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建议

2024-11-14

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建议(精选12篇)

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建议 篇1

古诗文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 如何启发学生自求自得, 自主探究, 让学生在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能力与素养得到提高,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先颂后悟

古诗文教学重在诵读,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经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充分说明诵读的重要性。可以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达到教学预设的目标即可, 可以“不拘一格”“条条道路通罗马”。当然古诗文吟诵必须保证时间, 重在课堂。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诵读比赛, 以个人为单位, 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适当的采用奖励办法, 奖励办法以精神奖励为主, 通过诵读, 可以让全体学生评选本节课的最佳朗诵“金话筒”“银话筒”。也可以模仿人家电视台上的“中华古诗词”节目, 举行一些表演诗意让学生竞猜的活动,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 这样做可能互动热烈, 易于识记。大量的吟诵能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使他们吸收了古代语言的营养。如果有些内容一时难以理解, 大可以让学生“不求甚解”先记下语言材料, 在以后的成长经历中, 由于某事, 某景的出发而一下子理解了。另外, 学生通过大量、反复的吟诵, 可以感悟古诗文的语言特色, 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以此来不知不觉地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

二、品味语言

古诗文的语言凝炼、含蓄, 有着无穷的魅力。同时为了迎合当时配乐歌唱的需要, 古诗文又有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美, 特别是古典诗文, 其句式或五言、或七言, 匀称工整, 音节铿锵有力, 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品味。再则小学课本所选的古诗, 大多朗朗上口, 易于理解。学生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情感底蕴及其内涵韵味。感受诗歌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达到审美享受, 激发对诗歌的热爱乃至于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这是任何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愿意的事。例如《回乡偶书》一诗中, 学生通过诵读品味“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鬓毛衰”“不相识”等字面的信息, 就能理解诗人长久在外奔波的心酸, 回乡后物是人非的感慨。通过多次声情并茂的朗读会与诗人产生共鸣, 达到诗与情, 情与境的交融, 这也是古诗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领略到古诗文独特的艺术魅力, 达到心灵的净化, 提升语文的素养。

三、想象画意

古人写诗“贵在含蓄”要有“言在意外, 弦外之音”。苏轼说王维的诗“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大多的古诗诗画结合。通过诗画结合展现出优美的意境, 要引导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 感悟意境要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 引导学生用白描画古诗所展现的画面, 通过画面体会诗人当时的心境, 在此基础上体悟该诗的境界。并且画画学生显得更有兴趣, 画面可以根据其对古诗的理解想象着画出来, 之后在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画面。再例如《送孟浩然之广陵》, 有学生画出来说:在一幅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里, 在浩瀚无边的江岸上, 诗人若有所失的极目远眺, 衣袂翩翩, 浪花飞溅, 远处一叶扁舟渐行渐远, 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

四、创新改写

学习贵在创新,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这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死抠书本的书呆子, 如果有这样的结果, 我认为这是教育的悲哀, 无论你教学成绩再好, 必须予以否定。在古诗文教学上可以尝试创新改写, 形成一些新的知识, 比如说我在上《江畔独步寻花》的时候, 给学生设置了这样的题:后两句如果诗人不写景, 转而直抒胸臆, 会怎样写?鼓励学生充分的调动自己思维, 由于是小学生, 不必让其严格遵循古诗的格律。经过一番具体操作之后, 有学生竟然这样续后两句:“我在这里想看花, 四娘怕我去摘花。”可能学生时常见惯了有人随意摘花才这样写, 这样结合现实的续写, 我觉得比教一下死知识好多了。

总之, 教无定法, 我的课堂我做主, 没有一个放之四海就合适的教学模式, 教育不均衡, 各地的情况不一样, 各校的情况不一样, 面对的学生也千差万别, 只要我们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努力尝试一些便捷的, 有效率的方法, 都是应该赞扬的教学方法。

摘要:古诗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考试时必有古诗文默写的题。但古诗词教学却缺乏有效的方式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陷入形式主义, 学习古诗词教师在于引导, 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探究和领悟, 这样才能从实质上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诵读领悟,品味语言,联想和想象,创新

参考文献

[1]胡幼华.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建议[J].新课程·上旬, 2015.

[2]忻传辉.试论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

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建议 篇2

【摘 要】古典诗词语虽短,但语言精练优美,意境却大,表现了深刻的意蕴和动人的境界。然而,古诗词毕竟与现在中小学生的距离较远,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因为它的语法、平仄等现在已经不常用了,如果对其笼统的进行全面教学,耗时费力不说,学了也没有多大的用处。况且,由于各个学段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同,因而,小学阶段的古典诗词教学,不能生搬硬套,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更多的是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思考

一、古诗词教学要以读为本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在低年级的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读书为本。初读古诗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拼音,划出生字,做到读准音,不丢字添字,把诗读正确流利。这样做有利于复习汉语拼音,也有利于学生克服依赖思想,提高朗读能力。自读后,可指明个别学生大声朗读,让学生相互评议,让他们纠正指导读错的字词,接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得到熏陶,再以绘声绘色的领读,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的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然后变换多种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分男女读、小组读、全体读、轻声读等。

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这样的古诗教学课堂,学生读诗不下二十遍,学生读的不累,而且越读兴致越高。他们的朗读一次比一次读的有味,大多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当堂背诵是根本不成问题。教师就应该这样将朗读贯穿古诗教学全过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进行朗读训练,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二、古诗词教学要欣赏意境,创设情境

古诗,要欣赏诗的意境才能得到精华,所以,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欣赏意境不能搞得抽象,要照顾小学生的特点。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进入意境。

首先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进入意境。例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可采用“起兴点拨法”,新课一开始,就用一个谜语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瀑布产生兴趣,再导读回忆《瀑布》,使学生受到语言描绘的情境感染,从而进入瀑布的诗境,引出李白的诗。

其次要紧扣语言赏析进入意境。要注意引导学生抓诗眼,把握诗中有感情色彩的,形象鲜明的,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反复推敲,进入诗的意境。如“香炉”就一语双关,既指山峰,又暗喻天上的香炉,表示山极高。“紫烟”看起来简单,但探究其因果,又值得引导学生细细分析。如,咀嚼字词,理解意境。教学“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让学生理解“生”的本义是“产生”,而在此诗句中“生” 既有“产生”又有“升起”的意思,再进一步追问:是什么东西产生并升起来了?“是香炉峰的云雾、水气产生并升起”。让学生展开想象:从“生”字你看到怎样的一幅画面?让学生欣赏诗的意境后,再提出一个问题: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这样,学生就会从诗的本义,诗的意境去进行理解。“升”仅仅能看到烟雾升起,一会儿就散了,没有了,如果用“生”字,就能看到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这个画面,也能看到香炉峰云雾缭绕的画面,从而看出诗人写诗用词之精当。所以,在古诗教学中,反复推敲字词,既培养了小学生诸多语文能力,又让学生体会到古诗的美之所在。

最后要以图配诗,感受情境。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古诗词部分也不例外。“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教学时,应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更好的领悟诗词的意境。当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用画的形式来解释诗意,既能充分展示学生的绘画,理解能力,又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教学《小池》时,引导学生边理解诗意,边用简笔画画出涓涓细流和清澈见底的小池。小池里那含苞预放的荷花上面有一两只蜻蜓在栖息……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古诗的理。

三、古诗词教学要朦朦胧胧更是美

在学生“明诗意”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注意让学生用现代白话来翻译诗词的意思。但是,如果直译的话,译句非常生硬,枯燥乏味。所以,这里应该让学生描述大体的意思。怎么说都可以,倒也并不需要像释字环节般的字字落实。如《宿新市徐公店》中:“飞入菜花无处寻”一句里的“无寻处”,究竟是儿童天真无奈地无处可寻呢?还是余兴未尽的欲寻无处?让学生争论或保留自己的观点都比落实了更好。有时,古诗词字义的浅出,还可让学生领会到意境的深入。

四、结束语

总之,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应该学习,传承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这种熏陶,这种教育应从小抓起,从我们入学的那一刻抓起。因而,作为中华传统的古典诗词,应该纳入小学语文教育中。在教材之中根据不同年龄,学段的学生特点,进行合理的编排。而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把握好自己学生的特点,选择科学的方法,或诵读,或感悟,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完成古诗词的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尝试 篇3

关键词:替换词语 改变体裁 比较阅读 画画写写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古代文化史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生动凝练的语言,优美的韵味,广袤深邃的意境,是学生接触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好教材。但是古诗词在形式及遣词用句等方面与现在的用语习惯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是个难点。而且有很多教师对于古诗词的教学也免不了唱三步曲“读—理解—背诵”,千篇一律,毫无新意。日子久了,学生懒于思考,对诗词提不起兴趣,只是一味的接受。在他们的脑海中,古诗词只要会背会默写就行,其他的无所谓。那如何在教学中改变这一现象,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呢?为此,我在教授《次北固山下》和《天净沙·秋思》时,作了如下尝试:

方法一:替换词语,读读比比

古人写诗词是很讲究推敲字句和字斟句酌的。有些字词反复推敲,讲究炼字,很见功力。如果只是教师做讲解、分析,学生就很能体会到其中优美的韵味。但如果我们让学生将原句中的有关字句进行替换,让学生在替换后读读、比比,学生便能很快发现其中的妙处。例如,我在教授《次北固山下》一诗时,就让学生把原诗中“风正一帆悬”中的“正”字换成“顺”或其它字,试着比一比。将“海日生残夜”一诗中的“生”字进行替换,再比比。在学生将原字换成“升”、“出”等字后,自然能品出原字的妙处。另外在学生的反复换读中,学生还会有许多新的发现,这会让他们更加兴奋和激动。

方法二:改变体裁 ,想象体会

古诗词的语言非常的精练,可说是字字珠玑。但对于初中生,特别是初一的学生来说,要读出感情,了解诗歌大意是基础。只有如此,学生才能把握和处理好诗歌的情感。在我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没有让学生逐字逐句地翻译文本。而是让学生结合注释和自己的有关工具书,了解诗歌大意。我更多的时间花在指导学生,让学生发挥想象,对古诗词进行体裁的改变,用散文化的语言把诗词中所描写的东西串成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对改变后的散文体会,再对照原诗进行对照品读,讲解诗词语言的特点,学生也就能突破狭窄的诗词翻译的空间,通过想象和联想,进一步在脑海中展现出诗歌的优美意境,从而读出感情,品出诗歌的美,得到另一番美的享受、美的熏陶。例如在教授《天净沙·秋思》时,我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诗歌中描绘的画面在脑海中展现出来。我举例说:“假如你喜欢‘枯藤老树昏鸦’一句,那么你想想,这根枯藤是一根什么样的藤呢?树上还有没有叶子?藤是怎样缠绕在树上?就像你在生活中见到的哪一幅画面?乌鸦又是怎样的?”经过学生的联想和拓展,就会将一幅幅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体会出诗歌所描写的意境,进而更喜欢我国的古代诗词。

方法三:比较阅读,理解品味

比较阅读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阅读方式。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能自觉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所以在古代诗词的教学中,如能适时地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又将有利于对古代诗词地理解和品读。例如,在教《次北固山下》和《天净沙·秋思》时,我就让学生进行了以下比较:“这两首诗既然都是写乡愁的,那么两首诗所表现的愁绪的程度一样吗?”学生经过比较会发现不同。接着,我又进一步引导“那么,是什么使得两首诗所表现的愁绪程度不同呢?”学生经过阅读自然会发现不同的景物描写在诗歌里面起到不同的烘托作用。这就使得景物描写的烘托作用这一教学难点得到了突破。

方法四:画画写写,其乐无穷

常言“诗如画”,根据古诗词的这一大特点,我在教学中也让学生根据理解,发挥想象,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图景用他们的笔表现出来。学生们异常的兴奋,异常的投入。在画《次北固山下》一诗时,学生用绿粉笔画下了青山、绿水,用红粉笔画出了一轮从海面升起的红日,绿水中,一只挂帆小舟顺风飘行,诗人站立船头,仰望北归的大雁……通过画画,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提高了,同时他们也喜欢根据所画的画进行背诵,并且效果奇好,真是一举两得。另外,学生经过课上的学习,获得了景物描写烘托感情色彩的相关知识,我设计了以下作业:即不同的景物描写可以烘托出不同的感情色彩,请同学们试着描写一段景物,用这段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从而使学生将景物描写的烘托作用这一知识自觉地运用到写作练习之中,既练了笔,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此看来,只要我们教师找到了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地让学生满眼诗意、满怀诗情、满口诗香,在生活中品诗,在品诗中生活,让古诗词成为学生毕生的精神追求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建议 篇4

一、学生自身方面

1、铺垫古诗词学习基础

对小学生来说, 铺垫古诗词学习基础, 是增强其学习古诗学习兴趣的前提。首先要从浅显生动的古诗词入门。最初学习古诗词, 所学的可以不是严格的诗词, 例如, 骆宾王的《鹅》只是因为它有故事, 生动有趣, 或者念着舒服, 就可以把它记住, 以此慢慢积累, 有了诗词的基本积累之后, 再从更深角度去看诗, 这时便可以学习一些诗词的理论知识了。开始也不要学太难的, 只是为着更好地理解和阅读而学。

2、掌握学习古诗词方法

激发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最重要的就是让小学生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首先是持之以恒, 坚持背诵。小学每一天的语文学习中, 每天花一点时间学习, 这是小学古诗词的学习方法之一。古诗词的背诵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全掌握的, 要坚持学习, 持之以恒。古诗词的意境是需要反复揣摩, 每一次学习都会不一样的感悟, 所以别把古诗词的学习当作一种负担, 好好去感受古典诗词的美好。其次是深入理解, 化为己用。背诵只是简单的记忆, 古诗的背景、内容、意境是孩子在学习古诗词中应该着重关注的, 同时古诗词中还蕴含着不少古汉语知识, 这也对今后文言文学习有帮助。真正的理解古诗词, 掌握相关知识, 才能在答题时游刃有余。掌握古诗词也为写作积累了不少素材, 在作文中合理利用诗句, 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这个也是小学古诗词的学习方法。

二、教师方面

1、具有全面的古诗词基础

培养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具有较深的古诗词基础教育教学基础。首先, 教师在会认、会读古诗词的基础上要有感情。例如, 教师在阅读古诗词时, 老学究摇头晃脑的吟诵固然可笑, 但是古诗词是有韵律的, 是可以唱的, 从这一角度看, 老学究式的吟诵是有些故作姿态, 但同样可以引起小学生情趣。其次, 对诗词的理解教师要超越简单的字词句阶段, 要从诗词的背景方面着手, 深刻体悟诗人的感情。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运用文字、影片等资料, 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情景再现, 从而增加学生兴趣。其次, 古诗词的运用决不能停留在会默写的阶段, 一定要让它在学生习作方面大放光彩。在习作方面, 古诗词既可以是经典词句的引用, 也可以是感情的升华;教师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从而增加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2、创新古诗词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师要改进古诗词学习的教法, 激发小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激发小学生背诵古诗词兴趣的方法很多。教师要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在“教”上, 切忌“古板”和“僵化”, 而应“灵活”和“常新”。例如, 教师可以用幻灯片以动态的方式直观演示诗词背景, 增加小学生对诗词里的了解和对诗人的崇拜, 从而增加学习兴趣。教师要努力把古诗词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指导小学生学会学习, 培养小学生学习能力上。首先教师要潜心研究学生的学习古诗词规律和学习方式,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古诗词习惯, 积极帮助学生扫除学习古诗词过程中的障碍。例如根据年级不同, 除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古诗词方法, 还要给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 学生才能对学习古诗词有所领悟, 有所发现, 并自觉运用学到的学习方法学习新诗词。

3、密切师生关系

小学语文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的精神, 才能创设一个让小学生积极参与背诵古诗词的心理环境, 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要增加感情投入, 密切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了解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针对有些学生不敢主动大声背诵, 害怕说不好别人笑话的特点, 小学语文教师最好能在课堂上提醒学生, 同学之间应当相互尊重, 不要嘲笑他人的不足, 还要鼓励学生敢于主动背诵, 敢于表达自己对所背诗词的意义理解。这样就会给予学生勇气, 长此以往, 在古诗词背诵上, 许多小学生就会产生兴趣。

三、社会环境方面

在社会环境方面, 家庭是激发小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的重要基地。家长要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使小学生在其中感受到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家长要美化孩子学习古诗词的家庭环境。如, 在家庭装贴古诗词墙画, 观看有关古诗词的电视节目等等, 有利于培养孩子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促使子女养成良好的学习古诗词的习惯。家长还可以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 来培养孩子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如:通过探讨古诗词的学习方法、讨论古诗词的意义、带着孩子参观古诗词及作者背景地等方式, 增加孩子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四、改革小学语文教材

小学的学制和课时是有限的, 而教材内容不能一尘不变。古诗词的编选是需要不断地更新。这种更新必须恰如其分。根据不同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智力发育特点适时、适度地改革教材。例如, 可以单独设立一门古诗词诵读的学科。教材按单元设置, 减少单元例文, 由浅入深, 分门别类;文章的选用必须体现梯度, 循序渐进;增加每篇古诗词例文的课时, 进行深层剖析, 真正做到会读, 会背, 会默, 更会用。也可以单独设立一门古诗词写作教学的学科。教材按单元设置, 一个单元写一首古诗词, 增加课时。每篇古诗词, 可由老师先写好范文, 并在课堂上讲解分析自己的思路。在此基础上, 再让学生自己也写一首古诗词, 从而增加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总之,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 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优秀的古诗词是小学生人文发展的重要资源。只有培养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 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古诗词的美, 欣赏古诗词的美。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 社会比较浮躁。在这种背景下, 培养小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 让小学生诵读古代经典诗文, 让他们在接受现代文明教育的同时, 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应该是素质教育的一剂行之有效的药方。

关键词:小学生,古诗词,兴趣

参考文献

[1]江雪.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J].新课程 (小学) , 2012 (2) .

[2]严家敏.小学生古诗词学习探微[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2 (3) .

关于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5

武汉硚口区井冈山小学 王隽

古诗词是国学经典中的精粹之一,它以短小精悍著称。虽语言精练,却意境深远,饱含深刻的内涵,其语言之音律美,意境之画面美,刻画之形象美,无不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荡。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教学成为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每一册的语文教材中每一单元都有古诗词内容,由此可见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我就对于小学古诗词教学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一、反复吟诵,陶冶性灵

古人有“七分诗三分读”的说法,可见在学习古诗时朗读的重要性。通过吟诵古诗可以提高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进而增加其艺术修养。所以古诗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反复朗读。

初读,感受诗意。古诗的朗读必须注重节奏和音律,要做到抑扬顿挫,要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这些在初读古诗时就应让学生有所感受,使学生达到意会的程度。

精读,加深理解。初读是较为朦胧的理解,第二阶段的朗读要设置一些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一些问题,再与分析相结合,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朗读巩固,呈螺旋式交替纵深发展。

品读,深化理解。在这一阶段的朗读时要引导学生品味诗的关键词句,理解诗的表现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脑海中描绘诗中的具体情景,感受诗歌的艺术力量,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欣赏意境。

古诗,要欣赏诗的意境才能得到精华,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进入意境。⑴通过语言描绘情境,进入意境。例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可采用“起兴点拨法”,新课一开始,就用一个谜语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瀑布产生兴趣,再导读回忆《瀑布》,使学生受到语言描绘的情境感染,从而进入瀑布的诗境,引出李白的诗。

⑵ 紧扣语言赏析,进入意境。引导学生抓诗眼,把握诗中有感情色彩的,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反复推敲,进入诗的意境。教学“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让学生理解“生”的本义是“产生”,而在此诗句中“生” 既有“产生”又有“升起”的意思,再进一步追问:是什么东西产生并升起来了?“是香炉峰的云雾、水气产生并升起”。让学生展开想象:从“生”字你看到怎样的一幅画面?让学生欣赏诗的意境后,再提出一个问题: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这样,学生就会从诗的本义,诗的意境去进行理解。“升”仅仅能看到烟雾,升起,一会儿就散了,没有了,如果用“生”字,就能看到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这

个画面,也能看到香炉峰云雾缭绕的画面,从而看出诗人写诗用词之精当。

⑶ 以图配诗,感受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古诗词部分也不例外。“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教学时,应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更好的领悟诗词的意境。当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用画的形式来解释诗意。

⑷ 想象漫游,深入情境。

教学《望庐山瀑布》,在学生从诗中的字句欣赏到诗的意境之后,再通过让学生观看录象,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身临其境,置身于庐山瀑布的美景之中,在观赏过程中,把美的图象,老师的解说,学生的吟诵巧妙的结合为一体,使学生入情入境,一种爱美、赞美的感情油然而生,并让学生畅谈此时此刻的感受,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三、有分寸地把握诗词背景介绍

学诗词仅靠朗读是不够的,还要注意结合诗词的时代背景或作者的经历遭遇。诗是诗人思想感情的真情流露,而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遭遇关系密切,可以说,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经历遭遇决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这对古诗词的理解都会有帮助。

有关古诗词教学的几点策略 篇6

一、朗读背诵策略

古诗词语句优美,节奏明快,和谐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对古诗词按照常有的句式七言(四、三节奏)、五言(二、三节奏)读出节奏。一首古诗词的朗读采取的样式多样: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2.师生轮读。3.男女生对读。4.学生齐读等。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又可以提升朗读的效率。经过三、五遍不同形式的朗读训练之后,学生很快就能背诵了。屈指一算,也就七、八分钟的时间,学生会背了,学习起来也就轻松了。

二、理解、默写策略

(一)理解诗歌的策略

1.了解作者及诗词创作的背景。诗词作者的身世、经历、创作风格及所处的时代背景都是引发其创作的源泉和动力。学生了解这些对其理解诗词的帮助很大。

2.抓住诗词中的关键字词理解诗词的大意。一首诗、词往往透过几个关键字词就能体会出诗词的情感和主题。“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一个“独怜”写出了作者对滁州西涧景色的喜爱,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寻找一丝自由和安静的心情。

3.抓住诗词中所写的景、物、事,再现诗词的意境,体会诗词创作的氛围及融入的作者的感受,进而帮助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西江月》中“明月别枝惊鹊……”。其中写有“清风”“明月” “稻花香”“蛙声”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农村夏夜的美好景象,传达出丰收在望的欣喜之情。

4.抓住诗词中的名句去理解诗词所蕴涵的哲理或抒发的感情。“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写出“沉舟侧畔,千帆京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的景象,告诉我们历史会向前发展,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因此没有必要为自己的不幸经历而沉沦悲哀。

(二)默写的策略

对古诗词的默写, 学生往往是对生僻、疑难的字掌握的比较好,反而是对那些常见的字把握的欠准确,容易写错、写别,或者写漏。虽说背的很熟练,但在默写时,由于疏忽,结果是前功尽弃,失分严重。针对学生默写写漏字的现象,我采取让学生写后养成仔细检查的好习惯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对学生在默写中容易写别字的现象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是读准字音。

三、古诗词名句赏析策略

一首诗词真正能让人耳熟能详,诵读不忘的往往都是那些蕴涵丰富、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赏析古诗词中名句,赏析古诗词中名句是中考命题者比较青睐的题型,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诗句运用的修辞方法的角度去赏析其妙处。

2.从诗句所蕴涵的哲理角度去赏析。不少诗词的作者都是写景叙事中融入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迪。

3.从所写诗句隐喻的角度,言此意彼,巧妙含蓄的表情达意。

4.从诗词所描写的景物的特征去体会诗歌的美丽。

5.从诗句的结构、对仗的角度赏析。很多诗句的结构对仗工整。

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尝试 篇7

一、走进诗人心灵,了解诗词创作背景

走进诗人心灵,了解诗词创作背景,这是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魅力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不熟悉杜甫生活的历史环境,不知道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疾苦,不了解诗人心怀天下苍生的济世情怀,便很难理解“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的凄苦,也无法体味“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带给诗人痛彻心扉的伤痛。只有了解了杜甫所处的时代及诗人关注民生的情怀,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而甘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博大胸怀和为了百姓安居乐业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要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必须将诗词放归“故土”,从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出发,结合诗人自身的经历来品味诗歌,方能感受其真正的魅力。

二、注重吟诵,感受意境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诵读吟咏是鉴赏诗词美的最根本的方法。

(1)读准字音。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有不认识的字,由学生自己或小组查字典或词典解决。

(2)读准诗文的节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做到停顿正确。特别是教学古诗,如读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昼出/云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共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的角色,有利于理解古诗的含义。

(3)读出语气和语势。这样有利于体会古诗文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诗文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从教学的过程看,朗读是对课堂教学的调节。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文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欲罢不能,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

三、引入音乐,创设古典氛围

语言形式的音乐性是诗歌最重要的特点之一,诗是最富音乐性的语言艺术。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是诗歌特有的气息,它所具有的音乐气息是其他体裁文学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们在教学古诗词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恰当氛围,调动情感体验,则更容易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实现个人的沉醉化体验。

四、借助资源,自主学习

在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语文教师要懂得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我们可以发动学生到图书室看看报纸杂志或者利用网络资源等查找有关古诗词的资料,从而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例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苏东坡、杜牧……这些大诗人的很多资料学生自己是可以查到的。如果长期坚持下去,这些做法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好习惯,而且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广大教师应该提倡。

五、激发兴趣,乐教乐学

为了让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产生兴趣,我在班级布置上别出心裁。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一些内容合适的古诗书法作品,并定时进行更换。语文课前让学生诵读古诗,并养成习惯。在教室的黑板报上画出一个小角落作为“每周古诗文专栏”,定时更换栏目内容,让学生记诵,积累其中的内容并且定时检查。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根据诗的意境制作课件,让学生从声情并茂的现代信息技术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奥妙无穷。教师的出口成诗、字字珠玑是对学生最好的感染和熏陶。这种人格魅力,会激发并促使学生努力学习、自觉积累。因而,在工作之余,我搜集了《唐诗三百首》《唐诗宋词》等书籍,一方面自己记诵、积累;另一方面也是激励学生学习背诵古诗,并且在班级内设立奖项,在学期末让学生比背古诗文。这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也就培养起来了。

古诗词鉴赏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8

一、抓诗眼,赏名句

一篇文质兼美传诵千古的古典诗词作品,饱含了作者的丰富感情和想象,凝练含蓄的语言一定浓缩了作者对语言千锤百炼的全部精华。所以就诗词语言本身而言,就有发掘不尽的矿藏。诗词的鉴赏首先从“抓诗眼, 赏名句”入手,揭开诗词字面中包涵的艺术神韵。

1.抓诗眼。诗词中的诗眼,主要表现在思想感情上,指那些能明确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精神、内涵的中心词或主旨句。诗词是作者情绪高度浓缩的产物,丰富的感情一定会通过具体的词语表达出来,鉴赏一定要抓住最能表现作者情绪的词语,这就仿佛找到了打开作者诗词内涵的钥匙。 如:“最爱湖东行不足”中的“爱”; “长烟落日孤城闭”中的“孤”;“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秋风萧瑟”中的“萧瑟”等词语就明确的表露出作者的情绪所托,能表现出作品主旨之所在。抓住了这些就自然抓住了作者的思想脉络。

2.赏名句。更多的表现在艺术形式上,那些千古传诵的名句是最精炼最传神最富有生机的绝唱,那是作者语言魅力的最佳张扬,“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僧敲月下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它们的细致品味咀嚼才能领悟到古诗词艺术神韵的真谛。

二、依分类,析内涵

古诗词根据题材的不同大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因其主题的不同其鉴赏自然有不同的表现,只要有心就有别样的体悟。

1.写景咏物诗:内容上往往以某景象或物象为媒介,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来表现人的思想、精神、品格等。如:梅之于陆游;菊之于陶渊明; 明月之于李白;山水田园之于谢陶、 王孟。或诗境隽永优美;或风格恬静淡雅;或语言清丽洗练。

2. 送别诗:设酒饯行、折柳相送,既有哀婉的离愁别恨又有温馨的安慰劝勉。送别类诗词更是中国古代诗词一道魅力独特的风景线。感情色彩上有两种表现:深情的依恋与不舍多表现为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如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真诚的劝慰与祝愿多表现为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如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战争诗:以边塞、战争为题材,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内容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边地奇景;生活艰辛;戍边报国的决心;思家的幽怨。如 《凉州词》 《关山月》 《从军行》 等。

三、明技巧,悟情采

鉴赏古诗词,除了要准确的把握古诗词的形象,领会古诗词的思想内容,更主要的是要赏析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就是要透过作者情感世界的窗口,调动(阅读者) 自己的文学素养和生活经验,借助联想、想象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在眼前再现诗词中的形象。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要注意四大方面:一是表达方式,二是表现手法,三是行文结构,四是抒情方式。

1. 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 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五种方式。 就古代诗歌来说,描写、议论和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比较常见。只要详加辨析是很容易明白的。

2.表现手法:有联想、想象、类比、象征、渲染、烘托、悬念、对比、反衬(衬托)、托物言志、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赋比兴、用典、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语序倒置等等。

3.行文结构:结构方式主要有开门见山、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起承转合、承上启下、过渡、铺垫、伏笔、衔接、照应等。如杜甫的 《春夜喜雨》,全诗围绕“喜雨”展开以春夜雨为特定对象,以“喜”字为贯穿前后的诗脉, 层层叙写,虽不见一个“喜”字在诗中出现,但无处不显露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 篇9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主要是教师对古诗词内容的详细讲解,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展开的,学生识记的是零零碎碎的知识,无法欣赏到古诗词的整体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要实现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有效教学,作为教师,必须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欣赏,使学生在诗歌的阅读体验中获得灵感,发展认识。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行阅读欣赏,在学生欣赏之后,对诗歌的题材进行分类,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或者回忆的方式,选出几首相同题材的诗歌进行对比欣赏。这对于丰富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不断感悟诗歌、不断丰富体验具有积极的作用。比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整体阅读的方式感悟诗歌的风格,当学生明白这是一首咏物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同一题材的诗歌进行比较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视野。这种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小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水平较低,在诗歌学习中,很多学生反映自己读不懂诗词,不理解诗词的含义。可见,单靠教师的讲解,是很难提高学生的古诗词理解水平的。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鼓励学生读。引导学生读古诗词要讲究方式、方法,如果教师对学生不加以引导,即使学生读了大量的古诗词,理解和感悟能力也不会有明显的提升。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通过指导提高学生的古诗词的阅读能力。比如,在教学《池上》这首诗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明白这首诗是围绕童趣展开的,然后引导学生把表现童趣的诗歌搜集起来进行阅读,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这类古诗词的感悟能力。如,在教学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时,教师可列出诗人不同风格的诗句,包括《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欢快激扬,《春望》对国仇家恨的“感时”“伤别”,《石壕吏》对时局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春夜喜雨》久经挫折、仍不消沉的积极态度等等,让学生思考:作者的创作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变化,作者曾经经历过哪些事情。学生在理解了作者的诗风后,结合安史之乱,便能了解杜甫现实主义的创作经历:由诗反映出当时人民的劳苦、时局的动荡、国家的兴亡。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又能对学生进行历史方面的教育,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起爱国主义思想。

三、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要增强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要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感悟能力,可以结合古诗词的具体内容开展实践活动,以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能力。比如,在学习写景类诗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诗歌内容为诗歌配置插图;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而且能促进学生对诗歌内容的了解,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在学习故事类诗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故事表演,通过表演不断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学习抒情诗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诗文演唱,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感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古诗教学中,课后的拓展延伸也十分重要,往往会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国古诗词流传千年,是文坛上的一朵奇葩。学习古诗词对了解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古诗词教学,通过创新诗词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推动古诗词教学的发展。

古诗教学的几点关注 篇10

一、基于“学情”的能力提高

“走近诗人”是古诗教学的必备环节 ,通常是学生预习单上的固定内容。学生借助网络或工具书,搜集、摘录相关信息,作为课堂交流的内容。在这样的信息搜集过程中,学生对诗人的生平及其作品的风格, 本首诗的创作背景等都有初步的认识。在课堂中,如何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不低效重复他们的已知,让交流收获、交流已知的过程成为一种提升,不仅是知识而且是能力的提高。如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走近诗人杜甫为例,探讨如何基于学情的能力提高。

师:“通过预习,你对杜甫了解多少? ”生1:“杜甫被人们称为‘诗圣’。”师:“从称号中,你体会到他写的诗怎样,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学生由“好”、“妙”再到“绝妙”……直至“精妙绝伦”,在老师的引导中,孩子不断丰满对“好”的表达,从而对“圣”有更深入 、更形象的理解。生2: “杜甫的诗 , 被称为‘诗史’,……”师:“因为他的诗涉及……所以被称为‘诗史’。要学会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提炼。”……在常规预习分享中,学生知道了“李杜”,知道了李的浪漫、杜的写实;知道了诗人颠沛流离的生活处境; 知道了读杜甫的诗就能了解当时的历史……这不仅是教师了解学情、学生走近诗人的过程,更是学生进行信息整合、删选、提炼,学习表达,锻炼语用能力的过程。学生经历的不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呈现, 而是一个动态的自主探究过程。在这样的师生互动中,静态而空洞的学情变得灵动而真实,低效重复的已知交流成了知识和能力的共同提高。

二、基于情境的“表达”学习

学习诗歌,除了积累原句外,也需要在品析中学习如何表达。老师要充分利用阅读情境使学生更好地揣摩和学习作者的表达,浙江名师罗才军执教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堪称典范。罗老师以“我们读着读着,读出了一种情感‘喜’,杜甫为什么而‘喜’”为切入口,在学生对杜甫曾经“悲”的感悟上,回归文本,“默读古诗,圈划出作者当时喜悦的举止表现。”交流中学生有了全新的体验、新颖的收获:从“七喜”(1.“忽传收蓟北” 的喜从天降,2.“涕泪满衣裳”的喜极而泣,3.“妻子愁何在”的喜上眉梢,4.“漫卷诗书”的欣喜欲狂,5.“放歌纵酒”的喜不自胜,6.即日“还乡”的现实之喜,7.“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想象之喜。 )中,对“喜”进行充分的挖掘和体验。在此基础上,老师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和总结:杜甫紧扣人物的“神情”、“动作”、“想象”表现“喜”,用自己的“听”“看”“想”写诗。这正是平时作文所强调的叙事时要写清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罗老师的总结画龙点睛,直指表达,让学生有跳出“庐山”识面目的豁然开朗。继而老师又设计了一个言意兼顾的课堂练笔,“我们在表达喜悦时,除了写人物的神情、动作外,还会写些什么”。“语言。”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言为心声,那杜甫在 ‘漫卷诗书 ’,‘放歌纵酒 ’时 ,会对至亲 至爱的人说些什么?”随即出示写话提示:杜甫漫卷诗书,放歌纵酒,欣然曰:___。此时学生感知文本的个性与写作方法巧妙结合,就有了深刻、流畅的表达,“杜甫漫卷诗书,放歌纵酒,欣然曰:八年期盼、八年煎熬,终踏回乡路,喜哉乐哉! ”,“杜甫漫卷诗书,放歌纵酒,欣然曰:乡音无改鬓毛衰,满心欢喜归乡来。”……

三、基于审美的诵读积累

诵读积累是古诗教学的规定动作, 我们要摈弃机械的重复诵读和任务式的背诵积累。依据不同的诗文内容,运用不同的手段,使学生积累的不只是一个语言的外壳,而是可视可感的表象。如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诵读积累环节的设计,教师可以借助书法,先后出现三种不同书体(隶书、行楷、草书)书写的诗文。在“你会读,你能读”的不断挑战中,学生兴趣盎然地反复诵读, 在这样的诵读过程中不仅对不同的书体风格有初步的感知,更将古诗熟记于胸。师:“如果你是杜甫会用哪种书体来写这首诗? ”生:“行书,因为行书潇洒流畅,一气呵成,更能将当时的‘喜’展现出来。”这样的回答不是简单的选择,而是真正走进诗人内心的体悟,对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的“快”有更深入的理解:作者因为喜悦而畅快,因为畅快所以明快。巧妙运用不同的书体,展现的不仅是书法的魅力、诗文的内涵和诗人的心境,更是水到渠成的积累过程。

当然,我们还可以借助插图、录像或是多媒体,把语言文字翻译成生动的图像。如在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书中插图:一轮红日高照,苍山对峙,一挂瀑布飞流直下,诗人伫立岸边。整个画面透着隐隐的紫色,渲染着“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氛围。诵读积累时,我们由画入诗,借画释诗,让学生在形象的画面中获得整体的感知和诗意的再现,从而体味古诗意境,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对所学的诗文从形式到内容进行立体的审美体验和全方位的语言积累。

一样的古诗教学,一样的走近诗人,一样的品词析句,一样的诗情感悟,一样的诵读积累,但我们追求的是不一样的学习收获和教学效益,只有教者对“学情、文本、表达”的关注,才有学生在探究、语用、审美上的提升。

摘要:古诗教学必须在使学生正确朗读、理解诗意、熟读成诵要求的基础上,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文本的特点和能力的培养,擦亮学生发现美的眼睛,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

对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11

1教师教育理念有偏差

教师对于成绩过于重视,经常出现为学习而学习的情况,将古诗词的学习放在了一个十分功利性的位置。这样的教学理念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好。

2学生压力过大

由于现在的应试教育太过高压,导致学生一味为了考试而学习古诗词,忽略了古诗词的深刻意义,不能体会其精髓。

二、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1加强阅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初中古诗词的教学进程中,诵读一直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同时,诵读也是我国古诗词教学一直拥有的良好传统,对古诗词进行有感情的诵读,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古代诗词中优美的意境。学生可以利用诵读的方法来深化对于古诗词的记忆,并在脑海中进行古诗词场景的再创造,使得单纯的文字在脑海中变成了丰富的场景,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想象力。除此之外,初中语文教师应认识到,在初中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诵读不仅能够深化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的语感。因此,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创造阅读的空间,通过对阅读方式指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在进行一首古诗词的教学时,教师可先进行范读,对于古诗词中容易读错的字词进行订正,随后让学生进行齐读或分组读,引导学生在多种方式的阅读中提高对中国古代诗词的兴趣。此外,诗歌是强调节奏性的。所以,老师应当给学生讲解一些节奏的知识,可指导学生划分朗读节奏,使之读出诗歌的韵律来,最后再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一唱三叹”之妙。总之,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读得朗朗上口,声情并茂,从中获得审美的享受。

2介绍作者,了解诗情

了解古诗词的作者,也是了解其诗歌的一种方法。了解诗人的生平传记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创作情感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得学生对诗歌以及诗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理解诗歌做好铺垫。

3理解诗词的题目

在理解一首诗的时候,应先理解其题目。有些诗歌通过题目就可以猜测出它所要描写的主要内容、写作对象和场景。因此,老师在讲解一首诗的时候,要引导学生解题,通过解题来理解诗歌的内容。

4进行合理的联想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是古诗词的美妙所在。很多古诗词都是用精练的语言,再配合各种意象,营造出各种妙不可言的意境。对此,可以让学生结合诗中意境进行无限的遐想,以此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深刻理解,使学生体会到诗词的真正意义。

例如,王维的《山居秋瞑》,可以让学生想象这样一幅画面:在细雨微凉的空山雨后,皎洁的明月稀稀疏疏的照应在松林间,清洌的泉水沿着石头涓涓而流,水中的鱼儿自由穿梭游玩,竹林中不时传来浣衣女的笑声。通过良好的联想,学生可以感受到丰富场景,并在阅读和想象之间进入到古诗词的意境中,真正感受到诗歌的魅力。

5实地感受,加强理解

教师应注意在进行古诗词教学过程中重视实地感受。在教学中,利用家乡的地理优势,带领学生走向户外,通过领略风景的方式来感受古代诗词描绘的美丽场景,以此与诗人对话,体验“诗歌生命”的美。诗歌是诗人情感的勃发、灵感的闪现,也是诗人生命价值的最高诠释。如果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中的情感,必能达到学生、诗人之间情感的传达与体验。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1语言品读法

与其他的文学作品相比,诗歌拥有更强的表现能力,在字句之间往往能够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当时的心情、所处的场景等等。也正是由于诗歌这种表现能力及其字句的凝练,教师才更应注重在鉴赏诗歌过程中要求学生重视品味诗歌的语言,通过感受诗歌凝练的语言,更好地感受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感情。对此,教师可以用语言拼读法。首先,学生可以进行自由诵读,了解诗歌的大体意思。然后,可以进行配乐朗读,感受诗歌的意境。最后,再来有感情的朗读。我们都知道,诵读是理解诗词的基础,也是诗词教学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点拨感悟法

在初中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理解古诗词的含义,感悟其中蕴涵的情感,还可以让学生做一次“老师”,让其上台讲解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所表达的深刻感情,另一方面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并提升其对于表达的自信能力,同时还能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

3讨论赏析法

在初中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多个方面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赏析。中国古诗词的语言、修辞都是极为精练的,这种精练能够给人带来巨大的感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大胆的分享。利用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交流的方法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4联想想象法

在初中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对古诗词的丰富场景进行想象,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手段加以辅助,如在教授的过程中配以音乐或者图片。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地对古诗词进行创作性的描写,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让不同小组的学生对古诗词进行配图,或者进行扩写。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深化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体会。

5迁移拓展法

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联系以往学过的与课文相关的诗词进行赏析。通过思维拓展训练,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加以思考。教师还应以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开发发散性思维,联系各种生活实际,进行更加深切的体会。

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建议 篇12

一、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学生只有对古诗产生浓厚的兴趣, 发自内心的喜欢, 才会使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 才会不断产生积极的情感、强烈的行为, 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取得成功。

1. 用画面烘托。小学生处于认知的初级阶段,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比起枯燥静止的文字, 直观的画面、形象的图片更加富有吸引力。我们可以利用课本插图、多媒体等来将古诗转换成画面, 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 这样更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对古诗学习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如在学习《春晓》一课时, 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形象展现相关的图片, 这样更能使学生从画面中获得直观信息, 使教学更加富有活力, 而且更利于学生的理解。

2. 用音乐渲染。音乐是一门诉诸于听觉的艺术,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将音乐引入语文教学, 更能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引发学生的主体参与。在古诗的学习中, 我们可以播放相关的背景音乐, 用音乐来渲染氛围, 将古诗所包含的特定情感诉诸于学生的听觉, 使学生“未读其文先悟其情”, 从而使学生带着特定的情感来参与教学, 这样的学习更加富有激情与动力。

二、让学生在朗读中领悟

古人云: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读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是学生读懂文意、体验情感的重要手段。在古诗的教学中朗读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说读是带领学生进入古诗意境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要只是讲解与分析, 要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朗读, 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

1. 让学生学会朗读。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 还要富有感情。小学生年纪小, 在读中难免会遇到困难, 此时就需要教师亲身示范。通过教师的亲身示范, 把握好节奏、韵律, 读出音韵美、节奏美, 体会语言美, 这样通过学生的模仿, 可以让学生进行有效模仿, 从而真正地走进古诗所描述的意境。

2. 让学生学会思考。古诗所包含的情感与意境, 并不是简单的读就可以体会的, 同时还需要学生的主动思考、积极思维与充分想象。因此, 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指导, 让学生展开想象与联想, 以此来理解古诗的意境, 体会情感, 从而达对古诗的深刻理解。在学生读春晓的过程中, 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来想象古诗所描述的情景。这样学生身临其境, 入其境、观其形、闻其声、感其情, 浮现在学生眼前的不再是枯燥的文字, 而是一幅幅形象的画面、逼真的场景, 这样不仅利于学生对古诗的掌握, 而且可以让学生领会古诗的精练, 体会文字的魅力, 这更加利于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上一篇:激光光凝治疗下一篇:综合维修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