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分析

2024-11-01

假设分析(通用12篇)

假设分析 篇1

与物相联系的“事”是人们日常生活和中国哲学中经常被提到的一个重要概念, 也是最普遍、最基本、最复杂、最稳定的, 因而也是最有哲学研究意义的概念之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在“信息复杂全息人”假设的基础上对“事”进行分析研究, 除“物动为事”之外, 在社会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事”的结构可能由无实体物质来构成“事”的主体或客体。本文将从哲学的角度重点对“事”概念进行基本的梳理, 并分析“事”的结构。

一、“信息复杂全息人”假设

自古以来, 对于人的研究有“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信息人”等人性假设。陈巍、丁峻认为:人脑是“经过亿万年进化形成的高级复杂结构, 是由大量神经元相互联系组成的系统, 也是迄今所知的最复杂组织。”而作为一个“人”, 什么时候当作一个质点去处理, 什么时候当作一个系统来对待呢?

二、研究事概念的意义

在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中, 人们面对和研究的对象已经不是简单的“事”或“物”了, 而是由子系统、小系统、大系统、巨系统、复杂巨系统形成的对象, 如三峡大坝、神州八号、天宫一号等工程的建设和实施, 特别是研究“人”的或由“人”参与的项目, 而“人”已不能作为简单的“人”来对待了。这种情况下, 也有必要严格区分“事”、“物”与“人”, 以有利于进行精细化研究。在西方哲学研究中却很少直接论及“事”概念, 较多使用的是“实体”。然而在中国先秦哲学中, 《礼记·大学》指出“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可见, 就已经明确区分了“物”和“事”。在理论研究尤其是在哲学研究中, 只有规定了“物”、“事”、“事物”等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各自的内涵和外延, 才能做到概念更清楚、用词更准确、论证更有力、交流和理解更方便。

三、事概念研究的现状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特别声明:“不可能发生但却可信的事, 比可能发生但却不可信的事可取。”自泰勒的“管理科学”算起, 西方出现了亨利·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X理论、Y理论、Z理论、超Y理论等对事、物和人的管理的研究。而在国内对“事、物、人”和“物理、事理、人理”等概念的研究, 大致可分为如下9个阶段或节点: (1) 儒家经典《大学》中就提出“三纲领八条目”, 即“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冯友兰出版了《贞元六书》, 其中《新理学》、《新事论》等都是论述“物”、“事”、“理”、“事理”的, 其在《一种人生观》中提出:“人是天然界之一物, 人生是天然界之一事”;张岱年根据怀特海的“现素”、“现起”、“过程哲学”等概念提出“物动为事”、“事成为物”“物统事理”和“物源心流”理论, 并出版了《天人五论》。 (3)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钱学森、许国志、宋健、苗东升等在系统科学理论研究中提出“物理、事理”概念;1988年顾基发在中央党校讲课时提出“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钱学森提出:“社会科学是关于社会规律的学问, 可以概括为事有事理, 简称为事理;人文科学是关于人的学问, 可以概括为人有人理, 简称为人理。我们处理任何事物, 都要物理对, 事理明, 人理通, 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4) 1993年甘鸣华在《事理学纲要》第一卷中提出“人类规范做事学”概念, 并试图建立“事理学的体系”。1994年在英国霍尔大学工作的朱志昌把“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 简作WSR方法论”, 推广到国外。 (5) 1997年张锡纯提出“工程事理学”理论, 并于2000年提出“物熵、信熵、源事理”概念。 (6) 2002年徐长福教授提出在“由‘物’与‘人’两个维度所规定的‘场’”中, “工程均为人事”的命题。 (7) 肖纪美教授2003年提出“人生问题的四个方程”, 并用于讨论“人·物·事的通理”。 (8) 清华大学柳冠中教授于2005年提出“工业设计事理学”的概念。 (9) 2006年以来进入大发展时期, 但主要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WSR方法论的应用;二为事理理论在人类设计中的应用。在以上这些研究中, 只有冯友兰、张岱年、张锡纯和徐长福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和讨论“事、物、人”等内容的。另外, 2004年北京大学张学智教授写了一篇专门评论怀特海与张岱年早期著作中“事”概念的论文。钱学森认为:复杂巨系统内容是有层次的, 而各层次性能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 人是“信息化、全息性、自主开放的耗散结构的巨复杂自适应智能系统”。在这里, “信息化”体现了信息网络计算机时代对人的要求;“全息性”隐含了“结构决定功能”, 细胞或大脑的功能因结构遗传而得以遗传, 如智慧、思维或意识等;“自主开放”体现人的主动性、目的性和开放性;“耗散结构”体现人的涌现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复杂适应系统”体现人的复杂性、能动性、系统性、突变性和深奥性。

四、事的定义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 “事”与“吏”、“使”为一字。有从事某种事情和从事某种事情的人的意思。《说文解字》定义:“事, 职也。”《周易辞海》对事的注释有3个, 即:事情;从事;侍奉。事的一般定义为:在特定的时空下, 人与物或人与人之间形成的互动或信息交流。有人告诉你:“去帮我把书拿来”。当你把他要的书拿给他后, 就是帮他做了一件事。你理解他的指令:“去帮我把书拿来”, 并且帮他拿了书, 就是行为互动, 就是信息交流。这就是事, 并且是相关的一系列事。

1. 狭义的事。

1979年版《辞源》 (修订本) 中指出:“社会生活的一切活动和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也叫事。”狭义的事就是指人做事。古代有结绳记事、契刻记事。《诗经》里有大量篇章描写车马以及车制和车战, 既有作为交通运输工具的乘车, 又有作为征战杀伐的战车, 还有作为狩猎原野的田车。这三类事象的有关功能一直承传至今。

2. 广义的事。

事成为物, 物动为事。冯友兰认为:物动即事。“如桌子是一物, 桌子动是一事。”张岱年在《人与世界》中说:“最微之事, 为最究竟者, 其联续形成最微之物, 即电子等。最微之物交相作用为事, 此类事之联续又形成物, 即日常之物;日常之物之运动又是事。物为历程, 事为历程要素, 而日常之物之运动所成之事亦为历程。”张岱年认为“凡所见所闻莫非事。最微之事谓之事素。”“物动为事”之物应是广义的物, 既可以是具体有形之物, 也可是无形的抽象之物。电荷是物, 电荷的定向移动为电流, 故电流是事, 电流强度是事的度量;个人写文章, 这个过程就是一件事;设计者在头脑中构思出一个好的方案, 这个思维之动, 也是一件事;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申报国家示范建设项目, 就是全校教职工当时一段时间之内的大事。申报获国家立项后, 3年的建设期则是建设示范专业之事了。怀特海认为整个宇宙就是由各种事件、各种实际存在物相互连接、相互包涵而形成的有机系统, 自然、社会和思维乃至整个宇宙都是由事件构成的。本文认为:若定义“物动为物事, 人动为人事”, 则整个世界就变成了“事”的世界。世界的本源就非“事”莫属了。讨论和研究“物事之理”和“人事之理”就分别简称“物理”和“人理”。因“物动为事”, 而运动是绝对的, 故可把“人理”改称为“事理”。

五、事的结构分析

清华大学柳冠中教授在《事理学论纲》提出:“事的结构包括以下部分:时间、空间、人、物、行为、信息、意义。”他认为:“‘事’体现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事’是体现‘物’存在合理性的‘关系场’”。在社会领域中, “事”的主体或客体可以是非实体的物质, 如社会机构或团体, 或一事成为另一事的主体或客体。

1. 物事的结构。

由物质的结构可知, 物体可分为整体和部分, 部分又由更小的部分组成。物质是分子构成的,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可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又可分为重子、轻子、光子、引力子、中微子、介子等基本粒子。而基本粒子又是由几种夸克组成。宇宙背景有背景辐射, 真空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形式。真空中有零点振动。因此, 可以把物动分为如下几个层次:第一层次的物事, 即元事素, 又可分为光振动之事、零点振动之事、引力子振动之事。这些振动是物事中的元事素。这些动既是事又是物, 即具有物性。这些事的形成就体现了物的特性。物理学告诉我们:晶体中, 电子受激发离开共价健而形成自由电子的同时, 在原来的位置留下了空穴。空穴带正电, 空穴也具有物质性。电子的运动是事, 空穴的运动也是事, 故“物动两事”或称为:“一物两事”。第二层次的物事, 即微粒事素 (也称事素) 。事素本身也是由物质元素构成的。各种基本粒子或微粒的动, 所形成的事, 可认为是微粒事素。微粒事素是众多的、是普遍的。第三层次的物事, 即部分事素, 可认为是“事象”。张岱年定义了事象概念, 即“物之动为事。物之动之历程为若干事之连续, 为一物之历史。一事而属于两物或多物者谓之事象。”“事象即含物之事。物由事成, 而物亦可构成事。物所成之事, 谓事象。”电风扇为一个整体, 则构成电风扇一部分风叶的转动, 可以认为是部分事。风扇转动有风的感觉, 可以认为有空气流动之物产生。第四层次的物事, 即整体事素。张岱年给出了物的构造, 即:“历程而有一种固定之常者谓之体, 亦曰实体。有成体之历程, 有不成体之历程。成体之历程谓之物。其历程中内在之理谓之性。体有微巨, 微体可合为巨体, 巨体中含有微体。”日常所见的各种物, 作为一个可见的整体之物, 若其动而成为事, 则此事可称之为整体事素。此外, 物与物有相互联系和作用, 事与事之间也有相互联系和作用。综合上述各讲法, 可以定义:物动为物事, 人动为人事。

2. 人事的结构。

物事有内部结构是显然的, 同理, 人事也是有内部结构和有层次的。对于作为“自主开放的具有耗散结构的巨复杂适应系统”的人来说, 人事的结构可分为如下四个部分。第一层次的人事, 即元事素, 也就是人的活动之事。人动即如一举手, 一抬足, 一扬眉, 一吐气, 一言一行, 一个下意识的动作, 只要是这个“信息复杂全息人”的任何一动, 就称为一事, 即凡是人的一动就称为元事素。或者,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等接收外界的能量、质量或信息, 这比“元实践”还要基础, 可以认为是不可再细分的事了, 故称为元事素, 即表示它是构成其他所有事的基础。其与外界的交流沟通和信息的传递, 自身有能量、质量、信息的产生或消耗, 或者形体有变化, 简称“动作事素”。人的视、听、嗅、味、触的主体都不是人的整体的个体, 而是几种感觉器官和其机能上必要联带的部分。所谓人能看、能听、能嗅、能触, 并不是整个的人全体一致作用, 同时能看、能听、能嗅、能触, 乃是人的叫做感觉器官的许多部分。第一层次的人事。可分6种基本类型, 每一个类型对应于人的一种感官, 视、听、嗅、触、说、动等的事素。在这些方面, 视、听 (或说) 和嗅是长距离的, 而触和动是短距离的。视和听是接收外界信息或能量和质量, 也可说是传递信息或质能。走动可以使人这个“信息复杂全息人”位置发生变化, 扩大其与外界交流和沟通的范围。第二层次的人事, 即意识、思维 (思想) 动之事。思动指意识、情感、思维等内心世界的动。思维的或意识的一刹那、一闪念, 就是一个最基本的“意识事素”。它是形成连贯 (连续) 意识或逻辑思维的基础。其他意识流、思维群、思想观念等都是由此意识事素构成的。思维的动更是高级的动、消耗能量较小的动、产生效果显著的动。这个层次的人事, 就相当于徐长福教授在《元实践学与异质性理论》归纳概括马克思提出的“把包括科学研究在内的意识层面的活动作为上述实践活动的能动性伴随物”。第三层次的人事, 即人与人的交往之事。人与人交往沟通, 相当于两台数亿次的计算机在进行对话式的交流。这是人与人交流的最基础之事。交流双方的接收和发出信息、能量或质量的渠道必须是畅通的、有效的, 交往的双方互利或互不利, 可以形成协同或耦合现象, 这种“人际事素”是形成家庭、团体、民族、国家的基础。这个层次的人事, 就相当于徐长福归纳概括马克思提出的“把建立在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之上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斗争看作第二位的实践”。第四层次的人事, 即人与物的交流之事。人与非人的外部世界 (环境) 交流沟通过程中, 有能量、质量和信息的获得和发出。这种人事可称之为“人物事素”。这与第三层次的人事不同之处, 在于主体以主动获取和施加为主。其结果是人类从改变世界中获得自己的利益。这部分就相当于徐长福归纳概括马克思提出的“把人类改变自然以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的物质生产活动作为最基础的实践”。在这四个层次的人事中, 动作事素是基础, 意识事素是灵魂, 人际事素是关键, 人物事素是核心。

“信息复杂全息人”假设可以揭示古代的“天人合一”实际相当于“人”是宇宙的一个“全息点”, 人的复杂性也可透视出宇宙的复杂性, 而人的干细胞内的DNA就相当于人的“全息点”。复杂系统理论表明结构决定功能, 人的大脑结构决定了具有思维和意识, 大脑的结构通过DNA而遗传下去, 同样也可以把人的思维和意识遗传给后代。一般而言, 这就是为什么一代人比一代人聪明的基本道理。

假设分析 篇2

假设分析法,是用假设性语言说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使人信服,议论文写作中对例子进行分析,从而构建观点和论据之间关系的常用到的方法之一。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大家深入掌握,写出漂亮的议论文。

一、假设分析法标志性词语:

1、如果(假如、假设、假若、要是、倘若、„„就„„)

2、假如„„怎能„„;若无„„怎能„„

二、假设性分析,必须完整的引述事实论据,然后提出假设,并推导出与事实完全相反的结果。有正例反说和反例正说。

三、举例说明

扎实的基础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蛋,当你画了一个,再去画另一个时,形态又不同了。即使同一个鸡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其形态也有很大区别。只有把基本功练好了,才能画出更好的画。达芬奇老师通过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这个普世的道理。基本功很重要。由于达芬奇从师阶段培养了扎实的画画基础,他后来成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卓越画家。

分析:

这一段陈述了达芬奇的奋斗结果并且做了简单的原因分析,应该说有“叙”也有“议”,但是美中不足就是说理不够深刻,能否再深刻一些呢? 修改:

扎实的基础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试想他没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不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同一对象的细微差别,不能发现创作对象随着光影、色调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认识到“世界上是没有完全相同的鸡蛋的”,他能创作出被誉为世界花坛一绝的《蒙娜丽莎》吗?那“神秘的微笑”绝不可能是信手就能抹出来的。干什么事都要从打基础开始。说的好: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也是达芬奇画蛋的故事给予人们的深刻的教育意义所在。

接下来介绍综合分析类题目的解题注意事项及技巧:

综合分析类题目不仅考查考生阅读理解和归纳概括能力,也要求考生能基于材料把握出题人的思想和观点,进而对作答对象进行分析、解释。在国考中综合分析属于考查频率相对较高的题目。中公教育专家在此进行指点。

所谓解释型分析,就是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对题干中的句子进行解释和分析,主要考察考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维能力,看似很难,实际上解释型综合分析就是只“纸老虎”,具体作答思路如下:

一、把握作答对象,直接解释句子

对于解释型分析而言,关键的第一步就是针对题干所给出的句子进行解释、分析,所以把握作答对象,并对其进行解释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句子意思的解释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从题干中提取作答对象,把握句子字面意思。如“根据给定资料,谈谈你对‘丰产不丰收’的理解”,从题干中可以提取得到作答对象为“丰产不丰收”,而对这句话进行字面意思的解释可以得出“农民种植农作物产量增加了,但是整体收入不增反降”,这种方法能够在审题时大致把握句子的意思,但是其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对于在句子中包含一些特殊名词,或者意义不明词语的句子时,很难通过字面意思进行直接解释。

二是提取句子中的关键词,立足材料,通过把握材料的核心思想对句子进行解释。如“结合给定资料1,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子‘新技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力量’的理解”,从题干中可以把握该句子中包含“新技术”、“创造性”和“毁灭力量”三个关键词,回到材料中发现,材料核心内容围绕新技术既能创造新事物,又能毁灭旧事物的特性展开。由此可知,对于这句话的直接解释为:新技术在毁灭旧事物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新事物,具有创造性的破坏作用。

二、结合材料内容,进行辩证分析

回到材料中,概括每一自然段的段落大意,展开原因分析、影响分析、合理性分析等。

假设分析 篇3

关键词:公共设施选址;经济人假设;邻避效应

中图分类号:X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178-01

一、背景

近几年,我国发生了多起起影响广泛的公共设施选址冲突事件,几乎都以项目叫停收场。发生在2011年的四川什邡的反对铜钼项目事件; 发生在2012年的江苏如东的反对造纸企业污水排海事件和浙江镇海的反对PX项目事件;2014年发正在茂名的PX事件,项目最终都统统下马。仅就项目本身而言,除四川什邡的有色冶金项目是属于 “两高一资”的重污染项目外,江苏启东和浙江镇海的项目都是应用先进技术生产国内急需产品的进口替代项目,且都是可以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增长,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大项目,三项目都在群众反对的声浪中偃旗息鼓。这一现象可以用“邻避效应”进行解释,本文将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二、“邻避效应”及“经济人假设”对公众行为的影响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公众会对一些公共项目盲目反对?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公众对项目的认识不足。如PX项目,人们在了解不足的情况下先入为主把它定义为了有毒危险品,政府事前没有做好准备工作,没有很好地跟群众解释什么是PX;二是“邻避”心里在作祟,即使是对发展有利但有可能给自身健康造成一定威胁的项目,公众大多会选择反对。

究竟什么是“邻避效应”?邻避效应来自于一个英文短语——Not-In-My-Back-Yard,直译为“不要建在我家后院”。指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居民维权意识的增强,必要公共设施与生产设施,在设施外部性扩散过程中,引起设施周边居民反对与抗争的现象。[1]

邻避效应中存在着一对矛盾,是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斗争,是理性经济人与非理性社会人纠结的结果。人们支持某些设施的建设或项目的发展,但不希望为该设施的建设或该项目的发展付出比别人高的代价。一般情况下,斗争的结果理性会占据上风。根据经济学原理中的“经济人假设”,人都是理性而自私的,会基于自身利益做出最优选择。[2]因此,“经济人假设”用来解释公众行为同样是适用的。而大量的事实也表明,即使事关环保,普通人依然不会愿意做出无条件的让步,大家都会抱着宁可“损人利己”也不能“损己利人”。如果政府不在其中进行调和,最后将是一个零和博弈的结果,要么政府强硬推行措施,项目得以进行,公众的反对无效,健康将可能受到损害;要么政府将迫于舆论的压力叫停项目,公众反对生效,健康受到保护,却给当地的环保和发展带来了压力,双方非胜即负。

三、解决“邻避现象”的紧迫性

目前,中国乃至世界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大气污染、谁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十分重要,其中遇到的阻力需要大家共同去克服。为了减少“邻避效应”这个阻力之一的发生,推动环保项目更好地发展,个人、学校、社会公益群体组织、以及政府都责无旁贷。

四、降低“邻避效应”影响的解决措施

对于个人而言,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地关注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自觉提高环保意识,增加环保知识,从自身出发,支持环保,践行环保。节约一张纸、一度电,即便会造成当下的不便,但为了环境,为了未来更好地生活,依然值得。支持环保项目,支持生态经济,即便会对自己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日后烦恼更少,也应该积极响应。此外,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鼓励身边的人从长远利益出发,放下“自私”的念头,支持环保,也是我们应该去努力的。

对于学校而言,加强环保教育是必须的。环保意识从小培养,潜移默化,才有利于长期的保持。学校对学生的环保教育到位了,公民对环保的认识、对环境项目的了解加深,环保意识整体提高将会有利于日后环保项目的推行,减少公众的反对情绪。

对于社会公益性组织而言,行动是对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最好的支持,作为公益性组织,就应该承担更多环境保护的责任。而除了实际行动之外,通过现身说法提倡环保更是公益性组织应做的。只有鼓励更多的人参与,环保之路才能很好地延伸下去。此外,利用自身的力量监督与协助政府推行环保经济也是社会性公益组织应做的。有能力的专家学者提供专业的分析和意见,帮助调节政府与公众的摩擦;普通热心人士做出呼吁,并共同监督政府的工作,会提高民众对环保项目的信任度。

对于政府而言,在推动环保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过程中,应承担主要责任。第一,要联合各方的力量加大环保项目的宣传力度,从开始规避公众因不了解引起的舆论危机;第二,提高项目透明度,加大公众参与,提高公众的信任度;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技术手段与公众参与相结合是解决邻避设施选址困境的有效手段。[3]厦门PX项目事件是我国少数得到较好解决的公共项目事件。从博弈到妥协,再到充分合作,留下了政府和民众互动的经典范例。厦门市民最大限度的参与,媒体最大限度的自由讨论,知识分子在自己的职业范围提供专业意见,所有这些正常渠道才能真正启动,才能最终起作用。第三,进行利益分析,采取各种补偿措施,尽量平衡好各方的利益,采用环保技术而提高了生产成本的企业提供一定优惠条件等;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公众难以对项目进行最彻底的监督,政府首先要把好关,坚持把环境项目的每个环节都做到尽善尽美,确保项目的质量,只有政府自己严格把关,公众才愿意支持,环保的道路真正做到集民意、得民心,才能越走越顺。

人,既是经济人,也是社会人。大自然不会一直无条件无私地包容人类的自私。不要让邻避效应阻碍了环保的脚步,政府应负起应负的责任,每个人也应该有所觉悟,促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晨飞,邻避效应综述[J]商品与质量,2015,(46):78-78,77。

[2]赵成根,经济人假设在公共领域的适用性论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6,12:91-96。

假设分析 篇4

◎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反映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明确会计主体,既要强调会计处理的立场,也要站在会计主体利益的立场,避免会计主体空间范围在利益纬度上的失调。

某房地产开发商A公司异地投资开发商业地产,因与当地政府职能部门没有建立沟通协作关系,遂委托项目所在地的某建设承包单位B公司办理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B公司与当地政府职能部门比较熟悉,要求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以B公司的名义办理,A公司授权以B公司名义办理相关的建设手续。双方签订合作协议,约定A公司负责筹集资金,建设项目的实际产权人为A公司,待项目完工出售后,转让收益由A公司获得。虽然项目进展顺利,但纠纷随着楼盘的售出而发生,资产处置所得流入B公司,而B公司并不按照协议约定将收益交还A公司,俨然以项目的实际产权人自居,项目建设过程中,A公司缺乏对项目的动态管理,B公司随意列支开发成本,转移截留开发收入,使A公司难以主张权利。A公司不得已将B公司告上法庭,并向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了尚未出售房产的财产保全,A公司从此走上了漫长的维权之路。考虑到协议约定以及B公司的暗箱操作,A公司维权的可能性小而成本巨大。案例列举的当事人企业,因工作失误或谈判处于劣势等原因,将原本应由企业确权的经济业务事项,拱手送予对方当事人,使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与交易结果发生偏离,造成会计主体经济利益的损失。

◎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企业的生存条件和经营状况,停业的可能性和大规模削减业务的事实,是影响企业持续经营的充分必要条件。

某医药生产企业C公司在国内多个城市出资设立医药经销公司,其设立在某城市的法人医药经销企业D公司,受当地市场竞争的影响,业务规模萎缩,市场占有率不足,C公司决策暂时退出该区域市场,并将D公司工作人员召回或解除劳动合同,租赁的经营场所到期后也不再续租。为保持企业的药品经营资质和一般纳税人资格,C公司配合不再持续经营的D公司虚构采购销售业务,借助关联方关系,为D公司虚构营业收入300万元,制造了公司依然维持较高业务规模的假象。D公司前员工不满公司的解聘,将公司不再持续经营的事实分别向当地工商、税务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作了书面反映,相关部门接到举报后,组织工作人员查实情况,D公司没有满足药品经营所需的场所,也不能提供证明货物流动的运费发票、入库单和出库单等证据,事实面前,D公司不得不接受处罚。虚增营业收入,没有真实贸易背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虽然不以牟利为目的,但虚开发票的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用会计舞弊掩盖大规模削减业务的事实,以期保留相关经营资质,是以一种违法行为掩盖另一种违法行为,违法成本高,得不偿失。

◎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各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某主营仓储租赁业务的E公司,提供货物保管和场地租赁等服务。某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组织年审,审计人员在查阅E公司与客户签订的仓储合同时发现,E公司的固定客户较多,但合同履行期限很少有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E公司财务人员解释说,公司与客户签订合同通常是一年一签。从仓储租赁业的惯例分析,长期客户为了限定仓储企业收费涨价,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要,通常要求与仓储企业签订期限较长的合同;仓储企业为了稳定客源,也会选择信用好、知名度高的客户签订长期合同。E公司的长期客户F公司正巧是审计人员所在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审计人员通过其他审计组的工作人员查询E公司和F公司之间的仓储合同,发现合同期限是五年,费用标准也不同——竟然存在两个版本的阴阳合同。原来E公司与客户签订五年期的仓储合同(阴合同)后,又要求对方逐年签订一次合同(阳合同),但合同金额和履行期限空栏不填,阳合同也不交给客户。如果当年营业收入等业绩考核指标预计能够完成,就要求客户少交部分仓储费,通过人为操纵的会计分期来实现业绩考核目标。审计人员进一步检查发现,E公司还存在将部分仓储收入转入私设的银行账户中的违法行为。

◎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市场经济的商品交换过程中,以物物交换为代表的“非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原始的交换媒介——在一定范围内、少部分行业中仍然扮演着货币计量的角色。

某民营钢厂G公司欠供应商H公司的货款,债务到期但G公司无理由拒绝支付,在H公司反复催要的情况下,G公司承诺给予对方以钢厂副产品水渣、焦油等充抵货款,水渣、焦油等钢厂副产品虽然具有经济价值,但对于处于供应链上游的H公司而言,因为没有下游市场客户,无法对外销售,短期内也不可能变现。H公司只能再次协商G公司,请求钢厂将所谓的抵账货物转卖给其他有真正需求的客户。在这一过程中,钢厂达到了延期支付货款的目的,钢厂个别人员也实现了个人利益,而供应商虽然在抵账、转卖无法用货币计量的中间物过程中,产生了部分应收账款的损失,但最终收回了大多数的货款。似乎,钢厂和供应商都实现了双赢。事实上,这样的非货币计量行为中,钢厂赚取了别人的信用却失掉了自己的信用,这是钢厂在供应商选择上具有较多话语权的行为表现,也是一种以损害供应商利益为代价的潜规则。

SUMMARY/概要

假设分析 篇5

【熊希灵的回答(13票)】: 这种问题传播学怎么解释我不了解,但这必须是心理学感兴趣的问题啊,已经有实证研究在做过了,很有意思的是,结论跟题主的假设正好相反:

相对于现实生活,在社交网络上,人们更倾向于表达正面积极的情绪(被试为大学生)。

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让参与者自我报告在facebook上会表达的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有多少(一系列7点量表),然后再报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会表达的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有多少。

第二部分是另外找了一群被试,让他们报告自己关系亲密的3个人(可以是家人,也可以是朋友)以及关系一般的3个人,然后评价他们现实生活中过得快乐与否,然后再让他们看两分钟这几个人的facebook页面,再评价他们在facebook上表现的是开心还是难过(同样是一系列量表)。结论上面已经说了,再给大家呈现一下他们的结果图吧。

结果当然是喜闻乐见的统计显著,交互作用图上都看得出很明显嘛!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心理学上的“印象管理”很好解释了这个现象。我们在社交网络上的表达因为是会比较公开的,所以都是有选择性的表达,而表达积极正面情绪,更符合社会化好的形象,所以大家不自觉地也会在社交网络上表现得更积极向上。

虽然结论与题主相反,其实题主的假设也是有道理的:社会支持能有效抵御伤痛,所以在社交网络上表达负面情绪,得到朋友圈的关怀,是能有效缓解生活中遇到的负面事件的——但其实研究表明,大多数人还是更倾向于在现实中的亲密朋友倾诉而不是放到社交网络上。

最后提一句,这个研究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做的,感兴趣的可以搜一下参考文献的作者,他还做了很多类似社交网络的研究。

参考文献:Qiu, L., Lin, H., Leung, A.K., & Tov, W.(2012).Putting their best foot forward: Emotional disclosure on Facebook.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5(10), 569-572.【RosemaryGuan的回答(11票)】: 之前只讨论了人际传播方面的可能性,忘记写另外一种可能,已补全,请耐心向下看(喂你想多了这么长谁会看(╯‵□′)╯︵┻━┻)——————————补充后的版本的分割线————————

这是个好问题,但弱弱说一句,提法不太对……

首先,严格来讲,这个假设是不具备研究价值的。我来分析一下原因吧~ 一个判断是否科学取决于两点:

1、可重复性。即该假设的研究过程和结论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加以复制,也就是说要排除某个判断的偶然性;

2、可证伪性。这是波普尔的理论。就我的了解,学界也普遍接受这一说法。这个原则是,一个科学的理论必须是能够被证明是错误的,否则就不具备科学性。简单来讲,就是说一个理论必须有边界,才有研究的价值。这一点说起来好像挺矛盾,但其实很容易理解。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物理学里的宏观和微观的区别就是理论必须有边界的实例。那么我为什么说这个假设不具备研究的价值呢?要从上面两个参考标准入手。可重复性涉及到具体操作,暂且不表。问题主要出在可证伪性上——这个假设表述得过于模糊,非常不容易被证伪。回到题主的假设:

相对于现实,人们更倾向于在社交网络中发布关于自身的负面信息、心情?

(PS.强迫症表示标点有问题不能忍……求题主改一下……)这一假设主要有几个明显的问题:

1、“相较于现实”。这个“现实”是怎样的现实?题主需要给出一个明确的标准,以便研究者界定研究背景。具体来讲,就是说题主需要具体到是“相较于现实中的哪些行为”。

2、“人们”。这个“人们”指哪些人?我能理解题主说的是普遍性,但是这个普遍性没有具体数据支持,所以不能证明普遍意义上的“人们”都倾向于在社交网络中发布关于自身的负面信息等。研究对象没法确定的话,这个假设就没法展开研究。因此题主需要规定这个“人们”具体指哪些人群。比如说,是以年龄作为划分的群体?还是以性别作为划分的群体?甚至是以性向作为划分的群体(doge严肃脸)?

PS.”在社交网络中“这一点就是正确的提法,因为至少确定了一个具体的场合,给出了一定界限。

那么抛开问题的错误提法,以我的理解,题主应该是想问:对于一些(自己认识的)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很平静甚至很积极的人,在社交网络上为什么更多的是发布关于自身的负面信息、心情?

(理解有误的话请指出~)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这并不单单是传播学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内容。鉴于后两点我只是略懂皮毛就不瞎说了,简单说一说传播学方面(咳咳其实这个也只能说是略懂皮毛= =)。先来确定一下人在社交网络上的行为属于哪种传播模式吧~严格来说,这种传播基于人的社交关系,因此暂时按照这一点将它确定为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的定义百度之~就不展开说啦)。

(PS.说暂时是因为有另外的可能性,之后再说。)这也是我说题主提了个好问题的原因。因为理论上讲,人际传播的过程非常复杂,因此它涉及到人的内心世界,受个人所处的文化环境、受教育程度等一系列略主观的因素影响,很难进行定量定性的研究,所以研究的结果很多时候也不具备普遍性。这个问题实际上属于交叉学科的范畴(严格来讲传播学也是个交叉学科),需要运用各方面的知识,所以说题主提了个好问题~ 恩我好像有点跑题了……回到正题。

确定了这个问题属于人际传播的问题之后,来看一看人际传播领域有哪些内容可以为我们所用~ 相关理论非常之多,为了避免题主大海捞针,我以个人名义来定个位(doge严肃脸)。我认为有两个理论可以解释一下这个现象:

一、马丁·布伯(Martin Buber)提出的”本相(being)“与”装相(seeming)“的理论。

”本相“不用解释,字面意思。”装相“是指人们在交往中自我披露的部分,含有程度不同的本相(废话当然有啊,不然大家都去做影帝影后好啦==),但是也含有假相。

这个假相就是导致题主所述行为的重要变量。你看到对方形象的真实程度取决于假相在“装相”中所占的比例。

人的交往中有一个难以摆脱的悖论:一方面,人渴望别人能够按照自己的行动来定义自己,即希望对方眼中的自己的形象是自己展示给对方的形象,不要有除此以外的固定印象;一方面,人又喜欢以自己的方式定义别人,因此很容易戴上有色眼镜来看别人。

那么为了实现前一个渴望,人们会本能地在社交中展现“装相”,也就是题主所说的“现实中”的表现。而长此以往导致的结果是,人的”装相“会越来越不真实。

当人以某种标准来展示自己以符合社会规范他人期待等等一系列内容之后,“装相”会压倒“本相”,发展到极端,“本相”也会被认为是“装相”。

但是人既然有“本相”,那就一定会有表露的冲动和时机(不管表露的方式是什么),否则这样痛苦的矛盾足以逼疯一个人。这样的“本相”范围很广,可以是某个人隐藏得很深的恶意、压抑,可以是某种不足为外人道的冲动和渴望(不一定是坏的),也可以是一些轻易不能表露的情绪。

而表露的方式就更广了,通俗来讲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泄途径。而在题主的假设中,一部分人的表露方式就是社交网络。网络的匿名性具备让人表露“本相”的客观条件,因为一般来说,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会有更多安全感和更少的责任感(责任感这个完全取决于个体)。那社交网络有没有这样的特点?

理论上来讲,社交网络是有一定程度的匿名性的。因为你可以选择屏蔽某些人,因为你所发的信息在你自己看来是相对安全的。那在这样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里,“本相”的暴露在很大程度上不需要负现实生活中的社交责任。

你不必担心某句话说错会让周围的人对你产生坏的影响(因为你已经谨慎地选择了传播对象),也不用担心个人的情绪发泄会影响你的人际关系(只要不是恶意的、有指向性的发泄应该不会有人因为这个绝交吧……),所以这个环境能够让你以最低的成本缓解“本相”和“装相”之间矛盾而产生的痛苦,何不善加利用呢~

二、约瑟夫·卢夫特(Joseph Luft)和哈瑞·英汉姆(Harry Ingham)的“约哈瑞窗口(johari window)”理论。

如图所示,这俩人认为,人际传播的信息流动应该分属四个区域(即图中的四个方格):如图所示,这俩人认为,人际传播的信息流动应该分属四个区域(即图中的四个方格):

1、开放区(Open Area)。由图中的箭头指向可以看出,这一区域是别人和你都知道的内容,即可以公开的信息;

2、盲区(Blind Area)。由箭头指向可以看出,这一区域是别人知道而你不知道的内容,即“他人眼中的你”;

3、无知/隐藏区(Hidden Area)。箭头指向表明这里是你知道而他人不知道的内容,即“你向他人隐瞒的部分”;

4、封闭区(Unkown Area)。箭头指向表明这里是你和他人都不知道的内容,即每个人身上尚未被挖掘的内容或潜能。这里举个例子来说明吧,遇到某些突发事件的时候,你的行为可能会令你产生类似于“卧槽我居然还能这么机智(依然doge严肃脸)”的感觉,这就是你在封闭区的个人信息被释放了出来。

一般来说,你和你的传播对象同时处在开放区时,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际传播,也就是题主认为的“现实中”人的表现。

那继续往下分析,按照题主的假设,那些在社交网络展示负面情绪的人,其实是将原本处在无知/隐藏区的内容移到了开放区,这个时候,你看到了对方原本没让你知道的内容,人际传播达成。

而导致这种转移的动机非常复杂,题主有兴趣可以再结合心理学深入研究一下。

————————我是来补充另一种可能性的分割线————————

上面说到,暂时将这个假设认定为人际传播的模式进行讨论。那么另外一种可能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大众传播学有一个理论也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解释这个现象——使用与满足理论。

当然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完全是两个研究体系,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它的理论不适用于人际传播模式。但如果转换一下视角,将传播者视为受众,将社交网络视作受众所选择的传播媒介(这个设定实际上不成立,因此只能说是勉强),那么勉强也可以算是一种大众传播模式。那我们就来看一看,大众传播的理论是不是能够解释这一现象(一家之谈,题主请谨慎选择)。

先来解释一下使用与满足理论。

一般的大众传播理论是从媒介出发,讨论传播效果等一系列问题,而使用与满足理论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讨论问题。

这个理论认为,受众在面对传播媒介时并不是完全被动接受,而是具有相当的主动性。卡茨认为,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会令人产生需求,这样的需求又导致人们对大众传播或其他信源的期待,这样的期待会引起不同类型的媒介接触,也就是说,受众个体的需求是导致媒体接触类型的决定性因素。将这个理论套用在题主的假设上,问题实际上就变成了:在“现实”中表现得平静甚至积极的人,出于何种动机或者怎样的需求,选择了社交网络作为负面情绪的发泄场所? 要讨论这个问题,先来看一下麦奎尔(DenisMcQuail)的动机矩阵。(注:图中 【

13、进去】应为

13、进取】)

这个动机矩阵中,每一格都代表一种动机,也都有相应的理论来解释这种动机。这个动机矩阵中,每一格都代表一种动机,也都有相应的理论来解释这种动机。

回到题主的问题。显然,在社交网络表达负面情绪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情感方面的动机(也许有认知方面的动机,但这个倾向并不明显)。

那么对应起来,可以根据个体的差异来分析“在社交网络上表达负面情绪”的心理动机:有的人可能是为了自我维护,有的人可能只是出于表达需求。或者有的人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比如和朋友或者男/女朋友吵架了,让对方知道自己很伤心之类)。

但是归根结底,题主的问题用这个理论来解释就是: 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得平静或者积极的人,出于某种心理动机,选择了社交网络这种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其内心(表达负面情绪)需求的方式来表露自己,以获得内心平静。也就是说这个人选择了使用社交网络来满足表达情绪的需求。不知道这样解释是不是能够说明问题~ ————————我是终于写完了手都快断了的分割线————————

本来要早睡的人由于看到了题主的问题拖到了现在(╯‵□′)╯︵┻━┻……

于是题主你赔我美容觉!!(╯‵□′)╯︵┻━┻ JUST KIDDING~ 答案中所有理论都是真的我没有瞎编QAQ(可以百度or谷歌查询)。

BUT因为是我根据脑子里的内容自行整理的,基本没有直接引用,所以没法给链接什么的,求不被喷(喂你有多怕被喷-_-!)~T_T 另,如果题主需要相关书籍我之后整理一下给你个书单吧(其实是因为实在写不动了嘤嘤嘤)~也欢迎大家指正内容里的错误(别想了这么长的东西谁会看,(╯‵□′)╯︵┻━┻)。恩第一次写这么这么这么长的内容,抛砖引玉,希望看到更好的答案~~~ 最后呐喊一次,题主赔我美容觉!!(╯‵□′)╯︵┻━┻ 【婉姗的回答(2票)】: 感谢 @Rosemary Guan 的答案,如她所说这行为背后确实涉及到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内容。感谢她从传播学角度的专业分析,非心理学人士尝试一下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也是抛砖引玉的作用。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选择在现实向特定的人传播,有时候会选择在社交网络传播,有时候会选择在非社交网络传播? 简单说来,是预期值的不同。

我们在传播负面信息和心情的时候,都是希望有回应的。在现实里跟特定的人传播时,会希望对方能用心倾听、及时回应,而且回应的内容是自己希望听到的。有时候我们希望听到的是安慰,有时候我们会希望得到建议。甚至对方回应的速度、表情、语气……都是关键。

如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回应就会觉得自己不受重视、会有受伤的感觉。但如果有贴心知交、我会选择向他传播,因为我确信他会给我想要的回应。但如果没有这样的对象,我就会放弃这样的传播方式、转向在网络上传播。

在网络上传播就等于是降低了自己的期望值,因为发布的时候我不是向特定的人发布,所以我不会期望他能给我想要的回应。

在社交网络上传播、或许我会希望特定的某个人看到而给我回应,但是如果他没有给我回应、我可以安慰自己说他没看到。但如果是现实里面对面传播我就没法这样安慰自己了。如果是在非社交网络上传播,期望值就更低了。类似有点买彩票的心理,如果有人回应那就是中彩票了,如果没人回应那就是正常的。

这里衍生了一个话题,就是社交网络究竟是让我们更亲近还是更疏远了?

我的观点是:社交网络只是人脉维持工具,它方便了我们维持人脉但疏远了人心的距离。

面对面的交流是亲近关系无可替代的交流手段。我们早知道,面对面沟通时只有30%是通过文字表达的,有70%是通过表情、语气、肢体语言这些来传达的。社交网络的交流把70%都去掉了,只剩下最无关紧要的文字部分。

还有就是物以稀为贵。以前我们彼此之间可能几年才有一次见面机会、平时我们只能偶通书信或打电话,所以我们都会格外珍惜这样的交流机会,但现在社交网络让这一切都变得太方便了,反而不珍惜。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在外地读书或工作的时候,家乡的朋友来我所在的城市都会见面,但我回到家乡去大家反而聚得少了。

回到题主的提问,其实分享负面信息和情绪是能拉近两个人的距离的,因为这能让我们更了解真实的对方。即使我们没有及时给对方想要的回应让对方感觉受伤、我们也是有机会去调整彼此的相处方式的。

在没有社交网络的时候,我们选择要么自己憋着、要么找身边人倾诉,有了社交网络我们选择多了,更少向身边人分享真实的自我、人心也就更远。【乔老的回答(3票)】: 如果你刚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身边的人跟你都不熟,结果你生日的时候有人给你举办了一个盛大的惊喜party,你会不会开心的要死??

其实这就跟题主说的一样,求关注,求被了解,求被爱。其实人人都渴望被别人关注,有人深入挖掘自己的小心思,这样会让你觉得自己特别有价值,高人一等等等。就像打球的时候有女神在,男生就会打的格外卖力一样。都是一样的心理。

我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1环境

现在社会大家都很忙,没有人会守在你身边听你讲那些喜怒哀乐,但是不说或者是你身边的人不适合分享那些小心思。这就是有些女生嘴里说着没事回头就在社交媒体上倾诉的一干二净。2面子

如果有个人跑过来跟你说我明天就要过生日了,你能怎么想??要生日礼物的呗~~毕竟有些话不适合现实中对某些人诉说,所以发到社交网络上让别人看到,这种人性交往中的软暴力正好满足了某些人在现实中求而不得某些心思。避免了一些尴尬的场面,保全了自己的脸面。比起自己的目的,那些所谓的隐私暴露成本更低。3某个人

一个经常发动态的人不是因为他感触多,而是为了某个或某些能看到的人。我的一个朋友,经常在空间回顾她和前男友的前尘往事,知道她想要重回到他的世界被拒绝,所以只能寄希望于那些琐碎的小事能换来他的一丝垂怜和悔意。【阿年的回答(2票)】: 综合了一下上面的答案,感觉这几点是关键—— 【1.与人进行积极的互动消除矛盾感】 【2.分享倾诉的需求,人为产生被关爱感】

【3.寻找相同遭遇的”同伴“,消除”厄运只发生在自己“→”自己被孤立、特殊化“的感觉】

负面情绪的解决方法是长期遗忘或者大彻大悟,是难以通过正能量就简单正负相消的。这三样行为的目的是”大彻大悟“,但实际上,得到的回应多也难以切实帮到现实生活,少则让人难以满足,加剧这类行为的持续,形成了一个偏恶性的循环。

【范迪塞尔的回答(1票)】: 因为人在很高兴的时候能自嗨或者身边有人可以分享,不需要去网络上找存在感。但是不开心或者寂寞的时候就需要安慰和存在感。应该是这个样子的。【王尼玛的回答(0票)】: 其实我觉得,是因为在社会中限制表达懦弱情绪,而悲伤的时候通过一些不经意的流露向旁人表达他们的情绪,希望得到旁人的理解和关怀。

而网络上表达的情绪浅显易懂。不是多了,是你们看不到罢了 【便当的回答(0票)】: 相对于有隐私的网络上人们更愿意发布负面消息来满足自己内心的阴暗面 【王了解的回答(0票)】: 招假期小时工,有电脑手机都可以做,每小时30左右时间自己安排,薪水每天结算不拖欠,有兴趣的加我QQ 710667578 了解细节。【Quartz的回答(0票)】: 因为社交网络是陌生人的网络,而现实是乡土环境的关系网,所以现实更好解决,陌生人的关系网如同大都市,乡土环境的现实关系如同农村乡村,所以你可以类比一下现实如同你初高中小学时的关系网,网络环境如同你在北上广,无依无靠,很多不受约束的环境,人们在商品社会的关系就像网络环境,难以自控,在现实就像乡土环境有人协调帮助,你可以看看乡土社会,与商品社会,人们的行为受什么约束了。

【黄鑫的回答(0票)】: 人更喜欢示强而不是示弱,问题不成立 事实上人更愿意在真实公开的网络上发表正面积极的言论,你如果每天说的都是生活不如意、感情不顺心、工作不开心,那最终会导致什么?在别人的眼里都是负面评价,被认为能量值很低

所以大部分人宁可装出自己更好的一面 至于负面言论,两个可能性多些

1、多在匿名网路中,因为可以隐藏真实的自己,例如豆瓣、陌陌、秘密、漂流瓶

2、本身社会价值比较低,比如学生、低收入低学历的人群 【JeffreyShieh的回答(0票)】: 在面对面中的抱怨通常是用声音表达的,在网络中则是文字表达的。

合理假设 有效探究 篇6

一、案例呈现

【案例1】

在研究“水的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学生提出了这样的假设。

放在火上烧,蒸发得快;

放在太阳下晒,蒸发得快;

放在炉灶上烘烤,蒸发得快;

用电吹风吹,蒸发得快;

用嘴对着吹,蒸发得快;

用扇子扇,蒸发得快;

……

看起来,学生思维活跃,提出了许多种假设。其实稍加归类,就会发现学生实际上只提出了两方面假设:一是温度,二是空气流动。该问题的本意是让学生说出是哪些可能的因素影响水蒸发的快慢,而学生却表述成了能加快蒸发的方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是学生没有搞清楚研究问题和假设的表述方法两者的区别。

【案例2】

研究“降落伞下落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教师让学生根据问题作出假设。于是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些假设。

降落伞下落快慢与重量有关,降落伞越重,下落得越快;

降落伞下落快慢与风有关,风越小,下落得越快;

降落伞下落快慢与高度有关,高度越高,下落得越快;

降落伞下落快慢与降落伞的材质有关;

……

这些假设让教师颇为失望,因为没有一个是在教师预期的范围内。于是教师提醒学生:“你们看看降落伞由哪些部分组成,然后再进行假设。”经过反复提示,学生终于说到了“点子”上:降落伞下落快慢可能与伞面大小有关;可能与伞绳长短有关;可能与重物重量有关。

【案例3】

研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学生提出了如下的假设。

摩擦力大小与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摩擦力大小与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小,摩擦力越小。

全班五十个学生,竟然只提出了这两个假设,而且这两种表述也只是对同一种因素的不同猜测。教师再问有没有别的不同假设,回应他的是一片沉寂。

二、案例场景回放

虽然教师不希望出现上述现象,但是这些现象的出现往往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有直接关系。

例如,在案例1中,教师在开始上课前设计了一个小小的观察活动:用一块湿布看似无意地把黑板上的一道粉笔划痕擦掉了,留下了一小块水迹,并略带遗憾地喃喃自语:“哎呀,黑板湿了!”等到师生问好后,“无意”中扭头一看“咦?干了!”于是向学生求解:“你们知道水去哪里了?”学生纷纷帮忙:“水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去了。”这时,教师顺水推舟地提出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水蒸发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于是,就有了案例1中学生的众多假设。

在这节课中,虽然教师的设计巧妙,但学生只观察(且是无意中观察)到了一种水蒸发的现象。他们只能在“黑板上水不见了”这个现象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联想,提出假设。而这些假设一定会受到所观察到现象的局限。事实上,学生就是把目光“聚焦”在黑板上的水很快不见了的原因的推测上,以及还有哪些可以让黑板上的水很快消失的方法的设计上。如果教师能提供更多的生活中水蒸发的现象供学生观察体验,他们可能就不会出现思路的局限和方向的偏颇了。

案例2中的教师在课堂上用PPT向学生展示了多幅降落伞下落的图片,有的伞面宽大像巨大的蝙蝠,有的伞绳较短如同蘑菇,有的下落时形似笔尖,还有的降落伞在风中飘摇。有的图上是单独的一个降落伞,有的却像许多大大小小的花朵竞相开放。

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中的降落伞,提出了本节课要研究的主题——降落伞下落的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师这样设计的意图是提供丰富的图片信息,期望通过让学生充分观察各种降落伞,能进行对比、分析、概括,发现降落伞下降的速度究竟是与哪个因素有关系。然而,教师的意图展现在零散的图片中,不能让学生很好地获取与主题相关的信息。学生对于降落伞的结构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制作和试用降落伞的体验,只是根据对每一幅图片的观察,加入自己的生活经验,不确定地表达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甚至还会尝试着去揣度教师的提问意图。

案例3中,教师在揭示了摩擦力概念后,用一个测力计拉动一块木块,来演示木块在桌面上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并提出了“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研究主题。为了让学生看清楚,教师将木块从左拉到右,再放回原处从左拉到右,在反复的演示中,拉木块的速度也有轻微的差异。学生看出了这些变化,并且理解为可能是教师的有意暗示,于是将教师拉木块的速度与用力的大小自然联系起来,得到了这样的启示: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拉力大小有关。由于对假设内容表达的方式缺乏认识,所以错误地将“拉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和“拉力越小,摩擦力越小”看成是两个假设。为了激励更多学生踊跃发表见解,教师及时表扬了发言学生。可是,学生又错误地将教师的表扬理解成了是对假设内容的肯定,于是就不再去思考其他可能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了。

三、指导策略

(一)充分观察研究的对象

科学问题的提出一般都会基于某个或某些具体的现象或生活场景。从中产生的问题多多少少会涉及这个情境中的一些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对问题的结构分析。因此,在提出一个问题后,需要让学生对研究对象及其所在的情境进行充分的观察,只有在了解了这些因素对研究对象和问题所起的作用后,才能作出选择和判断。

首先,要充分观察研究对象的结构。比如在研究“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有关”时,教师出示一组来自学生生活的图片——教室顶上的横梁、高架道路下面的横梁、桥面下方的横梁等,组织学生观察比较这些图中横梁的共性和差异。学生分小组从横梁的长度、宽度、厚度、横截面等形状和横梁的材质等方面进行比较,很自然地产生推测:是不是这些因素在影响着横梁的承重能力?经过对信息的整理,学生提出对这个问题的假设。

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横梁的长度有关,横梁越长,越容易弯曲;

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横梁的宽度有关,横梁越宽,越不容易弯曲;

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横梁的厚度有关,横梁越厚,越不容易弯曲;

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横梁的横截面形状有关,横截面是梯形(上大下小)的,不容易弯曲;

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横梁是否空心有关,实心的横梁不容易弯曲;

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横梁的材质有关,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不容易弯曲;

……

学生提出的假设比较全面,考虑到了横梁结构的各个方面。这都应该归功于学生对横梁形状和结构的仔细观察比较。

其次,要充分观察研究对象的作用。一个物体在体现功能的时候,其实都是组成它的结构中的某一个或者几个结构发挥了作用。在充分观察物体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和具体的功能联系起来,能更好地让学生提出合理的假设。比如研究“皮球落地后反弹高度和什么因素有关”的时候,学生对皮球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知道了皮球内有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具有弹性,地面的软硬程度也可能影响皮球反弹的高度等。他们提出这样的假设。

皮球反弹的高度与球内充入空气量有关,充气越多,反弹高度越高,充气越少,反弹高度越低;

皮球反弹的高度与地面软硬程度有关,地面硬,反弹高度高,地面软,反弹高度低;

皮球反弹的高度与皮球下落速度有关,下落速度越快,反弹高度越高,下落速度越慢,反弹高度越低;

皮球反弹的高度与皮球下落高度有关,下落高度越高,反弹高度越高,下落高度越低,反弹高度越低。

虽然由于知识面的局限,学生对物体下落的高度与下落速度之间没有能建立关联,把下落高度与下落速度看成两种因素,但是学生充分地关注了皮球下落过程中相关因素所发挥的作用,提出的假设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验证价值。

(二)加强感官情绪的体验

在提出假设前,学生在操作实验材料时产生的主观体验和平时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会帮助学生作出判断。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操作材料的体验过程,应该指导学生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相关经验,来提高假设内容的合理性。

比如在研究降落伞下落速度的影响因素时,教师先让学生动手做一个降落伞。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仔细识别了制作材料的特征,知道了伞面有大有小、形状各不相同,伞绳有长有短、有多有少,重物有轻有重。在玩的时候观察了降落伞下落时的姿态,并在观察了别人的降落伞后,不经意间将这些降落伞进行了比较。有了这样的直观体验,当教师提出“降落伞下落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时,学生很自然地对降落伞制作材料和刚才的观察结果进行进一步审视,发现了一些可能影响降落伞下落速度的因素。

降落伞下落快慢与伞面大小有关,伞面越大,下落越快;

降落伞下落快慢与伞面形状有关,伞面是正方形(圆形),下落越快;

降落伞下落快慢与伞绳多少有关,伞绳越多,下落越快;

降落伞下落快慢与伞绳长短有关,伞绳越长,下落越快;

降落伞下落快慢与重物重量有关,重物越重,下落越快。

再比如研究“找到最快使冰融化的方法”一课时,教师出示了一部分实验材料——方糖、烧杯、水,让学生思考怎样可以让冰更快融化?学生看到实验材料马上会联想起小时候喝过的糖水。有不少学生亲手调制过糖水,观察过糖的颗粒在开水中瞬间溶解的过程。于是学生提出假设。

把方糖碾碎,可以加快融化,碾得越碎,融化速度越快;

把水加热,可以加快融化,水温越高,融化速度越快;

用筷子搅拌,可以加快融化。

经过验证,学生证实了三种方法都可以让冰融化得快一些。在此基础上,学生将三种方法进行整合,提出了最快使冰融化的方法:把方糖碾碎,放在热水中,用筷子搅拌。这些科学问题其实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学生意识到用生活中的经验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我们的教学目的也就实现了。

(三)指导表述假设的方法

首先要突出重点。以《电磁铁》一课为例。在提出研究问题时,需要学生对“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行假设。学生在讨论中,除了根据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验罗列出可能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外,还会把后续的验证方法也迫不及待地提出来,以此来博取同伴的认可。教师在组织汇报时可以提示学生仅汇报自己或自己小组对这个问题所作出的假设,而对于后续的研究设想暂时不需要呈现出来。这样能让假设的内容更清晰地凸显出来。

其次应分解内容。有时候,探究问题过于复杂或者笼统,会给学生理解探究问题的含义造成困难,而有时学生的表达也会不够准确或不够完整。当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提示学生将假设内容进行分解,形成完整的表达思路。

比如学生在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提出“摆的快慢与摆的角度有关”“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有关”“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度有关”的假设。教师应该及时提示学生,这些都仅仅是“观点”,只有具体表达出摆的快慢与摆的角度有怎样的关系、与摆锤的重量有怎样的关系、与摆线的长短有怎样的关系,才能表达出对这个问题明确的假设,也就是对所研究问题的可能存在结论的预设。

再比如组织学生对“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行假设时,有学生认为“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有关”。这个假设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赞同。但是教师经过进一步询问,发现这些学生中产生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见。通过这两种观点的比较,让学生发现在表述假设内容的时候,不仅仅要说出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何种因素有关,还要说出具体有怎样的关系。

在对比实验中,学生对研究问题作出假设的能力不仅需要教师的及时指导,更需要在具体的探究情境中逐步练习提高。随着探究经验的积累,对研究问题作出合理的假设,会促进整个探究过程的高效进行,从而有效地获得探究的技能和科学素养的提升。

假设分析 篇7

假设是真理的基石, 是创造力的源头。通过对事物大胆的猜想, 并进行坚持不懈的探索是发现事物的重要手段, 很多科学上的重大发现都是建立在假设之上的。

假设思想是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且数量关系复杂隐蔽的量, 将题中的某一个未知条件假设为已知条件, 明确题中的隐蔽数量关系, 简化复杂的条件, 通过和其他已知条件的配合找出解题思路, 顺利解决问题。小学数学中存在很多可以运用假设思想解决的问题, 假设思想在出现复杂问题时能够收到“绝处逢生”的效果 , 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 激发其创造意识。下面谈谈假设思想在小学数学解题中应用的基本思路。

1.通 过假设 , 分析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基本构成, 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一些概念的掌握可以运用假设思想完成。学习数学有一定的艰苦性, 数学概念的理解过于艰涩, 很多学生由于兴趣不足缺乏动力, 使得本来就难以记忆的概念掌握不牢。

例如, 进行循环小数的教学时, 先让学生进行几道运算如27÷8, 1÷3, 70.3÷33。学生在遇到连续两道除不尽的题目之后就会思考为什么, 之后再引出无线循环小数这个概念, 通过这种假设思想的贯穿实现对数学概念的深入理解。

2.利 用假设 , 对解题思路进行简化

当数学问题的已知条件并不明确时, 解决往往比较困难其实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假设, 简化思路, 解决问题。当题目已知时, 条件依托的基本数量未知, 为了便于揭示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可以对基本数量进行基本假设。也可以采用具体化的假设思路, 把某些未知条件假设为切实可行的量, 可以为解题提供更加实用的数据。也可以采用符号化的假设方法利用符号或者字母表示未知量, 这是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的重要转化, 对学生将来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提供思想基础通过这一系列假设思想, 能够有效地简化解题步骤, 在节省时间的同时避免过于冗长的步骤容易导致的错误。

例题:苏教版教材配套习题中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同笼, 鸡和兔共100只, 脚248只, 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采用假设法解这道题可以这样思考, 假设全部都是兔, 则应该有400只脚, 比实际多出152只, 为什么会多出这些脚呢?因为笼中不全部是兔。一只兔子比一只鸡多两只脚, 多出152只, 那么鸡的只数就是152/2为76只, 兔子则为100-72=24只。

3.利 用假设 , 一题多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假设猜想的应用能够促进小学生从更多方面进行对同一个问题的思考, 可以加快大脑表象思维的形成, 进一步突出事物的性质和特征。小学生能够有这种猜想思维是十分了不起的, 自发产生的思想和在教师引导下培养产生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 这种假设思维能够促使学生考虑一题多解或者没有标准答案的可能, 激活学生的跳跃性思维, 促进他们的知识形成和完善。

一些应用题描述的是两件事情, 混淆在一起, 这时候可以把其中一件事情假设成为另一件, 达到一个问题的多种解法。

例题:小红家养了45只鸡, 18只鸭, 如果每一只鸡每年能产蛋13千克, 每只鸭每年能够产蛋12千克, 这些鸡鸭一年能够产多少蛋?

这道题常规解法是13×45+12×18, 但是利用假设方法可以得到更多解法。

方法1.假设鸡和鸭年产蛋量都是12千克, 但是实际上鸡年产蛋量是13千克, 每只鸡每年少算了1千克, 一共45只, 总千克数为12× (45+18) + (13-12) ×45。

方法2.假设鸡和鸭每年产蛋13千克, 总千克数为13× (45+18) 。实际上鸭共多算了 (13-12) ×18千克 , 总千克数为 (13+12) ×45-12× (45-18) 。

这种情况下采用假设思想并没有明显地简化解题步骤, 但是对于活跃学生思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4.通 过假设 , 开拓解题思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该积极地运用“假设—猜想”的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拓宽视野, 创新思维,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鼓励学生敢于进行思维创新, 同时采取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 联系日常生活, 促进学生积极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引导学生在巩固和提高的同时, 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能。我们需要积极应用假设和猜想等思维方式, 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小学数学教学中, 积极思维, 敢于假设, 善于猜想, 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假设分析 篇8

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 作为财务报表信息系统运行的基本前提条件, 不能由其他前提条件推导而得出, 否则, 也不应将其列为基本假设。财务报表基本假设, 与自然科学不能直接加以验证的具有相似性。“直接验证假设是困难的, 这首先是因为假设是作为基础而存在的。假设是理论体系的基础, 所以, 在它们的下一层没有东西可依托, 并且用来对它们加以论证。其次是因为如果假设可以被直接验证, 那么, 就可以将它们作为假说使用, 就可以出示证据来支持或否认它们。”可见, 不能将假设与假说混为一谈。假说是以假设为基础, 经过逻辑推理得到的命题或结论。财务报表基本假设的这一特征, 可以概括为财务报表基本假设的基础性或公理性。

尽管假设可以看作是不能直接加以验证的公理, 但假设却是以事实为根据的。财务报表基本假设, 是财务会计所处的市场经济环境的反映。如果基本假设较严重地偏离实际, 那么以此假设推导出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 将会与现实的事实不符, 从而达不到我们所需求的目的。当通货膨胀严重地出现时, 币值不变假设就严重地偏离实际, 以此假设为基础推导出的历史成本原则和编制的财务报表将不能反映客观实际情况, 从而达不到财务报表评价受托经济责任的目的。当企业处于破产清算状况时, 如果仍然按照基于持续经营假设的会计原则、程序和方法编制财务报表, 那么这样的财务报表也是毫无意义的。新兴的网络公司, 可因某项业务成交而成立、因某种业务或交易完成而终止, 其存在时间的长短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当某网络公司存在时间很短的情况下, 依然应用传统的会计分期来提供财务报表, 无疑是抱残守缺。因此, 我们应不断地检查基本假设, 根据新的证据看它们是否已失效;如果某项基本假设已失效, 那么就必须以更符合客观实际的假设替换之。

根据以上所述的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的特征, 我们检查一下有没有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未被指示出来。隐蔽的基本假设, 不利于我们经常地对其有效性进行检查, 不利于我们认识财务会计的特征和局限性, 从而不利于我们改进财务会计和建设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的财务会计, 主要的财务报表依然是三张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如今, 又出现了“第四财务报表”, 英国称之为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 美国称之为全面收益表。“第四财务报表”是利润表的扩展, 它既包括已实现的收入、利得、费用和损失, 又包括已确认、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这四张财务报表的出现顺序是:先有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而后出现现金流量表, 最后是“第四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全面收益表, 其确定基础均是权责发生制;而现金流量表, 则是现金流量制。全面收益表已突破了利润表的实现原则。四张财务报表的发展和变革, 反映了经济环境的变化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和提出的新要求。四张财务报表中, 最基础的财务报表是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基础是基本会计恒等式, 基本会计恒等式反映了资产与其权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恒等关系, 而资产和权责两个概念, 从一开始就是由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 不能由前述财务会计的四项基本假设推导得出, 因此, 它应是财务报表的某一项基本假设。

二、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及财务报表目标的关系分析

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与财务报表的目标是相互制约、互为条件的。财务报表的四项基本假设, 为财务报表评价受托经济责任创造了条件。通过设定会计主体, 使其按特定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与其所有者资金的经济活动、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区别开来, 从而明确了财务报表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两项假设, 满足了所有者评价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及时性, 因为若没有会计分期, 只能等到会计主体的全部经营活动结束时才能提供会计信息。货币计量假设, 使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综合评价成为可能。已发生交易或事项假设, 表明所有者对经营者的受托经济责任评价是以已经发生的经营活动为依据的, 从而保证了评价的客观性。权责发生制, 是指在按会计期间对经营者进行评价的前提下, 以“权利”、“责任”在某一会计期间是否发生为标准, 而不是以是否收到或付出现金为标准, 确定该会计期间的盈亏;现金流量制, 则以是否在某一会计期间流入或流出现金为标准, 确定该会计期间发生的各种类型的现金流入或流出量。在商业信用广泛存在的经济环境中, 以“权利”和“责任”是否发生为标准确定经营业绩, 最直接地满足了评价受托经济责任的目的。但另一方面,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又不能离开现金, 在有借贷的企业里, 若不能按期以现金还贷, 还可能遭受被债权人逼迫而破产的危险。尽管利润要向现金转化, 但它们毕竟在时间上不一致, 更何况利润转化为现金的过程还伴随着风险, 即存在不能顺利转化的可能, 所以经营者受托经济责任的评价, 尚需借助于建立在现金流量制基础上的现金流量表。

以上是财务报表的目标影响和制约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的一面。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也有影响和制约财务报表目标的一面。财务报表的目标, 为什么定位在评价受托经济责任、而不是决策有用性?资本的所有者将资本投入企业并委托经营者经营, 其实不但关心投入资本已经取得的成果, 同样关心未来的应用成果。但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企业体制下, 资本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评价以及对经营所取得成果进行分配时所需要的信息, 要求具有相当程度的客观性和可靠性。显然, 对未来经营情况的预测信息难以满足客观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而建立在基本假设基础之上的财务报表则可以基本满足这种要求。

资本的所有者在进行决策时, 就更需要预测未来的会计信息了, 但现行的财务报表却无法提供。那么, 是否可以更换财务报表反映过去交易或事项的假设, 使财务报表既反映过去又反映未来呢?至少目前还难以做到。如果硬性为之, 恐怕评价受托经济责任的目标也无法实现了。

参考文献

[1]陆静.财务报表的基本特性及财务会计报表分析的重要性[J].企业研究, 2012 (14) .

假设分析 篇9

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总是错综复杂的,人类既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又置身其外。一般的科学观点认为,在动物王国当中我们无法超越自然的选择,然而通过技术的操控,人类可以不断的改造和重塑自然环境。从这一点来看,人类既是参与者又是遵守者。既然我们能够塑造和影响环境,那么我们也应该能够观察和记录我们对环境的影响。随着人类对环境影响认识的不断提高,也重新对传统的经济、道德、会计假设提出了质疑。20世纪70年代,人们对传统管理范式的局限性产生疑问。Chastain(1973),Gambling(1974),Ullman(1976),Dierkes and Preston(1977)等研究了会计,组织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到了20世纪90年代,人们的关注点开始转向环境问题。近年人们更加关注环境可操作性问题,本文试图寻求理论框架及其前提假设分析对环境会计和报告进行了研究。

二、环境会计和报告理论模型分析

(一)理论框架

在讨论环境会计和报告理论模型之前,首先要建立一个理论框架,见表(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这个理论框架中包括五个主要的部分:环境危险;公司责任;工业和环境之间新的关系;计量工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披露和报告工业对环境造成的Á影响。

(二)环境危险第一个假设前提:

环境处于危险当中。虽然危险的严重性和性质值得商榷,但是大量的科学资料证明环境问题是我们进入第三个千禧年来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Kovel(2007)编目了一个很长的环境指标,这些指标显示了从1970年到2000年生态环境退化内容。环境危险以环境风险的形式进行了理论研究(Beck,1992,1999)。人类正处于环境风险当中并被这些风险所威胁。我们生活在一个具有风险的社会,这个社会和以前的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风险是全球性的。生态灾难和原子辐射已经“忘记”国家的边界。即使富人和有权利的人也不能从这当中幸免于难。这些不仅对健康是危险的,而且对合法性、财产和利润也是危险的(Beck,1992)。生态环境不断的下降不仅威胁着地球上的生命也威胁着财产和商业利润。那些从事大量化工行业的城市和有着大量工业的城市证明了这一点。一些人反对这样的观点,对环境问题持有怀疑的态度。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要发展自己公司的业务,躲避监管,提升私人财产权利的地位。现在最主要的环Á境风险也许是气候已经发生了改变,而全球变暖加剧了这个变化(The Stern Report,2006)。污染不断加剧并且也阻止了热气离开地球。而这也使得冰层开始融化造成海平面不断的上升。目前有一个广泛的共识:即人类的行为造成了气候的改变。但是仍然有人质疑气候改变的重要性和人类行为对气候的影响(Cater,2007;Lewis,2007;Morris,2007)。环境问题还有很多其他内容。如大气的臭氧层已经被破坏(Faman,1990;The Stern Report,2006)。由于近地面空气中的臭氧浓度不断的上升,空气质量也受到了影响。酸雨造成环境的损害和退化。和空气一样,我们的海洋、淡水和土地都遭受着污染的威胁。大量的有毒物质被倾倒海洋中,许多河流被严重污染。由于大量的使用农药和化学制品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Pretty,1990)。实际上,不管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都受到了威胁(Vida,1989)。这个问题的规模很大:世界上有四分之一的土地正遭受荒漠化的风险;从1960到1990年我们的热带雨林有40%消失了;濒临绝种的物种的目录从230个开始已经超过了35000个(Adem,1990)。Kovel(2007)指出:从1970年到2000年,物种正以一个6500万年都看不到的速度在消失;40%的农业土壤被污染了;世界上的森林有一半已经消失;世界上的湿地有一半已经枯竭或者被填满了。由于污染、农药和过度的捕捞,陆地和海洋中的栖息地损失和物种损失十分严重(Harmon,1990)。因此,如果我们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马上采取行动。

(三)公司责任

在公司责任这个大的框架下,有三个依次的假设前提:(1)工业对环境的影响。第二个假设前提:人类,特别是工业对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工业革命以前,欧洲大陆很大程度上来说从事的是农业活动。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一般来说,人类的活动塑造环境。但是,现在人类的影响特别是工业活动已经远远超出了活动的界限。工业要对许多破坏环境的事件以及栖息地的减少负责。例如1989年美国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在阿拉斯加东南部搁浅,1100万加仑石油尽泄海中;亚马逊河流域大量原始森林的破坏。另外,工业大量的耗费原材料,回收利用的却很少;农药和除草剂的不断使用间接的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工业活动造成了空气、土地和水污染。现在已经有大量的科学证据证明来自于经济活动中的排放,特别是燃料的燃烧正在改变着地球的气候(Stern,2006)。(2)社会合法化。一般来讲,环境会计研究者认为第三个假设前提是:如果组织接受最低的道德标准和接受集体社会道德责任,那么它的活动也许被社会认为是合法的(Wicks,1992)。如果社会感觉到组织正在经营一个有价值的系统并且这个系统和这个社会自身的价值系统是相称的,那么组织就可以在这个社会继续存在下去(Gray et al.,1996)。如果社会合法组织提供社会服务并且尊重社会准则,它也会得到回报。也就是说社会和组织之间的“互惠”是存在的。然而一些人认为商业活动唯一的目的就是赚取利润,而无需考虑社会责任。因此,他们不赞成上述所讲的社会合法化。当然,这种观点不会被广泛的接受。人们普遍的认为公司接受一定层次的社会责任是合适的。(3)个人和组织要对自身行为负有责任。第四个假设前提是:当面对着环境的潜在威胁的时候,政府、组织和个人(包括经理和会计)都不会感受到幸福,因此,个人和组织要对自身行为负有责任。潜在的环境威胁从好的方面来说会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但在最坏的情况下,环境威胁隐藏着灾难性的变化。用会计思维定势来讲,自然资本资产是自然环境中重要的部分,必须要进行保护以确保地球上生命的延续(Barton,1999)。对于环境的威胁,应该谨慎持有一种防范于未然的思想并且也应该预先采取一些措施。不要等到事情发生时在采取相应的行动。那时我们可能会为自己太迟采取有效的行动而感到后悔。“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都认为地球的资源必须被保护。从“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来看,尽管自然界没有固有价值,但是它有着很多品种繁多的可利用价值。人类和自然界是错综复杂的绞结在一起。我们需要清馨的空气呼吸,干净的淡水饮用,健康的食品下咽。对于贸易来说天然产物也是必不可少的。大自然为新的农作物或者药物提供基因库。所有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都会使用自然资源。20世纪90年代中期,Costanza et al.(1997)估计17个生态系统每年为整个生物圈提供了33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这个数字超过了全球的国民生产总值,当时全球的国民生产总值估计是18万亿美元。这17个生态系统仅仅包括可再生能源,不包括非可再生燃料、矿藏和空气。从长期来看,由于自然界具有可利用价值,所以企业必须保护自然界。然而,一些企业为了个人私利在短期会“剥削”环境。它们为了个人利益掠夺一个共同的利益。如果企业不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控制或者政府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一些企业为了获取短期的自身利益也许还会侵害社会,更有甚者为了长期的收益可能也会这样做。“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认为自然界具有固有的价值,因此地球上的所有资源都应当被保护。我们应该关心生物圈是因为它有自身的价值所在(Rolston,2006)。基于此观点,很多人认为人类从道德上有责任履行一个管理者得角色:保护物种,保持自然群落的完整性,确保生物圈的良性运转(Nelson&Callicott,2008)。生态学家相信:非人类生活也有它自身的固有价值;人类没有权利破坏性的干扰非人类生活,除了满足重要的需要;人类现在对非人类的生活干扰是过度的并且是有害的。因此,从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人类中心”主义观点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都要求进行环境的保护、自然资源的维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Folk,2003)。

(四)工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如果前面四个假设前提能够被接受的话,那么需要对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根本性调整。从长期来看,需要补救对环境的损害,扭转全球变暖的趋势,修复减少的栖息地,恢复生物多样性。而这也许也就意味着我们要减少人口,至少要限制人口的增长直到达到和环境之间的平衡。短期来看,人口零增长或人口控制这样根本性的调整对于生态系统来说是需要的,但是从经济上和政治上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可持续发展为调整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现实的目标。这个概念现在已经被许多企业和政府所接受。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务实而实际的初步解决方式。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的未来长期的根本性调整,如长期的人口零增长和深层生态(人类与动植物及环境保持协调的生态活动),能够建立起来。可持续发展应该被理解为一个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概念。这个概念以现行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条件为基础,并且在当前财务报告的范式下建立起来。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理论框架。在这个框架下,环境指标,如可持续发展业绩指标、完全成本法会计核算和自然存货等都具有可操作性。本文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是: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WCED,1987)。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可持续性的本质是至少要保护特定的资源,如自然的栖息地、野生动物、水和空气。而对于非持续性的资本必须进行管理。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状况下,各个系统必须也要做到相对的可持续发展(Simon,1989)。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可持续收入。可持续收入是来自于对“希克斯收入(Hicksian Income)”的改编。它是指:在没有环境消耗和退化的前提下,一个组织就存货和资源而言期初和期末相等的情况下,收入消费的最大数额。Daly(1991)指出陆地上的净初级生产量(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对非光合作用的生命来说是基本的食物资源)只有40%的部分是适合人类的。他用图解的方式解释了这个数据对全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的威胁。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这个威胁对野生植物和脆弱的生态系统变得很大。在短期来看,最小化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与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成果相比,前者是更加前途有望的。可持续发展能够缓和而不是根除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也扩展到将来的子孙后代。可持续性要求我们这一代应该把自然资源馈赠给我们将来的一代。发展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实际上,这是“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之间的一个权衡。没有“代内平衡”,要实现“代际平衡”是不可能的。随着地球资源受到的威胁不断提高,实现“代际公平”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世界上一些最重要的环境问题(如生物多样性的损失和全球变暖)没有纳入到政府决策的合法范围内。因为这些问题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意味着是莫须有的约束。在当前的世界环境下,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受到挑战的概念。因为这个概念与在传统会计和财务下运行的世界经济模式有着冲突。这个概念寻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联姻”。要求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环境的改善作为牺牲而获取。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自然环境改善的需求和经济增长的迫切性之间的妥协。这个妥协中充满了潜在的矛盾(Gray,2009)。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不确定性的概念,这个概念被塑造成能够满足各种相互排斥的结果的需要。可持续发展和当前的资本主义精神、经济和人口发展趋势不相符(这些内容消耗并且加压于当前的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发展而不消耗资源,而资本主义意味着为资产阶级产生利润。

(五)计量工业对环境的影响

笔者认为,以某种方式对工业给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计量是非常重要的。计量可以使先前无形东西变得可见。能够捕捉到物质隐藏的属性。作为人类,计量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如对于时间我们用小时,分钟和秒来表示。对于距离用公里,米和厘米来测量。在商业活动中,是通过会计数字对经济活动进行量化。这样的量化方式能够帮助理解和评价公司的活动和业绩。如果认为计量商业活动的影响是必要的并且被接受,那么这时就有两个相关的假设前提:传统的会计不适合环境会计和报告;需要发展新的环境会计系统。(1)现行会计的不足。第六个假设前提是:传统的会计不适合环境会计和报告。按照传统会计的核算方式,不能够获得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的信息。许多学术团体和实践者认为需要环境会计和报告,因此对年报当中的环境披露和单独的环境报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下面将讨论传统会计的六个缺陷。而这些缺陷抑制了传统会计对环境会计的适宜性。首先,资本主义的观点本文所讨论的传统会计是指盛行于西方的会计,是以资本主义为依据。现代资本主义会计的世界观是局限的。支撑现代会计的复式簿记的要点仍然是1494年卢卡帕乔利所阐述的内容。帕乔利的簿记系统能让意大利商人系统有序的记录,并且能够计算出交易是否获得了盈余。随着时间的流逝,复式簿记发展成为现代会计。现代会计的关注点在于利润,而这正是与资本主义紧密的纠缠在一起。从历史来看,资本主义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组织生产的方式。资本主义是一个剥削、敌对的系统而不是一个合作的系统。公司的目标是从正在从事的交换活动中榨取利润。Beder(2006)指出,跨国公司不断的欺骗政府,成百上万的人死于受污染的水和空气。为了实现资本主义可以牺牲环境(Maunder&Burritt,1991),资本家的利益和环境之间没有达成一致性的目标。有人认为环境在商业活动的影响下是安全的,这种观点是有争议的,最起码也是令人难以理解的(Gray,2008)。Beder(1997)和Monbiot(2000)两人用文献资料说明了公司是如何破坏民主进程和环境运动的。现行会计的特点主要是关注于利润的计量并以此作为股利分配的先导,这一点主要是为大公司的利益和他们的股东服务。其他利益相关团体和利益(包括环境利益)是无法满足的。由于二氧化碳排放市场的出现,会计、资本主义和环境被放置在一起。而这给环保主义者带来问题,认为自己与资本主义是对立的。这也给会计准则制定者们带来很多问题:原来无成本的活动现在要计算成本。此外,公司还要被迫采取新的思维方式并且要克服新的国际外部性。其次,业务重点。传统会计采取的是狭隘的以商业活动为导向的观点。出发点是记录和计量商业活动。传统会计没有以任何方式找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自然世界按照会计的术语被重新定义。但在会计的思维定式中,森林是被视为储存资产“木材”的仓库而不是野生动物的天堂;海洋是作为资产“鱼”的储藏库而不是独特的生态天堂;水和空气一般被视为免费的物品。实际上是在利用环境进行商业开发和赚取利润。第三,新古典经济学的依赖。会计是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内容作为它的理论基础。收入理论、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模型、代理理论等都是以新古典经济学范式为前提。新古典经济学和资本主义密切相关,资本主义把新古典经济学思想作为主导的政治思想。金融经济学的研究也被这种思想所占领,并且排斥其他的理论基础(Whiteley,1986)。新古典经济学赋予市场机制于特权用来解决环境问题。赞成运用经济手段作为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一种方式并且扩大产权作为环境保护的奖励,如可交易的排污权的运用。从理性上和历史上来说,新古典经济学的权利来源于排他性并且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嵌入了产权和所有权的概念。在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会计核算下,社会、组织和政治方面的内容在会计中被大部分的忽视了。第四,数值量化。会计核算也是基于数值量化的基础上的。数字提供了一个通用的尺度,通过这个尺度数字可以被相加或相减,当然也可以被操纵。一些数字并没有共同的来源或者缺乏共同性,但是通过求和或相乘的方式将这些数字毫无意义的组合在一起。如碳会计当中,会计人员将排放权等效于二氧化碳的排放。在商业活动中,“量化”有时表示了商业活动自身的结束。在真实的自然世界里,“量化”仅仅具有有限的价值,很多时候“量化”都是无果而终的活动。数字是有用的抽象,但没有能力将复杂而相互依存的事件当中发生的行为包含进来,即使是单独的商业活动中发生的行为。“量化”的问题本身就在于“不能量化”。Hines(1991)指出,会计可以进行量化,但所量化的钱能等同于一个橡胶树么?作为计量技术的会计复式簿记方法已经显示出局限性。人们不能仅仅采用数字的方式对商业活动进行记录。第五,货币的依赖。数值量化通常是通过货币的价值来反映的(如美元、欧元、英镑等)。量化的计量用其他方式进行也是可能的,如石油储备用升来表示,天然气用立方米来表示,二氧化碳用吨来表示。但都是把这些可选择的计量标准转化为标准的货币进行计量。在经济核算中货币价值扮演着重要的角色(Weber,1976)。但是只有那些具有货币价值的项目才被记录下来。这意味着大量的外部性没有被记录下来。就环境的事项而言,与之进行的都是非货币性交易。因为生物圈当中的绝大多数实物都没有涉及到价格,如水、空气、共同的土地、栖息地、物种、臭氧层等。自然界被排除在会计核算之外(Hines,1991)。在很多案例当中,外部性目前都没有被估值。这不是说外部性缺乏价值,而是现在的计量系统量化外部性的价值具有困难。如果空气和水的质量被严重降级的话,生活的质量也将受到严重的影响。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在不断的发展,尝试着将那些被排除在经典的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学之外的外部性纳入到计量的范围中来(Daly,1980,1985)。最后,专门的会计实务。会计当中的一些专门方法(实体理论,周期性)的使用并没有很好的建立起会计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实体理论划定了一个人为的社会构建的实体,而这个实体就是会计核算的所谓“单位”。企业(如有限公司)是有效、合法、无形的实体,而这些实体的边界是不断变化并且不清晰的。这些“单位”外的“外部性”全都被忽视了。另外,这些实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也许也无法辨认和记录(Savaranamuthu,2004)。周期性理论人为的将时间划分为分散的期间。在财务报告中这个期间一般来说是一年。众所周知,在现代公司的实践中会计核算的期间是短期的。然而,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有着很长的时间跨度。这样时间上的不匹配使得会计和环境之间的结合视乎变得很困难。因此,配比原则忽略了环境成本,短期管理战略通过污染水、空气和陆地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损失(Savaranamuthu,2004)。(2)新的整体会计。第七个假设前提是基于会计、组织和环境的一个整体的“系统”观点基础之上。这个观点认为会计、组织和环境这三者是相互独立、相互联系和相互关联的系统。本质上说,会计有利于这个整体“系统”。如对特殊的财务活动和交易的处理。组织被视为一个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它对经济和环境在很多方面都具有贡献。组织作为宏观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当中进行经营,而宏观经济同样是一个更大的系统中的一部分,那就是自然生态系统(Daly,1991)。“交换”的网络将系统和子系统连结起来。这些相互作用包括可计量(如货币)交易和不可计量(非货币)交易。这些相互作用也包括人类和非人类系统。Gray(2002)认为“系统”的观点可以作为有益的启发用来考虑财务和会计的界限。在极端的情况下,“系统”的观点认为地球都是一个生命的系统(Lovelock,1982,1988)。传统的宏观经济范式关注点主要在于满足人类的需要和意愿,结果忽略了世界上的正在恶化的生物资源基地。因为环境没有成本,所以它就没有价值。环境没有价值是因为它是非市场因素,这种失败的认定有着深远否定的影响(Repeto,1992)。一个国家可以砍伐他的森林、侵蚀他的土地、污染他的含水层、猎杀野生动物和鱼类直至灭绝,但是他所计量的收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即使这些资产消失(Repeto,1992)。更有甚者认为这样的行为是为了取得“进步”而采取的行动。实际上,忽略生态系统将危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Costanza et al.,1997)。传统的经济学认为土地是消极的、准备着并愿意由人类和资本进行开发(Daly&Cobb,1989)。土地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在资本主义进程中的使用所赋予的。土地,作为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库是处于传统经济模式之外的。宏观层面上环境的边缘化和微观层面上环境的边缘化是一样的。传统会计没有试图将环境的事项纳入到它的核算范围中来。通常来说,土地一般是以成本记录在资产负债表中。当然,有时也会重新估价。但报表当中从来都不会对栖息地的类型或者是野生动物的存在或不存在进行分析。土地被商品化并被视为是人类的一个拥有物品。人类在运用市场价格模型对土地进行买卖。因此,会计学和经济学的管理范式并不提倡对环境或自然界负责任的态度。

(六)披露和报告的影响

理论模型中的最后一个因素也是第八个假设前提是:组织应该为环境负责。因为是环境的管理者,同时这也是“开明的自利(合理的利己主义)”。所有的组织都包括人类,尽管人类名义上都坚持一个特定的组织目标(如赚取利润),但人类同时也是公民、父母或社会当中的一员,肩负着责任(Ostapski&Isaacs,1992)。如果受托责任被履行的话,公司对环境的影响的披露和报告是需要的。从小的方面来说,组织能够以管理的自然资产为股东负责。从大的方面来看,组织能够为自己所拥有的自然资产(如栖息地)负责以及对自然所进行的侵犯行为负责。受托责任意味着并不是拥有了土地的所有权就拥有了破坏土地的权利。换言之,为了创造土地的市场价值,土地所有权并没有赋予破坏土地使用价值的权利(Sagoff,1989)。这个逻辑在法律条款上已经被承认。所有权并不意味着不承担任何社会责任,而是表示责任和权利的共担。受托责任的主张也许可以被看做是企业为了被社会承认合法化的需要而出现的。环境资产(如野生动物)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资产,他们是共有资产。环境资产没有确定的经济寿命。对环境资产进行估值本身也是对他们基本特征不充分的描述。与对会计实体来说相比,环境资产对公众来说具有更高的价值(Barton,1999)。环境资产是“公共产品”,这个“公共产品”具有“外部性”,不能产生收入,也不能轻而易举的被销售。尽管一些自然资源,如化石燃料、矿物质、农业用地和林地,显示出一些私人财产的特征,但是其他的资源(如河流和野生动物)并没有具备这样的私人财产特征。如果这些观点被接受的话,组织必须负责任的管理他的资源。Rubinstein(1992)认为公司作为它所使用的自然资源的管理者应该对自然资源负责。“利益相关者”的概念范围应该扩大,延伸至包括我们的后代(Willis&Goodfellow,1991)。“受托责任”的概念既包括私人的财产也包括公共的财产。公司在受托责任的基础上经营管理他们的资源,而这也需要公司负责任的披露行为对社会和第三方带来的影响。大多数公司通过单独的环境可持续性报告或在年报中披露财务或非财务活动,以此方式向股东和其他的利益相关者(雇员、政府和公众)履行责任。考虑到地球面临的众多威胁、工业对环境的影响、社会企业的合法性、利益相关者群体等这些内容,可以看出一个公司所要报告的内容是多样的。对于这些信息的准备、交流和传播,会计人员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实际上,这表示了一种“开明的自利(合理的利己主义)”(Adam,1992)。成功的组织通过对环境的负责以及将环境责任向企业的相关利益者告知这种方式寻求一种合法性。“开明的自利”能够导致企业的差异化和市场竞争优势(Hartman,Rubin&Dhanda,2007)。更为讽刺的是,环境报告对于公司来说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去大肆宣传取得的环保成就。受托责任已经被承认作为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的一个重要会计目标(Drebin,Chan&Ferguson,1981)。传统上的受托责任的定义仅仅只包括狭义的财务资产。更加广泛的受托责任的观点认为:公司不仅要爱护环境,还要为对环境施加的行为负责。这样的责任应该正式的进行报告。这一点现在已经被做了,这主要是通过在年报中对环境影响进行披露或者是通过单独的环境报告进行披露。从前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这八个假设前提之间的逻辑关系:认为环境的威胁让我们的地球处于风险中。鉴于工业对环境有很大的影响以及社会宣布工业的合法性,因此工业应该向环境施加的行为负责。工业使地球处于危险中,因此需要在工业和环境之间建立新的关系。长期来看需要对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根本性的调整。但是在眼前的短期,应该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目前的目标。需要一套计量系统来衡量工业的影响,但是现在的会计由于一系列的缺陷(前文已经讨论过)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因此需要一个“整体性会计”将公司对环境的影响纳入到会计当中来。最后认为公司由于具有受托责任的功能,因此它需要向相关利益者报告环境会计方面的内容。

三、结论

假设分析 篇10

值得一提的是, 笔者在“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的实证分析” (赵砚、张洪霞, 2011) 一文中运用CAPM模型重新对股权融资成本进行了计算, 得出股权融资成本实际上高于债务融资成本的结论。既然股权融资成本远高于债务融资成本, 为何很多股份公司还要偏好股权融资呢?可见, 传统的融资理论难以解析当前国内很多股份公司的融资偏好。鉴于此, 本文从行为金融角度, 以“理性成本假设”为基础, 分析非理性市场条件下的企业融资选择, 以期对国内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异象”进行更好地解释。

1 股权成本高于债务成本的真相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 在现实世界中, 股权的会计成本——红利支付水平, 远低于债务的会计成本——利息支出, 因此, 从企业财务记录上, 无法得出股权融资成本要大于债务融资成本的结论。然而, 前文中得出的结论是股权成本高于债务成本。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呢?主要是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 统计方式的区别导致了股权成本和债务成本的实际差异。前文中的股权成本是以市场成本来统计和计量的, 而债务成本则是以会计账面成本衡量。若只是单纯的以红利来计算股权成本, 则计算的结果显著不同, 股权成本要大大低于债务成本。显然采用的不是这一方法, 因为股权投资收益的获得是连续的、延后实现的。

其次, “配给负债”的存在导致企业的负债水平名义上偏低。在现实中, 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公司经理或股东考虑到过高的负债可能会使公司产生财务困境, 增加破产成本, 从而会减少债务融资的使用;二是债权人在考虑到上市公司的道德风险的存在也会致使债权人对企业实行“信贷配给”。上述两种情况在我国都是存在的, 因而整体上降低了债务的最优供给。所以, 在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配给负债”的会计成本并不能显示出上市公司的真实负债成本。

传统的股权成本和债务成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名义上看, 股权融资成本较高, 上市公司应该倾向于选择债务融资, 却为何偏好股权融资呢?本文认为, 债务成本的低水平隐藏了许多信息, 而其可以从“理性成本”的角度加以解释。

2 理性成本假设

理性成本, 是指由于“经济人”的行为是不完全理性或者有限理性, 所导致的行动对理想状态的偏离和损失。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理性成本假设得以成立, 主要信赖以下两个假设。

假设1:“经济人”的行为是不完全理性或者是有限理性的。由于人的教育背景、生存生长环境, 以及社会或企业的法律、制度、文化与习惯的影响, 在接受同样的信息之后, 依然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有时候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结论, 即使这类结论都是建立在严格理性的推理基础上。因此, 本文认为“经济人”的行为是不完全理性或有限理性的。

假设2:“经济人”厌恶风险, 而风险厌恶正是一种理性成本。在金融财务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假设, 就是理性的行为人的风险厌恶。由于行为人厌恶风险,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进行投资决策时会考虑风险因素, 采取保守的态度, 由此导致的行为结果与理想的行为结果之间产生的偏差就是理性成本。风险厌恶, 是典型的理性成本的表现。

3 低成本债务隐藏的信息

低水平的债务成本相对于过高的股权成本来说, 隐藏了许多信息。通过图1可以发现, 股权融资成本是用金融市场的CAPM模型测算的, 该成本已经包含了有关企业债务与破产的成本信息。因此, 对于融资企业而言, 股权融资成本显然是被放大了。而由于信贷配给和相关约束条款的影响, 企业又会感觉债务成本太高, 因而尽量避免使用债务融资或减少债务融资。

如果从市场的角度来考虑债券收益 (成本) 会发现, 当企业在出现信用危机时, 其公开发行的债券要么很难吸引投资者购买, 要么交易时的价格会非常低, 换句话说, 就是会以极高的折价率交易, 或者投资者会要求发行人提供较高的利率来补偿投资者可能面临的高风险,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上市公司的负债成本上升。另外, 上市公司的负债率越高, 债权人的风险厌恶系数也会随之上升, 企业的债务边际成本上升, 甚至要远大于股权成本。

真实的股权成本和债务成本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通过比较可知, 通过账面价值计算的债务成本, 缩小了企业真实的负债水平和成本。在边际成本上, 企业的负债成本会高于股权成本。对此, 本文将根据前文提出的“理性成本假设”对高计量成本下的股权偏好悖论进行解释。

根据理性成本假设, 经理或股东是风险厌恶者, 作为资金的使用者和筹集者, 他们对于高负债引发的破产成本, 甚至包括相对较高债务水平下对大量现金流的强制请求权的担心, 都会促使他们要求企业保持一个相对较低的负债率水平, 从而更多的考虑利用股权融资方式筹资。另外, 作为资金市场的资金供给者, 为了保障资金的安全性, 债权人会担心负债率较高的上市公司到期无法完成企业支付而损害自身的利益, 因此, 也会实时监控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和违约风险, 债务的违约风险导致债权人对贷款的定量配给和安全担保或抵押, 从而使企业难以达到理想的最优债务水平。

综述所述, 正是由于理性成本的存在, 降低了企业应有的债务水平, 从而低估了真实的债务成本。因此, 企业股权融资偏好的行为, 仍然可以用金融理论的“成本—收益”原则来解释。

参考文献

[1]陈耿.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2]王增业.企业股权融资:偏好与成本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3]陈晓, 单鑫.债务融资是否会增加上市企业的融资成本[J].经济研究, 1999 (9) .

[4]黄少安, 张岗.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偏好分析[J].经济研究, 2001 (11) .

合理假设巧解题 篇11

“因为速度×时间=路程,所以要求速度必须知道往返总路程和所用的总时间,这里缺少条件,肯定算不出结果。”几个同学开始小声议论着。

“这简单,往返行程中的平均速度为(40+60)÷2=50(千米/时)。”有一些同学似乎觉得可以这么做。

听着感觉很有道理,部分同学将信将疑地点点头。

“老师,答案是50吗?”其中一个同学问道。

袁老师微笑着说:“50仅是两个速度的平均值,而不是这辆货车在这次往返行程中的平均速度。既然你们认为缺少条件,那我们可不可以先假设货车去时所用的时间,然后求出甲地到乙地的路程呢?各小组再讨论试试吧。”

率先汇报的是阳光小组:“我们组假设货车去时用了3小时,甲地到乙地的路程就为40×3=120(千米),返回时所用的时间就是120÷60=2(小时),这样一来,往返总路程就是120×2=240(千米),往返所用的总时间就是3+2=5(小时),那么这辆货车在这次往返行程中的平均速度就是240÷5=48(千米/时)。”

你追我赶小组也不甘示弱:“我们组假设货车去时用了1.5小时,甲地到乙地的路程就为40×1.5=60(千米),返回时所用的时间就是60÷60=1(小时),这样一来,往返总路程就是60×2=120(千米),往返所用的总时间就是1.5+1=2.5(小时),这辆货车在这次往返行程中的平均速度就为120÷2.5=48(千米/时)。”

拼搏小组也说出了他们的假设:“我们组假设货车去时用了4.5小时,甲地到乙地的路程就为40×4.5=180(千米),返回时所用的时间就是180÷60=3(小时)……”

待各小组发言完毕,袁老师总结说:“实际上,不管我们假设货车去时用了多长时间,随着这个时间的变化,对应的路程、返回时所用的时间以及总时间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但这辆货车在这次往返行程中的平均速度始终是每小时48千米。”

看来我们以后遇到缺少条件的题时,要多利用合理的假设巧解题。

226408 江苏省如东县丰利镇石屏小学502班

指导老师 袁银兵

方晨 4月2日10:15:11

原来不知道时间也能求出平均速度,今天我又学了一招!感谢王戴轩。

高原峰 4月2日10:30: 30

这个假设非常合理,因为时间这个量在计算的过程中是会被消掉的。

林至聪 4月2日 11:10:08

高原峰研究得很透彻嘛,真是透过表面看到本质啊!

高原峰4月2日 11:12:20

哪里哪里,主要是日志写得详细,我从解题步骤里看出来的!其实我觉得这种假设做题法在做选择题时非常实用,不仅省时,还能保证准确率,比列方程简单多了,嘿嘿!其实,我们还可以假设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为s,那么货车的平均速度就是2s÷(+)=48(千米/时)。

乔乔 4月2日 12:30:40

谢谢王戴轩的分享!亲爱的小读者,如果你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什么好方法和小妙招,可以投稿到我们的“我行我秀”栏目,秀出你的独家秘籍,和大家一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假设分析 篇12

关键词:输出驱动假设,大学英语教学,价值

1 引言

我国大学英语教育长期存在哑巴英语、教学效果不佳等现象, 使得教学质量不高。输出驱动假设主要针对正规接受外语教育且具备一定英语基础的学者, 能够健全大学英语教学的评估方法, 完善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 促进英语教学的变革发展, 让英语学习者在听、说、读、写等领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文章结合当前我国大学英语的实际教学状况, 分析输出驱动假设运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价值, 以期对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指导。

2 大学英语教学实施输出驱动假设所面临的挑战

20世纪90年代末, Merrill Swain教授提出了可理解输出假设, Merrill Swain认为可理解输出具有引发学习者检测、认知并反省自己表达能力的功能[1]。而大学英语教学中, 实施输出驱动假设时主要面临三大挑战:

(1) 需要建立全新的课程体系:输出驱动假设实施的基础是全新课程体系的制定, 由于短时间内无法建立全新课程体系, 故需要院校教师共同完成新课程体系的长期建设规划, 新课程体系的实施只能逐步实施。

(2) 需要革新教学程序:输出驱动假设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时, 要求学生完成语言输出之后, 教师再发放学习资料, 即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情况以教材活页的方式进行授课, 拉近学生输入学习和输出运用的距离, 而这种方式是对师生灵活运用、学习教材的挑战。

(3) 需要突破传统大学英语依赖于课本的教学模式:在国内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输出驱动假设, 需要英语教师付出双倍的时间去努力创新课堂内容, 同时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并对阅读材料进行有效的学习理解。

3 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就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动的过程而言, 输出驱动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又能提高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符合学生英语说、译、写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大学英语实际的学习需求, 确定输出驱动假设在教学中运用的基本流程, 如图1:

3.1 改变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 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采用输出驱动假设, 以输出导向取代了填鸭式教学, 英语教学的内容强调学生对英语的边学边用。为达到输出导向所要求的效果, 教师应布置真实、有价值、符合学生语言水平的输出任务, 让学生尝试完成任务并搜索学习新资料, 新资料的学习能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知识和语言目标,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自己的进步, 进而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2]。

如, 在指导学生学习<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这一话题时,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科学, 有效地设计输出任务, 如老师可以提问学生“Is there a supermarket near your house?”、“Which countries are in the vicinity of the USA?”等问题, 引导学生结合书本里的知识与学生自身掌握的知识进行探究学习。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并为学生设计介绍美国附近国家及文化的任务;学生进行任务时, 可通过情境交流、演讲等形式进行互动学习, 尽情展现学生的创造性和知识多样性。此外, 教师还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设计真实、符合学生水平的问题,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变学生消极学习英语的态度, 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3.2 课堂活动灵活多样化,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堂评价由教师单方面决定,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输出驱动假设时, “多元评价”代替了传统的“教师单一评价”, 教师不仅应合理鉴定各学习小组的学习成果, 还应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反馈、合理的激励, 以评估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如, 在对英语课堂某一单元的学习时, 教师先按照评分表进行评分, 学生完成输出任务后, 通过学生互评和教师评分得出客观得分, 最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反馈。

传统的课堂活动基本是教师根据教材提问, 学生回答, 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而输出驱动假设理论运用于英语教学中, 扩大了学生的学习自由度。在输出驱动假设理论里, 学生根据输出任务的要求, 通过参与多样灵活的课堂活动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如演讲、讲故事、情境对话等课堂活动。在活动中, 学生不仅可以拓展书中的知识, 还可以提高其口语的表达能力, 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

3.3 结合师生的实况选择课程体系, 提高教学质量

大学英语教学主要由EGP和ESP两大部分构成, 其包含三个等级 (普通级、较高级、特高级) 、五类课程 (笔译、写作表达、口译、口头表达、读写综合) 。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大学英语课程, 不再单一开展阅读课程和听力课程, 而是根据输出驱动假设, 设置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如图2所示) , 并在教学活动中, 将把英语听力和阅读有效融入英语五类课程之中。

但在构建和选择输出驱动假设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时, 要从学校师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依据学校英语教师的队伍知识结构、学生的水平及需求, 选择符合学生、教师的课程体系,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4 结束语

大学英语教学在实施输出驱动假设时, 面临变革创新教学程序、突破传统大学英语依赖于课本的教学模式、制定全新的课程体系等挑战。但是, 输出驱动假设也给大学英语教育带来了一定的价值, 其能让学生认识到自身语言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并进行问题处理;还能改变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文娣.“输出驱动假设”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究[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2015, 34 (3) :128-131.

[2]崇斯伟.“输出驱动假设”理论下大学英语教学创新及案例分析[J].高教学刊, 2016 (8) :123-124.

上一篇:Pareto优化下一篇:新加坡住房与中国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