们进行了工业革命, 而且在于它们进行了诸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之类的思想文化革命, 极大地改良和提升了它们国民的文化素质。先进的社会制度, 如果是建立在较低的国民文化素质的基础上, 也只能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因此, 新文化运动先驱们杜鹃啼血似的呼唤民主、科学, 极力主张在积极建设新制度的同时, 努力推进“新民”“立人”“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文化建设。客观地看, 新文化运动尽管存在着某种偏颇, 但是它仍然不失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 它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想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唐德刚先生曾以一个学者的历史敏感预言, 中国将在21世纪40年代走出“历史的三峡”,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认为, 中国将在21世纪40年代完成社会转型, 汇入人类文明的主流, 成为一个经济自由、政治民主、文化发达的国家。邓小平同志也曾以一个政治家的历史敏感预言, 中国到21世纪中叶将成为世界中等发达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成为世界中等发达国家, 这将对整个世界发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成就这个梦想, 就需要全国人民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更积极地提高文化素质。目前, 我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机遇, 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在各种各样的机遇中, “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是最大的机遇;在各种各样的危机中, “国民文化素质的危机”则是最大的危机。我国还有一个人数不少的被称为“文化沙漠”的文盲群体。就是在知识人群中, 也有许多人是有智商没智慧、有知识没思想、有学历没教养、有青春没热血、有个性没品行、有前途没志气、有理想没实践的。在科学工作者中, 我们还缺少像牛顿、帕斯卡、爱因斯坦这样具有深厚人文精神和哲学头脑的伟大科学家。在诗人、作家、学者中, 我们也很少有像普希金、歌德、莎士比亚、洛克、卢梭、萨特、马克斯·韦伯这样的具有卓越的人文思想和超凡的精神气质的伟人。

我不是“文化决定论”者, 更不是“精神万能论”者。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原因有很多, 例如经济发展、社会制度等, 而不是仅有人的文化素质这一个因素。但是, 在社会大环境逐步改善的情况下, 随着人们对文化素质问题的重视, 随着真正的素质教育的开展, 随着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 我们的世界就会多一些友爱、理性、光明, 我们的民族就会多一些文明、智慧、高贵, 我们的人生就会多一些尊严、诗意。这样,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会更有精神动力。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 有四个神话传说最具魅力:“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大禹治水”。我们要努力改良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 把自己锻造成当代的“精卫”“夸父”“愚公”和“大禹”, 用我们燃烧的生命去照亮别人, 从而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 也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在我们的手上和脚下一天一天地变为现实。

国民建设 篇2

国民经济评价中所采用的参数,有的来自估算,有的来自预测,因此很难做到所有参数均较准确,在某些情况下,参数有可能变动,这必然会引起国民经济评价指标的变化,使项目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所以必须进行敏感性分析。根据费用和效益两个变化因素的变化幅度计算其评价指标见下表:

变化因素及幅度 费用增加10% 效益降低10%

费用增加10% 效益降低10% 费用增加20% 效益降低20%

效益费用比(EBCR)

净现值(ENPV)

内部收益率(EIRR)

投资回收期(N)

国民建设 篇3

【关键词】智能电网;能源战略;国民经济;能源地位

1.概述

1.1电力需求状况[1]

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展与深入,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道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个产业以及各个城镇对电力的需求日渐增大。1992年前后我国总体电力需求量增幅达到了百分之十。即便在经济危机影响的“九五期间”,用电量增幅仍然达到了百分之六以上,远远超过了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其中用电增长主要方面为城乡居民用电增长强劲,特别是人均用电量极其明显。进入九十年代之后,我国人居用电量稳步提升,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各种家用电器的大量普及,人居用电量开始快速增长。甚至在2009年增幅达到了百分之十以上。

1.2我国能源现状

随着电气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高。特别是作为我国能源战略中心的电力需求更是随着经济发展快速发展。但由于我国发电产业主要为火力发电,并且主要产煤区为中西部地区。这种能源现状与我国能源需求状况分布有着截然相反的情况。所以,智能坚强电网的建设事关我国能源战略的推行,决定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状态。

2.智能坚强电网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网开始由单纯的输电线路逐渐转变为调整具有资源配置、引导生产以及布局等多种功能的服务系统[2]。大力加强智能坚强电网的建设有具体以下几点作用:

2.1优化现有能源结构,保证能源安全供应

由于我国人均煤炭数量以及人均传统能源数量远远低于世界人均传统能源数量。所以大量清洁能源的需求应该是我国能源发展重点。介于我国太阳能以及风能发电产区与用电区的特殊地理位置。所以能够保证长距离输电,安全高效的智能坚强电网的建设迫在眉睫。

2.2提升大范围能源转移能力

由于我国能源高产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以及北部地区。所以随着经济发展,我国能源运输性质极其严峻。这一严峻现状促使我国必须要重点建设我国的能源配置产业,降低我国在能源运输上的压力。电网则作为能源资源科学利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在大范围内实现能源优化配置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从中国国情实际具体出发,加快建设具有坚强骨架的智能电网,可以实现电力的大规模大范围低损耗运输,促进能源基地的集约式开发,可以推动能源在国际上快速流通,实现国际能源优化配置,更好的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2.3加大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能力

建设智能电网可以加大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能力,为清洁能源的高效发展提供气体与基础。智能电网的建设,不但可以满足东南沿海经济区的能源需求也能大力带动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智能电网全面建设后可以通过对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并整合了自动化以及储能技术。这样的电网可以将所有的能源接入并且可以进行有效的预测以及统筹安排。并可以有效的解决由于大量电能接入电网而产生的安全稳定运行技术问题,提升电网系统对于安全能源的接纳能力。

2.4满足用户实际需求,改进用户体验与电力系统服务质量

通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可以有效地提升电力系统的服务能力。坚强智能电网可以保证电能质量与电力运用的安全性。智能电网不仅可以提升服务质量也可以加强供电方与用电方的积极互动,满足用户的个人需求,使服务更加多元化。通过运用智能电网可以更加方便的使用户方便地接入退出,可以极大地促进例如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3.电力投入与产出研究

通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对电力投入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科学分析方法对投入以及产出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具体得到影响投入及产出的具体几点因素[3]:

3.1新兴技术的发明以及创造

进入新世纪以来,大量新技术新发明被创造并投产,例如电动汽车等行业逐渐成为主流。由于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兴盛,大量电能被消耗,而能源问题特别是电力能源问题成为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大电网建设投入可以增加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3.2新型能源结构的逐渐架设

随着环境问题的逐渐显现,大量传统的高耗能企业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取决于电力系统的发展。大型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可以有效的推动传统高耗能企业的能源战略调整。可以在环境问题如此严峻的今天仍然可以保证较大的产出。所以加大智能电网的投入可以保证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

4.智能电网对国民经济影响研究

我国智能电网的完全建设仍需将近10年左右。十年间电网建设对国民经济发展会随着时间而变化。本文通过对文献查阅并通过运用科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并进行预测[4]。

4.1运用影响力系数的分析

通过运用影响力分析对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分析我们得到07年以来电力投入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系数低于1。这说明07年以来,我国电网建设投入对国民经济影响较小,但通过对数据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虽然影响较小,但是每年增幅较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逐渐增大。也通过数据显示在2020年左右具体系数大于1,也就是说在2020年左右可以在国民经济中产生极大的影响。

4.2运用感应度系数分析

通过运用感应度系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电网建设在感应度系数一直大于2。也就是说我国电网建设的投入一旦有较大变动便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地影响。特别是在这两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东南沿海经常出现电荒的现象,可以明确地看到只有加大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投入方可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5.结论

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分析,并通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智能坚强电网的建设对我国能源战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解决我国能源分布与高耗能产业分布的问题。智能电网的建设不但可以在电力调度上产生巨大的优势。智能电网也可以改善用户体验并促进互动,提升电力产业互动。

(2)智能坚强电网的建设可以在保证传统高耗能产业的能源需求的同时,更加可以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并可以促进例如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增加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3)通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分析得到了几点影响电网投入对国民经济促进的主要因素。主要有新技术的发明及创造以及对传统高耗能产业的保证。

(4)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迫在眉睫,一旦投入下降便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徐丙垠,李天友,薛永端等.智能配电网讲座[J].供用电,2009,26(3):81-84.

[2]余贻鑫,栾文鹏.智能电网[J].电网与清洁能源,2009,25(1):7-11.

[3]刘振亚.智能电网知识读本[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国民建设 篇4

尽管目前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已达75%, 但由于报销目录外用药未得到有效控制, 实际报销比只有50%左右。此外, 药品生产流通领域秩序混乱、药品价格虚高和流通成本巨大, 不仅造成药品和耗材等医疗资源浪费, 增加了医保基金的透支风险, 也成为腐蚀卫生队伍、导致患者对医务人员不信任的重要因素。

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一直是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首选药品。但是, 由于基本药物目录里的药品种类比较少, 剂型相对单一, 已经不能满足各地基本用药的需求。据悉, 新版《基本药物目录》将在2009版基药目录307种药物的基础上新增200多个品种, 将囊括500余种药物, 其中包括292种化学药、184种中药、21种民族药。中药类药物扩容幅度较大, 其中骨伤科用药扩容9种, 清热剂扩容32种, 扶正剂扩容7种, 止咳、平喘剂扩容6种。而最值得注意的就是使用范围扩大。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曾表示, 公布基本药物目录后不仅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 还要制定政策鼓励全国所有的医疗卫生机构优先使用基本药物, 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进一步得到落实。

盛国民任职讲话 篇5

盛国民说,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我为濮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代市长的任命,衷心感谢各位对我的信任与支持。面对大家信任的目光,感受到的是无言的激励,我体味更多的是一种压力、一种动力、一份责任、一种使命。当前,濮阳正处在负重奋进、爬坡的关键时期,发展任务十分繁重。

党和人民将代理市长这个岗位赋于我,对我是一份厚爱,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鞭策,我深感使命重大、责任光荣。面对新的起点、新的角色和新的任务,我将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和帮助下,团结带领市政府一班人,以新境界、新姿态、新干劲、新作风,迈出新步伐,展示新形象,干出新业绩,全力以赴推动濮阳发展。为此,我将从六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突出一个“责”字。落实好“三个带头”,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做“黄牛”躬耕、做“石块”铺路,负责任,勇担当,敢作为,不负众望,不辱使命。

二是突出一个“学”字。学理论、学政策、学运作、向群众学、向实践学、向书本学,学以致用,推动工作。

三是突出一个“创”字。以持续开展“一创双优”活动为总抓手和动力源,解放思想,直面改革,把发展、稳定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克服各种困难,凡是有利于濮阳发展的事情都要积极去闯、去试,凡是有利于增加濮阳人民福祉的事情都要快办、办好、办实,着力破解制约濮阳发展的瓶颈因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是突出一个“转”字。在中原经济区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围绕濮阳发展战略定位和“二三五”的奋斗目标,牢牢把握“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坚持按照“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方法,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切实转变领导方式,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速度。

五是突出一个“合”字。顾大局,讲团结,促和谐,坚决维护市委的领导,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社会和新闻部门的监督,带出一个坚强的、能够干事的政府班子,实现合力发展、合作共事。六是突出一个“效”字。

国民建设 篇6

关键词:海上搜救 志愿者 民间 队伍建设

浙江是一个海洋大省,海上岛屿众多,南来北往船舶及渔船数量多,通航密度大,通航环境极为复杂,发生海上险情的风险也大。在海上专业救助力量不能有效覆盖整个辖区水域的情况下,为了快速、及时应对险情,提高救助成功率,台州市海上搜救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就近救助,快速有效”的搜救原则,充分利用辖区海上渔船资源优势,吸收民间力量参与海上搜救并取得了重要成效。

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的建设

1、建立志愿者队伍的原因及标准

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的建立,不仅可以节约专业搜救队伍维持费用,也是专业搜救队伍的有效补充。通过建立海上搜救志愿船舶数据库,统筹布局沿海、岛屿志愿者搜救力量救助基点,实施就近、快速有效的救助。

2、浙江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情况

从2005年开始,台州市海上搜救中心根据辖区区域广,搜救力量配置严重不足的现实情况,为快速、及时、有效、就近调动社会搜救资源参与海上搜救,目前台州辖区共搜救志愿船舶22艘,志愿者124人。

2008年5月,温州组建成立苍南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成为全国首支有组织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此举进一步完善了专群结合的海上搜救机制,积极引导和鼓励了社会力量参与海上搜救的积极性。目前,温州苍南海上搜救志愿者总队共有登记志愿船舶30艘,志愿者150人,下设6个分队。

3、 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运作机制

目前,浙江省海上搜救志愿者运作机制各有特点。在温州,苍南海上搜救志愿者总队属于苍南县志愿者协会的分支机构,接受温州市海上搜救中心业务指导。总队设在共青团县委,由共青团县委负责日常管理,其性质是由全社会志愿从事海上人道主义救助的各界人士组成的联合性、非营利的民间组织。主要资金来自社会捐赠,政府资助、奖励等。志愿者组织登记注册后以区域或乡镇为单位进行分类,然后建立网络报温州市海上搜救中心,纳入搜救机构可直接征用的社会搜救力量,同时,分别向市、县两级应急办报备,纳入市、县的应急救援队伍序列。

在台州,通过指定社会应急待命船舶方式组建搜救志愿者队伍,建立社会应急待命船舶数据库,以“救助站”的模式进行组织,指定相关责任人。当险情事故发生时,由海上搜救中心直接向相关责任人发出搜救指令,要求指派船舶前往救助。海上搜救中心通过建立搜救贴补机制对每次参与搜救的船舶给予相应经济补助,以提高渔民参与搜救的积极性,补助资金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每年下拨给海上搜救中心运行的经费。

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在海上搜救中的作用

1、有利于减少搜救成本,扩大搜救效果

海上救助调遣专业救助船舶,马力大、成本高。搜救志愿者队伍船舶最大的特点就是相对马力比较小,就近出动快,同时减少了其他船舶长途跋涉前往事发水域搜救时间,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海上人命救助效率,也减少了因长途航行所产生的费用,提高了有限的海上搜救资源的利用率。

2、树立搜救志愿者良好形象,形成积极良好的社会风尚

海上搜救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关系到政府的声誉、国家的对外形象。近年来,搜救志愿者队伍的优良表现,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凸显了政府的社会责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温岭市石塘平安民间救助站,被当地渔民称作“平安水鬼”的郭文标。

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 、救助缺乏相应的补偿机制和政策支持,积极性不高

海上搜救是政府行为,海上搜救侧重于社会效益,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目前,在我国专业救助力量不足的情况下,搜救任务还要依靠商船和渔船等非专业救助船来进行。但参加救助行动的船舶不仅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又会耽误生产、付出燃油消耗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虽然志愿者都是义务的,救助船舶、设施、设备也是免费的,但人员的培训以及救助过程中船舶、设施、设备损坏及油耗等必须有一定的活动经费作保障,如果得不到任何补偿,海上人命救助将成为志愿者的严重负担,严重影响参与海上搜救的积极性。目前, 由于我国对志愿者力量参与搜救缺乏相应的补偿机制和政策支持,导致志愿者力量参与海上安全救助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完善社会搜救力量的补偿机制、提高其海上搜救的积极性已迫在眉睫。

2 、海上搜救存在高风险性,志愿者自身权益缺乏法律保障

海上搜救志愿者力量是受政府指派而发生的一种义务的海上搜救行为,根据相关法律其属于志愿者服务。但海上搜救志愿者参与海上搜救并不等同于一般的志愿者服务。它属于突发事件范畴,具有非预期性、巨大的危险性、紧迫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客观的紧急状况对其人身、财产甚至生命都构成很大的威胁,但是我国目前的志愿者服务立法对此规定微乎其微。在志愿者队伍经费缺乏的窘境下,暂时还不可能为每位志愿者购买意外伤害和船舶财产保险,志愿者在救助过程中自身的安全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3、 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缺乏专业救助知识培训

虽然海上搜救志愿者常年在海上从事捕捞或运输作业,对海域环境情况和风、潮、流等特征非常熟悉,但对于要求较高的搜救专业知识和技能却相对匮乏,对在搜救过程中自身安全的防护措施还存在不足,尤其是搜救专业知识、搜救通信联络及有关搜救方面的法规。由于缺乏必要活动经费,尚无法开展对志愿者提供系统的搜救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影响搜救效果。

我国民间海上搜救队伍建设的建议

为了有效推动民间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建议应为海上搜救志愿者拟定法律、提供安全保障,保障志愿者合法权益,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激励,鼓励社会救助力量参与海上人命救助,确保海上搜救行动快速、及时、高效。

1、建立“海上搜救志愿者基金”

根据国外志愿者建设经验,没有资金支持的志愿者不会长久。建议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成立全国性“海上搜救志愿者基金”,各省、市成立地方性“海上搜救志愿者基金”,基金由各地海上搜救中心管理和发放。基金来源可以通过政府专项补助、企业和个人捐赠形式。基金主要用于对海上搜救志愿者费用开支进行补偿和奖励,以此建立长效补助机制。为志愿者在海上搜救志愿服务时提供必要的物质和安全保障,调动全社会参与海上搜救的积极性,全面推进志愿者工作。通过建立志愿者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船舶财产保险制度,使志愿者在参与海上搜救时免除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搜救工作。

2 、完善民间海上搜救志愿者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志愿者合法权益

海上搜救志愿者不同于其他行业志愿者,存在高风险,而且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等各方面要求很高。迄今为止,我国尚没有一部专门制约海上船舶或对专业、民间救助力量参加海上搜救的专门法规。建议在制定海上搜救法律时增设“突发事件与志愿者服务”专章,明确规定志愿者参与突发事件救援的组织、时间、方式、法定的权利与义务,作为志愿者参与突发事件救援时的法律依据,保障其法律权益。考虑志愿者在发生民事纠纷以及相关利益受损时的补偿问题,还应当建立相应纠纷解决机制并将其纳入社会保障制度。

3、 加强社会导向和宣传,给予志愿者精神激励

加大对志愿者的宣传报道力度,塑造海上搜救志愿者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志愿者有荣誉,感激发志愿者的参与热情,使志愿者的服务行为得到社会的认同和肯定。

结论

综上所述,民间海上搜集力量因其数量多、分布区域广、机动灵活、就近快捷、成功率高、搜救成本低等优势,是对专业搜救力量的重要补充。但由于立法空白、海上搜救风险高、缺乏经济补偿机制、合法权益难以保障等给民间救助力量的建设造成很多后顾之忧,所以还需要在立法、经济补偿、权益保障、知识培训等方面做大量的工作,从而激发民间救助力量参与搜救的积极性。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台、温两地成功经验,以点带面,在沿海水域形成一个救助网络,将专业救助力量和民间救助力量有机结合,真正实现就近出动,做到叫得动、拉得出、救得回,形成我国海上搜救新模式。

国民建设 篇7

作为公路建设的主要内容,公路工程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极为关键,不仅能够对施工建设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还可为今后相似类型公路建设提供依据。在整个评价工作中,经济费用测算、交通量预测、经济效益评估为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关键环节。在具体操作中,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也可以看作是分析、对比效益与费用,而在效益与费用分析对比前应计算好该效益、费用,并对其范围内容加以确定,进而合理预测营销项目区的交通量。公路工程经济评价不仅要对项目自身加以重视,还需对评价公路有关已知信息加大关注力度,因此必须做好工程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项目决策的正确性,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1 国民经济费用测算方法的改进

本文以国民经济综合平衡角度对国民经济评价进行思考,由社会价值观为出发点,对项目国民经济净效益进行分析、计算,以此对项目经济合理性加以判别。在国民经济评价中,国民经济费用与经济效益计算最为关键,与一般财务费用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经济费用能够将国民经济的付出充分反映出来,这也是投资决策的前提。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费用是指为修建、经营此项目国民经济所花费的所有费用,经济费用不以货币支付为转移,其唯一鉴别原则为国民收入减少。投资费用、运营费用与外差成本是构成经济费用的主要内容。现阶段,测算国民经济评价经济费用,选取的方式为有无比较法,投入物、产出物的影子价格可通过机会损失进行衡量与计算。计算费用的范围通常也只涵盖公路项目建设费用与运营成本。具体操作中,这种方式存在显著缺陷,第一,外差成本在费用计算往往被忽视;第二,测算影子价格时,分析程度不足,无法将机会成本的本质真正展现出来,无法准确去除必须去除的转移性支付费用,导致失真现象产生;第三,一般投入物影子价格测算时,过于细化外贸货物来源属性,产生大量信息而增加测算难度,致使操作性降低。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费用测算方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具体如下。

1.1 影子价格的测算方法

在公路建设项目投入物内,部分投入物需进口,如石油沥青等,在对此类进口材料影子价格进行计算时,应选取外贸货物影子价格测算方式。而无需进口的材料,在经济评价计算过程中,则可选取其市场价格与运输费用、贸易费用之和进行计算。但这个计算方式无法将调整的转移性费用充分展现出来,为此,必须进行项目建设投入物成本分解,通过成本分解结果计算影子价格,公式如下。

其中,P表示国内市场购买价格;A表示成本分解率;T表示贸易费用率;li表示第i种运输方式的运距;ri表示第i种运输方式的运输费率。

1.2 基于外差成本的间接费用计算

对于公路工程建设而言,污染、噪声为主要外差因素,为避免此类污染、噪音严重扰民,必须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处理,而这些措施的实施需支付相应的费用,这就被称为外差成本。本文把外差成本的定量计算有效连接汽车运输成本,认为很大程度上汽车运输成本能够对外差成本进行充分反映,原因在于对外差成本造成严重影响的因素,如事故费用、大气污染费、噪声费用等都和汽车运输成本息息相关,在此前提条件下,可建立如下公式。

其中,R1表示事故费;R2表示大气污染费用;R3表示噪声污染费用。

那么:

则,C表示车辆运输成本;α、β、ω表示权重系数。由此得出,高速公路车辆运输成本的取值计算模型,如下式。

其中,C表示车辆运输成本;S表示车速;系数为A、B、D,具体取值如表1所示。

2 基于路网参数分析的转移交通量预测

相比交通系统内其他运输方式,如铁路、水运等,公路在通行能力、运行速度、运输费用等方面占据着极大的优势,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将导致路网整体结构的再次分配。公路转移交通量预测工作难度较大,其主要原因在于对公路转移交通量造成的影响的因素众多,除此之外,在对转移交通量分析时,不仅要对现有并行公路内的交通量转移到高速公路进行充分了解,还需对其他运输方式,如铁路等转移到公路方面进行全面思考。本文基于路网参数分析进行转移交通量预测。路网参数是指对路网特性进行描述与反映的物理量。路网范围的确定需以项目交通小区进行合理划分,路网范围应对此类小区加以全面覆盖。公路网技术等级、公路网饱和度、公路网平均车速等都是路网参数,为准确预测转移交通量,要求先把公路建设所在区域的综合运输网络作为一个整体,并预测这个区域内的综合运输量;随后在获取公路运输量时,可利用各类运输方式的分担率进行分析;最后选用交通方式做好划分工作,得出公路建设项目转移交通量。该预测方式能够将各类运输方式中交通量的转移规律进行客观、有效的反映,有利于由宏观角度对综合运量中公路项目交通量的改变现状进行分析。

目前,对转移交通量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为道路使用者与运输服务属性。道路使用者包含旅客、货物需求特性,与其相关的因素为道路使用者的出行目的、运输货物种类等。运输服务属性涵盖的内容为运输服务费用、服务频率、运达时间等。在各类运输方式的服务属性中,要求道路使用者必须全面思考,对所有因素对自身的影响度进行分析,选择最佳运输方式,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降低支出费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3 国民经济效益的定量计算

在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中国民经济效益评估作为关键,而做好经济效益计算也是经济评价的基础。效益大小对评价结果起主要作用,并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直接影响。作为交通运输行业内的基础设施,公路项目可通过投入产出模型进行分析,该模型是利用将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完全消耗矩阵引入,以此进行部门间平衡联系的表述,且利用解线性方程组将所需未知数得出。为此,可将投入产出模型当做线形规划方式的特殊案例进行分析,但具体操作中,因多种因素的制约,如生产条件、资金等,部门与部门间的产出量需具有相应的上下限约束条件。此时需在改进的投入产出模型内合理纳入相关约束条件,如劳动对象、劳动手段等约束条件。除此之外,还需选取有无项目对比法进行产出效益计算,公路项目建设中,竣工后的公路就是其最终产出物,其效益主要体现在拟建项目与原有相关公路降低汽车营运成本效益,旅客在途时间节约效益等。在降低营运成本效益计算中,可选取以下公式分析。

其中,B11表示拟建公路项目降低营运成本效益;B12表示原有相关公路降低营运成本的效益。旅客节约时间效益可通过下式计算。

其中,B21表示公路项目旅客节约时间效益;B22表示使用原有相关公路的旅客节约时间效益。

4 结语

公路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对于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而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城市如果参与外部市场的资源整合,在很大程度上就必须通过依靠完善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来实现,因此,必须对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相关问题进行全面了解及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将公路建设项目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海涛.公路建设项目技术经济评价与决策[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1).

[2]顾政华.综合运输网络下的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方法研究[J].公路,2011(1).

[3]程凌刚,周海涛.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效益计算的理论与方法回顾[J].公路交通科技,2011(4).

[4]凌征武.高速公路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模型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11.

国民建设 篇8

1 推进地籍管理创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是当前重大的历史任务

1.1 新农村建设需要地籍提供制度保障。

近年来, 国土资源部门充分认识到地籍管理工作与国土资源管理上水平、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与依法行政的重要关系, 将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首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用地保障需通过地籍管理实现。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必须需要地籍数据作为支撑和依据。比方说城市房屋拆迁、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都离不开地籍基础数据, 需要地籍管理部门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数据。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 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是农民集体。依据物权中物为权利人所有还是为他人所有的分类标准, 土地所有权是唯一的自物权种类, 如果是在新址上供地简单地建新村, 地籍管理的任务就是依法确权发证的重要工作。因此, 作为土地管理部门我们要规范化建设领导组织, 制定地籍管理达标考核方案, 为地籍管理工作的规范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实现节约、集约用地必须要通过土地权利制度的创设和完善。

地籍是基础, 这项工作搞不好, 国土资源规范化管理、依法行政,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发展服务就失去了科学依据。解决农民居住的分散性、随意性问题, 其根本出路也在于土地权能的调整。如今, 各地农用土地已承包到户, 集体建设用地的管理并没有像城镇国有建设用地管理那样有公共权力支持的行使所有者职能的管理机构。除非农户自己的承包地刚好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村庄用地规模范围内, 否则, 农户到别人的承包地上建住宅涉及到土地权能调整等一系列问题, 靠农户自身的力量难以达到集聚、集约利用的目的。因此, 必须要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任务;实行“两个最严格制度”, 需要进一步加强地籍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城乡建设用地市场, 必须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科学修编土地利用规划, 必须准确掌握土地利用状况。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的巩固、落实需要地籍作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果, 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成果, 体现在乡村治理结构的完善、农村的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建设方面。在现有农村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土地的来源在于土地权能的调整。至于他物权, 则是指权利人依据法律或合同的具体规定, 对他人所有之物享有的物权。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实施“一张图”工程建设, 为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和深化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发展服务。因此, 土地作为民生之本, 畅通诉求渠道, 完善利益协调和纠纷调处机制, 特别是通过土地确权登记以法定的形式明确土地产权归属, 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2 努力做好地籍管理创新工作,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2.1 探索创新, 开展改革和完善集体土地权利体系。

土地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生产资料, “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在阶级社会里, 土地关系一直是法律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而历代统治阶级都非常重视土地立法活动, 建立土地所有权制度, 以确定土地权利的归属。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当前, 我国土地权利制度建设十分薄弱, 特别是集体土地方面, 所有权的主体资格在法律上还没有得到确认, 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主体客体权利和义务、取得和消灭条件尚未很明确。因此, 我们要开展新农村建设土地产权制度转化工作, 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 较完善的土地产权管理法律体系,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必将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2.2 加快地籍管理工作步伐, 发挥地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和保障作用。

按照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目标要求, 我们地籍管理工作任重道远。面对新的任务, 工作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的抓好落实;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谋划, 具体化、明确化、精细化管理, 既要有责任分解, 又要有具体保障措施。地籍管理工作要加快步伐, 顺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保护基本农田、推进土地整理工作提供信息和技术保障。进一步加强地籍管理信息化建设。认真做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发证的基础上, 逐步完善土地利用现状、农用地分等定级等数据库, 实现农村土地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和信息化。在新形势下, 我们要不断加强土地产权管理和地籍基础建设, 大力构建现代土地产权管理制度、科学的土地调查监测评价体系、统一的土地管理基础平台和地籍基础建设的长效机制, 全面推进地籍的系统化、法制化、数字化、规范化, 发挥地籍成果的产权优势、数据优势和技术优势, 为依法合理用地、促进科学发展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2.3 注重思想认识到位和工作到位。

在新的形势下, 地籍管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地籍管理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 做好地籍管理必须统一思想认识, 明确重要性, 增强紧迫性, 坚定对地籍管理工作的信心,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真正把地籍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提高对地籍管理工作的热情。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站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站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大局, 站在构建和谐社会大局来做好地籍工作, 并把加强地籍工作作为各级国土部门增强基础工作的重中之重。

结束语

总之, 地籍和地籍管理是人们认识和利用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是整个土地管理的基础。因此, 加强农村地籍管理能为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更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土地是人类活动的基本载体, 土地资源是社会经济的基础, 地籍是土地的户口。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新农村建设的到来, 给地籍管理带来新的冲击。由此可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土地管理密切相关。本文就提高新农村地籍建设管理重要性进行了研究, 同时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 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民建设 篇9

1 水利建设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安全与发展

在历史上,水、旱灾害曾经给整个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过巨大的损失。水利工程的建设为抵御和防止水、旱灾害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发挥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对大江大河的治理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防洪体系。通过在上游兴建水库以拦蓄洪水,在中游开辟分、蓄洪区蓄滞洪水,在下游扩大排洪出路,使各主要江河初步形成能够防御常遇洪水的防洪工程体系,发挥了显著的效益。在全国受江河湖海洪潮威胁的广大地区,初步建立了防洪保障,保护近6亿亩的耕地,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保护人口4.66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0%。建国以后,城市防洪建设作为重点进行安排,取得了显著成绩。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防洪规划开始逐步纳入江河流域治理规划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城市堤防长度己达1000多公里,大大提高了城市防洪能力,相继战胜了数次特大洪水的侵袭。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堤防先后战胜了1981的年长江大水、1982年的黄河大水、1983年的汉江大水、1985年的辽河大水、1988年的嫩江大水、1991年的淮河、太湖、松花江大水、1998年的长江、松辽大水,有力地保障了沿江(河)城市和郊区农村的安全。

2 水利与农业

建国以来,通过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积极发展灌排设施工程,增强了农业生产后劲,为农业持续稳定的增产创造了条件。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由建国初期的2.4亿亩发展到7亿多亩,虽然由于人口剧增使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了50%,而人均灌溉面积却增加了50%。使占全国耕地面积一半的水田、水浇地,却提供了占全国总产量三分之二的粮食,为解决我国13亿人口的穿衣吃饭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从1949年到1987年,全国灌溉经济效益价值为4436.59亿元,除涝经济效益价值为1327.92亿元。水利建设为农业稳产增产打下了重要基础,为解决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立下了不可替代的功劳。

3 水利供水工程与城市人民生活和工矿企业生产

建国以来,通过兴建引水、提水和调蓄水源工程,为农业灌溉提供了水源,同时还为城市人民生活和工矿企业生产提供了必需的水源。目前,水利工程向城市年供水能力己达到500多亿立方米,缓解了城市的供水矛盾。据统计,从1949年到1987年,全国共解决饮水困难人数达1亿多人,解放劳动工日达120.58亿个,经济效益价值达191.41亿元;从19 58年到19 86年,8大城市供水量共436.7亿立方米,经济效益价值达333.3亿元。

4 水土保持工作为国家生产力合理布局提供了前提

水土保持是国民经济生产力布局不可缺少的一个前提,黄土高原保持水土,干旱地区引水造林、防风治沙,大江大河防御洪水不决口、不改道,跨流域引水接济缺水地区,重点开发水能资源,引水开荒增产粮食等,这些都是国土整治与开发的大事。建国以来,己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多万平方公里,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开发山区、整治江河、防治灾害都发挥了明显的作用。水土保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全局,也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 水力发电建设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水电事业是我国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一批大中型水力发电站的建设在我国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目前,无论是我国的年发电量还是水电装机容量,均位列世界前茅。农村小水电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田灌溉、农副产品加工和缓解电力紧张局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小浪底枢纽工程的顺利竣工、三峡枢纽工程的建设,以及一批在建或待建的水力发电工程,更预示着我国水力发电建设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据统计,1949年至1987年,累计水力发电经济效益价值达到了636.98亿元。

6 水利建设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水利的社会效益体现在水利工程设施保障了社会安全、促进了社会发展。防洪工程抗御洪水灾害,保障了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和人民安居乐业,有利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事业的全面兴旺;灌溉除涝工程促进了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丰富了农副产品市场的供应,繁荣了市场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是社会安定团结的基本保证;结合水利工程,航运业的发展促进了城乡物资交流;水电工程的建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活跃了政治、文化生活,改变了城乡面貌;供水工程为城乡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利的环境效益体现在水利工程设施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使其向良性方向发展。同时还体现在提供水源、改善水质、改良土壤、美化环境、调节和改善地区小气候、降低灾害发生频率等方面,这些都为人们提供了稳定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水利建设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加大了农田水利建设,保障了农业生产的基础,增强了农业后劲,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不仅是农业的命脉,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

摘要:本文对我国水利建设情况在社会安全、农业、人民生活和企业生产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水力发电事业、水土保持等方面所作的贡献进行了探讨,并对水利建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旨在加强人民对水利建设的重视以促进水利事业在国民经济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国民建设 篇10

1. 安徽公路基本概况

目前,安徽基本形成了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体系。截止到2015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186939.871公里。

公路按行政等级分:国道5427.392公里,占总里程的2.91%,其中国家高速公路2893.428公里;省道8401.774公里,占总里程的4.49%;县道24252.531公里,占总里程的12.97%;乡道36498.247公里,占总里程的19.52%;专用公路1002.111公里,占总里程的0.5 4%;村道111357.816公里,占总里程的59.57%。全省1378个乡镇通畅率达100%。全省公路网密度达134.10公里/百平方公里。

2. 安徽公路建设规模

2015年,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累计完成投资396.1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31%,完工里程1620公里,其中一级公路997公里,二级公路481公里,路面改善142公里。至2015年底,一级公路通车里程达3166公里。全年农村公路累计完成投资80.5亿元,危桥改造完成1066座,安保工程完工4789公里,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完工2230.8公里,通村公路完工4745.9公里。

3. 公路建设规模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

十八大以来,在全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大的背景下,安徽经济仍然保持了速度平稳较快,结构优化升级的良好发展势头,安徽经济发展的速度持续保持快于全国,居全国位次靠前,中部领先。安徽省生产总值在2014年首次突破两万亿元大关以后,2015年又超过了22000亿元,全省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研究表明公路建设与经济增长呈明显的正相关性。据世界银行2015年统计,通常是公路基础设施每增长1%,GDP也相应增长1%。因此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由此可见,安徽公路发展规模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显著的。

4. 公路建设投资对安徽经济的拉动作用

公路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从形态上划分,公路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可分为直接拉动和间接拉动。直接拉动是指公路投资实现过程中由于增加人工、材料、机械的需求引起国民经济其他行业需求增加而产生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间接拉动是指公路建成后运输条件改善、公路通行能力提高,使运输系统本身以及与公路建设相关的产业产生的效益引起的国民经济增长。

4.1 公路投资对国民经济的直接

公路投资建设对经济的增长的直接拉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就业机会的增加,因此,公路投资对国民经济的直接拉动主要表现为传递效应,这个过程就是经济学中投资乘数效应形成的过程。公路建设投资增加首先会引起与其相关的生产部门如水泥、钢材、沥青等生产部门投资需求的增加,然后在这些部门收入增加的基础上再引起消费品生产部门收入的增加,如此循环最终导致国民经济成倍的增长。因此,在考虑公路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直接拉动时重点是考虑公路建设投资带来的乘数效应。一般来说公路建设的投资乘数K=△Y/△I=1.92

公路的建设对沿线地区带来的资金收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征地拆迁费;②各种原材料的购买;③沿线庞大的工程队伍的衣食住行方面的消费,将直接刺激当地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在我国,每投资1元,就可以带动3元以上的消费需求;④建设队伍的收入,当地人员不可避免地将参与到公路的建设中来。所有这些,都将对当地工业、农业、餐饮业、房屋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按支出法计算1单位的公路建设投资将会直接产生1单位的GDP。根据相关研究,公路建设投资每亿元提供直接就业机会2000个,间接就业机会4860个,高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所提供的就业数。因此,安徽省2015年公路投资创造了公路建筑业约80万个就业机会,相关部门约194万个就业机会。

据安徽省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 2200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全员劳动生产率50862元/人,比上年增加2303元/人。人均GDP35997元(折合5779美元),比上年增加1572元。根据权威数据统计以及相关文献研究成果,公路建设的投资乘数K=△Y/△I=1.92,2015年,安徽省公路投资总额为396.12亿元,直接拉动GDP总量760.6亿元。

4.2 公路投资对国民经济的间接拉动

公路投资对国民经济的间接拉动的内涵是公路建成后运输条件改善、公路通行能力提高,使运输系统本身以及与公路相关的产业产生的效益引起的国民经济增长。

4.2.1 安徽省公路建设波及效应

公路建设能够改善原来路网的通行条件,使得运输成本降低,而修建新路后还会带来里程缩短,节约了客、货在途时间等等效应。这样首先受益的是两地间原来的公路。接着与两地不直接连接的公路也会因为公路的建设吸引一部分交通量而减少拥挤和交通事故,如此下去,最终修建新路产生的影响将会一层一层的波及到整个路网,即公路投资的波及效应。本文认为安徽省公路建设存在巨大的波动效应,国民经济评价显示其内部收益率远高于社会平均收益率,约为社会平均折现率的1.5~2倍,公路建设拉动国民经济效益显著。

4.2.2 安徽公路建设的开发效应

公路建成产生的开发效应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公路沿线地价增值产生的效益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一部分是自然资源开发产生的开发效益对国民经济的拉动。

1)土地增值效应

产生此类效益的根本原因在于地价增值,即土地价格的提高。土地价格是土地价值(或效用)在经济上的反应,它是用来购买土地效用或与其的经济收益所付出的代价。与公路建设前相比,公路建成后,地区原有的交通条件将得到改善,公路沿线地区的交通可达性和便利程度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公路沿线地区的区位优势将增强,与外界物质、经济交流将更方便,成本更低。

2)自然资源开发效应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因素)。这种能够转化为经济效益的经济潜能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既受国家宏观政策因素的影响,也有交通、技术等微观条件因素。公路交通建设为自然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运输服务的支持,为经济潜能转化为经济效益提供了一种动力。

3)区域经济和沿线产业带协调发展效应

公路的大范围建设,让所有区域有了交流的纽带和沟通的桥梁,高效运输形成了广泛的区位优势,通过引进流通资金、高新技术、流动人口劳动力等方面生产要素的极度集中和逐渐扩散,形成了由点到面的区域经济辐射特点。与此同时,公路的纵向沟通能力又让这种辐射加快沿线发展,致使在公路的基础上形成了沿线产业带,让整个呈带状分布的区域经济效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4)资源的优化配置效应

公路在初期投资可能看不到收益,或者收益很少,但以长远目光来看它对其他产业的推动作用是不能忽视略的。在建设初期建设平均每1公里的公路,大概就需要投资3000万元左右,假设,如果某地区提前建设了100公里的公路就意味着大约投入30亿元左右。这些还没有包含公路建设所引起的消费支出和服务业发展。公路建设也是一种很有效的融资方法,对加快经济发展、拉动投资具有很大作用。很好的使生产运输成本降低,在很大空间上实现了资源合理运用,完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沿线经济产业带的形成,给经济发展加入了强大的活力和生机。对资本的有效配置是利于国民经济发展、利于民生的领域,并且也给未来经济发展夯实基础。

5. 结束语

安徽省公路部门积极响应“保增长、扩内需”的政策要求,审时度势,迅速行动,目前已制定并启动新一轮建设计划:到2020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2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新增一级公路通车里程2000公里,一级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000公里;升级改造二级公路4000-5000公里。预示着安徽公路建设又进入了一个高潮期,也必将进一步对安徽的国民经济发展产生拉动效应。

摘要:本文分析了安徽公路基本概况和公路建设规模,梳理了公路建设规模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从直接拉动和间接拉动分析安徽省公路建设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安徽省公路投资对GDP增长的拉动效应。

关键词:公路建设,经济发展,拉动效应

参考文献

[1]安徽省公路管理局.安徽省公路发展状况报告(2015).

[2]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安徽省交通十三五规划.

[3]凤凰安徽:名家点评安徽经济发展.

[4]曹学咏:加快公路建设,服务地方经济{J}交通节能与环保,(2008)(1).

国民建设 篇11

从人们最喜欢阅读的图书类别看,与前几次调查结果相比,2005年人们喜欢读的图书种类发生了一些变化。文学类图书继1999年和2001年连续两次居读者最喜爱的读书第一位后,2003年下降到第二位,在2005年则再次回到第一位,喜爱率达到18.0%;2005年读者主要购买的图书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文学类图书,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图书和综合性图书。读者认为,2005年市场最缺的图书品种是环境科学类图书,其次缺的是综合性图书,第三缺的是农业科学类图书。从2006年读者购书意向上看,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图书排在首位,文学类图书排在第二位,综合性图书排在第三位,政治、法律类图书和医药、卫生类图书分列第四位和第五位。

从不同类别图书进一步细分看,武侠小说排在读者最喜爱的文学类图书的首位;市场营销类图书排在经济类图书首位;童话故事类图书排在儿童类图书首位;家庭保健类图书排在生活类图书首位;外语工具书排在外语类图书首位;医药卫生类图书排在科技类图书首位。

在杂志方面,文化娱乐、家居生活和文学艺术三类杂志是2005年我国读者经常读的杂志前三类,这反映了目前我国大众读者追求生活情趣化、娱乐化的潮流和趋势。从不同性别读者的阅读趋势看,男性读者偏爱科普军事、学术科技、新闻时政、财经管理、学习辅导、文学艺术类杂志,女性读者则对卡通漫画、时尚消费、旅游休闲、家居生活和文化娱乐类杂志情有独钟。

本次调查还对读者最喜爱的作家、出版社和杂志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读者最喜爱的作家前十名的顺序依次是:金庸、巴金、鲁迅、琼瑶、贾平凹、老舍、古龙、冰心、余秋雨和曹雪芹。从历次调查结果看,鲁迅、巴金、金庸、老舍、琼瑶、古龙、贾平凹已经连续四次名列我国读者心目中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家排行榜。

在读者最喜爱的出版社方面,前八名依次是:人民出版社、新华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北京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从历次调查结果看,人民出版社、新华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商务印书馆接连四次榜上有名。

在读者最喜爱的杂志方面,前十名依次是:《读者》、《知音》、《家庭》、《青年文摘》、《家庭医生》、《女友》、《故事会》、《爱人》、《瑞丽》、《时尚》。

国民建设 篇12

国民经济学是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课程, 它是基于“国家干预主义”即政府作为国民经济运作的管理者、计划制订者的立场, 从宏观和国家战略的角度来研究一国的整体社会经济活动运行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国民经济学既研究整个国家经济运行的全过程, 还研究国家管理等上层建筑, 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方利益协调等。从学科内容来看, 该课程对应于西方学界的宏观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政府经济学中的政府行为研究以及发展经济学中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等。国民经济学呈现出集多学科理论于一身的特点, 是源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历史选择。与中国的经济转型相适应, 国内的学者对国民经济学这门带有强烈历史和体制色彩的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 马昊 (2004) 与和云 (2005) 认为应在对国民经济学概念界定的基础上, 规范其研究对象, 并提出了学科的主攻方向。包学雄 (2006) 则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 提出应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适应学科的发展。基于国民经济学发展变化的特征, 很有必要从中国社会经济演变的历史与发展角度对国民经济学课程建设进行研究, 从而更加清晰地把握该学科的发展方向。

一、历史因素:国民经济学在中国的形成

国民经济学在中国最早产生于1950年, 这是与当时国家所处国际环境、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与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相适应的, 因此, 国民经济学课程的产生与中国经济体制密切相关。

(一) “赶超”发展战略本身要求中国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0世纪50年代初, 经历了长期战争的中国百废待兴, 面临劳动力丰富但资本极度稀缺的现状, 为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聚集新中国凝聚力, 并能在短期内迅速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中国政府采取与自身资源禀赋相悖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 (林毅夫等, 1994) 。由于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极度匮乏, 这就需要中央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对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实行统一安排调配, 从而形成了一套与资本密集型发展方式相适应的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现实中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相应的理论和方法作为指导, 国民经济学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但当时的国民经济学被称为“国民经济计划学”, 体现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色彩。

(二) 移植于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需要在中国有不断适应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 以苏联为代表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推崇。中国也对苏联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模仿, 甚至直接“移植”。很显然这种制度的模仿和移植, 可以大大减少新体制设计和建设的成本。但由于中国与苏联历史、客观自然因素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 把出生于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直接用于中国, 则会可能出现诸多不适应的症状, 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 并对该体制不断地进行修正以适应中国的国情。从国民经济学课程发展历程来看, 中国最早的《国民经济计划学》教材就是源自对苏联教材的直接模仿,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不断更新, 其课程名称先后以《国民经济管理概论》和《计划经济学》出现, 直至发展演变成为今天的《国民经济学》, 这显示出国民经济学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中国化”和“本土化”的特征。

二、逻辑必然:国民经济学在当前中国的存在

当前, 中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 与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改革不同,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由政府主导下的以构建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渐进性改革, 这也是国民经济学在当前中国存在的逻辑必然。

(一) 逻辑起点:中国正在进行一场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改革

中国所实行的经济改革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改革, 因此, 在经济改革进程中政府行为显得非常重要。政府在改革过程中的定位以及行为方式直接影响着经济改革的进程和效率。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 未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因此,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政府行为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界定:

1. 政府“越位”问题的解决

中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 由于体制惯性, 政府在诸多方面还对经济还存在强大干预, 这严重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如政府对国有企业经营生产管得过多过死, 每年政府对国有企业大量的亏损补贴及政策优惠, 对其进行扶持, 极不利于市场竞争的形成;长期以来, 地方政府为大力发展经济, 亲自参与招商引资, 将本属于竞争性领域的商业行为纳入政府职责范围之中。这种政府“越位”行为屡见不鲜, 极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越位”行为正是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不健全的表现, 解决政府“越位”行为是还原市场的过程。因此, 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必须要及时解决政府“越位”问题。政府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恰当的方式退出市场是中国目前所面临的难题, 这也是国民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2. 政府“缺位”问题的解决

在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存在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对称以及公共物品提供不足等因素所造成的市场失灵, 需要政府在这些方面提供相应的服务。但目前来来看, 中国政府在应该发挥作用的领域, 政府职能并没有到位。如中国政府对垄断企业的垄断行为规制不利, 垄断企业的价格同盟、价格歧视、供应不足、低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等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同时政府在提供经济制度等公共物品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如对于经济改制中出现的急切需要解决的职工劳动权益保障、经济改革中存在的寻租问题等, 都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制。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必须要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因此, 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必须要正确解决政府“缺位”问题。需要寻找合适的方式, 令政府有效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是中国当前情况下需要研究的另一个重要课题, 也是国民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 必要性: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性与长期性

与俄罗斯“休克疗法”的市场化改革不同, 中国采用的是市场化改革是渐进性改革, 这决定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的经济改革过程是一个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改革国家, 也不同于基于“华盛顿共识”的苏联、东欧国家的市场化改革, 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性改革 (又被称为“北京共识”) 。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中国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地进行探寻, 对国民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研究, 更应结合中国经济的实际, 总结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长期性特征决定了国民经济学学科以及该专业的研究生在目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国民经济学学科研究发展内容展望

通过以上的分析, 结合中国现实和该学科的发展历史情况, 未来国民经济学研究可能将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展开:

(一) 宏观调控与政策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 混合经济依然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 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要提供者, 宏观经济计划和管理依然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从目前来看, 中国金融体系尚不完善, 而财政手段运用也不熟练, 计划仍是目前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工具。此处的计划已不是原先意义上的计划 (高度集权的政治手段) , 而变为类似管理学意义上的指导性计划和政策性计划。因此, 政府要借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中政府调控的成熟理论与经验, 更要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提出符合国情的主张, 同时深入研究各个宏观经济政策和调控手段的组合与协同问题。

(二) 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

战略与规划原本是“国民经济计划”专业的核心方向, 现在仍是国民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国民经济学与财政学、金融学相比显得更为宏观。在未来经济发展中, 中国政府依然会重视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 以规划的方式指导经济的发展。因此, 国民经济学应着重突出市场经济中的国家战略和规划基础理论研究, 开展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与规划涉及的重大项目课题的研究, 比如, 城镇化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等。

(三)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扩大,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国大经济区域的形成, 与“区域经济学”研究重点不同, 国民经济学着重研究各个大经济区域之间的社会经济协调问题, 同时还有大经济区域内部的区域经济协调问题。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 在区域经济资源条件约束下的地方政府管理也将会成为国民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马昊.对国民经济学学科发展几个问题的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8) :38-40.

[2]和云.推进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11) :89-93.

[3]包学雄.国民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8) :118-121.

上一篇:内在机制下一篇:皮下输注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