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美术

2024-08-01

抽象美术(共8篇)

抽象美术 篇1

一、问题背景

关于抽象美术的解释, 在湖美版教材中定义为完全不可辨认的图像。教材中列出的抽象作品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书法作品 (如图) , 二是西方现代派的抽象画。张旭是学生早已“知道”的人, 在历史教材中就已经介绍过:张旭是草书圣手, 他的狂草“伏如虎卧, 起如龙跳, 顿如山峙, 控如泉流”, 体现了盛唐时代开拓奔放的时代精神。学生经常会在这里人云亦云地说句“张旭的草书很好, 被称作草圣”, 然后与闻名世界的中国书法之美擦肩而过。每个班只会有几个学生摇摇头说:“看不懂。”其他学生真的看懂了吗?真的会欣赏草书了吗?这种疑问促使我查明了学生的真实情况, 绝大多数学生其实是看不懂的。在多次交谈中得出了他们共同的问题。

古诗四帖局部 (唐) 张旭

二、问题的提出

草书作品中没有认识的字, 怎么看呀?“草圣”, 美在哪里?

三、问题的分析

1. 抽象艺术作品对应我们内心深入的潜在情感, 它是真实的, 需要正视。

2. 作为抽象美术的书法作品, 它的形式是怎样“美”的。很想与曾经拥有的心理体验联系起来, 能够形象地感受它。

四、答疑过程

1. 探究作品背景:学生分为两个小组, 一组按课本提供的线索查找资料, 了解草书成熟的书法背景, 另一组了解同一时期的姊妹艺术情况。

2. 资料汇合整理:两组交换资料, 在同一历史背景下整合资料。

3. 得出结论, 验证结论:课堂完成。

4. 总结反思

五、结论概述

在中国所有艺术门类中, 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书法和诗歌同在唐代达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峰, 既是这个时期最普及的艺术, 又是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术。唐代书法与诗歌相辅而行, 具有同一审美气质。其中与盛唐之音若合符契、体现出盛唐风貌的是草书, 特别是狂草。

与唐诗一样, 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初唐的书法就很漂亮。由于皇室 (如太宗) 宫廷的大力提倡, 其风度体貌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唐太宗酷爱王羲之, 《兰亭》在唐初如此名高和风行, 冯、虞、褚、陆和多种《兰亭》摹本, 是这一时期书法美的典型。它们那么的轻盈华美、婀娜多姿, 似云雾轻笼, 又精神洒落……这不正是《春江花月夜》那种“当时年少春衫薄”式的风流、潇洒和亭亭玉立么?它们与当时的诗歌气质风神恰好一致, 鲜明地共同具有着那个时代的审美理想、趣味标准和艺术要求。

《兰亭序》

走向盛唐就不同了。孙过庭《书谱》中强调“达其性情, 行其哀乐”“随其性欲, 便以为姿”, 明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 强调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性。预示着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如同李白诗的无所拘束皆中墨绳一样, 它们流走快速, 连字连笔, 一派飞动, 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不只是张旭狂草, 这是当时整个书法的时代风貌:一切都是浪漫的, 创造的, 天才的, 一切再现都化为表现, 一切模拟都变为抒情, 一切自然、客观的物质存在都变为情感动荡的发展历程, 它们所呈现的都是一种音乐性的美, 天才的, 自然的流露———“诗仙”“草圣”绝非偶然!

盛唐是一个音乐的高潮, 当时传入的各种异国曲调和乐器, 融合传统的“雅乐”“古乐”, 出现了许多新创造。从宫廷到市井, 从中原到边疆, 从太宗的“秦王破阵”到玄宗的“霓裳羽衣”, 从急骤强烈的跳动到徐歌曼舞的轻盈, 正是那个时代的社会氛围和文化心理的写照。这些音乐歌舞不再是礼仪性的典重主调, 而是人世间的欢快心音。这些音乐性的力量渗透了盛唐时期的各种艺术, 如同音乐与诗、舞蹈之于书法。

张旭书法

唐代石刻中的胡旋舞

艺术家观舞姿而进书法, 是一再流传的故事:“张颠见公孙大娘舞剑, 从而笔势益振。”当时舞蹈特征是什么?和音乐一样, 它主要也是来自异域少数民族的激烈跳动的胡旋舞, 即所谓“纵横跳动”“旋转如风”。从而, 那如走龙蛇。刚圆酋劲具有弹性活力的笔墨线条, 那奇险万状、绎智遗形、连绵不断、忽轻忽重的结体、布局, 那悠忽之间变化无常、疾风骤雨不可遏制的情态气势, 盛唐的草书不正是这纸上的强烈舞蹈吗?绝句、草书、音乐、舞蹈, 这些表现艺术合为一体, 构成当时诗书王国的美的冠冕, 它把中国重旋律、重情感的“线的艺术”, 推上又一个崭新的阶段, 反映了世俗知识分子上升阶段的时代精神。

通过对姊妹艺术与书法背景的了解, 可以形象的感受草书艺术。同样是美、同样是书法艺术, 其形式和带给我们的审美体验是截然不同的, 欣赏美的方式也因人而异, 要学会运用自己的眼睛而不是用耳朵去鉴赏。

六、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不回避司空见惯的东西, 也许会有熟视无睹;不留下含混不清的知识, 不用”感觉“去搪塞, 正视知识点, 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这次活动, 学生懂得了形式的美, 对于抽象艺术的理解也就通透了, 从同一文化底蕴的书法入手去了解抽象艺术, 远比从蒙德里安、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来的自然。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 整合了音乐、舞蹈、历史、人文等相关知识, 把知识的传授自然晋级为能力的提升, 研究探索的氛围较强。此课从历史和姊妹艺术的切入点来理解抽象的草书艺术的形式美, 开启了良好的研究氛围, 为此后的教学活动埋好了伏笔, 事半功倍, 师生受益匪浅。

七、整合教材版本与内容

湖南文艺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与舞蹈》:第一单元《舞蹈的魅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 (Ⅲ) 《文化发展历程》:第七课《汉字与书法》。

湖南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第二课《图像与眼睛》。

其他参考书目 (学具) :《美学三书》《中国美术史》《艺术概论》电影《唐明皇》等。

春江花月夜

——— (唐)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

抽象美术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无论各种材料,经过巧妙的构思,能创造出抽象的雕塑。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组合原理,进行构思、创作立体雕塑作品。并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难点:

认识抽象的基本特点。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抽象雕塑创作。

教学准备:

各种线材、板材、块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抽象雕塑

师问: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

2、导入课题:《抽象雕塑》

二、发展阶段:

1、抽象的特点:几何形体

2、《抽象雕塑》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欣赏雕塑作品等。

师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艺术家是如何设计、构思抽象雕塑的?(学生讨论)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各种几何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四、学生作业:

设计、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

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作品

3、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七、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八、教学延伸与拓展:

抽象雕塑作品可以运用在哪些地方、环境中。观察、收集我们的城市有哪些抽象的城市雕塑作品。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抽象艺术 篇3

【关键词】 抽象美术;艺术观念;美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1

一、引言

在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抽象美术作品。学生在欣赏这些抽象美术作品时,总是以像与不像来评判,或者说看不懂,难以理解和接受。故而抽象美术一直是高中美术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最感莫名其妙,又最需要解惑的问题,也是大家争议较大的课程内容。下面谈一谈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抽象画教学。

二、如何欣赏抽象美术作品

(一)让学生了解抽象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其艺术价值

抽象艺术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它不直接表现任何现实中可视物,但不能因此说它与现实就没有关系,可以说任何艺术的终极对象都是现实。比如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创作出了一种视觉音乐,像管乐器一样明亮的黄色线,在霓虹灯光般的红色,蓝色,灰色的小点的闪烁下,呈现出一种爵士乐的节奏感,我们还能感受到纽约最繁华的百老汇夜晚的噪杂,它是蒙德里安对美国纽约大都市的面貌和节奏的感受,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但要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抽象美术,还应转变审美观念。因为作为现代艺术中的抽象画和西方的传统艺术相比较,其在观念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艺术家从以前的表现客观现实世界走向主观精神;2、放弃了传统的统一的美的标准;3、传统的艺术十分注重艺术的认识和教育功能,而现代艺术强调艺术的审美功能;4、现代艺术的价值在于发现和创造,而不是继承传统的内容和技巧。抽象艺术是艺术家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艺术表现手段、艺术语言等各个领域中探索和创造的结果。它是以纯抽象的语言表现精神及形式意味的美术,而这种纯抽象的美术对于高中生来说往往难以理解和接受,因为传统的艺术观念再加上长久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学生在欣赏抽象美术作品时,仍然用是否同客观对象相似及作品是否优美为标准加以判断,所以会有疑惑不解之感。对于抽象美术作品,学生要了解传统艺术与现代抽象艺术在创作观念上的转变,使自己在欣赏这些抽象美术作品时也转变自己固有的传统审美观,站在现代艺术的立场和标准上来看抽象的艺术,以全面认识和理解抽象美术。

(二)抽象美术的特点

1、形象的抽象性

抽象美术作品是艺术家对生活中的视觉经验的某种感受予以抽象的心理的一种表现。它以纯粹的点、线、面、形、色等构成画面内容含蓄,形象抽象,给欣赏者的感受是一种朦胧的印象。所以学生在欣赏抽象艺术时不要以像与不像来评价,要尽量根据作品运用主观感受来调动自己的情绪,而不要刻意去辨认画家究竟画的是什么。

2、画面有强烈的动感

许多抽象的绘画,以强烈的笔触,奔放的色彩来刺激人的视觉,动感强烈。例如:康定斯基的作品,以点、线、形、色依情绪随意作画,挥洒自如,使人产生运动、奔放、热烈不安等情绪感受。如产生某种情绪,获得某种狂热、高亢等视觉感受就是看懂了这类绘画,也称为热抽象绘画。属于冷抽象的欧普艺术以形的有规律的变化产生出奇异的流动、变幻的感觉。这些动感很强的抽象艺术是传统的具象绘画无法比拟的。

3、趋向音乐性

抽象画家利用色彩与声音产生的联觉,将点、线、形、色构成无标题的音乐,直接作用于欣赏者,使观者在看抽象画时,在心理上引起某种难以言传的情绪。如蒙德里安的作品《红、蓝、黄构图》。画面用直线分割成不同的方形,再填上原色,并以黑直线将它们分开。画面显得和谐而有变化,如同一首音节长短起伏,但却有自己主旋律的歌。

(三)抽象美术在中国当代发展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有很多画家阐述抽象绘画创作,但它毕竟不是主流,始终处于边缘,而写实绘画作为对中国传统绘画方法的一种补充和反映社会变革、传达观念的手段,受到了特殊的重视,从抗战到新中国之后,写实绘画成为有力的社会动员工具,也成为学院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所以在80年代思想开放的年代,当抽象美、形式美被提出时具有一种革命性的冲破感,使得发自画家内心的那份畅快得以体现。

(四)让学生通过音乐来理解抽象美术,欣赏抽象美术作品

音乐可以通过没有具体形状的声音为人们所接受,通过形式的变化,通过强度、速度、节奏、韵律等表现人的情感的变化,抽象美术也是如此,它们之间有某种共通关系。在教学中用多媒体让学生听不同乐器的声音和旋律来辨别所传达的情感是紧张的还是松弛的,是明亮的还是暗淡的,从而用颜色来表达这种情绪的变化,明亮的色彩,让人心情愉悦,冷灰的色彩让人觉得阴森,压抑等,这就是音乐与色彩的相互转换,这为学生理解抽象美术架起了桥梁。如此,康定斯基的作品就不难理解了。康定斯基始终把绘画看成是一种能唤起听觉的“内在音响”。它经常从音乐的角度来体会绘画的色彩。如他把色彩看作是生活中的“喇叭”“器乐”和“热情”“鼓声”与“铃声”等。在他看来绘画中的色彩犹如音乐里的音符,它本身就能打动观众,所以,康定斯基的作品是抽象的色块和点、线、面的集合,一向被认为是“凝固的音乐”。

(五)教学方法设计

1、图案肌理的制作方法

高中学生理解能力强,再加上不需要写实绘画那样有严格的技艺,因而,可让他们动手制作抽象画。在制作中去体会抽象画所带来的乐趣。如:让学生在板面(如玻璃、塑料板、纸板)上,用水粉、油墨等颜料随意涂画,色彩要饱满,水色要淋漓,以此构成丰富而微妙、自然的肌理效果,然后根据画面效果命题。

2、对比欣赏法

在欣赏国外现代的抽象画时,许多学生会说看不懂,如果把中国的草书拿出来与之对比欣赏,就会发现部分学生虽然不认识其中的字,却能欣赏它的形式意味。中国的草书,特别是狂草,由于其语义的可识性程度降低,欣赏者更注重它的节奏变化及虚实浓淡的笔墨效果。实质上,抽象美术作品中夸张的线条和刺激的色彩与变幻莫测的中国草书是一致的,都是一种平面的抽象艺术,能给观者在视觉上引起某种情绪感受。

3、打散组合法

打散组合的练习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对抽象画的审美表现力。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观察要画的对象(如花、草),将花草的原形平面处理类似剪影,然后根据画面需要或个人的审美趣味将其分解、组合,使其构成一个新的形态。也可将小组或全班学生的作品重新组合成一幅抽象的美术作品,最后画面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结束语

总之,抽象的艺术并不是想象中的“高深莫测”。创作抽象画的艺术家对自己的符号解释有时也是模棱两可,作为欣赏者完全不必耗费心思去破解。我们对抽象的美术作品要去了解、认识,而不是对它过于肯定或完全否定。西方的抽象艺术是西方现代艺术中的一种艺术思潮和艺术流派,它仅仅只是学生了解世界文化艺术的一面镜子。

参考文献:

1、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阎增武《美学原理导论》黄河出版社

抽象美术 篇4

一、诗语中寻画, 唤出抽象美

抽象的美像风像空气, 无形无影, 我们有时只能靠知觉和想象来完成对它的描摹。所以有人或将这种美用他物来比拟附形以备察觉, 或用语言来勾勒其轮廓以便旁人知晓。这也是如画诗情偶出的一个原因。所以诗与画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对孪生兄弟, 它们互帮互衬, 在美的领域里地位愈显尊贵。而诗和画的有意无意之联袂, 也为教师的美术教学带来了福祉。由于年龄尚小, 经验累积不足, 抽象思维能力较低, 小学生对附形在抽象形式中的美视而不见, 这就使其错过很多美好的东西, 这一点也成为教师美术教学中一道很难跨越的险阻。但考虑到事物的联系性, 学科的通悟性, 教师有意让学生在诗的语言中寻画, 唤出抽象美。由于诗画的互帮互衬,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画中寻找诗性的语言。培养其会用语言描绘虚体存在的美, 或让其通过没有立体感、实物性的语言描摹出美的真实存在。当然, 这种寻找抽象美的过程, 其实就是创造的过程。在寻找创造中求美, 如同在挤一块吸足水分的海绵, 那不断流出的水滴就是学生孜孜不倦汲取到的美。

古人常赋诗作画, 描摹山川大河、莽莽丛林, 以鸣心中之情志, 所以诗中常有画, 画中也皆有诗。诗画自古就有血脉的联系, 而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抽象美术教学, 也可运用这种联系, 让学生在诗中寻画, 唤出藏匿起的抽象美。例如在学习《四季的色彩》的时候, 教师完全可以将诗画做一次联袂。收集一些描写四季景色的诗或词, 并指导学生让其尽可能用自己的语言将诗中的景色说出, 在这之后, 教师还要让学生把由语言道出的这种抽象美画在纸上, 以此来捉住美的形体。关于春天, 教师可举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关于夏天, 教师可举杨万里的《小池》,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关于秋天, 教师可举杜牧的《山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关于冬天, 教师可举王安石的《咏梅》,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让学生以画笔做钳夹, 将诗中的四季之美, 四季之色彩挑拣出来。但教师也要基于教材, 让学生欣赏教材中的摄影作品:东山魁夷的《早春之路》、列维坦的《夏》、林风眠的《金秋》、勃鲁盖尔的《冬猎》, 并说出对画面色彩的感受。

二、生活中描摹, 勾勒具体美

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片叶子, 由于人的这种个体性特点所致, 其生活环境也是各异的, 而随之而积攒的人生经验也由此不同。所以, 生活能展现给我们的美也形态各异了。在生活之处, 美俯仰皆是, 但是人往往漠视自己最熟悉的事物, 他们不以为这种早晚可见的事物身上会有美的踪影。对于心智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亦是如此, 他们对习以为常的东西不存在好奇心, 没有好奇心也就没有发现潜藏在事物表层及深层的美的热情, 生活于他们来说就是吃喝拉撒睡的一个避风角落, 这是对生活中美的亵渎。所以, 发扬生活之美的重担就挑在美术教师的肩上。为了让学生热爱生活, 在生活中发现美, 并徜徉其中, 陶冶心灵, 教师要将生活搬进讲堂, 在以教材为模板的前提下, 让学生打着发现美的旗号, 深入生活, 勾勒具体美, 之后再跳出生活的格子, 创造美。

生活是一个大花园, 各种象征着美的花卉争芳斗艳, 人走在其中, 内心也会得到熏陶。但是有人总会将这习以为常的东西比作俗物, 美在生活之处落榜。所以对于传授发现美之能力的教师要对学生加以引导, 使其步入向生活探索美的轨道。以《生活与艺术中的花》为例, 为了牵引学生的目光, 教师需设计提问:“同学们都喜欢什么花?为什么喜欢它?”这时, 学生纷纷举手, 有说荷花的, 象征君子;有说菊花的, 象征隐逸之士;有说牡丹的, 象征富贵祥和;有说玫瑰的, 象征美好的爱情。这时教师将各种花用多媒体表现出来, 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下花的造型特点、寓意及色彩搭配。当然, 欣赏不是最终目的, 教师还要将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同学们的家里一定养了很多种花卉, 它们装饰着我们的生活空间, 使我们的生活富有色彩。那么, 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一种呢?能不能细细观察, 将它们的美用自己的画笔画出来呢?”这时, 学生就会在教师的引导下, 去介入生活, 并把美勾勒在纸上。而教师要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出来, 以示鼓励, 勉励他们热爱生活。

三、总结

美, 既附形于具体的事物中, 又藏匿在抽象的形式中, 它的行踪让人捉摸不定, 这就为小学生对美的追寻设定了障碍。那么, 作为教师要如何除去这种障碍呢?这就需要教师挖掘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系, 大胆地联系生活, 使抽象美与具体美并蒂开花。

参考文献

[1]陈渐.谈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1 (04) .

西方现代美术中的具象与抽象 篇5

摘要:现实世界处于两难境地,出现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的对立与互补。精神、情感是一种抽象的物资,如何把这种抽象具体化,艺术家采用熟悉的具象的形态的组合来表现抽象的内涵。西方现代美术作品中的抽象元素与具象元素大多难以简单地用概念划分是抽象艺术还是具象艺术,他们处于一种变化的统一的状态。

关键词:抽象 具象 对立 互补

在西方现代美术的范围中去划分作品的风格,从概念上大多以作品形象与自然对象的相似程度来比较。其中的抽象艺术一般是艺术形象较大幅度的变化或完全偏离自然对象原有外观的艺术:其中的具象艺术一般是艺术形象与自然对象总体上类似或极为类似的艺术。抽象艺术发展自具象艺术,源于具象艺术,抽象的本义是人类对事物非本质元素的舍弃和对本质元素的提取。在美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共同构成一对相互关联的基本概念。西方现代美术中的抽象和具象发展在不同的阶段,两者之间的对立和互补的关系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一、印象派中主观具象的发展

印象派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西方美术界对艺术的认识,同时对西方现代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印象派画家用科学理论中新发现的新色彩理论,观察到物体本身并没有永远固定的色彩,颜色随着环境与时间而不断变化。作品表现的不单单是物体本身的色彩,而是光线在物体表面呈现出的变化,表现的是画家的主观视觉世界。是在具象的物体基础上发挥主观的视觉感受,作品描绘的是具象事物,但色彩上呈现的更多的是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感受多少夹杂着抽象的因素。

后印象派不满意印象派过于依赖感觉和自然,流于瞬间,他们认为光靠眼睛是不够的,还必须思考。后印象派的绘画是在大自然的面前长期观察思考的结果,而不是自然中短暂瞬间效果的快速记录。后印象主义画家的作品不再刻意表现光线,而是强调主观感受,主观感受是一种抽象的物资。印象派对二十世纪初期的立体主义、原始主义和表现主义等现代美术流派的观察方法和风格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现代主义艺术中的抽象与具象

在近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西方现代社会,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是越来越强。但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日益复杂和严重。现实世界处于两难境地,出现抽象艺术和其象艺术的对立与互补。象征主义发起于法国,艺术家受高更的影响,反对写实主义,相信艺术是内心的召唤,情感和意念成为他们艺术创作的出发点,随意表现人的精神状态,包括梦中所形成的象征符号。精神、情感是一种抽象的物资,如何把这种抽象具体化,艺术家采用熟悉的具象的形态的组合来表现抽象的内涵。

野兽派是典型的具象和抽象的结合,野兽派发起于法国,最具代表的领军人物是马蒂斯。曾经受到黑非洲雕刻艺术的影响。他们的特点是受梵高影响,反学院派,惯用红、绿、青、黄等原色,喜用大笔触、单纯化的线条,情感真挚外露,富于激情。野兽派的艺术家的作品线条单纯,虽外形没有完全脱离具象,但线条的组合,色彩的搭配,形状的分割,已有抽象的意味了,是介于抽象与具象的完美统一,是抽象与其象互补的完美体现。

立体派是典型的抽象表现形式,立体派和野兽派一样发起于法国,立体派受野兽派及非洲黑人雕塑的影响,将自然的形象还原为几何学的图形,将不同时间、不同角度所获得的景象组合在同一个静止的视觉形象上。立体派的代表人物有毕加索,波拉克等,立体派的作品都是经过提炼的几何形,同时又是多空间事物的同一空间组合,虽画面整体是抽象的,但从画面中还是可以找到具象的单个造型形态。

三、二战后美术中抽象艺术的.多元化

二战后经济复苏,社会发生了质的变化,科学技术彻底走向了反人本主义的境地,形成了科学与人相互对峙的局面。在这样的生存语境下,构成二十世纪现代人本主义核心的不再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石的理性主义,而是反科学、反理性的非理性主义。艺术作为时代思想的形象表征,具有了浓烈的反现代的后现代主义色彩,出现了与传统艺术流派皆面目全非的后现代艺术。

二战后形成的艺术风格名目繁多,如波普艺术、新达达艺术、新具象艺术、综合艺术、最少派艺术、观念艺术、环境艺术等如潮水般涌来。后现代艺术以反历史、反传统、反宏大叙述作为起点,追求个人言说和标新立异,各说各调,并非追求一定的理论目的,有较大的偶发性,常常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艺术以抽象或具象或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的形式来来去去,也反映出抽象与具象既对立又互补的复杂关系。

后现代主义艺术不管形式如何多变,都是以抽象的观念为中心,通过各种具象的形式、行为表现出来,使艺术从单纯的架上发展到更多元化的表现形式。

四、后现代美术的新动向

在后现代美术的发展中,观念艺术、波普艺术、环境艺术等流派的艺术家在创作中不断的挑战绘画的固有形式,希望取消架上绘画。但在进入70-80年代后,传统的架上绘画并没有逐步的走向消亡,而是打破原有格局,重新的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西方70-80年代后现代美术的艺术主流。

在这股后现代艺术风潮中产生的重要的新一代艺术家代表就是德国新表现主义画家,他们对后现代艺术的风格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一流派是70-80年代西方后现代美术中影响最为明显的力量,它撼动了美国在当代艺术发展的中心地位,而且还开创了新的当代艺术精神,给此后十余年的西方美术发展奠定了新的方向。新表现主义是德国在特定历史时期和文化环境中混合构成的,它在核心理论上接受当时流行的存在主义哲学观念,在创作实践中融合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风格,特别讲究在绘画过程中的情感突发和即兴处理,追求原始的、粗狂的、简单的美学风格,主张绘画要以本来面目出现,探索内容和形式,注重造型和色彩。新表现主义把具象与抽象同时运用,加以表现现实与荒诞的处境,增强绘画本身的感染力。

抽象美术 篇6

关键词:《肚痛帖》;抽象美术鉴赏教学;融合

对于今天的高中学生来说,在高中阶段接触各类美术作品并对其开展有效的鉴赏活动,是作为一名在一线工作的美术教师的教学重点。我在鉴赏教学中发现学生较为接受的是写实风格的美术作品,在写实风格的作品中,又以西方写实主义美术作品较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相反,对于中外抽象美术,则有相对的理解难度。因此,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理解抽象艺术,感悟抽象艺术的美感,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

2012年9月,我校成功申请了“虞山文化”省级课程基地,课程基地的启动为乡土文化资源与课堂美术教学相整合、提高课堂美术鉴赏效率提供了契机。于是,我有意识地将唐代书法家张旭的《肚痛帖》引入了抽象美术鉴赏的教学中。

一、教学设计理念与导入

1.设计理念:进行狂草艺术与抽象美术比较式鉴赏教学的可行性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字体众多,其中,草书是最为抽象的艺术形式。在唐朝,以张旭为代表的创新型书法家适应时代审美的改变,写出了刚劲雄健、豪放不羁的狂草,具有划时代意义。而《肚痛帖》的书写是随着的情绪变化而发生节奏的变化,具有强烈的音乐感、流动美,无疑是最能显示狂草艺术本质特征的作品。

抽象美术出现于20世纪初,与中国书法艺术相契合的是,抽象艺术的开创者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就详细论述了音乐与绘画存在着深刻的联系。画家以抽象艺术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观众中唤起音乐所产生的那种难以言表的艺术情感。后来,康定斯基发展出具有音乐感、情绪性的抽象艺术作品。

正是由于狂草艺术与抽象美术存在相似性,因此为进行二者的比较鉴赏教学提供了可行性。但是,毕竟二者是产生于不同的文化土壤的不同艺术类型,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这种差别的存在也为这种比较鉴赏学习提供了可行性。

2.以学生乡土情感思维入手

相比于西方的米罗、康定斯基等抽象艺术家,唐代大书法家张旭在常熟可谓家喻户晓。

张旭是唐朝吴郡(今苏州)人。他虽然不是常熟人,但他的书法艺术因为在常熟县尉任上的一个事件而出现了质的飞跃,唐人张固《幽闲鼓吹》中记述过的一则关于张旭从一老翁处获得教益的故事,大意是说:张旭在常熟县尉任上时,一个老翁为了一件小事屡次到县衙内告状,张旭非常奇怪,于是老翁说其实是看到张旭判决书上的书法笔迹奇妙,想多得一些作为墨宝珍藏起来。后来当张旭看到老翁先父的墨迹时,惊呼“天下工书者也”,从此张旭尽得运用笔法的妙旨,书艺大进,成了冠绝当时的一代书法

大家。

我将这一则故事作为导入,同时,将张旭在常熟留下的遗迹“醉尉街”“洗砚池”的图片展示给学生。从学生的乡土情感入手,目的就是为了拉近学生与抽象艺术之间的距离,为以后的深入教学埋下伏笔。

二、比较式鉴赏教学的探索

1.探讨《肚痛帖》与西方抽象美术作品的相似之处

在这一教学内容中,我主要将《肚痛帖》与西方抽象美术作品中的“热抽象”作品进行比较,主要分为两个板块来进行教学:

(1)音乐性类比(教学重点)

无论是《肚痛帖》还是康定斯基的《即兴之31》,作品中呈现出的强烈的音乐感与节奏的变化是本板块教学的重点。在这个环节中,我重点分析了《肚痛帖》独特的节奏变化:“忽”“肚”“痛”三字字字独立,节奏缓慢,显示出作者在肚痛发作初期尚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是作品的第二节奏段,从文字内容得知张旭自诊病情并服药,但是由于肚痛增加而使书写节奏加快。“如何为计,非冷哉”是第三节奏段,从文字内容得知张旭因服药后肚痛未见减轻而情绪激昂烦躁,反映在作品中文字加大、用笔提按夸张。相传,张旭曾看到公主与担夫争路,后又听到吹打鼓乐,因而领悟了用笔的方法与意趣,又因看舞女公孙大娘跳剑器舞而得到了书法的精髓。张旭把舞蹈、音乐的节奏、姿态,与草书用笔的轻重缓急相联系,加以融会贯通,远取诸物而近取诸身,丰富了草书书法的表现力。因此,我在这幅作品的讲解时重点突出其音乐性、流动性特征。在分析完《肚痛帖》的音乐性后,我尝试了让不同的学生对康定斯基的《即兴之31》提出自己的看法,体会画家心灵的情绪和感情的起伏。教学实践证明,有了之前的教学铺垫,学生多能从线条、块面中找出不同的节奏变化,说出其中的音乐性特点。由于不像书法那样有文字内容的限制,学生很容易从不同角度说出自己的想法。

(2)西方抽象艺术对中国书法的借鉴

对于西方艺术家来说,草书的线条具有抽象美的因素,因此中国的书法对西方的抽象美术作品有着显著的影响。在教学中,我将《肚痛帖》与克兰的《尼金斯基》与施维德尼的《今天》相类比,尤其是施维德尼的《今天》在绘画上明显借鉴了中国书法中“今”字的写法,具有很强的典型性。通过这种教学,学生都能较好地理解西方抽象与中国书法的联系。

2.探讨《肚痛帖》与西方抽象美术作品的不同之处

在这一教学内容中,主要分为两个板块进行教学:

(1)艺术语言的差别

在这里,我将《肚痛帖》与“冷抽象”代表人物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相对比,让学生找出二者在艺术语言上的巨大差别:《肚痛帖》使用的艺术语言是独特的笔法、结字、章法,表现在作品上就是有连贯性的点、线条,并且在一定的时间运动过程中完成艺术创作,具有激烈与感性色彩;相比书法,《百老汇的爵士乐》是通过构图、色彩、块面等艺术语言来展现作者的舒畅与理性色彩。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分析西方抽象美术的两位代表画家康定斯基与蒙德里安的艺术风格的差别,从而加深学生对抽象艺术的理解。endprint

(2)文化土壤的差别

中国书法与西方抽象美术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产生的文化土壤不同。这个内容在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内容:书法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人们看书法时除了欣赏作品的外在形式,还要求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评判书法优劣时还有人品方面的要求等等;而西方抽象美术产生于西方工业文明的土壤之中,现代社会的分

工、科学理性的思想都是产生抽象艺术的原因。教学实践证明,这一教学环节的实施要求教师对中西艺术史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才能让学生有所领悟。

3.课堂练习

通过以上的比较式鉴赏教学,学生对中国书法与抽象美术都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由于书法与“热抽象”类艺术作品有相似的音乐性特征,我鼓励班级里的学生通过听一首乐曲用书法或抽象画的方式表现自身对音乐的感受,提高对二者的审美感受。在完成练习后请学生上台讲述自己的创作感受。

三、教学意义与反思

1.比较式鉴赏教学的意义

今天的高中生面对的是一个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时代,因此,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尝试进行文化比较学习,符合当代社会文化发展潮流。这一教学方式的优点在于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同时接触东西方美术文化作品,加深学生对东西方美术文化在相似与区别方面的双重理解,为学生比较全面理解东西方美术文化提供思维基础,这一教学方式的实施也为构建高中生正确的文化观提供了条件。

2.乡土书法文化的弘扬与德育的有效结合

将书法尤其是乡土书法的内容融入本课的教学中是本课的一个教学特色。2011年8月,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在普通高中语文等相应课程中设置与书法有关的选修课程,并且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开展书法教育。我想,将书法引入到高中美术教学中符合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精神,尤其是当书法与乡土文化联系起来的时候,

就更具有德育方面的功能。尤其是我在课堂上强调张旭是中国唐代的书法家,而康定斯基、蒙德里安都是西方20世纪画家的时候,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一些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比如,多数学生没有毛笔书法尤其是狂草书法的实践经验,因而对书法的理解显得深度不足,在实际教学中的课堂练习环节中,也很少有学生创作书法作品,这是以后教学中所要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熟中学)

抽象美术 篇7

关键词:社会学式鉴赏,抽象美术

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 第一单元“美术与眼睛”中第三课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 将美术作品的观看, 欣赏的方式, 基本上分成了四种方法, 1, 感悟式欣赏, 2, 形式欣赏, 3社会学式鉴赏, 4比较式鉴赏。其中讲到“社会学式鉴赏”“主要是偏重于对作品内容, 意义, 时代背景, 作者生平, 创作意图等方面的认识, 理解。这种方法适合于对再现性的, 故事性或情节性较强的的美术作品的鉴赏。”笔者在的教学和研究中发现按本书中“社会学式鉴赏”的定义理解, 在抽象美术作品鉴赏中运用这样方法对作品内容, 意义, 时代背景, 作者生平, 创作意图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大部分同样适合于抽象美术作品。

“社会学”本身是一个大的概念, 一般是指从社会整体出发, 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与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结构、人口变动、民族、城市、乡村、社区、婚姻、家庭、信仰与宗教、现代化等领域。其方法论思想是多元的, 比如以E·迪尔凯姆为代表的社会唯实论, 认为人存在于社会之中, 其行为和思想都并不是纯粹服从于个体理性的, 而是受到社会的塑造、限制乃至决定。另有以M·韦伯为代表的社会唯名论。“社会学式鉴赏”中也同样可以理解为从社会整体出发, 偏重于对作品内容或者形式, 意义, 时代背景, 作者生平, 创作意图等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去综合的理解作品的产生原因和社会和个人发展状况, 已经给人发展启指导作用。

抽象一词原义指人类对事物非本质因素的舍弃与对本质因素的抽取。抽象艺术指艺术形象较大程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抽象艺术一般被认为是一种不描述自然世界本来面貌的艺术, 它透过形状和颜色, 以主观方式来表达。现在我们的艺术世界中, 部分美术作品以及书法、建筑等艺术样式和一部分原始艺术品, 就其形象与自然对象的偏离特征来说应属抽象艺术。抽象艺术作为自觉的艺术思潮在2 0世纪兴起于欧美。它的影响深远, 诸多现代主义艺术流派如抽象表现主义、等均受此影响。

我们从典型的抽象美术谈起, 典型的抽象美术的国外有代表有康定斯基, 蒙特里安, 还有抽象表现主义, 而“中国的草书, 就是一种抽象艺术。”中国早期的彩陶绘画很多也可以理解为抽象美术。

在康定斯基艺术一生中写下了很多抽象美术和关于艺术理念的文字, 我们在其中可以发现很多作品的形成原因和当时的背景情况, 这样我们寻找到一些清晰的痕迹, 康定斯基青年时代在莫斯科大学曾经接受了经济学和法学教育, 但是在康定斯基所选择的经济领域中, “他只对抽象理论感兴趣, ”这对于他后期的艺术行为而说, 可以认为他的较一般人强的抽象思维是早就潜伏的, 1 8 9 5年, 莫斯科举办了法国印象派画展对他的震撼非常之大, 在莫奈的《草垛》上他认识到了全面整体的客观对象在绘画上已经失去了重要的地位, 同时他也感受到摆脱画面中完整的细致的形象的绘画有不可思议的魅力。坚定了他从事美术的决心。

康定斯基还是一位思想家, 他受到当时流行于欧洲的通神学思潮影响。对当地通神学中心人物的鲁道夫·斯泰纳的《通神学》做过认真研究, 并做过大量读书笔记。在通神学中认为“物质的真实是一层盖住物质的面纱, 透过这层面纱, 人们将能看到呈现于空间中的事物的精神”, 艺术就是达到精神境界的最简捷的路径, 康定斯基于1 9 1 2年出版了《论艺术的精神》, 提出了“内在需要”是构成抽象绘画的“主导原则”:以为精神是世界的本源, 物质是在真实世界的“面纱”, 他的“内在需要”本质内容也就是情感, 而情感必然被特定社会的生活所影响。也就是说他的作品不可避免的受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影响, 而因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 这又正是马克思主义坚持艺术观上的唯物论, 如从1 9 0 9年到1 9 1 4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在这个生活动荡时期, 他的情感也是非常的激烈, 我们也看到其作品是以疾风怒号般的喷涌而出, 其中的即兴就达4 0多副, 这些作品都有特定的主题, 如果《即兴3 0 (大炮) 》画面中线条的激烈扭动, 色彩的强烈对比, 表达了作者当时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 这也是当然欧洲的社会普遍状况, 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 他的理想和当时的政府的社会主义现实相抵触, 1 9 2 0年作品《白线》我们同样也能感受到他的苦闷和不安。去德国包豪斯任教时期, 生活比较安定, 与同行思想交流和切磋, 我们看到这一时期作品也转向强调平面性质, 这段时期被其夫人称为“宁静时期”, 如《红色中的小梦》, 而移居巴黎以后, 社会阅历丰富, 技法更加多样, 他的大综合时代也随之到来, 如果我们不了解当时身在不品, 可以说这不符合我们现在提倡的人文精神。

蒙特里安的有关艺术理论相对少一些, 可能也是当下为什么我们多感悟的他的作品一个原因, 而这正是我们要去发现, 去研究的地方, 他出生于荷兰。他曾经在中学教美术, 后来在阿姆斯特丹就读美术学校。3 2岁以前, 绘画属于比较传统的具像, 但是我们在他的风景画同样可以看到隐含在其中的水平与垂直的组合。在受到梵谷和野兽派的影响, 1 9 0 8年以后, 开始探索象征主义有关的绘画, 而有1 9 0 9至1 9 1 0年的红树之作品。1 9 1 1年, 他来到巴黎, 受到立体派的影响, 进一步追求绘画的抽象表现, 并追求其简化的规则。1 9 1 2年, 他的画深受皮加索及布拉克的分析立体派的影响, 用色减少, 在造形上, 开花的苹果树一作, 有明显的中间密集而渐向边缘松散的表现。由于立体派并未展现该派自身的逻辑结果, 而带给蒙特里安强烈追求纯粹造形的欲望。1 9 1 7年, 蒙特里安、列克和都斯柏格等人成立“风格派”艺术团体。确立了以正方形、正方体和长方形的绘画元素。这不免让我们想到被称为“西方现代绘画之父”塞尚始终坚持对物体结构和实体感的追求, 不断用几何形去理解物体的永恒, 我们当然可以是塞尚思维的延续, 在1 9 1 8年, 他又创立新造形主义, 主张以垂直和水平线作分割, 并以简单的原色配色, 并反对传统的对称均衡原理, 把几何学作为造型的基础, 追求造型的普遍性, 寻求一种体现永恒价值的艺术。达到纯粹造形的目的, 这样的形式越来越简单。所以, 在他的作品中就只有红、黄、蓝三种颜色和水平线、垂直线两种线条, 而且这些元素被组织在某种理性控制的结构中, 与某种客观的规律性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他移居纽约, 直到病逝, 一直维持创作的独特风格。在他的《百老汇的布吉·伍吉》, 在此作品中, 蒙特里安取消了惯用的粗黑直、横线条, 单以三原色作排列组合, 却更为繁美丰富。图中错综复杂的黄线, 当你听到爵士音乐时, 你再去看看他的画, 能说他没有道如出一彻?《百老汇的布吉伍吉》仿佛就是一幅街道图, 描绘了大城市的繁嚣。而题目中的“布吉伍吉”, 正是一种爵士舞曲的名字。我们不难看出爱跳舞的蒙特里安, 以此比喻了纽约的感受。

我国的新石器时期的陶器纹样中的抽象几何纹, 它们包含多种形式的直线, 曲线, 水纹, 漩纹, 三角形等等在, 纹样的起源, 到现在仍然是一个艺术史上的迷, 但抽象几何纹形式的出现必然有它的当时深层原因, 也就是英国视觉艺术评论家克只是莱夫·贝尔提出的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 在我们现在看来, 好像是没有什么内容和意义起“美观”, “装饰”作用的几何纹, 在当时生产生活中应该有非常重要的内容和意义, 探究比较原始的陶纹变化发展中, 在石兴邦的《有关马家窑文化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比较清晰的看到在“有代表性的几何纹饰可以分成两类, 螺旋纹饰是由鸟纹变化而来的, 波浪形的曲线纹和——是由娃纹演变而来的。”对于早期的象形纹样演变为抽象的, 符号化的纹饰这一现象和规律, 现在已经有多方面的资料显示:作为人类自身的审美感受, 其中包含受对生活和生产的观念和想象因素, 这其中必然沉淀着生产和生活的自然形式, 人们在这些形式的观赏中能够重复以为愉悦的感受或者对生活的向往, 当然这样的形式所代表的含义可能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 在一段时间强化或者减弱, 或者多元化, 甚至原来的含义已经不复存在, 而这一系列的变化也正是人类自身变化的的结果, 必然有一系列人类的发展规律的原因。

草书在唐代出现了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狂草, 张旭人称“张长史”。其母陆氏为初唐书家陆柬之的侄女, 即虞世南的外孙女。陆氏世代以书传业, 有称于史。张旭为人洒脱不羁, 豁达大度, 卓尔不群, 才华横溢, 学识渊博。, 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 以草书成就最高。史称“草圣”。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 字字有法, 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 创造道, 又闻鼓吹而得笔法之意;在河南邺县时爱看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 并因此而得草书之神, 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 因他常喝得大醉, 嗜好饮酒, 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 然后回到桌前, 提笔落墨, 一挥而就。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 故又有“张颠”的雅称。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 也以草书得名, 并称“颠张醉素”。

张旭性格豪放, 其中而对于书法的历史, 张旭、怀素的当时所处的大环境小环境, 自身的生活习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可能会有某方面的视觉撞合, 但是对能够理解他们的草书的, 可能还相差甚远。

从以上几处我们不难看出历史和环境以及个人的生平对作品的影响, 而抽象美术作品的画面的形状和颜色往往不能直接对应于客观物象, 有时间给学生以茫然的感觉, 或者感受不深刻, 所以我们对抽象美术作品要更加进一步的探究其社会根源, 可能有些还需要我们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发现, 去梳理, 但是在这其中也正是知识获得必由途径。

参考文献

[1]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0.

[2]《康定斯基论艺》翟墨, 王端廷, 裔萼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3]《蒙德里安论艺》徐沛君, 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4]《东方美术史教程》徐庆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发行部2009

[5]《西方美术史教程》李春,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抽象函数不抽象 篇8

抽象函数似乎很抽象.其实, 抽象函数的问题, 不需要具体的函数式, 却可以把抽象转化为具体.

一、求值问题中的转化

运用所给函数的关系和性质, 及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关系, 转化为具体的求值问题.

例1 (2008年陕西卷) 定义在R上的函数f (x) 满足f (x+y) =f (x) +f (y) +2xy (x, y∈R) , f (1) =2, 则f (-3) 等于 ( )

(A) 2 (B) 3

(C) 6 (D) 9

分析:由条件f (x+y) =f (x) +f (y) +2xy, 对于x, y∈R恒成立, 根据已知及所求目标对于自变量的值与函数的值进行一系列变换, 即可化抽象为具体.由f (0+0) =f (0) +f (0) , 得f (0) =0.由f (1+1) =f (1) +f (1) +2, 得f (2) =2f (1) +2=6.由f (2+1) =f (2) +f (1) +4, 得f (3) =f (2) +f (1) +4=12.最后由f[ (-3) +3]=f (-3) +f (3) -18, 得f (0) =f (-3) +12-18.所以f (-3) =f (0) +6=6.故选 (C) .

例2 (2006年福建卷) 已知f (x) 是周期为2的奇函数, 当0<x<1时, f (x) =lgx, 设a=f (65) , b=f (32) , c=f (52) , 则 ( )

(A) a<b<c (B) b<a<c

(C) c<b<a (D) c<a<b

分析:由于f (x) 是周期为2的奇函数, 且

0<x<1时, f (x) =lgx.把自变量x的值由区间外“诱导”到区间 (0, 1) 内, 就可以把函数值具体化.得到:

a=f (65) =f (65-2) =-f (45) =-lg45, b=f (32) =f (32-2) =-f (12) =-lg12, c=f (52) =f (52-2) =f (12) =lg12, a<b<c, (A) .

例3 (2008年四川卷) 设定义在R上的函数f (x) 满足f (x) f (x+2) =13, 若f (1) =2, 则f (99) 等于 ( )

(A) 13 (B) 2 (C) 132 (D) 213

分析:利用f (x) 满足f (x) f (x+2) =13的条件, 发现f (x) 是周期函数, 就可以化抽象为具体.由f (x+2) f (x+4) =13得f (x+2) f (x+4) f (x) f (x+2) =1313, 所以f (x+4) =f (x) .从而f (x) 为周期是4的周期函数.由f (97) =f (1+4×24) =f (1) =2, 及f (99) f (97) =13, 得f (99) =132.故选 (C) .

二、性质问题中的转化

根据所研究的问题, 利用相应的函数性质, 化抽象为具体.

例4 (2008年湖南卷) 设函数y=f (x) 存在反函数y=f-1 (x) , 且y=x-f (x) 的图象过点 (1, 2) , 则函数y=f-1 (x) -x的图象一定过点.

分析:利用函数与其反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互换, 即可转化为具体问题.由y=x-f (x) 过点 (1, 2) , 得2=1-f (1) , f (1) =-1, f-1 (-1) =1.则y=f-1 (x) -x, 当x=-1时, y=

f-1 (-1) +1=2.故过点 (-1, 2) .

例5 (2008年重庆卷) 定义在R上的函数f (x) 满足:对任意x1, x2∈R, 有f (x1+x2) =f (x1) +f (x2) +1, 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

(A) f (x) 为奇函数

(B) f (x) 为偶函数

(C) f (x) +1为奇函数

(D) f (x) +1为偶函数

分析:为了探索函数的奇偶性, 在f (x1+x2) =f (x1) +f (x2) +1中, 自变量给出一系列值, 抽象即化具体.令x1=x2=0, 则f (0+0) =f (0) +f (0) +1, 得f (0) =-1.令x1+x2=0, 则x2=-x1, 有f (0) =f (x1) +f (-x1) +1.即f (x1) +1=-f (x1) -1, 故f (x1) +1是奇函数, 应选 (C) .

例6 (2008年辽宁卷) 设f (x) 是连续的偶函数, 且当x>0时, f (x) 是单调函数, 则满足f (x) =f (x+3x+4) 的所有x之和为 ( )

(A) -3 (B) 3

(C) -8 (C) 8

分析:利用函数的单调性, 由函数关系转化为自变量的关系, 抽象即化为具体.

f (x) =f (x+3x+4) , 得x=x+3x+4x=-x+3x+4, 有

x2+3x-3=0 ①

x2+5x+3=0 ②

x1, x2为方程①两根, x3, x4为方程②两根, 则x1+x2=-3, x3+x4=-5.故所有x之和为-8, 应选 (C) .

三、图象把抽象函数具体化

利用直观的图象, 把抽象函数转化为具体的问题来解决.

例7 (2008年北京卷) 如图1, 函数f (x) 的图象是折线ABC, 其中ABC的坐标分别为 (0, 4) , (2, 0) , (6, 0) , 则f (f (0) ) =;limΔx0f (1+Δx) -f (1) Δx=.

分析:利用直观化抽象为具体.由图象可得f (0) =4, 而f (4) =2, 所以

f (f (0) ) =2.limΔx0f (1+Δx) -f (1) Δx=f (1) =-2.

例8 (2005年重庆卷) 若f (x) 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 在 (-∞, 0) 上是减函数, 且f (2) =0, 则使得f (x) <0的x的取值范围是 ( )

(A) (-∞, 2) (B) (2, +∞)

(C) (-∞, -2) ∪ (2, +∞)

(D) (-2, 2)

分析:虽然f (x) 是抽象函数, 但已知符合二次函数的条件, 这就可化抽象为具体, 根据题干, 画出符合题意的特殊二次函数的草图 (如图2) , 从图象中, 可以一目了然地得到x∈ (-2, 2) , 故选 (D) .

例9 (2008年江西卷) 若函数f (x) 的值域是[123], 则函数F (x) =f (x) +1f (x) 的值域是 ( )

(A) [123] (B) [2103] (C) [52103] (D) [3103]

分析:利用直观, 化抽象为具体.函数F (x) 可看作以f (x) 为变量的函数.令t=f (x) , 画出图象如图3.由图象可知, 当t=1时, F (x) min=2;当t=3时, F (x) max=103.故选 (B) .

练习题

1.“函数f (x) (x∈R) 存在反函数”是“函数f (x) 在R上的增函数”的 (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若函数y=f (x) 的定义域是[0, 2], 则函数g (x) =f (2x) x-1的定义域是 ( )

(A) [0, 1]

(B) (0, 1)

(C) [0, 1) ∪ (1, 4]

(D) [0, 1)

3.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函数y=g (x) 的图象与y=ex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而函数y=f (x) 的图象与y=g (x) 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若f (m) =-1, 则m的值为 ( )

(A) -e (B) e (C) -1e (D) 1e

4.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3, 2], 求函数f (x-2) 的定义域.

5.已知定义域为R的函数f (x) 满足:f (f (x) -x2+x) =f (x) -x2+x, (Ⅰ) 若f (2) =3, 求f (1) ; (Ⅱ) 若f (0) =a, 求f (a) .

上一篇: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论文下一篇:文体的传承与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