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信息能力

2024-11-03

解读信息能力(共12篇)

解读信息能力 篇1

对于走入高考考场中的考生来说,能够快速准确全面地把握材料和设问中的信息是准确作答的基础,也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基础。高考前三次模拟考试中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学生读不懂题目,或者读不透题目,从而影响了答题的速度和质量。以2012年南京市高三三模考试35题为例,第一问市均分为2分,第二问市均分0.6分。得分率较低,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较差。

35.材料:(略)

设问:(1)请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政府是如何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6分)

部分考生作答要点: (1) 坚持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听取民意,广泛征集民意; (2)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听取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分组讨论和审议。说明我国政府主动接受监督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透明化; (3) 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召开座谈会。

问题分析:信息捕捉不够全面,不能挖掘出隐含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的信息;关键信息没参透,不能直接指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这些关键词中的信息。

(2)请根据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原理,分析材料中市民的理由是否充分支持其观点。(6分)

部分考生作答要点:材料中市民的理由不充分支持其观点: (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2) 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发展经济,重点也在发展经济; (3) 但在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统一,不能只片面发展,还要注重民生、社会企业发展; (4) 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在一定时间内可以相互转换; (5) 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发展改善产业结构、环境、民生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问题分析:对材料和设问中的信息把握不准确,对一些提示词“同时”“关键”等不够敏感,不能转化复杂信息,只能把想到的知识点罗列出来,显得“杂”;不能把观点原理材料有序的整合,显得“乱”。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践行了以下做法:

1.顺向解读,快速提炼。按照常规的审题顺序,从材料到设问,一读二圈三提炼顺向解读,快速阅读,力求一步到位,提高答题速度。“读”:识别材料的背景信息,弄清材料和设问的大致方向;“圈”:提取有效信息,划分信息层次;“提炼”:把握中心意思、关键词,抓住关键信息。

2.逆向解读,全面细致。在材料长、信息量大、层次结构复杂的题中,经过顺向解读不能厘清答题思路时,反过来,从设问到材料逆向解读信息,深入全面,提高答题质量。根据设问的条件,如,知识范围、主体、客体、问题指向等,再回到材料中去,删除无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挖掘隐含信息,转化复杂信息。

仍以35题为例:

第一问:从试题材料中获取信息: (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明确了指导思想———坚持党的领导; (2) 国务院通过召开座谈会、下基层调研等多种方式,广泛征集意见———政府集民意、聚民智; (3) 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后进行分组讨论和审议,提出意见和建议———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

从设问中获取信息:前提———结合材料一分析;主体———我国政府;客体———科学、民主决策;问题指向———如何做到。

第二问:从试题材料中获取信息: (1) 中国政府8年来首次将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调至8%以下———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抓主要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 同时,将在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次要矛盾会影响事物的发展,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我国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社会分配不公等问题不妥善解决会影响大局; (3) 有市民认为,现在将国民经济预期目标降下来不合适。其理由是,发展是硬道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关键是发展经济———理由看到了主要矛盾的决定性作用,忽视了次要矛盾,没有全面把握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从设问中获取信息:知识范围———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问题指向———市民的理由是否支持其观点,因而该市民的观点不需辨析。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提高,有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在信息天地中能够从容面对,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解读信息能力 篇2

通过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课程让我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和对教育对象的教育方式。同时对我们教育各方面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仅仅停留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上。使我们认识到作为一名现代教育环境的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在本次学习中我收获颇多。在本次培中希望自己要提高的与教学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有效整合的能力 通过聆听专家教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解读”、“信息化教学环境”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认识到作为信息技术老师,首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深刻的认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情况,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掌握了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在我今后的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中,做一名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教师。

二、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的专业素养

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作为一名现代信息化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并且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民教师。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课后体会

通过学习和自身能力测评,我发现,自己的信息技术知识还很浅薄,认真阅读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标准》之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的我深感惭愧,因此我希望借助这次培训机会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1、自己在运用多媒体如ppt进行教学方面还不够熟练,因此希望通过这次学习能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2、到目前为止,自己还不会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因此也希望能学到这方面的能力。

学习是提高自己的最佳途径,我希望在未走出自己的特色道路之前,用他人的知识和智慧之光照亮前方的路。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学习心得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我们的教学,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是我们一贯的努力方向,作为信息技术老师的我感觉到任重道远,作为我们,不但要做好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还要对当前应用于教学的信息技术工具和相关技术进行学习,认识其重要性,并能在第一时间将其应用于教学并带动学校其它学科的老师也能将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应用于他们的教学,帮助他们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道路上顺利前行。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理论在提出之初,对于老师的要求就是能制作多媒体课件,能自己动手制作PPT幻灯片足矣!几年后,电子白板开始应用于教育教学,电子白板的应用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也为老师们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是对于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能够使用的老师并不多,能够使用但不愿使用的老师也不少,原因是硬件及软件资源还不能完全满足老师的需求,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让老师们头疼!因为电子白板的普及还有待时日,但不可否认这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今,推出的微课,微课程,MOOCS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也让我们对这些新兴事物有了新的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吸引了我的极大兴趣,让我更加明确了我后一阶段的努力方向。

解读信息能力 篇3

一、试题信息特质的三维度影响分析

1.试题信息多样化影响对信息阅读和取舍的敏锐度

地理信息,即地理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数据、画面、符号等。地理信息呈现方式主要有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和表格信息。其中,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信息,它的信息承载量最多也最丰富。

近几年浙江高考卷中,除常规区域示意图之外,往往还配以能反映区域内自然或人文要素特点的多种形式统计图或统计表,或者配以地理原理的示意图和文字材料,文字信息与图像图表信息相互配合,要求考生能将多样信息有机整合,思考、分析和解决相关地理问题。

【例1】(2011年浙江卷37)

图1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2为图1中Ⅰ、Ⅱ两点连线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表1为乙市工业产值构成表。完成下列问题。

试题设问:(略)。

影响分析见表2。

2.试题信息关联性影响对信息提取与应用的有效度

地理卷尽量删减与设问无关的干扰信息,追求设问与信息呈现的简明化,但同时也增强了信息呈现的隐蔽和关联度。但是,考生往往只注重文字、数字、地图等单个信息载体的挖掘,不会通过对信息重组和有机整合,把解题所需条件与挖掘的相关隐性信息建立关联,很多考生是凭感觉做题,考场临时想到什么就匆匆忙忙写什么,从而影响考生对信息提取与应用的有效度。

【例2】(2013年浙江卷37-2)

2013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环境保护部2013年4月19日发布的第一季度74个城市空气质量检测结果,舟山空气质量居全国前列。舟山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舟山还具有阳光、沙滩、海浪等海洋旅游元素。

材料二:图3为舟山群岛新区物流和旅游规划略图。图4为舟山市2007年和2010年产业就业构成图。

试题设问:分析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铁矿砂等大宗商品重要中转基地的主要原因。

影响分析见图5。

3.信息情境化影响对信息提取与应用的准确度

一般而言,命题素材都不是直接来源于教材,“提供新知识,创设新情境,探究新问题”在命题中时有出现。考生解题过程不仅需要现场学习题干中的新概念,还需辨析和选择该概念相联系的原理和规律并灵活运用。由于考生个体心理差异不一,在考场上看到未曾见过的内容后产生恐慌心理,影响对题意的理解,慌了手脚,平时训练的解题习惯紊乱,从而导致不能正确解答问题。其实越是新情境新素材,试题材料本身肯定会做出相应的解释和分析,因此,从情境和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尤为关键。

【例3】(2012年浙江卷37-1)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注:图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

材料:胜利油田在渤海采取“海油陆采”的方式开采石油,即建设自海岸线向海中延伸的入海道路,在入海道路末端建设人工岛,并在岛上钻井开采海底石油,这种开采方式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试题设问:简析“海油陆采”一般在什么自然条件下进行。

影响分析见表3。

二、提升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教学改进

1.创设探究式析题课堂,注重学法指导

地理信息获取与解读的基本方法是抓好以下三方面:一是知道“问什么”——即理解设问的指向性。表现在审题中对题目的行为动词(分析角度)、限定词(限定作用)、关键词(相关基本原理、规律)等进行正确判断和理解。二是寻找“有什么”——阅读和理解材料,找出材料中与问题关联的主要信息,图示材料则要十分关注图例和注记,包括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 三是思考“为什么”——分析揭示信息之间、信息与设问之间的内在联系。

2.探寻试题设计,提升信息解读能力

试题由教师设计,学生作答,这已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多数学生害怕考试,消极面对试题。尝试让学生自主设计试题,有利于破除学生对试题的神秘感和恐惧心理。鉴于高三复习时间和学生命题能力所限,笔者所提倡的命题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命题,而是由教师提供部分材料,让学生讨论后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而已。“尝试命题”其实也是另一种学习方式和复习手段。

课例:学生尝试命题的教学片段。

命题信息:图6为中国两个省区局部图,根据图中信息提出相关问题。

探讨设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相关信息展开讨论,小组合作命题。

整理方向:(根据小组讨论结果,大致确定命题方向并板书)城市和湖泊;比较甲乙图中城市分布的差异,并说明原因;简述甲乙图中湖泊的类型,并说明原因。

质疑挑刺:①湖泊的类型很容易辨认,从湖泊角度命题似乎难以深入。经过班级同学一致同意,最终确定一个命题方向,即“比较甲乙图中城市分布的差异,并说明原因。”②甲乙图中城市都分布在河流,何来差异?

回归原理:引导学生找出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大家认为甲图聚落集中分布的地形以平原为主;乙图聚落集中分布的地形以盆地为主。能不能从地形地貌这个角度考查对聚落的影响?

事实回应:(教师提供事实材料,回应图中抽象信息)“我们生活在冲积扇上”(材料略)。

形成问题:从地貌类型的角度,比较甲图和乙图的聚落分布差异并解释原因。(8分)

答案赋分:甲图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上(2分); 乙图的聚落分布在(山前)冲积扇上(2分)。 甲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乙地区位于山前冲积扇,二者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2分),水源条件好(2分)。

学习感悟:原来这就是命题;设问和角度相当重要;答案的落脚点就是地理原理和规律。

让学生尝试命题的有效实施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备足课、授技巧。教师课前要精心挑选便于学生尝试命题的信息,并传授一些命题技巧;二是多交流、勤指导。加强小组内部、小组之间及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应注意巡回指导,及时解决学生所提问题,予以点拨;三是重过程、轻结果。命题过程是一个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也是知识的吸收、消化与巩固的过程,其过程本身就是学生的一种收获。同时把握命题次数,学生命题次数不宜过多,更不能用命题代替学生训练。

在地理高考测试的四项能力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是其它三项能力的重要前提,是对考生最基本能力的要求,也是考生解答问题的“入场券”,能否正确获取和解读信息是解题关键。

一、试题信息特质的三维度影响分析

1.试题信息多样化影响对信息阅读和取舍的敏锐度

地理信息,即地理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数据、画面、符号等。地理信息呈现方式主要有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和表格信息。其中,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信息,它的信息承载量最多也最丰富。

近几年浙江高考卷中,除常规区域示意图之外,往往还配以能反映区域内自然或人文要素特点的多种形式统计图或统计表,或者配以地理原理的示意图和文字材料,文字信息与图像图表信息相互配合,要求考生能将多样信息有机整合,思考、分析和解决相关地理问题。

【例1】(2011年浙江卷37)

图1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2为图1中Ⅰ、Ⅱ两点连线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表1为乙市工业产值构成表。完成下列问题。

试题设问:(略)。

影响分析见表2。

2.试题信息关联性影响对信息提取与应用的有效度

地理卷尽量删减与设问无关的干扰信息,追求设问与信息呈现的简明化,但同时也增强了信息呈现的隐蔽和关联度。但是,考生往往只注重文字、数字、地图等单个信息载体的挖掘,不会通过对信息重组和有机整合,把解题所需条件与挖掘的相关隐性信息建立关联,很多考生是凭感觉做题,考场临时想到什么就匆匆忙忙写什么,从而影响考生对信息提取与应用的有效度。

【例2】(2013年浙江卷37-2)

2013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环境保护部2013年4月19日发布的第一季度74个城市空气质量检测结果,舟山空气质量居全国前列。舟山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舟山还具有阳光、沙滩、海浪等海洋旅游元素。

材料二:图3为舟山群岛新区物流和旅游规划略图。图4为舟山市2007年和2010年产业就业构成图。

试题设问:分析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铁矿砂等大宗商品重要中转基地的主要原因。

影响分析见图5。

3.信息情境化影响对信息提取与应用的准确度

一般而言,命题素材都不是直接来源于教材,“提供新知识,创设新情境,探究新问题”在命题中时有出现。考生解题过程不仅需要现场学习题干中的新概念,还需辨析和选择该概念相联系的原理和规律并灵活运用。由于考生个体心理差异不一,在考场上看到未曾见过的内容后产生恐慌心理,影响对题意的理解,慌了手脚,平时训练的解题习惯紊乱,从而导致不能正确解答问题。其实越是新情境新素材,试题材料本身肯定会做出相应的解释和分析,因此,从情境和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尤为关键。

【例3】(2012年浙江卷37-1)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注:图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

材料:胜利油田在渤海采取“海油陆采”的方式开采石油,即建设自海岸线向海中延伸的入海道路,在入海道路末端建设人工岛,并在岛上钻井开采海底石油,这种开采方式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试题设问:简析“海油陆采”一般在什么自然条件下进行。

影响分析见表3。

二、提升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教学改进

1.创设探究式析题课堂,注重学法指导

地理信息获取与解读的基本方法是抓好以下三方面:一是知道“问什么”——即理解设问的指向性。表现在审题中对题目的行为动词(分析角度)、限定词(限定作用)、关键词(相关基本原理、规律)等进行正确判断和理解。二是寻找“有什么”——阅读和理解材料,找出材料中与问题关联的主要信息,图示材料则要十分关注图例和注记,包括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 三是思考“为什么”——分析揭示信息之间、信息与设问之间的内在联系。

2.探寻试题设计,提升信息解读能力

试题由教师设计,学生作答,这已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多数学生害怕考试,消极面对试题。尝试让学生自主设计试题,有利于破除学生对试题的神秘感和恐惧心理。鉴于高三复习时间和学生命题能力所限,笔者所提倡的命题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命题,而是由教师提供部分材料,让学生讨论后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而已。“尝试命题”其实也是另一种学习方式和复习手段。

课例:学生尝试命题的教学片段。

命题信息:图6为中国两个省区局部图,根据图中信息提出相关问题。

探讨设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相关信息展开讨论,小组合作命题。

整理方向:(根据小组讨论结果,大致确定命题方向并板书)城市和湖泊;比较甲乙图中城市分布的差异,并说明原因;简述甲乙图中湖泊的类型,并说明原因。

质疑挑刺:①湖泊的类型很容易辨认,从湖泊角度命题似乎难以深入。经过班级同学一致同意,最终确定一个命题方向,即“比较甲乙图中城市分布的差异,并说明原因。”②甲乙图中城市都分布在河流,何来差异?

回归原理:引导学生找出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大家认为甲图聚落集中分布的地形以平原为主;乙图聚落集中分布的地形以盆地为主。能不能从地形地貌这个角度考查对聚落的影响?

事实回应:(教师提供事实材料,回应图中抽象信息)“我们生活在冲积扇上”(材料略)。

形成问题:从地貌类型的角度,比较甲图和乙图的聚落分布差异并解释原因。(8分)

答案赋分:甲图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上(2分); 乙图的聚落分布在(山前)冲积扇上(2分)。 甲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乙地区位于山前冲积扇,二者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2分),水源条件好(2分)。

学习感悟:原来这就是命题;设问和角度相当重要;答案的落脚点就是地理原理和规律。

让学生尝试命题的有效实施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备足课、授技巧。教师课前要精心挑选便于学生尝试命题的信息,并传授一些命题技巧;二是多交流、勤指导。加强小组内部、小组之间及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应注意巡回指导,及时解决学生所提问题,予以点拨;三是重过程、轻结果。命题过程是一个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也是知识的吸收、消化与巩固的过程,其过程本身就是学生的一种收获。同时把握命题次数,学生命题次数不宜过多,更不能用命题代替学生训练。

在地理高考测试的四项能力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是其它三项能力的重要前提,是对考生最基本能力的要求,也是考生解答问题的“入场券”,能否正确获取和解读信息是解题关键。

一、试题信息特质的三维度影响分析

1.试题信息多样化影响对信息阅读和取舍的敏锐度

地理信息,即地理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数据、画面、符号等。地理信息呈现方式主要有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和表格信息。其中,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信息,它的信息承载量最多也最丰富。

近几年浙江高考卷中,除常规区域示意图之外,往往还配以能反映区域内自然或人文要素特点的多种形式统计图或统计表,或者配以地理原理的示意图和文字材料,文字信息与图像图表信息相互配合,要求考生能将多样信息有机整合,思考、分析和解决相关地理问题。

【例1】(2011年浙江卷37)

图1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2为图1中Ⅰ、Ⅱ两点连线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表1为乙市工业产值构成表。完成下列问题。

试题设问:(略)。

影响分析见表2。

2.试题信息关联性影响对信息提取与应用的有效度

地理卷尽量删减与设问无关的干扰信息,追求设问与信息呈现的简明化,但同时也增强了信息呈现的隐蔽和关联度。但是,考生往往只注重文字、数字、地图等单个信息载体的挖掘,不会通过对信息重组和有机整合,把解题所需条件与挖掘的相关隐性信息建立关联,很多考生是凭感觉做题,考场临时想到什么就匆匆忙忙写什么,从而影响考生对信息提取与应用的有效度。

【例2】(2013年浙江卷37-2)

2013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环境保护部2013年4月19日发布的第一季度74个城市空气质量检测结果,舟山空气质量居全国前列。舟山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舟山还具有阳光、沙滩、海浪等海洋旅游元素。

材料二:图3为舟山群岛新区物流和旅游规划略图。图4为舟山市2007年和2010年产业就业构成图。

试题设问:分析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铁矿砂等大宗商品重要中转基地的主要原因。

影响分析见图5。

3.信息情境化影响对信息提取与应用的准确度

一般而言,命题素材都不是直接来源于教材,“提供新知识,创设新情境,探究新问题”在命题中时有出现。考生解题过程不仅需要现场学习题干中的新概念,还需辨析和选择该概念相联系的原理和规律并灵活运用。由于考生个体心理差异不一,在考场上看到未曾见过的内容后产生恐慌心理,影响对题意的理解,慌了手脚,平时训练的解题习惯紊乱,从而导致不能正确解答问题。其实越是新情境新素材,试题材料本身肯定会做出相应的解释和分析,因此,从情境和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尤为关键。

【例3】(2012年浙江卷37-1)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注:图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

材料:胜利油田在渤海采取“海油陆采”的方式开采石油,即建设自海岸线向海中延伸的入海道路,在入海道路末端建设人工岛,并在岛上钻井开采海底石油,这种开采方式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试题设问:简析“海油陆采”一般在什么自然条件下进行。

影响分析见表3。

二、提升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教学改进

1.创设探究式析题课堂,注重学法指导

地理信息获取与解读的基本方法是抓好以下三方面:一是知道“问什么”——即理解设问的指向性。表现在审题中对题目的行为动词(分析角度)、限定词(限定作用)、关键词(相关基本原理、规律)等进行正确判断和理解。二是寻找“有什么”——阅读和理解材料,找出材料中与问题关联的主要信息,图示材料则要十分关注图例和注记,包括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 三是思考“为什么”——分析揭示信息之间、信息与设问之间的内在联系。

2.探寻试题设计,提升信息解读能力

试题由教师设计,学生作答,这已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多数学生害怕考试,消极面对试题。尝试让学生自主设计试题,有利于破除学生对试题的神秘感和恐惧心理。鉴于高三复习时间和学生命题能力所限,笔者所提倡的命题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命题,而是由教师提供部分材料,让学生讨论后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而已。“尝试命题”其实也是另一种学习方式和复习手段。

课例:学生尝试命题的教学片段。

命题信息:图6为中国两个省区局部图,根据图中信息提出相关问题。

探讨设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相关信息展开讨论,小组合作命题。

整理方向:(根据小组讨论结果,大致确定命题方向并板书)城市和湖泊;比较甲乙图中城市分布的差异,并说明原因;简述甲乙图中湖泊的类型,并说明原因。

质疑挑刺:①湖泊的类型很容易辨认,从湖泊角度命题似乎难以深入。经过班级同学一致同意,最终确定一个命题方向,即“比较甲乙图中城市分布的差异,并说明原因。”②甲乙图中城市都分布在河流,何来差异?

回归原理:引导学生找出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大家认为甲图聚落集中分布的地形以平原为主;乙图聚落集中分布的地形以盆地为主。能不能从地形地貌这个角度考查对聚落的影响?

事实回应:(教师提供事实材料,回应图中抽象信息)“我们生活在冲积扇上”(材料略)。

形成问题:从地貌类型的角度,比较甲图和乙图的聚落分布差异并解释原因。(8分)

答案赋分:甲图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上(2分); 乙图的聚落分布在(山前)冲积扇上(2分)。 甲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乙地区位于山前冲积扇,二者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2分),水源条件好(2分)。

学习感悟:原来这就是命题;设问和角度相当重要;答案的落脚点就是地理原理和规律。

解读信息能力 篇4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 众多高中政治教师已经意识到要通过政治课堂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因此, 高中政治教师开始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进行改革与创新, 以求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这种背景下, 教师已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取得一定的效果, 但却没有产生通过政治教学提高学生解读信息能力的意识。基于此, 本文在此针对高中政治课培养学生解读信息能力的对策进行研究, 以期能够为有关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并促进高中政治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建设。

二、引导学生全方面的看待问题进行解读

从本质上来说, 高中政治课程属于文科, 其中包含有大量的文字性内容需要学生进行解读, 并从中提取具有可用性的信息。特别是在高中政治的材料问答题中, 学生必须认真阅读问题和材料, 才能够正确的作答。

但是, 从高中政治教学的实践来看, 众多教师并没有通过政治教学培养学生信息解读能力的意识和理念, 也就导致教师对此工作的不重视, 没有开展相关的训练, 也就无法对学生的解读信息能力进行有效提升。

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全方面的看待问题, 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进行理解,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的解读、收集和整理。例如, 在解读杭州市发放旅游消费券现象这一材料题中给出如下材料:

杭州市旅委宣布, 从2009年3月1日起, 杭州将大规模发放旅游消费券, 总额1.5亿元。旅游券可在杭州七县市范围内使用, 消费满40元使用10元。此举将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为杭州带来更多的旅游收入。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 旅游业直接收入1元, 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加4.3元, 旅游行业每增加一个就业机会, 社会就能增加5~7个就业机会。其中, 该题设立的问题是请从经济学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合理的分析。

不可否认的是, 我国的现代教育仍旧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又尤其体现在高中教学中。更进一步说, 教师更加重视提高学生的成绩而不是能力, 只是为了提高学生应对考试的手段和技巧, 并没有真正想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正是在这种错误理念的引导下, 教师只看到该问题的表面, 也就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意思, 引导学生从经济学角度对该材料进行解读和提炼。在这种背景下, 学生看待问题和材料的角度和层次就受到极大限制, 虽然能够更高效率的解答问题, 却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解读能力。

针对于此, 教师要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解读能力, 就应该抛开应试教育的错误理念, 引导学生在材料分析题中更加全面的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进而提炼出更多有用的信息。

具体地说, 在上述材料题中,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从政治学角度进行分析、从哲学角度进行分析。根据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 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和信息解读也将发生变化。在此过程中, 学生就能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看待同一问题, 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解读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信息解读的方法

另一方面, 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与分析后得出, 学生信息解读能力较低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信息解读的方法不正确, 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 导致信息解读的效率和质量相对较低。

具体地说, 当学生在面对政治材料时, 虽然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认真地进行阅读, 却难以在头脑中产生较强的印象, 难以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提炼和整理。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信息解读方法, 无法进行高质量高效率的信息解读。

因此, 教师要提高学生的信息解读能力, 就必须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正确的方法。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信息的主体, 要能够有条理、有逻辑的对信息进行整理和收集。进一步说, 教师必须让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信息解读, 如把握信息的主体, 了解发生了什么、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就是有一定逻辑性和条理性的进行信息解读, 既保证了信息解读的正确性, 也提高了信息解读的效率。

四、充分利用小组交流学习法培养学生的信息解读能力

同时, 教师也必须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解读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对高中政治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 针对培养学生的信息解读能力来制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进而达到提高学生信息解读能力的目的。

从本质上说, 要提高学生的信息解读能力, 也就是要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意识, 并从中深度挖掘更多的有用信息, 进而对问题和材料进行提炼和归纳, 达到信息解读的效果。

由此可以看出, 教师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解读能力, 也就是要启发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能够在阅读政治材料的过程中挖掘到更多的有用信息。此时, 充分利用小组交流学习法就能够达到上述目的。

所谓小组交流学习法就是指教师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或条件分为不同的小组, 并为其安排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此基础上, 学生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 并通过讨论和交流完成教学任务。最后, 教师对整个过程中进行总结和评价, 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通过小组交流学习法, 教师就能够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与讨论, 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并倾听他人的看法。在此过程中, 学生不但利用团队的力量更加效率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也能够学习他人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 能够借鉴他人的思维角度, 进而引导学生能够多角度、多层次的看待问题, 最终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

以下面的材料为例:某县地处资源贫乏的丘陵地带、交通也不便利。但是, 他们却从相对落后的农业小县发展成实力雄厚的经济强县, 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和谐社会建设的成功道路。该县政府的主要做法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制定实施“兴商建县”战略, “以工哺农, 以商强农”战略, 不断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大财政对教育、文化投资, 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制建设, 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的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开展节约资源活动, 文明创建活动,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 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此时, 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 要求学生分析该县所履行的国家职能。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 部分学生首先看到该县成为了经济强县, 促进了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因此履行了经济建设的职能。这是本材料表现的最为明显的地方, 是一个显性的信息。

此时, 另一部分学生发现该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大力发展了当地的教育和文化事业, 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素质和精神, 因此也履行了文化建设职能。同时, 也有部分学生根据材料中指出的该县积极创建文明活动, 并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因此也履行了社会公用服务职能。

在此过程中, 通过小组的交流与讨论, 教师就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了更有深度的理解和提炼, 也就对材料内容有了更有效的解读。更进一步说, 单独的学生很难全方面的解读材料中的信息, 很容易出现遗漏的地方。

但是, 通过小组交流学习法, 教师就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更高效率的解读。这就发挥了团队的力量来完成教学任务, 并且能够让学生听取其他同学生的观点, 能够帮助学生借鉴其他同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进而提高学生的信息解读能力。

五、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 让学生愿意解读

最后,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兴趣对学习的促进作用, 必须要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 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有效性的目的。

因此,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 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 才能够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解读信息, 并且主动积极的提高自身的信息解读能力。一方面, 教师要提高学生对高中政治教学的兴趣, 要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进行政治学习。这就需要众多教师发挥高中政治课程的趣味性, 可以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多列举时事政治来吸引学生的目光, 让学生产生对政治的兴趣。

另一方面, 教师应该提高学生对高中政治材料的解读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对相关的材料进行筛选, 在相应的练习中为学生提供具有趣味性的材料。例如, 教师可以利用与社会焦点息息相关的材料进行信息解读能力训练, 如奥运会的开展、国家重大的政策颁布等等。这些事件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大, 也就能够吸引学生主动积极的进行阅读和解读, 进而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信息解读能力训练, 最终提高学生的兴趣, 达到提高学生信息解读能力的最终目的。

结束语

总的来说, 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解读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未来的道路中更好的发展与成长, 是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 教师应该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不断总结和交流, 提出更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对策, 提高解读信息培养的有效性, 达到切实培养学生解读信息能力的最终目的。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 高中政治课不但要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 更应该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 才能够帮助学生在未来的道路中取得更好发展。当前, 高中政治教师已经开始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却没有意识到政治课对学生解读信息能力的有效提升。通过对高中政治课培养学生解读信息能力的对策进行研究, 旨在促进高中政治课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建设。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培养,学生,解读信息能力,对策

参考文献

[1]姜瑞强.高中政治课培养学生解读信息能力的探索[J].教学月刊中学版 (教学管理) , 2013 (05) .

[2]张雪英.“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培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2 (27) .

[3]翁云霞.应用引领信息素养教育——政治课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探索[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10 (11) .

[4]李杰, 刘子森.吹尽狂沙慧眼识“金”——浅谈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培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3 (25) .

解读信息能力 篇5

2014年5月27日教育部颁发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标准,是在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催化下研制的。从培训中了解到标准产生的背景,使我们感觉到自己的确需要学习,并且要终身学习,从中也看出我国信息技术的落后,教师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很大的。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如果再站在孩子面前,拿着一本书和一支粉笔,后面一块黑板,这是我们一个想象力的巨大失败,这是我们对子子孙孙不负责任的表现,对我们未来不负责任的表现。

信息技术是否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进入学科,进入课堂了呢?信息技术是否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有效的助力了我们的教学了呢?我认为事实远非如此,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空间是非常大的,需求差异也是非常大的,有的教师应用最多的就是ppt,不去创新,教师们之所以不想改变,排查创新那是因为教学需要安全感,技术的选择如果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会担心的。

从已经取得的成绩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在提高教育质量,发展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作用,如何提升教师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应提升到什么程度,就必须有一个科学的标尺,以避免盲目,这个就需要标准来衡量。

标准是规范和引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准则,是各地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应用和测评等工作的根本依据。从标准的结构看,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是关注老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练习和反馈等教学活动所应具备的能力。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关注老师的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交流合作、探究建构、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发展等学习活动所应具备的能力。

标准中所讲的例子看出我们的思想也需要转变,特别是昌乐一中的反转课堂,老师有备什么讲什么到学生问什么讲什么,学生有老师讲什么学生学学生到学生产生质疑,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有了新的转变。

由此我反思自己今后首先在思想上应转变,不能再停留在原来的功劳簿上了,并且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提高自身教育技术能力已经迫在眉睫。第二,行动上要积极努力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到教学中去。

江苏创新能力解读 篇6

从企业与院所力量动态均衡的角度来看。2001年至2007年,江苏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经费内部支出比例在5:1~6:1左右,而北京比例约为1:4~1:5左右,广州稳定在8:1~9:1。相对北京和广州而言,产学研资源配置较为均衡。近年来,江苏省通过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在高新技术领域突破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涌现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项目,吸引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到江苏落户。这对推动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向高端攀升,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兴产业起到了重要的引领支撑作用。

从开放创新与自主创新均衡发展的角度来看。2007年,江苏、北京、广东和上海外资研发经费占全部企业研发经费的比重分别为:江苏36.88%,北京30.75%、广东43.78%、上海67.25%。对比上海外资占主导地位,江苏内外资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区间内,近六年外资研发资源占全部企业研发资源的比例在25%-40%区间内波动,而内资企业创新产出占总产出的比例大概在55%-75%这个区间内波动。外资成长的同时,内资并没有被压制,从动态的角度来,处于一个内资主导下的,内外资发展的动态均衡。

从中心城市与城市群均衡发展的角度来看。以单一大城市为中心的极化发展模式面临日益严峻的土地和交通瓶颈,导致制造的成本上升, 低端制造业的外迁, 高端制造业发展不足,产业空心化,企业要素下降。密集的科研资源失去与制造业的互动,使城市的科技要素不断外移。如北京的大量科技资源经常在长三角和珠三角转化。江苏省依托中国最大的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江苏沿江八市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集聚与分散配置载体的城市化群落分布,在更大区域层面上形成要素集聚效应。中心城市与城市群的均衡发展构成了江苏创新能力提升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

从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均衡发展的角度来看。江苏省的人均企业数从2001年的2.68家/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5.49家/万人,增长了1倍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数由2001年的2273家上升到2007年的4068家,增长了78.97%。江苏企业科技经费投入自2004年一直稳居全国第一。从江苏企业数量与企业规模协同增长,企业技术创新投入领先的实际出发,江苏区域创新系统内可能存在一个適度竞争的动态市场环境。另外,江苏省地处长三角地区,具有很强的创新文化底蕴,创业活动非常活跃,民营经济近年来取得长足的发展。

江苏存在苏南与苏北的巨大差异,结构均衡的区域创新体系实质上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通过对江苏创新能力的解读,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与政策建议:

1.政府作用重在政策环境而非直接支持。

政府科技资金资助应重在引导,更重要的是发挥金融市场的配置作用,政府间接干预会更有利于政府和市场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均衡。

2.产学研联系强度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仅仅重视企业的绝对主体地位,而忽视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创新体系中的独特定位,将不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我们认为,在强调企业主体地位的同时,高度重视产学研互动在更高层次上达到均衡。

3.创新体系中外资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提高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我为主,集成各方资源进行开放式的自主创新,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一个内资主导下的,内外资发展均衡的区域创新系统中,企业间的相互竞争与合作,更易导致外资溢出与内资成长。

4.城市群已经显现出越来越强的创新活力。

在发育成熟的城市群内,创新资源集聚与分散更容易达到一种动态的均衡。城市群不仅是中国未来城市化的重要模式,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创新网络体。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积极鼓励围绕中心城市构建分布合理的城市群,更有利于提升创新资源投入的边际效应。

解读信息能力 篇7

一、了解地理信息的形式和特点

地理信息是指试题中的文字材料、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景观和符号等,主要有三种类型:(1)文字信息。这是提供地理信息最基本的方式,不仅指相对独立的文字资料,而且包括地图和表格的引文或说明,以及题干中必要的限定或提示等。(2)图像信息。指地图、原理示意图、统计图、联系图、景观图等图像提供的信息。地图提供的信息包括地物分布状况、符号及注记、经纬网、比例尺、图例等。(3)表格信息。指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的地理数据资料信息及数字资料属性、类别和单位等信息。

高考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通常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提供的信息、设置的情景材料新颖。试题往往将教材之外的新信息和考查内容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通过创设新的情境,增强试题的新颖性、时代性。如果所给信息涉及考生没有学过的地理概念和原理,试题会对该地理概念或原理给出相应的解释,避免考生产生解题障碍。(2)以图表的形式提供信息。以图表的形式提供地理信息不仅便于阅读,而且能更好地考查考生的地图阅读、分析能力,体现地理学科能力的特色。(3)信息的隐性性和渐进性。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考生因阅读而产生的影响,达到考查的目的,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往往很简练,隐含着一些信息。另外,高考试题所给地理信息还表现出渐进性的特点,即逐步给出地理信息。这样有利于考生充分利用其隐含的信息,有理有序地、一步一步地利用有效的地理信息解答对应的试题。当然这也是为了体现中学地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4)提供组合信息。为了达到特定的综合能力考查目的,地理试题可能通过文字、地图、表格等不同形式相互组合提供解题所需的地理信息。

只有对试题所给信息的形式和特点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对这些信息进行概括和整合,分析这些信息的空间、时间、属性等特征,明确试题考查的内容和意图。

二、明确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考核要求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包括三个不同层次和水平的要求:(1)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及考查意图;(2)提取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整合;(3)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这三个要求一个比一个高,只有达到前一要求,才有可能达到后面两个水平;也只有达到最后一个要求,才可能准确调动和运用知识,正确描述和阐释事物,完整论述和科学探讨问题。

只有明确“获取和解读信息”目标的“要求”,分清能力目标的“三个层次”,才能在平时教学和训练时提高针对性,抓住问题的关键,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三、掌握获取地理信息途径和解读方法

高考试题中地理信息主要蕴藏于地理试题的题干文字、地理图形的表述语言、地理统计图表的文字和数字、地理试题的问题设计、地理图形的主图和附图、地理图形的组合和整合的分析中。因此,根据地理信息载体的不同,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途径主要有:(1)从文字背景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2)从试题的设问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3)从地理图形的表述语言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4)从地理图形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5)从地图和表格的组合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对于图表信息和文字信息的解读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即解读文字材料时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关键的词语,特别是对解题起提示性作用的词语最好能做上记号。解读图表信息时要遵循各种地图的解读方法和技巧,一般来说解读图表信息时可以按照:明确图名—关注图边—分析图中的步骤。

四、重视主干知识,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只有具备牢固扎实的地理知识基础,审题时才能明确试题中的地理信息哪些是有用的?可以用于哪些方面?和哪些知识有联系,等等。因此,在平时复习时一定要重视主干知识的复习,构建地理学科知识体系,储备丰富的地理基础知识。要全面、准确、牢固地把握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在知识体系中突出主干知识,培养和形成地理基本能力,为形成综合性信息解读做好知识准备。

五、构建知识网络,加强地理迁移能力的培养

综合能力是灵活、综合地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平时储备的知识要及时、有效地迁移到新的情景中,进行知识与情景的转移,平时复习时要加强对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通过重组知识网络,构建知识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进行纵向、横向的串联、比较、发散、迁移、升华,深入理解、拓展思维,提高知识迁移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要有“热点”意识,强化知识的具体应用,增强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加强能力的专项训练,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解读信息能力 篇8

一、题目中所提供地理信息的形式和特点

1.地理信息的形式

我们这里所说的地理信息,通常是指平时的考卷或者习题中所引用的文字、数据、图表、表格等材料。 根据这些材料的不同特点, 我们可以将它们分为三种形式:(1)文字信息形式,大多数的题目都是通过文字信息的形式提供地理信息的。 这里的文字信息不仅仅指文字描述的材料,表格中的说明、引用的地图等都包含在文字信息内。(2)表格信息形式,是指具体数据、地域类型、单位等地理信息通过表格的形式表现出来。 许多表格中还包含着一些隐性信息,需要学生自己去分析、发掘。(3)图像信息形式,包括景观图、地图、统计图等提供的地理信息。 一般来说,地图包含着最丰富的地理信息,比如,比例尺的大小、河流地形的状况等。

2.地理信息的特点

通常题目中的地理信息有着一定的规律和特点:(1)信息具有隐蔽性。通常来说,题目所提供的地理信息不会将所有信息都进行说明,而是在材料中隐含,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但是只有发现了这些信息,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答题。(2)信息具有新颖性。好的题目往往会使用崭新的材料和情景,将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和时代特征紧密地结合起来,以考查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3)信息具有组合性。许多题目为了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会将各种形式的信息进行组合以组合的形式呈现出来。(4)大部分信息用图表提供。 图表信息的形式便于学生阅读,还能对学生思考分析的能力进行综合考查,是如今试卷中常常出现的材料提供形式。

二、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建议

1.培养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首先,要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在题目所提供的各种形式的地理信息中明确已知的条件、题目的要求、答题的思路等, 然后一步步根据线索分析和解读,得出最终答案。有的学生不对题干进行认真分析,直接凭经验去答题,造成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情况。 然后,要根据材料所得信息进行答案的构思。 在认真审阅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条件的基础上,将已知的信息进行综合构思, 找出关键词,选择出与所问的问题符合的部分进行答题。 最后,对整个题目的出题思路、问题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同一类题目的答题套路,以便今后再遇到类似的题目可以游刃有余地进行解答。

另外,要让学生适量地进行不同题目的练习,通过做题对所学知识点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但是,教师选择题目的时候一定要保证习题的质量,对于偏离大纲和稀奇古怪的题目不要进行选取,同时习题的数量也要适中,过度的练习并不一定起到预想的效果。

2.培养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分析能力

区域地理在整个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 教师要给予特别重视。在进行区域地理的教学时,要让学生熟悉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并引导学生从基本的地理特征中分析出所包含的其他地理规律,然后结合已经掌握的地理知识,对这些规律和特点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 有些教师仅仅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区域中的名称和特征,却没有引导学生对这些特征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这样学生总结分析信息的能力就无法得到提高。

3.让学生主动去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有的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进行教学和习题的讲解时都是采取教师讲解、学生接受的方式,实际上这并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需要做的是在进行完基本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方法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讨论,通过自己的尝试建立起对地理信息的理解,对学生弄不明白的地方教师可以适当进行点拨,起到引导作用。 这样一来,学生对知识点和信息的印象会更加深刻,不知不觉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就提高了。

4.让学生在课堂训练中提升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由于地理信息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所以解题的方式也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地理信息选择相应的习题,让学生进行训练。 并在完成以后进行归纳和总结,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不同形式地理信息的能力。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高中地理课堂和试题都对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广大地理教学工作者要认真分析地理信息所呈现的不同形式,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摘要: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大部分的高中地理考试中常常出现利用新材料和新情境,让学生进行自主分析解决的题目,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实际出发,分析一般题目中地理信息呈现出的形式和特点,并针对教师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探究文本解读提高语用能力 篇9

如何解读文本,探寻阅读教学中高效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笔者认为:引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需要在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与细读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凭借文本,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在想象、诵读、体验等语言实践中,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为会运用的“活”的语言。聚焦运用,抓住重点,一课一得,即学生每学完一堂课,能懂得一点阅读或写作的方法。

一、立足文本解读,关注语用教学

语文教材每一篇课文的安排都有其编者的意图,有些课文有典型的结构形式,如总分、首尾呼应、按一定顺序写等;有些课文是精巧生动的句式表达,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本,更是学生阅读、积累、仿写的极好资源;还有些课文别具一格的叙述描写,其深层的意思及表达效果也是有效促进学生言语能力提升的“语用”内容。阅读文本,需要教师把字词句作为阅读课的“总抓手”,追问三个问题:语言里有什么,语言怎么样,这样表达“为什么”,引导学生触摸语言文字背后的世界,才能让阅读课堂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

中年段的教学重点逐步从关注字词转为关注文章重点段落,在理解内容的同时,理解作者如何组句成段,如何根据表达需要选择材料,如何选择恰当的表达形式。教学中应抓单元整体训练点,做到循序渐进。如本单元选入的课文《九寨沟》《田园诗情》,同样层次清晰,描写有序,都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对学生如何写好景物做出了实例示范。

二、品味文本意蕴,体会作者情感

一篇好文章,总有作者缜密的逻辑思路,一堂好的阅读课应当是教师导读思路和作者写作思路、编者课程思路三者相统一,才能引领学生“遵路识斯真”,获得真正理解,提高阅读能力。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自己一望而知的东西,学生也可能解决;自己读起来困难的地方,学生也可能有困难;自己反复苦读之后得到领悟,学生理解恐怕就更困难了。学生能否有效理解取决于教师定位于学生视野下的“最近发展区”,要鉴别课文中哪些东西是学生已知已能的,哪些东西是学生未知未能的。在确定训练点时,一定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依据学生的学情特点为学生量体定制,找到富有价值的训练点,真正做到让学生有话可练。

如教学《桂花雨》一课时,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作者对快乐的童年和家乡的深切怀念。这样的白话文,读三遍内容大体能读懂,但这是一篇优美的记事抒情散文。就是要通过学习教会学生怎么读散文,关键能从“文”中读出“情”来,从缤纷的桂花雨中读出那淡淡的乡愁来。但《桂花雨》入编小学语文教材后,对部分段落进行了删减,以至于使原本文章中那浓浓的乡情和淡淡的乡愁也随之削弱。母亲说的话:“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学生读不懂,悟不到,怎么办?这需要补充“外地”“家乡”以及作者的经历、写作的特定时空等资料,学生才能从这个句子里读到平时读不到的韵味。

基于这样的解读,笔者进行了如下设计:

师“: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作者和母亲家乡在:温州,琦君11岁全家迁往杭州。母亲说这句话的时候全家都在杭州,已经离开了他们的家乡,而且再也没有回到他们的家乡。当时杭州“满觉垅”的桂花闻名天下。但母亲说哪儿的桂花香?为什么?

生1:因为家乡的金桂有全家人摇桂花的情景。

生2:桂花陪伴了母亲好多年,有感情了,母亲想家了。

生3:孩子摇桂花,父亲作诗,是一份美好的回忆。

……

就是在这样简简单单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世界,走出文本建构自己的言语与思想,读懂了这本来很难理解的句子。自然体会到:那种浓浓的思乡情!正所谓的笑着流泪,更能打动人。

三、揣摩文本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桂花雨》第一段,讲作者小时候最喜欢桂花,不讲衬托,不管学生读多少遍都是一样的。

于是这样设计:

学生读完第一节问:“桂花树好看吗?”“树叶好看吗?”“桂花好看吗?”“好看的是什么?”以问促读,最后抛出问题:“既然作者爱桂花迷人的香气,为什么还要写桂花并不好看的树形、树叶和花形呢?”拨开迷雾见晴天,学生恍然明白作者用衬托的手法,突出桂花唯一吸引作者的是迷人的花香。

像这样运用衬托方法的课文有:第七册13课《李时珍夜宿古寺》中写“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环境越是恶劣,越是夜深,越能体现李时珍不怕吃苦为民造福的精神;第九册11课《嫦娥奔月》月夜的美景,衬托了嫦娥的美,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氛围;第九册24课《少年王冕》雨后荷花景物描写,为了刻画人物所做的铺垫和渲染。以后写文章时,我们也可以试着发挥一下景色描写的衬托作用。

四、创生文本内容,激活语文课堂

课文内容创生,是学生根据自身对课文的理解以及自身的生活经验,对课文进行加工改造,以丰富感受,深化理解,满足内心表现欲望的一种说写训练形式。让学生在“语用”学习中,发展自我意识,开发创造潜能,成为能够运用、驾驭、创造语言文字的主人,这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

如教学《我给江主席献花》一课时,抓住“中央代表团乘坐的专机降落了,欢迎队伍立刻沸腾起来。”这样设计教学:

师:“沸腾”什么意思?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在回归的日子里,洗刷了百年耻辱的香港人,首次迎接自己的国家元首,他们怎样想?此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听到人们在大声欢呼:“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生2:我仿佛看到有人抱在一起跳呀唱呀,激动得都要发狂了;

生3:我仿佛看到有人激动地流下了滚烫的泪水。

……

当置身于这种场面中进行听说训练,学生自然能入情入境地朗读,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香港人民的激动之情。欢迎队伍中的每一个人都情绪高昂,激动万分,而姜咪咪于二百多万青少年中,成为那个幸运的人,激动之情更是无以言表。前来欢迎的代表是一个群体,我们刚才说的看到的沸腾情景,称作“面”的描写。而“我”则是个体,是场面描写中“点”的描写。这种既有点,又有面的描写,我们就叫作“点面结合”。学生不同的角色身份去创生,既深化了文本的理解,也享受到阅读成功的喜悦,促进了语言和思维的和谐生成与发展。

解读高考听力——应试能力篇 篇10

听力理解涉及到多种能力, 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尤其当听力材料较长时, “听”的能力当然是必要的, 但是听什么, 怎么听, 也是优秀听者所应该具备的能力。下面为大家总结一下与应试相关的听力能力。

一、短期记忆能力

在听力理解过程中, 学生重复着这样一个过程:输入———储存———认知———输出。因此, 在记忆中储存的信息量越大, 越有利于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而这个过程, 也是一个短期记忆的过程。短期记忆是指听者将听到的词句暂时保存于意识之中, 对理解全部听力材料形成帮助。在高考听力中, 短期记忆能力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记忆能力也是能够通过强化训练提高的。学生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 关键词句记忆法。

一般文章或者段落的句首会有中心句, 用于阐明文章或者段落的主题。即为关键句, 也是学生理解全篇的线索。根据关键句、词来捕捉或者猜测其他信息, 可以使人茅塞顿开, 使文意上下顺通。

2. 重点信息记忆法。

在听力材料中, 有很多是涉及到人物的故事或者对话。因此, 应该重点记忆when, where, who, why, how, what这几大要素。这样一些题目就迎刃而解了, 也有利于学生掌握材料梗概。

3. 情景记忆法。

每一个材料都有特定的情景, 根据已知的背景知识, 联想对话或者故事中的情景, 放到一定的场合中, 可以快速理解文章。

经过多次以上的训练后, 学生的短期记忆能力会有明显提高。

二、应试中听音会意能力

很多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精益求精, 一份材料重复多次做听力练习, 做到每一个单词都没有听力障碍。然而考试中有些材料只能听一遍, 而且要求听者在听到后的十秒内迅速作答。于是考试时, 习惯练习时精准到每个单词的学生会惯性地纠结于一个生词或者没有听懂的一个句子, 这种情况甚至会给一些学生造成心理影响, 令其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因此, 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必须有意识地减少听音的遍数和暂停的次数, 培养在只听一遍连贯音和自然流动的语言中捕捉信息的能力。所谓听音会意, 就是让听者不要用听懂的部分将材料分割成碎块, 而应该在整体上把握听音内容, 领会文意。

三、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有些学生形成了逐字朗诵的阅读习惯, 这在听力考试中是极为被动和不利的。想快速, 却发现不能把握具体内容, 攫取重要信息, 这便是快速阅读能力的缺失。听力题目为限时题目, 倘若来不及读完和理解较长的选项, 更不用说留出一定的时间浏览下一道题目了。要变被动为主动, 就要训练快速阅读的能力。如何在限定的十几秒内读完试题中的三个选项, 这是听力考试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平时的阅读中, 同学们一定要形成限时阅读的习惯。可以根据页数和字数来限定训练。这样的快速阅读可以使语言能力快速融会贯通, 提高对篇章的感知力和理解能力。浏览选项也是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 比如求同存异法、垂直浏览法等等。阅读速度的提升, 会对听力的提高形成很大的帮助。

以上三点是我们总结的听力应试中学生除了“听”之外, 还应具备的重要能力。

解读考点,赏析新题,提升能力 篇11

一、解读考点

考点一求代数式的值

例1(2008年·枣庄市)已知代数式3x2-4x+6的值为9,则x2- x+6的值为().

A.18B.12 C.9D.7

分析:由题意得3x2-4x+6=9,即3x2-4x=3,与求值式对比,显然可将3x2-4x=3变为x2- x=1,故x2- x+6=1+6=7,故应选D.

考点二同类项的概念

例2(2008年·广安市)若3xm+5y与x3y是同类项,则m=.

分析:根据同类项的概念可得m+5=3,故m=-2.

二、新题赏析

2008年各地的中考题中,围绕整式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出现了许多规律探究型的创新题,这里精选一例,与同学们一起欣赏.

例3(2008年·泰州市)让我们轻松一下,做一个数字游戏:

第一步:取一个正整数n1=5,计算 +1得a1;

第二步:算出a1的各位数字之和得n2,计算 +1得a 2;

第三步:算出a 2的各位数字之和得n3,计算 +1得a 3;

……

依此类推,则a2 008=.

分析:这是一个关于代数式求值的规律探索型问题.按题目所给步骤进行取值和计算,并从中发现规律.

解:n1=5时,得 +1=26,即a1=26.由题意知n2=2+6=8,故 +1=65,即a2=65.故n3=6+5=11,故 +1=122,即a3=122.故n4=1+2+2=5, +1=26,即a4=26.故n5=8, +1=65,即a5=65.故n6=6+5=11,故 +1=122,即a6=122……由此可看出,其值每3个为一循环,又2 008÷3=699……1,故a2 008=a1=26.

解读《考试说明》,提高写作能力 篇12

面对这一情形,考生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来提高写作水平呢?

首先,让我们了解写作在《考试说明》中的含义。高考中的写作,即书面表达,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与技能来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能力,以书面的形式进行信息沟通、再现生活经历、描述周围事物、发表意见和观点。书面表达对考生的要求如下: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覆盖所有内容要点;注意句型和词汇的多样化;具备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有效使用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语言规范。此外,书写时还要注意大小写及书写工整。

其次,从高考英语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出,高考作文按5个档次给分。评分时,先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言初步确定其所属档次,然后以该档次的具体要求来衡量,确定或调整档次,最后给分。评分时注意的主要内容为:内容要点、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数量和准确性、上下文的连贯性及语言的得体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内容要点、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数量和准确性、上下文的连贯性及语言的得体性,不仅是写作更是评分的基本要求。因此,掌握好这三点对于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有重要意义。

那么学生在这三方面都存在哪些不足呢?

首先, 很多同学在写作时常常处于冥思苦想却无从下笔的尴尬境地,要么是三言两语,词汇单一内容贫乏;要么是拼凑谚语,套用“万能模板”;要么则是对要点的简单翻译,行文缺乏连贯。这样的文章内容空洞语言苍白,得分肯定不高。

其次,很多学生存在词汇贫乏、用词单一,以及用词不当甚至拼写错误的现象。这说明学生的基础较差,对单词掌握不够牢固。因为许多学生平日只是粗略地记住大概含义,没有进一步进行对比斟酌词行、词义及词性,所以,写作时很难找到同义词或反义词来变化表达方式。此外,语法错误也是学生作文错误的主要表现,具体表现为时态混乱,缺少句子成分或者句式杂糅。

再次,很多学生缺乏语篇整体意识。学生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在写作过程中只是按照汉语生硬地翻译要点。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成分,使得行文不连贯,也就是不用任何连接机制来使得全文逻辑连贯。有的同学在使用连接成分时存在一些问题,如:使用的连接成分缺乏多样性, 全篇都是and,but,so,because; 或者在不恰当的地方使用连接词; 甚至有些同学对连接词本身存在记错的现象, 如:on the one hand记成in the one hand,last but not least记成the last but not least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文章的逻辑连贯性 ,使得行文结构松散。

就以上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文章内容、词汇及语篇整体意识上都存在问题。那么,我们究竟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首先,英语写作在很大程度上与平常的知识积累相关。这要求考生平时多观察多积累,这样考试自然有话可写,否则, 写出来的作文会内容空洞,苍白无力。此外,良好的语言输入材料助于英语学习者高效地内化语言。所以,教师应提供一些短小、结构完整、条理清晰的优秀范文让学生背诵。学生可以从范文背诵中汲取自己所需的词汇、句型及表达方式。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其次,学生要想充分表达思想,必须有充足的词汇量,只有恰当地使用词汇,才能表达出符合英语逻辑的句子。因此,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词汇教学,在认真讲解单词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单词的对比教学,通过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和一些短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单词的含义,并以此扩充学生的词汇量。此外,在词汇和词组教学的基础上,还应通过加大阅读量积累词汇和惯用表达方法, 使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感受词汇的含义。与此同时,词汇教学还可与造句练习、句型教学及语法教学相结合。可用连词成句的形式或用译句、仿写句子等其他诸多练习形式,使学生学会用多种手法、句式表达同一意思,使写出的文章生动活泼。因为,一句多译既能开拓思路,训练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又能为表达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语言材料。

最后, 准确把握语篇的整体性和衔接性是英文写作的关键。整体性指文章应有完整的意义,而衔接性和连贯性则体现在文章的表层结构和底层结构上。针对学生写作中连贯性差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在平日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语篇整体教学。由原来的注重语法讲解转变为注重分析文章段落间的连接成分,帮助学生树立整体语篇意识。第二,要注重连接词的系统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其含义和分类,还使学生了解其逻辑关系避免滥用和误用发生。再次,不仅要加强写作训练,还要调整批改及评讲作文的方法,由原来注重语法错误等表层问题转变为注重文章的连接和其他衔接成分,以此提高文章语篇整体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总之,写作能力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在领会考试说明及评分标准要领的前提下,师生双方首先必须转变观念,由原来的注重语法等表层错误转变为注重文章内在逻辑连贯性。其次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点滴积累。此外,还应当教授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写作方法, 这样无论在高考还是在今后的英语学习中,都对学生大有裨益。

摘要:写作在高考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考试说明》及评分标准的解读对英语写作的提高有指导性作用。其中,内容要点、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数量和准确性、上下文的连贯性及语言的得体性这三点不仅是高考英语写作的评分要求,而且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切入点。据此,文章分析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上一篇:职业教育在山东下一篇:中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