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12篇)
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篇1
摘要:军队这一群体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网络群体存在中的一分子, 受到各种网络信息的影响。研究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提高部队在未来信息战、网络战中实战化水平, 充实我军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QQ、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出现, 使碎片化的网络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 人们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在互联网上发表言论、心情等, 这使得原本虚拟的网络在“现实的人”的操作下, 用数字化、符号化的方式映射了人的新的存在状态——技术化生存状态。它是现实的人的另一种映射, 来源于人的实践, 将人的精神世界通过文本、图片等形式展现出来;人是群体存在的动物, 在互联网上, 人们通过各种网络平台以“关注—被关注”、寻找好友、建立有共同爱好的网络社区等形式, 建立起了全新的人际关系网络, 也就是全新意义上的人的群体存在形态。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我军信息化建设发展至今, 军人这一群体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网络群体中存在的一分子。
但是, 这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新的社会关系, 同现实社会一样, 不仅存在着正面的、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信息, 也存在着负面的、阻碍人类发展的信息。互联网上的负面信息在西方势力的刻意引导下, 对我国广大人民和我军官兵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对此, 充分发挥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导向功能、保证功能、宣传功能、互动功能, 营造起良好的网络环境, 对培育新“四有”革命军人、实现政治工作网络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导向功能
一是理想信念导向。理想信念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豪感, 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体现, 是当代革命军人勇于战胜困难、超越自我, 形成不屈不挠的意志力的源泉。正确的理想信念可以达到汇聚力量、激发斗志、引导行为的目的。网络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空间, 官兵在网络中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文化和观念, 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官兵树立理想信念, 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来看待现实世界, 在训练中不断磨砺自我, 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外界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发扬我党我军优良传统, 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 以良好健康的心态面对我军深化改革的挑战;把军人道德规范、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充分融合, 将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军队整体素质上, 用我军先进文化来指导实践, 弘扬民族精神, 推动物质文明与军队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二是奋斗目标导向。网络作为巨量信息的载体, 可以将其称为现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引导教育客体积极利用网络, 通过满足教育客体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 引导教育客体进行自我教育, 打破时间以及空间限制, 让教育客体了解世界, 在展现自我的同时树立起正确的奋斗目标。
三是行为规范导向。把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军结合起来, 引导官兵积极学习宣传法律知识, 将法治观念以及军队道德行为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使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为导向功能不断得以深化和拓展。
二、保证功能
一是政治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我军的政治优势, 具有极强的政治性。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和发展, 是围绕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不变的军魂而开展的。在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互联网以及网上信息资源的绝对控制, 多种观念、思潮相互交织, 多种文化相互碰撞, 我军官兵面临着文化上的“新殖民主义”的挑战。通过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占领网络阵地, 揭开西方国家实行“颜色革命”的真实面目, 大力弘扬我军优良传统, 保证广大官兵政治上的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二是思想保证。始终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引导官兵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进理论, 着力培养官兵树立科学、开放、创新的思想观念, 培养出具有科学思想和创新思维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是战斗力保证。政治工作必须围绕“提高军队战斗力”这唯一的目标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在军队中通过互联网、军网等途径, 针对未来网络战场快速、多变的特点, 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进行的思想教育引导工作。各级党组织在加强自身学习和网络建设的基础上, 通过网络手段使官兵及时响应党的号召, 强化军队听党指挥这一不变的军魂, 坚定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信念, 培养官兵无畏牺牲的战斗作风;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触角延伸到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中去, 使官兵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能力素质得到不断提升;提高政治干部服务广大官兵的能力, 充分运用网络的力量解决官兵心理、生活上的困难, 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军队战斗力提高的能力。
三、宣传功能
一是引领主流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发展变化的方向和程度对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及程度起到了很强的示范作用”。通过多样的教育方式, 将我党我军在长期革命实践和建设中的先进文化所蕴含的正确思想、主流意识和道德规范等内容传递给广大官兵, 使广大官兵接受主流文化并将其内化, 实现自身素质的发展和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弘扬先进文化、引导其他文化来实现对文化的引领, 利用QQ、微信等自媒体平台, 引导官兵努力培养和践行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二是宣扬我军理念。“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 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在信息网络高度发达、国民民主意识日趋强烈的今天, 在互联网上宣传我军的理念和良好形象, 明确我军军事行动具备的正义性、合法性, 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军队的判断, 关系到军事任务的完成和政治目标的实现, 关系到全世界对我党我军乃至整个国家形象的认知和评价。
三是整合多样文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世界各国的距离被无形拉近, 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文化相互交融。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 在西方国家的刻意宣传、灌输下, 外来文化和思想观念大量涌入我国, 与我国传统文化相互交锋, 激烈的文化价值斗争严重冲击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 对军队同样产生了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保持自身文化不被同化、异化的前提下, 吸收、改造外来优秀文化, 过滤、消除消极文化, 在增强部队凝聚力的同时, 将具有我党我军特色的主流意识形态观念传送给官兵, 内化为官兵的政治认同与自觉追求, 从而引领各种文化思潮更好地为部队建设与形成战斗力服务。
四、互动功能
网络的本质是信息的分享、互动、虚拟、服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以网络平台为基本媒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同样以信息的分享、互动、虚拟、服务作为其本质特征。这就使得网络环境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诸要素, 即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再是简单的、灌输式的“主体—客体”模式, 而变为“主体—客体—主体”的“双主体”模式。这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强调发挥教育客体的主体性, 围绕信息的生产、传递、共享而产生出来的相互参与、相互影响、互为主客体的互动功能。在教育过程中, 教育主体仅仅在一开始通过对某一信息的传播、共享, 组织和鼓励被教育者积极参与;教育客体的积极性受到极大调动, 与教育主体、其他教育客体通过网络平台开展互动, 一起发现问题、开展讨论并付诸实践, 最终解决问题并获得最有价值的收益。在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 形成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共进, 促成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和谐互动, 是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功能的最终体现。
参考文献
[1]宋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硕士论文, 2015 (03) :20.
[2]胡锦涛.《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时发表的重要讲话.2008年6月.
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篇2
国防和国家安全教育
一、引言
同志们,今天我们的教育主题是学习《国家安全发》。学习《国家安全法》,对于我们认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履行我们军人职责,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确保政治合格,具有突出的重要作用。
同志们,当今时代,目前来说,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两大主题。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在经济建设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但同时也时刻面临着一些发达国家的压力和一些后起国家的竞争与挑战。国际上和国内的敌对势力,无时不刻地通过政治的、经济的、思想的、文化的、宗教的等各种渠道和方式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分裂、侵蚀等敌对活动,妄图破坏社会的繁荣稳定,达到颠覆国家政权的目的。作为肩负保卫国家领土完整、社会安全神圣使命的人民解放军,积极投身到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事业中是责无旁贷、不容置疑的。因此,我们首先要认真学好《国家安全法》,充分认识对敌斗争的严峻形势,掌握对敌斗争的法律武器,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经受住各种考验,真正做到政治合格。
二、简介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简称《国家安全法》)是1993年2月 22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八号公布施行的第一部有关国家安全的专门法律,它以防范和制止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为主要内容,共分5章34条。其中对国家安全工作的主管机关、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国家安全机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职权、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和权利以及法律责任等都分别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通过刚才的简介,大家可以看出,《国家安全法》的制定,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另外,宪法中也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这表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个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更是维护国家安全相关人员的神圣使命。
三、特点
总得来说,这部法律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它不是一个包含国防、外交、社会治安等诸方面的大国家安全法,而是以防范、制止、惩治来自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和其他敌对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为主要内容的小国家安全法。
第二,从立法方式上看,该法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结合体,既具有实体法的特征,又具有程序法的内容。它对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进行了界定,并明确了法律责任及其程序。它又是刑事法律和行政法的有机结合,既赋予了国家安全机关刑事执法权,又规定了行政管理权。
第三,比较恰当地处理了国家安全工作的隐蔽性和法律的公开性的矛盾,是法律规范与隐蔽斗争规律的有机结合,使公开的法律更好地为隐蔽斗争提供法律保障。
第四,它是一部涉外政策性和策略性很强的法律。在运用这一法律武器时,既要坚决维护法律的尊严,坚持法律的权威性、原则性,又要根据国际政治斗争的形势、国家的整体利益和外交斗争的需要,重视在运用法律上的策略性和斗争的灵活性。
四、意义和作用
大家现在应该可以看出,《国家安全法》作为国家的重要法律之一,它的颁布和实施,对于进一步加强我国的国家安全工作,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分点给大家归纳一下:
1、《国家安全法》是维护国家安全,有效地防范、制止、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武器。《国家安全法》是国家安全工作的长期实践所积累丰富经验的基本总结和集中体现,并且适应了新形势下隐蔽斗争的要求,是建国以来第一部维护国家安全的专门法律。它的实施,标志着国家安全工作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逐步完善。国家安全法对刑法的有关条款作了修改、补充和完善,为更有效地防范、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提供有力的法律武器。
2、《国家安全法》的颁布与实施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有力措施。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国家安全机关法制建设的重大意义,充分运用法律武器,从国家的安全、利益和外交斗争的需要出发,稳、准、狠地打击一切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在斗争中做到有理、有利、有节,既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又保护公民和境外人员的合法权益及正常的中外交往。
3、《国家安全法》为建立多层次的国家安全工作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国家安全法》是国家安全工作的主体法,围绕主体法,起草制定配套法规和其他相关的法规、规章就有了依据。同时可有力地推动国家安全机关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的立法工作,来不断完善国家安全工作法律体系,适应国家安全工作的需要。
4、《国家安全法》是机关、团体和组织及全体公民履行宪法义务、维护国家安全的行为准则。有了《国家安全法》,可以使人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什么是应该保护的,什么是必须禁止的,对于提高全国人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共同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五、启示
通过这部法律的学习,我想就根据国内外的斗争形势,跟大家谈一谈。首先,我想大家先明白一个概念——“隐蔽斗争”。所谓隐蔽斗争,是相对于战场上两军对垒等公开形式的斗争而言的,指的是政治上敌对的或者有某种利害冲突的双方采取秘密方式进行的政治斗争,是各国、各政治集团为争取和维护各自利益的重要手段。比如说,窃密与反窃密、用间与反间、刺杀、煽动等行为手段。随着近年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不断加剧,加上各种政治理论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隐蔽斗争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飞速发展。各种间谍手段层出不穷,花样不断翻新,但最终的目的是打击敌人,保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和阶级利益。
建国以来,境外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渗透、颠覆、分裂等破坏活动日趋猖獗,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对我国进行政治渗透。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尤其是在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隐蔽战线的斗争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突出情况和复杂问题。西方敌对势力在保持传统的秘密情报活动方式的同时,进而采用公开、合法的形式。在继续从事政治、军事情报活动的同时,把侧重点转移到经济、科技情报上,并且扩大了对我国的情报活动力量。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利用我国加快对外开放、国际交往增多的机会,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通过各种渠道,大肆收集我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方面的情报,向我要害部门渗透,或策动、勾引、收买我国家工作人员,企图在我国内部安“钉子”。
我们人民军队肩负着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伟大历史使命,责任重大,关系深远。因此,人民军队本身就是敌对势力渗透破坏的重点目标。
信息时代军队应注重网络道德教育 篇3
网络道德教育问题的提出,源于人们对于现存的网络道德状况的广泛关注。现代科技用精密的电子元件和严密的电脑程序构建了网络强大的“经济基础”,但网络社会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却不是科技手段能够建造的。可以说,网络社会从一开始就具有心理、精神层面的先天不足的缺憾。网络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网络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道德意识方面存在失序现象
庸俗化和灰色化信息泛滥。庸俗化和灰色化信息是指那些无用的、过时的、粗糙的、虚假的,或者带有调侃、反动、迷信、色情、暴力等倾向,能引起社会关注的文件资料。由于网络特有的共享性,这些“灰色资料”一旦出现,便会向鼠疫一样在网络中传播。加上目前互联网还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和措施,不可避免导致这种庸俗化的“灰色内容”迅速被转贴并直接被广大“网民”(包括上网的军人)接收,而使他们的思想游离于党、团组织、伦理道德、纪律之外,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网络欺诈横行。在繁杂的信息网络中,一些供应商利用网络来坑害消费者,一些不法之徒也利用网络来蒙骗供应商,本以为是公平高效的交易网络成为令人生畏的欺诈之地。
网络成为西方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新阵地。互联网在给官兵带来大量最新信息使他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的同时,也为西方敌对势力传播反动腐朽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打开了方便之门。目前在互联网上未经授权进入他人计算机的黑客行为十分突出。在军事领域,互联网加快了军事泄密的速度,扩大了泄密的范围;黑客攻击对军事信息安全危害极大;信息战是军事信息安全斗争的新的表现形式。
(二)道德法规方面存在失范现象
在当前的网络社会中,道德法规失范现象十分突出。这是传统道德规范在网络社会日益陷入困境,而新的网络道德规范又尚待构建的结果。在网络社会里,人与人的交往具有匿名性的特点,网络空间缺乏社会舆论等监督机制,这样在现实社会中通用的道德监控机制就失灵了,由于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在虚拟化的网络社会里相对减弱甚至消失。而同时由于人们更多地关注网络带来的经济利益,更多地关注网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网络道德问题无暇有更多的关注。因此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相比,网络法规的发展明显滞后。
综上所述,网络社会产生了种种道德问题,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军营这篇“净土”也难逃其害,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减少网络道德问题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摆在我们每个思想工作者面前的难题。
二、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坚持把筑牢思想防线作为固本之举,提高官兵的免疫力
要普遍深入开展以法纪、保密、安全等为主要内容的网络教育,使大家清醒地认识到,网上有许多甜蜜的陷阱、温柔的欺骗和精神的垃圾,在浏览获取有效信息的同时,也可能造成自我身心的伤害。要结合案例教育,帮助官兵进一步强化纪律保密观念,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对网上信息的辨别力和免疫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具体地说,重点要增强三个方面的免疫力:增强对反动政治言论的免疫力,不被一些鼓吹“西化”、“分化”的言论所迷惑,不被攻击党、攻击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观点所动摇,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对黄色文化的免疫力,自觉抵制腐朽的黄色文化浊流的冲击;增强对封建迷信的免疫力,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相信科学,反对迷信,树立起科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坚持把加强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作为突破口,提高官兵信息安全保密素质
要把网络人才的培养,纳入部队人才培养体系,注重选拔政治素质好、有一定网络操作经验的官兵参与信息网络管理,利用进校学习和短期集训等形式进行培养,让他们早日成为精通网络业务的专家型人才。
一要把好“入口关”,努力提高保密队伍的政治素质。要把政治思想素质好、网络应用、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等专业的技术人才优先选拔到重要涉密岗位,提高保密队伍政治质量与信息安全保密专业技术水平。二要抓好培训关,不断提高保密队伍的业务素质。以政策法规、网络安全常识,防范网络黑客和病毒攻击的技术手段等为主要内容 。三要强化网络监管关。军内信息网要设置用户访问权限和口令,安排专职网络安全员,全时监控网络运行情况,切实提高网络的安全性,要与地方运营商签订保密合同,对申请上网的军人加强监管。
(三)坚持把优化“网络环境”作为根本,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强势网站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军的性质和履行职能任务的特殊要求决定了我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回避互联网,而是要认真研究网络的特点和规律,采取措施,应对网络的挑战,坚持科学的态度,疏堵并举,主动出击,兴除利弊,增强网上的正面宣传和影响力,使网络牢牢地掌握在党和人民的手中。要按照总部机关的规定,严格实行两网制。即将因特网和军内网分开,以堵塞不良信息向军营传输的通道。各级部队网管中心要建设信息量大、特色鲜明、形式活泼、极具吸引力的特色军内网,随时派专人查找对军事人才思想品德和部队建设有用的信息,随时更新补充相关网页的内容,为部队官兵提供最新资讯。同时还要负责编排本部队思想文化工作方面的网页,一方面满足官兵对思想文化信息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经审查批准后,通过因特网向外展现我军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文明之师形象。
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篇4
一、军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现实意义
(一)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空间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直接导致以信息争夺与反争夺为特征的新军事革命的到来,我国军队建设也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例如,在进行思想教育中,其教育环境以及信息环境的改变。同时,人们获取信息渠道多样化,接受信息的选择性以及自主性越来越高,这导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遇到阻碍,无法及时适应这些变化。通过网络化的实行,这一问题将迎刃而解。现阶段的互联网技术,以计算机、通信以及多媒体技术为依托,将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用户联系到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在信息传播中,具有双向性、开放性以及及时性等特征。进行网络化具有以下优势:一是不受空间限制。无论处在什么地方,只要具备网络条件,就可以获取全球信息;二是打破载体空间限制。通过网络化,用户可以随意进行大量信息的发布;三是不受时间限制。突破传统的传播方式,具有即时性;四是转变媒体交流方式,将其单向交流模式逐渐转变为双向交流模式。通过网络化的实施,不仅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大量的理论、实践经验以及相应的教学内容,同时,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量的增加,可以大大提高教育效率。除此之外,通过网络技术,还可以进行思想政治宣传站的建设,大力宣传我党、我军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二)新形势下发展的必然趋势
1.客观现实的要求
我国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客观现实要求我们必须进行网络化策略。传统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内容已经完全不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开放的生活环境、多样化的信息渠道以及频繁的社会交往,这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官兵的现实思想。这就导致思想问题多样化,突发性增强。面对这种情况,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解决;二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死板,与瞬息万变的时代发展不符。官兵的思想问题主要源于社会改革与发展,这与传统教学的局限性相矛盾。在此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处于被动的局面。所面临的现实情况要求我们必须提高信息传递速度、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网络的建设,不断适应新的时代。
2.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推动力量。通过网络技术,不仅可以打破传统教育方法的局限性,利用网络技术还可以生动形象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展示,通过多样化的方法进行知识的展示。除此之外,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武器装备逐渐向信息化过渡,这就要求我军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
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更新干部观念
无论进行何种形式的变革,必将伴随一场思想上的变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这一变革,这必然会对各级干部的思想观念产生一定的冲击。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各级干部,尤其是政工干部必须提高对于网络化的认识,全军上下要达成共识。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部分同志盲目自信,自我感觉良好,并不能够发现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干部对于矛盾反应迟钝,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一方法效果不明显,因此,必须重视干部观念的更新。
(二)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虽然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网络技术应用存在安全隐患。例如,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网络容易被“黑客”侵入,进行非法访问,他们随便更改或盗用数据、文件和程序,就会在网上造成混乱和泄密。计算机十分容易感染病毒,感染后导致数据以及程序出现错误,信息出现错误。信息渠道多样化,网络信息鱼龙混杂,会对官兵产生负面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具有其必要性。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实施,不仅可以促进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同时,还能促进军队现代化的发展,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提供信息,促进军队整体水平的提高。但是,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要辩证地进行网络化的建设,深刻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重要意义。
摘要: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响并逐渐改变着军队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及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网络化成为军队政治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它也是军队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在进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过程中,不仅各级干部要更新思想观念,还要重视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辩证地认识军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打造出适应时代变化的高素质军队。
关键词: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
参考文献
[1]杨洪江,孙英.试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基于哲学价值论的一种认识视角[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1(3):48-50,83.
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篇5
军队政治工作学的逻辑起点。主要探讨军队政治工作学的理论渊源,它是政治工作基本理论研究展开的基础。政治是政治工作学的逻辑起点,离开了政治,政治工作学就找不到源头和依据,失去研究的意见。
军队政治工作的本质和特点。主要研究军队政治工作的内在属性和外在标志。政治工作是主体与客体、目的与手段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贯彻党的纲领路线、保证党的领导的过程;是开发精神动力、从事精神生产的实际活动。它具有党性、实践性、综合性、非独立性等特点。
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矛盾。主要研究贯穿军队政治工作活动全过程、占主导地位的、制约政治工作其他具体矛盾的矛盾。其基本矛盾就是:作政治工作主体的中国共产党及在军队中的组织系统.对军队政治、思想、组织建设的要求与客体不相适应的现状的矛盾。
军队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使命。主要研究军队政治工作在军队三化建设总体中的定位和功能。其地位是;在保证党的领导和军队性质方面,处于决定地位;在同其它各项工作的关系上,处于平行地位;在贯穿渗透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处于先导地位。它的使命就是为“打得赢”提供精神动力;为军队’不变质”提供政治保证。
军队政治工作的构成要素。主要研究构成军队政治工作活动的必要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其要素是:(1)主体——中国共产党及其在军队中的组织系统;<2)客体——军队中的官兵和军外相关群众以及被瓦解的敌军官兵;(3)手段——思想教育和组织调节;(4)目的——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预导,保证战斗力的提高和各项任务的完成。
军队政冶工作的通行过枉。主要研究政治工作活动运行所经历的程度。其过程是:首先,政治工作主体的投入;然后,政治工作客体的加工;最后,政治工作效益的产出。
军队政治工作运行机制。主要研究政治工作运行过程的内在结构功能和活动方式。其中包括;政治工作的组织机制;政治工作的动力机制;政治工作的调控机制;政治工作的监督机制。
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主要研究军队政治工作运行活动中的内在的本质联系。其基本规律有:决定律:党的纲领路线决定政治工作的方向、任务、内容;结合律:政治工作必须结合各项任务一道去做;适应律,政治工作内容、要求与工作对象的客观实际相适应。
军队政治工作I,基本范畴。主要研究政治工作领域中的基本概念,它是反映政治工作活动规律及内在要素养本质联系的思维形式。主要有,政治与军事;政党与军队;人与武器;思想与行为;教育与组织;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等。
军队政治工作时方法与手段。主要研究为实现政治工作目的而采取的门路和程序。其基本方法手段:思想教育和组织调节。常的方法手段:调查研究;典型示范;综合治理等。
军队政治法制建设。主要研究政治工作的法规制度,包括法规制度的制定、执行和遵守,它是开展政治工作并达到目的的法制保证。军队政治工作条例是政治工作母法。政治机关各业务方面的法规制度是政治工作的子法。
军队政治工作的环境与调控。主要研究政治工作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以更好的选择、利用、净化环境,提高政治工作效果。其研究内容是;环境对军队政工影响特点;环境对政工影响过程;环境对政工影响规律;政治工作对环境调控对策。
军队政治工作的科学管理。主要研究政治工作为实现政治工作目标,依据党和军队确定的政治工作指导思想、基本任务和方针政策,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相关知识,对军队政治工作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和调控。其研究内容包括政工管理的本质、特点;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管理的原则和要求;以及时政工干部管理能力的培养。
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篇6
关键词:新形势;军队思政教育;问题研究
伴随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我国目前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在和平、合作与发展等观念的指导下,国际间政治力量的角逐也显得更加的明显,国际发展形势十分的严峻。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也在飞速的发展,这一系列影响因素的出现,不仅为我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为其思政教育带来了十分严峻的考验。面对当前军队中思政教育面临的词此种发展现状,要想提高其教育水平,使其能够同国际标准相统一,就一定要找出其当前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改进。
一、当前军队思政教育现状
(一)内容与发展形势不相符
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我国军队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提供有效的推动力。但是,从当前对军队开展的思政教育实际情况来看,其教育的内容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仍是采用过去旧的教育模式,这使得大部分的官兵对于思政教育都带有十分排斥的态度,导致其教育的效率受到严重的影响。此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第一,教育的内容过于杂乱,并没有根据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与军队的建设要求形成系统性的教学模式[1]。第二,教育的内容过于虚化,并没有较强的针对性,缺失教育目标,在教学时并没有同每个地区当前官兵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出发,而是笼统的采用一种教学内容,这就导致其创造性缺失,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二)教学手段陈旧
对于新时期的官兵来说,由于其受时代发展的影响较大,这使得传统的思政教育手法不仅已经远远的无法满足其要求,还成为了制约教育质量和效率提升的一大瓶颈。现阶段,由于传播方式的增加,使得官兵获得社会信息的渠道也随之扩宽,这样,就导致其是思想观念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思想观念更新的频率也随之加快,进而为其思政教育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所以,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官兵的需要,只有不断的更新教学手段,有效的利用大众传媒的作用,才可以提高其思政教育的教學效率[2]。
二、提高思政教学效率的措施
(一)提高教育教学的时效性
首先,军队的思政教育人员一定要把握好教育的时机,保证其教育教学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要及时准确的发现军队中官兵在思想和情绪方面发生的变化,并对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例如,但国内发生的一些能够引起重大变革或者是突发性的事件时、官兵的家庭出现了重大的变故时,思政教员一定要及时在思想上给予官兵正确的引导,校政其错误的行为。其次,以正确的理论、原则与方法进行指导。依据上级提出的要“统一口径”的政策,正确的引导官兵的思想观念,使其能够进入到我党提出的正确的发展路线上来,提高官兵对我党提出的方针政策的正确认识程度[3]。最后,对于官兵对一些热点问题表现出的真实的反映,一定要及时的获取。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我国的基层党组织一定要充分的发挥出其思想骨干的重要作用,及时的收集和反馈当前官兵的思想动态,以便为思政教育的展开提供有效的切入点,提高教育效率。
(二)保证教育内容体系的合理性
从军队思政教育的角度来看,其教育的目标同教育的内容是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的,其中,教育的目标对教育的内容和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形势下,我国要想加强对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改革思政教育的内容体系,使其可以同军队的信息化建设要求相统一是十分必要的。要想构建一个合理且优化的内容体系,就一定要将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官兵素质的教育角度上,从而有效的提高军队的战斗力[4]。对此,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在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时,一定要突出其政治性,在教育内容中增加对当前形势政策的教育,帮助其分析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提高其对社会发展趋势的了解度。第二,增加时代性内容的教育,思政教育的内容一定要同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以及我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目标相适应,并且还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与理论的变化而不断的增加新的发展内容。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军队的思政教育进行改革时,一定要严格的遵循当前社会改革的发展规律,不可以出现同社会环境脱节的情况。并且,在改革之前,还需要对外部发展环境进行充分的研究,把握其发展规律,不可以出现闭门造车的情况。与此同时,军队的政治干部要充分的发挥模仿带头作用,提高自己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能力和素质,是自己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外部环境。另外,还要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引入新的科学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吸引官兵的注意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欣.新形势下部队基层官兵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
[2]徐刚.新形势下军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0
[3]林涛.我国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发展与创新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
[4]魏巍.胡锦涛关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
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篇7
一、当前军队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教育互动成为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
早在2000年, 总政治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就明确要求“运用信息网络开展教育”。全军各部队纷纷行动起来, 开始创建具有不同互动形式和内容的网络思想教育阵地。现在, 这些阵地在提升军队思想教育效果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运用网络互动已成为我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之一。
教育者主动转变教育观念, 注重增强互动性栏目的建设。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在建设网络阵地时考虑到了网络特点, 结合工作需要加入了互动性内容。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 因为网络空间自由性和互动性的特征, 使得互动成为网络用户上网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沈阳军区政工网一级栏目中, 自由互动类栏目的数量占所有栏目数量的一成以上, 这表明网站的建设者在设计政工网大的功能模块时, 将互动栏目建设放在了重要位置。教育者充分认识到互动的重要性, 他们主动开设互动栏目, 并以此为平台与教育对象进行网络互动。同时, 他们意识到互动栏目对于网络阵地来说非常重要, 它不再是整个阵地的补充, 而是关系到思想教育成效的关键环节, 它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阵地教育效果的发挥。政工网上BBS、博客等互动性栏目对于提升教育效果的作用, 就是对此很好地印证。
教育者主动加强互动性建设, 通过与教育对象的互动来提高教育阵地的吸引力。教育者在阵地的互动栏目中与教育对象进行网络互动, 一方面通过与教育对象近距离的沟通, 减少思想政治教育的神秘感。教育者已经认识到仅停留在教育者自行收集和发布信息的网站不利于吸引教育对象的主动访问, 因为这样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对象的距离。其中20军政工网受限互动类栏目在一级栏目中的比例较高, 这些受限互动类栏目大多是通过在信息发布类栏目中加入评论模块这一方式对无互动栏目的改造得来的, 这反映网站的建设者希望利用互动的方式吸引教育对象的到访。只有通过网络互动, 让教育对象充分了解教育者的教育内容和目的, 才能让教育对象更加了解教育的重要性并主动参与。此外, 通过了解教育对象的需求, 提供相应的信息和服务, 还可以提升教育阵地的吸引力。教育者认识到, 在网络空间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不能等同于现实中的教育, 教育阵地必需提高自身的吸引力, 吸引教育对象的访问。按照教育对象的需求提供相应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可以说是提升吸引力最重要的一环。如全军政工网开设的律师在线栏目, 官兵们提出自己遇到的各种法律问题, 律师针对这些问题提供法律上的专业解释, 这一个性化的服务受到了部队广大官兵热捧。
教育者注意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引导其在互动中进行自我教育。大单位政工网一、二级栏目和师级单位一级栏目中, 自主互动类栏目所占比例较大, 这表明, 我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发挥教育对象主体性作用的优良传统, 在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中得到继承。网络空间的互动性和信息资源的极大丰富, 有助于这一传统的进一步发扬光大。网络沟通的便捷性和及时性, 方便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进行即时交流。全军政工网和总装政工网的嘉宾访谈栏目就能很好地发挥这一作用, 作客的嘉宾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或道德模范, 网友在与他们的互动中不仅解决了自身思想上的疑问, 而且还接受了一次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这类互动中, 教育者在交流中利用自身知识水平的优势, 把握交流中的主动权, 对教育对象实施正面引导。这样可以提升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 帮助其认清自身存在的差距, 增强其进行自我教育的主动性。还可用看到, 教育阵地不仅提供了各类教育资源, 同时提供了不同形式的搜索工具, 这为教育对象进行网上自我教育提供了技术保证。我军各级政工网现在都设有政工资料库、优秀教案库和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库, 这为广大官兵在军网上开展自我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使官兵们在网上可以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
二、当前军队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互动性的作用尚需充分发挥
认真研读调研数据, 也可以清楚看到我军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在互动性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当前有些军队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还没有开设互动性栏目。在各级政工网中, 无论是受控互动类栏目还是自主互动类栏目, 在一、二级栏目中所占比例为零的依旧不少。各级单位的政工网均是以各类新闻、政工资料栏目为代表的信息资源类栏目为主体, 这是因为有些阵地的建设者认为网络空间的教育阵地中教育信息是单向传播的, 没有把与教育对象间的网络互动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模式。在现实生活中, 教育者可以安排教育对象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接受一定的教育, 然而这在网络上很难实现, 原因在于网络空间中的每个人对信息具有平等的选择权, 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所接受的信息。
第二, 当前军队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中, 互动类栏目的比例偏低, 互动程度不高。教育者虽然已经认识到了网络互动的重要性, 在建设教育阵地的过程中, 大量地把现实中的互动教育形式和内容电子化处理后上网发布。但是目前他们还很少按照网络的特点, 在内容和形式上对这些资源进行改造, 这使得阵地中一些互动类栏目互动程度不高。在这一点上具有代表性的是在线咨询类栏目。我们知道, 教育者以回答教育对象问题的形式与之互动, 不但可以消除教育对象思想上的疑惑, 而且也是与后者进行沟通的一个过程, 通常可以明显提升教育的效果。目前军网上的不少在线咨询类栏目, 没有提供与提问者进一步互动的途径, 仅仅根据问题的字面意思做答。由于无法了解更多的问题背景信息, 以至于答案常常不能令提问者满意, 这便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多次提出而得不到满意答案的现象。这样的互动栏目, 受自身互动程度的限制, 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 互动性建设尚未成为当前军队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的主攻方向。当前多数教育者已经认识到, 网络社会中仅仅依靠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已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因此必须按网络空间的特点规律科学开发网络思想空间。但有些教育者认为,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从现实空间搬到网络空间。现实中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以理论宣讲和意识灌输为主, 与教育对象的互动只是增强教育效果的辅助手段。因此, 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建设中, 教育者并没有依据网络的特点, 创新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只是用网络平台辅助现实中的教育活动。
三、形成上述状况的原因分析
军队网络空间思想政治阵地互动性建设存在的上述问题,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特别值得关注的主要为阵地的技术环境、人员构成和建设思路。
在技术环境方面, 军队网络空间思想政治阵地互动性建设受到阵地硬件环境和军队网络环境的制约。这是因为互动类栏目的建立与运行需要较高的硬件设备支持和较好的网络环境, 而阵地建设者之间明显存在资金实力差别。网络互动是多人在线交流, 会产生大量的互动成果, 如数目众多的帖子、博文和个人主页等, 需要有独立大容量的服务器保障互动栏目的运行。然而通常军、师级单位政工网服务器数量不多, 这就造成有的单位没有多余的服务器资源用于开设互动栏目。此外, 自主互动类栏目中的多人在线交流需要网络带宽的保障, 而目前政工网是建立在全军军事综合信息网上的逻辑子网, 其出口带宽和网络环境受到它的制约。全军军事综合信息网自身带宽容量有限, 分配给各个政工网的就更少了, 因此访问大单位的网站速度尚可, 但是访问军级、师级单位的网站速度就不甚理想, 会时常出现打不开网页的现象。这些单位的政工网即使开设了互动栏目, 受网络环境的限制, 其参与的人数也很有限, 有些栏目甚至会因无人参与而办不下去。师级单位由于多建有自己的局域网, 网络环境会相对好, 它们政工网中的互动栏目的比例也相对较高。
军队院校政治工作网络化构建探析 篇8
“有容乃大”, 加大网络信息源的开发,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网络具有浓缩、共享等特点, 可以弥补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中由于信息量不够或信息渠道不畅所带来的说服力不够、查找不方便等不足, 为增加、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因此, 我们要加大信息资源的开发, 充实和丰富网站内容, 尽量满足各个层次、不同水平的院校干部、学员的需要。首先, 要在政工网站的醒目位置上设置理论专栏, 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引导院校党员干部深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其次, 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增强院校干部、学员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引导他们自觉抵御西方的“文化侵略”。再次, 要立足院校干部、学员的需要, 重点开发那些有助于院校干部、学员学习、工作、生活和提高素质的共享性信息资源, 如时事政策参考资料、公共管理教材、金融法律基础知识等, 扩大网站的容量。此外, 还要结合院校实际, 在政工网站中展示院校干部、学员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精神风貌, 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要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 不断更新和完善网站内容, 使政工网站真正做到“有文章可读”、“有内容可看”、“有疑惑可解”、“有困难可帮”, 把网站建设成为宣传真理的阵地、学习理论的园地、交流经验的平台、展现风采的窗口、解疑释惑的良师、倾吐心声的益友。
“兵贵神速”, 加快建立灵敏快捷的信息接受反馈系统,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网络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 要借助这一优势, 因应院校干部、学员各种思想问题和提出的要求, 及时快捷地作出反映, 提高时效性。为此, 要围绕中心工作, 及时在网上宣传军委、上级党委重要工作部署和出台的重要政策, 并公布相关的背景资料, 便于院校干部、学员查阅、学习, 提高院校干部执行上级部门决策的自觉性, 增强学员对政策法规的认知度;对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重大或突发事件, 要在第一时间在网上发布, 便于院校干部、学员了解真相, 减少谣言和讹传;要针对院校干部、学员关心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 平等地交换看法, 以理服人;要及时收集、处理院校干部、学员在网上流露的思想信息, 分析原因, 制定对策, 有针对性、预见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把院校干部、学员产生的思想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真正发挥好网络政工的作用。
“重在创新”, 加强网络主、客体的交流互动,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要利用网络直接性、交互性、活泼性、隐匿性的特点, 在增强吸引力上下功夫。一方面, 要将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现代化, 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因信息网络技术的承载, 其形态从平面走向立体, 从静态变为动态, 从现实趋向超时空;另一方面, 要将教育内容的政治性本质隐含在历史文化知识和现代科技信息之中, 使院校干部、学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要利用网络改变传统的“我批你通”、“我讲你听”的教育模式, 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自主意识, 使院校干部、学员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环节, 增强自我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份量, 使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人情味, 更具有亲和力。要借助网上对话、网上聊天等手段, 消除时间隔阂、空间隔阂, 实现零距离接触, 促进了解, 增进感情。要利用电子公告、网上论坛、网上调查等手段, 引导院校干部、学员畅所欲言, 通过双向交流, 达成共识, 以凝聚力量, 推进工作。
“优势互补”, 把网络技术与传统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重视院校“网上政工”, 并不排斥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中一些有效的形式和方法是我们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无论是过去、现在, 还是将来, 仍然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手段。因此, 加强院校思想政治工作, 要将网络技术与传统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做到优势互补。“网上政工”要以理服人, 传统思想政治工作要以情感人;“网上政工”要以活泼、便捷、互动吸引人, 传统思想政治工作要以言传、身教、感情打动人。要认真分析“网上”了解的情况和掌握的动态, 把工作做到“网下”, 通过专家辅导、领导讲解的形式解决共性的问题, 通过个别谈心、面对面讨论的形式解决个性的问题。同样, 在“网下”发现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也可以回到“网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解答。通过“网上”与“网下”的结合, 使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新的升华。
参考文献
[1]姬鹏华, 殷伶伶.对加强网络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 2009, (9) .
论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的网络教学 篇9
关键词: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网络教学
在任职教育中实施网络教学对于培养岗位任职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军事指挥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网络教学是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通过构建动态开放、交互性强的学习环境,使学员主动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这一教学形式具有资源共享、时空不限、多向互动和便于合作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网络教学在任职教育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但在任职教育网络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一、任职教育网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育思想观念转变慢,阻碍了网络教学的普及开展。
由于网络教学与传统的面对面教授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因此,部分教员不能从思想上接受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认为网络教学的效果不如面授效果好。虽然开展了网络教学,但其教学设计往往未能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过程与环节的设计、教学组织实施形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难以适应网络教学的新内容、新形式和新要求。
2.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影响了教学对象的个性教育。
当前大部分网络课程还都是处于比较注重教学内容大量呈现的阶段,而针对任职教育特点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的应用还很少,甚至没有。首先,目前的网络课程虽然大部分都安排有学习进度、学习方法介绍等涉及教学设计的内容,但大多数还是以往传统教学中积累的经验,或者是学历教育时期教学思路的延续,对知识体系的重组,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方面,还没有根据任职教育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其次,任职教育培训对象的多元性,决定了学员学习需求的多样化,即使同一级别的学员也因岗位不同、专业不同,在授课的角度、深度和教学方法上都要有所区别。而网络课程的设计都更多的是从教员的角度去考虑课程的开发,缺乏深入的、实地的调查研究,设置的课程内容和安排的教学方法也就难于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岗位教学对象的需要。
3. 缺少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和评价激励机制,难以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
丰富的和有针对性的网络信息资源是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各种网络信息资源应当互相配套,相得益彰,充分发挥不同媒体的优势和作用。而目前有些网络课程缺少必要的、与之配套的学习信息资源,开发者往往只注重内容的精彩显现,很少甚至没有设计与之配套的学习资源。没有能够为学员提供多方位、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不利于学员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由于缺少必要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很多教员对于在网络上共享自己的最新教学成果和研究成果心存顾虑。当前一个很大的障碍是,比如写书可以出版,参加评奖,对职称很有好处,而设计开发网络和建一个网站,由参评机会少,投入精力大,其工作量难以认定,加上教员教学任务重且对职称评定帮助不大,影响了其投入网络媒体制作和教学的积极性。
4. 教员和学员的信息素养不适应,制约了网络教学的效果。
开展网络教学要求教员与教学对象都要有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展开网上交流与互动,但现实中有部分教员和学员由于信息素质缺欠,难以把握和驾驭网络教学活动,年轻教员对信息技术基本适应比较快,部分老教员、老教授对开展网络教学还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参加网络技术培训班的也大部分是年轻教员,老教员教学经验丰富,但缺乏信息素养,不能把自己的知识通过网络传授给培训对象;年轻教员熟悉网络技术,但专业知识及教学经历却不能适应任职教育的要求。
二、提高任职教育网络教学质量的对策
1. 更新教学理念,增强网络教学模式的实用性。
网络教学的特点要求教员在进行网络教学时,必须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坚持教员的角色由主导型向导演型转变,以学员为主体,师生互动,交流协作和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的教学理念,通过情境式、研究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员参与讨论,解决部队建设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一是有协作式网络教学模式,这是在计算机会议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网络教学形式,其教学方式是通过学员之间的交流讨论来解决部队现实工作中的复杂问题,以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个别辅导式网络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基于资源的学习组织模式,教员可根据学员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从而以解决某一问题或某一领域的疑难点问题。三是交互式网络教学,这是常用的网络教学模式,学员可以根据教员在网络课程中设置的想定或案例进行实时交互,提高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合理设置内容,注重网络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任职教育受训对象的多元性,要求网络教学课程设置,必须尽可能地满足各级各类学员未来岗位任职的需要和综合能力的提高。面对学历结构、学员结构、知识能力及岗位任职经历等不尽相同,要提高网络教学质量,应该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强化教学内容的真实感,尽量使教学内容的设置贴近部队实际工作,要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展现部队最新训练场景,展示最近训练成果和学术科研成果,达到相互启发和共同学习之目的。二是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开发的网络资源和案例,尽量符合未来可能从事的或现从事的岗位工作实际,学员可以根据自己从事的任职岗位学习自己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从而弥补学员专业知识的不足,同时也提高学员获取知识的能力。三是注重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在考虑学员个性发展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学员岗位发展的知识需要,从拓宽知识面、提高学员全面发展出发,综合设置教学内容,可以设置大型或中型案例,来提高学员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
3. 丰富教学资源,创设网络教学资源的趣味性。
网络教学学习者面对的始终是一台“冰冷的机器”,缺少与教员和其他学习者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容易给学习者造成心理上的枯燥感。因此,网络教学设计应围绕自主学习,在增强学习情趣,提高学习吸引力上下工夫。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首先要突出先进性,在教学资源的选择上根据知识点确定所需资源,并非越多越好,在媒体素材的制作上根据需要选择文本、图形、图像、声频、视频、动画等媒体素材,既要克服形式单一,又要避免花里胡哨,媒体技术的运用要符合任职教育对象的特点和规律。
4. 提高信息素养,强化教员网络教学的适应性。
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篇10
关键词: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大教育,教育改革,军事教育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科技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 面对国际政治斗争和世界军事革命的严峻挑战, 面对思想多元化和价值取向多样化的冲击, 面对日新月异的各种现代信息, 面对无孔不入的网络世界, 面对部队体制编制、兵役制度等改革带来的新情况,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传统做法已渐渐失去了生命力。针对这种情况, 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以习近平同志关于军队建设的创新理论为指导, 适应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 加强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一、当前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不够。
所谓开放性不够, 就是封闭性太强, 是指在相对密封、闭合的系统中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这种封闭性表现在教育思想上, 是强调传统太多, 而开拓创新不够;表现在教育形式上, 是课堂教育太多, 而环境熏陶不够;表现在内容上, 是指眼界太窄, 对其它相关学科的学习、吸收不够;表现在教育过程中, 是指单向灌输、说服太多, 双向交流、讨论不够;表现在教育管理上, 是灵活性不够。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性不够。
所谓综合性不够, 就是指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各方面还比较单一, 具体表现在:教育结构较为单一, 没有发挥社会、家庭的教育功能;教育方式较为单一, 不能调动广大受教育官兵的积极性;教育力量比较单一, 只是依靠政治工作干部骨干来搞教育, 不能调动其它工作部门力量参与进来, 也没有充分调动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育功能也较为单一, 忽视了每名官兵对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而只是片面强调个体对集体的作用和功能。
(三) 思想政治教育的超前性不够。
网络媒体具有信息更新速度快, 交互延伸广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教育者和受教育在信息接受时间、容量方面处于同样的地位。这些新问题、新情况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有较强的超前性和预见性, 思想政治教育在海量的信息中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面对这些挑战,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然还有待改革创新。
(四)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太强。
教育的政治性也是其职业特点之一, 但如果过分强调教育的政治性, 不但会使教育的功能受到限制, 而且教育的政治功能也不可能充分地实现。教育除政治功能之外, 还有道德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 而且这几方面功能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创新在内容、功能上都应增强经济性和文化性。
二、“大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一) 鲜明的时代性。
这是指教育对时代的依赖性。没有鲜明时代性的理论或没有与时俱进精神的传统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大教育”的鲜明时代性, 一是表现在“大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适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时代的发展所引起的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 无不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二是指“大教育”对军队特色军事变革的适应。特色军事变革的核心是军队的信息化。军事信息传输手段的现代化, 军营新闻媒体的多样化, 使得军人思想教育信息传递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小了, 速度快了, 覆盖面广了, 军队思想教育的形式更多样了。这对传统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提出了挑战。三是指“大教育”对以人为本思想的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要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要把人放到中心的位置, 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 以人为对象, 无论军队这个集体有什么样的特殊性, 要想增强教育的有效性, 就必须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 先进的科学性。
科学性是求真的特性。“大教育”具有先进的科学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导思想的科学性, 主要是指“大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关于军队建设的理论, 特别是习近平同志关于军队建设的创新论述等科学理论为基础。二是教育内容的科学性, 不但包括革命的政治理论, 也包括心理学、美学、社会伦理学在内的各种先进科学成果。三是教育过程的科学性, 不但包括科学的灌输与疏导, 也包括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认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的熏陶与交流。四是指教育方式手段的科学性, 就是充分运用网络、媒体等先进的科学手段进行教育。
(三) 全面的开放性。
这是指在教育的主客体、教育的环境、教育的方法、手段及内容等要素的交互作用、动态运行中所体现出的开放性的特点。一是由于社会大系统对军队影响的日益加深, 军队的发展也更加依赖于社会;另外, 由于未来战争的广延性, 要求教育客体也必须走出军队的小圈子, 树立人民战争的观念。二是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中, 方法、手段、内容、环境无一不具有开放性, 随时随地, 一事一物都应为教育者所利用。三是教育接受规律表明, 教育客体接受教育的途径呈多元化特点, 从而就决定了教育客体选择理解教育影响, 将其内化成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过程。
(四) 综合的系统性。
系统就是由事物内部相互联系着的各个要素、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大教育”的系统性, 就是要把军事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一是指树立整体观念, 用大教育的思路来抓思想政治教育, 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手段统一起来, 使之形成整体效益。二是树立结构观念, 搞好军事思想教育内容之间的相互衔接, 做到循序渐进, 常抓不懈。军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干部和战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有机结合, 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 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 既不重复, 也没有漏洞, 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的方针。
(五) 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作为传统教育客体的受教育者有其自身的主体性, 这一点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极为重要。“大教育”中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表现在:一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观念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把受教育者看作教育的主体或者看作具有能动作用的积极的客体, 把实现军人的个人价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之一, 把军人能力和个性的培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上注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增强官兵的主体意识, 培养官兵的主体精神, 开发官兵的主体能力, 塑造官兵的主体人格。三是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注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发扬民主原则, 注重交流感化、自我教育。
(六) 教育全时性和全方位性。
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篇11
关键词: 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021—02
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诸如网络、手机、博客、虚拟空间等新媒体形态,引发了一场规模空前、深度空前的媒体革命浪潮[1] 。技术革新的力量催生出新媒体,特别是互联网与通信技术平台开始成为部队官兵接受教育、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各级政治工作者要从开发、利用、控制的视角,认识新媒体的发展对当前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正确而有效地开发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论导向、教育、交互、感染渗透等新功能,加强和改进军队思想政治教育。
一、新媒体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理论导向功能
首先,新媒体对培养军人政治认知具有导向性。导向性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目的性和超越性的本质体现,主要有理想信念导向、奋斗目标导向和行为规范导向三个方面。新媒体在发挥导向功能方面,借助自身在获取信息、资源共享、交流互动等方面的特别优势,对社会发展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广泛宣传,追踪报道,深入讨论,并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较多素材和信息,新媒体合力构筑起的强大的舆论场,引发了军人对政治、社会问题关注,促进了军人道德责任意识启蒙和强化,唤起他们对政治问题重要性的认知。
其次,新媒体对塑造军人政治态度具有很大的潜能。美国政治学家科恩说过这样一句话:“报纸或许不能直接告诉读者怎样去想,却可以告诉读者想些什么。” [2] 新媒体是当前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和国际舆论斗争的新领域,它对重大事件倾向性的观点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军人的政治态度。媒体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其在政治话语领域中坚持的方向,我国的大众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因此,在现有体制下,新媒体在政治领域对青年军人引导上基本可以杜绝出现较大的偏差。同时,新媒体广阔的信息处理平台,良好的包容、宽容的舆论氛围,对塑造军人理性、积极的政治态度有着积极的影响。在此,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媒体商业属性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对军人价值观的冲击。
再次,新媒体对坚定军人的政治思想具有特殊的优势。政治思想是社会成员在政治思考中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活动、政治现象以及隐藏在其后的各种政治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自己和系统的反映。新媒体便捷、高效的传播方式,加速了新的思想成果的传播以及由此形成人们思想的相互撞击,促进了多种思潮和价值体系相互兼容,成为主流意识与各种思潮交锋的主阵地,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双重影响,其中错误的、消极的甚至反动的东西,极易对青年军人产生误导,腐蚀思想,消磨斗志,却同时也可能成为启发他们责任意识,强化或改变政治思想和社会道德规范,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与平台。
二、新媒体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功能
第一,新媒体开放的信息传播途径扩展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新媒体依托先进的技术联通了世界,它所具有的信息容量大、资源丰富、传输快捷和交互性强等优势,可以将一个点引起的震荡波及全球任意角落,影响力不可小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助新媒体,挖掘大量、丰富的资源,吸纳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进行继承与创新。另外,新媒体在大规模地、主动地、快速地传播正确的思想、理论与政策时,突破性的改善了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从而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崭新的、空前广阔的理论与实践平台。
第二,新媒体灵活快捷的信息传播速度丰富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长期以来,以课堂教学为主,辅助座谈、讨论、谈心等是军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手段。而在新媒体时代,手机短信、博客、网络论坛以其灵活、快捷的特点,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架设起一座信息“高速公路”,在最短的时间,通过文字、语言、图片或者相互交流等方式,把教育内容迅速传递给受教育者,官兵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时间获取所需的知识和教育,极大提高了思想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使思想教育更直接、更深入。
第三,新媒体双向互动的信息传播方式增强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者与传播对象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统一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信息接受者和信息制造者双重身份,主客体双方相互沟通,相互感染,这种由信息提供者、服务者、接受者共同作用而构成的无限循环互动,模糊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角色的定位。这种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使受教育者由消极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互动交流,从而有利于增强官兵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
第四,新媒体虚拟的信息传播环境提高了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新媒体传播技术打破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对现实世界真实个体身份、职业等重要社会特征的掩盖,无形中放大了虚拟环境中的自定义角色,缩小了人际交往的心理距离,减少了心理防范。虚拟环境下,教育主客体可以通过博客、论坛、网络聊天等形式“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真正实现畅所欲言。教育者能够通过交流了解受教育者最真实的想法,及时解决他们思想、学习和生活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切实提高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新媒体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交互功能
第一,新媒体交互功能中的可控性,有利于官兵自主地搜索、选择、运用信息。交互功能是新媒体,特别是网络、手机等载体的特殊功能[3] ,其显著的、重要的特征就是可控性。它使官兵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自主控制、自由选择,真正使官兵能够带着问题进入情况,根据需要搜索信息,调动了官兵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官兵搜索、选择、运用信息的自主性,使官兵能够以自己感兴趣的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官兵认知主体的作用。
第二,新媒体交互功能中的实时性,有利于官兵及时得到反馈信息,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促进。交互功能的实时性,即官兵能按自己所需随时地、快捷地、无延迟地从媒体获得信息。包括教育进行过程中在技术层面体现出的交互、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互以及受教育者彼处之间的交互。其中,技术层面的交互,是官兵通过媒体本身所具有的测试功能对自我情况的判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的交互是通过教育者的实时辅导解决官兵自主学习封闭性的问题;受教育者之间的交互,则可以同时完成两个个体间的交流及多个个体间的组合式讨论。利用媒体交互的实时功能,进行协作式的学习,增强了官兵受教育的成效。
第三,新媒体交互功能中的开放性,有利于官兵主动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新媒体交互功能的开放性,体现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交互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支持,根据不同的情况对信息资源进行组合、控制。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成为开放性的创造过程,官兵在接受教育时可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而不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官兵可以建立自己的学习信息库,可以不断吸收最新的资源,转化生产自己的作品。在这种开放性的交互中,官兵受教育的过程就演化成一个创作的过程。
四、新媒体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感染渗透功能
首先,新媒体的感染渗透功能拓展了官兵直观认知的空间。新媒体凭借技术的先天优势,多元的传媒形态以及超时空、数字化的虚拟传播方式,超越文化界限,促进全球范围内先进思想意识和道德价值观念的传播和相互融合,为官兵拓宽视野,更好地了解世界,在世界范围内吸纳优秀的文化成果,以宽广的眼界看待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将教育的内容隐含在历史文化知识和现代科技信息之中,为官兵自觉学习新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其次, 新媒体的感染渗透功能体现了官兵主动、自由、探究式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新媒体环境的虚拟性,真正实现了官兵接受教育的平等、交互、敏捷、细致,在全新的教育环境中,他们可以开启情感大门、打开思维想象的翅膀, 调动各种感官去认知世界。近距离的网上点击, 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形成了官兵在心理上主动接触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状态。这样,完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由“平面”引向“立体”, 由“单项”引向“多色”的转换, 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丰富多彩。
再次,新媒体的感染渗透功能消除了官兵间交流的隔阂。信息的互动就是学习意识、教育情感的互动, 是思想与思想的对话。新媒体环境下,通过互动互助的论坛、交友、电子邮箱等提供协作式教育和心理咨询, 来了解官兵的思想动态,解答官兵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障碍,同时也可以引导官兵对部队的发展、管理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充分发挥出新媒体“渗透式”隐形教育的功能,这样无形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比面对面的交谈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有效。
就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过多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教育载体等外在因素发生的变化,而忽略教育者在其中的“控制力”,往往会使我们的教育缺乏内在的价值承诺和理想引导,从而趋向于完全的工具化和手段化。我们必须接受并正视新型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注重对新媒体的研究和思考,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官兵媒介素养,构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阵地,健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监管机制,逐步建立起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需要的立体化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2][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篇12
一、深化国防与军队改革要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
( 一) 加强理论武装
理论指导实践, 深化国防与军队改革必须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从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 军队改革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习主席在会上做出了重要的批示, 指出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更迭官兵头脑, 确保官兵充分意识到深化国防与军队改革对提升我国国防力量和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同时他还进一步指出要思想政治教育要确保所有官兵都能认识到深化国防与军队改革进程中还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哪些属于政策性问题, 哪些属于结构性问题, 哪些有属于体制性问题。在这三者之间要做好明确的区分。只有在充分掌握以上问题的情况下, 才能成功摸索到一条快速而畅通的改革之路。
军校要在正常教学期间, 以强军作为军队改革的目标, 每一位官兵要争做新一代革命军人, 切实开展“三严三实”主体教育活动。在分析改革效果时, 应将军队战斗力是否得到提升作为考核标准。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 设置科学性的研究课题, 邀请专家学者莅临军校慰问, 并向官兵讲解深化国防与军队改革的根本目的以及如何做好深化国防与军队改革。同时还要邀请拥有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政治教员担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讲师, 详细指导官兵国防深化以及军队改革。
( 二) 注重思想碰撞
首先要组织讨论会成员, 比如军队改革研究专家、精英教学能手等;其次规划好讨论方式, 或以会议室讨论方式, 或以网上研讨方式将如何将进行深化国防与军队改革提出科学可行性方案。具体划分每一项任务, 拟定好改革的每一个步骤与流程, 时时刻刻以党中央一些列会议精神以及习主席的讲话精神作为指导思想, 保证大方向的正确性; 然后是各基层部队要向官兵渗透深化国防与军队改革的指导思想、详细内容以及具体目标。加强全员参与, 让每一位官兵有机会述说自己的想法供与会讨论, 使得解决问题的方式更全面, 更有针对性。
( 三) 强化氛围营造
首先作为军队领导干部, 要充分起到带头作用, 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坚定不移地贯彻党中央的指示, 自觉践行深化国防与军队改革; 其次要借助电视广播等传媒机构的作用, 在电视台军事频道和政工网站上大力宣传深化国防与军队改革, 时刻更新改革新动态新成效新收获, 为改革营造和谐而良好的氛围; 然后是树立模范, 以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感染广大官兵, 并起到模范引导作用; 最后是建立奖励机制, 通过对表现优异的官兵给予奖励, 来调动官兵的改革积极性, 确保所有官兵全部参与到深化国防与军队改革中来。
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贴实际、创新方法
( 一) 深化党风廉政建设, 提高政治工作威信
领导干部率先垂范, 模范带头是最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当前我军有少数领导干部表里不一、品行不端, 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直接影响到我军的政治工作威信力。比方说, 有的在作讲话时昂首挺胸、头头是道, 在私下里却频频过线, 见不得光, 教育别人要多做实事少走关系, 自己却投机钻营, 溜须拍马, 教育别人要勤奋刻苦、艰苦奋斗, 自己却贪图享乐、纸醉金迷, 教育别人要严格自我要求, 自己却放纵娇惯自我。少数领导干部的不良行为严重危害了党的风气建设, 危害极大。为此, 在中共十八届中央纪律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 他强调要深化纪律检查机制改革, 完善党风廉政建设法规制度, 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而在我军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要摆脱传统观念, 紧紧围绕新时代的特点, 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思想观念彻底改变的情况下, 才有可能吸收的知识与理念, 严惩军队内部官兵腐败行为, 清除害群之马, 才有可能推动深化国防与军队改革的进程。
( 二) 提高思想警觉, 固守精神高地
目前, 我们处在深化国防与军队改革的攻坚阶段, 不仅人民群众, 甚至我军部分官兵的情绪都出现了一定的变化, 并且表现出明显的不良行为。为解决我军信仰危机, 笔者认为应坚定不移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固守精神高低, 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真理来信仰。同时, 要长期积极开展实施批评与自我批评, 主动坦白, 军政之间, 军民之间出现任何不良行为都要实实在在摆在桌面上来谈, 以消除官兵的消极态度。处理好将领与士兵之间的关系和士兵与士兵之间关系, 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 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严肃军纪, 严厉打击任何毁谤、污蔑或肆意煽动的行为, 及时将不良之风扼杀在扩散之前。
三、结束语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下, 提升官兵的军事技术素质, 为未来战争做好准备。要充分领会老一辈军事革命家的军事思想和作战方式。同时充分吸收信息化战争作战思维, 为己所用。另一方面,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改变某些官兵的陋习, 端正其态度, 约束其行为, 避免官兵误入歧途而涉及到作风性问题。作为部队官兵要警言慎行, 提升自我辨识能力, 依法办事, 听党指挥, 跟党走, 共同推进我国深化国防与军队改革。
摘要:军事力量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一种体现, 在社会经济日益繁荣的情况下, 军事力量也不甘于后, 为此党中央提出了国防深化与军队改革。而如何落实, 笔者认为还应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入手。俗话说思想就是武器, 我军官兵只有在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基础上, 才会有足够的热情投身于军队改革与国防深化中, 我国的军事力量才有可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国际影响力也会相应提高。
关键词:国防,军队,改革,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董学栋.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普洱学院学报, 2014 (06) .
【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推荐阅读:
军队计算机网络07-13
军队院校网络教学10-01
军队政治教育10-03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06-04
201X年最新军队部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军队政治工作基本理论体系构11-07
军队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加强对战士休假的管理08-23
军队思想政治工作08-19
201X年最新军队部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加强教员“八小时”的管理08-23
军队指导思想06-03
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