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社会

2024-10-21

人与社会(共12篇)

人与社会 篇1

历史的脚步已经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 电子媒体的迅猛发展和普及成为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 它也为媒体人施展才华、履行社会职能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准备。除开传统意义上的报纸、期刊、杂志、图书等平面媒体以文字、图片为基本传播手段之外, 广播、电视、网络等以影像、音频、视频等传播手段作为载体的现代传媒的出现, 极大地丰富了媒体的传播功能。传媒的全时空和系列化, 一方面使传播手段无限丰富多彩, 另一方面也向媒体人提出了承担更广阔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 这不单是主要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一切媒体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 也是时代发展和广大受众的客观需要。

不久前闭幕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大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第三次大会提出, 加快生产方式转变是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媒体人就是要自觉、主动地为完成这个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鼓与呼。

我们开始富起来了, 然而, 现在的富是与我们的过去相比较, 与发达国家比较, 我们仍然是发展中国家, 我们仍然不富裕, 大多数人仍然走在创建小康生活的路上。令人费解的是, 近来国外一些人开始对中国指手划脚、说三道四了, 说什么在国际事务中, 中国人强硬了, 傲慢了云云,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一向以异样目光看待中国事情的某些外国媒体所代表的反华势力不愿看到中国发展强大的扭曲心态, 一切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的媒体人, 必须对这种无端指责据理加以驳斥, 作为媒体人, 如果对一些毫无道理的非议姑往听之, 就是严重失职, 我们媒体人不能也不允许讳莫如深或三缄其口。

媒体的作用不可小觑, 媒体人的社会责任不能放弃也不可推卸。媒体人在一定意义上说, 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在书写历史、记录历史, 他们笔下的文字, 他们摄录的影像, 以及音频、视频, 都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 接受世人的检验。美国著名记者斯诺于1936年到红色陕北革命根据地采访, 写出了产生深远影响的反映中国革命史实的《西行漫记》等作品, 可以想像, 假若没有斯诺较早的忠实记录, 并向西方世界传播了中国共产党人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革命伟业的实况, 真不知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的外国政客们该是怎样地比现在更无知, 更晚地认识到前进中的中国所展现的瑰丽画卷是多么的震撼人心。

随着我们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与日俱增, 这是不争的事实,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愿意看到一个和平发展的强大的中国对人类世界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是在我们的耳畔也不时传过来“噪音”, 在我们发展经济的进程中不时也会出现各种阻力, 这一现状提醒媒体人, 肩上的担子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 其社会责任绝不容轻慢和懈怠。

实践证明, 舆论可以攻心、可以入脑、可以改变行动, 甚至可以影响决策, 媒体人就是要有肩负引导舆论、扶正导向的社会责任。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特例, 某种久拖不决的事一经媒体曝光便会引起人们关注, 社会舆论便会哗然开来, 相关部门就会拿出整改方案, 否则也许就悄无声息、无人问津, 这是公众对媒体舆论关注的最好诠释, 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革命的新闻史上, 不乏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人, 他们为我们今天的媒体人树立了榜样。他们以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命运为己任, 如范长江等老一代新闻工作者, 用手中的笔作为武器, 实现了作为新闻战士对人生的不懈追求。范长江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样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 为了追求民族解决, 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不顾艰难险阻, 奔赴大西北, 奔赴抗战前线, 采写出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现状的《中国的西北角》等作品, 用以鼓舞群众、宣传群众, 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我们媒体人就是应当自觉地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 抑恶扬善传正声,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对一切丑恶毫不留情地加以鞭挞, 对违反法律、违反道德的事情群起而攻之, 让我们的社会不仅物质财富丰盈, 在精神道德层面也要水净廓清。■

人与社会 篇2

“大漠边上有一个小花园,里面栽了一株玫瑰,玫瑰的周围长满了骆驼刺,但是玫瑰却迟迟不开花,主任焦急的问;“你为什么不开花呢?”玫瑰答道;“你看周围那些骆驼刺也没有开花啊!”主人说;“你又不是骆驼刺啊!”玫瑰说;“我是啊,因为我和它们一样有刺。”主人只好又栽了一株玫瑰,春天到了,新的那株玫瑰开出了鲜艳的花朵,原来那株玫瑰十分震惊,终于明白了自己本是一株玫瑰,不久后,它也鲜花满枝了。”听完这个故事后我笑了,因玫瑰的傻而笑了。之后,我又开始了沉思,这不正是一个形象的社会与个人的比喻图吗?社会可以改变一个人。这很像我看过的一部小说《骆驼祥子》,这本书出自作家老舍之手,讲的是主人公祥子是一个农民,他决定去城里打工;一开始的他善良、朴实、乐观,但是他发现城中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好,有的只是腐败和贪污,后来,他经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后,变得自我堕落,麻木不仁了,这不正是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所改变的吗?

但是,直到那一条新闻的出现,我才明白,不是社会能改变个人,个人也能改变社会,这条新闻写的是;在上海,有一个人正在跑步锻炼,她跑着的时候看见了路上有很多垃圾,她决心要为环保做些什么,第二天,她带着垃圾袋出去了,她跑步时,看见垃圾就随手拾起来放入带的垃圾袋里,久而久之,有些人和她一样带着垃圾袋去跑步,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和她一起边跑边拾垃圾,他们不分国籍,不分人种,只是一群为环保做贡献的人,后来记者采访她时,她说;“我只是要为环保做一些努力所能及的事而已.”她不知道自己在无意间已改变了社会。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如果遇到好的集体或社会,就去融入它们。如果遇到不好的集体或社会,就努力去改变它吧!

人与社会 篇3

关键词:人与自然的和谐 生态环境 和谐社会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不懈追求。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物种存在于地球上,所依赖的生存和发展基础当然就是自然界,与自然界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如果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被打破了、崩溃了,那么和谐社会是不可能建立的。

一、人与自然之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首先,人和自然的关系具有统一性和一致性。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说“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恩格斯也明确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须臾不能离开自然界生活。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人类必须依靠自然界而生活,故马克思把自然界比作人类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其次,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通过积极地认识、改造自然以获得更多的物质和能量,这就使人与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对立和矛盾。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不同于一般动物, “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样,在社会实践中自然界成为人的认识、改造对象,从而使人与自然界处于对立之中。

人与自然的这种对立统一客观上要求人们正确地认识和尊重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合理地改造自然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如果人类过分地榨取自然,必将面临自身生存环境的危机。这一点,思格斯具体为我们提供了一幅清晰的历史画卷:“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因此,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类社会才能使得以健康存在和持续发展。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依赖的物质基础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附的自然环境,不管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到多么先进的水平,也离不开他所处的自然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在地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内在地包含于和谐社会之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没有自然、人类、人类适宜的生态环境,和谐社会就缺乏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就不能生存和发展。纵观历史,因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一些璀璨文明古国的消失的事件屡见不鲜。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进而也深刻地破坏了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良好的生态环境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资源保障

经济发展必须有资源作保障,生态资源失去平衡,社会发展和资源供应矛盾突出,和谐社会的建设就会因为缺乏资源支持,而成为无米之炊。

资源短缺问题表现在:一方面人口在急剧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如果单纯追求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采取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方法,必然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我国已面临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直接破坏着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资源短缺,特别是水、石油资源短缺,是人与自然不和谐的另一集中表现,它对社会和谐的影响尤为突出,已经威胁到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可见,只有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持续的资源保障。

(三)良好的生态环境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强调对有利于资源、环境的经济活动给予鼓励,反之则予以摒弃。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解决环境和资源的矛盾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还必须依靠科学发展观的宏观指导,选择好发展的道路和发展模式,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样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的行为,是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突出表现。这种不和谐行为实际上是通过损害他们的环境利益、经济利益和生存利益来获取少数人的不法利益,这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破坏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社会不会出现在风沙肆掠,污水横流,暴力纷争的世界里,只会诞生于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三、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点启示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价值理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全面性的工程,它需要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需要和谐的劳动关系、教育的公平发展,等等。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工程,和谐社会的构建更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其他方面和谐发展的保证。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我国1998年的特大洪水灾害、2003年的“非典”以及现在每年发生在西北、华北地区的沙尘暴,都是明显的例证。生态资源不是无限的,只有可持续地利用资源,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才能促进人类延续。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追求经济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发展并不是大起大落式的不均衡发展,也不是不顾忌生态环境的盲目发展,而应该是在人类自身以及自然环境都可以承受基础上的协调稳定发展。生态社会主义的“生产的更少但更好的”原则,主张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提高生产品的使用价值和耐用品来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这样一种发展模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共同的价值趋向,能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注重社会公平和正义

生态社会主义者强烈抨击资本主义社会不公平现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目前,城乡差距过大、区域发展不协调、各种分配机制尚未理顺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积极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注重社会公平,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并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注重国家对内对外的全面发展

就国内来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是一个立体型的工程,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没有经济的发展,和谐社会的建立就丧失了根基。失去了民主政治的保障,和谐社会的建设就成了一句空话。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注入了丰富的内容。对外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大力构建和谐世界,营造和谐周边。“和谐世界”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一个响亮的关键词,中国领导人多次在国际场合阐述了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对于拥有世界上最多邻国的中国来说,营造和谐周边有利于拓展中国的贸易和投资,也有助于建立稳定的区域政治和安全环境。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到今天,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全局观念上,需要明确的是,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以遵守、顺应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为前提,舍此,人类将从根本上失去家园和生存的空间。如果人类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去发展生产,那么无异于自取灭亡。大自然的承受能力和修复能力是有限度的,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不能再执迷于对自然的“征服”、“统治”状态,而应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加强加快生态环境治理,这正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

人与自然和谐是今天的期望,是未来社会发展的目标。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正是从不和谐向和谐转变的具体行动,它必将引导我国林业走上健康、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轨道。正如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言,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盛世兴林的大好背景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社会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 吴雪芹,夏晓丽.生态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宁夏党校学报,2007(1).

宫崎骏电影中的人与社会 篇4

一、宫崎骏的电影谱系

在宫崎骏领衔的吉卜力工作室中, 由他本人执导的电影有:《风之谷》 (1984年) 、《天空之城》 (1986年) 、《龙猫》 (1988年) 、《魔女宅急便》 (1989年) 、《红猪》 (1992年) 、《幽灵公主》 (1997年) 、《千与千寻》 (2001年) 、《哈尔的移动城堡》 (2004年) 、《悬崖上的金鱼公主》 (2008年) 、《起风了》 (2013年) 。宫崎骏的创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 以电影《红猪》为转折。

第一阶段 (1984~1992) , 这一阶段是宫崎骏作品风格成长和成熟的时期。《风之谷》《天空之城》《龙猫》《魔女宅急便》《红猪》, 这些作品风格迥异, 题材丰富。这些故事的核心都是大时代下赤子的故事, 他们勇敢追求理想, 不惜自我牺牲的精神, 是宫崎骏奉献给广大观众的精神礼物。通过提供一种镜子式的对照, 完成对广大日本民众的苦难安慰和未来指认。第二阶段 (1997~2013) 的宫崎骏已是知天命的时候, 他与世界的思考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这种深度思考直接造成了宫崎骏作品后期的转向。《幽灵公主》中的自我救赎, 《千与千寻》中探讨关于人的本质, 《哈尔的移动城堡》中探讨的爱情与牺牲, 《悬崖上的金鱼公主》中的宽容与接受, 《起风了》中探讨的人世间最纯粹的情感。这一阶段的作品回归探讨社会下人的问题, 宫崎骏还原了浮躁社会背景下的关于自我的精神立场的问题。

二、第一阶段:从镜像开始的转折

创作初期的宫崎骏电影多以奇幻的冒险朝向温暖与治愈的方向, 表达自己的反战立场和一份悲悯。因此, 《风之谷》《天空之城》《龙猫》等代表作基本沿袭了少女——磨难——治愈的模式, 这是宫崎骏最具辨识性的特征。

少女作为主角成为宫崎骏系列电影中常见的表意的符号, 即干净与纯粹的情感导向, 同时这也是一个青年艺术家寻求的一种与世界对话的方式。这种对谈方式是宫崎骏在历经战争浩劫后追求内心信仰的一种价值观的选择, 这是宫崎骏尝试为时代与心灵创伤提供的愈合。由此可以引出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创作母题:大时代下的个体抗争、人类自然的生存博弈、毁灭下的挣扎与伤害。这些主题经过宫崎骏自身的反思与重构, 成为悲观主义者的宫崎骏的一次自我救赎的出口, 他用可爱少女和蓝天翱翔的意象, 为这个扭曲时空下的疲惫心灵带来一抹亮色的活力。

宫崎骏和所有的艺术家一样, 童年往往都是他们创作的灵感。童年的记忆就成为了他们最初投射在作品中的镜像。日本被卷入太平洋战争以后, 美军的空袭便成为家常便饭。空袭、爆炸、燃烧成为了宫崎骏经常耳闻目睹的景象, 这之后就变成了电影中战争场景的原型。又如, 当宫崎骏一家坐车逃难, 由于车内没有多余空间, 他们只能拒绝别人的求助。这就成为了日后宫崎骏内心扶助弱小的心理动因。宫崎骏的母亲长期住院, 他经常见不到自己的母亲, 关于这段童年的经历, 则成为了《龙猫》的故事雏形, 而因此父母这一形象也成为了宫崎骏电影中常有的缺位。[1]所以, 宫崎骏作品中的儿童形象往往都是孤身一人, 但是他们最后都能够战胜困难, 在这里宫崎骏希望提供一种暗示, 期望作为日本未来的青少年可以充满勇气的面对未来。这些记忆的投射则帮助宫崎骏构建一张人与社会的意识形态大网。这张大网作用就是希望通过复现战争记忆而引发人心悲悯, 用真善美安置动荡不安的人心。

宫崎骏电影作品中的叙事基础大都是一段苦痛的陈述, 处于危难的家族、妈妈的病痛、成长的失语以及吃人的战争。在这种充满悲剧性的叙事环境里, 形成了一套宫崎骏的情节发展模式:主人公在看似注定无可逆转的困境中, 充满坚定地在一次次自我牺牲以及积极主动的面对下, 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逆转和化解。这样的情节发展是《风之谷》中娜乌西卡的牺牲, 为了拯救小王虫而挺身而出;是《天空之城》中念念不忘守护飞行石的勇敢希达;是《龙猫》中面对迷路姐妹的互相扶持;是《魔女宅急便》里独自经历成长阵痛的琪琪;是《红猪》中为了荣耀与尊严战斗的布鲁克。在宫崎骏这套积极的叙述系统中, 对于战争和童年生活的描述, 成功的缝合了日本国民普遍的经历 (战争、病痛以及颠沛流离) , 在揭露创痛的过程中用真善美的情感对国民动荡不安情绪的一种安置。这是一种成功的影像渗透, 直指内心, 号召人们接受那些美好善良的情感, 唤醒纷繁复杂时代下日本国民心中善念。

值得注意的是, 在这一序列的影片中得的结局都是圆满的报偿:曾经以为是邪恶与丑陋的腐海原来是净化世界的守护者;《龙猫》中的龙猫, 载着姐妹一路狂奔为了去看望生病的妈妈, 苦尽甘来道尽了每一个日本家庭的温暖与忧伤;骑上普通扫帚, 重新飞上蓝天战胜自我的琪琪;成功守护飞行员的荣耀, 获得浅浅一吻打开心结的红猪。这样美好的结局是宫崎骏对当时社会的一种逆向解读, 是将丑恶置于善良的一次拯救, 只有这种充满爱与勇敢的教育, 国家未来的青少年才能够承担未来应有的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在1991年间, 对宫崎骏来说是一段极其艰难的时光。此刻的他正经历着一种精神上的两难抉择, 一边是作为社会主义苏联的解体 (社会主义一度是宫崎骏的信仰) , 一边是资本主义祖国的日本正经历着大萧条 (国家的运转方式受到了质疑) 。电影《红猪》正是诞生在这样一个时代阴影之下, 《红猪》在宫崎骏动画电影谱系中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是宫崎骏创作转折的一次过度。电影《红猪》作为一次个人化的创作, 深刻的描摹了一个处在风雨飘摇的精神世界的人, 那种苦闷与寻求知音的困顿, 这种长夜当哭的苦思感受, 正是一个艺术家蜕变走向成熟的标志。

三、第二阶段:人的命运与社会的前途

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作品中, 宫崎骏似乎厌倦了少女+磨难的故事, 转向了一种人的命运与社会的前途息息相关的模式, 这一阶段的作品往往带有一些社会教育的意味。宫崎骏在这一阶段的创作中, 将战争下的人文探讨和关怀, 更加深度的置换成了一种人性本源精神的讨论, 虽然爱与和平的核心不变, 但是故事更加具有人情味和一份诗意。

宫崎骏选择全新叙事模式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化的背景下, 文化和经济开始出现全球趋同的趋势, 这种社会大语境的转变, 直接导致了宫崎骏心中原本刻画的昔日世界重新叠加了一个崭新的“消费”秩序, 在这种文化危机下, 宫崎骏展开了新的叙事模式的探索。它通常以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作为切入的角度, 借用主人公的经历提供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这些作品告别了宏大的历史, 重新回到了社会文明与人性的思辨之中。与此同时, 宫崎骏逐渐淡化私人化的讲故事倾向, 逐渐扩展到了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世界价值观。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开放的宫崎骏, 他将社会关怀纳入了自己的思考范畴。

《幽灵公主》中阿席达卡为了解除诅咒踏上了历险的征途, 自然之神引导着她内心的觉醒, 而信仰作为一种充满敬畏的力量是引导我们前进的动力;《千与千寻》中用寓言讲述了人类本源的实质就是劳动, 凭借劳动人类开始使用工具, 于是人类开始拥有了智慧, 失去了劳动人类必将陷入危机, 这是在大时代下的宫崎骏的文化自觉;《哈尔的移动城堡》则是寻找自我以及收获爱情;《悬崖上的金鱼公主》则表明了急速变化的社会下, 宽容接受才是人类的伟大之处, 宗介愿意接受无论是什么样形态的波妞, 只为了心底里那份最美好的情感, 接受与包容差异化的存在, 才是人类得以永续和存在的关键;《起风了》则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梦想与感情都是羁绊我们人类的美好存在, 只有不忘初心, 才能保持自我。我们不难发现, 这些故事虽然表面仍旧是包含着魔幻或者宁静的乡间生活, 但是内涵所容纳的已经不是简单的反战和歌颂淳朴, 而是直面思索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

故事背后隐藏的是当代的人类生存困境, 人类的身份危机。宫崎骏作品这种叙事内容扩大化, 完成了作品风格的转向并与童年的镜像创作完成了正式交接。第二阶段的作品中,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千与千寻》, 这部电影成了宫崎骏创作的最高峰, 这部电影充满了寓言意味的各种隐喻, 无不时刻的提示着我们自己的文明——人类自身的本源。名字/身份的归属成了整部电影所指代的最重要的含义, 名字/身份是只属于个人的独一无二的存在, 是辨识每个人的基本, 一旦被剥夺了自己的名字/身份, 你就不再是你自己了。拥有身份和拥有自己的学名不一样, 这也是人类才独有的标志, 宫崎骏告诫每一个人成为拥有独特特征的人是多么的重要。而在这种精神层面的辨识之外, 还伴有人类的生物学辨识上的一层意义, 就是劳动带来的人类智能的大幅度提升。宫崎骏强调的就是生而为人的基本定义, 以及我们时刻不能忘记的自己的根本。

《千与千寻》中将人的命运与社会的前途紧紧地链接在一起。日本在全球一体化的新挑战下, 宫崎骏开始重视人的问题, 这成了他的新思考的核心, 同时宫崎骏也批判全球化带来的不良影响, 各种差异化消失的世界, 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特存在和生存意义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电影中对日本传统文化元素的大量使用, 就是宫崎骏在提示人的本源除了劳动之外, 还有根植在我们血脉中的传统文化。这是一种双重的强调, 也是宫崎骏提供解决难题的答案。

在面对新自由主义和新帝国主义的世界霸权垄断, 宫崎骏始终将自己的视角放置在对弱势边缘社会群体的人文关怀上, 《悬崖上的金鱼姬》就是最好的例证, 无论是什么样的形态, 都可以去接受, 接受差异化, 接受和自己不一样的人, 关怀宽容身边的所有人。

在《起风了》中, 堀越二郎作为飞机设计师, 设计飞机是他的梦想, 但他设计的飞机却要参与战争, 这是一种两难的境地, 宫崎骏丝毫不避讳这样的悖论, 他反而深入挖掘了堀越二郎的心路历程和他的情感经历, 客观的视角讲述了一代飞机大师的青年时代。在宫崎骏提供的细节之中, 拼凑出了一个真实的堀越二郎, 或许有时候人类无法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面对选择人类有的时候甚至是无计可施, 宫崎骏不加掩饰的将人类两难境地的选择, 直面的表现出来, 这使得宫崎骏所讲述的故事突破了传统对人的好坏界定的问题。人不再是单向维度的好与坏, 而是新的具有多维矛盾的真实个体, 个人必须成为社会重视的力量和关照对象。

宫崎骏的自我思考实践, 拓展并且延伸了他的童年镜像, 为那些曾经深深横亘在内心的谜题找到了答案, 在信仰的天平上重新寻回了自我的平衡, 不仅成功的传达给每一个人做好人的信念, 更为和自己一样“飘”了半个多世纪的日本社会寻找到了安置, 人人成为“好”人这个社会才会“好”。在这一系列的作品中, 宫崎骏深刻的拆分了作为社会基本元素的人, 反复强调着关于人的议题, 宫崎骏希望每一个“好”人创造一个“好”的健康的社会。

四、结语

第一创作周期的宫崎骏从童年的经历汲取养料, 建造了属于他自己的人与社会的表述系统, 虽然是与成长经历相类似的情节, 但结局却是完全的不同。宫崎骏通过不断的复制与再生产关于勇敢、和平的温暖故事, 为处在危机中的日本国民树立起了一些榜样, 而宫崎骏的意识形态表述系统成功之处在于它为所有困顿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可预期的美好社会想象, 通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第二阶段的宫崎骏在不断的人生磨砺中, 人的本质成了他思考的重点。通过一系列关于人的议题的探讨, 宫崎骏传递出深信人心底的善良和信念, 只有相信来自人类自身的力量, 未来才是可以牢牢掌控在手中的。宫崎骏自己践行这种努力, 将人的命运与社会前途相连, 这成了这一时期叙述系统的主脉。

从对童年生活的镜像到对全球化的复杂思考, 这个留着花白胡子, 永远笑意盈盈的大叔, 用自己的人生练达和思索, 不断向外界传递着温暖治愈的能量, 安置国民的内心并期许未来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人与社会 篇5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最庞大的人口,进行着最空前的经济建设,以最快的速

度消耗着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面临着最突出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因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符合国情、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深化的结论

人类与自然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又影响改变着自然,而自然反过来又通过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耗竭对人类产生负面影响,制约人类的发展。

人与自然关系反映的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从原始的和谐状态,到农业社会局部的、阶段性的不和谐,再到工业社会的严重失衡。今天,人类社会表面上的繁荣进步背后,人与自然的矛盾正在日益积累: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消费迅猛增长,而自然资源正在迅速减少甚至枯竭,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污染物质已经大大地超过了环境容量。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一些地区洪水、干旱的肆虐,沙尘暴频频发威……这一切都昭示着以往作为被征服对象的大自然开始向人类宣战。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处在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或是走向新的更高的和谐状态,或是矛盾迅速激化,大自然的报复可能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不再适合人居。

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不断深化。古代社会原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智者产生了“天人合一”的认识,而芸芸众生面对自然力的不可抗拒产生了对自然的神秘和崇拜。近代工业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的进步,使征服支配自然的认识在很长的时间里占了主导地位。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日趋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迫使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量的相关研究深刻地揭示了工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的冲突、有限环境与无限增长的矛盾,由此诞生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自1992年里约环发大会以来,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和国际公约的问世,标志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问世。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前不久,胡锦涛同志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讲话中,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这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成果兼收并蓄,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而得出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结论。

人与自然发展不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我们常说我们以7的土地、8的淡水养活22的人口,这些数字本身就凸显了我国的生存压力。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原因,我国的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一半以上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我国自然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维系人基本生存的淡水、耕地、草地、森林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

4、1/

3、1/2和百分之十几,支撑经济增长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也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4.5、79、42、18和7.3。

在世界发展的进程中,我国又处于追赶发达国家的地位,总体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长期沿用传统发展模式以拼资源换增长,不仅造成了资源迅速衰减、退化、枯竭,还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严重,耕地质量不断退化,草地过牧,森林超采,海洋渔业过度捕捞,自然灾害频繁加剧。生态系统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性紊乱演变的发展态势。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如今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高消耗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生态环境恶化也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据中科院专家测算,2003年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人民群众健康也深受生态环境恶化之害。不少专家已经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最大问题并不是电力、钢铁供求紧张,投资增长过快等等,而是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新结构危机”。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严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实际上是两大和谐,即人与人和谐和人

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载体,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持久的和谐;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将逐渐失去家园,中华民族将失去生存的空间,其他一切和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将无从谈起。由此,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核心

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必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世界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的国情都要求我们以循环经济模式替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以3R原则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准则,即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减量化(Reduce)、废旧产品回收再利用(Reuse)、资源再循环(Recycle),力图在不增加甚至减少初始资源消耗、不增加甚至减少污染排放、不破坏甚至恢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循环经济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使我们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使我们在文明发展的现阶段与自然和谐相处。

发展循环经济,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需要国家、企业和社会联动,但国家意志至关重要。要通过制度创新(包括法律、体制、政策等)和加大投入,推进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淘汰和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等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降低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使用量。以生态链为纽带,统筹规划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建设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治理,是防治自然环境退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循环经济的一个核心内涵。要在充分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开展生态建设,治理水土流失、荒漠化、草地“三化”,同时,强化城乡污染治理,特别是重点流域、区域和海域的水污染、农田污染治理。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要解决制度、技术层面的问题,也要解决人自身的素质问题。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合理的生存态度和需要定位,选择健康、文明、绿色的生活方式。二要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发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三要培养人们的环境伦理和道德,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风尚。在人与自然这一对矛盾的目前发展阶段,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提高人的素质,义无反顾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抛弃不可持续的消费行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生态环境问题,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的工业化道路,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

人与社会 篇6

一、发展农村沼气对建设和谐绿色生态社会的重要意义

1. 发展沼气有利于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农民使用沼气,以沼气为能源,能有效解决农村因烧柴而毁树伐木割草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据测算,在农村建1个8~10立方米的沼气池,所产沼气基本可以满足1个农户日常生活用能,每年可节约用柴近2500千克,相当于封山育林3335平方米(5亩)。因此,大力发展沼气,能较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并相应地起到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水资源的作用。另外,发展沼气,还可以生产大量沼肥(沼渣、沼液),农民种地长期使用沼肥,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地力,减轻化肥对土壤有机质的破坏,对保护耕地土质起着重要作用。

2. 发展沼气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沼液、沼渣是一种完全腐熟的高效无害的有机肥,含有50多种活性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上推广应用,能明显减少作物的化肥、农药施用量,减少农业污染,改善农作物品质。用沼渣和沼液给果树施肥,长出的果实色鲜味美,具有较好的价格竞争力;用沼渣和沼液种菜,可减少平时生产用化肥总量的70%左右,同时可减少农药用量的50%(因沼液用于农作物的叶面施肥,有杀虫作用),种出的蔬菜,不仅病虫害少,而且色泽鲜嫩,市场俏销;用沼渣和沼液与饲料拌和饲养禽畜,能使猪、鸡、鸭等增加食量和延长睡眠时间,促进生长,增加禽类的产蛋量,畜禽的肉质也可口。同时,沼气的综合利用还能推动种植业、养殖业向集约化、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生产无害化,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能源和资金,有利于农村集中财力推进农业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3. 发展沼气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发展农村沼气,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据调查统计,建1口10立方米的沼气池,约需投资1700元。农民利用这口沼气池,每户1年可节省割草、上山砍柴的劳动日90~120个(价值900~1200元),节省电、煤等燃料费若干;通过使用高效无害的沼渣、沼液做肥料,大大减少作物的化肥、农药施用量,每户每年可节支150~200元,每亩作物增效150元左右;用沼液养猪每头可增加纯收入100~150元(按年出栏5头计,可增收500~750元)。就是说,1口10立方米的沼气池带来的直接效益在1700元/年以上。近几年来,我市大部分农户还坚持走“猪-沼-果”、“猪-沼-菜”等沼气综合利用的路子,把发展沼气与生猪饲养紧密结合起来,利用沼气建设促进养猪业的发展,从而增加了经济收入。

4. 发展沼气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推动农村文明进步。农民使用沼气后,生产生活垃圾基本可以实现资源化利用,人畜粪便通过沼气池厌氧发酵可沉降和杀死大部分寄生虫、卵和致病菌,减少蚊蝇孳生,从根本上改善村镇卫生环境,降低人、畜发病率。同时,还减轻农民,尤其是农村妇女的家务劳动强度,她们可以告别烟熏火燎的厨房劳动,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享受到现代文明。另外,大力发展沼气和加强相关服务,还可以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如沼气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需要配备相当数量的主件、零配件,建沼气池时还需要使用水泥、砖、河沙、钢筋等建材,这必然会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我市农村沼气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市在农村沼气建设上,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认识不足。一些部门和领导对沼气建设的作用还缺乏了解,在工作部署、项目安排上对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的配套应用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农户对沼气的发展和利用所带来的综合效益也缺乏认识,影响了沼气效益的发挥。

2. 受经济能力的限制。沼气建设虽然是一次投入长期受益的事情,但建1个沼气池需资金1700元,除去国家补助800元外,农民还要投资约900元,对于大多数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农户来说,仍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3. 受建池空间的制约。建1个沼气池, 必须占用一定的空间。1个10立方米的沼气池,一般需占据直径为3米、深2.3米的圆形空间,而农村大部分房屋比较密集,没有建池空间,这是影响沼气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4. 管理人员和技工缺乏,而且他们的素质也有待提高。面对农村沼气事业的发展,现有沼气从业人员的素质还有很大的差距,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农村能源战线的管理人员新手多,需要进行培训和提高;基层服务组织力量薄弱;施工技术人员严重不足。

除了上述限制农村沼气发展的因素外,还存在沼气建设布局缺乏总体规划,建设要求不够明确;上级补助和群众自筹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推进沼气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不多,推动力度不大;后续服务滞后,设备配套不全;沼气综合利用和配套开发的意识不强等问题。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我市发展沼气仍存在着发展速度慢,进展不平衡,区域差异大等问题。

三、加快我市农村沼气建设的几点建议

与发展其他绿色能源一样,沼气建设的发展与政府的推广力度密切相关。从我市的情况来看,沼气发展较好的地方,都是因为有当地政府的重视和强力发动。我们认为:要使沼气建设有比较大的发展,首先必须提高领导认识,因此各级领导应从建设绿色晋中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发展沼气的必要性,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因地制宜、积极主动地加以推动。在此,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加大扶持,增加投入。政府给以部分资金扶持,可调动群众对沼气建设的积极性,能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除了需要增加市兴办沼气的帮扶资金外,也应抓住国家加快小型公益设施、生态农业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资金投入。此外,还要充分利用沼气国债扶贫资金和省沼气发展项目资金,加大项目资金的争取力度。只有通过采取政府补助一点、挂钩部门扶持一点、农户投入一点等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才能有效地解决农户建沼气池的资金困难问题。

2. 统筹兼顾,合理规划。要把沼气开发利用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镇村建设规划,将建奔康房、建农民新村与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实行同规划、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同奖罚。各地在制订规划过程中,应遵循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平衡发展、逐步推进、全面铺开的原则,对自然条件差的乡镇村要优先发展,群众积极性高的村、户要优先规划,已建奔康房的要优先建设。同时,要制订和完善推广使用沼气的政策措施。针对目前推广使用沼气进度缓慢的实际情况,省有关部门及各地政府应通过调查研究,进一步制订和完善推广使用沼气的相关政策措施,通过政策推动,促进沼气建设的持续、快速、优质发展。

3. 加强指导,完善服务。沼气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农户建池的积极性。当前,高质量沼气池的建池技术已相当成熟,培训一支技术过硬的技工队伍是关键。对建池技工必须进行考核,持证上岗,保证建池质量。另外,要让农户掌握沼气综合利用技术,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应该大力推广广东省的做法,不但要培训专门的技工队伍,而且在建池前还要向农户传授沼气安装使用和故障排除等方面的知识,发给每户1册《沼气使用手册》。此外,还要抓好沼气工程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县、镇、村3级沼气服务站,制定服务条约和承诺,建立用户档案,定期检查,保证用户对沼气的正常和安全使用,确保沼气的正常发展。

4. 集中建设,提高效益。沼气不宜单家独户零星发展,最好是连片集中建设,这样做的好处是沼气使用的配套用具能较好解决,同时用户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出现问题时可以相互请教,有利于提高沼气综合利用的效益。对有条件办沼气且有供求条件的规模化养殖场,可鼓励其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实行达标排放,并因地制宜开展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实现粪便、污水、废水的无害化和资源化。

人与社会 篇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 组织社会化 (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近年已成为西方组织行为学领域中的一个新亮点。据多项文献资料的研究显示:成功的组织社会化对无论对组织还是个人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鉴于目前我国关于组织社会化与员工绩效关系, 尤其是组织社会化对员工绩效的影响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较少, 而且主要采用主效应模型 (the main effect model) 的研究范式, 即认为组织社会化对员工行为绩效存在直接影响与增益作用。而事实上, 组织社会化对员工态度和工作绩效的影响的过程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采用缓冲模型 (the buffering model) 和相互作用模型 (interact effect model) 的研究方式更利于揭示组织社会化影响员工态度和工作绩效的深层作用机制。本论文拟以人与组织匹配为中介变量, 采用缓冲模型探讨组织社会化与员工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影响作用机制。

组织社会化是影响员工绩效的重要因素, 组织社会化内容各维度可以有效促进员工任务绩效、关系绩效和自我总绩效的提升, 而这一个影响过程受到人于组织匹配的中介作用影响。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涉及广东8个城市的53家-企业员工, 共发放问卷350份, 回收有效问卷243份。被试人口特征如下:男性65.6%, 女性34.4%;年龄25岁以下25%, 25-30岁45.2%, 31-35岁14%, 36-40岁10.1%;41-45岁3.5%;46岁以上5.8%;从学历构成看, 高中以下1.8%, 高中/中专11.9%, 大专37.6%, 本科42%, 研究生或以上6.6%;;工作年限为1年以下11.6%, 1-3年52.5%, 3-5年19.2%, 5-10年12.1%, 10年以上4.5%;国有企业58%, 外商独资企业9%, 中外合资企业11.8%, 民营企业12.3%, 其他企业9%。

2.2研究工具

2.2.1 组织社会化内容问卷

采用研究者自编的五维度组织社会化内容问卷, 即公司文化社会化、工作胜任社会化、人际关系社会化、公司政治社会化和未来期待社会化, 共计20个项目, 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8, 方差贡献率为63.24%, 各项目均有较大的因素负荷。

2.2.2 人与组织匹配问卷

采用研究者自编问卷共计9个项目。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 员工工作绩效问卷包含公司对员工支持和员工对公司支持2个维度, 方差贡献率为60.349%, 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2, 各项目均有较大的因素负荷。

2.2.3 员工绩效问卷

采用研究者自编的问卷, 共计12个项目。因素分析表明, 员工绩效问卷包含3个维度, 方差贡献率为66.958%, 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7, 各项目均有较大的因素负荷。

其中, 组织社会化和人与组织匹配问卷问卷均采用李克特式 (Likert) 四点量表“1 (非常不符合) →2 (比较不符合) →3 (比较符合) →4 (非常符合) ”来表示;员工绩效问卷采用六点量表, 用“1→2→3→4→5→6”来表示从“低→中→高”的程度, 每个题项用中等长度的句子 (8到24个字) 表示, 同时, 为使问卷项目的中文表达较符合我国企业实际, 本调查问卷的设计经历了预测试阶段, 从听取学术界专家和企业界人士的意见到预测试, 对问卷的表达方式和遣词造句进行了斟酌修改, 以尽量排除题项难以被理解或所表达的意思不够明确的可能性。

2.3统计分析

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因素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3研究结果

3.1主要变量的探索性分析结果

从表1看出, 三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均>0.8, 达到较好的信度水平。

从表2看出, 三个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大部分在0.7以上, 说明其信度较好。

3.2各变量间相关分析结果

相关性分析是指对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的分析, 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明确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它是多元回归分析的基础, 本研究以Pearson相关分析法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表3中可以看出, 组织社会化、人与组织匹配以及员工绩效这些变量之间在显著水平为0.01 (双侧) 时显著相关, 适合进行回归分析。

**在显著水平为0.01时 (双侧) , 相关显著;*在显著水平为0.05时 (双侧) , 相关显著。说明:除了自我总绩效与人际关系、未来期待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不相关以外, 其他变量都各自相关。

3.3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根据3.2的相关性分析, 我们知道组织社会化、人与组织匹配、员工绩效三者之间相互相关。人与组织匹配对于组织社会化和员工绩效关系的作用来讲, 有两种可能, 一是中介作用, 对应是中介变量;二是调节变量, 对应是调节变量。

根据Baron和Kenny (1986) 的研究, 中介变量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 自变量的变异可以显著地解释中介变量的变异 (关系a) ; (2) 中介变量的变异可以显著地解释因变量的变异 (关系b) ; (3) 当控制中介变量后, 原来显著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 (关系c) 变为不显著或显著性降低。其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关系不显著为完全中介作用, 自变量和因变量关系显著降低为部分中介作用。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组织社会化和员工绩效的相关性因为人与组织匹配的引入后显著下降, 从0.366下降为0.196, 但并非未0。由此可判定人与组织匹配是中介变量, 它在组织社会化与员工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具体数据如表4。

4分析讨论

运用回归分析, 人与组织匹配两个维度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组织社会化和员工绩效的关系, 研究假设得到部分验证, 研究结果部分支持了 (Waung, 1995) 观点, 即组织支持和自我监控策略在组织社会化影响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

诚然,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比如, 调查数据来自员工自评, 这样有可能会产生同源偏差 (same source bias) 。由于组织社会化过程伴随员工的职业生涯, 因此, 未来研究应采用实验室研究、纵向研究和案例研究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进一步深入理解员工组织社会化的本质和影响机制, 从而为企业对员工实施干预性培训提供参考依据。

5结论

(1) 员工对公司的支持在组织社会化各维度对员工关系绩效的影响、在人际关系和未来期待社会化对员工任务绩效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2) 员工对公司的支持在在公司文化和公司政治社会化对员工任务绩效和自我总绩效的影响、在工作胜任社会化对员工任务绩效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3) 公司对员工的支持在公司政治和未来期待社会化对员工任务绩效的影响、在人际关系和未来期待社会化对员工任务绩效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4) 公司对员工的支持在在公司文化和工作胜任社会化对员工关系绩效影响、在公司文化和公司政治社会化对员工任务绩效的影响、在公司政治社会化对员工自我总绩效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1]Fedor D B, Buckley MR, Davis WD.A model of the effects of re-alistic job preview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7, 14:211-221.

[2]王雁飞, 朱瑜.组织社会化理论及其研究评价[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6, (5) :31-38.

[3]杨岸, 李燕萍.组织社会化理论研究述评[J].经济管理, 2007, (21) .

[4]赵国详, 王明辉, 凌文铨.企业员工组织社会化内容的结构维度[J].心理学报, 2007, 39 (6) :1102-1110.

[5]魏洁文.组织社会化理论研究综述[J].企业管理, 2008, (5) .

[6]许科, 王明辉, 刘永芳.员工组织社会化程度对其行为绩效的影响[J].心理学报, 2008, 31 (3) :584-587.

人与社会 篇8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社会

世界人口无节制地增长、工业化程度不断加速、人类消费水平无约束地提高,带来了森林大量砍伐、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大气CO2浓度不断提高、不少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等等恶果。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关注的三个热点。

1.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自古至今,野生动植物都是人类重要的药物来源,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在基因工程迅速发展的今天就更加重要。生物多样性还有美学价值,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生活,激发人的文学艺术创作灵感。

间接使用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无论哪一种生态系统,野生生物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野生生物一旦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要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就要受到影响。

潜在使用价值: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实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

2. 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我国生物物种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是世界上生物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居世界第三。据初步统计,中国的植物种数占世界总数的11%,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的拥有量也占世界总量的10%以上。同时,我国生物物种资源的特有程度高,在3万多种种子植物中,中国特有属就有246个,特有种约1.7万种;在600余种栽培作物中,起源于中国或在中国种植1000年以上的就有289种。我国的生物种类正在加速减少和消亡。我国濒危或接近濒危的高等植物达4000—5000种,占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我国占189种,为总数的1/4。据估计,目前我国的野生生物物种正以每天消失一个的速度走向濒危甚至导致物种灭绝,农作物栽培品种数量正以每年15%的速度递减,还有大量生物物种通过各种途径流失海外。

3. 生物多样性危机产生的原因

(1)生态环境的变化。大面积森林的乱砍滥伐,围湖造田,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破坏和改变了生物生存的生态环境,降低生态多样性。水库、高速公路、铁路的建造隔离了原有整个大面积的生境,造成片断化,从而造成某些生物的生殖隔离,降低遗传多样性。

(2)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滥捕乱猎和乱采滥伐。猕猴在50年代因过度捕捉出口,造成种群数量剧减,迄今尚未得到恢复。我国淡水鱼资源由于不断加大捕捞强度和不控制时间,产量急剧下降,种群数量也很难回升。许多传统的中药和经济植物由于长期过量采挖和开发利用,致使种群数量急剧缩减,等等。经统计,在濒临灭绝的脊椎动物中,有37%的物种受到过度开发的威胁。

(3)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原因之一。根据联合国有关组织发布的全世界大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我国占有7席,其中北京居第三位。我国每天排放的污水每年以8%的速度递增。有机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积聚于生物体内,破坏了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使物种濒危或灭绝。我国渤海、黄海和东海的赤潮频率呈现上升趋势,爆发间隔越来越短,范围越来越广,损失也越来越大,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无可估计。

(4)外来物种侵入。40年代,我国引入一种叫“水花生”(喜旱莲子草)植物,由最先的饲料作物变成苏甫地区的一种恶性杂草,遍及农田、水沟和池塘中。还有“大米草”,过去作为海滩护堤和牧草植物引入国内,现在在江苏、福建等省的沿海海滩蔓延,严重影响贝类等水产品的生产。水葫芦是外来物种,由最先的净化污水变成可导致水生生物灭绝的杀手。

(5)人口膨胀。人与野生动植物争夺生活空间,加大了对生物资源的需求,自1950年以来谷物、鱼类和木材的人均需求量分别增加了40%100%和33%,而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加上过去没有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危机,对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造成了目前的危机。

(6)全球影响。地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方面,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酸雨等全球性气候变化造成中国气候的改变,引起一些物种生存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世界其他国家对我国资源的掠夺,比如日本用做卫生筷的木材70%以上来自我国的东北,我国大面积的森林被盲目采伐以换取经济价值,造成生态的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4. 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

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人类与自然依存关系的认识,从而有效保护珍贵的物种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联系与生物多样性的有关的节日:2月2日国际湿地日,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3日时间气象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10月4日世界动物日,10月6日世界粮食日,开展各项活动,增强人们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加强法规制度建设,规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准则,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规,以制约人们的行为,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与社会 篇9

一、相关理论研究

(一) 人与组织匹配

1. 人与组织匹配的理论基础。

关于人与组织匹配的理论基础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是Lewin提出的人与环境互动理论, 关注人们的行为是如何发生的, 认为个体的行为和态度是个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其中人与环境匹配是指个体与环境的相容性;第二种是Schneider提出的吸引-选择-摩擦模型, 该模型原本是解释组织同质性的, 组织通过吸引、筛选、淘汰三个阶段, 选择与其相似的人, 从而产生组织的同质性。

2. 人与组织匹配的前因变量。

Chatman提出了人-组织匹配的前因变量:招聘和甄选过程、社会化过程。在对新成员的组织社会化过程中, 通过强化或改变其价值观和认知, 实现人与组织的匹配, 同时加速个体融入组织。在组织招聘和组织社会化过程中, 个体与组织相互作用并选择, 最终与组织匹配的人员留在组织中, 构成组织的核心资源。

3. 人与组织匹配的内容。

Kristof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人与组织匹配概念整合模型, 认为人与组织匹配包括一致性匹配和互补性匹配两个维度。一致性匹配是指个体与组织在价值观、目标等特征方面的相似性, 互补性维度是指组织满足个体的需求和期望或者个体满足组织的要求。本文认为在新员工入职培训阶段, 人与组织匹配的内容应包含两个维度:一致性匹配、个体需求与组织供给匹配即在财务、心理、成长与发展机会方面的匹配。

(二) 组织社会化

1. 组织社会化概念。

美国学者Schein在1968年将“社会化”概念引入组织, 探讨员工适应组织的机制, 首次提出了“组织社会化”的观点, 他认为组织社会化对企业了解员工如何从“组织圈外人”发展为“组织圈内人”, 如何传承组织文化和价值观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之后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定义了组织社会化, 本文认为组织社会化是人与组织互动的过程, 是员工由“组织圈外人”变为“组织圈内人”的过程。

2. 组织社会化的内容。

Georgia Chao及其同事提出六个维度:工作绩效标准化、人际关系、组织政治、语言、组织目标和价值观、历史情况。王明辉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我国企业员工组织社会化内容包括组织文化、工作胜任、人际关系、组织政治, 而且国有企业员工对组织政治和人际关系两个方面关注度高于外资企业。孙健敏、王碧英研究发现, 国有企业新员工组织社会化内容包括胜任工作、组织文化、领导政治三个维度。通过对D企业实践的分析, 本文认为在新员工入职培训环节组织社会化内容主要包含组织文化、组织规范、组织资源。

二、国有企业与新员工的特征

(一) 国有企业特征

1. 体制具有特殊性。

国有企业在体制方面有其特殊性, 其为全民所有制企业, 在企业运营方面有国家作为后盾与支撑。另一方面, 其体制的特殊性也导致其经营目标的特殊性, 除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国有企业不仅承担着企业责任, 同时兼具市场责任和社会责任。

2. 发展历史较长。

国有企业的经营领域主要为市场刚性需求业务, 其创建时间较早, 发展历史较长, 从而国有企业具有一定的文化沉淀, 而且文化中隐性的部分占较大比重, 不易通过语言来表达与传承。

3. 与发达国家企业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存在一定差距。

由于国有企业的体制与经营业务的特殊性, 加上中国企业管理所处的发展阶段, 国有企业的管理意识、制度与发达国家企业存在一定差距。但随着近些年国有企业改革, 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加强企业管理, 并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从而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与增值。

(二) 新员工的特征

1. 可塑性强。

新员工进入企业为其首次就业, 并未接受过其他企业的组织社会化过程, 能较容易的接受组织的文化和价值观, 容易被培养成为专属于组织的人, 这是该类新员工与具备社会工作经验的员工之间最大的差异。

2. 综合素质较高。

新员工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强, 对新知识的吸收能力较强, 另一方面, 新员工有生机和活力, 在组织社会化阶段效率与效果会较为突出。

3. 主动性、积极性较高。

新员工就业前从未以员工身份进入企业, 任何事物都是新鲜的, 他们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作为其职业生涯的探索, 会主动寻求与其职业相关的事物, 因而在组织社会化阶段, 新员工具有较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处于职业生涯探索期。

新员工首次就业是其职业生涯的开端, 他们正处于职业探索期, 仍处于不稳定阶段, 企业容易成为新员工职业发展的跳板, 其稳定性需要组织内其他职能来改善, 而组织社会化是增强新员工稳定性的方式之一。

5. 独特的价值观与多层次的需求。

现在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 同时也塑造了其独特的价值观:强调自我、喜欢自由、寻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注重自尊与自我实现的需求。刚踏入社会的新员工期望较高, 需求多样, 导致进入企业后容易产生心理落差, 从而影响其绩效甚至可能出现离职现象。

三、国有企业在新员工入职培训阶段的组织社会化内容

D企业为一家国有企业, 创建于1922年, 于2000年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 2007年改制为公司, 是一家人才济济的企业。激烈竞争中人才的重要性以及企业员工构成结构的特征要求企业增强对人才的重视与培养, 构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该企业顺应时代的发展, 逐渐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重视对人才的培养, 注重人与组织的匹配。在组织社会化方面给予了重点关注, 针对新员工制定了招聘-入职培训-见习期间师徒制的集中组织社会化策略, 以增强员工与组织匹配的深度。

1.组织文化。由于D企业发展历史及企业性质的特殊性, 组织文化中隐性成分占较大比重, 而且文化较为多样化。在组织社会化阶段, 公司为新员工设计的内容主要为公司创建和发展的历史、公司的业务及性质、组织机构及职能、母公司成文下达的文化内容, 此部分内容旨在提高新员工与组织的一致性匹配程度。

2.组织规范。组织规范是指组织中形成的每个成员自觉遵守的行为标准和准则。D企业在入职培训阶段为新员工设计的内容包括:规章制度、倡导的价值观。首先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劳动纪律、安全教育、财务制度、体系文件等;倡导的价值观是企业发展中所提倡, 但还未形成企业文化的价值观, 主要包括:团队文化、纪律服从性、职业化、执行力、责任等, 企业通过新员工将所倡导的价值观发展和继承下去。其中在传输倡导的价值观过程中, 强调新员工从学生角色向员工角色转变中应有的态度与行为模式, 强调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为此D企业为新员工组织特色的入职仪式, 以此作为新员工角色转变的标志。

3.组织资源。基于人与组织匹配的组织社会化应包含需求-供给方面的内容, 以提高D-S (需求-供给) 匹配度。D企业主要为新员工提供薪酬、社保福利、绩效管理、职业发展平台与通道、人才培养计划、EAP等方面的内容, 以满足新员工在财务、心理、成长与发展方面的需求。

四、对国有企业新员工组织社会化内容的建议

(一) 增加现实预览内容

在新员工入职培训中, 向新员工传输的倡导价值观内容较多, 由于其还未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由此导致新员工进入工作环境后发现现状与所接受的内容存在一定差距, 加剧了员工期望与现实的差距, 此种情况并不利于实现人与组织匹配。D企业在入职培训中强调适应环境以及角色转变的内容, 本文认为应增加现实预览内容, 有利于改善组织社会化的效果。

(二) 建立较为完善的组织社会化机制

人与物的停泊 篇10

在贝聿铭的建筑理念里,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和谐”。无论是矗立于落叽山脉中的国家大气研究中心,还是横卧在京都信乐山脉间的美秀博物馆,它们看起来都完全地融合于周围的自然。“将建筑与自然相联系,让我感觉很自在,这是我的第二天性。”贝聿铭如是说道。而即便是起建之初便惹人争议的卢浮宫入口处的玻璃金字塔,它最终被人接受也不是因为建筑师获得了普利兹克奖,而是因为无论哪个季节,它都“与巴黎的天空是相应的,时深时灰,很是壮观,充满着生命力。”从玻璃金字塔的底下仰望天空,那卢浮宫古老的巴洛克建筑,更是辉煌夺目。这也就是贝聿铭的对谈者波姆在谈论到香山饭店的设计时所感慨的:“一个人可能被某种新事物震撼住了,但从中仍可找到某种熟悉感。”遗憾的是,这一点往往被忽视,于是在不少国人心里,设计了玻璃金字塔的贝聿铭几乎等同于特立独行的先锋艺术家,并成为种种新、奇建筑的有力支持者,这无疑是可笑的。

如果了解到“和谐”是贝聿铭建筑的第一要素,那么感受到贝式建筑“实用性”的特征,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从麻省理工和哈佛毕业之后,贝聿铭的第一份工作便是跟随纽约知名的城市改造商齐肯多夫工作,并学会如何将建筑融入城市之中。而建筑作为艺术,贝聿铭以为,“建筑的特别性在于其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建筑是有连贯性的,随生活而变化,但生活的变化不是骤然的。”因时、因地、因事而设计,创造最合适的形体和空间,是贝聿铭建筑的最大特色,这迥异于诸多所谓的品牌建筑大师,而其中中国“实用主义”精神的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本书附录了大量贝聿铭在世界各地代表建筑的摄影图片,当我们为它们在天空下所展现的美所眩惑之时,同样还会清醒地认识到,这些空间都是如此惊人地适合人与物的停泊。

“宇宙和贝聿铭之间有个共同点:我们对二者皆了解甚微。”作为谈话的发起人,波姆的慨叹其实也是大众的慨叹。在这个自传与回忆录盛行的时代,我们渴望知道艺术家生活的一切,却或许忘了,在艺术家和他们的艺术之间,其实一直都存在着一种古老的对抗。伟大的艺术家常拒绝让自己的生活进入所从事的艺术之中。他希望留给世界的,是他所创造的艺术,而他自己的生活,不过是抵达那些艺术极至的工具,它应当被遗忘、被舍弃。这种思想渊源已久,并在文学领域因其反方向诱惑力的强大而表现得更为极端和激烈。卡夫卡在遗嘱中说,希望毁掉一切日记、书信以及不好的作品,只留下《判决》、《变形记》、《在流放地》、《乡村医生》以及短篇故事《饥饿艺术家》,便最为典型地体现了这种对抗。相对而言,建筑艺术同音乐以及雕塑一样,则要幸运的多,它们天然地更为纯粹,更能体现艺术家的意志,而不是他们的生活。因此,关于宇宙和贝聿铭,我们所需要共同了解的一点便是,体验置身其中的美好感觉。而宇宙的物理形态与贝聿铭的私生活,我们则大可不必为之操心。

人与光相逢 篇11

独立策展人、艺术家、批评家。2012年第13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人。纽约激浪派基金会(Fluxus Foundation)中国项目负责人。

没有光,就没有我们人类的生活和生态,以至于生命都不可能。光,对人类来说是如此的重要,可是,我们在讨论“光”这一概念时,则是超越一般的物理现象,而触及那些和我们的知觉和精神有关的部分,也就是说,在光的认知方面,有两种不同的光,那就是自然的光和精神的光。

“光与人”的探讨,就是思考那些非日常的艺术活动。但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此讨论的是有关人造光源和人的关系。

在我从事评论和策展的工作之前,主要是艺术创作,其中包括在都市中的繁华地带和教育设施中设置大型公共艺术作品,而这些作品大都与光有关。那是我思考光在我们日常空间中的表现和位置的开始,时间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而最近我接触到的话题则是有关让公共环境艺术化,如果考虑到白天和夜晚的轮回关系,那就需要有光的作品出现。

其实,渗透到我们生活当中的光,大都是为生活方便提供的人造光,特别是那些商业性的光,大大影响和干预了我们宁静的生活,这种现象被指责为光害。而这种现象之所以无法停止的原因是我们很难抑制对物质的追求和自身的欲望。而那些艺术之光的作品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享受。

这样说,并不是把商业性的光全部灭掉,商业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有节制的设计和使用人造光源,以至于可以让夜晚是白昼生活节奏的延伸。这里说到节奏,就是把夜晚的光限制在特定的需求之内,如果夜晚的光是对白天的光的全盘模拟,那么生物钟的节奏和规律性的活动就会受到破坏。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要回到日升而起,日落而归的生活方式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光成为人类夜晚活动的伴侣。而把照明用品当作艺术作品的材料,从而开拓现代艺术新的分野,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事情,那是科技和艺术结合的黎明期。这种结合一直持续到今天,而光艺术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门类。

艺术的光和日常生活的光是不同的,虽然他们可能在某些时候使用同一种照明产品,可是他们产生的视觉效果和内涵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艺术的光形成特定的场所感,赋予空间以诗意,它会给人以想象力,或者对未来以期待,或者追忆历史的情节,总之,艺术家在挖掘光的特性上下了不少的功夫,这样那些光的艺术品会感染众多的人群。

强烈的光和微弱的光,都是不同的存在形式,阅历和修养浅薄的人,常常会以制作强光的作品而抱有取胜的心理,但是,艺术的魅力却不是靠量的多少来取胜。比如,在夜晚的空中有萤火虫在活动,那些点点闪烁的光吸引着不少的人,有艺术家用小灯泡来模仿萤火虫的闪烁制作了环境艺术作品,当参观者走过一块空地,地上有模拟萤火虫的光在点灭时,那种意境很亲切而迷人,这是一个颇有说服力的例子。

话说人与狗的忠诚 篇12

此话不假。尽管狗也背负了许多骂名,如“狗腿子”“走狗”“乏走狗”等等,其实人和狗相比,不说高级意识,在动物属性方面来讲,人确实不如狗。

狗有“义狗”的美誉。它的突出优点是忠诚。民间谚语有“狗不嫌家穷”。狗的忠诚几千年来美谈不止。三国时,襄阳纪南人李信一日醉卧城外草丛,恰遇猎者纵火。火顺风烧至草丛。他的爱犬为救醉卧不醒的主人,从附近小溪中湿身含水,来回喷洒主人卧处,主人遂免大难。而爱犬来回奔跑困乏之极,终于累死。主人醒后恸哭,为感谢爱犬救命,在自家院里建了一座“义犬冢”。2003年江西九江一义犬舍身尝毒救了30多人,当地人为它立碑安葬,并雕像铭志。2008年汶川地震,一只疲惫不堪的小黄狗伴随主人王友谅老人度过了艰难的8天8夜,直到老人成功获救。在这8天8夜里,小黄狗不时急叫,寻呼路人求救,并用自己湿润的舌头不时舔老人的脸和手。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确定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狗的忠诚品质让人自叹不如。

忠孝仁义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伦理纲常。在封建时代,“忠”的定义是爱君,“仁”的定义是爱民。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历史上忠臣爱的大都是昏君。如比干效忠残暴无比的纣王,岳飞效忠昏聩无能的赵构。明代的昏君多,忠臣也多,这些忠臣虽然都是悲剧结局,但比起那些卖主求荣、残害忠良的奸臣来说,他们在人格操守上仍然受到后代人们的敬仰和学习。

狗的忠是一种动物属性,谁养的狗就忠于谁。人的忠需要一种信仰支撑。古代的忠臣虽说是愚忠,但其人品值得尊敬。纵观古今,凡是有信仰的人,他的忠诚度就是不可怀疑的。有了信仰,人才能威武不屈,富贵不淫,对自己坚信的理想矢志不移。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真正的忠臣是千百万有共产主义理想的共产党人。因为有了信仰,他们的骨头是最硬的,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许多烈士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不出卖组织,不出卖同志,宁可站着生,绝不跪着死。李大钊、林祥谦、江姐……这些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与日月同辉。

反观今日之中国,由于道德沦陷,金钱主义至上,“忠”已成世间稀缺物。有些人表面是“忠”,但是多面人。对他的上级貌似忠诚,察言观色,揣度领导喜恶,唯唯诺诺,送礼行贿,一副走狗面孔。他所以这样“忠”无非是想得到领导的重视提拔,而当这一领导退休或调离,无利用价值了,他又从“狗”变成了狼翻起了白眼,见面装作不认识,却又厚颜无耻地摇着尾巴去巴结新的领导。民间亦如此。现今社会,真是白眼狼之流充斥于世,让人视之悲叹不已。

上一篇:漆艺文化下一篇: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