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为导向

2024-07-26

项目为导向(精选12篇)

项目为导向 篇1

1 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EXCEL函数教学中的意义

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是指给予学生与其知识水平相符合的实践项目, 让其在实践过程中融合知识, 熟练理解运用理论, 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我国职高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向需要的岗位输入源源不断的、拥有过硬本领素养的、基本符合四有公民条件的优秀劳动力。而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正是积极响应这一目标的良好方式, 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理论认知的有效方法。在当今社会, 企业除了注重道德素养、职业证书之外, 更加注重个人能力, 企业最大的希望就是员工能够做实事, 办好事, 拥有较强动手能力和快速适应新事物的能力, 可以很好地进行团队协作。传统教育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因此, 项目导向教学法应运而生。而在EXCEL教学中运用此方法, 利用实际项目让学生动手操作, 将EXCEL的知识架构与执行操作相结合,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提高EXCEL的使用能力。且课堂上的理论大多枯燥乏味, 实验项目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其自主能动地探究未知事物, 探究过程, 即创新过程。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是非常珍贵稀有的, 如果说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首要目标是提高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进行创新就是终极目标。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 若是缺少创新必定止步不前。希望每个学生都能立足实践, 实事求是, 刻苦钻研, 大胆尝试, 不仅在EXCEL应用上取得成绩, 也能在EXCEL的功能完善上有一定认知。

2 以项目为向导的教学模式在EXCEL教学中的合理做法

2.1 匹配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实践项目

选择贴近生活贴近自身的项目, 有助于让学生认识到EXCEL函数的实际功效。计算机本身就是一个高效处理数据, 分析信息, 提供共享资源的先进工具, 想要让其为自己的生活服务, 就需要多加练习。EXCEL包含众多功能, 比如表格制作, 图表制作, 函数应用, 公式套用, 数据计算等, 有一定的复杂性。选择与生活贴近的项目有利于促进学生对EXCEL各项功能的理解, 与此同时, 还应注意知识点的涵盖, 达到教学的主要目的。下面举个简单例子, 分析整理成绩表, 要求如下。

1. 利用" 条件格式" 功能进行下列设置:将大学物理和大学英语两科中低于80 分的成绩所在的单元格以一种颜色填充, 其他五科中不小于95 分的成绩以另一种颜色标出, 所用颜色以不遮挡数据为宜。

2. 对工作表" 考生成绩单.xlsx" 中的数据列表进行如下格式化操作:将第一列" 学号" 设置为文本, 设置成绩列为保留两位小数的数值, 改变数据列表中的行高、列宽, 改变字体、字号, 设置边框和底纹, 设置对齐方式。

3. 利用sum和average函数计算每一个学生的总分以及平均成绩。

4. 复制工作表" 考生成绩单.xlsx", 将副本放置于原表之后, 新表重新命名为" 成绩单分类汇总"。

5. 通过分类汇总功能求出每个班各科的平均成绩, 并将每组结果分页显示。

6. 创建一个簇状柱形图, 对每个班各科平均成绩进行比较。

该项目中涵盖函数运算, 美化表格, 创建图表, 建立副本, 突出显示等操作, 由此可锻炼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

此项目的最终作用有以下三方面。

1.训练EXCEL的运用能力

(1) 学会利用突出显示功能迅速锁定符合条件的单元格, 一目了然。

(2) 为表格进行个性化设置, 使其外观赏心悦目。

(3) 规定数据列格式, 使数据呈现出符合通用模式的显示方式。

(4) 掌握函数的运用, 高效精准地运算或统计出数据, 提高效率。

(5) 学会创建各种类型的图表, 使数据间的差异明确呈现出来。

2. 增强自身能力

(1) 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 使学生认识到EXCEL的价值, 并在工作学习中学会合理运用。

3. 由数据产生新的认知

(1) 通过学习成绩的统计比较后, 认识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 明确个人定位。

(2) 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尽量不出现偏科状况, 追求更高的境界。

2.2 及时发现操作中常遇到的问题, 统一分析解难

在实际操作中, 学生会遇到众多困难, 利用自身知识难以解决, 此时老师应发挥辅助作用, 调查学生较为统一的常见的疑难点, 分析原因, 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引, 传授解决问题的思路。

比如在整理成绩表的项目中, 有以下需要教师指引的问题。

1.怎样定义突出显示的条件?格式是什么?

2. 在为表格套用样式时, 标题栏上总会出现列数是怎么回事?

3.SUM和AVERAGE函数的条件模式是怎样的, 需要几个参数?

4. 如何根据已有数据创建簇型统计图, 其标签怎样自定义?

部分问题看起来复杂实际却很简单, 这时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点拨, 比如问题1, 突出显示时只需在条件中输入想要筛选的条件, 输入格式用键盘符号表示即可。这时就可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避免养成依赖外界的习惯。还有些问题是不需要进行说明的, 但要提醒学生注意细节, 在进行每一步时需要认真阅读系统文字, 这样才会对不明显却重要的细节加深印象, 比如问题2。套用样式后标题上之所以会出现不必要的列数, 是因为在套用样式时没有勾画“不包含标题列”, 是缺乏细心所导致的, 此时可让学生反复检讨自己的步骤, 确保每个步骤正确之后, 再进行下一步, 由此锻炼学生查找自身问题的能力。而有些问题是必须要老师进行讲解的, 因为这部分问题牵扯到软件设定问题, 一味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十分困难, 比如问题3。在运用函数时可以告诉他们每个函数中参数的含义, 为什么有这个参数, 作用是什么, 只有真正理解了函数的各个条件才能在运用时得心应手。此时可以给他们做一个具体示范, 再加上必要的讲解, 及时让他们反复操作练习, 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讲解和操作缺一不可并且要紧密相连, 让学生在操作中细细体会其中奥妙, 形成自己的理解, 这是学习的根本之道。对于一些新鲜问题, 尽量用简化的方式和语言传授给学生, 不要让他们产生恐惧心理, 比如问题4。在创建图表时先选中需要的类型, 再把数据输入即可, 想要对图表进行具体化的改造只需点击右键。此时老师可带领学生将其中的功能浏览一遍, 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想要改变图表样式只需在图表的设计栏点击想要的样式即可, 软件具备各种各样的模板来满足不同需求, 针对条理清晰的数据, 直接选中接着添加图表即可。用这样通俗简洁的语言一方面会减轻学生心理压力, 一方面也能使学生更好接纳新鲜事物。

2.3 鼓励学生课外钻研

EXCEL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工具, 可以帮助完成很多庞大复杂的工作, 其各方面内容若全都要听老师讲解, 无疑是一个冗长的工作, 且学生通常是听过就忘, 易导致对EXCEL的学习产生厌烦抵触等消极情绪。不如提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趣味项目, 在没有老师的指引下, 自主探发EXCEL的功能, 在这个过程中不惧怕错误, 关键是要勇于尝试。关于课下有老师没有涉及到的东西, 这时为了激发学生课外钻研的主动性, 老师可以提出比如“统计个人一月支出流向分析表”的项目, 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消费状况制作表格或图表, 并计算总和, 标示出占比较大的支出, 最后对图表作总结和反思。在这个过程中, 该项目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具有独立性, 因为涉及到自身问题更易引起学生兴趣和重视, 并且每个人想要了解的方向不同, 这时会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探究相应功能, 这样不仅很好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也让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达到以项目为向导的教学方式的直接目的。再者学生在总结与反思中, 面对数据直接反映出的消费缺陷, 会发现日常消费中不合理的地方, 从而对理财产生一个新的认识, 使学生自发完善自我, 并且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乐于利用EXCEL来帮助自己。在学生完成规定的课外项目之后, 可组织他们进行讨论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取长补短, 互帮互助, 分享经验, 完善思维上和知识上的架构, 老师可进行适当鼓励, 给予正面评价, 增强学生自信心, 逐渐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 结语

以项目为导向的EXCEL函数教学, 可通过匹配合适项目, 统一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创新等方式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 该方式也是新时期的职高教育中应重视和推广的教学方法。21 世纪的青年人才, 应具备优秀的计算机实践能力, 项目导向教学满足了实际需要, 期待EXCEL的教学能取得傲人成绩。

参考文献

[1]陆发芹.项目教学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中的应用[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08.

[2]陈亚琴.项目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徐州:江苏师范大学, 2012.

[3]周丽霞.中职数学教学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D].苏州:苏州大学, 2010.

项目为导向 篇2

[摘要]工程能力培养的缺失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较为突出,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规定的实践能力,满足企业需求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现代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针对机械制造专业方向构建了CDIO项目式专业课程体系,以分级CDIO项目为主线建立了核心专业课的相互联系。设计了“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CDIO二级项目,对项目目标、内容、实施、节点考核以及实施效果进行了介绍。实践证明,该项目式教学模式将理论和专业知识与工程实践融为一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CDIO;教学模式;工程能力;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6)020098050

引言

按照国家和河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燕山大学结合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和服务面向等,明确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推进教学团队、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课程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综合改革。

以国家“机械工程‘学研产互动’与‘做中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特色专业、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11项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以及7项河北省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为依托,以机械工程类专业为试点,开展了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系列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以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为例,并以二级项目为重点,介绍以工程能力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模式改革。

1CDIO项目式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机械制造工程师培养目标要求,遵循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构建了基于团队的分级CDIO(构思―设计―实施―运行)项目式课程体系[1,2]。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的项目式课程体系框图见图1。

CDIO项目共分为三级[3,4]。(1)三级项目设置于单门专业课内,以加强课程重点知识和技术的理解与应用为目的。可以作为一级或二级项目的子项目;(2)二级项目是基于多门课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包含CDIO全过程的项目。旨在提高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3)一级项目是以专业知识综合应用和创新为目的的项目。一级项目有两类,即创新设计和毕业设计。创新设计一级项目旨在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创新意识,以具有一定创意的简单机电产品研制为主,可以是国家、省、校以及学院不同层次的创新项目,优秀作品可以参加各类创新设计大赛;毕业设计一级项目主要是让学生参与教师承担的企业产品开发及技术改造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

上述三个层次的项目都具有独立的研究设计内容、考核节点、考评标准、项目报告和演示汇报等。各级项目与各教学环节紧密衔接,项目间相互关联,项目内容和实施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易到难、从基础到专业分层次进行,涵盖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5]。

2CDIO二级项目设计

2.1项目目标

本项目针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设置,名称为“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项目以典型零件机械加工为主线,形成机械制造工艺及工装设计的完整知识链,巩固已有专业技能、强化实践环节,为毕业设计和就业奠定基础。图2为二级项目知识结构。第2期王军吴凤和以工程能力为导向的CDIO项目式教学模式探索――以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为例

项目的具体目标是:(1)加深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装备”、“数控技术与应用”等专业课的联系及其在实际中的综合应用,强化设计―制造一体化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理念;(2)初步掌握文献检索、手册和图册等资料查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应用,初步具备分析与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机械加工艺规程制订及夹具设计;具备夹具三维建模能力;熟悉夹具制造、检验与装配;(4)锻炼结构设计和制造、检测的实际动手能力;(5)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锻炼和提高组织能力、交流能力以及团队合作与竞争能力,培养责任感。图2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二级项目知识结构

2.2项目内容

项目包括工艺制订、专用和组合夹具设计及实物制作。主要内容如下。(1)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主要进行构思(Conceive)和设计(Design)能力训练;(2)零件的某工序专用/组合夹具的设计,主要进行构思(Conceive)和设计(Design)能力训练;(3)专用/组合夹具的虚拟装配,根据夹具结构的正式图,绘制零件3D图、完成夹具3D模型的虚拟装配及装配过程的动态展示,主要进行实施(Implement)能力训练;(4)专用/组合夹具的实际制造与装配,主要进行实施(Implement)和操作(Operate)能力训练;(5)撰写项目报告和制作答辩PPT,主要进行设计(Design)和实施(Implement)能力训练。

2.3项目能力矩阵

根据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制定项目能力矩阵,如表1所示,通过项目实施实现能力与任务的统一。1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工装与刀具现状及发展趋势;初步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调研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了解认知初步掌握++综合运用2熟练运用专业知识,通过零件定位、夹紧及工艺路线制定,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能够分析和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工艺和工装的相关问题。了解认知初步掌握综合运用+++++++++3掌握夹具的设计方法、步骤、要点以及夹具制造与装配工艺,初步具备设计结构合理、高效经济夹具的能力;了解创新设计方法。了解认知初步掌握综合运用+++++++++4初步掌握精度检测的方案制定、测试、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能力;学会有关检具和测量仪器的操作使用。了解认知初步掌握++++综合运用5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基本掌握机械设计与仿真软件如CAD、PROE的使用,初步具备建模及仿真能力,实现夹具的虚拟装配和分析。了解认知初步掌握++++++综合运用6了解机械制造行业的设计、生产、开发以及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机械工程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对应专业能力要求8)了解认知初步掌握++++++综合运用7培养主动学习习惯及终身学习能力;培养责任感、职业道德及组织管理能力;初步具备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了解认知初步掌握+++++++++++综合运用2.4项目考核方式

项目小组成绩采取节点考核方式。共设置3个考核节点:节点一包括零件分析、工艺规划;节点二包括夹具设计,夹具虚拟装配,夹具加工制造;节点三包括项目报告及PPT汇报答辩。各节点考核的依据为是否符合工程实际要求,重点是精度保证与结构工艺性。按照考核内容完成情况分为五档,如表2所示。三次节点成绩和为小组总成绩。每个学生的项目成绩由小组成绩和组内成绩综合确定。组内成绩由组长负责与小组成员依据在组内的贡献讨论确定。

3.1项目实施规划

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二级项目以小组形式进行,实施进程如表3所示。3.2项目实施效果

图3为学生完成的项目成果实例,项目内容涵盖了CDIO全过程,使学生得到了从构思、设计、实施到运行全方位的培养和锻炼。注重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加强设计制造质量的审核,让学生深刻体会面向制造的设计理念。项目实施中有分工有合作,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竞争意识。图3夹具实物、装配模型与装配图

4结束语

教学改革实践证明,以实践能力为导向、以分级项目为载体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将理论知识融于丰富的实践活动,建立了核心专业知识的有机联系,巩固了已有的教学成果,体现了专业特色。基于小组的学习与实践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需要完善之处: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逐渐克服依赖心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提高实物加工能力,缩短加工时限,保证加工质量。参考文献

[1] 胡志刚.构建基于CDIO理念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0,(22):4445.[2] M John,E Kristina,O Soren.The application of CDIO standards in the evaluation of Swedish engineering degree programmers[J].World Transaction 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2012,5(2):361364.[3] 顾佩华,沈民奋,陆小华,译.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125.[4] 范丹红,严文清.创新教学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J].中国高等教育,2013,(12):4244.[5] 陈飞,孙斌,赵玉晓.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三性实验教学改革[J].教学研究,2013,36(5):106109.Exploration on abilityoriente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CDIO projects

―Take specialized direction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and automation for instance

WANG Jun,WU Fenghe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Yanshan University,Qinhuangdao,Hebei,066004,China)

项目为导向 篇3

关键词:项目教学 文秘英语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b)-0133-01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越来越密切。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越来越为广大师生所关注。职业教育课程具有定向性、应用型、实践性、整体性、灵活性等突出特点。任何职业教育培训课程的开发实践不外乎注重学生的学习动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商务英语文秘这门课程,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和翻译涉外英语文章的能力,包括专业技术性文章和实用性文章;培养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内容包括欢迎辞、建议书、备忘录等;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比如接待来访、接听电话、商务旅游等。由此可见,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英语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全方位地胜任涉外秘书英语职务。这一综合性的教学目标给秘书英语课堂教学提出难题,因为学生既要掌握专业知识,又要熟悉英语语言,而且各方面的能力都以应用性、实践性为指向。

1 项目英语教学

姜大源教授指出,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过程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应该具备两个特点:第一,工作过程是综合的,综合表现在三方面的能力维度上,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第二,工作过程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

项目英语教学,即以“项目”向导,让学生完成各项项目任务,通过对项目过程的设定依据、项目内容设计、项目的具体实施,以及项目的评估等一系列的设定,为学生提高具体的实践能力做了很好的阐述。以文秘英语这门比较专业的课程为例,该课程以四项工作过程作为学生学习的依据。围绕办公室日常事务、商务旅行、接待事务、会议事务等四个项目展开,使学生在每项任务完成时,真正掌握和了解各个工作环节。

2 文秘英语“项目”英语教学过程

2.1 文秘英语“项目”的设定依据

2.1.1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涉外事务管理、应用英语(国际商务)的一门专业知识课,也是该专业的必修课程,其专业性、实践性、政策性和操作性都很强。本课程包括涉外文秘中的办公室日常事务,如电话沟通、信函管理、时间管理;商务旅游,商务旅行准备、商务旅行中;接待事务,如来宾接待、商务接待;会议事务,如公司内部会议、公司年会、展会等涉外文秘业务内容。该课程共32个学时。

涉外文秘英语涵盖涉外秘书实际工作的主要方面,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的模式来建构教学,以案例导入,并加以阐述分析,让学生掌握具体工作场景中语言的恰当使用。该课程设计为双语课,旨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使学生不仅掌握操作性强的文秘实务流程,而且能够准确、流利地用英语表达相关内容。

2.1.2 课程任务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涉外文秘工作所需要的英文技能,重点培养读、写、译的能力。通过读、说、听、写、译等多项训练,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系统学习,掌握秘书职业技能以及相关的各项语言技能。

2.2 文秘英语“项目”的内容设计

该课程涵盖涉外秘书实际工作的主要方面:办公室日常事务、商务旅行、接待事务、会议事务。整体以秘书的四大主要工作内容的实际流程为主线,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构建教学内容,突出操作性。以案例导入,并加以阐释分析知识点,让学生掌握具体工作场景中语言的恰当使用。训练部分以涉外秘书沟通的工作任务获任务过程为工作情景来设计实训题目,确定能力训练目标,最后测评和反馈。具体如表1。

2.3 项目的具体实施

每项项目要求学生分组完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一位组长,负责整理汇总资料。课外预习过程中,让学生先学习了解相关句型和表达。教师对每组成员可适当调整,以均衡每组内部成员的知识和技能结构,保证每组实例均衡,人人参与。

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教师全程指导,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起到引导作用。教师布置规定课时内的训练任务,提供完成该任务所需的主要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醒学生重难点,指导相关阅读,重在启发和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完成任务。

项目整体设计以每项项目的子项目为主,以办公室日常事务管理中的电话沟通任务为例:教师要求学生先通过网络等资源搜集相关打电话的常用表达,由小组汇报,总结出一套常用的电话表达。再由两个电话沟通案例,引出电话沟通的技能掌握,要求学生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一个扮演客户,一个扮演秘书,在课堂上呈现出工作情景。

每个项目都按照项目计划设定,项目具体实施、项目的反馈为过程,通过每个项目过程的重现,实现真正的工作场景模拟,最终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2.4 项目的评估评价

项目的评估和评价是作为对学生完成项目任务考核的主要手段。学生主要以呈现工作模拟场景,以对话、信函、PPT等方式展现给教师。通过自评、小组互评,以及教师测评,三个环节来评定学生的综合成绩。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学生能够全方位了解该工作过程的不足以及优点,从而不断修正和提高学生的实际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反思和相互观察的能力。教师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梳理和未知知识的总结,将获得的经验系统化、结构化,将抽象空泛的语言转化为基本技能,达到项目的预期目标。

3 结语

项目化教学是以“项目”为导向,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方式。整个项目的完成是实际工作的模拟与呈现,学生通过自主地完成任务,来提高实际工作的实践能力。在整个项目化过程中,始终贯穿工作过程为主线,所有的环节都围绕具体项目的实施而进行。“项目化教学是授之以渔,为学生成功地就业打下了基础,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他们今后成功的职业生涯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平台。”总之,项目化教学是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教育中的主流,也是当前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师莹.以“任务”为中心的文秘英语教学设计[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33-134.

[2]姜大源.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启示[J].职业技术,2008(11):4-10.

项目为导向 篇4

1.正确定位高职创新创业教育

社会环境因为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而变得复杂多变,知识的老化和更新因为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而不断加快。对于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生社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技能、知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新事物应该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把素质与能力相结合,为了使学生实现跟高的认识价值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把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出发,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高职院校培养的主要是从事社会一线服务的创新型人才,高职院校学生比普通高等学校学生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因此对高职院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在高职院校中学生缺少实践的机会,知识基础薄弱,如皋在高职院校对学生直接进行创业培训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一般取得的效果都不理想,还有可能使学生原有的创新创业信心和热情受到打击。应该以素质教育为基础来构建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可以定义为新的素质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这种新型的素质教育是必然趋势在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中,不会只是一时热点,更不应该只是为了解决就业和创业问题。

2.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材的形式和基本内容

作为一种新型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注重素质与能力相结合,与传统的素质教育相比也存在区别在形式和基本内容上。

2.1把教材建设成资源库。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教材不应该仅仅是传承文化,不能局限于传统教材的理念,可以是一个体系做到丰富且开发,也可以是一个资源裤,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一个最大的自由空间。

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在探索与实践创新创业课程的过程中,建立了一个开放丰富的资源库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教材,比如PPT、项目库、案例库、教师和学生用书、博客和QQ群等资源。利用学生在实训基地的创业实训案例库,设计创业项目根据学所学专业建立项目库,为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提供项目,师生之间利用网络建立博客或者QQ群进行广泛深入的学习和交流。这种资源库丰富且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延伸和拓展课堂知识,提供了更好的空间和条件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2把创新和创业融为一体。大多都将创新与创业分为对立部分在目前市场上的创新创业教材中,而且更侧重创业。一般都将创新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的背景知识在第一部分进行讲述,在后面的大量章节中重点讲解创业知识。这样可以更为完整和清晰的讲述创新和创业内容,但是产生的影响就是很难把创新与创业知识完美结合起来,同时也为学生综合理解创新与创业增加了难度。这不符合教育部将创新与创业融为一体的要求,也难以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创新创业的关系,从而对创新创业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重组创新创业内容使长袖与创业可以更好的融为一体,主体框架用紧密联系创业的创新知识来搭建,配合使用能把创新理念体现出来的创业项目和案例。这种新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创新知识用于创业,同时还可以运用创新在创业项目和创业案例中,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变得有价值。在创新部分侧重于选择具有创新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内容,在创业部分让学生熟练掌握基础创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如何运用创新使创业成功率和品质不断提高。

2.3以项目为导向进行教学。要想将创新创业融为一体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采用合适的方式,通过实践证明采用项目式教学法是一个有效途径。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可以兼顾培养素质与能力,同时为教学提供的考核方式和依据也更具有有效性和实践性。创新创业教材的编写可以尝试以项目式为体例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对现有项目式和创新创业教材可以对借鉴。把创新知识作为教材的主体框架,把创业案例作为教材的实训项目。教材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即创新与创业、创新意识与创业、创新思维为创业、创新技能与创业。每部分结构中应该包含情境、项目、创新创业知识、拓展训练、总结与思考五个内容,以学生的创业案例作为情境内容,让学生发现问题在情境中,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对该情境涉及的相关知识可以在创新创业知识部分做介绍,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掌握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以业务洽谈、参展准备、资本运营和合同签订等为项目部分的内容,结合学生的专业特长规律学生自己找项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总结与思考部分对于完成的项目有学生和专业教师一起进程评价,共同总结经验和不足。结合学生所学的创新创业知识在拓展训练部分提供课外训练项目给学生,指导学生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总结,进入社会后很多毕业生发现传统教材中的知识往往与社会发展不同步,同时他们也很难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面对社会时他们会感到茫然和无助因为这种滞后的差距和能力危机。因此从编写教材入手来走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路非常有必要,未来的创新教材应该与社会接轨,做到内容开发、形式灵活和资源丰富。

参考文献

[1]吴婷.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4:104-105.

[2]王德才.基于项目导向的高职综合课程开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3]吴英健.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D].复旦大学,2013.

项目为导向 篇5

一、教学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的入校生大部分是高考失败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在心理上比较缺乏自信。但经过三年高中的严格学习和训练后,这些学生的动手能力相对比较强,容易接受新的事物,渴望自己可以得到成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符合教学对象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赏识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转变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而目前高职教学,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仍存在,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灌输式”“填鸭式”的方式传授知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抑制,学生学习兴趣低,专业技能难以提高,学生毕业后市场竞争力不强。

二、学生的职业能力组成

职业角色从事一定岗位所具备的个体能力结构由一般性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以及对具体情景的理解力两方面构成,并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综合地发挥作用,()其中任何一个孤立的能力要素都难以完成职业活动。因此,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应不再局限于具体岗位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要求,而应被视为多种能力品质的综合体现,进一步强调的是学生在应对技术手段和生产模式变化时具备的收集、整理、使用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人际交往、合作共事的能力,组织、规划、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具体的职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学生即将从事的某一具体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教学效果,逐步实现对以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构建。

三、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的应用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专业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尝试构建以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的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就是以项目为参照点贯穿整个课程内容开发,教师引导学生在以项目为载体所设计的综合化情境中学习并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在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达到获得职业中工作能力、学习能力、方法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职业道德素养的学习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严格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和教学效果评价,教师应该以学生是否可以按照要求完成教学项目作为主要依据进行考核评价。以下以“给排水工程施工组织与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为例,分析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的设计及应用。

1.教学项目确定

“给排水工程施工组织与项目管理”这门课程是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监理合同管理、质量进度控制、工程招投标的展开、监理规划、细则编制、绘制项目机构图、监理验收资料整理、进度款控制等的能力,希望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给排水工程监理工作的基本方法,为之后的直接就业打下基础。因此,为了保证设置的教学项目与学生以后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内容相吻合,本课程以实际或虚拟项目为载体,以工作工程为导向,科学设计学习情境,在强调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着重突出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教学项目和情境的选择还需具有实用性原则,保证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完成实际的教学项目内容。

2.教学项目实施

在确定教学项目之后,教师可以按照教学项目的要求实施教学工作。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研组内2――3名相关专业教师组成一个教学团队,共同负责所有教学项目的组织和实施。学生以每5――7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角色扮演,任务分工,完成教学项目中的学习任务。教学项目的实施过程主要设计为:下发与接收中标项目―工程组织设计―工程合同管理―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工程成本分析―工作评价和考核。教师对不同情境和工作步骤提前设置好科学合理的考核目标和要求,以保证教学项目的进行。在实施项目教学之前,教师将需要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以工作项目任务书的形式下发到每一个学习小组,并对教学项目任务和工作内容进行简单讲解。学生在接收项目任务书之后,首先明确学习目标,然后分解学习任务,清晰各自职责。学生在虚拟情境中,带着目的自主学习,经过不同层次的梯级反复实操之后,完成学习任务。

在以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的项目式教学探索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学生在收到学习任务之后,积极主动地按照项目教学的模式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力求保证完成任务的合格性,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学习兴趣增强,实际职业技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孙双华。综合职业能力为本的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教课程开发与实施[M].清华大学出版社,(9)。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职教育建筑与房地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改革项目“基于项目导向的综合能力实践教学课程的研究与构建――以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项目为导向 篇6

【关键词】网页设计 教学 项目导向

随着信息技术的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涉足于网页设计这个领域。目前,各高校基本上都开设了网页设计的课程。虽然各种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是占有绝对优势的还是多媒体教学法: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结合教材,按部就班的按照课本顺序向学生讲解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并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只是非常被动的接收知识;这种方法并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平台让学生进行思考,检测,运用所学的知识。

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模式的一个大胆的尝试和创新。这种教学方法更适合网页设计者们课程的特点。网页设计的最重点目标就是学生能够独立的解决实际问题。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实际的项目,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对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优势甚至是需要学生自学新的知识,从而达到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积极合作的团队合作能力,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网页设计是一门技术性非常强的课程,要求学生能够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网页。其中会涉及到网页结构、网页布局,网页特效以及网站的运行和维护。以项目为导向,使得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最快速度的提高学生网页设计的能力。

下面,笔者首先将会介绍项目学习模式的概念,然后就是结合项目学习模式谈谈如何开展网页设计的教学。

一、项目学习的概念

项目学习模式是一种教学模式,不同的学长对这一概念的定义不同。在本文中,笔者通过查阅众多文献,并且结合本文的文章主旨,将其定义为以制作作品为目的,通过科学的安排,借助多方面的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内师徒解决一个或者是一系列问题的探索性的学习模式。

二、项目导向学习模式的特征

1.真实并且具体的学习情境

项目为导向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实际努力解决实际问题。问题的选择可以由老师来完成,也可以通过学生自助选择。这些问题一般都是取自生活,项目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实际的问题。学生所面对的是真实的生活,面对的是鲜活的例子。学生在这样接地气的环境中,学习如何设计网页,探索如何解决在网页设计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终提高整体的素养。

2.开放和综合的内容

采用以项目为导向的学习模式,无论项目的大小,都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开放性。

综合性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所学的多种知识,多种技能综合的运用的实际操作之中。解决问题必定会涉及到很多方面,而且很多时候还会涉及到学科交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的运用各种知识,全面的考虑问题的方方面面。单一的运用某种知识是难以解决好一个问题的。

开放性其实与上文中的综合性有着一定的关联。解决实际的项目问题,其所需要运用的知识不会只局限于课本,不会局限于学生所学的内容。因此,这就要求学生能够积极的学习有关网页设计的知识,积极提高自身网页设计的能力,这样才能设计好合格的网站。

3.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以项目为导向的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很大的不同。上文中已经说过,以项目为导向的学习方式并不局限与课本上的知识,甚至有时不局限于某一课程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需要积极的学习其他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途径可以多种多样。学生需要积极的利用各种各样的资源,积极的运用多种多样的学习途径,例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充分利用老师的资源……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还锻炼了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合作,交流沟通以及管理的能力。

三、以项目为导向的网页设计课程教学

以项目为导向的网页设计课程是一种创新性较强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重点就是通过对真实问题的探讨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主要步骤可以分为五个部分。依次是选定项目、制定计划、活动探索、作品之作、总结节流。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学实践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选定项目

选定项目是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项目一方面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已有的优秀的网页,网站,让学生对于网站结构、布局、色彩搭配等方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另外,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伴随着选定项目的就是明确学习目的。学习目标可以分解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目标:掌握网页设计所需要的知识,掌握制作网页的技能,另外就是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增强自信心,加强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

2.制定计划

项目选定之后,通过对项目进行深入的分析之后,应该制定出一个计划表。那些同学负责什么部分,多少时间完成多少内容,网页设计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些都是需要明确和清晰的内容。

计划制定这一部分老师应该有一定的引导和把关,这样才能够保证课程进度,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3.活动探索

活动探索是指对项目的深入分析。其实这个工作在选定项目以及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就已经开始了。通过对项目进行深入的分析,明确项目要达到什么养的效果。并且在分析的过程中逐渐清楚网页设计采用什么样的结构,采用什么样的语言,采用什么样的色彩,是否采用表格等。

项目为导向 篇7

1.1 课程背景

当今时代是数字化时代,船舶工业利用数字化手段支撑和促进“壳、舾、涂一体化”“设计、制造、管理一体化”等现代造船模式发展已成为现实,数字化造船正是引领产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是船舶企业发展的趋势。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数字化造船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的提出使得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交通分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从课程体系到课程教学都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必须改革传统的“三段式”课程体系,构件“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题”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以任务为驱动、以行动为导向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改革传统的课程评价制度,建立促进学习者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评价方式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1.2 课程现状分析

《船舶原理》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船舶方面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对基本性能的理解,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但从近几年的教学效果来看,很多学生的考核成绩偏低,甚至表现出厌学、不学的状态。主要原因是:据目前的教学内容来看,该课程的学习需要扎实的高数、工程力学功底,而五年制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主动学习的能力和自控力相对较差;教学上以理论教学为主,“表格计算,手工绘图”课程设计为辅,而大多船舶设计公司都以相关配套软件完成船舶性能计算,与后续工作实现数字化衔接;学生最终学习效果的考核主要以学期末的试卷考试成绩为参考依据,使得学生将重点放在了死记硬背知识点,而忽略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3 课程改革意义

通过对本课程的改革,将根据企业相应岗位技能的要求,重新整合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完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2 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方案

2.1 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

根据对多家中小型内河船设计公司和船舶企业调研,得出相关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船体送审设计岗位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重新整合学习内容和设计课程学习情景,以任务为驱动,实施“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按组划分,课堂座位由原先的“一人一桌一凳”改为“小组围桌而坐”,灵活采用示范讲授、小组讨论,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内河船计算软件、微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教学资源,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设计课程的学习情景,开发教、学、做一体化的训练项目,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2.2 课程改革的方案

2.2.1 重新定位课程

学校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周边中小型船舶设计单位和船厂,其中一个工作岗位是“内河船舶送审设计”,是学校本专业学生就业的一大特色。船舶送审设计主要是根据船东要求的任务书和船舶设计规范的条例进行计算和绘图,主要包括总布置图、型线图、重量重心估算、船舶静水力计算、阻力性能估算、螺旋桨设计、完整稳性计算、基本结构图、典型横剖面设计、典型结构设计总纵强度计算等内容。

该课程是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基于船体送审设计的部分实际工作内容,培养学生掌握利用船舶软件进行船舶重量重心估算,静水力计算,完整稳性计算,阻力性能估算,螺旋桨设计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达到船舶送审设计岗位相关工作要求。

2.2.2 重新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组成员通过对中小型船舶设计单位进行调研,采取企业技术人员和本专业毕业生的意见和建议,依据船体送审设计岗位要求,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融合船舶行业相关职业标准,打破以知识传授为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成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结合课程项目化的特点,构建出了7 个学习项目共27 个任务,具体如表1 所示。

3 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

3.1 教学资源建设

3.1.1 重新编制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实施《船舶原理》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包括课程基本信息、学习目标、学习情景设计与描述、教学实施建议等。本课程是根据“船体送审设计”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设置的。通过本课程标准的重新制定,重点突出实际工作岗位中有关船舶航行性能计算和分析等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组织的顺序紧紧围绕基于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分析;教学过程确定以工作任务来进行组织,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3.1.2 重新编写课程教材和丰富网络多媒体资源

按照数字化造船理念,工学结合,以工作项目为导向开发教材,先编写讲义和单元项目单,在试用中改进,然后校内出版。制作部分PPT课件和微课资源,创建微信公众号,上传共享资料在线学习,在线讨论,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学习的需要。

3.1.3 教学场地建设

依托校企合作和内河船舶设计实训室,该系引进武汉规范所研发的内河船舶计算软件,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现场教学和实训环境,保证学生学做融合,培养实践技能。另外,利用实训室资源可实现“工学交替”,让学生参与实际工作项目更有利于学生自身技能的提高,增强就业竞争力。

3.2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本课程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下,采用实船资料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其中辅以“讲授法、演示法”完成知识点的准备教学过程;同时将实际项目分解,学生分组,通过“分组讨论教学法”解决问题,教师再进行评价,总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做中学的“启发式教学法”,同时引进多媒体技术、云课堂、微信公众平台等现代教学设备,创造新颖的,符合学生学习乐趣的教学方式,充分提高教学效果。

3.3 教学考核方式改革

项目化教学的成绩考核既要能反映学生理解并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更要能体现学生对岗位技能的掌握情况,因此,课程最终的考核既要注重期末的理论考试,也要注重学生在实施项目过程中的各自表现,采取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重视实践考核,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考核方式突出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把期末考试成绩与过程考核中获得的成绩综合起来,作为评定最终成绩的依据。《船舶原理》课程的具体考核评价方式如表2 所示。

4 结语

本课程的项目化教学目前正在学校13 级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实施,学生学习的成效较以往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1)学生能明确每节课的任务目标,能主动地、积极地学习;(2)小组团队意识增强,能够恰当分解任务,及时完成任务;(3)学生在每一次的任务讨论规程中增加了信任感、口头表达能力和互帮互助能力。《船舶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仅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得以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教师梯队的建设,增强了教师教学的使命感和激情,这些正是课程改革的初衷。

参考文献

[1]周宏,蒋志勇,侯正友.数字化造船设计与建造标准体系先期研究[J].船舶工程,2012(1):26-28.

[2]赵东,周宏.数字化造船系统研究[J].船舶工程,2006(3):58-61.

[3]曹玉姣.我国数字化造船发展现状[J].船舶工程,2008(3):6-9.

[4]张依莉,李宴丞.基于行业发展的船舶职教专业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24):108-110.

[5]潘晓明.船舶原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项目为导向 篇8

(1) 本身课程的难度较大, 学生难以接受理解。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主要采取老师讲, 学生听式的被动填鸭式教学, 教学方法单一, 缺乏典型的项目分析, 学生听起来感觉更加枯燥难懂。

(2) 课程理论和实践应用相脱节。学生学习了相关的概念和算法, 但是却做不到学以致用, 不了解知识的关联性, 不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项目实战中。

(3) 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 程序设计的知识掌握不牢固。现在的数据结构的教材一般来讲都是用C语言描述的算法, 学生的C语言的编程能力较弱, 出现“能听懂, 不会写”的问题, 影响到本课程的学习。

(4) 传统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 多数还是以笔试为主, 学生通过死记硬背, 暂时性记住老师讲授的知识点。不能灵活的反应学生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面地评价学生。

2. 项目教学方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 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 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 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 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 都由学生自己负责, 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 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改变了以往“教师讲, 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 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项目教学法是由师生共同完成项目, 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不同于简单的任务教学, 它更侧重于培养学生解决未遇到的关键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以项目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特征, 要求教师设计的项目要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并且最好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具体问题有直接的关系。

3. 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

(1) 项目的精心选择与安排。项目的精心设计与安排, 在整个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项目的选择应从学生熟悉易于接受的角度考虑, 比如高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景区旅游管理系统、通讯录信息管理系统等。这样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项目的设计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与要求, 这样学生可以带着任务去学习, 做到有的放矢。

(2) 选择完项目之后, 教师要注意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将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小的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项目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循序渐进进行讲授, 为以后项目的顺利实施, 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例如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涉及到线性表、查找、排序等知识点, 在学生学习线性表的队列和栈时, 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去超市买东西结账的例子, 排在前面的顾客先结账, 排在后面的顾客后结账, 满足队列的“先进先出”的典型特点。对于栈, 可以选取洗盘子的例子, 先洗的盘子放在下面最后冲洗, 后洗的盘子在最上面, 反而最先冲洗。满足“后进先出”的典型特点。

(3)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主导性, 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 以学生为中心, 做到在做中学习。在整个项目过程中, 由学生直接参与, 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内心产生了强烈的成就感, 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项目实施过程中, 将学生进行分组, 提高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能力, 培养了学生对项目文档的撰写能力, 让学生自己去项目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 同时增强了对自己负责的部分认真完成的责任感及成就感。教师进行最后的总结工作, 评定成绩, 找出差距和完善方案。

4. 结束语

以项目为导向的数据结构的教学方法是对传统的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完善, 可以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解决了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学生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掌握了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 加深了对数据结构的算法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

摘要:《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存在强调理论教学, 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 学习兴趣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 探讨研究了以项目为导向的数据结构教学改革方法。

关键词:项目导向,数据结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刘晓静, 王晓英.基于项目导向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微型电脑应用, 2014 (9) :48-50.

[2]游琪.项目驱动在数据结构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 2010 (1) :187-188.

项目为导向 篇9

将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引入到课题实践教学中去, 以项目教学模式为导向, 用实际的项目深入的把“教”“学”“做”的理念贯穿于教学实践中;教会学生调查研究事物的方法;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合理大胆的结合与创新;让学生充分考虑了计划的可执行性, 在可行性的范围内进行合理设计。

一、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的意义

1. 传达校园历史文化精神内涵

校园文化创意产品代表着一个学院的整体形象与气质, 传达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创意产品的研发有助于推广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形成自身的品牌效应, 能更好地宣传学校形象, 增强其影响力。同时, 人们购买纪念品也是对校园文化的认同。

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发行可以展示大学办学历程中形成的文化积淀、大学精神、办学理念。校园中留存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以及大学校园活动丰富多彩, 聚集各种社团、校学生会、下属学院学生会, 积极提倡并承办、主办各种活动, 为此提供了很好的背景、基础以及条件。可以推动学校全面、快速的发展, 弘扬和传播校园文化精神, 打造富有校园文化特色的纪念品, 激发全校师生的知校、爱校的情怀。

2. 实用价值

选择的校园文化创意品都为师生的日常生活当中所用, 让这些文化创意产品和大家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息息相关, 从而达到有效的宣传效果, 发挥它的认知功能, 使消费者明确了解这个纪念品出自哪所院校, 哪种文化, 它意味着什么, 了解其中的典故等等, 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它的审美功能, 给人以亲切温馨的感受和对生活意义的感悟等。

3. 艺术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知识的传播与文化的传承越来越重要, 校园文化社会文化相辅相成, 形成了一种既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也有着鲜明的时代感的文化。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在满足了实用功能之外, 其艺术的审美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运用艺术的手法将产品想要传递的信息用不同的线条、色彩、形态及材质加以设计及组合, 以完美的形式展示, 从而在众多的产品中脱颖而出。

二、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定位

1. 设计内容

学生根据校园文化产品的设计定位的目标消费人群, 将设计的内容大致分为日用品系列和纪念品系列两大类别。

(1) 日用品及办公用品系列

日用品, 主要包括学生校园生活的必需品为设计原点。包括师生的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 其设计品类的选择, 以日用消耗品为主, 且具有相对的普遍性。例如校园文化产品中文具用品的笔记本系列设计。笔记本为记录各类事情的小册子。本册记事本分为多种, 封面材料常用有真皮、仿皮PU、皮革、PP、布料及金属等多种。装订形式有:平装记事本, 活页记事本, 环装记事本, 精装记事本。它分为平装本, 个性本册。常见的有64开, 48开, 32开, 25开, 16开。还有活页本, 常见的是8.5寸, 7寸, 5寸, 26孔, 20孔, 9孔等本册的压印以及尺寸。印刷方式有压印、烫金银、镭射、UV、彩印、水晶滴胶等。常见的有64开, 48开, 32开, 25开, 16开。还有活页本, 常见的是8.5寸, 7寸, 5寸, 26孔, 20孔, 9孔等。办公用品包括文件袋、信封、手拎袋等的设计。

(2) 纪念品

校园文化纪念品主要用于自己收藏或馈赠友人, 所以产品体量包装更为精美、便于携带、保存。纪念品的价格也应有高、中、低之分, 以适应不同的要求。比如明信片系列设计, 为了更好将校园文化历史的脉络及传承呈现出来, 根据前期资料的搜集及调研, 制定出系列一:“校园历史文化”, 内容以学校早期学生各个社团的合影、早期出版的刊物、曾使用过的校徽及印章、校歌等进行研发设计, 将学校的办学的历史展现。本系列采用黑白照片的形式, 将学校早期的各个代表性社团以影像资料呈现。

2. 设计特点

通过对之前收集的大量的资料整理分析, 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设计出一系列符合学院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作品要求包括: (1) 适当使用学校校徽、中英文校名、校园环境标志、校园地方特色特点等识别度和认同度明显、较高的题材。 (2) 体现高雅、简洁、个性、与众不同的形式特点, 体现健康、积极、环保、美观大方、便于携带等理念。 (3) 设计的作品要求创意新颖, 表现独具一格的, 并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艺术性和一定的收藏性, 充分体现大学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人文个性和艺术品味, 作品精致、有创新并要易于生产。

3. 设计方法

(1) 根植于校园文化, 细分消费人群。

由于是校园文化产品, 其校名、校徽都要使用规范的校园Vl系统, 以校园文化为依托, 细分消费人群, 其中包括教师、学生、行政办公人员等。

(2) 塑造校园文化特色。

对于专业特征明显的院校, 其校园文化产品要挖掘特色。对于学校的发展历史中对国家、社会贡献较大的人物、事件、物品都可以作为又拍卜宣传白勺亮点, 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 激励后者。

(3) 实时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随着时代的发展, 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 必须充分了解市场材料种类, 工艺及价格, 选择适合材料进行设计。

三、结语

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是校园文化的载体, 是校园文化的传播者、执行者。校园文化产品的设计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的情感形成。其次, 有利于保留具有时代特色的校园记忆。最后, 有利于带动提升周边地域文化发展, 高校作为文化的重地, 其做法与效果会直接影响周边地域文化。

同时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在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方向还有待调整、开发品种有待丰富, 开发参与方式有待改进。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还需要考虑设计产品的制作工艺与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王瑾.浅谈高校纪念品[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18) .

[2]王洪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河北大学, 2010.

[3]张德群, 黄萍, 石莹.高校创意纪念品设计项目研究[J].艺术美育, 2013 (8) .

[4]李瑞梅.校园纪念品设计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 2011 (11) .

[5]黄厚石.设计原理[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6]燕敏.从纪念品创新设计看高校品牌的塑造[J].浙江艺术科技, 2014 (6) .

项目为导向 篇10

1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环境工程专业项目式教学的实施步骤

关于工作过程的理解。广义上工作过程是旨在实现确定目标的生产活动和服务活动的顺序。狭义则是指物质产品生产的。这一理解在商务领域就是指经营过程的活动, 而职教教学论的概括性表述是:工作过程导向和经营过程导向是差异性同源的。工作过程导向的目的在于克服学科体系结构化内容的学习, 而有利于与工作过程相关内容的学习。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则来自职业行动领域里的工作过程, 即从职业典型工作过程确定职业实际工作任务, 归并成教学工作任务, 最终转化为职业教育教学任务。它是一个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 最终到学习情景的过程。

项目教学是指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师生通过共同生产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或具有典型意义的产品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的应用, 旨在促进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建构知识与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职业技能。项目教学的实施应注意以下要点:一是项目教学的内容, 应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应具有一个轮廓清晰的任务说明, 应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 应具有一定难度;二是项目教学的过程, 应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活动有直接的关系;三是项目教学的结果, 应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 并且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以及工作与学习的方法;四是项目教学的方法, 应让学生有机会自行计划、自行组织学习行为, 自行处理项目中出现的问题[1]。

可见, 以工作过程贯穿于项目式教学中, 能较方便地组织开展项目式教学活动。

在了解相关原理的基础上, 进行实践设计。通过这样的仿真实工作过程的项目设计, 学生们学习兴趣浓厚, 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 有成就感。达到了在有效的教学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从以上案例来看, 无论是机电专业理论课程还是实践类课程, 都能采用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方法设计开发项目式教学内容, 这种方法理论联系实践, 实践结合理论, 比较便于组织实施和开展, 也便于学生掌握接受各类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

2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环境工程专业项目式教学的作用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环境工程专业项目式教学是组织教学的最优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环境工程专业项目

式教学, 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模式, 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技能。现代教育研究表明, 具有不同智能类型和不同智能结构的人, 对知识的掌握也具有不同的指向性。教育实践和科学研究都证明, 形象思维强的人, 能较快地获取经验性和策略性的知识这正是职业教育的优势, 也正是大多数职业学校的学生的优势。获取过程性知识, 正是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的思想基础。以工作过程开展教学工作, 注重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模式。按照典型的职业工作过程展开教学内容, 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一个新的视野。

2.2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环境工程专业项

目式教学, 坚持以人为本, 体现了学生为主体, 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的个人发展。

2.3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环境工程专业项

目式教学能较好地创设教学情境,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以情境性原则为主, 学科性原则为辅。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 就是围绕工作情境而展开的, 保证了学习是和实践密切相关。针对特定的学习目标, 将相关学习内容安排在工作过程的情境化的真实学习活动中, 有效地支持学校学科教学活动, 让学生通过参与真实的工作实践活动获得更有效的学习, 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3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专业项目式教学的保证措施

3.1 师资培训。

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环境工程专业项目式教学, 重要的是教师的发展。教师本人应当成为技能教育的指导者和教练。我们的教师, 能在各专业课中都能很好地驾驭课程中的全部理论知识内容, 但在实践环节中, 这样的“内容专家”已不能适应教学的要求。教师应当成为教给学生学习方式和问题求解的专家, 并且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成为他们的指导和榜样。这就要求:首先教师要转变思维, 要充分认识到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认识到教师技能水平和教育能力水平对学生学习及成长的影响。其次,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 转变工作角色, 努力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组织动员者和咨询者。此外, 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一定要强, 动手能力的强弱直接体现了技术能力的强弱, 决定了学生培养是否富有成效。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应对教师量身设计师资培训, 应当设计一套针对工作过程化项目式教学法的全新师资培训方案, 提高老师如何去教授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团队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打破传统的知识点培训的路子, 注重最新教学法的传授。另外, 采用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 进行课程教学设计。现有专业教师要定期到生产和维修企业实习, 地方和学校要为教师的企业实践创造必要的条件, 要特别注意聘请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生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职业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通过校企合作, 不断更新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达到培训效果。

3.2 课程改革。

职业学校的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开发相关校本教材, 丰富教材形态, 建立具有明显特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打破传统的按照技术学科进行教材编写的模式, 开发和推广与生产实际、技术应用密切联系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式课程和教材。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式课程和教材的开发中, 既可将原有单一科目教学内容按照职业活动中工作过程的特点和要求进行项目整合, 也可以完全打破学科体系, 按照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项目综合课程, 形成围绕工作过程的新型教学项目。

3.3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是确保项目式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 是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场所。通过将实践与教学结合形成一个实训基地, 可以更方便地模拟生产企业实际生产加工过程, 更方便地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所以, 各机电专业必须加强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加快基地建设步伐, 加强校企合作, 开辟校外实验实训基地。

综上所述,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开展项目课程教学是方便实用的, 也是富有成效的, 也有利于开发项目式课程。在开发项目课程和开展项目教学时, 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不一定要以兴趣为基本出发点。项目也没有必要一定要结合完整的过程, 一个完整地过程可以分解为几个小过程。而项目不一定要求工作过程是真实的, 只要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模拟工作过程的项目也未尝不可。项目课程的重要功能是理论与实践结合, 以工作过程作为导向开展项目式教学, 应作为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主要教学方法。

摘要: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探索了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工作过程类项目式教学方法的实施步骤、作用及相关保证措施以供讨论。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项目式教学

参考文献

项目为导向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 艺术设计专业 项目导向 学风建设

1 当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与改革

1.1 当前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状 伴随我国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越来越大的需求,高等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人才逐渐受到重视。一般来说,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大多都是学习一年的基础知识,随后进入一年半的专业设计课程学习,最后半年进入社会实践环节。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发现多数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实践阶段都会觉得自己所学到的专业技能不够,学校所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并不能很好的进行对接,技能跟不上市场需要,并且还有学生感到对于学校学习的技能和材料运用起来较为困难,难以掌握。这些现象都是现在高职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就足够说明,我国当前的高职艺术设计培养计划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教学内容很可能已经与市场需求脱节,缺少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就目前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的问题还包括:没有明确的专业定位、专业特色不够突出、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缺乏密切的联系,课程设置范围过大,缺少针对性。除此之外,还存在专业核心能力不突出、学生进入社会实践经验不足等等问题。

1.2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 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需要的现代艺术人才必须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需要拥有企事业组织管理知识,那么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实施,就是有效驱动课程改革的重点。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使得学生对企业、事业组织的管理有了基本的了解与掌握。高职艺术专业必须根据社会的需要,定位在产学结合的这种模式上,培养面向市场、适应市场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专业课程的安排上,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在理论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参观对口企事业的工作实践,通过承接社会业务作为课题训练,使得实践场景与真实环境直接对口。这样一来,使学生进入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形成良好的学风氛围,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学习成效与实际操作经验。

2 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具体设置与优化

2.1 明确艺术设计课程设置的针对性 现代艺术设计课程必须与市场经济紧密联系起来,以培养高层次、高技能、实用型的艺术设计人才为目标,因此,对于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必须要满足明确性与针对性的要求。专业设置上应结合理论、突出实践,以产学结合的方式,制定并培养拥有较强职业素养的人才方案。人才模式培养的重点就是要通过实践性、开放性以及职业性的艺术教育,培养实践性较强的人才。而就当前的情况来看,高职教育中还普遍存在与市场联系不够密切的情况。因此,高职院校应实施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为基础,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走进市场,不断接触真实的实践环境,可以通过与企业建立合作,给学生与教师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通过将企业、单位需求的设计项目引入课堂,以完成项目的方式,将实训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更容易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各项实践能力。

2.2 采取驱动分层教学,推动良好的学风建设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招生形式比较多样,因此学生入选前的专业水平也有很大差异,对于相同的课程与专业知识,专业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并运用,而专业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就导致没有信心。另外,建设良好的学风也是当前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一旦对学习失去信心,对于建设良好学风也是有较大影响的。这就表示,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不能使用统一的教学手法以及内容,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达到相同的水平。鉴于这种的情况,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次的艺术设计教学是当前的教学模式改革重点。以实践项目为中心,依照项目的不同需要,将学生按照专业水平来分组,分别完成程度要求不同的项目任务。同时,教师要负责整个项目的规划。制定合理的完成计划,指导学生解决困难。在这样的分工实践过程中,各小组之间的共同协作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更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好地向教师反映了教学方式的适用性,也进一步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建设。

3 基于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组织实施

3.1 以职业为目标的项目导向教学模式 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为了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习惯于一个完整的方式,所设置的“项目”包含多门课程的知识。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以项目为导向、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实施,不仅是突破传统教学的专业限制,培养出来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更是提高学生各项专业能力与实践技能的重要措施。笔者认为,应该大量的培养艺术设计、艺术营销策划等等复合型的人才,来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需求。艺术设计教学的职业性要求要针对教学内容提出满足职业岗位要求、设计产品符合要求的标准。例如在广告牌设计项目实践课程中,从企业引入项目,首先向学生讲解广告牌设计的基本概念与评析,包括对设计要求、广告牌材料、成型方式等都要进行综合性的教授,并布置小型广告设计的任务训练。接下来,采用分组完成任务的方式,分为市场调查与业务小组,各自进行厂商洽谈、客户业务洽谈等等正式的项目流程。然后,针对种种因素与要求,进行设计,再经过与客户的沟通交流,最终确定下来任务再来进行项目完成。在整个教学中,学生不仅能体会到真实的工作环境,自身的各项能力都会得到较大的提升。

3.2 实施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全新教学模式 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本质在于教师是否专业,课程是否实用。不可否认,国内当前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仍然存在质量不高、规模不大、融合度低等问题。作为高职院校,不能仅仅停留在被动地执行课程标准上,应从实际情况出发,转变办学思路和理念,围绕市场办学。实行以实际项目为载体的校企合作模式,是推动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重要措施。实施产学结合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需要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保证课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使学生了解并明确专业的职责与方向,快速找准重心。还应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能力、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的原则为指导思想,进一步强化基本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学习专业理论,还要注意把握知识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真正发挥项目为导向的作用。通过实践项目,积累实际经验,使得学生进入社会后更容易接受工作,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完美对接,做到学以致用。此外,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也向艺术设计教学的教师提出了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素养与实践操作能力以及项目设计与指导能力,能够组织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同时,为迎合社会的发展,还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并实现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一方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制定教师锻炼计划;另一方面,可以聘用相对稳定优秀的外聘教师,加强与实际社会发展的接轨,拓宽教师与学生的视野,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标。

4 结语

总的来说,就当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以项目为导向的全新教学模式而言,其实施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专业能力,更是培养社会需求实用性人才的最佳途径。针对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开展带来的积极影响,我们还要不断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相信在未来,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不仅会在艺术设计专业上发挥作用,更能有效辅助高职办学,培养高技能、高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海波.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02:152-154.

[2]王茂林.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美术大观,2010,01:162-163.

[3]龙以标.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

[4]李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以娱乐软件专业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4,01:134-136.

[5]刘娉.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实践探索[D].西南大学,2013.

项目为导向 篇12

高等职业教育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为学生谋取职业的教育,职业本位特别显著。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依据社会需要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在改革中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需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职业教育对社会、对广大青年的吸引力,重点放在整合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在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深刻认识到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因此,结合学院教学实际和教学实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适用于现行的高职教育体系。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与传统教学比较

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质量在稳步提高。同时,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高职教育的体系还不够健全,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1课程教学独立,过分强调课程在专业中的应用性,导致了学生缺乏在具体工作情境中的行动能力;

2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在传统教学方法中,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实践教学的环节,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实践课程被分割成不同的阶段,并非完整的行动过程,学生在职业生涯的初期很难迅速构成职业能力;

3缺乏从实际操作层面的研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安排与衔接,教学情境的设置,这些内容都没有真正在教学过程中得以落实和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应该多从微观方面着手,回归课堂,将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不论是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形式方面,还是在师生关系和结果评价方面,都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明显的优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是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下进行的,先就学生的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再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对内容进一步的重组,转化为具体工作过程任务或项目,学生围绕项目展开自主、探究式学习,各类工作任务是教学内容的串行组合。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架构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构建应该针对不同职业岗位的工作实际,确定典型的工作任务,设计出与工作过程相关的职业能力并进行分析,筛选出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任务,并分成相对独立的几个模块进行实施。在教学目标设计时,是依据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通过项目训练,使学生具备企业或行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技能和素养,达到既学习知识,又掌握技能,以及创新能力的开发。

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采取小组学习为主要形式,学生及小组成员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分工,通过合作交流,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在和谐互助的共同体中提升知识水平和职业能力。把学科的逻辑体系纳入教学中,作为学习内容的参考,并根据学高职学习者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参照了企业或社会的需求,将学习内容分成了若干个项目主题,每个项目主体包括基本的知识、方法、技能及情感因素,且这些因素相互独立,又互相影响。教学的最后阶段,进行相关的评价与反馈,引入职业标准化评价,这使得评价机制更具有专业化、标准化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计算机操作基础”实施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教学

1.课程定位

“计算机操作基础”是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各个专业共同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根据现在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结合学院“校企合作、做学合一”的原则,将课程内容融入到企业生产过程当中,且课程内容从企业中来、将工作过程升华至学校的教育过程。在此指导下,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体系。

对运城本地的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寻找其对应的工作岗位,并进行相关的归纳和筛选,再确定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岗位。根据岗位包含实际工作任务分析,确定了典型工作任务(见表1)。

2.教学设计

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确定与之相关的技术和能力。通过这一过程,确定相关的行动领域(如表2)。

“计算机操作基础”课程设计总理念是实现“理实一体化”,使工作过程融于教学过程。课程组依据行业发展和岗位需求,为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和相关职业素养,突破了原有的学科式课程体系,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条件和评价方案等方面进行改革。采用了以企业中的真实项目为载体,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配备与企业工作环境相类似的实验实训室,学习情境与就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相一致;同时依据企业规范对学生做出评价(如图1)。

3.教学内容

以制作工资表真实项目构建工作导向的课程内容,并对学习情境进行重构,以确定计算机操作人员的工作任务,每一项工作任务都按工作过程来执行完成。把每个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学习情境,又把每个学习情境分解为若干项工作任务。在课程授课时,教师以工作任务为基本单元进行教学(如表3)。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必须满足这种“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法,保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得以实施。

4.教学评价

基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评价应该将职业化的标准引入到评价体系中,将过程考核和项目考核相结合,实现对学生的完整性评价。“计算机操作基础”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工作任务设计的子项目,以小组为基本单元,一般3~4人为一组,围绕项目任务展开学习和交流。教学过程紧紧围绕项目展开,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教学目标清晰,教学内容丰富而有条理,采取弱化理论考试,加强实训、实践环节的考核办法,促进对学习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最终使学生掌握最先进、最前沿的理论和技术参与到企业或行业的工作中,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为学生以后顺利对口就业打下了基础。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评价的主体,不再仅仅是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而是大家都参与到其中,教学评价的过程是一个互相学习、巩固知识的过程。教学评价分为小组内部成员之间互评、小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基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计算机操作基础”课程、基于传统教学的“单片机原理”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同时在2013年的第2学期开设。在学期末,通过抽取通信1班的学生,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对“计算机操作基础”所设置的项目更加感兴趣,对课程的满意度更高(如图2)。

●结束语

文章通过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的分析,得出专业基础课“计算机操作基础”开展项目教学的优势。同时也说明了,这种教学方法在高职教育中的借鉴作用和前瞻性。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条件限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实施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且对课程的性质有一些要求,并非每门课程都适合该模式,如何将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有机结合,寻找一个动态的、合适的平衡点,有待教师和研究者进一步探讨。

摘要:本文以运城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操作基础》课程教学为例,尝试改善高职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引入本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以便改善教学效果,为学院的教学改革提供相应的借鉴。

上一篇:LED新型照明下一篇:非持续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