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合作模式

2024-07-30

协调合作模式(精选7篇)

协调合作模式 篇1

1.高校第二课堂作用及建设现状

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主要是课余活动, 是学校课堂教学以外, 吸引广大学生自愿参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 如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文化娱乐等。它作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趣味性、知识性、自主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1]。从学生素质培养的角度, 第二课堂相比第一课堂具有独到的优势, 主要表现在:其一, 第二课堂活动内容的完全自主性、多样性, 克服了课内教学内容的相对固定和单一性局限, 更能符合每一位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能力水平, 发挥学生个体的素质特点;其二, 第二课堂一般组织团队开展活动, 为了一个共同目标, 团队成员间往往相互交流, 相互协作, 培养了学生协作精神, 而协作能力确是大学生必备的技能;其三, 第二课堂内容的项目式和综合化特点, 克服了教学计划中课程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和块状性, 有利于学生系统性考虑问题和综合性解决问题;其四, 第二课堂强烈的实践性特点, 克服了课内教学偏重于理论传授, 学生实践机会少的弊端,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总之, 第二课堂具有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有机结合的独特优势, 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 应当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2]。但目前, 从整体上看, 我国工科高校教学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 教学的重点和方式都集中在教学计划课时内的课堂教学上 (第一课堂) , 第一课堂的教学管理模式及考核方式非常健全, 而第二课堂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 往往是高校的共青团组织和学生管理部门的职能, 其它部门被动地参与, 职责不明确。由于第二课堂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缺乏健全的组织体系, 往往使第二课堂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流于形式, 普遍存在着系统性差、针对性不强、深入性不够、制度化管理水平低, 制约了第二课堂在大学生素质系统培养中应有作用的发挥[3]。因此, 要解决上述存在问题, 本文寻求面向第二课堂大学生素质教育构建多元化紧密型的协调合作模式。

2.第二课堂大学生素质教育协调合作模式的构建

所谓第二课堂大学生素质教育协调合作模式, 就是根据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与高校各部门成员的关联程度, 选出密切相关的成员组成系统, 根据各成员的特长或角色, 赋予他们各自的人才培养职能, 使其发挥各自的优势, 并且协调合作, 最终形成高效地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大学生素质教育系统。

2.1协调合作模式主体构成及职能

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规格要求, 高校第二课堂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开展的现状, 以及高校部门资源与第二课堂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开展的关联性, 协调合作的主体应主要包括高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党团组织、教务部门、系部门和实验室管理部门。其合作各主体主要职能如下:

(1) 学生管理部门职能

学生管理部门在第二课堂活动开展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管理部门主要职能是:第一, 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使第二课堂活动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 构建出多样的由学生自身管理的社团组织。如大学生创新协会、文学联合会、体育协会、书画社、演讲协会、英语协会等, 培养大学生主体能动性、自主性、参与性、合作性和实践性, 并成为大学生开发潜能、展示自我的舞台, 同时也成为繁荣校园文化、学术氛围的有效载体;第二, 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社团管理规则, 将社团活动纳入考核范围。如建立各种社团章程, 建立社团活动申报和登记制度, 活动效果列入评优的考核指标中, 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性;第三, 宣传和指导。贯彻学校教育理念, 宣传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指导学生如何计划、组织、参与和控制第二课堂活动;第四, 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工科大学生而言, 社会实践应是规模最大的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 主要是利用学生课余时间相对集中的假期, 有组织、有计划地深入社会, 增长专业技能, 了解民情, 了解社会科技发展的现状和了解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等。

(2) 党团组织职能

党团组织是大学生的先进组织。在第二课堂活动开展中, 要发挥先进性作用。党团组织主要职能:第一, 思想引导作用。党团组织通过组织活动的开展, 加强学生党员和团员的管理, 由他们带头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确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并使大学生形成的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为内容的稳固心理特征;第二, 号召学生党员和团员, 倡导和监督大学生文明修身行动。如以党团组织为主开展“我爱我家”教室、宿舍美化大赛, 不断提高大学生基础文明修养, 组织校园文明督察队和学生宿管委、教管委、伙管委, 加强检查和宣传, 张扬和鼓励文明行动, 批评和扼制丑陋现象;举办“绿色上网工程”、“远离邪教”、“诚信宣誓”等大型宣传教育活动, 强化大学生的道德意识, 加强对校园学生活动舆论宣传阵地的管理, 弘扬积极、向上的文化宣传, 遏制低俗文化乱张贴现象等。

(3) 教务部门职能

教务部门要将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纳入教学管理中, 教务部门主要职能:第一, 在教学计划中确定出一定的学分, 将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纳入教学考核范围;第二, 制定第二课堂活动绩效考核规则。采取形式多样的考核方式, 对于不同的项目, 有针对性地确定考核方式, 如调研报告、论文发表、竞赛获奖、实物制作和指导老师鉴定等。

(4) 系部门职能

系是高校教师的组织机构, 教师在第一课堂教学及管理中, 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但也应积极参与第二课堂的建设。系部门主要职能:第一, 号召教师积极参与第二课堂中关于学生科技创新、技能竞赛等活动的指导工作;第二, 鼓励教师吸收高年级学生参与自身的科研活动, 以便提供给学生更多科研训练机会和科研训练平台;第三, 要求年轻教师承担班主任工作, 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利用假期, 带领学生进入企业参观访问或定岗实习。

(5) 实验管理部门职能

大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亦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实验室是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场地。实验管理部门主要职能:第一, 建立实验室开放制度, 为第二课堂活动创造条件;第二, 要求实验人员配合指导教师开展学生的技能竞赛活动。如学生的小发明、小制作和小实验等;第三, 接收认知活动, 即学生在第一课堂的课程学习中, 如果遇到难以弄懂的抽象性知识, 可根据需要, 学生组成小组进入实验室进行实物观察和演示活动, 以此加深对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2.2协调合作模式的运作

为了充分发挥合作主体各自职能, 使协调合作模式有效运作, 必须建立起协调合作模式主体的合作制度。合作制度是以规则的形式规范、调节、引导和激励合作主体的行为, 形成统一的集体意志和共同的认识与追求, 并将之自动转变为合作发展的实践[4]。

针对第二课堂的工科大学生素质教育质量要求的特点, 协调合作模式的运行规则制度需要在纵深方面三个层次展开制定。学校层面。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第二课堂建设, 并建立健全以章程、工作条例为形式的协调合作组织管理制度。如合作分工规则、职责条例、权益分配原则等;部门层面。协调合作模式中合作部门的领导要组建协调合作委员会, 并制定制度规范, 保障各协作主体充分发挥其职能。如建立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协商制度、活动效果评价制度和活动定期总结交流制度等;活动实践层面。为了更好实施第二课堂活动, 各部门参与的实施者应组建活动实践层面合作小组, 并制定落实第二课堂活动方案和考核规则。如建立活动实践合作人员职责、信息有效沟通制度、学生活动考核制度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更加注重综合素质能力。加强第二课堂建设, 使其成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 以成为高校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协调合作模式的构建, 将有助于第二课堂的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涂俊才, 杨胜勇, 熊海林.发挥第二课堂功效, 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 2008, (10) .

[2]李维意, 杜平.论大学生两大课堂的良性对接[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8, (1) .

[3]李华, 张旭东.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拓展大学生素质教育渠道[J].高等理科教育, 2004, (3) .

[4]张辉, 吴万敏.高职教育产学合作长效机制论略[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11) .

协调合作模式 篇2

国内学者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做了大量研究, 对于城市群一体化协调模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建立超省、市的多城市统一、权威机构。这一思路并没有触及经济区域化中利益冲突和矛盾产生的根源, 从全局看成立超区域协调机构的方案并不可行。二是在现行行政区不变的前提下成立跨区域的多城市经济管理局, 并赋予“管理局”规划、决策和协调的职能与相应权限。这种不信任市场机制运作效率的一体化思路是否比统一市场的利益协调方式更为可行也值得怀疑。三是成立区域立法机构, 实现一体化地区的法律和法制统一。这种思路与现行的《立法法》相冲突, 不具备可操作性。因此, 如何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协调管理, 在现行条件下实现协调发展的效果, 达到针对性与可行性的统一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长三角城市群协调模式构想

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提出政府、企业、第三方组织共同治理的城市群协调模式。这种城市群协调模式在协调层次上应该实现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城市政府的一致协调, 即实现三级政府协调的统一性;在协调主体上应该实现政府、企业、第三方组织的共同参与, 并实现三者的多元化、交叉化联系, 达到政府传导协调目标和意愿、企业接受传导信息并反馈意见的目的, 即实现协调发展的网络化;在协调机制上, 应该将协调、合作内容融入到协调机制中, 即实现协调机制与合作内容的统一。

1、长三角城市群协调模式的层次性

构建长三角城市群协调模式, 可将长三角区域的政府协调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国家层面上, 由中央政府加强宏观政策与规划综合协调;二是两省一市层面上, 建立定期协商会议机制等;三是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层面上, 构建日常沟通协调机制。现行的行政管理层级制度, 区域内各城市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和利益互动机制已经较为成熟, 在充分发挥已有垂直合作的基础上, 特别要建立跨区域层面、区域内部各城市之间的水平合作机制。事实上自1997年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立以来, 至2010年已召开十届协调会议, 达成二十多个合作专题, 水平合作机制目趋成熟。

2、长三角城市群协调模式的市场性

通过营造侧重于长三角协调发展的市场环境和机制, 各层次政府能够在市场调节的作用下促进企业参与协调合作, 实现共赢发展。长三角地区区域协调合作要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率先突破行政区经济与经济区域化的障碍。在市场建设方面, 应培育五个方面的一体化:消费品市场的一体化、技术市场的一体化、资本市场的一体化、人才市场的一体化、产权交易市场的一体化。

3、长三角城市群协调模式的网络化

构建长三角城市群协调模式, 应充分发挥企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等第三方组织在区域公共治理中的重要角色。行政区经济向区域经济转型, 使企业、非营利组织、居民等在区域决策、管理中的地位不断凸显, 构成了区域的利益相关者和共同体, 推动着区域的决策模式由原来的政府单中心模式逐渐向以政府、企业、第三方组织、居民等共同参与的多中心体制模式转变。区域协调的重心不再仅仅是政府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 更多强调的是多个决策中心之间网络化的合作与协同。可以考虑在长三角地区条件成熟的领域或行业组建长三角地区区域性的社会中介组织, 如建立研究咨询类中介组织, 包括建立专家学者为主体的咨询委员会, 从而为重大规划及重大事项提供咨询。

二、长三角城市群合作机制与协调形式

构建合理有序的区域综合治理秩序需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 即信息充分、约束有力与激励有效。因此, 长三角地区区域协调模式在形式上, 应同时具备这三种功能, 从而实现合作机制的有效性与协调形式的多样性。

1、长三角城市群合作机制的有效性

目前江浙沪的最高领导与各市市长之间的两级磋商机制已经形成, 这是长三角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之间协商机制, 保证了协调的有效性。通过每两年一次的区域首长协商和每年一次的各市市长协商, 有利于增进各方共识, 促进合作各方增进信任、消除彼此戒备的心理、营造良好的合作文化氛围;有利于发现各方的潜在合作收益, 尤其是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日常协商有利于发现工作的互补性与资源的共享空间, 为进一步合作奠定基础;有利于及时发现解决合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由于是面对面沟通, 某种意义上类似于“现场办公”, 尤其有利于各方共同研究一些临时性、暂时性或紧迫性的问题, 共同寻求解决之策。

2、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形式的多样性

(1) 对话协商。这种日常性的沟通对话具有非正式性、面对面的特点, 在长三角地区区域协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 行政协议。相比日常协商而言, 行政协议制度的约束力要强许多。行政协议制度的缔结主体是长三角地区的行政机关, 即省、市人民政府或职能部门, 是一种对等性行政契约;缔结形式是行政首长联席会议。长三角地区的行政契约包括两个层次, 即各城市政府之间的行政契约和江浙沪两省一市及各城市有关职能部门之间的行政契约, 具体形式表现为“宣言”、“意见 (向) 书”或“协议”。

(3) 立法协调。在我国这种制度本身还没有法律化, 因而在长三角地区的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责任条款缺失和效力不明确等, 影响了其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为此需要从源头上对各区域的地方性法制法规进行统一梳理, 力求以统一的法制体系为区域各方的合作清除法制环境上的障碍, 并对区域协调的重要事项及成果, 应通过地方立法和制定规章为其提供保障。

(4) 经济协作。在区域协调实践中, 需要进一步消除区域之间的市场障碍, 促进要素、资源的充分流动与优化配置;需要进一步促进企业以多种形式进行跨区域的兼并、重组、联合等, 密切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规划与引导, 促进产业链、价值链根据各区域的资源优势进行最佳配置, 构建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科学协作的区域综合产业体系。

三、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合作的趋势

1、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统一规划与建设

推进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需要两省一市从区域共同发展大局出发, 主动谋求区域全面合作, 推动规划、建设、管理、政策及法规等协调配合。在加强两省一市主要领导对交通一体化问题协商的基础上, 发挥区域内部门之间区域性协调机制的作用, 如交通方面的“两省一市交通主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市圈交通论坛”等, 强化其在一体化中的协调功能, 协调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落实。同时努力实现区域交通政策一体化, 逐步建立多层次的、有交通行业特点的、时效性强的公众信息服务系统。

2、产业分工与布局的协同合作

长三角地区应根据产业发展的趋势, 在产业规划上应在由政府控制投资领域的产业协作上首先行动, 尽早建立旨在寻找机遇共同点和利益交叉点的框架协议;应以促进产业“关联发展”为基本取向, 加强各地区产业规划的协调与衔接, 确定区域产业总体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实施计划, 努力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科学合理, 富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协作体系。同时产权交易制度, 清除企业兼并与重组的障碍, 整合产权交易系统, 确保所有市场主体平等进入各类市场、平等地使用各种要素;应组建无属地企业, 通过市场力量, 促进企业的跨省、市兼并与重组, 探索通过企业跨地区强强联合组成具有规模和竞争力的区域企业集团, 提升区域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3、公共服务一体化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合作, 协调理顺各地的公共服务政策, 引导社会公共服务机构跨地区开展服务。二是要在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中, 通过中央政府与长三角地区地方政府合作, 以比例分担财政支出的办法, 共同逐渐解决公共服务的不均衡问题。三是避免区域公共服务的“跷跷板”效应, 应尽量维护区域公共政策的均衡、协调, 应加快构筑生态积蓄、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维护稳定等城市群联动机制。就当前较为迫切的环境保护一体化而言, 以最小制度成本取得最优治理效果的选择便是加强行政区之间的联动、协作, 通过立法、规划、体制、政策、机制等层面的合作协调, 共同推进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可以通过建立长三角地区区域生态环境合作机制、强化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市场约束机制、构建区域联动的环境监测预警机制和区域联合执法机制推进长三角地区环境保护的一体化。

4、产权市场的一体化

供应链合作利益协调问题研究 篇3

1 供应链合作利益的分配模式

在利益分配中,主要存在三种分配模式,并随着合作伙伴关系的紧密程度有关。对于合作关系较松散的供应链,可以采用市场交易分配方式:合作双方通过协议的形式,规定了交易的价格、交易数量等契约参数。随着供应价格的商定、订单的确认,收益就在合作伙伴之间进行了分配。这种分配模式,遵循市场规则,受企业成员谈判能力的影响。

固定支付模式适用于供需关系比较紧密的合作伙伴企业之间。参与合作的所有成员(包括核心企业和非核心企业)按一定的分配比例系数从合作的最终受益中分到自己应得的一份收益。这种分配模式是建立在供应链合作总收益可以有效评估基础上的,而且这个分配比例是事先谈判好的。

第三种模式—混合模式,是前两种分配模式的结合。核心企业既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获得利益,又通过利益分配比例获得报酬。事实上,混合模式很好地体现了利益分配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通过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谈判,确定了批发价格和批发量等相关参数,达到了利益在企业成员间分配的目的。但是这种分配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在企业合作的过程中,节点企业之间通过协作和努力,使供应链总体合作利益和专项利益(如提前期的压缩)得到了大幅度改进,这些努力所带来的利益的增加,并未在企业间得到合理的分配。在设计利益分配方案时,还需要一个二次分配才能使供应链合作利益在成员间实现公平分配。本文研究分配模型就是采用的这种分配模式。

2 供应链合作收益的分配模型

2.1 供应链合作利益的第一次分配

首先,假设这是一个两阶段的供应链,只存在供应商—零售商两个成员,成员均为风险中性个体,而且供应商只提供一种产品,供应链所面临的市场需求是固定的,并且和销售价格成反比。当然这个固定需求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因此,随着市场需求预测技术的日趋完善,供应链在获得信息过程中的障碍越来越少,这使得供应链的需求预测越来越准确,故可以将整个市场的需求视作固定的。

在这个两阶段供应链模型中,供应商S以Ws的价格向零售商R提供产品,而零售商以价格Wr销售产品,此时市场的需求为D。零售商每次向供应商的订货量为Q,订货成本为Kr,单位库存成本hr;供应商生产每个单位产品的成本为C,订货处理成本为Ks,单位库存成本为hs。假设供应链企业的运营成本为零,市场需求固定并只受到价格的影响,即单位销售周期内D=a-bWr,需求固定,不存在产品滞销,在单位销售周期里,最佳订货量Q=D。

在一个销售周期内,零售商的利润为:Tr=Wr-Ws D-Kr-hr·Q/2

供应商的利润Ts为:Ts=Ws-C D-Ks-hs·Q/2

整个供应链的利润Tsc为:Tsc=Tr+Ts=Wr-C D-Kr+Ks-hr+hs·Q/2

(1)非企业合作伙伴关系情形

在非合作伙伴关系下,供应商的生产成本是固定的C,而供应商的生产则将根据零售商的行为来决定。零售商根据利益最大化进行决策,根据式子Tr,在其他参数Kr,C不变,需求一定的情况下(需求一定也意味着订货量一定),零售商的最优零售价格为Wr*=a/2b+Ws/2+hr/2;则将Wr*代入D中,D=a/2-bWs/2-bhr/2。

由于零售商在单位销售周期内,其订货量等于销售量(即面临的需求量),即可得到相应的最佳订货量Q=D>0为:Q*=a/2-bWs/2-bhr/2。根据最优零售价格、最佳订货量,销售商的最佳利润:Tr*=a-bWs+bh r/4 b a-bWs-bhr-Kr;

供应商最佳利润:Ts*=Ws-C a/2-bWs/2-bhr/2-Ks-hs a-bWs-bhr/4;

整个供应链的利润为:Tsc*=a-bWs a+bWs-bC-bhs/4b-Kr+Ks。

(2)企业伙伴关系下的情形

在供应链合作企业协调的情况下,制造商、零售商在进行价格和订货量决策时,并不是只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认为双方将整个供应链视作一个系统,以供应链收益最大化进行决策,首先根据供应链的收益表达式来确定出零售价格Wr和最佳订货量,然后再来确定出批发价格Ws。

根据Tsc=Tr+Ts=Wr-C a-bWr-Kr+Ks-hr+hs·a-bWr/2,令鄣Tsc/鄣Wr=0,则在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情况下,最优的零售价格为:Wr**=a/2b+hr+hs/4。

根据最优零售价格,将Wr*代入D=a-bWr,得到最优需求量也是最优订货量为Q**=a/2-b hr+h s/4。则零售商、供应商和整个供应链的收益分别为:Tr**=2a-bhr-bh s bhs-bWs+2a-bh r/16b-Kr;Ts**=2a-bhr-bh s Ws-C-2hs/4-Ks;Tsc**=2a-bhr-bh s 2a-bhr-bhs-4b C/16b-Kr+K s。

通过比较,可以很容易的知道,Tsc**>Tsc*,同时,Wr**<Wr*,Q**>Q*。再将零售商、供应商的收益和建立合作伙伴之前的收益相比较,很容易就发现,供应商的利润有明显的增加;而零售商在收益增加方面并不明显,不太能确定其收益是否增加即使有所增加,也不是很多。

通过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整个供应链的收益大幅度提高,但是通过市场交易,合作利益在企业成员之间并没有得到最有效地分配既市场交易下的第一次利益分配,并没有合作利益合理公平地在成员之间分配,那么就有必要设计一种利益机制,含有第二次利益分配,通过转移支付的方法,尽量使每个成员都能享受到供应链合作所带来的收益。

2.2 供应链合作利益的第二次分配

在讨论的关于供应链合作利益的分配原则中提到,利益分配和企业成员所承担的风险、所作出的贡献、相关投入等因素有关。市场交易下,供应链合作利益已经在各成员间实现了第一次分配,这种分配也是符合市场效率的。那么,在接下来利益的第二次分配中,分配方案应该更加考虑到利益分配的公平原则。

通过Tsc**和Tsc*比较,可以很明确地知道供应链收益的增加,设供应链增加ΔTsc=2!a-bhr-bhs"2!a-bhr-bhs-4b C"/16b-!a-bWs"!a+bWs-bC-bhs"/4b;接下来就是要将这部分利益,按照一定的原则分配到各个企业当中去。在本文中,采用的是按要素分配的方法。这里采用了风险、贡献作为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利益分配要素。

首先对于风险来说在利益分配原则中,利益分配要和企业所承担的风险成正比,即成员企业承担的风险越大,也将获得更高的收益。假设零售商承担者a1的风险,所获收益为π1;供应商面临的风险为a2,所获收益为π2。则两个企业所获的收益应该满足如下条件:π1/π2=a1/a2=Ω1

然而对于企业的贡献,假设零售商的核心能力为H1,供应商的核心能力为H2;零售商所获收益为π1,供应商所获收益为π2。众所周知,多劳多得。一个企业对供应链所作出的贡献越大,也应该享受到更多的利益。故企业核心能力和所获收益之间应该满足下面这个关系:π1/π2=b1/b2=Ω2

则,所增利益分配系数采用加权的方法:Ω=S1Ω1+S2Ω2

根据以上分析,所增利益在成员间的分配比例为:π1/π2=Ω

这个分配比例是遵守利益分配原则的,也是比较合适的。结合第一次利益分配的结论,ΔTsc这部分增加的利益将按照比例Ω和1-!Ω"在成员之间分配。

3 结论

本文从利益分配的角度,结合利益分配方式,利用了博弈论等相关理论方法,建立起了供应链合作利益分配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下,较好地满足了供应链合作利益分配的公平合理的原则。但是,在第二次利益分配中的转移支付的具体操作,仍然是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摘要:公平、公正、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不仅有利于维护供应链的稳定,还可以刺激企业更加努力融入供应链中,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但是目前对于供应链利润分配过程的研究,多局限于契约机制或者博弈论方面。从供应链合作利益分配角度出发,利用供应链管理、博弈论和委托代理机制理论,建立起了契约机制和转移支付相结合的二次利益分配机制,使得整个供应链合作利益分配既满足效率的要求,又能符合公平的原则。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利益分配

参考文献

[1]兰天,徐剑.企业动态联盟利益分配的机制与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2):2.

[2]郑文军,张旭梅,刘飞,等.敏捷虚拟企业利润分配机制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1(1):22.

[3]陈菊红,汪应洛,孙林岩.虚拟企业收益分配问题博弈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2,11(2):1.

协调合作模式 篇4

“大营销”体系建设的目标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 以提升市场应变和客户服务能力为目标, 建成“客户导向型、机构扁平化、业务集约化、管理专业化、管控实时化、服务协同化”的“一型五化”大营销体系。这其中的“服务协同化”就可以理解为营销与规划、建设、运行、检修等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分工协作, 充分发挥市场和服务的导向作用。

在与营销相关的其他业务领域中, 配电与其衔接的最多, 营销的业扩报装、事故抢修、供电服务、台区管理等多方面工作都需要得到配电专业的配合与支持。而“大营销”实施后, 营销和配电将分属“大营销”与“大检修”体系, 信息交流与业务协作, 将由部门内部转变为部门之间, 沟通的顺畅性、及时性都将不如原体制下自如, 势必会出现新的协调和沟通难题。“大营销”与“大检修”在业务上如何衔接, 如何能够做到加强与“大检修”配电专业之间的横向交流, 进一步明确、细化两个专业间职责交叉业务, 畅通信息沟通渠道, 完善相互协调机制, 保障“五大”体系建设的整体运作、协调推进, 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 也是大营销体系建设, 推动顺利实施的重要内容。

二、营销和配电协调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1. 业扩报装方面

业扩报装流程各环节的时限在营销业务系统中有严格的要求, 必须严格遵守。在“营配合一”的体制下还比较好督促、协调, 分属不同的管理体系后, 如何协调衔接好业扩流程中分属其他管理体系人员对业扩进度的推进, 确保业扩报装流程通畅, 缩短办电时间是一个问题;另外, 由于此次变化较大, 系统调整任务较重, 为确保对外营业业务不间断, 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调整。在“大营销”和“大检修”体系中与业扩相关人员在工作中如何做到防止系统业务信息丢失, 不影响营销正常业务的开展, 落实人员职责角色、分工明确, 实现新老无缝切换, 也是衔接工作的一个问题。

2. 故障抢修方面

将地市、县公司承担的95598电话服务业务向省级集中, 实行座席人员集中管理、业务集中受理、服务质量集中管控。同时在市 (县) 公司检修公司配套设立远程工作站, 负责受理、派发、反馈省供电服务中心下发的各类抢修类工单;负责供电企业产权的配电设施、接户线等故障维护抢修;负责及时向省供电服务中心发布供电设施故障信息。涉及到的衔接问题只要包括:省一级客服集中受理固然能够实现统一运作模式、统一业务流程、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技术规范的要求, 大力提升了供电服务质量, 但对全省的地理信息, 方言土语等情况的熟悉还需要一个过程, 在与各地的检修公司人员沟通上可能会出现问题;95 598接单的后续反馈处理还需要市公司客服中心营业及电费部的参与, 涉及到了三方面的沟通协调, 沟通协调、考核奖惩机制的建立也是个问题。

3. 供电服务方面

供电服务是一个综合性问题, 涉及到面向客户的方方面面, 它不仅仅是“大营销”一方面的事情。在营配衔接方面, 主要面临着供电服务的标准统一问题, 配电在业扩、抢修、台区管理等诸多方面都会经常与用户打交道, 如何贯彻执行好统一的供电服务标准, 在业务衔接的同时也做好服务的衔接, 需要“大营销”与“大检修”都认真的思考。

4. 台区管理方面

“大检修”体系的配电工区负责根据“大营销”台区管理工作需要, 提供台区考核表更换、台区负荷校核协助。“大营销”建设项目实施后, 台区承包工作面临最大的影响, 就是营销与配电之间的业务衔接问题, 一是配电信息的传递。配电专业常常会根据线路经济运行和台区负荷合理分配的需要, 对配电线路以及低压台区所带负荷进行相应的调整, 这些信息只有在营销系统中及时变更, 才能保证线损统计与分析工作的正常进行, 也才能保障台区承包绩效考核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台区考核表的安装及故障处理。以前, 在台区考核表的安装及故障处理工作中, 营销与配电两个专业处在同一分公司的统一领导下, 密切配合, 确保了考核表的运行准确率, 分属不同体系后工作协调是个问题。此外, 随着城市电网电缆供电的增加, 复杂性越来越大, 没有配电人员的参与, 营销人员很难分清台区所带负荷情况。

三、做好营配协调的具体措施

1. 组织体系建设

针对营配工作衔接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在“大营销”及“大检修”的组织体系设计阶段就应该提前谋划, 创新管理。对于业扩报装、事故抢修、供电服务、台区管理等营配衔接紧密, 需要横向协调的业务, 在各自的组织体系设计上要有针对性, 机构设置对接性强;人员安排也应该考虑到业务流程的连续性, 避免设置重叠或人员缺位情况的发生。同时要加强跨系统的组织指挥协调, 细化实施方案, 确保相关人员职责范围内的所有业务流畅高效运转, 各项工作平稳、有序过渡。

2. 规章制度保障

“大营销”体系下的营销工作与“大检修”体系下的配电工作有许多结合处, 因此在建立健全“大营销”体系各项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做到立足营销, 同时也要做好与“大检修”体系的业务对接, 要兼顾到配电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比如, 在业扩报装的方案制定、抢修工作的具体施工、台区的资产设备维护管理、技术降损等方面要做好沟通, 充分尊重专业意见;同时, 在业扩报装时限管理, 抢修工作的完成时间、对用户的态度, 台区配电设备周边环境治理等配电方面也必须坚决完全的按照营业供电服务相关规章执行。

在营配衔接问题上我认为目前应该优先建立的是标准统一的奖惩考核制度。因为在目前的“大营销”、“大检修”方案设计中都提到的加强协同机制, 也都定义了各自的职能, 但能否顺畅平稳的衔接好还要靠监督制度来保证。建立明确可行的奖惩考核制度, 对于那些不遵守相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的处罚, 而出色完成任务的给予奖励, 才能促进大家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 共同努力、相互协作把工作做好。

3. 技术平台支撑

营配业务的衔接工作, 需要技术平台的支撑, 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方便快捷的发现问题, 并促进问题的解决处理。我认为涉及到营配业务, 需要大力推动建设的是以下两个平台:一是营销稽查监控平台。通过营销稽查监控系统, 可以实现对辖区营销业务的集中在线稽查, 通过对营销关键指标、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进行实时、在线监控分析, 整体提高营销运作能力、客户服务能力、管理控制能力, 实现营销风险全面防范, 确保营销工作质量可控、在控、能控, 为全面提升企业经营和服务形象、构建“大营销”体系提供有力支撑。业扩报装与故障抢修的时限、95 598业务服务受理、台区线损等需要营配协调衔接的业务都可以通过营销稽查监控系统进行监控, 已达到及时发现问题, 快速督促解决的目的;相关数据可以数据库中存储、查询, 也有利于分清责任、落实奖惩。二是营配一体化的GIS平台。95 598业务受理、工单派发及台区资料信息管理等业务经常要使用到配网的地理信息及设备台帐, 随着大营销的实施, 95598供电服务业务上移到省公司及营配分离等情况导致对上述信息获取困难。建设基于GIS的营配一体化应用平台, 便于客服人员及时了解故障信息并快速定位, 准确地判断故障线路、区域, 缩短了故障查找时间, 提高了抢修效率;台区承包人员也可以及时掌握台区设备资料及变更信息, 有利于强化跨专业信息共享, 打破专业壁垒。

参考文献

[1]张旭博.供电企业电力营销MIS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4.

[2]王运明.浅谈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总体策略[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S1.

[3]丁冬.电力营销策略与供求规律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2005.

[4]宋俊杰.试论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策略[J].科学之友, 2010 (10) .

协调合作模式 篇5

日前,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表示, 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一年来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包括修改注册会计师法取得积极进展, 完成行业“十二五”规划的编制, 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国际趋同等效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行业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深入等。同时, 谢旭人部长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一是继续做好注册会计师法的修订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监督检查;三是深入推进会计审计国际监管协调合作。

谢旭人部长强调, 做好2012年财政工作的关键是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 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既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又增强财政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在具体工作中, 要着力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大力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全面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谢旭人部长要求, 在2012年, 要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基本稳定;二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是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四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五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财政体制,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推进税收制度改革, 支持深化其他改革, 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明显进展;六是强化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协调合作模式 篇6

1 基本情况

仪陇县现已登记注册农机专业合作社8个, 合作社成员120人, 固定资产143.58万元, 农机总动力1 213千瓦, 装备的机具有:联合收割机、耕作机、插秧机、提灌机具、机动喷雾器等共180余台套。2009年, 仪陇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机耕、机收、机提等作业, 共机收小麦173.33公顷、水稻233.33公顷, 机耕800公顷, 提水10万立方米, 灌溉86.67公顷, 为该县大小春抢种抢收、农业节本增效做出了应有贡献。同时各个专业合作社还积极组织开展农机加工、田间运输等作业, 共实现经营收入55万元。

2 主要做法

2.1 高度重视, 制定规划

仪陇县农机局对推进农机专合组织建设工作高度重视, 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在发展原则上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 因地制宜, 多元创建;在发展方向上, 坚持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 以农机化推动产业化, 以互助合作带动规模经营, 结合该县农机发展现状及农业生产实际, 不断探索当地农机专合组织的组建方式和管理模式。2009年初, 仪陇县农机局专门召开全县动员大会, 并出台了“关于认真做好农机专业合作社设立和工商登记工作的通知”等文件, 以片区站为责任单位, 对农机专合组织的组建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 并将之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切实做到了责任清楚, 目标明确。

2.2 认真组织, 突出重点

一是组织专门力量, 迅速了解摸清各地农机配置和作业情况, 由管理股和各片区站对各片区基本情况进行汇总归档, 切实做到心中有数。二是组织全县农机大户, 以多种形式学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三是坚持瞄准三个重点, 找好领头人。即重点瞄准农村能人、农机大户、农村干部, 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 成为专业合作组织的领头人。四是加强业务指导。成立农机专合组织, 政策性强, 规范程序多, 为此, 仪陇县农机局责成管理股及各片区农机站加强业务指导, 实行全程跟踪服务, 从章程制定、工商登记, 到最后召开会议、挂牌营业, 局管理股和各片区农机站都派专人负责积极指导。

2.3 政策激励、大力扶持

一是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扶持政策, 在农机购置补贴上优先支持, 在其它农机项目上优先安排。二是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出台政策, 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及农机大户进行表彰奖励。2009年, 奖励先进农机专业合作社2个, 各奖现金2 000元;奖励先进农机大户5户, 各奖现金1 000元, 为引导合作社发展创造良好氛围。三是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仪陇县农机局领导了解到爱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急需建机库和办公室, 但资金不足的情况后, 立即派出专人前往实地规划, 并在局内挤出资金按每平方米1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帮助专合组织解决燃眉之急。

2.4 强化服务、规范操作

一是建立和完善联系制度。建立专门档案, 随时了解各合作社具体运作情况。二是加强规范化建设指导。指导合作社按照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企业化、作业规模化、生产科技化的“五化”要求, 加强规范化建设。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办公条件、制度建设等进行统一规划, 协助落实办公地点, 统一制作标准挂牌, 做到有阵地、有章程、有制度。三是为合作社提供相关信息服务。四是以农机合作社为依托, 开展对广大农民和机手的农机技术培训, 加强政策、法规、业务和现代科技知识的培训,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创新发展的能力。

3 取得的成效

协调合作模式 篇7

泛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是以产业转移理论为支撑的。在产业经济学中产业转移是指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关于产业转移的理论主要有美国经济学家弗农的工业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刘易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产业转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1]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梯度差异,高梯度地区通过不断创新并不断向外扩散求得发展,中、低梯度地区通过接受扩散或寻找机会跳跃发展并反梯度推移求得发展。

泛长三角地区是新近提出的一个区域概念,至今还没有非常明确的定论。从地理范围上来看,泛长三角主要是指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在内的长三角地区加上安徽、江西两省。虽然范围还没有最终确定,但安徽省占有一席基本达成了共识。长三角地区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据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2009年,长三角地区GDP达到79725亿元,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0%的土地创造了占全国21.61%的GDP。[2]该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城镇体系完整,体制比较完善,科教文化发达,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长三角强大的经济实力完全可以带动周边稍微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泛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原因

文章主要是从转出地和转入地两个方面来分析的,转出地主要是指上海、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转入地主要是指安徽、江西等地。

(一)从转出地来看

1. 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

长三角经过长达近20年的发展,支撑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约束比较优势正在逐步减弱,要素成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估计,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综合商务成本上升了76%,工人工资平均上升了51%,石油、煤炭、钢材和土地等要素价格持续上涨。长三角的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部分制造业向中西地区转移的趋势不可避免。[3]

2. 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从《长三角统计年鉴2009》中得出,长三角地区三次产业比重为5.05∶52.64∶42.31,呈现出“二、三、一”格局。其中,上海市第三产业比重继续提高,三次产业比重为0.82∶45.52∶53.66;江苏省为6.93∶54.97∶38.10;浙江省为5.1∶53.89∶41.01。上海市的第三产业比重已经高于第二产业的比例,表示其已经处于工业化阶段后期,江苏省和浙江省也处于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度的阶段。[4]进入21世纪后,长三角不断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开始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实行产业区域转移,把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转移扩散出去,以集中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

3. 资源、环境的压力。

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涌入长三角地区,造成长三角地区人口不断增长,人均占有土地日益减少。住房紧缺、交通拥堵、人地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二)从转入地来看

1. 要素成本低廉,资源丰富。

与长三角地区相对应的是,安徽、江西等地的要素成本比较低廉。以安徽省为例,2010安徽省总人口近6000万人,劳动资源丰富,农村富余劳动力众多。2009年安徽省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为29658元,劳动力成本较低,如皖江城市带劳动力平均成本只相当于浙江劳动力成本的一半或2/3。同时安徽省还有丰富的煤炭以及水资源。

2.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只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才能吸引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实现转移。转入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得越来越好。就安徽省来说,全省近几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交通方面,安徽省铁路、公路运输网络已经初步形成,与长三角地区的发达城市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到达这些城市只需要很短的时间,为产业转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3. 制度环境、投资环境、市场环境大大改观。

为了更好的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各地政府制定了更为具体可行的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引导企业按规划转移,以实现区域经济的有效合作,增强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扩大区域经济范围。比如安徽省政府就制订了各种优惠政策鼓励长三角产业向本地转移,甚至做出了允许转出地分享GDP和税收的制度安排。[5]同时安徽省建立了许多产业园区,为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通过园区的建设能够充分的发挥产业集聚效应,让转出产业处于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之下。安徽省最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很快,居民消费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商品市场需求逐渐增大,市场环境业大大改观。

三、泛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存在的合作与竞争

在泛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存在着多方面的合作与竞争,文章主要分析区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和产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从而找到产业转移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宝贵经验,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

作为转出地的长三角地区和转入地的安徽、江西的等地本身就是一种合作。两个地区通过产业的转移来形成良好的分工, 长三角地区承担的任务更多的是产业技术研究、产品设计与研发等产业链顶端的部分, 泛长三角地区的安徽、江西等地承担的主要任务是产品生产与制造等产业链末端的部分, 两个地区分别发挥各自的优势, 共同完成一条完整的产业设计、研发、生产链条。这样既解决了长三角发达地区生产成本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 同时也给安徽、江西等中部地区带去了发展机遇, 带动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泛长三角产业转移现在已经形成了多方面的合作。在政府层面,高层领导积极沟通协商,定期召开合作会议,共商发展大计,对于安徽来说,省级政府不仅着眼于长远发展,与沪苏浙三省市政府协商签订区域合作框架和重大项目合作协议,还支持和鼓励各市、县政府,尤其是与长三角接壤的沿边县(市)政府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在具体项目上引导政府间区域合作的重心下移;学术方面,各大高校成立了专门的泛长三角研究小组,为泛长三角产业转移提供理论支持与发展建议;在产业方面,产业合作的例子屡见不鲜,尤其存在于产业配套型的产业。所谓产业配套型产业主要是指产业配套型是指通过区域间相互协作,以当地优势产业为中心,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配套发展。它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延伸产业链,这种类型文章已经做了介绍。第二种是产业链的互补,即假定A和B属于同一产业的不同生产环节,二者是配套、互补的关系。由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成本上升和环境压力加大,企业将属于“三高一低(高消耗、高污染、高危险、低产出)”的生产环节A转移出去,而把B生产环节继续留在本地,这样A和B就形成了配套互补型产业转移,B生产环节的发展需要A生产环节为其提供配套产品。[6]随着长江三角洲内部以及与周边地区交通一体化的逐步推进,长江三角洲的部分生产环节将可能向安徽、江西等临近省份,尤其皖江城市带转移,并且与本地形成配套互补的紧密的产业分工合作格局。例如,安徽已经在汽车整车与零部件生产方面开展与上海、浙江的合作,芜湖现在已集聚了200多家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其中70%来自浙江省。

泛长三角产业转移过程中不仅存在在合作,还存在着多方面的竞争。第一种是区域之间的竞争特别是转入地之间的竞争。目前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地区迅速扩大。为了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都努力改善本地区的投资环境,基础设施,吸引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国家在中部省份批准滨海综合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和长珠潭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批准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这些地区地跨东、中、西地区,使得全国区域经济已呈现多极发展、齐头并进的态势。[7]在这种区域经济多极化发展格局中,泛长三角地区不仅面临着与东部省份,而且还面临着与中、西部省份的竞争,而中、西部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基础条件相当,产业竞争会异常激烈。第二种就是产业之间的竞争。这主要是指转移产业与转入地当地产业之间的冲突。由于转入地当地也存在着一些加工制造业,转移产业对当地的产业形成了一定的竞争。

在泛长三角产业转移过程中,有合作,也有竞争,两者是相伴相随,互相促进的,有合作,才能加强交流,加快产业转移的步伐,降低转移成本,使泛长三角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有竞争,才能产生积极性,提高产业转移的质量,使产业转移处于一个良性循环之中。在现实中,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协调,以至于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竞争过度、合作不足等。转入地区为了能够吸引待转产业,各地区争先恐后的进行招商引资,只着眼于竞争,忽视了地区之间的合作,这种做法的后果就是产业转移的效益不高。隐藏在这些矛盾之中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就是在承接产业转移时的盲目性,没有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无法与当地的产业体系配套。另一个问题就是承接产业类型的同一性。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各地区都把目光着眼于经济效益好的产业,不管是不适合,后果就是造成了产业趋同,不利于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对于泛长三角地区的整体发展起不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四、在竞争与合作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

泛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要想取得成功, 必须要在广泛的合作与有效的竞争基础上建立协调机制,促进经济区的产业整合,这一点也是由泛长三角地区的梯度差异所决定的。欠发达的安徽、江西等地与苏浙沪三角区的产业存在明显的梯度差异,两个地区处的工业发展阶段是不一样的。建立有效地协调机制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合理规划产业转移的整体布局,加强产业集聚,增强产业与区域的竞争力。有关产业转移的理论前面已经做了介绍,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以这些理论为指导,在整体上合理分配产业转移方向,这样能保证区域整体都能受益,同时要加强产业集聚,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凸显产业与区域的竞争力。在点面结合的基础上,既能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同时通过产业集聚增强区域之间的有效竞争。

第二,根据产业类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转移路径和转移区域,切忌盲目转移与引进,要因地制宜,与当地产业体系相配套。产业类型可以分为成本依赖型,产业配套型,资源利用型和市场拓展型。转入地应该在充分研究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产业类型引进,充分的发挥优势,弥补劣势,并且要与当地已有的产业体系配套,对于适宜引进的高科技成果,可实施技术嫁接,在承接过程中改造传统产业,将本地的资源优势转为产业优势。比如安徽省的合肥市,其家电制造业已经初具规模,再引进长三角的家电制造业时,要与原先的体系配套。

第三,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要注重优势互补,实施错位竞争,避免产业雷同。泛长三角地区各市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强化与周边地区在产业上的水平分工,尽量避免与周边县市在产业定位上雷同,大力发展与周边地区互补型的产业。不能为了自身的利益恶意竞争,忽视合作,导致引入的产业具有一定的同一性,在长远上不利于转入地区的经济发展。如果安徽的企业与长三角地区企业生产产品相同,安徽的企业必将会处于不利的地位,因为产业高端已在长三角了。在承接转移过程中,安徽的企业需要正确定位,发展差异化产品的战略,提高自己在激烈竞争中的地位,占领市场。

第四,加强转入地的产业园区建设,形成若干个与长三角产业互补和配套的产业园,推动泛长三角地区产业一体化发展。产业园是产业的聚集区,同时也是一个孵化平台,是企业走向产业化道路的集中区域。产业园的建设可以增强区域产业承接的竞争力,减少转移成本,直接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形成垂直分工合作,加上政府给予的优惠措施,能够更快的将转入产业消化改造,使之真正成为带动本地经济的新生力量。

参考文献

[1]徐岚.安徽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0 (12) :57.

[2]周荣荣.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定位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 2010 (12) .

[3]汪健、李婷、韩彬.安徽——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J].中国外资, 2008 (6)

[4]武旭, 周春雷.浅谈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J].区域经济, 2011 (6) .

[5]左学金.泛长三角产业转移与区域合作[J].江淮论坛, 2010 (1) .

[6]路红艳, 宋则.长三角地区产业向“泛长三角”转移的路径与模式研究[J].中国发展, 2011 (5) .

上一篇:为人才买公司下一篇:创新视角下的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