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设计(共12篇)
舞蹈设计 篇1
舞蹈服装设计是指专门为舞蹈演员在舞台表演场所穿着的服饰进行艺术设计, 它具有塑造外部形象、体现演出风格的重要作用。它能够使观看舞蹈的人们联想到真实的生活, 并认同表演者们所表现的内容。舞蹈服装设计者应充分考虑舞蹈本身的艺术要求和文化内涵、灵活运用服装色彩、款式和装饰等, 使舞蹈服装不再是简单的穿在演员身上的一件衣服, 而是一种艺术的追求。
一、舞蹈服装应充分表达舞蹈的风格性和主题思想
1. 艺术舞蹈的风格性和主题思想的体现
舞蹈根据其作用和目的, 可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大类。其中艺术舞蹈是为了表演给观众欣赏的舞蹈, 是由专业的舞蹈家根据对生活的体验, 各种元素的采风而进行的艺术创造, 并由专业的舞蹈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舞蹈作品。艺术舞蹈根据不同的艺术特点和舞蹈不同风格又大致可分为古典舞蹈、民族民间舞蹈、现代舞蹈和新创作舞蹈四大类。舞蹈服装设计者在进行设计前应充分了解舞蹈种类, 体会舞蹈主题思想。舞蹈是通过演员的动作来表达情感的一种审美语言, 舞蹈服装就是语言的放大器, 演员有了服装可以更好地、更准确地表达情意, 观众透过舞蹈服装可以了解人物的身份特征和民族特点以及时代和环境。比如在设计古典舞服装时要了解古典舞主要包括身韵、身法和技巧, 强调“神韵”, 因此在设计上一般会以轻盈、柔美、流畅、简约为主要特色, 充分体现古典舞的诗意性。在设计民族民间舞蹈服装时应了解民族民间舞蹈是创作者通过采风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 因此在设计时应遵循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 根据舞蹈的音乐、故事情节进行款式的加工。以《桃夭》为例, 此舞蹈作品属于汉唐古典舞, 展示过程中都充满了少女待嫁的梦幻气息。因此在服装设计上要充分体现舞蹈的主题思想, 突出轻盈、飘逸和简约的特点, 也运用了水袖, 在舞者抛袖的过程中, 使观众充分体会舞蹈所要表现的少女的青春、怀春和娇羞。再来就是创作舞蹈《苍狼与白鹿》, 讲述的是蒙古草原上狼与鹿的优美故事, 设计者遵循蒙古族服装的特性, 男演员选用了蒙古坎肩、腰带和马靴, 并在坎肩上绣出狼的图形, 女演员采用蒙古长袍的设计方法, 使观众能在第一时间内体会到该舞蹈作品的风格性和主题思想。
2. 歌舞晚会风格性和主题思想的体现
近些年来,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殷实富足, 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趋旺盛。随着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各种形式的电视晚会、广场晚会层出不穷:大型群众文化广场活动如火如荼举行, 春节电视晚会、“3.15”消费者权益日、“七一”“八一”、助残日等电视晚会异彩纷呈。在这些广场晚会、电视晚会中, 舞蹈服装也是争奇斗妍。设计者在设计这些服装时一是要把握晚会的主题思想, 根据不同的晚会主题要求创作服装, 歌舞类的服装设计有时不受时代、人物、面料款式等一系列的限制, 给设计师创造了无限的空间, 因此设计师可以围绕主题充分发挥想像力;二是要把握整台晚会中各个节目特性, 进行个性化设计, 以达到节目版块之间的区别;三是要把握音乐的风格性, 不同的音乐风格选择不同的服装款式。只有这样, 设计出的舞蹈服装才能够使舞台充盈起来。
二、舞蹈服装设计应注重服装色彩、面料、款式、装饰的选择
1. 服装色彩选择的重要性
一场演出大幕拉开后, 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就是服装的色彩, 它成为吸引观众视线的重要因素, 设计者应非常熟悉各颜色的运用:例如黄色代表高贵、明朗、幸福和希望;红色代表红火的生活, 给人喜庆、热闹、吉祥、热情、活泼、幸福、信心十足的感觉;白色象征纯洁、朴素、无私、明快、神圣、奉献、善良和信任;绿色代表生命、青春, 给人希望;蓝色代表着如海般宽广、深远、永恒、理智和诚实;而黑色则象征着权威、崇高、严肃、刚健、执着、内敛与创意。因此色彩的感情内涵是极其丰富的。比如在春节晚会中, 设计者运用红色、黄色等暖色调较多, 以此来表达晚会喜庆、祥和的主题。而在一些艺术舞蹈节目中, 服装色彩的运用更能体现舞蹈的主题思想, 比如舞蹈《雨中花》描述的是一群纯洁、活泼的少女在雨中嬉戏, 整个作品风格都是轻松、愉快、欢快的, 因此舞蹈服装的色彩采用了纯洁的白色, 当观众第一眼看到这个舞蹈时就能感受到少女的纯洁、神圣, 带来一种清新透亮的感觉, 也能够尽快融入舞蹈中, 这就是舞蹈服装色彩带给观众的视觉感受。
2. 服装面料选择的重要性
舞蹈服装面料现多以仿真丝、高弹氨纶、雪纺纱、高丝宝、皮革等材料为主, 有时也运用了仿真毛, 设计者根据不同的舞蹈艺术形式选择不同的面料进行设计。服装面料的选择要为演员的表演服务, 一定要有效的辅助演员的表演, 所以要考虑面料的轻与重、厚与薄、挺与垂、软与硬以及面料弹性对演员完成动作的影响。在许多艺术舞蹈作品中, 舞蹈动作都具有较强的技巧性, 翻、跳、旋转、控制等高难度的技巧动作时有出现, 这些技巧动作的出现不是为了展现舞蹈者能力的强弱, 而是一种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一种手段, 所以设计者在面料的选择上一定充分考虑面料的性能和特点, 选用合适的面料进行设计, 使演员能够有的放矢的、轻松自如地施展自己的舞蹈动作技巧, 不用担心服装会影响艺术效果。如今设计师为了达到更为理想的舞台效果, 也使用了很多的手法进行面料的再设计, 比如2012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中杨丽萍老师表演的《雀之恋》, 服装造型就采用了仿生法, 面料上采用的是将近十几万片真的羽毛拼贴而成, 使得服装与舞台浑然天成, 带给观众一场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
3. 服装款式选择的重要性
服装款式的选择离不开对舞蹈表演中角色的分析, 优美的款式是充分塑造形象美感的重要方面。设计者在进行款式设计之前要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 与编导沟通, 结合剧情和音乐风格等因素, 然后设计出更具表现力的服装。设计中, 服装的长与短、松与紧、宽与窄, 前后的对称与不对称, 古典或现代都可以体现不同的角色风格。
4. 服装装饰选择的重要性
当代舞蹈服装常会强调服装的装饰功能以加强服装的舞台表现力。舞蹈服装的装饰工艺经常运用的有晕染、扎染、钉珠、刺绣、拼贴、盘花、饰钉、花饰等。设计者在使用装饰上一是要要求图案清晰, 二是装饰与服装本身的面料在色彩上要有一定的对比, 不能过于接近, 三是要注意装饰内容的准确性,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格舞蹈都其代表性的装饰, 千万不能混淆。
综上所述, 设计者从多方面研究体会舞蹈服装设计的注意事项, 使舞蹈服装更能帮助舞蹈、暗示环境、辅助表演、表现人物情绪, 使舞台效果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1]周朝晖.《现代舞台服装设计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李咏.《舞蹈服装设计探究》, 大舞台, 2014 (01) .
舞蹈设计 篇2
课型:舞蹈艺术课
总设计意图:本教学设计以“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勇于创新”为主题,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舞蹈兴趣,培养学生基本的舞蹈知识技能以及舞蹈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多方面的艺术能力,使学生的生活情趣,形成尊重、关怀、友善等品质,塑造健全人格,使学生的舞蹈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整合发展。
1、针对儿童“好奇”的年龄特点,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给学生丰富直观的舞蹈片段欣赏,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欣赏来感受舞蹈中的美感和乐趣。
2、对儿童“好动、善于模仿”的身心特点,在播放小人拼图和舞蹈片段的同时,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来进行模仿。
3、随着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求知欲的逐渐增强,在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自由想象,能通过看无声舞蹈片段配上相应的音乐及听着音乐即兴创编舞蹈动作。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小人拼图,知道小人是用不同的图形和线拼出来的,(七个小人拼图是七个手位的小人动作)由舞蹈中的七个基本手位引出舞蹈,并让学生随着小人拼图中的不同手位来模仿其动作。
2、通过几个舞蹈片段的欣赏,让学生逐渐了解舞蹈是与动作、服装、道具、音乐有关系的。
3、舞蹈与动作的关系。采用蒙族的舞蹈来进行教学活动。从而了解一些蒙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4、舞蹈与服装的关系。通过观看几个舞蹈片段从服装上知道是什么民族,并看各族服装图片猜出不同民族,简单讲解各民族的服装特点。
5、舞蹈与道具的关系。进行了多做运动、多参加体育项目是对自己身体素质有所提高的思想教育。
6、舞蹈与音乐的关系。让学生通过情境的亲身感受,自己总结出舞蹈是和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并能给无声舞蹈片段配上相应的音乐和听音乐能即兴创编出舞蹈动作。
7、通过一系列关于舞蹈的教学活动,知道舞蹈是编舞者通过对生活的仔细观察而积累创编出来的;了解到舞蹈是来源于生活,来自我们身边的艺术。
教学重难点:
1、能知道小人拼图都是用不同的图形和线组合而成的;
2、学生对舞蹈能有初步的了解,知道几种与舞蹈有关的内容;
3、简单了解一些蒙族的基本动作以及服装、音乐;
4、给无声舞蹈片段配音乐及听音乐自由创编出简单的舞蹈动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旋律问好!
二、观察导入
1、师:大家的观察能力怎么样?模仿能力呢?好,那我就先考考大家的观察能力是不是很厉害。播小人拼图,问:都由什么拼出的小人?(圆、三角、线)
2、师:用图形和线又拼出几个不用动作的小人,你们能观看小人模仿出他的动作吗?(学生模仿小人图形的动作,是七个舞蹈手位的小人)由舞蹈的七个基本手位引出舞蹈。
三、舞蹈与动作
1、师做几个舞蹈动作(蒙族动作),问是什么民族的?你是怎么知道的?由此了解到舞蹈离不开动作,舞蹈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
2、谁还知道蒙族的一些基本动作?教师带领学生集体做蒙族的特点动作,如:硬肩、耸肩、屈臂、甩手等。
四、舞蹈与服装
1、大家跳的真好,下面老师播放几段舞蹈片段,你除了从动作上能知道是什么民族外还能在哪能看出来?播放汉、维、傣族等片段。看后学生答说在服装上能看出民族,并自己归纳出舞蹈又和服装有着联系。
2、师播几种各民族服装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其民族,然后教师对藏族、朝鲜族以及蒙族的服装做简单介绍。
3、同学们对服装了解了很多吧,每个民族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服装而且都好漂亮都有自己的特点。
五、舞蹈与道具
1、师:老师编创了一个舞蹈,可是还没有取名字,请同学们帮老师给舞蹈取个好听的名字好不好?(播放《小小乒乓球》舞蹈片段)
2、取名展示,并提问为什么要这样取?为什么和乒乓球有关系? 生:因为跳舞的小朋友手里拿着乒乓球拍。师总结:他们拿的球拍是为了辅助舞蹈要表现的内容,在舞蹈里一些使用的器具或是物品就叫做道具。由此我们了解到,有一些舞蹈为了辅助舞蹈的内容所以是离不开道具的。
3、拓展教育:由这些小朋友使用的道具我们知道他们是在打乒乓球,乒乓球是我们国家的国球,是一种体育运动项目。这些小朋友很喜欢锻炼身体,而她们所喜欢的运动项目就是打乒乓球;那同学们喜欢锻炼身体吗?那你喜欢什么运动项目?(学生自由答)师总结,运动能增强我们的身体素质,所以我们应该多做运动,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
六、舞蹈与音乐
1、师:有一群小鸭子就很喜欢游泳,它们正在小河边举行游泳比赛呢,你们想去看看吗?(播放《群鸭戏水》舞蹈片段)
2、“小鸭子”是谁扮演的?(生:小朋友)他们表演的象不象?那我们也来一起跳一跳吧。师生共同参与表演,师对白:在小河里,它们争先恐后的往前游。哎?跳了半天,你们觉得少点什么吗?(生:缺少音乐)噢,原来少了音乐。学生很自然地亲身体会到与舞蹈关系最密切的就是音乐了。
3、师给大家播放一段无声舞蹈片段(蒙族),然后再播放两段不同的蒙族音乐,让学生通过观察其动作的频率或根据其他的不同内容,给无声舞蹈片段配上相应的音乐。
4、用另一段音乐让学生即兴创编舞蹈动作。最后教师总结:舞蹈是音乐的表现形式,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是“听得见”的舞蹈,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
七、舞蹈小结
1、师小结:其实舞蹈就是编舞者通过对生活的仔细观察而积累创编出来的一种表现形式。老师在课下也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创编了一个舞蹈,你们想欣赏吗?看完要说出这个舞蹈是在生活中什么时候出现过的?学生跳《算盘交响曲》。学生自由答。(是在用算盘做题时出现的,第一次算错了不气馁,又经过努力终于算出来了。)
2、师问:这段舞蹈都与什么相联系了?(动作、服装、道具、音乐)[注:道具是算盘。]你们觉得老师对生活中观察得仔细吗?老师其实是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发生在生活中的一些事,由此我们知道了,舞蹈就是来源于生活,来自我们身边。
课后探索与反思:
在整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在每一个环节中都了解到舞蹈的基本知识内容。而通过舞蹈片段的欣赏,让学生感受到舞蹈艺术中的美感和其中的乐趣;并了解到舞蹈是来源于生活、来自我们的身边,是现实生活中以舞蹈艺术形式的一种呈现。每个环节都渗透着舞蹈基本知识的内容。注重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个学生把舞蹈艺术的活动作为一件轻松、快乐、自由的事,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并在“不经意间”同时得到舞蹈知识、技能的积累。
通过考验学生的观察能力,我采用了与图画相结合的导入形式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由学生对图画中小人拼图的好奇心及学习兴致来模仿出拼图的动作,也就是舞蹈中的七个基本手位来引出本课的中心内容——舞蹈。我感觉这个环节的设计和现实效果是较好的,在一开始就能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了一种兴趣和想去知道并了解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较成功的达到了教学目的和导入的效果。
本节课并没有分出大框进行教学,只是想在一整节课的多种教学活动中,从头到尾潜移默化的进行舞蹈基本知识的简单渗透和了解。在教案设计中体现出了每个教学环节的目的以及环节题目。我的设计想法是:一个是学生较小,另一个是课程标准不提倡理论化的教学,所以我并没有把每个环节的名称制作到课件中去。而我是在课堂的每个活动中,让学生通过欣赏或是模仿、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活动中,简单了解到关于舞蹈的一些基本内容。而我的目的是在多种艺术活动形式下,潜移默化的和在不经意间让学生体验到舞蹈的美和了解到舞蹈的基本知识及技能。
舞蹈设计 篇3
本次课,教材选用苏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课本三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的第二课,依据单元教学计划,本教材我安排3个课时完成,本次课是第一课时,主要学习集体舞的基本舞蹈动作和接力跑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集体舞中的舞步方法,记住接力跑的术语名称。
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体验,掌握歌曲的基本舞蹈动作;使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掌握接力跑的方法,上下肢得到很好的锻炼,提高协调性、奔跑能力。
3.情感目标:对学习集体舞有浓厚兴趣,并乐于重复练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扬学生相互学习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舞蹈的基本动作;2.接力跑的方法。
教学难点:1.上下肢的协调配合;2.跑得快速、自然。
四、学情分析
1.学生心理特点: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且善于模仿,喜欢新颖的、有一定难度的、多人或集体参与的活动,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注意力不太稳定。
2.技术技能特点:其身體基本活动能力在一、二年级通过教学初步得到锻炼,但多是模仿或自发形成的,技术要领还未形成较正确的理解。
五、教法学法
运用模仿法、情境法、竞赛法、游戏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课的教学使学生在新奇中学,在快乐中练,在练中理解掌握知识技能,增强身体素质;同时把音乐有机地融合于体育教学中,活跃气氛,陶冶情操,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六、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通过教师语言提示以“春天到了,寻找春天”为情境,引出课题,创设一个兔子舞的情境,学生载歌载舞进入课堂。
[设计意图:以具体的情境为开课的设计,符合中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游戏式的导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发展情境,培养兴趣
准备活动:模仿各种民族舞蹈动作,如新疆舞、藏族舞、傣族舞、蒙古舞等。
[设计意图:把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兴奋点,为下面集体舞的教学内容做铺垫。]
3.深入情境,发展能力
集体舞:由易到难,从手臂和腿部的分解动作到手臂与腿部的协调配合,通过模仿练习、自主练习、合作练习、自我创编、展示成果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设计意图:以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为教学的着眼点,通过及时设疑、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教学手段,较好地突破了难点。体验到与他人合作成功的喜悦心情,提高了学生合作探索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4.保持情境,忘却疲劳
这一部分,先设计了救护小树苗的接力赛跑故事情景,让学生按照植树护林来进行,先填土,再浇水,最后希望小树能快快长大,进行装扮小树接力,整个过程通过动脑、互比互学满足了每个小朋友的不同愿望,让他们不仅喜欢跑,而且跑得好,展示了自己在这一方面的特长。
[设计意图:每个学生都喜欢游戏,有意义的游戏它的内涵要大于娱乐,大于教育。在练习时,充分发挥了小组长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运动能力,又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满足了自我发展的需要。]
5.延续情境,消除疲劳
恢复身心:创设情境:“路旁的柳树,在春风的吹拂下,欢快地跳起了独特的舞蹈”进行放松。
[设计意图:对新知识的延续,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通过学生自身动作的展示,使身心得到调节放松。]
浅析舞蹈表演中照明与透光设计 篇4
关键词:舞蹈表演,照明,透光设计
引言
舞蹈作为一种节奏感、动率感比较强的艺术表演艺术形式, 其对于舞台灯光的要求也必须具有节奏的变化, 所以在运用舞台灯光对舞蹈进行照明与透光设计时, 必须随着舞蹈的创作相应的进行调整和改变。
一、利用照明与透光来营造舞蹈环境
舞蹈表演的过程不单单是动作的展示而是一个特定故事情节的再现和再创造的过程, 在这些故事进行展现的过程中, 需要相应的出现各种故事环境如河流、树木、房子、大山等, 在这些静物在衬托故事情节的过程中, 需要灯光的配合来赋予其生命力和艺术表现力, 让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种通过在受众面前展现出不同类型的舞蹈虚拟环境, 需要恰当的利用灯光照明与透光的设计运用来表现。具体来说, 在利用灯光进行照明设计时, 需要根据照明设备的种类和性能进行选择, 不同的照明灯都有独特的特点:例如如果想调节舞台灯光射出光圈的大小来进行亮度的控制, 那么就要使用平凸透镜聚光灯;而如果想使得整个舞台灯光获得均匀的投光效果, 那么就需要使用螺纹聚光灯;如果要使得投影效果亮度更高、清晰度更好以及实现图像与数字之间的优质转换, 那么就要利用效果灯来进行;如果想要通过程序的自动调节和控制来进行灯光效果的转化和对灯光的透光度、明暗度进行调节, 那么就要利用电脑灯集多种动态灯光照明透光效果的灯光。对灯光的种类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把握之后, 接下来的就是要对这些灯光进行投光的位置的设置, 对于面光的投光位置应该选择在受众的上方天花板与舞台屏幕成45度角度位置, 从而对各个舞蹈表演者都能够进行适当地照明;对于追光的投光位置的设置, 因为追光主要是随着舞蹈演员位置的变化进行亮度进行亮度的调整和色彩的变化, 所以通常情况下都需要把追光设备安置在特定的支架上从而有利于随时的移动;对于舞台排光等透视光的位置设置, 需要按照这些排光的效果进行位置的选择, 其中顶排光需要专门设置一道灯光专用杆实现对舞蹈演员灯管的照明和透光效果, 而地排光则通过由下往下进行排列来达到对舞台下半部分透光和渲染的效果[2], 对于梯光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柱光一般都是把它设置在舞台的内侧, 通过设置不同的层次实现对舞蹈演员灯光的照明和透光效果。在有效的使用合适的照光透光设置和位置安置之后, 就是要利用灯光在不同角度的配合、不同亮度的调节以及光色适当组合来营造一个特定的舞台环境, 如对于丰收喜悦的欢庆场面则需要加强灯光的照明以及对于透光效果的控制来渲染一种欢乐、热烈的舞蹈氛围, 从而为舞蹈演员对故事情节的展示提供良好的舞台环境, 有效的促进舞蹈表演者能够更好的展现出完美的舞蹈艺术。
二、利用照明与透光来表现人物心理变化
舞蹈灯光的照明和透光设计需要根据舞蹈本身的特点和变化进行相应的选择和调整, 正如日本舞蹈家邦正美在舞蹈表演中强调的灯光设计与舞蹈编排之间必须进行恰当的配合, 灯光起到了舞台装置或者是情节展示的重要作用[1]。舞蹈表演的过程中, 舞蹈演员的神态、动作、表情的展示对于整个舞蹈的艺术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 因为对于舞蹈表演来说需要对舞蹈的剧本或者是故事进行情感的体会和升华, 把自身对舞蹈故事情节的体会和情感的表达都体现在舞蹈动作中进行表达, 才能够正真的表现出舞蹈的魅力和获得受众的肯定, 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完成一套舞蹈动作, 这就需要表演者利用各种舞台环境和道具进行心理活动的表现, 通过运用灯光在体现特定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变化的转变之后再间接地呈现在舞蹈演员上, 从而能够更加透彻、生动、真实的展现出舞蹈的艺术魅力。其中对于舞台灯光的运用就可以根据舞蹈中特定人物的心理变化进行调整, 通过灯光独特的灯光照明和透光效果转换对表演者在舞蹈表演中的情感和心理变化, 从而淋漓尽致的呈现出来, 让受众感受地更透彻、更真实。具体来说, 在对某一个具体的舞蹈进行编排的时候, 需要对这个舞蹈作品进行整体的视觉构思和空间的整体布景安排, 对于不同的舞蹈部分应该配置哪种灯光进行映衬, 又该选择哪种灯光效果来体现服装的视觉效果, 这都需要在灯光选择和安排的过程中与舞蹈同步进行创作。同时要根据舞蹈本身的自身情感进行灯管照明和透光设置, 在这过程中舞蹈本身是具有生命力和情感的, 必须采用合适的灯光来体现舞蹈的本质, 例如在进行单纯且独特性比较强的独舞编排过程中, 需要采用“白色定点光”的灯光方式进行灯光的照明和透光设置, 同时为了显示出该舞蹈中所象征的日光、圣洁的情感还需要配合使用暖色调的灯光, 从而给受众带来一种洁白、纯真的心理感受。而如果是编排一个现代感比较强的舞蹈时, 因为这种舞蹈具有的时代气息和厚重感比较浓, 就需要采用黄色顶棚的面光来进行照明和透光处理, 恰到好处的反映出舞蹈中所要表达的希望和光明, 从而引起受众在心理上的共鸣。因此, 在一般情况下, 通过利用舞蹈灯管的照明和透光来塑造一种想象的空间, 让表演者在这个空间中尽情的展现其情感以及心理的变化, 同时为观众构建出一个五彩缤纷的意境, 实现观众在舞蹈表演的视觉空间里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
结束语
舞蹈中灯光的照明与透光设置对于舞蹈感染力和艺术魅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作用, 文章从准确适当地使用舞台灯光的照明和透光营造来舞蹈环境和表现人物心理变化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希望能够发挥出舞台灯光在舞蹈表演中更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园.从舞蹈编创角度解读舞蹈灯光对舞蹈的意义[J].大舞台, 2012年.
舞蹈兴趣小组 教案设计11 篇5
一、教学内容
1、复习跳跃热身组合2、地面大踢腿组合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地面大踢腿组合,增强学生的腿部柔韧性和爆发力。
2、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其体质以及意志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地面大踢腿教学中学生的安全保障及动作要领的讲解
教学过程
1、整队,复习要点动作
师:根据课堂常规要求,在上课之前先活动一下身体各关节(头部、手腕、脚踝等)
(师喊口令,与学生一起做)
师:接下来我们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谁来说一说? 生:跳跃组合师:还记得有哪两个主要步伐吗?
生:跑跳步、弹跳步
师:很好,下面和老师一起来做一做。
(师喊口令,跑跳步2个8拍,在每一拍的第4拍和第8拍上加上手部动作,即双手举过头顶,在其正上方击掌一下。弹跳步同样2个8拍。跑跳步弹跳步结合做2个8拍。)
2、复习跳跃热身组合师按照上节课的活动要求,带领学生一起跟音乐跳一遍(活动详细步骤略)。
3、调节呼吸练习
师: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做一些调整练习。(师边做边喊口令,从肢体到呼吸都调节放松一下,8个8拍)
4、复习把杆踢腿组合准备动作:单手扶吧,右手叉落腰,八字步
踢右前腿:1前腿,2-4落前点步,5-8收回,8拍一次,踢2次
踢右后腿:双手扶把,节奏同1
踢右旁腿:略
换左腿踢
5、地面大踢腿组合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组地面大踢腿组合。大踢腿组合是舞蹈训练中重要内容之一,训练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腿部柔韧性、速度及爆发力。为更好的完成舞姿造型和动作打下基础。
(找一个基本功好的学生做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师:现在刘同学的姿势是仰卧,双腿膝盖伸直绷脚背。做第一个动作叫前大踢腿,踢的时候是用脚背的力量快速前踢,腿要拉长,膝盖绷直,落下时,要有控制,动作要轻,主力腿贴紧地面,膝盖伸直固定不动。接下来的动作是挺腰,靠腰部的力量往上挺,下半身保持仰卧状态,做一个8拍,换腿再做一个8拍。同学们一起来。(生先看再做,教师重复讲解动作要领,提醒学生注意安全,表扬做的好的同学)
师:加上单吸腿的动作,即单腿绷脚背往上,共2个8拍。
(生在老师的口令下做,教师巡视)
师:前面两个动作连起来做4个8拍。(生按口令做,不
断提示动作要领)
师:让示范生做双吸腿,分腿、压跨。(生跟教师口令做,4个6拍)师:将动作组合跟音乐做。
(生不断跟音乐做,教师巡视、指导)
舞蹈设计 篇6
关键词:舞台服装设计;舞蹈表演;影响
中图分类号:J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226-01
在河南省第七届专业舞蹈大赛及第三届河南舞蹈“洛神奖”评奖活动中,郑州歌舞剧院选送的11个舞蹈节目里独舞《那片天空》、《屈原·楚殇》、群舞《绿意》等作品都得了奖。这些舞蹈作品不仅题材丰富,现代舞、民间舞、古典舞舞种齐全,更体现出舞台服装设计在舞蹈表演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并有着自身的创作规律。展示了无论是舞剧还是歌舞,舞台服装设计必须基于对编创细致入微的理解。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尤其是要抓住人物特征进行,当然导演、表演、舞台美术、灯光诸因素要是应当予以考虑的,尤其是要考虑结合戏剧风格和演员自身的条件特点,在此基础上,发挥主观想象,通过服装制作完成舞台服装的设计。通过这些舞蹈作品的展现,我浅谈几点对服装设计的认识。
一、舞台服装设计的具体表现
舞台服装设计的本身特征就决定了其与一般的服装有着很大的差别。它不是单独孤立完成的,而是与演员,灯光布景等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而且塑造舞台形象手法会因时代、地区的不同而不同。在这个过程中,设计的服装首先要帮助演员塑造角色形象,因为其本身是为人物形象而存在的;其次要能够为演员的表演和活动提供便利;第三点就是要契合全局的演出风格;最后要能够满足观众的审美要求。以上这些舞台服装设计方面的基本要求与特点作为一个统一体,也无可争议地成为一个剧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如前所述,舞台服装只是塑造角色外部形象手段之一,而角色本身则是由形体、动作、声音、表情、服装、化装等成分构成的。服装设计通过直观化的形象包装来表现一定的戏剧内容,它存在于特定的戏剧空间与舞台场景之中。因为来源于生活服装,舞台服装要合乎时代的历史考据,不能凭借设计者的主观臆断进行。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时代背景、社会情况、地理位置、环境特点、故事情节等诸多因素都是舞台服装设计者需要考虑的,并基于这些因素和剧本内容要求设计舞台服装。真实地再现了剧中的年代的服装才能增加剧情的可信度,使得故事更具真实性博得观众信任,从而使得观众更好的理解戏剧情节。
二、舞台服装的独特性
(一)舞台性。
舞台性是舞台服装的根本属性,在设计舞台服装时,必须首先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舞台性”对于于服装设计要求就是要考虑在舞台灯光照射下的变异性。众所周知,舞台服装的颜色会因灯光的不同亮度、不同角度、不同颜色而会有所不同。
(二)艺术化。
舞台服装不同于生活化的“时装”,而是在生活化的基础上提炼加工的艺术化服装。所以也是“艺术服装”,这是舞台服装的另一大特点,设计舞台服装时同样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所谓“艺术化”,包含许多具体内涵,其中主要有下列几点:民族特点、地域特点、人物特色和艺术风格。
(三)时代感。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也有一个时代的服装,舞台服装设计也要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时代感。如历史题材的剧目就要充分体现当时的历史服装特点;现代题材的剧目,就要显示新潮、时尚的现代感。新时代、新款式、新纹样、新色彩绝不应该是历史的重复,而是新时代舞台服装设计特色和设计师的新感受与优秀遗产的融合,是新生命的诞生。当今生活服装潮流的流行色、流行风格的趋势,特别是近几年流行的华服,无论从款式盘扣、右开襟或中开襟、立领、马甲,从色彩红、黄、黑,还是层出不穷的面料;无论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还是法国 PV 面料展示的世界流行趋势,无疑要求设计师要用现代的眼光和艺术想象及美学知识进行取舍、提炼、夸张、综合。
三、舞台服装设计的影响因素
(一)剧本因素。
舞台服装设计行走于规定情景和特定空间里。反复阅读剧本,揣摩剧情,做到深刻理解是每个设计师着手之前的必修课。紧扣剧本内容,设计者尤其是要对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信息进行研究。(1)时间信息。设计者必须要明确故事发生的年代或时期,做到心中有数。(2)地点信息。舞台背景与情境,很大程度取决于地点,因此设计者必须考虑其对服装的影响。(3)人物信息。人物信息收集是舞台服装设计最关键的工作。人物在剧情中的作用、地位及其性格特征直接影响到舞台服装的定型,因此在阅读剧本和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予以充分重视。设计者要通过揣摩和分析,用服装语汇将人物形象表现出来。舞台服装设计的准确性和深刻性来源于人物信息的全面性,人物形象的着装设计是设计师对剧本、角色的诠释,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形象的触发、形象的构成和形象的完善。
(二)导演因素。
面对不同的剧目,导演所执导的风貌是不同的,面对同一个剧目,不同的导演所执导的风格也是存在差异的。在这种情况下,舞台服装设计师就必须要考虑导演的风格乃至于性格,并能够应事之变。在与导演沟通交流的基础上也不能丧失原则性,正确的观点与看法设计者还是要予以坚持。一般情况下,导演风格大致可分为三类:(1)写实型。他们往往艺术风格上追求的特点是厚重、质朴而具真实力度,他们一般情况下强调戏剧的整体写实风貌,同时也要求协调与主观创意的关系。(2)写意型。剧目的形式意味是这一类型的导演的首选目标,在具体的手法和手段上,他们多采用象征手段和意象手法。在这种情况下的创意设计使得服装所呈现的面貌既符合剧目的整体风格又具备独立的审美特征。(3)前卫型。反对守旧,推崇新思潮、新理念,艺术思想较为激进是这类导演的主要特征。总而言之,无论是舞台服装设计的创作走向还是艺术思想以及表现观念和运用手段等都要考虑导演的影响作用,并能够在不同的导演的执导下,进行独具特色的构思。
(三)演员因素。
除了剧种,剧情和导演风格基本因素外,演员的生理特征和身体尺寸也是设计师在设计舞台剧目服装需要考虑的。为了产生的良好的视觉效果,舞台服装的设计必须认真审视,演员因素,尤其在服装制作阶段演员的形体尺寸对服装的形态控制至关重要。因为,舞台服装是为人物形象而存在,而不同气质的演员演绎同一个角色以及让同一个演员去演绎不同的角色当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浅谈舞蹈服装设计的色彩运用 篇7
关键词:色彩,服装,情感,运用
五颜六色、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 色彩使世间万物充满情感, 显得生机勃勃。色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它无处不在。如果人类生活中缺少了色彩元素, 是难以想象的, 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离不开色彩。大自然中充满了五彩缤纷的色彩, 人类惊叹于这绚丽多姿的世界, 同时不断将这些五光十色的元素运用到生活中, 而服装从其特有的角度, 见证了人类社会物质及精神文明进步、发展的进程;服装色彩的功能则是向人们传递信息, 表达其特定的意义。在设计中, 色彩刺激着人的感官, 营造出美的氛围, 更能鲜明、强烈地刺激着人的视觉, 震撼人的心灵, 从而成为服装中重要组成部分。每种颜色都有特定的联想和象征意义, 带给人心理的、生理的影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不同时代对服装色彩赋予不同的理解, 它的产生就有了社会象征性、自然审美性和生活实用性的特点。
在历史的长河中, 人类将自然界的色彩与自身的情感体验相关联, 并且赋予其特定的象征意义。色彩的感情和联想, 与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无处不在, 人类生活中经验、习俗、环境、地域、民族、年龄、性别的差异会导致对色彩的感情认识不同。色彩本身并无任何感情内容, 通过人们的联想、习惯、审美意识等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同时赋予色彩以人类的感情因素。服装色彩同样由于时代、地域以及民族、阶层的不同, 从而体现不同的情感意义。但一般来说, 色彩感情联想是有共性的。
在现实生活中, 随着科学的发展, 社会在不断进步, 人类对于色彩的研究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服装色彩的功能正被广泛地应用。在历史的长河中, 人类在与自然界的交流过程中, 色彩逐渐被赋予了更加广泛的情感象征意义。例如黄色代表高贵、明朗、幸福和希望, 在古装戏中, 黄色则代表至高无上的皇权;红色象征红火的生活, 给人热情、活泼、热闹、喜庆、幸福、吉祥、信心十足的感觉;白色象征纯洁、无私、明快、朴素、神圣、奉献、善良与信任;蓝色代表宽广、深远、永恒、理智和诚实, 犹如宽阔的海洋;黑色则象征权威、崇高、严肃、刚健、、内敛、执著与创意;绿色代表生命、青春, 象征自由、和平与安全, 给人希望。毫无疑问, 色彩的感情内涵极其丰富, 那么, 作为设计者我们如何能把它的语言, 它的内涵, 准确地运用到舞台服装设计领域中, 特别是应用到舞蹈服装上进行艺术创造呢?
舞台服装源于生活服装, 但又有别于生活服装。所谓的舞台服装是指演员在特定的场合进行演出时所穿的经过艺术设计装饰和选择后的服装、鞋帽及配饰等。它是塑造角色外部形象、体现演出风格的重要手段之一。观众在观看演出时, 对五光十色、流光溢彩的舞台服装会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受。同时, 舞台服装又能通过色彩和质感反映出对剧中人物的心理。而舞蹈服装是最具代表性的, 与其他舞台表演形式相比, 舞蹈本身失去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只能以抽象的肢体语言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一个舞蹈作品演出时, 先声夺人, 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服装或人体的色彩, 而后才是款式和质料。可以看出在舞蹈服装设计中, 色彩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舞蹈作品中, 服装象征性色彩的运用对塑造人物的情感、心情、身份及音乐情绪的诠释都有着极特殊的象征意义。在舞蹈服装设计中, 色彩的情感象征性是表现舞蹈作品有效的手段, 能恰当地为其设计的人物服务。例如:盐城地方风情舞蹈《湿地流翠》讲述的是一百多年前被英国人掠夺去的麋鹿回家的故事, 该舞蹈服装用大摆裙加泛年代头饰, 主要通过服装色彩的变换, 服饰同时也作为道具, 运用拟人化的手段, 配以音乐诗朗诵, 把麋鹿当作孩子, 在母亲深情的呼唤中终于回到自己的家园。舞蹈中有一群少女, 服装色彩一开始全部运用绿色, 绿色象征着生命、象征着万物复苏生长的希望, 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 绿色的大摆裙整个舞台舞动起来, 一下子就凸显出水绿盐城、湿地之都的特点。接着伴随朗诵, 加上了灯光、音响以及电脑特技, 服装色彩全面拉开, 红色和黄色交织在一起, 用极富装饰性的手法, 充分展现了麋鹿回到自己家园后甜蜜酣畅的心情和幸福美好的生活, 令人遐想。
舞蹈设计 篇8
课改前的高中音乐教学仅仅停留在音乐的“鉴赏”阶段,大致以音乐作品聆听赏析式的单向传授为主,学生也只是简单地接受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少有互动,更没有实践探知的行动和能力的培养。当然,这也与很多现实因素有关。比如课程设置不科学、师资力量薄弱等。虽然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评价能力,增进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之一,但内容、形式过于单一,已无法满足新时代高中生的需求。
二、高中“音乐与舞蹈”课型设计的探索
为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的时代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对音乐的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需求,高中音乐课程在内容上进行了更大的拓展和延伸,加入了五个新模块的选修学习,其中就包含了“音乐与舞蹈”。音乐与舞蹈是水乳交融的姊妹艺术,任何一种舞蹈都必须根据音乐的节奏来进行创作、表演。“音乐与舞蹈”是一个全新的艺术综合教育课程,在高中阶段开展“音乐与舞蹈”的教学,让音乐教育与舞蹈教育共同发挥德育方面的熏陶和培优作用。以下主要从实用性的角度,对高中“音乐与舞蹈”的课型设计进行有益的探索。
1. 以舞蹈鉴赏的课型设计
舞蹈鉴赏是围绕某一具体舞蹈作品展开,以观赏体验为主要教学形式。借以分析舞蹈作品、介绍有关舞蹈基本知识等为辅助手段,通过欣赏、比较、等具体学习方法,配合教师的适当指导,学生开展自主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舞蹈鉴赏能力,增加学生舞蹈文化修养,提升学生舞蹈审美能力。同时,为了使学生获得深刻的视听体验,教师应认真设计有效的问题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和阐释作品,表达自己的独特审美感受。例如,在舞蹈作品的赏析环节中,如果先讲授理论,再播放相应的作品让学生自己欣赏,这种教学方法不适合高中生的学习,学生往往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学生们没有舞蹈基础,听完理论后,欣赏作品还是看不懂。经过教学实践和摸索,在教学生进行作品欣赏时,可分五步来完成对一部作品的欣赏,即“欣赏一分析一提问一再欣赏一总结分析”:先让学生欣赏作品,然后让学生以自己的直观感受来分析作品,接下来老师提一些提示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欣赏作品,最后先由学生回答问题,再由老师总结分析作品。这样,学生们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对舞蹈作品的感受逐步加深。分析过几个作品之后,学生的赏析能力明显提高。
2. 以舞蹈实践指导的课型设计
舞蹈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实践指导课型是“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中所采用的另一主要课型之一,它是继舞蹈鉴赏体验课之后的内容延伸与拓展。本课型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舞蹈审美能力及表演能力。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学生从中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感受舞蹈表现力,增强自信心,挖掘具有舞蹈潜力的学生,丰富学生的舞蹈素养。在每个单元的舞蹈作品鉴赏与体验之后,以程度适中的短小舞蹈组合为主要学习材料,以实践指导为主要学习形式。在教师规范的示范下,再加上生动形象的必要文字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舞蹈组合的要点。
形体训练是实践指导课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也是舞蹈教学和表演前的有效铺垫。选择适合高中学生形体训练的动作是教师课前认真准备的内容之一,应根据学生具体的身体状况,进行动作的设计安排,真正达到舒展身体、拉伸韧带的效果。另外,老师准确到位的肢体示范、语言的提示,也能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指导。除了舞蹈动作的学习外,舞蹈素材选择也应立足教材本身内容。因为各个地区学校的不同班级的学习主体程度差异,老师应根据教材中的组合学习内容进行删选、整合。学习的舞蹈组合素材还可以根据每个班级的具体情况和教材内容进行精心编排、设计,难易度适宜的舞蹈训练,确保课堂教学的成效性。当然,在具体舞蹈实践的教学环节中,学生与学生间的合作关系,也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相当注重的一个环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配合表演,不仅能让他们在自我表现中陶冶,更在与他人合作中享受团队表演的和谐与愉悦,体验舞蹈深层次的美。
三、总结
本文对高中“音乐与舞蹈”的课型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对目前“音乐与舞蹈”教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可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目前的教学。当然,本文并不完善,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摘要:《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对课程的内容有了新的设计,其中包括新的模块:音乐与舞蹈。但是课标中没有设定其应该如何开展具体的教学建议。这给学校、老师、学生都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本文围绕课标,结合教学经验,对高中“音乐与舞蹈”的课型设计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希望对改进其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音乐与舞蹈,课型设计,探索
参考文献
[1]王欢欢.《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下“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探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舞蹈设计 篇9
创意有时候就像一阵风, 那一瞬间快速的拂过你的念头, 下一秒可能就捉握不住, 所以平时很好的思维方式和记录习惯会为你以后的创意提供更多更好的灵感, 一位老师有个习惯, 就是喜欢在半梦半醒中任凭思绪天马行空, 在醒来的一瞬间, 就用笔记下这些的混乱却创意无限的思绪, 我回家后躺在床上试了一下, 发现, 这真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 躺在床上闭着眼睛, 貌似什么都没看见, 但是却能够看见更多更新奇的思想在脑海中成形, 这种没有目标, 没有策划, 没有规则的异想, 却如创意的泉涌, 让人觉得酣畅淋漓。
好的创意设计师就要有一颗勤于自由思考的脑子, 好的设计是从庞大的浪费中诞生的, 因此有人认为要“以量转质”, “获选提案的质量与舍弃腹案的数量成正比”。总而言之就是继续不断的动手指。原田进在设计过程中, 曾为了设计一个标志所描绘的创意草图往往超过2000个。往往涉及创意的构思的提出是从涂鸦开始的, 即使事先周到的准备好概念、策略等逻辑性的信息, 也不能马上自动生成形状。设计师们能够做的事, 就是引导出形状来。相依解释来决定模拟的事还很多, 但因为都必须置换为感性讯号, 所以一定要从动手开始。
二、自由的环境
理想的创意设计提案环境现场, 大家都能自由的交谈, 有如展览会开幕酒会般的气氛。
但是越是历史悠久的传统的大公司, 就越偏向传统会议的风格, 全体成员沉闷的端坐在座位上的时间就越长。沉闷的环境常常让人不敢言语, 思维也很局限, 所以在提案现场, 设计师在完整说明以后, 可以补充说:“还有其他更加细节的设计, 机会难得, 可以靠近观赏。”然后全体成员就会从座位上站起来。最初大家还是会有所顾虑, 但是同仁之间逐渐开始谈论, 气氛就会变得和缓和愉快。
如此, 通过让每个人尽情发表出个人见解, 设计的原型就会逐渐浮现。
三、自由的创意不代表胡乱涂鸦
在创意的过程中自由能够很好地发散思维, 开拓想象, 但是, 好的创意, 无论在创意的过程中如何的随性随意, 却并不代表自由的创意就是胡乱的涂鸦, 作为设计师自然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 例如说视觉语言, 圆圈传达善意, 三角形传达稳定, 向右上倾斜的线条传达成长等。
好的创意标志设计都有它遵循的一定原则和目标:
<先进性、未来性>——是否为先进的设计
是所谓前所未有、最尖端、试验阶段、未知形象, 融通未来感、宇宙感、计算机感、数字感和高科技感。具体可采用透过光纤和雷射光线、尖锐的斜线、金属表面、塑料感等人工美的形式。这些和“自然感”、“人性”形成对比。
<活动性、跃动性>——是否为朝气蓬勃, 有灵气的设计
是好像现在就要开始朝气蓬勃的舞动起来的形象。强有力的向右上方倾斜的设计科带给人活动的印象。形状不像四角形或三角形一般有稳重安定的底边, 而应该是处于好像马上就要倾倒的不稳定的状态, 因此与稳定感相对。
<时尚性、知性>——是否为时髦的设计
这是在表现与说明上均最有广度也最有难度的形象。是一种都会的、时髦的、有知性的、成熟的现代风格形象;是细线条的、知性的、精致而华美的形象, 却没有强大的力量。接近“国际性”的形象, 但并非单靠使用拉丁字母西化就能表现国际感。必须质朴、创意, 同时富有必然性和意外性, 体现机智和自我主张。如果只是追求表面化的造型处理, 就会被认定为肤浅的形象。实际上即使企业还没有进军国际, 也要能有效传达出作为有全球视野的国际标准企业的形象, 同时为了影响年轻人对异文化的憧憬也必须要具备国际感觉
<崭新性、新奇性>——是否为耳目一新的设计
前述的先进性是科学性的新形象, 这里则是艺术的、文化的、时髦的新形象。所谓“新”的表现非常暧昧, “现在不太熟悉, 但有未来的感觉”。但所谓的现在的不太熟悉, 是指在设计的“耐久力实验”还没有完成。虽说是“崭新”的, 需要保持10年的新鲜度, 但是在品牌化时, 像前卫艺术一般又是以来首次登场的设计是不能使用的。这里的崭新, 是指曾经被视为美术世界里前卫艺术但已经稍微适应时代的程度。
<亲近性>——是否为一般人能接受的设计
是看着就能带给大众亲密感和安心感的形象。
人会对什么样的形状感到安心呢?答案是对熟悉而且觉得美好的东西。因此就是认定与先进性、未来性、崭新性、新奇性完全相反的保守形象。亲近性在大部分企业品牌化策略中都不是最重要目标的形象标准, 但对流通。零售业和食品加工销售业, 则是必定被提到的形象目标。
<信赖性>——是否为安心的设计
这个也是保守的形象, 是所谓安定感、安心感、城市感、坚实感的形象;是沉稳的四角形和三角形这些稳定的形状, 与倾斜不稳定的溪县所呈现的“先进性、未来性”、精力充沛的“活动性、跃动性”是相反的形象。这也被推举为诸如金融机构、政府机关、医院和学校等行业的形象目标。
<独特性>——是否独特而又有个性
就是既有个性又独特, 别无类似。
也有人认为绝不可能存在所谓前所未有的独创性创意。在被如此多的视觉物包围的现代, 如果将形式加以分解, 一定会与历史上某人设计的标志重复。
因此所谓独特性, 可以允许零件部件一样, 但应该是绝对唯一的组合。同时, 即使该创意偶然在世界的其他地方找到了, 只要创意与该企业的理念与策略一致, 换句话说只要存在必然性, 就可解释为独创的。作为衡量独创性的标尺, “机智=wit”这个视点很重要。机智是令人惊讶的幽默。因为机智是改变视点的表现, 所以那个新视点就变成独创性的。
<传达性>——是否能让人看得懂
审视那个设计能否传达意义?经过说明是否容易了解?从前的标志多使用花、动物和工具等任何人都能明白的具象事物来传达意义, 但是因为传达力有其极限, 最近的标志都是抽象化的。因为抽象形状有较强的直接诉诸感性和无意识的力量。从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去捕捉设计的踪影是设计的自由, 在不同领域的完善是设计的拘束, 这是一个有张有弛的过程, 也是设计创意有趣且实用的过程。这就像是在盒子中跳舞, 设计就是盒中的舞蹈。
摘要:我们在设计创意的过程中常常能够感受到设计过程的自由, 从构思到成形, 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尽情地创意, 天马行空, 不常去课堂, 躺在床上, 不用演算, 甚至不用博览群书, 只需要一支笔。设计又是局限的。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氛围有不同的时代差别和人群接受度,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行业属性, 不同的企业也有不同的经营理念, 甚至于企业决策者的性格、喜好, 受众的消费程度都要在设计的考虑范围之内, 虽不用博览群书, 但是要做一名好的创意设计师就必须要各种不同知识的汇集, 方方面面, 面面俱到, 所以设计创意是一个自由且拘束的过程, 我们热爱设计, 因为它可以让思维无限驰骋, 我们热爱设计, 因为它规范严谨, 系统分明。
关键词:创意,设计,自由,严谨
参考文献
[1]《设计品牌》, 原田进。
舞蹈设计 篇10
一、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的相关现状
(一)学生素质不理想
学校在进行学前教育的招生工作时,并没有对学生的舞蹈功底进行相应的考核。少部分学生在报考学前专业后,进行了相关的专业培训,而绝大部分学生在报考的过程中,仅凭着自己的喜好报考了学前教育这门专业,缺乏对舞蹈的基本认知。学校虽然会对学生的进行相关的训练,但由于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年龄偏大,骨骼已经基本定型,造成其在软开度、柔韧性等方面可塑性较差,对舞蹈的领悟力和模仿力不强,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系数,给学生未来的舞蹈学习带来挑战。
(二)舞蹈教学课时分配不足
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开展,舞蹈教学的课时数较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仍未满足现实学前教育专业中对舞蹈教学课时数的要求。舞蹈是一门需要不断训练来增强相关专业性和技术性的一门学科,为了更好的开展今后学前教育的教学工作,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多个舞种的理论与实践能力,面对课时缺乏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课时数内完成大量的舞蹈学习任务, 则是学生与老师需要共同面对的难题。
(三)舞蹈教师专业技能亟待提高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使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对舞蹈老师的专业要求也随之提高。由于舞蹈教学只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部分,聘请的教师在专业程度上与专业院校的舞蹈教师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成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停滞不前的原因之一。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某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授课教师毕业于专业的舞蹈院校,其对舞蹈课程的教学方案有明确的安排,针对不同舞蹈基础的同学,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使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功底较其他院校学生相比,有着显著的提高。俗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优秀的教师才会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具备专业技能的舞蹈教师是提高现阶段学前教育舞蹈课程的基础。
(四)课程评价过于片面
笔者在对各高校舞蹈教学进行分析时发现,以舞蹈知识理论来评价学生的成绩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舞蹈教学因其独特的专业性,故有别于其他知识理论学科,在笔者看来应该是以舞蹈技能为主,舞蹈知识理论为辅。学校过于重视对舞蹈知识理论的考察,忽略了对舞蹈技能的考察,不仅会引起学生的不满,也难以考察舞蹈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设计的相关创新
(一)寓教于乐,提高舞蹈教学的趣味性
舞蹈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教授的内容包括古典舞、现代舞、芭蕾和由藏族舞、维族舞等组成的民族舞。学生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去学习大量的知识理论和舞蹈的实用技能,长此以往,逐渐消磨了学生学习舞蹈课程的积极性。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例如,在讲解古典舞时,从古典舞的起源开始讲解,课堂中期穿插一些关于古典舞舞者的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民族舞由蒙古舞、朝鲜舞、傣族舞、藏族舞以及维族物组成。以蒙古舞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解蒙古舞时,以蒙古族的民族特色为起点,为学生们讲解蒙古族悠久的历史,播放动听的蒙古族音乐等。许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招生之前并没有接触过舞蹈,对舞蹈没有多大的兴趣爱好,所以舞蹈技能的第一课就显得尤为重要。上课之初,教师需要向学生们展示一段或优美或充满激情的舞蹈,吸引学生们的眼球,让学生们感受到舞蹈的美。北宋教育家张载曾说过“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有效地提高舞蹈教学的趣味性,可以使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变得事半功倍。
(二)让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
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走入各大高校的课堂教育中,实现科技与教育的完美结合。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讲解舞蹈知识理论时,可将理论与图片、音乐结合,将学生从枯燥乏味的理论中解放出来。在传统的舞蹈技能课上,一位老师同时要面对多个学生,老师既要在前面为学生展示舞蹈动作,又要去纠正学生的姿势,往往一节课下来学生觉得自己没有学到什么,教师本身又会觉得特别乏累。将多媒体引入舞蹈技能课,可先由教师播放本节课需要教授的舞蹈动作,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让学生对本节课程有了大致的了解。由于教学视频的存在,教师不用一遍一遍的反复示范动作,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来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舞蹈动作的掌握情况,控制教学视频的播放速度,让学生了解舞蹈动作的难点与重点。这种将多媒体与舞蹈技能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为教师节省时间,加快教学进度,也可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及时对教学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 其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与传统方式相比,有显著提高。另外,将多媒体引入课堂,增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从教授学生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教学实用性,为学生搭建教育实践平台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多从事相关的幼儿教育工作, 在幼儿教育的工作中,教学的实用性和基础性是未来工作的重点之一。在许多学校的舞蹈课程中,由于学时数有限,教师往往将精力多放在舞蹈知识理论和多个舞种动作的讲解方面,忽视了舞蹈基础课程。在招生时,学生舞蹈素质参差不齐,所以要加大学生在舞蹈教学初期的基础训练课时数,使学生具有过硬的基本功,为以后各个舞种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儿童编舞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工作的一部分,很多毕业生在工作中都会面临会跳不会编的问题, 在学校的教学中,教师只是把各个舞种分开交给学生,学生不懂得如何融会贯通,将多种舞蹈形式改编成适合儿童的舞蹈动作。舞蹈教师应在提高学生舞蹈水平的同时,注重学生对舞蹈精髓的引领工作,打造全方位人才。为了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更好的发展, 学校应每年举办一次编舞大赛,增强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提高对舞蹈的实际运用能力,为学生搭建教学实践的有效平台。
(四)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客观地评价每一位学生
传统的舞蹈教学评价机制相对来讲比较单一,不能用客观、科学的方式去评价每一位老师与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老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心态,必须从当前的舞蹈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出发,因地制宜,增加对学生语言能力和审美观念的考察,逐步建立起一套综合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达到能够科学、客观的评价每一位学生。
三、结语
随着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得到了极大的重视,但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虑,仍存在许多问题。舞蹈教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组成部分,在未来幼儿教育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学校应加大舞蹈课程的课时数,提高生源素质,增强舞蹈教师本身的专业技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课程,增强学生对舞蹈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学前教育专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摘要: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用其独特的肢体语言表达着人们的思想情感。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幼师作为学前教育的主体,承担着培育幼儿的重要任务。舞蹈教学作为学前教育的一部分,对幼儿未来的艺术培养与肢体锻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故笔者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现状出发,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设计进行相关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现状,创新分析
参考文献
[1]侯颖.探析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创新[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07.
[2]陈小柏.学前教育舞蹈课堂教学创新思路探究[J].时代教育,2014,06.
[3]刘芸.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几个问题[J].艺术研究,2011,41.
[4]王一茹.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教学的改革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13,04.
舞蹈技巧对民族舞蹈的影响研究 篇11
关键词 舞蹈技巧 民族舞蹈 影响
舞蹈最初并不是一种运动,还是一种更为庄严的带有宗教性质的活动,它在中国古代最开始是作为祭祀或者礼仪出现的。后来人们发现舞蹈这种形式既能够表现艺术美感,又能够让人的身体充分运动起来,舞蹈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大众化的艺术活动。民族舞蹈在我国的舞蹈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是表现我国众多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载体,是对民族特点的最直观的诠释。舞蹈在进行中需要注重技巧,尤其是民族舞蹈,掌握好技巧能够最大程度让观众体会到各民族的文化内涵和舞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一、舞蹈技巧概述
技巧区别于天赋,它指的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而掌握的一种能力。对于舞蹈技巧来说,就是指通过舞蹈者对于舞蹈本身的理解,不断地进行创新性的训练,以达到较好的艺术表现效果的能力。
对于舞蹈技巧来说,大致上可以分为下面几种类型:首先是对身体的各种极限的控制和动作创新,从而让观众欣赏到这些动作组合构成的艺术美感。舞者最重要的舞蹈载体就是自己的身体,充分地利用自己的身体是最直接的舞蹈技巧;其次是借助于各种道具。人的身体毕竟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某些情况下舞者需要借助于一定的道具来表现,常用的道具有扇子、刀剑等等,根据不同的舞蹈类型选择的辅助道具也是不同的;再次是服装和妆容的搭配。很多人认为这并不是舞蹈技巧的一种类型,实际上广义的舞蹈技巧是包括服装和造型的,舞者经过长期的训练,能够准确地选择与舞蹈相契合的服装,这其实也是一种能力的展现。
二、民族舞蹈技巧的特点
首先,民族舞蹈技巧具有民族性。这是毋庸置疑的,民族舞蹈的技巧一定要表现出民族的特征,否则这种技巧就失去了意义。其实不仅对于舞蹈,对于整个民族的文化来说,鲜明的民族特征对于这个民族来说都是最基础的东西。民族舞蹈既然要体现民族特征,用舞蹈的形式将本民族与其他民族区分开来,就不能忽视民族性。
其次,民族舞蹈技巧具有风格性。舞蹈风格不可能一蹴而就迅速形成,它都是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淀自然形成的,它是民族的文化内涵的最直观地展现,所以一定是有自己的特点的。民族舞蹈技巧一定要展现出风格性,将民族舞蹈的民族特征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最后,民族舞蹈技巧具有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是说舞蹈的技巧可以用在民族舞蹈上,但是民族舞蹈的技巧却不能够通用在其他的舞蹈类型上。这是因为民族舞蹈的技巧是通过民族舞蹈的特点凝练出来的,是要体现本民族的文化特征的,应用到其他舞蹈类型中就违反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三、舞蹈技巧对民族舞蹈的影响
首先,能够极大地提升民族舞蹈的价值。适当的技巧对于民族舞蹈的价值提升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它能够更加淋漓尽致地将民族舞蹈的特点展现出来,体现出民族的文化内涵,民族舞蹈在技巧的辅助下得以升华。反过来说,如果不注重舞蹈技巧,不仅无法完全表现民族舞蹈的特点,甚至会扰乱人们对该民族的正确认识。
其次,能够增强民族舞蹈的艺术张力。舞蹈技巧对于舞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同过各种细节的展现,人们能够从舞蹈者的举手投足中深刻体会到该民族的文化底蕴,将该民族的文化特点最大程度地发挥。细微的动作无论是柔美还是壮阔,都能够给观众带来视觉上和心灵上的双重冲击。
最后,能够增强民族舞蹈的情感表达。舞蹈都是要表达一定的情感的,这种情感正是通过舞者的肢体动作和音樂的搭配去展现的。合理的舞蹈技巧能够让这种情感的表达更为猛烈,观众不断地受到各种舞蹈技巧的冲击,会对民族舞蹈的情感体会地更为深刻。舞蹈技巧在情感表达方面起到的作用是自然的而不是刻意的,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跟随者舞蹈者设定好的情感线索在走,优秀的舞蹈技巧甚至能够最大程度上连接舞蹈者和观众的心灵。
四、结语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现实生活的其他领域,人们往往很少能够体会到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而音乐、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则是人们了解和体验少数民族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不同的民族因为历史的原因造就了不同的情感逻辑和文化内涵,所以对于各民族舞蹈来说,其风格是迥异的。舞蹈者应当充分掌握舞蹈技巧,将民族舞蹈所要表达的本民族的特点和情感线索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让民族文化通过这种艺术形式永远流传下去,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创新,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马云霞,杨敏,潘薇佳.民族舞蹈技巧技术[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2]肖灵.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1).
[3]曲诗蒙.民族舞蹈技术技巧的课程设置及应用研究-以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为例[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舞蹈设计 篇12
“顶层设计”一词是在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 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审议和批准后而提出的。最初引起关注的主要是经济学、管理学、以及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 把“顶层设计”运用的体育学领域, 尤其是体育舞蹈教学改革的方面的研究成果甚少, 李斌在其论文中对我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构想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这表示体育界开始逐渐关注“顶层设计”与体育之间的关系。
对于什么是体育舞蹈教学“顶层设计”的内涵?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和自己对体育舞蹈教学改革理解, 把它初步定义为:坚持用系统的、全面的、发展的视角, 审视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改革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内部因素, 以及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要用重点、有关键的对体育舞蹈教学改革领域进行针对性研究, 实现统筹、兼顾、协调、和谐的发展目的。也就是讲, 我们要改革和发展什么, 改革和发展的困境是什么, 以及我们怎么样去改革和发展的问题。
2、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学改革“顶层设计”现实困境
2.1、教学改革共识的缺失
纵观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采取全国统一性的方针, 国家开展统一性课程教学模式是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 是国家教育意志的体现, 在特殊时期, 这样的“顶层设计”也是符合当时国情的, 有利于国家的向心力、凝聚力, 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纵观当前的教育教学模式, 基本上还是进行自上而下的统一性的模式, 虽然, 比以前的教学模式有了一定的自主权, 但是本质上还是进行国家下达的教学文件为准, 培养统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经济的发展, 相应的教育教学模式也应随着经济进行配套的改革和发展, 但是自从体育舞蹈作为一门专业进入体育院校到现在发展也有十多个春秋, 期间的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以国家和学校下达的培养目标为依据, 这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已经不符合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了, 国家教学改革决策者、教学改革设计者 (专家) 、教学改革执行者 (地方、学校、教师) 在教学改革的问题上, 很难达成共识。决策者、设计者、执行者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是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 短时间改变这一现象, 也不切实际。
2.2、教学改革动力的不足
动力不足, 就会导致改革出现阻碍, 就会拖延改革的进程, 影响改革的总体规划。当前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学出现这样的局面, 一是国家出台的相关课程教学标准不符合当前体育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实际需要, 二是, 一线教师将最新的国外教学理念引入课堂, 进行盲目的“创新”教学, 并且有的还盲目的进行抵制和排斥国家颁发的相关文件。完全忽视国家的相关规定。导致两极“分化”严重。严重影响了体育舞蹈良性健康发展。一线教师是体育舞蹈教学的主体, 但却游离在设计层和决策层体制之外, 他们只能按照决策层和设计层制定出来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 却不能表达自己的实际经验和感想。不能把自己最深刻的教学经验融入到国家相关决策层和设计层制定的政策里去, 这就导致了他们的教学热情不足, 动力减退, 影响改革进程。
2.3、到底是谁来进行“设计”改革方向、路线
“顶层设计”是一个科学决策, 它代表着国家的权威, 不能由个别政府行政官员进行凭空乱想, 然后就开始盲目撰写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等相关代表国家权威的文件, 也不能用某个专家进行纸上谈兵, 忽略了实践经验和市场客观需要。决策者是行政者, 是颁发文件的部门, 专家是研究者, 是方案的总体规划设计者。但是光有一个设计者和行政者, 而没有实际操作者根据自身经验和社会的需要而进行客观反映, 那么设计出来的方向和路线就会出现偏差, 就会走弯路, 因此, 设计是一个多方面的合作, 是由实践者进行信息反馈, 研究者进行科学研究, 决策者通过行政手段进行颁发权威文件的这么一个多合作、谋进步的设计过程。
3、我国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学改革“顶层设计”
3.1、寻求参与主体普遍认同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学改革“顶层设计”是一项集决策层、研究层、执行层为一体的艰巨任务, 它需要各个层次的参与者共同努力, 共同协作, 征得广泛认同才能发挥出最大效力。这就需要执行层自下而上的将实践经验和学生需求提交给研究层 (专家) , 专家进行科学分析和论证, 制定出一套可行性高、符合当前国情的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学改革方案, 然后由决策层和研究层进行商讨, 最后做出“科学决策”。最后再有决策层进行权威发布, 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当然, 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能对全国执行统一的模式, 各别地区可以进行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教学。
3.2、要基于我国体育舞蹈发展和市场的实际情况
我们经济要发展, 必须要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当然, 高校培养出的各个行业的高素质人才最终目的还是服务于社会的。因此, 我们体育院校在培养体育舞蹈人才时, 一定要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 培养出与其“配套”的体育舞蹈人才, 从而当学生毕业时直接进入社会创造自我价值, 创造社会价值。当前我国体育院校体育舞蹈培养的方案还是与其他体育学科的目标基本一样, 没有其自身的个性特点, 据相关报道显示, 我国体育舞蹈专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加, 进入体育舞蹈俱乐部, 或者高校, 以及进行自主创业是比较常见的择业目标, 但是比例显示大部分还是进行体育舞蹈培训机构 (俱乐部) , 这就需要高校在培养体育舞蹈人才的时候, 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不能一味的注重技术和技能, 而忽略了他们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这些与其毕业后直接要面对的问题, 在现在体育院校体育舞蹈课程中涉及的极少, 各个高校只注重学生的专项技能, 一味的注重金牌效应, 从而导致许多学生进入社会只会技术, 不懂教法。理论知识和综合素质欠缺是他们急需弥补的漏洞。但是一线教师和研究者以及国家决策机构却把最重要的一点给忽视了, 培养目标和社会脱节, 从而导致了现在社会急需的高素质体育舞蹈人才短缺的局面。基于此, 我们“顶层设计”在进行科学决策时要根据体育舞蹈发展和市场实际需要而进行综合决策。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体育文化协调、健康的发展。
3.3、明确我国体育舞蹈人才培养理念
在进行“顶层设计”时, 最重要的一点, 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明确我国体育舞蹈人才的培养理念, 培养什么样的体育舞蹈人才理念, 直接决定了体育高校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体育舞蹈人才, 纵观当今社会, 我们培养的体育舞蹈人才应当是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但是, 当我们对国家制定的人才培养理念充满憧憬时, 却发现现实和理想是多么的不统一, 培养人才理念的过时、培养人才的无特色性、无创意性往往是导致失望产生。体育舞蹈是外来的体育舞蹈项目, 我们在培养人才理念时, 是不是可以参考国外体育舞蹈人才的培养理念, 结合本国实际情况, 进行创新性分析, 从而制定出“科学决策”。其次, 是不是可以结合我国其他专业, 或者我国优秀文化的传统教学理念, 吸取传统教学文化的精华, 多方面、多学科、多因素进行研究, 为我国体育舞蹈教学改革“顶层设计”提够宝贵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王建民, 狄增如.“顶层设计”的内涵、逻辑与方法[J].改革, 2013, 08.
【舞蹈设计】推荐阅读:
高校形体舞蹈课程设计08-02
走近舞蹈教学设计08-02
优秀舞蹈教学设计09-07
舞蹈开头的艺术设计07-13
小学舞蹈社团教学设计09-22
幼儿舞蹈创编教学设计01-06
傣族舞蹈组合创编 教学设计06-16
舞蹈创作舞蹈艺术07-05
舞蹈音乐与舞蹈结构07-14
舞蹈艺术舞蹈的升华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