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计算机网络(精选11篇)
军队计算机网络 篇1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强, 技术更新快的课程, 着重为信息化部队培养专门的网络人才。目前, 全军各大院校均有开设。该门课程主要让学员掌握网络的基本原理, 学会解决网络问题的基本方法, 具备不断将网络新知识和新技术应用于部队、应用于实战的能力。
近年来, 总结学员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状况, 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学员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不高。学员学着学着便觉得这门课程和自己想象的大相径庭, 从而渐渐失去学习兴趣, 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没有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学员学习这门课程主动性不足。军校学员除了文化课学习外, 还有繁重的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学习任务, 时间和精力都有限。要想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 教员必须首先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 还要精心设计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 探讨军队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
1 激发兴趣———良好的开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员在学习过程中, 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知识等总是积极、主动地去探究[1]。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教员应想方设法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诱发学员的探究动机。激发兴趣的方法有很多种, 比如结合实际应用、创设情境等。
结合实际应用就是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实际或应用作为学习的牵引, 吸引学员的注意力, 让学员后续的学习建立在实际应用的基础上。比如讲解WWW、DNS内容时可以结合大家上网时访问网站这种实际应用的过程来讲解, 让学员在对这种实际应用了解的基础上深刻理解DNS的概念和原理。
创设情境就是教学中设计一些情境将抽象的框架结构变成学员脑海中熟悉的印象和相似的情景[2]。比如, 介绍网络协议时, 可以以航空体系结构举例说明网络协议间的关系, 通过空中旅行组织图, 介绍层次的特点。另如, 拥塞控制可以结合交通中的堵车现象来讲, 为什么会产生拥塞, 如何解决拥塞, 这些可以让学生去探索, 甚至设计算法去解决。
2 自主探究———丰富的过程
传统的教学一般采用“讲解———演示———上机练习”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员的讲解、演示为中心, 学员只能被动地接受、模拟性地操作, 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学员的自主创造力、实践力[3]。自主探究是以学员为学习的主人, 通过学员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 教员是学员学习的引导者。自主探究应用的是建构主义的思路, 也就是说要由学员自己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这样知识是自己的, 因为这是在应用中学会的。
例如, 讲解TCP协议的连接建立和释放时, 可以先用抓包分析软件如Wireshark、科来等把访问一个网站时TCP的连接和释放过程的所有包抓下来, 然后让学员尝试进行分析, 再让学员讨论分析结果, 最后根据结果总结规律。
为了充分发挥学员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大胆进行自主探究, 教员的教学方式必须由“注入式”向“发动式”转变, 教员在课堂上要相信学员、利用学员、发展学员, 不能唱独角戏, 要由“讲”到“动”;课堂内容要由“纯知识型”向“混合型”转变, 注重学员能力、情感、价值观的综合培养。
3 协作交流———有效的补充
讨论、交流, 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 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员对当前问题的理解。为使学员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 教员应尽可能组织协作学习, 展开讨论和交流, 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 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4]。这些引导的方法主要有:提出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逐步引向深入, 以加深学员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比如, 在介绍硬件设备路由器时, 可以先展示其各种常见产品的图片, 让学员讨论路由器的功能, 以及路由器为什么能完成这些功能, 然后分析这些功能的实现及实现条件, 最后进一步讨论路由器与网桥的异同。
4 提炼内化———完美的结局
通过前面的学习, 学员已对所学的内容有了较深刻和较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教员应引导学员进行反思, 对知识进行整理, 对规律进行总结, 对思想方法进行提炼, 形成观点。这一环节要尽量让学员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对“评价”进行再评价, 让学员做的、说的尽可能多些, 让学员之间互相补充、完善、提高, 教员主要起启发、引导作用。
另外, 教员在课堂或章小结环节, 往往把知识点一个个罗列了一遍又一遍。对于知识点, 教员可谓“历历可数”, 而学员却“稀里糊涂”, 或者即使掌握了知识点, 却不知道怎么用, 理论和实践脱节。此时, 教员不妨引导学员通过应用, 反思归纳, 自己提炼小结, 既能够提高学员的概括能力, 又能够提高学员理论联系实践的应用能力。
例如, 学习了TCP/IP协议集, 让学员反思各协议工作在体系结构中的哪一层, 将TCP/IP协议集与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联系起来, 加深理解与记忆。
5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理论和实际密切联系的课程, 在教学中, 教员应从实际应用出发, 充分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诱发学员的探究动机, 适时组织学员协作交流, 有效引导学员提炼内化, 提高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实践性, 使计算机网络技术真正为部队服务, 为实战服务。
摘要:针对军队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学员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不足, 对该课程教学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提出教员应从实际应用出发, 充分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诱发学员自主探究, 适时组织学员协作交流, 有效引导学员提炼内化, 以提高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实践性。
关键词:激发兴趣,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提炼内化
参考文献
[1]王卫娜.计算机网络中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 (6) :151-152.
[2]刘强, 张阿敏, 朱文球, 等.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研究[J].计算机教育, 2012 (17) :50-51.
[3]赵建良, 敖磊.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学, 2010 (35) :52-52.
[4]刘诗琼, 刘红岐, 程超.浅析课堂与实践教学中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大学教育, 2014 (1) :111-112.
军队计算机网络 篇2
摘 要:运用网络媒体宣传我军先进典型是网络化时代我军宣传工作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分析网络媒体中我军典型宣传的成功点与不足之处基础上,提出了,我军典型网络宣传的重点方在改进宣传方式,加强与网民互动交流;关键在改变宣传内容,注重求真求实求细;活力在改变宣传话语体系,注重使用网络话语体系。
关键词:军队典型宣传;网络宣传;先进军事文化
作者简介:夏辉(1983年7月—),男,湖南邵阳人,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军队政治工作学博士研究生。
第 2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达到5.13亿。网络媒体已经将触角伸进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空间,对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精神状态起重大影响作用。我军先进典型是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代表,是先进军事文化的人格化身,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动载体。有效运用网络媒体,大力宣传我军先进典型,不仅是弘扬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举措,对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有着重大意义。
一、网络媒体中我军典型宣传的成功点
军队是一个国家特殊的群体,其使命任务、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精神状态具有特殊性。运用网络媒体宣传我军典型,不仅要遵循网络宣传的一般规律,而且要牢牢把握军队典型宣传的特殊规律。近年来,我军典型宣传经历了单纯注重运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到传统媒体和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并重的过程,并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取得了一些重要经验。
(一)善借“东风”,搭地方典型宣传“快车”
由于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匿名性与军队的保密要求、集中统一要求不符,我军典型网络宣传,总体上滞后于地方。近年来,地方运用网络媒体进行典型宣传已取得重大成果,积累了重要经验。军队典型宣传借力地方网络典型宣传,不仅能够有效增强我军典型的影响力,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我军运用网络媒体宣传典型所需的人力、财力、物力。当前,由中央电视台等地方媒体精心打造的“感动中国”人物和“时代先锋”人物宣传,通过传统媒体设置议题,网民广泛参与讨论,在网络中形成很强的影响力。军队通过积极配合、参与,在这两项重大宣传活动中都不失时机地加入了军队典型,让军队典型宣传搭上了地方典型宣传的“快车”。“2010感动中国人物”就有南京军区73653部队何祥美、武警甘肃总队甘南藏族自治州支队舟曲县中队副中队长王伟两位军队典型当选。在“时代先锋”人物宣传中,一大批如武警某师政委丁晓兵、兰州军区“钢铁团”二营营长沈石、广东省军区某海防团团长杨琦发等军队典型的事迹得到大力宣传。军队典型宣传搭上地方典型网络宣传的“快车”,不仅最大程度地利用了宝贵的网民的注意力资源,提高了网民注意力资源的利用率;也为网民提供了更多思想崇高、事迹感人的军队典型形象,丰富了地方典型宣传的内容。
(二)巧妙组织,调动网民积极参与互动
网络媒体的互动性是其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特性。在网络宣传中,网民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制造者;既是宣传对象,也是宣传者。网民积极参与互动,共同营造舆论氛围,是网络媒体的生命力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网民的互动程度等于网民对事件的注意程度。缺乏互动的网络宣传,在网络空间中是没有人注意的,只会出现“写谁谁看,谁写谁看,其他人不想看”的尴尬境界。我军典型的网络宣传牢牢把握了网络宣传互动性这一特点,通过全面发动、多方协同、巧妙组织,调动网民积极参与互动。如,由总政宣传部主办,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承办,全军政工网、中国军网协办的“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新闻人物”的评选活动,通过军队各大单位推 荐,全军政工网和中国军网分别刊登候选人名单及其简要事迹,部队官兵网上投票和专家评委评选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由于有效地调动了网民积极参与互动,历年的“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新闻人物”评选活动成为网络媒体中最有影响力的军队典型宣传活动之一。
(三)善抓细节,突出情感宣传的感召力
情感宣传与说理宣传是宣传工作的两个重要方式。在典型宣传中,一方面,二者需要相互区别,根据不同的宣传对象和宣传环境选择合适的宣传方式;另一方面,两种宣传方式必须相互补充、形成合力,共同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一般而言,动之以情才能让晓之以理的效果更深刻,晓之以理方能让动之以情的效果更加长久。随着网络技术,特别是带宽技术的发展,当前人们在网络环境下基本上可以实现视频、图片、声音、文字即时传播。网络传输能力的增强,从另一个方面讲,实质上是延伸了人的感知觉。人们进入网络空间犹如进入一个真实的庞大人群中。群体心理的非理性在网络空间中得到体现。因此,网络宣传必须特别注重对网民情绪的启动、情感的感召和舆论氛围的引导。我军网络媒体中的典型宣传正是抓住了网络宣传的这一特性,特别善于运用典型事迹中的某个细节,来实现对网民正面情感的感召。如在新华网、人民网、中国军网均有报道,济南军区推出的重大典型“兵王”吉克克的,微博上网民议论最多的是他的一句话“在我老家,吃饱了饭就要干活,不干活就成为懒汉,在部队我吃饱了饭就要训练,不训练就成不了好兵。”这一典型宣传的成功之处在于,成功地抓住了典型生活中一句朴实的话,引发了成千上万的网民情感上的共鸣。
(四)突出特色,彰显当代革命军人良好精神风貌
军队典型的网络宣传在把握网络宣传的普遍规律同时,还必须把军队典型网络宣传的特殊规律,突出军队典型的特色,体现我军官兵践行当代革命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精神风貌。在求新、求奇、求异的网络空间中,军人职业的神秘性是军队典型获取网民注意力的一大优势。“2011年度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新闻人物”北京卫戍区三军仪仗队四中队中队长李强在网络上获得网民极大关注,正是因为他在神圣而又神秘的仪仗队岗位展现出了当代中国军人的威武形象。在多元思想相互激荡,多种价值观念相互碰撞的网络空间,军队典型精神境界的崇高性是获取网民注意力的又一大优势。如人民军医庄仕华,坚守边防网络阵地的思想尖兵蒋德红,国防科技大学自主创新团队,“枪王”何祥美等一个个典型,彰显了军队典型“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特殊价值追求、精神境界、道德情操和行为方式,达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效果。
二、当前网络媒体中我军典型宣传的不足之处
由于官兵上网条件受限以及军队宣传工作的特殊要求,总体来说,我军典型宣传对网络媒体的运用滞后于地方。下图为“2010感动中国人物”中军队典型何祥美与地方典型郭明义在2011年的百度指数图。二人分别为2011年度网络媒体中最为关注的军队典型和地方典型,具有代表性。
图1
图2
从图中可以看出,何祥美与郭明义的最高百度指数分别为8675、8706,二人相差无几,但是从平均百度指数看,何祥美约为200,郭明义约为900,是何祥美的4.5倍。可见,军队典型对网民的影响局限于某一特定时刻,尚未能对网民产生持续影响力。这与我军典型网络宣传注重官方网站宣 2 传,忽视对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性网络平台运用;注重典型事迹的发布,忽视典型与网民的互动不无关系。
(一)宣传平台局限于官方网站,不善于利用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性网络平台
当前,军队典型网络宣传主要局限于人民网的时代先锋栏目、新华网的军事频道、中国军网的英模栏目等几个在网络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党、政、军官方网站。新浪军事、凤凰军事、搜狐军事等对网络军迷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商业性军事网站缺乏对军队典型的专题报道栏目。聚集大量人气的天涯社区、凯迪社区、猫扑等大型论坛缺乏军队典型的议题设置。人人网、开心网、QQ空间等重要社交网站缺乏对军队典型的宣传。不能有效利用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性网络平台。在新浪微博中,搜索与何祥美相关的微博得到结果1188条,搜索与郭明义相关的微博得到结果235782条,约为何祥美的198倍(搜索时间:2012年3月12日8:43)。可见,我军典型网络宣传尚需打破对党、政、军官方网站的依赖,更加有效地利用各种网络宣传平台来扩大自身影响。
(二)缺乏典型与网民之间的直接互动
典型与网民之间直接互动,“键对键”交流可以拉近典型与网民之间的距离,促进二者更加深入地交流,更大程度地发挥榜样的力量。由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一方面,军队典型的经历无法引起网民共鸣,另一方面,军队典型上网条件有限,无法保证与网民直接互动交流,目前,网络媒体中军队典型与网民的直接互动还很欠缺。为此,中国军网特意开辟直播窗口,请来军队典型做客直播室,实现典型与网民的直接互动交流。但是,这离典型与网民经常性互动交流的要求还很远。比较而言,地方典型宣传已形成典型与网民互动交流的长效机制。如郭明义开设的微博“鞍钢郭明义”截止2012年3月12日9:19,发表微博3767篇,粉丝数量达到7295253人。如何克服当前我军典型网络宣传的各种屏障,实现军队典型与网民经常性有效互动交流是我军典型网络宣传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我军典型网络宣传的滞后就其本质上讲是观念上的滞后。改变以上不足,亟须打破传统媒体宣传中的“一对多”指令式宣传思维,积极有效地利用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性网络传播平台,促进典型与网民的直接互动交流,实现“多对多”的网状宣传。
三、对进一步增强网络媒体中我军典型宣传效果的几点思考
(一)宣传方式上注重与网民互动是网络媒体中我军典型宣传的重点
解放军报社社长孙晓青在“万里行”总结会上的即席讲话中谈到:“解放军报的未来在网络。我们即将推进的一项改革,就是纸报各版面的编辑将同时负责对应网站频道的内容,报道内容要更加强调与读者和网民的互动。”孙晓青的话表明,他已敏锐地意识到传统的“一对多”式信息流动方式在网络空间中已日趋式微,而新兴的“多对多”式信息流动方式正在网络空间中势不可挡地发展。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近年来网络新闻使用率持续下降,2011年尤为明显。2011年网络新闻用户规模增速仅为3.9%,使用人数为3.67亿,使用率从上一年的77.2%下降至71.5%。与此相反,互动性强的微博用户正快速增长,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较上一年底增长了296.0%,网民使用率为48.7%。微博用一年时间发展成为近一半中国网民使用的重要互联网应用。与此同时,社交网站也得到网民的青睐,截至2011年底,我国社交网站用户数量为2.44亿,占网民比例为47.6%。
进一步增强网络媒体中我军典型宣传效果必须把与网民互动作为重点,必须改变观念,创新思维,善于运用以微博为代表的个人信息发布平台、以人人网为代表的社交网站、以QQ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工具,实现与广大网民的交流互动。
(二)宣传内容上注重求真求实是网络媒体中我军典型宣传的关键
网络的匿名性让网络成为谎言与谣言的天堂,但是网络技术对人感知能力的拓展,也使网络成为谎言与谣言的地狱。人们在任何地方都不会像在网络空间一样随心所欲地制造各种谎言,人们在任何地方也不会像在网络空间一样轻易地拆穿各种谎言。特别是将真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与网络技 3 术结合的“人肉搜索”方式,不但让谎言、骗子无处可藏,而且让人们隐私空间一览无余。网络是虚拟的空间,同时也是最真实的空间。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通过网络,全面、深入地了解他人。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的人之间的隐私被网络消解了。真实,成为网络空间长期生存下来的必要条件。
增强网络媒体中我军典型宣传效果,让典型宣传效果长久持续,必须在宣传内容上求真求实。求真,就是在典型事迹上实话实说,不人为夸大、拔高。过去在传统媒体典型宣传中,为了增强宣传效果,往往注重典型形象的“高、大、全”。这种宣传手法,在由上至下的指令式宣传时代固然无可厚非,在上下互动交流的扁平式宣传时代,“高、大、全” 的典型事迹往往经不起推敲,最终成为笑柄。求实,就是在宣传中,多注重典型事迹的细节,慎用夸张的艺术性表达手法,少用些抽象的数字和术语。在网络空间中,宏大的叙事往往不能引起多少共鸣,微小的细节常常能带给网民很多的感动。
(三)宣传语言上注重使用网络话语体系是网络媒体中我军典型宣传的活力
不同的文化以其特有的话语体系区别于其他文化。共同的话语体系是一个文化群体成员相互认同的基础,反映的是他们共同的社会心理。人们在网络这个特殊的世界里工作、交往、学习、沟通、休闲、娱乐,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即网络文化。植根于网络技术、网络制度和网络观念的网络文化自然也有其特有的话语体系。网络话语体系以其符号和术语的简洁生动,意义预设的与网络事件关联性,叙事方式的轻松、揶揄、搞笑为特征。如“给力”、“雷人”、“卖萌”、“剩女”等网络词汇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网民的各种心理状态,“凡客体”、“咆哮体”、“淘宝体”、“高铁体”、“TVB体”、“Hold住体”等网络流行体无不与重要的网络事件关联。
当前,我军典型的网络宣传话语体系基本上沿用传统媒体中的话语体系,宣传内容大多直接摘自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报道。话语体系的不同严重影响了网民对宣传内容的认同感,成为制约军队典型在网络中影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说宣传内容是鱼,则网络话语体系是网络空间中的水。网络媒体中的军队典型要想永葆活力,则必须用网络话语体系说话。
参考文献
信息时代军队应注重网络道德教育 篇3
网络道德教育问题的提出,源于人们对于现存的网络道德状况的广泛关注。现代科技用精密的电子元件和严密的电脑程序构建了网络强大的“经济基础”,但网络社会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却不是科技手段能够建造的。可以说,网络社会从一开始就具有心理、精神层面的先天不足的缺憾。网络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网络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道德意识方面存在失序现象
庸俗化和灰色化信息泛滥。庸俗化和灰色化信息是指那些无用的、过时的、粗糙的、虚假的,或者带有调侃、反动、迷信、色情、暴力等倾向,能引起社会关注的文件资料。由于网络特有的共享性,这些“灰色资料”一旦出现,便会向鼠疫一样在网络中传播。加上目前互联网还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和措施,不可避免导致这种庸俗化的“灰色内容”迅速被转贴并直接被广大“网民”(包括上网的军人)接收,而使他们的思想游离于党、团组织、伦理道德、纪律之外,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网络欺诈横行。在繁杂的信息网络中,一些供应商利用网络来坑害消费者,一些不法之徒也利用网络来蒙骗供应商,本以为是公平高效的交易网络成为令人生畏的欺诈之地。
网络成为西方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新阵地。互联网在给官兵带来大量最新信息使他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的同时,也为西方敌对势力传播反动腐朽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打开了方便之门。目前在互联网上未经授权进入他人计算机的黑客行为十分突出。在军事领域,互联网加快了军事泄密的速度,扩大了泄密的范围;黑客攻击对军事信息安全危害极大;信息战是军事信息安全斗争的新的表现形式。
(二)道德法规方面存在失范现象
在当前的网络社会中,道德法规失范现象十分突出。这是传统道德规范在网络社会日益陷入困境,而新的网络道德规范又尚待构建的结果。在网络社会里,人与人的交往具有匿名性的特点,网络空间缺乏社会舆论等监督机制,这样在现实社会中通用的道德监控机制就失灵了,由于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在虚拟化的网络社会里相对减弱甚至消失。而同时由于人们更多地关注网络带来的经济利益,更多地关注网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网络道德问题无暇有更多的关注。因此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相比,网络法规的发展明显滞后。
综上所述,网络社会产生了种种道德问题,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军营这篇“净土”也难逃其害,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减少网络道德问题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摆在我们每个思想工作者面前的难题。
二、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坚持把筑牢思想防线作为固本之举,提高官兵的免疫力
要普遍深入开展以法纪、保密、安全等为主要内容的网络教育,使大家清醒地认识到,网上有许多甜蜜的陷阱、温柔的欺骗和精神的垃圾,在浏览获取有效信息的同时,也可能造成自我身心的伤害。要结合案例教育,帮助官兵进一步强化纪律保密观念,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对网上信息的辨别力和免疫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具体地说,重点要增强三个方面的免疫力:增强对反动政治言论的免疫力,不被一些鼓吹“西化”、“分化”的言论所迷惑,不被攻击党、攻击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观点所动摇,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对黄色文化的免疫力,自觉抵制腐朽的黄色文化浊流的冲击;增强对封建迷信的免疫力,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相信科学,反对迷信,树立起科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坚持把加强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作为突破口,提高官兵信息安全保密素质
要把网络人才的培养,纳入部队人才培养体系,注重选拔政治素质好、有一定网络操作经验的官兵参与信息网络管理,利用进校学习和短期集训等形式进行培养,让他们早日成为精通网络业务的专家型人才。
一要把好“入口关”,努力提高保密队伍的政治素质。要把政治思想素质好、网络应用、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等专业的技术人才优先选拔到重要涉密岗位,提高保密队伍政治质量与信息安全保密专业技术水平。二要抓好培训关,不断提高保密队伍的业务素质。以政策法规、网络安全常识,防范网络黑客和病毒攻击的技术手段等为主要内容 。三要强化网络监管关。军内信息网要设置用户访问权限和口令,安排专职网络安全员,全时监控网络运行情况,切实提高网络的安全性,要与地方运营商签订保密合同,对申请上网的军人加强监管。
(三)坚持把优化“网络环境”作为根本,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强势网站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军的性质和履行职能任务的特殊要求决定了我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回避互联网,而是要认真研究网络的特点和规律,采取措施,应对网络的挑战,坚持科学的态度,疏堵并举,主动出击,兴除利弊,增强网上的正面宣传和影响力,使网络牢牢地掌握在党和人民的手中。要按照总部机关的规定,严格实行两网制。即将因特网和军内网分开,以堵塞不良信息向军营传输的通道。各级部队网管中心要建设信息量大、特色鲜明、形式活泼、极具吸引力的特色军内网,随时派专人查找对军事人才思想品德和部队建设有用的信息,随时更新补充相关网页的内容,为部队官兵提供最新资讯。同时还要负责编排本部队思想文化工作方面的网页,一方面满足官兵对思想文化信息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经审查批准后,通过因特网向外展现我军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文明之师形象。
军队网络大学建设探讨 篇4
为了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急需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但由于军队院校的教育资源与时空的局限性, 全军部队和院校需要进一步树立终身教育、开放教育的观念, 努力实现军事教育的跨越式发展[1,2]。尽管近年来与地方多所重点高校签约共同培养军队人才, 仍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基于网络的开放式课程是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趋势, 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教育部已经批准的多所省部级重点大学开设网络大学。军队院校需要顺应网络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逐步改进和完善教育的方法、手段和模式;《2020年前军队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了为满足广大官兵多样化学习需求, 需要创办军队网络大学, 并列出了具体时间表, 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军部队的教育服务网络。
二、网络大学的特点
所谓网络大学, 就是指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 进行远程开放式、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形式。
网络大学和传统大学比较, 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教育开放性。网络教学把高等教育推向了所有人员, 每个人均等地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2.空间开放性。网络大学突破了传统大学的围墙限制, 没有地域、国界的限制, 因此, 学生可以异地, 甚至异国求学。
3.时间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学习时间, 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迟到早退、缺课旷课等问题。
4.信息开放性。课程内容对所有的学生都是开放的,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能力、实际需求等进行选择。
5.学习自主性。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面对电脑, 而不必面对同学与老师, 对许多学习者而言感觉较轻松自在, 降低学习上的压力。
网络大学与传统大学相比尽管存在明显优势, 然而在现阶段仍无法完全代替传统军队院校的作用[3,4]。传统高等教育可以通过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和采用一定的课堂教学手段来促进学员学习, 而网络课堂却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这就要求网络课程具有促进学员自主学习的功能。因此, 网络课程不仅仅只是传统课程在网络空间的简单表现, 而且必须要根据网络平台学习的具体特点进行课程设计[5]。为此, 就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军队网络大学建设的特点和规律, 探索科学高效的军队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军队课程体系特点
课程设置是军队网络高等教育的核心。军队院校在课程设置时, 必须要严格执行国家和军队关于高等教育工作的相关规定, 同时要结合学员学习实际情况, 体现专业特点, 发挥专业优势[6]。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我军特色的新型网络大学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基本含义。“课程体系”是指教学内容的基本组织框架, 是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提炼后而形成的基本纲要。该内容一旦被确立下了就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 并且以一种非显性的方式存在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作业、课程考核等各个教学环节的组织实施过程之中。无论教师是否有意识地进行课程设计, 在授课的时候都会通过某种教学方式将课程内容表达出来[7,8]。
要构建军队院校网络大学课程体系, 首先要明确该课程的学科性质, 并提出适合军事特色课程体系的编制原则和思路。有学者认为[9], 课程体系的优化应该从整体优化的角度展开, 并提出通过划分课程群的方式来组建课程体系改革方案的设想。
2.课程体系构成要素。课程体系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特定结构、开放性的知识、能力的组合系统。大学课程体系一般划分为目标要素、内容要素和过程要素等三部分。
目标要素是以课程体系总目标或人才培养方案为总纲的目标系统。该目标系统具体包括课程体系的总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目标、具体课程目标等等。而且各目标是呈层级排列, 总培养目标位于最上层, 具体课程目标位于底端, 培养方案目标介于二者之间。
内容要素是指课程体系的具体组成内容, 课程的组织形式以及各类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等。主要包括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及其相互比例关系和组织方式。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又具体包括: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 跨学科课程,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 必修课程与 (公开) 选修课程等。
过程要素主要由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五种因素构成。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个别差异, 通过设计、调控, 利用各类教学条件,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通过对许多地方高校网络大学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进行深入分析, 发现网络课程设置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课程内容的选择, 经典的基础理论课程不够完善, 涉及到学科前沿、学科交叉的内容相对比较少。其次是在培养学生动手创新能力上, 知识性课程设置过多, 操作技能性课程较较少;讲授型课程多, 研讨型课程少[10]。除此之外, 军队网络大学也需要加强思想德育方面的教育。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而且还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 如何做事, 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达到培养学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目的。而在网络教育中, 学生和教师不能进行真正地面对面, 教师只能言传而无法身教, 从而导致某些学员思想政治觉悟不能相应提高, 跟不上知识水平的提升, 从而限制了自身发展。
发展军队现代远程教育, 必须突出军事专业教育, 重点发展与现实军事斗争准备紧密相关、与提高部队战斗力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 着眼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军事理论、构建特色明显、可持续发展的继续教育体系。
四、军队网络大学的建设
当前军队院校远程教学已经初具规模。通过整合本地各类高校教育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 以军队信息网络为平台, 以远程网络教育为主、面授为辅, 当参加学习的人员按照人才培养方案修满规定学分后, 将获得经主管部门电子注册的学历证书, 或获得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其中专业课程依托军事院校, 而基础课程完全可以依托地方的网络平台。在此基础上, 实现不同专业之间网上教学内容和学分的自动认证、远程专家咨询服务等功能, 从而能够搭建起开放、自主的网络化学习平台[11]。广大官兵依托延伸到部队的各个网络节点, 通过多种接入方式, 实施视频同步直播、回看、点播等, 在不受时空限制的可视化操作环境中, “面对面”地接受千里之外的军校老师授课, 并进行网上完成作业、辅导答疑、交流讨论和课程考试等等。《2020年前军队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把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战略重点, 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其中, 总部机关重点开发和建设全军通用的基础类网络课程, 各大单位重点建设军兵种专业基础类网络课程;同时, 各类军事院校要陆续组建网络学院, 普及网络远程教育技术, 使绝大部分教员能够制作和开发网络课件, 并开展网上教学。今后工作的重点任务就是建设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 建设SPOC课程平台, 其中发展军事MOOC应成为军队网络大学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着循序渐进、逐年提高的原则, 逐步完成军队网络大学课程体系建设工作, 构建一套针对不同学历层次、满足不同培训需求的课程体系;建成科学、合理、具有鲜明军队特色的远程教育体系。
摘要:为了适应新军事变革需求, 需要进一步加大各类军事人才的培养, 以及在职学习和终生学习。军队网络大学课程对于提高军队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独特的价值, 而课程体系建设是军队网络大学建设的核心。
浅探网络管理在军队院校中的发展 篇5
关键词:网络管理 军队院校 发展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1
网络时代,军校教育训练已不能脱离网络背景,网络已成为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特征,成为推动革新的力量。网络在促进军校各项工作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办学综合效益的同时,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网络管理问题。因此,如何顺应时代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军校网络管理,已成为目前军校教育管理研究中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
问题。
1 网络管理在军队院校的地位与作用
军校网络管理是军校网络系统的各级管理人员,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等一系列方法、手段和制度来调度所有资源,协调各种关系,以便能有效地达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军校网络管理的主体是网络系统的各级管理者,包括各级领导、机关和相关管理人员。军校网络管理的客体,即网络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各种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网络管理是为有效实现网络系统目标服务的。军校网络管理是一个有目的、有组织的动态活动过程,它包括计划、组织、协调、监督和激励等一系列工作构成。在管理实践中,要根据管理对象的不同,综合运用这些功能,形成有效的活动过程。
2 网络管理在军队院校的现状
2.1 本位思想约束网络利用
发展网络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相关人员的信息时代观念和一些设备器材的普及使用。目前,有些院校,先进的设备摆在那里成为炫耀院校现代化水平的“工艺品”或参选某个“头衔”评比的硬件条件。抱有这种思想的人并没有真正了解网络的本质,而他们开发出的网络系统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没有一点实用价值。
2.2 监管机制落后于发展需求
信息管理是网络管理发展的首要问题。我军院校的网络管理也是刚刚起步,无论是对决策者、管理者还是对服务者、教学者,它都是一种全新的形式,这就容易导致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网络管理要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也必须注意建立质量监督机制。比如,对于网络的答疑情况、开课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都应该及时地跟踪、统计、分析,为网络的决策提供帮助,科学的质量评估结果与现实利益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形成一种动力效应,有效地推进军校网络管理的发展。
2.3 信息来源单一,融合性差
资源在军校网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高质量的资源就谈不上高质量网络,网上资源的丰富程度决定着网络活动的容量。网上信息资源总体看来孤立分散的多,交流共享的少;原始粗糙的多,加工整理的少;静态的多,动态的少并且存在严重的重复建设。网络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制约我军院校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大力加强教育资源的建设和管理,确保教育资源的质量。
3 破旧立新促进网络管理在军队院校中的发展
3.1 以人为本强化网络管理理念
一是以人为本进行网络管理。首先要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由于许多管理工作主要由计算机来完成,因此很容易造成一种假象,认为计算机在网络管理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实际上,没有人的积极参与、发明创造,计算机是不可能自动生成人们所需要的功能的。其次,要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参与网络管理的学员在文化基础、学习目的、年龄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从而在管理方面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要求,这就需要院校网络管理应建立完善不同的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层次学员的不同
需求。
二是注重以质量为核心管理。可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进行管理,主要表现为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和全员管理。全面管理是指网络管理的质量是全面的,全程管理就是在网络的设计、制作、运行等对受教育者实施影响的一切环节上加强质量管理,符合管理质量形成客观规律的科学有效管理。全员管理就是动员院校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管理,共同献计献策,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3.2 转变观念树立创新管理意识
一是树立灵活有序、协调一致的服务意识。院校管理工作者应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克服多年来重教轻学的倾向,必须以学员需求为中心,想学员所想,急学员所急,建立管理质量保证体系和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二是树立开放远程、适应大众的管理意识。军校网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应当适应军队和军校的发展,使得网络管理同现代军校结构相协调;规模同军队发展要求相适应;内容充分满足部队对人才类型的需求;形式积极适应军队建设各方面的要求。三是树立面向整体、深入末端的保障意识。院校应以保障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前提,构建科学、合理的网络质量保障体系,对网络质量进行有效监控,以保障网络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军校网络质量的全面提升。
3.3 注重实效构建立体管理体制
一是理顺领导管理体制。当前,军队院校的网络工作主要由教育技术中心、图书馆和各专业学科、部门根据需要来进行,这些单位工作上没有隶属关系,属于平行的部门,相互之间协调工作关系比较困难,因而要采取措施加紧对这几部分力量的整合。只有组织机构健全,责任分工明确,人员落实到位,才能够保证网络深入持久地发展下去。二是建立健全法规机制。首先要建立健全与军校网络相关的管理法规制度和标准,实行制度化、标准化管理,使各项工作协调有序,发挥最佳的工作效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然后再引进竞争机制和激励奖惩机制,定期进行工作考核,对于工作成绩突出,获得大家一致好评的同志应给予奖励和重用,并予以提拔。而对于工作态度懒散,不思进取的人则该撤的撤,该换的换,甚至停止使用,形成相互促进、相互竞争的良好氛围。三是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军校网络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具有特定功能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每个要素的质量是整体质量的基础,对各要素进行科学的建设和管理,并通过优越的机制作用使其形成优化的结构,也就形成了军校网络的管理体系。首先,网管中心既要立足本单位实际进行网络的开发建设和管理,又要积极主动地和地区网管中心进行协调,达到互通有无协调发展的目的。其次,因应建立信息资源中心专门负责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和管理,同时制定信息资源建设的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保障教育信息资源的质量和安全。最后,需要建立技术中心负责军校网络软硬件技术的开发与管理,负责技术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并为军校网络提供各种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陈绮.浅谈网络管理[J].科技研究,2005,2(2):45-47.
[2]杜亚勇.发挥好网络管理教育功能浅见[J].部队管理,2011,7(7):46-47.
军队医院网络安全管理 篇6
随着电子计算机及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系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一个医院是否拥有稳定、可靠的网络,成了业务发展的根本所在[1]。无论是在医疗服务、经营管理、后勤保障,还是在科研教学等方面,网络信息系统都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不仅带动和加速了卫生经济管理现代化的进程,而且提高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为构建卫生经济网络化管理平台奠定了基础[2]。军队医院为适应科技发展、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也都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系统。然而,在信息化系统不断发展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3]。尤其是军队医院的特殊性使得网络安全保障尤为重要。
1 军队医院网络安全分析
1.1 人员结构相对复杂
近年来,军队医院的人员结构组成日益复杂,并广泛分布于医院的各个部门。由于存在约束力相对较小、工作流动性较大、管理难度较大等问题,给网络信息系统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医院网络的特点是分散处理、高度共享,用户涉及医生、护士、医疗技术和管理人员,覆盖面较大,也给网络信息系统带来安全隐患[4]。另外,由于军队医院是医疗服务机构,对公众开放,因此人流量较大,意外状况不可避免。据调查,某些住院患者会在医生办公室或护士站操作计算机[5],尽管患者并非恶意操作,但也为军队医院的网络信息系统安全带来隐患。
1.2 保密意识相对薄弱
很多人认为日常医疗工作中没有涉及保密的信息,因此容易出现监管力度不够、思想重视不足等现象。然而,在医疗活动中,患者具有保护自身隐私部位、病史、身体缺陷、特殊经历或遭遇等隐私的隐私权,医院有义务保护患者的隐私。尤其是承担军队医疗保障的军队医院,患者信息的保密级别更高。一旦缺乏保密意识,就会在浑然不知中泄密。U盘、移动硬盘等移动存储设备的随意使用,也容易触及涉密载体和资料安全保存等,给网络安全留下隐患。
1.3 网络系统存在漏洞
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等硬件和操作系统等软件本身就存在漏洞。这些漏洞不仅容易被病毒侵袭,也容易为黑客盗取数据提供便利。为了加强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军队医院既有军队网络又有各种业务网络,如远程医疗网、内部局域网等,有时甚至还会根据业务需要开通互联网。由于数据在各网络之间或是工作站内的各计算机之间传输时容易传播入侵病毒,造成系统运行效率降低、数据破坏或丢失,甚至造成计算机或网络的瘫痪。据调查,“熊猫烧香”病毒发作期间曾感染了某市9家直接连接互联网的医院67%的局域网网络[6]。
2 军队医院网络安全管理
针对上述军队医院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我院从实际出发,对网络安全实施科学管理,保障网络信息系统安全。
2.1 加强管理,责任到人
我院充分意识到网络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不断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提高人员保密、防范意识。网络中心根据信息管理的相关要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而且在教育的同时,增加对不规范的计算机操作行为的约束力,建立了有效的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体系。网络中心每周进行一次全院网络查房,对各科室的使用及维护情况做好相应记录,及时清理计算机中的不安全文件,确保全院网络工作站的安全及性能,督促全院工作人员规范使用网络。网络中心定期检查医院网络重点部位,确保网络后台和关键网络设备安全及性能良好,保证医院网络稳定、可靠地运行。
每个科室设1名网络管理员作为科室网络管理和使用的联系人及责任人。责任人在网络中心登记科室计算机,并签订保密协议及责任书,不仅保证了网络的合理使用,也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可能发生的网络安全隐患。
2.2 加强操作系统及计算机硬件防护
为了保证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防止病毒入侵,医院除个别计算机外,均不接入互联网。各科室设置一台计算机联入我院局域网,其他计算机一律为单机。所有计算机的USB接口禁用,不使用光驱,设置CMOS密码,只安装与医院信息系统有关的软件,屏蔽硬盘、网络和注册表访问,为网络安全提供了扎实有效的保障。确因工作需要启用USB等设备接口的,由科室出具书面报告,呈医务处领导审批后至保密室及网络中心备案。经同意使用的软盘、U盘、移动硬盘等,必须进行检毒处理。如因违规操作导致计算机感染病毒造成损失的,将严格按照医院网络安全管理规定给予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
防火墙以及杀毒软件是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技术性措施,是对付病毒行之有效的方法。我院采用最新的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并及时升级更新软件。同时对网络进行实施监控,对客户端的应用程序进行管理控制,限制未授权的应用程序。为有效防止病毒和黑客攻击,对内部局域网与外部网络进行物理隔离,以确保内部网络的安全。应杜绝因文件共享及资料拷贝、邮件阅览等过程造成的病毒流行。
2.3 强化计算机加密及数据备份
网络中心强化各科室的每台计算机都具有用户名及密码,且责令科室用户名及密码要专人专用,密码进行定期修改。修改用户名必须报至医务处审批后,交由网络中心执行。但由于用户名和口令容易被人窃取,因此网络中心通过数据库系统的存取控制机制确保只授权给有资格的用户访问数据库,同时使所有未被授权的人员无法访问数据。数据加密是防止数据库中的数据在存取和传输中失密的有效手段。因此除了软件本身具有加密控制外,用户识别控制也要同时进行。
备份是保护网络信息数据的一道强有力的屏障,能够在灾难发生后快速全盘恢复运行计算机系统所需的数据和系统信息。我院网络中心采用自动机制对重要数据进行定期备份,分别保存于服务器、本地工作站、磁盘、光盘等,并妥善管理,以防丢失或泄露。一旦服务器有故障,可以用工作站、磁盘、光盘上的数据进行恢复,尽量减少损失。同时对一些无用的或过期的数据进行彻底删除。
2.4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医院在加强系统级和应用级管理的同时,还应大力培养信息安全管理人才,不断加强对网络安全技术的掌握。我院定期安排网络中心相关人员外出学习网络信息的最新技术及发展趋势,并在学习期满后对全院进行学习心得体会报告,不仅是对知识的再吸收、再消化,也使全院人员提升了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视。同时,网络中心技术人员定期组织对各类人员的网络安全知识培训,增强全院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对网络安全简单问题的解决能力,尽量减少网络安全问题的发生,降低网络安全的破坏程度。
3 结语
现代化、数字化医院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的支持,因此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是医院体系中的必要组成部分。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是医院信息系统的生命线,只有网络安全得到保证,医院的各项数据信息的安全才能有所保证。然而,由于目前网络应用环境异常复杂,军队医院又具有其特殊性,因此网络信息系统的维护十分重要,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繁重而艰巨[7]。
本文从医院计算机网络建设的实际工作出发,对军队医院网络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符合医院实际的安全管理与维护措施。由于网络信息系统的运行直接影响医院各项业务的正常运行,因此网络信息安全必须从全方位着手:(1)要应用软件来帮助日常网络和计算机的维护;(2)要加强硬件管理及平台建设;(3)医院网络的安全问题不仅是设备、技术防护,更主要的是要加强管理,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的风险与安全意识,并通过完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来规范上网人员的行为,降低安全风险。
通过上述方法,医院切实有效地维护与管理了网络安全,使网络安全问题发生率显著降低。既保障了医院网络系统稳定、高效地运行,又保证了核心数据的安全。未来的医院网络安全管理将更加复杂,我们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但通过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思考与实践、在创新中前进,及时采取正确的网络安全措施,相信能够在促进医院网络信息管理的同时,提高计算机中心的工作效率,保障一线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摘要:针对医院网络信息系统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总结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措施,为医院网络系统的有效运行、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网络系统,网络安全分析,网络安全管理,军队医院
参考文献
[1]郭凌菱,荣文英,常建国,等.医院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三重安全管理系统[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9):45-49.
[2]张丽君.军队医院卫生经济网络化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数字医学,2008,3(6):33-35.
[3]郑蕾,翁盛鑫,黄影.医院信息系统客户端的安全管理和实践[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3):62-63.
[4]张毅,于广远,蒋华勇.浅谈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5):31-34.
[5]黄海.对临床医疗风险认知与管理策略的思考[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7,21(3):48-50.
[6]王旻煜.医院网络的安全管理[J].软件导刊,2008,7(7):187-188.
军队院校油料勤务网络训练浅析 篇7
关键词:军队院校,油料勤务,网络训练
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构建油料勤务网络训练模式切实可行。但客观来看,油料勤务网络训练并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与深入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的内在要求还不相适应,需客观分析,集中研究,稳步推进。
一、开展军队院校油料勤务网络训练的必要性
1. 网络训练是网络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
20世纪90年代,网络进入了大发展时期。网络,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以其独有的联通性和渗透性,开始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时代的发展,要求军队院校油料勤务训练必须顺应时代前进步伐,研究网络规律,以创新的思维、自觉的行动,将信息网络深度引入军事训练,充分发挥网络的优点和功用,借网络之力,推动军队院校油料勤务训练更好更快发展。
2. 网络训练是转变保障力生成模式的客观要求
信息化作战是信息主导下的体系对抗,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后勤保障能力是保障力的基本形态,其生成模式是依托各类信息系统实现的“网聚能力”。网络是形成体系作战后勤保障能力的核心与关键。必须着眼这一特点,将网络作为一个重要的训练主体,针对未来战争油料保障对网络提出的现实需求,运用现阶段成熟的技术手段,围绕“组网建链、聚合效能”这一目标,以“网络练”、“练网络”为基本手段,积极开展油料勤务网络训练,扎实打牢体系作战油料保障能力生成的网络根基。
3. 网络训练是提升训练质量效益的有效方法
长期以来,手段单一、管理粗放、保障不足等问题,阻滞了军队院校油料勤务训练质量效益的提高和科学发展。网络引入油料勤务训练,不仅改变了以课堂、操场等实体场所为依托、手把手教与学、面对面训与练的传统模式,更能以其互联、分享、自由、平等的精神实质影响和感染着油料勤务训练,运用网络实施教、学、研、练、考、演、管,可以实现多场地多课题联网互动、教学训练考核一体互融,能大大拉近训练主体、降低训练成本、提高训练效益。
二、网络训练改革的基本构想
着眼加快转变保障力生成模式,以网络联合训练为引领,以网上教学、网上演练、网上考核为主要内容,按照建平台搭环境的方法,切实把油料勤务网络训练作为推进后勤院校油料勤务训练转变的重要手段。在功能上,应突出作战油料保障筹划、辅助决策、同步作业、自动评估等功能;专业技能类训练,应突出教学信息资源共享、训练重难点问题远程会诊、异地同步教学、模拟仿真等功能。要利用网络训练平台拓展内容。基础训练阶段,可将油料保障知识、复杂电磁环境和联合作战条件下油料保障基本常识、信息系统及油料装备操作等训练内容依托网络进行组织。战役战术训练阶段,可采取网上模拟训练模式,可增加网络联合演习油料保障训练内容,利用网络训练平台,组织联合作战油料保障网上推演。
三、军队院校油料勤务网络训练的实现路径
1. 研发系统完备的网训软件平台
要做到网络学习训练,就必须有网训软件平台,即网络训练交互式系统。在编辑油料勤务网络训练操作平台时,要考虑到该平台不仅要满足组训者与受训者之间的教学互动,也要方便受训者的自学与训练。作为组训者,应能很容易地在这个平台上开展网络教学训练活动,并能方便地通过此平台进行教学训练管理;对于受训者而言,由于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和业务素质能力的差异,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自主地选择学习训练内容和自我测试内容,并能方便地通过此平台与组训者或其他受训者进行互动与交流。该程序编辑完成后要在网络上运行调试,以保证网络训练有一个稳定可靠的支持环境。
2. 充实科学足量的网训数据资源
数据资源是网络训练的三大支柱之一。数据资源库能够为训练组织提供必备的数据支撑,为训练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为训练考评提供量化的比对标准,解决训有所据、管有所循、考有所依的问题。应收集油料勤务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多媒体资料以及其它的信息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编排,尔后上传到油料勤务训练网,便于网上自学。此外,训练组织者组训前应根据新一代《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受训对象、难易程度等确定训练课题、训练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编写好教案,备齐与学习训练内容相关的参考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等,然后将学习中可能用到的所有资料全部输入计算机并联网。
3. 建立配套完善的网训保障机制
缺少制度机制保障的网络训练就会缺乏执行力。必须建立一系列配套完善的保障机制,确保军队院校油料勤务网络训练规范化组织、常态化运行、制度化落实。只有建立油料勤务网络训练保障机制,才能使油料勤务网络训练正常、长期地运行,上下级信息兼容,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对油料勤务网络训练系统要设立专项经费,进行重点保障,制定统一的建设标准,采用统一的系统和应用软件,统一进行设备升级,确保网络训练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占俊, 徐路明, 刘世金, 王金梅.谈谈油料专业训练管理方法与运用[J], 军需物资油料, 2010.12
[2]梁隆鑫, 丁泽中, 张少铧.油料勤务网络训练建设探讨[J], 仓储管理与技术, 2010.1
军队院校工程材料网络课程设计 篇8
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日益在国内外和军内外的教学过程中普及, 其优越性也逐渐体现出来。一般来讲, 课程教学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及教学评价等要素在内。
对于网络课程的定义, 一般认为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相对于传统课程教学而言, 网络课程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四个转变”, 即:把固定、实体的教学地点转变为虚拟的电脑网络, 把计划制定的教学时间转变为灵活可选的自主安排, 把单向被动式学习内容转变为“选择性”学习, 把全班一致的学习进度转变为可快可慢的“自适应性”学习。
网络课程教学的优势在于: (1) 学习地点和时间灵活, 基本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2) 师生互动“雁过留声”, 有助于提高互动效果。 (3) 资源丰富, 学生可随时借助网上资源进行自主“解惑”, 自主探索。
二工程材料网络课程建设情况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国内工程材料网络课程建设如火如荼, 笔者通过调研归纳如图1所示。
图1所示数据为笔者通过互联网及CNKI数据库统计得出。可以看出, 国内开设工程材料网络课程的高等院校约有89所, 其中学术类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的数量基本持平。说明工程材料课程作为工科类院校的基础课程, 充分受到了各类院校的重视。发表的关于工程材料网络课程建设的研究论文数量约有61篇, 说明多数院校通过建设工程材料网络课程进行了相关教学理论研究, 但也有不少院校仅仅进行了建设, 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
三工程材料课程的特点及网络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工程材料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授课对象为机械类等各专业学生。课程的根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工程材料的系统教育,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材料素养, 培养学生理论和工程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对打牢学生的机电技术基础, 构建完整的装备知识体系起重要的支撑作用。
工程材料的教学具有如下特点: (1) 理论联系实践性强。课程主要围绕“材料的化学成分→加工工艺→组织结构→性能→应用”的逻辑主线开展教学, 其中材料的化学成分、加工工艺、组织结构是重要的理论基础, 也是材料性能和应用的前提。在这一部分教学中, 本科学生一般都没有相关的材料研究经历, 对于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处于“纸上谈兵”状态。因此, 通过网络教学, 运用大量的实例进行例证,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理论联系实践的问题。 (2) 实验内容较多。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中, 材料性能检测、微观组织分析、热处理等环节都需要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受教学条件限制无法全面开展, 因此可以通过网络课程中的虚拟实验平台进行操作实现。 (3) 知识内容更新快。虽然许多原理是不变的, 但由于每年都有大量的新材料、新理论、新成果出现, 而教材内容更新较慢, 所以网络课程教学的实时更新特性可以弥补课内教学的不足。
四网络课程的结构设计
网络课程主要有如下功能需求: (1) 通过网络课程, 使学生能够了解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 (2) 教学资料的远程更新与维护。 (3) 教学互动及虚拟实验功能。 (4) 课外知识拓展, 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 (5) 教师、学生的管理及个人资料维护。
因此, 在工程材料网络课程设计中, 其功能模块主要有课程简介、教学资料、互动、虚拟实验等几个方面。其中, 除了常规的网络课程模块以外, 工程材料网络课程主要开发了课程新闻、课程虚拟实验、拓展研究等几个特色模块。工程材料网络课程框架结构设计如图2所示。
1. 课程新闻模块设计
此模块主要包括教学新闻、技术新闻和高科技事件等三个模块。教学新闻主要报道课程教学中的一些新闻事件, 如教法创新、学法创新、课外活动等;技术新闻主要报道国内外最新技术研究进展情况;高科技事件主要介绍国内外最新科学技术及应用情况, 从而引发学员的思考和学习兴趣。
2. 课程实验模块设计
此模块的一个创新点在于引入虚拟实验仪器, 从而学生远程登陆后可实现仪器的虚拟操作、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 最后提交实验报告。教师则可以通过此模块指导学生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从而为实体实验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3. 拓展研究模块设计
通过此模块开展课程兴趣小组活动, 包括计划发布、人员召集、方案讨论等;指导学生撰写课程论文, 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论总结与调查研究;“灵光一闪”栏目主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创新思想, 为学生提供一个“头脑风暴”的舞台。
五结束语
在“淡专业、宽口径”的学历教育背景下, 工程材料网络课程建设是促进学生尤其是工科学生提高“材料素养”的重要手段。目前的网络课程虽然开发数量很大, 但还存在着水平良莠不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因此, 开发、建设、利用好网络课程, 是提高工程材料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也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工程材料网络课程的特点及功能需求, 分析了工程材料网络课程建设及研究现状, 设计了包括虚拟课程实验等特色的工程材料网络课程结构。
关键词:网络课程,工程材料
参考文献
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篇9
关键词: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QQ、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出现, 使碎片化的网络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 人们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在互联网上发表言论、心情等, 这使得原本虚拟的网络在“现实的人”的操作下, 用数字化、符号化的方式映射了人的新的存在状态——技术化生存状态。它是现实的人的另一种映射, 来源于人的实践, 将人的精神世界通过文本、图片等形式展现出来;人是群体存在的动物, 在互联网上, 人们通过各种网络平台以“关注—被关注”、寻找好友、建立有共同爱好的网络社区等形式, 建立起了全新的人际关系网络, 也就是全新意义上的人的群体存在形态。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我军信息化建设发展至今, 军人这一群体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网络群体中存在的一分子。
但是, 这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新的社会关系, 同现实社会一样, 不仅存在着正面的、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信息, 也存在着负面的、阻碍人类发展的信息。互联网上的负面信息在西方势力的刻意引导下, 对我国广大人民和我军官兵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对此, 充分发挥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导向功能、保证功能、宣传功能、互动功能, 营造起良好的网络环境, 对培育新“四有”革命军人、实现政治工作网络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导向功能
一是理想信念导向。理想信念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豪感, 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体现, 是当代革命军人勇于战胜困难、超越自我, 形成不屈不挠的意志力的源泉。正确的理想信念可以达到汇聚力量、激发斗志、引导行为的目的。网络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空间, 官兵在网络中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文化和观念, 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官兵树立理想信念, 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来看待现实世界, 在训练中不断磨砺自我, 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外界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发扬我党我军优良传统, 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 以良好健康的心态面对我军深化改革的挑战;把军人道德规范、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充分融合, 将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军队整体素质上, 用我军先进文化来指导实践, 弘扬民族精神, 推动物质文明与军队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二是奋斗目标导向。网络作为巨量信息的载体, 可以将其称为现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引导教育客体积极利用网络, 通过满足教育客体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 引导教育客体进行自我教育, 打破时间以及空间限制, 让教育客体了解世界, 在展现自我的同时树立起正确的奋斗目标。
三是行为规范导向。把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军结合起来, 引导官兵积极学习宣传法律知识, 将法治观念以及军队道德行为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使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为导向功能不断得以深化和拓展。
二、保证功能
一是政治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我军的政治优势, 具有极强的政治性。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和发展, 是围绕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不变的军魂而开展的。在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互联网以及网上信息资源的绝对控制, 多种观念、思潮相互交织, 多种文化相互碰撞, 我军官兵面临着文化上的“新殖民主义”的挑战。通过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占领网络阵地, 揭开西方国家实行“颜色革命”的真实面目, 大力弘扬我军优良传统, 保证广大官兵政治上的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二是思想保证。始终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引导官兵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进理论, 着力培养官兵树立科学、开放、创新的思想观念, 培养出具有科学思想和创新思维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是战斗力保证。政治工作必须围绕“提高军队战斗力”这唯一的目标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在军队中通过互联网、军网等途径, 针对未来网络战场快速、多变的特点, 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进行的思想教育引导工作。各级党组织在加强自身学习和网络建设的基础上, 通过网络手段使官兵及时响应党的号召, 强化军队听党指挥这一不变的军魂, 坚定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信念, 培养官兵无畏牺牲的战斗作风;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触角延伸到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中去, 使官兵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能力素质得到不断提升;提高政治干部服务广大官兵的能力, 充分运用网络的力量解决官兵心理、生活上的困难, 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军队战斗力提高的能力。
三、宣传功能
一是引领主流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发展变化的方向和程度对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及程度起到了很强的示范作用”。通过多样的教育方式, 将我党我军在长期革命实践和建设中的先进文化所蕴含的正确思想、主流意识和道德规范等内容传递给广大官兵, 使广大官兵接受主流文化并将其内化, 实现自身素质的发展和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弘扬先进文化、引导其他文化来实现对文化的引领, 利用QQ、微信等自媒体平台, 引导官兵努力培养和践行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二是宣扬我军理念。“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 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在信息网络高度发达、国民民主意识日趋强烈的今天, 在互联网上宣传我军的理念和良好形象, 明确我军军事行动具备的正义性、合法性, 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军队的判断, 关系到军事任务的完成和政治目标的实现, 关系到全世界对我党我军乃至整个国家形象的认知和评价。
三是整合多样文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世界各国的距离被无形拉近, 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文化相互交融。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 在西方国家的刻意宣传、灌输下, 外来文化和思想观念大量涌入我国, 与我国传统文化相互交锋, 激烈的文化价值斗争严重冲击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 对军队同样产生了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保持自身文化不被同化、异化的前提下, 吸收、改造外来优秀文化, 过滤、消除消极文化, 在增强部队凝聚力的同时, 将具有我党我军特色的主流意识形态观念传送给官兵, 内化为官兵的政治认同与自觉追求, 从而引领各种文化思潮更好地为部队建设与形成战斗力服务。
四、互动功能
网络的本质是信息的分享、互动、虚拟、服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以网络平台为基本媒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同样以信息的分享、互动、虚拟、服务作为其本质特征。这就使得网络环境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诸要素, 即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再是简单的、灌输式的“主体—客体”模式, 而变为“主体—客体—主体”的“双主体”模式。这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强调发挥教育客体的主体性, 围绕信息的生产、传递、共享而产生出来的相互参与、相互影响、互为主客体的互动功能。在教育过程中, 教育主体仅仅在一开始通过对某一信息的传播、共享, 组织和鼓励被教育者积极参与;教育客体的积极性受到极大调动, 与教育主体、其他教育客体通过网络平台开展互动, 一起发现问题、开展讨论并付诸实践, 最终解决问题并获得最有价值的收益。在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 形成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共进, 促成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和谐互动, 是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功能的最终体现。
参考文献
[1]宋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硕士论文, 2015 (03) :20.
军队计算机网络 篇10
关键词:信息网络 军队政工干部 能力素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高度融入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网络信息时代已经来临,工作环境的信息网络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我军政治工作信息网络化的序幕已经拉开,广大政工干部在探索信息化网络工作环境中如何有效政治工作的进程中取得了不少成绩,能力素质有了近一步提升,但整体能力素质滞后于军队政治工作信息网络化的步伐,跟不上使命任务和部队建设所需。为此,各级政工干部要以提高信息化网络工作环境中能力素质建设为核心,紧随网络化,主动有作为,攻坚破难,奋发有为的走在政治工作信息网络化的前列。
一、提高鉴别政治的能力。我党我军历来以其出色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著称于世。当前,在信息网络化与现代社会高度融合的时代大背景下,军队各级政工干部要高度重视来自各方面的政治入侵,强化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素质,始终操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的政治立场。首先,在信息化网络工作环境中面临着来自外部的政治入侵。西方敌对势力把网络开辟成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战场,利用信息和技术优势在网络中大肆宣扬西方资产阶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腐朽生活方式,一些敌特分子也长期隐藏在网络中搜集军情资料,伺机对部队官兵进行策反,并且借国内热点问题大肆抄做,抵毁党和政府形象,妄图混淆视听,引起官兵思想混乱,动摇官兵理念信念。各级政工干部要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善于从政治上观察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戳穿国际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图谋,坚决抑制军队“三化”等颠覆党和国家的阴谋。其次,在信息化网络工作环境中面临着来自内部的政治入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各种矛盾和问题纷沓至来,官兵面临着现实的政治考验,涉及政治的问题更加复杂,讲政治的难度也更大。政工干部要以坚定马列主义信仰为核心,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提升政治素养,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始终对党的事业无比热爱和忠诚,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利益得失;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辩清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始终严守政治纪律,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提高辨析是非的能力。网络技术的发展提升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来自多渠道、多层面、多角度、多色调的多元信息相互激荡,容易消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权威性,造成思想认识上的模糊、道德观念上的弱化、行为言论上的失范。政工干部要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廓清迷雾,明辨泾渭,帮助官兵牢固确立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美丑观、功过观、得失观、苦乐观、荣辱观、爱憎观,立稳人生的坐标。官兵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政工干部要树立经常帮、经常教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官兵的认知能力和道德素质,使官兵在应对成长道路上各种问题的过程中砺练良好的个人品性。网络上既有精英文化、也有垃圾文化,既有“主旋律”、也有“杂音源”,政工干部要善于见微知著,明辨是非,立场坚定的宣传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决抵制和消除网络中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要勇于同一切不良思想和言论做斗争,决不能在各种错误的、腐朽的思想和不良风气面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对于官兵中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和消极负面影响要及时发现,果断制止,绝不能任其随意传播,扩大污染面;谣言止于智者,各级政工干部就是消除各种负面影响的中的智者,如果政工干部不能担当此重任,既会为开展工作人为制造障碍,也是工作的最大失职、渎职。网络上一些不良风气不像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那样带有思想理论色彩,识别对错比较容易,但是拒绝不良风气的心态比较复杂,做到界限分明和有力抵制却不大容易,政工干部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有错必纠,有错必改,有破有立,雷厉风行,做悉事明理的表率,做文明上网的模范,做良好网络风气的倡导者。
三、提高掌握网情的能力。在“全员触网”、“每日必网”成为工作、生活方式的时代背景下,掌握网情就掌握了社会大环境,把准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占据了开展工作的主动权。政工干部是黨的工作的贯彻者、执行者和组织领导者,要密切关注网情变化,正确把握时代特征,使军队政治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在实际开展政治工作的过程中,政工干部如果掌握了网情,就明白了信息化时代官兵思想的动态,把握了官兵的思想脉博,找准了开展工作的突破口。一是政工干部要认清掌握网情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是现代社会的缩影,是外部环境和时代发展变化的“晴雨表”,掌握网情能取得“一网知天下”的神奇效果,使军队政治工作能更及时、准确、全面感应外部条件的发展变化,使军队政治工作更能紧贴官兵思想实际、紧贴部队建设现状,紧贴时代发展。二是政工干部要强化时代意识。要对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使之与社会变革的节奏合拍,与信息网络的发展同步;要着眼军队建设和官兵需要,运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时代内涵、时代精神的价值取向分析网情、掌握网情。三是政工干部要主动优化网情。既要掌握最新社会舆论动态,又要对社会热点、敏感问题进行及时解读,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占领思想阵地;既要注重用严明的组织纪律规范官兵上网行为,又要利用必要的技术、法律等手段,过滤和净化信息,构建起监管严密、运行可靠的网络“防火墙”。
四、提高主导舆论的能力。信息网络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新兴的“第四媒体”已成为各种信息的集散地,成为思想交锋、文化交流、意识碰撞、行为影响的舆论放大器,谁夺取了舆论主导权,就夺取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动权,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权,社会风气的引领权,行为习俗的引导权。目前,全军政工网已经“进班到兵”了,官兵每日上网已经成为军营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政工干部不重视网络舆论的主导,那么官兵必然会失去外部思想的侵蚀,致使官兵出现各种思想波动,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一是政工干部要有强烈的舆论主导意识。要有强烈的舆论危机意识,坚持先入为主、先声夺人的原则,大造声势、夺取人心、扩大影响;要始终把坚定官兵理想信念、铸牢军魂意识作为舆论主导的基调和目标,确保官兵政治立场坚定,部队纯洁巩固稳定。要把主导舆论当成是话语权的争取,主动出击,力争在舆论引导中占据优势,绝不能被动或受制与他人。二是政工干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立足于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把网上思想文化阵地作为重要工程来建,大力宣扬先进军营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进一步夯实官兵思想政治基础。要加大文化建设的步伐,努力建设各具特色的军营文化,让社会主流意识成为官兵成长进步的精神支撑,莫让一些消极负面的信息影响官兵。三是政工干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方法。在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上下功夫,深入研究网上舆论引导的特点和规律,重视研究传播艺术,注意利用现代传播技巧,采用官兵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
军队院校政治工作网络化构建探析 篇11
“有容乃大”, 加大网络信息源的开发,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网络具有浓缩、共享等特点, 可以弥补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中由于信息量不够或信息渠道不畅所带来的说服力不够、查找不方便等不足, 为增加、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因此, 我们要加大信息资源的开发, 充实和丰富网站内容, 尽量满足各个层次、不同水平的院校干部、学员的需要。首先, 要在政工网站的醒目位置上设置理论专栏, 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引导院校党员干部深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其次, 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增强院校干部、学员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引导他们自觉抵御西方的“文化侵略”。再次, 要立足院校干部、学员的需要, 重点开发那些有助于院校干部、学员学习、工作、生活和提高素质的共享性信息资源, 如时事政策参考资料、公共管理教材、金融法律基础知识等, 扩大网站的容量。此外, 还要结合院校实际, 在政工网站中展示院校干部、学员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精神风貌, 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要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 不断更新和完善网站内容, 使政工网站真正做到“有文章可读”、“有内容可看”、“有疑惑可解”、“有困难可帮”, 把网站建设成为宣传真理的阵地、学习理论的园地、交流经验的平台、展现风采的窗口、解疑释惑的良师、倾吐心声的益友。
“兵贵神速”, 加快建立灵敏快捷的信息接受反馈系统,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网络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 要借助这一优势, 因应院校干部、学员各种思想问题和提出的要求, 及时快捷地作出反映, 提高时效性。为此, 要围绕中心工作, 及时在网上宣传军委、上级党委重要工作部署和出台的重要政策, 并公布相关的背景资料, 便于院校干部、学员查阅、学习, 提高院校干部执行上级部门决策的自觉性, 增强学员对政策法规的认知度;对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重大或突发事件, 要在第一时间在网上发布, 便于院校干部、学员了解真相, 减少谣言和讹传;要针对院校干部、学员关心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 平等地交换看法, 以理服人;要及时收集、处理院校干部、学员在网上流露的思想信息, 分析原因, 制定对策, 有针对性、预见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把院校干部、学员产生的思想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真正发挥好网络政工的作用。
“重在创新”, 加强网络主、客体的交流互动,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要利用网络直接性、交互性、活泼性、隐匿性的特点, 在增强吸引力上下功夫。一方面, 要将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现代化, 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因信息网络技术的承载, 其形态从平面走向立体, 从静态变为动态, 从现实趋向超时空;另一方面, 要将教育内容的政治性本质隐含在历史文化知识和现代科技信息之中, 使院校干部、学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要利用网络改变传统的“我批你通”、“我讲你听”的教育模式, 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自主意识, 使院校干部、学员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环节, 增强自我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份量, 使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人情味, 更具有亲和力。要借助网上对话、网上聊天等手段, 消除时间隔阂、空间隔阂, 实现零距离接触, 促进了解, 增进感情。要利用电子公告、网上论坛、网上调查等手段, 引导院校干部、学员畅所欲言, 通过双向交流, 达成共识, 以凝聚力量, 推进工作。
“优势互补”, 把网络技术与传统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重视院校“网上政工”, 并不排斥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中一些有效的形式和方法是我们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无论是过去、现在, 还是将来, 仍然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手段。因此, 加强院校思想政治工作, 要将网络技术与传统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做到优势互补。“网上政工”要以理服人, 传统思想政治工作要以情感人;“网上政工”要以活泼、便捷、互动吸引人, 传统思想政治工作要以言传、身教、感情打动人。要认真分析“网上”了解的情况和掌握的动态, 把工作做到“网下”, 通过专家辅导、领导讲解的形式解决共性的问题, 通过个别谈心、面对面讨论的形式解决个性的问题。同样, 在“网下”发现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也可以回到“网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解答。通过“网上”与“网下”的结合, 使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新的升华。
参考文献
[1]姬鹏华, 殷伶伶.对加强网络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 2009, (9) .
【军队计算机网络】推荐阅读:
军队计算机06-28
军队院校网络教学10-01
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06-15
军队快讯:《军队生长干部学员毕业分配规定》答记者问12-19
军队后勤06-01
军队财务07-27
军队物资08-24
军队工程09-08
军队油料09-14
军队医疗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