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发展探析(共12篇)
德育教育发展探析 篇1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进入新世纪以来, 国家实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下发《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0]41号) ,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入园难”问题。但是, 因城市人口急剧增长, 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需求与学前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突出。笔者作为一名幼儿教师, 结合工作实际, 走访了解安定区公办、民办11所幼儿园, 就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
近年来, 安定区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工作, 科学规划, 强化管理, 学前教育事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幼儿园37所, 在园幼儿7674人, 专任教师493人。其中公办幼儿园19所 (城区5所, 农村14所) , 在园幼儿4553人, 专任教师321人, 其中幼教专业225人, 专业合格率70%;民办幼儿园18所 (城区12所, 农村6所) , 在园幼儿3121人, 专任教师172人, 其中幼教专业131人, 专业合格率76%。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学前班47个, 在园 (班) 幼儿640人。甘肃省示范性幼儿园2所, 省一类幼儿园1所, 省二类幼儿园2所。学前三年入园率65%, 学前一年入园率82%。
2 存在的问题与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总体来看, 安定区学前教育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
2.1 学前教育资源短缺, “入园难”问题突出
特别是城区只有三所公办幼儿园。大多数家长认为公办园收费低, 师资力量雄厚, 首先选择送孩子上公办园, 致使公办园“一位难求”, “入园难”矛盾突出, “大班额”现象严重。城区公办园现有在园幼儿2998人, 教学班59个, 平均班额51人, 超出标准班额21人, 造成保教质量整体下降, 对幼儿教育带来很大影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滞后, 全区还有6个乡镇没有幼儿园, 一些人口居住集中村社特别是偏远山区没有建设幼儿园, 城乡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
2.2 民办幼儿园基础条件较差, 办园行为不规范
大部分民办幼儿园办园场地达不到规定标准, 室外活动场地狭小甚至没有活动场地, 全区现有民办幼儿园生均用地面积7.4平方米, 较国家规定的幼儿园生均用地面积低一倍 (国家规定生均用地面积13-15平方米) 。有些民办园幼儿在活动板房里上课, 而且缺乏基本的玩教具, 不能满足幼儿活动需求。部分民办园办园理念存在偏差, 缺乏科学合理的课程规划, 存在教育“小学化”倾向。
2.3 幼儿教师短缺, 师资专业化水平低
近年来, 由于幼儿师范院校和幼师专业在逐步减少, 幼儿教师培养与学前教育发展需求脱节, 补充机制不健全, 导致幼儿教师短缺。目前, 全区公办园教职工与幼儿比为1:14, 民办园教职工与幼儿比为118, 而国家规定半日制简托师幼配备标准为1:8-1:10, 全区幼儿教师缺口很大。幼儿教师学历达标率高, 但是专业对口率较低, 即正规的幼师生比重较少。民办幼儿园师资不足问题更加严重。
2.4 学前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 亟待完善
教育主管部门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不足, 管理力量薄弱, 管理难度大。督查考核机制不完善, 特别是对民办幼儿园缺乏有效的监管考核, 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3 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建议
发展学前教育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 努力扩大教育资源, 全面加强规范管理, 着力优化师资队伍, 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努力推动全区学前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3.1 加大建设, 有效缓解“入园难”矛盾
当前, 缓解城区“入园难”是发展学前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城区要把握人口变化情况和确保幼儿就近入园的原则, 科学测算学龄前儿童数量及分布情况, 建设几所科学合理的现代化园所。如交通路一带外来务工租房居住人员多, 适龄幼儿多, 但是区域内只有一所民办园, “大班额”现象严重。力争近期内新建一所公办幼儿园, 有效缓解入园矛盾。扶持创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积极扶持办园规范、质量合格、收费合理的民办幼儿提供普惠性服务,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3.2 规范管理, 切实提高保教质量
一要加强幼儿园办园准入管理。建立和完善审批责任制, 严格审批标准和程序, 加强幼儿园审批管理, 加大对非法举办幼儿园的查处力度。二要规范幼儿园保教行为。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教学管理和指导, 建立科学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监管各幼儿园要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 《3-6岁幼儿学习和发展指南》, 树立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理念,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合理安排幼儿活动, 避免和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三要加强民办幼儿园管理。建立和完善民办幼儿园办园水平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落实幼儿园年检制度, 加强民办幼儿园动态监管。对保教质量水平提升显著的民办园予以适当的奖励性经费, 推进健康发展;对出现办园行为不规范、保教质量明显下降的民办园取消办园资格。四要开展示范园结对帮扶活动。进一步发挥示范性幼儿园的示范带动作用, 采取以园带园、结对帮扶、送教下乡等形式, 带动各类幼儿园健康发展。
3.3 加强培训, 着力优化师资队伍
一要加大公开招考力度。要根据全区学前教育师资紧缺的实际, 制定幼儿园教师补充计划, 增加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 在每年招考的教师计划中适当增加幼儿教师名额, 补足配齐幼儿教师。二要加大转岗培训力度。对部分有能力做幼教工作的教师进行转岗, 培训合格后补充到幼儿园。三要加大岗位培训力度。逐步建立起幼儿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民办幼儿园教师聘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民办幼儿园教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机制, 保障民办幼儿教师的工资及待遇逐步提高, 稳定教师队伍。四要加大交流培训力度。采取城乡、公民办幼儿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力度, 着力提高幼儿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3.4 完善机制, 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一要完善学前教育领导机制。认真落实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 教育部门要充实管理力量, 配备专职人员, 加强学前教育指导和管理;各级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中热点难点问题。二要完善和落实多元化办园机制。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机制,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依法创办幼儿园, 扶持现有民办幼儿园改善条件, 提升水平。三要建立和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 设立学前教育专项资金, 用于改善办园条件、教师培训、扶持普惠性幼儿园等。S
德育教育发展探析 篇2
摘要:人本主义思想下主导的教育观是近代以来教育改革尤为重视的观点之一,人本主义教育观强调的是发现人的潜能,探索人的价值,与人文主义关怀也是相呼应的。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高等教育为了更好的培养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多次的改革。从目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来看,虽然我们倡导加强人本主义,以学生为中心。但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无论是在课程设置还是在高校管理等方面,仍旧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人本主义;高等教育;改革;问题。
人本主义的理论来源于西方,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而古希腊文化也一直被认为是西方文明的摇篮。早在千年以前,崇尚教育的古希腊人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教育制度,并且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改革,因此也就形成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为近现代以来西方教育乃至世界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从公元前五世纪中期开始,雅典开始实施全面的“文科”教育,这种“文科”教育所崇尚的就是追寻自由以及强调以人为中心。这种最初的人文主义思想成为后期人本主义理论的主要内涵,因此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本主义思想最重要的内涵就在于“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作用。
一、人本主义思想下的教育理论
1、人本主义思想与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人本主义思想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在上世纪中后期,人本主义心理学随着马斯洛等人的推动下兴起,这也就是人本主义教育逐步形成一种教育思想的最根本原因所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把人的价值和尊严,以及人的自由、潜能等放在首位,而不注重具体知识的教学。在人本主义思想下的教育理论,核心是“人性为本”。在这一理论的要求下,教育的最主要目的就在于如何实现“完整”的人。“自我”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所要追寻的。在教育思想中具体表现为追求人性之美,因此在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中,教育需要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生潜能,以此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体。个体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的个体必然会产生发展差异,所以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也十分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及学生的`个人价值观。不同的学生受到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以及接受知识等多方面能力的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也就十分显著。因此在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之下,要求教育改革应当逐步发展学生的个性,展现学生的自我能力,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一模一样的学习机器。在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上,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更加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认为传统教育中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教授,只会不断压制学生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开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的作用
新时期以来,不仅仅是我国在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工作,纵观全球各个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进行着不同的高等教育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随着国情和国际社会的变化而进行一定的改革,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所贯彻的人本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的来说,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有重要的促进和指导作用,尤其对我国当前发展的创新教育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尤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要求学生要具有个性特征,符合人本主义中主张发展学生个性的需求。创新人才基本都具有一个鲜明的特征,那就是个性鲜明。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贯彻发展学生个性,是将传统教育观念转向“以人为本”的彻底转变,将发展创新与学生个性作为教育首要目标。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的创新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相较过去有了很大的转变,学生可以更加充分的展现自己的能力,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有利于我国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目标的实现。
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出现的问题
人本主义思想来源于西方,但这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理论并没有冲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一直以来也是我国教育理念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二十一世纪以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人们原有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我国高校纷纷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主要目标,最直接的表现就在于高校的扩张、合并,以及学科的增加等等。很多原有的单科性质的“学院”都在努力朝建设“综合性大学”方向而努力,当然这并不仅仅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全球很多国家的高校都在面临这一困境。高等教育改革后,我国高校的发展特征可以总结为“跨越式发展”。这种“跨越式发展”模式实际上已经和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背离,一方面,在盲目追求效率的理念下,高等教育发展在规模和数量上都在不断扩张,各地对于高校数量、入学率等都形成一种攀比行为。其次,在实现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式上,政府仍旧是直接干预为主,从高校的扩张到合并调整等,其中都体现出鲜明的行政导向趋势。同时设置各种专项经费,令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工程模式”,违背了教育发展规律和教育的目的。在这种特征之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其方向已经偏离了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之下的“以人为本”,而由此的教育质量也令人担忧。一些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在谈到教育改革时,也会说到我们的高等教育改革并没有从教育的`本质上去探究如何改革,没有真正的从“人”的需要和“人”的培养出发。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校已经有过一次大规模的扩招,这种扩招具有很强的经济倾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产业化”的产物。
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扩招仍旧是一种主流的做法。大规模的扩招后,高校的定位和培养模式出现了同一性的发展趋势,一些本来具有学科特色的高校,为了追求成为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反而失去了自己的特色,丧失学科优越性。在这种背景之下,师生比例就会出现失调,对学生的培养和关注也会下降。其次,对于高校科研的管理模式中,过度追求论文发表等科研指标,使很多高校中的教师将教书育人为指导转变为以科研为主导,这也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相去甚远。除此之外,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教育的功利化倾向逐年严重,忽视对人文学科的关注度。
从整个社会的教育氛围来看,我国教育发展似乎陷入了一个困境。从很多高校的校长,到普通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不少人逐步走入了教育工具论的误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教育的目的被认为就是为社会发展培养不同方面的人才,而从个人来看,教育就是为了找到一个好的工作,获得更高的收入。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对整个教育环境都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学生在进入高校选择专业时,往往都希望去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因此人文学科往往就被忽视。而在一些高校中,人文学科的发展经费远远不如理工科。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高校在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等方面做出了很多调整,学生无法真正的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很多时候只能为了找工作而学习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专业,成为被动学习者。高校本应该是塑造人格和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创造力的重要平台,如今却往往沦为了职业培训机构,这是我们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急需要注重的。
三、如何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真正落实人本主义思想
让人本主义思想重新回到校园之中,让大学成为真正的以人为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本教育内涵很难真正在各种教学评估中体现出来,但是却可以在课程设置、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校园文化等多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课程学习是教育的最直接实施过程,在课程设置上,我国高校可以以此为突破点,促进师生互动,在这一方面,我国不少高校已经做出了转变。在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中,课程可以分为学术性、情感以及体验课程。学术性课程是我国目前高校最常见的课程模式,注重对于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对于学生走入社会有很好的帮助。而情感课程与体验课程则是倡导学生探寻自己的人生意义,探讨如何实现自己的人格。但这一类课程在目前我国高校中基本涉及较少,少数学校虽然有相关课程,但并没有真正的贯彻落实到位。也许从目前来看,清晰的在我国高校中设置这三类课程有困难,但是我们可以将情感以及体验课程贯穿到学术性课程的教学之中。
对于教师来说,可以转变原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尽量采用情景式教学,根据课程来营造不同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的情感影响着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因此会对学生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会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记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在学术性课程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探寻人生的意义,找到人生的方向,树立正确的自我实现目标。人本教育理论最基本的就是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树立健全的人格,让人勇于追寻自由,实现自我价值。当今社会竞争激励,学生压力也越来越大,对于学生人格成长的关注尤为重要。高压式的教学未必能收到好的效果,高校应当倡导启发式的教学,建立师生交流与互动机制,真正的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除此之外,对于高等教育改革中,如何真正的贯彻人本主义思想,还需要注重的就是校园的行政文化问题。我国大部分高校中行政气息尤为严重,桎梏了学术思想和学生创新的发展。高等院校应当尽量弱化学校中的行政气息,关注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努力塑造一个自由而开放,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结语
军事职业教育深化发展探析 篇3
关键词:军事职业教育;深化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主席着眼军队建设发展全局和新的时代条件,提出了“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强军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最核心的是不断提高广大官兵的能力素质,特别是科技素质。如何提高官兵能力素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给出了明确回答:“健全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 军事职业教育作为这个体系的重要一环,作为一个正式概念,首次写入党的正式文件,标志着军事职业教育作为推动部队建设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军事职业教育定位
军委副主席许其亮曾指出:“军事职业教育是院校教育、部队训练的补充和延伸,它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围墙、全面开放、立足岗位,人人都在学习之中。”它是一种战略行为,是组织发展和个人发展的最佳结合。它以军事任职教育为主、兼顾学历教育,旨在培养军人职业素养、思维理念和专业技能,对军人成长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优势。如果说院校教育重在打牢基本理论基础和技能基础,部队训练实践重在技能掌握和运用,那么军事职业教育则重在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的不断更新。
(一)基本特性
1.教育目标的指向性
新形势下,着眼“能打仗、打胜仗”这一核心,对官兵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素质有了新的更高要求。开展军事职业教育就是着眼履行使命任务需要,针对官兵知识结构、科技素质、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培养提高适应部队转型建设和未来作战需要的综合能力素质,特别是着力提高官兵的科技素质和信息化素养,促进官兵全面发展,促进部队战斗力快速提高。
2.教育对象的差异性
军事职业教育对象覆盖部队全员,由于每名干部和士兵的岗位、学历、阅历、个性和需求等都不尽相同,开展学习差异性较大。目前,空军在培训层次上,将干部区分为军以上、高级、中级、初级和专业技术五个层次,将士兵区分为义务兵、士官初中高级以及士官远程学历教育等层次。
3.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军队作为知识密集、科技密集的群体,在教育内容上应突出专业技能和科技知识学习,重点突出岗位急需,分层次、分类别设置教学内容,构建适应不同岗位需要的教学内容体系,并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补充、调整、更新。
4.教育时间的随机性
受部队战备训练任务等因素制约,官兵很难固定时间开展学习,各级一般根据实际情况,将教育时间化整为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见缝插针地利用“碎片”时间组织学习。
5.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军事职业教育的开放性,促使教学方式更加开放灵活,相对于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普遍采取开放式、集约式、互动式、自主式等多种教学手段,打破了传统思维束缚,更能发挥学员的主体地位。
(二)基本原则
1.着眼转型,满足需求
面向军队转型建设,服务军事斗争准备,贴近官兵岗位任职和成长发展需要,突出未来作战和武器装备发展需求,着力提高任职能力和综合素质。
2.遵循规律,积极创新
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有益经验,深入把握军事职业教育特点规律,创新办学理念和方式,努力构建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和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3.分级管理,资源共用
教学管理体系与部队领导管理体系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管理人员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级机关职能部门作用,最大程度地利用院校、部队和科研单位的资源。
4.宽进严出,政策激励
通过全员参学,提高整体素质。实行严格考试,将学习成绩与单位评比先进、个人进步挂钩,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保证学习质量和效果。
二、军事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空军自2008年开展军事职业教育以来,各级各部门注重强组织、建制度、抓管理,基本形成了全员参加、全程学习的在职培训机制;注重建队伍、拓方法、打基础,基本建立了广大官兵在职学习的开放教育平台。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初步走出了大规模组织培训、加快人才培养的路子,开辟了人才培养新途径。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对军事职业教育特点规律研究还不够深入,与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实践的衔接互补还不够紧密,等等。
(一)思想认识还不到位
部分单位对军事职业教育的认识仍然滞后,对这项打基础、利长远的强军工程关注不够、投入精力不足。有的官兵本领恐慌意识不强,把学习当负担,立足岗位需求主动学习缺乏积极性。
(二)课程内容不够优化
军事职业教育按照课程模块设置,区分专业系统,编发几百种教材,但普适性较强,专业针对性较弱,随着军事理论和装备知识的不断更新,一部分教材已跟不上部队建设发展需要,亟需改进课程内容,提高教材质量。
(三)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各级普遍采取个人自学、光盘辅导和专家授课等方式开展学习,但在教学组织上,重形式轻质量、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网络教学主要以专家授课录像、PPT教学课件和电子文档等形式出现,单向为学员提供在线学习或文件下载服务,官兵用网学习的习惯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四)考试模式不够灵活
考试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具有导向、反馈等功能。目前军事职业教育主要采取机考的形式,比较方便快捷,但也只能考出对知识的记忆,无法检验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而且多数官兵掌握了机考特点后,常常以复习题为标准进行突击背记,这种考试容易把学习引向表面化,导致军事职业教育向应试教育方向发展,偏离了办学初衷。
(五)奖惩机制还需完善
现行的军事职业教育运行机制,最根本的问题是学习成绩与个人进步挂钩不紧密,奖惩制度还不够科学、完善,各级在具体执行上缺乏刚性,“训晋不一”的现象仍然存在,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和严肃性。
三、军事职业教育深化发展对策
军事职业教育要在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必须树立先进理念,搞好顶层设计,完善内容体系,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抓实抓活教学落实,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一)树立先进教育理念
1.目标牵引理念
紧盯强军目标来筹划军事职业教育,围绕能打胜仗这个核心狠抓官兵能力素质提升,使立足岗位履行使命成为广大官兵的共识和目标。
2.以人为本理念
始终把官兵学习能力和岗位需求作为谋划军事职业教育的基本前提,加强学习场所建设,想方设法为官兵学习提供良好条件和保障。
3.信息主导理念
紧跟军队信息化建设步伐,借鉴现代教育模式,发展远程网络教育,大力开发动态更新的数字化学习资源。
(二)不断完善培训模式
科学设定各级各类人员军事职业教育学习内容,建立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学习菜单目录,建立台阶式门槛式的学习目标体系。
干部、士兵培训课程目录按“两条线”叠加构建:第一条线是按照干部、士兵职级,建立各职级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目录;第二条线是按照专业划分,建立各专业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目录。只有通过相应职级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考试,才能具备晋职晋级、选取套改的基本资格。学有余力的干部、士兵,可自主选择选修课程学习。
具体操作上:一是课程目录可从空军现行的知识模块中选取确定,也可结合人员军事素质标准增设相应课程。二是必修课程既包括本级需要掌握和运用的知识内容,也要包含部分更高一级需要掌握和运用的基本内容,使其在任更高一职时能更快进入角色。三是需要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认可并使用军事职业教育考试成绩作为干部晋职晋级、士官选取套改的基本条件之一。
(三)调整优化教学内容体系
1.突出针对性
部队的任务是“打仗”,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打赢仗”,军事职业教育应紧紧围绕打什么仗、执行什么任务,针对性设置学习科目,实现“缺什么补什么”“需求什么学什么”的目的。必修课程突出“专”“精”,重点安排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主要用于培养职业素养、提高专业技能、增强岗位任职能力;选修课程突出“宽”“新”,重点安排人文、历史、社科等方面的内容,主要用于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提升人文素质。
2.把握复合性
随着新军事变革不断深入,战争波及的空间越来越广阔,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不仅军事技术、军事制度与军事活动日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而且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以及一大批新兴学科之间越来越相互渗透交叉,使军事成为一个综合最多学科门类的领域。这就要求现代军人必须具有更加宽广的知识面、更加厚实的基础知识、更加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更加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因此,设置教学内容不仅要突出现代军事科学和高技术知识,还要学习从计算机技术到心理学、从经济管理学到人类行为学、从语言技能到国际政治学等内容。
3.注重前瞻性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知识的更替频率加快。据统计,人类的知识,19世纪每50年增加1倍,而目前每3年增加1倍。在高技术领域,知识衰减的速度达到每年15~20%,知识的半衰期已缩短至5年。我们或许只有以每年6~10%的速度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军事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应以推动部队转型建设、“能打仗、打胜仗”为标准,在按岗位需求设置课程的基础上,更应以军队发展需要为导向,培养官兵用前瞻的眼光和视野看待未来战争,增强战略预判、战术研究以及新型武器研发能力,课程内容要反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体现军事高新科技和军事理论的最新发展,保证教学内容与科技发展同步。
(四)积极推动远程网络教育
1.发展MOOC模式
MOOC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英文简称,中文音译为“慕课”。其中,“M”指的是课程注册人数众多;第二个字母“O”指的是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第三个字母“O”指的是时间空间灵活,24小时全天开放,使用自动化的线上学习评价系统,而且还能利用开放网络互动;“C”则代表课程。慕课模式下,课程、课堂、进程、互动等被完整地、系统地在线实现,按照学员学习规律来设计教学内容和进程,以提高学习效率。根据心理学研究,人的高效专注时间程度在15~20分钟左右,慕课课程内容通常按照这个时长编排视频,方便学习者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高效学习,适合官兵在岗学习“大段时间少,间隙时间多”的特点。在线观看视频时,经常会有插入的随堂测验题检验学习者的理解程度,而课后的在线测试可以及时对学习者的答题情况进行反馈,比较符合学习理论中反馈律的要求。
2.提高网学能力
在远程网络教育的整个学习期间,教员和学员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官兵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自主学习意识是远程教育获得成效的前提,学员在辅导教员的指导下,利用网络设施和相关媒体资源,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网上学习能力是远程教育成功的保障,在学习期间,辅导教员应对官兵进行现代教育技术操作技能的培训,使官兵掌握网上远程学习的基本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开辟讨论区,鼓励官兵对远程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咨询,以提高自主学习效果。
3.改革考试模式
充分利用部队网络建设成果,研发新的网络版考试系统,着力推行网上在线实时考试,解决现行考试组织规模大、题型设置单一、方式不够灵活等问题,重分数不唯分数,使考试模式“活”起来,真正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在考试形式上,主要依托军事网,限定时长,进行网上开卷答题,允许军以上领导和专业技术干部以论文、研究成果等方式参加考试;在考试时间上,实行全时考试,官兵可随时在网上提出考试申请,经批准后自行进行网上答题;在考题设置上,坚持紧贴任职岗位、紧贴武器装备、紧贴部队建设,将知识性题目与能力性题目相结合,鼓励创新,实现考察知识向考核能力转变。
参考文献
[1]张景玉,陈辉.从MOOCs的质性特征看新一轮高等教育变革[J].继续教育,2014(9).
高职教育发展走向探析 篇4
改革开放后,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 人才短缺成了最为突出的矛盾之一。上世纪80年代初, 沿海地区诞生了新型的地方性大学——职业大学,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开始产生。职业大学的出现适应了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对人才的需求, 并且为我国经济建设输送了不少人才。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普通高校的发展及功能的健全使得高职教育在办学过程中的地位显得有点尴尬。
我国已经跨入了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而绝大多数高职教育的办学仍然是沿袭我国普通高校的办学模式, 有的就是普通专科学校的翻版, 整个办学体现不出“职业”的特色, 培养目标远离其办学的宗旨, 毕业生在知识理论和技能水平上大多表现出不适应社会需求的现象, 极大地降低了高职毕业生就业时的竞争力。
二、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
事实上高职教育应该定位于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强调学历教育, 更注重在技术型人才基础上的拓展, 而不是像普通院校那样培养研究型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的应该是能够直接运用科研成果的应用型人才, 这种教育形式提倡以就业为导向, 针对岗位进行职业培养, 一般在学校还需要取得相应岗位的资格证书, 使得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 这些是用人单位非常需要的, 同时也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优势所在。
然而, 尽管我国高职教育1999年后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社会公众对高职教育的性质、特点、层次、类型等等还不太清楚, 在很多人心目中, “高职”和“职高”是等同的, 是考不上大学后一条无奈的退路而已。另一方面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高级技术人员还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急需状态, 并且加入世贸组织后, 我国正在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中心, 这就更加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加快培养大批适应现代加工制造业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毕竟一个社会中, 人才总是呈金字塔结构, 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永远是中坚力量。
那么高职教育应该如何走出这个怪圈?如何进一步提高自身对社会的贡献, 使得人们对高职教育有一个新的认识, 使得高职教育真正获得它应有的地位和评价?笔者认为, 首先要改变原有的准本科的培养模式, 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其次要全面推行社区教育, 使得高职教育走出校园, 成为一种广义的教育。
三、高职教育的走向探析
(一)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一般认为,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指用人单位与高职院校签订用人协议, 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 利用双方的有利资源, 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最后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的合作办学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带来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观念的转变, 使学校的市场意识增强, 更加注重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促进了人才供需双方零距离的对接, 提高了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从而降低成本, 减少风险, 提高了人才配置及其利用效率[1]。高职的订单式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和过程。首先, 订单式培养模式涉及三个主体, 即学校、企业和学生, 三方主体在主观意愿上的一致性是达成合作培养的基础。和工商领域的产品不同的是, 学生这个特殊的“产品”具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 有时候可能导致整个合作过程和预期目标难以实现。其次, 在人才的整个培养过程中, 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企业在签订用人协议后, 也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再次, 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最终是否能达到理想就业的目的[2]。
2.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加强校企之间合作, 学生就业导向明确, 企业参与程度深, 这样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校、学生和企业的积极性, 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从而实现三方的共赢。这是一种产学结合的高层次办学形式。然而, 这种模式受到了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这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首先, 我国目前整体处于就业市场疲软的状况, 人才过剩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挑选有很大余地, 因此企业对订单式人才培养热情不高, 而学校的积极性很高。在这种不对等的情况下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难度可想而知。其次, 订单式人才培养受到合作企业经营风险的制约。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时就会扩张, 对人才的需求量就加大, 适销对路的订单式高职毕业生就不愁没有岗位。但如果企业的经营转向萎缩, 订单式人才的就业就成了问题。由于学生的培养是按照企业的要求量身定制的, 因此一旦就业出现问题, 学生转岗的困难很大。高职学生的培养一般需要3年, 在长达3年的时间里, 企业的经营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前景。第三, 订单式人才培养受到就业双向选择的约束。学校与企业一般是在学生开始学习前签订协议, 协议的重点在于企业对学生的接收, 学生在签订协议的时候一般也是看好该企业的。而经过3年学习到了就业阶段, 有些学生找到了自己更加理想的单位要求毁约时, 就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与此相反, 如果某些学生毕业时没有达到企业的要求, 企业则不愿意接收这些学生就业。不管是哪种情况, 学校都会处于两难境地[3]。诸如此类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效果, 因此探索合理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3.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第一, 要对合作企业进行深入的调研论证, 努力减少甚至避免订单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学校应该尽量收集企业的合作信息, 建立具有合作愿望企业的信息库, 在对比分析中确立初步的合作伙伴, 并且对这些准合作企业做更加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和可行性论证。学校对有合作愿望企业的整体了解以及对具体合作企业的充分调研都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否实现的根本问题。
第二, 要对学生实行选拔和淘汰的动态管理。要避免整个专业或班级的“一锅端”, 培养对象要经过严格的选拔, 坚持双向选择的原则, 既满足合作企业的要求, 又尊重学生及其家长的愿望, 从而实现三方共赢。
第三, 在人才培养方面, 学校应该兼顾企业岗位的针对性和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在订单关系下, 学校也不能一味地迎合企业的要求, 要在基础宽厚、学有专长上下功夫。对学生的培养方案首先要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 然后聘请中立的行业专家和职教专家进行论证分析, 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学校和企业在考虑这些建议后对培养方案做出调整, 重点在于满足合作企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 使学生具有更广范围的社会适应能力。
第四, 逐步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目前,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学校掌握企业的信息有限,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一定的阶段性, 这就要求学校针对不同企业的合作要求, 探索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既可以在一、二、三年级开展长期、中期和短期等多层次的订单式培养, 也可以开展针对岗位要求、特殊能力和企业文化等多形式的订单式培养, 还可以开展针对企业员工再培训的订单式培养。同时高职院校的教师也应不时地深入相关企业, 加深了解该行业的发展动态。这样高职院校在与相关企业不断交流过程中, 总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共性规律, 逐步形成长效机制。
4.突出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品牌效应。高职院校在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自己的整体优势和特色, 通过优秀人才、特色学科及知名教师等因素不断开拓市场, 讲究教育效益和经济效益, 使学校的教育特色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建设本校的特色专业首先要选择具有生命力、发展稳定、前景广阔的“长线”专业, 一般也应选择本校的成熟专业, 这样容易形成竞争优势。一方面这些专业的建设已取得一定的专业建设成果;其次该专业的师资队伍状况良好, 教学基本设施齐全、先进;第三经费投入也有保障。
品牌声誉一旦形成就是本校及其宝贵的资源。毕竟学生是择校读书, 单位是择校用人。因此, 树立市场意识、塑造教育品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至关重要, 它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地位, 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
(二) 高职教育服务社区的思考
高职院校作为区域性的高校, 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 推广各种形式的、适合社区居民需要的非学历教育以服务社区, 无论对社区还是对高职院校自身均具有重要意义。
1.高职教育服务社区的模式。社区教育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青少年学生, 而要以社区的全体成员为对象, 包括幼儿、成人、老人、企事业单位成员、个体工商业者、外来务工人员等;教育的内容是多元的、多层次的, 是从实际出发的, 除传统的文化教育外, 还包括职业教育、人际合作教育、科普教育、法律教育、卫生保健教育等;社区教育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可以是长期培训或短期培训, 可以是全日制培训或业余培训, 可以是在校培训和非在校培训 (如远程教育培训) , 可以为转岗培训和转业培训、就业培训。如果以办学主体为标准, 高职院校举办社区教育可以分为如下两种模式: (1) 独立模式。独立模式是指高职院校面向社区举办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该模式比较适合为社区内企业进行大量的职工培训和为学院附近的居民提供多种形式的培训。职工培训可以按企业的要求进行;居民的需求则应通过多样化形式来满足。 (2) 合作模式。合作模式是指高职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 (或中小学、技校、培训机构等) 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 举办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或技能培训。高职院校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承担教学任务, 中等职业学校等提供教学场所和实习基地。这种模式满足了高职院校所在地之外的城乡居民提高职业技能的需求。
2.高职教育服务社区的意义。社区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础, 是迈向学习化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通过社区教育, 可以极大地提高社区成员的职业技能素质, 使得社区成员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通过社区教育还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 获得了职业技能的城市失业者和农村富余人员, 就有机会摆脱贫困, 实现向社会中间阶层的良性流动,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成长。社区教育还推动了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通过开展适合社区居民需求的各种形式的社区教育, 可以密切高职院校与社区的关系, 获取人才信息、岗位需求信息以及能力需求信息, 赢得社区的资金支持。
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高职教育一方面应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要立足社区教育, 这样才能将高职教育办出特色, 增强高职教育的生命力, 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高职教育,订单式人才,社区服务
参考文献
[1]郭长华, 刘建铭.对高职高专教育“订单培养”的理性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 2005 (08) :39-41.
[2]刘晓欢, 郭沙, 彭振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及其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 2004 (25) :21-23.
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策略探析 篇5
朱景发
【摘要】教育作为延续和发展的工具,必然要适应社会发展,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文章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将高等职业教育融入社会经济左系统中进行协同研究,探索并实践了推动学院持续发展胡新途径。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可持续发展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承担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ESD)项目——“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经过三年胡实证研究,在办学组织、运行机制、运行模式、教学方式、评价体系和受育对象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办学组织可持续
组织机构的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客观要求,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
1.学院与地方政府合作。为充分发挥学院智力优势,促进科学与经济紧密结合,根据重庆市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有关要求,紧密结合涪陵区经济社会特点和发展规划,学院与涪陵区人民政府本着以“政府引导、院企主体、市场运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展共赢”的原则,签订了《加强校地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成立了合作工作组织机构,构建了校区合作工作平台,为推动学院的持续发展和涪陵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学院与行业,企业合作。学院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成立了产学研究合作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组织机构。各教学系分别与行业、企业共同组建了产学研合作教育教学工作小组,围绕重庆市和涪陵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分别与重庆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等68家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协议,形成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入口、过程和出口的对接。
3.学院与高等院校合作。校校合作是教育资源整合,提高提高办学功效的有效途径。学院加大了对外交流,2006年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教育对口合作协议书》;,形成了“2+1”联合办学的办学模式。2007年分别与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全方位的教育教学合作,建立了“湘鄂渝川黔”五省边区职教联盟,创办了“秦巴”山区职教论坛。2008年与比利时还佛大学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科技、文化、师资互访、师资培训、教育等方面开展一系列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效能。
二、运行机制可持续
运行机制的协同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1.政府、企业学校合作开办专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立足之基。学院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坚持“把专业办在市场需求的热点上,办在企业的兴奋热点上”的工作思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为出发点,依托行业企业,构建专业体系。开设的26个专业,基本涵盖了重庆市六大支柱产业,适应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各教学系及时跟踪市场需变化,适应调整专业机构,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设置,建立了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为促进区域经济和企业、行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政府企业学校合作经营,是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基础方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学院建立了互利共赢经营机制。一是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创造有利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支持学院与涪陵区企业事业单位开展各方面、多层次合作。二是双方建立定期工作协商机制,推动和落实校地合作。有涪陵区科委和学院科研开发处负责双方合作的相关组织协调工作。三是校企合作建立研发团。学院为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推广和企业文化培训服务,企业与学院共同拟定学生培训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共同开展教育教学和创业培训。
3.协同服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学院教师积极开展科技服务,分别与重庆市正里元公司、重庆大学软件学院和重庆市涪陵区博昆软件有限公司等合作开展“新型速溶葛粉的研制”“远程接入仿真技术产品开发研究”等37项应用技术研究,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和较好的经济效益。此外,学院教师积极参与涪陵区社会科学工作研究,先后承担的“深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研究”“涪陵区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研究”“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协同研究”“西部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开放式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等46项研究成果,其中22项研究的成果分别荣获重庆市涪陵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8项研究成果荣获重庆市涪陵区邓小平理论研究会成果奖,为推动涪陵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合作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学院建立了三级联动管理制度:一是校地合作工作制度,学院与涪陵区政府合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校区合作工作制度;二是校企合作工作制度,学院与企业合作成立了产学研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实施办法》《产学研合作教育合作教育考核细则》等校企合作管理制度;三是教学系合作工作制度,各教学系与企业合作成立了产学研合作工作小组,形成了政府与学校、学校与企业、学校与教师相互交融的合作工作制度保障。
三、运行模式可持续
运行模式的和谐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1.构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开放性办学模式。学院;牢固树立高等职业教育是社会经济活动有机组成部分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和创建了“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开放性办学模式。这一办学模式,已成为学院办学的重要特色,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高职教育探索了 一条路子,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评为教学成果三等奖。
2.构建“校企合作、工作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注重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有机统一,强化技能培养。通过与企业建立全方位、多形式、深层次的合作,形成从入口—过程—出口与企业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各教学系根据专业特点,分别采用了实训导向性、教研结合型、生产导向性、产业开发型、订单培养型等途径,实现了校企互动、互利共赢,较好地解决了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等问题,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教育教学方式可持续
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1.提升教师能力,确保教师可持续。学院把为企业服务作为崇高的使命,学院派教师到企业一线顶岗工作,教师积极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与科技服务。近三年来,教师承担了各级各类科研课题56项,研究结题32项;与涪陵区为组织部、重庆泰威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开展了15个项目的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被政府采纳政策性建议65条;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论文1250篇,被CSCD、CSSCI学术期刊收录46篇。通过科技服务,培养了一支职业素养、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形成了“双师”结构合理、具有较高实践教学能力和科技服务能力的教学团队。
2.更新教材,保证教学内容可持续。学院针对高职学生工作特点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切实加强建设教材的规划与开发。鼓励教师结合专业实际和社会需要编写教材。通过“增设、精简、整合、重组”等途径,编写了有专业行业特色的、适用的教材79部,其中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44部;自编讲义35册,有效地保证了理论教学和实践、实训的需要。
3.改变教法,实现培养目标可持续。学院根据社会对人才需要的调研和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坚持以“企业工作过程或工作任务”为主线,以“突出应用、强化实践”为原则,按照高职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构建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学院按照培养高技能人才规格的 要求,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取缔了传统的科学界限和“三段式”的教学方法,构建了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工学交替为途径的理论教学与职场训练相结合、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任务驱动与顶岗实习相结合、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的“四结合”教学模式,确保了培养目标的可持续。
五、评价体系可持续
评价是社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重要途径,是协调政府、企业、教育的自我约束与社会监控的内在要求,也是检验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外在动力。
1.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合作方案评价、合作过程评价和合作效果评价。合作方案评价主要体现在合作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教学大纲是否完整、科学、规范;教学内容是否体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合作过程评价主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评价。合作效果进行评价。合作过程评价主要以是否满足学生需要和用人单位要求的全方位评价,包括校内,校外考试、考核、各类竞赛成果、社会服务成效和就业效果评价。
2. 学生评价。学生是享受教育的直接顾客,学生评价是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学制满意度、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满意度、教学管理的满意度、学校文化的满意度和对自身持续发展的满意度的评价。
3. 用人单位的评价。用人单位的评价不仅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检验,更是对办学质量的检验也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的外在动力,主要包括对学生个体思想政治素质满意度、业务工作的满意度、团队协作满意度、合作的满意度的评价。
六、受育对象发展的可持续
受育对象的认同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永不枯竭的源泉。
1.激发创业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创业意识。一是可设创建启蒙课程:二是邀请专家学者、成功的创建者到校作创业报告;三是到企业参观,举办交流活动等激发创业热情。
2.培养创业技能。一是开展学生社团服务。组织学生利用假期、课余时间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科技服务、企业策划、咨询服务、支农服务,提高了学生技能水平和实战能力。二是通过产、学、研结合,协助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三是积极参与各项竞赛,充分挖掘学生技能潜力。三年来,学生参加各国和重庆市技能大赛获奖27项。
3.搭建创业平台。一是学校成立创业孵化机构,搭建创业平台,优化创业环境;二是教学系邀请企业人员,组织成立创业辅导专家组,帮助和指导创业工作;三是学下根据专业特点和教育教学资源提供校内创业实践基地,提供经费和政策支持,鼓励开办创业实体。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科特勒,凯伦F.A,福克斯.教育机构的战略营销
[2]路长全,解决—营销就是解决竞争
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需求探析 篇6
【关键词】城乡学前教育;发展需求
作为学生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对于幼儿心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社会性的公益单位对于构建平衡的城乡教育体系也占据着关键的地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教育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因此,为了缩小这种差距,满足乡村学前教育的需求,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平衡配置,所以,国家和政府有必要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着手进行解决。
一、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需求中的问题
自从我国进行了教育改革之后,城乡之间的学前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两者之间的发展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在资源的需求方面有着严重的不足。
(一)学前教育的机会不均等
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时,判定城乡之间教育发展的一个标志就是幼儿的入学率高低,确保幼儿的入学率是我国目前学前教育发展初期的目标和任务,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幼儿入学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城乡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经济发展程度较好的城市,幼儿的入学率很高,并且学前教育的时间也在扩展,而在一些经济落后的乡村地区,不仅入学率较低,而且接受学前教育的时间也停留在一两年甚至更短的时间,所以,幼儿在教育的起步阶段就存在了严重的差距。
(二)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当
在学前教育的资源配置上,首要且最关键的是教育资金的不到位。由于我国的学前教育在最近几年才得到了相对的重视,所以一直处于投资弱势的学前教育在整个教育阶段的发展中是最为薄弱的,它甚至会影响到后续教育阶段的再发展。目前的学前教育投资发展现状是,过多的学前教育者享受着较少的教育资金,较少的教育资金占据着着国家投入的更少一部分,而这有限的资金大部分却投入到了城市的公立幼儿园中,而大部分城乡中的幼儿园则享受不到这些资金投入,更不要说是民办的幼儿园,几乎享受不到任何国家的资金补贴,这样的资金投入只能导致好的幼儿园越办越好,学生的就读费用也越来越贵,逐渐成为垄断性的贵族学校,办学条件差的幼儿园越来越差,可想而知,在资金投入的影响下城乡之间的学前教育差距已经越来越大。
(三)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均
由于国家投入力度的不同、资金投入的分配问题导致学前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队伍建设在目前没有明确的国家标准,所以,幼儿园在招聘教师时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条件好的幼儿园可以提高招聘的要求,在一些大城市可能需要高学历的人才,教师的待遇也相应地提高,而在一些普通的幼儿园或者乡村幼儿园,他们没有招聘的统一标准,也没有高要求的资格,所以,教师大部分是临时聘用的毕业生或者根本没有接受过正规学前教育的人,这种教师队伍建设的不平衡导致学生接受的教育水平就有严重的差距。
二、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需求解决对策
(一)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
国家对教育问题有着明确的扶持政策,在最近的发展规划中,指出要通过政府大力扶持教育的发展,而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有着明显的优势,政府的扶持尤其是资金的大量投入就是缩小城乡学前教育的关键之处。针对我国目前学前教育在城乡之间的严重不平衡现状,国家或者政府应该采取中央扶持、地方扶持和其他资金扶持相结合的方式来促进乡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建设,以平衡它们之间的关系,而且在农村地区尤其要突出国家和上级政府的扶持,因为地方政府的资金相对较为短缺,所以国家的资金投入比例要占绝大多数。尤其在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上,要做适度的倾斜,让资金投入到教育中,让教育资金投入到学前教育的建设上,这样就从根本上缩短了城乡之间的学前教育差距。
(二)完善农村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国家要根据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教师招聘规范,尤其要解决农村教师队伍的编制问题,这样就为教师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才能留住好的教师。资金的投入也涉及到教师队伍的建设,政府出钱为农村幼儿园配备接受过正规学前教育培训的老师,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和生活待遇,满足他们的合法权利。对于一些乡村中的民办幼儿园,政府也应该给予一定的重视,要把它和公立幼儿园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进行扶持,教师待遇也应该有所倾斜,这样才能保障建设优秀的学前教育教师队伍。
(三)加强农村学前教育硬件设施建设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就针对城市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开办幼儿园,对幼儿园的占地面积、设施配置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在现实的执行中,很少有幼儿园在建设的时候会执行这样的标准,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幼儿园更是达不到国家的标准,因此,随着国家的重视和资金的大量投入,政府和幼儿园应该积极地重视硬件设施建设这一方面,对不符合国家要求的设施要进行不断地完善,不断丰富幼儿园的硬件设施,以保证幼儿园的正常顺利运行,逐渐缩小城乡幼儿园资源配置的差距。
三、结语
学前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状况所引起的学前教育发展差距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国家和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投入,不仅从资金上要给予一定的扶持,还应该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资源配置上都给予重视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需求,才能逐渐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
参考文献:
[1]王春英.发展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前教育是促进教育起点公平的重要举措[J].学前教育研究,2010(05).
[2]李祖超,徐文.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需求预测分析[J].教育研究,2005(11).
继续教育未来发展探析 篇7
关键词: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
一、通俗化与统一化的继续教育概念
“继续教育”(Continuing Education)一词首先是由英国人在1918年提出,当时经受一战困扰的英国,希望能够振兴教育,以图国家复兴,但并未作阐述和付诸实施。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德国颁布了“巴拉特教育法”,对继续教育作了系统阐述并加以实施,这是继续教育的发端、起源。由于国情及教育制度的不同,各国对继续教育内涵的理解和侧重点的也略有不同,主要表现在对继续教育的对象、办学形式、教学途径、教育内容和目的等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职业技术教育术语》一书中写到:广义的继续教育是指那些已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美国的继续教育强调的是知识的更新,俄罗斯把继续教育视为完善人的知识结构的过程,是连续教育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英国的继续教育泛指成人教育,法国的继续教育即为职业技术教育,而德国把继续教育理解为人的第四阶段的教育。不管怎样,继续教育正在不断发展中走向成熟,世界各国对继续教育的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日益在趋于相同,未来将会出现一种趋于通俗化和统一化的继续教育的概念。
二、未来五种继续教育模式
未来的继续教育模式将包括政府继续教育模式、高校继续教育模式、社区继续教育模式、企业继续教育模式和社会继续教育模式这五种类型。目前,高校和企业继续教育模式已趋于成熟。另外,政府要发展,要提高服务质量,政府公务员的质量是关键,所以,未来政府继续教育的需求和发展是不可缺少的。而社区居民为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工作的需要,长期组织各种培训项目是十分必要的。以美国社区学院为例:美国社区学院有三大教育职能:转学教育,学生在社区学院修习四年制大学的公共基础课,然后升入四年制大学相应年级去学习;职业技术教育,即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社区教育,主要是面向社区成员开展家政、文化艺术、健身等个人兴趣爱好和生活服务课程。然而,随着非政府组织规模的不断壮大,各种协会和团体在未来继续教育中必将是重要的主体。所以,在企业和高校继续教育模式发展成熟之后,未来必定会出现更多新的继续教育模式共存的现象。
三、未来继续教育的特点
(一)深入人心的终身教育理念
终身教育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当今国际流行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想。法国当代著名成人教育家保尔·朗格朗(Paul Lengrand)在《终身教育引论》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终身教育思想。并认为,“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让我们明确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性。作为终身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继续教育,在教学方式上继续教育体现了一种连续性和终身性,在内容和目的上体现了时代性和创新性,这些都必将成为终身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重要条件,更是未来继续教育教育的突出特点和时代特色。
(二)完整规范的法律制度
未来的继续教育将会有完善的立法加以保障。立法是继续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国家管理和规范继续教育的重要方式。美国的继续教育法规已成为美国法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国继续教育立法的特点是:继续教育立法归属联邦或地方政府。为了积极推动继续教育发展,美国颁布了十几部相关法律。而著名的继续教育大国英国,于2007年3月颁布了《继续教育和培训法》。该法从法律上确保了继续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
(三)稳定而又灵活的办学体系
未来的继续教育将以灵活多样为主要特点。从入学到毕业,从培训到工作,从不知到知之的过程都将是以灵活、自由和服务为主的以学生为本的办学体系。以美国为例,美国的继续教育在形式上是灵活多样的。在入学形式上,学生入学不用参加各州统一组织的入学考试,只需经过学校必要的测试后就可进入学校学习;在时间上有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在办学场所上有校内和校外;在内容上既有职业方面的知识技能,也有生活、娱乐方面的知识;在类型上有研讨型、进修型、座谈型和专题型等;教学方式可以是面授,也可以是借助于计算机、录音、录像带或卫星。
(四)多元化办学主体
正如前文我们所述,未来继续教育将出现多种继续教育模式,而这几种模式出现的背后与继续教育的多元化办学主体的出现是紧密联系的。未来的人们会为了不同的动机而选择继续教育。有的可能为了生存,有的可能为了发展,有的可能只是为了享受人生。总之,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办学实体必将会走向多元化的道路。社会在发展,人的追求也在进步,未来的继续教育的办学主体将会出现以政府、高校、社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其他团体共生共存的局面。
(五)系统而又实用的教学内容
未来的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不但系统而且实用,知识和技能都将符合市场和人发展的需要。丰富又超前。针对不同年龄和不同知识层次的人将会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在这样的系统中更加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特色。同时,道德教育也将是继续教育中重要的内容。教学内容在紧跟新技术发展的形势下,更加注重知识结构和层次结构的完整性,知识技能的实用性,更加注重人的生存和发展性。
(七)先进的教学方式
无论是知识经济的发展,还是网络经济的兴起,都大大加速了高新技术的发展。随着继续教育的手段逐步现代化,现代化信息网络教学将成为未来继续教育的核心手段。未来的继续教育将以现代远程教育的方式为重点,利用广域网、卫星系统、广电网络等进行的教学活动,实行真正的实时与非实时教学系统,达到真的网络时代的继续教育。
(八)全民参与的监督和评估系统
未来继续教育的发展将体现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和全民享用的特点。同时,继续教育质量也是全民参与和关心的核心内容。未来继续教育的质量是通过ISO9000进行保证,对每一项内容进行量化,严格按标准对硬件设施、教育管理、教学质量等进行准确评估,一切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为确保系统的公平、公开和有效,将引入全民参与监督的机制,保证继续教育的开展处在全社会的监督之中,确保一切教育活动的开展和评估都能以质量为保证,以学生为中心。
四、未来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专业化
美国教育家卡内基教学促进会主席舒尔曼认为,在继续教育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原则上至少体现出以下六个特点:(1)受教育者具备服务的理念和职业道德;(2)受教育者对学术与理论知识有充分的把握;(3)受教育者能在一定专业范围内进行熟练的操作和实践;(4)受教育者运用理论对实际情况做出判断;(5)受教育者从经验中学习;(6)形成坚强的专业组织。因此,只有一流的服务,一流的质量,一流的资源才能打造出专业化的继续教育。
(二)市场化
未来的继续教育将以市场化为强大的发展动力。未来的继续教育在满足教育发展规律的同时,更加符合市场规律,一切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在教学内容、设施、环境方面,充分考虑学习者的需求和特点,做到按需授课,保障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继续教育作为教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实现产业化组织、产业化经营和产业化运作,紧跟市场脉搏,协调市场关系,满足学习者需要的多样化。在未来继续教育市场化的道路上,内涵式发展将是重要的发展目标。
(三)国际化
世界是一体的,教育是世界的。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未来的继续教育必将以国际化交流作为发展的基础。开放的、发展的、世界的继续教育才是未来继续教育的正确方向。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建立国际性的组织和机构,加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要定期不定期地组织相关机构和人员对继续教育的发展动态和前沿理论进行研讨,同时,在人才培养和输送方面要互相补充,充分共享世界的继续教育资源,为继续教育的未来发展创造优越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路雅双.普通高校继续教育资源融合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2]关世雄.成人教育词典(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0.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探析 篇8
1 我国高职教育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 确立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方针。1986年、1991年和1996年, 曾经先后三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 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这些都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从总体来说,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高职院校数、招生人数和在校生规模迅速增长。截止到2000年, 经教育部批准的高职高专院校共计1214所, 占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66.96%。2005年全国全国高职 (专科) 招生人数达268.1万人, 是1998年的5.6倍, 而同期全国普通本科招生增长3.6倍。2005年全国高职 (专科) 在校生人数为713万人, 占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45.7%。第二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框架已经成型。首先是建立了在国务院领导下的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其次是形成了政府主导, 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体制和职业教育同社会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机制;再次是初步建立了职教师资队伍培养模式, 筹建了一批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最后是制定了就业准人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 强化了各种各类资格考试。
2 我国高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级技术人才, 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但是, 我国高职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社会对高职教育发展缺乏足够重视
高职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 但是目前人们对高职教育还是存在偏见, 对高职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主要表现在对高职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高职院校基础设施薄弱, 办学条件差等方面。部分高职院校为了吸引生源, 只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而忽视了教学质量等软件设施, 偏重于硬件设施和楼台场馆建设而忽视院校教育质量提升。另外对高职教育缺乏足够重视, 还体现在国家和地方对院校投入上, 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和扶持。
2.2 高职教育与市场联系不紧密
高职教育成功与否其最主要的是看能不能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各类专业性人才, 因此高职教育必须要与市场保持紧密的联系。只有与市场、与行业保持了紧密地联系以后, 高职教育才能贴近社会需求, 满足社会需要。但目前我国的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闭门造车, 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上跟不上行业和社会的需求。
2.3 高职教育评估体系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发展
高等院校的教育评估体系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 是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当前, 我国对职业院校的教育评估体系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很长时间以来, 我国对高职院校的教育评估指标仅仅是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率、社会声誉等指标, 这些指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教育质量, 但是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许多高职院校把发展重心放到硬件设施和招生就业公关等方面, 而忽视了最基本的培养社会需要所需要的人才的使命。
2.4 高职教育师资力量不强
教师质量是高校最重要的资源, 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高职教育的师资力量明显不足, 教师队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法》规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 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是, 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根本达不到这个要求。其主要原因是职业院校的教师待遇较低, 发展机会较少等。许多高职院校的老师都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从课堂到课堂, 很少有经过系统师范教育和有很好实践经验的教师。高职教育师资力量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
3 发展我国高职教育的措施
3.1 加强对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
要推进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 就必须让人们意识到高职教育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作用, 要加强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关注和重视。这主要是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就是要加大对高职教育的资金投入, 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改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师质量和高职院校的教师待遇;另一方面是以人为本,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要做足人的文章, 重视高职师资队伍的建设, 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高职院校建设的突出位置是实现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
3.2 加强与市场的紧密联系
高职教育要加强与市场之间的联系, 加强校企合作, 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联合办学, 进行“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方案, 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办学资金问题, 另一方面又可以缓解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校企合作, 一方面可提高职业院校的实训质量及学生的操作技能, 另一方面可使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 促进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让学生和企业能够相互了解, 从而极大地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
3.3 建设出一支高素质的高职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 也是目前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 推动学校的教师定期到企业学习、培训和锻炼, 增强实践应用能力, 把握企业对人才的素质需求和能力需求;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要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骨干教师, 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3.4 加快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力度
当前的科技日新月异, 高职院校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不断调整专业结构, 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是要不断的根据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需要, 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 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第二是要通过组织实施, 把最新高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并在实践中积累资料, 总结经验;最后是要把高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充实到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黄立志, 刘庆华.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分析与思考[J].大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 2002.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干部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3]潘懋元.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个主要问题[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3.
[4]史秋衡.试析香港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设计思想[J].中国高教研究, 1999.
[5]陈至立.振奋精神, 开拓进取—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2.
德育教育发展探析 篇9
一、转型是地方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据有关人士统计, 截止目前, 全国具有教师教育传统的地方本科院校大约150所左右, 这些院校在教育部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型中该何去何从, 转不转、转什么、怎样转?这是他们必须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
邯郸学院党委书记杨金廷认为, 社会经济发展呼唤转型, 高等教育政策要求转型, 学校长远发展需要转型, 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许昌学院校长陈建国认为, 国家宏观战略导向要求地方高校深化教育改革, 国内外高校的发展经验提供重要借鉴与参考, 形势倒逼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南阳师范学院校长王利亚指出, 转型发展是新形势下地方新升本师范院校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是对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带来问题的匡正, 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使命和新期许。西安文理学院校长徐可为等强调, 转型发展顺应了“打造中国产业升级版”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 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觉选择。哈尔滨学院副校长樊千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高等教育结构体系调整的迫切需要、地方本科高校生存发展与特色办学的内在诉求等三个维度, 阐述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唐山师范学院校长范永胜把新建本科院校对办学定位的探索分为三个阶段:1998-2002年, 延续传统大学学术型办学方向;2002-2012年, 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2013年开始, 由应用型到应用技术型发展方向转型。他还对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内涵特征进行剖析, 认为应用技术型大学具有专业发展的职业性、服务面向的地方性、教师队伍的多元性、课程体系的实用性等特征。论坛共收到交流论文56篇, 其中40余篇都是探讨转型发展的文章, 这些文章以不同方式表达了对转型发展的认同、赞许和期待。从各院校“自主自为”地转型探索, 到政府的“强力推动”, 这一切都说明了转型方向的正确性、转型意义的重要性和转型任务的迫切性, 正如有的与会代表所言, “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 地方院校转型发展是一种必然。”现在更重要的是“怎么转”的问题。
二、转型发展是地方院校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转什么、怎样转”, 这既是战略问题, 又是战术问题, 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龙岩学院张木春博士认为, 新形势下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有其新内涵, 且转型发展作为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教学模式、师资队伍、服务管理等多方面。他指出, 地方本科院校的最大优势是地方性, 并且已在应用型办学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 新建本科办学时间不长、规模不大, “船小好调头”, 关键是要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 积极应对来自校内、校外两个方面的挑战, 抓住转型的政策机遇、地方资源和产业发展机遇, 正确处理影响转型的各种重要关系, 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常熟理工学院顾永安、陆正林等专家认为, “应用型大学/应用技术大学”是一种办学类型定位, 呼吁把欧美“创业型大学”作为地方院校转型的一种发展模式, 把“品牌大学”作为地方院校转型的一种目标选择。肇庆学院朱为鸿、曲中林等专家提出, 地方院校应从“六个方面”实现转型, 即明确办学理念、实现学校发展观念转型, 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实现学科专业建设转型,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应用型人才定位转型, 优化教学内容、实现课程体系转型, 构建“双师型”队伍、实现师资队伍建设转型, 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办学体制机制转型。榆林学院党委书记高延龙从大学文化的视域, 提出必须从大局着眼、整体出发, 培植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学精神, 引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积极健康的转型发展。
不仅有理论层面的探讨, 更有转型实践探索。合肥学院党委书记蔡敬民教授的主题报告《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改革与实践》, 介绍了合肥学院学习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经验、十年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 让与会代表深受启迪。乐山师范学院结合办学实践, 提出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突出专业建设应用性, 革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 优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增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合力等转型发展对策。渭南师范学院校长王君龙提出新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转型发展的五大策略, 即科学确定办学定位、明晰办学思路, 加大关键资源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 彰显教师教育特色、构筑发展优势,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谋求更大支持。黄冈师范学院校长陈兴荣在转型发展的实践中体会到,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旨在社会需求, 胜在顶层设计, 技在渐进实施, 赢在错位推进, 重在思路清晰, 贵在措施得力。贺州学院校长吴郭泉从后发展地区的实际出发, 提出新升本院校应从加强调查研究、找准转型节奏、夯实转型基础、拓展开放合作、激发全员联动等方面推进转型发展。赤峰学院介绍了他们“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 一是融入赤峰、服务地方, 走开门开放的办学道路;二是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突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三是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实现以学校为主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根本性转变。兰州城市学院王汝锋校长介绍了他们“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兼顾学科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一体四标”人才培养模式及具体做法。常熟理工学院创建“应用型品牌大学”, 厦门理工学院提出创建“亲产业大学”, 上海电机学院倡导“技术本科教育”。
参加论坛的既有地方本科院校的领导者和实际工作者, 也有高教研究的理论工作者, 他们紧紧围绕“转什么、怎样转”这一焦点, 或从理论层面研讨、阐发各自的观点、见解, 或对转型实践进行总结、反思、升华, 力求准确回答“转什么、怎样转”这一重大现实问题。笔者认为, 各院校所处地域不同、办学历史不同, 校情千差万别, 转型一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 任何简单的复制、克隆他人的做法都是极其危险的。转型应当坚持政府支持引导、高校自主选择, 在转不转、怎样转等问题上, 力戒强迫命令一刀切。否则, 将会侵害高校来之不易的办学自主权, 还将导致地方高校新一轮同质化。
三、在转型中打造教师教育特色品牌
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中, 对教师教育传统要不要坚守、怎样坚守?这是本届论坛又一个被关注的话题。在转型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 各校在处理“转型”与“坚守”的关系时显得十分谨慎, 甚至困惑。坚守或放弃, 必须在师范性与综合性之间进行权衡。过之, 或导致学校整体的被边缘化, 不及则可能造成教师教育特色的消失。认识虽不尽一致, 但主流导向明确, 即不排斥转型, 在转型中坚守, 在坚守中彰显教师教育特色。2000年升本的南阳师范学院, 注重学术积累, 学科基础较好, 他们实行部分转型, 采取“三分升级, 七分转型”模式, 即学术创新型人才培养占30%, 应用型人才培养占70%, 坚持师范特色, 控制师范生规模, 重点提高培养质量, 实行教师教育向精英化方向发展。哈尔滨学院紧紧抓住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的有利契机, 秉承办学传统, 组建教师教育学院, 构建具有精品教师教育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教师教育类专业群, 实施“12345+N”工程, 积极推进教师教育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 以教师教育特色打造学校品牌、构筑学校核心竞争力。成都师范学院通过多年探索, 形成“师德养成教育、学科专业教学、教师技能训练”三方面内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一体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一体推进、在顶岗支教中一体实践的“三位一体”师范生培养模式, 彰显了自己的特色。韩山师范学院探索构建“高校—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教师教育新机制, 楚雄师范学院革除旧的教师教育模式弊端, 探索“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新模式, 对地方师范院校的转型发展都具有借鉴意义。
就其专业性质而言, 教师教育专业既具有学术性, 又具有应用性, 且包容性强、适应面广、就业出口宽, 不仅可以当教师, 也可以做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职员。毋容讳言, 当前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受到部属师范大学的外部竞争、校内非师范专业的挤压, 以及教师教育自身培养理念、培养体系、培养模式改革的挑战。有学者认为, 地方院校教师教育摆脱现实困境, 一是要通过建立教师教育学院, 推动教师教育专业和非教师教育专业适当分离, 整合分散的教师教育资源, 实行集群发展。二是改革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强化教师教育的师范性, 实行师德素养、学科知识与教育专业技能培养并重。三是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机制, 推进与基础教育协同育人。四是对接职前培养职后培训, 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教育家阿什比说:“大学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我们可以预言, 多数具有教师教育传统的地方本科院校, 仍将秉承教师教育基因, 并在未来的转型发展中, 逐步彰显出教师教育特色。
综上所述, 具有教师教育传统的地方本科院校, 在教育部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型中, 必须准确把握转型发展大势, 认清转型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系统性, 认真思考、正确解决转型的战略战术问题, 抓好顶层设计、转变办学理念, 调整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转型中坚守传统, 以教师教育特色打造学校品牌、构筑学校核心竞争力。
摘要:2014年6月28日至30日,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地方院校协作会第八届校长论坛在陕西安康举行, 论坛以“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为主题, 来自全国各地80余所具有教师教育传统的地方院校领导和专家学者共计210余人参加论坛, 集中探讨了具有教师教育传统的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实现转型发展问题。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第八届地方院校校长论坛会议交流材料.2014.6
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探析 篇10
一、树立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理念
我国的高职教育经过多年发展, 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现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普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形成三分天下的态势, 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适应性强、技术精湛的各类高端职业人才。高职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 办学的规模日益扩大, 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逐渐形成了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积累了许多办学经验, 在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 一大批知名院校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发展路子。但是目前仍有不少高职院校, 办学的理念模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教育教学模式落后, 培养的人才适应性差。为此, 要办好高职教育, 高职院校就要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高职院校要紧贴自己的办学特点, 把培养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并且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面向基层生产一线岗位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特色。要突出高级性, 把培养适应社会不同层次需求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办学重点, 特别是把高新产业所需人才作为重点, 以支持国家重点建设发展;突出职业性, 着重培训学生运用掌握新技术、新装备的能力, 让学生在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突出技术性, 要培养学生不但要懂得专业基本理论, 更重要的是具有高超技术, 能将技术图纸转化为物质实体。只有把握好办学方向, 才能培养出适应性强的合格人才。
二、建立相互衔接的高职教育制度
要完善我国的高职教育体系, 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 就要规范和完善高职教育的各种衔接机制。高职教育要实行分类发展, 优化其专业教育结构, 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建立完善的高职教育体系。要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 就要既突出高职教育体系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双重地位, 又要与其他教育相关联, 使我国的高职教育要与普通本科教育和中职教育相互衔接, 建立上下互通开放的教育体系。首先, 要把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相衔接, 组成职业教育体系。把中、高职教育的内容、课程科目设置相互衔接, 以便中职学生到高职学校继续学习深造。同时要搞好两类学校的发展定位, 保证中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 从而避免中职学校高职化和高职学校中职化的浪费现象出现。其次, 要与普通高中教育相衔接。普通高中生可考入高职院校来学习专门的职业技术或职业技能, 以便获得某个职业的从业资格, 可以采用三至五年的灵活学习时间。高职学生如果达到普通本科专业的要求, 经考核认证可到普通本科院校学习, 甚至接受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生根据岗位专业需要可申请到高职院校学习。
三、加强高职教育体系制度机制建设
若想完善我国的高职教育体系, 就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首先, 定位好高职教育的目标与规格。高职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各行各业需要的高级专职人才, 它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 要按照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来制定发展规划和发展政策, 把培养国家各个行业需要的高级专职人才作为办学目标。根据高职专业的技术和技能复杂难易程度, 人才的培养规格应有所区别, 可以把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为专科层次的副学士、本科层次的学士或研究生层次的专业硕士或专业博士。其次, 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对高职院校应建立教育部门和行业协会双重管理的机制。高职教育既有公益性, 又有很强的专业性, 涉及多方面利益, 应建立双重管理体制和多元经费投入体制, 建立政府与行业相结合的评价机制, 以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第三, 规范专业学习制度机制。高职院校要实行学分制, 健全完善学生的选课机制, 加快课程改革。高职院校实行和完善选课制度, 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有利于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升级。
总之, 虽然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势头良好,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办学质量有待提高, 办学制度机制不规范、不完善, 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不明显、不突出等问题。但随着高职教育体系的发展创新和进一步的规范管理, 高职院校培养的职业人才将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少平, 刘金玉, 冯孟, 等.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 2012 (4) .
德育教育发展探析 篇11
【关键词】高校外语教师 ; 继续教育 ; 理论 ;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40-02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由追赶型、被动型模式向主动型、跨越型发展,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也因此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外语教师从“文化人”到“社会人”,改变的同时不变的是对知识的渴求和对自我发展的严格要求,教师理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和示范者。高校外语教师在继续教育多种路径实践中体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提升“专业发展”的内涵。
一、根植教学现实,强化继续教育理论认识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值得广泛关注。评价标准的单一化、重理论轻实践的管理倾向不利于客观评价教师的综合能力。唯有根植于内心,予理论修养于教学实践中,方能体现教师的自我价值,成为教师在职业发展中修正、调整、更新的自觉行为。
1.“本我,自我,超我”的哲学观
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性质决定着教育的基本方针和培养目标。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偏向工具理性价值观的传统教师角色不断受到批判与解构,“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无疑也是太阳底下最复杂的职业之一。“作为教师的人” 将教师的职业特殊性凌驾于师之为“人”的本性之上,纯然成为社会视野里的“工具”。教师要生存,也要发展。‘人之为师的特殊性不能替代了‘师之为人的本质属性。无论从起源还是从性质上说,教育都是一种基于个体内在需要的自发自主性活动。教师的自我探索与发现深刻诠释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继续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开放式教育形式,正是人类完善自身发展,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动地不断获取自由的本质力量和最充分地实现自身价值的永恒途径。当今社会,知识的积累、迁移和应用不断冲破时空的无限性,教师继续教育正努力打破传统教育时空观念的界限,使其具有时空的分散性和灵活性,将教育对象分配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空间,把教育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和一个面向全社会的开放系统[1]。外语教师应超越自我中心,以可持续发展的心态应对社会环境因素发生的改变,及时进行知识的补充与更新,不断地与他人对话,与世界、自然融合,自觉地协调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2.“自我建构”的专业发展观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向我们呈现了不同的观察视角下教师发展的基本态势。研究发现,教师在应对个人环境和组织环境影响的过程中,受偶然的、突发性因素的干扰,其角色和行为会呈现多维、动态发展,而角色的准确性和行为的创造性在很大程度制约着教师的职业生命和工作价值。相关调查显示,专业化成长过程的不理想是教师无法从思想上意识到教学实践自我反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因素之一。外语教师的职业特点需要教师在职业中,在内在的不断充实与完善中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以需求为动力,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学习、体会,创造并体现符合个体志趣、技能与个性的独特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2]。教师教育须改变现有的培训模式,“育人”、“育己”双向发展,考虑到个体不同专业成长阶段的需求,设计和实施不同的课程教育内容,关注教师的精神成长,为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知行合一”的终身学习观
第三次教育浪潮冲击又重迭,外语教师群体面临着教师成长的挑战与机会。对于他们来说,入职培训早已不能满足生存发展的需求,教师的职业生涯需要更多的吸纳和包容。通过工作与学习资源创造性的加以整合,重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形成富有特色的課程资源体系,满足学生自主决定学什么、怎么学、什么应该学、在什么地方学等选择性学习的需要[3]。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应该学什么,通过什么方式学等学习性需求并不是简单的1+1的问题。外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与技能是合二为一的生存手段,教师角色的多元化势必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有效结合,专业化的发展不仅体现在自我反思、自我更新的过程中,更强调“知行合一”,将内隐知识转化为外显的专业知能,多角度的谛视自身的教学行为,建构属于自己的系统化专业知识体系。“无论是教师的入门培训还是在职培训,其主要使命之一是在教师身上发展社会期待于他们的伦理的、智力的和情感的品质,以使他们日后能在学生身上培养相同的品质”[4]。外语教师教育应充分考虑全球化、本地化、个性化的学习手段,从教师本位出发,思考、计划、实践和评价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依托校本培养中的学习型组织,开展同事间、同行间的交流合作,努力拓宽教师的专业视野。
二、科学创新,丰富拓展继续教育模式
先进的教育理念应服务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作为破解在职教育领域工学矛盾的一把关键钥匙,继续教育需秉承“学无止境,止于至善”的终身教育理念,力求不断拓展教育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以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对人才的需要。
1.“内部”自发:学习与研究中体会
自省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力量。教师的自省来自于对自己以往教学实践的回顾、审视、评价、探究、决策和升华。这种行为模式,经过意识、探寻和修正三个阶段后,逐渐形成带有教师鲜明特色的教学理论体系。凭借敏锐眼光和良好的工作能力,教师总是能在课程行动研究中寻找到新的突破点,针对变化的、动态的课程情况寻求最佳的解决办法,在失败和成功过程中总结经验,形成基于实践智慧的附有个人鲜明特点的教学风格。既满足多样化学生的需求,又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的矛盾。维果斯基(Lev Vygotsky)认为,人类的学习是一种主体之间的社会性的活动。人际交往是学习的基础,通过互动协商进而形成具有一定社会历史文化气息的共识。常被广泛运用在“情境创设”、“协作与对话”、“意义建构”等学习概念上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同样适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那些诸如教学体会、生活经验以及对这些经验的自我解读更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加以改造,方能与外显性知识相契合。教师专业发展是个缓慢的过程,只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和价值,不懈地追求和学习,才能真正的回答“传道授业,我会什么?关爱学生,我做什么?为人师表,我凭什么?”。endprint
2.“外部”激发:培训与交流中成长
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决定了教师专业成长是自身因素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师师风师德及师资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在探究未来外语教师职业学习内容和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时,教师发展促进者应通过对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现状及未来教师专业学习内容和专业发展方向的研究,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工作,积极创设各种条件,为教师搭建平等交流、分享教学科研活动的平台,分期分批选送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的交流、培训和访问,不定期地邀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来校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开展学术研讨活动。短期培训与长期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与主动学习相补充,多种形式的培训与交流给广大外语教师营造了一个和谐的人际和工作环境。教师的能力、价值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得以充分的体现。
3.网络推进:与时俱进的“助力”
人类正以几何般增长的速度从工业文明迈向信息时代。经济形态中生产生活的真正基础不再是物质实体和金融资本而是知识信息技术。网络信息资源的方便快捷极大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也深深影响了教师继续教育的培养模式。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日本“新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新加坡的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Programmers、欧盟的“数字欧洲”,现代教育媒体不仅改变教育的表现形式,更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探析提供了思路与建议。外语教师的继续教育以服务教学,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为出发点和回归点。而多模态化的教育环境恰恰为外语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了多样化教学手段和大量的信息资源,实现了友好的人机交互,不仅调动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不同层次群体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更有利于教师主动探索和完成知识、能力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緩解长期以来存在的教师职务培训的工学矛盾,克服了集中培训内容、步调划一的缺点,有利于教师个别化、个性化的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得广大外语教师的专业信息素养应着力体现在对信息的检索能力、评判能力、整合能力,以及共建或共享信息资源的同事或师生的合作能力等方面。教育如何迎接信息技术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认真思考和勇于面对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巩红丽.从哲学角度审视继续教育的特点[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8-10
[2]石利.教师学习理论视角下的高师院校实践教学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2):157-159
[3]田进军.新课程改革与英语教师的自主专业化发展[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10):4-4
[4]联合国教科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1996年第1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43
甘南州幼儿教育发展探析 篇12
一、甘南州幼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对发展幼儿教育的重视不够, 支持力度不大。
目前, 全州共有14所幼儿园, 8个县 (市) 中只有夏河县建立了2所幼儿园。其他7县 (市) 各1所, 州局直属1所。全州100多乡镇 (街道办) 中只有一个乡办了幼儿园, 由此可见, 州、县、乡三级政府都不够重视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属非义务教育, 但属于基础教育。近年来, 州、县 (市) 政府将主要精力放在“两基”攻坚上, 无力顾及幼儿教育工作。所以各级政府对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要性、社会公益性、福利性认识不足, 尤其是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是多年前办园规模时的规定, 已完全不能适应目前的办园需求。
2. 经费投入缺乏保障, 幼儿教育发展严重受限。
甘南州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政府无法筹措更多经费支持幼儿教育的发展。目前, 全州还没有一所完全由政府全额拨付办园经费的幼儿园。政府财政在幼儿教育投入方面仅仅解决了公办教师的工资和园舍建设, 而配套设施、办公经费、招聘人员工资等全靠幼儿园从托费收入里解决。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3. 城区优质幼儿园数量不足, 班额过大现象突出。
由于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 城区人口日益剧增,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增多, 人民群众对幼儿教育的需求相当迫切, 特别是在农牧村, 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 甚至出现在县城租住房子送幼儿上学前班或幼儿园的现象, 由于以上各种原因致使学龄前儿童数量猛增。但甘南州幼儿园建设规模相对滞后, 使得城区幼儿园班额过大的现象十分突出。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 师幼比例不能超过1∶6或7, 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一般为:小班25人, 中班30人, 大班35人, 学前班不超过40人, 而甘南州幼儿园师幼比例超过1∶20, 每个班都超编, 班额大, 教师负担重, 影响了保教质量的提高;幼儿活动室严重紧缺, 教室空间狭小, 完全不符合室内外必须有足够的供幼儿进行攀、爬、平衡、跳、钻等各种活动材料的要求。还远远达不到幼儿能自由选择使用各种室内外玩具材料的要求;幼儿生均园舍、教学设施、幼儿玩具拥有量等均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4. 对幼儿教育管理缺失。
个别县级教育局没有将幼儿园纳入管理范围, 对幼儿园的工作不考核、不指导、不奖励, 对幼儿园的问题不过问、不支持, 经费投资几乎为零。工程项目建设迟缓, 导致幼儿园的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保教质量无从谈起。私立幼儿园审批把关不严, 没有从幼儿教育的角度看问题, 甚至把办幼儿园与解决下岗职工就业联系起来, 没有在业务上进行必要的指导和检查, 批而不管, 使私立幼儿园的管理处于失控状态。
5. 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相对滞后。
近年来, 幼儿教育发展日新月异, 幼教理念、方法不断更新, 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 肩负着教育幼儿的重任, 但是, 由于省、州、县教育主管部门未把幼儿教师培训纳入教师培训计划之中, 各县 (市) 幼儿园只能从有限的幼儿托费里拿出一点用于教师培训, 自行联系, 派个别教师到省上参加幼教学会组织的教研活动, 这种形式远远不能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也满足不了大多数教师想参加培训的愿望。
6. 保教常规管理不够规范, 小学化现象依然存在。
虽然《纲要》颁布已经快10年了, 但在甘南州幼儿园保教工作中, 依然存在着重教育、轻保育, 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非常严重。“双语”幼儿园中缺乏“双语”教材和教师, 幼儿受母语的影响较重, 保教质量明显滞后于普通幼儿园。私立幼儿园中, 很多教师根本不知道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 更不知道《纲要》中的教育理念和目标, 大部分公办、民办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倾向严重, 违背了幼儿园办园基本要求。
二、对甘南州幼儿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1. 明确幼儿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将幼儿教育分阶段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规划。
将幼儿教育纳入免费义务教育是世界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和国内的某些省市已开展这方面的探索和尝试。保障经费投入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 政府要不断增加对幼儿教育经费的投入。同时, 积极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 在公办幼儿园不能覆盖的地方, 支持兴办民办幼儿园, 促进幼儿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明确幼儿教育在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定位, 重视解决幼儿园由于资金困难而出现的各类问题, 要以政府投资为主导, 吸收社会办园力量, 加快幼儿教育向乡镇、农牧村延伸的发展步伐。
2. 建立健全幼儿教育管理和督导制度。
把幼儿教育发展、保教质量、经费投入等列入政府教育督导的内容。教育督导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各级各类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和管理水平进行督导和检查, 切实加强幼儿园的管理, 完善幼儿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幼儿教育工作检查、质量考核评估制度和经费奖励机制, 将考核结果与经费奖励机制挂钩, 积极开展对幼儿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项督导检查, 并将督导结果向社会公示, 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3. 把民办幼儿园的管理纳入教育管理范畴。
公办园与社会、个体办园是同等的, 只有竞争, 才能兼收并蓄, 才会有长足发展。甘南州民办幼儿园数量较少, 办学规模不大。因为是自收自支、自负盈亏, 受趋利思想影响, 在园舍租赁上往往“拣便宜”, 或租赁简陋的房屋, 无原则的降低办园成本, 在幼教活动中也忽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能力, 一味满足家长的期望, 偏重于知识灌输, 以致误导家长的育儿观念。教育主管部门要在审批时严格把关, 依法切实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监管, 建立健全民办幼儿园检查评估制度, 为民办幼儿园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 把藏语和汉语会话纳入幼儿园常规教育范畴。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好时期, 由于甘南州是藏族自治州, 藏族人口占的比例大, 特别是在牧区, 藏族幼儿比例占到了90%以上, 有很多幼儿根本不会汉语, 语言交流存在障碍, 汉族老师不会说藏语, 造成与藏族幼儿、家长交流上的不便, 藏族老师普通话水平达不到标准, 对正处在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幼儿极为不利。所以, 把藏、汉双语会话教学纳入幼儿园常规教育范畴就显得十分重要。教育主管部门应考虑幼儿园双语教师的配备和藏族教师普通话的培训, 推广双语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 不但要让幼儿掌握藏语的初步知识, 也要让不会汉语的幼儿掌握汉语会话, 突破语言障碍。
5. 加强幼教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师资队伍的质量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好幼儿园的重要条件。教育主管部门首先要向上级部门争取增加公办幼儿园的教师编制, 解决师幼比例失调的问题, 在给幼儿园分配、调入教师和幼儿园自身在聘请教师时要选择正规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 以便改善幼教队伍专业素质差的现状。要把幼教师资培养和培训工作纳入教师培养培训计划, 采取多种途径培养和培训幼儿教师, 努力提高幼教师资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 为甘南州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作贡献。
6. 加强幼教科研活动, 深化幼儿教育改革。
【德育教育发展探析】推荐阅读:
农村义务教育公平发展探析5则范文10-19
德育教育发展分析10-25
德育模式探析11-04
德育课程改革探析05-12
拓宽德育教育途径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07-25
大学生德育工作探析09-16
以辩证的视角探析创新德育方法06-06
德育在技校语文教学中渗透探析11-08
保险专业本科教育探析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