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差异性教学论文

2024-09-27

小学数学差异性教学论文(精选12篇)

小学数学差异性教学论文 篇1

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 教师既要充分相信学生, 挖掘学生的潜力, 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发展差异性的客观实际, 做到科学高效、因材施教。针对部分教师不注重学生发展差异, 一味地按照“一刀切”模式组织教学的状况, 笔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为不同发展状况的学生量身打造合适的教学方案, 推行了分层模式教学, 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成效提升, 本文将作简要论述。

一、差异性制定教学目标, 保证学生“量体裁衣”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因为自身逻辑思维能力、学习基础以及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按照同样的标准要求学生, 否则就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即优秀生会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 而学困生又会觉得学习难度过大, 丧失信心。对此, 教师应当对教学目标实施区别对待,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以此来适应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笔者在数学教学中, 设置了三个等级的教学目标, 分为正常、偏深、偏浅三个级别, 分别对应班级数学学习中的中等生、优秀生以及学困生, 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要求与自身的学习能力、基础相一致, 更加有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通过数学教学目标的分层制定,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提高指向性, 教学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进一步激发。

二、差异性组织教学活动, 保证学生“全员参与”

课堂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阵地, 大部分教学任务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对照制定的差异性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活动的组织环节应当差别对待, 在提问难度、板演难度等方面照顾到不同基础的学生, 尽可能设置不同难度的内容与问题同学生进行互动, 让更多的学生有参与的机会, 防止课堂成为部分优秀生的表演秀。例如在“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章节, 笔者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图形的平移、旋转、剪切等, 最终将图形回归到长方形, 从而推断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以及梯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笔者在进行课件模拟演示的时候, 对于较为简单、浅显可见的图形转变, 一般对中等以下的学生进行提问, 而稍微有些难度的问题, 则对优秀生进行提问, 既能够保证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师生互动之中, 同时也可以发挥对其他学生的思维示范作用。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 笔者往往针对相应基础与能力的学生提出相应难度的问题, 保持问题的难度适当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 需要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处于“跳一跳就能够着桃子”这样的状况, 始终保持高度的参与性和思维的活跃性, 有助于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差异性实施教学考核, 保证学生“内生动力”

许多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深有体会, 尤其是中、高年级数学教师, 当阶段考试成绩出来之后, 学生中是“几多欢喜几多愁”, 优秀生眉开眼笑, 又有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了, 但是学困生则是愁眉苦脸, 不知如何回去面对家长。长期以往, 学困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将会受到影响, 甚至会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抵触情绪, 自己在学习中有自卑情感, 不利于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差异化的教学考核, 对学生进行目标框架之内的学习成效检测, 不仅可以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 而且能够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帮助学困生重新树立学习自信心。在差异化教学考核中, 笔者一般采取两种形式的考核, 一种是AB卷形式, 对中等以上学生的数学考试采取较难的试卷, 而对于学困生则采取较为容易的试卷, 都以百分制进行计算, 这样学困生就能够获得相对较为满意的成绩, 考核的难度与教学目标也基本一致;另一种考核方式是A+B形式, 就是在基本卷面内容的基础上, 对中等以上学生增加附加题的形式, 不要求学困生完成, 但是中等以上学生必须做, 并且纳入总分, 体现对不同层级学生考核难度的差异性。

四、差异性开展兴趣活动, 保证学生“各取所需”

一直以来, 课外活动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延伸, 数学兴趣小组、培优补差小组等活动较好地实现了对数学课堂的补充与巩固, 对教学成效提升较为有益。不同基础与能力的学生, 他们对数学课外活动的兴趣以及内容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作为数学教师应当清楚明白这一点, 并在具体组织中加以兼顾。首先, 在不同类型的数学课外拓展活动中正确选择对象, 以培优为主要目的的兴趣小组活动, 选择对象应当是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优秀生, 而以补差为主要目的的兴趣小组活动, 选择对象应当是学困生群体, 将不同类型的学生编入合适的课外兴趣组织, 能够实现各取所需的目的。另外, 在数学课外兴趣活动的内容、难度确定上也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一致, 不能出现难度过深或过浅的状况。只有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设计和组织相应的兴趣活动, 才能够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构建有效的立体体系。

综上所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并兼顾到学生的发展差异性, 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以及考核、拓展等方面予以关注, 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小学数学差异性教学论文 篇2

一、课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及意义

传统的班级授课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当前的学生,特别是低段学生,部分已提前学习了小学数学的前半部分内容;但有部分仍然停留在原来知识水平,从而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在班级授课制中,教师的出发点并不是完全针对和适应每一个具体的学生的,普遍出现“同内容、同进度、同目标要求、同评价标准”等“一刀切”做法,根本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严重防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致使优生“吃不饱”,产生学习如同嚼蜡的感觉,学困生“难消化”,在“困进”的怪圈中愈陷愈深,无力自拔,导致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进而厌恶课堂、厌恶学习,导致整个教学活动混乱、课堂效率差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而常常忽视情感、态度的培养,忽视意志的锤炼,忽视价值观的形成,即便是数学成绩很好的“优生”,也不过是“家长叫我学好”“老师要我学好”使然,毋庸置疑,这对学生的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十分的不利。那么,课堂教学是不是就钻进了死胡同,无路可走了呢?我们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班级授课仍将是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而在班级授课中实施“面向全体,分层施教”的分层教学法,把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扬其长而避其短,即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过去班级授课制中的种种弊端,尽可能地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最充分的发展,使“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数学”。

2、有关概念的界定

所谓分层教学法,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智力、非智力等因素,运用模糊学的方法,把全班学生分为短期性的(即处于发展变化状态而短期内又相对稳定的)A、B、C三个层次,并依据群体学生的差异,区别对待地制定分层教学目标、设计分层教案、采取分层施教、进行分层评价,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指导,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所谓全体发展,就是全班每一个学生个体均能在原有的不同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最好的提高和发展。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国内,我们收集到从孔子、孟子、《学记》、王阳明等历代教育家对分层教学的论述。现在国内一些兄弟学校对同类内容的研究。从国际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势中明显可以看出“分层教学”是各国数学教学改革普遍关心的话题。目标的差别化和弹性是目前小学数学教育设计的一个重要动向。英国国家数学课程由学习大纲和教学目标两部分组成。其中教学目标按照5个知识块展开,学习大纲则按照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发展被划分为8 个水平。国家数学课程明确规定每个水平级对学生的要求。体现了既统一要求又具有弹性结构的特点。

提倡选择性学习构成了日本新学习指导纲要的一大特色。数学课程要安排多种可供学生选择的数学活动,学生的选择学习中可以有不同的程度,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有收益,有利于学生的个别差异,也使数学课程更具有弹性。我们将上述研究成果作为我们研究的基础,通过课题研究,尝试获得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研究的内容

1、学生分层

根据学生的前测成绩,和对学生的能力素质鉴定为依据,把班内学生分为好、中、差——C、B、A三个群体,一般比例为:3:5:2左右。然后以相邻前后4人一组。为消除“标签效应”和“差生”的自卑心理,分组可以是显性的(征得学生及家长同意),也可以是隐性的(只告诉学生本,甚至连其本人也不告诉)。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分组都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要通过施教,根据学生实际,有层次间的升降变迁,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通过不同形式测试、考核,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整。分组后有利于教师上课组织教学,有利于教师上课辅导,有利于批改作业,有利于学生信息的反馈,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2、教学目标分层

改变以往教学目标要求划一的状况,针对同一班内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体可分为:(1)最低限度的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即下限。(2)标准、教材的全部基本要求。(3)对课程标准、教材基本要求的适当提高、加深,即上限。鼓励不同层次学生在达成本学习领域共同性目标后,选择高一层次的目标进行学习,用不断递进的分层目标来引导和要求学生,使教学要求和学生可能性的关系,始终处于动态协调之中。

3、教学过程分层

(1)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方法包括教法和学法两个方面。对A组学生“教”重于“学”,即以教师“教”为主,学生以接受式学习为主,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获取知识,再适当加以指导,指导时采用领着走,扶着走的方法。B组学生学“教”与“学”大致平衡,教师对学生的学处于“半扶半放”状态,在学生探索学习的关键处点拨,在难点处指导,降低思维坡度。丙层次同学“学”重于“教”,以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为主,多进行学法指导,指导时引着走、放开走。C组学生可以直接通过自学,自我尝试,学会知识。

对所要掌握的内容,每个学生需要的时间和达到的程度都有差异,因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分类指导,挖掘每位学生的潜力,没有人“包场”,也没有“看客”,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性。

(2)教学提问分层。一堂课实际上是由大大小小的问题联结成的,这里有教师提问,也有学生提问,然后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的提问不仅要面向全体,同时又要承认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我。一般来说,学困生的逻辑思维比其他学生慢一些,因此,回答问题的机会往往被反应快的学生捷足先登,他们就失去发言的机会,也就失去获得成功和得到鼓励的机会。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上应设易、中、难不同层次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由发言的机会,这样才能互相启发,互相纠错,互相补充。

4、练习作业分层次

不同组别完成不同程度的作业,A组学生必须完成基本题,并能拓展至提高题,B组学生完成中等题并争取完成提高题,C组学生直接完成提高题。虽然B、C两组学生没有做基本题,但他们完全可以在A组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快速反应,在短时间内拿出解题决策并迅速解出正确答案,这样就自然地训练了他们思维的敏捷性;同时A组学生回答了简单问题,坚定了他的学习的信心,稍加努力就可以解决中等、提高题,这样就容易激活他们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有利于他们思维的发展;C组学生此时的思维将更加活跃,因为他们要快速解决中档题也不是十分轻松的了。每节课的重点就在于解决中档题。这是要求大多数人都应掌握的层次,也是联系A、B、C三组学生思维的纽带和桥梁。在解决高档题时,教师根据内容和学生思维状况适当处理,尽量使A、B两组学生能够够得着、受启发,又使C组学生有所得,进而训练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练习中,教师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突破,体现弹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在此同时,教师要不断巡视,把握信息,并作个别点拨和矫正。

5、评估测试分层

为了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帮助各层次的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使之以学为乐,不断进取,积小成为大成。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在考查中,学困生做基本达纲题,中等生加试综合题,优等生再加试提高题,让各组学生在考查中充分发挥各自的水平和能力。允许在测验中未达标的学生在一星期内再进行第二次平行性达标测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预期研究目标

1、将学生准确分层,并通过定期对学生进行再观察和再评价,适当调整各层次学生,力求做到分层最科学、最时效。

2、提出一种切实可行适应大部分教学内容的分层设计方案,而并非针对某一特定教学内容进行举例式教学设计分层的讲述。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及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我校低段全体学生。

(二)理论依据

1、因材施教原则。

我们通过大量调查,发现造成数学学困生的最主要原因不在于智力,而是在于知识迁移过程中日积月累造成的断链与破网。布鲁姆认为“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能够学习一门学科,并达到高水平的掌握。”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因个别学生之材施教,尽量缩小学习新知识前的“认知前前提能力差异”,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提高个别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性的“情意前提特征”,提高教学质量将会有切实的保证。2“最近发展区”原理。

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在他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跳一跳,摘到桃”。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差”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以“成功”来激励自己,发挥求知的“内驱力”。

六、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08年2月-3月)

以调查性研究为主,重点收集资料、查阅信息、学习相关研究理论与方法论,为研究的实施做准备。

2、实施阶段(2008年3月-12月)

以行动研究为主,边实践边研究。从不同班级实际出发,课题组成员各自制定每个小阶段的实施计划,边研究边积累资料,并适时做研究调整。

3、总结阶段(2009年2月-3月)

小学数学差异性教学论文 篇3

关键词:备课分层;指导分层;评价分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301-01

“备课分层,指导分层,评价分层”的宗旨是:挖掘学生潜力,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分层备课,分层指导,分层评价”是分层教学的具体形式,数学由于是一门逻辑性强,抽象程度高,有严密系统性的科学,要求按照数学规律办事,这个规律就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符合知识的可接受性,同时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减小教学坡度,注意衔接过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让全体学生各有所得。比如,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先让他们计算基础题,再算综合题,才不会感到束手无策。这样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进行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这正是因材施教的内涵,也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思想的体现。

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改进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让所有的学生都在不同层次上得以不同的提高。开展教研以来,通过一年以来的备课实践我充分认识到:“分层备课,分层指导,分层评价”的必要性,现将教学设计分层的方法与同行交流,恳请大家指正和帮助。

一、教学目标分层

目标层次化是教师备课应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考虑学生实际和分层施教的需要,对教材内容的难度作一定的调整,可以更有效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这样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即:让学困生有内容可学;中等的学生学得充实;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果我们的课堂只是讲了这一点点东西,部分优秀的学生就会觉得太简单,课堂上很无聊。我们要在数学课堂上设计一些课外的、富有挑战性的知识补充进来,或者把课本上的一些知识发散开来,以满足部分学生的需要。从三维目标的角度来说即就是:要让所有学生都能达到“基本要求”

让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以后可以达到“中等层次”,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达到“更高层次”。使所有的学生不但能学到不同层次的知识,而且在思想和思维方面也得以不同层次的提高和发展。

二、教学过程分层

1、复习引入、情景设计分层

复习的时候采用学困生优先的办法,首先由他们回答上一节课的基础知识,完成一些基础计算的练习,由中等生给予纠正和补充,上等生做出评价,教师及时指导和肯定学生闪光点。

对教学情景图的理解也一样,可对学困生适当降低起点。

2、知识探究分层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目标,对课本内容作相应的调整和组合,注意内容的难度和坡度,以适应各层次学生的水平。课堂提问也应该分层次,比如,把学生分成差、中、好三层,分别以A、B、C、表示,A层次的学生由于基础和智力问题,往往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不太好,对A层次学生的提问应是一些课本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宜太大;对B、C层次的学生,尤其是C层次的学生,由于基础较好,接受能力强,课堂提问着重引导他们去猜想和类比,在质疑解惑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3、课堂评价分层

老师的评价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正面或负面影响。在课堂教学、批改作业、考试等活动中,教师应根据不同标准适当地评价不同层次学生。应善于肯定低层次学生的进步,防止高层次学生的自满。

4、作业设计分层

课堂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应该设计多层次的练习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成阶梯形。A组做基础性作业,B组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C组是基础作业和有一定灵活性、综合性的题目。分层训练是各类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迁移的有效手段,所以在课内完成可以及时检测到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好作进一步的指导。

5、拓展和课堂小结分层

归类小结,分层训练,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这个过程中,既要对一节课的重点知识,基本方法进行“画龙点睛”,也要提出与之相关的新的“悬念”,让学生课外专研。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检测各层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困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可以在下一节课加强巩固复习,只对B、C、层的学生进行拓展引导。

三、指导分层

小学数学差异教学五法 篇4

1. 认同差异, 关注个体

由于遗传、自然和社会环境、家庭和社会教育状况、社会实践水平等因素的不同,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客观存在, 具体表现为理智、情感、意志、能力、兴趣、性格、观念、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独特性。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首先必须认同学生的个体差异, 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分层要求, 提出具有鲜明个性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分为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 有效教学应该在学生实现基础性目标的前提下, 通过努力实现可能的发展性目标。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 基本目标是能应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直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发展目标是在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基础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果要求所有的学生在刚刚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时候就同时掌握这些内容, 是不现实的。所以, 教师要理性地认识学生之间的差异, 学会等待, 给部分学生达成发展性目标提供适度的缓冲。当然, 教师还要了解和研究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 重视个别指导, 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

2. 尊重主体, 体现过程

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学习者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 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同化或顺应, 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需要学生主体的充分参与, 因而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使学生最大程度地自主展开学习活动, 有观察、有思考、有表达、有困惑、有顿悟, 达到融会贯通, 促进新的知识结构形成。

(1) 让每位学生有自主提问的机会。

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教学内容会产生不同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要照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创设适宜的课堂气氛, 鼓励学生“敢问”, 激发学生“多问”, 善待学生“插嘴”,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困惑、问题。

(2) 让每位学生有充分思考的时间。

数学学习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 数学知识要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探索、思考而获得, 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替代。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相信学生, 大胆放手, 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索、思考问题时间,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现、问题的思考、规律的寻找、结论的概括、疑难的质问等过程, 让学生在充分感知、操作、思考、体验的基础上构建知识。我们教师不能因担心难以达到预期目的而予以包办代替或部分代替。教师的作用只是为学生指明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

(3) 让每位学生有自由表达的机会。

学生需要自由表达的机会, 《课标》中也明确提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师“一言堂”、学生只是忠实听众的现象, 把课堂的发言权还给学生, 让每位学生都有自由表达的机会, 鼓励师生对话、生生对话, 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思维, 启迪学生智慧, 张扬学生个性。

3. 合作学习, 同伴互助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 互相启发, 达到优势互补, 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首先, 是成立合作小组。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 按照“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原则, 把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 通过组内合作, 实现在不同水平、不同起点上的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其次, 是设计合作问题。合作的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探究性, 真正体现合作的价值所在, 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 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 把学生领进“最近发展区”。第三, 是组织合作学习。这是合作学习的关键环节。合作学习必须做到分工合理, 责任明确, 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 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 发挥团队精神, 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我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时就是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课前让每个小组准备一个长方体模型, 上课时, 我让学生观察自己准备的长方体模型, 展开看看, 数数有几个面?都是什么形状?怎样计算这几个面的面积之和?然后我发给每个组一张表格, 组长负责分工, 组织学生观察思考、计算填表、讨论交流,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通过讨论交流, 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 并能较熟练地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同时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4. 多元练习, 发展思维

练习的功能应该是丰富的, 多元的。练习设计在考虑知识巩固的同时, 更要关注练习的应用性和开放性, 关注问题解决的策略性和学生思维独特性的特点, 使学生练习的过程同样是研究和创造的过程, 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通过练习都有所发展, 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作业设计内容要丰富, 形式要多样, 如兴趣性作业、生活性作业、自主性作业、分层性作业、探索性作业等。例如:学习“统计图”知识后, 我让学生自主组成学习调查小组, 开展“小区门口通过车辆的情况分析”调查活动。调查小组中有的专门负责数汽车、卡车、自行车数量, 有的专门把车辆分类记录, 有的根据数据画成表格, 填上具体的数据, 然后根据收集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最后根据绘制成的统计图分析、讨论, 得出从统计图中发现的问题。这些作业, 涉及阅读、收集整理、手工制作等多项训练, 且富有一定层次性, 让具有不同水平、不同方法、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

5. 关注弱势, 均衡发展

随着镇江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布局的调整, 加之招生政策的特殊规定, 我校出现了较大面积的学习中的“弱势群体”, 主要有一部分原先村小的学生、外来民工子女、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子女和单亲家庭子女等。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 有的是村小教育的不够规范;有的是家长素质不高, 对子女缺乏有效管教;有的是学生自身知识基础薄弱, 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习自觉性不高, 对学习缺乏自信心……面对这样的孩子, 我觉得作为教师的我们理当表现出特别的关注, 关注他们的思想, 关注他们的学习, 关注他们的成长, 多一份责任, 多一份关爱, 多一份帮助, 不歧视, 不放弃, 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具体做好“三补”:

一是补信心。在任何情况下信心都比黄金还要珍贵。首先, 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如哪位同学发言积极了, 哪位同学作业按时完成了, 哪位同学作业字迹很工整等等, 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其次, 给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 多给他们一些板演、提问、发言和操作的机会。有时抓住契机, 还有意识地临时让他们担任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 给他们创造成功的体验, 使其在参与中体会自身的价值, 在成功的体验中收获自信。

二是补态度。身处“弱势群体”的孩子大多学习态度不端正, 在学习上存在畏难、厌烦等不良情绪,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作业马虎、错误率高, 甚至有少做、不做现象。而帮助他们改变这些不良的学习态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需要教师真心的付出和耐心的等候。为此, 我经常以平等的心态和这些孩子谈心, 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 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 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问题, 让他们明确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任。我还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足够的耐心, 允许他们犯错并给他们充分的改错时间。

三是补知识。在解决了信心和态度问题之后, 补知识就水到渠成了。根据这些孩子已有的知识状况和学习重点难点内容, 我在教学中经常有机渗透一些他们没能掌握的内容, 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多进行一些引导、讲解, 鼓励他们多思考、多提问、多练习。此外, 就是加强课后辅导, 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 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保证绝大部分孩子都能较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差异性教学论文 篇5

武汉市育才二小

六年级

幸文静

近日学习《差异教学论》后有一种突然明朗的感觉,教书几十年了对这个问题从来没有认真地研究过,所以在学生差异的教育问题上,只是凭经验办事。效果并不明显。差异教学论中指出:差异教学是从学生个性的差异出发,系统研究和探讨在教学中如何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问题。面向全体并不是意味着将学生间的差异扯平,使他们齐头并进,而是提供适和他们各自特点的发展方式,促进每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

对学习困难的定义,我比较赞同巴班斯基的观点,他说学业不良学生有以下三个特点,1、思维发展有缺陷,思维发展水平和思维速度都低于同龄者,他们不善于区分教材中的重点,概括能力差,思维独立性差;

2、基本学习技能,如读、写、算得速度,学习活动的组织能力,自我检查能力等有一定的缺陷,;

3、实际知识中存在缺陷,使他们今后的学习发生困难,有的甚至丧失信心,对学习抱消极态度。

那么是什么原因会造成这部分人学习困难的呢?学习者素质方面的因素,学生生理心理上客观存在差异,他们的智力水平及智力发展不一样。学习者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学习者无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不努力,学习上投入的时间、精力少,造成学习困难。学习不认真,不讲究方法和策略,不仅不主动学习,也不善于学习,从而造成学习困难。有的学生知识技能缺漏很多,客观上他们在学习上以不和其他同学在一条起跑线上,同其他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教学方面的因素。传统的教学强调学生适应老师,老师们常说,我对每一个学生采用同样的方法,其他学生都能学好,为什么他们学不好,这种方法是不对的,现在的教学强调的是教师要适应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刀切的教学方式造成学生学习的根源,如果我们的教学能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学习困难自然会减少。社会环境的因素,不良的社会环境,特别是不良的家庭学习环境,如家长对子女教育期望值过高和过低,家庭教育方法、态度失当、缺少必要的文化氛围,和学习条件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导致学习的困难。我曾教过这样一位学生小李,家长望子成龙过早的强迫他学习这学习那,使他对学习产生厌内恶,上课睡觉,无精打采,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让他在学校完成作业,他哭着对我说:我在学校完成作业,回家妈妈就会让我弹钢琴,做奥数,练书法,我把作业带回家做,并要慢慢做,在十点完成,我就可以不做这些家庭作业了。

面对学习困难的这些原因我们如何制订教学对策和原则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家长沟通,为学生减负。上课时多使用注意听,等话语,使学生保持注意力,提供重复练习的机会,并提高学生反应速度,加强刺激类化的学习,提供示范教学,配合手势的运用,提供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包括实际操作或口头反应,提供成功经验,重视学生的错误反应,直到完全正确为止,根据学生的精神状况和意愿,决定立即、改时或改日重教,实施精确教学。要特别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时,首先教会学生画长方体与正方体,用直观形象的图形,帮助学生解题。

小学数学差异化教学应用初探 篇6

关键词:差异性教学;小学数学;个体差异

差异教学策略是立足于学生的差异,为满足学生的个别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策略。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學中实施有效的差异教学,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充分发展,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根据个体差异建立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差异教学。

一、了解学生的差异,制定分层学习目标

1.学生的差异性。家庭背景的差异,不同的学生,由于他们的成长背景、父母受教育程度以及职业不相同,给他们造成的行为习惯也不同。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可以和孩子进行深入沟通,引导孩子积极向上。反之,受教育程度低的父母和孩子沟通远远不够,甚至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家庭因素引起孩子的差异。智力方面的差异,在我国,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以思维力为核心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注意力五个基本因素的有机结合。由于学生在记忆力、理解问题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空间想象力、专注程度、观察能力等上有区别。因此,学生在接受外界知识的时候,也导致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会有所不同。认知能力的差异,美国心理学家加涅(R.M.Gagne)提出 3 种认知能力:言语信息(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的能力);智慧技能(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的能力);认知策略(有意识地调节与监控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能力)。因此,学生由于智力和非智力的差异,在理解问题和加工信息的时候,也会表现出很大差异,这也是造成学生个体差异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2.分层制定目标。教师如果忽视学生学习能力差异的客观存在,必然会导致部分学生因”吃不了”而丧失学习信心,部分学生因”吃不饱”而失去学习兴趣。制定分层学习目标,就是在承认学生学习能力差异的基础上,依据具体差异程度,制定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目标要求,即在制定学生学习总体目标的基础上,设置学习的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一般把学生按优秀(A 层)、良好(B 层)和困难(C 层)进行适当分层,然后根据教学内容的逻辑起点和学生的实际起点确立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差异化目标应体现层次性,既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目标(基础目标),又要有面向少数学生(A 层)的个性化目标(提高性目标),做到统一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如,《面积单位的认识》一课,基础目标定为:结合实例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建立 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米的表象。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初步掌握估测图形或物体表面面积的方法。3.经历观察、比较、估测等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培养估测能力及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能力。以上三个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要求 C 层的学生都要达到,但是对于 B 层的学生,还需要增加以下的目标:能较准确地估测出单位面积数在 10 以内的基本图形或物体表面的面积(估测的图形以长正方形为主)。而对于 A 层的优秀学生,他们的空间想象力比较强,方法更灵活,则可以要求估测的单位面积数更大一些,估测的图形可以是不规则的图形。

二、分层次展开教学活动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采取弹性和多样性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培优导差,适应各层次的学生的要求。在分层次优化课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这是实施差异教学的关键。教师应当隐蔽性地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具体的操作方法包括:设计差异性作业练习(作业的选择、习题的分类操作等)、让不同的学生选学不同的课程、用不同的教学组织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等。教师还可以采取让学生之间互动,让学习成绩好些的学生和差一点的学生分到一组,把一个班级分成几租进行回答问题的比赛,这样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更能让学困生感觉到老师是对他们一视同仁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只要适合,就让学生选择学习方式以及展示自己学识的方式,来促进课堂学习不同个体的共同发展。

三、分层次利用教学资料

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实现最优发展?怎样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益?这就必须要根据学生知识背景存在的客观差异,探寻适合不同学生学习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合理地组织材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学习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顺利实现知识、能力、情感的迁移。

四、分层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采用分层评价来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完成本层任务的同时,完成高一层次的发展性任务、创造性任务。比如,评价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试卷、回答问题,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要多给予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渐消除自卑。

五、结语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只有在抓住共性的基础上关注差异,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才能真正生动、活泼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英花.浅议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5):90-91.

[2]刘淑侠.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0).

小学数学差异性教学论文 篇7

一、备课要具有针对性

备课是一节课的基础, 要想上好一堂课, 离不开备课这项环节。因此,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认真地进行, 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 这也是分层教学的开始环节。首先, 要通过与学生日常的接触和细心的观察, 将学生大致地进行分类: 学习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接受能力一般的学生以及对于学习有一点困难的学生。其次, 要根据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了解, 制订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内容, 对于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要耐心进行辅导, 要重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领悟和使用。比如, 在教学实践中, 要对课本中的基础例题以及一些基础性的题目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与训练;对于学习中等的学生, 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还要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运用能力, 能够自觉地进行分析并解决一些一般性的问题;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 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 使学生真正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灵活地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充分地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做好充分的准备, 使学生在实际的课堂中真正地受益。

二、提问要具有层次性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提问是师生互动的重要的方式, 对于师生的相互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在课堂上的提问, 可以直观地了解学生对某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的程度, 查漏补缺, 提升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另外, 还可以利用层层递进的方式, 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式的提问, 真正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比如, 在进行正方形的教学的时候, 可以分别以下面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提问。对于感到学习困难的学生, 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四边形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判定为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在什么条件下为矩形?在什么条件下为菱形?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 可以进行以下的提问:矩形在怎样的条件下为正方形?菱形达到什么要求就变成了正方形?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而言, 可以进行以下提问:四边形在满足什么条件的情况下为正方形?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提问, 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使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这些几何图形的概念以及具体的特征, 真正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几何图形。

三、练习要把握难易程度

科学合理的练习对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以及灵活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这也是教学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认真仔细地研究教材, 教材的练习题一般是按照由易到难的程度来安排的, 这样就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给学生安排适当的练习题。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 要让学生多多进行基础题的练习, 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学习较中等的学生, 可以给他们安排适当的基础题, 要求学生在完成了基础的练习题后, 进行适当的提高题练习, 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对于优秀的学生来说, 要鼓励学生多做一些提高题, 在帮助学生复习巩固了基础知识的同时, 尽量地帮助学生做拓展性的练习, 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又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保持正确、积极的学习态度, 保证学习质量以及效率。

四、激励要重视方式方法

教师对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激励, 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与鼓励, 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来说, 可以进行以下形式的鼓励:“很棒, 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 看来学习对你来说并不难哦!”这样的话, 就可以使这些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鼓励他们面对学习中的困难, 逐渐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于中等的学生而言,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对这些学生进行积极肯定的基础上, 还要对学生提出一些更高的要求, 比如:“你还可以提出别的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吗?”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考虑;对于优秀的学生而言, 就要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鼓励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让学生积极地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际的运用, 比如:“大家能不能想到, 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遇到的哪些现象, 是可以用这项知识来解释的?”这样的话, 在巩固了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 还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 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小学数学差异性教学论文 篇8

一、教学环节:兼顾不同个体的学习需求

教学环节是课堂教学展开和发展的基本程序, 教师应在各个教学环节都兼顾学生的不同需求, 尤其是关注教学的关键处和知识的生长点, 更应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譬如, 教师演示时, 面对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 根据他们的反映感知速度慢、反应迟钝等特点, 可以有意识地多向他们做演示, 在这些学生的面前多停留一会儿, 就可以兼顾到他们的特殊需要。教师的一个眼神, 一个手势, 一句话语, 往往能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产生启迪作用。

要能在课堂教学中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 关键在于教师课前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撰写教案时, 我们可以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主要针对大部分水平较接近的学生。另一部分, 针对班上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如学习超常生和困难生等。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考虑针对不同学生需要的教学措施, 然后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比例的性质”时, 经过启发诱导, 学生自己归纳出比例的性质后, 可以提出两组问题:一组比较简单, 例如, 谁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比例的性质, 学习比例的性质有什么用途。另一组问题稍复杂, 例如, 请你想一想比例的性质与以前学过的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之间有什么异同之处。在教学中, 教师将两组问题有机地穿插, 分别提问不同程度的学生, 通过这些问题使全班学生比较完整地理解比例的性质, 特别是让那些有困难的学生, 借助于其他同学的回答明白有关的问题。

二、教学方法:满足不同个体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兼顾学生的不同需要, 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多样而灵活。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 合理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 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主动地学习和探索, 学会求知, 学会做事, 学会做人……教师应根据不同个体的学习兴趣, 照顾差异, 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学生心理的教学方法。

1. 猜想教学的运用

小学阶段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有些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 在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非逻辑的猜想手段进行教学。积极创设问题情境, 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 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愿意去猜一猜, 并努力证明自己猜想的正确性, 自始至终地主动参与数学知识探索的过程。例如, 在教学“2的倍数的特征”前, 可创设这样的情境:

学生填后, 让他思考:通过填数, 你想提什么问题?再将问题进行整理后, 让学生猜一猜, 在自然数中, 哪些数是2的倍数?学生进行不同的猜想, 自己举例说明。经教师指导最后得出:个位上是0, 2, 4, 6, 8的数, 这个数就是2的倍数。

2. 游戏教学的运用

在教学中, 我们要把大部分学生善做游戏的特点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兴趣, 从而产生学习欲望。游戏可采用找朋友、摘智慧果、红花配绿叶、送信、猜谜语、走谜宫、逛动物园、夺红旗等形式。例如, 教学“小数的性质”一课后, 设计找朋友的游戏。教师发给每名学生一张数字卡片, 正反面都写有数字, 一个同学拿去写有1.2的卡片问:“谁是我的好朋友?”拿1.20, 1.200等卡片的同学会高高举起手中卡片说:“我是你的好朋友。”全班同学在笑声中加深了小数性质的理解, 在紧张有趣的活动中学习了新知, 巩固了新知, 增进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3. 探究学习的运用

新课改明确提出要确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要锻炼学生自己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例如, 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 在认识圆心、半径与直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一内容时, 我觉得就可以这样设计:

(1) 学生分组画圆, 初步体会圆的画法及特征。

(2) 交流画圆的方法并做小结与示范。

(3) 比较讨论:同学们画得圆位置相同吗?为什么?

(4) 画得大小相同吗?为什么?

(5) 师生共同小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4. 合作学习的运用

合作学习能培养合作精神, 提高学习成绩, 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数学实践中, 我们要立足学生的差异, 适时地开展合作学习, 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例如, 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时, 给每名学生准备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5个, 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8个, 可设计如下两个教学内容:

(1) 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长方形的纸板面积是多少?请同学们小组合作, 操作学具, 求出长方形纸板的面积。

(2) 用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课桌面 (长12分米, 宽4分米) 的面积, 想一想如何去测量?

由于每名学生手中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只有8个, 无法测量。当学生陷入困境时, 教师提醒学生合作去摆, 而两人只有16个, 也不够摆满课桌, 这样就创设了一个学生先讨论如何去量, 然后动手测量的环境。通过这样的操作, 既发挥两人的智慧, 寻找了最简便的方法:沿着长边和宽边分别摆一排, 就能测量出它的面积, 为总结公式做好了铺垫。通过两人合作, 既可以取长补短, 又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

以上所举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 立足差异, 有机结合, 穿插使用, 让学生互相补充, 互相配合, 从而相得益彰。

三、教学情感:注重不同个体的情感体验

传统的课堂教学仅仅是从传授知识技能角度来组织实施的, 而新课程改革,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不仅是通过听讲和思考, 而且也是通过经验和感情来获得知识, 获取态度和价值的。课堂上如果缺少温暖和谐的师生关系, 缺少多向信息沟通, 缺少真情投入等, 则难以引导学生真正有效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只有激发学生生动活泼的思想, 唤起他们的真挚而深刻的感情, 才能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

不同的学生在情感、意志方面存在差异, 有不同的需要,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施以不同类型的情感教育, 注重不同个体的亲身体验。课堂教学中, 师生的交流应是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 在这样的课堂中, 教学目标才能实现, 学生的个性才能发展。特别对于学困生, 教师应允许学生答错了重答, 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 不明白的允许发问, 有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 允许学生向教师发难, 以努力形成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策动力, 引发情感体验的源动力。每个人都有被赏识的渴望, 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地欣赏学生的成长, 为学生的进步喝彩, 这样才能创造一种新型的课堂环境, 与学生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例如, 教学“直线”时, 面对不同的个体, 可采用两种方法:

(1) 从黑板一端开始画直线, 一直画到另一端, 没有地方画了, 就保持画的姿势, 走出教室, 这样足足保持几分钟, 教师才回到教室, 开始讲解直线;

(2) 用描述性的方法教“直线”:直线可以像黑板边线两方延长、穿过高山巨川, 冲破大气层, 经过星球, 直至九霄云外而无穷无尽……

这两位教师满足了不同个体的情感需求, 而且使不同的学生在情感体验中领会了直线的无限延伸性。

四、教学习题:促进不同个体的思维发展

任何形式的课堂教学, 无论做什么练习都要面向全体学生, 让每名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但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 一个班级的学生也一样, 他们总会存在着知识水平、智力发展、操作技能、表达能力等各方面的个体差异, 如果对全班同学提同样的要求, 必定会出现“优生吃不饱, 潜能生吃不好”的现象。基于此, 我们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等因素, 把学生按差、中、优的级别编成A组、B组、C组。学习新知后, 我们把练习题也分为A, B, C三级题型, 即基础题、延伸题和提高题。同时要求A组学生完成A题, B组学生完成A+B题, C组学生则完成A+B+C题。如教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 可以如下设计练习:

A层:

(1) 说一说, 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和正方形。

(2) 用各自准备的小棒摆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并指出长方形的长、宽和正方形的边长。

B层:

(1) 用三角板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和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

(2) 每个小长方形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 大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长。

C层:

(1) 数一数, 下面图形中有几个长方形?有几个正方形?

(2) 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只你喜欢的小动物或图案。

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完成A+B+C层;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完成A+B层;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完成A层练习。这样的练习体现了教学的个性化, 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有差异的练习, 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五、教学评价:激发不同个体的成功欲望

为了在教学中能照顾学生的差异, 有针对性地教学, 更需加强评价, 只有通过不断反馈和评价, 才能了解学生的差异所在, 了解每名学生在学习中的特殊需要, 激发不同学生的成功欲望。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 为学生不断创造成功的机会, 通过教师的帮助, 让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 逐步达到学生自己发挥潜能、追求成功的欲望。

学生的个性差异, 要求评价的标准、内容、方法也不相同。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 必须根据学生的“数学现实”和认知水平来教学和评价, 尽量揣摩学生的认识过程, 顾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基础。评价时要体谅学生的学习困难, 肯定学生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因此, 对学生的评价应重视面向个体、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 既面向全体学生, 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例如, 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时, 我们对认识水平较低的学生, 评价时只要求能正确列式计算, 完成基本任务即可;对中等学生来说, 评价时还要求明白算理, 能简单表述;对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 评价时则还可以进行把式题改写成文字题和改编成较复杂应用题的训练。面对学生的差异, 进行针对性评价, 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从学习中获取成功的快乐, 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提高。同时, 评价的角度也可多种多样, 可对学生的智力、技能、情感意志等诸方面进行评价。例如, 表扬某生“你的字真漂亮!”“你今天算得又快又正确!”“你这节数学课听得真仔细!”等。

在进行评价时, 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评价时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每名学生, 面对有差异的学生, 进行不同内容的评价, 使每名学生都能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享受成功的喜悦。

(2) 评价内容要具体, 要注意评价的激励功能, 使学生从某一点的肯定中增强自信, 在肯定中得到全面发展。

(3) 评价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 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 同时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关注不同个体的环境和需要, 尊重个体差异, 使不同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

总之, 新课程改革呼唤新的教学智慧。在课堂教学中, 承认差异并认真对待差异, 把差异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来开发和利用, 使不同的学生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应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磊迷.数学课堂差异教学的有效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4) .

[2] .林俊.差异教学:让学生思维绽放出个性的色彩[J].中小学数学 (小学版) , 2013 (6) .

小学数学差异性教学论文 篇9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兴趣”是实施差异化教学的前提

学生之所以对数学感到枯燥、无味、怕学, 其原因之一是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所决定的, 再者就是受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局限, 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 兴趣无论在人的发展还是在社会生活中都有巨大的作用。它引导着人们进入五彩缤纷的世界, 种种事物的特点触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并对此引起关注, 促使人们去探索、去认识, 从而增长知识, 开发智力, 热爱生活。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 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和作业产生兴趣, 教学效果才会更好。因此, 在课堂的导入环节精心创设情境,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 努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可以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 主动获取知识。信息技术这种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 正好适应孩子们的心理特点, 它能使形、声、色、动、静发生变化, 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听材料, 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 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利用信息技术, flash软件, 展示几何模型, 进行图象的平移、翻转、伸缩变换, 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具体化、简单化, 把数学中的对称美、和谐美和曲线美展示给学生, 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领略到数学学习中的无限风光, 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情趣。例如, 教学“平移与旋转”内容时, 我先组织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利用平移、对称和旋转的图案。然后, 让孩子们说说这些图案是如何平移、对称和旋转的, 它们的特点又是什么?在此基础上, 我又安排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图案设计。这是每个学生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好机会!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设计, 就可以从一个简单的图形出发, 将图形进行若干次的对称、平移和旋转, 得到一系列新的图形, 形成一个图案。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程度的图形和图案。最后, 通过学生机联网, 集体欣赏学生的作品, 从中感受图案的美、体会几何形体的变幻无穷, 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因材施教”是实施差异化教学的核心

信息技术教育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网络化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的学习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网站上储存的大量的学习信息、习题讲解、疑难解答等内容, 每一位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 有目的的选择学习。教师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 对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体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充分了解。然后, 根据学生不同资质、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征等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信息技术资源自主学习, 有针对性地进行差异化教学。在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实施差异化教学的过程中, 既要有基本的统一要求, 也要因人而异, 因势利导。例如, 在学习“直线、射线和角”这部分知识时, 学生在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小组交流的基础上, 利用视频向所有学生展示自己和学习小组的探索过程和学习结果。在展示的过程中, 体现了学习个体的价值, 学生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 并把别人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学习的一部分。在独立思考、自我展示与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利用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是实施差异化教学的方式

分层教学, 主要指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分层指导、分层提问、分层练习、分层作业、分层评价。

首先, 借助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发展学生思维, 使思维“可视”。数学概念、公式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 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提供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 为不同差异的学生搭桥铺路, 让学生参与其中, 帮助学生观察、比较, 逐步把握知识的实质, 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数学概念、规律和法则。

小学数学差异性教学论文 篇10

一、教学目标:凸显“数学思考”

从《数学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课标》) 中的教学目标解读中, 我们可以看出教学目标的三大变化。

1. 首次提出过程性目标。

《课标》在“课程目标”部分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的“知识与技能”一栏内, 每一项都有“经历……过程”字样的表述, 凸现出“过程”在学生对计算方法和算理理解的自主建构、数学思考、探索体验等方面的教育教学功能。并在“总体目标”最后一段特别强调,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 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整体关怀。

2. 明确提出估算的目标。

估算已不是可无可有的目标, 《课标》在“内容标准”部分的“具体目标”中对估算要求:第一学段“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并解释估算过程”;第二学段“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 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养成估算习惯”;对“数感”提出“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 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促进学生“数学地思考”。这与当前世界各国关于计算教学改革的趋势一致。

3. 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课标》进一步对口算、笔算的复杂性与熟练程度降低了要求, 删减了繁难计算内容, 同时增加了负数运算内容。在《课标》第三部分各领域内容的具体目标中, 对数的运算技能仅对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规定为“熟练”, 其余的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与混合运算的技能目标用语均是“能”与“会”。但是《课标》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学段目标中要求:第一学段“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 掌握必要的运算 (包括估算) 技能”;第二学段“了解分数、百分数、负数的意义, 掌握必要的运算 (包括估算) 技能”, 都有“掌握必要的运算 (包括估算) 技能”的字样表述, 可见, “降低”的底线就是保证学生未来发展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运算技能。

以上教学目标凸显出从重视“运算技能”训练到学会“数学思考”的变化, 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材编写:负载“数学思考”

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以下统称“实验教材”) 人教版和北师大版等多种版本教材一至六年级的计算内容研读中, 我们可以看出“实验教材”以新的方式呈现计算教学内容编写的三大新特色:

1. 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

计算与认数相结合是传统的做法, “实验教材”在有选择地继承和摈弃的基础上, 精心选择现实素材, 为学生学习计算知识与技能提供丰富素材, 为学生抽象数的概念和探索计算方法的活动提供基本线索, 改变原来的内涵与形式。同时, “实验教材”打破了以认数和计算为主线的编排体系, 采取以“解决问题”为主线, 统领各个知识领域教学。计算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 成为双赢的一大举措, 成为新教材编写一大亮丽的特色。“实验教材”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 让学生体会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

2. 多样算法、基本算法和优化算法相结合。

“算法多样化”的本质是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 变“接受方法”为主动构建方法。“实验教材”计算教学的例题大多呈现多种计算方法, 并展示学生之间交流讨论各种算法的活动;“基本算法”是指对后续学习必须掌握的最基础、最基本的算法。“优化算法”是多样算法中方法的优劣相对而言比较好的方法。“实验教材”采取有意指点或多次呈现的方法, 达到让学生人人巩固“基本算法”的目的;而让学生通过交流“多样算法”过程中, 在算法优劣对比中或吸纳或扬弃“汰劣选优”。

3. 口算、估算、笔算和适当使用计算器计算相结合。

“实验教材”在辩证扬弃传统口算与笔算相结合做法的基础上, 精心设计了丰富的估算内容, 使估算贯穿于整套教材之中。有结合认数编排估计数量的大小多少的内容;有结合加、减、乘、除编排估算内容;在100以内加减法、万以内加减法、多位数乘法与除法中, 都单独安排了估算的内容。同时, 有意识、有计划地把估算与口算、笔算结合起来, 突出“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力培养, 进而把估算方法转化为估算思想和策略。计算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实验教材”结合计算的教学内容, 安排了用计算器进行比较大数目的运算和探索简单数学规律数学活动。这样既让学生学会使用一种新型的计算工具, 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 我国古代发明的重要计算工具的算盘, 只在“你知道吗”作为小常识介绍, “珠算”从小学数学中彻底退出。

教科书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 以上教材编写的新变化, 突出体现出负载“数学思考”重要信息资源。“实验教材”对计算内容编排顺序、例题设置、素材选择等各方面也采取了新举措, 给学生提供了更广、更大的探索、交流的时空。

三、课堂教学:落实“数学思考”

课堂是落实课程目标的主阵地, 综观现今的数学课堂计算教学, 在“经历……过程”、“重视数感”、“提升算法多样化”、“加强估算”等新理念引领下, 教师充分利用“实验教材”提供的丰富资源, 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 获得计算知识, 开辟了“算”“用”结合的计算教学改革新路, 把“数学思考”落到实处, 突出体现了以下三个新特点。

1. 以主题图为依托, 凸显“算”“用”结合。

“算”“用”结合就是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 由于在“算”的目标层面上要考虑运算意义, 计算的算理、算法、技能等;而“用”的目标层面上要考虑提出问题、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等。因而计算教学出现的最大变化, 就是寻求“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的有效结合:

(1) 在主题图情境中感悟四则运算意义。计算教学的启蒙课就是四则运算意义的教学, 即加、减、乘、除的起始课。“实验教材”以主题图情境为依托展开教学,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经历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建立加、减、乘、除运算概念。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加法的意义教学, 教材采用的主题图情境是“2个男生和1个女生折了2只蓝色纸鹤和1只红色纸鹤, 合在一起”, 学生通过解决“2个男生和1个女生合在一起, 一共有多少人?”或“2只蓝色纸鹤和1只红色纸鹤合在一起, 一共有多少只纸鹤?”等问题, 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要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 就可以用加法解决。这样把四则运算概念的建立, 置于学生喜欢的主题图情境中, 强化了运算意义“数学化”过程教学。

(2)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探索算法和算理。课堂从过去突出结语式计算方法的总结, 转变为结合具体情境领悟算法、算理。如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 教材采用的主题图情境是“小熊购物:面包1个4元, 饮料1瓶5元”, 学生通过自由列式解决“小熊胖胖买6个面包和1瓶饮料需要多少元?”和“小熊乐乐用20元买3瓶饮料, 需要找回多少元?”等问题, 引出4×6+5和20-5×3, 让学生说清算式每一步计算与主题图情境的对应关系, 借助具体情境得出“在一个算式里, 既有乘法又有加法,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算理, 避免了对计算法则的死记硬背。

2. 以自主探究为手段, 提升计算思维价值。

计算方法的新授课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尝试、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 经历计算方法形成过程, 以提升计算思维价值:

(1) 动手操作成为学生探索计算知识的有效方法。儿童的智力活动是在对物体的动作中形成的, 教学时教师十分重视给学生准备合适操作材料, 适时组织操作活动,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交流中理解算理, 掌握算法。如, 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理解加法、减法、乘法意义;通过“分一分”理解除法意义;通过操作计数器、方片、圆片、小棒等理解“满十进一”、“退一当十”的道理等。这样学生借助操作活动, 动手、动眼、动口、动耳多感官协同活动, 促进了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的提高, 发展了思维。

(2) 让学生运用迁移规律主动构建知识。科学合理地运用“迁移”的方法展开教学活动, 会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主动构建知识, 并获得全面发展。“实验教材”依据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特点和数学知识本身的发展规律, 随着认数范围的扩大, 逐步扩大计算范围, 增加计算的复杂程度“分段编排, 循序渐进”的特点。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十分重视这一特点, 根据“前面的内容是后面的学习基础, 后面的内容是在前面的基础上扩展和延伸提高”的知识结构, 充分发挥知识迁移效力, 培养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能力。

3. 以鼓励算法多样化为载体, 张扬个性教育。

人有个性才有创造, 与众不同才是创新。算法多样能张扬学生个性, 激活学生思维, 是新课程“亮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算法多样化的引导者, 又是基本算法和优化算法的促进者。现在的课堂计算教学, 凸显出从“使学生理解算理、算法, 掌握计算法则, 形成计算技能”向“使学生认识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 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样计算方法更合理, 形成灵活的计算能力”转变。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 还要引导学生选择比较快的方法或更有利于进一步学习的算法,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讨论, “悟”出属于自己的最佳方法。

小学数学差异性教学论文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 ;差异教学;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课堂差异教学合作学习的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小组之间同质。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互相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小组合作学习将个体间的学习竞争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将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成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提高了学习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

一、科学分组

1.组建小组。我们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每组4人,组员相对固定,以“T”形方式就座,按位置编号。分组原则为组与组之间同质,组内成员异质,同旁(位)之间异质,1号位同学任组长。

2.认识小组。认识小组:首先告诉每一组的学生自己属第几小组,并在黑板画图帮助学生认识。每个小组的同学商讨后为自己小组起个组名,便于记认。

认识同桌:在合作学习中,很多情况需要同桌合作,同桌学习人人有事做,面对面即时互动互助,参与面最大,因此认识同桌非常重要。按座位划分,同桌分别是:1—2,3—4,共2对同桌。组织同桌的同学通过简单的组内交往活动来相互认识。如,同桌两个同学手牵手,明确同桌是谁;配合课堂组织的口令玩游戏——“同桌学习,面对面”,同桌身体相互对着,强化同桌的概念。

3.小组分工。小组内,每一个岗位都有明确的任务,为小组的学习生活贡献自己,为小组的集体荣誉而共同奋斗。给每个人角色定位,定在位置上,主要位置是发言者角色。

为调动小组内成员的积极性、保证小组内每个学生的学习机会均等,因此小组成员每天以轮盘转形式轮换一次位置,同时同桌位置也相应得到轮换,实现不固定的两两搭配,这是最有价值的学习,因为跟不同的人搭配可以学到不同的知识技能。

二、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合作学习组织形式

围绕数学课堂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合作学习组织形式,既有同伴互助学习,又有四人小组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充分合作交流,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思考——讨论——交流。教师提出学习内容后,首先是小组成员独立思考。接着同桌讨论或者四人小组讨论,简单的同桌讨论,复杂的四人小组讨论。同桌讨论单号位先说,四人小组讨论由组长组织组员按2、3、4、1号位轮流发言。最后是交流环节,如果是同桌讨论,由单号位代表在全班发言,如果在讨论时单号位答对了,则双号位代表发言。如果是四人小组讨论,则由1号位代表在全班发言,又或者向其他组的组员发言,2、3、4号位流动去其他小组聆听发言,听完后回到原组轮流汇报自己组没有想到的结果,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小组得到汇报。如解决问题中的审题、分析数量关系、讲思路或一些容易出错、混淆的问题等就可同桌讨论。如一些系统性、逻辑性较强或一些需要总结的内容可以采用四人小组讨论,可以给出讨论题或提纲,让学生沿着讨论题或提纲的思路先思考,再进行讨论,寻求规律,最后交流。

2.分内容阅读或操作——交流。組内每个成员阅读或操作不同的内容,接着轮流发言交流,然后把所有的内容或操作发现归纳总结,最后是全班交流、总结。如教材中内容比较多而时间有限或有些实践操作由于受所需学具的限制,不可能将每次的结果全部保留,如果利用分不同内容进行小组操作,不同小组学生有多种操作结果,然后全部展现在全体学生面前交流,则既节省时间,又达到效果。

3.实验——交流。教师提出实验或操作要求后,小组成员独立或合作实验,然后组长组织组员轮流发言,其他聆听,最后是全班交流、总结。这种合作方式常用在如一些几何形体面积、表面积或体积计算公式的实验推导过程等。

4.合作辩论。小组内分成正反两组,针对教师提供的问题各自陈述自己组的观点,力争说服对方,得出正确的结论。可适当进行自由辩论,也可随时改变立场。如对数学上一些比较模糊的题目采用这种合作方式能加强学生的理解,使其更清晰地理解知识。

5.练习作业布置与批改。练习、作业布置分基础题、变式题、检测题。基础题设计1、2两组题,单号位做1组题,双号位做2组题,批改时,同桌交换批改,特别像每天的口算练习最容易按此方法批改。变式题设计四组题,批改时轮盘转,1号位给2号位批改,2号位给3号位批改,如此类推,直到每人都批改一遍其他三位组员的题目,保证每人都相当于做了一次四组题。检测题设计一组题,小组之间对应位置组员交换批改。

三、建立合理评价机制

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集体中不仅个人努力上进并且乐于与同学互助的良性制约机制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小组合作的评价主要是对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小组集体的评价。为此,我们建立的评价机制如下:

1.小组评分——每个人分数相同。小组评分应用的范围和内容:小组纪律、秩序和合作技能;有基本学习标准并要求人人都达成学习目标的学习任务;短时的课堂合作学习任务;项目研究任务。

在课堂中,可以在黑板的左侧或者右侧,设计一个小组评分评价表,专门用于小组的课堂短时学习和课堂纪律秩序方面的评分。这个评分是需要累加的。在班级的环境设计中,可以以评分树或表格的形式呈现,也可以借助计算机来管理。

2.个人评分——每个人分数不同。个人评分的应用范围和内容:测验或考试;鼓励创意和个性的学习任务。

3.混合评分——小组评分与个人评分相结合。混合评分的应用范围和内容:对于很多形成性测验,都可以采用联合评分的方式。其中个人成绩占60%,小组平均分占40%。这种评分方式是建立在既重视小组价值,同时又承认小组成员和努力的基础上的。

4.进步奖励评分——鼓励后进。进步奖励评分的应用范围和内容:当小组内一个学习速度较慢的学生在大家的帮助下,获得一个超过预设的进步,全组学生也可以获得加分。进步奖励评分能使小组之间成员的能力差异的矛盾减少。

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关注差异 篇12

一、在课内作业设计中关注差异

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设计课内作业时,教师应尽可能照顾这种差异,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体现教育公平。

1. 设计选择性的课内作业

在学习《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后,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下面两组选做题,请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题目,进行练习。

A.用竖式计算:459-68 779-645 752-138923-864 800-695

B.被盖住的数字是多少?

以上两组题目在难度上有区别,但互相之间又有联系。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可能会选择A组。但是,当这些学生完成A组作业,听其他学生讲解B组题目时,也能得到一定的提高。选择B组的大多数学生是学习能力中等以上的。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选择A组的学生占到了总数的95.9%,选择A组后又继续选择B组的学生占到了总数的90.3%,正确率分别占到所选人数的93.4%和87.8%,由此可见,学生还是很有兴趣尝试做高一层次题目的。另外,因为每组练习适应了不同水平与能力的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以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都较高,且正确率也高。这样既减少了学困生对学习的恐惧和厌烦,又激发了优秀学生的上进心。

2. 设计一题多解的课内作业

教师可对学困生要求一题一解,就题论题,落实大纲要求,而对优等生则要求能一题多解,沟通知识的横向联系,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例如,在学习《周长》后,我让学生计算菜园的周长,可以用一种方法,也可以用多种方法。

在解题中,有的学困生用最基本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即依据周长的概念,把图形的各条边长度相加计算菜园的周长。方法虽然有些烦琐,但是便于他们掌握理解,既达成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又树立了他们学习的信心。同时,我还关注到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用多种方法来解答,体会问题解决的多样化和优化的策略。在整个过程之中,若教师对学生解题方法的要求比较宽泛,就能容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解法,也反映出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能关注学生的差异。

二、在课后作业设计中关注差异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复习与巩固、延续和补充,是检验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形式。为此,我依据学生之间的年龄、性格、爱好、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在课后作业设计上做了一些思考和尝试:作业的形式有口头作业、书写作业,也有课外知识的拓展和自主的实践探究;作业的层次可分为基础题、拓展题;作业按完成的时间可分短作业和长作业;部分习题还允许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来完成作业。

上一篇:中医推拿与西医结合下一篇:神经内科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