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现代远程教育

2024-05-17

军队现代远程教育(共12篇)

军队现代远程教育 篇1

军队现代远程教育是一种远距离、交互式、开放式的新型教育形式。其具有四个典型特征:一是以国家高等教育为依托;二是以部队官兵为教育主体;三是以军队既设的院校教育为载体;四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媒介。发展军队现代远程教育,是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战略目标的战略举措,对于全面提升军队教育现代化水平、完善具有我军特色终身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1 军队现代远程教育现状及特点

1.1 军队现代远程教育现状

2001年7月,《军队现代远程教育2001-2010年发展规划》发布,提出军队远程教育定位于为士兵和军官服务,为军队建设服务,为培养适应我军建设的人才培养服务,正式启动我军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目前,我军现代远程教育已经开设本科、研究生层次教育近20个专业,初步实现了多种形式的非学历继续教育。

新近颁发的《2020年前军队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为满足广大官兵成长成才的多样化学习需求,要创办军队网络大学。并列出了时间表,提出网络大学学科专业设置及遴选、教学管理制度制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于2015年前完成,初步形成覆盖全军部队的教育服务网络。积极发展远程教育技术手段,构建网上教学、网上演练、远程教育和技术服务平台。所有学科专业网站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于2020年前完成,在此基础上,实现网上教学、学分自动认证、远程专家咨询服务等功能,为广大官兵搭建开放式、自主性、网络化学习平台。

1.2 军队现代远程教育特点

军队现代远程教育作为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组成,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共享性等现代远程教育特点。但由于军事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军队现代远程教育还具有以下特点:

1) 目标的军事性。军队现代远程教育必须聚焦能打仗、打胜仗这一强军目标,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其选择的必然都是与军事斗争准备紧密相关的教学内容,以适应军队人员特点的教学组织形式,实现为军事斗争准备服务、为军队人才队伍建设服务的功能,目标的军事性十分明显。

2) 对象的特定性。由于军事教育的特殊性,军队现代远程教育在招收对象上也具有特定性,即必须是军队的干部、战士和文职人员。为确保军队现代远程教育军事目标的圆满实现,必须保证军队现代远程教育对象的特定性。

3) 开放的局限性。由于受教育对象特定性、教育目标军事性的制约,军队现代远程教育的开放程度只能是局限性的,既不能在招收对象上向全社会开放,其教学内容、资料信息也不能全部在互联网上公开,只能单向对社会开放,即社会信息可以进入军队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系统,以方便学员的学习浏览。

4) 信息的安全性。信息共享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但军队现代远程教育由于受军事安全的制约,其信息共享和网络开放必须首先要考虑军事保密的要求,特别是一些军事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和信息资料,必须妥善处理好信息共享与安全保密的关系,确保军事信息的安全保密。

2 军队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条件建设的硬件平台

2.1 基于军事训练网的基础支撑平台

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简称军事训练网),是独立于国际互联网 (Internet)的专用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其依托国防通信设施建设,主要为军事训练、教学科研及管理服务。由于其与Internet完全物理隔离,具有安全可靠、信息全面、速率较高等特点,成为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已经取得的重要成果和未来深化信息化进程的重要依托。

经过多年建设与不断升级,目前,全军绝大多数部队院校均能够与军训网互联互通,成为军队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最重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基于军事训练网的基础支撑平台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军事训练网的优势,使各相关单位可以直接将本单位教学内容以虚拟主机、主机托管等多种方式连接到军训网远程教育平台及其面向全军的镜像站点上,不受地域的限制,同时避免了对通信接入环境、硬件平台的重复建设,实现了快速、低成本地网络环境建设。

基于军事训练网的基础支撑平台主要由控制中心、远程教育节点通过网络以分级的形式连接而成。其中,控制中心配置有教学实施、管理所需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远程教育节点配置有学员学习、教员授课所需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其网络配置如图1所示。

基于军事训练网的基础支撑平台可发挥现有网络技术优势,方便、快捷地建成远程教育系统,但是由于网络带宽的限制,往往不能实现学员和教员面对面的实时交互,限制了远程教育系统功能的发挥。

2.2 基于视频会议系统的实时交互平台

视频会议系统是一种现代化的办公系统,可以实时传送视频与音频信息,使协作成员可以远距离进行直观、真实的音视频交流。正是由于这样的特性,可以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开展教学活动,使更大范围的学员聆听到优秀教员的教学。

基于视频会议系统的实时交互平台提供了一种实时互动的学习模式,既能让远程学习的学员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又能让学员与教员进行实时地交流。而且有利于教员组织课堂教学、监控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视频会议系统包括终端、多点控制单元(MCU)、信道(网络)、控制管理软件、网络传输的质量保证体系(QOS) 等(见图2)。

终端设备包括视、音频输入输出设备,视、音频编解码器和复用/分接设备等。它可以是专用交互式视频会议终端,也可以是安装了必要的音、视频硬件和软件的桌面型计算机系统。对普通终端,开视频会议通过多点控制单元(MCU);对于特权终端,可以绕过MCU召开点对点会议。终端访问控制权限的设定,由视频会议承载网实现。传输网络用于传输视、音频等信号,卫星帧中继网、地面帧中继网、DDN专线、ISDN网络等,都可以作为多点交互式会议系统的传输网络。MCU是视频会议网中的关键设备,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音频处理器、数据处理器、控制处理器等五个部分,其作用是将来自不同地点的多路视频、图像、语言、语音、数据信号进行混合与切换,协调各个会议电视终端设备的工作速率,使整个会议电视能够自动工作在所有终端的最低速率。

但是,基于视频会议系统的实时交互平台的远程教学具体实施起来,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由于实时性要求高,所以教学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较多,学员的自主性也不强;二是信号实时传输对网络带宽和网络质量的要求较高。

2.3 基于卫星通信技术的宽带传输平台

利用人造卫星将授课过程中实录的课堂活动连同教案,合成压缩为数字信号,向在它电波辐射范围内的不同地理位置的目标,实时地传输所需的教育资源,用户端使用相应的卫星接收设备(地面接收站)同步接收,就可以达到远程教学的效果和目的。

基于卫星通信技术的宽带传输平台具有两大优点:一是卫星的覆盖面广。对于网络基础条件差的地区(如高原、海岛、戈壁、沙漠等地区),通过建立小型卫星接收系统(如家用卫星接收机等),就能够实现单向的、基于卫星数据广播的远程教学,而且费用比较低廉;二是卫星传输的信息容量大。如果将通过LAN交换将卫星传输的信号与以太光纤网或HFC网相连,就能够实现大面积的远程教学。

根据国务院《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组织建设了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工程。该工程是国家重大工程之一,至今已在教育部西部地区的众多项目(如中组部农村党员培训等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于卫星通信技术的宽带传输平台可以承载在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之上,利用中国教育电视台卫星广播电视线路建立卫星直播教室。基于卫星通信技术的宽带传输平台的拓扑结构图如图3所示。平台由主站、小站及学习者3部分组成。各小站由卫星数据广播接收系统、转发软件、卫星客户端接收软件、多媒体教室和局域网组成。

三种军队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条件建设的硬件平台各有优缺点,因此,应整合不同硬件平台,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条件建设硬件平台,为我军官兵提供快捷、便利、完整的现代远程教育。

3 军队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条件建设的软件平台

军队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条件建设的软件平台可分为两个部分:

1) 教学软件支撑平台:

教学软件支撑平台是实施远程教育的重要场所,其由一系列可支持多种教学模式的教学软件、工具软件和管理软件组成。经过对地方相关院校目前所使用的各种教学软件平台的综合研究,我们提出了军队远程教学软件支撑平台的体系结构,如图4所示。

2) 教学资源支撑平台:教学资源支撑平台是军队远程教育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教学资源支撑平台既能用于内各单位自身的网络教学,又能用于支撑军队远程教学,我们在教学资源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该系统的多重适用性。教学资源系统主要由课程资源库系统和文献资源库系统两部分组成。课程资源库主要包括与军事教学密切相关的案例库、想定库、试题库、教材科、战例库等。可以由教员和学员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来生成教学软件系统,以增强网络课程的组合性、开放性及课程内容的动态更新能力。文献资源库包括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各种网络数据库等,主要是以各军队院校数字图书馆中的数字化文献资源为支撑,

4 结束语

军队现代远程教育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发展非常迅速,受到各级各部门的普遍重视。军队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条件建设研究对提高军队现代远程教育水平、提升官兵文化素质、打造“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之师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军队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条件建设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我们必须努力探索,积极借鉴军内外的成功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将军队现代远程教育推向前进。

摘要:该文针对军队现代远程教育的现状及特点,构建了基于军事训练网、视频会议系统和卫星通信技术的硬件平台,探讨了由教学软件支撑平台和教学资源支撑平台共同构建的软件平台,对军队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条件建设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军队现代远程教育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远程教育,教学条件建设,硬件平台,软件平台

参考文献

[1]罗云.关于学科、专业与课程三大基本建设关系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4(3):32-34.

[2]于志良.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校园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4(16):3614-3615.

[3]熊龙飞,卢敏,肯霖.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推动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融合发展[J].继续教育,2012(10).

[4]仰礼友.远程教育在军队[J].中国远程教育资讯,2007(6).

[5]刘莉.我国高校远程教育支撑环境的现状及存在问题[J].中国远程教育,2001(4).

[6]李建伟.美国高等院校远程教育的特色及其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1(1):122.

军队现代远程教育 篇2

军队管理文化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军队管理文化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摘要:本学期开设的《军队基层管理》课程,让我受益匪浅,教员幽默风趣的谈吐、生动鲜活的例子和谆谆教导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不仅是我们这些“准军官”,军队管理文化对现代企业也有借鉴和指导作用。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竞争将更多的体现为管理能力之争。因此如何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军事化管理以其高执行力著称,一直吸引着管理者的目光。军队所具有的优秀文化与作风,如执行文化、团队精神、职业道德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并以华为公司为例,深入剖析其企业管理中的军事化特征。同时,军事化管理并不完全适合企业,企业管理者应灵活运用,适度借鉴。

关键词:企业、管理风格、军事化管理、华为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企业文化传入我国不过30多年。迄今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具有权威性统一关于企业文化的理论。在企业文化的相关研究中,如何借鉴其他领域的优秀文化,吸收其精华,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尚待研究的新领域。军队管理文化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组织文化,它通过一系列的制度与思想建设形成具有军队特色的核心价值观,用于指导军人的思想和行为,达到增加军队的战斗力,从胜利不断走向新的胜利的目的。人民解放军的不断成长壮大,正是坚持用优秀的军队文化和作风武装的结果。毛泽东曾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军队”。解放军在战争年代和和平年代塑造起了优秀的军队管理文化并付诸于实践,时至今日,解放军管理文化仍然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二)研究内容

本文从军队与企业两种组织的比较入手,分析总结军事管理的内涵与特征,探讨军事管理对企业管理的借鉴意义与内容,以华为公司军事化管理的实践案例进行研究,深入剖析其企业管理中的军事化特征,分析其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并为其军事化管理产生的困境提出改进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军事管理与军事化管理的特点。2.军事管理对企业的借鉴价值与内容。

3.华为公司军事化管理的主要做法以及成功经验。

二、军事管理与军事化管理的特点。

军事管理的基本职能是对军事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军事管理的直接目的是提高信息、时间、空间利用率,以最低消耗实现预定军事管理目标,最终目的是提高军队战斗力,增强整个国家军事实力。军事管理与企业管理相通的地方主要包括:组织管理、思想管理、装备管理、后勤管理、信息管理、科技管理、环境管理、人员管理、计划管理等。

军队管理对企业有借鉴地方的是以下几个特点:

(一)严密的组织体制

军事管理拥有严密的组织体制,这是保障组织运行效率的重要基础。军队系统结构之复杂超乎想象,但各个组织要素能够协调高效、军令畅通、行动一致,不能不说是组织严密的结果。

(二)完备的组织制度

军队制度的完备性恐怕没有组织能出其右。从复杂的政治工作制度、兵役制度、军事训练制度、装备研发与管理制度、保密制度、退役安置制度到简单的民主生活会制度、一日生活制度等等,军队制度的覆盖面之广令人叹为观止。这些完备的制度让军队的管理工作变得制度化、程序化,一切只要按照规定、按部就班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在解放军中,每年会有占全额80%左右的老兵退役与新兵入伍,但如此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并没有对军队管理造成明显的干扰,这背后就是制度的功劳。完备的制度让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迹可循”,从而降低了管理的复杂性,使得管理能够长久有效。

(三)独具魅力的组织文化

毋庸置疑,军队文化对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一直有着某种特殊的吸引力。穿上一身橄榄绿,拥有一份军旅生涯是很多人曾经的梦想。这其中体现的就是军队文化的独特魅力。军队文化有一个关键的核心,那就是对宗旨、信仰的无比忠诚。在中国,身为军人就应该时刻保持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在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舍生忘死。这从我军历次战斗及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等大型活动中就能看出。

(四)强大的组织执行力

组织执行力是指组织能够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众所周知,强大的执行力是军队的典型特征之一。对军队来说,执行力就是战斗力。这种执行力与精神信仰有关,与组织建设有关(譬如“支部建在连上”),与“军令如山”的权威性有关,与“令行禁止”的铁血纪律有关,还与军人很多已经内化的优秀品质有关。

三、军事管理对企业的借鉴价值与内容。

军事管理存在很多军事领域独有的内容,因此,企业实施军事化管理并不能完全照搬军队的管理方法,而是应借鉴对企业管理有实际价值的地方。归纳起来,军事管理中有以下五个方面可供企业管理学习。

第一、企业应该学习军队建立明确的宗旨与目标。企业的发展中应该有强烈的危机意识,鼓励自我变革,促进新陈代谢,就像华为那样始终保持在危机感中不断成长。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善于总结,正视挫折,不断提高,建立一支有文化,有纪律,有追求,与时俱进,无私奉献的企业员工队伍,企业就会从平凡到优秀再到卓越,最终成就一个强大的企业

第二、企业需要学习军队的执行方式。从执行力来看,由于不少企业的执行力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如何提升企业的执行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执行力是团队事业的基础,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是企业每一个员工所必须具有的,对命令的服从和任务的坚决完成应是一个企业所有员工的坚定理念。

第三、企业可借鉴军队的文化建设。军队的文化建设无疑是很成功的,否则它就不能凝聚上百万人的力量,也无法催生出如此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与事迹。军队的文化建设以政治导向为核心,重视对官兵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培养。企业文化是确定企业价值导向,规范员工行为,凝聚人心,传导激励的关键要素。企业在员工的使命感、责任感、工作作风以及忠诚度的培养等很多方面都可以向军队学习。

第四、企业应学习军队的团队建设。企业管理者应该学习解放军军官的带兵方式,关心员工的生活、学习与成长,让成员分享组织成长的果实,并与企业一起成长。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在合作、协调中成长,企业应倡导建立强化激励机制,让人人都追求先进,使立功者表扬。实现这个团队建设目标也正体现了军队文化中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特点。

第五、企业应学习军队的创新能力。众所周知,军事领域的创新是走在整个社会前列的,很多高新技术的发明创造都是源自军事领域,而且有其很多独特之处,在激励上更是注重精神与物质层面的双重效果。因此,军事领域的创新机制有很多内容也是值得企业去学习和借鉴的。

三、华为公司军事化管理的主要做法以及成功经验。

(一)制度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华为的很多管理制度都有着军队的影子,也正是这些制度与流程的结合造就了华为的高效执行力。而且,华为对制度的坚持及执行是非常严格的,比如员工的打卡,正常上班时间是8点,给你一个小时的冗余度,9点之前都行,但9点01分就算迟到。残酷的是,以结果为导向,不管中间过程。若完不成,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二)严格的纪律

军人出身的任正非对华为人有着非常严格的纪律要求。在《致新员工书》中任正非告诫新员工“要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制度与管理。对不合理的制度,只有修改以后才可以不遵守。摘录以下几条:

① 在业余时间,华为人不能进行唱KTV、打麻将等娱乐活动,更严禁赌博。②(对干部的要求尤为严格)不能有任何贪污腐败的行为。

③ 鼓励干部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只能以个人的名义。任何拉帮结派、党同伐异的行为在公司都是禁止的。

(三)保密。

华为在对研发等人员的保密措施方面的做法与军队相比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上班时不能上互联网,不能在公司网上发送和接收与工作无关的私人邮件,公司网由信息安全部监控,收发邮件都可以看到。另外,电脑USB 口是被封死的,不可能把资料带走,也不允许共享任何可能泄密的文档,不允许存有任何与个人工作无关的软件。虽然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但对公司长远发展来看,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危机文化。华为的危机文化源自任正非,他的很多文章中流露出无时不在的危机感。甚至将这种危机意识写进了华为基本法。《华为基本法》第九十八条写到:高技术的刷新周期越来越短,所有高科技企业的前进路程充满了危机。华为公司由于成功,公司组织内部蕴含的危机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我们应该看到,公司处于危机点时既面临危机又面临机遇。危机管理的目标就是变危险为机遇,使企业越过陷阱进入新的成长阶段。

四、误区

军队与企业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同时企业也不能照抄照搬军事化管理的方方面面,比如军队是强调整齐划一的集体主义,强调个体绝对服从于集体。但企业在管理中应注重在集体框架下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过于机械化的照搬对人的约束和服从会照成个人主观能动性的缺失。所以企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军事化管理的精髓,在充分发挥个体作用的基础上,把个体的发展统一到集体和团体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上来。

五、小结

邱明:一心扑在军队装备现代化 篇3

1946年12月,在东北民主联军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激战正酣时,时任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司令部政委邱创成的夫人刘勇在牡丹江的一间土房里临产了。分娩的痛苦,使她六神无主,医生诊断为难产,并建议剖腹,而当时医疗条件很差,又正值数九寒冬,室内没有暖气,温度很低,严寒加剧痛,刘勇有九死一生的感觉,她急切地盼望丈夫回来,可是丈夫仍在前线指挥作战。最终,医生克服了困难,使刘勇自然生产。儿子出生3个月后,邱创成才回来,给儿子取名邱明。几十年后,刘勇回忆说:记得回来的那天,他一进门就大声问:“儿子呢?儿子呢?”我抱起孩子递给他,他高兴地亲孩子,我在一旁嗔怪地说:“你还知道回来?”他一个劲地说:“对不起,对不起!实在抽不开身。”望着他疲倦的面孔,布满血丝的眼睛,我心底的一点怨气早已化为乌有。

枪炮声伴随邱明成长,艰苦的战争环境,严寒和营养缺乏,使邱明身体瘦弱,常常生病。一岁半的时候,邱明患了伤寒,连续几天高烧不退,医院发了病危通知书。这时,父亲邱创成不在家,正忙着指挥炮兵配合夏季攻势,围攻长春沈阳间的国民党军战略要点四平。这场夏季攻势,历时50天,消灭国民党军8万余人,收复城市42座。父亲没能回来,母亲心急如焚,好在经过医院急救,邱明转危为安。

父亲邱创成是邱明的榜样。1950年10月,邱创成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司令部政委,率部奔赴朝鲜前线,参加了第一、二、三次战役。归国后,他全力投入炮兵建设,从没有清闲过。他心里时刻装着的是党的大事,军队的大事,国家的大事,视事业重如山。多年来,邱创成患有偏头痛,发病后肤色腊黄,有时痛得头上直冒汗,刘勇常催他去住院检查治疗,但他总是说:“现在工作太忙,过段时间再说吧!”再犯病,再催他去住院,还是一拖再拖。邱创成上衣兜里常揣着止痛片,发病后吃一两片药就扛过去了。他晚年罹患心脏病、失眠症等多种疾病,每晚都要吃安眠药,才能维持几个小时的睡眠。他心脏病发作的次数频繁,三天两头犯一次,吃药控制后,第二天照常上班,为炮兵事业和国防工业呕心沥血。

父亲的言行深深地影响着邱明,激励着他刻苦学习,发奋图强。他以父亲为榜样,立志学好本领,报效祖国。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从基础知识到专业学科,他广泛涉猎,深入钻研,各科成绩名列年级前茅。有个学期因为缺了几天课,期终成绩拉下了名次,放寒假后,他抓紧补上,就连大年初一也没休息,仍在复习功课。母亲担心他太累了,叫他歇歇。他指指正在书房里大声背诵俄语单词的父亲,小声说:“爸爸今天不是也没休息吗?”母亲说:“爸爸要和苏联专家打交道,得抓紧时间学俄语呀!”邱明俏皮地说:“我长大了,不但要和苏联专家还要和美英法日等世界各国专家打交道,更不能休息呀!”

在邱明的卧室兼学习室里,他用工整的笔画,写着这样的座右铭:“人生最美好的主旨和人类生活最幸福的结果,无过学习——巴尔扎克。”“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李大钊。”

邱明潜心学习,争分夺秒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像海绵一样吸纳知识。他天资并不十分聪敏,不能过目不忘,但勤能补拙,别人读一遍,他读两遍,甚至三遍四遍。有的高干子弟自以为是,夸夸其谈,他实事求是,不耻下问,一些问题常找同学商讨,虚心请教。作文不是一挥而就,而是改了一遍又一遍;实验不是做表面功夫,而是追求真知灼见。他在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学习期间,模范地遵守校规校训,按照学校以“高远的理想、精深的学术、强健的体魄、恬美的心境”培养人才的目标,严格要求自己,不但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革命人生观、世界观,确立了要为国防科技建设出力的理想,而且在刻苦钻研科学知识的同时,加强了体育锻炼,强壮了体质。

装甲兵之歌

1968年4月,邱明报名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军一一二师炮团榴炮二连的战士。

三十八军源于平江起义部队,1946年8月编成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辽沈战役后番号为军,在朝鲜战场上打出了国威军威,赢得了“万岁军”的称号。辉煌的战史,使邱明倍受鼓舞和激励,尤使他更感亲切和兴奋的是:这支从家乡平江走出来的队伍,这支早年由父亲和众多的父老乡亲组成的红军团队,历经千锤百炼,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英雄的三十八军,而自己也光荣地成为了这个英雄群体的一员。在军旗下,邱明和刚入伍的战友们齐刷刷地举手宣誓:发扬红军优良传统,保持艰苦奋斗作风,苦练杀敌本领,誓死捍卫伟大的祖国。邱明在日记中写道:接过前辈的接力棒,完成先辈未竟的事业,这不但是我辈的光荣和豪迈,更是历史的使命和担当。由是他以顽强的意志,在冰天雪地里摸爬滚打,冻得手脚开裂也不放弃,闯过了新兵训练关。为练好榴弹炮的发射,他反复钻研榴弹的性能,一次又一次进行模拟练习。从1968年4月至1970年3月在炮二连当战士的两年时间里,他硬是以普通一兵的身份严格训练,严格执勤,被评为优秀战士。其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上发生了严重武斗等恶性事件,部队执行支“左”任务,邱明和指战员一道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先后发布的“七三”“七二四”布告,全力制止武斗。他们解散专业武斗组织,强行收缴武器,拆除武斗工事、据点,较好地完成了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等支“左”任务。

1970年4月至1972年4月,邱明任一一二师炮团司令部作训股见习参谋、军委装甲兵司令部作训处参谋,积极投入了炮团司令部和装甲兵司令部的作战训练,为炮团司令部和装甲兵司令部首长出谋划策,从实战出发,制定训练计划,并付诸实施。他从不纸上谈兵,总是在做计划前,先深入到连队,听取意见,总结过去训练的经验教训,汲取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以身作则,带头示范,有效地提高了部队作战能力。

1972年4月至1976年1月,邱明入北京工业学院发动机专业学习。他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深造机会,心无旁骛地学习和钻研发动机及相关知识与技能。他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把自己这些年在作战训练中,特别是在使用武器装备过程中遇到的有关发动机方面的难题带到学习中去思考和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和创新发动机的设计与制造,提高发动机的质量。他还特别重视高等数学和外语的学习,关注发达国家在发动机等方面的新科技成果。学习期间,他品学兼优,当选为学生会党支部书记。

1976年2月,邱明以优良的学习成绩从北京工业学院毕业回到军委装甲兵司令部任科技处参谋。1979年12月,他被提拔为该处副营职参谋。3年后,他被提拔为正营职参谋。这期间,他把学到的科技知识广泛应用到装甲兵科技装备和训练上。

197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被迫奋起反击越南侵略者。邱明积极配合参战部队作战,尽力做好装甲科技装备的相关工作,深入到前线调查研究,针对边境复杂的地形地貌,科学配备所需装甲装备。

1988年5月至1998年8月,邱明历任军委装甲兵司令部科技处正团职参谋、副处长、总参兵种部科研局装甲兵科研处处长、总参科研局综合计划处处长、总参兵种部装甲兵局副局长(副师职)。1994年9月,他被授予大校军衔,1998年7月晋升正师职。邱明深爱一首歌,平时总是兴致勃勃地唱着这首《人民装甲兵之歌》:“金戈铁马,倒海排山;大炮高擎,民族尊严;战火中,我们是神勇的铁骑;风浪里,我们是不沉的战舰;铁甲雄师谱写出陆战新篇,护卫着祖国向前,向前。”邱明爱唱这支歌,他是人民装甲兵的一员。在邱明看来,这首歌是他和战友们的真实写照,是人民军队的使命和担当。邱明唱着这着歌,不断攀登装甲兵科技建设的高峰。

一心扑在军队装备科研订购上

1998年9月至2000年9月,邱明任总装备部陆军装备科研订购部装甲科研订购局局长,2000年10月起他任总装备部陆军装备科研订购部副部长,2002年7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职位一级一级地提升,在邱明看来,这既是党和军队对自己的信任和激励,更是自己身上的责任和担子的不断加重。

总装备部成立于1998年4月3日,全面负责全军武器装备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邱明是在总装备部成立后的第5个月,走上装甲科研订购部装甲科研订购局局长岗位的。上任伊始,1999年1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接见出席总装备部第一次党委扩大会议代表时指出:“军队武器装备的高科技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邱明遵照中央领导指示,认真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坚持以武器装备现代化为中心,团结带领装甲科研订购局的全体同志,一手抓装甲新型武器装备发展,一手抓现有武器管理,努力开创装甲武器装备建设的新局面。

在开展陆军科研技术装备订购工作中,邱明深入部队和科研机构及军工生产研制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几乎跑遍了陆军所有配备和规划配备新装备的部队,实地调查了解现有装备的状况,总结过来科研订购的经验和不足。他认为陆军装备科研订购工作这些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和全体军民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巨大成效,为提高部队战斗力,巩固国防作出了一定贡献,但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现代战争的要求差距还很大,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问题。如:科学高效规范的武器装备采购制度有待完善,装备市场主体不成熟,行业垄断严重;没有建立起适度竞争的市场环境,法规制度也不配套,独立的评价监督体系、激励机制仍不足;科研、订购专业人才还很缺乏等。针对存在的问题,他建议总装备部和科研订购部的领导稳妥地推进装备科研订购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设置科学、力量配备合理、职能划分明确、相互监督制衡、整体协调高效的装备采购管理体制,加快形成以竞争、评价、监督、激励为基础的实行全系统全寿命管理的装备采购运行机制,建立健全装备订购法规体系、信息管理和教育培训体系,实现装备订购决策科学化,装备订购管理规范化,装备订购队伍专业化,增强装备发展的科学性、针对性、前瞻性,加强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建设,不断完善和优化装备体系结构,在填补空白体系、补齐短板弱项上下功夫。同时,做好改革的配套建设。

建议得到总装备部领导的重视和采纳,邱明带头落实。在大力加强军队装备建设的同时,他持续抓好作风建设,严格自律,廉洁奉公。负责装备科研订购期间,他所管经费数十亿,从未为个人谋取分文。他拒绝腐蚀,凡是向他送礼行贿之人,不是被他拒之门外,就是被他骂得狗血淋头。他的性格就像做木匠出身的父亲那样直来直去,公正无私。

军队现代远程教育 篇4

一、学分银行的内涵界定与功能定位

( 一) 学分银行的内涵界定

从制度的角度来看,学分银行是在不同类型教育间以学分认定、累积和转换为主要内容,使学习者能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时间与地点的一种新型的学习管理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从模式的角度来看,学分银行是模拟或借鉴银行的部分功能特点( 如存储学分、兑换证书或资格) ,对不同类型学习成果通过学分进行认证、累积和转换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使学生突破了学习时段与传统专业的限制,储存不同学习途径所学成果的学分,再通过专家评估,实现学分在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的相互转换。从机构的角度来看,学分银行是管理学分、颁发证书或资格的学习管理机构。

( 二) 学分银行的功能定位

根据上述界定,学分银行的功能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功能定位: 一是基于制度属性,学分银行的功能定位于“各类高等学历教育之间的开放兼容,中等学历教育和高等学历教育之间的衔接沟通,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之间的联合融通”; 二是基于模式属性,学分银行具有“学分的记录与累积、学分的互换、学分的兑换”等三种功能; 三是基于机构属性,学分银行定位于“对各类学习成果进行认证,转换成标准学分,并进行学分存储、积累、兑换、借贷与折旧的学习管理机构”,是“提供学分查询、学分互认等服务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等[1]。但不管是从哪一种角度来看,学分银行的核心功能都是学分认证、累积与转换。

二、建立学分银行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 一) 国外人才培养新模式

涉及学分认证、累积与转换,世界各国所用称谓有所区别,如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加拿大学分转移制度、韩国学分银行系统、澳大利亚资格框架、美国学分衔接和转移系统、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等。虽然上述系统、制度或框架的核心功能一样,但其各自目的和重点又不尽相同。例如,欧洲学分转换系统旨在推进整个欧洲高等教育的一体化,该系统承认欧盟成员国各大学的学分,并认可其学位和学历,允许学生在任何时间、以不同背景入校,使得学生可以在各大学之间自由学习,从而有助于提高和保证欧洲高等教育质量。加拿大学分转移制度重在中学后教育与大学课程间的学分互认,包括证书、文凭、课程的学分认可和转移。韩国是首个提出“学分银行”的国家,其实质是一个可以颁发大专或者学士学位的机构。通过该系统,学习者校内外的各种学习经历都可以得到认证,符合条件后即可申请学位或文凭。澳大利亚的资格框架旨在沟通学校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大学教育。换句话说,该框架重在对先前学习经验的认证,强调学校教育体系和培训体系之间的沟通衔接[2]。美国的学分衔接和转移政策主要是为两年制社区学院和四年制大学院校之间的相互衔接提供保障,为学生在两者之间转学提供方便。具体来讲,美国的社区学院与大学院校在州层面签署“全面学制衔接协议”,从而为州范围内的社区学院与大学院校实现学分互认提供条件和框架[3]。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重在实现不同职业资格证书与相应等级学位的对接,该制度将基于工作能力的职业资格证书分为5级,职业资格证书4级大体相当于大学技术学科的学士学位,5级大体相当于硕士学位。获得职业资格证书3级的学习者,可以申请进入大学技术学科专业学习学士学位课程[4]。综上所述,世界多国都在对学分认证、累积与转换进行着积极探索和实践,这是世界教育领域发展的新趋势,因此,在终身学习理念下, 建立学分银行是革新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

( 二) 国内理论与实践探索

相比于国外,我国学分银行建设起步较晚。1998年我国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建设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目标。2001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颁布 《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文件提出,“建立校际之间、相近专业之间、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和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之间学分相互承认的机制”, 从而开始了不同教育类型之间学分互认的探索。2004年, 教育部发布《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系统、全面、灵活地规定了学分互认的要点。2005年, 教育部开始酝酿在职业教育中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并在 《教育部2006年职业教育工作要点》中首次明确提出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进行学分银行试点。2008年,随着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不断深入。2010年,在总结经验基础上,我国决定扩大学分银行试点范围,将学分银行建设拓展到其他教育领域。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年) 》,其中鲜明提出,“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要“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为完成这一发展任务,要“建立区域内普通教育、 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的沟通机制”,“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同年12月,国务院发文将北京、上海、江苏、广东、云南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作为开放大学试点省市和学校,进一步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尝试建立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制。由此,全国各地掀起学分银行建设的热潮,其中尤以京、沪两地最为活跃。如北京市连续两年提出探索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和学分银行制度[5][6]。上海市则明确规定,将学分银行作为一种制度来打通不同教育类型间的隔阂,从而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交融,以加快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7]。并于2012年8月委托上海开放大学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且投入试运行,试点不同课程间的“通存通兑”。与此同时,2012年,教育部要求“深入开展继续教育课程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试点”[8],2013年又进一步要求“积极推进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实践”[9]。综上所述,我国学分银行建设不管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还处于探索之中,因此,我国的学分银行建设亟待理论研究的深入与实践的检验和完善。

三、军队现代远程教育引入学分银行需先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 形成学习成果认证共识

军队要构建什么样的学分银行呢? 目前可供参考的依据有两个: 一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年) 》,二是《军队现代远程教育2001 - 2010年发展规划》。两个规划都明确提出了建立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建立学分银行,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并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由此可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远程教育、继续教育是四位一体的,终身教育是最终目标,继续教育是本质属性、远程教育是教学形式,学分银行则是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据此可以形成这样一个基本认识: 学分银行是军队举办的终身学习成果认证机构,其核心功能是对不同类型学习成果进行认证。这一核心功能又进一步延伸出一系列衍生功能,包括促进军队各级各类教育( 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 军事职业教育) 的纵向衔接、横向沟通; 形成对优质课程、 学习资源和师资的整合; 为“人人享有优质教育”打开通道并提供服务; 形成“人人选择教育”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模式。当然,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认证和衔接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根据现实需要与发展可能,军队可以分三阶段渐进推进学分银行建设,即先从军队院校教育领域试点,然后扩大到军事职业教育领域,最后覆盖部队训练实践。每一阶段也可逐步推行学分银行制,如军队院校教育领域试行学分银行阶段可先在相同类型、相同层次军队院校间开展学分互认,然后从相同专业、 不同层次院校突破推进学分单向认可和学分转换,最后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院校间实现学分互认与转换。

( 二) 建立学习银行运行机制

学分银行建设需要重点解决好两个问题: 一是明确学分银行对军队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作用; 二是如何开展学习成果认证。

1. 明确学分银行功能作用。学历教育可以提供全国范围内都能承认的学历证书,任职培训可以提供有利于职务晋升的资格证书,学分银行如果没有实际的用处就无法像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那样形成学习者持续学习的动力。 如美国海军远程教育正在试点的“海军知识在线”就是致力于为学员提供在其整个海军生涯里获得提升所需的技能与课程[10],从而极大地激发起学员的学习兴趣。因此,军队推行学分银行必须能为远程学习者学有所用。笔者认为,军队现代远程教育引入学分银行,就是建立起远程教育学分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从而帮助学习者提升在职能力和自身素质。具体来讲,官兵通过远程教育方式开展不同类型的学习,其学习成果通过学分银行进行认证形成原始学分,然后通过一定标准转化为标准学分,积累到一定程度,可将标准学分兑换成单科证明、培训证书、资格证书或学历文凭等,从而为自身发展提供资本。除此之外,学分银行还可以附带产生其他正外部性,如对军队而言,设立学分银行有利于建成开放式教育,形成全军办教育,合力育人才, 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同时,院校教育与部队训练相结合, 最大限度提高教育的综合效益。对军队院校而言,学分银行有利于破除军队院校间的“壁垒”,动态反映军队院校发展水平,提升优质学习资源的使用效益和节约成本。

2. 选择学习成果认证形式。按照我军现行的体制,学分银行不可能有办学权和发证权,其学习成果的认证和兑换需要依托各级各类办学单位。借鉴美国学分互认和转移政策,笔者认为,军队院校教育领域试行学分银行阶段认证可以有两种形式,即机构整体认证和专业认证。前者是让申请的军队院校报送材料,由各总部、军种、军区对本系统内申请院校的整体进行审核认证,通过认证后这个院校毕业学员的文凭就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今后学分转移和认定时就比较方便了。专业认证是由某一全国性或全军性的专业技术协会或学会对军队院校的某一门专业进行认证,通过认证后该专业的毕业学员所获得的文凭或资格证书可在全国或全军范围内承认。有了这样的认证制度, 就可以保证远程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而学习者所获得的课程学分也就具备了互通性和认可性。比如,在美国远程教育领域中,凤凰城大学就是典型的“双认证”,不但学校作为一个整体通过了美国中北部州学院认证协会( NCACS) 的认证,而且其开设的商学、教育学、护理学、社会科学等二级学院的一些专业也获得了相关职业技术协会的认证。[11]因此,我军远程教育如果引入学分银行,既要积极开拓与各级各类办学单位的合作关系,发展集体认证业务,也要积极开发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开展面向部队广大学习者的远程学分认定工作。

( 三) 消除体制以及管理障碍

首先,从我军现行的教育体制看,各级各类教育和院校之间是分割的。由于不同的教育类别之间难以沟通,同一类别不同层次教育之间没有实行课程的一体化设计而存在衔接障碍。而且,固定学习制规定死了修学年限和学籍有效期。所以,军队现代远程教育需要军事教育主管部门在继续做好分类指导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管理思维定式和行政管理方式,积极推动各级各类教育衔接与融合, 以学分认证和累积转换为纽带架构起弹性学习制。其次, 在军队院校方面存在障碍,各院校很难做到把本校的优质课程和优秀教师放到“学分银行”这个平台上让远程学习者自由选择和全军共享。如果这样做,不仅使得院校之间的竞争更透明而公开、更直接而激烈,而且还会产生由于竞争加剧而带来的办学成本提升、部分学费流失、教育训练经费减少等风险。此外,在教员方面也会存在障碍,实行课程开放后,教员除了会顾虑如何保护知识产权、保障课酬收入,还会担心课程开放后所带来专业水平间竞争压力的增强。因此,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学分银行的良好运行,促成院校和教员的适应和转变,找到竞争和利益的平衡点,从而建构起新的办学形式和人才培养方式。

摘要:目前,我军现代远程教育的功能作用远未得到充分挖掘与发挥,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远程教育缺乏有效的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不能为学习者提高任职能力、晋升职务提供直接或间接的帮助。解决这一问题,可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引入学分银行制度,对远程教育形式下不同类型的学习成果实行科学认证与管理。我军引入学分银行,需先形成学习成果认证共识,建立学分银行运行机制和消除体制以及管理障碍。

军队现代远程教育 篇5

你们胜利地完成了这次演习任务。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同志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这次演习,检验了部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成果,较好地体现了现代战争的特点,摸索了现代条件下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经验,提高了部队军政素质和实战水平。这对全军的建设、战备和训练是一个有力的推动。演习达到了预期目的,是成功的。这充分表明,我们党缔造的、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军政素质是好的,是有优良的战斗作风和严格的组织纪律的,是有战斗力的。我们完全相信,有这样一支好的军队,又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一定能够打败任何侵略者。

当前,我国正处在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由于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得到了有力贯彻,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政治上更加安定团结,各条战线出现了越来越好的形势。国际上,反霸斗争更加发展,霸权主义更加孤立。但必须看到,超级大国的争夺日益加剧,苏联霸权主义加速推进全球战略部署,严重地威胁着世界的和平和我国的安全。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

我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肩负着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保卫四化建设的光荣使命。因此,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我们一定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政治思想建设,努力使部队成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

我们一定要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改善武器装备,加速国防现代化。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增强军队内部团结,加强民兵建设,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

我们一定要加强军政训练,进一步增强部队的军政素质,努力提高现代条件下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能力。

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进一步开展“四有、三讲、两不怕”活动,加强作风培养,使部队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

军队现代远程教育 篇6

关键词:干部短训班;管理教育;心理特点;管理干部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由此引起的各个领域的发展,其速度、深度和广度都是空前的,新概念、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继续教育是以补充、更新、拓展新知识,提高新技能为目的,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军机械化、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全军院校培训体制的转型,院校的承训任务正从以学历教育为主向学历教育、任职教育并重转变,任职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在院校教育中的作用将更为突出。同时,面对体制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必要进行认真探讨和研究。

一、 当前院校任职教育中存有的问题

(一)培训效益不高,训用体制不顺

我军现代化建设正向机械化、信息化快速推进,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智能化迫切需要一大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作为我军建设主体的广大官兵无论从知识结构、层次结构还是需求结构都难以满足和适应这一要求,迫切需要进行多层次、多规格的再教育、再培训。由于院校任职教育转型时间不长,教学资源积累尚欠不足,承训能力相对有限,远不能满足军队现代化建设对各级各类人才的培训需求,培训需求与承训能力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为此,在制订、落实培训计划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短训”、“速训”现象时有发生;实践证明,逐级培训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是各级人员获得进一步任用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效方式和必要途径,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逐级培训、先训后用、训用一致的制度没有得到很好落实,能力与岗位相适应的任用原则没有得到很好贯彻,培训和任用体系长期脱节,影响了官兵对任职教育的重视和参与积极性。同时,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或日常训练任务重等工学矛盾的存在,有的部队在落实选送指标时,学员所学专业与岗位任职需求不一致,学非所需,学非所用的情况时有发生,给本已十分紧缺的任职教育资源造成巨大浪费。

(二)培训内容、手段滞后

任职教育的显著特点在于它的岗位针对性和实践性,必须贴近岗位任职需求,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有先进、配套的教学内容和条件作保障。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使得现有任职教育还沿袭着学历教学的模式或影子,许多内容结构、思维方式都落后于时代要求,其承载的思想观念既影响学员正确科学观与学习观的形成,也不利于实现教学形式从以课堂注入式讲授为主的学历教学到以学员自主性学习、研讨为主的任职教学的转变。同时,由于任职教育在我军院校开展的时间不是很长,可以借鉴的经验不多,教学内容的形成和完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加上院校现有教学装备与部队列装装备在先进性上普遍出现“倒挂”,存有较大差距,致使任职教学的先进性难以在教学中得以充分体现,制约着院校教学的转型和任职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院校任职教育的对策研究

胡总书记指出,解放思想是我们应对新情况、新问题,开创新局面的法宝。院校教育转型涉及人才培养模式要素的方方面面,任职教育在我军院校的历史不是很长,可以借鉴的经验不多,我们只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任职教育观,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正视转型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应对,加强对任职教育的研究,才能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任职教育培训任务,才能把任职教育推向科学化发展轨道,才能使任职教育得到更好更快发展。

(一)理顺训用机制,严格选用环节

制度是事业的先导和保证,军队任职教育必须遵循人才培养的规律,突出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着眼部队建设对岗位的需要,结合官兵个人未来发展,以任职目标为牵引,严格培训对象的选送环节和条件,切实把政治可靠、专业能力强、部队需要、确有培养和发展前途的人才送学培训;严格任用制度,切实贯彻和落实逐级培训、先训后用、训用一致的任用原则,以思想、知识、水平、能力作为人才培养和使用的主要标准,充分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使任职教育走向制度化、正规化、法制化的良性轨道,真正提高任职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1、创新组训内容和方式

教学内容现代化是现代化教学工程的重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是实现教学内容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教育质量是任职教育的生命,关乎未来战争的胜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用发展的思维创造性地开展任职教育工作,与时俱进,创新组训内容和方式,实现任职教育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有效性。

2、构建训用一致的培训内容

准确可行的目标是提高培训效益的关键,培训目标的设计,要以部队任职需求为牵引,以提高培训对象的岗位任职能力为要旨,以任职教育的任务和目的为依据,科学构建以能力培养为导向,集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于一体,适应多层次、宽口径专业方向的目标体系。建立教学内容动态更新机制,跟踪学科发展前沿,引入最新理论和技术成果,将最新科技、装备发展和科研成果引入教学,提升课程内容的信息技术含量,把新理论、新技术、新战法方面的内容作为教育的重点,突出信息内容的“高”、“新”“尖”,拓展学员学科视野和思维空间。根据不同的培训任务、培训对象,建立各类人才培养的标准框架和方案模块,使任职教育的课程设置更加符合部队建设的最新实际和未来发展。同时,根据现代学科发展交叉、渗透和综合的特点,运用信息技术对多学科的内容和知识点进行重组和链接,采取灵活的方式,开放和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增强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适应性,始终把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作为素质培养和提高的重要内容,真正体现教学内容改革的效益。

3、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任职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作为未来的应用型人才,学员不仅要学习理论,更重要的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就需要处理好理论性、基础性教学内容和应用性、操作性教学内容的关系。在教学内容多元需求的情况下,既要重视实践性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关键作用,又不能以牺牲基本理论的教学内容为代价。要根据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目标模型,加强实践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培训规格、层次的构成,制定以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计划,对实践教学的内容、课时、方法和手段等作出明确的规定,严格组织实施,确保实践教学取得实效。同时,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实景背景下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高效的平台,问题式、研讨式教学方法得到广泛应用,为此要发挥摸拟教学训练功能,结合专业特点和部队实际,突出信息化条件下的摸拟训练,在极其逼真的摸拟环境中,激活学员的想象空间和学习自主性,通过设置实际要件,由学员担任不同角色,按照角色要求拿出组织方案,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学习效果,从而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实现创新实践教学内容的充实强化。

4、建立院校与用人单位的协调、合作机制

人才培养的质量事关部队的长远建設和发展,要使院校培养的人才最大限度地符合部队建设的岗位任职需求,必须开门办学,高度重视用人单位的参与,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了解用人单位岗位发展的最新实际和需求,形成院校与用人单位的良性互动,把部队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主动调整教育内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避免训用脱节,从而使任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办学更有实效。四是要以科学理念为指导促进人才全面进步。军队的发展、部队的建设,人才是关键,院校开展任职教育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学员的发展置于发展的中心,一切制度的制定、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选择、管理思想的实施都要以是否有利于学员的全面发展为标准,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教育理论和方式培养学员,让学员的智力和潜质得到最大的发挥。因此,在注重训用机制、培训内容和方式转变的基础上要充分尊重学员积极个性的发展,注重培养学员健康、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大力支持和鼓励学员多样化发展,以利于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促使学员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的养成,实现学员全面可持续发展。

军队现代远程教育 篇7

关键词:设计思想,平面设计

前言

本工程为江苏省军区教导大队教学综合楼服务中心和公寓楼的初步设计。江苏省军区教导大队新址位于江苏省泰州市, 北临328国道西沿线, 西临引江大道, 东临中干河, 交通便利, 总用地面积12.43公顷, 用地呈梯形东西向展开, 东西向中部面宽约为510m, 南北进深约为230m, 地势平坦。现状基本为农田, 拟建建筑集教学、办公、生活用房、服务中心为一体, 层数为七层, 建筑高度23.95m, 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 耐火等级为一级,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 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 学员规模为500人。本次初步设计包含了教学综合楼, 综合服务中心和公寓 (看台及车炮库暂不在内) 。

1 设计指导思想

在总体设计上结合地形环境特征, 综合的、有机的、整体的规划设计, 创造功能合理的内部使用空间和融建筑、庭院、园林绿化、雕塑、小品为一体的园区环境。

在单体造型上, 强调建筑的简洁和整体性, 运用实墙和成组的布置的幕墙, 形成强烈的韵律感, 用对称的造型表现教学综合楼的内涵。

2 总平面设计

根据教导大队在使用性质功能上的差异、闹与静、公共与私密的区分, 结合场地条件, 将基地划分为教学办公区、学员生活区、体育运用区、综合训练区、中心景观区、后勤服务区及公寓区等六个区, 闹静之间通过绿化隔离带相分隔。

规划中, 依据周边道路情况和基地自身形状特征, 将主要出入口设置于北面, 面对328国道西延线, 对外出入便利, 西侧引江大道开设一个次入口, 方便与公寓楼、服务中心的联系。

基地内车行体系基本分为2级, 中心环路为一级车行道路, 道路宽度10m (车行道7m、人行道3m) ;环绕体育运用区, 综合训练区为二级车行道路, 宽7m (不设人行道) 。一二级车行道路两侧均留有绿化带, 为将来的道路拓宽、发展留有余地。东侧看台边道路扩大至12m, 方便车炮库的使用。

3 单体平面设计

3.1 教学综合楼长140m, 宽50.2m, 共分为三部分

(1) 教学办公楼部分, 柱网采用6X8.4 (8.7) m, 方便教室及办公用房的分隔。地下一层为汽车库、设备用房及25m地下靶场, 一层为入口门厅, 教室及574座的礼堂, 二层为128个座位的计算机网络教室及普通教室, 三层为办公用房, 四层为专修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等, 五层为战术作业沙盘室、电话会议室及活动用房, 六层为小会议室, 七层为电教器材、模拟训练、小教室及办公用房。

(2) 普通干部士兵学员生活用房:此部分位于教学办公楼的西端, 柱网采用7.6X5.1m, 方便宿舍用房的分隔。一层为食堂及厨房, 二层为中小餐厅及战士宿舍, 三~五层均为普通干部士兵学院宿舍, 分标准间及三人间。

(3) 师团干部学员宿舍:此部分位于教学办公楼的东侧, 柱网采用7.6X5.1m, 方便宿舍用房的分隔, 一层~四层为师团干部宿舍, 分标准间及单人间, 五层为招待所, 共有9个单间客房, 4个套间客房。

3.2 服务中心和公寓楼分二个部分

(1) 服务中心:服务中心一层为超市、理发及浴室, 二层为餐厅及浴室, 三层为浴室, 柱网采用6.0m X6.0m及9.7m X9.0m, 层高一~三层均为3.6m, 总高度为12.3m。

(2) 公寓楼:公寓楼一梯二户, 共二个单元, 每层四户, 半地下室为自行车库。共五层20户, 分二种户型、二室一厅建筑面积为72.88m2, 一室一厅建筑面积为60.87m2, 半地下室层高为2.2m, 其余为2.9m, 总高度17.2m。

4 立面设计

教学综合楼采用舒展的体型、对称的格式, 通过玻璃幕墙与实体墙面的对比, 突出建筑的简洁、宁静及稳重的个性, 玻璃幕墙的应用, 将室外的绿色美景毫无保留的引入室内, 改善了教学与办公建筑的视觉环境。生活用房部分采用外飘窗, 使空调室外机得以较隐密的安装而不影响整体的美观, 并且外飘的窗台也改善了居住空间的视觉效果, 创造了一个舒适、绿色生态的生活环境。外立面采用氟碳漆涂料饰面, 既方便施工, 降低成本, 又提升了建筑的整体形象, 使综合楼成为该区域的标志性建筑。

公寓立面主要通过透空阳台, 突出的飘窗形成自然的韵律, 北面出挑的线脚营造丰富的立面层次感受, 并将整个主体有序的与服务用房呼应起来, 避免苍白简单开门开窗。

服务用房以突出体块为主, 入口处精心设计了两层高的入口灰空间, 统一了各个入口, 建筑顶部以更为细化的墙面凹凸呼应体块感, 突出主题。

整体来说, 该建筑在造型上采用高低错落, 层次丰富的建筑处理手法。利用镜面玻璃、外墙涂料等不同质感的外墙材料来表达建筑的特点。不同材质、不同高度的变化及架构的运用, 形成该区域一个活泼、现代建筑浓厚的个性建筑。

5 内部交通设计

教学综合楼可分为三大部分, 共设有三部乘客电梯和七部楼梯。其中教学办公区域设有二部乘客电梯和三部楼梯, 普通干部士兵学员用房设有二部楼梯, 师团干部学员用房招待所设有一部乘客电梯, 二部楼梯, 三部分之间既相互连通又相互分隔。

6 消防设计

教学综合楼为多层建筑, 而耐火等级为一级, 综合楼长140m, 宽50.2m, 四周设有环形消防车道, 满足消防登高扑救的要求。综合楼内共有七部疏散楼梯, 均为封闭楼梯, 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 安全疏散距离及宽度均满足要求。450吨消防水池和消防泵房设于地下一层, 地下汽车库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综合楼地下一层至七层均设有烟感报警系统。

防火分区设计:地下一层为一个防火分区, 一层为四个防火分区, 二~五层每层为三个防火分区, 六、七层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 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均满足规范要求。

二层中庭处设有防火卷帘, 以分隔一、二层空间。强弱电间的门均采用甲级防火门。

7 结语

学校建筑要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 通过教室的选址, 总体的设计, 单面以及立体设计、内部交通, 消防等设计的合理安排, 来满足现代素质教育的需求, 以实现教育的发展和学校建筑设计的创新。

参考文献

对现代军队营房管理的思考 篇8

一、军队营房管理的新认识

军队营房主要由营区营房设施、装备修理设施和抢修抢建能力等要素构成, 是基建营房保障体系的基本支撑。军队必须要完善营区营房设施。抓布局, 科学合理分区, 优化营院功能, 利于部队行动、人员生活和车辆装备停放;抓配套, 对临设营房难以满足住用需要的新建扩展, 对设施缺失不能有效实施供应保障的补充完善;抓防护, 喷涂营房墙体, 遮盖水源设施, 搞好隐蔽伪装。同时要完善装备修理配套设施。技术升级改造基建营房装备修理配套设施, 建立部队和厂家“两位一体”的野营装备修理体系, 满足作战基建营房装备维修要求。还要强化工程抢修抢建前置抽组。一方面能适时适量将建筑材料和机械前置到预设战场, 确保抢修快速展开;另一方面能依托建制力量和地方动员力量, 抽组抢修抢建队伍, 确保及时遂行基建营房工程抢修抢建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后, 党中央、中央军委赋予我军新的历史使命, 管理要向实战靠拢, 军队的营房管理必须着眼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 适应作战样式、部队编成、装备建设、组训模式的发展变化, 转变建设思路, 创新建设模式, 提升营房设施智能水平, 努力向综合集成、集约保障转变, 为满足一体化、信息化保障需求提供有力支撑。随着我国小康社会全面推进, 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 城乡居民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广大官兵对改善住用条件的新期待不断增强。因而营房管理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相协调, 与官兵日益多样的物质文化需求相适应, 充分运用社会资源和科技成果, 推动营房保障向社会化拓展, 切实把基层部队战争必需、生活急需、发展所需的营房问题解决好, 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官兵。

应该看到, 近年来军队的营房事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 营房管理能力明显提升, 但与科学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军队营房管理由于点多线长、摊子大, 整体效益不高;营房建设盲目攀比、贪大求洋, 低水平重复建设依然存在;营房管理模式单一、手段粗放, 重建轻管老问题仍得不到很好解决。因而, 现代军队营房管理必须按照管理科学化的要求, 综合运用现代管理理论、技术方法, 建立完善决策机制和评估体系, 加强规划计划控制和保障资源统筹利用, 强化全过程全方位的寿命管理, 提高营房管理效益。

二、军队营房管理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基于军队营房管理军地通用性强的特点, 在突出抓好地方引进、部队选调、岗位帮带的基础上, 集中精力着重处理好三个关系。

1. 处理好当前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

现代营房建设是一项动态、长远发展的工作, 既要能满足现有需求、体现时代特色, 又要能适应社会发展、形势变化。从经费保障上看, 需求与可能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要按照着眼长远、整体布局、分步实施、持续发展的原则搞好规划, 既要处理好当前项目的规划落实, 还要为今后的发展预留足够空间。从发展趋势上看, 要充分考虑军事功能、保障需求、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等, 既要符合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 还要力求在规划框架内具一定的灵活性、可调性和创造性。

2. 处理好新建翻建与整修改造的关系

加大现代营房管理的力度, 为进一步改善官兵住用条件、推动部队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但是受经费制约和营区规划、营房现状的影响, 现代营房建设不是也不可能全部推倒重来、一律新建, 应正确把握管理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科学制定现代营房规划, 切实把建好新房与用好旧房有机结合起来, 把利用现有设施设备与保护环境资源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对建设时间不长、质量尚好、不影响整体规划的旧房, 能利用的不废弃, 能整修的不拆除、能改造的不新建, 避免大拆大建造成浪费, 通过逐步更新、补缺配套、维修改造、既保留传统、保留特色、保留文化、也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逐步提高营房现代化水平。

3. 处理好建用成本与经济效能的关系

管理使用成本是现代营房管理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否则就有可能造成资源浪费或闲置。如旅团等基层部队污水处理设备很先进, 但运营成本较高, 基层部队使用不起;很多办公楼采用中央空调, 耗电量大, 电费承担不起, 只能限时使用;有的营区绿化效果很好, 但维护成本太高。因此, 在现代营房管理中要着眼保障部队战备训练所需、官兵工作生活所急搞建设, 突出满足住用需要和内部功能设施配套搞建设, 自觉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精打细算搞建设。充分考虑经济适用和节约节能, 尽量降低建成后的维护成本, 切实将有限的经费用在提高内在住用质量和功能配套上, 发挥最大的军队营房使用效益。

三、加强现代营房管理的策略

现代战争理论认为, 没有一个全面覆盖基建营房保障的信息系统, 就不可能有基建营房作战的精确保障。因此, 在新的历史时期, 必须采取以下策略有效加强现代营房管理。

1. 有效搞好统筹规划

首先是靠规划“统”, 规划是发展的蓝图、建设的依据, 也是营房管理的核心和龙头, 对营房管理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应按照“适用、适度、适量”的要求制定现代营房管理规划。其次是靠机制“统”。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 能够规范现代营房过程, 加大指导调控力度, 增强管理的刚性, 所以要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咨询机制、代建制、后评估机制等。再次是靠标准“统”。建立健全标准制度体系, 按照总部“要把标准建设作为整个后勤建设的战略枢纽”的要求, 加快标准化进程, 细化建设与管理各项指标, 切实做到按标准保障、按标准管理, 按标准检验。

2. 切实优化资源配置

用建设现代营房新思路, 整合现有的资源, 进行优化配置、宏观调控和综合利用, 实现效益的最大化。通过聚集经费的投向投量, 避免撒“胡椒面”式的投入、救急式的改造、单项和短期效应的做法, 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 确保经费的使用效益。要挖掘房地产资源潜力, 充分利用各种优惠政策, 采取空间置换、零散合并等办法, 对现有房地产进行整合、兑换、转让, 转化成大宗土地和建设经费。与此同时, 要充分利用现有保障条件, 结合自身基础建设的实际, 充分用够旧房, 能改造的不新建, 避免造成浪费, 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使用效益。

3. 搞好新型营房装备研发

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着眼提高综合信息保障性能, 包括可联性、可视性、可控性, 研发具有人机界面智能操作、数据传输远程控制、自动感知功能联动的信息化基建营房作战保障装备。根据作战需求数量大、动用品种多、时间要求急的实际, 着眼满足快速准确保障需要, 研发运用条形码、射频标签等技术, 具有检选、查询、辨别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基建营房管理装备。针对现代战场透明可视的特点, 着眼提高装备野战生存能力, 研发具有防侦视、防红外、防电磁干扰功能的基建营房信息化管理装备。

4. 加大营房装备信息化的改造力度

主要采用升级、补加、嵌入等方法, 对现有基建营房作战保障装备进行信息化改造。具体地说, 就是对信息化功能较弱的装备进行升级, 与基建营房信息化保障系统相匹配;对信息化功能缺少的装备进行补加, 与基建营房信息化保障系统相适应;对没有信息化功能的装备进行信息技术嵌入, 与基建营房信息化保障系统相连接。

5. 突出装备综合集成建设

对营房装备形式上, 零散的要一体化, 比如, 供水、供电、取暖等野营装备体积较小、种类较多, 可集中装箱存放运输, 实现小型作战基建营房装备一体保障;功能上, 单一的要多能化, 比如, 净水车只能净化水不能储存水, 可增加储水箱, 使其具有复合型功能, 实现大型作战基建营房装备多种功能集成;类型上, 分类的要综合化, 比如, 住宿帐篷、医疗帐篷、指挥帐篷、炊事帐篷、维修帐篷等分类使用, 可拼接组合、拆分散装, 实现基建营房作战野营装备一装多用。

6. 尽量提高营房装备机动性能

营房装备的机动性能主要是实现野营装备轮式化、自行化、轻型化“三化”。对体积大、分量重、装载困难的野营装备加装轮式底盘, 实现轮式化;对自行能力差的大型野营装备加装机械动力, 实现自行化;对遂行作战的野营装备使用轻型材料, 实现轻型化, 努力推动体系作战基建营房保障能力大幅跃升。

7. 搞好军民融合

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 是习近平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 是整合军地资源、提高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是现代营房管理的必然选择。就基建营房工作而言, 与社会结合面比较广、融合度比较深、融合的潜力也很大。首先是“纳入”。积极把营区生态环境建设、污染防治、资源节约, 以及军队自有住房保障等, 纳入国家和地方规划, 争取政策和财力的支持。其次是“接入”。利用现有条件, 积极创造条件, 将营区管网接入市政, 实现军队由自我保障向专业化、集约化社会保障转变。再次是“引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做好“借力”文章, 充分借助社会力量, 利用市场资源, 引入先进理念、技术和人才, 拓展现代军队营房建设渠道, 采取以强带弱, 以老带新的形式, 将营房专业技术人才优化组合, 合理配置到适合岗位, 努力实现营房管理动态实时可视, 营房管理需求实时可知, 保障供应适时可控, 保障数量实时可适的目标, 确保军队营房部署、集成建设、集约保障、科学管理, 促进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

摘要:加强现代军队营房管理, 对优化资源配置, 统筹规划营房, 促进军民融合, 处理好建设成本与经济效能, 全面推进现代后勤建设,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就加强对现代营房管理的认识, 如何搞好营房体系建设, 提出一些可行性的策略思考。

关键词:基建营房,保障体系,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王喜军等.“BOT”项目运作与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2]黄绍华等.部队后勤管理概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2.

[3]杨德华, 东俊斌.政府建设工程投资监督的重点难点及其应对措施[J].中国工程咨询, 2010, (2) .

浅谈军队院校任职教育 篇9

一合理安排课程设置, 适应任职需求

任职教育是以基础学历教育为基础的职业教育, 是按照军队岗位任职需要, 给予受教育者以岗位任职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任职教育的内涵决定了其具有鲜明的岗位指向性, 即任职教育必须承担为基层部队提供军事人才的重任, 其培养目标是实用型人才, 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满足贴近部队和岗位实践的要求, 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快速适应部队任职岗位需要, 适应武器装备的发展变化。因此, 任职教育课程的设置, 必须紧紧围绕岗位任职需要和作战综合能力的提高, 打破学科界限, 坚持宽口径、跨学科设置课程, 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根据岗位需要和作战需求, 应主要设置三大类型的课程[2]:一是以形成任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专业课程;二是满足部队指挥能力需求的军事学课程;三是以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职业品质, 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目标的思想理论课程。

二创新教学模式, 高质量完成培养目标

任职教育的受教育者经历了学历教育阶段, 其思维方式和知识需求与学历教育阶段的学员已有所不同, 因此为确保高质量实现任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我们必须确立注重实践、双向互动的教学观念, 在授课过程中以多种形式、从多个角度来引导学员掌握所需的知识。为保证教育质量, 可采取以下教学方式: (1) 研讨式教学:由授课教员拟定研讨内容, 学员分组针对研讨内容进行文献检索、资料阅读, 形成个人观点, 并在课堂上开展深入的讨论交流, 通过讨论进一步理清思路。最后由教员结合学员的发言和研讨进行最后总结, 并回答学员关注的问题, 从而完成整个课程教学过程。研讨式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充分体现了“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同时锻炼了学员资料收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 案例式教学:选取的案例一定要典型、真实、问题突出, 要与教学内容一致, 与部队实际贴近, 符合学员的接受能力, 同时在分析案例时, 教员应能给予及时合理的引导, 既不能一下子把结论指出, 又不能让学员的思维停滞不前, 最终应由学员自己给出结论。这就要求教员和学员都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教员要有效控制教学过程的进度和效果。案例式教学作为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方法, 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有利于培养学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增强其岗位任职能力的作用。 (3) 贴近部队式教学:贴近部队式教学就是通过完全模拟或近似模拟部队的实际训练, 对学员进行强化训练, 从而确保学员具备胜任某一岗位的能力。在进行贴近部队式教学前, 学员需具备相关的装备理论知识, 并充分了解部队实际训练的内容、流程以及要求。教学过程中, 学员扮演相应的岗位角色, 严格按照部队实际要求进行训练, 必要时进行岗位角色轮换, 确保每个学员熟悉每个岗位或多个岗位的职责。通过模拟部队的实际训练, 可以了解学员对装备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发现学员的实际任职能力与部队需求之间的差距, 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计划, 并最终使学员具备胜任将来岗位的能力, 有利于部队缩短形成装备保障力的周期。同时, 在学员进行模拟演练的过程中, 亦可发现部队现行训练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有利于对部队的训练流程进行改进和优化, 以提高训练效率。

三改革考核机制, 有效检验学员能力

考核不是任职教育的终极目标, 仅仅是检验培养质量的一种方法。考核机制的建立应和培养内容、培养目标紧密结合, 应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在目前学员自主学习意识相对淡薄的情况下, 建立严格、科学而又不失灵活的考核机制, 对于督促培养内容按要求完成和确保培养质量, 就显得尤为重要。考核的形式应该呈现多样化, 不应仅局限于书面考试, 针对任职教育的特点, 应在考核中确保一定比例的实践考核环节。比如, 将学员在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和贴近部队式教学中的表现纳入考核机制中, 也可将专业课程中的实验 (实操) 作为考核内容, 或者课程结束时以课程设计的形式对课程进行考核。考核时应充分调动学员各方面的积极性, 对学员的收集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进行不同程度的考核。任职教育的考核评分机制亦应与部队要求相适应, 不能再拘泥于60分及格的传统观念中, 而应制定合理科学的评分机制。另外, 现行的考核机制中虽然学员的最终岗位任职能力由第三方考核机构来进行, 但是考核专家组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学员实习所在单位的技术人员和本校的教员, 无法确保考核结果绝对的公平、公正。为此, 有必要深化第三方考核机制, 比如邀请其他部队的技术骨干和其他院校的教员参与考核, 甚至可引入实操考核答辩程序, 否则考核结果会有失公信力。最后, 应建立健全考核的奖惩机制, 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 对于考核优异的学员要给予奖励, 当出现部分学员考核不达标时, 应有惩罚措施, 严重者应给予淘汰。

四完善教材建设, 紧跟教育需求

教材是对培养内容的具体化, 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平台, 是实现培养目标和确保培养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教材的内容应满足任职教育的要求, 即实用、贴近部队;紧跟作战、训练和武器装备的变化趋势。随着我军院校教育向以任职教育为重点的教育方向转变的不断深入, 学历教育阶段的很多教材已无法胜任任职教育, 明显呈现出实用性差、与部队实际联系不紧密、没有紧跟装备发展等不足, 严重制约着任职教育的进一步开展, 对培养质量造成了显著的不良影响, 因此, 急需对学历教育时的教材加以修改、充实。另外, 任职教育中出现的“贴近部队式教学”虽然基本上以实践的形式展开, 但为便于学员预先了解部队实际训练形式、内容和流程, 以及训后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 亦应有相应的教材相配套。教材的形式应多样化, 特别是任职教育中的实践性环节较多的课程, 应配套视频教程, 或者是可交互式示教系统。

五保障配套装设备, 确保教学顺利开展

任职教育岗位指向性强、贴近部队需求的特色决定了教学活动中必然需要一系列的装设备与之相配套。这些装设备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有些课程的开展需要全程有装设备来保障, 针对这些装设备开展的教学活动是锻炼和提升学员岗位任职能力的重要环节, 因此配套装设备的保障应有力。然而, 由于院校配备的装设备数量较少, 加上学员操作本身熟练程度不够, 装设备故障率较高, 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培养质量的保证。而装设备的费用高, 短期内无法实现配套数目的增加;装设备的维修周期长, 一旦装设备出现故障, 较长时间内教学活动便无法开展。为此, 可通过研制装设备的可交互式仿真模拟器, 在耗费较少经费和较短时间的情况下解决使用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六不断提高师资队伍, 适应新形势变化

教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是学员探索知识的引导者, 教员的知识水平、阅历对学员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员队伍建设是推进任职教育发展, 提高任职教育质量的关键。

首先, 可在改善教员来源上采取措施: (1) 改变“近亲繁殖”的现象。目前, 我军很多院校的教员中大多是本校毕业生留校, 抬头见师兄, 低头见师弟, 如此就很难营造学术交流的活跃氛围, 难以产生智慧碰撞的火花, 更无法形成百家争鸣的景象, 基本上不会出现人才的“群体效应”。为解决这一问题, 可吸纳其他军事院校和地方院校的人才来校任教。 (2) 聘用文职人员。最近几年虽已开始实施, 但目前似乎仅局限于基础性学科, 我认为, 可扩展到专业领域, 比如聘请地方上在某一专业上有造诣的专家、教授担当军校的教员, 如此可充分发挥文职人员的特长, 在很多领域弥补军事院校的不足, 形成优势互补;借助地方力量及时了解新技术、新知识的发展现状, 推动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可起到拓展学员视野的作用;另外, 聘用文职人员可以在现有编制员额紧张的情况下, 节约办学开支,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3) 聘用部队现役军官担当教员。现在还未形成长久制度。部队现役军官在部队实际训练、作战指挥、武器装备使用情况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这些经验恰恰是任职教育所需要的, 若聘请他们担任教员, 必将对任职教育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可根据部队现役军官的岗位特点, 决定其任期, 任期满后即返回部队, 然后继续聘用下一批。如此, 不仅提高了任职教育的质量, 也促进了部队与院校的交流。

其次, 丰富教员的部队经历。抓好任职教育教员队伍素质的提升, 是部队建设的需要, 是积极适应院校改革形势, 提高培训层次的关键。培养和提高任职教育教员的素质, 是实施人才战略工程, 适应新的军事变革, 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环节。由于以前的教育是以学历教育为主, 导致大量的教员缺少部队经历, 从而缺乏对部队情况和武器装备的了解, 因此很难适应任职教育对教员的要求。为确保任职教育的质量, 教员应及时掌握部队和武器装备的进展, 根据具体专业的特点, 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去深入部队, 比如任职、远航、参加演习等。并且为保证教员能够经常掌握部队训练的最新情况, 借鉴外军的一些经验, 应每隔一定周期对教员的部队经历进行审核, 确保教员在一个周期内至少有一次部队经历。

任职教育正在不断改革中阔步前进, 希望新型军事院校体系能适应时代发展, 培养更多优秀的能够适应新时期新阶段作战形势要求的军事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国杰, 马平平, 徐良明.加强任职教育研究培养新型军事人才[J].四川兵工学报, 2009, 30 (05) :135-136.

中美军队任职教育比较研究 篇10

一美国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主要特点

1. 坚持开放办学的方针

目前, 美军实行开放办学的方针, 大力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 并广泛吸收和借鉴他国先进科学技术和军事教育的最新成果, 为本国军队建设和院校发展服务。其主要表现:一是向地方开放, 依托国民教育, 采取军地共育形式, 提高军官的培养质量。据统计, 目前美国三军军官研究生中, 陆军的大部分及空军的70%、海军的20%都是依托国民教育高等学校培养的。二是向世界开放, 发展留学生教育。如美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现招收20多个国家的校官学员, 除北约国家的军官外, 还有大量被认为友好或中立国家的军官。三是聘请外军教官讲学。美国西点军校开设的军士和连队管理课, 就是聘请号称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军士”的英国皇家陆军的教官任教。这充分反映出美军实行开放式办学, 联合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军事指挥人才的力度。

2. 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

美军为适应联合作战需要, 提高指挥员联合作战能力, 要求有条件的院校都要开设联合作战指挥专业。因此, 各军种中高级院校纷纷增设联合作战课程。如在陆军军事学院的教育计划中, 有75%的课程是关于多军种联合作战与多国部队联军作战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职能, 及时将学员学到的联合知识转化成联合能力, 美军规定接受联合职业军事教育的毕业生必须到联合职位任职接受实践锻炼。所有联合专业军官从联合职业军事教育学院毕业后, 除非得到人事和战备国防部副部长的许可, 否则必须到联合职位上任职。

3. 课程设置实践性强

美军院校任职教育在课程设置上的主要特点是针对性、实用性强, 用什么学什么, 需要什么教什么。其主要表现:一是参加作战演习, 让学员将学到的理论在学习中运用。例如, 美国陆军步兵学校步兵军官基础课程中的学习有班训练演习、排进攻演习、连野外演习, 共五次。二是参观见学, 组织学员到国外参观访问, 进行实地考察和战场考察。例如, 美国国家军事科学院一般都安排学员在一年的学习结束时, 进行为期两周的出国考察。三是到部队任职或代职, 不断拓展院校与部队联教、联训的协作空间, 使院校所学课程与部队任职实践完全融为一体。

二中美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的比较分析

1. 任职教育院校体系结构的差异分析

中美军队虽然在院校体系结构上都实行任职教育, 但最大的差别在于初级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由于我军院校对外开放办学的程度不高, 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军队院校自身进行研究生培养, 依托地方高校进行研究生培养的比例非常小。美军的军事院校, 除空军理工学院和海军研究生学院外, 其余无研究生教育。几乎所有的陆军军官研究生教育、70%的空军军官研究生教育和20%的海军军官研究生教育, 都是在地方大学进行的。而我军的研究生教育大部分是在军事院校进行的。

2. 任职教育院校教学内容差异分析

长期以来, 我军的任职教育的教学内容依然比较侧重理论性、系统性, 实战性、联合化、信息化的内容相对较少, 且主要集中在高级任职教育院校。在丰富任职教育的内容上, 美军主要通过建立和完善联合教育理论制度、组建新的教育机构、扩展联合教育的层次等措施来推进联合作战教育的发展。鉴于未来战争要求军官普遍具备联合作战的视野、理论和知识, 因此, 美军已将联合职业教育的实施主体由高级任职院校扩展至中级任职教育院校, 将联合教育思想贯穿于任职教育的各个层次。

3. 任职教育院校课程设置差异分析

军事人才不但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而且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美军特别重视各级任职院校的实践环节, 在院校课程设置上将实践性教学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 增加实验、实习、操作和演练的时间比例。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了我军院校教育与部队训练的长期分离, 军队院校相对注重教学的理论性、学术性和系统性, 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不紧密, 对于任职教育的教学实践起步较晚, 与美军任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比较相对滞后。

三美军院校任职教育的启示借鉴

1. 军地并举, 进一步走开放办学之路

健全多方联合育人机制。军事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军队院校是无法完成的, 必须加大军事任职教育体系的开放力度。一方面, 充分利用国民教育资源, 实行军地并举一体化人才培养, 是新形势下培养军事人才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 要加大各军兵种院校之间的开放力度, 充分发挥各院校的学科优势和资源优势, 举各校之合力培养军事人才。目前, 我军院校教育与部队训练结合不够紧密, 对外军事交流与合作不多, 因此, 军事人才培养要加大部队和院校合力育人、国内和国外合力育人的力度, 增强我军院校任职教育体系的活力, 提高军事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效益。

2. 瞄准“打赢”目标, 加大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

未来战争是信息化条件下的各军兵种的联合战争, 需要我军院校把任职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优秀的联合军事人才上。要遵循联合军事人才的培养规律, 逐步改变当前只在高级指挥教育院校中开展联合职业军事教育的现状, 把联合职业军事教育和联合素质能力培养贯穿于军官任职教育的全过程。一方面, 要加强院校的联教、联训机制, 使其制度化、常规化, 加快完善具有我军特色的联合军事教育体系。另一方面, 要进一步整合利用院校资源, 调整院校任务分工, 逐渐形成具有我军特色的学历教育院校和各级任职院校分工明确、逐级递进、相互衔接的联合职业军事教育体系。

3. 立足岗位需求、突出课程设置的实践性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方案的主体, 也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当前, 我军军事任职教育课程体系的应用性、对策性研究不足, 因此必须加强课程设置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军事任职教育要适应信息化、联合化战争的需要和武器装备的发展, 体现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前沿性和应用性。一是加大“实践性”教学课程的比重。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动手实践和模拟操作训练, 不断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和独立工作能力培养。二是改革“实践性”教学内容。通过突出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使用、维护和管理能力培养, 使学员在近似实战的条件下练谋略、练指挥、练技能、练战法, 为适应岗位任职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组织学员到部队任职实践, 使院校所学课程与部队任职实践结合, 促进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1]万莲.浅谈美军任职教育的主要做法[J].坦克兵学刊, 2007 (4) [1]万莲.浅谈美军任职教育的主要做法[J].坦克兵学刊, 2007 (4)

[2]任海泉.外军院校教育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2008[2]任海泉.外军院校教育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2008

军队现代远程教育 篇11

摘要:远程教育在建设信息化军队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军队远程教育快速有效地发展,从远程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手段、教育内容和管理体制等多方面进行着手,提出了目前制约军队远程教育发展的瓶颈及相关对策,从而为军队远程教育平台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远程教育;联合教育;自主学习;个性化教育

远程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交互和整合的各类院校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的总称。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地位和作用曰益明显。同样,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军队的快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远程教育在建设信息化军队进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受军队特殊环境的一些限制,远程教育在军队中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瓶颈,只有将这些问题研究解决才能真正将军队远程教育的建设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树立正确的现代远程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可以指导教育实践,传统的教育理念是以教员为主,学员被动吸收,并且在军队集体统一管理的环境下,学员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意识相对欠缺,而现代远程教育理念提倡以学员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因此要想使军队远程教育高效快速地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理念上对远程教育的角色以及其学习者进行重新定位,对远程教育学习者和在校学习生给予同等的重视程度,在不影响部队正规化管理的前提下,给学习者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尽可能为其提供共享资源。

二、创新院校基层联合的教育模式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总是习惯性地认为教育是科研院校的事情,远程教育实施者往往是院校工作者,他们通过网上或者制作一定的音频文件来为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源。但是,现代的军队教学提倡教为战、学为战,因此,为了能使远程教育达到一个更好地实践效果,可以施行院校和基层联合的教育模式,基层的一些实战经验也可以利用远程教育传递给院校工作者,使其以后的科研研究和教学中能更加贴近实际,为实战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撑。

三、整合多种有效的远程教育手段

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由于施教者和学习者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技术媒体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由于军队对安全保密的要求以及计算机设备和网络条件的限制,如果仅仅利用网络作为教育手段显然会严重制约远程教育的发展。因此,军队除了要发展建立在网络技术基础上的远程教育之外,还可以应用以纸张为主要媒体的函授教育和可以单机操作的光盘和音频视频存储介质,以及可以利用类似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将教学课程现场传递到基础部队,或借鉴国外的经验将教学过程制作成录像带,连同教材、作业和考试要求制作成教学包,发送到一个学习站点或论坛上。只有充分整合和利用多种教育手段,才能促进军队远程教育全面有效快速地发展。

四、突出个性化选择性的教育内容

军队远程教育的对象由于地区差异、军兵种和从事的专业岗位的不同,存在着严重的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军队远程教育内容的设计上必须突出个性化,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兴趣、能力和经历。不能将面授课程的教案课件等直接放到网上或其他媒介上来作为远程教育的內容,而是应该充分考虑远程教育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模式,设计一套适合其学习需要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包括课程开设、教学辅导和考试的信息、专业和课程选择的咨询,教学答疑、作业布置与批阅以及必要的指导等,使大量情况各异的学习者根据自身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去自主选择学习的课程和内容,及时有效地获得有关信息指导和帮助。

同时,由于军队环境的特殊性,学习者的社交需求受到一定限制,那么远程教育也可以提供一些平台,方便学习者在学习生活和训练上进行一定的交流,教员也可以在道德、生活等各个方面对学习者进行个别辅导,作为他们精神和生活上的向导和朋友,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和生活上的问题。

五、建立有效地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对远程教育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军队严格的等级管理制度和集体统一的管理模式对远程教育中提倡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在不影响军队正规化建设的前提下寻求一种有效地管理体制,探索并逐步形成适应终身教育需要的教学管理体制,使其具备教学、技术管理与服务职能。同时还应担负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设置合理的远程教育学院机构以及远程教育质量评估等任务。军队各级上下应对远程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其扶持力度,使远程教育能在一个良好的管理体制下长期有效地发展。

远程教育是军队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方向,对体现教育公平,提升官兵文化素质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在建设发展军队远程教育平台过程中必须解放思想,更新教育模式,整合多种教育手段,丰富教育内容,改善管理体制,满足学习者多样化、个性化、终身化学习需求,为军队培养各类优秀人才发挥长远有效地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琳,宋学峰,徐 晶.多维视角下的中美远程教育比较研究[J].远程教育,2013(12).

[2]杨玉红.论中外远程教育对比分析[J].时代教育,2013(8).

[3]康 卉.浅析部队院校多媒体技术与远程教育的关系[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

[4]张福生.美国远程高等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上接第294页

3.5 极柱周边的密封填料的漏液问题

在60件故障事例中,这种故障发生件数为12,故障原因与处理方法如下:

故障原因:(1)密封填料的材质出现老化。(2)生产质量出现问题。

处理方法:应该将这一出现故障的蓄电池单节报废,然后更换新的阀控式密封蓄电池单节。

3.6 温度异常

3.6.1 个别单节的温度偏高

在60件故障事例中,这种故障发生件数为3,故障原因与处理方法如下:

故障原因:蓄电池单节出现老化现象,内阻偏大,充放电的时候发出的热量明显上升。

处理方法:应该将这一出现故障的蓄电池单节报废,然后更换新的阀控式密封蓄电池单节。

3.6.2 整个电瓶在充电时没有温升

在60件故障事例中,这种故障发生件数为1,故障原因与处理方法如下:

故障原因:(1)外电路开路。(2)蓄电池内部开路,开路位置一般都是极柱和极板相连接的部位。

处理方法:(1)对外电路进行妥善处理。(2)对内部开路的蓄电池单节进行更换。

3.7 极柱螺纹丝扣滑扣

在60件故障事例中,这种故障发生件数为5,故障原因与处理方法如下:

故障原因:(1)在拧紧螺钉的时候,用力过大。(2)螺钉螺纹的安装与极柱内的螺纹并不相同。

处理方法:(1)扩孔,对攻丝进行重新处理。(2)如果不能处理,则应该将故障单节报废,并且更换。

3.8 极柱安装面缺陷

3.8.1 烧损

在60件故障事例中,这种故障发生件数为6,故障原因与处理方法如下:

故障原因:极柱螺栓出现松动或者滑扣。

处理方法:(1)对安装面进行打磨,确保有效接触面积达到90%,否则应该就其报废,然后更换。(2)絲扣出现滑扣问题时,需要扩孔,再重新攻丝。

3.8.2 剥离

在60件故障事例中,这种故障发生件数为2,故障原因与处理方法如下:

故障原因:质量出现问题。

处理方法:(1)对安装面进行打磨,确保有效接触面积达到90%,否则应该就其报废,然后更换。(2)丝扣出现滑扣问题时,需要扩孔,再重新攻丝。

结束语

在电源系统中,阀控式密封蓄电池的地位很重要。而蓄电池内部很多化学反应都无法通过眼睛来辨别,很容易被忽视,使得蓄电池的维护工作无法做到位。因此,要采取有效对策来处理蓄电池常见的故障,维护人员应该具有完善的蓄电池专业知识与较高的技术水平,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检测手段来提高维修质量,延长蓄电池的使用期限。

参考文献:

[1]顾伟.阀控式密封蓄电池故障处理方法[J].电动自行车,2012,12:48-49.

[2]杨友德.机车阀控式密封蓄电池常见故障分析及防止措施[J].内燃机车,2002,02:38-40.

浅析军队的继续教育工作 篇12

关键词:军队,教育,改革

1 转变院校职能, 提高教学层次

在军队院校开展这项活动具有非常有利的条件, 比如本身拥有非常充裕的教学资源, 而且氛围非常好, 拥有顶尖的设备和最优秀的师资条件, 除此之外, 它们还和我国国内以及国外的一些单位有长期的联系, 这些条件的存在非常适合我们开展继续教育活动。这种特有优势, 决定了军队院校成为我军军事教育的主体, 是开展继续教育的“主渠道”。目前, 除了我们国家之外, 还有很多的国家都非常的重视此项活动的意义。比如, 美国总共有一百一十所军校, 其中一百零三所都用来开展此项活动。开展这项活动, 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动学院本身的发展等。在过去的时候, 这项活动只是我们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 在其中起到非常小的作用, 发挥的意义和价值都不大, 不过在现在这个时代, 它已经完全获得了发展, 成为了主体, 发挥的功效也是非常的显著地。随着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建立, 我军生长干部的培养将全面走开军队自己培养与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并举”之路。目前, 这些院校将会不断的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开展继续教育活动上来。这就要求军队院校必须尽快对现有的培训规划进行调整, 加大院校继续教育工作的力度, 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 形成比较完善的继续教育体系, 使院校教育尽快适应我军干部培训体制调整变化和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2 转换培训机制, 提高管理水平

通常来讲, 我国的广大军队学校和其他普通性质的学校一样, 都是为了帮助国家培养人才, 开展科研活动等一系列的工作。而上述的这种活动本身是一种具有独特性的教育活动, 能够培养出许多社会需要的人才。要想合理的开展这项工作, 我们需要将体制工作做好。体系的建立是一切工作的根基。

2.1 建立学分化教学管理。

我们都知道这项活动相对于其他的形式来讲, 具有一些独特性, 比如时间非常紧迫, 而接受的知识却非常多, 并且接受活动的客体的文化水平不一样。所以针对这种状况, 我们应该合理的进行学分制度, 逐步建立对各种非全目制教育培训学分的认证及积累制度, 换句话讲, 即对学生设立分数制度, 当分数符合规定之后, 即可结业, 获取相关的资质。采用这种方式的优点非常多, 比如能够将不同形式不同级别的活动链接到一起, 而且还能极大的发挥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特点。

2.2 不断强化制度改革。

不论是开展何种形式, 何种目的的工作都离不开制度的依托。将其放到我们的继续教育工作上来讲也是一样的。要想做好军队的教育活动, 首先就应该确保有合理的体制政策作为依托条件。所以, 当前相关机构工作的重点要放到指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上去, 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最有效的体制。最近一段时间, 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 而且很多省市单位也相继实施了很多规定。我军总部主管部门和业务机关在抓好干部继续教育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四总部于1999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但目前全军干部继续教育在法规制度建改方面还需要一个系统完整的法规性文件, 以指导全军继续教育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使我军继续教育工作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尽快朝着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迈进。

2.3 将信息化融入到教学之中。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带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其中在当今时代, 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大大的改善了我们以往的生产以及生活活动等。纵观现在的时代背景, 我们可以推测在之后的五年到十年的时间里, 我国的教育将会出现非常大的转变, 而这种变化的依托条件就是电脑。现在很多的西方国家已经开始迈向这种变化。通过远程教学, 我们不用在出门到具体的地质去进行相关的各项活动, 可以通过网络完成所有的活动。通过借助于互联网, 我们的教学活动可以大力的推广, 而且活动的客体也会越来越多, 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军应该紧随时代发展那的脚步, 做好资金工作, 完善好相应的基础设施以及网络工作等, 通过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来不断的完善自身, 充分发挥出目前的各个有利条件, 通过这种活动来实现基础不一的客体的学习需要。

3 创新培训内容, 提高教学起点

科技发展的一大优势就是我们在不断的获取新的信息, 改革以往的内容。通过相关的数据显示, 我们目前使用的这些技术中有绝大部分都是在最近的一百年间的历史中发展而来的, 而和我们生活有密切关联的生化等内容其中几乎是百分之九十的比例时在上个世纪的中期之后发展得来的。人类知识的总和每10年翻一番, 计算机专业每两年就翻一番。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现实表明, 知识创新速度越来越快, 从创新到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那种“一次教育终身享用”的观念已经过时, 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继续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 就是要求内容一定要新、一定要超前。因此, 这就对我军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培训内容时, 必须紧密结合部队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追踪科技发展和世界军事变革的前沿知识, 紧跟时代, 超前培训, 把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技能、新信息方面的内容作为培训的重点, 根据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对象的不同, 分类型、分专业、分层次制定教学计划。

4 灵活培训形式, 提高教学活力

形式多样是我军开展继续教育应该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由于我军开展继续教育起步较晚, 培训形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单一, 大多数干部还是以在院校培训为主。但由于受院校培训能力的制约, 相当一部分干部毕业后就没有再次或很长时间没有入校学习的机会。为此, 我军21世纪继续教育应在坚持和完善现有院校培训、轮训、参加函授学习、到国外进修深造、参加学术交流等形式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大出国留学力度, 提高干部进院校培训、轮训的比例。在提高院校培训层次, 解决干部学历问题的同时, 鼓励干部在职攻读学位, 提倡个人在职自学, 组织参加社会自学考试, 以不断拓展继续教育的途径, 促进继续教育的有效增值。

上一篇:城际轨道交通系统论文下一篇:策略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