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医院内部审计(共12篇)
我国中小医院内部审计 篇1
摘要:当前我国国有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着:法律法规方面保障不足、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独立性较差等问题。文章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国有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对策
20世纪80年代中期, 在政府的推动下,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逐步发展起来。但从其实际运行的情况看, 普遍存在独立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内审机构组织地位低下、内审的工作范围过于狭窄等现象。本文主要对国有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提出建设性的发展建议。
一、内部审计的涵义
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 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当前国有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第一, 我国内部审计法规体系权威性不足, 口径不统一。国有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在法律法规方面保障不足。目前我国内部审计现有法规体系主要分四类:第一类是相关法律, 它是以2006年修订的《审计法》为核心, 包括其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相关法律;第二类是部门规章, 以2003年实施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为核心, 包括依据该规定于2004年实施的其他部门规章;第三类是地方法规;第四类是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内部设计具体准则1-20号》等行业准则。从法规体系内容来看内部审计规范众多, 但是与内部审计关系密切的法律仅有《审计法》中的少数条款, 部门规章仅有《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内部审计工作的地位得不到充分保证, 显得权威性不足。从指导内部审计工作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来说, 不同政府部门颁布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众多, 相之间难免存在漏洞和相互矛盾, 存在口径不统一的问题。与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 (社会注册会计师所进行的独立审计) 相比, 内部审计法律地位和独立性、强制性、权威性都有很大差距, 造成了国有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在法律法规方面保障不足的问题。
第二, 国有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差。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对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应当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组织, 并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规定, 就是考虑到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工作, 需要较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组织地位应设置在组织内部的一个较高的层次上, 其隶属关系和领导层次也应该处于一个较高的层次。
实际工作中国有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组织的设立方式千差万别。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内审机构隶属于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领导;二是内审机构隶属于监事会, 受监事会领导;三是内审机构隶属于总经理 (或受总经理 (或总裁) 领导;四是内部审计机构与纪委监察部门合署办公, 一般受企业的纪委书记领导, 也有受企业法人委托由总会计师或行政副职领导;五是设置内部审计机构, 受财务经理的领导;六是没有内部审计机构, 当需要完成内部审计工作时, 临时各部门临时抽调人员组成内部审计小组, 完成内部审计工作后解散小组。
前两种方式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内部组织地位高, 隶属关系和领导层次也处于较高的层次, 内部审计能够保持较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内审工作的开展可以得到足够保障。第三种方式独立性稍差, 不利于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发挥, 但好处是有利于和管理层沟通, 提高了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效果。后三种方式独立性差, 内部审计工作效果不佳。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前两种方式较好, 应该被国有中小企业广泛采取。但现实中我国许多国有中小企业, 公司治理结构依然存在不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现象, 企业只是所有制形式上的改变, 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及其管理模式并没有发生转变;所有权和经营权也没有完全分离;这种情况下即使设立了审计委员会、监事会, 其履行工作的能力可想而知, 在其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机构工作也将受限。而我国许多国有中小企业连表面上的现代企业制度都没有建立, 管理企业的方式还是“老三会”制度。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当前我国许多国有中小企业, 大都采用了后三种内部审计组织方式, 在四、五两种方式下, 如果是分管财务的负责人分管审计, 显然内部审计监督基本难以真正发挥其作用;如果是与纪委监察部门合署办公, 由于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职责与内部审计工作有很大不同, 一般情况下纪检监察领导对企业经营管理、经济活动接触不多, 要很好的完成内部审计的监督、服务职能难度很大;第六种情况下各部门临时抽调人员组成内部审计小组进行内部审计工作, 那么实施内部审计就难以达到独立审计的要求, 参与审计的人员难以客观的对自己或审计组内其他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评价, 这样的内部审计只能是流于形式。
第三, 内部审计职能定位较低、工作范围狭窄。80年代至今, 在国家强力推动下我国的国有中小型企业基本都开展了内部审计工作。但由于企业本身在资金、人才、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劣势, 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是停留在查错防弊阶段, 内部审计主要关注财务事项, 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账簿、凭证及相关会计资料, 工作主要集中在财务领域, 通过稽核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效果, 履行监督职能, 维护企业的合法经济效益, 维护财经法纪, 促进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内部审计工作实现的上述职能和工作范围, 在当下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 已经显得远远不够。
第四, 企业管理层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对许多国有中小企业的企业管理层来说, 内部审计是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的的工作, 是对自己党风廉政工作考核的一个部分, 是国家审计的延伸, 它更多的起到的是监督职能, 可以帮助企业查错防弊。但对于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应对残酷激烈、风险巨大的市场竞争并不能提供多少帮助。在这种认识下, 加之国有中小企业本身在资金、人才、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劣势, 使得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力资源、工作环境、与各方面的沟通、交流都得不到保证、支持, 有的连组织地位也没有, 只能依附于财务部门、纪检监察机构。
第五, 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能力不适应工作要求。内部审计工作要实现查错防弊、服务管理、增加企业价值的目标。就要求有完成工作的人员, 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 一直以来内部审计的工作目标主要是查错防弊, 只要具备了相应的会计、审计知识, 大体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基本就能完成工作了。但在新的要求下要完成内部审计工作, 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会计、审计水平还要有较好的经营管理知识, 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知识结构上不但有一定的宽度还要有一定的深度。在沟通能力上也有较高的要求。而国有中小企业大多存在人力资源紧张的情况, 在“不重要的”内部审计部门岗位上的人员, 一般都存在知识结构单一, 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了解不深的现象。
三、解决途径
第一, 完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建设, 制定颁布《内部审计法》。将我国内部审计所依据的相关法规上升到法律高度, 将内部审计制度用法律的形式固定, 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明确内部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和权利, 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用法律规定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结构、层次。通过法律手段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树立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 真正达到用法律手段来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目的。
第二,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确保内部审计机构具有较高的组织地位和独立性。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工作中, 应确保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各自职责。尤其注意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制度, 充分发挥董事会、监事会的作用, 最好在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时, 将其置于董事会或监事会直接领导下。因为在这种组织方式下:内部审计部门组织地位较高且独立不隶属于其他的职能部门, 保证了内部审计人员在部门关系上与被审计的部门、单位及其相关业务活动相分离;能够保证内部审计人员自由地、充分的开展内部审计业务。可以完整、细致地了解企业各部门的生产、经营、管理情况,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和评价功能。从具体情况来看将内部审计机构置于董事会直接领导下, 内部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较高, 能深入到经营管理各个层面, 确保董事会对生产经营风险了解与控制。这种方式下内部审计能更好的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服务, 但对董事会的受托职责的履行情况监督不够。内部审计机构置于监事会直接领导下, 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高, 对董事、经理的监督效果较好, 但对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影响不够。综合两种方式可以采取组织上受监事会领导, 内审结果及时向董事会报告的管理模式, 这样既保证了监督效果也保证了服务效率。
第三, 在坚持内部审计“查错纠弊”职能的同时, 加强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 拓展工作范围。现在的企业发展需要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延伸到生产、管理、经营领域, 完整的评价、分析企业的生产、管理、经营活动, 改善企业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管理过程, 从而增加企业的价值。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善于提出改进问题的建议, 时刻注意为管理当局及被审计单位、部门提供建设性服务, 改单纯的财务审计为全方位的管理审计
第四, 加强与企业决策层、管理层的沟通与协调。用工作成绩来获得支持。内审部门一方面应积极努力工作, 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有效性, 向企业管理层展示其工作实绩。另一方面应主动推销自己的服务形象, 帮助企业决策层、管理层理解内部审计已从查账防弊转变到以企业增值为目的, 内部审计就是要改善和改进企业的运营水平和质量, 是帮助企业实现组织目标。
第五, 整合现有人才资源、加强培训、考核, 必要时引进相关人才。首先制定严谨的内审部门人员准入制度, 按制度清理企业现有内审人员, 对理论功底好、专业知识丰富且有一定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给予重用或提拔;有胜任能力的人员安排相应工作岗位, 暂时不具备胜任能力, 但具备一定相关知识、技能且学习能力、欲望较强的人员安排培训合格后, 先参与内部审计辅助工作, 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后再安排专门岗位, 不能胜任内审工作的调离内审部门。其次建立考核和激励机制, 按工作业绩对内审人员进行奖惩。重视后续教育工作, 组织内审人员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内部审计培训, 鼓励内审人员参加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及其他特长考试, 鼓励内审人员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 充实知识、提升经验加强业务素质。当内部审计工作需要的人才难以从企业内部解决时, 根据需要从外界引进。
参考文献
[1].刘红梅.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组织模式的构建[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1 (1) .
[2].崔秀梅, 彭鹏翔, 刘静.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实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5 (3) .
[3].张陆生.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 2009 (6) .
我国中小医院内部审计 篇2
2009年12月31日,由杨柯任组长,黄飞凤为审计人员。对医院财务收支情况作了详细审计。
一、审计情况:
1、2009年末资产42,276,757.08元,其中:货币资金9,376,073.37元、应收医疗款1,246,197.87元、坏账准备45,637.79元、其他应收款2,589,155.79元、药品3,179,944.01元、药品进销差价–407,883.22元、库存物质688,966.46元、待摊费用35,266元、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249,341.88元、固定资产25,864,016.47元。
2、负债6,372,131.59元,其中:短期借款1,700,000.00元、应付账款2,892,631.71元、应付工资–1,087,953.61元、其他应付款1,560,453.49元、长期应付款1,307,000.20元。
3、净资产35,904,625.49元,其中:事业基金1,301,627.71元、固定基金24,557,016.47元、专用基金8,045,981.31元。
二、审计评价
审计结果表明,医院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能够较好地合理编制预算,真实反映财务状况;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加强经济管理,实行成本核算,强化成本控制,实施绩效考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维护国有资产权益;加强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但审计同时发现,医院津补贴、奖金未报经有权部门审批同意。
三、审计发现的问题
(一)未经审批列支职工津补贴、奖金、效益工资4,885,748.00元。
2009年在“管理费用—工资福利支出—奖金”列支职工津补贴、奖金、效益工资共计4,885,748元(其中:实际发放金额3,877,768.70元、提取金额1,007,376.96元)未报经有权部门批准。
以上行为违反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禁滥发钱物和赠送礼品的通知》(国办发[1988]54号)第一各“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一律不得违反规定,在平日或中秋、国庆、元旦、春节等节日不准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滥发奖金、补贴、津贴,不准随意扩大补贴、津贴范围或提高标准。
(二)超出基本工资范围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40,081.20元,注意改正。
2009年增发13个月工资即年终一次性奖金时, 除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超30%部分、护士提高10%)外,将不属于基本工资范围的人平每月93元的保留津贴19,459.20元、人平每月95元的适当津贴20,622元纳入了第13个月工资范围,计超范围发放第13个月工资40,081.20元。本年超出基本工资范围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40,081.20元。
以上行为违反了广安市人事局、广安市财政局《关于发放二00九机关事业单位年终一次性奖金的通知》(广市人发[2009]27号)文件。
四、审计建议
(一)加强医院预算管理。预算分析仅限于财务数据对比,缺乏业务部门的参与,缺乏问题的原因剖析、改进方案的追踪反馈等,由此造成预算执行随意性很大,医院资金运营效率较低。
(二)拓宽融资渠道,防范融资风险。目前,国家财政对医疗机构的补偿占医院总收入的比例逐年下降,国家对医院的差额补助已经名存实亡。
我国中小医院内部审计 篇3
摘 要 内部控制制度作为规范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手段,已愈来愈为会计理论界和实践界所重视。医院作为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部门,也是经济运行中的一份子,有必要加强医院管理,降低经营成本,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增量资产,开展财务绩效与控制,向管理要效益,从而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 和经济的医疗服务。
关键词 医院 内部控制 现状 对策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内部为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保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提高单位运营的效率及效果,而采取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实现单位的发展战略。但长期以来,由于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和认识上有偏差,使得内部控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在目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医院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内部控制作为医院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只有不断健全与完善,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提高醫院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才能更好地应对日趋激烈的全球化医院市场竞争。
一、当前我国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医院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医院内部控制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医院合理配置资源、统筹安排资金、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合理保证。
2.医院领导者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大多数医院院长来源于医疗骨干或学科带头人,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到位,认为这只是财务管理部门或内部 审计部门的事,使医院内控工作缺乏统一领导,统一部署,往往虎头蛇尾,不了了之;即使有些院长对医院内控工作有了较清楚的认识,也会因其管理能力所限而无 法建立和实施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3.忽视了财务部门在医院内部控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医院财务部门是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者和实施者,对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内部审计部门防护性差。内部审计部门在评价医院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提出改进建议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多数医院的内部审计部门只设置相应机构,配备了一两个审计人员,不具备相对独立性,院领导也不赋予其相应权力,更谈不上追查异常情况以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评价、防护的作用。
5.医院的财产物资控制薄弱。财产物资控制是医院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必须制定确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其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有的医院对财产物资的采购具有盲目性,只是依据科室申请去采购,而不是组织具备专业水平的采购小组,对市场可行性展开调查,计算投资回报率、速动比率、流动比率等指标,进行可行性研究,再去决定采购方式、采购时间、采购数量,造成了资产的重复购置和部分资产的闲置浪费。加上医院会计 制度本身存在不严密性,同样一种设备,金额小于800元,单件购入就是低值易耗品,大批大量购进就是固定资产,给固定资产的管理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二、对加强并完善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1.加强医院领导对医院内部控制的认识,促使医院内控制度有效实施。医院领导的思想认识、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是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关键因素。首先,医院领导应加强对会计法律和法规的学习,加强领导层对医院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明确财务负责人参与医院重大决策的职责,有条件的医院可设置总会计师,协助加强对医院财务工作的管理,以促进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其次,医院领导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内部控制大检查活动,以监督、考核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
2.充分利用信息,完善沟通渠道。要建立畅通开放的正式沟通渠道,尽量用有形的载体来传递信息。同时,高层主管要有虚心听取员工提 供的讯息的意识,因为单位员工只有在相信上司有接纳讯息的诚意,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时,才愿意提供问题发生的资讯。单位负责人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接待员工的来访或是进入员工中间了解情况,掌握必要的信息,培养一种员工可以畅所欲言的反映问题和消除疑虑的氛围。
3.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监督机制是确保医院内部控制有效的关键环节。医院一方面可以建立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制度,由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其指定专职人员监督检查内部控制制度 执行情况,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另一方面,由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或其上级主管部门(卫生局)实施监督。医疗机构可聘请中介机构或相关专业人员或者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动对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实施进行评价,并对内部控制中的重大缺陷提出书面报告。对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要采取有 效措施,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4.切实加强财产物资的安全控制制度。医院要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及权限,对重要岗位要进行定期轮换,切实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资产在采购、验收、付款等环节上的授权审批制度。
5.建立适合医院的成本费用考核体系。首先,医院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成本费用管理的组织体系和考评体系,把成本费用管理纳入医院的日常工作范畴。各成本责任中心根据成本管理机构下达的成本指标,要结合工作量和相应的固定费用、变动费用等情况,将指标落实到人,并采取奖罚措施,以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6.加强内部审计工作。
7.提高医院会计、审计人员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卫生部关于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2006.
论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 篇4
自从我国加入 WTO后, 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对于中小企业而言, 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可有效提高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最大程度上确保中小企业的资产安全与完整, 保证中小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的切实贯彻执行, 其是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核心工作, 更是现代化中小企业重要的管理手段。目前, 仍有多数中小企业存在只顾短期利益, 重规模效益而轻管理以及制假造假的现象, 以严重危害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尤其是我国的中小企业, 此类现象时有发生, 并有愈演愈烈的倾向, 究其原因在于中小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不到位。如何做好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笔者认为在进行内部会计控制过程中, 必须遵循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原则。
2 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原则
要使中小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发挥应有作用, 必须遵循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原则: (1) 突出重点。中小企业应有针对性的对薄弱环节进行控制, 分清主次。 (2) 合理科学。中小企业应从会计监督及核算角度, 全方面渗透到内部各项经济业务的具体操作环节, 切实落到实处。 (3) 成本效益。中小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 必须充分考虑到中小企业的成本效益, 若在分工以及制衡过程中的成本比齐效益高, 则应停止采用此项控制。 (4) 互相制约。中小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 必须确保内部各部门、各会计岗位设置的合理性、科学性, 应实行职务分离不相容, 机构、部门、岗位、会计人员职责分明, 相互制约、监督。 (5) 实用。对于中小企业而言, 内部的每一项生产活动, 所要投入的财力、人力及物力是非常众多的, 进行内部会计控制, 主要目的还应在于其的实际应用。因此, 中小企业必须全方位了解企业内外部的经营管理情况, 在此基础上, 再制定有效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3 加强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意义
3.1 加强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贯彻落实新会计准则的前提
当前, 随着我国的会计改革工作不断发展, 以新会计准则为主要内容的会计体系的构建, 必将成为大势发展所需。部分连续出台的新会计准则, 由于受自身的抽象性、概括性以及可选择性的约束, 使得中小企业的会计行为主体在应用具体的会计政策时, 选择相关的会计准则发布之后, 以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为根据, 构建适应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以确保相关会计工作的有效进行。
3.2 加强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贯彻执行我国会计法律法规的需要
近年来, 我国为规范会计事业发展, 不断发布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是展开各项会计与核算以及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基本依据, 它们不仅是体现国家意志, 也是体现我国各大中小型企业的会计工作发展方向。现阶段, 我国中小型企业的财会方面的制度必须符合国家的会计法律法规, 进行内部会计控制, 是真正贯彻执行国家会计法律法规的具体体现。
4 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缺乏对内部会计控制重要性的认识
中小企业自身发展具有独特性, 且内部的各项管理决策均由中小企业管理者决定, 因此中小企业管理者自身能力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的生存以及发展。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作为中小企业管理者, 应适时推出新的内部会计控制措施, 这样才能使中小企业有新的发展。但是当前, 有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缺乏深度认识, 仍认为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等同于社会上各种会计规章制度, 将内部会计控制视同于中小企业内部的管理规章, 仅仅将控制重点放在对财务的控制上, 未能实际应用到具体的经济业务运作中, 这就导致内部会计控制难以有效促进中小企业各项业务的发展。
4.2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尚未完善
目前, 多数中小企业迫于环境的压力, 也效仿了中小企业的相干制度, 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从实际应用来看, 其它中小企业的制度根本和本中小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不相符合, 制度不合理、不科学、不完善。过于条文化以及简单化的制度难以对中小企业进行全面控制。例如, 有的会计控制制度未能含盖中小企业全部部门以及全体职工, 未完全渗透进中小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各个操作环节上, 导致出现采购人员一览到底、库存数据保管人、领用人均都同一个人包办, 会计、核算、审计等工作均由一个人完成, 进而出现随意造假、制假、隐瞒等之类现象。
4.3 内部会计控制行为主体的素质不高
近些年来, 部分中小企业, 存在一些未具备从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他们在财会队伍中, 由于缺乏从事于会计工作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及技能, 难以处理好日常的会计业务, 更难以有效运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部分会计人员虽然具备一定的业务水平, 可由于未重视对新业务知识和新颁布的相关会计法律的学习, 导致在实际账务处理过程中, 出现违反会计法规的相关要求。例如, 部分中小企业的会计档案并未安排专人管理, 中小企业内部办公用品购置由出纳负责。有的中小企业领导人更是对相关会计制度、准则等一窍不通, 这为内部控制会计基础工作造成很大隐患。
4.4 内部会计控制监督不到位
中小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 最关键还在于监管工作的开展, 这主要是由内部审计部门来执行, 审计部门最主要职能在于对中小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执行的情况进行监督, 并协助企业努力营造一个利于进行“软控制”的环境。然而在现阶段, 我国有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并未设立单独的内部审计部门, 有的中小企业虽然设立专门的审计部门, 但由于部门主要职责是审核、监督中小企业内部的各项经济、财会情况, 因而受到多种制约, 难以公正、公平开展各项监督、审核工作, 使得审计部门难以受到良好的监督效果。而中小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人多集中于税务部门以及金融机构, 因而对其的监督, 不仅在次数上还是在力度上均较少, 导致了中小企业内部出现混乱, 如私设小金库、账不符实、弄虚作假等此类情况严重。
5 加强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措施分析
5.1 树立内部会计控制的管理观念
结合具体中小企业的实际状况来看, 现阶段, 中小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自身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究其原因在于中小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未对内部会计内部控制加以重视, 内部会计控制意识不强, 当前, 要真正发挥出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 促进中小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有序进行, 关键在于中小企业管理者, 因而, 应提高中小企业领导的思想认识, 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 不断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中小企业领导人的管理思想以及管理水平提高了, 才能有效带动全体职工的思想, 才能在进行各项中小企业决策制定或是发展方案选取过程中, 能结合中小企业内部会计制度, 联系当下的新会计法律法规做出正确的决策。虽然建立内部会计控制会制约管理者在行驶财务使用行为, 但更多的还是能确保中小企业资产安全, 进而减少中小企业在管理上的风险。因而, 中小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 这样才可提高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
5.2 完善中小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在以往, 我国在构建会计规范体系时, 未充分考虑到我国各中小企业得会计需求和各大型大中小企业、上市公司之间的差别。但随着中小型中小企业在我国甚至全球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日益重要, 要求会计理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相关会计问题进行规范化管理, 即合理规范制定这些中小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笔者认为, 制定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应以中小企业的实际状况为依据, 应充分考虑到中小企业内外部的管理组织体系的结构设置。目前, 中小企业的经济业务量仍较少, 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 仅能以集中核算的方式进行, 得到的仅是简单的数据, 且未对其进行深层次分析, 这就导致了多数中小企业忽视对会计机构的设置, 严重危害到中小企业资产的安全。要解决此类问题, 中小企业应设立专门会计部门, 并聘用责任感强、专业技能强的会计人员担任财务主管, 进而划分各职员职责, 需强调的是职责划分应互相分离不相容。此外, 由于中小企业所涉及到的刚也众多, 因而在设置会计科目时, 应考虑其中的通用性以及对会计制度的影响。在往来账户设置的过程中, 应加强核算, 可适当放宽对凭证的认定, 以此解决中小企业以往无法获取合法凭据的难题。
5.3 加强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行为主体的队伍建设
为贯彻落实中小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应加强对中小企业领导人与会计人员的会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由于会计人员主要是执行各项会计工作的行为主体, 必须具备扎实的业务知识以及熟练的业务技能, 职业道德情操更是不可缺少。会计人员应能以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 适时地对自身进行及时的知识充电及更新。中小企业可通过定期开展高级会计人才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活动, 通过活动, 广泛宣传和推广各项新出台的会计政策、法律法规, 利于中小企业领导者及会计人员及时了解最新的会计知识, 快速读懂会计报表, 进而提高分析财务报表的能力, 从而做出合理的科学的财会决策。与此同时, 还可让他们加深对自身会计职责的认识, 能以专业知识技能来判断自身或其他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是否合法, 促使他们真正树立内部会计控制观念, 承担起相关的会计责任。此外, 可在实行职务分离以及进行合理轮换工作岗位的基础上,
5.4 加大中小企业内部会计的监管力度
中小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 基础是中小企业控制是, 中介是社会控制, 保障是政府控制。为提高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效果, 必须使三者必须在各行其职的同时互相配合, 以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中小企业首先应以内部会计控制的相关要求为依据, 完善并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为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发挥出其应有作用, 中小企业必须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核, 以掌握好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落实情况。其次在社会方面, 必须使注册会计师在我国各项社会经济活动中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与服务作用。社会中介会计事务所, 在对我国中小企业执业过程中, 对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展开测试时, 应实事求是, 以帮助中小企业建立起真正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最后, 行使我国监督职能的税务、财会等部门, 必须分工合理, 必须加强对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情况的审核、监督, 并且还应注意各部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 可通过定期展开情报沟通, 以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合力, 进而加大会计控制监管力度, 从而确保中小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有效实施。
6 结语
中小企业要做好内部会计控制, 中小企业全体职工必须提高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的认识, 必须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加强会计监督职能, 注重对内部会计控制主体的教育培训,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中小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效率, 确保中小企业能健康、持续与稳定地发展, 从而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竞争力。
摘要:主要结合笔者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 首先对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原则进行阐述, 其次分析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措施, 以期能最大程度上确保中小企业的财务安全。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邢俊霞.宿迁市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35) .
[2]薄瑾伟.如何做好中小企业的会计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0, (10) .
[3]张德森.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若干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5) .
[4]张红梅.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医院内部审计制度 篇5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为加强医院内部审计监督,促进廉政建设,维护单位合法权益,改善经营管理,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二)医院内部审计是对医院财务收支及其他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依法实施内部监督的活动。医院特配备兼职内部审计人员,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对医院内部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审计。
(三)医院审计人员在党委的直接领导下,依法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对医院法人代表负责,并报告工作。业务上接受上级审计机关的指导和监督。
(四)审计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和审计纪律,依法审计,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保守秘密,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
(五)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或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实施回避制度。
(六)审计人员对本院下列事项进行审计:
1、财务计划及预算的执行和决算;
2、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
3、建设项目、修缮工程的预(概)算、决算;
4、资产购置、使用和管理;
5、经济效益评价和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
6、经济合同的签订和执行:
7、国家财经法规和医院财经规章制度的执行;
8、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
9、院领导、上级审计部门交办的审计事项。
(七)内部审计机构的主要权限:
1、根据内部审计需要,要求有关单位或部门按时报送计划、预算、决算、报表和有关文件、资料等;
2、审核凭证、帐表、决算,检查资金和财产,现场勘测实物。
3、参加与经济事项有关的会议,参与经济合同的签订;
4、对审计涉及的有关事项进行调查,并索取有关文件,资料等证明材料;
5、对严重违反财经法纪,严重损失浪费的行为,作出临时制止决定;
6、对阻挠、妨碍审计工作以及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的,可采取必要的临时措施,并提出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建议;
7、提出改进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和纠正、处理违反财经法规行为的意见;
8、对审计工作的重大事项,按照有关规定向上级内部审计机构或审计机关反映;
(九)审计人员工作的主要程序:
1、根据上级要求和医院的具体情况,拟定审计项目计划并予以实施。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审计时间安排、审计项目安排,审计对象、范围.重点、计划时间、审计的程序、步骤和方法、审计人员的配备、分工和职责等有关事项;
2、调查了解被审计部门的有关情况,编写审计方案,根据审计方案向被审计部门发出审计通知书,在实施审计前三天,送达被审计部门;
3、审计人员在所负责的项目范围内进行有关检查、取证、分析、评价,填写审计工作底稿,审查核对发现的一般问题,可以随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提出意见或建议。如发现重大问题,应及时向医院负责人汇报。
医院内部审计分析 篇6
关键词:医院;内部审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200-01
1 醫院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独立性及权威性不强
为了充分发挥和加强内部审计的作用,需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目前,部分医院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是按照法规的规定,而非出于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机构的设置也不尽合理,比如有的医院将内部审计机构设在财务会计部门或纪检监察部门。个别医院领导对内审工作的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医院设置的内审机构只是医院等级评审的需要,而不是加强医院经济管理,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需要,因此,平时对内审机构重视关心不够。这种设置方式,导致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高,客观性和公正性不强,内部审计的职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1.2 内部审计工作的目标对象过于局限及人员的素质较差
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账簿、凭证及相关资料,工作集中在财务领域而未深入到管理和经营领域。从发展方向看,医院内部审计应从单纯的“查错防弊”向促进和提高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转变,向单位的业务经营领域及管理领域扩展,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目前医院内审机构的工作人员主要是从本单位财务机构调配过来的,显然适应不了现代医院内审的需要。
1.3 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容方式过于单一及职能的不专
当前,在各单位中开展的内部审计项目,主要包括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服务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给医院内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工作必须不断拓宽自身的工作内容才能适应现代医院内部审计要求。虽然各大医院都设置了内审机构,但由于医院领导对内审工作重视不够,审计任务不大,这样无疑弱化了内审的职能。
2 控制审计风险、搞好医院内部审计是医院审计工作的重点
内部审计风险是指反映被审计单位及其经济活动事项的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漏报,或者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漏洞、缺陷或未被有效执行,或者经营管理存在重大舞弊时,内部审计人员经过审计未能发现或失察,发表不正确或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防范和控制。
2.1 建立和完善与内部审计相关的一系列法规和制度
在审计内控制度建设上,我们没有一套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这不但影响到医院内部自身的形象,也缺乏对内审人员审计行为的制约,不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和审计风险的规避。为了能够适应现代内部审计的不断发展的要求,加快内部审计相关的法制以及职业道德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高质量的审计来自高素质的审计队伍,现代审计制度的建立对内审人员业务素质和品德操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加强内审部门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审计人才,是推动医院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有效措施。
2.2 加强宣传教育,拓展内审范围
在审计工作初期,有相当一部分干部和医院职工对审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不甚了解。接受审计的部门和个人戒备心理比较严重,不支持、不理解、不配合的现象较为普遍。如此的外部工作氛围,会严重影响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审计风险也就上升了,所以向广大群众宣传审计工作的重要性的同时,还要树立新的审计理念扩大化展内审的范围参与单位有关重要活动。
2.3 注重审计成果的运用
注重多种形式的汇报和通报会议,重视各部门之间的配合,针对内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在医院领导的直接组织和参与下,经常召集一些会议促进内部规范管理、增加效益的共识,增强部门之间对内部审计成果的运用的认同。
3 结束语
医院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在加强医院经营管理,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监督医院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探析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 篇7
1. 中小企业
国际学术界现在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分为定量和定性两种情况, 一是以一定数量指标衡量企业的规模大小;二是以企业的控制方式和经济特性。我国学术界也存在一定的争论, 但是主流观点对中小企业的执行标准是:
资料来源:根据2003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联合颁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整理。
2. 内部控制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36年在《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中指出, 注册会计师在制定审计程序时, 应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审查企业的内部牵制和控制。1972年对内部会计控制进行了重新定义, 认为内部控制是企业的组织计划和关于保护企业资产安全的财务记录的有效性的程序和记录。
我国学术界认为内部控制就是指企业为了完成其生产经营目标, 保护企业资产的完整性, 保证整个企业的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促使企业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经营下去, 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的总称。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 内部环境基础薄弱
(1) 岗位职责不明确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设立, 数量的增多也导致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也越来越大, 地位也尤其变得重要起来, 但其先天的弱势是中小企业的规模非常小, 经营活动也变得相对单一, 导致很对部门不能一一对应, 起不到根本作用, 最根本的现象是一个人兼职好几个职务, 并且其相关机构职能不是很清晰, 致使各种规章制度执行的很不到位。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 不仅仅单靠信任管理一个环节, 需要对多个环节各个时间点进行定期的核对和牵制, 只有这样才能在出现问题时及时找到错误所在;其次不合理的报销审核制度, 导致企业财务制度存在很大的漏洞, 不利于企业的自身发展和长远战略规划。
(2) 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于中小企业尤其重要, 但是中小企业往往这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 不仅在观念上、文化修养上, 而且在知识结构上等多个方面做得相当不到位。中小企业重生产轻管理十分普遍, 就是这种短视迫使企业很难壮大起来。中小企业只会注重眼前的利益, 对于长远利益考虑的十分少, 在他们眼里, 只有暂时的利益, 其他的一切都可以忽视, 至于我们所看到的一些规章制度, 都是为了装点门面设立起来的, 对于企业的发展起不到根本性的作用。
2. 内部沟通和监督不力
(1) 内部沟通不顺畅
几十年的改革发展浪潮中, 内部沟通不力是企业发展的障碍, 不仅在大型企业里, 中小企业也不能例外。一个企业的沟通不能完全畅通, 那将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带来致命性的打击。因此企业要经常注意沟通, 时刻保持沟通的畅通性, 让信息在各个环节和部门中及时得到解决。众所皆知, 中小企业的内部结构比较单一, 和大型企业对比, 中小企业因为层级比较少, 沟通也比大型企业畅通, 但是中小企业的员工素质普遍偏低, 对于问题的认识和发现远远不够, 从而致使中小企业的中间沟通中断。企业的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对于企业的发展都十分重要, 但中小企业缺乏内外部的沟通, 也不能很好的利用内外部信息, 更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由于自身的认识不够才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内部控制是企业一整套对企业自身的检查和调整内部活动的系统, 对企业进行自我监督十分重要。一个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需要一个良好的内部监督体系, 这个体系可以评估企业内控的有效性, 同时也可以及时发现企业的内部缺陷, 及时进行有效的改进。对于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对于人力资源成本根本就没有考虑, 一般对于这个方面就没有任何监督措施。
3. 风险评估体系缺乏
企业的风险是由于企业的不确定性因素引起的, 给企业造成或大或小的损害,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面临的风险很多, 尤其是中小企业, 风险特别多, 包括战略风险、信息风险、经营风险、灾害风险和财务风险及法律风险等等。这些风险往往不是企业自身能够控制得了的, 企业应该具有一个风险评估体系, 只有一个完整的评估体系, 才能评估降低企业的各种风险, 提高企业的生存和竞争力。
风险评估是一个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想风险评估发挥效力, 必须认清企业的所面临的风险。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有效的评估, 而且还要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 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系统, 我们不能盲目评估风险, 历史上错误评估导致企业衰败的事件数不胜数,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 才能真正把企业的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才能维持企业良性发展, 才能有利于企业的长远战略计划。
三、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1. 规范中小企业治理结构
内部控制职权不分是我国中小企业当前最主要的问题, 职权不分主要体现在治理结构不合理, 独立董事不完全独立, 监事会对大股东的限制十分有限, 职权分离致使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合理, 缺乏足够的激励措施, 如何规范企业的治理机构应该提上企业的议事日程。
第一、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
作为上市企业只有把财务、资产、人员三方面分开, 进行独立监管, 才能真正做到业务和机构双独立。作为控股股东除了行使权力外, 绝对不能侵犯企业的其他权利, 特别是企业法人才财产权。作为企业的控股股东应遵守企业的制度规范, 不能随意插手企业的经营管理, 对于董事会的决策不能随意干涉, 也不能做损害企业合法权利的任何事情。控股股东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董事会的规章制度来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 不能越权。
第二、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
企业的独立董事对企业行使监督权, 不仅要参与企业的决策, 而且不能从事任何和本企业有关的事情和活动。要起到这样的作用或者效果, 需要完善我国当前的独立董事制度, 增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避免独立董事成为“橡皮印章”、“企业花瓶”。同时还应该缩减独立的任职期限, 避免独立董事和企业产生足够的友情, 从而损害小股民的权利。独立董事的选聘需要整个董事会进行决策, 并且还要规定独立董事在相当时间在企业工作, 同时要把独立董事的职权和报酬分开来, 只有让独立董事做到真正独立, 才能起到监督作用, 真正保证广大中小股民的合法权益。
第三、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
监事会是企业职工选择出来保证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 同时对企业起到监督作用。首先要完善企业的监事制度, 包括企业的提名权和任免机制, 只有真正发挥监事的作用, 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职工的合法权益。其次, 监事会成员不能介入企业的经营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决策做到最优、最有效、最彻底的执行。第三要完善监事的知情权, 对于企业的各种会议文件以及报表资料, 监事会有权进行查阅, 有权对于一些不清楚的问题对董事或者经营者进行质问。只有充分发挥监事的作用, 保证职工的正当权益不受侵害, 企业才能有战斗力、凝聚力, 才能把各项决策执行到位。
2. 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第一、提升内部审计独立性
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不同, 其决策往往取决于董事长或者总经理一个人, 企业的审计部门只需要对董事长一个人负责即可, 这样不能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只会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审计部门还受总经理的管理, 双重领导致使内部审计不能发挥作用, 不能够确保审计的权威性。因此在企业不仅要保证内部审计的权威性, 仅仅对董事会负责, 还要保证其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只需要对董事会、监事会和独立董事负责即可。
第二、扩大内部审计范围
当前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的范围局限性很大, 仅仅是防弊纠错这单一方面的作用, 完全没有提现内部审计的精髓, 内部审计不仅要做到事前审计、事中跟踪审计以及事后审计三个部分,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从单纯审计向多样化审计发展, 从而可以保证企业的重大决策以及相关企业的预决算做到真实合法有效性。因此内部审计的范围要扩大到整个企业的发展的各个环节, 贯彻各项决策的始终, 从根本上避免因为人为失误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目标现在不单纯是监督作用, 还要把经济效益和风险管理融入其中。
3. 建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一个具有有担当的企业、一个追求未来更大发展前景的企业, 都具有一个良好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中小企业对于风险预警的认识不够, 这和企业的自身状况和发展有关, 很多企业认为完全没有必要浪费钱在这方面上。但是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作用其中最核心的就是降低企业的风险, 与此同时, 财务风险预警还是企业财务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首先中小企业要对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要有个清楚的认识, 这样才会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实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真正做到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相互依赖, 彼此监督对方, 真正起到降低风险的作用。第三要让企业的所有人员参与其中。只有把管理人员和员工都参与进来, 才能让他们真正把企业当成自己的企业, 与企业休戚与共, 共同承担风险责任, 同时又共同分享成果, 才能让整个企业的责、权、利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成为一个真正的整体。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 我国95%以上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 其重要性体现在激活市场竞争和促进经济增长上, 其次就是创造足够多的就业机会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但在一定程度上中小企业的发展存在很大的瓶颈, 主要是内部控制不力致使企业缺乏持久的生命力。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直接关系到内部控制的执行和贯彻。如何优化企业内部环境, 以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是当前实务界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主要探讨我国当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完善相应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我国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学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4 (3)
[2]张砚, 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审计研究, 2007 (1) .
[3]秦栋彬.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其改进[J].商业时代, 2012 (6)
[4]蔡绍峰.内部控制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4 (6)
[5]谢晖.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 2009 (3)
[6]高山.我国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
[7]谭文红.完善企业内控制度防范企业风险[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 (3)
[8]马云平, 闵卓异.论我国成长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J].商场现代化, 2014 (2)
[9]Jensen M.C.Themodern industrialre volution, exitand the failure ofinternal control systems[J].The Journal ofFinance, July, 1993
我国中小医院内部审计 篇8
所谓的内部控制评价主要是指医院内部的权力部门对其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进行的全面的评价,并得出相应的评价结果、出具评价报告的一个过程。 县级医院内部控制评价主要由院级领导、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业务骨干等组成评价工作组,共同参与内部控制评价工作,通过行政查房、专题查房、问卷调查和专题研讨等措施促进医院全体员工共同参与,从而得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支持,形成“人人重视内部控制,个个参与内部控制”的良好氛围。
二、县级医院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
县级医院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主体是其内部权力部门, 其评价的对象则是县级医院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内部控制评价是一个完整性的过程。 从内容上来看,医院内部控制评价主要包含对内部环境的评价、经营风险的评价、控制活动的评价、信息及沟通的评价以及对内部监督工作的评价。 而就当前我国县级医院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开展现状来看,这几方面的评价工作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内部环境评价方面
县级医院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对环境的评价包含的内容相对较多, 其内部组织架构的设计与运行;人力资源结构组成、开发机制及奖惩机制设置;医院整体发展战略的有效性、合理性、适当性及可调节性;医院文化建设与评估; 以及医院所承担的医疗责任、 社会责任及经济责任等,这些内容都包含在医院内部控制评价对环境评价的范畴之内。 但当前,我国多数县级医院在组织架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医院文化及其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基本建设都还处于与医院现代化建设相接轨的阶段,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所以其内部环境评价工作不管是从设计的有效性还是运行的有效性上,都相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风险评估评价方面
目前, 我国很多县级医院在救治患者过程中都避免不了医疗欠费的问题。 医院一旦遇到欠费问题,尤其是县级医院,就会严重的影响到医院的正常盈利情况, 在医院的正常资金运转问题上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除此之外,医院的财务工作人员的财务报表不能客观的反映实际的资金运转情况,还经常出现一些乱收费、乱开药的现象。 在医疗费用管理的这些问题上,不但影响到医院资金的正常运转,还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患者的不满,导致医院诊疗量大幅度减低的同时,也使得医院处于一定的经营风险当中。 但医院方面从上级决策部门到相应的管理部门,并没有树立起客观、准确的风险意识,使得风险评价工作有名无实。
(三)控制活动评价方面
2006年卫生部颁布实施了 《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 各医院都相继建立了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和相应的考核管理办法,但目前我国多数县级医院在对预算控制评价、绩效考评评价、财产保护评价等方面仍缺乏钢性,如医疗设备的盲目采购、绩效考评没有严肃性、财产物资严重流失等。 因此,县级医院需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尤其要注重控制活动运行的有效性评价。
(四)信息及沟通评价方面
医院进行信息及沟通的评价,应当是对内部信息的传递、各种财务报告的递交以及信息系统的运行等作为评价对象, 结合其内部控制的基本制度,对各种信息在收集、处理及传递方面的及时性与有效性进行评价、 报告, 以便于利用信息系统来对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的评价与认定。 但当前我国县级医院通常会忽略信息及沟通评价这一环节,在各种舞弊行为普遍存在的条件下, 信息及沟通评价并不能对各种信息的真实性、科学性、安全性及实用性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也无法利用信息系统来对整个控制体系进行有效的认定及评价。
(五)内部监督评价方面
目前,一些县级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和评价机制还不完善,缺乏统一、规范、权威的评价标准,导致评价以及检查监督难以客观审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无法发现内控制度所存在的缺陷和所产生的风险。 医院内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形同虚设,根本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其实各县级医院在实际工作中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执行情况不甚了解,更很少开展内部控制实施情况评价与检查活动,。 内部控制监管的缺失,就会导致个别人员利用财务制度的缺陷和漏洞,相互勾结、内外串通、滥用职权进行贪污。 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医院门诊量减少,医疗质量降低,收支结余长期出现赤字,造成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下降,形成财务风险。
三、我国县级医院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对策
(一)完善医院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明确县级医院各层级的工作职责及权限,实施奖惩制度。 制定各种医院内部控制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对提高医院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质量和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至关重要, 医院也应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制订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督促全体员工遵守执行,从而为各县级医院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 充分发挥内部控制作用奠定基础。 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入手,坚持全面性、重要性、客观性等原则,以制度是否完善,能否及时发现和纠正经营活动中所存在的错误和舞弊行为标准, 使评价标准具体化,更细化,增强可操作性。 同时还要注重评价的经济性,使有效性和经济性有机统一。 在构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过程中, 要以风险管理为基础,分析、揭示关键风险点并确定重点评价领域和环节,把握风险管理理念。 这样既可抓住内部控制的关键,也可提高评价的效率,节约内部控制评价成本。
(二)提高县级医院从业人员对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主观意识
要想提高主观认识,必须从领导阶层做起,首先要重视这项工作, 只有主观上足够的重视,才能把工作落实、做好。 其次,要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只有在主观上得到保证,再配备一支过硬的队伍,才是做好县级医院内部控制评价的前提保障。
(三)加强资产管理,合理控制医疗费用
医院资产控制应从物资采购、验收、领用及保管等环节人手。 对大型设备购置、基本建设、大型修缮等要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公开招标、进行阳光操作,接受社会监督。 要建立严格的资产采购、付款程序,根据所批准的预算和用途合理使用采购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预测医疗成本,了解未来成本水平及变动趋势,使医院管理者能够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增长。 对大型基建项目和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应进行可行性分析,利用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含报酬率等进行科学分析预测,考查投资收益,确保投资的合理性。 同时,要不断完善各种物资领用、 核对制度, 通过消耗定额管理控制卫生材料等成本费用增长;不断完善节支措施,压缩运营成本,通过预算制度控制业务费用、办公费用,对科室的部分费用实行经费包干,控制费用消耗,同时可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激发全员增强节约意识,控制成本费用。
(四)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实施的监督和考核规范
要建立互相联系的监督制度,在医院内部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充分调动每个员工参与内部控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实现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落实。 同时医疗卫生管理机构必须加强对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管,可通过医院工作信息化,以及社会公众对医院工作的舆论来实现, 要确保医院各部门能及时得到制度实施的监督与反馈信息,从而及时对欠缺之处进行改正,以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医院规范有序运转。 运用激励机制对职工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通过激励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实现预期工作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岗位技能工资作为主要的激励措施, 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关键是搞好岗位劳动测评,通过劳动技能、责任、强度和条件四项劳动要素对职工的绩效情况作出综合评判, 以评判结果作为核定岗位技能工资的标准,使其适当拉开差距,有利于发挥工资分配的激励作用,也有利于促进职工综合素质提高,实现劳动力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使单位与员工实现双赢。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国很多县级医院在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 因此,有必要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科学、具备可操作性的县级医院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为保障我国县级医院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县级医院高速、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对医院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医院硬件条件、级别的差异,各级医院的实际情况还存在着较大差异,尤其很多县级医院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还存在一定不足。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县级医院的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县级医院,内部控制,评价对策
参考文献
[1]贾雪景.加强医院内部控制的外部化规范医院财务管理[J].现代会计,2008,(04)
[2]高艳梅.论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及途径[J].中国医疗前沿2009,(02)
试论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 篇9
我国的民营企业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而快速崛起, 已经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大多数民营企业在设立时资金投入有限, 往往规模偏小, 但依靠灵活的运营机制,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依然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 其中占据民营经济主体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更是极其迅猛。2003年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与中国经济网根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国家统计局工交司、国家工商总局个体私营经济监管司、全国工商联经济部联合制定确立的成长型中小企业评价方法, 对2003年中国非公经济制造业中小企业进行研究发现, 截止到2003年,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总数已经达到了13万家, 其中仅2000年~2003年4年间数量上就新增了约5万家, 而这4年间的销售额、利润额、资产总额的增长速度均值分别达到了1368万元、59万元和1220万元, 这些企业的整体实力正在快速提升, 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并且该项研究预测, 到2010年, 我国非国有中小企业在工业领域所创造的GDP中的比重有可能上升到40%, 就业水平超过60%。尽管如此, 相对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多年积累而形成的产业、技术和规模优势, 很多民营中小企业企业由于业务单一、技术薄弱、管理缺位、融资困难, 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 这也制约了这些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 由于我国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 民营中小企业必须在同等条件下与其他企业进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由于规模偏小、资金有限、抗风险的能力不足, 民营中小企业就应更加应该重视日常经营过程管理, 特别是应该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避免潜在的经营风险。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呈现如下的特点。
第一, 民营企业业务单一、机制灵活。民营中小企业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谋求生存和发展的一个现实抉择, 就是依靠其灵活的机制和创新能力并选择合适的战略, 往往只侧重于某一项产品或业务, 很少多元化经营, 其业务流程相对简单。但是, 由于规模、资金、政府的支持程度等在竞争中处于弱势, 形了了巨大的生存压力下的工作高效率。
第二, 民营企业普遍以家族企业形态出现, 产权相对单一, 企业家在企业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产权相对单一则体现在民营中小企业家族持股比例很高, 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往往高度统一, 同时, 由于共有式的产权结构使家族成员之间或合伙人之间财产关系不明确。
第三, 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存在先天不足。民营中小企业的组织形式有独资、合伙和有限责任公司。独资、合伙的组织形式无法人资格, 却要负无限连带责任;有限责任公司具有法人资格, 以其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无论采用哪种组织形式, 民营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多采用集权制, 经营机构和内部组织机构较简单, 没有太多的管理层次, 虽然可以发挥信息传递快, 不易失真的优点, 但容易形成"一言堂"的现象。很多企业都没有设立相应的管理决策机构, 管理制度、工作规范、技术规范等严重缺失, 人员有限, 往往一个人身兼数职。民营中小企业在管理和决策上有较大的随意性, 大多数民营企业家习惯于自己管理、自行决策。
第四, 民营企业技术、资金和管理水平等不足严重约束企业发展。
二、加强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产生于18世纪中后期的内部控制思想是企业发展和资本结构复杂化、大众化的必然产物, 是随着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而产生的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搏弈产物, 为消除企业所有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责任不对等, 在制度设计上引入了股东会、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 以便使各利害关系人在权力、责任和利益上相互制衡, 实现企业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鉴于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特点, 内部控制似乎并不适用于我国民营中小企业, 但恰恰相反,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在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初期, 市场已经淘汰了那些不符合企业发展规律的企业, 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建立和实施, 是我国民营中小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惟一途径, 而内部控制是任何企业的管理重要内容, 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这是因为:
第一, 降低风险的需要。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 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经营风险, 在决策、实施过程中的任何疏忽都有可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 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基本上都是依赖企业家个人的知识、能力和经验, 就不可避免地增大了企业的运营风险。从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 内部控制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重新审视”, 能够从流程和制度的制约过程中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起到的是“制动器”和“守门员”的作用。
第二, 制度管理的需要。企业为了确保其指令被贯彻执行而制定了各种措施和程序, 可以统称为“管理制度”, 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 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既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 也是对各项业务流程的规范和监督, 但我国民营中小企业普遍对制度管理不重视, 企业家的意志和喜好决定着企业的运营, 由于生存的压力,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企业往往重视业务的开拓, 不重视企业管理的规范, 忽视包括内部控制在内的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认真执行, 很多规章和制度残缺不全或不合理, 最终沦为摆设, 比如, 会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当, 会计人员兼职过多, 业务交叉过杂, 职责不明;会计的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流于形式, 内部控制无法起到作用。
企业的快速发展依靠的是管理提升, 而管理提升的重要标志是制度建设,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中能实现快速崛起并持续发展的少之又少就是一个反证。
三、加强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企业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企业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和经营管理的重要措施, 在企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特点, 加强内部控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 要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创造条件。现代公司理论认为, 当控制权集中在少数投资者手中时, 由于占有企业利益的大部分, 他们比控制权分散在很多投资者手中更容易采取积极的一致行动, 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家族集权型的内部控制模式下, 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 在创业初期发挥了灵活、高效的作用, 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需要通过分权来实现管理控制, 因此,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应尽快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为企业运营规范, 开展内部控制的基础。没有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 将不可避免地降低内部控制制度完善水平的提高速度, 严重影响内部控制制度应起到的效果。
第二, 建立企业内部授权制度, 明确对企业各部门处理经济业务的权限。民营中小企业的特点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高度统一, 并不意味着企业内部无须建立授权制度, 必须充分意识到决策、运营和监督的相互作用对于企业, 特别是民营企业的重要意义。企业内部机构的职责权限必须得到必要的明确, 并保证在授权范围内的职权不受外界干预, 每类经济业务在运行中必须经过不同的部门并保证在有关部门间进行相互检查。在对每项经济业务的检查中, 检查者都能够不受限制地了解情况而无须考虑被检查者的身份, 以使被检查出的问题得以迅速解决, 最终形成纵横联系的分工、协调、制约和监督机制, 杜绝实施过程的随意性, 保证决策的充分执行。
第三, 严格区分企业财产与个人财产, 杜绝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严格贯彻账、钱、物分管原则。民营中小企业必须完全对企业财产与个人财产进行界定, 这是开展内部控制的前提。企业的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要按照既定的程序和手续办理, 专人负责, 相互牵制, 定期检查, 避免货币资金、财产物资及有关账簿的管理混乱现象, 防止企业资产的流失, 保障企业财产的安全。
第四, 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扩展工作内容和范围。民营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不仅包括协助企业家对企业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情况、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各级管理人员的绩效状况进行监督, 还包括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 从业务可行性、法律风险、实施步骤、过程监督等各方面予以事前论证, 发挥“风险预警、过程监督”的内部控制作用。这样关键岗位的人选必须由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来担任, 并直接对企业最高领导层负责。这样关键机构的设立, 是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
第五, 重视员工培训。员工培训是内部控制得以实施的途径, 而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又与员工的素质密切相关。员工素质是指包括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在内的企业全体员工对本职工作的适应能力, 它主要包括价值取向、思想状态、个人素质、业务知识、工作经验和技能等, 员工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执行和监督者, 因此, 员工素质将直接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相同的情况下, 员工素质越高, 其内部控制制度效果越好。因此,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水平是相对一定水平的员工素质来说的。当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到一定程度, 与企业当时的员工素质水平相适应, 再进一步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往往对内部控制制度效果没有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企业在经历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过程中, 实现了内部控制制度和员工素质相协调, 已经达到了制度效果, 即对企业所有需要控制的业务环节、事项都实施了控制。
但是, 由于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员工整体素质较低, 家族式管理现象普遍存在, 强调家族利益, 个人晋升发展的机会很少, 社会保障普遍不全, 管理随意性强, 缺乏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奖惩没有制度, 财务不透明, 不重视精神激励, 只注重物质激励等, 外来的从业人员往往觉得是在为一个家庭服务, 由于其发展前景不明朗, 民营中小企业在社会上得到人们认可度较低, 从而无法吸引大量的优秀人才, 内部控制等管理制度和手段无法得到员工的认同, 内部控制的实施必然困难重重。因此, 对企业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 既是企业制度贯彻的手段, 也是树立员工信心、建立主人翁意识的过程。民营中小企业应结合实际, 建立切实可行的员工培训机制。通过培训, 使员工更具工作责任感, 明确自己工作的重要性, 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使内部控制在业务流程中得以体现。
第六, 政府应当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 促进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在现实中,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远不如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内部控制, 其主要原因正是由于国内有关内部控制法规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及评价都只有原则性的规定、方向性的指引, 其操作性、推广性及可评价性不够, 长期以来, 我国有关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几乎完全是针对公共的和专业管理的企业, 却很少涉及民营中小企业, 忽视了内部控制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有不同的内涵, 民营中小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内部控制模式, 则尚无该方面的研究, 从而导致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缺乏操作依据。民营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管理基础工作不规范、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情况, 但在方式上习惯于传统的控制方式, 无法起到效果。因此, 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组织探索并完善内部控制理论, 为民营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提供指导。
事实上, 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犹如一个自动的预警和防护系统, 不仅能够保证会计信息准确可靠、资产安全完整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并且能有效地平衡企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承担着运营风险的预防和日常监督。
摘要:本文在分析民营中小企业特点的基础上, 对加强此类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对此类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总结, 并提出加强内部控制的几项措施。
关键词: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 中国内部审计学会:内部审计原理与技术.中国审计出版社, 2000, 73-86
[2]刘常荣: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几点认识.财会月刊.2007, (10) 47-49
[3]王跃武伍中信:论会计监督的涵义与结构.财会月刊.2007, (12) 3-4
我国中小医院内部审计 篇10
一、我国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
企业的投资者同时也是经营者, 这种僵化的管理模式势必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中小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 在这些企业中, 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 并且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 致使其职责不分, 越权行事, 造成财务管理混乱, 财务监控不严, 会计信息失真等。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 即使有, 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2. 管理者素质差。
有些中小企业管理者基于其自身的原因, 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 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 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正是这些造就了它们在内部控制方面的诸多劣势:
(1) 缺乏良好的控制环境。主要表现为管理观念陈旧, 人员选用上任人唯亲, 相信血缘关系, 不注重才能, 强调忠诚老实, 往往真正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例如, 有些企业表面上设有董事会、监事会, 还有财务总监, 其实都是亲戚关系, 企业利益变为家族利益, 这样企业就很难留住真正的人才。
(2) 缺乏制度化的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 但事实上中小企业管理随意性大, 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都很差, 造成管理粗放, 职能部门职责不清, 信息不畅, 管理死角多。
(3) 缺乏综合系统支持。一个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有些中小企业部门之间各自为政, 一个决策不能够及时甚至完全没有沟通。从某种意义上讲, 信息系统已经不再是一个管理和控制的工具, 而是上层管理人员的话筒, 信息随其意愿而变。
(4) 缺乏内部监督。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切实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内部控制能够随时适应新情况等, 内部控制必须被监督。但对中小企业来说, 内部审计部门几乎形同虚设, 内审人员全无发言权, 任何事情都是总经理说了算。而且决策层法律法规意识淡薄, 有法不学、有法不依, 想方设法打擦边球, 有的逃避纳税、逃废债务的愿望比较强烈, 从而也带来财务不透明, 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会计处理随意性大, 信息失真严重等事实。
3.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存在许多误区。
(1) 片面强调内部会计控制, 忽视内部控制的全方位性。严谨的内控制度应能对企业的管理与经营的各个方面实行全方位的控制, 内部控制制度应涵盖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岗位。实际工作中, 一些企业将内部控制制度片面地理解为内部会计控制, 把内控制度控制的内容定位于资金的管理控制、收入支出的管理控制和财产物资的管理控制, 忽视了企业内部管理其它方面的控制, 结果必然导致组织结构松散, 机构设置重叠, 岗位职责不明, 风险意识淡薄, 人浮于事, 控制真空和控制不力的现象。
(2) 过分依赖内部审计职能, 忽视了内部控制的环境。内部审计是由单位内部相对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以财经法规和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为依据, 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和经济效益进行审核和评价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是: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严肃财经纪律, 查错防弊, 改善企业经营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内部审计制度是促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措施。实际工作中, 一些单位却错误地认为: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 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就应该可以有效防止各种舞弊和错误, 过分依赖内部审计工作, 因而忽视了控制环境的影响作用, 把内控制度的制定、修改和评价全部交由内部审计来完成。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执行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泛的系统工程, 同时也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本身的局限性。一旦出现管理失误、弄虚作假和违法事项, 就把责任归咎于内审不力。
(3) 控制越位, 控制真空, 削弱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纵观当今社会的各种经济要案, 大多是因为权力膨胀, 控制不力的恶果。内部控制程序不到位, 越权控制, 控制真空, 控而不紧, 制而不严, 也是当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因此, 单位应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工作, 责成内部审计对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必要时可以聘请中介机构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及实施情况进行评价, 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严密、有效和贯彻实施。
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1. 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一些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薄弱的主要原因, 就在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是有效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基础。《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 (试行) 》明确指出:“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实践证明, 企业负责人作为企业经营者, 既是会计控制的主体, 也是会计控制的对象, 其自身素质及对会计控制的态度, 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 应当根据《公司法》, 明确股东会和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 并规范运作;充分发挥董事会对重大问题统一选聘经营者的作用, 建立集体决策及可追溯个人责任的董事会制度;董事会中可设独立于公司且不在公司内部任职的独立董事;董事会与经理层要减少交叉任职, 董事长和总经理原则上不得由一人兼任;建立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三权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衡的契约, 明晰各层次的权限空间和责任区域, 并通过制度化使企业的决策、行为和结果得到高度的协调与统一。
2. 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
内部会计控制包括会计和财务两个方面。会计控制内容具体包括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债权债务、成本费用、采购、销售、担保、涉税等经济业务。财务控制的内容则是对企业各个层次上的财务活动进行的约束和监督, 包括企业筹资、投资、资金运营及收益分配。健全中小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 是有效实施会计控制的核心内容。会计控制的主要形式就是制度控制。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是从保证企业资产安全完整和会计信息可靠着手, 做好基础工作。首先建立以会计为中心, 覆盖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包括建立主要会计机构和分支管理机构, 启用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建立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建立内部计算机网络管理等项工作。
3. 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及综合素质。
应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及综合素质, 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制度监督意识。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是会计控制, 财会人员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者, 所以财会人员的道德水准和业务水平的高低, 是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强弱的关键。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财会人员队伍, 是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保证。在实施内部控制中, 要形成对经济业务活动的动态监控机制, 在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 会计人员都要步步跟踪, 监督到位, 对于违反会计控制规定的行为, 不管是谁, 都要敢顶敢碰, 及时纠正, 否则, 就违背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就是不负责任, 就是渎职。同时, 为了使会计监督落实到位, 应该就会计人员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如学习法国的会计人员上级委派制度, 这样就能使会计人员处于相对独立、身处事外的地位, 从而较好地解决会计人员“不敢管”的问题, 对于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是非常有利的。
4. 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浅谈医院内部审计 篇11
【关键词】医院;内部审计
我国医院近年来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医院建设和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固定资产总额成倍增长,面对不断变化和快速增长,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出现一些违规违纪现象,极大地损害了国家和医院的利益。随着医疗改革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要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除了精湛的医疗技术、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良好的服务态度,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服务质量。这就要求医院必须有一个自我约束的内部控制制度。医院内部审计是对医院资金运行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控制,监督,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医院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
1.防止会计核算信息失真,为医院领导经营决策提供依据,预防投资决策失误。内部审计依法通过对本医院会计资料及资产等项目进行检查、审核,监督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在医疗设备购置、医院基建、药品采购、签订经济合同等方面,内部审计必不可少。在投资方面,审计人员应根据法律法规,对投资计划书及时出具审计意见。在如何降低成本、节约资金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避免盲目投资,减少决策失误。就医院经济合同而言,合同类型复杂,设计知识面广,内部审计应审查对方资质、相关证件,根据法规及市场行情进行测算,防范医院决策所造成的失误。
2.加强内部审计可以保障医院有关经济法规制度的有效贯彻执行,规范医院经济活动。医院的会计核算要遵守《医院财务制度》及《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依照财经法规办事,不得擅自扩大开支范围和标准。内部审计可以通过自己的监督,查清各项支出是否符合国家财经纪律,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督促医院各级管理人员及员工遵纪守法。
3.保证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建立内部审计机制,可以从资金筹集到具体项目的设计、组织、实施进行、验收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4.内部审计有利于医院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医院职工的积极性,使职工利益和医院的经济效益相结合。医院加强内部管理,完善成本核算体系,就要强化医院内部审计。内部审计通过医院的医疗收入额、医疗支出额、医疗收支结余额等经济指标的实际发生额,进行财务数据分析,找出医院医疗收入增减的原因,向医院领导提出医院管理的合理化建议,为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发挥积极作用。
二、医院内部审计目前存在的问题
1.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首先,医院没有认识到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也没有赋于其充分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其很难履行职能,有些医院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部分医院没有内审部门。其次人们普遍关注的是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认为审计就是查帐,把内部审计部门和其他经费使用部门人为地对立起来,弱化了内部审计监督职能,使其管理和服务职能难以发挥。
2.内部审计观念滞后审计范围狭窄。目前医院内部审计仅限于日常财务收支业务是否合理、合规、有无舞弊,而忽略对医院投资、采购、合同、基建等方面的审计,对医院内部中长期的经济决策缺乏管理和服务,不能较好地为医院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3.医院内部审计人员数量少,业务素质不高。医院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职称结构搭配不合理。审计人员往往只懂财务或审计方面的知识,缺乏对政府采购、合同签订、基建方面等知识。
4.内部审内计人员审计手段滞后、内部审计的审计风险加大。随着医院自主权逐步扩大,审计的对象复杂化,审计工作工作量急剧增加。医院内部审计的工作方式方法基本上还是以手工审计技术为主,只注重财务收支的合法合规性审计,忽视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及效益性,审计效果较差,不能适应形势变化,严重影响了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加强医院内部审计的几点对策
1.提高管理层及员工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长期以来,人们对内部审计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误解,认为内部审计就是领导安排在他们周围的“卧底”“眼线”,而没有看到内部审计应该起的重大作用与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审计的职能和作用,是医院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医院搞好内部管理,为现代医院制度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的需要。医院内部审计的提升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医院领导层对审计工作的认识,同时审计人员也要树立良好的形象,改变内部审计单一的监督职能,实现内部审计与管理一体化的复合职能。
2.成立审计部门,强化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建立一套适合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医院重大经济决策制度。检查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度,协调专项审计并监督审计结果的公告。
3.充分利用社会审计的力量。医院内部审计可将自身审计优势不明显的审计项目全部或疗分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充分发挥社会审计的作用。这样可以降低内部审计内险,提高审计质量。
4.拓宽审计领域,加大审计力度。随着医院建设任务不断增多,基建、维修工程审计逐渐成为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基建工程的招标、施工、验收等问题坚持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相结合,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将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做到降低成本,防范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将审计延伸到经济的各方面。
5.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医院内部审计涉及到医院财务、基建、药品采购、合同审核等方面,应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并加强业务的学习,以保证医院内部审计的有效开展。
6.采用先进的审计技术及方法,防范和规避审计风险。向先进单位、社会审计学习,实施风险导向,把防范风险的意识贯穿于审计全过程,以确保审计质量,将审计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内。
四、结语
我国中小医院内部审计 篇12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内控体系
一、我国中小型企业存在内部控制问题现状
中小型企业在我国企业中比重极大, 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活力, 特别是对我国的就业、产品创新等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受到中小企业经营范围小而数量多, 企业规模不大且资金实力不强等客观局限性的影响, 我国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显得更加严谨。也因此, 我国中小型企业存在内部控制问题的现状就可以归结如下三个方面。第一, 公司治理不规范。主要的问题在于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 比较典型的企业就是家族式治理模式的企业。产权结构单一性问题凸显严重, 企业缺乏相应的权力制衡机制, 从而使得职业经理层缺失。第二, 内部审计职能被弱化。我国中小企业多数属于民营企业, 外部审计一般对此类型的企业的审计总是不够严格, 实际上, 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也无法过于严格。因此, 这就更依赖企业并不独立的内部审计, 事实证明,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弱化, 表现在内部审计范围较为狭窄, 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由此就造成了内部审计定位不明确等。第三, 企业自身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与风险管理。这主要表现在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较为落后, 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等。同时, 企业中的文化意识淡薄, 无法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相互合作协调的机制。
二、我国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具体表现
(一) 我国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基础普遍较为薄弱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实施基础是企业的内部环境。企业的内部环境涵盖了公司治理结构、内部审计、财务制度、人力资源等政策以及企业文化等。而我国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薄弱:其一, 企业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较为淡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层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如文化素质修养不是很高, 管理思想随心所欲, 缺乏较为先进而全面的管理学习体系。管理者较为重视生产销售部门, 而把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人为的忽视了, 使得企业短期目标实现的较快, 长期目标失去的也较快。从而导致了企业管理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制定存在忽视的现象。具体而言, 企业管理层更加愿意看到直观的经济利益流入, 而忽视管理带来的隐性利益流入。不可否认, 一些有着远见的管理者也逐渐重视起来内部控制, 但是由于企业整体环境的不重视, 从而个人的作用就显得微乎其微。其二, 中小企业的岗位职责设计与执行显得有些混乱。规模不大, 员工少, 人才流动性强以及主营业务较为单一, 这些都是中小型企业的特征。因此, 其不可能如同大型企业一样设置较为合理而科学的岗位, 使得各个岗位各司其职, 并且专业对口, 还要实现不相容岗位的分离。甚至在中小企业中, 身兼数职的现象则成了家常便饭。总之, 企业的岗位职责就显得混乱, 员工之间出现推卸责任, 违反财经法纪等现象。
(二) 我国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力度不够
在中小企业中, 许多决策都是由主要出资人来进行决定, 缺乏有效的监督力度。也因此, 各个部门之间无法发挥整体效率, 甚至有些应有部门职能也无法发挥作用。企业的内部控制有利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正确性的披露, 也是企业有效的进行经营风险、财务风险防护有利保障。其对维护企业资源、财产以及社会地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根据国家统计年鉴显示, 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 有些企业虽然设立了内部审计等相关监督部门, 但是却仅仅是用于相关外部监督部门的检查, 而没有起到实际的作用。而有的企业则是, 直接放弃了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
(三) 我国中小型企业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体系
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对企业的风险进行管理, 但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却是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体系。这里的风险主要是指由于资本市场上的不确定性, 可能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或者其他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危害。我国中小企业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企业的资本积累不足而引起的企业无法引进较为全面和先进的内控管理, 使得企业的破产倒闭风险较为明显。第二, 经营风险表现的较为突出。因为是中小企业, 其经营的稳定性比较差, 企业外部存在着较大的竞争压力, 企业内部缺乏相应的内控措施, 使得企业的整体经营风险加剧。第三, 中小企业的会计管理显得较为混乱, 财务风险存在较大的隐患。许多中小企业的会计账务显得不规范不合理, 财务报表不健全, 会计内部控制不完善, 存在着多套账等风险, 使得企业的财务信息不真实成分较大。
三、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一) 从公司长期发展的层面出发规范管理体制
企业内部控制实际上就是公司治理的内容之一, 而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又有助于企业的内部控制良好的运行, 即企业可以从公司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 规范企业内部管理体制, 制定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改善以往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 使得企业能够充分避开不利的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 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增加企业经济效益。规范企业管理体制, 改变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具体方法有两点:第一, 改变企业的家族管理模式, 由单一产权结构模式向多元化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新三板市场是个不错的平台, 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合作解决内控环境薄弱的问题。第二, 逐步建立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的相互制衡机制。可以通过雇佣较为专业的经营管理者对企业进行科学的管理, 并进一步完善董事会的职责, 明确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尽量设立监事会或者具备监事职能的企业职能部门, 杜绝领导管理的随意性。同时, 可以借鉴大型企业的管理模式, 做到岗位设置明确, 岗位职责明确, 责任人到位, 避免因岗位职能混乱而造成的不利企业长期发展的影响。
(二) 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作用
要充分发挥企业的内部审计作用, 就必须提高企业的财务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 不可否认, 企业里可能有些负责任的财务人员或者管理人员。因此企业要做的就是发掘这样的人, 以点带面提高整个企业员工的素质, 从而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执行的力度。除此之外, 还应当注意首先明确内部审计的定位, 内部审计的职能不仅在于监督, 还应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内部审计在企业的话语权, 以制度管理企业, 以内控监督企业的管理, 从而避免领导一句话决策的现象。其次, 要提升企业的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此特征是内部审计得以发挥重要作用的有力保障, 如果连企业的内部审计都失去了独立性, 那么企业离破产也不远了。最后则是要扩大企业的内部审计范围, 通过加强事前、事中审计以及采用经济效益审计等方式, 来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监督力度, 从而使得企业的管理走向规范化。
(三)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风险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面对的现实, 特别是中小型企业, 其赖以生存的环境时刻在变化着。这就意味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在接受着新的挑战。内部控制理论要求, 评估风险和管理风险是内部控制得以实现的重要步骤。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构建起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第一, 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组织机构, 这是预警体系得以实现的前提, 所以该部门的财务人员应该尽量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实务操作能力。第二, 建立企业内部财务信息处理系统。此系统应当包括财务信息的收集、分析、传递以及处理归结等, 从企业的各个方面构建合理的企业财务预警信息库, 以备不时之需。第三, 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事实上, 企业的风险管理或者更大范围来说企业的内部控制, 都是属于企业文件建设的范畴。这也是企业软实力的体系, 是企业的灵魂所在。那么企业要建立预警机制, 以达到良好的内部控制效果, 必须提升企业的文化品位。而这就比让企业的员工和管理层一起去铸造, 二者缺一不可。所以, 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其实际上就是整个企业人员责任心升华的一个过程, 也是企业文化凝聚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武春梅.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问题研究[J].前沿, 2013 (19) .
[2]黄电.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管理创新研究[J].财会通讯, 2014 (07) .
【我国中小医院内部审计】推荐阅读:
我国医院内部审计07-17
我国中小企业投资06-09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06-19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06-26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12-24
以创新推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07-06
论我国中小机场的经营与发展08-16
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06-27
解析我国中小企业的困境与对策08-11
关于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