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德育教育管理

2024-09-12

化学德育教育管理(通用6篇)

化学德育教育管理 篇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 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在我国现代大学化学教育事业的开展过程中逐步获取了充足的指导应用空间, 为我国大学化学教育改革工作的具体开展, 创造和提供了基础性指导条件。随着绿色化学指导理念在新时期大学化学教学工作过程中的引入运用, 我国大学化学教学工作, 在基础教学理念、基本教学模式和教学和方法层次均发生了鲜明而深刻的变革, 有效解决和突破了我国现有的大学化学教学模式在应用和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为我国高等院校化学教学事业的稳定有序发展, 做出了重要贡献, 有鉴于此, 本文将会围绕基于绿色化学教育下大学化学教育的改革问题展开简要阐释。

一、大学化学教育过程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 绿色化学教育理念的引入运用, 是开展新时期大学化学教育改革工作的基本指导理念。绿色和环保是当代世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主题, 也是全新时代背景之下我国大学化学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基本课题。与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相对照, 大学化学在教学内容方面具备着更加鲜明的系统性、专业性, 以及广泛性表现特征, 直接导致大学化学学教学过程本身面对着鲜明的复杂性, 亟需借由绿色化学教育理念的引入运用, 逐步提升大学阶段化学学科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完备性。要积极在大学阶段化学学科实验教学环节具体开展过程中, 扎实倡导和践行绿色化学的基本理念, 为我国大学化学教育事业改革工作开展水平的不断提升, 创造和提供基础性支持条件。要紧密关注节能环保材料研究与应用, 以及能源短缺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对我国现阶段大学化学教育事业具体开展过程所造成的深刻影响, 不断提升我国大学化学事业的时代发展水平。

第二, 绿色化学教育理念的引入运用, 真切反映了新时期我国化学学科素质教育工作的基本诉求。在具体培养和输出素质全面型人才的实践过程中, 教育工作者要重点关注素质教育基本思想理念的践行实践力度, 要在为大学生引入并宣讲化学学科基础性知识内容要素基础上, 通过为大学生初步介绍绿色化学基本理论的相关内容, 切实促进大学生群体初步实现对绿色化学思想理念的理解和认知, 在此基础上, 要采取针对性教学实践措施, 诱导大学生在逐步形成参与化学学科知识内容学习探究, 以及化学相关产业生产实践过程中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通过实际开展的大学化学学科教学实践活动, 逐步提升呢大学生群体的自身综合素质建构发展水平, 为大学生群体实现良好有序的成长发展, 以及自身综合素质水平的不断优化提升, 创造支持条件。

二、绿色化学理念下大学化学教育改革的具体思路

在具体应用绿色化学理念指导开展大学阶段化学学科教学改革工作过程中, 要制定实施系统措施, 促进传统大学化学教学工作逐步实现现代化发展, 要通过有效转变大学化学学科任课教师, 以及大学学生群体对化学学科的观念认知状态和基础思维模式, 逐步督导大学化学教师和大学生建构形成基础性绿色化学观念认知, 逐步提升大学师生参与绿色化学教学活动的主观积极性。

要切实逐步加强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基础思想观念宣传普及教学工作力度, 逐步提升大学生群体对绿色化学基本理念的理解认知水平, 并在具体的化学学科知识内容的教学呈现过程中, 时刻关注绿色化学知识理念的引入和渗透。比如在讲授有机化合物工业合成制备过程中, 要基于绿色化学和节能环保的技术控制理念, 重点关注有机化合物工业合成制备过程中副产物的毒性, 及其对自然社会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效应, 并针对性制定和应用恰当的技术处置措施。

鉴于绿色化学教育工作是大学阶段基础性化学教育工作, 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纽带, 直接要求大学教师在具体开展基础化学教育改革实践工作过程中, 要时刻坚持和保障绿色化学思想理念的指导地位和导向地位, 逐步加强和深化化学教育基础思想理念的改革调整力度。比如在讲授无机有毒气体的实验室制备知识内容过程中, 教师要秉持系统深入的人文关怀实践理念, 优先为学生全面介绍分析无机有毒气体物质的理化性质, 督导学生实现对无机有毒气体物质环境影响效应的清晰认识, 继而基于人文关怀的思想认知视角, 切实加强无机有毒气体物质实验室制备和工业制备过程中的绿色环保技术属性状态的优化控制工作, 确保大学基础化学教育工作的人文关怀实现水平能够实现幅度显著的改善提升。

在具体应用绿色化学思想理念指导大学阶段基础化学教学工作改革工作过程中, 要切实针对现有的大学化学教学内容构成体系展开针对性的优化改良, 要结合绿色化学基本理念, 针对现有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材文本实施改革处理, 在针对现有知识内容章节展开基于绿色化学基本理念的改良优化基础上, 增加编写专门性的绿色化学知识内容章节, 确保绿色化学思想理念能够在大学基础化学学科知识内容的教学普及过程中, 实现充分的渗透推广。要重点关注绿色化学思想理念与基础化学知识相互融合过程中的自然性, 促进大学化学教学改革工作能够顺利获取最佳的预期效果。

三、结语

针对基于绿色化学教育下大学化学教育的改革问题, 本文具体选取大学化学教育过程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必要性, 以及绿色化学理念下大学化学教育改革的具体思路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分析, 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杨先炯.基于绿色化学教育下大学化学教育的改革探析[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16 (04) .

[2]曹平, 李军, 全学军, 徐云兰, 许俊强.结合地区化学工业实际推动高校绿色化学教育发展[J].广东化工, 2012 (03) .

[3]李梅, 景晓燕, 韩伟, 朱春玲, 王君.普通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的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28) .

化学德育教育管理 篇2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依据和知识的载体,也是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获得发展的媒体。不少教材的编写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主线,过分强调教学体系的理性化,对于基本原理的核心地位、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基本研究方法和开拓精神强调不够,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为此教材的编写应该顺应形势的发展,打破传统的旧框架和旧结构,把不断出现的新理论、新反应、新方法和反映化学前沿领域的新成果补充到教材和教学内容中,更新教材内容,使中学化学教育与高等化学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学化学教育仍然是应试的,尽管这一前提无法改变,但是可以将一些新题型加入到考试中,例如一些比较主观的题目的引入能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以及课外积累的知识进行解释,自圆其说即可。这样能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和视野,使学校,老师和学生3方面都重视学生自主思考,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适应时代科学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化学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尽管为高等学校输送高素质的人才是中学化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但是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尤其是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培养则是化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多组织教师交流、进修,更新参考书籍。只有这样,教师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才能不断地提高,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学质量才能进一步提高。中学教师可以阅读一些大学化学教材,了解大学阶段学生学什么,面对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和中学化学教育改革的形势,正确认识当前中学化学教学的现状,认真分析现阶段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对深化化学教学理论、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化学知识具有系统性与连贯性,大学教师也应该系统研究中学化学教材内容。在大学教学中,应首先复习中学化学内容,随后指出中学化学知识的局限性,接下来通过大学化学教育去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充分做好中学化学教学与大学化学教学的衔接工作。与此同时,大学教师可以和中学教师进行化学教学交流,使中学教师能深入地了解高校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具体要求。如果条件允许,高校还可以与中学合作,进行定向培养,使2者的衔接更加顺畅,也可以缓解高考造成的巨大压力。

2.3 引导学生改变旧的学习方式,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去向。学习方式不仅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还指学习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中学阶段,学习方法比较单一,主要是以教师为主的课堂传授书本知识,教学方法称为“填鸭式”、“灌输式”。教师会把所有可能考试的知识点讲到,学生的思维被大量的题目以及标准答案所禁锢了。然而,大学教学包含的信息量大,仅凭借在教室里读书是难以做到的。大学教学是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模式,是强调学习过程的新型学习模式。显然这种教学模式的转换对大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讲是难以接受的,因此要求大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学会学习,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由强调学习结果向强调学习过程过渡,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他们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提高自己的能力与素质。

3 结论

化学美与化学教育 篇3

作为人类文明产物的化学,不但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基础科学,也是一门充满审美情趣的艺术.

一、化学美的存在

化学美主要有教具模型、实验装置的造型美、色彩美;化学实验技能美、表演美;化学理论的科学美等.

1.化学实验、化工中的美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中学化学教材中安排了近200个教师课堂演示实验和51个学生实验.化学变化艳丽多彩,现象奇特,如银白色的镁条一经点燃就发出耀眼的白光;氯化氢、氨气分别溶于水,在一定的装置中都可以形成美丽的喷泉:过渡金属的难溶盐在水中可以形成魅力十足的水中花园;一朵白纸花在二氯化钴溶液中浸过,干燥后就成了一朵有趣的晴雨花——天气晴朗时,纸花显蓝色;天要下雨,纸花成了玫瑰红色.以上这些现象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没有见到过的,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学习愿望.这种兴趣和愿望一旦保持下来,就会形成巨大的学习动力,对学生智能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据有关方面统计,仅直接与人们生活有关的化工产品,每年就有成千上万种之多,它们既具有五光十色的图案美,又有精致实用的造型美,在化学教育中融合这些内容,能使学生受到艺术教育.在化工生产的工艺管理和实验的操作技能技巧中,蕴含着布局巧妙的工艺美和高超娴熟的表演美.现代化工厂中的厂房设计、流程安排、生产衔接、管道蜿蜒、物料吞吐、仪表控制、环境安排,会使人感到整齐、对称、调和、匀称、节奏、和谐、舒坦的和谐美,以及操作中表现出的清新、悦目、灵妙、机智、利索、干净等技巧美.

2.化学理论的科学美

化学理论高度的抽象性、推理的逻辑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特点决定了化学理论的科学美.

人们感受自然美、艺术美较为容易,因为这些美表现较为直观和感性,能很快地引发愉悦之情,而对于化学理论的科学美,由于其内容的抽象性、语言的精密性、逻辑的严密性、化学符号的奇特性、专用性,使得人对其中美的欣赏变得较为困难.因此向学生介绍化学科学美的实质和内容,提高其审美能力,激发学习热情,是化学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化学理论、化学用语的科学性十分重要,其美学意义在于它利于消除学生与知识客体之间的“阻隔感”,使学生完整、准确地掌握知识,满足其求知欲,而求知欲的满足正是美的享受.难怪有的学生用化学理论解释了一个复杂的化学现象或用简捷方法解出一道难题后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甚至高兴地跳了起来,并迫不及待地告诉老师、同学,渴望别人能分享他的喜悦.

二、化学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们属的那个物种尺度和需要来创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所以,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物品.”审美情绪和修养不但影响人们对劳动,对周围人和事的态度,决定和影响着生活的目的、理想,而且也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因此,我们的教育方针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中学化学教育的目的有三,一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基本技能,初步了解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二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三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爱国主义教育,陶冶学生审美情操.

学生所形成的化学认知结构,不仅包括他们理解和掌握的化学知识以及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化学特点的思维能力,而且还包括有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和个体非智力因素(如对化学的兴趣和爱好、良好的学习动机以及学习化学的意志品质等).对青少年来说,他们在化学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甚至比知识的传授、思维训练更为重要.因此,加强化学教学活动中的审美教育,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在化学教育中进行审美教育,能激发学生热爱化学,对化学产生兴趣,并形成乐趣进而发展成为志趣.

文章开头提到的人们对化学的种种误解,这是因为现实生活是一个矛盾的整体,种种事物都不是绝对单纯的,生活美是自然美,而不是人为的美,“其中丑存在美的旁边,畸形接近者优美,‘丑恶滑稽藏在‘典雅高尚后面,恶与美相共,阴影与光明相关.”而且美与丑可以相互演绎,意味着彼此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美可以演绎成丑的,崇高可能演绎成滑稽,“由崇高到滑稽只差一步”.

只要人们严格操作规程,掌握了它,就可以防止化学实验、化工生产的易燃易爆易中毒事故并为人类造福.例如“TNT”是烈性炸药,我们可以利用它的爆炸性来开山采矿;放射性元素在裂变聚变时产生的巨大能量可以制造核武器杀人,但我们也可用它来建造核电站发电,况且在帝国主义存在侵略野心的时代,我们研制核武器用于抵御侵略、保卫世界和平,也是十分必要的;利用某些化合物的毒性可以生产各种农药保证农业丰收.化学污染的原因在于生产技术落后,综合利用水平低,只要我们严格环保法规,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就能综合利用,化害为利,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创造美好的劳动和生活环境,造福于人民.至于化学实验中的伤害事故,只要教师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严格按规程操作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例如,稀释浓硫酸时容易发生硫酸外溅,灼伤皮肤和衣物的事故,但只要我们严格操作程序,把浓硫酸缓慢地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就会平安无事.

与其他学科相比,化学更是充满奇珍和谜团的领域,如果我们以美学角度来审视化学,它便是一门活生生的充满情趣的学科.但审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正如不懂得音乐的人对于“交响乐”,不懂绘画的人对于“抽象派”的画一样,不了解化学的人对于其中的美也不能感受,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是化学教育的任务之一.加强实验,改进教学,谆谆诱导,使学生从一般兴趣发展到极大兴趣,逐步形成对化学的乐趣,进而发展成为志趣.

三、如何在化学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1.备课中深挖教材中的美育内涵

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不但要教学生认识物质的化学属性,还要教学生认识事物的美与丑;不但要教学生明白科学技术的规律,还要教育学生爱美憎丑.因此教师要备好教材中化学美的内容,注意向学生指出美的因素的存在和表现形式,学会用化学美的标准去衡量化学问题及其结果,使学生感受到化学不但是一门应用广泛的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教师对化学教材中的美育内涵挖掘得透彻,必然给学生带来无穷乐趣并让学生感受到和谐之美.

2.诱发美感,激发求知欲

为了消除人们对化学的误解,从学生步入化学世界的第一天起,教师就采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实验、幻灯、投影、录像)体现化学美,使学生在化学美的陶冶之中,唤起探索化学美的兴趣,强化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教师可以通过五光十色、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好奇心,对化学产生直觉兴趣,同时教师更要以科学方法论把学生由好奇、好玩引导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正确操作和思维方法上来,进而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亲自动手做实验,学生才能感受到物质在发生变化时产生的物理化学现象的事实,从而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的提高.

3.以美促思,启迪思维

富有美感的教学内容和外部学习环境能够吸引学生集中注意,活跃思维,展开想象.富有美感的化学实验演示和电化教学手段可以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

4.运用语言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创美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自己端庄的教态、严谨的教风、规范鲜明的实验、精美的挂图、工整流利的板书、生动有趣的语言、精辟的分析、形象的讲解、巧妙的启发等等,充分发挥教师的艺术示范作用,让学生在其中得到美的享受.

课堂教学如果结构完美、布局合理,会给学生带来快乐,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也得到美的享受.课堂教学的结构美包括开头要引人入胜,实验和讲练要排得恰当并有层次,结尾要收住并留给悬念,促使学生孜孜以求等.

教学语言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分析和情感向外传达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是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和进行思想教育最主要的手段.因此,从教学的美学角度来看,教学语言能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听一堂优秀教师的公开课犹如欣赏一首名曲余音在耳、袅袅不绝.成有色的声音;举例恰当,比喻新颖,头绪清楚,条例分明,严密周详,无懈可击.

例如,讲“原子结构”,学生虽然能记住组成原子的微粒是原子核和电子,但原子核究竟是什么东西?原子是实心还是空心的?……这些抽象的问题学生就很难理解,有位教师打了个比方:“假如原子是万人体育馆,那么原子核就相当于悬挂在馆中央的一粒玻璃弹子,可见原子内部的绝大部分是空的,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不停地运动.”抽象的道理顿时形象化,学生豁然开朗.这样把抽象化为具体,学生自然喜闻乐见.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引入瑰丽无比的知识世界,让知识的火光在学生眼前放射出诱人的光辉,这样学生就会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最后说说教学语言要富有节奏感,声音的高低、轻重、缓急要适当,声调要有起伏,高时慷慨激昂,低时和风细雨,抑扬顿挫,时而如高山流水,时而似月白风清,这样教师的语言就会放出哲理的馥郁、心灵的芳香,从而达到运用语言艺术培养学生审美创美的能力.

化学德育教育管理 篇4

关键词:大学化学,中学化学,教育衔接

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 由于在教学模式以及学习环境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方面暴露出来了很多的不足, 在化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同样如此, 如学习缺乏自制力、遇事不会变通、空有理论缺乏实践等等, 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学生们的学习, 因此, 我们要做好中学化学与大学化学的衔接工作, 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化学课程学习。那么,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应该如何操作呢?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

一、高等化学与中学化学教育脱节的原因

1、教学模式差异

我们知道中学教育通常都是沿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授课, 注重书本理论知识, 教师在授课之时方法比较单一, 并习惯性的使用一种思路和方法进行讲解, 长此以往, 导致学生们形成了惯性思维, 限制了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而大学化学教育与基础化学教育相比, 更加注重知识的整体结构讲解, 在方法上讲究灵活变通、举一反三, 这种教学模式的差异加大了二者之间的距离。

2、教学内容差异

中学化学所使用的教材以基础知识为主, 注重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对理论知识的记忆, 教材知识面较窄, 如化学热力基础、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知识均未涉及。而大学化学的教材则偏重于对整体知识有个综合全面的认识, 同时在深度上有所加深, 如化学反应基本规律、物质结构与性能等等, 由此可见, 这两种教材间存在的差异较大, 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化学之时没有一个过渡阶段而产生了不适感。

3、学习方法差异

传统的化学教学以灌输式为主, 是教师对学生的单线性教学, 学生们在学习之时通常都是对教师讲解思路的模仿和记忆, 然后不断的强化练习, 很少独立的去思考并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久而久之, 学生们习惯了这种学习方式, 在学习能力方面也就没有得到相应的锻炼, 而学生进入大学之后, 突然要学习大量的化学知识, 课时又变得很少, 学生要利用大量的业余时间去预习和查阅资料才能跟上学习进度, 显然有些力不从心。

4、培养目标差异

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入改革, 大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 在化学教育中, 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们的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其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传统中学教育则是以应试教育为主, 更加注重书本的基础知识学习, 忽略了能力的锻炼, 导致学生在进入大学化学课程学习之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阻力。

二、加强高等化学与中学化学教育衔接的对策

1、改革教学模式

自新课程改革之后, 很多教师在教学模式上做了很大的调整, 采用了一些灵活变通的教学方法,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因此, 教师应该摒弃以往枯燥乏味的单一教学方法, 大胆改革化学教学模式, 如引进多媒体技术, 使用互动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等, 这样不仅能够为课堂带来新鲜感, 带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同时还能够增进师生了解, 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2、更新教学内容

大学化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科内容的广度与深度, 强调化学概念、思想、发展方向以及化学与相关领域学科的关系, 信息量较大, 它重在扩大学生们的知识面和在具体问题上的学习思路, 学生们突然要面对这么大的学习任务, 很难适应。因此, 教师在授课之时, 要做好内容的设计和调整, 应该将高等化学与中学化学有机结合起来, 使其能够从化学基础知识逐渐过渡到大学化学的学习, 并使其认识到很多化学结论可以通过多种实验方式获得, 同一现象也并不是只有一种理论解释, 使学生们能够逐渐适应高等化学的学习。

3、培养学习能力

进入大学以后, 学生们上课时间大大缩短, 增加了很多课余时间, 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容易浪费掉大量时间, 对于化学这门学科同样如此, 因此, 教师要有目的的培养学生们学习化学知识的能力, 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时间和资源, 独立完成复习教材、整理知识、查阅资料等学习过程, 并且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4、增加化学实验

对于化学这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 不能只通过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来学习化学, 光学理论而没有实践学生很难真正的掌握系统知识, 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多增加相关实验, 多提供实践机会,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化学实验, 能够有效的激发起对化学实验课的兴趣, 并增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了解自然规律, 同时还能够培养其认识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

中学化学是学生们学习高等化学课程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 只有搞好基础化学教育, 做好与大学化学课程的衔接工作, 将二者有机结合, 才能解决当前问题, 也才能帮助学生们缓解初入大学之时在化学课程学习中的不适感, 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冯涛, 刘宁, 刘卉敏.大学与中学化学教育衔接问题研究[J].化学教育, 2011 (9) .

[2]徐凌燕.浅谈高校化学教育与中学化学教育的联系与区别[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7 (3a) .

将绿色化学教育渗透于化学教学 篇5

关键词环境问题 绿色化学 教育 渗透 化学教学

当前,环境问题已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休戚相关,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当今,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中,有八大环境问题都与化学化工生产有关。由此,很多人对化学工业提出质疑,认为化学是环境变差的罪魁祸首,对化学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心理。在这种形势下,综合考虑环保、经济、社会以及化学工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具有全新理念的“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应运而生。

绿色化学除了有利于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利于消除学生对化学的恐惧情绪,符合现代课程理论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提出的课程要与社会发展状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联,要适应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的原则。因此,化学教学应更新教育观念,创造性地绿色化学理念渗透于课堂教学中。

一、挖掘教材,提高绿色化学的意识

在现行教材中已经渗透了绿色化学理念。如“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中改用针筒代替烧杯;“浓硫酸的性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的实验中运用了一个微型反应器:点滴板。在点滴板中进行化学反应易观察、易比较,更大的优点是药品取用量少,减少了对实验室和周边环境的污染。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掘教材中有关内容,随时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如在讲“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时,穿插汽车尾气的排放、氮氧化物造成的光化学烟雾、水中氮磷过多造成富氧化而形成赤潮等的危害。

新教材的这些改革体现了环保意识,正是“绿色化学”的基本原则在新教材中的表达。将“绿色化学”的思想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也是新教材关注环境保护的一个要求。

二、以绿色实验为先导,塑造绿色化学形象

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我们对实验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归纳为:

(一)改进某些排放有害物质的实验,使某些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甚至是有益的物质。用CO还原氧化铜,尾气CO,通入石灰水生成沉淀,多余的CO点燃处理掉,既可防止污染,也可作为反应的热源。

(二)删掉某些重复性的实验,或某些有害物质无法处理的实验。

(三)将某几个实验合并在一起,使本来存在几次污染的的实验变为一次污染,甚至没有污染。如“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可以与“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实验”合并在一起。

(四)微型化,在保证实验现象明显的前提下,减少实验药品的用量。如教材上的点滴板的使用。

(五)利用多媒体手段,演示一些有毒、有害的的实验,现象直观、明显,而且无污染。甚至有些是传统实验无法在课堂上实现的。

(六)利用一些成品化的仪器来完成化学实验。这种仪器和药品可循环使用,不存在污染毒害。如“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实验”,可用封闭的N02演示器。

三、引入绿色知识,浸润化学教学课堂

化学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将绿色化学的思想贯穿于整个化学教育的全过程。如在肯定氯气作为漂白剂和消毒剂所产生的巨大效益的同时,介绍用氯气作为自来水消毒剂会与水中的有机物作用产生有致癌作用的有机氯衍生物,欧美发达国家已采用二氧化氯(ClO2)来处理饮用水。在造纸等工业中,过氧化氢、臭氧等绿色氧化剂将逐渐取代氯气,又如在学硫酸的工业制法时,结合教材要求学生在学习反应原理、生产流程的同时注意观察工业“三废”的产生及处理办法,强调综合经济效应的考虑。使学生认识到如果把治理污染的费用于开发绿色新工艺、新产品,从源头上消灭污染,对于企业和社会,是一“双赢”战略。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科学技术本身就具有生态价值,包含绿色化学在内的绿色科技,将使人类与自然在高层次上和谐共处。

四、结合原子利用率,进行绿色反应的教育

“原子经济性”是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充分利用反应物中的各个原子,因而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又能防止污染。可以用原子利用率来衡量原子经济性。原子利用率越高,反应产生的废弃物越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越少。而体现了绿色化学内涵的“4R”原则,是绿色化学的第二核心内容。其中“拒用危害品”是杜绝污染的最根本方法:对一些无法替代,又无法收回、再生和重复使用的、有毒副作用及污染作用明显的原料,拒绝在化学过程中使用。在平时就将这些思想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的思维。

如在学习了过氧化氢的性质后,让学生归纳、比较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通过比较发现KMnO4法只有少量的氧转化为02,生成的K2MnO4与MnO2也难以简单分离。KCl03法生成的KCl与催化剂MnO2也难以简单分离。而过氧化氢虽然只有一半的氧转化为02,但是生成的水对环境是友好的,而且与催化剂很容易分离,催化剂可以再回收利用。是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的。

在全社会都在关注环境问题的时候,提出的绿色化学这一全新理念,得到了积极地回应:研究绿色化学工艺,寻找绿色能源。从绿色化学的角度来看,中学化学中许多物质的制取反应、化学工艺等等都是值得讨论和重新考虑的。这给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作为化学教师,应将绿色化学的思想深入到常规教学和实验改进中,把绿色化学的理念贯穿于化学教育的始终,使它成为中学课程教材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养成绿色化思维习惯,以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己任。我们期待着通过绿色化学课程所播下的绿色文明的种子及早生根、发芽、繁殖,为地球增添一片绿色。

参考文献:

[l]邓育红.绿色化学课程—化学教学的新理念,中学化学教学参考[M].陕西师大出版社,2002,(1-2).

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绿色化学教育 篇6

【关键词】中学化学;绿色化学;有效措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绿色化学是现如今解决环境问题的新型有效方法。它的主要目的在于有效地解决化学给环境造成的危害,进一步保护环境。在中学实施绿色化学内容,不仅仅能帮助学生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还能进一步提高热爱环境的文明素质。

一、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绿色化学教育实施的意义

1.教化学生形成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

人口的持续增长问题一直都是困扰着专家们重要话题之一,这同时也仅仅围绕着资源和环境等相关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现如今急需迫切解决的棘手问题,已经引起了一定的广泛关注,但是关注他们的同时我们要认清事实的本质内容:我们要坚持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绿色化学离不开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够进一步有效诠释绿色化学的重要性的意义。中学的绿色化学的学习就是在积极培养学生们走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2.帮助学生找到解决化学产生的环境问题的方法

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进步能够进一步帮助我们提高防治环境污染的水平。传统的化学研究已经大大造成了对环境和生态文明的迫害,原来的我们技术水平达不到的能力,现在有了绿色化学就能积极改善这种现状。绿色化学教育不像从前的单一化模式教学水平,而是大大融入了对环境的诸多关注,有效地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以实施绿色化学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解决化学产生的环境问题的方法。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绿色化学的实施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绿色化学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与创新的保护环境理念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教化学生的同时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环境的真情实感,为以后保护环境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从侧面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素质化教育的具体化步骤之一。

二、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绿色化学教育具体实施内容

1.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普及绿色化学的重要内容

教师们要找到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去普及绿色化学的内容。有效地结合教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渗透化的绿色化学教育,充分挖掘知识内容,有效地灌输绿色化学的积极意义。在介绍讲解知识的同时,自然地渗透绿色化学中的环保知识,让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化学的必要知识,还能进一步培养的他们热爱环境的高尚品质。

现如今的大型考试中都会结合社会的重要话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化学学科也不例外。所以教师应该在平时的化学教学过程中就要有效渗透这方面的问题。让绿色化学结合理论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地整合,然后根据事实情况进行讲解,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绿色化学本来就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不能抛开事实说话,所以绿色化学是现如今的大势所趋。我们在贯彻绿色化学的内涵时,不仅帮助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能激发下一代的学习热情。教师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这是现如今教学发展中刻不容缓的任务。

2.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于绿色化学的学习热情,积极建立实验教学的体系

化学的学习主要是以实验为主要内容的学科。所以教师们的着力点也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完善。试验中所需要的化学试剂和药品对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危害,教师在进行讲解知识的同时,不能忘记提醒学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规范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实验结束后要对废物的处理做正确的规范化教导,在启蒙阶段就要对学生进行规范化教学,帮助他们培养绿色化学的高尚情感。

在原来的化学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三废”的处理,这是严重错误的行为,教师要引起一定的重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三废”的防治问题,进一步渗透绿色化学的重要性。不仅是“三废”问题,还有一些重金属盐等等问题的防治。

3.加强课外化学方面的课外活动,提高环保意识有效弥补化学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教师还要在普及绿色化学的知识同时,积极开展有关化学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可以生活,这样的不仅可以培养他们对化学的学习热情还能扩宽他们的视野。主要的活动有如下几种:实地参观和调查研究、开展板报评比活动、进行专题讲座、组织相关绿色化学的宣传活动等等。

三、结束语

绿色化学是人们有效解决环境问题的新型理念和方法。它不仅仅是人类的思想研究上的质的飞跃,也是一种独特的创新性话题的深讨。通过教师对学生绿色化学的教学过程,能够有效地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尚情操。还能对知识的各个环节做深入地绿色化学研究,努力培养他们对未来的社会、家庭以及本身的使命感。

参考文献:

[1]杨水金,侯倩,蔡千喜,徐明波.中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66-70.

[2]江连洲,李杨,王欢,刘珊.关于在高校教学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9:12-13.

上一篇:幼儿英语师资培养下一篇:儿科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