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养能力

2024-10-13

信息素养能力(共12篇)

信息素养能力 篇1

人类正步入一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正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教育,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信息社会的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小学生一系列新的能力上,特别强调学生应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基础能力. 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 激 发兴趣 ,培养信息情感

兴趣作为一种持久的情感体验是最好的老师,人们的信息搜集活动是受信息需求驱使的,影响需求力量的大小主要是需求被意识到的清晰程度———意识越明确,行动目标越清楚,则信息活动的动机越稳定、持久、强烈,努力程度也就越高. 在小学数学教学时,应有意识地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信息输入时产生浓厚兴趣,并能以较稳定、浓厚的兴致保持下去,从而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对待信息,这样将激发他们发出超常的智慧和高涨的热情,形成某种持久、稳定的内心体验.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一开始可展示多媒体课件:一只小猴先后骑上车轮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圆形的车子在路上行驶,只有圆形轮子的车子能平稳行驶. 一路上小猴上下颠簸样子非常滑稽可笑,学生兴趣盎然,带着“车轮为什么要设计为圆形”的疑问,迫切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去. 这样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信息热情, 大大提高他们对信息的敏感性,还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展思维.

2. 重视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动性

小学阶段,特别是中、低年级学生对信息的感知被动多于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更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被丰富的信息源所刺激,激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动性, 从对信息的被动接受状态转化为自觉活跃状态. 在组织教学时,教师除了需要适时加入一些具体化、形象化的描述或实物出示外,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也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在组织教学“简单的统计”时,教师并不急于传授新课,而是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老师想制作一张人民路10分钟车流量的统计表,你们帮我想想,该做哪些准备工作? ”“要了解如何制作统计表. ”“要到人民路去观察一下,数一数. ”“得分清各种不同的车辆. ”……一问一答之中,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动性被有效地调动起来. 自然, 这部分的知识学生也会学得快乐,学得深刻.

3. 注 重选择 、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 信息的来源渠道多种多样,且多是杂乱无章、鱼目混珠的,面对相同的数学材料,能力不同的学生获取信息的多少与质量有明显的差别:有的学生获取的信息少而零碎;有的学生获取的信息多而零散;而有的学生获取的信息多而又善于抓住彼此间的联系. 信息选择的正确与否、获取的多少、有效或无效,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特别重视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乘车去运动场,每辆车最多能坐50人,哪些运动队合乘一辆车最合理? 学生面对提供的信息,调动自身认知的有用信息及生活经验,经过思考和信息加工处理后得出结论:有的说我是两个数两个数相加试出来的;有的说,我是让较大数和较小数相加得到的. 教师让解答最快的一名学生发言,他是这样想的:把6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然后让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合并、第二大与第二小的数合并,最后两个接近的数合并,既快又好. 学生经过对信息的选择、分析和创造性地组合,优化出最合理、快捷的分配方案,这正潜移默化地引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4. 注 重反馈信息 ,增强教学行为的实效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学信息交换的过程. 一个有效的教学行为必须通过学生的反馈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其目的是否已经达到,所以信息反馈是调整课堂教学的基础,缺乏反馈的教学是低效的,重视反馈信息是促进创新的有效方法之一.

例如,在学习了“奇数和偶数”之后,教师可以提供这样一组问题信息:“小明按一下开关,灯亮了,按两下,灯灭了,按第三下,灯又亮了……请问,小明按第20下时,灯是明是暗? ”学生开始是猜测,当发现规律,意识到是奇数、偶数的联系后,问题便豁然明朗. 原来,按奇数次时,灯是亮的;按偶数次时,灯是暗的. 这时一名学生受到了启发,进一步说:“我还能接着想这道题,如果有5盏灯,顺次拉20次、38次,情况会怎样? ”通过联系实际的反馈信息,教师不仅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更创设了利于学生创造发展的教学环境,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5. 回 归生活世界 ,注重运用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已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社会生活需要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也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发展. 信息技术只有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才能彰显出其巨大的价值.

例如,学习了“几何图形”后,教师可以提出这 些问题 :“校园里有一块多边形空地 ,把它铺成草坪 ,计算一下需要多少钱;给新房(给出平面图及面积大小)铺设地砖,请你调查市场,需要多少钱? ”学生要通过测量场地,还要考虑草的价钱、地砖的单价、地砖的数量、工人师傅的工钱等,这些信息都需要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去获得. 长此以往, 通过积累丰富的信息量和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 也培养了他们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概念和语言去描述生活中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学生接受终身教育的前提条件,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先决条件,教师只有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植根于数学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为学生提供搜集、处理、反馈、运用信息的机会,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为培养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息素养能力 篇2

新余市第四中学傅军平、谭小明

【摘要】:本文就自己的几年来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体会和经验,谈谈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过程中如何培养同学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协作意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以及如何创设好的学习环境、如何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如何理论联系实际等来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动手能力、信息素养、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而且使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和科学思考,为他们以后发展为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基础。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谈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浅见。

所谓信息素养,指的是利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工具获取信息,整理、加工信息,从而综合利用信息、提高工作与学习效能的能力。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因为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技术性高、实践性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我始终把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加强对基本功的训练。理论知识、特别是软件应用,如果单凭课堂讲解或用多媒体大屏幕演示,还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学生只有通过亲身操作,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为以后的学习打下牢固基础。所以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对学习信息技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也就培养了同学们以下方面的能力:

1、获取信息的能力: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通过互联网、书籍等,或自己进行调查、参观等,主动地去发现信息,并收集到所需的信息。

2、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对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分类,然后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并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和组织。

3、利用信息的能力:运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它手段,分析、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碰到的实际问题。

4、协作意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能够通过互联网等平台拓展自己交流的范围,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别人的联系和协作。

以上几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后,学生的信息素养就会得到逐步的提高,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得到逐步的提高。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除了培养同学们的信息素养外,还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1、创设好的学习环境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阵地,应当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摇篮。而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还可以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有利的条件。例如我在讲授电脑绘画《附件-画图》一课时,自制了课件,通过几幅不同季节的图画反学生带入特定的环境,并用动画的渐变效果完成四季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季节的变化,体会其多变的美,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和创造欲望。

2、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

问题式教学模式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生通过互相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发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其创新精神。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知”。可见,营造“疑”与“思”的良好情境,用疑问开启词学生创造思维的心靡,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应克服扼杀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行为,注意挖掘教材内容中潜在的教育因素,采取问题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宽松、民主、和谐、平等、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情境。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设计出针对性、启发性较强的问题,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对于在回答疑难问题时出现的不同主张和见解,要“沙里淘金”,肯定其中的合理成份。要改变教师“一言堂”或唱“独角戏”的老方法,还学生以自我学习和钻研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敢于质疑发问、想象猜测,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例如在《excel-函数的应用》教学中,设计一些易出错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错误,进一步巩固学过的知识点,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

主体性和创新性密不可分,创新是主体性的最高体现。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要创设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去主动参与,把他们智慧的火花尽量激发出来。在课堂中由于时间有限,倾向于训练基本功,掌握基本操作,而课外则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挥,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把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延伸到课外,把课外这个第二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外成为课内所学知识的有益巩固与补充,从而促进课堂教与学,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4、理论联系实际

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竞赛,进行自由辩论,互相交流方法,互相启发思路,以实现解决实际问题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其主要途径有三:一是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用计算机编辑文稿,用窗口画笔画出简单的彩图和制作书签、卡片,用计算机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帮助老师完成考试成绩的计算与管理等;二是通过辅助教学,来发挥计算机的工具性优势,淡化学科本位意识,根据现有条件尽可能地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三是通过解决学习上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信息素养能力 篇3

一、电子文献的特点

电子文献是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到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阅读使用的文献,也称机读型文献,有些电子文献已经开始朝着多媒体的方向发展。电子文献的特点是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出版周期短、传递信息快、易更新、传播面广,时效性强,存取速度快,可以融文本、图像、声音等多媒体信息于一体,信息共享性好,易复制下载。它能及时反映国内外各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因此,电子文献是高校学生十分重要和主要的信息源和检索对象。

二、学生电子文献检索内容

学生对电子文献的检索主要是对一次文献的检索。一次文献是作者以生产与科研工作成果为依据,创作、撰写形成的文献。内容比较新颖、详细、具体,是最主要的文献信息源和检索对象。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信息进行加工、提炼、浓缩,而形成的工具性文献。它反映一次文献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及其查找线索,将分散、无序的文献信息有序化、系统化,是文献检索的工具。三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系统整理、高度浓缩、评述等深加工而形成的文献。如综述、述评、词典、百科全书、年鉴、指南数据库、书目等。三次文献的内容综合性强、信息量大,它既是检索的对象也是检索的工具。在文献信息的层次结构演变中,从一次文献到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每个环节都不断融入了著者及文献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使文献信息得到鉴别、提纯,不断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文献信息经过加工、整理、浓缩,从一次文献到三次文献的变化,是文献信息由博而约、由分散到集中、由无序到有序化的过程。文献信息内容随层次的变化逐步老化,但其可检性、易检性及可获得性在不断递增;文献信息的这一层次变化,会使学生获取信息变得有章可循、有径可问。

三、检索文献方式、方法

Internet的信息资源一般要通过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索引,从而产生数据库以供检索。不同的检索工具所提供的检索方式不尽相同,有的对每一个词进行索引,有的只对题名、题头和最重要注释词语进行索引,有的则支持概念检索和词组检索。Internet上信息检索的范围,内容和形式已远远超出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检索,我们可以通过检索获得文字、图像、声音、影像等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一般情况下都是在一种交互界面下,键入被检索的信息的主题词、或词组,服务器会自动查询,并立即给出查询结果。被查询的信息可以是某一文件、索引、题目、摘要、程序、进一步检索途径。要想在浩如烟海的各类文献资料中检索到对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文献,首先必须明确界定自己所需知识的范围和性质,确定搜寻的方向;其次要了解国内外主要文献的分布及各类文献的特色;三是要熟悉主要的文献资料索引和目录分类的方法,掌握检索的基本技能。其实,电子目录都是用菜单方式分类列出的,一目了然。它比传统印刷式目录在查阅方面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文献检索方法多种多样,最基本的方法是顺查法,即按时间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由远及近、由旧及新的查找方法,它一般使用于范围广泛、项目复杂、所需文献系统全面的课题、学术文献的普查。还有逆查法,一般适用于新文献的收集、比较研究;跟踪法,即以已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线索查找有关主题资料的方法。它一般适用于学生缺乏原始资料或者学生进行专题毕业论文写作研究的情况;综合查找法,将各种方法结合起来加以使用达到检索目的的方法。WWW超文本方式是进行检索阅读最简明的方法,这些方法经过简单的学习就可以掌握。通过Internet可查询到许多重要的学术类期刊和杂志,借助查询组织机构,找到这些组织机构的学术性或综合性出版物。如若查看电子期刊,则点击Collections and Electronic Resources下的Electronic Journals,该网页提供以下几种方法来检索电子期刊:一是按照首字母次序,二是按照主题,三是通过搜索引擎,四是根据文献名称。而网络搜索:一是面向主题的搜索,二是面向关键词,三是面向空间。在已具备上网的条件下,查找Winisis免费软件,它们不会给学生增加经济负担,此软件一个库就可存三千条信息。检索功能十分强大,每条文献可设立数十个检索点。如:一篇论文最高可立数十个标引项。每个标引项都可作为检索点。一个库中存在数百万项检索点,可在瞬间检索到并可显示你所收藏、下载文献全文、以及图像、声音等。Internet上所提供的服务有成百上千种,这些服务所提供的信息资源的实用性是传统信息资源无法比拟的,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检索源,必将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信息越来越重要的渠道。

四、提高检索能力加强信息素养

1.提高文献检索能力是提高信息素养的前提

教育部1984年发文正式将文献检索课列入高校的教学计划,这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的英明决策。开设电子资源的检索与利用这门选修课,学生能确定信息需求的特点和范围,有效和充分发挥获取所需信息,能评价信息及其来源,利用其知识基础和价值系统选择适当的信息,有效利用所获取的信息实现待定的目标;了解信息使用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在信息获取和利用时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有关法律。这样将文献检索与教育教学信息素质能力培养进行整合,从而建立一个从培养学生信息需求意识到信息检索技能、信息整理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和信息创造能力的全新信息素质教育体系。检索与自己学习相关的文献,是学生熟悉该领域的知识以使学习更为有效的必要保证。虽然初期学生检索的资料往往是零散的、条理不清的,对所搜集的文献分类和整理不规范、不系统。通过文献检索能力的加强,学生们往往会养成按照其运用的价值,运用的时间先后对所检索的文献信息进行排列,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和评价,剔除作用不大或没有作用的文献,使信息逻辑化任务简单化,资料归并和组织信息是大学生建立与利用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前提,它也是文献检索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检索逐步深化和继续是将检索的理论、检索的工具、各种类型的文献的检索方法、检索策略及检索服务结合在一起。对收集与产生的信息进行分类、保存、管理和改写,并把检出的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识基础,可以帮助学生确定所需信息的范围,使学生有一个不但充分而且有创造性的、创新性的背景资料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并能有效地利用信息去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文献检索培养了学生获取、评价和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质。

2.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

如何强化教师信息素养能力 篇4

1教师强化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1.1教育的新形势要求教师强化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巨大深远的影响, 从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角度来看, 人类近三十年来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知识积累总量的90%。显然, 知识的爆炸式增长使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很难适应信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这就必然对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策略、模式、方法等进行相应的变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于课堂, 电脑网络在教学中已经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所以教学改革的关键还是教师的信息素养。

1.2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强化信息素养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 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是素质教育目标的一部分, 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也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必须首先强化自身的信息化水平, 具备创新能力, 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 推进素质教育。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 如何取得有用的信息对学生至关重要, 一不留神学生就容易在知识的海洋中迷失方向, 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教学生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怎样学, 怎样利用信息工具来学。

1.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教师强化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不仅需要有先进的思想和理论作指导, 有一定的软硬件为前提, 也需要有一批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信息素养的教育工作者的支持与推动。而要将信息技术要融合到课程当中, 要求教师必须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 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

1.4运用现代媒体优化课堂教学需要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日益影响着整个教学模式的变化, 现代教学媒体进入课堂与传统的教学有机结合, 比如:动态演示、人机交互操作、多媒体展示等方式, 可以有效的帮助教师改善教学效果。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较好的受控性、交互性, 能够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最大发展。

2如何强化教师信息素养能力

《21世纪初中国全民教育发展的基本策略》中强调指出, 要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要“大力开展对在职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 然而要在短时期内对我国的如此多水平参差不齐的教师进行培训, 其任务的艰巨性是可想而知的。为完成这个目标, 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整合到新学科教学中, 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归纳起来大致有五种方式:

2.1专家讲座法

通过请专家到学校做专题讲座, 向教师讲授有关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和发展趋势, 使教师接受到新的教育观念, 树立信息意识, 自觉地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因为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 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是最关键的, 如果教师的教育观念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还停留在“新瓶装旧酒”的层次上, 那么教育信息化就不可能真正的达到培养适应信息时代人才的要求。通过专家讲座可以克服这方面的弊端, 更新教育观念。

2.2外部环境法

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配置现代化教学设施, 建立校园网、多功能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 成立网络中心和信息技术教研室, 购进必要的软件和教学资料, 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这样, 学校就会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信息环境氛围, 使教育信息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武器, 而不是教学辅助, 让教师在工作中处处离不开信息技术,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

2.3政策引导法

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这与教师年龄、性别、所教课程的差异是分不开的。教育的信息化, 学校领导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政策上的支持, 要激发教师学信息用信息的积极性, 就必须在年终总结、考核聘用和评优晋升等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 我们要用政策上的引导作用, 让教师真正感觉到整合的价值, 不仅在公开课上装点门面, 而在于它对学科教学的促进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这样才能刺激教师自觉地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能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4集中培训法

是一种将受训的教师组建成教学班采用集中面授教学, 从而使教师掌握现代教育信息和技能的方法。从单纯的技术培训到技术与理念并举, 从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广泛开展学科为线索、网络为依托、信息技术为工具的培训学习, 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2.5课题研究法

通过课题研究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全球性的教育新课题, 它需要我们的广大教师通过个人或小组形式的课题研究, 探索信息时代的教与学, 在学习摸索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信息修养。

在以上五种方式中, 专家讲座和集中培训法属于有组织的规模化研修方法, 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快速提高有着很大的作用, 而外部环境法, 政策引导法和课题研究法则比较注重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最具有生命力和活力, 有助于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3结束语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学, 在信息化时代, 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提高是全民素质提高的保障。同时, 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变化的过程, 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而发展的, 放眼未来, 我们提高教师整体信息素养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制高点, 信息素养构成了教师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化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 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 已经成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教师信息素养,教育信息化

参考文献

[1]罗树华, 等.教师能力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

信息素养能力 篇5

【摘 要】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对于自身创新能力的高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论文结合中国高校的具体实际情况,主要研究了目前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现状,通过建立测度模型,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的研究二者之间的作用机理,为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创新能力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信息素养;创新能力;测度模型;定量分析

0 引言

21世纪世界主要大国在各个领域的竞争,最根本的支撑仍然是人才的竞争,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竞争。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是经济发展、民族进步的后备力量,而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将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高校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多寡、创新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方向,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国际地位。信息素养不仅是每一位大学生应当具备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更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信息素养的加强、信息技术的提升、信息手段的多元都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高校学生作为国家的社会发展的未来力量,其信息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这与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育使命和高等教育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高校加强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学生个性而健康地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高校要创造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形成学术上自由讨论、创新思想火花进发、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大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有效地为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智力支持。故加强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1 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在该领域已有自己的相关研究。在《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ACRL)以及国内的《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中,将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体系划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伦理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九个二级指标、二十个三级指标。戴伟芬、孙宗禹的“试析闲暇视野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文,从充分利用大学生的闲暇时间培养创新能力的视角进行探讨,认为人们对闲暇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认识远远不够,因此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扩展到更加广阔和丰富的日常生活中去己刻不容缓。徐春明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思考”(2007)指出:“造成目前大学生创新素质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1)思想标准化;(2)知识无活力。”思维标准化对学生的独立思考有以下三种破坏作用:(1)功能固着。(2)权威迷信。(3)思维惰性。知识的无活力化会导致有害于创新思维的倾向,学生缺乏综合联想能力,所有的知识吸收都是独立而互不相关的,不能融会贯通。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无法学以致用,这不仅会使学生很快淡忘自己所学过的知识,也会使他疏子学用结合的练习,进而增强了思维的惰性。

国外有关信息素养的研究起步较早,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Mike Eisenber博士和Bob Berkowits博士认为,信息素养绝不仅是以往图书情报检索技能加上计算机技术的操作技能,而是综合运用以上知识与技能所形成的信息问题的创造能力和解决能力。Hartsuijker(1986)通过对荷兰初中教育的分析指出,必须将计算机和信息素养教育整合到相关学科的教学大纲中,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整体信息素养水平。Trauth(1986)指出教育工作者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应该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开展计算机扫盲工作,全面提升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使用和交流的能力。创新能力的概念是由Burns& Stalker(1961)首次提出,最初是被赋予经济和管理学上的意义,用来表示“组织成功采纳或实施新思想、新工艺及新产品的能力”。以吉尔福特(J.P.Guilford)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则更多地关注到创新能力的思维特点,认为创新能力主要是一种智力品质,并且主要表现为创新思维,强调从智力的角度上来认识创新能力。

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是个人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其与个体创新能力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如果存在,其信息素养又是如何作用于个体创新能力的,其作用机理和影响程度分别表现出何种特征,则是当下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本课题就大学生信息素养对个体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为出发点,研究二者之间的作用机理。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2.1 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模型构建

论文在对国内外Hartsuijker、Burns& Stalker等文献中相关模型综合梳理的基础上,探索性的构建出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影响关系模型,并对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安全、信息技能、信息伦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流程如图1:

X代表信息素养水平;Y代表创新能力水平;X1代表信息意识水平;X2代表信息知识水平;X3代表信息安全水平;X4代表信息技能水平;X5代表信息伦理水平.2.2 研究假设的提出

根据国内外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高校大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假设:

H: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与创新能力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即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越高,其创新能力就越强。

H1:信息意识水平与创新能力正相关;

H2:信息知识水平与创新能力正相关;

H3:信息安全水平与创新能力正相关;

H4:信息技能水平与创新能力正相关;

H5:信息伦理水平与创新能力正相关。研究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分别从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先后建立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测度指标体系和大学生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在信息素养测度指标体系中,将信息素养部分分为五个一级指标,十三个二级指标,而创新能力部分则分为四个一级指标,十七个二级指标。通过设计结构式调查问卷,以问卷采集到的数据为依据,掌握目前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水平。最终建立分析模型,将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联系起来,主要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建立回归方程,详细的分析二者之间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给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数据分析与假设验证

4.1 数据采集

本次问卷调查问卷充分依靠南京地区的教育优势,以南京各大高校的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的发放和数据的收集。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500份,实际回收问卷483份,有效问卷467份,问卷回收率为96.6%,其中有效率为93.4%,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4.2 同源方差检验

问卷调查过程中,由于每份问卷由同一人填写,容易出现同源偏差(CMV)的问题。本研究采用Harman的单因子检测方法,即对问卷所有条目一起做因子分析,在未旋转时得到的第一个主成份,反应了CMV的量。本研究中,将问卷所有条目一起做因子分析,在未旋转时得到的第一个主成份,占到的载荷量是27.263%,并没有占到多数,因此同源偏差并不严重。

4.3 信度与效度分析

问卷的信度:

信度反映各个问卷及指标之间的内部一致性或者是测量的稳定性,常用Cronbach’s α系数来衡量,一般来说,α系数大于0.6则认为各因素的一致性程度可以接受。分析结果显示,论文中的研究变量的α系数均在0.6-0.9之间(信息意识,α=0.844;信息知识,α=0.761;信息安全,α=0.637;信息技能,α=0.735;信息伦理,α=0.604;创新能力,α=0.866),这说明问卷调查中的题目具有较强的内部一致性。

4.4 假设结果分析

在保证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的基础上,论文将利用调查的数据对前文提出的一系列假设进行实证研究。

4.4.1 相关性分析

表1给出了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安全、信息技能、信息伦理和创新能力这六个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可以看出,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安全、信息技能、信息伦理分别与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相关性,且为显著正相关。

4.4.2 回归分析

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回归平方和为9.589,残差平方和为6.429,总平方和为16.019,对应的F统计量为22.371,显著性水平小于0.05,可以认为所建立的回归方程有效。

对应显著性水平是Sig.=0.001<0.05,可以认为方程显著。因此本文的回归方程式:

Y=0.921+0.063X1+0008X2+0.352X3+0.242X4+0.049X5

结论与讨论

本文结合中国国情,探索性地构建大学生信息素养对个体创新能力的研究模型,并以在南京地区各大高校收集到的467份问卷结果为实证样本,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得到如下一些具有理论与实践价值的研究结论:

第一,紧跟信息化发展潮流,建立健全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系统体系。高校应充分运用教学资源,开展信息素养导论和网络信息检索等基础必修课程,使大学生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掌握信息素养培养的方法与途径,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伦理道德,掌握利用网络技术获取信息的方法,全面掌握有关必要的信息,提高信息的利用率。

第二,结合专业特点,深化教育改革,改善信息类课程教师队伍结构,提升专业教师的信息素养。高校不但应培养或吸纳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担任信息类课程的教学工作,还要积极提升专业教师的信息素养,大力倡导信息化改革教学,改变专业课堂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使高校教师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第三,将信息素养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对大学生进行创新素质教育,举办创新实践活动,为学生创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和科技发明活动,创新活动会使参与其中的大学生对外界的信息资源产生强烈的需求,将所学到的信息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当中去。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使命,这个使命光荣而艰巨,是国家发展与进步主要力量,其信息素养的高低和创新意识的多寡的将会直接到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方向。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应当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能,这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品质。同时,国家应当进一步改革教学措施,加大教育投入,学习国外教学经验,引进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信息素养能力 篇6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素养;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9-0076-02

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目前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力,它不同于专业能力,而是一种通识能力。用人单位也许会愿意花时间、花人力来带应届毕业生熟悉专业知识的应用。但是,就目前情况看,大多用人单位还缺少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人才,所以,他们更愿意应届毕业生能将其计算机应用能力立马实践于工作中。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1974年美国的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提出了信息素养这一概念[1],在目前信息化时代下,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用得不好,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甚至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为使用好这把双刃剑,我们必须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用信息道德来规范大学生的信息行为,为创造干净、和平、文明的信息环境提供条件。

一、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基本内容

可以用于工作中,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应该了解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一)常规硬件知识

虽然现在笔记本越来越多,学生购机也因为其便利性,大多会购买笔记本,但是就目前情况看,单位上给员工普及笔记本的还相当少,估计在未来几年内,台式电脑应该还是主要工作机型。笔记本的维修主要是厂家完成,一般个人是不会拆开检查零部件的,否则销售方会在其保修方面毁约。台式电脑不同于笔记本,存在多处连线,容易出现接口松动。台式机就算要保修,我们也不可能抱着整个电脑往维修点跑,还是要先判断故障所在零件才行。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常规硬件知识主要包含计算机零件连接以及常规故障判断。笔者在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过程中,经常有学生问“我的电脑怎么黑屏了”,结果走过去,发现学生的显示器电源指示灯都不亮了,是因为他们转动显示器时造成后面的电源线松动了。诸如此类的事件非常多,所以大学生应学会判断常规故障,而不要动不动就惊动专业人士。

(二)常用软件的使用

笔者认为,常用软件的使用主要包括windows平台的基本操作、offcie系列软件的应用、防病毒软件的使用,其他应用软件的使用如PS,PDF阅读器、压缩工具等。为提高工作效率,大学生应该对基本快捷键熟练操作,同一事件学会用多种操作方法以应对不同的工作情况。

(三)网络资源的利用

“上网”这个词本身并不具有任何贬义,但因为人们对上网内容的局限使得它好像成了坏孩子们干的事情。大学生应扩大自己的上网范围,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寻找、搜索有利于自己学习、生活的资料,掌握网络利用技巧,以便日后用于工作中。

(四)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行为目前如火如荼,大学生应该让自己参与其中。并不是没有东西购买就没有必要参与电子商务,以后进入工作岗位后,还是要接触的。现在的企业单位基本都参与了电子商务行为。大学生还要扩大自己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参与范围,不要说起电子商务就只有淘宝,可以了解铁道部网站购买火车票的流程,了解“去哪儿网”购买飞机票的流程,了解阿里巴巴这种BTOB的电商网站,了解公司自身主页的销售模式等等。

二、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升途径

(一)认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现在大学基本都在一年级普及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该课程的内容一般来说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office系列操作、病毒防范等,与本文前面提到的应用能力包含内容基本吻合。笔者在近十年的该课程教学中发现,新生入学计算机基础越来越好,课程结束后,学生们与自身在开学时的差距却越来越小。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与新一代年轻人的性格有关。现在新生大多是90后,一般都自信、骄傲,教师可以在课程中给这部分人稍许打击或增加作用任务,不要总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不用学习。

(二)参与各种竞赛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般在一年级就结束了,等到大学毕业进入工作岗位时很多学生已经将全部所学还给了教师。为保证应用能力的持续利用,提高学习积极性,学生可以在大学特别是一年级之后多参加与之相关的竞赛。现在国家很多机构都在组织相关的竞赛,一般有学校团体赛和个人赛。各高校也应该尽量组织学生参加竞赛,满足学生将学习成果表现出来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赛经历及成绩也能对日后步入工作岗位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四川民族学院目前就已经组织学生参加了几次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ITAT)大赛。除了这类机构组织的竞赛,各学院还可以自行组织相关竞赛。四川民族学院目前已组织五届办公软件竞赛,采取“十分”的应用型题型,完全考查学生的操作能力[2]。

(三)寻找各种实习机会

应用能力必须实践,学生应该尽可能地给自己增加实习机会。只有在实践中遇到了问题,才更有积极性去探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问题的解决方法给人留下的印象也会特别深刻。笔者给学生理出了几个实习机会。第一,加入校内外相关组织,如院报、系报等。第二,利用寒暑假进入工作岗位进行社会实践;有学生向笔者反映,在面试假期工的时候,问计算机怎么样,他说还不错,结果进入工作岗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懂,工作效率也很低。只有在有问题的地方才能进步,鼓励学生多参加假期社会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以后步入工作岗位才是无缝步入。第三,自行成立计算机相关服务组织。例如,可以几个学生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电脑维护维修部门,免费或低价为需要的学生服务。现在做小生意的学生非常多,学生也可以考虑经营一个打印店之类的,同时帮需要打印的学生提供文件格式设置等相关服务。

三、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简单的定义来自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ALA),它主要指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3]。信息素养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信息意识:即人的信息敏感度,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从信息角度的理解、感受和评价。简单来讲,面对不懂的东西,能否积极主动的寻找答案。解决生活、工作中的问题是信息技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4]。

信息知识:既是信息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又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要求。只有掌握了信息技术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与应用它。

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系统与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等。这也是信息时代重要的生存能力。身处信息时代,如果只是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丰富的信息常识,而不具备较高的信息能力,还是无法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去搜集、获取、传递、加工、处理有价值的信息,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信息道德:具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对媒体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自觉地选择对学习、生活有用的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内容,不组织和参与非法活动,不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危害他人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5]。

信息素养的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

四、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的培养路径

要有好的信息能力,大学生在上网时不要总局限在同类网站,应扩大自己的应用范围。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来提高自己的信息能力。第一,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第二,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如微博、论坛、聊天工具等;第三,学习一些检索技术,特别是一些大型检索类网站如百度的检索技术。

前不久,国家出台了抵制造谣传谣的相关法律,证明我国的信息道德到了必须规范的时候。人人都在感叹信息环境不好,又有多少人从自身出发考虑过呢。笔者列出了几个方面,呼吁大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意去遵守,为将来文明的信息环境做出自己的一点小小贡献。希望大学生不制造、不传播虚假信息、黄色信息和反动信息;不非法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遵守信息法律、法规;网上文明聊天;负责任地使用信息和发布信息[6-7]。

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充实大学生活,提高自身能力,培养团队精神,拓宽就业门路,有百利而无一害。

参考文献:

[1]路强,刘颖.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与培养途径研究[J].情报科学,2013,(10).

[2]潘鸿.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分析[J].数字化用户,2013,(6).

[3]刘瑜.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机制再设计的必要性及其筹划[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6).

[4]张瑞红.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探讨[J].情报科学,2013,(8).

[5]曹志梅,郭太敏.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一体化探索[J].新世纪图书馆,2013,(4).

[6]曹玉娜,陈慧敏.3G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J].大理学院学报,2013,(1).

[7]符勤,刘海萍,宋满满等.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信息素养状况分析——以长沙学院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3,(1).

信息素养能力 篇7

一、积极创造条件, 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幼儿园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工程, 幼儿园教育的信息资源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园内资源、家长资源和网络资源。为了充分发挥3种教育资源的作用, 我园积极创造条件, 营造顺畅快捷的信息化环境, 使各种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

第一, 我园创建了“xingfubaby”网站, 由园所网页、班级网页、教师博客、幼儿网页组成, 实现了全园信息的共享。在日常管理中, 我园注重对网站建设的管理, 网站主页栏目由中层领导分工负责上传, 班级网页上传由各班教师负责, 内容包括:班级月、周教育计划、家园直通车、主要活动照片等。为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我园还与中国移动合作, 创建校讯通平台, 通过短信实现了幼儿园、班级与家长的有效沟通, 各种教育信息的传递及时方便快捷。

跨越时空的网络拉近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的距离, 这里成为信息交流和展示教育智慧的平台。为了提高教师运用网络与家长沟通的能力, 我园每月开展各班网页评比活动, 以家长的满意度作为主要评价指标, 教师们运用网络的能力在建设班级网页的任务驱动下快速提升。

第二, 在建设网站基础上, 我园还尝试建设具有本园特色的教学资源库。以五大领域课程为内容, 收集各领域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主题网、教育活动计划等, 以实现园内信息资源共享。

第三, 为每班安装童易教学软件。童易教学软件是很多幼教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 其中包括278个主题, 为教师开展各领域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相关信息资源, 缩短了教师盲目上网查找信息的时间, 使教师的主要精力用于设计课堂教学和对幼儿的关注上。尽管我们无法获得专家的亲自指导, 但通过这套教学软件, 我们依然可以得到专家的引领, 分享众多幼教专家的教育智慧。

丰富的信息资源, 顺畅的交流环境, 为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通过园本教研, 培训教师信息化技能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有赖于熟练的信息化技能, 遵循在实践中学习, 在实践中提高的原则, 将教师信息化技能的培训与园本教研有机结合。在园本研修中, 建立以学习、交流、合作与发展为基本要素的教师“研究共同体”, 图1, 图2为我园教师进行信息化培训。

在行动的过程中, 我园着力建设两个共同体, 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技能。

一是建设常规教研共同体, 以年龄班为单位, 以班级全面工作为研究内容, 提高保教质量, 活动形式以月末评估检查为载体。

以前, 我们的评估形式以年龄班全体教师下班实地检查各班环境和班长汇报工作为主, 实施一段时间后, 我们发现, 这样的评估形式: (1) 耗费时间较长; (2) 不能反映各班一个月活动的动态发展过程; (3) 无法看到幼儿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为了改进这些弊端, 我园将信息化手段引入月末评估过程。

我们为每个年龄班配备了DV机和数码相机, 并利用休息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利用计算机制作教学课件集中培训。利用计算机制作教学课件一般按以下步骤设计制作: (1) 根据课题收集和整理原始图片、文字资料。 (2) 通过扫描仪将原始图片资料输入计算机将其转换成计算机所能接收的数字文件。 (3) 利用Photoshop, PhotImpact, Fireworks等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文件进行处理和制作。如:完成对图片的缩放、反转、淡化、清晰、润色、合成、修改、强化等特殊效果的处理, 甚至可以根据需要从图片中删除于教学无关的东西;利用CorelDraw, Freehand等图形处理软件绘制插图;利用Animator Pro, Flash MX, 3Ds MAX等动画制作软件来制作动画。 (4) 利用PowerPoint, Authorware, Flash MX等多媒体创作工具软件将处理好的文件, 即图片、文字、动画、声音进行编辑合成, 借助计算机轻松快捷地进行“板书”“画图”“演示”“比较”“总结”等操作, 制作成完整的教学课件。这一系列的操作与应用都要求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 提高应用的科学性、准确性。我们要求各班运用所学技术记录和展示班级一个月的重点活动, 包括班级环境、主题活动过程、幼儿在活动中的关键行为等。评估检查方式以各班通过视频和演示文稿演示为主, 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再去各班实地考察。这样做, 提高了教师运用现代信息设备的能力, 增加了月末评估工作的科学性, 班级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更加自然和全面。

二是建设实验研究共同体, 以课题组为单位, 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载体, 打造园本特色和研究型教师队伍。

我们本着“问题即课题”的理念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 围绕我园“十一五”立项课题《提高教师指导科学区活动能力研究》, 教师们运用信息化手段的技能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迅速提升。

操作和探究是科学活动的本质, 幼儿的知识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丰富和建构的, 通过亲自摆弄和探索, 幼儿学会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应尽量创造机会让幼儿亲自操作和实验。然而由于幼儿实验尝试的过程具有不可重复性, 而且科学活动多为小组活动形式, 幼儿教师不能做到及时指导每一组幼儿, 这时教师运用信息技术, 记录每个 (组) 幼儿的实验过程, 然后根据录像或照片, 与幼儿一起回忆实验过程, 引导幼儿通过对比观察发现自己操作的问题, 从而澄清自己的模糊认识, 建构正确的科学知识和方法。例如:我园大一班幼儿的自然测量活动中, 4名幼儿分别用小棍测量桌子的长度, 结果却差异很大。为什么同样的测量工具、同样的桌子, 结果却不一样呢?教师引导幼儿思考问题的同时, 播放每个幼儿测量过程的视频, 并将关键细节用数码照片进行再现, 请幼儿进行对比观察, 看看每个小朋友是怎样进行测量的?这种生动直观的形式非常利于幼儿观察和思考, 孩子们很快发现了测量过程中的问题, 如:不是从桌子的头开始量;小棍与小棍之间的缝隙太大, 不是一根挨着一根量;测量时小棍摆歪了, 不在一条直线上等等。在发现问题的同时, 孩子们也掌握了正确的测量方法, 而正确经验的建构正是来源于教师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恰当运用, 真实再现了幼儿操作实验的过程, 使幼儿不但看到了自己的实验过程, 还能与别人的实验过程进行比较, 从而丰富了所有幼儿的经验, 而这正是信息技术的优势所在, 它可以再现, 可以重复, 可以放大, 可以缩小, 将多媒体技术的这些特点适时的应用于我们的科学课堂, 让抽象的转化为具体, 虚幻的转换为真实, 消失的进行重现, 引领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小培养幼儿求真求实的科学素养。

持续的常规教研和课题研究为教师信息化技能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实践锻炼平台, 她们熟练掌握了各种信息化设备的使用方法, 学会了利用网络检索和查找各种信息, 尝试利用计算机制作教学课件, 体会到信息技术运用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方便和快捷。

三、开展教学实践, 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提升幼儿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关键, 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应用的整合, 即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 从教学需要出发, 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有机结合, 统一在一定时空平台上, 建构有效地教学方式, 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根据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的内容和特点, 采用任务驱动方式, 选取各领域适合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内容, 要求各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做出具有整合性特点的课件, 并付诸实施, 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研讨, 图3为我园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经验分享。

如语言领域的诗歌和散文, 语言优美, 意境幽远, 通常以排比、对仗等句式为主, 但由于诗歌和散文语句精练, 内涵丰富, 而对幼儿来讲, 却抽象而难于理解。因此在组织活动时, 适时运用多媒体课件、与意境相符的音乐, 优美的图片等, 为幼儿营造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 使幼儿感受和体会作品的语言美, 继而通过谈话让儿童充分表达自己喜欢的画面、句子和词语, 尝试用不同方式表达自己对诗歌和散文的理解。

我园针对这一教学难点, 各年龄班选取不同内容, 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研讨,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中班的散文诗《听……》, “听, 小鸟在对大树说些什么?听, 小鱼在对小河说些什么?听, 风儿在对树叶说些什么?听, 小雨在对屋檐说些什么?听, 蟋蟀在对月亮说些什么?听……”针对这首散文诗, 中班冯静老师制作出反映森林、河边、夜晚、下雨等场景的课件, 并配以优美的音乐和小鸟的叫声、小河的流水声、小雨的嘀嗒声、蟋蟀的叫声、风儿的呼呼声等, 一下子把幼儿带入了诗中的意境, 幼儿在美的享受中大胆展开联想, 用生动稚嫩的语言表达出各个场景中的语言, 丰富而充满童趣, 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完美的结合, 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效益。

再如, 在科学教学中, 有些教学内容离幼儿的生活较远, 如各种动物、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等。幼儿园的孩子好动, 对动画较感兴趣, 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 想尽办法让静止的动物动起来, 利用多媒体课件很好地突破科学教学重点难点, 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进行动态展示, 加强幼儿的直观印象, 让幼儿学起来轻松愉快。如:在进行海洋食物链的教学时, 幼儿只能对大鱼吃小鱼, 小鱼吃虾、蟹, 虾、蟹吃小虫, 小虫吃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吃腐烂的死鱼有初步了解, 有的幼儿提出:“这些动物你吃我, 我吃它, 太残忍了, 如果海洋里面没有大鲨鱼该多好!”“没有大鲨鱼行吗?如果食物链断了会发生什么事呢?”依据幼儿的困惑, 教师进行课件演示, 请孩子们看一看, 如果没有鲨鱼, 事情到底会变得怎样。通过课件中画面、音乐的渲染, 孩子们了解到:鲨鱼虽然凶猛, 但它也有好的地方, 它还是海洋中的清洁工, 有了它, 海洋会变得干干净净, 它们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形成了海洋动物的食物链。通过课件生动的动画演示, 让幼儿认识到自然界种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 突破了活动的重点难点, 也实现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图4为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授课。

在五大领域教学的实践和研讨中, 教师们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日益提升。

2005年11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和“美国信息素养论坛”联合召开了国际高级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研讨会, 发表了《信息社会灯塔:关于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的亚历山大宣言》, 指出: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理念是信息社会的灯塔, 照亮了通向发展、繁荣的自由之路。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核心, 它能使人们终生有效的寻求、评价、利用和创造信息, 以便达到个人的、社会的、职业的和教育的目标。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 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我们任重而道远。但灯塔在前方, 我们已在路上。

参考文献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习能力 篇8

一、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习能力是学生适应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获得学习效果的能力。是指在教师启发引导或创设的学习情景中, 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 运用各种方式获取新的知识、信息, 发现内在规律, 形成知识结构。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它既包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技能, 又包含形成自主内化知识和把知识转化为才智的能力。只有培养学生高超的信息技术能力, 才能有效地和各学科的教学配合, 以完成各学科的教学任务。如:在教学中, 我已听得到多位教师的反应, 他们在教学中需要学生上传学习资料或学生间相互传递资料时, 学生却不能正确地上传或者传递的格式不正确。故影响各学科的教学活动。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发展, 信息技术应用较发达国家已认识到, 信息时代社会所需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故我们信息技术基础教育肩负培养学生这种素养的职责。从20世纪80年代起, 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就对基础教育提出了从培养目标到课程内容的信息课程要求。我国也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信息能力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很早就提出信息技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说明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到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他和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领域密不可分。而信息技术课程的变化和发展, 从“计算机文化论”到“计算机工具论”, 再到现在提出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正是人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认识的不断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 学生不仅要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 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使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等平台拓展自己的交流范围, 面向世界, 开阔视野, 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他人的联系、协作。而信息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决定性因素, 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产生的建构主义理论, 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 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且要求老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 对学生的信息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的信息能力不同, 学习的效果也会明显不同。正是因为信息能力的差异, 才导致学习能力的差异, 从而引起学习效果的明显不同。

二、信息技术课会越来越向综合课程方向发展

由于计算机本身所具有的工具性的特点, 使得计算机课能够跨学科教学, 信息技术课会越来越向综合课程方向发展。在这里, 我想说明的不是计算机知识点本身, 而是对知识的使用方法, 对知识的整合创造的能力。例如键盘学习和英语学习相结合;用“画图软件”进行美术作品创作、贺卡制作并参加市区组织的各项比赛;用网络平台查询资料和解决问题:用word进行作文、板报、校刊的编排;用excel进行班级成绩的整理、学习情况的数据分析、班级通讯录的制作等。通过对同一知识点的不同方向, 不同侧重点的多次重现,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意识。

三、如何培养学生信息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 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中要时刻注意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更不是片面追求“学以致用”的职业培训, 而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 来提高小学生的素质, 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学习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搭建的信息技术教学平台的优势,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 培养学生提高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 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从而形成影响他的一生的品质。而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 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 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故信息技术课不能是游戏课, 放羊课, 必须是一节学生学有所获的好课。

四、开设兴趣活动课、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

在信息课程的教学中肯定会涌现出许多对信息技术的爱好者。这些学生不满足课堂所学, 对计算机的许多专业知识和应用技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有计划的兴趣实践活动对这些学生的爱好能给予培养和正确引导。而我校每周星期五下午的兴趣活动, 就对这部分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环境。通过活动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这既解决了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渴望, 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 与其他学科相比, 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 而且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

信息素养能力 篇9

关键词:新课程,信息能力,信息素养

一、什么是“信息素养”, 它和信息技术的关系

“信息素养”一词最初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 他认为信息素养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 即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 包括:能够主动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 并且懂得如何运用技术手段去获取信息, 对获得的信息如何分析评价和有效利用, 表现为:运用信息工具, 获取信息, 处理信息, 生成信息, 创造信息, 发挥信息的效益, 信息协作, 信息免疫等各个方面。

信息技术即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创造、传递等有关技术的总称。信息能力是对各种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活用能力, 它是一种在技术层面、操作层面和能力层面上的素养, 是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

二、新课程时期, 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目标如何实现

新课程背景下, 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和培养,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 笔者有以下两方面的思考:

1. 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入手,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如何在操作层面培养提高学生应对各种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是一个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应教会学生使用比如网页浏览工具IE浏览器、文字编排WORD、EXCEL、Access数据管理系统等。还有其他比如数码相机、录音笔、WIFI等工具的基本原理和使用等。我们除了重视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学习, 还更应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重视学生以信息技术的方法,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跳出具体机器操作、具体软件的使用这个小圈儿, 更广泛地重视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对信息的判断和评价能力的培养。我们要使学生通过学习具备这样的能力:能从获得的信息中准确地找出有用的信息, 摈弃那些没用的甚至是有害的信息;能判断自己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需要哪些信息, 并能通过信息工具 (包括机器、仪器设备和相关软件) 找到并获得, 从中分辨、找出正确的为自己所用;能把所有有用的信息通过科学的分类存储、管理起来, 使大量的信息通过科学的数据结构排列管理, 在使用的时候能准确、快捷地找出来;能在应用交流当中把经过自己分析提炼的信息提供、发表等等, 达到信息的内化。

2. 打破课程界线, 主动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

在当前考试制度下, 信息技术课也和其他一些非高考学科一样受到大多数学生的冷落, 他们不愿意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当中, 如果不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那么很难做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高效课堂也就无从谈起。笔者认为, 信息技术课想要实现自己的突破, 也应该主动与其他科目实行整合、合作。打个比方, 就是如果要熟练掌握一种工具的使用就必须要进行实践操作, 而强大信息技术工具就像“瑞士军刀”一样, 在生活当中的应用无处不在, 它可以和任何学科整合, 并使各学科的课堂发生飞越式的变化, 并在使用过程实现“双赢”, 即现代提出的任务驱动学习法。

在其他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方面, 已经有相当多的同行提出了不少自己的经验和见解。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使图、形、声完美结合在一起, 声情、图文并茂, 刺激学生的直观感受,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开拓学生思维, 还可以利用原先设计好的课件迅速、多角度地展示教学内容, 使同学们利用图片展示的鲜明形象深刻理解和记忆图片展示的重要内容,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增加了教学容量, 提高了教学效率, 让学生既感兴趣又强化了记忆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好处多多, 而在实际操作中, 也有诸多不足之处。如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操作不熟练, 或不能及时排除意外的非操作性故障反而影响了正常的课堂秩序;或课堂容量过大, 或运用多媒体呈现信息的速度过快, 学生思维跟不上教师的讲解;或过于夸大多媒体教学的功效, 用屏幕来代替所有教学设备的功能……

面对以上的问题, 从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高度思考, 笔者认为应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间的合作, 积极沟通, 互相学习, 合作备课, 一方面是以信息技术促进其他课程的学习, 另一方面通过其他课程的学习, 充实、完善或补充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不足, 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更全面、更具体、更生动。既有利于其他学科内容的学习, 又有利于信息技术的学习, 对学校的教学改革、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信息技术教师在备课时把其他学科的教师请进来, 参与自己的备课活动, 把其他学科的内容“拿来”, 放到自己的课堂上, 为自己要教授的信息技术内容创设一个实际的教学情境或驱动任务, 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方法, 成为学生内在的一种能力, 达到教学目标。比如:在教学生制作电子作品时, 给学生创设一个比较有“诗情画意”的情境, 与语文教师合作, 开展《荷塘月色》画报的制作活动, 课件 (在语文老师帮助下完成) 简要展示月色下荷塘的各种美, 使学生带着对美景的神往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完成画报的制作。教师作必要的技术指导后, 学生通过网络工具收集各种相关图片和评论文字, 加入自己的感想, 完成自己的电子作品, 每件作品都感情丰富, 图文并茂。

其次, 信息技术教师要参与到其他学科的备课活动中去。面对上文曾提到过的问题, 信息技术教师参与到其他学科的备课活动, 帮助其他学科的教师解决在备课及授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 使他们熟练掌握各种新型信息技术设备, 并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 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把许多信息技术的方法适当融入到其他学科的课堂中, 通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在其他学科的问题, 来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

当然, 要完美地解决好以上两方面的整合, 还要处理好在不同的教学课堂, 信息技术与学科之间的关系。

信息素养能力 篇10

由于VFP的特点与其他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特点不同, 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数据库程序设计的教学过程, 从第一节课开始到最后一节课结束, 都在讲解同一个问题———如何把各种日常管理信息用计算机来进行管理。而这种形式的课程是学生以前从没有接触过的, 他们还是带着过去的学习方式来学习VFP数据库程序设计的内容, 以至于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 不知道学完后能用它来做什么;在学习过程中, 习惯性地把每节课的内容分散记忆, 不能建立整体概念;每节课的内容学会并不难, 但并不十分清楚哪一节课的内容是整个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头脑中很难建立起“系统开发”的整体概念。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决定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两个方面的培养。

一、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1. 在没有开始讲解课程内容之前, 教师先给学生演示完整的、内容及应用领域不相同的管理系统实例 (如:

“学生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进销存管理系统”等) , 通过演示及教师的讲解, 引导学生体会VFP的作用及应用领域。然后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各管理系统的功能,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VFP强大的实用功能。通过对实例的实际操作后, 学生们会对使用“VFP数据库程序设计”开发的信息管理系统产生感性认识, 同时也会对VFP课程产生学习的兴趣。此时, 教师便可以进行正确的引导, 阐明VFP课程学习与其他课程学习的不同, 它是一门连贯性的课程, 需要从始至终来完成一个小型管理系统的制作。

2. 在VFP课堂教学过程中, 始终坚持以“案例式”教学为主, 适当结合其他教学方法来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

既把实例中整个“信息管理系统”的分解结果, 应用到每一节课的教学中去。在讲解新课之前, 首先给学生演示本节课将要制作的实例, 让其对学习的内容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 然后引入新课内容。

3. 所有的基本内容讲解之后, 留出足够的时间, 由教师引导

学生按照系统开发的标准步骤开发其他管理系统, 让学生清晰地学会系统开发的完整过程。

二、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教学着重培养的是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与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在VFP的教学过程中应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 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关系, 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把自己变成“一位合作伙伴”。

让他们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 暴露自己感知理解新知的矛盾和差异, 把疑点和难点都摆在桌面上, 再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 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例如在学习“定时器”控件时, 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内容幽默的动画作品, 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 并让学生回忆过去的内容:在VB中是如何实现动画功能的?通过复习旧的知识, 学生自主探究新的知识。

2. 联系实际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情感的前提。

教学内容或教材主题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从中扩大眼界, 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得到提升。例如在进行“表单”教学时, 可引导学生制作简单的小游戏。

3. 在教学过程中应倾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使“任务式”升华为“自觉式”。

指导学生提出问题, 归纳知识。例如, 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发管理系统时, 先让学生分组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然后写出系统开发计划书, 最后小组合作完成整个系统的编制与调试。

4. 给学生充分展现的机会,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写作:是能力,还是素养? 篇11

然而审视当下的作文教学,仍然是知识讲授、技能训练、模式化训练。这种作文教学方式表明大多数教师仍然把写作仅仅当作一种能力。因此作文的课堂教学便是强化能力训练。这有悖于语文课程标准中体现的基本理念,也有悖于现代课程理论的基本思想。

将写作看作一个公民必备的素养,符合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我认为明确提出“写作素养”这个概念,更接近于对中学写作教学本真的认识,有利于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那么什么是写作素养呢?

我认为写作素养是指学生在写作方面表现出来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人生阅历、审美情趣、生活实践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内涵,具有传承文化的功能。

为什么“写作”更是一种“素养”?

1.写作素养比写作能力更有利于中学写作教学的连贯统整。

中学作文教学的功能和任务是多重的,作文教学的内容也是纷繁复杂的,如写作知识、写作技能、写作心理、生活积累、灵感、语感、境界等概念,但没有一个概念能将中学作文的教学内容、功能、任务统整起来。原因是这些概念从外部或局部将中学写作教学的内在连贯与统整分离开来。

语文课程标准根据现代课程的基本理念,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从知识与能力看写作素养统整了写作知识、写作能力等内容;从过程与方法看,写作素养统整了写作策略、写作技巧、语感、灵感等内容;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看,写作素养统整了写作态度、人格境界、情感积累等内容。写作素养可以统整中学作文教学的各要素,使各方面内容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从课程理论的角度看,“写作素养”统整了写作教学的目标、内容组织实施、评价等基本方面,有利于中学作文教学的开展。从连贯性上看,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为目标,也有利于不同学段写作教学的衔接。所以“写作素养”反映了中学作文教学连贯统整的基本趋势,有利于作文教学策略的调整,也是中学作文教学的理论支架之一。

2.“写作素养观”的确立更符合现代课程基本理念。

现代课程理论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要为大众提供必须的语言、知识、价值观的课程。要考虑这门课程对普通民众有什么贡献。使学生从中获得共同的“背景信息”,或培养学生基本的文化素养。

“表达与交流”是每一个中国人必备的基本素养。“写作”是“表达与交流”的一种主要方式。不具备一定的写作素养对一个公民来说,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就会失去很多的发展机会,甚至于基本的生活。所以我们要通过语文课程,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种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写作。所以将写作看作基本的素养,是符合现代课程的基本理念的。

3.“写作素养”更强调“养成”教育,即“写作素养”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

“写作素养”这个概念中的“养”有“养成”的意思,即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逐步养成写作的习惯。这对应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养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的“养成”思想。换句话说,写作素养不是单纯“教”的结果,更多的是学生在写作实践中的摸索、感悟、积累。

同样,写作素养也不是一种终极状态,而是由学生借助学习语文课程将优秀的语言文化“内化”为生命个体的一部分,构建新的知能结构。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构建自己的写作素养,这个语言文化的“内化”过程,也就是构建自己写作素养的过程,将随着学生的语文课程教育、写作实践和生命实践永远地构建下去,写作素养的“养成”没有终极状态,始终是一个建构的状态。

古人所说的“养气”,现代人强调的“积累”、“厚积薄发”其实就是强调注意吸纳优秀的语文文化,将其“内化”为作文的“心理图式”,这个“养成”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改造原有的作文“心理图式”,构建新的“心理图式”,从而改变了自己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素养,伴随着写作素养的提高,写作的创造性也增强了,就能写出更有价值的、更高水平的文章来。

4.“写作素养”观更利于中学作文教学的有效实施。

(1)写作能力观对写作教学的影响分析。

“能力”即“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现代汉语词典》),在心理学中一般认为是“使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认为“写作”是语文能力(听、说、读、写)的四种能力之一。因此一些教师将作文细化成若干能力点,而每个能力点的训练便成为中学作文教学的主流。作文讲授的模式是知识介绍、明确能力目标、老师指导下的有目标的技能训练。这表明不少老师认为写作能力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知识到能力的直线过程。

然而写作能力的形成并不是由知识到能力的直线运动,而是一种非线性的、多维的、立体的发展过程。写作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作为共性化的作文教学,只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知识背景、写作情境,而学生怎样运用写作知识表情达意,往往与他们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生活阅历、情感态度、人格境界等有密切的联系。这样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写作知识才能渐渐内化为写作技能。而这种写作技能的形成实质上是写作素养的养成。

所以,将写作看作由知识到能力的直线过程违背写作的特性,以此指导作文教学,必然是教学效率低下,因为老师无法有效地解决共性化写作知识与个性化的写作行为之间的矛盾,而必须引导学生去实践、去感悟。由此看来作文能力观难以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2)写作素养观对写作教学的预期影响分析。

“素养”即“平日的修养”,“写作素养”简单地说就是在写作方面长期形成的修养。我以为写作素养主要有生活实践素养、文化知识素养、审美素养、人格素养、写作能力等。显然,过去所说的写作能力包含于“写作素养”中,“写作素养”在外延的广度上超越了“写作能力”,在内涵的深度上更接近于写作教学的本质,更有利于写作教学要素的整合。

把“写作”看作是一种基本的“素养”有利于引领师生在写作教学中追求写作能力、写作知识、思维品质、人格境界、生活阅历等多方面融合的境界。我以为写作是一种基本“素养”,是对写作教学本质认识的深化,有利于引导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还学生生活、还学生个性,还学生创造性,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养成”观察生活、思考人生、认识社会的习惯,让学生“养成”抒发真情实感、表达真知灼见的习惯,让学生“养成”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注重交流与实用的习惯……这些方面逐步养成,便是写作素养的“养成”与提高。所以如果把写作当作一种基本的素养,我们就会从多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就会引导学生写出个性、真实性、灵性的文章,而不是假大空的文章。

所以,中学语文教师如能把写作当作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的素养,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写作教学,必将极大地推动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将极大地促进课程改革的前进。

信息素养能力 篇12

据调查显示, 高职生网络资源利用多局限于信息了解和人际沟通, 而专业知识积累非常欠缺, 整合信息资源的能力欠佳, 创新意识薄弱, 不会充分利用有效的网络信息资源帮助自己提高学习效率。出现这一系列问题的原因, 客观上有信息化资源建设方面的缺陷与不足, 大多是政策与行政层面才能解决的问题, 我们在此不作论述;与客观条件的不足相比, 人的主动性显得更为重要, 起主导作用[1]。

1 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缺失因素探究

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是由早期的文献检索课程和计算机教育发展而来, 教学内容和形式交叉重复、盲点并存;而高职院校也并未寻求适合自身教育教学特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 存在盲目复制本科院校信息化教育模式的问题。而且, 高职院校与重点大学相比, 信息化硬件条件落后, 信息化教育资源严重匮乏, 从根本上制约了其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1.1 生源特点和办学特色决定了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的多样化

从高职院校生源特点来看, 多数学生来自本地农村。迫于现实条件限制和考试制度的压力, 这些地方往往在信息技术和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培养方面有所缺失, 而且大部分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同时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 导致职业院校招生门槛不断降低。各高职院校均有鲜明的行业特色, 如交通类、化工类、建筑类等, 高职院校生源鲜明的地方特色和院校自身行业特点, 决定了在信息素养能力培养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模式, 高职院校应在依赖本地区、本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 着力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培养体系。

1.2 学制给信息素养能力培养带来困难

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 具有鲜明的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为突出职业教育灵活、快捷和适应性强的特点, 各院校转变办学思想, 增加专业实训时间, 加强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以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这导致高职生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只有两年。高职院校学制短, 教学任务重, 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开设各种信息素养课程, 传授信息素养方面的理论知识。

目前, 高职院校均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 极少部分学校开设了文献检索课程。高职院校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几乎终止于此, 没有相关延续课程、讲座或选修课, 在其他课程中也很少有这方面知识的渗透和延伸。

1.3 学生智力类型及职业能力结构决定了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的针对性

社会上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看法, 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质量低于普通高等院校。加德纳认为, 人类智能是多元的, 人的智力类型不同, 其成才的方式和途径也不同。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个体身上独立存在着与特定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7 种智能, 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抽象思维, 二是形象思维[4]。一般来说, 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主要具有形象思维特点[5]。社会各界应清醒认识到职业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是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 没有智力高低之分。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工农业生产培养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 培养面向行业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 这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是在生产一线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 使工程型人才的规划、决策、设计等转化为物质形态。职业院校的学生只是不善于学习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的知识, 而是更喜欢钻研应用性、操作性强的知识, 这也是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最为不同的特征。因此, 在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方面, 应该以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为目标, 围绕其智力类型和职业能力结构更有针对性地开展。

2 网络环境下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的建议

2.1 创造良好的环境

良好的校园信息技术运用氛围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有利条件, 必须要强调学生责任心、社会责任感、自我管理、诚实品质等方面的教育。信息软环境主要是指全校教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以及学生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作为, 还包括与学科课程相适应的各项活动。数字化校园教学管理是学校的无形资产, 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信息技术的环境, 有助于逐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2.2 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各门课程中

进行信息素养教育不能只靠计算机学科教学, 应采用整合方式, 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他学科教学中, 融入课程有机整体, 实现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组织结构的全面改革和信息化。信息技术整合到学科课程教学中, 能及时反馈信息, 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能构建个别化学习环境, 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 提供给学生充分的信息实践机会, 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逐步形成对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能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这里所指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并不是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 而是将利用信息的意识、搜集资源的方法等信息素养与专业学习相结合, 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 更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这种整合的优势在于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研究性、探究性课题, 向学生提供相关行业的专业资源、论坛, 身体力行地向学生展示信息搜集、遴选、整合, 甚至创新的过程, 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形成独立学习能力及信息处理能力, 学会获取信息、处理信息, 探索研究、解决问题。

2.3 开设信息素养引导课程, 拓宽培养渠道

首先, 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非常必要, 应加大实践操作力度, 不要只是理论传授。其次, 有些学校开设了信息素养导论和网络信息检索两门课程, 一些教育研究者也提出应该增设相应的信息素养课程, 让学生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 学会利用网络信息检索获取信息, 但现实中高职院校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用在开设信息素养课程上。因此, 为了调节培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高校应拓宽信息素养能力培养渠道, 普及信息技术知识, 如通过讲座和选修课, 甚至可以聘请相关业内人士, 介绍各具体行业要完成相应工作都有哪些专业的信息化资源可供使用, 这种有针对性地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具体专业领域, 更有利于学生直观理解信息资源的重要性, 也培养了学生利用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通过校企合作, 建立校企资源共享长效机制

高职院校可与企业协商, 以建立产品、设备、技术等形式参与实训基地建设, 最终达到共享专业技师和信息化资源的目的, 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与企业的合作, 让学生参与真实的项目训练, 在实际项目应用中, 提升自身在信息化环境下的资源利用能力。通过校企合作, 使双方在人才培养、人力资源开发、教学资源利用上实现共享。

信息素养不是一定阶段的培养目标, 更不是凭借某些独立的课程就能完成的, 而是每个信息社会成员追求的长期目标和基本生存能力。高职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 应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基础,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各学科、各专业中, 根据行业特点制定针对性培养方案。

摘要:高职生处于现代信息化环境中, 学习方法与手段发生了根本转变, 要求其具备独立学习能力及信息处理能力。加强信息素养能力培养已成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进程中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高职教育有其自身特点, 在信息素养培养方面也应该寻求适宜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信息素养,网络教育技术,高职生

参考文献

[1]李东君.网络环境下高职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职业时空, 2011 (8) :71-73.

[2]吴柳燕, 刘静春.高职院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 (4) :101-102.

[3]阮琼娥.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7 (7) :127-128.

[4]王卿.在高职院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2007.

上一篇:重症鼻饲患者的护理下一篇:广电网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