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信息素养(通用8篇)
学术信息素养 篇1
信息素养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这个概念是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尔斯基首次提出后又经该协会定义的。随着计算机等现代技术的发展, 信息量以几何级数的方式递增。一方面, 准确完整的信息是做好决策的基础, 另一方面, 如何进行有效的检索, 是利用信息从而解决问题的关键, 这两者均取决于人的信息素养。
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建设发展培养高素养、创造型人才的重任。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曾经说过:“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是21世纪管理的最大挑战。”
在北京交通大学, 早在2004年, 便把信息素养的教育列入了研究生学期教育的内容, 为了全面掌握研究生信息素养情况, 使信息素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我们于2011年9月对北京交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并结合访谈的形式对于相关重点问题进行了确认。
一、样本与调查维度说明
调查根据各院系学术型研究生数量的相对比例, 共随机抽取360位研究生进行调查。经检查核对, 最后共获得有效问卷343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27%, 样本总量占6 847名学术型研究生总量的5.3%。有效样本在各学院的分布情况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50人, 计算机学院29人, 经济管理学院97人, 交通运输学院29人,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39人, 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20人, 电气工程学院20人, 理学院21人,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11人, 软件学院17人, 建筑艺术系5人, 语言与传播学院5人。在全部被调查者中, 硕士研究生为主体, 占84.54%, 其余为博士研究生;从年级分布看, 一年级占45.18%, 二年级研究生占43.73, 三年级研究生只占11.07%;从性别构成看, 男性占57.73%, 女性占42.27%, 与我校男女生总体比例58.4∶41.6持平。
调查的维度包括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基础、获取并利用专业信息的途径、对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途径选择与期望三个大的方面, 共包含22个问题。
二、调查结果
1. 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基本情况。
调查表明:近四成研究生在本科阶段没有受过正规的信息素养教育。有34.74%的被访者在本科阶段没有学习过科技信息检索或类似的课程;有40.12%的被访者没有学过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写作的课程或听过相关讲座。
2. 获取并利用专业信息的途径。
在使用各种信息资源方面, 以图书馆资源配合网络搜索引擎为主;将近1/3的学生经常使用纸本书和期刊, 并通过专业相关论坛学习;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利用免费的 (见表1) 。
资料来源: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信息素养调查”课题组, 2011年10月。注:由于问卷中有些问题漏填或跳答, 所以本表中合计数与总人数并不完全一致 (下同) 。
在对既有资源的深入使用方面, 对我校图书馆的使用情况的调查表明:有80.62%的学生使用过借还书服务;61.67%的学生做过电子数据库检索;44.49%的学生进行过书刊阅览;只有36.12%的学生使用过学术资源门户;26.43%的学生做过信息咨询;17.62%的学生使用过馆际互借;甚至有20%未使用过借还书服务 (见表2) 。
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今天, 涌现出很多面向公众的免费软件, 这些开源软件除了在社交网络方面, 在各专业领域里也层出不穷, 熟练运用这些免费软件将是对我们当前有限资源的一个有效补充。但使用情况并不普遍。有15.42%的学生没有用过任何一款开源软件 (见表3) 。
研究生对本专业领域内优秀文献及前沿信息的掌握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创新力。研究生对其专业核心期刊及网站信息的掌握途径如下:60.79%的学生请教导师或同学, 46.26%的学生利用期刊导航系统, 28.63%的学生利用CSSCI或CSCD获知, 11.45%的同学咨询图书馆员, 其他途径为4.41% (见表4) 。
从外文数据库的使用情况来看, 有3.08%的学生从不使用本专业外文数据库;有43.17%的学生不熟悉外文数据库但常用Google找英文文献阅读;只有29.52%的学生经常使用本专业的外文数据库。由此可见, 我校的专业外语和外文数据库的培训亟须加强 (见表5) 。
学术数据库的便捷和及时已成为研究生学习、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随之而来的大量电子文档如果得不到系统的管理, 会浪费掉很多时间和精力。与国外学校情况相比, 我校研究生对参考文献管理工具的认识和使用情况令人担忧。以三种最广泛使用的管理工具为调查对象, 使用过endnote、noteexpress或refwork这三种管理软件的学生分别占16.74%、12.33%和8.81%, 竟有近63.88%的学生没有使用过任何参考文献管理软件 (见下页表6) 。
3. 提高研究生信息素养的方向与途径选择。
调查显示:31.42%的被访者不太能对所浏览的网站的权威性作出判断, 2.65%的被访者完全不能判断出所浏览网站的权威性;有40.27%的被访者回答能够判断网站的权威性, 但根据的是模糊的经验;只有25.66%的被访者因为听过有关讲座, 从而能够准确判断所浏览网站的权威性。
信息搜索能力提高途径方面, 43%的同学希望采取听主题讲座的方式;22%的同学选择上选修课;20%的同学选择自学;15%的同学愿意请教导师和同学。
三、分析与建议
1. 需强调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的结合。
近四成研究生在入学之前没受过正规的信息素养教育, 这样的数据映射了中国对于信息素养教育的认识严重不足。国外对信息素养问题的研究可谓由来已久。20世纪60年代至今, 相关的研究已相当深入。通过Elsevier、Infotrieve等检索系统都可以检索到众多的研究文献。而通过“google”进行网络检索则返回了1 180 000条记录。这些记录中包含大量的信息素养研究组织、论坛、专门研究网站和资源网站, 可以找到数量丰富的研究报告、论文、会议文献及有关的项目和计划等资料。资料还反映出信息素养概念的内涵逐渐由最初单纯的信息技能掌握到人的整体素养层面的演进以及信息素养重要性被广泛认可的过程。
相对而言, 国内信息素养理论研究比发达国家滞后得多。1984年, 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 奠定了《文献检索与利用课》作为中国高校大学生用户教育主要形式的地位。此后, 受国外影响, 中国图书情报界对用户教育活动的理论思考逐渐演变上升为信息素养层面的研究。就发文量而言, 中国对信息素养问题的真正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1995年首次在研究文献中出现了“信息素质”和“信息素养”的概念, 但之后发文数量一直非常有限, 到2011年一共682篇。反映出中国对信息素养问题的研究多年来一直徘徊在较低的水平。
在对被调查者的访谈中, 他们接受的信息教育要么就是计算机教育 (简称为“计算机课”、“电脑课”) 和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的信息技术教育, 并以掌握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为最终目的;要么就是信息化教育, 即将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用于辅助教育。从2000年开始, 信息素养概念已进入一部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人士的视野, 在国家信息技术教育相关政策中也出现了“信息素养”的提法, 但基本上是将信息素养的培养局限于信息技术教育之中。而图书情报界则主要是从原有的用户教育、尤其是文献检索课的视角来看待信息素养。
因而, 针对于研究生的信息素养教育, 应该强调信息技术与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联系, 强调信息和信息技术在各个层次上的学习与应用, 特别强调信息素养在终身学习与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强调信息素养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2. 有待建立统一的信息素养标准, 涵盖教育的全过程。
信息素养标准是信息素养评估的依据, 也是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目标。因此, 各国积极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信息素养标准。在这一方面,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制定的信息素养标准都对其他国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美国最具有影响力的信息素养标准分别制定于1998年和2000年。1998年美国学校图书馆协会与教育交流技术协会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 并且涵盖了教育的全过程, 是从中小学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
中国的信息素养教育研究起步比较晚, 目前还没有制定出一套全国通用的信息素养评估体系。《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养能力指标体系》是中国第一个正式的并且比较有权威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体系。该指标体系参照了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高校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 共分为7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61个三级指标。
信息素养教育和其他任何一种教育领域一样, 素养的提高是多个相互联系的因素持续作用、形成合力的结果, 局部的强化难以实现。且研究生中的绝大多数毕业后便要走向职场, 与其他层次的教育相比,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学习的压力, 还有面临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的压力。如果单纯从研究生阶段加强信息素养教育, 即使体系完备, 也难以避免学生现学现用, 不成系统的弊端。
3. 信息素养教育亟待与学科课程整合。
最新的研究文献数量表明:国外的信息素养教育的重点已经转向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探讨促进图书馆、学生、教师及管理层的密切合作、谋求多学科的信息素养教学已经是研究重点之一。
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专门人才, 无论是从学科发展的广泛外延来说, 还是受教育者应有的水平来说, 都需要有高水平的专业信息素养。但从调查结果来看, 无论是外文数据库的使用、还是专业文献检索以及如何提高有效信息检索能力诸多方面, 均没有形成与学科课程相结合的机制, 多数被调查者以自学、根据模糊的经验寻找需要的专业信息, 少数人才会依赖于有经验者提高自己的专业信息能力, 即使这样也难免不系统。而与学科课程的结合, 对于学生来说, 既能依托现有的课程培养计划获得相应时间保障, 又能依托相对熟悉的老师和具体的问题, 得到更有成效的结果。
目前, 随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推进, 各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都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实践, 但总体而言, 研究生还普遍存在着知识面不宽、专业技能单一、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所以, 研究生的信息素养教育, 决不能仅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甚至只是一门选修课来学习。要服务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需要凭借掌握该学科的重要基础知识和前沿动态的环境与团队, 并由有经验者实行有效指导, 在相关的课程学习中创建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利用专业领域的信息资源进行知识结构的自主建构, 才有更多实现创新的可能。
摘要:通过对研究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基础、获取并利用专业信息的途径、对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途径选择与期望三个主要方面的数据调查与分析, 提出了将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相结合、建立统一的信息素养标准、将信息素养教育与学科课程教育整合三个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信息素养,研究生,数据,北京交通大学
学术信息素养 篇2
姓名:
学号:
班级:
学术素养心得体会
这学期学校开设了《学术素养概论》这门课程,虽然只开设了18 个学识,只有短短的6周时间,但在其中我学到了许多新知识。通过不同的老师向我们讲授了不同方面的知识,老师精湛的讲解与课堂上生动的案例,让我也重新对研究生生活与自身道德素养方面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反思,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下。
研究生的生活不如本科生活那么简单,仅仅是知识的积累和各种考试,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在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所拓展和深入研究,从而有一些新的认识,因此,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与学习,实验操作和技巧,创新思维,更是需要撰写相关论文。在这时,伴随着身边或者学术界层出不穷的学术造假、抄袭剽窃等不良现象,恪守自身道德规范,维护学术界的风气至关重要。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是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和规范,是保证学术正常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的根本保障。
现如今,由于社会整体道德水准的下降,学术道德被很多人忽视甚至遗忘,学术腐败现象比比皆是,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小到学生毕业论文造假、抄袭,捏造实验数据;大到制造学术泡沫、搞假冒伪劣、抄袭剽窃、进行钱、学、权的三角交易等。一些学者为了自身的目的,不择手段,严重的污染了学术环境,影响学术声誉,阻碍学术进步,进而影响整个学术群体的创新和发展。学术规范问题已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问题,而演绎为一个跨越道德和法律两个层面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单纯用道德来约束是不够的,必须在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基础上,重视和加强学术法制建设,用法律武器来维护学术界的公平正义,提高学术水平,加大治理力度和效率。因此,我国需要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使得广大学者有法可依。其次,做到有法必依,提高学者法律意识,以法律约束行为,减少不良现象。
其次,对于学术道德和规范问题,究其根本,是我国科研评价机制的不合理,使得学者们的学术良知和职业精神日益被腐蚀,在此机制下,出现了许多不公平的现象,许多学者的不甘心,不服气致使他们开始投机取巧,谋求自身的利益。所以,改善科研评价体系具有导向意义、激励效果和诊断作用。我们只有根据人文与社会科学诸多学科的不同特点和发展规律,探索相应的、更加人性化的分类评价标准;继续加强学校、学院学术委员会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成果评价、项目评价、人员评价以及研究机构评估中的作用;加强与教务、研究生及人事管理部门的协同配合,才能有效的制止学术腐败的滋生。面对学术道德的日益沦丧,学术造假的日益猖獗,我们必须日益反思学术道德规范对我们的要求与自身素养的问题。
由于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研究剩招生规模也逐年扩大,已成为世界上研究生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当人们为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感到无比欣慰的时候,也为研究生中出现的一系列学术道德问题深感担忧和不安。研究生的扩招,带来了研究生教育的空前繁荣,但是也导致研究生素质的整体下降。许多研究生在学习期间缺乏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学习规划,对自己所要完成的课程论文和学位论文采取了糊任务的态度,既没有系统的完成学习的计划,也没有深入学习研究。为了应付学业上的任务,东拼西凑,粗制滥造,不惜动用各种有违学术道德规范的手段,甚至伪造调查数据,直接和间接抄袭,网络搜索下载复制,隐匿学术源流等,因为缺乏基本的研究和论证,再精妙的手段也只能早出水平低劣的学术论文,难登大雅之堂,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学习的自主性,进行研究性的学习和学术创新。这样研究生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变得更多,学习形式更为灵活和多样,包括查阅文献资料,了解专业动态,撰写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还包括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和科学试验等。为此需要有大量的时间保证和精力投入,更需要研究生有着高度自觉的精神、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和控制能力。但是从研究来看,很多同学报考研究生的目的和动机很少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更很少有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而只是把报考研究生当作改变自身命运的桥梁和手段。几乎所有的研究生都希望自己能尽早成才,毕业后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取得更高的经济收入和事业上的成功,已婚研究生当然也希望将自己的配偶和子女一起带到新单位所在的地区。在此思想的支配下,部分研究生学业上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而是急等着毕业,可以早日过渡到新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
而市场经济给当代研究生既带来了积极的一面,也带来了消极的负面影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物质主义等思想泛滥,学术活动领域也深受影响。较多研究生在选择课程或研究课题的时候也出现强烈的功利倾向。往往会偏向于热门的专业领域和话题,研究经费的多少和社会实用程度成为选择的标准,忽视了深层的理论研究与积累,忽视了基本的理论平台的搭建,忽视了基本的理论思维训练,急于求成。有些研究生对导师在课堂讲授中所提出的独到创新的学术观点,稍加整理 ,在未征得导师许可的情况下,就作为个人的作品交付报刊发表。
还有一些研究生看到一些时髦的名词和术语、动向,没有潜心论证研究,急于引用和借题发挥。基本的专业课程和理论平台没有做好,就急于课题的涉及,急于追求学术上的名利。对导师或同学、学友等的研究成果和文章,在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参与情况下,挂名逐利、借名得利。丧失学术上的独立性和自身的学术人格和尊严。
有的研究生为了体现自己的专业成果,增强未来履历求职上的分量,并不是沉下心来,专心去做学问,而是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应用到一些不正之道上。他们违背基本学术道德,钻政策的空子,打擦边球,为了增加自己的学术 “分量”,采用种种手段,包括花钱雇佣枪手替自己贴金;拉拢关系求得文章的发表;联系论文中介非法操作;同学论文之间互相署名,为增加论文发表数量,一稿多投;更为甚者在不征得有名望学者教授同意的情况下,盗用他们的名字发表文章等等。此外,在申报科研成果时,利用文字上的技巧,掩饰内幕交易,粉饰自己的研究成果。游离于规范和制度约束之外,却摆脱不了道德的制裁。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应倡导和崇尚诚实劳动,鼓励创新。基于研究生中普遍存在的严重学术道德问题,作为研究生教育工作者,除了认识到有研究生自身和社会的原因外,还必须对自己的教育管理工作,做深刻的反思,积极探索问题发生的原因,以便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建立和完善学术规范,形成有效的学术管理体制。
从客观上看,研究生情况确实比较复杂。他们年龄分布层次不一,个人经历不一,生源来源多样,世界观、价值观多元化。加之专业的细分,造就集中统一管理困难。就目前高校的研究生学术道德管理机构或人员主要有研究生部(处)、学位委员会、导师、研究生辅导员。而科研院所则主要依托于导师的代管和约束。从表象上看,多方管理的机构和人员已经存在,学术道德的管理和推进正在展开。但是从实践操作上看,研究生工作部门对研究生管理是侧重宏观管理和专门的业务管理,至于研究生个体的学术道德问题的特殊性,根本无法深入和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即便通过制定一些规范的条文来约束,还需要内化为学生内心的道德自律意识才能发挥作用,而对于校级层次研究生学术道德的管理却难以维系。高校学位委员会是一个联合的非常设学术管理机构。其组成人员为一些领导和知名专家教授和学者,他们分散于学校各个部门和下属学院,且各委员都有自己的繁忙事务,对研究生个体的学术道德问题有方向性的指导和规划,但并不能触及具体的问题。至于研究生导师的管理,往往与学生的交流限于专业领域和范围。至于研究生辅导员侧重学生思想、生活等方面的管理,对专业极其细化的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的认定和管理也存在一定困难,处于只能 “讲”难于 “管”。这样多头管理的结果是管理形式多样,但很少能深入、具体,因而也就难收实效。
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生,虽然我们目前还达不到科研工作者的高度,但是加强我们自身的学术道德修养也是重中之重。人无信不立,作为立志投身科研工作的我们而言更是如此。虽然常常会有人抱怨如今学风浮躁,金钱至上,专心科研的人越来越少等等,或许这也是普遍现象,但我仍然发现许多老师仍然兢兢业业地在工作,经常会有老师加班到深夜的现象。毕竟要是没有科学工作者的刻苦工作,那么多美轮美奂的产品是什么生产出来的?社会生产力怎么可能提高地如此之快的?所以我认为,我们在反对学术腐败,科研论文抄袭等不正之风的时候,也应该充分体谅科研工作者的艰辛与勤勉,应该给与科研工作者更多的尊重以及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重视学风建设,学术道德建设,首先应当重视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师德建设氛围。要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创优争先活动,树立身边的先进典型,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形成人人遵守师德、树立形象的良好氛围。对师德高尚的教师,要给予大力褒奖。作为老师,教书育人是其天职,作为学生,尤其是研究生,我们都渴望能够与导师有多方面的交流,无论是学习,科研,还是生活。我们希望能得到老师更多的指导与关心,当然也愿意在老师的指导下做更多的工作。现实中,导师常常很忙,以至于时常有同学抱怨一学期也见不到导师几次,我们在理解导师的同时,也希望导师们能充分考虑同学们的感受,多和学生交流,给与学生更多的关爱。
有人认为,我们这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基本被大学以前的应试教育磨灭殆尽,大学生人文素质普遍不高,不能很好的理解人文寓意。加之社会一些主流片面价值取向的诱导及家庭因素的影响,使大学生渐渐变成了“唯物主义者”,对人文素质失去耐心。这种观点虽然有失偏激,但是不可否认,确实也说明我们这代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有所欠缺。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培育 篇3
2009 年之前,硕士研究生均按照学术型人才培养,这种培养模式导致研究生专业技能较差。然而,大部分硕士毕业后直接就业而不读博士,使得单位和研究生都面临所谓的学术型硕士学术研究能力弱、工程研究能力也弱的困境。为了跟上发展的需要,教育部从2010 年开始减少学术型硕士,减少的名额用于增加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最终达到专业型与学术型比例为7 /3,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重点培养工程研究能力强的应用型硕士,而学术型硕士专门供给打算继续读博士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和当教师的人才做中间跳板用。近年来,为提高学术型硕士的学术研究能力及学术品格,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学术素养是2002 年国际学术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Academic Senates,ICAS) 提出的,被定义为“学生为了取得学术成就而需要拥有的读写听说和思考技能、信念和价值观、思维习惯”。学术素养包括批判性阅读能力、宽泛文本的解译能力、在学术流派中完全准确的写作能力和参与复杂学术讨论的能力。近年来,国内的学者认为正确的治学之道、严谨的学术态度、高尚的学术品格是良好的学术素养的重要部分[1,2]; 因此,学术素养的内涵,包括了学术意识的培养、学术知识的掌握、学术能力的培养和学术道德规范的遵守[3]。
学术素养的培育与导师和研究生自身均密不可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刚入学后将面临角色的转换与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的改变,因而存在诸多困惑; 而导师通常同时指导多名研究生,加之繁重的工作压力等因素,对研究生的指导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如何平衡和解决这个问题,如何培养和提高学术型研究生的学术素养,笔者作为一个高校青年教师,经历过研究生期间的困惑,也经历了指导本科生及协助指导研究生的阶段,对于如何提高研究生学术素养略有思考,期望通过高校( 研究所) 、导师和研究生的共同努力,能培育研究生良好的学术素养。
1以“撰写研究综述”打开通向科研神秘世界的大门
“研究生要不要写综述,研究生有没有资格写综述”一直颇有争议。有学者指出,研究综述应为各领域大家的高屋建瓴之作,不主张研究生撰写研究综述。然而撰写研究综述前,需大量且较深入地研读国内外相关文献; 因此,研究综述的撰写可让刚跨入科研大门的一年级研究生较全面地了解其领域的研究进展,对刚跨入研究生行列的一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
在研究生指导的过程中,导师对研究生撰写研究综述的看法也持不同态度。部分导师认为,研究生撰写研究综述比较盲目,只是对一定数量文献中的研究观点、结果、结论进行罗列; 因此,研究综述写作质量较差。另一部分导师则把研究综述撰写作为研究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和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 其中部分导师要求研究生在开始课题研究前完成文献综述,部分导师要求研究生在完成课题研究后撰写文献综述。笔者研究生同学的导师要求其完成文献综述后方可开始实验,事实证明该导师指导的研究生对自己研究领域的进展、研究思路和所需研究方法均有一定的把握; 甚至完成研究综述的撰写对日后研究成果的整理和发表也有相当大的帮助。
高质量研究综述的撰写并非易事,需要有新颖的独特视角、大量的文献准备、清晰的撰写思路、完整的逻辑加工、深入的学术剖析[4],也因此有助于研究生了解同行的研究,关注到亟待解决的问题,把握好其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和侧重点,充分了解课题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并有利于研究生确定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确保课题开展中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然而,研究生在撰写研究综述的过程中需要导师引导其对以上问题进行思考,并对其撰写的研究综述进行指导与修改; 使其在综述撰写过程中深入思考,对研究课题有较好的掌握,并防止出现逻辑错误、人云亦云、毫无学术价值的研究综述。
对于一年级研究生撰写研究综述,主要作用在于使研究生从中对课题有所思考,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从而对日后研究有所帮助,同时也是培养学术意识的有效途径;因此,笔者认为研究生入学后,导师和研究生应尽快沟通,确定研究课题后,开始文献的阅读与研究综述的撰写工作,对于质量较高的研究综述,可鼓励研究生认真修改发表。
2以“参加学术报告会”作为启发思维的钥匙,拓宽科研的视野
学术报告会一般以专业领域的前沿课题为报告题目,反映的是某领域的最新科研信息或前沿成果。研究生参加学术报告可开拓科研视野,树立跨学科意识,增加学术修养[5]。
首先,开展学术报告会等学术交流活动,为研究生向专业领域内的著名专家学者学习交流提供了好机会。一方面,研究生可从专家学者的报告中了解专业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发展趋势,是提高学术知识的良好契机; 另一方面,专家学者的学术态度和人格魅力可影响研究生对科研精神和学术道德的认识,从而有助于研究生树立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百折不饶的人生态度,勤学好问、谦虚诚实的个人品质,以及勇于实践、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6]。
其次,学术报告会等学术交流有助于研究生寻觅课题研究新视角,发现科研中的问题与误区,少走弯路。同行的学术报告中可能包含了研究生日后科研中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和新的科学理论等,也可能会提到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遇到的难点和解决对策。相关领域的学术报告则可拓宽研究生科研视野,树立跨学科的科研意识。若研究生能带着批判性的思维参加学术报告会,将更有助于培养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然而,目前部分高校学术报告等学术交流活动中,研究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不强。一是因为研究生对学术报告的作用认识不够,存在“被迫”的心理和“敷衍”的态度; 二是缺乏持续的学术报告制度,缺乏浓厚的学术氛围。因此,研究生院( 处) 及相关院系应开展相关教育和制订相应的制度,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报告。孙育峰等[5]提出可将学术报告纳入研究生学分制度体系,目前部分高校也已实施“将研究生参与学术报告等学术交流活动作为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必修课程”。导师也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与研究生交流学术报告的重要性,鼓励或要求学生参加学术报告,使研究生从参与学术报告中培养学术意识和感受科研精神,树立正确的学术态度。
3 以“课题组研讨会”搭建思维碰撞的桥梁
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的是培养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因此,研究生教育特别需要一种能够激发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学术环境。课题组研讨会,即“Seminar”,是一种培养研究生学术意识、学术知识、学术能力和学术道德规范的有效模式。在欧美,Seminar是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教学中很常见的教学模式; 我国也有学者研究发现Seminar教学班取得的教学效果在考试成绩上明显优于传统方法教学班[7,8]。本文中提到的课题组研讨会,指一个课题组中包括了几位教授( 研究员) 、副教授( 副研究员) 、讲师、博士后及研究生,一次课题组研讨会中,确定2 ~ 3 位主题报告人,报告人进行专题发言后( 自己的实验计划、论文进展、相关研究的综述等) ,其他教师和研究生进行提问,期间报告人的导师进行评述,所有报告人的汇报及学术辩论结束后,导师进行点评和总结,见图1。
课题组研讨会对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作为主题报告人的研究生,在准备报告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需要批判性地对待文献中的研究成果; 同时需要清晰地把握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及时地总结实验成果; 需要将研究结果与文献资料中的成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制作成幻灯片等形式,进行汇报; 需要对学术辩论和交流中的不同意见作出反应和解答。因此,课题组研讨会有助于提高研究生查找资料和筛选资料的能力; 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 有助于督促研究生关注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研究动态; 有助于研究生梳理研究思路和及时总结实验成果; 有助于打破瓶颈,产生创新; 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报告制作能力和学术演讲能力; 有助于培养研究生认真、严谨的学术态度。对于不做主题报告的研究生,在听报告的过程中,可学习报告中好的研究方法,要求对主题报告进行提问,有助于学术知识的积累和学术意识的培养。
课题组研讨会营造了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增加了研究生与导师的交流机会,提高了研究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以“发表学术论文”检验科研能力与学术品格的真伪
学术论文是展示科研成果、表达学术观点的文章。论文写作是研究生对实验成果的整理和分析过程,是其文字表达能力得到提高的过程,也是其学术态度和道德规范接受检验的过程,同时还是其寻找新的研究切入点的良好机会。
目前,很多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研究生在毕业答辩前必须公开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相关论文。学校的初衷是好的,但有部分研究生为了能顺利毕业,急于投稿,使论文撰写及投稿出现撰写不规范、质量低、乱署名、一稿多投等现象。
学术论文的发表需要经历准备、撰写、修改、投稿、发表等阶段。论文的准备过程需要研究生进行资料的查阅与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并与前人研究进行比较,找到论文写作的切入点,拟定论文的撰写提纲,从而对整篇论文的核心和逻辑有整体把握。论文的撰写过程需要研究生认真、严谨,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特别是参考文献的引用,要反映真实的科学依据和来源,体现正确的科学态度及论文写作原则,同时是对前人研究成果和法律的尊重[9]。论文的修改、投稿杂志的选择、投稿的过程均有助于研究生培养严谨的科研态度; 因此,学术论文的发表培养并体现了研究生的学术意识、学术知识、学术能力和学术道德规范。
5 结语
研究生学术素养的提高与培养需要高校( 研究所) 、导师和研究生的共同努力,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因此,从研究生入学开始,三方就应当重视过程,共同促进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京梅.浅谈研究生学术素养:从研究生投稿存在的问题说起[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28-130.
[2]刘国荣.文科研究生学术素养养成的基本途径[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2):113-116.
[3]王立珍,袁金英,马秀峰.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内涵及培育探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5):50-52.
[4]刘晓虹,顾申.指导研究生撰写研究综述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207-209.
[5]孙育峰,郝四平,何勋.学术报告对研究生培养的作用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3):108-109.
[6]温志桃,邹波.刍议创新型研究生学术氛围的构建[J].中国科技信息,2007(22):270-271.
[7]官杰,王琪.Seminar教学法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4):1755-1757.
[8]杨立强,邓军.Seminar: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J].中国地质教育,2005(2):5-7.
学术信息素养 篇4
一、学术素养与编辑能力孰轻孰重
长期以来, 有观点认为“编辑无学”, 所谓的编辑工作无非是一种师徒相承的经验积累, 主要是对文章进行修修补补, 是一种简单的、重复性的劳动, 不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因此, 编辑只要具备了基本的业务编辑能力就能做好编辑工作了。也有观点认为, 学术期刊有别于一般期刊, 其刊载的稿件探讨的都是学术问题, 因此, 从事学术期刊工作的编辑必须要有学术素养, 有一定的科研水平, 这是学术期刊“安身立命”的根本, 而至于业务编辑能力, 是可以忽略的。还有观点认为, 学术素养与编辑能力对于学术期刊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但学术素养更重要, 因为学术素养必须经过长期的学术训练和学术积累, 而编辑学的可操作性很强, 无非是标准化、规范化、格式化的内容, 可以在短时间内经过培训即可掌握。
显而易见, 上述三种观点实为偏颇之论!对于学术期刊而言, 首先, 它是“期刊”, 是公开出版物, 编辑的业务能力是基础, 必须把好文字关、语言关等;其次, 它是有关“学术”的期刊, 编辑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 能够审查和评判稿件的学术水准;最后, 不能以获取时间长短来区分二者在编辑工作中的地位, 再说, 编辑能力的培养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同样需要多年的训练和积累。因此, 二者之间根本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 可谓难分伯仲, 无论离开了谁, 学术期刊都难以生存, 更罔谈发展了!
二、学术素养是编辑从事学术期刊工作的前提
学术期刊不同于一般期刊, 其特色在于“学术性”。学术期刊刊发的稿件探讨、研究的都是学术问题, 这些问题的研究越有新意、越有水平、越有深度, 那么, 期刊的质量就会越高;反之, 期刊的质量就越低。而决定期刊学术水平高低的主要是编辑, 因此, 编辑的学术素养对于期刊的学术性至关重要。所谓的学术素养, 指的是编辑的一种特殊的学术敏感性, 能够从选题、论证方法、结论等方面全面审视稿件, 慧眼识珠, 发现稿件的学术价值。编辑的学术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稿件的学术质量。
首先, 可以更加明晰作者的政治立场、观点, 始终把握正确的办刊方向。有观点认为, 学术问题与政治无涉。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学术问题都或直接或间接地与政治联系在一起,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政党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和政治观点, 因而, 学术问题的探讨必须在一定的政治话语体系下展开讨论, 社会科学的学术问题尤其如此。良好的学术素养有助于编辑明辨稿件的政治立场、政治倾向以及政治观点, 有助于正确处理稿件中存在的政治问题。例如, 凡是站在党、国家和人民的对立面的观点、主张, 无论论述多么科学、全面、深入, 都必须坚决予以抛弃;对于一些尚无定论的问题, 要时刻注意与党和国家的宣传口径保持一致, 不乱说, 不妄议, 而需要争论、探讨的, 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 但不能越界, 不能违反原则①。
其次, 可以更好地判断稿件的学术质量。当前, 学术研究跨专业、跨学科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如果学术期刊的编辑没有学科专业的学术积累, 那么其很难对相关研究做出科学的评判。而如果学术期刊编辑具备了良好的学术素养, 成为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 那么就可以掌握该学科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 了解研究动态, 进而优化选题, 组织稿件;就可以避免学术理论差错, 辨识相关学术理论的运用是否科学、合理;就可以高效、准确地甄别稿件、发现稿件的优长和存在的短板。
最后, 可以根据作者的学术研究方向和水平建立作者群。学术期刊主要是为读者服务的, 要做好服务工作, 就必须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在高质量“产品”的提供上, 建立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作者队伍 (群体) 是关键。具备了良好的学术素养, 编辑就会对本专业领域内的专家学者, 尤其是知名的、权威的专家学者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就可以通过约稿、征稿等形式和他们加强沟通交流, 逐渐建立起期刊发展所需的、稳定的作者队伍。具备了良好的学术素养, 编辑就会发现本专业领域内崭露头角的有潜力的青年专家学者, 进而将其培养成为期刊发展所需的新生作者力量。前者的科研成果水平高、影响大, 可以提升期刊的学术水准、知名度, 后者的科研成果往往视角独特、学风清新,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②。这两种梯次的作者队伍对于期刊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编辑能力是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基础
一本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 一般要经过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校对、排版、印刷等流程。编辑具备专业的编辑出版知识, 熟悉国家的出版方针政策、标准规定, 同时具备扎实的业务编辑能力, 能够对稿件进行由外到内、全方位的加工完善, 达到改正错误、去粗存精、突出创新的目的。业务编辑能力是一名合格的编辑所应具备的基本功, 这是编辑的“根”, 不论何时都不能削弱, 而应持续不断地进行加强、提高。具体来说, 编辑的业务编辑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稿件的学术质量。
首先, 可以从众多良莠不齐的稿件中发现适合本刊的优秀稿件。稿件优秀与否, 其标准既是绝对的, 也是相对的。之所以说是绝对的, 是因为一篇优秀的稿件, 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称之为优秀;而之所以说是相对的, 是因为对于一本期刊来说, 只有符合期刊本身的特点和特色, 做到“优上优”, 才能被刊发。出色的业务编辑能力能够帮助编辑发现适合本刊“相对”优秀的稿件。而且, 业务编辑能力还能够帮助编辑发现不是特别优秀的稿件中的闪光点、研究的新视角, 进而会寻找到一组类似的稿件, 策划成一个研究专题、系列, 使得一组貌似平平的稿件由于整体的编排而大放异彩。
其次, 可以进一步提升作者的表达水平。稿件内容再好, 如果表达不清楚, 不为读者所理解, 那么稿件就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要想使稿件的内容清晰、准确地呈现给读者, 方便读者理解, 稿件内容的表达就需要有文采, 就需要进行修饰。编辑具备的业务能力之一就是具有较高的语言文字组织、表达能力, 可以改正稿件中的文字错误、常识错误、逻辑错误③。编辑可以通过较高的语言文字加工水平, 对作者观点的表达方式、形式进行完善、提高, 更好地传递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在作者、读者之间架起沟通、交流顺畅的桥梁。
最后, 可以更好地规范汉语的使用, 维护汉语文字的尊严和地位。在我国, 绝大部分学术期刊是用汉语编辑出版的, 面对的也主要是以汉语为母语的国内读者。汉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标志,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正确、规范地使用汉语、汉字, 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维护。编辑对学术稿件进行编辑加工的过程, 其实就是对汉语、汉字的使用进行精雕细琢的过程, 这一过程在帮助作者准确传达了学术观点的同时, 也保证了汉语、汉字的规范使用。当前, 很多学者的稿件中大量使用英语词汇, 这对汉语的正确使用提出了挑战, 而编辑通过编辑加工, 对这些英语词汇进行科学、规范、合理的处理, 进而杜绝、减少了这种现象的发生, 维护了汉语文字的尊严和地位④。
四、编辑要加强学术素养、编辑能力的提高
以上分析充分表明,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学术期刊编辑, 编辑必须要具有较好的学术素养和编辑能力, 二者缺一不可, 而且, 二者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 二者对于学术期刊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工作中, 编辑必须时刻加强这两方面的学习和锻炼, 使自己二者兼备。
学术期刊编辑要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 除了要经过专业的学术训练外, 在日常工作中, 还要勤于精读国内外学者的学术文章、著作, 时刻关注学术界研究的前沿问题, 提升自己对稿件选题的把握能力。在工作之余, 要亲自参与课题研究, 了解和熟悉研究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最终撰写出高质量的学术文章。通过这一过程, 编辑可以更好地体会作者撰写学术文章的每一个细节, 这对于提升编辑的学术素养具有积极的帮助作用。此外, 编辑要广泛学习, 使自己具备较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 以便在审阅稿件时有理有据, 对稿件做出准确、公允的评判。同时, 也可以避免因自己知识的陈旧与老化造成刊物出现谬误, 或出现原则性与概念性的错误。
学术期刊编辑要提高编辑能力, 首先要端正编辑态度。编辑工作是一件繁琐、细致的工作, 它需要编辑具有超强的耐心、细心, 任何浮躁的心态、敷衍了事的态度都不可能练就好的编辑能力。端正编辑态度只是提升编辑能力的基本条件, 其次还要努力学习编辑业务知识。有观点认为编辑无学, 只要在编辑实践过程中多练习就能提高编辑能力,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编辑也是一门科学, 有相应的基础理论和实务操作方法, 因此, 编辑必须夯实编辑理论知识, 用编辑理论指导实践。最后要勤于实践, 勤于向优秀的编辑、经验丰富的编辑请教, 在编辑加工的实际业务中不断积累经验。
结语
对于学术期刊的编辑来讲, 学术素养和业务编辑能力同等重要, 其犹如人的两条腿, 二者必须互相支撑, 谁也离开不了谁, 一旦离开了就会行动不便。所以,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 编辑要充分重视学术素养和业务编辑能力的提高, 使二者互相助益, 共同提高编辑水平。此外, 对于编辑机构而言, 应时常加强编辑出版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 使编辑了解最新的编辑出版手段、方法、技术, 掌握编辑前沿动态;对于出版管理部门而言, 应经常开展和举办编辑人员的业务评比, 设立编辑奖项, 对优秀编辑给予奖励, 使优秀编辑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
注释
11乔学杰.社科类学术期刊编辑素质刍议[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6) :124
22惠国勤.学术期刊编辑素质概论[J].理论探讨, 2002 (6) :102-104
33林丽芳.专业水平、实践智慧与期刊质量——对学术期刊编辑素质的思考[J].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5) :61-54
整治学术不端提高编辑素养 篇5
该小组利用一种计算机程序, 来检测约9000个可疑的重复Pub Med数据库资料。研究小组随后发出了163份问卷, 分别给潜在剽窃者、被复制论文的原创者以及出版科学刊物的编辑, 他们收到了144份答复。研究组指出, 受访者的反应强烈而多样, 93%的原创者对于被抄袭的情况表示不知道或赞同, 潜在剽窃者的答复则更加多样化:28%的人否认抄袭, 35%的人承认错误并表示后悔, 22%的人声称是共同作者, 只是未参与撰写手稿, 其他人则声称他们不知道别的研究。研究表明, 复制的论文来自全世界各地, 其中包括哈佛大学的文章在内。然而, 中国和日本的比例略有上升, 一些研究者反映有些国家论文剽窃标准过于宽松。最令人震惊的是医学领域的论文剽窃, 这可能会影响到医生的诊断和病人的治疗。另外, 约42%的重复论文还包括篡改数据、计算或图像。医生根据数据决定治疗方案, 科学家根据实验结果做研究决策, 因此在剽窃研究中捏造数据非常令人担忧。
一、学术不端的行为
1. 剽窃、篡改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 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
2. 伪造篡改实验数据
故意做出错误的陈述, 捏造数据或结果, 破坏原始数据的完整性, 篡改实验记录和图片, 在项目申请、成果申报、求职和提职申请中做虚假的陈述, 提供虚假获奖证书、论文发表证明、文献引用证明等。
3. 随意侵占他人科研成果
侵犯或损害他人著作权, 故意省略参考他人出版物, 抄袭他人作品, 篡改他人作品的内容;未经授权, 利用被自己审阅的手稿或资助申请中的信息, 将他人未公开的作品或研究计划发表或透露给他人或为己所用;把成就归功于对研究没有贡献的人, 将对研究工作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人排除在作者名单之外, 僭越或无理要求著者或合著者身份。
4. 干扰、阻碍研究活动
采用不正当手段干扰和妨碍他人研究活动, 包括故意毁坏或扣压他人研究活动中必需的仪器设备、文献资料, 以及其它与科研有关的财物;故意拖延对他人项目或成果的审查、评价时间, 或提出无法证明的论断;对竞争项目或结果的审查设置障碍。
5. 一稿多投、重复发表论文
论文一稿两投甚至一稿多投;将某一刊物已发表的文章原封不动或改头换面后重新投到另一刊物;将国外刊物以外文形式发表的论文以中文作为原创性论文在国内发表而不注明。
6. 参与造假或监察失职
参与或与他人合谋隐匿学术劣迹, 包括参与他人的学术造假, 与他人合谋隐藏其不端行为, 监察失职以及对投诉人打击报复。
7. 在学术评审和项目申报中获取利益
参加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评审及审稿工作;在各类项目评审、机构评估、出版物或研究报告审阅、奖项评定时, 出于直接、间接或潜在的利益冲突而作出违背客观、准确、公正的评价;绕过评审组织机构与评议对象直接接触, 收取评审对象的馈赠。
二、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
学术不端行为败坏科学界的声誉, 阻碍科学进步。学术的意义是求真, 探求真理本来应该是每个学者的崇高职责, 诚实也应该是治学的最基本的态度。人类的活动很难找出还有哪一种像学术这样强调真实, 学者也因之受到公众的敬仰, 甚至被视为社会的良心。如果科学界的声誉由于学术不端行为的频发而受到严重损害, 败坏了科学研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那么必然会阻碍科学的进步, 因为做科学研究是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需要有科研资金的提供, 需要有一个比较好的科研环境的。没有了这些因素, 科学就很难发展。
学术不端行为也直接损害了公共利益。科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都在使用国家资金, 学术造假就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有的学术造假是和经济腐败相勾结的, 是为了推销假药、假产品的, 那么就是在骗消费者的钱, 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学术不端行为违反学术规范, 在科研资源、学术地位方面造成不正当竞争。如果靠剽窃、捏造数据、捏造学术履历就能制造出学术成果、获得学术声誉、占据比较高的学术地位, 那么脚踏实地认认真真搞科研的人, 是竞争不过造假者的。而且学术造假还对同行造成了误导。如果有人相信了虚假的学术成果, 试图在其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研究, 必然是浪费了时间、资金和精力, 甚至影响到学位的获得和职务的升迁。受造假者最直接危害的往往是同一实验室、同一研究领域的人。
三、编辑职业素养的提高
1. 明确任务, 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 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全面判断我国战略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核心就是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战略方针,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统领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 把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途径。建设创新型国家, 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建设创新型国家, 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劳动和创造性实践。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自觉站在时代前列, 高扬自主创新旗帜, 肩负起为国家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历史重任, 勇当自主创新的先锋和拼搏奉献的楷模, 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伟大祖国的光辉业绩。
2. 保护作品知识产权, 为推动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的运用提供法律保障
牢固树立没有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就没有自主创新的意识, 推动企业、科研单位、高校重视和加强知识产权管理, 保护好、应用知识产权, 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切实维护科技工作者的科技成果收益, 建立健全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知识产权交易制度、社会信用制度, 严厉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研究者对未发表的成果拥有特权, 有权不让他人了解、使用该成果。期刊编辑、审稿人不能利用职务之便向他人透露或自己使用受审论文提供的新信息。但是研究成果一旦写成论文发表, 就失去了特权, 他人有权做恰当的引用和进一步了解该成果的细节。国家资助的成果发表后应该与同行共享。
3. 增强发展先进文化的责任意识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文化。创新事业催生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成就创新事业。增强历史使命感、时代紧迫感和社会责任感, 把爱国奉献精神化作激励探索、厚积薄发的不竭动力。要鼓励探索、宽容失败, 倡导和谐理念, 培育和谐精神, 树立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编辑和作者同志是互助合作关系, 推动建设和谐文化, 最大限度地激发和保护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激情和创造活力。
4. 增强维护科学尊严的意识, 做高尚道德情操的践行者
良好的道德修养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一流的科技成果诚可贵, 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价更高。自觉把学术自律和社会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 旗帜鲜明地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错误行为, 坚定不移地同弄虚作假、剽窃抄袭等不良现象作斗争, 努力成为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 严谨治学的力行者, 优良学术道德的传承者。坚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加强道德自律, 严肃学术批评, 健全同行认可机制, 端正学风。
摘要:目前, 我国学术界存在的弄虚作假, 学术不端行为主要表现在剽窃、篡改学术成果, 伪造篡改实验数据, 随意侵占他人科研成果, 参与造假或监察失职, 在学术评审和项目申报中获取利益等方面, 其行为已败坏了科学界的声誉, 阻碍了科学的进步, 给科学和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及严重危害。作为期刊编辑需要增强把关的责任, 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 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增强发展先进文化的责任意识, 保护作品知识产权, 增强维护科学尊严的意识。
关键词:学术不端,责任意识,知识产权,编辑素养
参考文献
[1]方舟子.如何避免学术不端行为[EB/OL].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07-4/2007 429164516.htm.
[2]中国科协发布.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EB/OL].http://www.sina.com.cn, 2007-03-23
[3]ErramiM., Garner H.Atale of twocitations.Nature, 2008, 451:397-399, Publishedonline 23 January 2008[doi:10.1038/451397a]
[4]Rampell C.Journals May Soon Use Antiplagiarism Softwareon Their Authors.The chronicle of highereducation.2008.Arp.18, http://chronicle.com/free/2008/04/2546n.htm
学术信息素养 篇6
现代课堂的改变应该是这样的:从一个问题的发现开始,在提出之际,已经对其有所观察和解析,在寻求解决之道的过程中,能够理性地派生出与之相关的更多元深度思考。基于这样的期待,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个可以容纳STEAM教育诸元素、其课程属性又能有较大宽容度的载体。我希望这个平台至少能达成以下链接:课程题材开放性的收缩有度、课程样式空间的灵活操控、课程输入输出的多元化选择、课程主线兼具了学术严谨与创意扩张的个性特征、课程承载方的最 大限度个性化满足,以及课程应该能够应对孩子们“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有鉴于此,我曾试过项目式学习、创客式践行、学科成长式的知能衔接,也引进过TPACK (技术—教学—学科知识)成果……但总感觉缺少了一种足以收放自如的课程气场, 缺少了一份游刃有余的学、教自由。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想过引入科幻题材作为课程素材的可能性,尤其是想引入刘慈欣的《三体》系列,这个想法也得到了业内不少教师的支持,但大家也对《三体》所涉及的科学时空把握尺度方面有所顾忌。而我,还是更看好它的几近无限的“学术”个性,以《三体》的科幻形式,能满足学生对探索未来的最大好奇公约数。如果运用得当的话,应能缓解“学术”坡度、为不同类型学生创造一个可以各得其所的科学创意的最小公倍数达成。终于,我下定决心,从2013年开始酝酿并着手开发关于《三体》的学术素养融合课程。至今,我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来解构这套开源课程,用了两个学期的时间在不同学校试讲,又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通过学术报告会和学术创意分享会的形式加以检验。各方面的反馈,验证了这套课程的框架和效果,基本接近我最初的预设。
●引语:让学生对学术类科幻作品产生粘性
刘慈欣是一位被公认的具有国际水准的科幻作家。他的作品《三体》系列,受到了全世界科学爱好者的拥趸,各种互联网大佬也用“降维攻击”、“黑暗森林”来解释现实中的互联网法则……这似乎不难理解,毕竟,《三体》展示的是星球未来,它的知识外延几乎涵盖了人类现有的各种最新前沿成果的各个领域,要把这样一部连成人(包括我)都难以完全读懂的巨著介绍给青少年,而且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演绎和成就孩子们自己的原创发现,这入门的第一脚就难住了我。思前想后,我决定从他的其他作品中寻找切入口。我锁定了他的一部简短而极具震撼力的小说——《带上她的眼睛》。文中的“我” 戴上了因事故而被困在地底深处无法返回地面的女宇航员的“传感眼镜”,完成了她的最后一次地面探索。在结束任务的同时,女宇航员也永远留在了地下。作品涉及的科学范畴恰好能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懵懂地推理出故事的背景和原理,而故事本身的人文情怀,也让生涩的科学概念有了承载的兼容空间。如果我们适时引导的话,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对此巨著的恐惧,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向往和参与热情。
几经调整,我现在的导入课程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是“上阅读课”,渐次给出小说的章节,让学生从中梳理出可能的伏笔,并结合不同组别对自我续写设计部分的交流,来启发学生捕捉字里行间的线索,运用自己的理解去逐一解析、不断修正。然后,我把课程调整成“验证课”,针对文中给出的“传感眼镜”和地球内部结构信息进行深度推论,引导学生不再停留在看小说、追结局的简单模式层面,而是追求构思的缜密与语言表达的精准契合。最后,我提出一个关于史前文明的话题,既作为检索作业,又给出了“且听下回分解”的传承线索,让学生的好奇心得以强化。
事实上,作为一门贯穿全学年的开源课程,我们设计的侧重点凸显在两点:一是积累学生应有的素养储备, 二是展现学生可能的应用空间。对于前者,重在对现有教学传统的补充和改造,而后者更注重结合学生气质个性和职业潜质的响应。
●导读《三体》的学科贯通与学术加餐
在正式导入《三体》作品之前,我先通过四堂课来进行充分的铺垫和延伸,包括史前文明的考古发现、古代发明的验证仿制、东西方科学史的写作比较、迄今为止关于宏观(微观)世界的有限探索。与文史讲座不同的是,我们所有的议论都严格基于史实、科学预测和现代技术手段的成果趋势。这保证了这门课的本源定位主线不至于旁骛和干 扰,其中,我们在尺度上,既打破了学段、学科的严格壁垒,又始终把难度掌握在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时空范围之内。对个别涉嫌超范围太大的线索,我会以拓展思考的形式,标明选修、先修的难度系数,以方便学生自由选择。
事实上,我还有另外一条课程设计的暗线,就是引导学生学会问问题。这是个简单的环节,但仔细回想,今天学生的问题思维真的亟待规范,不会设问、词不达意、找不准要害、问题设计的逻辑严谨性差等现象比比皆是。我在课上做了一系列相关的约定,如在阅读环节,我通过改造电子屏显,只允许阅读一遍(不可以重复看),但允许阅读节奏放慢,然后阅读内容消失,进入相关的提问响应环节,借此引导学生建立起阅读与思考、阅读与设问之间的关联性。这就要求学生不仅需要仔细捕捉文字信息,更要洞悉和比较字里行间的逻辑关系。再如,我会精选出一段逻辑较为复杂的内容(如绕口令),然后请同学进行模仿,语速可慢可快,但禁止用笔记录及念书,训练大家聆听信息的自我归纳和消化能力。这里,评价模式不再是效仿这一个维度,而是更多地给予提炼分值的权重。关于问题求解的过程和步骤,我重点参照了美国杜威提出的“五步法”[联想(或译为暗示、建议)、问题、假设、推理、试验]。他的“五步法”的认识论实际上是以“情境逻辑”为基础的。他认为,人的认识活动是从他们面临不令人满意的境况开始的,探索的目的是要获得某种摆脱困境的一个“解答式”,以使人能从不符合人意的境况向着符合人意的境况转变。
在介绍史前文明的环节,学生第一次跨越到人类出现之前,甚至是史料记载之前的亘古时代,面对如三星堆这样的考古发现,他们不仅接受了人类只是地球生物的“小弟弟”这样的现实,还不约而同地联想到了第一课提到的关于地核、地幔的概念,并由此不少学生引申出关于植物(生物)燃料的形成,与可持续能源生态关系等清晰的话题思考延伸,跳跃解读本身就为之后转化成微型课题埋下了伏笔。
而在探究有关古代发明的案例时,在学生介绍的线索中,有几位提及了“麦田怪圈”的话题,而这本身到目前还没有充分的科学定论,但我又不想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我“偷梁换柱”地把这个现象抽象成了关于“七巧板”、“四巧板”和拼图游戏的数学元素探究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适时地引入了关于榫卯结构的第一次动手验证实践。当学生利用榫卯件不仅拼出了世博会的中国馆,而且举一反三地搭建出古建筑、概念作品和抽象造型时,有关“装置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就呼之欲出了……正如他们归纳的:我们不能简单地把魔术看成是骗人,而要更多地“戳穿”背后的科学原理运用,让智慧占领我们的判断力高地,我们不仅能再现奇迹,更能创造奇迹。
在思考“空气”这一话题时,有学生自觉联想到化学课上“空气分离”的章节内容,他们不满足于已有的教科书结论,主动通过我们的STEAM俱乐部科教资源联盟,上门拜访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的美国空气化工公司,并在求教过程中,无意发现空化公司早就有了社会公益课程“氮气大使”,于是学生们建议俱乐部及时引进这一项目。而俱乐部不仅对接了课程的落地,更通过浦东新区教育学会的化学专委会进一步将这个项目推广到全区的化学课堂教学之中。
当然,最贴近的学科是物理课,然而,对这些刚刚开设物理课、甚至在六年级还没正式接触物理课的学生来说,这样的项目驱动学习模式,自然少了物理课的系统性,却又显现出物理现象求解过程中的自由穿梭特点。比如, 学生在查阅资料中发现,现代物理学中有七大令人费解的经典问题,都或多或少与他们正在探索的宇宙话题有关, 如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是建立在狭义相对论之上的广义相对论,更准确地描述了整个宇宙中的星系和星系集群的运动,预测了奇怪物体的存在;黑洞以及引力透镜效应的现象,重新定义了通过大质量天体而造成的时空扭曲; 关于量子力学,彻底改变了科学家对物质组成成分的观点。在量子世界,粒子并非是台球,而是嗡嗡跳跃的概率云,它们并不只存在一个位置,也不会从点A通过一条单一路径到达点B。由此引申出关于弦理论、奇点、不确定性原理,甚至是薛定谔的猫和量子纠缠等一系列高深物理发现的了解。
学术信息素养 篇7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高校扩招带来的学生整体素质下降, 各种社会不良风气的误导和影响等, 这是一般性原因。也有学生专业学习不到位, 专业基础不扎实, 专业研究不充分等一些具体的原因。除此以外,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却容易被忽视、被遗忘的重要原因, 那就是学生对学术及其相关问题的生疏乃至无知。而这一点, 又和我国高校目前在学术品格、学术教育方面的普遍缺失有着直接的关系。
现代大学的功能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但体现大学传统功能的学术意义和地位, 仍然特别重要、不可或缺。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中曾谈到:“大学者, 研究高深学问者也。”[1]在《北大一九一八年开学式演说词》中, 他进一步强调:“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 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 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 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2]当然, 蔡元培的大学理念并不一定完全适合当今大学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和需要, 但大学与学术之间的渊源和联系, 却始终是不容割裂的, 否则大学将不成其为大学。也就是说, 学术和学问即便不是现代大学教育最重要的目的, 也应该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而绝不应该成为可有可无的装点, 或者仅仅当作一种途径和手段。
对于这一具有核心意义的基本办学思想和理念, 很多大学并没有给予真正的重视, 或者说没有全面充分地贯彻落实到大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在当下注重实用、急功近利的总体社会环境背景下, 大学课堂重知识轻方法、重技能轻学养、只要结果不做研究、只求是什么不问为什么的现象普遍存在。虽然在大学教学的各种课程和环节当中, 也都或多或少地渗透了学术教育、学术研讨、学术陶冶的内容, 但是这些内容显然不够完整系统, 不够充分深入。因此学生对学术的认识和理解往往是散乱破碎的, 是肤浅空泛的, 有术而无学, 多识而少智, 仍然身处学术之外, 而没有成为学问中人。在这种情况下, 大学生的学术素养普遍下降, 学术基础和功底明显薄弱, 而这些问题最直接、最突出的影响和体现, 就是学生毕业论文的水平和质量。
从文体性质上看, 毕业论文属于学术论文的范畴, 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具体形式、特殊样式。而毕业论文工作则是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最重要的学术活动和学术任务, 毕业论文不仅是对学生大学期间专业学习情况的综合检验, 也是对学生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考查, 是学生整体学术素养和学术水平的集中体现。而学术素养和水平的提高, 无疑是一个长期积累和修炼的过程, 因此, 忽略大学生的学术教育和学术修养, 必然直接导致本科毕业论文水平和质量的明显下降。
要扭转这种不利局面,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几方面思路和措施:
一是进一步提高对本科生学术素养、学术能力的重视, 加强学术教育, 强化学术风气。
二是进一步提升专业课程的学术含量, 强化学术色彩, 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得到更多的学术引导和学术训练, 获得更多的学术陶冶和浸润。
三是结合毕业论文指导工作, 开设专门的课程或组织专题讲座, 培养学生的学术意识、学术思维,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术研究方法。
四是通过设置名著自读学分或开列必读书目等形式, 要求学生有选择地研读一些中外学术名著, 增加学术文章的阅读量, 开阔学术视野, 强化学术积累。
五是编写与毕业论文相关的教材或指导手册, 对毕业论文及相应的学术研究工作进行直接的指导和规范。
六是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毕业论文的指导环节, 切实提高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学生学术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学习积累、综合培养训练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针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 还应该帮助学生重点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认识学术的性质和特征
什么是学术?学术是系统的专门的学问。学术研究则是以超越功利的态度, 对人类面临的一切疑难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的科学活动。就学术和毕业论文的关系而言, 毕业论文是学术研究的总结和成果, 学术研究是毕业论文的必要前提和准备, 不经过具体的学术研究, 就无法进行真正的毕业论文写作。很多学生在接受毕业论文任务的时候, 对这些基本概念和常识并不清楚, 他们的毕业论文写作没有一个正确的、明确的方向, 盲目性很大, 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写什么、究竟在写什么, 不知道毕业论文和一般议论文、和其他文章究竟有什么区别。
因此, 要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关于学术的一些基本知识, 帮助学生认识学术的性质和特点, 特别要重点把握好三个方面。其一是学术的客观性, 学术是从客观的立场和角度出发, 研究客观世界、客观现象, 追求客观真理;学术研究最反对、最忌讳主观臆断、妄下结论, 排斥主观倾向和情感的介入。其二是学术的科学性, 学术研究是一种科学研究, 需要以科学的态度, 运用科学的方法, 进行科学的探索, 最终得出科学的结论。而科学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实证, 一切科学结论都是可以证明的, 一切科学结论都应该得到证明, 科学研究就是一个求证的过程。只有充分理解和认识学术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学生才能真正把握学术研究与毕业论文的精髓和要义, 明确毕业论文写作的根本目的和要求, 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其三是创新性, 学术研究是创造性的劳动, 是人类不断探索未知世界、不断获取新认识、新知识的过程, 因此创新性是学术研究的生命, 直接决定学术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具体地说, 学术创新就是要能够发现新的现象、提出新的问题、运用新的方法、建立新的观点、得出新的结论, 创造新的理论。当然, 在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学术创新方面, 我们不宜提出过高的要求, 甚至也不一定非要有创新, 但至少应该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 树立起自觉的创新意识。
二、了解学术研究的一般规律、过程和方法
学术研究是一项复杂的高级智能活动, 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要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掌握这些规律, 把学生“带上道”“领进门”, 避免走弯路、走错路。
首先, 学术研究必须有一定的积累和准备, 需要有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和过程。应该说, 做毕业论文之前的所有专业学习活动, 实际上都是学术研究的积累和准备过程, 但是仅有这些一般性的积累和准备是远远不够的, 在确定了具体研究对象和内容之后, 还必须针对具体问题, 进行专门的研究和思考。学校为学生安排的毕业论文写作时间, 通常为半年左右, 尽管这期间学生还有其他任务和事情, 但是如果能够抓紧时间、全力以赴的话, 还是可以比较从容地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的。但是有些学生对此没有充分的认识, 不懂得学术研究的特点和规律, 把写毕业论文当作写作文、搞创作, 以为有个三天五天、十天半月就可以突击出来, 总是拖到最后才开始动手工作, 其论文质量可想而知。
其次, 学术研究必须首先有所继承。所谓继承, 就是要学习掌握、借鉴运用前人的学术研究成果, 把前人的思想认识作为形成自己观点见解的基础;就是先做“研究的研究”, 在“接着说”之前首先了解前人都说过什么、怎么说的。因此, 没有继承, 就无法开始真正的学术研究;没有继承, 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并且, 对于本科毕业论文而言, 继承实际上远比创新更重要。在这个问题上, 很多学生存在着截然相反的两种错误现象和做法:一是对前人的研究成果知之甚少, 乃至一无所知, 完全从自己的感觉和理解出发, 凭空杜撰、闭门造车;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对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完全照搬照抄、剪切拼贴, 把抄袭剽窃当作借鉴继承, 投机取巧、敷衍了事。
第三, 学术研究一定要充分体现专业和专攻。毕业论文在选题方向和内容上有严格的限定, 要求学生必须在本专业学科领域范围内, 选择相关的问题加以研究探讨, 不能选择本专业以外的问题, 这就是学术研究的专业性。这个问题说起来简单, 但在实际操作和处理过程中, 有时候也会表现的比较复杂, 特别是在专业领域的边缘和交叉地带, 经常会出现一些游离和偏差。而所谓专攻, 就是要求在本专业范围内, 选择一个具体的研究方向, 确定一个具体的问题, 展开具体深入的研究探讨, 而不应涉及过多过宽, 选题不能过大, 不能太空泛。一般来说, 本科学生学术研究的选题, 应该是越具体越小越好, 从普遍情况和经验来看, 小题目并不一定好做, 题目越小, 越需要深入剖析挖掘, 难度往往更大, 当然, 理论价值也会更高。
第四, 要掌握一定的学术理论研究方法。学术理论研究的方法有三个不同的层次, 即一般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和专门研究方法。
哲学是人对世界整体的、本质的把握, 对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和作用, 而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对学术研究尤其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可以说, 没有哲学就没有真正的科学理论,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哲学的学习和思考, 重视哲学方法的指引。
一般科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学术研究领域, 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我们在研究和思考过程中经常运用的各种思维方法 (如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想象思维) 、逻辑方法 (如归纳方法、演绎方法) 等都属于一般科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也包括一些常见常用的思想理论方法, 如系统论方法、信息论方法、控制论方法等。
专门研究方法是隶属于不同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法, 它因学科的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就中文学科而言, 常见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考证方法、诠释方法和分析方法等。此外还有针对各个不同专业的更具体的研究方法, 如古文献研究中的版本对照法, 语言学研究中的替换法、分布分析法、变换分析法等。
三、明确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程序和规范
学术研究和毕业论文写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工作, 在具体工作程序、写作内容和体制形式等各个方面, 都有比较严格的、统一的规范和要求。在进入毕业论文工作之前, 必须让学生明确并牢记这些程序和规范, 做到心中有数、循规蹈矩, 按部就班、有条不紊。
就程序方面来说, 毕业论文写作一般都要经过这么几个步骤, 那就是选题、开题、搜集资料、课题研究、论文撰写、修改定稿、排版打印。其中选题就是确定研究课题, 课题是学术研究的具体内容和对象, 是通过研究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确定了课题, 才能够展开具体研究, 有了研究成果, 才能撰写论文。因此, 选题是毕业论文写作的第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直接决定论文的价值和论文写作的成败。搜集资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毕业论文写作一般需要三方面的资料:一是原始资料, 就是关于研究对象本身的资料, 如作品研究中的具体文本, 语言研究中的各种语料等。二是研究资料, 也叫参考资料, 是有关前人研究成果的资料, 又分为一般性研究资料和专门性研究资料。三是相关资料, 即与课题相关的理论思想、理论方法等。课题研究则是毕业论文写作最实质性的工作, 要帮助学生明确课题研究的具体思路和方法, 让学生知道从哪里入手, 朝哪方面努力。
就规范方面而言, 毕业论文有很多具体而严格的要求, 必须让学生全面了解, 充分掌握, 认真遵照执行。如关于引文注释的完整信息的要求、毕业论文结构和篇幅的要求、毕业论文打印格式的要求等。
四、充分理解学术精神, 自觉端正学术态度
从事学术活动、学术事业还需要具备一种特殊的精神, 这就是学术的精神。学术精神似乎有些抽象甚至空洞, 但它对于我们的学术研究和毕业论文工作的意义却是非常深刻而深远的, 是无形却又无所不在的。学术精神的核心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热爱真理的精神。热爱真理意味着要把真理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不因其它任何原因而背叛真理、放弃真理。其二是独立思考的精神。独立思考就是不受任何干扰, 不为任何力量所左右, 以真正的理性去进行自由的思考。独立思考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因袭他人, 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抄袭和剽窃。其三是怀疑一切的精神。真理是相对的、是发展的、是永远不会终结的, 因此, 在学术探索的视野里没有什么是完全确定的, 是绝对正确的。一切都可以怀疑, 一切都值得怀疑。正如王诺在《读哈佛》一文中所说:“怀疑精神是独立思想得以形成的一个主要的内在动力。”“怀疑精神的培养, 不仅是学生个人思想和学识增进的必需, 也是国家和民族能够不断反思过去、质疑现在、求新变法、充满活力的必需。”[3]对于大学生而言, 首先要对权威和定论进行大胆的怀疑, 其次要对常识保持怀疑, 再次就是要对老师不断地怀疑。从某种意义上说, 不怀疑老师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不怀疑老师的学习不是真正的大学学习。
从事学术活动、学术事业还需要有正确的态度, 比如认真求实的态度, 脚踏实地的态度, 谦虚谨慎的态度, 自甘寂寞的态度等。这些内容和一般的学习态度没有很大的区别, 不再赘述。
总之, 强化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 培养良好的学术品格和习惯, 不仅对于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具有直接的、现实的促进作用, 也可以为学生未来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学生各方面的长远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建设性的影响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平叔.蔡元培全集 (第三卷) [M].北京:中华书局, 第5页.
[2]高平叔.蔡元培全集 (第三卷) [M].北京:中华书局, 第191页.
浅议学术期刊编辑的素养和意识 篇8
关键词:高校学报,编辑意识,编辑素养
一、学术期刊编辑应具备的政治素养
政治方向是每个学报都必须面临的严肃性、原则性和永久性问题。学报编辑的政治思想水平和政策理论水平决定着学报的办刊方向。因此, 学报编辑既要具有政治理论的基本功底和素养, 又要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学报编辑要有敏锐的眼光, 冷静、清醒的头脑, 要及时地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社会形势, 紧密配合党的中心工作, 把握时代理论的前沿阵地, 优先采用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形势有影响和建设性意见的学术稿件。这就必然要求学报编辑必须经常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并以此为指导,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善于辨别真伪和美丑, 坚定正确的信仰和追求, 始终如一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唯其如此, 才能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远大目标和根本要求。
二、学术期刊编辑应具备的道德素养
道德是行为的规范, 编辑的道德修养主要体现在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上。
1. 甘为人梯, 燃烧自己, 照亮他人
编辑工作的目的是传播先进的、文明的、科学的精神产品, 是不计个人得失“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幕后工作。每一篇文章从组稿到发表都凝聚着编辑的心血。认真的阅读、精心的筛选和不厌其烦地修改, 这些不为人所知的细致工作付出了编辑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正是此过程体现着编辑工作的重要性和崇高的社会意义。因此, 编辑要有甘为人梯的精神, 热爱学报编辑事业、对本职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因为, 学报编辑与教师这种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一样, 都需要燃烧自己, 照亮别人, 而又无怨无悔的“蜡烛精神”。
2. 恪守职业道德, 保持心态平和, 公平择稿
学报编辑接触的多是一些学术论文, 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这些文章凝聚着作者的智力创造, 包含着作者的知识产权。有些作者可能由于有获取学位、晋升职称等的时间限制, 往往要求编辑提前优先审阅、在规定时间内予以刊出。一般在稿件质量较好的情况下, 在编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从扶植培育作者群体的需要出发, 大多都能满足作者的要求。然而, 也有一些作者提交的文章质量较差、学术水平较低, 但最终还是予以刊发, 这和作者与有关编辑人员的某种特殊关系, 或是领导指派的关系稿、人情稿不无关联。特别是稿件质量较差的个别作者请客送礼, 拉拢编辑, 不仅使编辑人员陷于极大的被动境地, 也严重影响到了编辑与作者之间的正常关系。由于这种交易的存在, 使得编辑的职业道德沦丧, 污染了编辑出版界的行业风气, 直接影响了期刊出版事业的发展。所以, 编辑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不为利益所动。编辑工作“为人做嫁衣”的奉献精神折射着编辑职业的高尚性, 编辑必须恪守职业道德, 保持平和的心态, 应当以民主、客观的态度对待作者和处理来稿, 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尊重和肯定作者的观点和风格, 才能作到实事求是, 择优录用。
3. 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精神
高校学报编辑具有高尚道德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必须“尊重作者, 治学严谨。”这是我国《著作权法》以及有关的新闻出版政策所规定的一项重要的编辑纪律。对从事思想文化传播与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编辑来说, 此方面的要求, 更为严格。编辑是稿件内容和质量的审查者和把关者。工作作风严谨, 敢于较真, 那么编出来的稿件就会有质量的保证, 会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如果编辑不负责任, 随意编改作者的稿件, 有些拿不准的观点或按照惯例想当然, 或凭自己的嗜好取舍修饰学术论文, 就不仅侵犯了作者的权益, 而且会使稿件失去应有的学术价值。敢于并善于发表不同观点、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学术论文, 正是“双百”方针所要求的, 更是将学报办活、办出特色所必须的。
三、学术期刊编辑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1. 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语言文字水平
杨焕章教授指出“作为一个称职的编辑, 能够胜任编辑所应担当的一切工作, 就必须具备相当高的专业学术水平, 必须是某一学科的专家学者。尽管事实上不可能人人都能达到这个水平, 但作为一个方向, 这个要求是不为过分的。”学报编辑接触的稿件都是具有学术价值的文章, 如果学报编辑专业知识不高, 学术素养平平, 那么他就不具备审稿、改稿及帮助作者提高文稿质量的能力。所以, 编辑就必须具备与自己所编栏目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同时, 鉴于编辑学科的应用性与综合性, 编辑应尽可能地向更多的分支学科方向拓展, 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和形成较独到的见解。
稿件加工是一项细致的工作, 也是编辑过程中最出彩的工作。编辑需要对稿件精雕细琢, 修饰文字、校正差错、统一体例, 这就要求编辑必须有较高的文字处理能力, 能在一定的理论高度上审查稿件质量, 并有可能使稿件更臻完善, 少出纰漏。一篇具有学术价值的稿件, 但语言晦涩难懂, 亦势必会影响它的宣传效果。如果编辑在编辑工作中能作到字斟句酌, 充分展示深厚的文字功底, 将文稿变得语言通顺流畅, 层次清晰分明, 那么这篇文章就会从内容到形式达到较为完美的统一, 成为一篇好文章。学报编辑要作到这一点, 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水平, 牢牢掌握语言文字基本功, 并结合编辑工作努力使专业研究方向与自己工作所涉及的范围相一致, 使自己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鉴赏力, 成为一名合格的编辑。
2. 学报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
学术素养是指在一定文化素质的基础上, 经过后天不断的学习与努力及长期的知识积累而形成的一种意识和潜意识。学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 它包含鉴别能力、判断能力、再创造能力等。只有具备了比较渊博、均衡的知识结构, 并能把隐藏在知识后面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加以消化吸收、融会贯通并付诸实际工作中, 才能形成一定的学术素养。没有较高的学术素养的编辑是不能正确地鉴别和编辑加工稿件的, 他所编辑的学报的学术质量也是无从谈起的。所以, 作为学报编辑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学术素养, 才能胜任这项工作。要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必须紧抓自身建设, 注重在编辑实践中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 努力争取获得继续教育的机会, 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 提高外语水平, 广泛地汲取各个领域的知识。
3. 学报编辑要具备熟练的编辑业务能力
编辑工作是一种特殊的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娴熟的编辑出版技术是每一个合格的编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学报编辑要有熟练的业务能力, 能独立选稿、审稿、组稿, 并能熟练地进行修改和加工、版面设计、校对以及熟练地运用各类字号与字体, 熟练地调整版式, 等等。学报编辑要熟悉编辑工作业务的全过程, 要掌握编辑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懂得编辑工作的性质、特点和发行规律, 努力使出版的学报达到期刊规范化的要求。
4. 要熟练掌握学术规范编排规范
目前, 各个高校学报基本上都在执行《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 。有学者认为, 期刊规范给我们的文化运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规矩, 但其中有关涉及个人隐私信息的无条件袒露又置作者的隐私权于不顾, 这无疑是一种缺憾。我们在强调隐私权立法的同时, 也要关注规范对作者隐私的暴露而寻求其保障对策, 并提醒作者对传扬隐私及恶意骚扰者予以警惕防备。贯彻落实编排规范的主旨在于提高办刊质量, 这与学报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努力提高刊物可读性的宗旨是一致的。只有在编排规范的原则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才能保持自己的风格, 成为广大读者欢迎的学术期刊。所以, 目前学报编辑仍然应该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这就要求编辑熟悉并掌握《规范》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
5. 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较强的公关意识
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 对出版工作的全局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和影响。编辑过程联结着著作过程和印制传播过程, 编辑必然要与作者、读者和出版发行部门发生联系。在选题策划、组稿、审稿、加工整理、发稿、看样、印刷、宣传等各个环节, 编辑都无法孤立地进行工作, 都需与各方面进行沟通和交流来实现出版思路。所以, 编辑更应该在出版过程中养成勤于沟通、互相配合、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在整个编辑流程中, 编辑是桥梁、是纽带, 担负着沟通作者与读者交流的重要任务。一个合格的编辑若想组织到更好的选题, 获取更新的信息, 团结到更广的作者, 就必须具备很强的公关能力, 在选题策划和发行过程中更应有公关意识, 在社会交往活动中, 通过调研, 进行市场分析, 才能充分掌握出版信息, 不断开发、设计出符合市场需要的、有质量特色的选题。编辑在社会交往中还应运用好各种交际技巧, 熟练地选择和运用适当的交往方式和公关语言, 使社会交际活动更好地为实现编辑目标服务。
四、学报编辑应具备的意识
1. 学报编辑应具备信息感知能力和意识
信息感知能力是一种感受和认知信息的能力, 表现为具有必要的信息观念, 并能及时地把握信息, 对信息资源进行精细的分析和利用。编辑工作是一门信息科学, 它通过对出版流通过程的有效控制, 既输入信息展示社会的需求和进步, 又输出信息反过来影响和促进社会。从作者与读者的信息交流过程来看, 编辑是作者与读者的信息交流中介, 他们是通过期刊作为媒介传递和接收信息的。但是, 从编辑与作者、读者的交流上看, 编辑并不是被动地、机械地接收信息, 再传递信息, 而是要对作者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加工、整合, 甚至再创造, 以确保将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传达给读者。被称为信息加工工程师的编辑, 与信息发展关系比较密切, 更应该具有较高的信息感知能力。如果编辑的思想意识僵化落后, 信息过时陈旧, 那么编辑出版的文章势必不能把握热点问题、前沿问题, 使刊物失去新颖性、时代感, 进而导致刊物失去市场竞争力。
所以, 作为信息工作者或传播者的编辑, 无疑应该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 要全面掌握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动向、作者资源状况、社会热点和读者需求等, 要有判断和甄别信息的敏锐性, 能高度自觉地认识信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掌握有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并具备必要的设备操作本领, 对信息资源要有高度的职业敏感性, 并且能对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和利用, 从而提高刊物的质量。
2. 现代期刊编辑要有创新意识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 同样也是学术期刊的灵魂。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应该与科研工作一样, 重在创新, 敢为天下先, 敢于发表探索性、创造性、非传统性的成果、理论、观念, 启发人们的思路, 要着力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 对那些不成熟但有独到见解的新观点要加以扶持。
编辑的创新意识是优化选题、提高精神产品质量的首要条件。一个好的选题无论从内容的选择还是形式的设计, 都应体现出编辑独到的眼光, 独有的特色, 只有这样才能选编出体现时代精神, 高扬时代主旋律, 及时地反映科学研究的新观念、新成果、新问题的好文章。有创新意识的编辑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 善于从总体上把握社会需要, 能够从文化视点的结合中演绎出新的选题思想, 对选题资源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开发, 并能作出效益性判断和可行性分析, 使选题具有独到的文化和学术价值, 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满足读者的需求, 起到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的作用。
3. 学术期刊编辑的服务意识
一本刊物的出版发行, 一方面为作者提供了发表作品的园地, 另一方面为读者提供了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因此, 编辑工作实际上是为作者和读者服务的工作, 编辑工作者要树立为二者服务的意识。
作者是精神生产的主体, 是精神生产第一线上的劳动者。没有作者的写作, 期刊就成了无本之木。作者劳动是编辑劳动的前提, 编辑离不开作者、必须认真依靠作者。反之, 作者也离不开编辑, 只有二者紧密地配合, 才能使作品变成社会产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的出版工作, 是出版工作者和著译者共同的工作,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同志式的互相合作关系。”在任何时候作者都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期刊编辑要有为作者服务的意识, 要牢固树立作者观念, 一定要尊重作者的人格、学术观点和创作风格, 善待来稿, 对稿件的修改要认真慎重, 与作者产生分歧时要及时交换意见, 将稿件的处理结果告知作者, 平等协商讨论, 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刊物出版后要将样刊、稿酬及时寄达, 并注意作者有关信息的反馈, 加强与作者的感情交流, 这样才能稳定作者群, 吸引优质稿源, 为提高期刊的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读者是精神产品的消费者, 是作者和编辑的劳动价值的实现者, 是期刊出版活动中最根本的也是最主要的对象;读者的需求乃是编辑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期刊要想在竞争中取胜, 就必须深入研究读者和潜在读者的需求, 了解读者群体的构成, 以读者为中心来确定选题, 不断为读者提供他们感兴趣的信息。另外, 在字体字号、栏目设置、版式设计等细节上更加符合读者的阅读心理和视觉生理特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损害读者的利益, 是为读者服务的重要前提, 但这并非意味着消极地迎合读者的各种需求。编辑应该本着对社会负责的原则和精神, 对读者的需求作具体分析, 作到既坚持为读者服务, 又对社会负责, 要把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读物提供给读者, 而不是去迎合某些读者不健康的需求。
4. 学术期刊编辑要具备法律意识
依法进行出版活动和依法进行出版管理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在出版领域的具体表现。这就要求学术期刊的编辑不仅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编辑业务水平, 还要有较强的法制意识, 必须及时了解党和国家有关出版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做到知法、守法、用法、尚法。并在工作实践中坚决贯彻, 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和维护作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同时也用来约束自己和限制他人, 以免违法侵权。
5. 学术期刊编辑要有精品意识
质量是学报的生命, 是衡量学报社会地位和编辑出版水平的标尺, 也是期刊编辑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 “精品”意识已经渗透到各个角落, 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 精神需求也同步增长, 这就要求作为生产精神产品传播者的编辑人员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 也即质量意识, 以刊物的高质量参与竞争, 使精品意识贯穿于编辑工作的全过程。
从内容上看, 一本精品刊物, 首先要定位准确, 有正确的政治观点, 明确的传播导向, 不仅要有理论深度, 还要有新观点, 紧跟时代步伐, 这是精品的“灵魂”, 也是真正成为读者的良师益友的前提条件。因此, 在编辑出版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益求精, 编辑的精品意识的必须贯穿到选题、组稿、审稿、编稿、校对和编辑出版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