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主旨

2024-07-29

艺术主旨(共12篇)

艺术主旨 篇1

一.清华简《耆夜》中《蟋蟀》的创作背景及艺术特色

清华简中《耆夜》简共14支,第14支简背后有“夜”二字,是篇题,也是这14支简文内容的概括,“”是“耆”的本字,古音相同,又作“黎”,是音借。“夜”通“舍”,“夜”就是伐耆后“舍爵饮酒”[1](P149)的意思。在周代,“爵”是衡量身份等级的标准,“封爵”、“酒爵”都是身份变化的仪式统称。《耆夜》记载的是周武王八年伐耆大胜,凯旋而归后在文王太室举行饮至典礼,周天子与君臣饮酒作歌。“饮至”是古礼,指军队出征胜利后回宗庙宴饮庆功的典礼,其间除饮酒外还有舍爵、策勋的环节。《左传·桓公二年》:“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礼也。”[2](P53)“封爵”术语中之所以包含酒器,与“饮至”典礼上的“酒爵”之礼有很大的渊源关系。这样一个“饮至”典礼既是周王室的激励臣民的手段,也是决定着当时官员的身份等级的重要典礼。

在这个典礼上,周天子与臣子们对酒作歌,古时的诗歌可配乐演唱,演奏一次称为“一终”。《耆夜》共记载了他们几人互相酬赠之歌五终,其中周武王作两首,分别酬赠毕公、周公,周公作三首,分别酬赠毕公、周武王,还有一首即兴而作的《蟋蟀》。敬酒行爵的次序是身份高低、长幼亲疏、尊卑贵贱的直观体现,而周武王和周公舍爵酬赠都是先从毕公开始。毕公作为三人中最小,是周武王和周公的异母弟,他们对于毕公的爱护由此可见。然而,先酬赠毕公,不仅仅是因为他最年幼,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很有可能是伐耆的主将,在此次伐耆的战争中立了大功。《耆夜》第一支简上在介绍酒宴中人物时第一个就介绍了毕公,“毕公高为客,召公保奭为夹,周公叔旦为宔……”[1](P150)李学勤主编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中也猜测“毕公高在饮酒中为客,可能是由于任伐耆的主将,功劳最大的缘故”[1](P151)。

《耆夜》第一首是周天子舍爵酬毕公的《乐乐旨酒》,第二首是周天子舍爵酬周公的《8乘》,第三首“酬毕公”下面疑脱“召公”二字,是周公给毕公敬酒并作歌的《赑赑》,第四首是周公舍爵酬周文王的祝诵一终《明明上帝》。第五首,也是《耆夜》的最后一首才是周公见眼前蟋蟀在堂的场景即兴所作的《蟋蟀》,《耆夜》简第9支、第10支简上记载:“周公秉爵未饮,蟋蟀降于堂,公作歌一终曰《蟋蟀》。”[1](P150)

《蟋蟀》是周公的原创,蟋蟀是触发周公作此诗的“阀门”。如果武王、周公在饮至典礼之前提前跟乐官选好诗,配好音乐,那《耆夜》中《蟋蟀》诗前就不会交代蟋蟀骤降于堂前的情境。可见,蟋蟀是周公的眼前之景,周公见到蟋蟀“在堂”、“在席”、“在序”,知道年岁将尽,年末快到了,这时,他“不喜不乐”的感情被触发,才会劝诫天子不要安乐过度,不要虚度时光。由“蟋蟀在堂”就联想到了“无以大乐”、“无以大康”、“好乐无荒”等,是典型的“兴”。在这里,蟋蟀作为能让人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而产生联想的兴体,起到了启发、触发作者的作用,出现在每一章的最前面,起到兴的作用。

我们可以借用解读《诗经》的材料来帮助我们理解。“‘兴’是由眼前物象触发,兴起对事物的感慨。兴句和应句之间的句意承接关系或清晰或模糊,都能引起较丰富的联想,但均属于感觉、经验、简单逻辑的层面。由此反观毛公所标的兴体,凡是刻意在兴句和应句之间寻找曲折联系的解读,就必定陷于穿凿附会。”[3]兴体的下文看不出直接关系的情况最容易被判断为是“兴”,因为一般都认为兴体和应句之间不一定要有明确的关系。而此首《蟋蟀》“蟋蟀在席”与应句“岁聿云莫”之间关系较明确,这也是“兴”。

但也不排除周公之前就看过国家搜集上来的唐地方民歌《蟋蟀》,以至于看到眼前蟋蟀时脑海里想起了曾今看到的那首民歌就直接用了。恰巧乐官以前给《蟋蟀》配过曲,所以直接配合周公的吟唱演奏了出来。笔者认为周公即兴创作《蟋蟀》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周公当时秉爵未饮,看到堂前蟋蟀而被吸引而有所感想作出《蟋蟀》一诗。

二.简本《蟋蟀》与《诗经·唐风·蟋蟀》对读

清华简《耆夜》中的《蟋蟀》有很多诗句与《诗经·唐风·蟋蟀》相同或相似,学界多认为二者有密切的关系。现将两首诗分三组对读如下:

A组:

因为蟋蟀会根据寒暑变化移动位置,所以古人将它作为候虫。《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P119)其“九月在户”即是“蟋蟀在堂”,所以这两首《蟋蟀》指的“在堂”是在农历九月。周代以农历十月为岁暮。

周公所作《蟋蟀》中每章首句蟋蟀的位置都有所变化,不过都是在户内的变化,由堂上到席上,再到堂的东西墙上。而《诗经》中蟋蟀停留的位置都用了“在堂”。“役车其行”与“役车其休”对读,简本的“行”如果也作今本的“休”,那就既符合农历九月(岁暮之前一个月)的岁暮将至的情境,也符合“饮至”的背景。

简本二章首句本是“蟋蟀在席,岁矞员茖”,清华简整理者联系《诗经·唐风·蟋蟀》来理解,矞通“聿”,语助词;员通“云”,与“其”用法相似,语助词;茖通“莫”。所以这两句除了简本中蟋蟀的位置变到了席上,其它与今本都相同。“岁聿其莫”中“聿”在这里是助词,用在句中,含有“遂(就)”的意思。“莫”即“暮”。“岁聿其莫”意思就是年岁将尽,孔疏:“时当九月,则岁末为暮,而言‘岁聿其暮’者,言其过此月后,则岁遂将暮耳。”(P379)“蟋蟀在序,岁聿云□”与“蟋蟀在堂,岁聿其逝”对读。“在序”指在堂的东西墙上,后半句均表示时光的流逝。

B组:

根据《诗经》相同语句重复的习惯,且简本前两章都重复的句子,我们不免猜测在第三章对应残缺的部分应该也是“今夫君子,不喜不乐”。毛传:“慆,过也。”朱熹《诗集传》:“逝,迈,皆去也。”这组对比中“迈”、“除”、“慆”与“日月”搭配都表示时光逝去的意思。

《毛诗正义》、朱熹《诗集传》、方玉润《诗经原始》、钱钟书《管锥篇》、高亨《诗经今注》等都持一致看法,认为《蟋蟀》的主旨有及时行乐的意思。所以均认为“今我不乐”之“乐”是寻欢作乐。清华大学孙飞燕《<蟋蟀>试读》用文本解读的方式论证了《蟋蟀》没有劝人行乐的意思,而是君子因时光流逝而心忧不乐,所强调的是珍惜时光。

笔者从解读《耆夜》5首诗的风格,及《蟋蟀》创作时间、地点、情境的角度也得出了不是劝君臣们及时行乐,而是劝他们不过度安乐,不虚度时光。《耆夜》除《蟋蟀》外,前两首《乐乐旨酒》、《8乘》为周天子所作,都用“嘉爵速饮,后爵乃从”、“嘉爵速饮,后爵乃复”劝大家饮酒。《耆夜》第一首是周武王给毕公敬酒并作诵的《乐乐旨酒》,表达了对毕公、周公兄弟两人的信任,因为他们的诚信仁爱能使百姓和睦,赞赏其能胜利国事,并劝他们“嘉爵速饮,后爵乃从”;第二首是周天子敬酒并作诵周公的《8乘》,描写伐耆之役的场景,赞赏其能处理与仇敌之间的关系,也以“嘉爵速饮,后爵乃复”来劝其饮酒。在接下来周公祝酒毕公的《赑赑》中前四句是称赞毕公(及召公)在战场上雄壮威武的样貌,赞美他宽大的德行,可后四句却开始劝说毕公,天子有甘美的酒,但大家都醉了天子还劝饮,明日不要再这样过度饮酒了。可见周公在这里已经对武王频繁劝人饮酒而没有节制进行劝阻了。第四首是周公敬酒并作诵周文王的祝诵一终《明明上帝》,主要是颂扬上天并祝诵文王万寿无疆。根据诗里“月又盈缺,岁有歇行”可知,周公是颂文王功德的圆满,可以歇行并颐养天年。当时武王正值壮年,文王也在,所以所祝之人应该是文王。正因武王当时刚刚接替文王的位置,所以周公更是小心、尽力辅佐,指出其过于安乐的缺点,怎么会反过来劝其及时行乐呢?

C组:

康乐而毋荒,是惟良士之愳愳。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简本和今本每一章的这四句都不可分开解读,因为此四句有紧密的逻辑性,《诗经·唐风·蟋蟀》中“好乐无荒”都承接“无已大康”,“良士瞿瞿”则承接“职思其居”。无,通“毋”,今本中每一章都重复“毋已大康”,意思是不要过分地追求安乐。

《耆夜》中《蟋蟀》中三句“康乐而毋荒,是惟良士之……”是句法重复、相粘、相因。“”通“方”,表示准则,“愳”是“懼”的古文,指忧虑。周公在这里将安乐但不要荒废作为劝诫周武王的准则同时也是自己的忧虑,与前面对周武王反复劝酒的行为不满相呼应,这也符合周公的角色、职能,劝诫周天子也是他的责任和义务,更加体现了周公对周武王辅助的尽心与投入。

《诗经·唐风·蟋蟀》中三句“好乐无荒,良士……”也是句法重复、相粘、相因。“瞿瞿”是指惊顾貌,警惕的样子,“蹶蹶”是指动作敏捷的样子,“休休”是指乐道之心,希望安宁和谐的心情。此句是在劝告国君爱好娱乐但不要荒废政事,要像良士那样时时警惕自己,最终达到平静和谐的心境。

由A、B、C三组的对读可见,两首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着不完全相同却又如出一辙的血缘关系,可用“血缘句”来概括。关于什么是血缘句?“《诗经》中甲诗的某些诗句、句型与乙诗中的某些诗句、句型相同相近,因而构成了两诗之间的血缘联系,我们称之为‘《诗》血缘句’。”如果《诗经·唐风·蟋蟀》直接借用了周公所吟唱的《蟋蟀》,那简本和今本《蟋蟀》就是直接关系。如果周公所吟唱的《蟋蟀》也是借用的当地民歌,《诗经·唐风·蟋蟀》借用的是周公所借用的那个民歌,那简本和今本《蟋蟀》就是间接关系。

三.简本《蟋蟀》与《诗经·唐风·蟋蟀》的血缘关系

四言句式是《诗经》最基本也是最典型的句式,在国风和《小雅》中两句一行的四言体尤其多。《诗经·唐风·蟋蟀》是每章八句,两句一行。“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就类似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家室”,属于下句补足上句之意。一般上下句合成一行才能理解完整的意思。里面夹杂一些重复的词汇或虚字,又有押韵。第一章“莫”、“除”、“居”、“瞿”押韵,上古音同属鱼部;第二章“逝”、“迈”、“外”、“蹶”押韵,上古音同属祭部;第三章“休”、“慆”、“忧”押韵,上古音同属幽部。(参考《宋本广韵》)所以整首诗节奏感强。《诗经·唐风·蟋蟀》就是在不断摸索各种组合的句序、章节的情况下,从周公所吟唱的《蟋蟀》改编成了今本的样子。这种典型且节奏感鲜明的句式也便于弦乐演奏,便于诵读、讴歌。

与简本相比,《诗经·唐风·蟋蟀》已是在这基础上创作或改编,不是眼前景触发了读者,而是脑中预设或事先知道的,不是兴,只是借用。《毛诗正义》认为“僖公俭不中礼,诗人戒之,欲令及时自乐。言九月之时,蟋蟀之虫在于室堂之上矣。是岁晚之候,岁遂其将欲晚矣。此时农功已毕,人君可以自乐。”[5](P378)因此,蟋蟀不是当时作此诗的诗人的眼前景,而是他为了劝诫僖公,九月的蟋蟀的正符合他的意图,于是他也就选择了脑中景蟋蟀作为诗的发端。

《诗经·唐风·蟋蟀》借引周公《蟋蟀》目的就在于该诗的主旨与作者当时要劝诫君主的目的相符。当时所谏的君主是谁?《毛诗序》详细说明了《蟋蟀》的成篇时间和内容,“《蟋蟀》,刺晋僖公也。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之,欲其及时以礼自虞乐也。此晋也,而谓之唐,本其风俗,忧深思远,俭而用礼,乃有尧之遗风焉。”(P377)晋僖公即晋僖侯,《左传·桓公六年》提及“晋以僖侯废司徒”(P69),晋僖侯名司徒,因避讳,废了当时的司徒官职。《史记·晋世家》中作釐侯,因其俭而不中礼,所以晋国人作《蟋蟀》讽谏他。那晋国人又是怎么会有周王室的诗歌的?周公在饮至典礼上创作了《蟋蟀》之后,经乐官谱曲,乐师演唱、流传,后在周天子命晋文侯、晋文公为方伯时赐予晋国,《蟋蟀》一诗在乐师的传习下在晋国流传,句序、章节的组合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改编,渐渐形成了后来《诗经》的典型句式,被编入了《诗经·唐风》中。《诗经》是一部诗歌集,以音乐的乐调划分类别,唐风的调名在唐并入晋之前就已形成,所以不会因为国度的更名而换名称,晋国时唐调依旧流行,《蟋蟀》在赐予晋国时当地人还是用唐调演唱的,所以《蟋蟀》被编入了《唐风》。《诗集传》中朱熹评价《唐风》“其地土瘠民贫,勤俭质朴,忧深思远,有尧之遗风”(P87),其“忧思深远”的评价也更加证实了《蟋蟀》不是劝人及时行乐的主旨。

学界对于两首《蟋蟀》关系的多种解读,我们应加以审视与辨别,同时科学、谨慎地对待出土文献,立足于最贴切史实的角度探究出最合理的解释。在面对新时代新出土文献的情况下,《诗经》更应该“从‘经’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恢复文学的本来面目了”[7](序言P3)。

摘要:清华简《耆夜》中记载的《蟋蟀》与《诗经·唐风·蟋蟀》分章相同,主旨相同,句型相似有些亦相同,其简虽有几处残缺,但其被吟唱的时间、地点、情境都清楚。通过对读,发现二者确实有密切关系,这对《蟋蟀》的流传过程、改编经过、分类缘由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线索。《蟋蟀》的主旨在后世多被误读为劝人及时行乐,且见诸于多则史料,然而通过对当时吟诗情境的分析,其主旨更倾向于为时光飞逝感到心忧,强调珍惜时光。《诗经·唐风·蟋蟀》一定程度上是对清华简《耆夜》中《蟋蟀》的模仿。

关键词:《蟋蟀》,对读,主旨,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M].中西书局,2010.

[2]李梦生.左传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葛晓音.论《诗经》比兴的联想方式及其与四言体式的关系[J].文学评论,2004.

[4][宋]朱熹.诗集传[M].中华书局,2011.

[5]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张祝平.《诗》血缘句初探[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7]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中华书局,1999.

艺术主旨 篇2

一般认为,《离骚》的主旨是爱国和忠君

司马迁说:“虽放流,睠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返。……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在《离骚》前一部分中,有不少“系心怀王”的诗句,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等。诗中用了一些婚姻爱情的比喻,如“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等,以这种男女之间感情的不谐比喻君臣的疏远。根据中国传统的伦理习惯,弃妇的哀怨是以对夫君的忠贞为前提的,所以,这些诗句可以解释为屈原的忠君。国君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的象征,而且只有通过国君才能实现自己的兴国理想。所以,屈原的忠君是他爱国思想的一部分。屈原的爱国之情是和宗族感情连在一起的。如他对祖先的深情追认,就是一种宗族感情的流露。屈原的爱国感情更表现在对楚国现实的关切之上,从希望楚国富强出发,屈原反复劝戒楚王向先代的圣贤学习,吸取历代君王荒淫误国的教训,不要只图眼前的享乐,而不顾严重的后果。如“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以及引后数句,列举了夏启、羿等由于“康娱自忘”而遭到“颠陨”的命运,向楚王提出了警告。他对那些误国的奸佞小人也是充满了仇恨:“椒专佞以慢慆兮,榝殳又欲充夫佩帏。既干进而务入兮,又何芳之能祗。”君昏臣佞使得楚国处境岌岌可危。对宗国命运的担忧,发而为一种严正的批判精神,这是《离骚》中非常值得珍视的地方。

在《离骚》中,屈原感慨道:“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表示将用生命来殉自己的“美政”理想。他的“美政”理想在一首抒情诗中当然不能全部表明,但我们从《离骚》中仍能约略知道一些主要内容。这就是明君贤臣共兴楚国。首先,国君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才能享有国家。《离骚》云:“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铺。夫唯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其次,应该选贤任能, 罢黜奸佞。诗中称赞商汤夏禹“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并列举了傅说、吕望、宁戚、百里奚、伊尹等身处贱位却得遇明君的事例,借以讽谏楚王。另外, 《离骚》批评现实道:“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度。”所谓“规矩”、“绳墨”显示了屈原对制度法令的重视,修明法度也是其“美政”的内容之一。总之,相对于楚国的现实而言,屈原的“美政”理想更加进步,并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向。当然,屈原念念不忘君臣的“两美必合”、和谐共济,还与他自己的身世之感有关。《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楚王的不信任和佞臣的离间,导致君臣乘违,事功不成,这是屈原悲惨人生的症结所在。所以,他在诗中反复地咏叹明君贤臣,实际上也是对楚国现实政治的尖锐批判,更是对自己不幸身世的深切哀叹,其中饱含着悲愤之情。

《离骚》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的光辉形象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从这些香草和装饰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奋发自励、苏世独立的人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是其人格的外在显现。探求的热情和功业未就的焦虑,发而为对有限时间的珍视,“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恶劣的政治环境,使屈原陷入极端艰难的处境之中,但他却以生命的挚诚来捍卫自己的理想:“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正是在这强烈自信和无所畏惧的精神的鼓舞下,屈原才能对楚王及腐败的佞臣集团展开尖锐的批判:“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唯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屈原的形象在《离骚》中十分突出,他那傲岸的人格和不屈的斗争精神,激励了后世无数的文人,并成为我们的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象征。

《离骚》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两类意象:美人、香草。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前者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后者如“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可以说,屈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自拟弃妇而抒情的,所以全诗在情感上哀婉缠绵,如泣如诉。以夫妇喻君臣不仅形象生动,深契当时的情境, 而且符合中国传统的思维习惯。早在西周春秋时代发展起来的阴阳五行观念,就把君和夫、臣和妇放在同样的位置,这一观念可能影响了屈原的创作。《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意象。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 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总之,《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且生动。

《离骚》对诗人的上下求索有出色的描写。第一次远逝历经多处神界,最后受阻于帝阍。第二次远逝,由于目睹故国而不忍离去。对这两个情节的理解,一般根据“灵氛”所言“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认为象征屈原试图离开楚国另寻可以实现自己理想之处,但由于对宗国的留恋而终于不能成行。这两次远逝中都有十分壮丽的场景。试看这一段的描写: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望舒先驱,飞廉奔属、凤凰承旂、蛟龙为梁,在这些神圣形象的支持下,屈原显得如此从容、自由,他伟岸的人格也更加光辉灿烂。这里显出了对自己信念的执著,表现了对世俗的蔑视。因此,这两次远逝,既是一种象征,又是屈原形象的一种折射。周流求女一节,历来诠释最多。从《离骚》的全诗来看,屈原所痛感的, 一是君王昏庸,一是佞臣当政,屈原在现实中同时遭到昏君佞臣两者的排斥。也正是在这种绝境之中,屈原才开始“上下求索”的历程。求女失败之后,灵氛用“两美必合”鼓励他往别处寻觅。一次次求女不遂,是屈原的现实遭遇在诗中的投影。所以,求女在诗中应该象征着对明君贤臣的向往,也表现了屈原虽在绝望之中,仍不放弃对自己政治理想的孜孜不倦的追求。

从寓言中看主旨 篇3

大如大鹏尚不能逍遥,小如蜩与学鸠,仅仅在地面与小树之间短距离地飞上飞下,却自以为得到逍遥,嘲笑大鹏高飞远行的壮举,这表现出蜩与学鸠的可笑和认识的局限性。庄子再以行路备粮的比喻作反驳,无论是到野外的人还是到远方的人都需要吃饭。无论是大鹏还是蜩、学鸠,都需要依靠风力才能飞翔。“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的备粮各有不同是因为行程远近不一样。大鹏、蜩、学鸠的体形不一样,因而凭借的风力也不一样。蜩和学鸠嘲笑大鹏其实是认识不到自己与大鹏的差异和自身的“有所待”。之后自然引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

这两个寓言告诉我们:世间万物皆有所待,但又有小大之辨。庄子进一步用朝菌、蟪蛄与冥灵、大椿的对比来说明“小年”与“大年”的不同。接着引“汤之问棘”对前文补充印证,并点明“小大之辩”,这里实际上强调的还是认识上的深浅区别。

人们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主要体现在空间和时间上。在空间上,蜩、学鸠、斥鷃这些只是小智,只可以“枪榆枋”“翱翔蓬蒿之间”,算不上“逍遥”;大鹏高飞万里,但需凭借风力,仍然难达“逍遥”之境。在时间上,“不知晦朔”“不知春秋”的朝菌、蟪蛄算不上“逍遥”;寿命久长的冥灵、大椿,它们的寿命仍然是有尽的,而不是“无穷”的,也难达“逍遥”之境。

下面则由自然说到人,不仅那些于一乡一国有所作为的凡夫俗子算不上“逍遥”;不汲汲名利场的宋荣子嘲笑前面四种人,显得其修养不够,也没达到荣辱皆无的极致;得神仙之道的列子还需要御风前进,这两人也算不上“逍遥”。

由此,作者顺理成章地点出真正的逍遥游:不需要依赖什么,不追求功业和名利,顺应万物的本性,悠然自得,适心任性,达到物我一体的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阅读寓言,不仅要感受寓言中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形象感悟寓言所寄托的道理。

熟读故事内容

寓言是一种借助故事来讲述道理的文学体裁。其主题思想多借小喻大,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此喻彼。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情节也比较简单,但作者往往会把深刻的哲理蕴涵在短小的故事中。阅读寓言首先要弄清寓言叙述的是一件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怎样,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例如,要读懂《逍遥游》,必须要非常清楚大鹏、蜩、学鸠、斥鷃等寓言故事的内容。

明确谈论话题

有些寓言会直接在结尾处点明寓意,如《伊索寓言》;有些寓言不直接点明,但结尾部分会另有一段话或几句话对故事的情节或结局进行评论,如庄子的《庖丁解牛》;有些寓言的寓意完全蕴涵在故事之中,寓意和故事情节密不可分,通过故事的表达,矛盾的展开和解决,寓意自然地流露出来,使读者思而得之,如庄子的《逍遥游》。后两类寓言就需要我们去抓住话题,如《庖丁解牛》结尾文惠君所说:“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这就告诉我们这个寓言的中心话题是养生。《逍遥游》结尾则点明了主要内容是讲述“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可知这个寓言的中心话题是借“有所待”谈“无所待”的。

分析形象特点

寓言主人公可是人,也可是拟人化的物。寓言通常由人(物)语言和活动组成,因此,读懂寓言必须要抓住人(物)的形象特点。其次,作者在这些形象中或多或少都会带有自己的感情倾向,因此,读懂寓言必须善于发现作者对形象的褒贬。《逍遥游》中大鹏的形象是通过外形和动作来描写的,蜩、学鸠、斥鷃的形象是通过语言来展现的。大鹏的形象在与蜩、学鸠、斥鷃的对比中反复出现,两处都写出了大鹏的巨大不凡,然而却遭到了蜩、学鸠、斥鷃的嘲笑。通过蜩、学鸠、斥鷃的语言可以看出它们自认为自己很逍遥,同样都是飞翔,大鹏要借助风才能飞到南海去。在这里,作者对蜩、学鸠、斥鷃进行了驳斥。由此可见,虽然所待各不相同,但受制于外物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只是大和小的区别。同样,宋荣子和列子虽然达到很高的境界,但还是“犹有未树也”“犹有所待者也”。

抓住写作手法

寓言中最常用的三种表现手法是比喻、拟人、夸张。《逍遥游》使用夸张的手法写鲲鹏之大,如“不知其几千里也”等;写树木寿命之长,曰其五百岁、八千岁。用杯水可以承载芥草,芥能成舟,而杯却搁浅这一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解说了水浅难以承载大舟的客观事实。同时,以水喻风,以杯水无法承载大舟类比大鹏南飞需要有巨风承载。文中多次使用对比,如蜩、学鸠与鲲鹏的对比,小知与大知、小年与大年的对比。最后点出一直隐而不发的“有待”和“无待”的对比,在对比中使说理更充分有力,使主旨“逍遥游”更加彰显。

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练习。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塗,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请分析该寓言的寓意,并谈谈你获得的启发。

参考答案

寓意:世界上没有什么有用和无用之别,只是实际的需要不同而已。

启发:有的东西看似有用,实则无用;有的东西看似无用,实则有大用。对终日为名利奔走的世俗之人来说,文学哲学确实没用,但文学哲学探讨人生,教会我们如何过幸福的生活,其用不可谓不大。金钱的用处似乎很大,什么都可以买,甚至“有钱可使鬼推磨”,但金钱买不来的东西更多,比如爱,比如幸福,等等。

《关雎》主旨流变 篇4

汉人的解读确定了《关雎》诠释的范围与方向, 同时也给《关雎》主旨笼盖上了永远挥之不去的经学迷雾。在《孔子诗论》中, “《关雎》以色喻于礼”的话, 把《关雎》主旨与儒家“礼”的思想紧密相连, 《关雎》就被戴上了高耸的礼乐之帽。《毛诗大序》则开篇明义:“《关雎》, 后妃之德也, 《风》之始也, 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 用之邦国焉。”指明“风”的建始之义, 也评价《关雎》紧扣《风》的主旨, 还着重指出此篇主旨是赞美后妃的功德。《毛诗小序》解释为:“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 忧在进贤, 不淫其色。哀窈窕, 思贤才, 而无伤善之心焉, 是《关雎》之义也。”给诗歌蒙上了政治、礼教的面纱, 明显地体现出汉代以政治教化附会诗义的特色。

由汉代开始一直到清代, 对《关雎》之义的解释依旧徘徊在“后妃之德”的范围之内, 就连深得《诗经》之义的朱熹也指出:“《关雎》, 后妃之德也, 孔子之叙书也, 举其所为作书之故, 其赞易也, 发其可以推易之端, 未尝详言之也。”朱熹对《诗经》的解读已经突破了经学思想, 但对《关雎》之义的解释依旧在儒家礼教思想之内。

近现代学者阐释《关雎》之义, 也无不受前人的影响, 大多株守前说, 虽然有了新见, 但也是局限在阶级学说之内。高亨的《诗经今注》中对《关雎》的主旨用一句话概括道:“这首诗歌唱一个贵族爱上一个美丽的姑娘, 最后和她结婚了。”陈子展的《诗经直解》在总结历代学人对《关雎》的分析之后, 写道:“此诗或出自风谣, 而未必为歌咏一般男女恋爱之诗也。当视为才子佳人风怀作品之权舆。”由此可见, 从解读《诗经》开始, 历代学者就把《关雎》之义列入对后妃之德的赞美、后妃祭祀的细节的再现、生活阶层较高之人的爱恋之情等等范围之内。他们的弊端是把诗列入至高的礼的范围之内, 完全忽视了诗的情感性。

《关雎》脱身经学束缚, 回归文学本身是在五四运动之后。鲁迅曾经在《且介亭杂文》中评价道:“……然而《诗经》是经, 也是伟大的文学作品……因为他究竟是有文采的。”胡适则在《谈谈诗经》一文中更直接地指出:“《诗经》不是一部圣经, 确实是一部古代歌谣总集。”闻一多把《诗经》视为中国文学发展的开端, 他说:“在他 (《诗经》) 开宗的第一声歌里, 便预告了他以后数千年间文学发展的路线。”《诗经》在这一时期学者的眼中, 就是中国文学的开端, 《关雎》由此也就进入了文学的视野。

材料和主旨 教案 篇5

材料和主旨 (教案)

材料和主旨 蒲公英 教学要求: 1、认识文章的材料和主旨是密不可分的。 2、做到围绕中心取舍材料安排详略。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写作指导: 1、由课文引出材料和主旨,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材料和主旨,怎样将材料和主旨有机地结合起来,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2、启发式教学,注意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结合,引导学生认真选材,做到立意新颖深刻。 3、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步骤: 出现课件主画面:材料和主旨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曾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请同学们看几幅图(银屏显示“夏天百草园”、“鲁迅肖像”、“三味书屋”以及“百草园捕鸟”的视频,最后定格:“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对比图)请你们回忆作者在文中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生活环境,写到的人和事有哪些?(学生回答后实投:“我”和同学、长妈妈、闰土的父亲、先生等。园中捕鸟、拔何首乌,长妈妈讲故事,入学、读书等),这些都反映了作者童年生活的许多方面,作者选择的材料很多,都是从正面或侧面为一个目的服务的。这个目的就是文章的主旨(或主题思想)。同学们试想一下,这个目的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后实投:赞美自由自在的生活,反映对儿童天性的压制),由此可见,写进文章的人、事、物、景都是文章的材料,写作目的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叫文章的主旨。 二、材料和主旨(板书) 什么是文章的材料和主旨呢?(投影:展示一幅山水画面,左边是表示材料的定义:“材料”,就是作者为了某一写作目的从生活中收集、摄取并写入文章中的一系列事实论据。)例如,我们读过的文章有写人的,记事的,状物的和写景的,所有这些人、事、物、景等都叫文章的材料。 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材料,那么,什么是文章的主旨呢? (投影:一幅山水画面,右边是主旨的定义:“主旨”是指作者通过全篇内容所表达出来的中心思想或基本意思,也就是整篇文章情感思想的基本走向。) 我们明确了“材料”和“主旨”的定义,请同学们再举一些例子谈谈你对“材料”和“主旨”的理解(广泛讨论 ①学过的一些课文;②生活中建筑房子、煮饭等例子) 材料从哪里来?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是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的,积累和搜集材料的途径是多样的,有直接材料,有间接材料,还有网络材料。全部材料工作包括占有、鉴别、选择和使用,对它们的要求是:占有求“多”,鉴别应“精”,选择宜“严”,使用要“活”,占有了材料、写作文就解决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 主旨从哪里来?主旨就是从对具体材料的分析感悟中来。没有“材料”,主旨就没有了表达的凭借,就 是所谓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主旨”只有一大堆材料,这样“材料”就成了“无帅之兵”“乌合之众”了。因此,“材料”和“主旨”是密不可分的(板书)。怎样将材料有机地统一起来呢?这就要求我们围绕主旨(中心)选择材料,主旨一旦确定,就对材料起统帅作用。它指导写作中对材料的取舍以及详略的安排。 (学生再次举课文及生活中的实例对“材料”和“主旨”关系的理解)。比如:《我的老师》作者写了七件小事,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多角度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全面而深刻地展示了 蔡老师爱学生的.美好心灵及学生对老师的崇敬和热爱这一主旨。 三、操作 我们学习了材料和主旨的有关知识,让我们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选择材料和确立主旨的实际问题。 (一)(听录音,看投影:作文范例《我的母亲》让学生充分讨论,选用了哪些材料?确立了什么样的主旨?) (二)(听录音,看以文字和动画出现的投影:作文范例《我的好伙伴》让学生再次讨论,选用了哪些材料?确立的主旨是什么?) 四、对选材所提炼主旨的要求 弄清了材料与主旨是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对材料的选择和主旨的提炼有哪些要求呢? (一)文章的主旨确立以后,必须要有好的材料去支撑,什么叫好的材料?一般说,好的材料应具有如下特征:(1)具有代表性;(2)真实新颖;(3)有积极意义。(板书) 1、具有代表性。 材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文章的中心是否突出,所选的材料如果能充分表现主旨,就可以选用,否则材料再好,与主旨关系不大或根本不沾边,一定要放弃。(举学生作文的正反实例) 材料不在“量”而在“质”,优质的材料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够“个别”反映“一般”。比如《挖挤菜》一文,作者为了表明希望两代人成为心心相印的朋友,希望青年一代正确看待幸福的主旨,请问文章选用了哪些材料?(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像这个的例子能以一当十。可见选材要具有代表性。 2、要真实新颖。 一篇文章有没有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立意和选材是否新颖,如果一下笔就是“妈妈下雨送伞,老师带病上课,‘太阳公公’‘月亮婆婆’”等陈而又陈的材料,缺乏新鲜感,读起来就令人乏味。(举例) 怎么才能做到材料新颖呢?这里“新颖”具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别人很少写或不常写的事,尤其是那些别人没有,而自己独具的事。二是选材角度独特,虽是阵旧材料,但换个角度去分析,便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对于前者,同学们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对于后者,更要善于求异思维。比如上次我们写《家乡的变化》立意是赞颂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同学写这个题目时,一般都是从正面描述的角度罗列几个例子,如哪家盖了新房或分到新房,哪年我家电器齐备了,然后又说眼前餐桌上更丰富了等等。我班有一个同学,从小处入手,记叙了妈妈每天晚上偷着出去和一帮胖妇女做减肥操爱美的故事,说明生活好了,人的精神面貌变了,追求是一种“美”,也是一种变化。其中妈妈的行为是通过“我”的跟踪观察了解的,避开了正面直接的描写。 比较以上两种写法,显然第二种更有新意。第二种采取的是小角度,侧角度,这比上面那种大众化写法即正角度、大角度显然技高一筹,由此,我们也可以说,若要选材角度新颖,其中技法之一便是“以小见大”。(同学们举例,如:《七根火柴》) 3、要有积极意义 选择材料,还要“求真”、“求善”,只有真实的材料,才能被读者接受,才能感染读者,因此才具有价值,“求善”即追求那些“对读者有益”,“使读者乐于接受”的材料,凡能使读者受到感染,受到教育的材料都是“善”的,即具有积极意义的。“善”的材料,当然也是大多数读者乐于接受的。鞭苔“假、恶、丑”,欲扬“真、善、美”应成为我们选材时的一把标尺。(举作文反面的例子) (二)对提炼主旨的要求 对提炼主旨的要求主要表现在立意上。文章的主旨确立以后,更应围绕主旨立意构思,围绕主旨选材。没有闪光的思想,就没有闪光的语言,既然立意如此重要,那么同学们作文时,应追求怎样的立意呢?我认为: (1)要集中;(2)要新颖;(3)要深刻。(板书) 1、立意要集中主要指一篇文章一般一个主题,一个中心。有的同学作文时,这也想说,那也想说,结果让读者如“雾里看花”,这还谈什么教育或审美的效果呢?《我的老师》写了那么多事,哪件事不是围绕“师爱生,生爱师”的主题呢?《驿路梨花》写了那么多人,可以说都被“雷锋精神”这一条红线牵着。读后,谁也不会对此文立意产生疑问。又如,上学期所学的《最后一课》的爱国之情,就是以小弗朗士在上学途中、课上、课后的见闻和感受组织全文来立意的。(学生再举例) 2、立意要新颖 一个老师在判一个学生的作文时,总是惊喜于那些立意独特的文章,而那种“千篇 一律”、“千人一面”的作文是激不起老师多大兴趣的,不但老师如此,哪位读者不是这样呢?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立意新颖呢?一般说,立意新颖与材料新颖,表达角度新颖是有关联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里的“远、近、高、低”指的就是角度,如果大家对同一事物都采取同一个角度去观察,那就很难表现出事物的个性特征,没有个性特征,当然也就谈不上新颖了。如朱自清的《背影》为表现父亲爱护儿子的真挚感情,作者选择了父亲“背影”作为观察角度。(学生举例)。又如《驿路梨花》作者在“学习雷锋”这一无数作品一再表现的主题面前独出心裁,不落俗套,他把雷锋精神作为一种不断发扬,不断传递的运动过程加以展现了雷锋精神经久不衰的生机和世代相传的过程。可见,对于同一事物你如果能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寻求事物的特点,你就能提炼出与众不同的新颖主题。 3、立意要深刻 什么叫“深刻”?深刻表现在你能写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意思来。 如莫怀戚《散步》一文写的是一家三代人于田野散步的事。如果立意仅停留在“尊老爱幼”这个层面上,就不算深刻,因为这属表层的东西,谁都能认识到这一点(让学生背诵最后几句),但作者恰恰于此又深挖一步,发现了人所未发现的见解:尊老爱幼,这责任不只是家庭的,更是社会的。又如《七根火柴》本是一件看似平凡的小事,然而却反映了红军战士一心为党,一心为革命,艰苦奋斗,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 五、布置作文(任选一题) (板书略) 1、 值得回味的日子 2、我心中的 (板书。学生讨论,选哪些材料,提炼怎样的主旨,教师点评) 六、小结 综上所述,在作文时,我们要善于在选材上突破定势思维的樊篱,去开拓一个五彩缤纷的材料天地,我们还要善于在立意上去攀登认识的高峰,学会从多角度感受生活。 参加湖北省第六届“特级教师”竞选时的讲课教案

撒网﹒主旨 篇6

在今年秋季的语文賽课中,我执教素有短篇小说之王之称的、法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在学生诵读、整体感知、梳理情节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本文的内容可用一副对联来概括,上联是:十年期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下联是: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但缺少一个横批,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的理解加上一个适当的横批,如何?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展开激烈的讨论,发言积极踊跃。有的站起来说金钱至上,有的说变色龙,有的说六亲不认,有的说手足相残、世态炎凉、唯利是图……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面对五花八门的答案,面对这么多同仁,我该怎样及时有效去引导纠正,总不能不让同学发言,把答案一说了之。就在我思索之际,又有几名同学站起来说出了自己的见解。既然此处能激起同学们火花的碰撞,何不让他们爆发呢?后面的教学内容可以适当压缩。我大声对同学说:只要你想得到的尽可能写出来,来者不拒。同学们纷纷跑上黑板写出不同的答案。

等同学们说完写完,我说,谢谢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奇思妙想,我想这么多的答案中有哪些更贴近小说的主旨,更适合做横批,我们大家一起甄选一下好不好?师生一起根据小说的内容经过海选、细致的梳理、分析,最后一致选择了:人不如钱、金钱至上、世态炎凉等。

把握主旨破解阅读题 篇7

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灵魂, 它集中体现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及写作意图, 在作品中有统摄全篇的作用。阅读理解题中的“理解关键语句含义”、“表达方式和修辞的运用”、“文章艺术特色”、“拓展延伸”等考题一般都是围绕文章主旨设计的。可以说, 把握文章主旨, 就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 也就抓住了阅读题的关键。那么, 学生怎样才能把握文章的主旨呢?我认为, 必须做到“三读”。

一是通读

即整体感知文章, 要求学生先通读选文, 对文章的内容及呈现方式做到宏观的理解, 对文章的体裁、素材、基调、线索、写法做出初步的判断, 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

二是圈读

即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再读一遍文章, 阅读时注意圈点、勾画出如下能揭示主旨的信息。

1.圈点题目。文章的题目往往或隐或显地传达出文章的意旨。

2.勾画出起始段或句、收尾段或句、过渡段或句及一段中的支撑句, 文章主旨一般会寓含其中。

3.处理记叙文阅读题, 注意圈画那些抒情特别是议论的句子, 因为这些句子往往就是用来点明中心, 深化或升华主题的。

三是品读

《诗经·唐风·蟋蟀》主旨辨析 篇8

蟋蟀在堂, 岁矞其莫。今我不乐, 日月其除。无已大康, 职思其居。好乐无荒, 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 岁矞其逝。今我不乐, 日月其迈。无已大康, 职思其外。好乐无荒, 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 役车其休。今我不乐, 日月其慆。无已大康, 职思其忧。好乐无荒, 良士休休。

历代以来对这首诗的主旨大致有以下六种解释。

一、刺晋僖公说。《毛诗》说:“刺晋僖公也。俭不中礼, 故作是诗以闵之, 欲其及时以礼自虞乐也。”[1] (361页) 由于《毛诗》的巨大影响力, 后代学者多从其说。最值得注意的是, 苏辙在《诗集传》中说:“此诗君臣相告语之辞也。僖公俭而不中礼, 故告之曰:‘蟋蟀在堂, 岁其遂莫矣, 而君不乐, 日月舍女去矣。’君曰:‘无乃太康欤!吾念吾职之所居者, 是以不皇乐也。’曰:‘不然, 君子之不为乐, 惧其荒耳, 茍乐而不荒, 斯可矣。君子之于乐也, 瞿瞿而不违礼耳。’”[2] (卷六, 1页) 然而他虽然说这是君臣相告之语, 归根结底主旨却还是在刺晋僖公俭不中礼。因此这种说法从本质上来说还是由《毛诗》的刺晋僖公说发展而来的一种变种。

二、士大夫相警戒说。此说见于王质《诗总闻》, 认为“此感时伤生者也。屈氏所谓惟草木之零落, 恐美人之迟暮, 当是循情为乐, 故相知相爱者节之:为乐无害, 而不已则过甚, 勿至太康, 常思其职所主, 勿至于荒, 常存良士之态, 然后为善也。……此士大夫之相警戒者也。”[3] (101—102页) 后持此论者亦不罕见, 如杨简在其《慈湖诗传》中也认为《毛诗》有误, 《蟋蟀》当为“晋国之士相警戒之诗”[5] (68页) 。

三、民间岁暮燕乐说。朱熹《诗集传》中分析《蟋蟀》主旨为“唐俗勤俭, 民间终岁劳苦, 不敢少休。及其岁晚务闲之时, 乃敢相与燕饮为乐。”[4] (68页) 他对《诗经》的解读得到了很多后世学者的认可, 后刘瑾、朱公迁等人亦从其说, 崔述《读风偶识》中阐发尤深。

四、圣人教人说。朱善《诗解颐》说:“勤者生财之道, 俭者用财之法。圣人教人不越乎勤俭而已。”[6] (225页) 此说较为牵强, 应者寥寥。

五、岁暮述怀说。方玉润《诗经原始》反对《毛诗》的说法, 认为其多附会, 提出:“《蟋蟀》, 唐人岁暮述怀也。……其人素本勤俭, 强作旷达, 而又不敢过放其怀, 恐躭逸乐, 致荒本业。”[7] (252页) 此说得到了程俊英、余冠英等多数现代学者的认同。

六、提醒将帅说。此说较为新颖, 是今人薛元泽结合清华简《耆夜》中的《蟋蟀》一诗讨论提出的。他认为本诗主旨为“诗人提醒诸将帅, 维护天下太平, 上下和乐, 人人有责, 非领导者一人之力。”[14]

考察几种说法之间的同异之后可以看出, 较新的提醒将帅说和其他说法的分歧最大, 认为本诗主旨在于提醒将帅不要忘记让天下持久安乐, 它在诗中字句的训诂上也和传统说法有较大差别。前五种说法都承认了本诗劝人及时行乐又不忘节制的思想, 只是对诗中人物身份存有争议。岁暮述怀说只说述怀是唐人, 不像其他四种说法特定出了晋僖公、士大夫、民众和圣人的身份。其中刺晋僖公发展而来的君臣相告说和士大夫相警戒说又都认为诗中人物不止一人, 而是双方在对话。除了圣人教人说较为牵强外, 另三种说法都得到不少解《诗》者的拥护, 自然有其依据。那么《蟋蟀》究竟是劝人行乐不忘节制, 还是提醒将帅不要忘记让天下持久安乐, 诗中人物身份又该如何看待, 要解答这些问题, 首先还是要回归到对诗文本身的解读上来。

《蟋蟀》采用了《诗经》中常见的三迭章结构, 三章字句相类, 都以“蟋蟀在堂”起首。《诗经》中共提到蟋蟀这种昆虫两次, 除了本诗外, 还有一首《豳风·七月》。《七月》是一首农事诗, 诗中情景与时令有密切关系, 其中是这样描写蟋蟀的:“七月在野, 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孔颖达疏曰:“此皆将寒渐, 故 (斯螽、莎鸡、蟋蟀) 三虫应节而变。”[1] (391页) 由此可见, 对大自然投以敏锐视线的人们早就注意到了蟋蟀所居场所会随着时间而变化, 自然也就将其认知为了与时令紧密相关的昆虫。“在户”时即已移入室内, 也就对应上了“蟋蟀在堂”的场景。可见“蟋蟀在堂”的时间点大约应在夏历九月。对于九月的农事, 《七月》还有其他相关记载说“九月筑场圃”, 意思是九月要修造打谷场。之后的十月, 《七月》则说道:“十月纳禾稼”, “十月获稻”。在十月也依然有收稻子、收藏庄稼等农活需要做。这样看起来, 九月及之后的一段时间农事依然不少。民间岁暮燕乐说认为《蟋蟀》所咏的时间是岁暮农闲之时, 这就和《七月》记载的农事情况有所龃龉。从这一点来看, 朱熹的这种说法似乎就出现了破绽。

接下来的“岁聿其莫”, 一般理解为将要到岁暮了, 唯独《文选注》引到《韩诗薛氏章句》说:“暮, 晩也。言君之年岁已晩也。”[12] (1061页) 说将“莫”的并非是一年而是人的年纪。魏源在《诗古微》里反驳了这种说法:“僖侯止十八年, 未必即《韩诗》所指也。”[8] (30页) 但本诗所指是否晋僖公并没有确凿证据, 这个反驳也就不是那么站得脚了。最终还是要从《蟋蟀》本身的文脉来理解, 后两章的“岁聿其逝”“役车其休”无一例外都是表达岁暮的意思, 那么似乎将“岁其暮矣”理解为时间上快到岁暮更为合适。役车, 即供役之车, 郑玄笺曰:“役车休, 农功毕, 无事也”[1] (361页) , 孔颖达疏进一步解释说“收纳禾稼亦用此车”[1] (361页) 。在这种解释下, “役车其休”这一句所表达的就是收纳禾稼之农事已经结束。这可能会被看做民间岁暮燕乐说的依据之一, 但役车是否是农事之车这一点还存在很大争议。今人也有反对此说的, 考证认为役车不是一般民用车或农事用车[13]。而朱熹本人在《诗集传》中对“役车其休”一句的注解中也没有提及其农事用途, 而是只说“岁晚则百工皆休矣”。如此有利于自己的民间岁暮燕乐说的说法他都没有采纳, 可见他是不赞同役车用于农事的。如此一来, 加之“蟋蟀在堂”一句的时间矛盾, 把本诗中的人物理解为岁暮农闲时的普通民众就不大有说服力了。

在讲述岁暮景象之后, 《蟋蟀》又续以“今我不乐, 日月其除”两句。提醒将帅说和其他说法在对“不”的理解上存在非常大的分歧。一般认为这两句是条件句, 意思是如果现在不及时行乐, 时间就要白白过去了。这是在见到岁暮景象后而自然产生的行乐思想。而提醒将帅说以为这种解释有些吊诡, 不论人行乐与否, 时间都一样会过去, 因此主张“不”字应训为“丕”。那么这两句就不再是条件句, 而应该是直接描写当前因为心情欢乐, 才显得时间过得特别快的现实了。“不”常用同“丕”, 此说虽有训诂学上的依据, 但要据此另作新解尚有不足之处。用条件句劝人及时行乐是常见用法, 即使《诗经》中也并非仅此一例。再看《秦风·车邻》, 其中有这样一句:“今者不乐, 逝者其耋”。如果说《蟋蟀》中的“不”训为“丕”尚且说得通, 那么此句如果也按照这样理解, 意思就变成了“现在我很和乐, 将来就要老了”, 岂不是大大有悖于情理?而此句上接“既见君子, 并坐鼓瑟”, 历来都被理解为有劝人及时行乐之意。它和“今我不乐, 日月其除”文法如此相似, 足见用时间流逝的条件句来表达行乐思想是惯用手法了。因此提醒将帅说从这一点上就不如传统理解妥帖了。

对“无已大康, 职思其居。好乐无荒, 良士瞿瞿”的理解也大大影响到对全诗主旨的解读。《毛诗》说:“已, 甚。康, 乐。……荒, 大也。”[1] (361页) 这几个字意的理解得到了多数解《诗》者的认同。那么大意便是劝人在行乐之余不要忘记节制, 以至于疏忽自己的职责了。但前文都在劝人及时行乐, 忽而转为警戒, 又正经地约束行乐之人, 似乎不免有矫情做作之嫌。于是便有人怀疑前后声气不一, 按照《毛诗》的字句理解转折实在太突然。提醒将帅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干脆彻底推翻了传统的说法, 把“今我不乐”的“不”训为“丕”, “已”则是停止的意思。以为如此一来, “无已大康”与“好乐无荒”同义并举, 而“好乐无荒”又是“无荒好乐”的意思, 上下文意一致, 都是在说不要中断天下安居乐业的生活了。“不”训为“丕”的疑点上文已经提到, 此说对于后面几句的解释似乎也不大有说服力。它援引了清华简《耆夜》中《蟋蟀》“康乐而无忘”这一句以作佐证, 然而“康乐而无忘”并不一定就是不要中断安乐生活, 更可以表达在行乐之余不忘节制之意。要弄清其中含义, 还要结合“良士瞿瞿”、“良士蹶蹶”、“良士休休”来理解。在这首诗中, 一般理解为瞿瞿是勤谨貌, 蹶蹶是勤勉貌, 休休是安乐貌。《尔雅·释训》说:“瞿瞿、休休, 俭也。”[1] (2590页) 大约也是认同贤士不能耽逸于享乐之中的。提醒将帅说则认为“瞿瞿”是将士到处巡视, “休”应训为“庥”, 休休应是庇荫貌, 指将士能够应对忧患。然而休休整个词做庇荫貌讲似乎在先秦典籍中未见其例, 这里看起来是为了连接上文文意而故作它解, 似乎有些牵强。但是按照传统理解的话, 这几句就相当顺畅了。“好乐”即是“今我不乐, 日月其除”, “无荒”即是“无已大康, 职思其居”, 这一句总结重申了前文文意, 最后以“良士瞿瞿”结尾, 说明行乐而克制才是“良士”应当做的。

除了提醒将帅说之外, 为了调和文意转折所产生的矛盾, 还有其他说法。苏辙提出的君臣相告说和王质提出的士大夫相警戒说在字义解释和《毛诗》基本一致的情况下, 通过将诗句分为两方对答解决了这个问题。但两者在诗句如何划分上又有分歧。君臣相告说建立在刺晋僖公说的基础上, 认为晋僖公俭不中礼, 所以臣子劝其及时行乐, 晋僖公却表示不能忘记自己的职守, 臣子继续劝谏, 说只要行乐有度就不违礼了。按照这种说法, 本诗主要为臣子劝谏晋僖公, 只有每一章的第三句是晋僖公的话。而按照王质的士大夫相警戒说, 则是每章的前两句是一人所说, 而后两句则换成了他的朋友。士大夫见蟋蟀在堂的岁暮光景而兴及时行乐之思, 于是他的朋友劝告他行乐也不能忘记本身职守所在, 这才是贤士应有之态。两种说法乍看起来似乎都可以说得通, 但明显重点不同, 前者倾向于劝人行乐, 后者则倾向于劝人节制。然而细细玩味文意, 既然“无已大康”中用了有“甚”之意的“大”字, 某种程度上也就已经肯定了行乐, 只是说不要过度而已。也就说明晋僖公如果说出这句话, 就是已经默认接受了臣子行乐的建议。既然这样, 臣子还要继续重复一遍晋僖公已经表达出来的行乐须有节制之意, 劝谏他行乐就有些令人不解了。相较之下, 还是士大夫相警戒说更为合乎情理。行乐者一人, 劝节制者另外一人, 由行乐转为节制就不像岁暮述怀说那样由于认定从头到尾都是一人述怀而显得突兀了。

本诗从头到尾并没有特别能区别出诗中人物身份的标志性词句, 只有最后的“良士”给了后人一些线索。“良士”是贤良之人, 在典籍中也常常与“忠臣”并称。《墨子·尚贤》说:“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9] (44页) , 《大戴礼记·主言第三十九》也记载孔子之言说“昔者明主以尽知天下之良士之名”[10] (7页) , 可见对国君的要求通常是要招揽良士, 而非以良士为行为楷模。晋僖公作为一国之君, 劝谏他而用“良士瞿瞿”这样的说法似乎就不太合适了。既然以“良士”为标准, 那么诗中人物可能也同样是士大夫。

除了对《蟋蟀》本身的文字进行考察以外, 它所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也是不可忽视的。它既是《唐风》的首章, 就不能没有唐地所特有的气息。《汉书·地理志》说:“故诗《唐》国, 周成王灭唐, 封弟叔虞。……晋水所出, 东入汾。”[11] (1551页) 唐国就是周成王封给自己的弟弟姬叔虞的地方, 因为当地有晋水, 所以改称晋, 大约在今山西南部。此地土地平易, 历史十分悠久, 曾当过帝尧旧都, 因此民风勤俭, 被认为有先王遗教。《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记载季札观乐, 即对《唐风》大加赞美, 说:“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 何忧之远也?”[1] (305页)

由前面对《蟋蟀》文本的分析可以看出, 本诗有着及时行乐思想。这种思想在《唐风》的其他诗歌中也有所体现。被朱熹认为是唱和它的《山有枢》中就说“子有衣裳, 弗曳弗娄。子有车马, 弗驰弗驱”, 劝人行乐极其直白, 似乎与《蟋蟀》前半神气一致。然而其后语音一转, 终于又说“宛其死矣, 他人是愉”, 表面虽然还是劝人在生时及时行乐, 却难以拂去那种面对难以回避的死亡的苦涩之意。虽然朱熹的唱和之说并没有什么有力根据, 但两首诗同处《唐风》之中, 都始于行乐, 而后一转为反思节制, 一转为生死之忧, 实在都体现了《唐风》注重思索的风格。这就无怪乎《汉书·地理志》说“故《唐诗·蟋蟀》、《山枢》、《葛生》之篇曰‘今我不乐, 日月其迈’;‘宛其死矣, 它人是偷’;‘百岁之后, 归于其居’。皆思奢俭之中, 念死生之虑”[11] (1649页) 了。

综上所述, 本文认为, 在历代对《蟋蟀》主旨的各种解读中, 其他诸说都有着缺陷, 而士大夫相警戒说则较为切合诗意。从所能掌握到的材料来看, 《蟋蟀》应该是一首晋国士大夫们互相警戒的诗。在岁暮来临之际, 一人被引发起及时行乐的想法。而他的朋友见此场景, 则劝诫他要不为已甚, 做一个贤良之士。即使在行乐之时也不能忘记自己的职守, 想法如此周全, 真可谓当得起思深忧远的评价了。

摘要:《蟋蟀》为《诗经·唐风》之首, 历代对于其主旨的大致有六类观点。理清本诗主旨不仅对理解这一首诗有帮助, 对把握整个《唐风》也是不无裨益的。综合考察诗文本身和其产生的文化背景, 《蟋蟀》大致应为晋国士大夫相警戒之作, 表达了及时行乐又不忘节制的思想。这也反映了《唐风》所独有的思深忧远的特点。

《诗经·齐风·鸡鸣》主旨浅析 篇9

关键词:《诗经》,鸡鸣,主旨

《诗经·齐风·鸡鸣》(以下简称《鸡鸣》)是《诗经·齐风》的首篇,全篇三章,章四句,凡五十一字。是《诗经》中的佳作之一。原诗如下: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诗经·齐风·鸡鸣》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三章,但是鉴于时代的久远和文人解读的社会背景差异等原因,使其主旨呈现众说纷纭的现象,前代人解读《鸡鸣》这首诗时,往往着重“以史说诗”和伦理说教。和《诗经》众多篇章一样,《鸡鸣》也被扣上了一顶厚重的说教式的帽子。由于一是没有确凿的文献证据来支撑今人的率性解读,二是《诗经》产生的年代毕竟离我们十分久远,所以我们不敢说古代文人的这种解读方法是绝对的牵强附会、生拉硬扯,但这种解读确实给后人在阅读和理解《鸡鸣》制造了隔阂和困难。暂且先让我们从诗歌文本本身出发,探寻《鸡鸣》的主旨大意。

一、关注“鸡鸣”的含义

“鸡”这一意象在《诗经》中多次出现,就文化层面看,“鸡”的象征与寓意十分丰富多彩,许多少数民族以鸡为灵禽,用来辟邪,我国古代先民用鸡来占卜和祭祀。在《诗经》中,正面描写“鸡鸣”的只有三首,分别是《郑风·女曰鸡鸣》、《郑风·风雨》和本篇《齐风·鸡鸣》。纵观这几首正面描写“鸡鸣”的诗歌,结合前人的分析和注释,我们可以发现,“鸡鸣”在《诗经》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含义:1古代记时方法,又称荒鸡。古人将一昼夜等分为十二个时辰,鸡鸣是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以地支记时法称其名则为丑时,相当于凌晨1-3点。2象征男欢女爱的隐语。有学者认为《郑风·风雨》中“风雨凄凄,鸡鸣喈喈”的“风雨”和“鸡鸣”两个兴像解释为男欢女爱之隐语更为接近诗的本义。这也与“鸡”意象的象征内容有关。3喻君子身处乱世仍不改其节度的高尚品德。这是《毛序》《郑笺》对《郑风·风雨》的注解。这种言士人虽处“风雨如晦”之境,尤以“鸡鸣不已”自励的精神对后世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4与今之“金鸡报晓”同义。指凌晨3-5点这一时段,天似亮未亮,象征一天的开始。《郑风·女曰鸡鸣》和《齐风·鸡鸣》中的“鸡既鸣矣”、“女曰鸡鸣”应指这一含义。通篇来看,这两首诗里的“鸡鸣”是和上下文内容紧密相连的,既非“兴像”,也非古人十二时辰中的“鸡鸣”。

二、诗歌文本分析和解读

本文第一、第二两章,句法相同,但对每句说话者角色的理解却不尽相同。

先来分析“鸡既鸣矣,朝既盈矣”二句,个人认为理解这句关键在“朝”字,而这个“朝”字,对全文主旨的把握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手头几种版本的《诗经》注、疏的对照和考察后发现,这些版本都将“朝”注音为cháo(潮),并解释为“朝廷”,将“朝既盈矣”解释为上朝的人都到齐了。笔者认为这一解释欠妥。《说文解字》解:“朝,旦也。”《尔雅·释诂》解:“朝,早也。”“朝”的甲骨文字形,上下为“莽”字,中间为“日”、“月”。表明太阳已从草丛升起,月亮还未落,是早晨。本义指日出到早餐时,泛指早晨。而据今之学者统计,全部《诗经》,“朝”字凡27见,其中24处作早晨解,当是常见义。如《卫风·河广》“曾不崇朝”;《小雅·雨无正》“莫肯朝夕”等,都是例证。而“盈”字,《说文》解为“满器也”。既可以指事物,又可以指时间,如《礼记·礼运》:“月生三五而盈”。疏:“谓月光圆满。”又如盈月(满月圆月);盈冲(盈满与虚空);盈昃(日月圆满或亏缺)等词义也是指光阴时间而言的。因此,“朝既盈矣”可以解释为,早晨已到,天已大亮。而这也正和“鸡既鸣矣”句意衔接连贯,意为鸡鸣报晓过后,天色紧接着就亮了。

同样,第二章的“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和上章首句运用了相同的句式和写作手法,“昌”字,《说文》解:“昌,美言也。从日从曰。一曰日光也。《诗》曰:‘东方昌矣。’”据此,“朝既昌矣”与“朝既盈矣”句意大致相同,都可解释为:早晨的时光已经过去大半或天色已大亮。

从这我们可以看出,首两章上两句都是夫人以天色大亮而非以上朝的人已满为由催丈夫起床的话语。是夫妻间常见而趣味十足的生活场景。只不过,下句比上句语气更强烈一些,朱熹说“东方明矣,朝既昌矣”,此夫人再告也,即此意。

面对夫人的两次催促之语,丈夫分别给予了回应。一曰“匪鸡则鸣,苍蝇之声”,再曰“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在这里,关键是怎样理解“苍蝇之声”和“月出之光”的含义。宋人严粲《诗缉》认为:“旧说以为古之贤妃警其夫,欲令早起,误以蝇声为鸡声。蝇以天将明乃飞而有声,鸡未鸣之前无蝇声也。”明藏书家朱谋玮《诗故》又说:“天未亮而无蝇声,天既亮而无月光。”认为“月出之光”的“月”乃“旧”字之误。还有人认为,天未亮既无蝇声,“苍蝇之声”当是指“蚊子之声”。此外,毛亨解释说:“苍蝇之声,有似远鸡之鸣。”由此可见,古人理解这两句含义时,好咬文嚼字,并认真细致考察“苍蝇”到底为何物?“苍蝇之声”到底何时出现?即把“苍蝇”作为一个实际存在的意象来研究。对此,笔者比较赞同钱钟书在《管锥篇》里的一段话:“岂今蝇异于古蝇?抑古耳不同今耳?此等处加注,直是无聊多事。鸡、蝇皆非罕见之异物,使二物鸣声相肖,则夫人而知之,诗语本自然,不劳注者证明;二物声苟不类,诗语亦比于风鹤皆兵之旨,初无大碍,注者挺身矢口而助实焉,适成强词圆谎之伪见证尔。”笔者认为,这里的“苍蝇”、“月光”大可不必当作一个具体存在的意象来研究,这样容易陷入解诗的误区,影响审美效果。这两句当是丈夫对夫人催促起床的搪塞性回应,是恋床借口和托词。既然是借口,可以不用字斟句酌,加以考据,也不必切合实际。夫人以“鸡既鸣矣,朝既盈矣”、“东方明矣,朝既昌矣”为据,意思是说鸡鸣了,天亮了,早晨的时光都快过完了,来催促丈夫起床,而丈夫却恋床不起,用“匪鸡则鸣,苍蝇之声”、“匪东方之明,月出之光”来敷衍应付夫人,是说不是鸡鸣的声音,是苍蝇在嚷嚷,不是东方明亮,而是月光之亮。虽敷衍的内容不切合实际情况,但却是紧接夫人之语回应。由此,丈夫幽默可爱又略带俏皮的形象跃然纸上。方玉润阐释说这正是诗意的情致所在,钱钟书则说的更加具体:“《笺》、《正义》皆以‘鸡既鸣矣’二句、‘东方明矣’二句为夫人警君之词,而以‘匪鸡则鸣’二句、‘匪东方则明’二句为诗人申说之词;谓‘贤妃贞女,心常警惧,恒恐伤晚’,故‘谬听’蝇声,‘谬见’月光。窃意作男女对答之词,更饶情致。女促男起,男则淹恋;女曰鸡鸣,男辟之曰蝇声,女曰东方明,男辟之曰月光。亦如《女曰鸡鸣》之士女对答耳;何必横梗第三人,作仲裁而报实况乎?”

末章:“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这一章歧解最多,仁者见仁。笔者认为,要弄懂这一章意思,关键在于“子”、“会”、“庶”、“予”这四字之意。

“子”在古代,一般是指对男性的通称。而在民间,夫妻关系较为活泼,不像王宫皇室那样等级森严,妻称丈夫为“子”,还有亲昵、爱的含义。

“会”:《说文》解:“会,合也。”《广雅·释诂三》:“会,聚也。”即集合、聚众之意。此处,“会”可以理解为小范围的团体聚会,不独指朝会或者会猎等活动。由于时代久远,我们没办法弄清这对夫妻到底为何而会,只能通过“会”的字义大体得知他们在这个早晨会有一场多人聚会,而夫人催丈夫早起的原因正是提醒丈夫不要迟到,去迟了,聚会都快散场了呢。

“无庶予子憎”这句最难理解。《说文》:“庶,屋下众也。”《尔雅·释言》:“庶,侈也。”郭璞注《尔雅》说:“众多为侈。”可见,“庶”的本义为“众多”、“大伙”的意思,古代把平民百姓叫“庶人”,即取此义。对于“予”,多数学者直接将它解释为第一人称“我”,把“予”、“子”看作两个人称代词,分别指代妻子和丈夫。《康熙字典》:“予,音与,赐也。郑玄注:余予古今字。因郑此说,学者遂皆读予为余。尔雅:卬,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此则予之与余,但义训我,非同字也。《说文》:予,相推予也。余,词之舒也。各有意义,本非古今字别也。”且在《诗经》中,第一人称多以“我”而非“予”的形式出现的,这在《鸡鸣》接下来的几首诗歌中就能得到印证,如《齐风·还》“子之还兮,遭我乎峱之间”、《齐风·著》“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齐风·东方之日》“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因此,本诗中的“予”不是夫人的自称,应当解释为它的本义“授予”、“给予”。“无庶予子憎”简单意译就是:不要让大伙憎恶你。这句话也正是夫人从丈夫的心理感受出发,催丈夫早起赴会。至此,全诗结束,活泼生动的夫妻对话也到此结束。

三、小结

《花未眠》的主旨与思路 篇10

关于《花未眠》的主旨与思路, 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里都有说明。其中“理文脉”, 把文章分为七个层次, 并概括了每个层次的大意, 但每个层次的大意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概括的, 所以文章看起来不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教学用书》对课后练习第一题文章主旨的解答是这样的:课文从花未眠这种自然现象引出对自然美的探讨, 强调自然美是无限的, 美是邂逅和亲近所得, 艺术创作应该重视写实, 表现自然美。这样本文主旨就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如何发现自然美, 即美是邂逅亲近所得;一个是艺术创作应重视写实, 表现自然美。

笔者认为, 本文的主旨是非常明确集中的, 构思是非常精巧绵密的。本文的主旨只谈了一个问题:如何发现美, 即美是邂逅亲近所得。文中举了艺术创作的例子, 那是对比第6段“今天的小说家”从正面说明艺术家是因为仔细观察 (亲近、反复陶冶) 自然美才创造出了艺术美。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找中心段、中心句来概括主旨, 理出思路层次。

第5自然段可算是本文的中心段, 承上启下, 并提出了本文的主旨:“美是邂逅所得, 是亲近所得。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

为什么说美是“邂逅所得, 亲近所得”呢?作者从自己的一次偶然的经历说起, 引出主旨。

第1段的中心句是:“凌晨四点醒来, 发现海棠花未眠。”这是邂逅所得。

第2段的中心句是:“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 更觉得它美极了。”这是亲近、反复陶冶所得。

第3、4段的中心句是:“自然的美是无限的, 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因为人一生感受美的时间是有限的, 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

第5段, “毋宁说”承接前面的3、4段, 这句话可以改为这样:与其说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 不如说人感受美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是比较容易的。人们只看白天的花, 只观赏画中花, 而夜晚的花呢?花与画哪个更美呢?要进一步发现, 获取更多的美就不那么容易了, 光凭头脑想像就困难了。因此美是邂逅所得, 亲近所得, 是需要反复陶冶的。对美的邂逅、亲近、反复陶冶, 主要在于留心, 仔细、反复观察。

何以见得美是邂逅所得, 亲近所得呢?作者从不同人 (一般人、艺术家、自己) 的角度, 不同侧面 (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 来加以印证。

第6段的中心句是:“然而, 我们仔细观赏画中花, 却不怎么留心欣赏真的花。”一般人忽视自然美, 而自然美是显而易见的, 从反面说明需要我们去亲近、观察、欣赏。

第7段的中心句是:“他们观察之仔细, 不禁让人惊讶。”从正面说明美的艺术品正是作者在仔细观察 (亲近) 了自然美之后创作出来的。

第8段的中心句是:“但我深深理解宗达高尚的写实精神。”从正面说明艺术家亲近、观察自然美之后, 如实地表现出了自然美。

第9段的关键句是:“我是在京都仰望真正的天空才想起茶碗来的。”“在日暮时分的京都, 我也想起了这幅画。”“于是, 繁二郎的画, 长次郎的茶碗和真正黄昏的天空, 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应, 显得更美了。”我是因为亲近、观察, 观赏京都的晚霞才想起名茶碗、繁二郎的画这些如实表现了日本色彩的艺术品, 因而获得了更多的美感。

第10段的关键句是:“岚山总是美的, 自然总是美的。不过, 有时候, 这种美只是某些人看到罢了。”作者以自己的经历说明, 自己之所以发现岚山的美, 是因为邂逅 (人少) , 亲近 (这次很好地欣赏) 。

第11段, 照应开头, 强调自己发现花的美是邂逅亲近所得。

如果我们引导学生像这样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 明确主旨, 理清严密思路之后, 再来理解文中大量的富有哲理性的语句, 那就有根有据, 也能自圆其说了。

巧用细节凸显主旨 篇11

大年夜

代碧薇

北风呼呼地刮着,像是要下雪了。天渐渐暗下来,路上已没了行人。

两位老人静静地坐在真皮沙发上,无神地望着硕大的电视机屏幕。(“真皮沙发”“硕大的电视机”说明两位老人的物质生活是富有的,“静静”“无神”说明老人所希望的不只是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加入这一段后,文章的主旨就变得明确了。)

叮叮叮——电话铃响了,老人奔过去拿起话筒。(加上这一句,突出了老人的喜悦、急切心情,也凸显了文章的主旨)

“是大军啊,”喜悦的声音打破了小屋的寂静,“今天你妈做了你最喜欢吃的白切鸡,什么?你——”

老人的神色变得黯淡起来,很久才放下话筒。

“怎么啦?”身旁的老妇人问。

“他说工地上忙,离不开,不回来了。”声音有些嘶哑。

“都年三十了,还有什么可忙的?”老妇人抱怨道。

“要不,看看小红回不回来。”老人望着老伴,像是征求意见。

“好吧。”老人拨通了电话。

“小红啊!”老人停了一下,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好好,你们小心点!”老人放下话筒,邀东地冲身边的老妇人喊道,“快!再做点肉丸子,外孙说喜欢吃你做的肉丸子!”(加上两个细节后,不仅突出了老人的喜悦与激动,也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老妇人显然还没回过神来,一动也不动。

“你快点儿呀!”老人催促道。

“他们回来?”

“是啊!就快出门了。全用瘦肉,一点儿肥肉也不要。”

屋子里响剁起肉的声音,灶堂里又燃起了火苗。

叮叮叮——一阵刺耳的电话铃响起。

老人快速(将“蹒跚”改为“快速”主要是为了突出老人的急切)地奔走过去,拿起话筒,兴奋地喊道,“红儿!你们快到了吧?”

“哦。”老人将话筒一扔,冲厨房吼道(-“扔”-“吼”突出了老人的气愤):“别做了——”

老妇人停下手中的活计,蹒跚,着走出来,眼睛红红的。“别气了,他们到底还惦记着我们。”

老人起身,点燃了红蜡烛,对着祖先的牌位拜了拜。

“常回家看看……”电视里传来了优美而温馨的旋律。(加上这一段,不仅使老人、儿子、女儿后面的行为变得更加可信,也使文章的主旨更加明确)

老人走到电话机旁,按了按键。

“大军啊!工地上冷,多穿件衣服,别着凉了。”老人的眼睛湿润了。放下话筒,又按按了按键,“红儿,告诉外孙,下次来,我们再给他做肉丸子。”

打完电话,老人坐到了老妇人身边,紧紧抓住她的手。

火塘里的火正旺着,《常回家看看》的旋律在屋子里回荡着。(加上此句渲染了气氛,凸现了主旨,也暗示了儿女回家的原因)

两位老人谁也不说话,时间在寂静中悄悄滑过。

吱——像是汽车的刹车声。接着是咚咚咚的敲门声。

老人缓缓起身,走到门边。随着屋门拉开,老人惊叫起来:“老婆子,他们都回来了!”

老妇人猛地(加上两个字,老妇人的喜悦之情毕现)起身,奔向厨房。

风停了,雪却纷纷扬扬地下起来,好美好美。

[点评]

本文讲述的是大年夜两位老人等候子女回家过年的故事。所写的事很平常,但能打动人,因为它触动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维系亲情的神经。故事的结局是完美的,也是读者所希望的。但是原稿文章的主旨不够突出,究竟是要揭示老年人的孤独,还是要表现亲情的维系?再者,文章的感染力也不够强。造成这种缺陷的主要原因是在细节描写上还欠发掘,一是两位老人的举止神态刻画得不细,不足以表现老人当时的心情。二是老人的儿子和女儿为什么突然回来,缺少细节上的过渡。三是缺少对老人家里的环境描写。

修改后的文章主旨明确了,通过两位老人等候儿女回来过年时的心情变化,告诉我们老人需要的不只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希望精神上得到儿女的抚慰,亲情仅仅靠电话是维系不了的。

[底蘊揭示]

细节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情、心理活动、服饰等细小环节或细微事件的描写。“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细节是文学作品的血肉,没有细节,作品就失去了生命。细节描写的作用在于具体、生动、鲜明地反映人物和事物的外貌特征及其内在本质,突现作品的主题,增强情节发展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可感性以及整个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广义的细节是指叙事性作品中各种生活图景和人物形象的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的细胞,是描绘人物、事件或环境的最小单位。不论是人物性格、事件发展,还是社会环境、自然景物,都是由一系列的细节描写组成的。

狭义的细节则是指那些刻画人物、叙述事件和描写环境的文字中,作者刻意安排的极为精彩、极富表现力的描写。

如何通过强化细节描写凸显文章的主旨呢?

第一,发掘能凸现文章主旨的细节,使读者能通过这些细节了解文章的主旨。修改稿有两处比较突出的修改。

一是开头在描写自然环境之后,描写了两位老人家里的环境,说明老人物质生活并不差,只是精神上有孤独感,这就暗示了文章的主旨——子女要关心老人的精神生活。

二是在拜完祖先牌位后,加入电视里传出《常回家看看》的旋律这个细节,这样老人拨打电话的行为也就好理解了,暗示后文所写的儿子和女儿回来的原因,这个情节也才可信,同时,文章的主旨也凸显出来了。

第二,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描写,揭示人物的心理,从而凸显文章的主旨。原文一共写了老人四次接听或是拨打电话,有的没有细节描写,有的虽然有了,但不能凸现老人接听、拨打电话时的心情,修改稿都加上相应的细节描写。如:写老人第一次接电话时,用了一句“老人奔过去拿起话筒”,其中的“奔”字突出了老人听到电话铃时的喜悦以及盼望子女回来的急切心情。有了这些细节描写,老人的孤独感就表现得

更突出了,同时文章的主旨也更突出了。

正确把握散文主旨的方法 篇12

一.从整体入手, 了解内容方向

对所读散文进行大致浏览, 主要阅读散文的题目、开头、结尾, 心中有一个文章的概貌。确定所给材料是写社会人生哪个方面的, 是抒发人生感情, 还是讨论文艺问题;是重在叙事抒情、写景抒情、托物抒情, 还是重在说理议论、追根溯源、辨明真伪。有了这一步, 文章的内容方向便了然于胸, 从而为深入理解文意奠定了基础。2007年浙江现代文阅读考题, 乍一读, 好像是游记, 因为文章的开头说:“今春有路过故乡宜兴县, 热情的主人在匆忙中陪我去看灵谷洞。天微雨, 主人感到有些遗憾。车窗外, 雨洗过的茶场一片墨绿, 像浓酣的水彩画。细看, 密密点点的嫩绿新芽在亮;古树老干黑得像铁, 柳丝分外娇柔, 随雨飘摇……”但通览全篇, 我们可以发现各段的一些词语, 如第一段的“这个‘湿’字透露了画家敏锐的审美触角”, 第二段的“因为雨, 有些景物朦胧了, 有些形象突出了, 似乎那位宇宙大画家在挥写不同的画画, 表达着不同的意境”, 第三段的“我自学过水彩画和水墨图后, 便特别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 我不喜欢英国古老风格的水彩画”, 第四段“现成的西方的和我国传统技法都很不适用”构成了全篇的内容主体, 由此可以初步确定, 文章是谈艺术创作的。

二.从特征入手, 把握文章主旨

通过以上阅读所得信息, 要确定所读散文属于那种类型。不同类型, 其特点不同, 考试中所回答的问题也不同, 从而可以为后面的研读确定阅读方向。

散文的形式繁多, 内容庞杂, 但大体上可分为:叙事散文、写景散文、议论说理类几种。

叙事写人类散文的中心往往蕴含在所叙的事物中、所写的人物身上。所以要抓住记叙的基本内容, 探明叙事、写人的目的, 也就抓住了散文的主旨。如柯灵的散文《乡土情节》, 作者写到中国人童年对故乡的依恋, 青少年离乡背井闯世界, 乃至百余年来离乡背井, 漂洋过海的生活。这些都表达中国人的乡土之恋, 歌颂乡土情结就是文章的主旨。

写景状物类的散文主要特征是“情景交融”。写景状物, 目的是由景由物及情, 通过所写景物来抒发作者的某种感情。景是情的载体, 即散文中写什么景物, 景物如何安排, 它们都受主观情感的支配。阅读这类散文, 首先要抓住景物特征 (即情与景的切合点) 。如散文《一日的春光》, 这篇散文描写的是作者于“四月三十日的下午”和一位朋友到挂甲屯吴家花园看海棠的情景。“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 北边的那两棵树较大, 高出堂檐五、六尺”, “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 乱哄哄的在繁枝上挤着开”, “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 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 眼前是烂漫的春, 骄奢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徘徊瞻顾, 百就千拦, 只为了今日在此树枝头, 快意恣情的放!”

作者通过春的“烂漫”“骄奢”“光艳”, 联想到幼稚园放学的情境, 进而表达了充满“快乐、活泼、力量、生命”的情感。

议论类散文的突出特征是形象化的议论, 它的实质是说理, 只不过语言形象, 充满感情。既然是说理, 就要表明观点。阅读这类文章, 抓住首尾段, 各段开头与结尾的句子, 主旨是不难把握的。

三.从关键句入手, 探明感情倾向

通过阅读散文并抓住关键句子, 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 以达到真正把握文章主旨的目的。那么, 哪些句子是关键句呢?这就需要我们在读文章的过程中用心去体验。

首先是文中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一般散文都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如果文中出现一些议论、抒情的语句必然会有它的特需作用。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意图, 要传达给读者的思想感情, 就是用这些句子来表达的, 也就是用来点明文章中心。我们阅读时可以把这些句子划出来, 读完全文再加以筛选。如《风景谈》。茅盾先生在延安亲眼见到了根据地的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 于是用了六幅画面, 把它们记叙、描写出来。在每幅画面叙述以后, 他都用饱蘸感情的笔墨写下议论语句, 这些句子很好地点明了文章主旨。

其次, 我们还要注意一些点明文章写作背景的句子、意在言外、含义丰富的句子, 以及开头的总起句、结尾的总结句。每小节的起始句、文中的一些过渡句等。这些都是我们打开文章主旨之门的钥匙。

上一篇:地理信息技术下一篇:行业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