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假设(精选9篇)
财务假设 篇1
财务管理假设的研究直接来自于财务实践及其外部经济环境, 是财务理论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且在财务理论结构中居于相对独立的地位。但由于目前我国关于财务假设理论的论述近乎空白, 因此对其进行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一、财务管理假设的定义
财务假设是对财务存在的客观环境的一些不确定因素根据客观情况或趋势所进行的合乎情理的判断。它实质上是对不确定经济环境的预测, 是财务对象和财务目标研究的必要限定条件。财务假设包括财务学基本假设和具体假设。财务学基本假设是财务理论与实践的最根本的前提、假定, 在此基础之上可以演绎出财务学的基本概念、原则以及方法等。具体假设是基本假设的具体化, 也是基本假设的逻辑推演。对于财务管理假设的定义, 财务学界的认识基本一致。我们认为, 财务管理假设是指财务管理人员对那些无确切认识或无法正面论证的经济和财务现象所做出的一种合乎逻辑、情理的估计和推断。这一定义所揭示的财务管理假设的本质属性有如下两点:一是对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推断, 是客观环境和主观判断相结合的结果;二是其推断虽然与财务管理逻辑发展相关, 但并不是对财务管理的实际指导和规范, 而仅仅是对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些假定。
二、财务管理假设的性质
财务假设的性质分为基本假设和整体假设两个部分 (李泸松) 。但大部分学者提及的财务管理的性质都是指它的整体性质。如陈兴述在《试论财务管理假设》这篇文章中描述的, 具体包括:
一是客观性。财务管理假设来源于财务管理实践, 是对财务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反映、普遍性。财务管理实践丰富多彩, 反映出来的具体假设也不一样。
二是抽象性和代表性。作为一门学科的假设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代表性, 只有普遍意义上的财务管理假设才能推导出一系列财务管理概念和理论。
三是独立性。财务管理假设中的每一项内容应各自独立, 各项假设不能重复交叉, 其间没有从属关系。
四是包容性。几项财务管理假设结合之后, 应该隐含更多更为丰富的命题。
五是系统性。财务管理假设中的各项内容应相互联系、相互配合, 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动态性。财务管理假设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发展变化着的。若经济环境发生的变化使某项假设不能适应实践的需要, 这时就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三、财务管理假设的作用
支持财务管理假设起点论的学者认为, 财务管理假设作为财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是指作为财务理论体系的出发点, 是该学科理论体系赖以推理、论证的最本源性的抽象范畴, 财务管理假设不仅是财务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而且也是对财务理论体系的构成具有决定作用的理论前提。但还有学者认为, 财务管理假设作为财务理论结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其作用不能忽视, 但假设不是随意的猜想, 它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判断而提出的合乎逻辑的假定, 并经过不断实践得到验证, 在反复验证中探索出科学的奥秘和正确的理论。但是, 我们也不能盲目夸大财务管理假设的作用。财务管理假设虽然是一个简单的抽象范畴, 但它并不能对其他所有的抽象范畴进行推理。所以, 将财务管理假设作为财务理论研究的起点不能构成一个逻辑严密、内容完整的财务理论体系。我们应正确评价财务管理假设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另外一些学者认为:建立财务管理假设理论是建立和完善财务理论体系的先决条件;建立财务管理假设理论是改进财务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迫切要求;建立财务管理假设理论是繁荣财务理论研究、促进财务管理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王棣华先生认为, 财务假设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 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认识, 并认真地表述出来, 这对于完善财务理论、更好地理解财务概念会有一定帮助。
四、财务管理假设的具体内容
一是理财主体假设。理财主体是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独立的经营权和财产权的法律实体。该假设从空间上明确了财务管理活动的范围, 将各个理财主体的理财活动区分开来, 使财务主体、财务客体、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信息、财务管理方法具有了空间归属和特定的经济含义。同时, 该假设也明确了财务管理活动的服务对象。在我国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中,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企业正逐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理财主体, 具有了财务管理上的自主权, 能够自主地从事融资、投资和分配等理财活动。在现代企业制度下, 自主理财并不等于将理财主体的经营权和管理权完全集中在财务管理人员手中, 而是理财自主权在所有者、经营者和财务管理人员之间进行分割。企业作为独立的理财主体, 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轨道, 实现政企分开, 真正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特别深远的意义。理财主体假设为正确建立财务管理目标, 科学划分理财主体的权责利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是持续经营假设。这是假设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破产关闭或被兼并, 而是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这一假设从时间上限定了财务管理要素的具体范围, 它是企业财务管理进行预测、制定财务决策和计划, 进行财务控制的前提条件。如果下一期企业不能继续经营, 则对企业下一期财务活动进行预测、决策和计划便无必要。在财务管理上, 除非有证据表明企业将破产、倒闭, 否则, 都假设企业可以持续经营下去, 在现实中这是财务管理人员的唯一选择, 也是被公认的假设, 没有持续经营假设, 其他一切财务活动将无从谈起。
三是有效市场假设。根据法马的有效市场假设理论, 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上, 有关某个资本商品的全部信息都能够迅速、完整和准确地被某个关注它的投资者所得到, 进而该投资者能够根据这些信息明确地判断出该资本商品的价值, 从而能够以符合价值的价格购买到该商品。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上, 资本商品在某一时点的价格都已经充分反映了该资本商品的全部信息。有效市场假设就是指财务管理所依据的资金市场是健全和有效的。只有在有效市场上, 财务管理才能正常, 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才能建立。有效市场假设是建立财务管理原则, 决定资金方式、投资方式, 安排资本结构、确定筹资组合的理论基础。如果市场无效, 很多理财方法和财务管理理论都无法建立。
四是资本增值假设。资本增值假设是指通过对资本的合理营运, 能够使资本的价值不断增加。这一假设也指明了财务管理存在的现实意义。企业资产的价值在经营过程中只会出现三种可能:增值、贬值和价值不变。财务管理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企业的资产实现增值。这一假设为企业以最少的投入争取最大的产出, 力争低成本, 实现高利润创造了条件。这也成为企业进行各种财务决策, 编制财务计划, 加强财务控制的理论先导。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社会总资本的增值是一种规律, 它来源于社会的生产过程;但对于具体的理财主体而言资本的增值只是个假设, 因为企业在做出一项投资决策时, 一定是假定这笔投资能够带来收益即能实现投入资金的增值, 如果假定出现亏损, 企业是不会选择该项投资的。
要形成一个科学的财务假设, 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 应该对财务的概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往往对财务概念的理解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财务假设;其次, 一定要明确财务假设的本质是什么, 否则研究出的一系列财务假设理论, 要么科学性不强, 要么就不具备理论意义, 对实际工作也谈不上什么促进意义;第三, 财务假设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一种客观存在, 而不是一种主观臆断;第四, 要正确评价财务假设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但也不要过分高估其作用;第五, 要注意财务假设与其他相关财务概念的区别;第六, 任何事务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财务假设也是如此, 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体系, 所以自财务理论假设提出以来, 出现了许多的观点, 这些观点都是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 不断丰富完善的。
参考文献
[1]王化成:《财务管理研究》,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
对企业财务管理假设的思考 篇2
【关键词】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假设
一、财务管理假设的定义
财务假设是对财务存在的客观环境的一些不确定因素,根据客观情况或趋势所进行的合乎情理的判断。它实质上是对不确定经济环境的预测,是财务对象和财务目标研究的必要限定条件。财务假设包括财务学基本假设和具体假设。财务学基本假设是财务理论与实践的最根本的前提、假定,在此基础之上可以演绎出财务学的基本概念、原则以及方法等。具体假设是基本假设的具体化,也是基本假设的逻辑推演。对于财务管理假设的定义,财务学界的认识基本一致。笔者认为,财务管理假设是指财务管理人员对那些无确切认识或无法正面论证的经济和财务现象所做出的一种合乎逻辑、情理的估计和推断。这一定义所揭示的财务管理假设的本质属性有如下两点:一是对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推断,是客观环境和主观判断相结合的结果;二是其推断虽然与财务管理逻辑发展相关,但并不是对财务管理的实际指导和规范,而仅仅是对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些假定。
二、财务管理假设的特点
1、简单性。财务管理假设理论应具有逻辑上的简单性,即财务管理假设体系中所包含的相互独立的假设应尽量简洁通俗、便于理解,但这并不是指假设理论内容的浅显。
2、贡献性。财务管理假设除了要能说明其对系统有所贡献,还应隐含更为丰富的命题,使假设体系具备演绎性。
3、历史性与动态性。财务管理假设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总结出来的,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财务管理假设的认识水平。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财务管理假设认识的不断深入。
4、系统性。财务管理假设之间不仅不能存在矛盾冲突,而且要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各项假设之间能相互协调,从而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5、独立性。财务管理假设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独立的,任何一项假设不能推导出另一项假设,否则就应将这两项假设合并为一项假设。
三、财务管理假设体系的构建原则
1、解释性原则解释性原则。要求财务管理假设对诸如财务管理存在的客观依据、为什么需要对财务进行管理、为什么能够对财务进行管理等问题作出合理地解释。
2、预见性原则。预见性原则要求财务管理假设能够对财务管理中的未来事项作出科学地推测。
3简明性原则。简明性原则要求财务管理假设在逻辑上要简单明了。笔者认为,除以上原则外,财务管理假设在数量应具有适量性,不能一谈到财务管理假设系统,就是包含有十多个假设的假设体系。而应像财务会计假设一样,区区四个假设就涵盖了财务会计的全部给每个假设赋予十分丰富的内涵,而不需要建立所谓的具体假设或衍生假设。
四、财务管理假设的具体内容
1、资金时间价值假设。资金的时间价值是一定量资金在不同时点的价值量的差额。对资金存在时间价值的这种客观现象,经济学中有多种解释。“节欲论”认为时间价值是资本所有者不将资本用于生活消费而“节欲”的报酬;“时间利息论”则认为是因为人们对现有货币的评价高于对未来货币的评价;“流动偏好论”认为是放弃流动偏好的报酬;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运用资金具有时间价值这一假设,我们可以以一定的折现率把未来的现金流入或流出折成现值,从而进行股票及债券价格估算、投资项目现金流入净现值的计算等,为财务管理的短期、长期投资等决策提供依据和标准。
2、代理成本假设。所谓代理成本是指在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时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激励、监督等所付出的成本。根据理性人假设,经营者更关心个人的晋升、收入增加、地位提高等问题,这使经理人员的目标和股东的目标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因而就出现了代理成本问题。该假设在财务管理中运用于以下几方面:1、财务分析。通过有效财务分析发现经营者业绩的好坏,从而对经营者进行有效激励。2、资本结构决策和股利政策决策。已经有理论及实证研究表明,代理成本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
3、所得税影响财务决策假设。所得税对财务决策的影响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所得税影响资本预算决策。进行资本预算决策时,必须考虑所得税对现金流入以及对资金成本的影响。2、所得税影响资本结构决策。由于企业因负债而支付的利息可以在所得税税前扣除,这就使负债资金成本率较权益资金成本率低。3、所得税影响股利政策决策。由于支付股利需支付所得税,故所得税对股利政策决策亦有影响。
4、增量现金流入流出假设。所谓增量现金流入或流出,是指当企业新增一个投资项目后从整个企业角度考察所带来的增加现金流入或流出。新增一个投资项目后,该投资项目的产品有时会与其他投资项目的产品相互竞争,造成其他项目的销售收入下降,从而造成从整个企业角度考察时新投资项目带来的增量现金流入低于孤立地单个考察投资项目所带来的现金流入。同样,从整个企业角度考察的投资项目的增量现金支出有可能小于孤立地单个考察投资项目时所带来的现金流出。这是因为,企业可发挥各投资项目间的协同作用,使新投资项目的增量现金支出低于孤立的单个项目的现金支出。
【参考文献】
[1] 李双:“财务管理假设理论研究”,《财会月刊》,2006.6
[2] 成都:“财务管理假设理论研究”,《财会月刊》,2005.10
[3] 张景奇:“财务管理假设概论”,《财会月刊》,2003.9
论公司财务学假设 篇3
一、众说纷纭的公司财务学假设
任何理论都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尽管在很多财务学教科书中财务学假设尚未被作为一个专门的问题进行探讨或介绍,总体看假设问题在财务学体系中尚属缺位的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财务假设问题的研究或关注。在可以搜索到的财务学文献中,有关财务学假设的归纳和描述依然有很多种:
美国学者爱斯华斯·达莫德伦教授在《公司财务: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将“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函数”下的公司财务学的基本假设归纳为四组:
(1)有关股东与经理相互关系的假设:假定股东凭借他们的能力聘用或辞退经理,并制定补偿合同,从而监控经理的决策;而且,经理会根据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函数制定决策,即使该函数与他们自身的利益相冲突。
(2)有关股东与债权人相互关系的假设:为防止股东牟取债权人利益而产生零和博弈或负和博弈,我们假设债权人利益得到完全保护,这种保护可以在诸如投资或股利决策中制定明确限制牟取债权人财富的合约。此外,可以通过维护公司在债券市场上的良好声誉而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因为公司可能在将来还要进入债券市场筹资。
(3)有关经理与金融市场相互关系的假设:如果目标函数确定为股票价格最大化,我们必须假设存在一个价格能有效反映信息的金融市场。信息本身应能通过公司经理或该公司的分析人员及时、真实地传送到金融市场。市场效率这一概念并不要求市场价格总是等于真实价值,但它应是真实价值的“无偏”估计,虽然产生误差。
(4)有关公司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假设:一般当确定公司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时,我们假设因此而产生的社会成本像其他成本项目一样可以向公司追索和收取补偿费,或者相对财富最大化所产生的价值,社会成本很小。
王化成教授在《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一书中将财务管理假设概括为五项,即理财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有效市场假设、资金增值假设和理性理财假设。同时在书中介绍了其他学者的一些观点,而这些观点把诸如不确定性、财务预期、财务信息可靠性、财务资料可选择性、财务关系多重性、财务可控性、财务可管理、财务风险、财务环境和财务文化决定等概念纳入了公司财务学的假设体系。
实际上,是取名“财务假设”还是“财务管理假设”还是其他什么名称,也未完全一致。关于名称,王化成主张使用财务管理假设而非财务假设。笔者更倾向于使用“财务学假设”。在与财务相关的学科领域里,人们最熟悉的假设概念是“会计假设”。所谓取名“会计假设”而非“会计学假设”,在很大程度上是会计实务标准化的结果。在会计领域,“会计假设——会计概念框架——会计实务标准(会计准则)”三位一体和逻辑一贯。也就是说,当会计主体、持续经营、货币计量等假设在支撑会计学理论体系或概念框架的同时,也在支撑着一整套会计准则的建立和依据会计准则展开的会计实务工作。如同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佩顿所言:“现代会计不但需要在许多场合下运用估计和判断,而且整个结构都是建立在一系列的一般假设的基础上,换句话说,要有一些基本前提或假设支持会计人员对价值、成本和收益等作出特定的结论,否则,这些结论将难以成立。”因此,这些假设,对会计学理论的意义和对会计实务工作的意义几乎是等价的。
但在公司财务领域,实务工作尚未标准化。假设的意义对会计与对财务是有差别的。对财务来说,假设最主要的意义是建构公司财务学的概念或理论及方法体系,而依据这些假设所涉及的概念和方法体系未必就是并且在多数场合下也很难就是财务管理实际工作的标准或指南。以人们常说的“理性理财假设”,可以肯定的说,现有的公司财务学理论和方法体系确实是以“理性经济人”为前提假设推理和设计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实际的理财工作就都是理性的展开的,从而也并不意味着以理性为假设基础推导的财务学方法体系就是实际财务管理工作的指南。因此,财务领域的假设,更多的是服务于财务学概念与方法体系的推导和设计,而不是财务管理实务工作标准的设计和运行。正因如此,财务领域的假设一非稳定或确定,二存争议。有鉴于此,对公司财务来说,假设的意义总是与财务学的构建联系在一起,也就理所当然地称之为“财务学假设”这个最严格的名称。在一些情形下,直接称之为“财务假设”也可以理解。
二、公司财务学假设的体系结构
根据《韦氏新国际辞典》的解释,“假设的最贴切定义看来是:(1)就人们所认为当然地主张或公理所提出来的一种建议;(2)一种基本前提或假定。其中第一个定义是关于那些被假定为人们所公认的,而其有效性为其他假设或原则、准则、程序所需要的假设的阐述。”假设的提出,一般认为是对那些未经确切认识或无法正面论证的事物或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作出合乎事理的判断或推断。
实际上,假设是针对环境的不确定提出的。换句话说,假设的现实基础是环境不确定性,同时假设又指明社会的哪些环境因素对公司财务更相关和更重要。也正因如此,享德里克森在《会计理论》一书中称假设为“环境性假设”。
不确定性表示事物的随机性和非线性状态。公司财务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因素,比如人们从事财务活动的动机追求和思维方式的不确定性、公司经营持续和生存周期的不确定性、利率和汇率变化的不确定等等。面对众多不确定的环境因素,公司财务学在设计自己的决策与分析体系时,需要通过假设的方式,把财务决策和分析方法人为地置于环境可确定的状态之中,否则就难以设计出一套前后逻辑一贯的概念与方法体系来。
但是,各种不确定性的环境因素对公司财务活动的影响范围、方式和程度是有差别的。有些不确定性环境因素对公司财务活动产生直接的、全面的影响,而有些不确定环境因素仅仅影响个别财务决策与分析方法。据此,我们可以把环境、进而把环境性假设设计为由若干层次构成的一个假设体系。笔者的看法是,公司财务概念框架所依恃的假设体系包括基本假设和具体假定两个层次i。其中:
基本假设是对具有普遍意义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假定性命题,这些命题构成建构公司财务学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基本前提或主要逻辑基础,为推导出概括性的财务学基本概念、也为公司财务基本原则的建立及将原则应用于具体的财务决策和分析事项,提供一个有意义的框架,因而是财务学最基本的命题和概念。
财务学的基本假设有哪些?这是最值得研究的问题。可以肯定,达莫德伦所推导出的“财富最大化目标函数”的四项合理假设,都属于财务学的基本假设,但基本假设远非只有这四项。在西方的分科传统中,财务学属于应用经济学一个分支。即使我们不把财务学归属于应用经济学,也无法回避这样的事实:财务学日益经受经济学的重大影响。从财务学的学科归属以及财务学自身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看,一些被经济学所认可的基础性假设或基本假设,实际上也适用于财务学。这些假设至少包括:资源稀缺性假设、公司系合法虚构假设、经济人假设、零嵌入性假设等。这些基础性假设,实际上也是新古典分析范式的重要构件。另有一些命题,不属于经济学的普遍命题,但在财务学领域具有特殊的意义,并构成财务学体系建立的前提,包括资本市场有效性假设、可持续发展假设、债权人权益得到保护假设、社会成本为零假设、现金流动制假设等,自然也构成财务学基本假设的范畴。
值得关注的是现金流动制。在会计学领域,国际会计准则将权责发生制纳入会计基础性假设的范畴,财务学显然不是遵从权责发生制的假设,财务学的收益与成本等相关概念,都是假设在现金流动制假设的基础上。认识到这一点,对正确理解和把握财务学的基本概念及其与会计学基本概念的关系尤其重要。比如利润概念,在会计学上,利润是依权责发生制基础确认和计量的,而财务学的利润是依现金流动制的基础确认和计量的。在财务学上,利润与现金流量的数量关系是“现金净流量=利润+折旧”,而在会计学上二者的数量关系等式是“现金净流量=利润+折旧±应收应付等往来差额”。这个差别的形成,显然是与两门学科所依侍的基本假设的差别有关。
有些概念被纳入财务学假设体系是不适当的,比如不确定性、财务环境和财务文化决定等等。财务环境本身就是不确定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并且环境不确定是假设提出的客观基础或依据。这样理解的话,再把“不确定性”作为“假设”来看待就不合适了。类似的情形还有财务可管理、财务关系客观性或财务关系多重性。至于财务环境、财务文化决定假设,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提法,也就是常被批判的“环境决定论”。
技术性假定常常是假设研究领域被忽视的领域,即使是会计学假设的研究也不例外。然而事实上,许多对具体财务决策与分析问题产生影响的假设,也就是技术性的假设,是理论建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比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PAM),仅就作为其建立基础的马科威茨模型,就内含如下具体假定:(1)投资者希望财富越多越好,效用是财富的函数,财富又是投资收益率的函数;(2)投资者能事先知道投资收益率的概率分布为正态分布;(3)投资风险用投资收益率的方差或标准差标识;(4)影响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为期望收益率和风险两项;(5)投资者都遵守主宰原则(Dominance rule),即同一风险水平下,选择收益率较高的证券;同一收益率水平下,选择风险较低的证券。至于附加的条件就更多了,而所有附加的条件均可以视为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技术性假定。
基本假设与具体假定的理论意义是不同的。基本假设是对一些事物的基本命题,是其他财务学概念的基础,应纳入财务学概念框架或理论体系,在整个财务学概念框架中占有独立席位,并且是与财务目标函数处于同等地位的概念要素。至于具体假定,因其对财务学理论不具有整体性影响,可以不纳入财务学概念体系。这里的分析也说明,笼统地把财务假设或财务学假设说成是财务学理论的组成内容是不恰当的。
三、公司财务学基本假设释义
基本的财务学假设中,经济人假设、市场有效性假设等,已被经济学的各个领域所熟悉,本文仅就其中很少被研究者纳入假设体系的或者是需要重新理解的几项基本假设的内涵做些阐释。
(一)资本稀缺性假设
经济学是研究一个社会的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和利用的科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公司财务学实际上就是研究一家公司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本以创造更多的价值,并将新创造的价值在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合理分配。这个定义的背后,隐含着财务学的两大核心思想:单个公司的资本是稀缺的;公司必须有效地加以利用。
资本稀缺性作为一项财务学假设,内含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财富最大化或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定位;二是最大化的目标函数所决定的公司对发展或投资机会的最大化追求和因此而决定的对资本的无限需求;三是宏观和微观层面的资本供给的有限性。
把资本稀缺性假设作为财务学的一项基本假设,至少是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资本稀缺性是财务学永恒的研究主题。资本的稀缺性决定了公司无法无限地把握投资机会,公司必须做出选择,选择用有限的资本做有限的投资。面对着资本的多种用途和目的,公司必须进行有效的选择,这恰恰是20世纪60年代财务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以来,所孜孜不倦研究地主题;二是稀缺是交易的基础,而资本的交易又是现代财务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在社会学上,稀缺是交易的条件则是普遍的观点。在经济学上,常见的解释是稀缺使资源有了价格,这实际上也是把“稀缺——交易——价格”三位一体的结论。现代财务学关注资本资源的有效配置,主要的还是与资本市场联系到一起,并以资本市场为背景,研究资本市场平台上的资本交易及借助资本交易所完成的资本的流动和配置,而这些都与资本稀缺性假设难以分离;三是稀缺还是产权制度产生的基础。现代财务学非常关注产权问题。而在经济学家们看来,产权与稀缺是有机联系的。制度经济学家阿尔钦就曾说过:在本质上,经济学是对稀缺资源产权的研究,也就是一个社会中的稀缺资源的配置就是对使用资源权利的安排。
(二)公司系合法虚构假设
“公司”概念被经常使用,并且在很多文献(特别是国内文献)中被作为“理财主体”来使用。多数人理解,所谓的“公司财务”,实际上就是以“公司”为主体的财务活动,或者说就是“公司”内部的财务及管理活动。从形式上看,这样的理解似乎是正确的,因为教科书通常就是把“公司财务”视为与“公司决策”而不是与股东决策或债权人或其他利益相关者决策有关的事项。
但是,也许人们忽视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事实:在主流的经济学和财务学理论中,“公司”的独立性或独立地位是没有被认可的。尽管我们在相关的文献中经常看到“公司财务”的概念,但“公司”一直是被作为一种法律上的虚构来看待的。且看对公司财务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代理成本模型的创始人或倡导者詹森和麦克林在其1976年的经典论文中的一段经典描述:
“企业不是一个个体,它是一种法律假设,它可以作为一个复杂过程的聚焦点,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相互抵触的诸多目标会被一个契约关系的框架带入均衡。在此意义上,企业行为就像市场行为,也就是说,是一个复杂的均衡过程的结果。我们难得会坠入将小麦市场或股票市场描述成为一个个体的圈套之中,但我们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把组织视为有刺激的和有意图的个人。……企业视为一组个人间契约关系的连接可以使这样一种观点得以澄清,用提出诸如‘企业的目标函数是什么’或‘企业是否有社会责任’这类问题来暗示企业的人格化是种严重的错误。”
在财务学上,把公司视为契约的联结点,或把公司视为一种法律假设,等于是要把公司确认为股东的附属机构,进而为“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函数的设定奠定基础。如同詹森和麦克林所指出的,当公司系法律假设时,提出诸如“企业的目标函数是什么”或“企业是否有社会责任”这类问题是个严重错误。公司不是实体,因此没有自己的目标函数,所谓的目标函数只能是针对它的所有者——股东的。
(三)零嵌入性或社会成本为零假设
“嵌入性”(embeddedness)是揭示经济行为与社会结构之间关系的概念,是对待经济与社会关系的立场。嵌入性有三种类型,即零嵌入性、强嵌入性和弱嵌入性。主流的公司财务学在对待公司及其财务行为与社会关系上的基本立场就是零嵌入性。在财务学领域,零嵌入性假设的基本含义,是公司财务行为与社会不存在直接的和重大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社会结构因素对公司财务决策及控制行为没有影响,或者即使有所影响但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基于零嵌入性假设,公司财务学在设计财务决策模型时,完全不考虑公司财务行为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也不考虑公司财务决策行为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后果。在一系列财务决策模型中,所考虑的因素都是对公司范围内的经济成本与经济收益或对股东利益产生直接影响的现金流量因素。甚至于,在整个公司财务学的教科书中,通篇就看不到“社会”二字。
但是,从现实看,公司的行为确实会导致社会的后果,有许多社会的影响,给社会做贡献的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很多的成本或损失,诸如环境破坏及损失、资源耗竭与损失、社会诚信体系的损害等。在很多情况下,公司行为的社会成本是巨大的,而不是忽略不计的。这些社会成本或损失,原本应该构成公司财务决策和财务评价的重要因素,但在“零嵌入性”假设的支持下,主流的财务学倒是视而不见的。这也说明,零嵌入性假设及其所支撑起来的财务学体系是远离现实社会的体系,因而也是需要改进和优化的体系。
(四)可持续发展假设
在有关财务假设或财务管理假设的研究中,学者们几乎普遍性的认同“持续经营假设”的存在。不过,是取名“持续经营”还是“可持续发展”,也是值得讨论的。
在会计学上,“持续经营”是一个基本假设,其意义是指除非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否则会计上都假定企业能够按照既定的方针和目标持续不间断地经营下去。会计的目标是提供相关、可靠、有用的信息,与企业“经营”采取“简单再经营”与“扩大再经营”的形态或方式无关,持续经营假设仅仅为设计确认和计量的标准提供一种基础。财务学就不同了。主流财务学的意义是,公司财务的目标函数是股东财富最大化或公司价值最大化,无论何种最大化概念,在目标函数的导向作用下,公司都应该选择“扩大再经营”的经营方式,换句话说,财务意义似的“经营”应该是“扩大再经营”而不是“简单再经营”。从这个意义上说,为便于与会计学的持续经营假设区别开来,笔者认为财务学上适当的名称应该是“可持续发展假设”。
可持续发展假设的客观现实基础是企业寿命的不确定性。但是,可持续发展假设毕竟还是从财务目标函数推导出来的一个假设。要实现股东或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公司就必须不断的或可持续的发展,而要发展,就必须不断的有可供选择的投资机会或投资项目。因此,可持续发展假设要求公司财务学在内容上的安排应该是“注重投资而不是筹资”。在西方财务学教科书中,常见的提法是公司财务主要解决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和股利决策三项内容,在教科书内容体系的安排上,通常也是把“投资决策”置于首先的位置,其中的奥秘就是最大化目标函数和可持续发展假设。可持续发展假设自然会派生出财务分期的假设来。
其次,可持续发展假设为财务决策标准的选择和设定提供了基础。由于假定公司是可持续发展的,公司决策分析中估算现金流量、确定风险和报酬、选择计价基础等要素时,其时间因素易于把握。而当明显出现不可持续发展的情形时,清算财务又提供了明显不同的解决方案。
当然,可持续发展假设也会受到挑战。面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笔者曾于2009年明确提出“阴态财务学”的新概念,基本观点之一就认为国际金融危机这种极端化的经济运行状态(或者称为“阴态经济”),直接冲击和挑战主流理论的经济常态运行和公司可持续发展假设,也冲击和挑战着以此为基础或前提的主流财务学理论,因此需要研究并建立适合“阴态经济”这种特殊状态的特殊财务理论——“阴态财务学”。
(五)现金流动制假设
众多周知的事实是,会计学的构造以权责发生制假设为基础,但同样的概念并不适用财务学。财务学和经济学逻辑一贯的假设是现金流动制,或者收益性与流动性具有一致性假设。
市场经济中,收益性与流动性、物流(或业务流)与资金流,可以是统一的也可以是分离的,分离的状态可以是先有资金流再有物流,也可以是先有物流后有资金流。针对收益性与流动性的关系,财务学与会计学作出了不同的选择,这是理解会计学与财务学的差别时应该注意的问题。财务学中的收益都是带来现金流入的收益,财务学中的成本费用都是产生现金流出的成本费用,财务学上的净收益或净利润也都是导致现金净流量的净收益或净利润。同样的概念或术语,在财务学与在会计学上的意义却是完全不同的。这显然是现金流动制与权责发生制的差别造成的。
现金流动制在概念上不同于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是基于已经“实现”的收或付,其时间基础是面向历史或过去的,而现金流动制的确认范围可以是已经实现的也可以是可能的或虚拟的现金流动,可以处理现在或未来可能的现金流动。在数量确定的方式上,收付实现制所选择的计量基础是历史成本,而现金流动制最为理想的计量基础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由于财务学主要是解决面向未来的一系列投融资决策问题,因此,选择面向未来的现金流动制比收付实现制更为合理。
SUMMARY/概要
有些概念被纳入财务学假设体系是不适当的比如不确定性、财务环境和财务文化决定等等。财务环境本身就是不确定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并且环境不确定是假设提出的客观基础或依据。
参考文献
假设作文600字 篇4
假设我是校长,我不会强求先生按着课表上课,而是依据本人的兴味选课上,想上什么课就到那个教室去,就像《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小林宗作校长一样。可是我也不会让先生老是上同一种课, 假如他们不听,我也只会耐烦地劝导他们,相对不会叱骂。假如有的先生不爱动,我一定“逼”着他们去上体育课,身体好才有反动的本钱嘛!
假设我是校长,我会让先生坐在一个大圆桌上吃饭,并允许他们开“茶话会”,只需他们不把屋顶掀翻就行。半夜,我会让教师给先生一点休息的工夫,精神充分才干学得好!我一定不会让教师 半夜上课的。
假设我是校长,我一定会完成“小班化”,让每个班只要20个先生,教师每一团体都能顾及到,可以让每一个同窗上课都可以发几次言,遇到才能差的先生教师还可以停止一对一辅导。而不是像 如今,一个班五十几团体。
假设我是校长,我一定不会让教师拖堂,就算没讲完也不行,由于这样先生就会意生怨气,从而上课成心走神,不听讲。
假设我是校长,我会布置过量的分层作业,而不是像如今,好同窗吃饭前就能把作业全部写完,而速度慢的,要做到早晨十点。分层了就有大不同了,各自有各自不同的作业,可以让大家都七点左 右写完作业,剩下的工夫还可以做做课外题,看看课外书。
财务管理假设及财务管理原则研究 篇5
1.1 市场的含义
经济学家通过对以往的理论研究分析, 财政管理假设的形成必须依靠有效市场才能得以健全的发展, 才能长期有效的生存下去, 而这里的市场则是指当前情况下的金融市场。笔者认为, 金融市场只不过是有效市场中的一部分, 它还包括生产市场、人才市场, 甚至还包括网络的交易市场等等, 我们必须全面的了解它, 在此基础上知道财政管理也是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 同时其自身也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体系。我们应该知道不论是哪种要素要想公平、合理、健全的发展就必须在市场中形成的竞争机制下随供求关系变化的价格机制的合理发展, 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1.2 市场有效性
市场有效性是指市场价格的有效性, 也就是市场上的价格水平反映了交易者对价格的集体预期, 同时也显示信息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一个包括资本、商品、人才、信息等资源的有效市场的存在有其重要意义:首先, 企业可以按照可预期的合理价格在资本、商品、人才等市场上获取企业所需要的资本、商品、人才、信息等资源要素, 以满足企业进行商品经营和资本经营的需要。其次, 企业可以利用资本市场、商品市场等市场环境, 将闲置资本以适当的方式在资本市场上进行投资以满足企业资本增值的需要, 将商品在市场上销售以实现价值增值, 将设备等闲置生产要素在市场上进行重新配置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再次, 企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运营效率等理财成果可以通过市场得以恰当反映。
1.3 有效市场假设所推演出的财务管理原则
1.3.1 市场中心原则
任何的经济活动都是围绕着市场进行的, 企业的理财活动也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在对市场发展的合理预测的基础上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进行财政管理时, 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 选择适合自身发展, 实现自身价值的决策方案, 尽量地减低投资的风险。企业要想在市场活动中获得最理想的经济效益, 就必须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前提进行决策。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得到快速的发展, 人才是关键。企业的财务人员必须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知识, 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决策的水平, 掌握市场发展脉络, 做出科学的决策。
1.3.2 双方交易原则
市场经济下的交易不可能是单方面的, 基本都是两方以上的, 在经济活动开始到结束, 交易的双方都是根据自身的交易利益来进行决策的, 这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 但是企业在进行财政决策时, 不应该只是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还应该考虑到对方的利益, 尽量达到双赢的最佳状态, 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实现长远的合作。
1.3.3 信号传递原则
在财政管理活动实行的过程中会传递出一定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比任何其他的宣传更加有说服力, 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会使接收到信息的人对于企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有个更好的判断, 所以企业在进行财政管理决策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决策本身, 更应该考虑到决策所带来的信息传递, 这些信息的好坏会直接对市场上的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2. 财务主体假设及其推演出的财务管理原则
2.1 财务主体的空间属性
财务主体可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理解: (1) 绝对财务主体和相对财务主体。绝对财务主体是指拥有并控制一定的经济资源, 并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单位, 它必须拥有独立的资金, 并承担与资金相匹配的财务责任, 享有独立的财务权, 绝对财务主体就是一个法人。相对财务主体是指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这种经济实体更多的是在绝对财务实体内部进行独立经营的分厂或分公司, 相对财务主体同样也拥有并控制一定的经济资源, 只不过其控制资源的范围或能力受到限制。 (2) 实体财务主体和虚拟财务主体。实体财务主体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财务主体。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某些所谓企业为完成某种产品或作业而把分散在不同地区的企业主体 (如经营者、供应商、销售商) 通过网络联结在一起, 它们分工协作、共同分享利润和承担风险, 这样就产生了虚拟企业。
2.2 财务主体假设所推演出的财务管理原则
2.2.1 理性理财原则
作为财政管理的主体, 我们在进行理财的过程中必须对其具有理性的认识和分析,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认科学合理的管理目标, 尽量地减少在实施财政管理时盲目的计划目标, 对其自身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2.2.2 风险、成本与收益均衡原则
在财政主体理财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风险、成本、收益这三方面。在进行财政管理的过程中只有实现这三方面的均衡才是企业实现最大收益的最佳方案, 在成本和收益两方面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尽量选择风险小的方案。在财政管理的过程中一般主体都会尽量地寻找风险小的收益多的、投资少的决策方案, 坚持此项原则是理性理财的必然选择, 是企业进行财政管理的内部要素。
2.2.3 货币时间价值原则
货币是市场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 货币在市场流通过程中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一定的增值, 我们通常称之为货币时间价值, 这是贯穿财政管理体系的一个基本原则, 作为企业在进行财政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考虑这一原则, 主要就是把不同时点流出和流入的货币运用折现的方法计算为同一时点的货币流通并进行细致的比较。
2.2.4 资源配置原则
财务管理的对象是其包含的各种资源, 实现资源配置就是实现市场资源的合理化的应用, 这也是企业想要实现的财务管理的目标, 根据市场的现状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尽量实现资源供求关系的平衡, 特别能够在时间和数量上达到理想状态。
3 持续理财与财务分期假设及其推演出的财务管理原则
3.1 持续理财与财务分期假设的内涵
持续理财与财务分期假设是指财务主体将其理财活动持续至实现它的计划和完成受托责任为止, 这一假设是基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理财的持续时间不确定而提出来的。该假设包括以下内容: (1) 财务主体能够持续生存并将按照现在的经济组织形式在存续期内不断地进行其经营活动; (2) 财务活动伴随着其经营活动连续不断地进行,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进行破产清算; (3) 财务主体能够通过理性理财行为, 确保财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理财活动的持续进行; (4) 财务管理将按管理要求划分出若干连续的财务管理期间 (如年、季、月、日) , 实行分期管理。这一假设从时间上限定了财务管理的具体范围, 使财务主体、财务管理客体、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信息和财务管理方法有了时间上的归属。
3.2 持续理财与财务分期假设所推演出的财务管理原则
3.2.1 财务分期原则
在进行财政管理的过程中, 财政管理的主体应该根据自身发展不同阶段的现状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财政管理的目标, 对于财政发展的预测应该考虑到财务管理所处的不同环境, 并且根据自身发展的目标制定出不同时期的财政报告。
3.2.2 可持续理财原则
在财政管理中的理财也应该坚持可持续的发展, 此项原则注重的则是在财政管理的过程中对财政主体未来存在性的预测, 这项原则对于财政管理的发展, 特别是在理财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财政管理活动中财政主体应该站在发展的角度看问题, 以实现长远利益为目标, 不能只局限于眼前, 实现财政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财务假设 篇6
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 作为财务报表信息系统运行的基本前提条件, 不能由其他前提条件推导而得出, 否则, 也不应将其列为基本假设。财务报表基本假设, 与自然科学不能直接加以验证的具有相似性。“直接验证假设是困难的, 这首先是因为假设是作为基础而存在的。假设是理论体系的基础, 所以, 在它们的下一层没有东西可依托, 并且用来对它们加以论证。其次是因为如果假设可以被直接验证, 那么, 就可以将它们作为假说使用, 就可以出示证据来支持或否认它们。”可见, 不能将假设与假说混为一谈。假说是以假设为基础, 经过逻辑推理得到的命题或结论。财务报表基本假设的这一特征, 可以概括为财务报表基本假设的基础性或公理性。
尽管假设可以看作是不能直接加以验证的公理, 但假设却是以事实为根据的。财务报表基本假设, 是财务会计所处的市场经济环境的反映。如果基本假设较严重地偏离实际, 那么以此假设推导出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 将会与现实的事实不符, 从而达不到我们所需求的目的。当通货膨胀严重地出现时, 币值不变假设就严重地偏离实际, 以此假设为基础推导出的历史成本原则和编制的财务报表将不能反映客观实际情况, 从而达不到财务报表评价受托经济责任的目的。当企业处于破产清算状况时, 如果仍然按照基于持续经营假设的会计原则、程序和方法编制财务报表, 那么这样的财务报表也是毫无意义的。新兴的网络公司, 可因某项业务成交而成立、因某种业务或交易完成而终止, 其存在时间的长短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当某网络公司存在时间很短的情况下, 依然应用传统的会计分期来提供财务报表, 无疑是抱残守缺。因此, 我们应不断地检查基本假设, 根据新的证据看它们是否已失效;如果某项基本假设已失效, 那么就必须以更符合客观实际的假设替换之。
根据以上所述的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的特征, 我们检查一下有没有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未被指示出来。隐蔽的基本假设, 不利于我们经常地对其有效性进行检查, 不利于我们认识财务会计的特征和局限性, 从而不利于我们改进财务会计和建设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的财务会计, 主要的财务报表依然是三张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如今, 又出现了“第四财务报表”, 英国称之为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 美国称之为全面收益表。“第四财务报表”是利润表的扩展, 它既包括已实现的收入、利得、费用和损失, 又包括已确认、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这四张财务报表的出现顺序是:先有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而后出现现金流量表, 最后是“第四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全面收益表, 其确定基础均是权责发生制;而现金流量表, 则是现金流量制。全面收益表已突破了利润表的实现原则。四张财务报表的发展和变革, 反映了经济环境的变化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和提出的新要求。四张财务报表中, 最基础的财务报表是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基础是基本会计恒等式, 基本会计恒等式反映了资产与其权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恒等关系, 而资产和权责两个概念, 从一开始就是由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 不能由前述财务会计的四项基本假设推导得出, 因此, 它应是财务报表的某一项基本假设。
二、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及财务报表目标的关系分析
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与财务报表的目标是相互制约、互为条件的。财务报表的四项基本假设, 为财务报表评价受托经济责任创造了条件。通过设定会计主体, 使其按特定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与其所有者资金的经济活动、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区别开来, 从而明确了财务报表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两项假设, 满足了所有者评价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及时性, 因为若没有会计分期, 只能等到会计主体的全部经营活动结束时才能提供会计信息。货币计量假设, 使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综合评价成为可能。已发生交易或事项假设, 表明所有者对经营者的受托经济责任评价是以已经发生的经营活动为依据的, 从而保证了评价的客观性。权责发生制, 是指在按会计期间对经营者进行评价的前提下, 以“权利”、“责任”在某一会计期间是否发生为标准, 而不是以是否收到或付出现金为标准, 确定该会计期间的盈亏;现金流量制, 则以是否在某一会计期间流入或流出现金为标准, 确定该会计期间发生的各种类型的现金流入或流出量。在商业信用广泛存在的经济环境中, 以“权利”和“责任”是否发生为标准确定经营业绩, 最直接地满足了评价受托经济责任的目的。但另一方面,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又不能离开现金, 在有借贷的企业里, 若不能按期以现金还贷, 还可能遭受被债权人逼迫而破产的危险。尽管利润要向现金转化, 但它们毕竟在时间上不一致, 更何况利润转化为现金的过程还伴随着风险, 即存在不能顺利转化的可能, 所以经营者受托经济责任的评价, 尚需借助于建立在现金流量制基础上的现金流量表。
以上是财务报表的目标影响和制约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的一面。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也有影响和制约财务报表目标的一面。财务报表的目标, 为什么定位在评价受托经济责任、而不是决策有用性?资本的所有者将资本投入企业并委托经营者经营, 其实不但关心投入资本已经取得的成果, 同样关心未来的应用成果。但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企业体制下, 资本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评价以及对经营所取得成果进行分配时所需要的信息, 要求具有相当程度的客观性和可靠性。显然, 对未来经营情况的预测信息难以满足客观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而建立在基本假设基础之上的财务报表则可以基本满足这种要求。
资本的所有者在进行决策时, 就更需要预测未来的会计信息了, 但现行的财务报表却无法提供。那么, 是否可以更换财务报表反映过去交易或事项的假设, 使财务报表既反映过去又反映未来呢?至少目前还难以做到。如果硬性为之, 恐怕评价受托经济责任的目标也无法实现了。
参考文献
[1]陆静.财务报表的基本特性及财务会计报表分析的重要性[J].企业研究, 2012 (14) .
财务管理假设理论研究综述及启示 篇7
一、现有财务管理假设的主要观点
由于外部环境的复杂性, 在财务管理实践中, 有些不确定的或无法正面论证的因素, 对这些因素认识不清楚或不一致会导致理论的混乱和财务结论的不一致。如果不对客观存在的财务管理假设进行明确的表述和有效的讨论, 将无法在财务管理中进行推理或做出结论。从现有文献看, 目前我国尚无公认的财务管理假设。
在我国最早研究财务基本假设的是王广明和刘贵生 (1989) , 他们认为财务基本假设包括理财主体与自主理财假设;资金市场健全假设;连续经营假设。
陆建桥 (1995) 提出了财务管理的5项基本假设:财务主体假设;理性财务行为假设;不确定性假设;财务预期假设;财务信息可靠性假设。
王棣华 (1997) 提出七方面的假设:独立理财主体假设;谋求价值增值假设;财务风险假设;财务关系客观性假设;利益平衡分配假设;财务环境、文化决策假设;财务科管理假设。
吴树畅 (2003) 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假设:财务主体假设;资本增值假设;市场有效假设;经济人假设。
王化成 (1999) 认为财务管理假设可按财务管理的空间、时间、环境、对象和财务管理的行为分别安排五个一级假设:理财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有效市场假设、资金增值假设和理性理财假设。
二、对财务管理假设主要观点的评述
从研究的内容看, 上述观点对财务假设分歧较大, 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财务假设分别为财务主体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因为无论从哪个方面, 在什么环境中研究财务管理都离不开特定的主体, 对财务主体做出假设是毫无疑问的。另外我们把财务看做一种价值运动, 持续经营是这种价值运动存在的必要环境。由于探讨的财务管理的环境不同, 又形成了大量不同的假设如资本市场, 财务风险, 财务分期等假设。但所提出的假设主要存在两方面的缺陷:一是, 概念模糊不清, 将财务目标、财务原则、财务客观规律与财务假设相混淆;二是, 对财务假设的种类和层次认识不清。
三、财务假设的内容
本文认为根据财务假设逻辑思维抽象层次的不同, 可以将财务假设体系分为基本假设和派生假设。各个假设都应来自复杂财务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的提炼, 基本假设主要是针对财务环境中的空间、时间、环境三方面因素形成三个基本假设 (一级假设) 分别为:独立财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有效市场假设。在基本假设的基础上结合财务人员实施财务行为, 实现财务目标的需要形成四个派生假设分别为:理性主体假设、财务风险假设、时间价值假设、资金增值假设, 其中前三个假设为一类用于约束财务行为以实现财务目标形成财务行为约束类假设, 资金增值假设为一类用于指引财务行为确定财务目标形成财务目标假设。具体财务假设体系可以用下图1来表示:
(一) 基本假设
1.独立财务主体假设
独立财务主体假设明确了财务管理工作的空间范围, 将一个主体的理财活动同另外一个主体的理财活动相区分。凡是能够拥有或控制一定经济资源, 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理财活动, 具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物资利益的经济主体都可以被称为是财务主体。
独立财务主体假设在空间上限定了财务活动的范围, 可以说任何一个企业的财务活动, 筹资活动, 投资活动以及收益分配活动都是围绕企业这个财务主体展开。独立财务主体假设, 说明了财务管理存在的必然性。如果没有财务主体的存在, 就不能有效地组织财务活动和调节财务关系, 就无法说明企业为什么要进行财务管理。
2.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是指独立财务主体在可预见的将来, 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 而是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并且能执行其预计的经济活动。持续经营假设明确了企业财务活动的时间范围, 是对企业财务活动无限延续的一种科学推断。
持续经营假设是财务管理上一个重要的基础前提, 具体反映在, 在进行筹资决策时, 要注意合理安排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的关系;在进行投资决策时, 要合理确定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的关系;在进行收益分配时, 要正确处理各个利益集团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 这些决策都是建立在此项假设基础之上的。
3.有效市场假设
有效市场假设是指财务管理所依据的资金市场是健全和有效的。有效市场假设明确了财务管理活动的市场环境, 在这种有效的市场环境中, 企业能够以合理的价格筹集到企业所需的资金, 并能为企业闲置的资金找到有效的投资方式, 同时企业资金的流通能够在有效市场上得到清晰、真实的反应。
有效的资金市场是企业财务活动最重要的外部环境, 是建立财务管理原则, 决定筹资方式、投资方式, 安排资金结构、确定筹资组合的理论基础。企资金市场正是为企业筹资、投资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场所。如果市场无效, 很多理财方法和财务管理理论都无法建立。
(二) 派生假设
派生假设是结合财务管理活动及目的在基本假设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因此必须先有基本假设, 才能产生派生假设。没有基本假设, 一切派生假设就没有意义了。
1.行为约束类派生假设
行为约束类派生假设是指进行财务理论研究或实施财务管理实务时必须对这些假设进行考虑, 如果不考虑将会造成财务活动的结果出现错误。
(1) 理性行为假设
理性行为假设是指独立财务主体都是理性的, 因而, 他们的理财行为也是理性的。他们都是理性的经济人, 在对众多方案进行选择时, 总是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
理性行为假设是确立财务管理目标, 建立财务管理原则, 优化财务管理方法的理论前提。例如, 财务管理的优化原则, 财务管理的决策、计划和控制方法等都与此项假设有直接联系。
(2) 财务风险假设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 由于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 使财务系统运行偏离预期目标而形成的利益损失的不确定性。
财务风险通常有筹资风险, 投资风险, 收益风险, 外汇风险, 政策风险等。财务风险假设为企业为企业指明了面临的外部环境, 内部条件变化可能出现的风险。在财务管理原则中必须注重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原则, 要求企业科学预测风险, 有效回避和分散风险。
(3) 资金时间价值假设
资金时间价值假设是指货币是按一定比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值的。与货币时间价值假设有关的现值、终值、利息、利率的计算, 都是这一基本假设的有效应用和发挥。
财务风险和资金时间价值都已成为一种客观的经济规律, 财务管理人员在进行筹资、投资、分配等财务管理活动时, 必须考虑财务风险和资金的时间价值, 必须以这两个约束条件为前提。
2.财务目标类派生假设
资金的增值假设是指通过财务管理人员的合理营运, 企业资金的价值可以不断增加。这一假设实际上指明了财务管理存在的现实意义。
财务假设 篇8
从上述本质属性可以看出, 财务管理假设与财务管理惯例、财务管理原则和财务管理理念是有区别的。财务管理惯例是人们在长期的财务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习惯做法;财务管理原则是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规范;财务管理理念是人们在财务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一些看法或思想, 以上三者都是直接指导和规范财务管理实践的, 不是推断。而财务管理假设对财务管理活动而言, 则是一种假定, 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不构成实际应用中的直接指导和规范。
一、财务管理假设的逻辑分类
1. 主张把财务管理假设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
财务管理假设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财务管理假设包括财务管理基本假设、财务管理基本假定和财务管理假定三个层次;狭义的财务管理假设指的是财务管理基本假设。财务管理基本假定是指财务管理原则, 财务管理假定是指在进行财务估计、使用财务管理方法时的假设条件。采用狭义财务管理假设的概念更加合适, 并且指出财务管理假设体系应由有效市场假设、财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与财务分期假设、委托代理假设四个假设组成。
2. 主张把财务管理假设分为主体内部环境的财务管理假设和主体外部环境的财务管理假设。
任何事物都是在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发展的, 企业的财务管理也不例外, 因此, 财务管理假设应分为主体内部环境的财务管理假设和主体外部环境的财务管理假设。
3. 主张把财务管理假设分为基本假设和派生假设。
财务管理假设可分为财务管理基本假设和财务管理派生假设。每个基本假设又可根据不同情况派生出一个或几个次要假设, 各个假设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形成一个有机的财务假设体系。
4. 主张把财务管理假设分为基本假设、派生假设和技术性假设。
综合目前各学者所罗列的财务管理假设, 可以看出其中至少存在基本假设和派生假设两个层次, 将这些假设运用于实践, 又产生了技术性假设。财务管理的基本假设主要包括理性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有效市场假设、财务风险假设和财务可控性假设五个方面。
从以上的表述中可以得到两点认识: (1) 有关学者对财务假设逻辑体系的意见差别较大, 不仅数量上不一致, 分类的角度更不一样; (2) 有些分类采用了“基本假设”与“派生假设”的观点, 在较大的差异中存在着共同点。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财务管理假设逻辑体系可以分为财务管理基本假设和财务管理派生假设两大类。这样分类特征明显、界限清楚便于开展研究工作。财务管理基本假设和财务管理派生假设的关系表现为:基本假设是派生假设的基础, 派生假设是在基本假设之上派生而来。上述持各种分类观点的学者, 在研究中也经常使用这两个概念。在把逻辑体系分为基本假设和派生假设的情况下, 可进而研究具体的财务管理基本假设的内容。
二、我国财务管理学者对财务管理假设的看法
王广明与刘贵生是国内最早研究财务基本假设的学者, 他们认为, 财务基本假设是财务理论研究中对财务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提出的一些基本设想, 是财务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前提条件。他们认为, 财务的基本假设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理财主体与自主理财假设; (2) 资金市场健全假设; (3) 连续经营假设。
陆建桥认为, 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都是以假设为逻辑起点的, 然而, 在财务学的研究中, 却忽略了这一点, 因此, 呼吁加强财务管理假设的研究, 并提出了财务管理的五项基本假设, 它们分别是: (1) 财务主体假设; (2) 理性财务行为便设; (3) 不确定性假设; (4) 财务预期假设; (5) 财务信息可靠性假设。
在试图构筑财务假设体系的同时, 张家伦还列举了每一假设衍生的重要财务概念, 并指出:从总体上说, 财务假设是财务概念和财务程序与方法的逻辑起点。
王核华认为, 财务假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独立理财主体假设; (2) 谋求价值增值假设; (3) 财务风险假设; (4) 财务关系客观性假设; (5) 利益平衡分配假设; (6) 财务环境、财务文化决定假设, (7) 财务可管理假设。
我们过去也曾提出过由五项基本假设和五项派生假设构成的财务管理的假设体系, 它们是: (1) 理财主体假设与自主理财假设; (2) 有效市场假设与市场公平假设; (3) 风险与报酬同增假设与风险可计量假设; (4) 资金再投资假设与资金增值假设; (5) 持续经营假设与理财分期假设。
三、对上述观点的评价与思考
以上观点都有一定道理, 都有科学和合理的成分, 但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1. 混淆了财务假设与财务管理假设之间的关系。
财务是指企业的资金收支, 通俗地说, 是关于钱财的事务。财务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范畴, 它本身不存在假设问题。假设均是指财务管理的假设。因此, 在研究此问题时, 只能使用“财务管理假设”和“理财假设”这样的概念, 而不能用“财务假设”, 它们之间也不能混用。
2. 有些假设的提法值得商榷。
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不能将假设与目标相混淆, 如谋求价值增值就是一个目标, 而不是一种假设, 将此项假设改为资金增值假设更好;二是不能将假设与原则相混淆, 如利益平衡分配就是一项财务分配的原则, 而不是一种假设;三是不能将假设与实际情况相混淆, 如财务关系多重性、财务风险等都是客观实际情况, 不属于假设的范畴。
综上所述, 财务管理假设能较好地体现内生性、客观性和原生性的特点, 有利于引申出各项财务管理理论的要素。因此, 将财务管理假设作为财务管理理论的研究起点应该是较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刘中华.财务假设内容再探讨[J].事业财会, 2003 (2) [1]刘中华.财务假设内容再探讨[J].事业财会, 2003 (2)
财务假设 篇9
查询《美国评估准则 (USPAP) 》, 所谓特别假设, 是指直接与某项特定业务相关的、如果不成立将会改变CPV的意见或结论的假设。特别假设是就评估对象的物理特征、法律特征、经济特征、市场条件或趋势等资产外部条件以及分析中所使用的数据真实性等不确定事项予以假定。
所谓非真实性假设, 是指与现实情况相反, 但为进行合理分析仍被假定 (存在) 的假设。非真实性假设所假定的评估对象物理特征、法律特征、经济特征、市场条件或趋势等资产外部条件以及分析中使用数据的真实性与已知的实际情况相反。《注册资产评估师关注评估对象法律权属指导意见》第七条允许CPV对委托方不具有所有权的资产进行评估, 就是典型的非真实性假设。
CPV在执行评估业务时可能会使用特别假设或非真实性假设。在评估业务中使用后, 这些假设就变成评估业务中给定的条件, 对CPV的意见和结论会产生重要影响。某项条件是特别假设还是非真实性假设取决于CPV对这个条件的了解程度。
如果CPV不能验证某项对评估十分重要的条件, 但他没有理由怀疑该条件的真实性, 则该条件为特别假设。与此相反, 如果CPV出于合理分析需要使用一个他本人已经知道并不真实的条件, 则该条件是非真实性假设。
区分二者的最好办法就是CPV问自己:是否知道这个条件是不真实的。如果在评估基准日, 该条件已知是不真实的, 则是非真实性假设。如果在评估基准日, 不知道该条件的状况而且可以合理相信该条件是真实的, 则是特别假设。以下通过两个案例来说明:
案例1:某客户有一宗在建办公楼, 客户需要了解当前时点和未来时点在假设该宗在建物业已经完成的情况下的市场价值意见。
如果以计划完成日为评估基准日 (即评估基准日为未来时点) 对该宗在建物业于未来已经完成的条件下进行评估, 则该价值意见应当建立在特别假设基础之上。这是因为CPV假定该宗在建物业将在未来评估基准日实际存在, CPV相信这种情况将在未来日期存在, 在此条件下完成相关分析, 表明使用了特别假设。
但如果以当前时点为评估基准日对该宗在建物业进行评估, 并假设该宗在建物业在评估基准日已经完成 (而实际并没有完成) , 则该价值意见应当建立在非真实性假设基础之上。这是因为CPV知道该宗在建物业实际上在评估基准日并未完成, 与现行真实情况相反, 但为了进行合理分析, 假设该宗在建物业在评估基准日已经完成的状况存在, 在这种条件下完成相关分析, 表明使用了非真实性假设。
案例2:对受到污染的土地或对怀疑受到污染的土地进行评估。
如果CPV并不知道该宗土地是否受到污染, 也没有证据表明该宗土地受到污染, 那么在未受污染的假设前提下评估该宗土地, 则该价值意见是建立在特别假设基础之上。实际上, 由于CPV通常不是鉴别污染或确认污染存在与否方面的专家, 在许多评估业务中需要使用这一特别假设。
如果CPV已经知道并且有证据表明该宗土地受到污染, 那么在未受污染的假设前提下评估该宗土地 (如诉讼赔偿业务) , 则该价值意见是建立在非真实性假设基础之上。
CPV仅在下列情况下, 才能使用特别假设或者非真实性假设:
(1) 该假设是分析并得出可靠评估结论所必需的。
(2) 使用该假设有合理的理由, 如:评估报告的预期用途、影响评估对象的市场条件等。
(3) 使用该假设是为了进行合理分析。
(4) 遵守评估准则关于评估假设的披露要求。
假如案例1中的客户拟以该宗在建物业进行融资 (评估报告预期用途) , 该办公楼预计在评估报告日后1年内完成, 来看以下两种情形:
情形一:假如CPV判断该宗在建物业在建设期间的市场条件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如同类物业使用率保持稳定) , 则CPV可以在该宗在建物业于评估基准日 (当前时点) 已经完成的非真实性假设基础上对其现行价值进行评估。
情形二:假如融资条件是以假设该宗在建物业已经完成且以达到稳定使用率的市场价值为基础, 而CPV在调查同类物业的空置情况后, 判断该宗在建物业的市场条件会发生重大变化、且需要3年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的使用率, 则CPV不能以在该宗在建物业于评估基准日 (当前时点) 已经完成且达到稳定使用率的非真实性假设基础上对其现行价值进行评估。在此情况下, 可以采用特别假设提供未来价值评估, 以完成后的办公楼达到稳定使用率的日期为评估基准日, 更能反映影响评估对象完成时的市场条件。
情形二的演变:假如有一新的投资者拟对该宗在建物业进行投资 (预期用途变化) , 该投资者要求以该宗在建物业已经完成且达到稳定使用率为非真实性假设评估其现行价值, 以测试该投资项目的可行性, 则CPV可以提供该项评估服务。因为该项业务中的预期用途和非真实条件是用于进行投资分析之目的。但是为避免引起误导, 评估报告中需要反映因可预见的空置率趋势带来的市场风险及其对现金流和市场竞争的可能影响, 且应当在评估报告中清晰地说明评估预期用途。
【财务假设】推荐阅读:
行为财务理论假设08-20
财务会计假设10-22
财务会计基本假设06-16
财务管理理论假设研究09-12
财务管理假设观点研究论文12-27
教育假设10-21
假设策略06-18
会计假设06-19
运用假设07-10
研究假设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