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想社会主义

2024-10-27

空想社会主义(共12篇)

空想社会主义 篇1

空想社会主义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 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尚未成熟时期的一种社会主义学说。近代空想社会主义, 决不是西方特有的现象和专利品。因为在“每个民族的文化里面, 都有一些哪怕是还不大发达的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化成分, 因为在每个民族里面都有劳动群众和被剥削的群众, 他们的生活条件必然产生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现实包含着历史, 过去孕育着未来。处在社会主义已经成为现实的现代中国人, 回忆和思考一下昨天的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地认识并反思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有利于我们以全新的视角, 更加深刻地认识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一、洪秀全的农业社会主义空想

洪秀全所生活的年代, 正值中国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的时期, 中国人民面临着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 洪秀全从当时社会的矛盾与罪恶出发, 对私有制进行了尖锐批判, 主张消灭贫富的差异, 提出了政治、经济、民族、男女四大平等的思想。《天朝田亩制度》是体现农业社会主义空想的主要文献, 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实践总结, 是洪秀全建立人间天国的蓝图。它幻想在自然经济基础上, 用平均分配财产与产品的办法, 消灭一切剥削与压迫, 建立一个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的人间天堂。但是《天朝田亩制度》却又保持了把农业与家庭手工业捆在一起的传统生活方式。它非常重视劳动, 鼓励从事生产, 也非常重视社会福利, 对那些失去劳动力的人, 则依靠国库把他们赡养起来。然而, 洪秀全的这种社会主义把公有制度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 坚决地排斥了大工业生产和城市商业。不仅如此, 在洪秀全的理想社会结构里, 行政、生产、军事、宗教四位一体, 这个一体化结构的本身就标明了行政权力支配社会, 而这又将在实践上招致新的封建专制主义产生。建立在小农经济上的公有制, 绝对平均主义的指导原则以及行政权力支配社会等, 所有的这些特征都预示了农业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二、康有为的大同思想

与洪秀全把他的公有制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不同, 康有为的公有制理想是建立在大机器生产、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为丰富的基础之上。

对传统的私有制度进行批判, 是康有为大同思想的一大特色。他认为私有财产是阻碍人类快乐的主要原因, 强调只要允许人们买卖私有财产, 就会产生贫富差距。他痛斥封建专制制度对中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里的种种禁锢, 他抨击封建土地制度, 对农民疾苦深表同情。在批判传统的私有制度的基础上, 康有为设计了一个理想的大同社会。在这个社会里, 首先是要废除私有财产制度, 实行生产资料公有, 所有各业皆由“公政府”按社会需要统一组织生产、流通和分配。人人参加劳动, 按劳取酬, 不许不劳而获, “禁懒惰”被列为大同社会“四禁”之首。总之, 康有为的理想社会是无君主、无国家、无军队、无战争, “无贵贱之分, 无贫富之等, 无人种之殊, 无男女之异”、“天下为公, 无有阶级”的“极乐”的大同世界。

康有为虽然是戊戌变法运动的主要领导人, 但他的思想主张远远超出了资产阶级改良派所追求的资本“共和”境界, 他试图超越任何不合理的社会, 去追求大同社会。与洪秀全相比, 他克服了洪秀全的“普遍的禁欲主义和粗糙的平均主义”的农业小生产的缺点, 但他轻视人民群众, 反对阶级斗争, 无法找到实现大同理想的道路。

三、周作人的新村主义

1919年3月, 周作人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日本的新村》一文, 不仅详细地介绍了武者小路关于“新村主义”的基本思想理论及当时的准备情况, 而且还把它同别的主义和学说作了比较, 把新村主义思潮带进了中国思想界。此后, 他又借机去日本进行考察, 回国后积极地在各地进行演讲, 推进新村主义的宣传。

建设新村, 即挑选一块地方, 参加者有几十人, 人数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实行共同劳作、相互协作、平等分配的制度, 过所谓“人的生活”。提倡过“人的生活”, 是新村主义的核心的内容, “人的生活”是新村主义者提出的最普遍、最响亮、最直接的口号。而创建这种生活不是借助于暴力手段, 而要通过和平手段获得, 通过改造现有的资本主义社会达到的人人平等。但是在当时的社会中只想用和平示范手段来扩大新村的影响, 是必然会遭到失败的。没有可行的制度来解决私产公有的问题, 无论是有产的上层社会, 还是无产的底层民众, 都将对新村抱着不支持或不理解的态度。因为新村成员本身就做不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连温饱都不能解决, 只能靠各地捐助来维持生计;经济基础无法建立, 政治制度无法畅行, 在积贫积弱、社会矛盾复杂的中国, 这样的空想主义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四、王光祈的“菜园”新村主义和工读互助主义

1919年7月少年中国学会成立不久, 王光祈就在《少年中国》杂志上发表文章和书信, 鼓吹少年中国要“创造一种新生活的组织”, 提出要在乡间搞“菜园”新生活的设想, 过“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式的生活, 这种菜园新村主义的设想其实是对周作人鼓吹的新村主义的具体化。但是, 他的这种田园诗般的幻想还没有付诸试验就已化为泡影了。

随后, 王光祈又把菜园新村主义改头换面后移植到城市中来, 提倡成立工读互助团。他说:“工读互助是一种不流血的革命”。工读互助团的宗旨, 是“本着互助的精神, 实行半工半读”。团员必须具备工作和读书的两种资格, “工作所得归团体公有”, 工作主要实行“各尽所能”的原则, 工作量以时间为标准, 不以工作结果为标准。

王光祈的菜园新村主义和工读互助主义, 都是建立在小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的, 就其性质是小资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王光祈的这种小资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 作为一种思想体系, 客观上反映了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残酷压迫下, 小资产者和个体劳动者渴望结束反动统治, 但又看不到社会发展前途, 只能借助于幻想在头脑中构造理想王国的现实。新村主义和工读互助主义的实践之所以注定要失败, 不仅在于它只是一种空想, 而且在于它是政治上的改良主义。

五、评价

历史已经证明中国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它有着明显的缺陷。第一, 所有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是从头脑中去建设人类的美好社会, 是典型的唯心史观。第二,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分析较为单薄而对资本主义侵略的揭露较为偏重, 从总体上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论述描绘较多, 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较弱。第三, 忽略了阶级矛盾, 反对阶级斗争, 反对以革命的手段获取成功, 没有找到真正能实现其社会理想的道路。

中国空想社会主义尽管在理论和运动中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但近代中国空想社会主义也在中国历史上起到积极、进步作用。首先, 它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众的思想解放运动, 批判了封建专制和资本压迫, 开阔了中国人民的视野。其次, 促进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为中国革命的成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再次, 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诞生提供了思想来源, 各种空想社会主义的失败, 也从反面提供了经验教训, 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能够更好地接受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

所以, 我们必须科学地、正确地对待中国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双重历史作用, 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中国化、民族化的理解, 加深对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使社会主义真正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 在中国大地上开花、结果。

摘要:近代中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 回忆和思考一下昨天的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地认识并反思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有利于我们以全新的视角, 更加深刻地认识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关键词:农业社会主义,大同思想,新村主义,工读互助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9, 第20卷

[2].韩力.近代中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评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1996

[3].程恩富, 汪桂进.论康有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

[4].俞祖华, 赵慧峰.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9

[5].王圣诵.论中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J].齐鲁学刊, 1992

[6].耿伟, 中国近代空想社会主义考论[J].学术交流, 1991

空想社会主义 篇2

有一些人说,中国为什么不选择资本主义而选择社会主义?其实,不是中国不想选择资本主义,而是中国历史的客观因素不允许中国选择资本主义。我们翻开近代史看看,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等等,许多仁人志士为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不懈努力而终归失败。因为当时中国国内的官僚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勾结,只热衷于他们一己私利的垄断的官僚买卖,而民族资产阶级又过于弱小,没有能力担负起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重任。但其只是放大了了而已。一个社会的发展,自然或有曲折,我们正是在这条道路上寻找正确的方向。现代的社会主义发展,我们看到了许多的成果。国家带领我们走出了08年的经济危机,如今,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在物质满足了以后,我们更追求精神的满足。这整整说明了我们深灰的进步。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渐近的过程,任何的成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许我们经常听到一些社会上不公的声音,正如在2010年的十大民生问题:物价、收入增长、房价、股市、消费、出口增长、医改、教育公平、就业、社会保障十大民生问题,这些问题,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实所有的问题,国家都有在做努力,也许有些成效不大,我们不太关注而已。

就比如说物价,物价水平也水涨船高,10月居民消费价格水平(CPI)同比上涨4.4%,比9月涨幅扩大0.8个百分点。面对严峻形势,国务院于11月19日出台稳定物价的16项措施,平抑物价,要求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房价: 据了解,这些措施主要有:一是各地要加大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力度。要立即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国发〔2010〕10号文件的实施细则。已印发实施细则的地区,要根据最近国家有关部委出台的政策措施进行调整和完善。房价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城市,要在一定时间内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严格实行问责制,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要进行约谈,直至追究责任。

对于住房问题,国家规定各商业银行暂停发放居民家庭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一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房贷款。对贷款购买商品住房,首付款比例调整到30%及以上;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严格执行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1.1倍的规定。各商业银行要加强对消费性贷款的管理,禁止用于购买住房。对不认真执行差别化信贷政策的商业银行,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理。继续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中低价位、中小套型商品住房项目和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贷款需求。

收入过高:据了解,税务机关将进一步摸清高收入者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收入行业和个人专门档案,实行重点监控管理。同时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大对高收入者的执法和征管力度,加强对高收入行业和个人的个人所得税专项检查,从重从快打击其涉税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完善申报收入制度,建立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编码制度,强化高收入行业的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工作。关注社会收入分配发展态势,研究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

空想社会主义 篇3

在1950至1959年中苏关系蜜月期时,《真理报》刊登过2013篇有关对华报道,没有一篇是负面的。这张报纸也不回避中国的“敏感问题”比如在报道西藏问题时,《真理报》驻华记者会记录西藏和平解放之后新西藏和旧西藏的变化,以及宗教领袖对中央政府的支持。

时任《真理报》记者的奥夫钦尼科夫在《在西藏的群山上》一文中就这样写道:

在山花绚烂的西康—藏族自治州的高山上,我们看到了矮小的“复活草”。把这种草夹在书页里使其干燥,能够保持五六年不腐致。但如果把它放进水里几分钟,您就会看到令人惊奇的现象。就像电影慢镜头拍下来的玫瑰在屏幕上开花一祥,它的叶子都会慢慢舒展开来回复以前的形状。这就是生长在艰苦的山区环境下的植物!

难道,那些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民不也正是像这复活草一样吗?在过去的成百上千年里,他们饱受农奴主和商人的压迫和偏见与迷信的欺骗,但是他们储存了生命的活力,在今天恢复了新的生机!

这是一篇写于1955年的报道,奥夫钦尼科夫此行是受时任中国总理周恩来邀请,到西藏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采访。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西藏发生“3·14”暴力事件。此时,奥夫钦尼科夫的身份已经是知名汉学家,以及《俄罗斯报》的资深评论员。他在该报上撰文说,自己曾经亲眼目睹达赖治下的西藏农奴制对人权的践踏,驳斥了西方媒体将达赖称为“人权保护者”的说法,“半个世纪来,农牧民被彻底免除了税赋,人均寿命翻了一番。”“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怎能说出西藏遭到汉化和种族灭绝的谎言?”

赞美中国的规格

在其他的常规报道中,《真理报》对中国进行“定义”的标准措辞,已经形成了一套对华报道的语言体系。

从新中国刚成立到1959年,按照出现顺序和频率,对华报道的关键词包括:“新的”、“社会主义”、“伟大”、“巨大的”、“兄弟”、“苏联援助”、“苏中友谊”、“朋友”、“堅定不移”、“人民的”、“共产党”、“增长”、“发展”、“今天”、“建设”、“改造”、“春天”等等。

可以说,为了在不同文本中不重复地表达相似意思,《真理报》几乎动用了那个时代所有能表达正面意象的同义词。

而《真理报》给这些对华报题所起的标题,也有不同的系列。比如,他们有“伟大系列”的标题:《在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先锋队中》《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伟大胜利》《伟大的远征》《中国人民的伟大节日》《伟大的转折》……甚至会在一个标题中用到两个“伟大”《伟大人民的伟大成就》。还有“友谊系列”的标题:《以友谊的名义》《兄弟般的友谊》《苏中友谊坚如磐石》《苏中两国人民永恒的和牢不可破的友谊万岁》《让不可动摇的苏中友谊更加繁荣!》……

不只是标题,《真理报》的报道正文也有着相对固定的模式这种“《真理报》八股”采用的是“总分总”结构,整个文章分四步。

首先,导语要描写对象(或人或景)在新中国的远景和概貌;第二步:描写对象在旧中国(解放前)时的相反境遇(否定);第三步:解放后翻天摄地的变化(肯定):第四部,重申对新中国建设的美好展望和坚定信心。《真理报》十年中对中国的报道,除了社论和简讯之外,基本都采用了这个结构,几乎没有例外。

植入苏联影响力

除了“《真理报》八股”的固定结构,一些文章还会加上另外一部分:“苏联援助与新中国成就密不可分”;结尾部分在口号式希望之后,也经常会加入对苏联的感谢。

在2013篇报道中,政治类文章所占比重最大;而要彰显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伟大胜利,除了纯粹的政治表现之外,经济进步、军事力量壮大、外交地位提高,都是体现政治优越性的注脚。

这四方面的报道加起来占了80.1%。而在写到这些成就时,苏联作者都不会忘记在其中加入苏联的“植入广告”指出这一切都是得益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模式,甚至更进一步说,是得益于苏联模式和苏联的大力援助。

空想社会主义 篇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价值目标与创造性实践相统一的渐进的历史过程,也是贯穿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个历史过程。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怎样的关系?它的完善是否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呢?

1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要谈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先要明确什么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就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居于统治、引导地位的社会价值体系,它能够有效地制约非核心、非主导的社会价值体系作用的发挥,能够保障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稳定和发展。核心价值对社会、个人都起着规范和引导的作用.决定着文化的总体性质、方向和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体系,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十七大报告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在这个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最高层次,决定了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主义性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处于中间层次,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处于最低层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内容和底线。这三个层次从高到低、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严密体系,这个体系是相对稳定、长期起作用的,但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必定要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二者高度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正反映出我党按照社会和谐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兼顾了“大社会”和“小社会”两个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价值导向和重要思想基础。具体表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激发社会活力的强大精神动力,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支撑,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助推器。

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再来看看我们所处的全球化环境,不难看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淡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弱化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模糊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善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我们必须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抵御全球化等因素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开拓创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和统领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增强社会主义美好未来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增强社会主义精神力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增强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影响力和教化力。坚持不懈地确立主旋律意识与阵地意识,增强社会主义主流舆论的引导力和掌控力。

在成文的过程中,笔者反复阅读了大量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章,发现两者有共通的地方,都是把以人为本放在首要位置的。以人为本既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理论前提和牢牢把握的前进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双重命题。以人为本就是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尊严和权利,将人民的利益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在当前的历史机遇下,我们必须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在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协调发展,健全核心价值体系,使我国公民素质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郝伟民.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根本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经济师.2008,(6).

[2]霍秀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探析[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2).

[3]张书霞.和谐社会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以人为本思想解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4]龚志宏.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河南社会科学,2008,(7).

空想社会主义 篇5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跨越式发展的世纪,我们能否从世界政治经济的总格局出发,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前进,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振兴的步伐,关系到跨世纪宏伟蓝图能否真正实现。通过学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胡锦涛同志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中国穆斯林同样对中华民族的命运担负着崇高的历史责任。

一、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今年二月,胡锦涛主席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贯彻落实这一重大部署,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动,努力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更好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党的十六大已经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了出来,而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明确地提出来,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而确立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贾庆林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好民族、宗教工作至关重要。不久前颁布实施的《宗教事务条例》,是党中央高度重视宗教工作、切实加强对宗教工作领导的重要体现,也是宗教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是党和政[找文章到好范文-/-一站在手,写作无忧!]府在宗教工作方面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的重要责任和义务。我们要高举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旗帜,坚持“三个离不开”,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宗教与民族关系,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二、适应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伊斯兰教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昌明,但宗教仍然发挥重要影响。宗教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交融互动、相互作用的,任何宗教都必须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精神状况相适应,才能生存,并通过变革求得发展。宗教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与之相协调,是宗教本身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也被宗教长期发展的历史进程所证明。

1、伊斯兰教的社会和谐观

在中国古代人们主张“以和为贵”、“息事宁人”、“阴阳以柔”的和谐思想,人们尽量避免事物双方的矛盾,从而促成社会的团结与稳定。伊斯兰教同样也是以和谐为美的思想,这种和谐思想根源于人们对宇宙及身边事与物的参悟。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体现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人与自然均是安拉的被造物,并且自然先于人类而诞生,但自然确是为供人享用而创造的。安拉创造了人类,并赋予人类高贵及其它生命体所不及的优待。安拉为人类提供饮用:“我派遣滋润的风,我就从云中降下雨水,以供水你们饮料”(15:22),安拉为人类提供衣食:“他创造了牲畜,你们可以其毛和皮御寒,可以其乳和肉充饥,还有许多益处。”(16:5)自然为人类服务,而人类对自然必须加以善待,并非征服。人类应当遵循生命法则,在长期利益中保护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相互往来。伊斯兰教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不是建立在自然法则约束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信仰之上的,就像对自然生命的善待出于对安拉的敬畏一样。《古兰经》中说:“你们把牲畜赶回家或放出去吃草的时候,牲畜对于你们都有光彩。”(16:7)因此,伊斯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辅助、相互渗透,近似于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

人与人的和谐同属于和谐的另一因素。伊斯兰教有关人与人的和谐共处有别于中国古代的“息事宁人”,并且伊斯兰教将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分为了若干种。在婚姻家庭中,丈夫有丈夫的责任,妻子也有妻子的义务,《古兰经》中有这样一个比喻:“她们是你们的衣服,你们是她们的衣服。”(2:18),这正体现了夫妻间的亲密无意和互相体贴,从而构筑起丈夫与妻子间的和谐。在母亲与子女地关系上,穆圣说:“天堂在母亲的脚下。”不仅以血缘维系母子情深,并以信仰的最终归宿引导穆斯林去积极维护母子间的和

谐。在社会中,商人之间同样要保持和谐、以诚相待、以公平为经营之首要原则,没有“无奸不商”的谬论,例有把持安拉之称的忠告,从而使得商人与商人经营者与消费者建立起维护正常经济秩序的和谐。“天下穆民皆兄弟”是伊斯兰教对人与人间和谐关系的最高总结,别说是有血缘之亲,即便是陌生的路人,似乎都有种内在的默契。

2、伊斯兰教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伊斯兰教从产生之日起就与社会现实相适应,伊斯兰教之所以逐渐由阿拉伯人的民族宗教演变为世界性的大宗教,就在于伊斯兰教在不断与新传播地区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相互影响与渗透中得到发展,这一过程就是伊斯兰教不断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以适应在新传播地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的过程。

穆斯林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从她的先民踏上中华大地的那一天起,就与中国这块古老的东方大地及这块大地孕育的中华文明结下了不解之缘。综观回族、伊斯兰教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无论其文化载体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如何变化,而唯一不变的就是心系中华、共依共存、同担荣辱、一起发展的爱国主义传统,其渊源与伊斯兰教文化的形成一脉相承,有着丰富的内容。

就拿我们云南来讲,云南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处于大分散状态的回族,除主要与汉族杂居外,还与白、彝、苗、纳西、藏、傣等兄弟民族交错而居,或与村为邻,或同村而居,互相间有着密切联系。故云南回族的语言和文化,除受汉族的强烈影响外,必然受共同居处的其他兄弟民族的影响。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曼乱、曼赛两寨的穿傣服说傣语的“傣回”(帕西傣)、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穿藏服说藏话的“藏回”、大理白族自治州穿白族[找材料到好范文 wenmi114.com--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服装说白族话的“白回”、“小凉山”宁蒗彝族自治县的“彝回”一样,都是早期回族进入傣、藏、白、彝族地区,与当地民族长期来往、相互融合而产生的。他们与当地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开发和创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促进了团结、积极向上的人文景观,和谐社会的建设群体效应。

三、实现宗教与社会和谐相处,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当前,保持安定有序、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没有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因此,人人都应为促进社会和谐出力,为社会安定有序尽责。近段时期,日本在历史等一系列问题上的错误态度以及所采取的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错误行为,引起了北京、上海等地部分群众和学生自发组织的涉日游行活动,对于广大群众和学生的这种爱国热情,我们是充分理解的。但是,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一定要冷静理智,依法有序。我们要深刻理解“稳定压倒一切”和“发展是硬道理”的含义,坚决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把满腔的爱国热情转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这一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中国伊斯兰教界在新时期明确提出“爱国是伊玛尼的一部分”,把爱国和爱教统一起来;如我们云南穆斯林素有维护国家统一的传统,并且确认爱国属于伊玛尼(信仰)的一部分。翻开翻开中国近代史可以看到,回族只有统一祖国的功劳,绝无分裂祖国的行为。即使是民族斗争的特殊时期,云南回回民族一方面为了所对民族压迫与宗教歧视而进行浴血奋战,另一方面又要在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不忘捍卫祖国的利益。在伊斯兰教道德方面,大力宣传“弃恶扬善”,“公平平等”,“不奸淫、不偷盗、不说谎”等道德规范,这些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相符合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这些伦理道德规范教育广大穆斯林群众,对维护社会安定、民族团结、人际关系和谐,对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都起着积极作用。因此,充分发挥中国伊斯兰教教义、教规和伦理道德中的积极因素,是团结和动员广大穆斯林积极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促进中国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重要环节。

实际上,以伊斯兰教道德思想教育广大穆斯林群众履行道德的这一过程,也就是促进三个文明稳步发展的过程。宗教从其最终仍属受动于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而言,总体上正在无可逆转地实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它的稳定社会的功能,在我国新的发展时期恰恰应该受到积极的开发和运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作为教职人员,我们同样要认真学习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用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信仰,团结奋进,积极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坚决贯彻落实好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自觉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尽责尽力。

空想社会主义 篇6

以抽象的人为出发点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历史观,往往用抽象的人和人性,用幻想的联系,来代替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从社会和社会关系出发,科学地论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指出,社会历史演进并非是偶然事件的连续,而是其客观内在的本质的联系。社会历史本质上是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历史,社会的发展变化,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结果。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已严重阻碍着生产力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也就必然会发生变革。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规律。列宁也说过,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的发展看作是自然历史过程,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提示了社会历史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把社会历史观真正变成为科学。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历史观,从抽象的人出发,不能说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他们以个人为核心,把抽象的人性复归作为历史发展的动力,把人类的命运,历史的前途,寄托在个别“天才”和“创世主”身上。但创造历史的动力是人民群众,而不是个人。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才能科学地说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马克思自从找到了新的出发点以后,在研究人类解放等一切问题上,坚持作具体的社会历史的分析,反对“抽象的人”、“永恒的人”。正是有了这一新的出发点,有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并通过对资本主义阶级关系的分析,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才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成科学,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才使无产阶级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这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和最后消灭阶级。

分清新旧两种出发点,才能划清历史唯心主义同历史唯物主义的界限,才能正确理解这个出发点的变化。同样,也正是有了这个新的出发点,才能产生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建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学说,就是说,才能有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首先就在于它有了新的出发点,并由此而建立了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在历史观上的根本变革的伟大意义。

人道主义是一个充满歧义而又变动不居的思想话语,但其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过程却又是显而易见的。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人道主义,其宗旨是颂扬人性,倡导人权,鞭笞宗教神权,但内容多在文化领域,而仅仅这个领域并不能改变非人道的社会现实和实现人道主义的理想。法国启蒙主义人道主义开创了一个宗教改革和政治革命的时代,要求改变扼杀人性和理性的社会政治制度。在法国大革命中,这种主张得到了实现。比较而言,前者侧重于人性解放,后者旨在政治解放。但仅仅将人道主义限定于政治领域,依然不够。因为在经济领域中仍然存在着非人道的现实。因此,人道主义必须而且必然要有的新的承接和扩展。于是,便有了共产主义学说的合法性出场。共产主义学说继承了人道主义在理论上和历史上取得的积极成果,并进一步要求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实现全面的改革——尤其是经济关系的变革,展现了一个彻底实现人道主义的理想境界。这样也就厘清了世界近代史上人道主义前后相继又不断扩展变异与完善的过程。

人道主义理想的历史发展呈现出两条鲜明的路径。一是人道主义呈不断扩张趋势,即历史主流的人道主义由为一部分人争取利益变成为多数人甚至全社会、全人类争取利益。二是领域的扩张,主流的人道主义所倡导的自由权利由一个领域逐步扩大到文化、法律、政治、经济和国际交往的所有领域。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作为类人道主义,代表着人类的整体利益,它是为全人类呼唤解放和谋求利益的。由此可以确定,共产主义作为马克思的理想学说,也就是人道主义发展的最新最高的历史阶段。

当然,人道主义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去理解,这就如同对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这类概念,决非只有一种理解一样。马克思恩格斯把16至17世纪托马斯·莫尔等人对理想的社会制度的空想叫作“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把十八世纪出现的梅叶、摩莱里等的思想叫作“直接共产主义的理论”,而把圣西门、欧文、傅立叶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叫作“社会主义创始人”。同样,“人道”、“人道主义”这类词广泛、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口语中,即便在经典作家的作品中,这类“人道主义”也不只是指文艺复兴时代那个有特定时代背景、特定阶段内容的人道主义。因此,不能仅用从语源学、词义学上考察概念的方法,来论证历史现象。一个历史现象、一种社会思潮的产生总有它合理的历史根据、真实的历史逻辑。不同时代、不同阶段都要赋予这一思潮一定的历史特点。对人道主义的考察,也应回到历史中去,而不是回到概念中去。正如马克思所说,无神论是通过宗教的扬弃这个中介而使自己表现出来的人本主义;共产主义则是通过私有财产的扬弃这个中介而使自己表现出来的人本主义。在马克思有关“人”的语境里,前人类的“类”和“人类本性”这两个概念,在早期著作中常兼而使用,但在成熟期著作中则多用后者,其实两者并没有多大区别。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的产生在我看来正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的这个类,或人类本性之受到摧残的双重挤压才纳入其视域。甚至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创立,也是从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开始的。比如恩格斯,他为什么要研究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呢?因为他在英国的旅行使他看到英国工人阶级简直就好像是生活在一批从战争中归来的残废者里面一样。社会所能提供给满足人类本性需要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和工人阶级所在其中生活的实际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巨大反差,启发了恩格斯,他

此时用以判明资本主义制度是好是坏,是要保存还是要推翻的标准,正是从这种巨大反差中确立的。

据此,我认为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结合的观点来研究人、人类社会和人道主义才是真切的。但是在我国,近二三十年来,只是过多地从历史、政治、社会等范畴去说明人类和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成了我们认识人的唯一“教规”。把本来应该说是科学的马克思的这句名言绝对化、片面化。其实,这句话是不能被当作关于人的完满的准确的定义性加以表述的。不从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结合的角度看人,对人这个“类”的组织也就越来越模糊,就会忽视人类的最为基本的属性——自然性。其实,关于要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结合的角度去看待人、人类、历史的问题,是早已被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论证过了的。马克思主义如果不关心、不正视人的生命现象、生活内容,那它就只能是天国的圣谕,而不是人世的科学。人是什么?人首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的一个独特的类。人既来自于自然,依赖于自然,受自然的约束,又进而改造和利用自然。人和自然的这种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正表现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就要求我们必须以自然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相结合的观点去认识人、认识人类。

有鉴于此,裴德海同志《理解与重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路径依赖》一书的出版,无疑是值得庆贺的事。这是他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的又一次提升。这本书直面近一个半世纪的人道主义的难题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人道主义思想资源进行了较全面的清理,对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进行了深度开掘,突破了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既成观点,是一篇具有重要理论创新的优秀研究成果。我以为这本著作在理论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人道主义具有时代性、阶级性,具有高低不同的层次性。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是最高层次的人道主义。

第二,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不仅仅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伦理关系的思想体系,而且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坚持人类社会必将走向消灭压迫,所有人都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号召共产党人和无产阶级为此而奋斗,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历史发展观。

第三,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区别于一切非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根本点在于,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历史过程,必须消灭私有制,经过革命斗争(甚至残酷斗争),单靠人道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伦理关系是实现不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最高目标的。

第四,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与历史唯物论是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都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新社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规律,共产主义是由历史发展规律决定的,也是人的发展规律决定的。总之,本书的出版是近20年来有关人道主义研究的最具创新的成果之一,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当然,书中也有一些观点有待于作者在今后的著述中继续阐释。相信作者在今后的著述中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空想社会主义 篇7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共产党,社会民主党,社会民主主义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好坏问题争论由来已久, 我国学术界早在改革开放时期就已对此问题展开过集中讨论, 随着苏东剧变的发生, 传统的社会主义走到了尽头, 中国学术界对传统社会主义的理解遭到了巨大冲击。因此许多政治家在当时提出“社会主义在中国不可能取得成功”的论点, 并宣扬中国应走全盘西化的道路, 大力宣扬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但是我国伟大领导人邓小平同志在此紧要关头毅然带领中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并建立了以市场为核心、政府为辅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决了争论已久的中国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实践表明, 我国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不仅摆脱了社会危机, 而且带领国家走向富强。新世纪以来, 我国相继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持续发展观, 这些思想又进一步引起大批人士的争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当代社会民主党派所宣扬的思想并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有些人将中国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同化。在这种大背景下, 民主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比分析显得尤为需要, 本文就是针对这些具体问题阐述一些自己的观点。

一、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的相同点

1、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左翼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际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国际共产主义的分支。社会主义的本质为“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句话早在初中时期就已耳熟能详, 并且我国社会主义的近期目标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物质文化要求, 远期目标为实现共产主义, 符合我国具体实际国情, 具有进步意义, 既立足于我国初级阶段国情, 又提出了适宜的目标。民主社会主义是变革当代资本主义的一股重要力量, 因为最初时期民主社会主义批判资本主义, 站在资本主义对立面, 主张改良当代资本主义, 使资本主义符合社会主义原则, 大部分民主社会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虽然大力促进了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 但是也带来了相当多的社会问题, 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 所以应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 而不是放任其自由发展。历史书中记载:“在民主社会主义发展初期, 欧洲地区民主社会党发展迅速, 社会党代表的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下层人民的利益, 他们通过和平的方式争取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 运用合法手段引导欧洲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欧洲资本主义与传统资本主义相比起来更加人道更加公正公平”。但是随着冷战的爆发, 欧洲政治党改变了自己的立场, 不断向中间靠近, 其左翼思想不断减退, 也开始脱离工人阶级和中下层劳动人民, 自封为人民党和选民党。虽然如此, 社会主义民主党的价值目标不同于资本主义政党, 其政策取向也是坚持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 仍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的利益, 仍然是左翼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 国际联合组织的基本性质为社会民主党, 该组织大约有一百六十个成员, 这些成员分布于世界各个大洲, 拥有强大的选民力量, 且这些成员党组织将近三分之一为执政党”。国际联合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政党组织, 该组织拥有的党员数和选民数量是右翼政党国际组织的数倍。就欧洲来看, 欧洲社会党联盟拥有来自四十个成员国的一千多万的党员和达一亿之多的选民, 甚至在上世界末期, 欧洲社会党是当时的最大党, 是欧洲议会的第一大党。所以, 社会民主党是世界左翼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甚至是世界左翼力量的主力军。这些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相符, 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左翼力量的主力军。

2、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源但不同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早起源于苏联的传统社会主义, 苏联传统社会主义从欧洲社会民主主义发展而来, 民主社会主义同样也起源于欧洲社会民主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就同源。

“1848 年, 欧洲革命尚未爆发, 欧洲第一次爆发了传统社会民主主义运动, 马克思主义思想也传入欧洲, 受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传统社会民主主义与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等同起来”。随着社会的发展, 19 世纪末期的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思想开始盛行, 国际工人运动以此为指导思想, 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运动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 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欧洲社会民主党重新进行了分化, 传统社会民主主义理论发生较大变化。二十世纪初的俄国十月革命, 建立了影响巨大的布尔什维克政权, 俄国十月革命也就随之成为传统社会民主主义和现代社会民主主义的分水岭。马克思主义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革命左翼分子自称为共产党, 主要以布尔什维主义和列宁主义为代表, 其领导组织为共产国际, 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也随之展开;另一部分社会民主主义者演绎为右翼分子或者保持中立, 他们极力反对俄国的十月革命, 与共产主义和布尔什维主义相对立, 这部分分子坚决不同意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逐渐合流并发展为社会改良主义, 最终没有坚持共产主义, 自居为社会民主主义者。“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欧洲社会党随着社会党国际的成立得到公认, 实际上民主社会主义也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斯大林在上世纪提出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的系统理论, 且进行了明确的阐述, 欧洲一些社会民主主义者为了与苏联的专制社会主义区分开来, 开始使用民主社会主义这一说法, 但是民主社会主义的提出没有系统的论述作为支持, 直到1951 年的社会党国际法的声明才标志着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正式形成。

二、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区别

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世界左翼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本质的区别。接下来将从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斗争策略手段和对基本理论的认识几个层面来做具体分析。

1、两者的指导思想不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至今, 其最基本的思想是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立场和观点都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基础, 其指导理论始终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不局限于个别理论, 坚决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 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 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不断创新。而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 民族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较为广泛, 他们不以一种具体的思想为依据, 没有固定的宗教、哲学和政治思想, 强调指导思想的多样性和多元化, 能够吸收所有符合自身原则的思想, 而且民主社会主义批判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唯一思想的理论。

2、两者的奋斗目标不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为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决反对私有制和剥削。民主社会主义最开始的奋斗目标为改造资本主义, 使资本主义越来越公正公平, 但是随着后期民主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越来越中立化, 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转变为自由、公正和团结互助, 但是所宣扬的“和平”和“人权’等思想没有很明显的政治取向和政治内涵, 也就说明民主社会主义者越来越趋向于中立。

3、两者的斗争策略手段不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立经历了一个长久的革命斗争时期,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的一种变革, 但是并不是全盘否定我国在传统社会主义革命时的革命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就是革命与改革的结合, 而民主社会主义的斗争策略手段为通过和平的途径, 运用合法的形式, 采用民主的手段, 并且制定了渐进的战略, 来实现民主社会主义改良的目标。

4、两者对基本理论的认识不同

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一些理论的认识并不相同,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民主解释为阶级的民主, 即民主是有阶级性的, 民主社会主义则认为民主是所有价值的基础;其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国家定义为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是统治阶级用来统治被统治阶段的机器, 但是民主社会主义将国家定义为国家即全民;最后, 对于所有制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生产资料私有制归结为资本主义剥削的根源, 所以, 我国坚持实行公有制为主体, 而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经历了一个从改变私有制到保留私有制的变化。

三、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互学习与借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时间较短, 有许多地方尚不成熟, 不论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都时间较短, 但是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悠久, 对国家的管理等都有更多的经验, 因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之间有许多地方可以相互借鉴与学习。虽然两者在思想上有许多分歧, 但是不论在政治经济生活领域、还是社会政策对外交往领域, 民主社会主义都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1、政治经济生活领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借鉴民主社会主义的一些具体经济政策, 在实施经济干预的同时, 大力运用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同时, 经济决策和管理应是全民性的经济管理。西方思想认为, 市场是自由的, 市场的自由运转就是自然规律的结果, 自身就含有公正性, 国家不应该对其进行任何人为干预, 但是民主社会主义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必要的改良, 他们考虑到市场竞争存在不公平性, 例如市场无法提供社会基础性设施和公共服务, 所以, 国家对市场的干预具有必要性。民主社会主义宣扬经济民主的思想, 在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等一些经济问题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借鉴欧洲社会党的一些做法。

2、社会政策和对外交往领域

社会政策领域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借鉴民主社会主义成功的经验, 民主社会主义在社会公平和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方面都有许多成功的经验, 民主社会领域以社会民生为基本目标, 注重满足人们基本需求, 分配原则不能以利润为基本, 同时要保障公民的基本社会权利, 维护公民的尊严。

民主社会主义的对外交往的核心目标是国际民主, 其拥有先进的对外交往理念和完备的外交政策, 民主社会主义推行多方位、多元化的外交政策, 并且能够灵活处理各种国际问题, 这些政策都值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习。

四、结束语

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有相同点, 也有不同处, 两者因相互借鉴与学习, 综合两者优点, 摒弃缺点, 带领中国走向富强民主。

参考文献

[1]宋晓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0.

[2]曹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3.

[3]王彦伟.西方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影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 2013.

[4]徐晓雷.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 2012.

[5]丁宁.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较研究[D].新疆大学, 2010.

[6]孟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 2014.

空想社会主义 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新风尚,现代公民

社会主义荣辱观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范,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为我们每个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了准绳, 也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坚实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荣辱观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时代性和现实针对性。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具有创新性、时代性和现实针对性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1)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我国优良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是前瞻性的理论创新。中国是知名的礼仪之邦, 自古就有着仁义道德、荣辱廉耻的优良传统。孔子主张“为政以德”, “道之以德、齐之礼”;孟子有“仁则荣, 不仁则辱”的荣辱观念;荀子说:“荣辱之大分, 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 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 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 穷者常制于人, 是荣辱之大分也”;还有“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 “宁可毁人, 不可毁誉”, “宁可穷而有志, 不可富而失节”,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等等。这些关于修身治国的格言名句都是古代的仁人志士对荣辱观的认识与看法, 为统治者治国平天下提供了思想道德基础, 而历史上所出现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都是统治者以德治国的表现。正是受传统美德的影响, 有多少忠臣为了国家利益不顾个人得失, 如贾谊、魏征、包拯, 又有多少英雄豪杰为了维护国家利益牺牲生命, 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刘胡兰、夏明翰等。他们“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宁可站着死, 不可跪着生”, 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的光辉写照, 从而流芳百世。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明是非、辨善恶、别美丑, 告诉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 倡导什么、抵制什么, 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脉相承的, 与毛泽东提倡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邓小平提倡的“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江泽民提倡的“以德治国”等思想建设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是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呼声、富有前瞻性的理论创新。

2) 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一方面,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进入“十一五”时期, 我国现在仍然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二者同时存在的关键时期, 为适时抓住机遇、正确应对挑战, 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宏伟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准绳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 让我们明确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 为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在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 大家都是为了温饱而疲于奔命。现在就不同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富裕了的人们在注重物质文明的同时, 也关心精神文明, 对精神文化层面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 对人的品格素质、道德意识、法律意识、人际关系等都有了更高的标准。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辟论述, 正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也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高层次精神文明建设的追求。

3) 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助于规范社会行为、优化社会风气, 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今年年初,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在群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中, 有18.5%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风气最受关注, 这也是所有调查问题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 一些不良社会风气也随之出现。一切向钱看、拜金主义、为了经济利益不择手段的风气盛行, 许多人已不辨是非、善恶、美丑, 违法乱纪、强取豪夺、贪污腐败的丑恶行径不断出现, 自私自利、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现象在社会上屡见不鲜。正如晚清学者龚自珍所言“士皆知耻, 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 为国之大耻”。这些不良社会风气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影响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正如卢汉龙院长所说:“如今的中国社会日趋多元, 要成功走过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 需要求得多元价值观在道德底线上的共识, 为中国的持续发展积淀厚实的精神文明资本”。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学习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关键是把它变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变成全国人民的自觉行动

1)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正所谓“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首先要“造势”, 使全国各族人民都深知“八荣八耻”的内涵,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要充分发挥宣传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采取上报纸、入电视、开展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 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从而使“八荣八耻”深入人心。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 发挥先进人物的“蝴蝶效应”, 通过宣传典型的人和事, 进而影响身边的人、激励身边的人。胶南市委成立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报告团”到许多单位进行宣讲, 代表用真情打动听众, 宣传教育效果突出。实践证明, 在学习先进的过程中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知荣弃耻、扬荣抑耻, 自我激励、自我约束, 有助于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建立。

2) 突出重点群体,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虽然人人都应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但要突出重点群体, 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 “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共产党是我们的执政党和领导者, 不论何时何地, 广大党员干部都应该始终走在最前列冲锋陷阵, 始终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不仅如此, 他们还是形象代言人, 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都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有很大的影响力, 正所谓“村看村, 户看户, 群众看的是干部”。今天,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广大党员干部仍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只有这样, 全国才会实现“上梁正, 下梁不歪”、“上好德则下无隐, 上恶贪则下耻争”的良好局面。郑州大学学生设无人看管零售摊拷问诚信的事情, 反映出学生是一个学习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群体。广大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他们能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未来。所以, 学校不仅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给予他们文化知识的重任, 还担负着培养国家栋梁给予他们思想道德教育的伟大使命。学校应该把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大事来抓, 使学生真正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胶南市教体局结合教体系统实际, 创新教育方式, 在广大师生中深入开展了“六个一” (即学校组织一次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升国旗仪式;校长为全校师生上一次荣辱观教育课;在每个教室张贴一张“八荣八耻”铭牌或宣传画;班级举办一次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主题班队会和其他组织活动;在中小学、幼儿园中编写、传唱一批“八荣八耻”新童谣, 并编入社会主义新农村校本教材;开展一次“寻找身边的荣辱———中小学生眼中的美与丑”征文活动) 的“八荣八耻”宣传教育活动, 营造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氛围。为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学校文化, 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崇尚真善美, 抵制假恶丑, 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作出了有益探索。

3) 构筑长效机制, 务求持久性的成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形成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 不可能一抓就灵、一蹴而就, 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在持久性上下工夫。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宣传与文字宣传上, 也不能过于强调个人自觉, 而是要把加强教育与健全机制结合起来, 用政策措施褒扬和激励先进, 用法律手段引导和规范社会道德生活, 使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渗透到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和各项行业管理制度中, 形成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长效机制。要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 探索建立“单位考核与个人道德行为相结合的奖罚制度”, 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更好地体现在单位的日常工作管理当中、体现在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

空想社会主义 篇9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社会制度, 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的条件下, 按照价值规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模式。在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 为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所进行的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这种新型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基于邓小平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修正和反思为基础的, 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具有创新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 也结合市场经济, 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1979年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 在中国搞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家政策从此变更。1992年春,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市场经济是中性在外国它就姓资在中国就姓社。”

市场经济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出现, 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颠覆了马克思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运行模式的预判, 这一成果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第一次进行深入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模式, 指导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 并完善其理论成果。它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经济理论的创新, 也改写了西方社会主流的经济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 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 理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 作为“开天辟地”的改革开放战略, 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新的理论作为基础来指导。改革之初, 邓小平便明确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解放思想, 坚持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实事求是, 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 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 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 同样要靠实事求是。”当改革开放进入21世纪后, 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 理论结合实践的过程中, 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提出了符合“先进性”的生产力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生产方式。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根基, 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则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理论土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在这样的理论基础指引下, 日益完善, 使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的历史上书写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全新篇章。

2. 理论来源

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便确立了“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重要命题。这一命题先后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被提出, 此后, 又分别在1982年和1986年中党的文件里提到。次年, 邓小平提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 就是处在初级阶段, 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 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 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

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做出了系统论述的同时进一步确立了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发展路线。党的十四大则明确指出我党在制定政策时需要优先考虑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此后, 党的领导人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既持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在2007年, 新一届领导人胡锦涛又先后于中央党校6·25讲话及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判定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并进一步发展和延伸了该理论。

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则恰恰是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所确定的, 作为理论来源基础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明了道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命题的科学认识、持续贯彻和准确把握, 使得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中, 在改革开放时期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想。

3. 理论特点

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国家调节市场, 市场引导企业”这衣服有创新性的经济运营机制, 实在充分认识到计划经济体制对市场经济带来的弊端, 并吸收部分发达国家中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经济制度后所确立的。而后, 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时, 随着我党在实践中, 对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探索和认识的不断深人, 提出了“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并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而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更加明确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现阶段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 促进和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制度化, 强调“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在实际调控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市场并非救世主, 社会主义的宏观调控职能在市场所不能为的范围内需要重点发挥其职能。邓小平曾提出:“实际工作中, 在调整时期, 我们可以加强或者多一点计划性, 而在另一个时候多一点市场调节, 搞得更灵活一些。”就是在阐释市场的调节与计划调节的相互运用需要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结合实际, 灵活运用。此后, 在探索过程中, 其理论内涵不断地被发展和丰富, 党的领导人提出要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将市场机制的优点贯彻到实践中去, 并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深入阐释这一论点, 又要通过宏观调控在市场出现局限的同时, 靠计划调节来消除。此外, 党的十七大之后, 国家将部委机构调整作为改革重头戏, 将“大部制”的蓝图在宏观调控中找到了新路子, 从而避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失控, 加强并完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磨合, 并在调节机制中解决现阶段存在的不利因素。

4. 理论实践

通过上述过程在理论层面上的探索总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在与改革开放“同呼吸, 共命运”的过程中被丰富与完善。1992年, 邓小平的南方讲话界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重要概括作为前提意义, 表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经济基础的保障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前提需要摆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步去完成的。

除此之外, 这当中还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共同富裕。其奋斗前提离不开社会基本制度的确立:“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 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始终避免两极分化。”“坚持社会主义, 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

在此基础上, 江泽民进一步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问题:地区发展的公平;贫困地区的在发展过程需要的相关政策扶持;避免两极分化就要将社会形态定义在“枣核型”的框架内, 扩大中产阶级占比;同时还要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底线, 避免贫富差距扩大。这些问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优先考虑的问题, 其重要程度不亚于经济发展的效率。在此理论实践的过程中,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过程与不断发展, 则是对共同富裕目标的进一步补充和继续探讨。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 作为一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主流流派, 以美籍波兰裔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所著《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表后, “兰格模式”的形成为诞生标志。近一个世纪以来, 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学者都在对其本身存在的矛盾观点争论不休:究竟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结合之后要以一个什么样的方式发展?这其中, 持不同看法的学者对于市场社会主义的界定还存在着一定不同意见, 但其表现出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和利用“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相结合的观点都被接受。由此可见, 市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于一个特例, 究其根本与社会主义的差别使得其有别于苏联模式的计划社会主义, 而生产资料所决定的生产方式有不同于美国为首的市场资本主义。这也使得市场社会主义成为社会主义思潮中, 值得深究的独特观点。

通过上述介绍可以发现, 市场社会主义其本质, 似乎与我国所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道路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名称虽不相同, 但主张市场与社会主义有机结合的主要特点, 在公有制为生产关系框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都让许多西方学者高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非是“西为中用”的市场社会主义。在现阶段, 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 当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形势、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 有必要将我国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西方广为传播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潮加以区别和比较。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社会主义的相同点

1. 理论认知的相同点

自苏联模式起, 社会主义似乎就被烙印上了计划经济的标签, 以至于在二战结束后出现的社会主义国家无一例外的选择了公有制及计划经济, 即使想要寻求改变, 也被苏联作为社会主义“老大哥”而压制下来, 包括现在仅存的社会主义国家, 也以计划经济为标签。而市场的概念一直以来就被社会主义理论划分到资本主义阵营中, 特别是市场中受到优胜劣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影响, 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作为标签一直被保留下来。

在此背景下, 市场社会主义的学者首先对固有观念提出了质疑并有力抨击。早在20世纪30年代, 兰格模式就已经提出了市场机制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相结合的构想, 将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等号打破。随着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这一思想经过“市场机制中性化”、“联姻论”以及“市场机制主导论”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和发挥。其核心主张就是:市场将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和工具从所有制中独立开来, 因而市场的概念并不倾向任何一方而作为中性定义存在;社会主义可以而且能够搞市场经济, 其资源配置的主导形式是市场而不是计划。

而从时间上来看, 我国对于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探索则要追溯于1979年。前文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详细论述。1979年, 邓小平就谈到:“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85年, 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后来, 他又引导人们将计划和市场都视为方法, 认为“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 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 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 就是资本主义的。”由此可见, 邓小平在当时就已经表明了市场作为一种资源分配形式不仅仅被资本主义社会所用, 社会主义一样可以通过市场的手段发展经济。

2. 模式定性的相同点

市场社会主义思潮的根本目标, 就是讲市场与社会主义合二为一。在对于市场社会主义的模式定性过程中, 学者运用了“中性机制”论、“联姻”论和“市场主导机制”论等三个理论工具。

“中性机制”既把市场这一概念从资本主义的框架内剥离开来, 把其“被拥有”的资本主义角色中心化, 使其仅仅变成资源配置的手段与工具, 从而使其可以适用于任何一种社会阶段中。“联姻”论则是将“市场”和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公有制进行结合, 公有制用于国家队市场调控时的政治基础和物质基础, 将市场做大, 而市场经济所代表的多种所有制则将市场搞活, 为社会发展的局部利益提供游戏规则。在这其中, “市场主导机制”论则阐明了经济发展的根本还是在于市场, 通过市场作为主导, 能够充分合理的进行资源分配, 是经济能够真正的良性发展, 证明市场是具有能被社会主义接纳并运用的特性:首先, 市场机制既是一种信息体系, 又是一种激励机制。其次, 市场最有魅力的地方是, 它可以实现一些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如自由、民主和社会福利等。

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性”问题中, “中性论”与“手段论”则与上述三点不谋而合, 只不过在市场主导的问题上, 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为前提来提出的。

3. 价值取向的相同点

如上分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社会主义其实具有许多相同点, 这样的前提下, 它们对于价值取向的判断也有相重合的部分:社会主义可以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甚至在一定的发展时期必须相结合。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西方社会主义学者, 可能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与生产方式的效率问题相矛盾时选择牺牲社会主义价值观来换取更高的效率, 但是尽管在协调效率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可能出现的矛盾时, 西方的社会主义者以不同程度地牺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为代价来换取效率目标的实现, 可是我们仍然能从他们的社会中发现社会主义中自由、民主和平等的价值观。

值得一提的是, 这些价值取向的经济基础, 来自于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两个具有典型社会主义属性的价值观。在最近几年西方世界所发生的经济问题中, 我们不难看出西方市场社会主义对于私有制所带来的种种弊端进行了检讨和批判, 西方学者纷纷捡起《资本论》来研究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作为现在西方的主流思想, 他们主张把私有产权关系与市场经济相剥离而以某种形式的公有产权取而代之, 主张消除非劳动收入和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上分配劳动收入[4]。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社会主义的不同点

正是因为上述三点提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社会主义的相同点, 导致了现在很多西方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是取自市场社会主义思潮。更有甚者仅仅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表现形式上判断, 就将我国社会主义体制判定为市场社会主义。

实际上, 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是在实践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 结合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特殊国情所诞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的。所以,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市场社会主义存在以下几点不同:

1. 实践过程的不同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经过实践所检验的,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市场社会主义并未在西方世界得以推行, 所以现阶段也只是一股社会主义思潮, 并未具有完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系。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性的品格高于理论性的品格, 它比市场社会主义更具实践性, 理论成果也更加丰富。如果市场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没办法找到实践过程所需的物质支持, 那它很可能就止步于此, 变成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学者的美好愿望。

2. 诞生基础的不同

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是在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 通过市场进行调节作用将资源合理分配作为基础手段之一, 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从而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真正步入社会主义发挥其优越性所诞生的。它是通过我国在社会主义前行道路上遇到的挫折与不断的探索进而诞生的理论。

而作为西方处在经济发达的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所诞生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 市场社会主义的诞生环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 它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还未达到马克思所提到的高度发展的前提下, 顺利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探索。正是由于我国与西方市场所面临的经济制度环境的不同, 才导致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市场社会主义思潮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状态。

3. 任务实现的不同

市场社会主义确定任务的前提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基础上确立的, 所以其任务, 更多的是为现阶段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方式方法, 为这其中的企业构建新的企业制度, 而不是改变和健全市场经济本身。这样的目的决定了对他们的任务主要是在发到的市场经济中, 在微观层面上讲社会主义与市场相结合的模式更多的运用到企业, 准确来说就是创建一种更为人们所接受的企业模式。

我国则是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落实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当中去, 是以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行全面改革, 同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任务的。这是一项自上而下从政府到企业, 在自下而上从企业到市场的改造。围绕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造的这一任务, 我国在经济基础层面改革所有制结构和由此决定的分配结构方面进行了重大的突破, 并且在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革, 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2]张嘉昕, 田佳琪.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之比较[J].学术交流.2013 (5) :108-112.

[4]吴宇晖.市场社会主义——世纪之交的回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研究 篇10

一、社会主义文明的内涵

社会是一个由非常多的因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构成社会系统要素的多样性也就使得社会系统的文明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对于社会主义也是同样的道理, 由多个要素构成的社会主义也有多个文明要素, 社会文明在社会主义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 社会主义文明是一个系统整体。

从社会学上来理解非常多样的要素构成了人类社会的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根据社会文明的角度来理解, 那么社会要素有多少个, 相应的社会文明也就有多少种。亦即社会系统文明的多样性是由社会要素的多样性来决定的。换句话来说也就是社会系统有四个文明、五个文明甚至更多文明也是符合理论的。社会实际中具体的文明划分数量就由实际的社会情况和研究者的立场来决定。

同样的道理构成社会主义社会的要素也是非常多的,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有机整体。这些构成社会主义社会的要素既有其各自的独立性同时也有着相互的联系, 整个社会主义的进步以及发展, 不仅体现在整个社会的进步, 同时也体现在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 以及体现在整个社会各个要素的进步和发展。由此, 从文明的角度来理解, 多样性的特点对于社会主义文明也是一致的, 多种文明要素构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文明的有机整体。

2. 社会文明在社会主义文明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各社会要素的相对意义上的独立性, 和人们对社会要素之间的联系的研究, 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共同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数量。从理论上来讲, 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这几个方面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构成要素。这也是通过实践证明了的, 我国的改革开放也一直沿用着这样的认识。用发展进步的理论依据来分析, 物质文明是通过经济的进步和发展而体现的, 政治文明则是通过政治的进步和发展而体现的, 精神文明是通过文化的进步和发展而体现的, 而社会文明就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体现的。因此, 由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社会文明公共构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的体系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其中社会文明也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思想的理论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文明的思想。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和科学的认识, 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进行科学有效的建设, 就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的思想进行合理有效的梳理, 以利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和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认为, 对于社会来说文明时代也是其发展的一个阶段, 可以这么说资本主义的文明对人类文明来说也是一种进步, 可是这种文明是建立在阶级对立的基础之上的, 其发展必定是以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以及社会主义文明为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前辈的研究成果进行有的放矢地继承后根据社会的发展规律, 对有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的思想进行了创建和丰富, 这些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保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的物质生活能够一天天的富足起来, 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力方面是非常发达的, 因此其物质也是非常丰富的足以满足全社会所有成员在物质方面的需求;二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将全社会成员的全面而又自由的发展作为其社会文明的基本原则;三是伴随着社会存在的改变全社会的社会观念也会跟着改变;四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要求人们对自然界的胜利不要过于沉醉, 因为人就是来自于自然界的, 人对于自然界的过渡开发和利用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2.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的思想

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 将俄国的现实情况与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的思想科学合理的结合起来, 通过艰苦卓绝的十月革命, 在全世界范围内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实践了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文明的理论。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过程中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理论进行了丰富并将理论推进到了更新的发展阶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列宁认为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才使得人类社会达到真正的高度文明;二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就是要让全社会所有的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因为公有制的建立有效的避免了劳动者的剥削情况并摆脱了资产阶级的奴役, 有利于美好生活的实现;三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立了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更加公平的关系, 通过建立新的法制体系规定全社会所有成员都是平等的。四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在全社会成员中树立了全新的观念每一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为整个社会做出贡献。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现实基础和实际进程

对于客观的实践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坚持和结合中国现实情况的实践。中国共产党人也在领导着全国人民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进程向着更进一步推进。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现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系统和其他的社会系统一样也也是由政治、经济、精神和社会四个大的领域所组成。在党的文献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中对于这四个领域的划分都有相关的阐述, 同时各个领域的专家对于我国这四大领域的划分也有很好的研究, 尤其是我党在总体上布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建设和发展, 这也就使得小社会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就更具有独立性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原来的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垄断被打破了, 小社会领域的发展将不再受到计划经济的束缚和制约, 具体表现在: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村民自治制度, 使得广大的农民将不再受到各种行政的束缚, 拥有了更多的在生产经营方面的自主权, 成为了一个充分自由的社会人;通过对政府企业的改制让政府退出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 使得企业充分拥有生产经营方面的自主权, 将企业中的社会事业分离出去, 使得企业的生产工人和各类劳动者都成为充分自由的社会人;随着市场经济以及多种所有制的发展, 出现了许多可以自由择业的知识分子以及各类非公有制的经济人士, 其中不乏大量的投资人。通过改革开放所有人民的思想得到了解放, 人们的各种社会生活以及人格也更加的独立, 中国的小社会领域逐渐形成并进一步发展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就是在这种各独立社会领域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基础上提出的.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实际进程

我们要加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这样一种客观存在的认识, 因为我党一直在推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 具体的过程主要有: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我党就就奠定了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政治前提, 后来新中国的建立就进一步创造了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新道路, 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开放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在更大层次上开创了新的局面,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得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精神文明得到了很好的协调的发展, 并确立了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明确目标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我国的小康社会事业, 这些对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发展和建设来说都有不着小的贡献。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 我国正在逐渐的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法制体系进一步的完善, 使得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民主政治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的进程是一种整个社会和小领域社会都得到发展的社会文明建设。为了让这一进程得到进一步的推进, 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研究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现如今, 伴随着全球化的经济发展, 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处在非常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和机遇也都是前所未有的, 广大的人民群众要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进行建设的呼声越来越大,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和研究的刻不容缓。

1.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

从理论上来讲话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的趋势, 同时经济全球化也是社会化以及国际化的生产力的发展的一种必然的结果。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是全世界各种文明的相互交流和渗透, 这也体现着社会生活和社会文明所受到的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尤其是在现代高科技技术的条件下, 经济全球化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同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给我国的社会文明带来了及其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既给我国社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了更好的利用这个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机遇并接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我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起, 它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全面发展和进步的社会。这不仅仅是指发展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 同时也也要让社会得到发展和进步, 让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这四个领域能够协调一致、共同进步最终实现人的全面的发展。但是就现阶段而言, 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并不是十分的协调, 其表现就是社会文明的发展没有跟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的发展。这不但对社会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同时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和研究, 以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3. 人民群众日益紧迫的呼声

社会文明的创造者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同时对于社会文明的进一步推进广大的人民群众也都有这很大的需求。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人民群众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和反映了对社会文明发展的需求。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文明遇到了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也提出了对社会文明发展的要求, 广大的人民群众对于社会文明的呼声也日益强烈。这也就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研究和建设也日益重要。

参考文献

[1].罗振建.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 (04) .

[2].李福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建设社会文明.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5 (02) .

空想社会主义 篇11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启示

针对全球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趋势,在上世纪60 年代中期,西方普遍发起了以“保护生态平衡,维护世界和平,为人类未来创造良好生存环境”为主题的社会运动,并逐渐汇成了一股绿色思潮,最终产生了有明确纲领和组织原则的绿党。绿党宣称它的基本目标是革除现代工业社会的弊端,建立“保护生态的、自我管理、解放的社会主义”,即生态社会主义。

尽管生态社会主义是一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潮,但它谋求一种新的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目标相结合,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

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20 世纪70 年代西方的生态运动,到21 世纪成为世界引人注目的社会思潮,经过大约40 年的发展变化,提出了一系列蕴涵强烈时代气息的策略主张,试图寻找一条通向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从而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价值观体系,对当代西方社会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是生态社会主义的最初崛起阶段

主要代表人物是前东德共产党人鲁道夫·巴罗和前波兰共产党意识形态负责人亚当·沙夫。上世纪60 年代末,由于生态灾难和生态环境问题成为西方国家公众关注的热点,生态社会主义“首次提出了全球生态危机问题。”[1]人们不断走上街头游行、示威、抗议,要求政府当局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这就促使绿色公民组织和政党纷纷成立。新西兰于1972 年成立了第一个绿党(新价值党),但此后西欧成了绿党发展的中心。德国绿党的创立和发展,对全世界绿党产生了极大影响。早期生态运动的目的相对比较简单,参加生态运动的人员成份非常复杂,并且缺乏严密的组织,常常是围绕某一具体生态环境问题而展开活动。

第二个阶段是20 世纪八十年代,这是生态社会主义的兴旺发展阶段

主要代表人物是加拿大学者威廉·莱易斯和本·阿格尔。随着生态运动的深入,特别是在上世纪70 年代末,人类对生态环境问题危害性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思索超越了生态学范围,生态运动的目标出现了多元化趋势。生态运动成为集环境保护、和平运动和女权运动等为一体的全球性群众性的政治运动。西方各国政府迫于公众的压力都直接干预环境管理,组建专门环保机构,制定污染排放标准和环境法规,增加了环保开支等等。另外“绿色”也成了西方政治家们新的护身符,他们懂得“生态牌”的价值。如美国第39 届总统吉米.卡特在1976 年竟选总统中获胜,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对环保的承诺,力争做“环保总统”。

第三阶段是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以来,这是生态社会主义的新发展阶段

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左翼学者乔治·拉比卡、德国左翼学者格仑德曼和英国学者大卫.佩珀。这一时期的“生态运动出现了新的变化,从公众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转为公众与政府共同关心‘可持续发展’问题,生态运动的参与面更广,效果更加明显,特别是公共决策和政治过程的‘绿化’,使生态运动真正成为不折不扣的绿色政治运动”。[1]这一时期的生态社会主义开始重新思考未来社会主义模式,主张建立一个绿色的、生态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实现社会公正的社会主义社会。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从此在更广阔的空间走向进一步的成熟。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

当我们对生态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全景扫描时,就会发现“将生态主义世界观引入社会主义理论,是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特点。”[2](P.436)生态社会主义发端于生态运动,以生态学作为其理论基础之一,理论思维的出发点也从“自然生态系统”转向“社会生态系统”,主張对生产、交换、消费各环节实行全面彻底的改造,以此实现工业社会体系的生态重建,因此无论是在理论建构方面,还是其政策取向方面,生态社会主义始终把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出了许多合理的、有价值的主张。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观

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观是其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它不仅包括自然生态领域,还包括社会生态领域。这一点我们要从生态社会主义对环境的认识着手,它认为环境“不仅是指狭义的‘自然环境’,还应包括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因为整个生态系统是由无数个相互联系的‘生命网络’系统构成的,人、自然、社会都是‘生命网络’系统,都包含在生态系统的循环之中。”[3]因此,生态问题就不仅仅是自然领域的问题,社会问题也可以纳入到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视野之内。公平正义、基层民主、财富分配等等问题,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其价值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观

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观反对单纯以经济效益、生产成本、生产总值来衡量经济发展,提出应该把经济活动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一个分支系统,在评价一种经济制度和活动是否有效和合理时,不仅要看它是否为大多数公众服务以及它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而且更重要的在于要考虑它所引起的社会效果和支付的环境成本。生态社会主义通过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运用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主张用“生态经济”模式取代“市场经济”模式,把经济的增长和发展置于可控的条件下和范围内,认为“生产与利润最大化的标准应服从社会生态标准、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4]

(三)生态社会主义的改革观

生态社会主义的改革观根源于它的生态主义原则。生态社会主义在揭示了生态恶化乃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的任务不仅是改变生产关系,还要改革包括应用技术和组织方法的整个生产方式。生态社会主义认为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无限追求利润最大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一方面,资本主义通过不平衡发展和联合发展以及对全球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大量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短缺和枯竭;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和生态殖民主义的掠夺行为,造成全球性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这成为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立足的核心,也是其主张的闪光点。

三、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生态社会主义尽管是一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潮,还处于形成发展过程中,但是它始终把“社会主义”作为支撑整个体系的支点,以系统的内在关联为纽带,关

注人类生存的整个宏观环境,从自然生态域和社会生态域多角度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呼唤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真正和谐的关系结构为价值指向,以期实现自然解放和人的解放,这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自然生态域和社会生态域的总体和谐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一)维护生态平衡,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反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由于没有真正形成高度自觉的理性化的生态观念,相当一部分人缺乏生态危机意识,致使较高增长率是建立在较高能源消耗、较重环境污染基础之上的,这种低效益的粗放扩张型经济增长方式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资源浪费和破坏。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优先发展科学技术,积极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强环保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促进生产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首先要树立生态危机意识,倡导积极的可持续的发展观,生态效益观和生活消费观,确立合理的生存态度和需要定位,选择健康、文明、綠色的生活方式,保证社会经济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二要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发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三要培养人们的环境伦理和道德,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风尚。

(二)发展基层民主,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虽然现代社会的很多问题如政治、经济和生态问题不能在地方基层层次上得到完全的有效的解决,但生态社会主义所主张的“基层民主”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还是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题中应有之意。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展基层民主,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培养公民的民主生活习惯,增强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抑制基层政府行政的不规范行为,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会整合能力的提高,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调动基层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唤起人们的政治热情,促进群众之间、干群之间,公民和社会的和谐。

因此,不断发展基层民主,既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成为推动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发展基层民主,“第一,坚持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的基本方针,并努力探寻实现这一方针的机制。第二,不断丰富民主形式,扩大民主渠道。第三,及时总结实践经验,通过民主实践发展民主。”[5]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调动基层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统筹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大力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生态社会主义者在社会文化方面,主张和探索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的新的生活方式,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要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人的高层次需要。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则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社会制度,我们一定要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大力推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我们国家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释放了人的自主性,承认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正当性,给予了个人劳动的自主权,从而极大地调动了人的劳动热情和主观能动性。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艰苦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的熏陶是必不可少的。人是文化的动物,人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应该统一起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日益增长,而人只有在社会文化中得到精神食粮以满足精神需求。因此,不断发展先进文化,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人们的精神世界、文化生活更加充实,是人的发展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1]赵希秋.生态社会主义及其对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启示[J].宜宾学院学报,2005,(2).

[2]张之沧.《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王振亚.生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多维透视[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1)

[4]刘梅.生态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观[J].社会主义研究,2004,(6).

[5]赵树凯.基层民主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N].中国发展观察,2006-12-29.

空想社会主义 篇12

由于戈尔巴乔夫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重工业上, 使得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息息相关的生活消费品生产规模, 远远小于重工业产品的生产规模, 苏联人民迫切需要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 在戈尔巴乔夫执政之后, 并没有得到重视, 戈尔巴乔夫依旧把生产的重点放在重工业方面, 在国家经济政策的大方向上, 摇摆不定, 致使企业管理混乱, 轻重工业发展比例失调, 到了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后期, 国家的粮食得不到丰收, 生活类商品奇缺, 不得不从国外大量购买, 致使苏联的权贵阶层有机可乘, 大力发展不合法的私人企业, 攫取国家的大量资源, 动摇了苏联的国家公有制基础, 人民群众的生活困苦不堪, 使得人民群众对苏共失去了信心。“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改革观, 由于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他领导苏联进行经济改革,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新严重缺乏, 其改革最终必然要摧毁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

二、戈尔巴乔夫在苏联政治领域改革中误入歧途

在苏共19大中, 戈尔巴乔夫提出苏联的政治体制改革要实现“民主化”、“公开性”与“多元化”这三大目标。戈尔巴乔夫使苏联的改革走上了西方民主社会主义的道路。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的执政党不应只有共产党, 而应充分地体现民主, 实行多党制, 各加盟共和国有决断自身问题的权利, 人民群众可以持有不同的思想观点。戈尔巴乔夫的这一政治改革理念从意识形态上逐步摧毁了苏联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 被西方国家利用来达到破坏苏联主权, 瓦解苏联的目的。戈尔巴乔夫在使苏联的政治改革走上民主社会主义的邪路之后, 开始在思想领域大肆批判斯大林时期所创立的一系列制度, 通过宣扬历史虚无主义, 用来抹黑苏联前几任领袖的历史功绩, 在感情上离间了人民群众与苏共的关系, 导致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信仰不断丢失, 致使苏共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不断下降。为了实现所谓的民主与自由, 修改苏联宪法第六条, 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实行多党制“从某种意义上说, 苏联修宪是苏共走向垮台和苏联走向解体的第一步。”[1]

三、戈尔巴乔夫对苏联民族问题的忽视所导致的恶果

戈尔巴乔夫在进行错误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同时, 忽视了对国内民族问题和民族矛盾的重视, 认为国内的民族关系是稳定的, “他虽然推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案, 却没有解决经济建设的核心问题, 并且忽视原本就很复杂的民族问题, 很快就把苏联推进了政治斗争和民族纠纷的漩涡。”[1]国内日益激化的经济问题, 致使不同民族, 不同利益方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戈尔巴乔夫缺乏解决民族问题的经验, 在苏共十九大通过了政治“民主化”决议之后, 各主要民族所在的各个加盟共和国, 为了纷纷摆脱苏联所处的经济困局, 产生了摆脱苏联中央, 希望独立的离心倾向。1990年的非常人民代表大会上, 取消了宪法第6条, 苏联新制定的总统制, 成为了各加盟共和国陆续开始独立的标志, 同年, 各民族所代表的加盟共和国中, 有多国通过了主权宣言, 其中的四个国家正式宣布独立。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与政治优势

“一个国家是否选择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关键是看其是否符合这个国家的基本国情, 是否能促进这个国家的发展, 是否能给这个国家的人民带来幸福。”[2]中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 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以及国内在不同时期存在的主要矛盾与国际的环境变化, 所制定出的与时俱进的改革方式。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种经济体制既不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又允许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同时在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下, 及时地纠正着市场经济存在的盲目性, 使得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政治方面, 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通过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四大制度, 可以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更加的先进;可以保障国家的政策制定符合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可以使各少数民族地区根据自身的情况, 在符合国家大政方针的基础上, 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具体政策, 这样既可以使各民族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又可以促进各民族间的团结,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安定;可以使社会各基层单位, 通过该项制度, 实行各单位内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有利于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促进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五、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失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之基。党的正确领导是社会主义改革成败的关键。”[3]中国共产党本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品质, 结合国内外发展的具体情况, 不断深化着社会主义改革方法, 用先进的理论去武装全党, 指导实践。而苏联在戈尔巴乔夫执政之后, 通过修改宪法, 最终使多党制取代了苏共的执政地位,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从上层放弃了党的领导, 导致国家各项改革发生混乱, 民族分裂势力趁机戳去了国家的主权, 最终导致苏联走向了解体。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事业的领导权必须始终掌握在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人手中, 通过不断培养有着坚定政治信仰的接班人来领导我国的各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得到可靠的保障。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到了后期, 苏联的特权阶层不断为自己聚集社会财富, 不顾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极大地伤害了苏共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 由此可见作为领导国家改革与发展的执政党, 要加强自身组织建设与作风建设, 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以为人民群众谋福利为执政目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 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永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

摘要: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在戈尔巴乔夫执政之后, 采取了许多激进的改革措施, 戈尔巴乔夫对苏联从经济、政治、民族三个领域的改革, 实际上已经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后期, 苏联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 民主社会主义的改革模式最终葬送了苏联的命运。而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上, 采取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模式, 既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景无限光明, 同时也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关键词: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吴恩远.苏联社会主义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

[2]朱宗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上一篇:高二政治下一篇:现代建筑设计人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