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身心健康

2024-09-30

青少年身心健康(精选12篇)

青少年身心健康 篇1

摘要: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面临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巨大压力的挑战, 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青少年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积极参与体育运动能够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在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 如何渗透体育运动促进身心健康的观念, 培养青少年的竞争意识和运动能力,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成了关键。文章从身心健康的概念入手, 就身心健康的内在联系以及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的关系进行探讨, 并针对体育运动对青少年身健康的影响, 提出几点建议几措施。

关键词:体育运动,青少年,生理健康,心理健康

1. 前言

在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社会, 人们对健康的认识逐步加强, 关注身心健康已经成为社会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青少年这个特殊群体而言, 他们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时期, 体内新陈代谢旺盛, 身体各个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智力和心理的发育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因此, 抓住这个重要的时期, 积极鼓励和引导他们参加体育运动, 对于青少年身体的发育和体质的增强, 思想、心理、道德、意志和品质的培养与形成等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2. 身心健康的概述

健康是伴随我们每一个人一生的重要财富, 是生活质量的基础, 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 有着丰富深蕴的内涵, 拥有健康才能拥有美丽人生。所谓健康, 就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现代健康的含义是多元的、广泛的。世界卫生组织 (WHO) 对健康的定义即身体、心理及对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其中最为根本的还是身心健康。人作为身体和心理的统一体, 身体和心理是紧密依存的两个方面;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 身体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

3. 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状

当今世界, 社会变革激剧, 信息传播迅猛而广泛, 整个世界在变得日益窄小的同时也变得愈加繁杂。这种状况下生活着的青少年出现了许多问题, 诸如:早恋、逃学、离家出走、吸烟、酗酒、偷窃、自卑、冷漠、孤独、烦恼、甚至自杀等等。这些称为问题行为, 也称为行为障碍, 还称为反常或异常行为。无论怎么说, 这些表现在青少年生理和心理上的行为问题着实令人担忧。

3.1 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状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就一直受到我国党和领导人的关心, 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毛泽东同志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对青少年提出的殷切期望, 并提出青少年要“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 把“身体好”放在了“三好”之首;邓小平同志也多次指出要高度重视青少年的体育工作, 强调体育运动要从娃娃抓起;江泽民同志也曾语重心长地对青少年说:“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 历史地落在你们的肩上, 社会主义祖国的美好将来, 需要你们去创造”;2011年7月1日, 胡锦涛主席在“七一”讲话中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

但是, 目前我国面临着青少年“未老先衰”, 健康水平下降, 亚健康状况普遍存在的问题;据调查显示, 近20年来, 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呈持续下降趋势, 身体素质的一些指标持续下降, 大部分学生每天的锻炼时间未达到1小时, 青少年肥胖率持续增高。

3.2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青少年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具体表现。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 竞争压力的增大, 致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在最新一次全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儿童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百分之十三点九。有关部门对中、小学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 结果发现, 中学生中有五分之二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以上数据显示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疾病较为严重。

4.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

对于青少年这个特殊群体而言, 体育运动的开展与学校体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增强他们的体质, 并对他们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 使他们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增进国民健康不可缺少的途径, 同时也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新的学校体育课程标准深入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明确提出要把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肯定了体育运动对于增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积极意义。科学的体育运动能够真正意义上的起到“减负”、“减压”的作用, 而真正得到释放的学生才会更轻松, 更好地投入学习, 学习负担地减轻也让青少年们有充足的时间展开体育活动。

4.1 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正常生长发育

人体的生长发育, 是个体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生长发育包括了有机体各器官系统在形态结构和机能上的变化。青少年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时期, 通过适度的体育运动能促进青少年骨骼健康地生长与发育, 这是非常重要的。运动加速了血液循环使得骨组织的血液供应大大改善, 从而促进造骨过程进展加快, 与此同时, 经常参加室外活动, 通过日光照射能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 加速了骨的钙化, 使得骨质更加坚实。

4.2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青少年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与灵韧等素质。这些素质男生的快速增长发生在12-22岁, 而女生则在11-14岁, 因此根据这一个生理特点制定体育锻炼计划, 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 有助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4.3 体育运动可以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 经历着身心各方面的急剧的变化, 心理特点为:敏感、情绪化、叛逆、孤独、迷茫等方面。专家指出, 青少年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才改善消极因素, 促进与维持心理健康。通过体育运动, 加强个人体魄的锻炼, 有利于调节人体各部分器官的生理机能, 增进身体健康, 保持旺盛精力, 提高大脑工作效率。可以通过体育运动这样的集体活动, 友善地与同伴、朋友交往, 这样能促进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 体现自身存在的社会价值, 领会生活的乐趣。

小结

身心健康对于青少年群体的成长来说非常重要, 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关系到青少年本身生理和心理的发展, 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 关系到民族的富强。然而,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过程中, 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然, 体育运动中一些负面的因素会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造成消极的影响, 但是, 相信只要能够正确对待体育运动, 科学合理的进行体育运动, 就能够促使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忠伟主编.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6.

[2]韦继康, 郭清和主编.青少年身心健康研究与指导.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6, 6.

[3]辛自强, 池丽萍.社会变迁中的青少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12.

[4]刘守旗主编.当代青少年心理与行为透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7, 6.

[5]季浏主编.体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5.

[6]唐征宇.关于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探讨[DB/OL].2005, 5.

青少年身心健康 篇2

通过资料收集 , 调查 , 分析 , 可以让更多青少年认识到吸烟有害健康 , 影响家庭和谐 , 从而能远 离香烟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 健康成长.通过我们的社会调查问卷中 , 初步了解了青少年的吸烟原因主要是 :好奇心和受环境影响.各个吸烟的青少年的吸烟理由不同, 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 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以 下就是经过我们筛选的几点他们的观点: A 同学:“我认为应该是他们的时髦心理做怪,他们一般认为吸烟是一种时髦,不吸烟就会 落伍,只有加入吸烟队伍,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赶上时髦。”

B 同学:“好奇心理是主要的原因,他们一般是在好奇心理下开始抽烟的,什么事都要试一 下,这样就导致了他们染上烟瘾。”

C 同学:“一些同学总喜欢模仿, 青少年模仿心理强, 见到伟人在思考问题是总是叼着根烟, 自己就模仿他们,认为自己就好象伟人那样伟大了!”

同学们的看法是对的,下面就是社会上的一份调查结果: “全国少年儿童禁烟宣传调查活动”的调查结果表明,认为青少年吸烟是由于“好奇”的 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 27.6%;在受周围人影响的原因中,受周围同学影响的人数占 23.5%,受家庭、社会影响的人数占 21.3%,此外还有媒体等方面的影响;认为青少年 吸烟是为了增添个人魅力的占总数的 20.1%;认为青少年吸烟是迫于学习、生活压力的占 总数的 5.6%;属其它原因的占总数的 1.9%。

调查结果表明, 我国烟民的人均年龄在不断下降, 初始吸烟的年龄 1996年比 1984年提前了 3岁,年龄最小的烟民仅 7岁。北京大学医学部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孙江平博士介绍说, 在 1999年面向 186所中学的 11957名学生的调查发现,有 22.5%的学生尝试过吸烟,开 始吸烟的年龄平均为 10.7岁, 83%的吸烟学生并没有遇到过因年龄小而买不到烟的情况。调查显示, 84.5%的少年儿童都能认识到吸烟不仅对吸烟者本身和被动吸烟者身体有害, 而且会造成空气污染。一部分少年儿童认为,男性吸烟属于“正常现象”。近90%的少年儿 童赞成禁烟,其中女孩人数多于男孩。“影响国家利税”和“禁止不了,没有作用”是不赞 成禁烟的主要原因。不少人提出,禁烟的最好办法是寻找“替代品”和“杜绝烟源”。看来,烟民已经朝着年轻化,女士化发展了,再不杜绝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吸烟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吸烟对发育成长中的青少年的健康危害很大, 对骨骼发育、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生殖系统 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青少年时期各系统和器官的发育尚不完善, 功能尚不健全, 抵抗 力弱, 与成人相比吸烟的危害就更大。此外, 由于青少年呼吸道比成人狭窄,呼吸道粘膜纤 毛发育也不健全, 因此吸烟会使呼吸道受损害并产生炎症, 增加呼吸的阻力, 使肺活量下降, 影响青少年胸廓的发育,进而影响其整体的发育。

烟草中含有的大量尼古丁对脑神经也有毒害, 它会使学生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学习成绩 下降。调查发现,吸烟学生的学习成绩比不吸烟的学生低。此外, 青少年正处在性发育的关 键时期,吸烟使睾丸酮分泌下降 20%-30%,使精子减少和畸形;使少女初潮期推迟,经 期紊乱。青少年吸烟还会使冠心病、高血压病和肿瘤的发病年龄提前。有关资料表明, 吸烟 年龄越小,对健康的危害越严重, 15岁开始吸烟者要比 25岁以后才吸烟者死亡率高 55%, 比不吸烟者高 1倍多。

所以,吸烟的危害是多方面.那应该如何让青少年远离香烟呢? 在我们的社会问卷调查中,同学们的意见是多彩多样的,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国家方面:严查向未成年出售香烟的行为.家庭方面:家长对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子女进行严格管教, 明令禁止他们吸烟, 帮助他们健康 地度过心理不稳定期。

青少年身心健康 篇3

舞蹈教育对生理发育的影响

舞蹈是展现人体动作魅力的艺术。青少年时期正是身体机能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失去双臂的人之所以能够通过训练,熟练地运用脚去吃饭、写字,那是因为运动改变了身体的部分机能。解剖学研究表明,短骨、扁骨以及一些不规则骨的内部是由“骨小梁”构成的。而“骨小梁”的排列是由人体所受到的压力、重力以及肌肉牵拉的方向所决定的。因此,当人体所受到的压力、重力以及肌肉牵拉的方向有长时间的改变时,也会使“骨小梁”的排列发生变化,进而改变骨的形状。这也就是说,在骨骼进行生长发育的阶段,通过系统的训练可以使受训者的关节得到改善。

此外,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受训者的身体形态也在发生着改变,这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如,柔韧拉伸训练和力量训练能够提高肌肉的弹性,减少脂肪,使其变得匀称,且增加了美感。同时,舞蹈训练对少年儿童的身高增长和身体围度的全面均衡发展也起着积极作用。有研究表明,相同性别和年龄的学生,有过舞蹈训练的比没有过舞蹈训练的身高平均要高出4~8厘米,且身体围度也要匀称很多。

其次,舞蹈训练过程也是一个全身心互动的过程,呼吸、跳跃、下腰、旋转等一系列动作的运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心肺功能。另外,舞蹈训练对左右脑的开发和利用也有着显著的作用。因为每一个舞蹈动作的变化,都要受到大脑的支配,舞蹈训练也是对大脑的训练。所以通过舞蹈训练可以把一个人的大脑变得更加灵活、健全和周密。最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了舞蹈后,会把舞蹈中对肌体的运用延伸到具体的生活中,进而改变一些不良的习惯,如,驼背、弓胸、端肩、四肢不协调等,有利于形成优雅的气质和体态。

舞蹈教育对才智发展的促进

舞蹈教育对才智发展的影响亦是多重的。

首先,是培养了受训者的心理素质。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习舞蹈是一个艰苦、持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的初期会有很多孩子选择放弃,因为外表越光鲜,付出的汗水与泪水就越多。然而,恰恰是这种苦和累,潜移默化中锻炼了受训者的意志,挑战了受训者的心理极限,增强了受训者吃苦耐劳、知难而上、永不服输的精神,进而培养出良好的心理素质。

其次,提高了受训者的注意力、记忆力和应激能力。大家都知道,舞蹈教育一般都是从孩童抓起,而孩童是最没有耐心、最不能集中注意力的群体。舞蹈教育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动作和肢体表现,不仅可以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更能够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第三,舞蹈教育还有利于提高受训者的记忆能力和应激能力。举个简单的例子。两个同样年纪同样性别的学生,如果一个有过舞蹈训练的经历,一个没有,那么有过舞蹈训练经历的学生在进行公开场合的表演或者演说时,肯定会比没有过舞蹈训练经历的孩子表现得好,这是因为在舞蹈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记住每一个肢体动作,还要学会处理突发事件。

最后,就是舞蹈教育有利于培养受训者的创作能力和想象能力。舞蹈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持久不衰的艺术,主要是因为它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和适应着时代的发展需要。在此过程中,尤其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两种新鲜血液的注入。而在具体的舞蹈训练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接触到前人的创作瑰宝,亦会在不知不觉中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

舞蹈教育对德育素质的提升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著名舞蹈家吴晓邦也曾说过:“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舞蹈作为一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亦是如此。

一般来说,每一支舞都有自己的主题,而这一主题往往都具有情节性、故事性以及一定的教育意义。因此,学生在学习、排练、表演时,会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事物的真、善、美。而且,舞蹈也是一种集体的活动,除单人舞外,双人舞、三人舞、群体舞都需要舞者拥有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此外,舞蹈不仅能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也会在心灵上给予我们冲击。如,戴爱莲先生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创作的《思乡曲》,通过舞蹈的肢体语言,形象地为人们展示了沦陷区难民背井离乡的凄苦生活景象,表现了舞者深深的爱国之情。吴晓邦先生的舞蹈作品《义勇军进行曲》树立了一位爱国战士的光荣形象。通过该战士由奴隶到觉醒后参加抗日大军的经历,体现了中华儿女不惜牺牲自己来保卫祖国的大无畏精神。陈维亚先生创作的舞蹈《秦俑魂》,不仅体现了我国古典文化的精粹,更把浓烈的民族情感贯穿其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秦俑的壮美和中华文化的深邃。

舞蹈教育对审美情感的引导

审美意识的丰富完善是人类精神生活是否丰富的重要标志之一,不仅能够有利于人的心理结构的健全,更能使人的人格得到完善。随着音律翩翩起舞,这不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人们审美意识的本能表现。换句话说,受教者舞蹈艺术审美能力的形成过程,实质上也是塑造其艺术境界的教育过程。因此,受教者在体验舞蹈的过程中,不仅借助耳听、目视,而且与动觉感官一道感知着生命的跃动、力量的喷发和生生不息的追求、期盼。从这些源于人类生命本质的体验和源于心灵深处的对于真、善、美的高扬中,使人们更深切地体味到生命之美、人性之美。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康的强大源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舞蹈教育的过程就是让学生认识美、感知美、展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在舞蹈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舞蹈,这对他们来说不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陶冶了情操,开阔了视野。舞蹈是流动的音乐、运动的诗、跳跃的画,当学生和这些美好的东西进行交流之时,也会让他们由衷产生对人类的热爱、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幸福生活的珍重。因此,舞蹈教育不仅是对个人艺术修养的教育,更是对整个人类境界的优化和完善。

舞蹈教育对知识结构的影响

舞蹈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是人类生活实践活动的情景模拟再现。因此,舞蹈堪称为一个微缩的小型世界。各种各样的舞蹈为我们开启了了解世界的大门,在这方面舞蹈的功效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比如,通过学习舞蹈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民族的民俗习惯、传统文化以及他们的民族性格特征。通过祈求神灵庇护、祭祀祖先的宗教、祭祀舞蹈能够了解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对祖先的怀念。通过社交舞蹈可以增进人们的友谊,联络人们的情感。各种健身舞、韵律操更是把体育运动带到舞蹈动作中,使身体锻炼和舞蹈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由此可见,“舞蹈是一门最能表现人的生命情调,最直接有力地展现人的生命力的艺术,它在原始时期曾是人类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艺术,而在未来,它又将再一次经历其黄金时代,即它又将成为与人的生命活动融合最为密切的艺术。”笔者坚信,随着社会的进步,舞蹈教育的功效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舞蹈教育的作用也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作者单位:河南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

青少年身心健康 篇4

1 贻拳道的起源

跆拳道最早出现在朝鲜半岛。在20世纪60年代之初韩国就大力促进跆拳道的推广和普及。正是因为韩国的努力至今跆拳道已经成为一项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一定影响力的运动。跆拳道动作建立在人类防御本能的基础之上,通过后天的训练和加强使其成文人的一种主观信念,将其由单纯防御变成防御和攻击并重最终让跆拳道动作达到一种自动化的阶段。

跆拳道的精髓在于对关节的锻炼。跆拳道教育以关节训练为纽带达到提高身体柔韧性的目的。通过跆拳道学习可以帮助培养学生“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因此跆拳道训练不仅仅是训练学生的身体更是对学生精神世界的训练。通过跆拳道可以帮助促进学生的精神领悟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因此跆拳道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修身养性,是一举两得的事情。而在体育运动之中,跆拳道也有着浓厚的文化背景。因此跆拳道教学应该首先要弄明白跆拳道教学和学生心理发展的联系情况以此来制定教学计划,保证青少年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

2 当前青少年生理、心理健康情况

社会和时代的高速发展不仅让学生享受到了更加科学的教育同时也使得学生背负的压力越来越大。学业难度的不断提高和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使得青少年在社会生活之中承担着庞大的压力。而青少年在这一时期正好处于心理、生理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庞大的压力使得学生的心理往往会出现一些复杂的冲突矛盾,这往往会使得青少年的情绪不稳定。如果此时不能正确的对其进行疏导和教育最终会造成青少年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到青少年正常的学习、生活还有情感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此外,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使得青少年的生理健康水平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社会经济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青少年的身体形态和生理功能等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肥胖者的不断增加和呼吸、心血管系统机能的下降都使得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经济的高速发展却使得青少年的身体情况每况愈下,这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重视,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保证社会的正常快速发展。

3 跆拳道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关系

跆拳道训练的核心所在是调动人体全部的器官为强身健体而努力。只有将全身所有的精力统一整合利用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发展。跆拳道主张通过刺激脑细胞的方法促进人的体力还有脑力的发展进步。青少年进行跆拳道训练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洞察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高强度的锻炼可以帮助青少年释放压力、培养青少年的自信心并最终达到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比如心肺功能是人体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所在,对心肺功能的锻炼和促进是身体健康发展的核心所在。而青少年进行跆拳道训练可以明显改善心肺功能。调查研究表明坚持进行跆拳道训练的人在年老之后其心肺功能仍然十分强大甚至可以达到接近青年人的地步。由此我们不难发展,经常性的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对人体的心肺功能产生积极的作用,保证心肺功能活力的延续。

跆拳道除了可以促进青少年生理健康发展之外同时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作为一种排遣压力的方式跆拳道可以帮助青少年释放积压已久的压力,是治疗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一剂良方。笔者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班级里让学生自由选择是否参加跆拳道训练。询问方式不是以教师的身份而是在课间的时候和学生随意提起。在获得一部分人的肯定之后笔者就与他们约定每周的一个特定时间到跆拳道训练场地进行训练。不参加的学生也不会受到任何方式的批评。笔者发现一开始大家训练的时候积极性就比较高,在进行一段实践的训练之后,参加跆拳道训练的学生明显变得比较之间更加的阳关和开朗,训练过程之中学生们之间相互交流和玩笑大大促进了学生关系的融洽。并且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跆拳道训练之后明显可以感觉到学生焦虑、抑郁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缓解,成绩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甚至发展到后来之前没有参加跆拳道训练的学生也主动要求参加训练。

青少年的跆拳道训练对于帮助青少年改善人际关系、培养青少年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青少年消极心理因素的处理也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在跆拳道训练过程之中通过不断的交流合作与磨合可以帮助提高青少年合作之中竞争的意识,帮助青少年树立独立意识训练青少年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训练或者比赛遇到困难的时候让青少年通过加油鼓劲的方式增强其抵抗打击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耐挫折性。通过跆拳道运动帮助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这样一来当他们进入社会之后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就会明显增强。在跆拳道教学之中“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教学会始终穿插其中,以此来培养青少年谦虚谨慎、从容恭敬的高尚品德,培养学生尊师重道、一诺千金的思想认识。因此可以说跆拳道教学也是在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学,其对于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发现跆拳道教学可以锻炼青少年的意志和心智,帮助青少年形成积极乐观的心理和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心理认知。跆拳道教学对于青少年的作用体现在生理上的就是强身健体,帮助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体现在心理上的就是帮助培养青少年果敢坚毅、拼搏向上的积极心理认知,让青少年变得更加的顽强、自信。随着跆拳道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跆拳道作为修生养性的好选择,甚至有不少女孩子将跆拳道作为塑造完美身材的第一选择。其实不管是健身还是修身跆拳道都能够让青少年得到满意的效果。

4 关于跆拳道教学的一些建议

跆拳道作为一门独特的体育项目可以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锻炼方式。跆拳道练习在锻炼青少年促进其生理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让青少年学到了一些格斗技巧,这种富有特色的体育方式帮助锻炼了青少年的毅力,让青少年早早就形成不怕吃苦勇往直前的高尚品格。这些品格是成为一个领导者必须要具备的因素。同时这些因素又能够促进青少年自信心的建立和发展,让青少年有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进一步帮助青少年积极心理的形成与发展。除此以外跆拳道教学一定要注意“内外兼修”将跆拳道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跆拳道教学不仅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青少年又正值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对于青少年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使得青少年得到有效的锻炼。

总而言之,青少年进行跆拳道学习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通过跆拳道教学帮助学生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让青少年能够承担起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重任。

摘要: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重视的问题。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当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有调查数据表明当前青少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同时其身体素质相比较从前也存在有一定的滑坡倾向。笔者认为应当利用跆拳道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帮助促进青少年的发展,让其生理和心理都达到一个健康的状态。

关键词:跆拳道,青少年,身心健康,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董海军,陈仁花.上海市普通高校新生体质健康状况及促进研究[J].内江科技,2013(6):108-109.

[2]沙磊,杨阳.论跆拳道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促进作用[J].商,2012(23):237.

[3]杨扬,陈泓任.浅析跆拳道训练对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1):172.

[4]张浩.浅析跆拳道运动与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J1.科技信息,2012(7):488-489.

[5]郝宪祥.从青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及选材指标谈跆拳道的训练[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8):61-62.

青少年身心健康 篇5

早上,天津市就启动了“关心少年儿童健康行动计划”,针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实际探索。当前,确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牵制和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如基层体育教师不足或水平较低,影响青少年身体素质提高;课外活动场所、设施匮乏或简陋,影响青少年课外运动水平提高;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依然存在等等。5年来,我们坚持不懈,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探索。据统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分别为%、%、%;是%、%、%,是%、%、%。实践证明,我区在校青少年身心素质得到提高。

总结过来工作,我们主要是坚持六个不放松。具体是:

一、抓住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健康第一的理念不放松

我们始终将提高领导小组成员和全社会的认识作为重中之重,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深入推进活动实施。,我区成立了以区政府办公室一名副主任为组长,教育、体育、卫生、团委、工商、药监等部门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的宝坻区行动计划推动组。根据实际工作范畴,明确了推动组成员职责分工,制定了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实时对因工作调动、离岗休息等原因,离开原单位的推动组成员进行调整、充实,保证推动组领导班子健全。坚持定期会议制度,我们每季度召开一次推动组成员会议。主要是听取各单位围绕青少年健康行动计划,结合本单位职能,工作开展情况。对各单位的工作进行检查、分析、提出改进意见。我们还将每年第四季度会议,作为总结工作、布置新任务的时间,总结全年的工作成绩,安排来年任务,使各成员单位行有指南,动有方向,保证各项工作落实。五年坚持下来,提高了大家对关心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思想认识,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抓住学校课间活动和社区健身运动开展,努力提高青少年健康不放松

学校以阳光体育和体育与艺术2+1项目为载体,社区借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大力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

一方面,协调教育局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坚持做好体育教师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和基本功比赛,提高体育教师业务素质,增强实际教学效果,解决乡镇学校体育教师不足的现状,为开展活动奠定扎实基础;二是推动学校体育活动开展。按要求确保中小学体育课开齐、开足。收集了《学校趣味体育游戏集锦》和《民间体育游戏》供中小学选择使用,丰富中小学大课间活动,提高广播体操和体育游戏活动质量,潜移默化地在青少年心中树立了“健康第一”和“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三是配合活动开展,组织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篮球和乒乓球比赛、体操汇演以及“宝坻区中小学体育游戏比赛”等,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四是将各校开展青少年身心健康行动效果,列入教育局对基层学校的千分评估考核体系,作为重要内容参评,极大地调动了各校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协调体委等有关部门,借力全民健身运动开展,主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建好社区活动场地、健身广场等,搭建好活动平台,设立乒乓球、篮球等适合青少年的体育项目,满足他们校外活动需求;二是安排好活动时间,中午、晚上放学后和节假日对青少年开放,保证他们合理安排学习和活动时间;三是发挥好老同志作用,组织好青少年校外活动,既做到老少同乐,又保障青少年活动安全。共3页,当前第1页123

三、抓住为青少年活动办好事、办实事、真办事不放松

我们在为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锻炼身体,提供和创造了必要条件,协调各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实事、好事,体现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真办事。据不完全统计,仅,各单位在改善青少年活动方面资金投入达830多万元。如今年1月,通过协调,我们为全区在校青少年提供足球10000个、运动套装720套、运动单裤6730个,均已发放到各中小学校,保证每8个人一个足球。又如区体委加大健身广场建设力度,近几年建设数量均呈两位数增长,在全区766个行政村中,已经有647个行政村建立了健身广场。再如各有关乡镇村在区体委建设健身广场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扩充活动场地、增加活动面积、丰富活动项目、配备活动设施、改进活动方式,为青少年开展健身活动提供了良好条件。

区教育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支持下,近几年累计投入资金3800多万元用于学校修建操场、更新体育器材等,有效满足了在校青少年活动需求。

四、抓住发挥“五老”作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作贡献不放松

组织“五老”发挥好作用,对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因此,我区在乡镇村成立关心青少年儿童健康行动小组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老同志职责。一要大力宣传青少年健康成长知识,提高青少年参与活动的意识,使健康理念扎根青少年。如我们整理的《校园趣味体育游戏集锦》和《民间体育游戏》,老同志不仅参与收集、起草工作,而且积极宣传。二要组织好青少年校外活动,丰富青少年活动内容,改进活动方式,将青少年吸引到健康文明的活动中来,以此减少不良文化的影响。如在每年开展的8月8日全民健身活动周的活动中,老同志积极参与协调组织,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三要结合青少年成长实际,加强涉及青少年体育、卫生方面的调研,提出改进意见建议,为有关部门改进工作提供依据。近三年来,共有30多名老同志分别以不同形式提出建议45条,被有关部门采纳,促进了工作开展。

五、抓住宣传典型,推广典型经验不放松

宣传典型,以点带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始终作为推动全区工作开展的重要方法,一贯坚持。4月29日,我们在口东镇黑狼口中学召开了大课间活动展示现场会,实地观看了青少年开展活动情况,推广了该中学的经验和做法。乡镇街道关工委主任、常务副主任(老同志)、部分村关工委和总校长参加了会议。此后,大课间活动在全区所有学校得到开展,掀起了校园课外活动的高潮,使学校阳光体育和体育与艺术2+1项目走上规范化、科学化道路。在每年的关工委工作会议上,我们都有介绍关心少年儿童健康行动计划开展情况的内容,邀请部分基层单位介绍经验和做法。如史各庄镇杨辛庄村开展青少年校外活动的做法,在区关工委成立15周年纪念大会上作了发言,反响很好,使此项活动在各乡镇村得到有效推广。

六、抓住发动社会各方面,支持青少年健身运动开展不放松

全国青少年健康饮水示范单位 篇6

4月29日由全国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领导小组会同中国食品杂志社共同主办“全国青少年健康饮水示范单位”授牌仪式活动在大兴安岭加格达奇举行。

近年来,关于饮用水的讨论从未停息,消费者对于“生命之源”的关注度丝毫不减,5月24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将正式出台,饮用水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该标准的出台对饮用水行业的影响可谓深远,不论是对标签、标识做出的相关规定,还是对包装饮用水进行的新的分类,都给饮用水行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值得一提的是,包装饮用水新国标的出台也给天然矿泉水带来了福音,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了天然矿泉水,了解了天然矿泉水和其他饮用水的不同,从而在购买饮用水时有了准确的参考。

古里火山的天然矿泉好在哪?

2010年9月,加格达奇林业局委托黑龙江省904水文地质勘察院对古里火山三条沟系进行了实地勘测,专家分析报告认为,古里火山周边深部构造既有储热空间,又有多处锶和偏硅酸含量均超过国家标准的优质矿泉水源,后又委托三家权威检测机构先后对火山下的一天然涌泉水样进行检测,其中含锶1.21-1.735mg/L,含偏硅酸36.92-54.2mg/L,两项界限指标均超过国家标准,是大兴安岭唯一的两项界限指标超国家标准的优质矿泉水源。

隶属于同一投资方的大兴安岭古里火山饮品有限公司和北京华夏强龙商贸有限公司共同承接了作为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地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古里火山天然矿泉的开发工作。该公司始终以为消费者提供无二次污染的原古生态天然饮用水为目标,产品天然融入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有效提高人体对营养的吸收和转化,软化心血管和改善骨骼强度,古里火山天然矿泉水是高锶、高偏硅酸、低钠的弱碱性复合矿泉水。

大兴安岭古里火山饮品有限公司获得全国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的“全国青少年健康饮水示范单位”。在授牌仪式上,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计斌说,“大兴安岭是国家的一个生态功能区和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大兴安岭对于矿产开发的开采方式和环境保护都有严格要求,但是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已经作为大兴安岭一个很重要的产业。古里火山天然矿泉水,经过世界仅存的基性、超基性的过钾质火山岩层的孕育,比其他企业的产品更有特点。也非常感谢全国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行动领导小组、中国食品杂志社、国家青少年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医促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的领导和专家来为大兴安岭古里火山饮品有限公司授牌,这既是对企业的支持,也是对大兴安岭和国有林区转型的支持”。

荣誉即责任

“十二部委成立这个青少年食品安全领导小组,主题就是关爱青少年的健康,这个健康,是除了在座的还有更多人的一份责任,企业首先要把这份责任落在自己身上。大兴安岭古里火山饮品有限公司有这么好的水源资源,更要建立自己的特色,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希望企业成为大兴安岭响亮的名片,示范单位真正要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大兴安岭古里火山饮品有限公司是全国青少年食品安全行动领导小组在全国范围内授予此称号的第一家企业,所以,这是对企业的一种信任,对于企业来讲更是一种责任。参观了大兴安岭古里火山饮品有限公司的厂区和水源地周边环境之后,我觉得水源选的是好地好水,该公司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如何做的更好,并做强做大。当地领导要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各方面的地方政策对企业实行优惠,为企业落户大兴安岭,推广品牌市场,给与倾斜性政策扶持。也希望通过这次授牌,企业要把地方领导的信任变成责任,既然讲了就要付诸行动,今后不仅要做到,而且要做好。”全国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秘书长陈月仙如是说。

“希望企业要以此次所获荣誉为契机,争取占领行业先锋。”中国食品杂志社副社长陶震表示,“作为媒体,要做到立足产业,服务企业,为政府和企业搭建一个桥梁。经过了前期的考察和实地调研,感受到大兴安岭古里火山饮品有限公司是一个实力和社会责任感兼具的企业,正如陈月仙秘书长所讲,这是荣誉也是责任,只有担得起责任,才能把企业做强做大。今天我们看到了这么一个怀揣梦想年轻的团队,相信明天能看到梦想实现的一刻。”

立足水源 展望未来

北京公共健康饮水研究所所长李复兴抱恙前来,更改其他活动行程参加此次活动,在谈到水源问题时,这样说道,“中国应该在好水公布上有话语权,大兴安岭发现好水,我肯定要来,条件和环境都不是问题,是责任使然,因为好水都是带着健康保证的水,大兴安岭能发现这样的好水,是国家之幸”。

“参观完厂区,我有这样的感受:布局和硬件设备都不错,简单实用,工序都很严谨,比如活性炭处理、沙滤处理等,尤其是瓶盖都是经过双氧水消毒、紫外线消毒、烘干,厂房布局都很合理,细节工作做的都很到位。”

在授牌仪式结束前,大兴安岭古里火山饮品有限公司、北京华夏强龙商贸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缪岩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企业的概况和发展前景规划,“我们企业设有专业的采购中心,引入专业的采购、评估体系,与中国顶尖的机械、包装材料企业合作,建立高标准的工艺要求,保证了一流的产品品质;有专业的物流中心,引入欧美食品业的仓储和运输标准,与中国大型物流公司合作,建立了高效、安全、快捷的物流通道;有饮用水行业一流的研发中心、检验中心,提供同行业最专业、最精细的产品研发和检验保障;有专业强大的市场营销中心以及营销策划、管理顾问团队,为我公司产品在市场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专业支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秉承环保理念是我们的立业之本,生产健康产品是我们始终不变的目标,我们将致力于保护水源、建设环保企业的事业,通过3—5年的不懈努力,扩大水源地周边环保区域,引入制药行业的生产标准,创造国内瓶装水的行业新标准,成为中国瓶装水行业的推动者、中国环保型标志性企业,带动及引领瓶装水行业的健康发展、关注青少年的食品安全及饮水健康。

获此殊荣,公司将在原强有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水处理工艺,单独增加新的设备流水线,开展以全国青少年健康饮用水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公司还计划在2016年寻找更高品质水源,建立第二家环保生态型瓶装水厂,2017年研发使用可降解包装。”大兴安岭古里火山饮品有限公司总裁孙泽宇也表示,“大兴安岭古里火山饮品有限公司一直秉承着品质第一的经营理念,致力于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天然饮用水,希望在今后能够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希望通过关注青少年饮水安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青少年身心健康 篇7

一、武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1、对青少年形成爱国主义崇高精神有重要作用

中国武术史上, 很多武艺高超的人和普通习武者都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首要目标。他们为保卫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不为个人私利而秉承大义, 不畏强暴而以鲜血和生命捍卫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完整。南宋民族英雄岳飞武艺超人, 曾多次抵制金人侵略, 精忠报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其光辉业绩为后人所传颂;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以及少林寺僧人刻苦研习武艺, 抵抗倭寇的侵略, 使民族精神大振。近百年来, 在帝国主义侵略和瓜分我国的关键时刻, 许多武林豪杰纷纷挺身而出, 为国家和民族的存亡甘洒热血。作为青少年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 因为一个民族的振兴要从孩子抓起, 反之一个民族的衰败也是从青少年开始。青少年通过学习武术, 无疑培养了他们穷尽其理勇于探索和追求独立人格的精神。

2、对青少年意志品质的影响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 支配行动, 克服困难, 以实现稳定的心理过程, 是完成任务的重要心理保证, 具有目的性、自觉性、果断性和自制性、坚韧性等品质。中国有句谚语, “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武术的学艺和练功也是如此, 它不仅要求练习者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而且还需要常年不懈, 持之以恒。武术练习的初学者是比较枯燥乏味的, 无论是套路、散打或是健身气功, 入门都是比较难懂也不容易掌握, 恰恰就是这种时候反而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 等你练习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你的感受会有新的变化, 在这个时候兴趣也变得浓厚了, 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像一个人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起初都是比较难以踏入社会, 但是等你融入社会时也就不觉得难了, 贵在坚持。练习武术也会有高峰和低谷, 这时往往你的水平会停止前进, 考验你的时候就是现在, 能否坚持到最后就意味着你能否走向成功。青少年通过练习武术可以磨练他们的意志品质, 在困难面前不轻言放弃, 在迷茫的时候能坚持自己的信念, 久而久之他们的意志会变得非常有韧性, 家长也不必害怕他们在偶尔一次失败中彻底被打垮, 因为练习武术时获得的感受使他们不惧一切。

3、对青少年智力发展的影响

练习武术对智力的发育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练习武术套路讲究内外兼修, 神行合一, 练习者在做动作时必须精神高度集中, 而且要配合呼吸和动作协调一致。在练习格斗搏击更是要充分调动神经中枢, 在最短的时间里要对外界的信息进行筛选, 做出正确反应。

4、对青少年性格的影响

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 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 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实践研究证明, 武术运动的这一特点使经常从事武术运动锻炼的青少年, 具有行动活跃和外向性的个性特点, 他们的兴趣范围较广, 工作学习效率高, 社会动机较为强烈, 在团体中地位较高, 受人尊重。

二、武术对青少年身体健康发育的影响

武术是一项激烈的搏击运动, 其作用符合人体的生理特点。经常练习武术套路或武术搏击, 可以有效地提高练习者的耐力、速度、力量、柔韧和敏捷性等身体素质。学习武术需要活动全身的肌肉和关节, 因此, 它是一项较全面的运动, 武术是把手、脚、眼、身、全身所有非动不可的部位还有神经中枢作整体性的组合, 遵循科学的原理进行连接。

武术还具有瘦身健美的功能, 青少年通过练习武术可以知道, 它不仅是一项技击的体育项目, 而且还是一种精美的表现艺术和行之有效的瘦身方法。青少年在训练中, 由于运动时间持续加强, 负荷逐渐加大, 身体内的各脏器官新陈代谢加快, 促使身体的直接能源消耗尽最后消耗脂肪已达到瘦身的效果。由于武术套路动作追求快速攻防之间的转换, 练习者要调动的不止是肌肉的最快反应还有大脑高速分析给出的精确判断, 所以练习武术可以这样说--外练筋骨皮、内练神经气。

三、结果与分析

1、武术可以说是较理想的运动

因为武术作为本土文化, 经历上千年的沉淀, 它本身有着不可磨灭的东方文化气息, 随着历史长河的孕育, 武术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自我重生, 当今武术依然发出那耀眼夺目的光芒;武术练习者首先要忠孝当头、尊长爱幼、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所以通过武术可培养出有崇高理想、有高尚道德、有正义感、有世界观且能辨是非的社会有用青年。因为练习武术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和难以真正入门的阶段, 这恰恰能养成青少年勇往直前不怕艰难万苦的精神, 成为勇往直前探求真理的求知者, 而当今社会就非常需要有这种精神的新鲜血液来给整个社会带来新的生机。

2、内外兼修

作为武术学习者的青少年应深刻认识武术“内外兼修”的宗旨, 它既是传统文化、技击术、健身手段, 也将处事态度、人生价值观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此, 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发展武术教育, 在全民健身的大方针下武术的发展应从青少年抓起, 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应该也应将弘扬传统文化并重。武术的教育对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 把武术教育的修养赋予在社会道德规范之中, 使青少年教育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新鲜的生命力,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新型社会主义国家, 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准发挥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明辉, 熊俊华, 黄卓.论武术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方面的作用[J].2009 (7) .

[2]杨永强.论武术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7 (5) .

青少年身心健康 篇8

1 一次次较量,一幕幕情景,一组组数据折射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状况

1.1 一次次较量令人忧心

13年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一篇关于中日少年比较的文章――《夏令营中的较量》曾震动中国教育界,引起人们对青少年体质、意志及生存能力的担忧。文章讲述了1992年8月,77名日本少年和30名中国少年一起参加内蒙古草原探险夏令营,要求两国少年负重20千克,至少步行5千米。整个过程中,中国少年逃避困难,甚至中途退出;而日本少年则凭借顽强的意志,战胜了种种困难,坚持到了最后。令人悲哀的是,13年后的今天,他所揭示的问题,不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进一步加剧了。2006年8月末,一次中日韩三国学生参与的定向挑战对抗赛显示:中国中学生在运动中的耐力水平和运动后的恢复能力都远低于日韩学生。比赛时日韩学生感觉不到累,而中国学生早已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比赛前即有中国学生因中暑而退出[1]。

1.2 一幕幕情景,令人担心

“每年中考高考都有人晕倒在考场上,有人甚至中途退场无法完成考试”;“每年大一新生参加军训活动量并不大(如站军姿),却有许多学生因身体虚脱,体力不支,晕倒在地”;“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好,营养能够跟上,个子普遍高了,体重也增加了。但身体素质却越来越差,就连升国旗都会有人脸色苍白,站立不稳,甚至晕倒,而升旗仪式总共不过20分钟”;“现在的中小学生白白胖胖、高高大大,身体素质实在是太‘虚’了。有些学生绕着不大的操场跑几圈就精疲力竭,好像‘要了他的命’。而对以前的学生来说,那简直是‘小菜一碟’,一些学生臂力差到连单双杠都上不去,一些女生做仰卧起坐,没做几个就大喊‘累死了’一些女生上铅球课,别说推铅球,光是手持铅球,就有一大半人‘哎哟哟’地大喊‘拿不动’”。几位受访的县教育局长,高校学生处处长、小学五年级班主任,中学体育教师,无不忧心地告诉笔者。笔者近日查阅了一所中学的校运会记录,惊讶地发现:多数记录“沉睡”了10余年没有人打破,而这些记录不过是普通学生创造的而已。

1.3 一组组数据令人揪心

从1985年开始,中国进行四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显示:最近20年来,中国青少年体质在持续下降,表现尤为突出的问题是肺活量、速度、力量、耐力、爆发力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肥胖学生继续增多(学生肥胖率在过去5年内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以及学生近视率(初中生近视率为60%,高中生近视率为76%,大学生近视率高达83%)居高不一。

2 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危害

2.1 对青少年学生个体的影响

2.1.1 影响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

体质差的人,不仅其免疫能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代谢能力、骨骼抗弯抗压能力都差,而且其心肺功能、血管弹性也差,而体质差是万病之首,体质上的缺陷是得病的根源,体质上的脆弱是健康上的缝隙!俗话说:“黄鼠狼专咬病鸭子”、“苍蝇专叮有缝的鸡蛋”,而“疾病”专挑体质差的人!比如,“心脏病”专挑心肺功能差的人;“心梗脑梗”专挑血管弹性差的人;“恶性肿瘤”专挑免疫功能差的人;“骨折”专挑骨质差的人;“糖尿病”专挑代谢能力差的人;“高血脂”专挑懒着不动的人;“感冒”专挑怕冷怕热的人……。近年来,随着青少年体质的下降尤其是随着青少年超重、肥胖人数的增加,原本在中老年身上才出现的,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与肥胖相关的“现代文明病”,在青少年中发病率也明显上升,其患病年龄提前了10年到20年。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季成叶教授指出:70%的肥胖儿童到成年后体重依然超标,肥胖极易导致成年疾病的发病时间提前,不少青少年已经出现Ⅰ型糖尿病、高血脂症、高血压等成年疾病。肥胖还会诱发体内激素分泌异常,导致生理期提前。研究结果显示,女性月经期均提前3个月,成年后患乳腺癌的几率则上升1%[2]。我国科学家还发现:中、重度肥胖儿童高血压的发病率达30%;“小胖墩”们的血脂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重度肥胖儿脂肪肝发病率高达80%[3]。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主任、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组长陈春明也指出:“儿童的超重与肥胖不仅造成疾病危险,健康后果和对心理的影响,延续到成年以后,可能造成更大的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由此可见,在学生时期,儿童青少年不重视锻炼,体质虚弱,无疑是为自己未来几十年的漫长人生之路亲手埋下了一颗炸弹。

2.1.2 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

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息息相关,生理的亚健康会诱发心理的“亚健康”,伴随着青少年体质下降的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在不断下降,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懒惰、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弱、情绪调控能力差,缺少志气、毅力,缺少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个别青少年还存在着焦虑、敏感、内向、甚至孤僻等心理问题,现实生活中频繁发生的中学生离家出走的事件及大学生自杀事件就充分暴露了青少年心理素质差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在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等五个不同地区抽样选取16472名中小学生,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达16.4%,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倾向的比例为4.2%;初中生有异常心理倾向的比例为14.2%,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9%;高中生有异常心理行为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8%,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5%。具体表现在学习、自我意识、人际关系、生活和社会社交等方面。例如,厌学、焦虑、自卑、偏执、任性、孤独、抑郁、撒谎,失眠、品德障碍、攻击行为与退缩行为等等[4]。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俞周良,在2004年12月1日的中国教育报上撰写的文章《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中也指出: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小学生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占10%左右,初中生占15%左右,高中生约占20%左右。

2.1.3 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科学研究证明:大脑功能的强弱和智力发育的状况取决于人的心肺功能的强弱。体质虚弱的人,其心肺功能减弱,大脑供血供氧不足,智力发育迟缓。易疲倦、易头晕,对事物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从而学习工作效率低下;同时,体质虚弱的人,往往精力不足,精神萎靡,做事力不从心,生活没精打采,缺乏生机和活力,从而影响生活质量。

身体是学习之本,工作之本,生活之本,身体好,学习才会好,工作才会好,生活才会幸福。身体是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身体不好,体弱多病,疾病缠身,谈何高效学习和工作?谈何生活幸福?

2.1.4 影响青少年学生个体的生存能力

身体素质下降还导致个体生存能力的下降。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研究人员通过测试发现,如果美国世贸大楼的受困人员,对外界环境的急剧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马不停蹄地通过楼梯跑下楼,刚好能在大楼倒塌之前逃离险境。此时,良好的身体素质及过硬的心理素质,能够极大地提高个体的生存机率。据报道:一位盲人就是在导盲犬的带领下,一步不停地通过高层楼梯跑下楼,而幸免遇难。与此同时,多年来不断见诸报道的青少年学生猝死事件也提醒我们:现在青少年学生对外界环境急剧变化的适应能力太差了。

2.2 对青少年学生家庭的影响

2.2.1 影响家庭的幸福

孩子体质的下降尤其超重或肥胖,对孩子的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危害。从近期看来,“肥胖可能造成的近期危害。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生长激素、性激素等内分泌代谢紊乱,少数孩子还可能导致合并Ⅱ型糖尿病;睡觉易打呼噜,或伴呼吸暂停现象,会直接影响脑的氧气供应,影响脑部发育,体重负荷重,容易使下肢膝、踝关节磨损和扭伤;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不合群、抑郁、焦虑、缺乏自信等心理问题。”北京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营养中心主任齐可民非常担忧地说,而体质虚弱的孩子因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差、抵抗疾病的能力差、骨骼抗弯抗压能力差也容易出现三多现象:夏天中暑晕倒多,冬天着凉感冒多,偶尔动得了强度扭伤骨折多。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一旦孩子生病,不仅孩子“受罪”而且父母也跟着“遭殃”,父母不仅因孩子的疾病吃不好、睡不好,影响工作,而且家庭还得为孩子的疾病付出经济上的代价。轻者,造成家庭收入下降;重者,造成家庭负债累累。因此,青少年体质的下降,不仅影响青少年个人的健康成长,而且影响家庭的幸福。

2.2.2 影响家庭的未来

孩子体质的下降尤其是超重或肥胖。从长远来看对孩子的健康也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危害。“孩子肥胖会增加成年后患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风险。因为生命早期营养的不正常会影响到各脏器的发育、代谢过程、以及基因表达等为成年后这些疾病的发生种下了隐患”。北京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营养中心主任齐可民忧心忡忡地说。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庭的未来。如果孩子成年后因患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而未老先衰或者早逝。那么这将是父母的痛苦,家庭的悲哀,因此青少年体质的下降影响着家庭的未来。

2.3 对于国家的影响

2.3.1 影响国家的安全

在2005年高校招生中,由于各种体质原因,有85%的考生报考专业受限;在近两年的征兵工作中,有67.3%高中毕业生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5]。这一组组数据给我们以强烈的警示:到了必须关注青少年学生体质的时候了!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下降已经影响到了部队人员的选拔和培养及部队的战斗力,已经影响到国家的安全及我国人才的培养质量。有识之人士疾呼“长此下去则民族虚弱,国缺可用之才,军无可用之兵,必将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下降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2.3.2 影响国家的竞争力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而人才之间的竞争就是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在内的人才素质之间的竞争。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国家、民族的未来将交给这一代青少年,如果这一代青少年在身体素质上虚弱不堪:轻轻一摔就骨折,随便一拉就脱臼,稍微剧烈运动一下就抽筋,在心理素质上抗挫折能力差,情绪调控能力差,缺乏团结合作的协作精神,缺乏奋勇争先、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缺乏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那么,试想身体素质如此虚弱,心里素质如此脆弱的青少年,怎能担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呢?怎能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的未来交给这一代胖而“虚”像“土豆”,高而“弱”像“豆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青少年,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的国际竞争中,中国能不落伍吗?

青少年的较量,就是国家未来的较量,青少年的隐患就是民族未来的隐患。青少年的体质影响着国家的竞争力,影响着民族的生命力,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此话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为了培养未来的一代,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却培养出了不少“胖无力”“豆芽菜”;营养好了,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却在下降,这怎能不令人担忧呢?面对新世纪的国际竞争,面对新世纪民族素质的较量。高分“软骨”的孱弱之辈,难以担当民族振兴的重任,难以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当年中国处于虚弱不堪时,毛泽东说:体育,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所。如今,当中国日渐强大时,龙的传人岂能虚弱不堪[6]!

2.4 对整个民族的影响

2.4.1 影响民族的身体素质

一般而言,父母体质强壮则后代也体质强壮,父母体质虚弱则后代也虚弱多病,我国古典一些医学从遗传学的角度也深刻地阐明了这个道理,譬如:《灵柩.天年》说:“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楯”;《灵柩.寿夭刚柔》说:“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也就是说,父母的体质特征往往对后代的体质状况产生直接的影响,是人的体质形成的第一要素,并在人的一生中都将明显地或潜在地发挥作用[7]。因此青少年体质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下一代体质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

2.4.2 影响民族的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是心理素质的基础,身体素质的下降将导致心理素质的下降。一般而言,体质弱的青少年往往自卑、懦弱、缺乏自信、缺乏开拓进取精神。有些体质弱的青少年还具有焦虑、敏感、内向甚至孤僻的心理倾向。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因此青少年体质的下降将直接影响未来民族的心理素质,而历史已经证明:一个自卑、懦弱、缺乏自信、缺乏开拓进取精神的民族必将是一个日益衰落的民族,必将是一个受人欺负的民族。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增强青少年体质,刻不容缓!

2.5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社会生产力包括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以及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在社会生产力的所有组成要素中,人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今天的青少年就是明天的社会劳动力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各个器官系统正处于逐渐发育成熟的过程中,如果在这个关键时期,不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根据用进废退原理:经常使用的器官系统会得到充分的发展,而长久不使用的器官系统会出现萎缩和退化,逐渐形成形态学和生理学的特征。那么其各个器官系统的发育就不成熟不完善。从而成年后必将体质虚弱未老先衰。而一个体质虚弱未老先衰的社会劳动力,其劳动生产率和出勤率必然低下,然而个体劳动生产率和出勤率的下降必将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影响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一篇题为“健康问题已对中国发展构成巨大威胁”的报道,用数字说明了近20年来青少年体质下降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造成的影响:“过去十年中国患病人次由43亿升至50亿,增长16.5%;仅2003年,中国健康不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8000多亿元人民币;相当于GDP的7%左右[8]”。著名社会学家毕研洁教授也指出:“如果青少年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下降不仅使青少年学生在成长中遭到生理心理疾病的威胁,而且会使未来社会劳动力的身体素质整体下降,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潜危机。”

结束语

总而言之,青少年体质的下降影响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影响家庭的幸福和未来,影响国家的安全和国家的竞争力,影响民族的素质和社会的发展。如果我们不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增强青少年体质,那么就会如同一位医学专家所说:“我们可以把青少年的体质的下降比作汹涌而来的海啸,当你看见海岸线上水位上涨时,就来不及采取保护措施了。”青少年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也是国家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为了千家万户的幸福,为了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兴旺,是该采取有力措施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时候了!否则,任其发展下去,可怕的灾难将惩罚我们对它的漠视!美国前总统里根的一句名言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假如我们不做谁来做?假如现在不做什么时候做?

参考文献

[1]乐言.青少年体质下降:灿烂青春中的阴霾[J].教育,2006,(3):1.

[2]谭嘉,罗刚.青少年体质下降:灿烂青春中的阴霾[N].健康报,2005-09-09(3).

[3]张晓宁,中小学体质下降堪忧[N].铁岭日报,2005-12-14(4).

[4]魏有为,关于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25(3):50.

[5]陈至立,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广大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在全国学校工作会议上讲话(2006年12月23日)[N].中国体育报,2006-12-25.

[6]袁新文,刘莉,关注青少年体质[N].人民日报,2007-04-20.

[7]王新华.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青少年五大健康问题 篇9

在中小学生中营养不良和肥胖问题同时并存,由于这两类人群数量都不少,因此这一状况被专家称为“双峰现象”。

在全国范围内,营养不良的孩子也占到6%至7%。造成这部分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模特儿身材而过度节食等等。与营养不良相比,更严重的问题是肥胖。近两年肥胖儿的增长速度惊人,遏制青少年肥胖已是刻不容缓。肥胖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都有影响,儿童肥胖会导致成年肥胖,而成年肥胖又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目前这些疾病已经呈现低龄化趋势。

2、近视

在城市中,近视率居高不下,还在继续增长,农村则明显上升。课业负担重、用眼时间过长是造成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原因。而且近视的发生提前了。过去防止近视的重点放在9岁以后,现在家长和学校应在孩子幼儿园和一入小学阶段就开始防范近视。同时,在减轻课业负担后,家长应注意让孩子在家中不要用眼过度,看电视、打游戏机、看光盘时间过长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3、龋齿

我国中小学生的龋齿发病率与世界水平比较并不高,但是有了蛀牙不及时修补的问题突出。有些孩子小小年纪恒牙就坏掉。有了蛀牙应及时修补,即使是乳牙也要修补,因为乳牙如过多脱落,会影响恒牙长出后的排列。

4、贫血

贫血问题与大城市孩子营养不良总是有相似之处,这种贫血并不是缺乏食物造成的,而与饮食习惯和营养知识缺乏有关。例如,有的家长可能不知道,抄菜用铁锅就可以无形中给孩子增加很多铁。再如在吃饭前喝桔子汁、吃西红柿可以促进铁的吸收;而饭后喝茶则不利于铁的吸收。此外,牛奶、鸡蛋中虽含有铁,但很难吸收,而瘦肉、猪肝中的铁质则容易吸收。了解了这些知识,纠正贫血就很容易做到。

5、心理卫生问题

青少年身心健康 篇10

1 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

从1985年开始,我国进行了四次青少年体质调查,调查结果令国人吃惊:最近20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在持续下降,最近一次的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报告表明,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增长而肺活量、速度、力量、耐力、爆发力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肥胖率继续增多,学生肥胖率在过去的5年内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其中初中生接近六成,高中生为七成六,大学生为八成三,这一组组数据刺痛了我们的眼睛!那么谁该为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下降买单?即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呢?

2 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

2.1 学校方面的原因

2.1.1 教育理念不正确

长期以来,许多中小学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对于学校体育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在实践中经常以“升学率第一”替代“健康第一”,以“应试教育”替代“素质教育。在一考定终身,以分数论英雄的应试教育“魔棒”下,中考、高考考什么,学校就开什么课。有的学校到了初三、高三体育课干脆就不开了。“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分数就是孩子的生命,教师的命脉,学校的命运”在这些错误观念的影响下,学校、老师、家长整天围绕分数转,结果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睡眠不足,精神紧张,根本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由此可见,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是“少年弱”的重要根源,是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病原体”。如果应试教育的弊端不除,避重就轻,抓小放大采取其它措施,那么促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扭转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局面,恐怕要“路漫漫兮”。

就学生的课业负担,学习时间,睡眠时间,国家相关法规均有明文规定。就学生的课业负担《国家教委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指示》(1993年3号)中明文规定:作业的分量和难度要适当。小学一年级一般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二三年级每日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初中各年级不超过1.5小时,不要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作业。就学生的学习时间,《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990年6月4日发布)第5条明确规定:小学不得超过6小时,中学不超过8小时,大学不超过10小时。就学生的睡眠时间,国家教委《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1994年24号)明确规定:保证小学生每日9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初中生9小时睡眠,高中生8小时睡眠。然而这些法规条文对于许多中小学简直是“一纸空文”。

为了了解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学习时间,睡眠时间究竟如何,笔者随便问了一名学生,这名初三学生向笔者一股脑地倾诉出满肚子苦水:“我每天要写3个多小时的家庭作业,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每科都有作业,有时要写到11点多,我觉得特别累。”。一份调查也表明:“成人一天工作8小时,而孩子一天则要学习10个小时以上,有1/3的学生睡眠不足,2/3的学生压力过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根本没有时间进行锻炼。[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2005年国内城市未成年人发展联合调查“中学阶段青少年发展状况”报告》显示:从初一至高二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从8小时下降到7小时,均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健康标准,[2]然而一位受访的校长则一针见血地告诉笔者:“在应试教育下,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很难得到根本解决。在考试的指挥捧下,家长希望孩子有出息,会加大对孩子学习的督促力度,从学校方面看,如果拿不出一个理想的升学率和重点率必影响学校的发展。因而,当一切考核都以考试作为标准时,学习就很难成为一件放松的事情,为了考试而牺牲体育课和课间操的情形就会经常出现,只要应试教育存在一天,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局面就不会有所缓解,学生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减负”,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就无法得到真正的保障。归根结底一句话,青少年体质嬴弱,唯应试教育种祸。”

2.1.2 体育课“缩水”

按照教育部的统一要求,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节体育课,高中每周2节体育课。然而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或害怕伤害事故的发生,或教学资源缺失,许多中小学的体育课“缩水”,所谓“缩水”即少上或不上体育课;体育课不进行体育运动而是观看体育幻灯片、电视片或观看老师的讲解、示范;体育课活动降低难度、强度;敷衍了事,走形式等。长期以来,许多中小学的体育课常常被语文、数学、外语等主课挤占,到了期中、期末考试前或到了初三、高三,体育课往往被取消。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有些学校的初三、高三的体育课,只有课程表上安排,然而却没有上过一天,根本就是“聋子的耳朵——摆设”。一项调查也表明:在我国广大西部农村地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片面追求升学率,跳“农门”的利益驱动,体育课在相当多的地区和学校未受到重视,由于师资严重不足,场地匮乏,以及课时被占用等原因,16%学校没有开设体育课,23%的村小学没有接受过体育教育,70%的农村小学没有完全按教学大纲上课。[3]

此外许多中小学体育教师为避免出现运动伤害事故,不敢上课,不敢给学生增加运动量,甚至不按教育大纲施教,取消自认为有危险性的体育运动器材和项目,使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譬如,在体育课的器械教学时,要么降低难度教学,要么出于安全的考虑,“刀枪入库”因噎废食,取消具有危险性的运动器械和项目,如小学的“跳山羊”,中学的“跳箱、跳高、单双杆等,取而代之是没有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体育活动,如跳皮筋、做操、打球等。一项调查也显示:“因为担心体育课学生受伤,担心家长为“宝贝”向学校提出高额索赔,半数学校收起“跳山羊”和跳马,99%学校封了攀登架、爬竿、爬绳和秋千,有的学校甚至不敢搞长跑运动……”。[4]“一些强度难度稍大的运动项目,老师不敢放开让学生做。每家就那么一颗独苗,磕着碰着,老师怎么担待得起?”一位体育教师这样告诉笔者。而另一位体育老师坦诚地向笔者述说当前体育课的现状:“一堂课,两个球(足球、篮球)老师学生都自由,体育课逐渐‘空壳化’、‘休闲化’、‘走过场’,体育课逐渐变成‘休闲课’、‘耍耍课’‘放羊课’”。

2.1.3 场地设施匮乏

许多城市中小学尤其是重点中小学,人均体育活动面积不足,农村中小学尤其是西部农村小学体育设施器材短缺,笔者前些时候对我市两个中心城区进行了调查,分别调查5个中小学,最好的一所学校是学生活动场地在人均3.57m2,其中有5所学校学生活动场地面积不足1m2。这还包括了学校所有能让学生活动的场地。在对5个农村中小学的调查中惊讶的发现:一所高中2千多个学生,只有一块跳高垫子,几十个篮球,排球,其它全无。而一所小学器材室只有11m2,就算装满了又能有多少器材呢?据国家体育总局的调查:我国有标准400米跑道田径场地的中学只有2424所,占中学总数的2.4%,有200米跑道田径场地的小学有23936所,占小学总数的3.6%,建设有风雨操场的学校寥寥无几。[1]为什么城市中小学体育活动面积,少得如此“可怜”。一位市教育局的领导向笔者说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按照国家办学条件规定:中小学人均体育活动面积约为3平方米。有400米跑道的学校可容纳1000名学生,可现在的学校,尤其是优质资源学校至少容纳了3000名学生,超过规定的学校学生容纳量的1倍到2倍,而目前更为严重的是优质资源学校还在大量招生,甚至超标准招生,那么学生的人均体育活动面积可想而知,此外一些学校还挤占挪用甚至出租体育场地,使原本就不足的体育场地更加缺乏”。对于农村中小学缺少体育设施器材的问题,这位市教育局领导告诉笔者:“一方面基础教育的管理权和投资权在区、县教委,但是农村的财政收入低,教育拨款有限,教育经费保证不了也就影响了学校的体育设施的配备,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地方和学校,对学校体育工作不重视,投入不足,没有从办学经费中抽出一定比例用于学校体育工作。”据有关部门最近的调查也显示:西部某省中小学人均体育经费1—3元,北部某省15个贫困县的401所初中,平均年体育经费为5109元,其中4000余元得用于学校运动会,大部分学校不能采用现有的体育器材上一节完整的体育课,即使在东部某经济发达省北部5市的初中,98.7%的学校也没有按最低要求配备器材,南部某省会城市学校体育器材配齐的仅占17%。[5]

2.1.4 课外体育活动销声匿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对学生在校期间每天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给予保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文规定: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安排课间操,每周应安排三次以上的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也强调: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的体育活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强调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然而事实情况是:大部分的农村中小学基本上不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不能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部分城镇学校也由于场地小,而每周只能进行一次象征性的课外体育活动,有的学校课程表上虽然安排了课外体育活动,但徒有虚名。一项调查也显示:以体育活动为课外娱乐的中小学生只占21.3%,超过六成的中小学生以看电视、玩游戏、上网、看书作为课外娱乐活动。[6]

就中小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情况,笔者曾随便问了几个中小学生“放学后你们一般干什么?”他们回答道:“看书”、“写作业”、“看一会电视”“听听音乐”、“上上网”,由此可见,中小学课余体育锻炼参加率不容乐观。难怪有人形容现在的社会群体性的体育锻炼是“老年人奋起,中年人觉醒,青少年沉睡”。

2.1.5 师资力量短缺

许多中小学尤其农村中小学,在教师的引入上有着重智轻体的现象,没有专职体育教师,或专职体育教师改教其他学科,或小学语文老师、数学老师兼职体育课的现象特为普遍。“我区有好几年没有‘进’体育教师了,目前我区有在编体育教师为68人,实际需要82人,有14人的缺口,体育教师缺编缺得厉害”一位区教育局长告诉笔者。

2.2 家庭方面的原因

2.2.1 家长缺乏正确的健康观和教育观

脑力劳动为上,体力劳动为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等传统社会文化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受传统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受一考定终身,以分数论英雄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受社会竞争加剧,就业压力增大的社会现实影响。许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普遍具有重智育轻体育,重营养轻锻炼,重文化素质轻心理素质的倾向。在他们看来“孩子没有病就是健康,没有必要花时间在体育锻炼上”;“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是否进行体育锻炼无所谓”; “高考不考体育!能否上大学,上好大学,由文化课的成绩决定,我们作为家长,当然首先抓文化课了”;“人才的竞争就是知识的竞争,孩子的培养就是文化素质的培养”;于是乎,为了所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孩子培养不顾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拔苗助长”热衷于早期“智力开发”。周未假期,本来是孩子放松的好机会,可是一些家长还要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考试班或给孩子请家教,让孩子学钢琴、学绘画。从而剥夺了孩子玩耍的权利,锻炼身体的权利。江西九江地区的一份调查报告发现:81%的家长没有主动为子女购置过锻炼身体的体育活动用品;家长对子女学习都有明确具体要求,面对孩子提出体育锻炼的要求仅只7%。[7]

2.2.2 家长缺乏必要的营养科学知识

许多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家长不仅对孩子娇生惯养,而且缺乏必要的营养科学知识,在饮食方面,太放纵孩子,孩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致使孩子过多摄入了含高糖、高脂、高蛋白、高热量的垃圾食品,造成孩子“营养过剩”,或者致使孩子养成了挑食、偏食习惯,使营养物质摄入不全,缺少必要的微量因素,造成孩子“营养不良”,因此,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及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导致“土豆型”和“豆芽型”孩子即“小胖墩”“豆芽菜”比比皆是的原因。

2.3 社会方面的原因

2.3.1 社会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未给予足够重视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已颁发17年;《体育法》已颁布12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已颁发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已颁布8年。然而多年来,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一直在持续下降,究其原因就在于社会对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未给予足够重视,尤其是教育部门及相关部门缺乏督导检查,没有将这些法规及其它相关法规落实到实处。另一方面,有些教育部门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判,以文化课考试为核心,升学人数多少排位次,从而导致学校体育教育既缺位又缺量,对学生的评判,只看文化成绩而不看体育成绩,没有把体育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而体育部门也没有将奥运争光战略的实施与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只重视奥运争光战略的实施,忽视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结果导致一边是奥运金牌直线飙升,另一边却是亿万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试想如果把举国体制培养精英的钱用一部分到大众体育上,中国少年何至未老先衰?何至成为“纤弱书生”,“知识亚健康者”,“高分软骨者”。此外,社会在人才的培养上不仅忽视体育,而且在人才的录用上也忽视体育,譬如:在人才招聘会上,用人单位看重的是应聘者的文化成绩,很少听说哪个用人单位要看一看应聘者在学校的体育成绩。

2.3.2 社会为青少年学生提供的公共体育场所少

1995年出台的体育法规定:小区应该有配套体育设施。国家建设部也规定: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小区,必须免费配套相应面积的体育设施,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开发商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为了躲避社会责任,钻了各方面政策不协调,不配套的空子,把建筑面积规划成4.8、4.9万平方米,致使许多社区很少或根本没有体育设施。[8]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的资料也显示:中国各类体育场馆的数量已超过61万个,人均体育场地近1m2,但事实上,选择在马路边锻炼的人群依然达到40%。实际上,除去教育系统所有的2/3的体育场馆,体育系统所有的1/4的体育场馆大概只有不到10%的体育场馆可供普通百姓使用。根据统计出来的2002年城市居民体育场地调查情况。当年人均体育场所只有0.006m2,也就是拇指大的一块地方。[9]有的社区虽然有体育设施但是这些体育设施是按成年人的标准设计的,只适合成年人进体育锻炼,不适合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的匮乏和不合理,以及许多社会体育场馆设施没有向青少年学生开放,使有体育锻炼意识的青少年因这种客观原因无处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2.4 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2.4.1 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因怕脏、怕苦、怕累、怕受伤,不愿参加体育锻炼

现在的中小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比较懒散,心理脆弱,怕苦、怕累、怕受伤、不愿参加体育锻炼,甚至连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都不愿做,身体得不到充分的活动,体质也就随之下降。2005年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等部门对全国10万学生及5000名体育教师的调查表明:57.5%的学生是因为“怕累”24.0%学生是因为“怕受伤”而不愿参加体育锻炼。68.9%的体育教师也认为“怕累”是学生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10]

2.4.2 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缺乏主动锻炼的意识,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校、家庭、社会是中小学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外因,而中小学生缺乏主动锻炼的意识,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则是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内因。2005年有关部门对全国10万多名学生的调查表明66%的学生每天锻炼不足1小时,近24.8%的学生基本不锻炼;有60.4%的学生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有74.6%的学生认为他们体质不好是由于体育锻炼不够造成的;有28.9%学生说他们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11]

2.4.3 一些中小学生缺乏良好的饮食习惯及正确的审美观

由于中小学普遍开有早读课,一些中小学生为了赶时间不吃早餐或吃不好,而在中午,一些中小学生嫌学校的饭或家里的饭不合自己的口味,随便在校外的小摊上吃一些不合卫生标准的垃圾食品;一些中小学生尤其是女生缺乏健康知识及正确的审美观,认为越瘦越美,于是盲目节食减肥,因而不良的饮食习惯及不正确的审美观,也是造成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

2.5 学生生活方式方面的原因

2.5.1 “电子鸦片”——电脑网络游戏“毁人不倦”

我国这一代少年儿童的生活方式明显地发生了由“动”到“静”的变化。曾几何时,捉迷藏,跳皮筋,跳房子等以院坝为活动场地,运动身体为效果的传统游戏,已经不为现在的孩子所知,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电脑和网络游戏,电脑和网络游戏已经成为吸引他们的“最大磁场”,已成为他们主要的玩耍项目。有一项资料表明:电脑和网络游戏占了学生业余时间的36.2%,[12]“我们喜欢玩电脑游戏,电脑上那么多‘魔兽’‘传奇’‘CS’之类电脑游戏,玩起来多过瘾”。一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这样告诉笔者,由此可见,电脑和网络游戏现在已经成为损害青少年健康、学业和青春的高效“杀手”。

2.5.2 现代化迷局的困扰

随着生活条件的现代化,如上楼电梯,以车代步,不参与家务劳动,体力劳动减少……等生活方式的“静态化”都使得许多少年儿童日常运动量较从前大为减少。[13]“孩子们的生活方式由动到静,尤其是头脑运动取代了身体运动,对孩子们体质造成影响是必然的”一位小学体育教师这样告诉笔者。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小学体质健康水平的下降不是一种原因造成,而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既有学校方面的原因、家庭方面的原因、社会方面的原因、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还有生活方式方面的原因。

摘要:本文运用调查法,访问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深入分析了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旨在为有关部门制定措施提供依据。

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篇11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根据国内外大多数学者的观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应包括三个层次:第一,没有明显的心理疾病,也就是说心理活动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第二,心理功能健全,社会适应良好,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第三,具有自我实现的愿望,不满足于平稳的生活状态,而追求理想的人生境界,尽最大可能发挥自己的潜能。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频频报道的青少年离家出走、自杀、犯罪等事件。据调查,在17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中,大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约为21.6%~32.0%,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的占16.0%~25.4%,且有上升的趋势。种种心理健康问题往往又会导致青少年的社会问题,比如离家出走、吸毒、自杀、违法犯罪等。据有关调查和分析,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厌学、考试焦虑、情绪不稳定、自我失控、心理承受能力低、意志薄弱、抑郁、犯罪等。

三、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及校正建议

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个体差异、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及社会影响等。青少年对各种挫折、打击普遍缺乏免疫力,如果没有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很可能造成心理健康的损害,出现心理的毛病;家庭方面,大多数家长不懂这方面的知识,即使懂也不具有识别心理问题的能力和治疗意识;在现行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的影响下,素质教育虽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应试教育还是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社会对心理问题的看法有偏见,一般出了问题,不是视而不见,就是不重视。一旦错过了最佳的调节期,待重视时又不知求助于医疗的哪个部门,贻误了最佳的治疗期,有时这种损失是终生的。以上这些因素都是导致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面对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做到:

第一,帮助青少年确立积极的生活目标,培养健全的人格。让青少年了解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增强心理健康的意识,培育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

第二,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家庭环境是青少年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场所,父母应该掌握一些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第三,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要突出学校教育的重要地位。提高教师的素质、加强师德建设;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要增进师生感情,加强师生之间的真诚交流;同时重视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关的教师、班主任等相关人员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提高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

第四,优化社会环境,创建社会“防护林“工程。要在全社会创设宽松的成长环境,开展健康、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尊重青少年个体特点和发展需求。同时要逐步建立有效的青少年心理援助体制,有针对性地指导青少年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进行自我调适。

青少年心理健康探讨 篇12

1我国中学生健康的现状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都不

断提高, 这使得我国青少年的生理健康得到了保障, 但是, 社会的快速转型, 却带来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据某教育科学研究所对500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有49.6%的高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 有10.8%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问题。 这表明, 我国中学生的心理不健康状况已经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地步, 解决这些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2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分析

2.1自我差异与心理健康

所谓自我差异一般指自我各成分的不统一, Higgins的自我差异理论指出, 自我差异包括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异和现实自我与应该自我的差异两个类型 。中学阶段是学生自己的特长、能力、和社会接受性等发展的关键阶段, 中学生个体对于自身各方面的认识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由于外界环境的复杂性, 中学生对自身的定位并不明确, 对自身的评价过高或过低, 导致了与现实自我之间的不一致, 这种不一致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或自负的心理, 在心理上造成困扰, 进而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

2.2认知差异与心理健康

中学生的成长阶段正处于我国知识化、信息化、经济化的社会高速发展的阶段, 电视、报纸、杂志等信息传播媒介高度发达, 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 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和对社会的感悟都与父母或老师有着很大的不同。同时, 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中学生他们观察的目的性、自觉性一定的不稳定性, 在面临问题时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而目前高考压力的存在和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 使得家庭或学校把注意力都放在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上, 导致了对学生评价的单一性, 成绩代表一切的观念在家长或老师心中已经根深蒂固。而刚刚接触社会的中学生, 对于一切事物都有着新鲜感, 他们追求新奇、刺激, 对社会的认识是多元的。这就造成了中学生与老师或家长认知的差异。产生认知差异是客观的, 它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只要加强沟通和交流, 这种差异是不会引发心理问题的。但是一些中学生与父母、老师以及同学都难以沟通, 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 表现得更加突出, 很多中学生普遍为此感到压抑、苦闷。由于求助无门, 只好自己默默地忍受, 加重了自身的心理负荷。

2.3个性差异与心理健康

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的个性心理特征, 表现为气质、性格和能力。气质类型分为四种, 即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和多血质, 不同的气质类型, 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 其行为方式也千差万别, 如胆汁质的人待人热情, 但情绪波动大, 易于冲动, 对于别人的意见, 不善于接受。粘液质的人为人稳重, 但其情绪不太外露使人有冷漠之感等。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但由于中学生社会经验较少, 与不同气质的人交往, 在心理上可能一时之间无法适应, 从而产生交往的障碍, 而导致心理问题。气质与人的成功没有大的关系, 但它对工作的效率有有关。与气质类型不同, 性格有好坏之分。良好的性格如开朗、诚实、善良会有利于增强人际之间的吸引力, 反之不良的性格如自私、猜疑、虚伪等, 会给人际交往带来困扰。由于目前的中学生, 独生子女占大多数, 且多数父母过于溺爱, 这导致了一些中学生自私自利, 多疑, 给身心的发展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但性格不是不可以改变的, 性格是可以改变的。

3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

3.1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 降低自我差异

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卫生处指出:学校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最适宜的场所, 学校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 并通过特殊问题的干预和心理咨询, 转变学生的行为。所以, 我们要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向学生传授人体生理、心理卫生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通过引导他们客观正确评价自己, 克服自卑与自负, 不断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来促进其心理健康。同时, 还要提高心理教育的针对性, 对学生面临的各种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 提供调适方法, 使他们取得心理平衡, 防止产生偏差心理。

3.2加强沟通, 避免由认知差异而导致心理问题

在学校老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气氛, 深入学生, 了解学生, 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尊重、真诚、理解的关系, 站在学生的立场上, 体会、认识学生的观念和行为,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彼此间的沟通,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激起学生的自信和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 从而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百折不回, 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 不断地去进行自我完善, 从根本上消除猜疑和狭隘等不良的心理。同时, 要加强家长的心理卫生知识和家教方法的培训, 指导家长学会聆听、欣赏、激励、宽容、尊重和信任孩子, 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从而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3.3创设良好的育人情境, 塑造完美人格

造成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所以, 在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方面也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在加强和改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建设工作中, 积极培育社会文化环境是重要的工作内容。文化影响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 良好的社会文化是中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有利因素。因此, 学校、家庭、社区以及传媒部门应该协同合作, 优化信息网络, 加大音像市场监管力度, 查处传播淫秽、色情、暴力游戏制品等, 共同努力为中学生营造一个有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同时, 各部门也要创设各种情境, 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 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3.4鼓励运动和营养疗等法

注意参加户外运动或文体活动;可以做各种保健操;可做自我穴位按摩, 如:风池、太阳、合谷和内关穴等;平衡饮食, 控制总热量, 保证每人每日摄人充足的新鲜水果及蔬菜。

总而言之, 中学生作为新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而中学生不断产生的心理问题, 要求我们要寻求更加有效的办法, 来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 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摘要:青少年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 极易产生心理问题, 对其人格的健全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 对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加以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对于维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姚红忠, 靳璇.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J].实用医技杂志, 2008, (7) .

[2]宋守威.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8, (4) .

[2]徐学俊, 伍姿等.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导刊, 2007, (3) .

上一篇:规范室内环境监测下一篇:国际产业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