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策略(通用12篇)
四个策略 篇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要重视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本文认为发展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可以从“数形结合、方法迁移、知识化归、问题相伴”四个方面出发,推动学生运算能力的有效发展。
一、数形结合,在直观中理解运算
数形结合是通过数(数量关系)与形(空间形式) 的相互转化、互相利用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图形的结合,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 “数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有些数学运算关系,借助于图形的性质,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和关系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而图形的一些性质,借助于数量的计量和运算分析,得以严谨化。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还不够成熟,理解抽象的内容难度较大,若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观察、分析运算问题,会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运算的实质,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运算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以形思数”突出图的形象思维, 借助图形的直观性质将抽象的数学运算性质和数量关系形象化、简单化,给学生以直观感,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让学生用多种感觉器官充分感知,在形成表象的基础上进行想象、联想,达到最终理解运算含义,解决数学运算问题的目的。比如:在教学“连除应用题”时,课始,教师呈现这样一道例题:“有30个桃子,3只猴子吃了2天,平均每天每只猴子吃了几个?” 请学生尝试解决时,教师要求学生在正方形中表示出各种算式的意思。学生们经过思考交流,呈现了精彩的答案。
30-2-3,学生画了右图:先平均分成2份,再将获得一份平均分成3份。
30-3-2,学生画了右图:先平均分成3份,再将获得一份平均分成2份。
30- (3×2),学生画了右图:先平均分成6份,再表示出其中的1份。
教师要求学生在正方形中表示思路的方法,是一种在画线段图基础上的演变和创造。因为正方形是二维的,通过在二维图中的表达,让学生很容易地表达出了小猴的只数、吃的天数与桃子个数之间的关系。 通过数形结合,让抽象的数量运算关系、算理外显化,直观化,易于学生的理解。
也可以“以形喻算”,把要解决的有关数运算的性质问题借助图象特征表现出来,通过对图象的解读、分析,形象地理解相关性质。
如: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笔者曾利用长方形的模型形象、直观地引导学生探究出了积的变化规律。教学片段如下:
首先,呈现了下图。
让学生观察思考“长不变,宽扩大或缩小3倍, 面积是怎么变化的?”
通过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比较长方形的面积变化,学生很直观地看到长不变,当宽扩大3倍或缩小3倍,它的面积也扩大3倍或缩小3倍。通过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与观察积的变化规律,即数形结合,让学生很直观地理解了积的变化规律。这样的设计定比抽象的一组组乘法算式之间的比较更易于学生发现、理解规律。
数形结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运算的意义,更好地展现知识的建构过程。当然,“数”上构“形”,以形思数;“形”中觅“数”,以数想形,这两点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并不断研究渗透的策略。
二、方法迁移,实现新旧运算技能的转换
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仅靠十几年在校学得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不能仅教给学生知识,而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为“迁移”而教。迁移能力作为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已引起许多教师的关注。
在运算教学中,教师更要基于学科特点注意对学生数学迁移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唤起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回忆,寻找新旧知识的最佳切入点,运用旧知识的迁移学习新法则。一切新的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水平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对新知识的理解是建立在和原有的有关知识发生联系的基础上的。算法迁移,就是学生学到的已有的运算知识与技能对新运算知识产生的影响。学生一旦形成了算法迁移能力,就能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实现学习的正迁移。
比如,在《三位数连加(连续进位)》的教学中, 让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迁移”,充分利用旧知帮助学生掌握算理。先让学生笔算两个三位数加,在计算的过程中,复习笔算的过程:1.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并总结出法则。接下来三个数连加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后,利用法则自主计算,学生很好地归纳法则,并掌握了三位数连加的笔算方法。这样教学,既有利于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迁移, 又有利于学生自己获得知识。新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原有认知基础,很多新知识都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对于学生来讲,学会怎样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抓住知识的生长点, 促进正迁移的实现。
方法迁移的过程都会出现类比现象。通过类比, 学生可弄清新旧运算知识的异同之处,从而提取有用的运算经验去解决新问题。如《小数的计算》中,学生通过小数与整数的类比,获得在小数的计算顺序、积的位置与整数相同;在《异分数分数加减法》中,也是通过同分数分数相加减与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类比, 发现两者之内的外在异同之处,迁移“相同分数单位”进行相加减的算理认识。
没有类比,学生就不能实质性地建构起认知结构无法找准新旧知识的固定点,就会产生消极的负迁移干扰学习的顺利进行。所以,培养学习的迁移能力, 教师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法,养成出现新问题,能自觉迁移旧知识的习惯。迁移能力的养成,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运算的能力,不仅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眼前的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它能养成自觉学习,自觉运用的习惯,帮助学生敢于独立面对今后的学习工作中的新问题。
三、知识化归,优化运算认知的结构
化归思想在小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领会了知识化归的思想后,不仅能解决运算学习上碰到的问题,更能在以后的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很多新知识的学习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小学数学与计算相关的知识,从整数到小数、分数,许多算法是相同的,算理也是一脉相连的。高年级的计算教学,需要通过联系旧知,剖析新旧知识的本质联系,让学生发现其中的共性特征。
比如,教学《异分母分数》时,老师借助课件出示以下三组算式: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后开展交流活动。
师:第一道式子这是整数加法的式子,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生:相同数位要对齐。
师:能用第二个加数个位上的7和第一个加数十位上的2直接相加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个位上的7表示7个一,十位上的2表示2个十,它们的计数单位不一样,不能直接相加。
师:第二道式子是一道小数加法的式子,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呢?
生:小数点要对齐。
生: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
师:那么第二个加数个位上的2能和第一个加数十分位上的2直接相加吗?
生:不能,因为个位上的2表示2个一,十分位上的2表示2个十分之一,计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师:最后再看我们今天所学的这道异分母分数减法的式子,必须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直接相减?
生: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减。
师:现在你能看出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在计算方法上的相同之处了吗?
生: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减。
在运算教学中可以运用化归思想,引导学生将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过程,把未知问题归结到一类能够解决或者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中去,最终求得原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展开思维,逐渐感悟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四、问题相伴,联系算用结合的学习需要
计算是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部分。计算教学应注意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们要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要让计算教学牵手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计算,体验用计算获得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中如果能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 就能改变以往在计算课教学中单纯传授知识、偏重计算法则的现象。比如,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例题二的关于小括号的计算:面包房的师傅做了54个面包, 左边的同学买了22个面包,右边的同学买了8个面包, 要求计算所剩面包数。出示情景后我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要求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解答,一个学生这样列式:52-8+22=24,我以此为切入点, 先让他介绍自己的解题思路:“先算一共买走多少个,在用总数减去买走的,就等于剩下的。”说完后, 我装作一副很着急的样子,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可根据我们学过的运算法则,这题的得数并不是等于24呀!”学生通过计算,也发现了这个矛盾,我故意火上加油,“如果按照从左到右的计算顺序就会与生活实际发生矛盾,怎么办呢?”学生互相议论着, 我知道他们已经融入到急于想知道怎么办的情境中了,这是,我有意识地停顿一下,课堂出现了片刻的宁静;这时我打开课件,对学生说“别着急,我请来了一个特殊的小客人,它能帮我们解决这个难题。” 白色的背景上出现了一个红色的小括号,“有了它, 就可以先加而后减了。”学生笑了,笑声中,感受到知识产生于解决问题之中的道理,知道了小括号可以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并掌握了小括号的应用。在这个环节中师生交流的重点是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将探求解题思路的过程与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有机结合,同时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使计算学习变得鲜活起来。
学习运算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为了计算。在计算教学中要创设适合计算的有趣教学情境, 把教学内容融入具体的情境之中,从具体的情境中引出用计算来解决问题,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是有用的, 也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计算解决问题的兴趣。为教学计算而创设的情境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新奇,拘泥于过多的非数学信息,也不能干扰和弱化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数学思维的发展。情境创设是手段不是目的,在创设情景时要便于学生探索计算的方法。 比如在教学9加几时就可以创设小猴买桃子的情境, 盒子有10个格子,里面有9个桃子,外面有3个桃子, 算算一共有几个桃子?这样的情境便于学生通过操作来探索计算的方法,盒子里的十个格子让学生容易想到先凑满十,再加两个的方法。如果把这个情境里有格子的盒子换成篮子,效果就会相差很多。可见,创设情境重要的是为计算教学服务,千万不可为创设而创设。有时计算内容的学习需要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此时在教学前的情境导入完全可以替换成复习铺垫。比如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就可以复习一下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唤起学生旧知。这样更有利于新的计算知识的学习,因为绝大多数的新知是在原有知识上的迁移、变化、综合而成。因此,计算可以由情境引入,同样可以复习铺垫。许多时候没有必要去花较多的时间通过情境来教学。而应该根据学生学习建构特点,让学生主动学,充分发挥知识迁移的优势,进行大胆的尝试。暴露计算中的错误,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引导学生自己来总结规律。
四个策略 篇2
一、谈判的明确性
首先你要知道你自己这次谈判的目的是什么,详细的了解对家公司的经营状况。把自己这次谈判的工作明细化,找到对家与你的计划共赢点.,这样你就很容易找到你谈判的切入口。能有效的缩短你谈判的时间和提高谈判成功率。
二、欲擒故纵
在与你的对家谈判时,不能过于急躁.要用语言的技巧来控制整个谈判的局面。充分发挥你对事态的判断能力和对他的了解,要做到欲擒故纵不能急于求成。一个好谈判专家需要你有广泛的知识面,通过简短的聊天,就会了解到你对家的生活习惯,
找到与他沟通的话题,拉融你与他之间的距离。运用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谈判技巧掌控整个局面,达到你谈判的目的。
三、抛砖引玉
在谈判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意外事情,这个时候做为谈判者要有冷静的头脑。要懂得随机应变,运用你谈判成功的案例来做抛砖引玉的作用。不要因为一个价格的不合而去磨嘴皮子,这样会浪费时间,要懂得变更法,想方设法在另外的环节补回你价格的缺口。使对方觉得你做事很大方,很有合作诚意。
四、一锤定音
很多的谈判者很注重谈判过程的细节,而往往忽略了最后一锤定音的火侯把握.。一锤定音顾名思义就是一锤子买卖,很多人觉得整个谈判结束了就可以一锤定音了。其实这并不是最好时机,在整个谈判结束后,应多和对家谈以后合作的前景。分析未来市场可能发生的情况和两家合作的必要性,为以后长期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一锤定音庆祝这次合作的圆满成功。
小企业的四个生存策略 篇3
作者研究了英国近四年来身处低迷行业,但仍然保持高增长的20个小企业发现,不同于通常所认为的,在低迷时期企业应当削减成本、减小规模并集中力量于细分市场,这些企业混合使用了以下三种策略。
削减成本 这些公司都力图降低其生产成本。并且,虽然经济不景气,但他们对产品质量毫不松懈,即使其价格比竞争对手稍高。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避免价格战是他们的成功因素之一。
差异化 其中13个公司都采用相似的创新战略,定期推出新的产品、服务或者流程;其中5个制造业公司将年收入的相当大一部分投入到新产品的研发。此外,高成长性公司更青睐差异化营销而非传统的营销方式。他们认为,传统营销方式需要大量投资,但只能带来有限而短期的销售额增长,相当不划算,因此更喜欢基于现有顾客群用自己的销售团队和网络渠道推广新产品与新服务。
顾客导向 这20个公司中的8个公司都强调与其客户紧密合作,为客户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改变自己的生产线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另外5家公司将其项目更加标准化,邀请他们的客户进行改进,并优先提供配套服务。有趣的是,这些成功的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抛弃定制营销(market customization),专注于利基市场(niche sector)。尽管传统观念认为小企业可以通过专注于某个细分市场而获得成功,我们发现,在这20个公司中只有5个是这么干的,其他的公司都盯着整个市场,极大利用他们的灵活性,增加市场份额。
去国际化 人们通常认为,小企业可通过拓展国外市场,获得新客户增加销售额,以摆脱其在国内市场中的不利局面,但我们的研究显示,大部分高成长性小企业的重心在国内市场,只有少数将其业务重心向国外市场扩张,而且其中的一家公司是因为国内纺织业萎缩才转向出口。
虽然以上策略要视公司规模和行业性质而定,但笔者的研究样本明显显示出这些趋势。更明显的是,这些表现出高成长的小企业采取的多重策略,最常见的组合是创新与顾客导向相结合。最后,作者发现,管理者为企业在糟糕情境中降低损失、做出最好选择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Vassiliki C. Bamiatzi and Tom Kirchmaier )
语文课堂理答的四个策略 篇4
1.运用具有针对性的理答策略
提问明确清晰, 才能具有针对性。教师提问的时候不要拖泥带水、含混不清, 要干脆利落、简洁凝练。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 并且进一步考虑到本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只有这样, 才能使得课堂理答尽可能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此基础上, 抓住客观因素发问, 才能提高问题的有效性。比如, 在 《送元二使安西》 这首诗的教学中, 讲到“客舍青青柳色新”这句时, 有位教师提问:“这柳色是什么样的?”得到学生回答后, 紧接着又问:“作者为什么偏偏要写柳树呢?”这时候, 许多学生脸上露出迷茫, 根本没法回答。究其原因, 在于这个教师的问题完全流于形式, 无意中偏离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其实, 在这首诗的教学中, 关键在于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理解古人“折柳送别”的文化传统, 关键在于让学生悟出写“柳”就是写“留”。所以, 有经验的教师会稍作改动, 故意把“柳”“留”反复读几遍, 直到学生听出这两个字是谐音, 从而恍然大悟, 悟出写“柳”就是想“留”。这样, 学生不仅知道了“折柳送别”, 而且还能真切地体会到诗人依依不舍之情。因此, 教师课堂上的发问, 一定要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引下, 根据教材需要和自身的说话习惯, 寻求合适的发问方法。同时, 关注学生是整个课堂的中心责任所在, 理答环节中更是如此。事实上, 语文课堂不仅要备教案, 而且更要备学生。教师心中装着学生, 才能找准理答的针对性, 从而获得良好的理答效果。
2.运用具有激励性的理答策略
“水尝无华, 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 相击而发灵光。”课堂上师生的互动对话, 会在思维与思维的相互碰撞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实践表明, 学生在课堂上的答问积极性、答问质量又与教师的肯定、赞许成正比。因此, 教师的理答要体现激励性。特别对于很少举手发言的学生, 教师更加应当及时给予热情的肯定和赞赏。在这方面, 于永正老师的理答艺术就值得我们借鉴。比如, 当学生的回答不尽如人意时, 往往会显得很不自信, 有时甚至面露难色。这时, 于老师就会耐心启发:“别着急, 冷静地想一想, 你肯定行!”而当学生的回答稍有进步时, 于老师会竖起大拇指, 鼓励道:“说得真好!……如果刚才你放弃了, 不就失去了成功的机会了吗?”这样的鼓励和期待, 使得于老师的理答艺术熠熠闪光。其实, 这不仅在于于永正老师拥有深厚的学养, 关键在于他对学生的那份爱。当然, 激励性并非毫无原则地加以赞美。我们反对不顾及学生“实际可能性”的提问和满堂的“棒极了”、简单的“对”“不错”的评价。例如, 《王崧舟课堂应对举例》 中有这么一个成功的激励性理答:
首先是王崧舟老师点评:“你有意把这个词念得很轻, 莫非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思念之情吗?”当看到学生微微点头后, 王老师又感慨地说:“感谢你充满深情的朗读!我从你的朗读中听出了对母亲的怀念, 还听到了作者深深的自责。”接着, 王老师又面向全体学生说道:“同学们, 为什么刚才这位同学读得这么好?因为她把自己放进去了, 真正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这样, 她的朗读就是在替作者向母亲倾诉啊。”王崧舟老师的理答, 不仅表达了对朗读学生的激励, 而且还体现了教师对全体学生在学习方法、情感体验等多方面的引导。
3.运用具有诊断性的理答策略
所谓诊断性理答, 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给学生指明思路。然而遗憾的是, 许多教师一味简单地将课堂让给学生活动, 甚至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时含糊其辞, 不太敢给予学生明确的回答, 导致学生迷茫无措。其实, 学生跟成人一样, 在课堂回答后很想知道对错好坏, 希望教师的理答应尽可能明确。比如, 特级教师孙双金在 《落花生》的教学中说:“同学们, 在预习 《落花生》 课文后, 谁来说说落花生是怎样结果的?”这时候, 很多学生抢着回答:“落花生的花落下来, 钻进地里后, 就结出果实来。”孙老师接着说:“对不起, 你们说错了。谁来说说书上的哪句话是错的吗?”于是, 大家纷纷交头接耳, 有位胆大的学生小声说:“一般来说, 书上不会错!”有人马上反驳:“不一定!”这时, 孙老师不失时机在屏幕上出示一幅落花生的专题介绍, 描绘落花生根部和叶部的发育情况。学生恍然大悟, 意识到今后学习语文, 还得多多了解植物学等科学知识。这种运用科学资料进行“对症下药”式的诊断性理答, 能帮助学生拨开学习道路上的层层迷雾, 达到云开得月的效果。
4.运用具有发展性的理答策略
四个策略 篇5
省政府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这次民主生活会,会前制定周密细致方案,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准则》《条例》的基本要求,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全面开展谈心谈话活动,主要领导主持起草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审阅班子成员个人发言材料,班子成员亲自撰写个人发言材料,为开好民主生活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林铎代表班子作对照检查,从理想信念、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风、担当作为、组织生活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方面,查找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剖析了存在问题的根源,并从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强化党章党规党纪意识、树牢群众观念、强化责任担当、严格组织生活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明确了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班子成员本着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查摆问题,分析根源,提出整改措施,并逐一开展了积极健康的相互批评。大家一致认为,这次民主生活会查摆严格、意见坦诚、交流充分,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力量。
林铎在总结讲话中强调,省政府班子成员要强化“四个意识”,把维护这个核心作为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思想上衷心拥护核心,政治上坚决维护核心,组织上自觉服从核心,行动上始终紧跟核心,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始终对党忠诚、坚决不搞“两面派”、坚决不做“两面人”。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最盼望的事作为最应该干、必须干好的事,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要崇尚实干、狠抓落实,切实抓好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要始终把管党治党责任落实落细落小,履行好“一岗双责”,始终保持清正廉洁。
四个策略 篇6
关键词:四个市场;党报;受众
中图分类号:G21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2-0060-02
一、党报存在的问题
(一)采编力量薄弱
1.工作人员数量偏少。以《淮安日报》淮阴记者站为例,整个记者站连同站长、主任等行政人员在内共5人,其中记者3名,负责整个淮阴区日常新闻的采集和重大新闻、突发事件的报道任务。淮阴区共有乡镇十余个,下辖各级企事业单位百余个,除去两名行政人员以外,片区记者只有3名,这是无论如何都不够的。除此之外,记者站还负责每周两个整版的编辑工作、隔周一次的专版制作工作,这给记者站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2.工作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同样以《淮安日报》为例,其各地记者站站长的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记者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上。工作人员年龄普遍较大,第一线的新闻工作往往要求新闻工作者能够有足够的精力随时应对突发的新闻事件。年龄结构不合理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工作人员观念落后,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下,新闻业很多观念不断地更新,即使是最根本的客观性原则的内涵也不断地变化,工作人员年龄普遍较大难免会导致其自身观念的落后。
3.年龄结构不合理导致的观念落后。事实上也是专业素养较低的重要体现,它可能会导致因新闻敏感不够或者对时事不够了解而错失一些重大新闻,也可能会在“把关”的环节中把原先符合进步观念的内容删减,使报纸的整体观念趋于保守,这在饱受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冲击的新闻生产中是毫无市场的。专业素养缺失的另一方面是媒体从业人员对专业技术及新媒体发展趋势的掌握程度。上文提到的淮阴记者站的站长甚至连电脑打字都不会,而不到四十岁的主任打字也就是“一指禅”的水平,一小时下来只能打几百个字,这样的话即使记者抓到了好的独家新闻,也会因为发布速度太慢而失去来之不易的时间优势。
(二)新闻生产失范
“记者采集—编辑加工—媒体发布”是传统媒体新闻生产的主要格局,其中记者采集起到决定性和基础性的作用[2]。没有记者的采集,编辑就没有进行加工的原材料,更不用说发布了。我国当下党报的新闻生产中,我们通常会发现一个新的角色:基层通讯员。他们来自各个企事业单位,有一定的文字功底,但不一定对新闻稿件的写作和新闻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有足够的了解。在单位里,他们更多地承担着一种宣传者的角色。他们的出现连同新媒体和网络技术一起改变了党报新闻生产的格局“记者采集、草根记者采集—编辑加工—多媒体发布”。这是顺应新闻规律的,也符合新闻事业自身发展规律。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基层党报对通讯员的依赖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很多地方版的版面上很难看到“本报记者”的字样,更多的反而是“通讯员某某某”的字样。报纸版面上真正由记者自行采写的内容很少,有的时候甚至没有。很多记者都满足于每天打开邮箱查收各单位通讯员发来的稿件,根据一些必须的原则对稿件内容进行修改,也不经过真实性的检验就将稿件发送校对、排版,或者干脆就发通稿。往往会导致很多稿件写法千篇一律、内容重复夸张,读者读起来味同嚼蜡,同时对其真实性也多有怀疑,党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大大受损。
(三)报业竞争和功能定位的妥协
随着传媒业市场化的程度逐渐加深,报业生存对广告的依赖也逐步加深,除了极少数专业类报纸以外,我国报业市场中几乎所有报纸都依靠广告盈利。党报由于其特殊的功能定位,虽然计划发行的发行方式保证了其发行量,但是这丝毫没有增加它对广告商的吸引力。加上报业市场化之后,党报也开始从政府拨款支持走向“自营”,这对党报自身经营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目前很多党报是各单位签订报道协议,报社在每个协议周期内为各单位发表一定篇数的活动报道,各单位相应的付给报社一定数目的“宣传费”。宣传费的多少由报道的篇数和版面重要程度决定,而稿件则由各单位的宣传部门写好,发送给报社工作人员进行修改,报道发表与否、发表在哪个版由各单位宣传部门负责人和报社工作人员协商决定。如此一来,报纸所报道的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经预设,已经成为各单位与报社合作、固定出版的公告纸。这确实会在短时间内给报社带来大量而稳定的收入,但长远来看,这会导致报纸逐渐失去本应有的新闻性的内容,更多地变成一张“公告纸”,更难获得广告收入的增加,由此导致对“宣传费”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形成一个报业发展的恶性循环。
二、“四个市场”理论与党报的出路
美国传播学者约翰•H•麦克马纳斯曾提出新闻生产的“四个市场”的理论,麦克马纳斯认为,一个按照市场规定运作的媒介,必须在四个市场上同时采取行动,这四个市场分别是:受众市场、新闻来源市场、广告市场和投资市场。就目前中国大部分党报来说,投资市场还有待破土,而对其他三个市场,各级党报都有所涉及。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党报应该在这三个市场上同时下足功夫,才能更好地应对生存危机。
(一)受众市场:转变话语方式,服务受众
新闻媒介想持续发展下去就必须要有明确合理的定位,其定位可以细分为功能定位和受众定位。很多新闻从业者都认为党报的功能定位就是“党的喉舌”。这在今天党报版面上也能够明显体现。目前,很多党报的内容仍然是以政策解读和各政府部门活动为主。而党报的定位中还有另外一个内容,是党报应是沟通党和群众的桥梁。这一点一直以来都被广大党报新闻工作者所忽视[3]。此外,党报所采用的语言拉远了与民众的距离。党报的文字经过将近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固定的范式,党报语言往往结构清晰、句式整齐、简单明快,虽然很简洁却多是文件语言,缺少贴近感、不够平实,加上其内容的高屋建瓴,显得党报离群众更加遥远。
党报既有的内容基于其功能定位不可能做太多的改变。但是党报还是可以进行版面的扩大,就像都市报可以有“文体版”、“地区版”一样,党报也可以开辟与群众距离较近的版面。当然,如果版面增多之后语言还是文件式的,同样达不到吸引受众的目的。因此,话语方式的转变也显得极为重要。党报的语言应该“去文件化”,转而使用更多平时、口语化而又不失严谨的语言,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解读政策、阐释法规、传达党和政府的真正意图,不管是从贴近性还是从已接受性方面,这样都比文件语言略胜一筹。
(二)新闻来源市场:采编队伍年轻化,完善基层通讯员制度
党报采编队伍的“中年化”甚至“老年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我国复杂的行政体制所导致的,其根本解决方法在于行政体制的改革,这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此现象所造成的观念落后和对现代通讯技术掌握不够的问题却刻不容缓。因而,党报的当务之急就是将更多的年轻血液充实到采编队伍中来。党报还有一个部分还大有作为,那就是庞大的基层通讯员群体。这些通讯员往往没有受过专业的新闻教育,在新闻的发现和深度的挖掘方面往往缺乏经验和专业技能。党报的工作人员可以以此为契机,开展针对基层通讯员的业务培训,并对其业务水平进行考核,以提高他们的新闻素养,使得他们的新闻作品更符合公开出版的要求。此外,各级党报还可以为其通讯员建档,建立与内部人员相仿的评价机制,并以此为依据开展类似于“十大好新闻奖”、“优秀基层通讯员”等评比,对工作表现良好的基层通讯员予以奖励,而对于那些依然固守陈规,行文呆板、稿件新闻价值一直不高的通讯员予以末位淘汰的惩罚,以此督促他们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样既可以减轻采编人员的负担,也可以提高报纸的质量,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通讯员也可以做出及时地反应。
(三)广告市场:明确定位,加大财政支持
抛开党报功能定位中“党和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不谈,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利益群体和决策主体的多元化使得党报的新闻指导性更多的体现为阐释信息的意义,主要做法是围绕形势变化,对党和国家每一项新的措施的出台进行合理分析,帮助受众弄清楚发展趋势,权衡利弊得失[4]。这里面也无处不显示着党报服务受众的重要性。只有服务好受众,才能获得发行量,才能获得广告商的青睐,这是媒介市场不可规避的规律。对于目前的党报来说,广告收入依然不是其主要收入来源。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广告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于党报这种目前还依靠计划发行维持发行量的非专业报纸来说更是如此。现在的大部分党报正陷入一个奇异的循环,这个循环使他们对各种“宣传费”的依赖程度逐步加深,要摆脱这种依赖,走出这个循环,扩版可以很容易做到,话语方式的转变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基层通讯员制度的完善也需要很长时间,要想完成这个过程,就必须要大量的财力物力为支撑,光靠党报自身是无法获取足够的财力资源的。党报是为党和国家的宣传服务的,因而财政拨款无疑就是党报改革经费的最理所当然的来源。只有加大财政拨款,党报才有足够的财力启动改革,才能依靠这些资源度过艰难的改革初期,逐渐摆脱对宣传费的依赖,真正成为独立的新闻媒体,更好地为宣传服务。
三、结 语
党报是我党的耳目喉舌,其在宣传中所占据的重要作用,即使在网络媒体十分发达的今天也不容小觑。要做好宣传工作,党报必须要认清时势,结合自身进行改革。以上所提的“三个市场”,党报依然有巨大的潜力在目前的政治体制之下进行改革,尤其是基层通讯员制度的完善,更是简单易行、效率最高而又迫在眉睫的。只有改革,党报才能够走出目前所处的一系列怪圈,才能在未来党和政府的宣传工作中做好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美)约翰•H•麦克马纳斯.市场新闻业:公民自行小心[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王佳杭.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党报机制体制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3]王卫明.党报定位与功能新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4]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四个策略 篇7
一、作业设计要坚持扩展学生学习空间的策略
我们知道数学源于生活, 应用于生活。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作业设计, 及时把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处处有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 应考虑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锤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学完“认识方向”后, 教者可安排学生在校园内的某一地点, 以此为标准指出校园的某一建筑物的方向。又如教学“应用题”后设计一道练习题:教师到学生家去家访, 问学生甲:“我家到你家的路程, 再加上往返路程的一半, 正好是5000米。请算出我们两家相距多少米。”又如, 在学生学过“10以内的加减法”后, 可设计一个商场购物情境——“我为爸妈分忧”:给你10元钱买东西, 你准备选择哪些物品?为什么?这样的作业设计, 让学生在自我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 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本身, 而是利用这些广阔的学习空间, 锻炼了观察、分析、交流、实践等综合能力。教师在设计作业时, 要善于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 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 多选择与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 多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 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知识, 更要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二、作业设计要坚持开发学生智力潜能的策略
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新理念。学生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需要, 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针对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及在认识与情感等方面的不同需求来布置作业。尽可能地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作业, 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自主选择训练, 保证每一位学生得到主动发展, 这是推动整体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一课中, 教师可以设计A、B、C三个难易程度不同的应用题, 让学生根据实际能力进行自主选择。如A:每箱香蕉重54千克, 如果每箱香蕉多装16, 那么重装后的每箱香蕉重多少千克?B:有20箱香蕉共重270千克, 如果每箱香蕉多装16, 那重装后的每箱香蕉有多重?C:有20箱香蕉共重300千克, 如果每箱香蕉多装110, 还需要多少个箱才能装下?通过这些层次不同的题目, 让学生根据实际能力选择, 自觉检查其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 还可以激励其在达标基础上向更高层次的目标攀登, 进而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三、作业设计要坚持点燃学生创新激情的策略
具有一定智能水平且具有挑战性的开放性题目,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体现创造性, 不应拘泥于传统的书面形式, 还可以是操作、演示或展示等, 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收集、整理各种数据, 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结论, 增强与生活、与社会的接触面。在教学“认识角”一课时, 引导学生用火柴棒摆出各种图形, 数数所摆出图形的角的个数。因为摆的方法不同, 且图形不同, 所以角的个数就会不同, 因此既可以摆出三角形, 又可以摆出长方形。
四、作业设计要坚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策略
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就可以主动、轻松、持久地集中学习。新课标要求我们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 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 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作业设计要融入情境, 从学生的年龄和生活经验出发, 把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 以游戏、儿歌、故事、谜语、绘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改变形式的单一化, 激活学生的思维, 让作业变得更生动、有趣味性。
提高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四个策略 篇8
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 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各种教学资源,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灵活开放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和主动建构。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创设“分饼”的情境:幼儿园阿姨要分饼给小朋友, 请学生用掌声表示每个小朋友分到饼的个数。8个饼, 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 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 (学生鼓掌4次) 4个饼, 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 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 (学生鼓掌2次) 2个饼, 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 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 (学生鼓掌1次) 1个饼, 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 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这时, 许多学生都愣住了。教师问:为什么不用掌声表示呢?学生回答:因为每个小朋友只能分到半个饼, 不能用掌声来表示了。教师追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 学生产生了急于解疑的迫切心情, 探究兴趣也就由此而生了。
二、创设生活情境, 重视课外延伸
新课标强调, 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为此,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 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 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 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 安排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有角的实物, 并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实物, 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实物有什么共同点?在此基础上,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抽象出“角”的特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 创设开放的活动情境, 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的实践活动,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 使学生对“角的认识”从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巩固学习内容, 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 然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充分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创设探究情境, 发展学生思维
在不同的情境之中, 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大相径庭, 特定的情境能使学生思维更为敏捷, 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还较差, 创新思维的潜力正待发展, 但学生是天生的探究者, 因此教师要根据需要创设探究情境, 拓展探究空间。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 教学中教师要不拘泥于教材, 推行探究性学习,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这样做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时, 为了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形成表象, 掌握几何形体的特征, 教学时教师可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 引导学生经历从“表象→形象→抽象”的认识过程, 让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可让学生准备一个土豆、一把小刀, 分小组动手操作, 进行“切土豆”的探究活动, 先让学生用小刀竖着切下一刀, 把土豆分成两块, 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其中一块土豆的面, 再让学生把一块土豆的切面朝下, 然后再竖着向下切一刀,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两个切面相交形成一条线, 这条线就是棱。最后, 让学生用小刀横着向下切一刀, 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发现:三个切面相交形成三条棱, 这三条棱又相交于一个点, 这个点就是顶点。在这个情境中,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感知, 领悟到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含义, 丰富了学生的感知, 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 又使学生找到了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
四、创设模拟情景, 引发学生思考
真实的生活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真实的情感和态度。因此, 教学中要注意创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并解决实际问题。如教学“行程问题”时, 学生对“相对 (相向) 、相背、同向、同时、不同时、相遇、相距”这些问题的关键要素理解不透且容易混淆。这时教师可让学生上台模拟表演“相对、相向、相背而行, 模拟同时出发、不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直到相遇;同时出发、不同时出发相背而行”的情境, 将书本上静态的情境转变成学生动态的活动, 在情趣与知识的交融中, 学生很快就掌握了相遇问题, 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从而实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优化。
四个策略 篇9
一、首要目标:素材服务于策略需要
教师选择素材的首要目标不是解决问题本身,而是为了服务于策略需要。运用素材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感受到运用策略的优势,为后续学习服务。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师:这个课题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已经学过哪些策略?
生:列表。
生:画图。
生:列举。
师:策略用得好,解决问题就感觉怎样?
生:简单、方便。
师:如果用得不好,就感觉怎样?
生:复杂、麻烦。
师:复杂的问题是从简单开始的。
师:在平面图上是怎样规定方向的?
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师(出示左图):从学校到科技馆应该怎么走?
生:从学校出发,先向西走3格,再向南走4格,最后向西走2格,就到了科技馆。
师:如果按原路返回,应该怎么走?
生:从科技馆出发,先向东走2格,再向北走4格,最后向东走3格,就到了学校。
师:原路返回的方向与去的方向怎样?
生:相反。
师:我们从学校走到科技馆,然后按原路返回,像这样的策略就是倒过来推想,在数学上叫倒推。
(分析:案例中,开头简约,从“策略”追问,直奔主题。选择学生熟悉的素材,从学校到科技馆怎样去、怎样返回,得出行走线路是相反的。由行走线路的相反性引出数学倒过来想的策略,揭示主题“倒推”。解决行走路线问题本身不是目的,而是通过这个素材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运用“倒推”策略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二、重点目标: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
教师要让学生经历策略形成的过程。通过自我探索与实践,逐步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对解决问题策略有个体独特的建构。同时,让学生不断体验策略的形成过程,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应该是“一步到位”的,教师要拓展呈现策略的时空,使体验策略的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帮助下不断确信的过程,从而让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从初步形成策略→熟悉策略→优化策略→提升策略,步步为营,对策略的认识逐步系统化。
教师出示一题:一个杯子里原有一些果汁,喝了60毫升后,又倒入80毫升,现在有240毫升。这杯果汁原有多少毫升?
师:杯子里的果汁发生了几次变化?
生:两次,先喝了60毫升,又倒入80毫升。
师:知道了现有240毫升,要求原来有多少毫升,可以怎么思考呢?
生:可以倒过来推,倒入80毫升就要倒出80毫升,喝了60毫升就要加入60毫升。
师:我们用数学语言来表示。原来有一些果汁,喝了60毫升,“喝了”数学上如何表示?
生:减法。
师:“倒入80毫升”,如何表示?
生:加法。
师:要求原来有多少毫升,怎么办?
生:从现在的240毫升倒推到原来,倒入80毫升倒过来就减80毫升,喝了60毫升倒过来就是加60毫升。
师:看到这个示意图,你们会列式计算吗?
生:240-80=160(毫升),160+60=220(毫升)。
师:原来有220毫升对不对?我们怎样检验?
生:220-60+80=240(毫升)。
师:刚才这道题为什么可以用倒推策略呢?
生:有一定顺序。
生:这道题告诉我们“现在”,要求“原来”。
师:由“现在”求“原来”,用倒推的策略。
(分析:从“一杯果汁”的两次变化开始研究,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果汁的变化”画出思考流程图,引发学生对“知现在求原来”的思考与探索,然后用反向箭头表示反过来思考,再进一步把思考的流程图转化为数学运算图,形象直观地揭示了所要解决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还不断引发学生对“策略”的关注,反复突出“知现在求原来”的思考方法用“倒推”。)
出示教材例题:
师:要求原来每杯有多少毫升,那么现在每杯有多少毫升呢?
生:现在两杯果汁同样多,400÷2=200(毫升)。
师:现在的求出来了,要求原来的,用什么策略?
生:倒推。
师:请同学们借助示意图或列表来思考问题,并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来列式解答。
生:200+40=240(毫升),200-40=160(毫升)。
生:40×2=80(毫升),200+80=280(毫升)。
师:两位同学的解答不一样,到底哪个对呢?
生: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应该从乙杯把40毫升要回来。甲杯用200+40=240(毫升),乙杯用200-40=160(毫升)。
师:“要”说得很好。这个80毫升是什么意思?
生:两杯相差80毫升,只能要回40毫升。
生:80毫升表示甲杯比乙杯多的,不是倒出的,不能用200+80。
师:这两题有什么不同?
生:第1题是一杯果汁,第2题是两杯果汁。
生:第1题是一杯果汁发生两次变化,第2题是两杯果汁发生一次变化。
生:都是已知“现在”求“原来”,都运用了倒推的策略。
(分析:从“一杯果汁的两次变化”到“两杯果汁的一次变化”,学生不断经历着策略的形成过程。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借助于示意图和表格,让学生不断感受并确信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优势。引导学生比较两个问题的异同,使学生体会不论问题如何变化,只要是“知现在求原来”就用“倒推”的策略,抓住“策略”的本质,慢慢形成思考这一类问题的“自动化”反射。)
三、核心目标:体验策略的独特价值
教师要让学生体验策略的独特价值,体会到运用策略解决问题更清晰、便捷。逐步培养学生判断和选择策略的意识,达到对策略的深度理解。
教师出示:甲、乙、丙三杯果汁共900毫升,从甲杯倒入乙杯80毫升,再从乙杯倒入丙杯30毫升,现在三杯果汁同样多。原来甲、乙、丙三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
师:一杯、两杯很简单,如果有三杯果汁还能解决吗?请大家填表并计算,有困难的,同桌可以交流。
生:900÷3=300(毫升),甲杯有300+80=380(毫升)。
师:然后求丙杯还是乙杯?
生:先求丙杯,300-30=270(毫升)。
师:乙杯怎样求?要注意什么?
生:300-80+30=250(毫升)。
生:乙杯得到甲杯80毫升,这个80要减去;乙杯又倒给丙杯30毫升,这个30要加上。
师:一起来检验一下。
师:从一杯到两杯再到三杯,都是已知现在求原来。如果果汁变成四杯、五杯甚至更多的,倒来倒去,你会吗?当然,复杂的问题都是由一些简单的问题构成的。
(分析:研究“三杯果汁”的变化使问题进一步复杂化,利用果汁的变化作为知识的“研究点”“连接点”和“突破点”,不断促进学生对“策略”本质的理解和建构。学生通过对这道题的解答,还可以感受到运用“倒推”策略的独特价值,逐步形成“策略”意识。)
四、长远目标:提升学生数学思想
学生通过策略的学习,可以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方法和策略,但这不是教学的终极目的,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用数学的策略解决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发展世界,才是教师理应追求的目标。
师:用倒推的策略解题感觉怎样?(简单)是不是倒推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不是)什么时候用比较好呢?
(1)小军原来有24张画片,他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明,自己还剩多少张?
(2)小军原有一些画片,他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明,自己还剩24张。小军原来有多少张画片?
生:第一题不适合用倒推,可以顺着做。第二题已知现在求原来,用倒推比较合适。
生:第1题24÷2=12(张),12-1=11(张)。
生:第2题24+1=25(张),25×2=50(张)。
师:学了倒推的策略,你们有什么感想?
生:倒推能解决已知现在求原来的问题。
生:计算顺序和方法要与原来相反,原来加的,倒推回去就要减……
生:倒推完了之后可以顺着思路进行检验。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小魔术。(教师出示四张卡片,反扣贴在黑板上)
教师请一名学生读规则并操作:(1)把第1张与第4张交换位置;(2)把第2张与第3张交换位置;(3)把第3张与第4张交换位置。然后将卡片反过来得到“玩好数学”。
师:原来是什么呢?
生:可以将卡片位置倒推回去。(学生思考交流后,还原卡片,最后呈现“数学好玩”)
师:数学好玩,愿你们玩好数学!
四个策略 篇10
一、化零为整, 系统归纳
一个学期往往要学习30篇左右的课文, 要掌握的语文知识散见于这些课文之中。在复习的时候, 教师应指导学生归纳知识的方法。
1.列出本册应掌握的字词。如语文出版社七 (下) 第一课应掌握以下字词:奇崛、枯瘠、柔媚、陆离、犀利、玛瑙、束缚、丰腴、争妍斗艳、忍俊不禁等。
2.列出本册重要作者, 掌握他们的“名、时、地、评、作”等内容。如语文出版社七 (下) 《石榴》一课的作者郭沫若, 指导学生归纳:郭沫若, 原名郭开贞, 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 四川乐山人, 代表作诗集《女神》, 话剧《屈原》等。
3.列出本册应积累的名言佳句。“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等名言佳句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深受命题教师的青睐, 在期末考试及中考时往往占8分左右。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对名言佳句的背诵和默写均应以理解为前提, 唯有理解正确, 方能背诵、默写准确。
4.列出本学期开展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学到了哪些知识, 提出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八年级 (上) 的“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活动中收集到哪些爱国人士的文献资料、参观访问中有什么感受等。
二、教给方法, 学以致用
通过第一个环节的复习, 学生基本掌握了教材中应积累的语文知识。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 所以在期末复习时, 教师要加强阅读方法, 特别是答题方法的指导, 使他们在考试时能有“法”可依。冯江平编著的《考试方略与心理调节》认为考生如果掌握了必要的答题方法, 答题时会速度快, 质量高, 成绩也就好。
如复习说明文时, 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对于事物说明文, 要能说出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对于事理说明文, 要能说出文章阐明了什么事理, 从哪些方面阐明的。其次要求学生对文章逐层研读, 思考文章采用的说明顺序, 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等。语言准确是说明文的突出特点, 说明文的考试往往有品味语言准确的试题, 不少考生遇到此类题感到无从下手。教师指导学生做此类题的方法:从句中找出表限制 (时间、空间、范围、数量等) 、表程度、表估计等方面的词语, 分析它在句中的作用。
三、精练习题, 及时反馈
在复习中, 有的教师片面强调“多练”, 而忽视“科学地练”。固然, 多练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一定的好处, 但要适度。正如方顺荣所说:“同质知识点反复操练, 学生缺乏新鲜感, 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降低复习效果。”此外, 当前的习题集可谓铺天盖地, 其中难免鱼目混珠。学生复习时如果整天忙于做练习, 尤其是做一些重复的习题, 语文成绩很难提高。
因此, 教师对学生所练习题, 首先要精心挑选, 提高习题质量。所选习题要以既有典型性、启发性和针对性, 又符合学生实际水平为基本原则。典型性是指所选习题要紧扣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启发性是指所选习题能引导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针对性是指所选习题是学生考试时容易错误的或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
其次, 对学生练过的习题, 要及时反馈。学生做习题的目的, 一方面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 另一方面也暴露存在的问题。教师在发现问题后, 及时反馈, 并进行纠正、指导, 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四、模拟测试, 查漏补缺
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 学会了解题方法并练习了一定数量的习题之后, 下一个环节就是模拟测试。模拟测试主要有两种形式:教师考学生和学生考学生。
教师考学生, 即教师或选用质量较好的模拟试卷, 或采取自己命题的方式, 对学生进行测试, 从而了解学生语文知识掌握的情况。
学生考学生, 即教师让学生编写出一份试卷, 同学间相互交换试卷进行测试, 从而了解学生语文知识掌握的情况。这样做, 学生在编写试题的过程中进行了一次综合复习, 又通过评改试卷发现他人的错误, 以引起自身的警惕, 真是一举两得。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在复习中经常采用这一方法。
总之, “划零为整, 系统归纳”是为了让学生系统地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教给方法, 学以致用”、“精练习题, 及时反馈”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模拟测试, 查漏补缺”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能力从而考出最佳成绩。
四个策略 篇11
在“认识图形宝宝”这一数学活动结束之后,我将已有的数学教具,一些不同形状嘴巴的动物盒子放在了数学区,并且创设情境:“请小朋友们在区角游戏时间,送一些饼干给小动物们吃,记住不能让小动物吃错了饼干,要不然动物们要拉肚子的哦!”到了区角游戏时间,我注意观察了一下,有近十个小朋友进了数学区。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数学区里的那些动物箱子里已经塞满了各种各样的小东西,只要能被藏进去的东西都被孩子塞进去了,这哪是用来达到一定目标的数学操作呀,完全变成了孩子们用来游戏的工具了。这是怎么回事呢?经过观察和思考,我有所发现。
【问题症结】
一、提供的材料缺乏趣味性
成人最容易犯的错就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我们总自以为是地以为这个是可以发展孩子智力的,那个对于孩子而言是有意义的,这些在我们看来又是有趣的。但是事实上,孩子们并不喜欢,他们不喜欢这样有限制性的操作活动,更倾向于那些没有设定好的游戏,或者当他们对这项活动感到无趣之后,便会内在自发性地重新寻找新的玩法,所以就会出现孩子们“捣蛋”的破坏性行为,这些行为告诉我们,孩子们已经开始在反抗了。因此,材料的趣味性决定了孩子的兴趣,决定了孩子是否愿意去接受这项活动。
二、教师的支持力不强
我们有时又过于“相信”孩子,觉得只要交代一下规则,他们便会自己去操作了,这只是我们的理想状态。孩子们是很聪明的,他们会观察老师,一旦发现老师对他们这样的行为有所包容的话,他们会肆无忌惮地继续他们的“破坏性行为”。这是一个有关老师如何支持的问题,我们参与活动的力度,或者说我们对活动的关注程度,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的参与程度。
【解决策略】
1.变“繁琐”为“简单”。
在经过观察之后,我发现孩子们对于那些零碎的装饰物很感兴趣,他们的注意力会很快转移。当我们会为自己精心准备了一个精致的操作而欣喜时,试曾想过这样的操作对孩子来说是否有效的吗?人们都说多多益善,但是我觉得零碎的东西太多反而不易于孩子去操作。比如,在让孩子们认识图形的形状时,我们可以准备一些大的操作材料,如,准备一些刻成不同形状的海绵,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去填好不同形状凹进去的垫子,这样比较易于操作,且易看到操作结果。所以说,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选择适当的操作材料。
2.变“被动”为“主动”。
即便是区角的游戏,孩子们也想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我们可以设置一些奖励,如每天按照要求进数学区操作的小朋友就可以得到一份奖励。在我们班,我会提供一些操作性材料,将平时一些数学活动中需要完成的操作投放到区角里,谁完成了一个操作就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通过外部奖励激发孩子的操作欲望,从而强化孩子自主操作的意识。
3.变“无声”为“有声”。
在活动时,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喜欢玩“学说话的汤姆猫”的游戏,孩子讲一句,猫就会学一句,孩子们经常喜欢和猫聊天,这样就无形中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能力。所以,我们可以变“无声”为“有声”,改变传统的操作模式,让孩子可以带一些有声的智力操作玩具,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学会分享的品质,又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需要强调的是,“有声”并不一定是有声音,也可以是“活”起来的,让安静的数学操作动起来。比如,在认识数字宝宝时,我们可以在教室里摆上迷宫,设置一定的情景游戏,让孩子按顺序跳格子,到“灰太狼的城堡”里去“营救小兔子”等等,这样改变了以往的操作模式,动静结合,更适合于低年龄阶段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
4.变“单一”成“多元”。
在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强调领域的整合,为什么一定要将区角划分得那么明显呢?为什么孩子们总喜欢一直呆在美工区画画和剪纸呢?为什么建构区的魔力那么大,那些积木百玩不厌呢?这是因为数学本身其实并不是那么有趣,面对一些按照要求去完成的操作,孩子们当然会疲倦,所以,我们改变传统的数学区模式,加入一些新鲜元素,整合其他区角的操作,就会让数学变得生动和有趣。如,我们班的数学区角是多元化的,孩子们可以根据数字标记房子,捏出一些好吃的汤圆或者“汉堡包”住进相应的房子里去;也可以根据给动物的房子送上数字宝宝做朋友;还可以用积木根据动物的数量帮小动物们盖房子等等。多领域的整合让数学区变得更加多元化和生动化,让孩子们在数学区忙得不亦乐乎。
总之,在数学区角活动材料的选择与设计中,教师只有做到始终以“儿童在前、教师在后”为基本原则,体现活动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理念,通过观察幼儿的探究和操作行为,积极思考怎样通过材料间接体现“引导性”,以使幼儿的探究和操作学习更自主、更有教育和发展价值。在数学区角活动材料的选择与设计中,教师只有拓宽视野,尽量选择与设计开放性、游戏性、低结构的环境和材料,让幼儿去接触、感知、应用数学,而不是将数学孤立起来,“为了数学而数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在数学区角中真正“动起来”。
【总结反思】
经过调整和改进,我发现孩子们对数学区的兴趣明显提高了,再也不要老师督促着才去数学区了。另外,为了让孩子学会整理好操作卡片和玩具,我将每组卡片都做了相应的标价,玩具上也贴好了数字标记或者图形标记,孩子们会按照标记对应摆放。
让数学区“动”起来吧,让孩子们徜徉在数学的海洋里,充分体验成功的乐趣,热爱数学,享受数学。
四个策略 篇12
1. 教师主导意识过强, 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师主导意识过浓, 在教学中仍然不愿意放手.对学生已经了解或知道的不能放手或不敢放手, 经常过多解释、重复或示范, 总愿意说:老师告诉你……结果往往束缚了学生思维、限定了学生的思路、使教学变成了统一模式.
教学中, 教师要淡化自己的主导意识,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给学生创造更多地独立思考的机会, 提供主动学习的空间和舞台.教师要敢于放手、要舍得放手, 要相信学生, 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 让每一名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都能够先独立思考探索, 尽可能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知识学习是一个建构过程, 教师的讲解并不能直接将知识传输给学生.学生能看懂的内容就让学生自己去看, 学生能自己提出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提出, 学生自己能分析出来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分析, 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教师要以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身份, 加强组织和引导, 减少一味的包办和代替,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 从而真正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
2. 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达不到预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效果
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形式与效果形成背离.合作之前不给学生自主独立思考的时间, 也不提自主学习要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时经常是教师一声令下, 学生立刻围坐一团, 说声四起, 短暂过后, 教师一喊“停”, 学生顿时鸦雀无声, 汇报时常听到学生说的是:我认为如何如何……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
教学中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 解决问题, 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更清楚的明确自己的思想, 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时, 教师在把握好合理分组、明确分工, 提出合作前先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中要认真交流与倾听等相关要求外, 还应该认真考虑下列问题: (1) 为什么这节课要进行合作学习? 有必要吗? (2) 如果用合作学习, 打算什么时候进行? 合作问题怎样提出? 整个合作过程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3)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 教师怎样参与其中? 如何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 (4) 怎样处理好自主学习、集中学习与合作学习三者的时间结构安排, 努力做到优势互补、合理搭配? 只有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地思考, 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才可能是有效的, 才能在新课程的课堂上真正发挥作用, 而不是热热闹闹地走过场.
3. 不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教学及数学思想方法体现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 许多教师仍然过分地强调数学的工具作用, 弱化数学的文化价值.很多教师不对或极少对相关的数学文化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介绍或渗透.
当前, 新课改正在深入推进, 数学的人文价值已经明显地凸现出来.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知识和思想方法更是当今世界教育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数学背景知识, 注重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有机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机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家的轶闻趣事、名人典故、数学趣闻与数学史料, 营造一个诱人的、生动的知识情境氛围,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家的科学精神, 领略到数学文化知识、思想方法的魅力, 揭开数学神秘的面纱, 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 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 从而将枯燥的课堂营造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乐园, 消除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 使他们在内心深处亲近数学.
4. 课堂教学中评价形式单一, 评价语言贫乏
一种现象是一味表扬、 鼓励或奖励. 只要学生答对了问题, 教师就是很好、你真棒……要不就是大搞物质刺激, 不是奖一朵红花, 就是奖一颗五角星……无论学生回答得如何, 总有精神或物质的回报.另一种现象是不予置评.有的教师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采用模糊评价的方法进行少评价或不评价.对于学生理解表述不清或者出现偏差、错误时, 教师也不置可否或视而不见.
【四个策略】推荐阅读:
外汇黄金交易策略十大策略07-06
销售策略与推广策略谁先行?09-15
市场竞争策略分析与最佳策略选择08-08
市场竞争策略分析与最佳策略选择试题07-11
销售策略07-14
工程策略07-15
股权策略07-15
重建策略07-15
选编策略07-16
创收策略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