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学发展史研究

2024-08-21

中国数学发展史研究(通用11篇)

中国数学发展史研究 篇1

数学课程目标是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直接反映了数学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本研究选择20世纪下半叶到21世纪前10年我国中学数学课程一些代表性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为:“52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2年12月出版的《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63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有关文件起草的《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78大纲”(教育部1978年2月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87大纲”(国家教委1987年2月颁布的《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92/96大纲”(国家教委1992年8月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简称“92大纲”),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供试验用)》(简称“96大纲”));“01/03标准”(国家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01标准”),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简称“03标准”));“11标准”(国家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称“11标准”)).作为研究对象,从数学课程目标的体系结构、数学课程目标的内容陈述和数学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等3方面梳理课程目标发展变化的特点,探讨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1 新中国中学数学课程目标发展变化的特点

60年来,我国中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演变历程,呈现出以下特点.

1.1 数学课程目标的体系从简单的“双层”目标到层次分明的“多层”目标,目标的表述从“整体叙述”到“不断细化”

我国的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文本中对数学课程目标的陈述一般分为总目标、学段目标、科目目标、年级目标、单元目标、具体知识目标等不同层次,本研究中把这些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构成的系统称为课程目标体系.[1]

1949年以后,在学习苏联数学课程中我国采用“教学大纲”的名称.“52大纲”是移植苏联的教学大纲,包括初高中内容,由“说明”和“大纲”两部分组成.[2]“说明”部分包括总说明和分科说明.总说明中陈述了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即总目标;分科说明中,陈述了算术、代数、几何、三角的教学目的,即科目目标.“大纲”部分按年级陈述各科教学的内容要目,课时数等,没有单元目标或具体知识目标要求.“52大纲”陈述的课程目标为“总目标→科目目标”构成“双层”目标体系.“52大纲”的修订版“54大纲”与“56大纲”中对课程目标的表述与“52大纲”相同.所以,我国最早的中学数学教学大纲采用简单的“双层”课程目标体系.这种课程目标体系,使得课程目标抽象、模糊、缺乏操作性,在实施过程中也容易被忽视.

“63大纲”包括初高中内容,由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各科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等几部分构成.[2]在“教学目的和要求”部分,阐述了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即总目标,也阐述了初中、高中各阶段数学教学的要求,即学段目标.在“各科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部分,分别阐述了初中阶段代数、几何,高中阶段立体几何、代数、三角、平面解析几何的教学要求,即科目目标.“教学内容”部分只列出了各科目教学的内容和课时数,没有单元目标或具体知识目标.与“52大纲”相比,“63大纲”在课程目标表述上,增加了学段目标,采用“总目标→学段目标→科目目标”构成的目标体系.而且,“63大纲”的科目目标是与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分学段陈述的,使用了“了解”、“理解”、“掌握”、“运用”、“能够”、“熟练地计算”等表示程度的行为动词,比“52大纲”的目标具体、详细一些.

“78大纲”包括初高中内容,由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等几部分组成.[2]在“教学目的”部分阐述了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即总目标.由于“78大纲”要求“把精选出来的代数、几何、三角等内容和新增的微积分等内容综合成一门数学课”,所以,在“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部分,只是分初、高中阶段,分别阐述了初、高中阶段的教学要求,即学段目标.所以,“78大纲”对课程目标的表述,只有总目标和学段目标,没有分科目标,即采用“总目标→学段目标”构成的目标体系.“78大纲”的学段目标与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陈述,且使用了表示程度的行为动词,比“52大纲”、“63大纲”中的学段目标更为具体.

“87大纲”的结构与“78大纲”相同,但在目标表述上有改进.“87大纲”在“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部分,按学段分别陈述了初中阶段代数、几何的教学要求,高中阶段代数、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的教学要求,即采用“学段+科目”的形式表述目标.各科目教学内容按年级和单元(知识块)展开,且每一个单元之后,陈述对该单元的具体要求,即采用“年级+单元”目标.[2]“87大纲”采用“总目标→(学段+科目)目标→(年级+单元)目标”构成的目标体系.这是数学教学大纲中对课程目标表述方面的一大进步,使得数学课程目标更加清晰、具体,有利于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准确把握课程内容的难度和广度.

“92大纲”是针对初中阶段的教学大纲,其结构和对课程目标的表述借鉴了“87大纲”,采用“总目标→科目目标→单元目标”构成的目标体系.“92大纲”对科目目标和单元目标分“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4个层次进行阐述,并对总目标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以及“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这4个层次作了界定,这是“92大纲”在目标陈述上的一个突破,是在追求课程目标具体、明确、可操作方面迈出的一大步.“96大纲”是针对高中阶段的教学大纲,由于采用混合编排教学内容,所以,在课程目标表述上,没有科目目标,只有总目标和单元目标.

2000年以后我国将数学课程文件“教学大纲”改称为“课程标准”.“01标准”,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4部分构成,在课程目标呈现和表述上有了进一步发展.“01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分为3个学段,在课程目标部分阐述了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总体目标分层表述,先阐述了总目标,再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4个方面具体阐述总目标.学段目标也分4个方面进行阐述.[3]内容标准部分以“学段+领域”的形式呈现了各学段不同领域下的知识单元的目标要求,没有分年级的细目解释和知识单元下的具体知识内容,具体知识内容只是隐含在目标的表述中.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01标准”的修订稿(简称“11标准”)[4],“11标准”的课程目标体系与“01标准”相同.高中阶段的“03标准”在结构上与“01标准”一致.但是,由于“03标准”的课程结构是“模块、系列+必修、选修”的结构,因此在“内容标准”中对于不同模块和系列分别按照知识单元叙述其具体要求.[5]“01/03标准”的课程目标体系可以表述为:总目标→学段目标→知识领域(模块、系列)→单元目标.

可见,我国的数学课程文件中,数学课程目标体系逐渐出现多层次,目标表述不断细化,特别是增加了学段目标下的“年级+单元+具体知识”目标,使得目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大大加强.但是目标表述缺乏具体的细目解释,使得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对具体内容的目标落实存在一定困难.

1.2 数学课程目标的内容形成了从“双基”到“四基”、从“三大能力”到“五大能力”、关注情意发展的三大风格,内容表述从“重结果,轻过程”到“结果与过程并重”

教学大纲或数学课程标准文本中对课程目标内容的表述一般包括知识技能、能力、情意3方面,知识技能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能力包括基本能力、拓广能力,情意包括数学情意、一般情意.所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十基本能力+拓广能力+数学情意+一般情意”是数学课程目标内容的一个基本框架[1].本研究按照此框架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数学课程目标内容.

1.2.1 知识技能目标从“双基”到“四基”

我国数学课程的知识技能目标经历了从“基础知识”到“双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从“双基”到“四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过程.

“52大纲”提出“教给学生以数学的基础知识,并培养他们应用这种知识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所必需的技能和熟练技巧”.“63大纲”提出“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代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三角和平面解析几何的基础知识”.“78大纲”提出“使学生切实学好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87大纲”提出“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92大纲”提出“使学生学好当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96大纲”提出“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和概率统计、微积分的初步知识,并形成基本技能”.“01标准”提出“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03标准”提出“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数学概念、数学结论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11标准”提出“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

综上,数学课程的知识技能目标经历了数学的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52大纲”)→数学的基础知识(“63大纲”、“78大纲”)→数学的基础知识+数学的基本技能(“87大纲”、“92大纲”,“96大纲”,“01/03标准”)→数学的基础知识+数学的基本技能+数学的基本思想+数学基本活动经验(“11标准”)的演变过程.“11标准”明确提出“四基”,将“结果”与“过程”目标的关系理顺.

1.2.2 能力目标从“三大能力”到“五大能力”

我国中学数学课程的能力目标的发展变化从没有明确的能力目标到有明确能力目标,从基本能力目标到包含基本能力与拓展能力目标.

“52大纲”没有明确表述能力目标,但是从叙述中隐含了对学生数学计算、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63大纲”明确提出“培养学生正确而且迅速的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78大纲”提出使学生“具有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7大纲”提出“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2大纲”提出“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01标准”提出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11标准”在“01标准”基础上明确提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要求.“03标准”明确提出“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以及“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等拓展能力.

综上,我国中学数学课程目标中的能力目标经历了隐含“三大能力”(“52大纲”)→明确提出“三大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63大纲”)→完善和准确表述“三大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8大纲”,“87大纲”,“92/96大纲”)→明确提出“五大能力”(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交流与实践应用的能力”(“01/03标准”,“11标准”)的演变过程.能力目标的表述框架经历了“基本能力→基本能力+拓广能力”的变化,使得能力目标的内涵更加丰富,能力目标的层次更加清晰和完善.基本能力从“三大能力”到“五大能力”,增加了体现数学学科特点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具有时代特色的“数据处理”能力,体现了过程性要求,特别是增加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等体现过程要求的能力目标,表明能力目标更加关注过程性和个性化.

1.2.3 情意目标从宏观抽象到微观具体

我国中学数学课程目标中的情意目标发展变化从“一般情意”到“数学情意”,从“数学情意”到“一般情意与数学情意相结合”.

“52大纲”提出“教师在讲授数学的过程中,要贯彻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一般任务:形成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培养他们新的爱国主义以及民族的自尊心,锻炼他们坚强的意志和性格”.“63大纲”没有提出情意目标.“78大纲”提出“通过数学教学,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学生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学好数学的革命热情,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87大纲”提出“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92大纲”提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96大纲”提出“进一步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01标准”提出让学生通过数学课程“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11标准”延续了“01标准”的情意目标.“03标准”在数学情意方面比初中阶段强调“批判性思维习惯”的形成以及“祟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一般情意上比初中阶段增加了“钻研精神”、“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综上,我国中学数学课程的情意目标经历了“辩证唯物观+爱国主义+坚强意志”(“52大纲”)→“学好数学的热情+辩证唯物观点”(“78大纲”)→“学习数学的兴趣+学好数学的积极性+辩证唯物观点”(“87大纲”)→“良好的个性品质(动机、兴趣、意志、信心、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用数学的意识+辩证唯物观点”(“92大纲”,“96大纲”,“01/03标准”)的演变过程.在“01/03标准”中,将“创新意识”、“学习习惯”、“批判性思维习惯”、“祟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等列为数学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使得数学情意目标的内容更加清晰、具体和完善.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数学情意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

我国中学数学课程目标内容中的“双基”和“三大能力”是中国的特色,在“双基”和“三大能力”基础上发展为“四基”和“五大能力”是对这一特色的继承与发展.然而,从发展变化的过程可知,我国中学数学课程目标内容表述重“结果性目标”,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到80年代,都轻视“过程性目标”表述.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重视数学课程过程性目标表述,加强了拓展能力目标和数学情意目标表述,“01标准”特别是“11标准”在课程目标表述中寻找“结果”与“过程”的平衡点.

1.3 数学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从“社会本位或知识本位”转向“以学生本位为主,兼顾知识本位与社会本位”

数学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是指在数学课程目标表述中所反应的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一般地,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有3种:社会本位、知识本位和学生本位[1].从上述我国中学数学课程目标体系结构与内容表述的分析中,可以折射出20世纪下半叶我国中学数学课程目标发展过程中对“社会本位”、“知识本位”与“学生本位”3种课程价值取向之间关系的处理.

“52大纲”的课程目标内容着重于知识目标的表述,在“说明”中还提到“数学教学应当保证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毕业生普通教育所必需的足够的数学知识”,没有明确的能力目标叙述.该课程目标以知识目标为主体,体现了知识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占主导.“63大纲”的课程目标表述主要围绕数学知识内容,强调了“双基”,明确了“三大能力”的培养,仍然是知识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占主导;“78大纲”的课程目标提出“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学好数学”并且强调“使学生切实学好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体现了知识本位与社会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占主导;“87大纲”中的数学课程目标延续了之前注重知识本位、社会本位的课程价值传统,在课程目标中开始考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积极性”,“92/96大纲”的课程目标表述中受到社会发展和教育科学发展的影响提出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动机、兴趣、意志、信心、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并且在“双基”上提出将数学的思想方法纳入基础知识之中,课程目标开始关注学生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直到“01/03标准”的课程总目标体现“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特别是“03标准”明确提出“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的目标表述,课程目标表述也以学生为行为主体,体现了以学生本位为主,注重社会本位、知识本位的相互协调.

综上,我国中学数学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在发展过程中,从“52大纲”到“78大纲”,“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缺失,从“87大纲”到“11标准”,逐步关注“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较为全面地考虑了“社会本位”、“知识本位”和“学生本位”的平衡.

2 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2.1 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具体明确,将学段目标、知识领域目标、年级目标、单元目标、具体知识目标结合起来

20世纪下半叶我国的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体系表述不断细化,追求具体明确的目标表述的做法是我国数学课程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的一条有益的经验,在当今数学课程改革中应当予以继承.

“01标准”中陈述的课程目标是学段目标,无年级目标,也没有分年级的细目解释,而且没有具体列出知识单元下的知识点,知识内容隐含在目标的表述中.“11标准”仍然保持了“01标准”的目标体系,没有年级目标.这是“标准”的一个特点,为教学和教材编写留有充分的空间.但是,这种目标体系需要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将学段目标要求分解成年级乃至学期目标要求,这对教师和教材编写者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尤其是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将学段目标要求分解成年级、学期目标甚至单元(章节)目标要求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从而使得“标准”对教学的指导作用难以充分发挥,这也是许多教师不愿意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的原因之一.这种现象与教师的习惯以及以往大纲的目标表述有关.“87大纲”之后的教学大纲中,小学大纲按年级呈现教学要求,按年级或学期呈现具体教学内容;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按科目呈现学段教学要求,在列出具体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后,按知识单元呈现具体要求,由于某个知识单元或知识点在哪个年级或哪个学期学习是确定的,所以,这实际上已经表述了每个学期或年级的目标.数学教师已习惯于大纲对各年级教学内容与要求的详细规定.因此,“标准”今后修订应当考虑在设置学段目标的同时增加年级课程目标并对年级目标举例进行解释,以便教师既能准确理解和把握每个学段的课程目标,又能清楚每个年级的课程目标,增强课程标准的指导性.

在这方面,台湾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数学学习领域》(简称“台湾纲要”)中对课程目标的表述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台湾纲要”将数学课程内容划分5个主题并确立了各个主题的能力指标,并将能力指标细化为学段能力指标,又将学段能力指标细化为该学段内不同年级、不同主题的年级能力指标[6].这种表述课程目标的方式也是经历了一个波折才得以确定的.台湾1998年颁布的九年一贯暂行纲要中,为增大教师灵活处理教材的空间,只列举出各个学段的能力指标,而没有年级能力指标,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却由于教学目标要求不清无法把握所教年级的能力指标,这一点与大陆目前的“标准”情况类似.为改变这种状况,2003年颁布的“台湾纲要”增加了分年细目与诠释,既有各个主题的能力指标,又有分段能力指标和年级能力指标,并有分年细目内容的诠释与举例说明,这样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每一主题在整个九年一贯教育阶段、每个学段、每个年级的能力指标,数学课程目标明确清晰.

因此,数学课程改革要继承我国数学教学大纲中具体明确的目标表述的做法.在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当具体明确,将学段目标、年级目标、知识领域目标、知识单元目标、具体知识目标结合起来,以便于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

2.2 课程目标内容的表述应继承重视“结果”的传统,“结果”目标与“过程”目标并重

20世纪下半叶,我国的中学数学课程重视作为结果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但对数学过程性知识关注不够.这不仅表现在数学课程目标内容的表述中,也表现在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关注结果性知识的典型体现是“双基”.注重“双基”是我国数学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我国数学课程目标内容表述方面的传统.特别是,在“92大纲”中,对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作了解释.如,初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包括初中代数与几何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等,以及由其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初中数学教学要培养的基本技能是: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来进行运算、作图或画图、简单的推理.这里的基本技能主要是指数学的运算、操作、推理等技能,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应用技能有区别.实际上,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应用技能应当是比数学基本技能高层次的技能,不仅要用到数学基本技能,还涉及其它方面的技能,如建立模型的技能等.

1949年以后,我国逐步形成了数学教学大纲的基本框架: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在1949年之前的“课程标准”和1949年之后的“教学大纲”中,教材大纲与教学内容都是重要的内容,而且是“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文本中篇幅最大的部分.教材大纲与教学内容部分在呈现方式上,都列出了具体的数学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而且知识点越来越具体到列出所要学习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等.这对于教材编写者和教师把握数学课程的结果性知识提供了便利,是一个好的传统.

数学新课程秉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关注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以及实际问题的联系,关注学生的数学活动以及刻画学生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这是数学新课程的创新.但是,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在突出“过程性目标”时,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等“结果性目标”的关注与以往大纲相比有所减弱.比如,“01标准”在内容标准中,没有明确列出知识单元和知识点,而是将知识内容隐含在目标的表述中.这对教师教学和教材编写带来不便.教师从课程标准中不能明显看到各部分要学习的数学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等知识内容,教学中容易产生“轻视知识”现象,这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引起争议的,个重要原因.

2005年启动的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对于“结果性目标”给予了应有的重视.标准修订过程中,在史宁中教授的主持下,对数学课程为什么要关注“过程”的问题做了一些思考和研究.史宁中教授在“《数学课程标准》的若干思考”一文中,从衡量教育好坏的标准—一“是否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否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这一基点出发,通过逐层推理分析,得出中国基础教育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国家发展需要方面只做好了50%,而这50%主要表现在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演绎思维的训练方面.另外需要做好的50%是“过程”的教育,主要表现在创造性活动经验的积累和归纳思维的训练方面.中国的基础教育要成为好的教育,就要力争做好100%,即,要保持重视“结果”教育的传统,同时做好“过程”教育[7].这种思想已经体现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修订中.如,“11标准”在数学课程总目标表述上提出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基”目标,就是对“双基”目标的继承和发展.在基本理念的表述、学段课程目标和具体课程目标的表述上也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给予重视.但是,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在内容标准的呈现上,仍然是将知识内容隐含在目标的表述中,未能清晰地呈现出具体数学知识内容与要求.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怎样才能清晰、具体的呈现出知识内容与要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往数学教学大纲(数学课程标准)中直接列出知识点的方式未必可取,因为在有具体目标的情况下,这种表述方式容易出现重复.在这方面,“台湾纲要”中课程目标的表述方式可供借鉴.“台湾纲要”中也是将知识内容隐含在具体目标的表述中,没有专门列出知识点.但是,在每一个具体目标之后根据情况附有说明,说明中反映出了具体知识内容.如,在目标“能熟练符号的代数操作”后,给出的说明为:能理解并能以符号表征交换律、分配律、结合律等的运算,例a×b=b×a,a×(b+c)=a×b+a×c,xy+x=x(y+1);能对算式中相同的文字符号、常数进行合并或化简;应注意1×x和(-1)×x可分别简记为x和-x;能化简如2x-y+5x+2y+1的式子.再如,在具体目标“能理解梯形的意义与性质(包含梯形中线性质)”后,给出的说明为:理解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才称为梯形;理解两腰等长的梯形称为等腰梯形;理解梯形两腰中点连线称为梯形中线,梯形中线长=(上底+下底)÷2;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或中线长×高.这种表述目标的方式,虽然没有专门列出知识点,但是通过说明明确了此项目标中的具体知识内容和要求,同时也使得目标更加清晰,具有可操作性.

总之,课程目标的表述要继承重视“结果”的传统,“结果”目标与“过程”目标并重,以便教师和教材编写者准确把握课程目标要求,使“标准”的指导作用真正落到实处.

2.3 数学课程目标应当体现以“学生本位”为主的“学生本位”、“知识本位”、“社会本位”三位一体的价值取向

20世纪下半叶,我国中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了知识本位、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曾一度弱化“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1952年,我国开始全面学习苏联,大规模移植苏联的教育,而苏联的中小学数学课程以系统的学科知识传授为特点.因此,“52大纲”的课程目标是简单的“双层”结构,在“大纲”部分主要是对“双基”内容的表述,这体现了知识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占主导.“63大纲”的课程目标内容表述上继续关注学生智力培养,并且在“双基”基础上明确提出“三大能力”,这仍是体现知识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占主导.文革结束后,我国的中学课程关注社会进步和国家建设的需要,“78大纲”的课程目标体现社会本位与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占主导.之后的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都很好地体现了“知识本位”与“社会本位”这两种价值取向.

然而,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课程研究的深入,研究者杜威(Dewey)、拉格(H.Rugg)、波特(B.H.Bode)、塔巴(H.Taba)、泰勒(R W.Tyler)都认为社会、知识、学生是确定课程目标的三个依据[8].特别是,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了“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这样的观点突出了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与认知水平,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应该区别于作为一门科学的“数学”.这些研究都表明,数学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学生本位”、“知识本位”和“社会本位”的“三位一体”.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教育开始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数学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开始关注“学生本位”.“87大纲”的课程目标表述中提出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和“辩证唯物观点”,体现注重社会本位、知识本位价值取向的同时,开始关注“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92/96大纲”和“01/03.标准”提出了学生的拓展能力目标,并且提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动机、兴趣、意志、信心、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用数学的意识”和“辩证唯物观点”,特别是“01/03标准”和“11标准”在课程目标表述上以学生本位为主,注重社会本位、知识本位的相互协调,体现了“三位一体”的数学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我国数学课程60多年的发展变化历程表明:中学数学课程目标体系和内容从过分强调数学教育的智育价值向智育价值和应用价值统一的方向发展,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课程目标所体现的价值取向从“社会本位”、“知识本位”转向“社会本位”、“知识本位”与“学生本位”相结合.因此,我国今后的数学课程改革中,数学课程目标不能简单的做加法,不断增加课程目标条目,而应该厘清数学课程目标体系、内容以及所体现的价值取向,构建更加合理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数学课程目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吕世虎.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2]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数学卷)[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教育部(台湾).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数学学习领域[S].台北:教育部,2003:19-24,152,162.

[7]史宁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若干思考[J].数学通报,2007,(5):1-5.

[8]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8,99.

中国数学发展史研究 篇2

中国校外数学培训市场深度调研及重点企业发展分析报告(2013年)

中国行业报告网

二、报告内容介绍

第一章 2010-2011年中国数学培训产业发展情况综述

第一节 2010-2011年中国数学培训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一、2010年中国数学培训市场规模分析

二、中国数学培训市场发展的特点

三、中国数学培训市场的投资主体

四、中国国内数学培训机构师资组成五、中国国内数学培训机构教学设备投入分析

第二节 2010-2011年中国数学培训规模机构对比分析

一、经营方式分析

二、教学模式的对比

三、教学服务的对比

四、市场推广的对比

五、促销和公关的对比

六、扩张思路的比较

第三节 2010-2011年中国数学培训产业发展中问题与机遇

金石为开

精诚所至

一、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二、在问题中飞速发展

第二章 2010-2011年中国数学培训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10-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指标及影响分析

一、2010-2011年中国gdp增长情况分析

二、2010-2011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析

三、2010-2011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分析

第二节 2010-2011年中国数学培训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中国培训行业相关政策

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

三、国家整顿教辅出版市场带给数学培训行业的影响

第三节 2010-2011年中国数学培训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一、2010年中国人口规模及结构分析

二、2010年城镇家庭教育费用支出情况

三、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改革、教育评价方式的变革推动数学培训产业发展

四、英语培训机构的大洗牌,促使数学成为培训机构新的增长点

第四节 2010-2011年中国数学英语培训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一、多媒体技术将给数学培训业带来新的活力

二、情景互动式教学模式将得到有利的发展

三、教科研的力量对于中国数学培训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第三章 2010-2011年中国数学培训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第一节 2010-2011年中国数学培训行业特点分析

一、引进数学培训成为潮流

二、数学培训市场发展新理念

三、数学培训与其他学科培训的不同

第二节 2010-2011年中国数学培训行业地域战略分析

一、地域战略格局分析

金石为开

精诚所至

二、地域条件分析

三、地域战略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节 2010-2011年规模机构数学培训情况分析

一、规模机构举办数学培训的swot分析

二、规模机构举办数学培训的具体策略分析

第四章 2010-2011年中国大陆数学培训行业市场运行状况分析

第一节 2010-2011年中国大陆数学培训行业市场新动态

一、北京“佳一数学”强势布局全国数学培训市场

二、日本“公文数学”进驻上海、广州

第二节 2010-2011年中国数学培训供求格局现状分析

一、需求空间继续增长,数学消费市场初步形成二、数学培训开始向低年龄段拓展、中学数学培训兴起

三、需求产品多样化品牌越来越重要

第五章 2010-2011年中国数学培训细分市场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 学龄前数学培训

第二节 中小数学培训

第三节 高端数学培训

一、数学培训走向高端数学培训

二、新东方进军数学培训

三、个性化需求衍生高端数学培训

第四节 在线远程数学培训(台湾)

第六章 2010-2011年中国数学培训市场消费者需求特征调查分析

第一节 2010-2011年中国数学培训市场消费者需求变量分析

一、人口统计变量分析

二、地理变量分析

三、心理变量分析

第二节 2010-2011年中国数学培训市场消费者需求特征分析

金石为开

精诚所至

一、消费品牌偏好

二、市场消费偏好

三、消费影响因素

来自:http://

第三节 未来中国数学培训市场消费者需求分析

第七章 2010-2011年中国数学培训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2010-2011年中国数学培训市场竞争现状分析

一、数学培训竞争力分析

二、数学培训企业并购案例分析

第二节 2010-2011年中国数学培训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品牌集中度分析

二、区域集中度分析

第八章 2010-2011年中国大陆以外部分数学培训机构综合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 日本公文教育

一、企业整体概况

二、发展战略分析

三、营业规模分析

四、业务范围分析

五、教学内容分析

六、师资力量分析

七、市场策略分析

八、综合竞争力分析

第二节 台湾mpm数学

一、企业整体概况

二、发展战略分析

三、营业规模分析

四、业务范围分析

金石为开

精诚所至

五、教学内容分析

六、师资力量分析

七、市场策略分析

八、综合竞争力分析

第三节 瑞思学科数学

一、企业整体概况

二、发展战略分析

三、营业规模分析

四、业务范围分析

五、教学内容分析

六、师资力量分析

七、市场策略分析

八、综合竞争力分析

第九章 2010-2011年中国大陆数学培训行业企业综合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 学而思数学

一、企业整体概况

二、发展战略分析

三、营业规模分析

四、业务范围分析

五、教学内容分析

六、师资力量分析

七、市场策略分析

八、综合竞争力分析

第二节 佳一数学

一、企业整体概况

2013-2018年中国校外数学培训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二、发展战略分析

三、营业规模分析

四、业务范围分析

金石为开

精诚所至

五、教学内容分析

六、师资力量分析

七、市场策略分析

八、综合竞争力分析

第三节 安博数学

一、企业整体概况

二、发展战略分析

三、营业规模分析

四、业务范围分析

五、教学内容分析

六、师资力量分析

七、市场策略分析

八、综合竞争力分析

第四节 清华少儿数学

一、企业整体概况

二、发展战略分析

三、营业规模分析

四、业务范围分析

五、教学内容分析

六、师资力量分析

七、市场策略分析

中國校外數學培訓市場深度調研及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報告(2013年)

八、综合竞争力分析

第五节 巨人奥数

一、企业整体概况

二、发展战略分析

三、营业规模分析

四、业务范围分析

五、教学内容分析

六、师资力量分析

金石为开

精诚所至

七、市场策略分析

八、综合竞争力分析

第十章 2013-2018年中国数学培训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2013-2018年中国数学市场前景预测

一、数学培训市场发展迅速前景广阔

二、中国数学培训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三、中国考前(小升初、中考)数学培训行业发展趋势

四、中国数学培训人群将向两端拓展

五、在线数学培训市场将会快速扩张

第二节 2013-2018年中国数学培训市场前景与趋势分析

一、数学培训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二、中国数学培训的趋势特点

三、数学培训连锁加盟成趋势

四、具有特色教学模式的数学培训成为新热点

第三节 2013-2018年中国数学培训市场盈利预测分析

第四节 2013-2018年中国数学培训提升竞争力策略分析

zhōngguó xiàowài shùxué péixùn shìchǎng shēndù tiáo yán jí zhòngdiǎn qǐyè fāzhǎn fēnxī bàogào(2013 nián)

第十一章 2013-2018年中国数学培训行业投资前景预测分析

第一节 2010-2011年中国数学培训行业投资环境分析

第二节 2013-2018年中国数学培训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数学培训市场投资优势分析

二、数学培训投资机会分析

第三节 2013-2018年中国数学培训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第四节 2013-2018年中国数学培训市场投资建议

图表:1:中国数学培训市场投资主体结构情况

图表:2:中国国内数学培训机构师资组成情况

图表:3:佳一数学全国布局情况

金石为开

精诚所至

图表:4:2010年全国不同年龄层校外数学培训市场需求规模

图表:5:2010年全国不同教育水平校外数学培训市场需求人数规模

图表:6:全国不同收入水平校外数学培训年人均消费需求情况

图表:7:2010年不同城市类型校外数学培训消费需求规模

图表:8:2010年不同消费者校外数学培训心理变量影响程度分析

图表:9:产业竞争力因素

图表:10:日本公文教育

图表:11:台湾mpm数学

图表:12:学而思国际教育集团

图表:13:学而思教育集团师资结构

图表:14:动态数学教学法

图表:15:安博教育集团

图表:16:安博在国内教育机构分支

图表:17:巨人教育集团

略……

欢迎访问:中国行业报告网 http://

金石为开

精诚所至

关注《中国校外数学培训市场深度调研及重点企业发展分析报告(2013年)》的客户还关注了:

 2013年中国幼儿园(幼教)行业发展回顾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中国高端英语培训行业深度研究及未来走势预测报告(2008-2018年) 2013-2018年中国教育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08-2012年中国校外数学培训行业发展回顾及2013-2018年走势分析报告  中国教育软件市场深度调查研究与投资策略分析报告(2013-2018年) 2013-2018年中国校外数学培训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13-2018年中国会计培训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未来走势预测报告  2013-2018年中国法律培训市场调查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13-2017年中国教育与培训行业现状研究及未来走势分析报告  2013-2018年中国舞蹈培训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投资风险预警报告  中國校外數學培訓市場深度調研及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報告(2013年)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调查分析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3-2017年)

中国书法的发展研究 篇3

不仅仅是学者、评论家在议论,中国书协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极具影响力的国家级展览、评奖中,加上了文化素质考核一项:光写一手好字还不行,还需要看看文化素质的深浅。导向很明确:通过强制性的手段倡导书家重视文化素质的积累。从当前的现实来看,书法家的文化素质下降似乎成为一种必然。

首先是书法的实用根基被严重削弱,甚至是釜底抽薪式的连根斩除。不用再反复地说科举被取消,那已经是清末,很遥远的事情了。就说现在,电脑的普及应用,我们连硬笔字都已经懒得去写。过去,人与人的交往,书信是其中重要的沟通方式,现在,全国邮政系统信函的业务大为萎缩,一个电话,一个短信,什么都解决了。现在的青少年,不必说拿古人那一套复杂繁琐的称谓去写信,估计有的连“此致、敬礼”放在哪里可能都很陌生。十几年前书法家们都有一个很重要的用武之地:书写牌匾,但这几年,这点活也用不着书法家去干了,因为电脑上舒同、启功、刘炳森等众多书家的字体都已按照一定的造字组合程序输入到计算机里面,人们想需要谁书写的牌匾,在电脑上直接打印即可,要什么体有什么体。

根基的削弱,最明显的现象是书法的从事者与受众都在大幅度的锐减。有的人说,中国书协会员六、七千人,泛滥成灾。我看,如果与中国的人口总数相比,只能说书法家在人群里还是“稀有动物”,比例太小了。沈鹏先生在一次政协发言中,也提到相关的问题:“书法迎来了历史上不曾有过的特殊的‘书法热’时期。这种‘热’主要是在专业圈内,年轻化和专业化在增强。而在圈外,书法一方面有不少的爱好者,一方面也在降温。”③这一理性、冷静的观察很现实的说明了当代书法的发展现状。是的,在书法家们对刚刚公布的某一条评审规则争论得面红耳赤的时候,一个普通的社会人第一可能不知道,第二可能知道了也不关心,第三可能惊诧于书法家何苦如此“较真”。

此外,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陌生,导致了整个国民性的审美能力的下降和欣赏品味的降低。笔者曾经非常偏激地认为:当代书坛目前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由于近一个世纪以来对传统的破坏从而引发的是非颠倒、雅俗不辨、美丑不分、观念混乱、价值失落这一现实问题。

以建筑为例,四合院是北京建筑的典型形象,古代皇城则是中国建筑的辉煌之作。建国后,我们先把城墙拆了,除了文化学者的几声叹惜,老百姓拆得热火朝天,那时候,没有多少人心疼。改革开放以后,百姓富裕了,要求改善居住条件,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高楼大厦、立交桥的确反映了北京的现代化进程,但走到欧洲考察的人们才发现,西方,现代化并不意味着高楼的林立、拥挤与喧嚣,等我们想起来保护的时候,很多东西已经不复存在。

以现实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所面临的生存危机以及被西方强势文化占领阵地的可能性最大。一是中国文化劫后余生,身受重创;二是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熟稔与认同远不如上个世纪;三是西方文化对世界各个角落的渗透占领,前所未有;四是还有相当多的国人对中国文化仍然不知呵护,有的变本加厉,短期行为,刻意追求“创新”,力图实现所谓的“现代化”。这是令我们忧心忡忡的一面。

以目前大的社会环境来看,仅靠某所高校培养数十名研究国学的专业学生,仅靠名家们的强烈呼吁,中国文化的振兴,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样,高等院校每年招生一批书法专业学生,也不能从根本上扭转目前的局面。我们也不需要它“立竿见影”,人文研究,需要长期的积累。以历史的经验来看,某种艺术的自觉式的繁荣,既得力于国家的昌盛、经济基础的雄厚,又往往依赖于政府的支持和推动,这其中包括政策的扶植,比如教育的投入。同样,以目前的文化环境来看,短期内,使书法家们个个吟诗填词、饱读诗书也是不可能的事情。现代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书法家不可能样样皆能;现代的社会发展节奏越来越快,书法家不可能个个坐下来终日看书;现代的社会生存需求,也决定了书法家和他人一样,奔波劳碌,换取功名,否则就不能养家糊口。一句话,书法想回到古代社会中的文化环境中去,纯属梦想。因而,我也就不赞同某些学者对古今文化环境的厚古薄今式的评价。只批判现实,并不一定起到解决问题的作用。

关注书法发展的文化大环境,立足现实考虑问题,也许会使我们少一点盲目的冲动和激情,少一点抱怨和睚眦必报,多一点宽松理解,多一点自由与和谐。看一看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现实性的问题需要解决:书法创作上继承的任务远未完成;一些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初见成效,但还有待巩固和深化;一些中青年书家,在实践上承接民国、建国后书法发展的大势,有的在某些领域,不让前贤,但整体性的风格还不够稳定;在理论研究上,实践与理论的脱节一直未能根本解决,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价值还没有充分体现;在人才培养上,书法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但在实施、操作过程中,常有漏洞;在书法人文环境的培育上,真正的艺术批评氛围还没有建立,和文学、美术相比,还有着不小的距离;在市场的运作上,也缺少相应产业发展模式,基本上处于多元无序状态。等等。

中国数码钢琴的发展史研究 篇4

很多优秀的钢琴师在93年参加了上海的全国数码钢琴研讨会, 并且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李吴罕娜教授介绍了数码钢琴的新式键盘教学, 把理念深入了我国数码钢琴的启蒙教学案中, 这些丰富而新颖的教学方式对我过的音乐界有着极大的影响, 因此数码钢琴的概念也渐渐深入了生活中的音乐需求中, 主要是数码钢琴的教学显示出它的现实性和创新性以及灵活多变的优越性。因此, 引起了我国钢琴教师的极大兴趣, 开始了对数码钢琴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数码钢琴在我国的兴起

数码钢琴自从进入我国的市场, 广泛的被各个领域所认可采用, 渗透在音乐的方方面面, 并且, 人们也逐渐开设了实践性的科目以针对数码钢琴课的教学, 不仅仅是音乐师范类院校的必须课, 现在很多的学校都已经开设了数码钢琴的辅助科, 并且, 出了专门的钢琴学校之外, 在一些启蒙幼儿园, 中小学艺术培训班, 艺术类高等院校、技术型学校, 职业技术类院校以及音乐厅, 文化宫, 艺术展馆等等都开设了和数码钢琴相关的课程教学或者是宣传, 因此这说明数码钢琴在我国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很多方面, 并且也逐渐深深被我们的文化范围所吸收接纳, 融合了我国的民族音乐特点, 朱建成哦了一种新型的、受欢迎的、易于接受的演奏方式, 现在经过统计, 全国各地应该已经有几百家单位场所已经投入使用数码钢琴演奏, 并且进行了广泛的宣传, 让数码钢琴被更多人所知道, 所学到, 所欣赏到。这是数码钢琴在我国初步兴起的状态。

二、数码钢琴在我国的现状

笔者在山东师大音乐学院自1994年建立数码钢琴教室, 现在数码钢琴在教学中已经被广泛投入使用演奏, 并且对于数码钢琴的特点以及创新的形势和技术, 各个方面我们都做了深入的研究和长期经验的积累, 现在国内的很多全日制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也开设了数码钢琴课程的教学, 用集体教学的模式向他们展现数码钢琴的魅力和特点, 并且在数码钢琴兴起后, 引起了我国音乐界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他们积极学习, 吸收新鲜的演奏技术, 并且不断钻研讨论并进行总结, 得出了很多优秀的数码钢琴研究结果, 这些各种研究技术成果也随着数码钢琴的发展不断发展起来, 百花齐鸣般热烈, 也是我国数码钢琴在初步路程上迈出的至关重要的步伐。关于数码钢琴教育的文章现在也越来越多, 各大的报纸、杂志、权威媒体等都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数码钢琴的研究成果进行发表、宣传、扩散, 让国内更多的人对数码钢琴产生兴趣, 并且能够吸收更多的人来投入研究, 争取更大程度上将我国的数码钢琴技术推上一个新台阶。因此, 这种状况还是十分可喜的, 这说明我们的音乐能够容纳和包含新的局面和新的模式, 能够灵活运用各种音乐媒体进行演奏, 我们的音乐实力也是相当可观的, 因此, 这就需要音乐人一起努力研究, 争取将数码钢琴的技术在我国发扬, 取得更多的优秀成果。

数码钢琴之所以可以如此受欢迎并且易于接受和认可, 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它不仅仅有着和普通钢琴一样的7个8度的键, 这些键用于平时钢琴课上的作品演奏, 演奏示范以及演奏的学习, 在数码钢琴有着传统钢琴浑厚优美, 回档不觉的音色特点之外, 还有更加多功能的选择和音色的不同范围, 这就是数码钢琴比传统钢琴优越的地方, 它能够使弹奏着在弹奏时有着更多的音色选择和音色结合, 还能够满足很多不同角度的音乐演出, 甚至来源于别的乐器的特点, 比如管风琴、颤音琴、合唱等, 这些效果明显使得钢琴不在简简单单是单调的钢琴曲, 而是融合了多元化多种风格的整体奏鸣曲, 这就大大的综合了音乐的广度, 它不仅仅可以以假乱真客串别的乐器, 并且还能够运用自如进行叠加, 结合, 形成合奏的效果, 用不同的技术, 不同的力度, 就可以将原本简单的钢琴曲演奏成多种音色, 多种风格相结合的奏鸣曲, 将音乐的张力和表现力充分地扩大化, 整体化, 能够将各个部分相融合, 并且可以佩戴耳机, 进行不必要的相互干扰, 这些优越性就决定着数码钢琴将很快取代普通钢琴的单调, 成为新时代音乐钢琴发展的主流, 并且将键盘的技术极大的发挥完美, 带动了键盘教学的进步, 数码钢琴由于具有数码便捷的特点, 各种曲子的演奏都简而易懂, 易学易操作, 品质优良且性能稳定, 因此社会各界都青睐数码钢琴的优势, 它也能够渗透到社会各界投入使用演奏, 将数码钢琴的魅力展现在我们面前, 让大家欣赏到多元化音乐的结合。给人们的生活领域增添了很多情调。

三、在我国普及数码钢琴被的发展

由于种种优势的被接受和被认可, 数码钢琴在国内的发展可谓是极其迅速, 已经被社会各个层次普遍接受, 这也体现了, 数码钢琴的运用代表着世界音乐艺术多元化发展的相互融合和相互接受是历史的必然走向, 也是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形势的大势所需, 艺术也是离不开时代潮流和形式的, 并且, 这也说明我国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也提高了很多, 因为数码钢琴的被认可和被运用体现着社会广大公众的品味需求也是在提升的, 因此, 这需要国民具有着一定的艺术欣赏水平和较高的艺术素养, 在艺术院校内专门的钢琴课上, 数码钢琴被运用教学, 取得良好的反应。一些生活公共场合需要数码钢琴演奏来制造一种氛围和艺术境界, 因此处处离不开数码钢琴发挥价值的舞台, 现在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有着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 因此很多学校也开设了音乐课, 相应的让学生能够了解数码钢琴, 欣赏数码钢琴, 就连老年人也能够收到数码钢琴的教育, 可以娱乐生活并调节省心发展的平衡, 数码钢琴的道路可谓是越走越宽。

就现在数码钢琴的教学模式而言, 实际上是传统音乐教学手段和高科技数码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这两者互相依存, 并且互相扶助, 钢琴学习在初级阶段可以尽量使用数码钢琴, 因为它综合能力强, 能够满足初学者的各方面起步需要, 在取得基础上的进步之后, 慢慢结合普通钢琴去融合演奏, 这样就能够完全接受了数码钢琴的灵活演奏, 逐步进入不同阶段的钢琴演奏学习。教师在教学时, 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去针对性展开教学, 比如键盘的细节教学, 可以将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类教学, 从而缩短他们之间的差距, 争取全面发展。数码钢琴由于采用集体教学的模式, 所以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教学, 在我国已经被推广并渐渐形成了惯性模式。在课程实施, 以及教材特点, 实践研究等方面还需要教师作进一步的探讨, 才能够完善数码钢琴的教学。并且要调整教学的模式, 让学生能够对数码钢琴的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结语

社会的不断发展, 艺术的不断发展成就了数码钢琴将会有着更加绚丽和宽广的舞台, 在我国能够更多更广的普及, 因此我们应该潜心研究数码钢琴的技术和内涵, 能够结合我国的特点去用数码钢琴这一新型音乐媒介慢慢开阔人们的视野, 推进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 让这种音乐的魅力散发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从基层开始, 将数码钢琴的教学走向完善化道路, 共同开拓音乐界的新里程。■

摘要:上世纪九十年代数码钢琴作为高科技音乐产品被引入我国, 现在已经成为教学中流行的演奏媒体, 数码钢琴作为一种新的音乐媒体, 有着很强的灵活性和时代适应能力, 并且具有较为优良的演奏功能, 并且, 随着数码钢琴的发展, 就使得原本的传统钢琴的演奏产生了必要的转折和变革过程, 现在数码钢琴在国内和国际都渗透了音乐艺术的很多领域, 在各种场合, 各种条件下都能用到。也证明恶龙数码钢琴师非常实用, 有着创新的优点, 现在兴起的电子音乐和数码钢琴产生了良好的的结合, 并且在日常的演奏中也发挥了出色的效果, 所以, 数码钢琴的发展将推动我国的音乐更加创新化, 多元化向璀璨的未来走去。

关键词:数码钢琴,发展史,研究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2]高晓光.钢琴艺术百科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1.

[3]袁善琦.音乐教学技能.华中大学出版社, 2002.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实证研究 篇5

[摘 要] 从实证角度建立了中国服务贸易、货物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模型,检验得出我国服务贸易与GDP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货物贸易出口的贡献。

[关键词] 服务贸易进出口 经济增长 协整关系

一、引言

目前,发达国家已经进入服务经济社会,而我国的服务经济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到2010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4000亿美元”的发展目标。

随着我国全面加入WTO,我国如何迎接这个“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发展服务经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二、中国服务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宏观经济数据往往都是非平稳的,应用古典回归计量方法所得到的估计量可能是有偏的,进而造成错误的回归结果。20世纪80年代恩格尔—格兰杰(Engle-Granger)提出了可对非平稳时间序列进行协整分析的计量方法。

1.指标的确定和样本的选取

选择1985年~2005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DP)、服务贸易出口额、服务贸易进口额、货物贸易出口额和货物贸易进口额五个指标。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根据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平衡表》计算得出。国民生产总值、货物贸易进出口额来源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按美元计算。

为了消除各指标存在的异方差问题,将上述五个指标取自然对数,取对数后各指标分别表示为:国民生产总值:lngdp;服务贸易出口额:lnse;服务贸易进口额:lnsi;贸易出口额:lnge;贸易进口额:lngi。由于篇幅关系,不能列出各指标原值,

2.单位根检验

在进行各指标的协整关系检验之前,首先要确定各个指标的平稳性。采用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检验进行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ADF的检验结果见表1,取对数后的各指标均不能在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有单位根的原假设,即各指标是非平稳的。而其一阶差分后值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了有单位根的原假设,因此取对数后的各指标均是I(1)单位根的时间序列。

表1 ADF单位根检验

注:*、**、***分别表示在10%、5%、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有单位根(非平稳)的原假设。

3.协整检验

为了克服小样本条件下EG两步法参数估计的不足, Johnsen和Juselius提出了自回归模型VAR,即建立VAR(p)来估计模型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得到一个有效无偏估计量。

使用极大似然估计法检验经差分修正后的模型时对滞后量比较敏感,所以在滞后期数的选择上,本文参照赤池信息准则AIC(Akaike info criterion)和施瓦茨准则SC(Schwarz criterion)。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AIC和SC准则检验结果得出滞后量为2。

表2 滞后量检验(*表示准则选择的结果)

用JJ(Johansen-Jusdius)迹统计量协整检验法得知五个指标存在2个协整方程,用Eviews 5.1計算协整关系,标准化后各指标的协整方程如下(括号内为各变量的标准误差):

LNGDP=7.68+5.41*LNSE-2.78*LNSI+1.29*LNGE-3.01*LNGI

(2.77941)(1.46836)(0.80763) (1.97499)

从协整关系来看,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出口跟经济增长正相关,而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进口跟经济增长负相关。长期来看,结果表明,lnse关于Ingdp的长期弹性为5.41,表示如果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每增长1%,我国GDP会增长5.4%左右。lnge关于Ingdp的长期弹性为1.29,如果我国货物贸易进口总额每增长1%,我国GDP会增长1.29%左右。因此,每单位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货物贸易出口的贡献。

4.Granger因果检验

协整检验显示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这种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Granger(1969)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 根据AIC 和SC最小化准则,在进行Granger检验时本文选取滞后期为2,各指标的Granger因果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

从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在5%置信度上服务贸易出口、货物贸易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而服务贸易进口、货物贸易进口和国民生产总值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出口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反之不成立。

三、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对策

1.发展服务贸易出口,扭转服务贸易逆差

从协整模型来看,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大于货物贸易出口。发展服务贸易有利于我国改变目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改变“三高一低”粗放的局面。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还较低,服务贸易总体逆差,增长不稳定,国际市场占有率低,贸易竞争指数小。而服务贸易状况代表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分工中所处的地位,因此,我们要重视服务产业的出口。培育和发展我国服务产业,大力开发国外市场,增加服务出口,提高我国GDP的服务出口弹性,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来说,既是紧迫任务,也是长期战略选择。

2.保持合理服务贸易进口,改善对外贸易环境

从协整模型看,虽然服务贸易进口跟我国经济增长负相关,但是服务贸易进口推动了服务贸易出口的需求,为货物贸易提供了源动力。因此,我国的贸易政策同样应该重视服务贸易进口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我国服务贸易进口的产出弹性,使服务贸易进出口保持平衡。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从贸易中获益更多,以利于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3.以外贸结构转换为出发点,促进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同发展

协整模型得出服务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比货物贸易大。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货物贸易出口对服务贸易出口有显著的拉动效应;另一方面,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起着支撑和促进作用,货物贸易优势的发挥与竞争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与相关服务贸易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我国外贸结构转变时必须大力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使我国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同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张晓峒:计量经济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2]朱钟棣张秋菊:中国需要新的贸易模式[J].国际商务研究,2006年第2期: 5~5

[3]张亮:我国服务贸易与 GDP 的协整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6年5月:51

[4]杨萍夏俊:浅议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对策[J]. 商场现代化,2006年11月:26

中国REITs发展研究 篇6

1. 房地产信托投资的概念

房地产信托投资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 以下简称为REIT) 是一种以地产项目如写字楼大厦、购物商场及住宅楼宇等为投资对象的共同基金。买卖形式大致与股票相似, 即把资产分为若干份额进行公开交易。REITs的市场价值, 主要随旗下物业组合的价值及租金收入升跌而变化。通过挂牌上市, REITs可向机构及散户投资者募集资金。涉足REITs的投资者, 可收取物业的大部份租金, 具有股价稳定且入场费低、承受有限风险的特点。

2. 房地产信托投资形式

按不同的划分原则, REIT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

(1) 根据资金投向的不同, RETI可以分为权益型REIT、抵押型REIT和混合型REIT三种基本类型

权益型REIT直接投资并拥有房地产, 其收入主要来源于房地产的经营收入。抵押型REIT主要投资房地产抵押贷款或房地产贷款支持证券 (MBS) , 收入主要来源于房地产贷款的利息、证券增值与股息, 以及通过发放参与型抵押贷款所获抵押房地产的部分租金和资产增值。混合型REIT采取以上两类投资策略, 既投资房地产, 也投资房地产贷款。

(2) 根据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公司型和契约型两种

公司型REIT依公司法成立, 通过发行REIT股份, 将集中起来的资金投资于各种房地产资产。契约型REIT是指依据信托契约, 通过发行受益凭证而组建的REIT。这类REIT一般由管理公司、托管公司及投资者三方当事人订立信托契约。

(3) 根据投资基金的交易方式是否可赎回, 可以分成封闭式REIT和开放式REIT两种

封闭式REIT是指基金总额和发行份数在发行之前就已确定, 在发行后的规定时间内总额和份数都保持不变, 投资者可以通过证券市场转让、买卖基金单位的一种方式。开放式REIT的资金总额不固定, 基金单位总数随时增减, 投资者可以按基金的报价申购或者直接向基金公司赎回的一种基金。

二、我国的房地产投资信托的融资现状

房地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 其开发和消费过程中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我国的房地产投资信托起步较晚。2003年央行121号文件及一系列信贷的措施发布以来, 催生了中国的房地产信托业。在此之前推出的信托计划总共只有20亿元, 而到2003年第4季度时, 房地产信托产品出现了“井喷”, 投向房地产领域的信托产品达37只计35亿元, 数量、金额分别比第3季度增加22只、22.9亿元。

2 0 0 5年国内房地产信托市场继续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不仅信托品种及规模迅速扩大, 而且信托产品结构也呈多元化态势。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 0 0 5年底, 信托市场共发行房地产信托121只, 募集资金规模157.27亿元, 绝对额大幅增加了27.78亿元, 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 1%和2 8.7 3%。其产品发行数量和规模均为信托行业自2002年重新登记以来的最高峰值。

目前, 我国的房地产投资信托, 其主要形式为信托投资公司推出的房地产信托计划。根据不完全统计。房地产信托计划的主要运作方式为:信托投资公司设计推出房地产集合资金信托投资计划, 将信托计划募集的基金提供给事先选择的房地产项目, 以房地产项目的未来收益作为信托计划的收益来源, 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商通过设置资产抵押或提供第三方保证的方式为信托计划的收益提供额外保障。房地产信托计划的资金运用方式主要作为发放信贷资金, 占全部房地产信托计划的九成以上。

我国的房地产信托还存在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很多问题:

1. 缺少相关法律制度

目前, 我国这方面的法律只有《信托法》、《投资基金法》, 必须将法律制定工作细化、完备化。从性质上说, 真正的REITs属于投资于房地产业的产业投资基金。目前我国缺乏产业投资基金相关法律, 《证券投资基金法》也只涉及证券投资活动。在缺乏《产业投资基金法》的情况下, 中国还难以设立美国式的REITs, 当发生利益冲突时缺少相关的解决机制。

2. 委托代理机制中的道德风险

REITs的运行模式中房地产信托投资公司通过发行受益凭证的方式募集资金然后委托专业的人员或房地产公司经营实体房地产, 这样在这种模式中, 从受益人角度看, 存在双重委托, 即受益人将资金委托给REITs进行运作, REITs由于自身专业经营能力的限制会委托房地产公司等专业信托机构从实具体的房地产经营。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会产生委托代理风险, 代理人为了谋取自身的利益而损害委托人的利益, 造成风险的收益的不匹配, 所以应设计适当的激励约束机制, 减少道德风险的发生。

3. 易受房地产价格和利率波动的影响

REITs主要投资于房地产及其相关利益, 房的价格波动会影响到REITs的收益。在抵押型的REITs中其主要收益来源于利息收入, 所以会受利率波动的影响。

三、我国房地产信托投资的政策建议

1. 建立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应借鉴美日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做法, 除了制定一些R E I T s的专项管理措施和与REITs性质最为接近的《基金法》, 以及《信托法》的规范以外, 还要对《证券法》、《公司法》、《基金法》、《信托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共同协调、统筹修改, 以求法律规范环境的统一, 并与国际接轨, 保证和维护整个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和透明, 使我国的REITs从一开始就以较规范的形式发展。

2. 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和监管力度

在国内顺利实施和运行REITs, 应制定具体违规惩处办法, 以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同时, 有效监管的缺位会影响REITs的正常运行。建议采用上级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督和约束, 比如由政府指定证监会作为REITs的上级监管部门来监控其运行, 或成立REITs协会等自律组织进行监督和约束。

3. 加快专业人才培养

中国发展消费金融研究 篇7

消费金融是指由金融机构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包括消费贷款在内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在消费金融比较发达的国家, 由消费金融支持的消费在全部消费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近年来, 我国的消费金融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汽车贷款、大件消费品贷款、信用卡等消费金融产品越来越多地走进了寻常百姓之家。消费金融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尤其是对未来经济状况有良好预期的年轻人所接受。

在我国, 消费金融真正地发展只有十多年, 而早在20世纪20年代消费金融就已经在美国悄然兴起。自那时起, 分期付款的信用消费模式激发了耐用消费品的需求,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进入20世纪70年代, 尤其是90年代以后,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的逐步完善, 使得消费金融产品的使用更加便利、管理更加规范。消费金融的发展由此进入了新阶段。

与此同时, 对发展消费金融的研究也开始引起政府部门、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二、国外消费金融理论综述

(一) 基本概念

所谓消费金融是指为满足居民对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而提供的金融服务。

经典的消费理论认为, 居民消费的多少取决于可支配收入、对未来的预期以及拥有的财富等因素。理性的消费者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为目标, 使用一生的收入, 安排一生的消费与储蓄, 将消费的即期决策推广到跨期决策, 因而当前收入只是决定消费支出的因素之一, 预期和财富也是决定消费的因素。也就是说, 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 居民消费者可能在当期储蓄留作未来消费, 也可能在当期借贷预支未来储蓄。消费金融正是在这种需求下孕育而生的。

(二) 理论基础

消费金融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 而是融合在整个经济理论和金融理论之中。其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对消费金融提出了需求:在19世纪20年代, 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首先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 指出资本主义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可能导致经济危机的出现。而在1929年,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爆发了前所未有的、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危机。凯恩斯分析了当时的经济情况, 在借鉴马尔萨斯的理论基础上, 提出了自己的一套系统性的学说。他认为, 资本主义社会总是处于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状态, 而不可能实现经济的自动均衡。总需求不足就会导致社会产品过剩, 企业开工不足, 总就业不足, 造成经济衰退。为此, 他提出需要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 扩大社会消费量。二战后, 罗斯福总统采纳了凯恩斯的积极财政政策, 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自此, 凯恩斯主义确立了在政府经济学中的核心地位。但是好景不长, 在20世纪70年代, 资本主义社会纷纷出现了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和就业量不足的滞胀现象, 此时很多经济学家开始怀疑凯恩斯主义的合理性, 凯恩斯主义也从政府经济学的宝座上跌落下来。但是, 我们不能否认的是,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提出以后, 整个社会更加重视消费的作用, 注重提高消费需求, 进而采用消费金融刺激消费, 为消费金融的发展找到了理论依据。

2.预期收入理论使发展消费金融具有可行性:1949年, 美国经济学家普鲁克诺在《定期放款与银行流动性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预期收入理论。该理论是关于银行资产投向选择的, 基本思想是: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应该取决于贷款人的预期收入, 而不是贷款期限的长短。银行应该重视贷款的按期偿还或者是抵押资产的顺利变现, 而这些都以贷款人未来的预期收入为基础。借款人的预期收入有保障, 期限较长的贷款也可以安全收回;借款人的预期收入不稳定, 期限短的贷款也会丧失流动性。如果借款人的预期收入稳定的话, 银行则可发放长期贷款;反之, 如果一项贷款的预期收入不稳定, 即使期限较短也不宜发放。因此, 商业银行应根据贷款人的预期收入或者抵押资产的变现能力来安排贷款的方式和期限。

预期收入理论提出了银行资产流动的经济原因, 为银行进一步扩大业务经营范围提供了理论依据。它促进了消费金融的发展, 使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从传统的生产性、商业性领域扩大到消费领域, 刺激了社会消费量, 从而刺激了消费品生产和市场的发展。

3.确定了消费者贷款的风险评定方法:1941年, DividDurand建立了一套评分标准对消费者贷款进行评分, 这个标准被许多金融机构效仿和采用。此评分标准一共考虑了9个因素, 通过计算每项因素分值并将其得分相加, 得出总分。消费信用得分低于1.25分将不予贷款, 超过此界限可考虑放款。具体的打分标准是: (1) 年龄:超过20岁后的每1年给0.01分, 最高为0.3分; (2) 性别:女性给0.4分, 男性为O分; (3) 居住的稳定性:每年都住在现住所, 给0.42分, 最高分为0.42分; (4) 职业:好职业给0.55分, 坏职业给O分, 其他给0.16分; (5) 就业的产业:在公共行业、政府部门和银行给0.21分; (6) 就业的稳定性:每年都工作在现在的部门, 给0.59分; (7) 在银行有帐户, 给0.48分; (8) 有不动产, 给0.35分; (9) 有生命保险, 给0.19分。

Divid Durand的研究, 为金融机构分析消费者信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并且许多金融机构纷纷效仿这种分析方法, 对消费者的信用进行分析。但金融机构在分析消费者信用时, 一般考虑更多的因素。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建立了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机构, 向消费者和金融机构提供个人资信证明。

(三) 研究综述

在20世纪50年代, 莫迪利安尼与美国经济学家布伦伯格和艾伯特·安多共同提出了消费函数理论中的生命周期假说。该假说认为, 个人的现期消费不仅取决于现期收入, 而是取决于一个人在未来整个生命周期里的收入。个人的现期消费可以用未来的收入来进行提前支付, 以此来合理地安排消费和储蓄。

1957年, 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了永久收入假说。该假说认为, 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 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所谓永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永久收入大致可以根据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的数值之加权平均数计得, 距现在的时间越近, 权数越大;反之, 则越小。

以霍尔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认为, 消费者是理性的, 是前向预期决策者, 会利用经济及信息对未来收入进行预测, 从而作出消费安排, 而不仅仅由过去收入的平均值作为持久收入, 后来经济学界把理性预期假设、生命周期假设和永久收入假设结合在一起称为前向预期消费理念。该理念的核心是, 个人可以使用借贷, 使用预期收入来弥补当前消费, 进行消费和储蓄的跨期选择。

1920年, 德国金融理论学者阿伯特·韩在出版的《银行信用之国民经济理论》中, 指出信用就是货币, 信用可以形成资本。他认为信用愈扩, 利率愈低, 资本商品的生产就愈多, 从而资本也就愈能形成;相反, 信用愈缩, 利率愈高, 资本商品的生产即愈少, 从而资本即不易形成。

熊彼特则指出:“更有用的方法可能是从信用交易着手, 把资本主义金融看成是一种清算制度, 它抵消债权债务, 将差额转移到下期, 使得货币支付成为特殊情况, 没有任何特殊的根本重要性。”

现代的信用脆弱理论认为, 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信用经济, 信用是联系国民经济运行的桥梁和网络, 它使经济体的各个部门之间相互依存, 共同发展。如果这个网络上的任何一个环节被破坏了, 整个网络都会受到影响, 整个经济体会陷入信用混乱。所以, 信用的依存性和连锁性是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在享受信用带给我们生活便利性的同时, 更要防范信用风险。

在消费金融公司的微观层面, Sidney Cottle (1960) 在发表的论文中论述了消费金融公司的盈利性问题, 指出消费金融公司的回报率是大于其他产业的, 而且相对其他产业回报率更为稳定, 增速也更快。Ernest A.Nagata (1973) 在发表的论文中研究了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的成本结构, 论述了规模效应以及每笔贷款的数量、操作方式对贷款成本的影响, 提出了参与贷款的消费金融公司越多, 平均到每笔贷款的成本就越低。George J.Benston (1977) 在发表的论文中提出了利率上限对消费金融公司贷款成本的影响, 文中他论述了贷款成本同利率的关系。同年, George J.Benston在发表的另一篇论文中分析了消费金融公司的风险问题, 指出利率上限的变化对消费金融公司净损失的影响没有那么大, 消费金融公司贷款的操作风险远大于利率的影响。

三、国外发展消费金融启示

在世界各个国家, 消费在国民经济核算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 美国等发达国家居民消费率和总消费率很高, 而中国很低。我国居民消费比例在全世界处于中等水平以下。 (详表1:2008年各国消费率一览表) 同样作为典型发展中国家的印度, 居民消费率也远高于我国 (刘宁, 2010) 。

(一) 美国:

是目前消费金融产业最发达的国家, 也是消费金融规模最大的国家。美国的消费金融是伴随着美国的诞生而产生的, 美国的消费金融史贯穿于整个美国的历史过程中。美国的消费金融不仅规模壮大, 而且在政府的扶持和鼓励下, 形成相当完善的消费金融体系。具体来说, 消费金融的美国模式具有政府的主导性、法律的完善性、体系的完整性和业务流程的高效性等典型特征。

中美总消费如此大的差距背后, 除了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阶段、社会保障水平差异以及文化差异等比较被认可的因素外, 消费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也起着明显的作用。2006年美国消费金融总额共计达23877亿美元, 其中循环信用消费达到8746亿美元, 非循环信用消费达到15131亿美元。2008年11月份统计发现, 这三个数字分别达到25709亿、9735亿、15974亿美元。美国消费金融占居民总消费的比重达到25%以上, 居民消费的增长与消费金融的增长高度相关。而我国2006年底消费性贷款总额为24735.28亿元人民币, 其中短期消费性信贷2068亿元, 长期消费性信贷22666亿元。到了2008年11月, 这三个数字分别为36705亿、3981亿、32724亿元。在这个对比中, 存在统计口径的差异, 即美国的统计不包含住房信贷, 而我国中央银行的统计包含了住房信贷。我国长期消费信贷基本是住房信贷, 在消费金融这一领域才刚刚起步, 与美国的差距十分巨大。

(二) 日本:

是亚洲地区消费金融起步较早的国家,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出现了日本信贩、三洋商事等对工薪阶层小额贷款的非银行融资公司。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 民间金融公司开始向一般消费者发行信用卡,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等外国消费金融公司涌入日本, 日本人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信贷业市场迅速发展。

发展至2004年3月末, 日本消费金融市场达到一个顶峰, 市场规模超过11兆日元, 独立上市的本土消费金融企业达9家。2005年, 当时市场份额最大的一家消费金融公司, 市场份额达15%, 贷款余额47亿美元, 收益达12亿美元, 纯利2亿美元。

(三) 欧洲:

消费金融在欧洲的金融行业是个富有吸引力的领域, 作为消费金融全球第二大市场 (排在美国之后) , 欧洲市场份额接近全球总额的25%, 与美国一起占据近80%的全球消费金融市场份额。消费金融收入在欧洲市场上, 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达10%以上。目前, 欧洲消费金融市场已达到成熟阶段, 同时也期待着更进一步的增长, 市场主体需要集中在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运营效率、产品创新、分销渠道和目标客户上。

同样作为发达国家的欧洲和日本, 其总消费率也明显低于美国。在收入水平类似即同样作为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类似即第三产业占经济主导地位的前提下, 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消费率如此之大的差异背后, 消费金融业发展带动的信用消费增长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美国学者曼恩对美国和日本的对比, 美国的信用卡消费规模比位居世界第二的日本要大得多。只有和美国具有高度类似的文化背景和金融发展水平的英国, 与美国非常接近。

(四) 新兴市场:

与新兴市场, 特别是“金砖四国”的迅速发展相比, 已经相当发达的欧美市场一定程度上正在失去其全球的市场份额。未来5年, “金砖四国”的预期增长在20%至30%之间, 新兴市场 (包括中国、俄罗斯、土耳其、印度等) 预计占有全球大约25%的消费金融市场份额。

由以上分析可见, 消费金融的发展和总消费及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四、中国发展消费金融研究数据来源

消费金融研究的关键在于如何获得研究所需要的数据, 而被广为接受的获取数据的方式就是对居民消费金融的情况进行抽样调查。

(一) 美国的经验颇值得借鉴:

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财政部的联合资助下, 美国从1961年开始展开消费金融的调查, 并从1983年起每隔3年在全国范围内对居民家庭消费金融情况进行调查 (即消费金融调研Survey of Consumer Finances, SCF) , 其内容涵盖居民家庭的资产负债、收入、消费、投资等理财行为以及家庭的人口特征, 至今已历经9次。

(二) 中国的初次尝试:

我国城镇家庭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意识达到了怎样的程度?我国金融机构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上是否做到了尽善尽美?我国金融机构的监管是否适时合理?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去回答。

2008年, 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开展了“中国消费金融与投资者教育”第一期全国性调研。这次调研取得了预期成果, 在我国城镇家庭的财富分布状况、收入和支出状况、消费和投资模式、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消费金融教育需求等领域收集了丰富的定量和定性数据。

调研问卷参考SCF, 根据中国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调研由专业调研机构协助完成, 综合考虑地区分布、经济和金融发展状况因素, 最后将抽样样本定位在15个城市, 覆盖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 根据城市的小区分布和人口分布遴选小区, 对小区进行随机抽样, 进行入户拜访, 并严格监督调研过程及数据复核, 收集了大约2100个样本数据。其结果于2009年9月27日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消费金融论坛上发布 (廖理, 2010) 。

问卷数据显示, 我国城镇家庭2008年年均税后总收入接近7万元, 为68, 875元, 家庭净财富超过60万元, 为607, 802元。在家庭收入构成中, 固定工资收入占48.74%, 有84.64%的家庭拥有固定工资收入这一来源, 投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6.19%, 但仅有26.68%的家庭拥有这一收入项。在支出构成中, 餐饮支出占总支出的38.14%, 其次是衣服日用百货及水电煤气, 占总支出的15.34%。在家庭资产构成中, 房产是最主要的资产, 占比62.72%, 现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占比超过15%。在负债构成中, 拥有房屋贷款的家庭其房屋贷款余额为123, 180元。

问卷收集了个人及家庭的基本信息, 对被访者的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婚姻状况、职业与学历、家庭成员进行了梳理。对家庭的理财意识和理财培训偏好进行了调研, 从问卷看, 随着家庭总财富的增加, 拥有长期家庭理财规划的家庭也随之增加, 家庭总财富为50万元以上的家庭超过60%的拥有长期理财规划。而家庭理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财富增值, 其次是为了平衡收支, 亲戚朋友介绍是主要的获取理财信息的方式。在被问及家庭储蓄的主要动机时, 大部分的家庭是为突发事件及医疗支出 (24.06%) 、子女及自身教育 (23.59%) 和养老退休 (19.62%) 进行储蓄。在信用卡的使用及对个人信用体系的了解方面, 使用信用卡的偏好度随着家庭总财富的上升呈现U型变化趋势, 对个人信用体系的了解程度则随着家庭总财富的上升而稳定增加。家庭的融资来源主要是亲戚朋友, 占比达60%, 其次才是银行。在对购房贷款、装修贷款、教育贷款、商业经营贷款、大件消费品贷款等贷款产品和服务上, 我国的消费者知之不多。退休养老保障方面, 我国城镇家庭主要依托国家养老保障体系, 其次才是依靠自己的定期储蓄。虽然有所忌讳, 但遗产规划随着我国家庭收入的增加和老龄化的趋近也渐入居民视野, 总体来看, 回答没有必要进行遗产规划的被访者在80%左右, 但家庭总财富较高的家庭回答“没有必要”的比例低于家庭总财富较低的家庭。而有遗产社会捐赠意愿的家庭其主要意向是扶贫支困, 占比53.17%, 其次是教育及科研基金。

总体来看, 这次调研成果斐然, 是第一份对我国城镇家庭消费金融与投资者教育的翔实调研, 其结果对于分析我国城镇家庭的收入支出状况, 资产负债分布情况, 引导城镇家庭的合理金融消费、投资收益及风险认识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对为金融机构提供第一手的城镇家庭消费金融和投资者教育状况, 洞悉我国城镇家庭的消费动机及风险偏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对我国政府及金融监管部门启动内需政策的规划、对金融机构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监管有重大的政策意义。

(三) 中国城市居民金融消费情态和趋势研究报告:

报告的数据全部来自北京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独立进行的金融行业个案及连续性研究的第一手数据, 数据的主要采集时间为2009-2010年, 共涉及银行、基金、保险、证券投资等行业。借助Surveycool专业在线调查平台及百万级高质量样本库Assuredsample , 总样本量达到12000个, 对象主要是全国的一二三线城市居民, 覆盖范围达到20余个省市、自治区, 可以代表中国大陆地区居民的消费情态与趋势。

报告采用了60后、70后、80后的分析维度, 从三个典型世代的角度对城市居民的金融消费情态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这在金融行业调研中尚属首次。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讲, 对不同年龄客户的研究, 本身就具有前瞻性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本次研究采用年龄作为分析变量,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企业来说, 年龄是最基本的客户信息, 以年龄为维度的研究成果, 可以为企业营销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结论是60后、70后、80后分别属于保守成就、进取享受和新潮时尚这三类人群。目前国内大部分的金融市场尚不成熟, 很多领域还处在跑马圈地, 或者刚刚开始精耕细作的时代, 谁能更了解消费者, 谁选择的目标消费者更为精准, 谁就能在这场长跑中处于领先的地位。60后、70后、80后作为我国未来10年内主要的消费群体,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只有了解了这些人的深层需求, 企业才能抓住其中适合自己的目标, 有的放矢地进行营销活动。这次调研, 圈定了三个群体的需求特征和金融消费特点。通过大量真实有效的数据和专业研究分析, 为金融企业的市场细分、产品定位提供了数字化参照标杆。帮助金融企业持续创新, 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产品与服务。

(四) 中国人民银行每季度公布的“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综述”。

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0个大、中、小城市进行了城镇储户问卷调查, 2010年9月19日公布第3季度调查结果, 结果显示:城镇居民收入、就业感受和预期指数有所转好;城镇居民对第3季度物价满意程度略有提高, 消除季节因素后物价预期指数略有下降;房价上涨预期大幅上升, 但居民购房意愿没有明显变化;居民储蓄、消费意愿略有下降, 投资意愿有所上升等。

五、中国发展消费金融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 中国发展消费金融的必要性

消费金融是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消费金融在提高消费者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一金融服务方式目前在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均已得到广泛使用, 因其具有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贷款周期短等独特优势, 受到不同消费群体的欢迎, 对刺激居民消费、增加有效需求大有裨益, 因而也更能发挥促进消费需求增长, 进而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因此, 我国发展消费金融无论从金融产品创新还是扩大内需角度来看, 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都具有积极意义。从金融产品创新看, 个人信贷业务是传统银行难以全面惠及的领域, 在我国建立专业化的个人消费金融系统, 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居民个体;此外, 有利于丰富我国金融机构类型, 促进金融产品创新, 满足不同群体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 提高金融业的服务水平。从扩大内需看, 发展消费金融可促进国内仍处于低迷消费需求的增长, 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 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孙开亮, 2010) 。

(二) 中国发展消费金融的可行性

说起结婚“三大件”来, 中国人不会感到陌生, 改革开放之初, 指的是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如今“三大件”已成了房子、车子和票子。“三大件”的变迁, 说白了就四个字——消费升级。消费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 并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逐步发展, 消费领域不断扩展, 消费内容日益丰富, 消费质量不断提高的趋势。

扩大消费需求, 实现我国经济从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驱动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内需驱动模式转变, 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

从全球经济和资本市场的经验来看, 一国经济逐渐走向成熟后, 消费、服务类公司将逐渐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虽然国内股市中, 资本型周期型行业所占比重仍然很大, 但消费增长大有可为。

随着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 内需增长在国内经济增长中的贡献逐渐增大, 受益于内需增长的行业和企业的投资价值将更加明显。像今年批准的四家消费金融公司 (详表2:消费金融公司一览表) 就是直奔国内“大内需”主题而成立的。

随着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迎来消费增长的黄金期, 最被看好的一个是消费信心, 第二个就是城镇化。因为中国有13亿的人口, 这个消费市场太大了。从社会发展的规律看, 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主要是由高储蓄率促进增长,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 将由供给经济转向需求经济, 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从中长期来看,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居民收入和家庭财富的不断增长, 城镇化程度的提升, 消费需求结构的重大改变, 随之而来的必将是个人消费在总量上爆发性的增长, 在消费结构上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

六、中国发展消费金融前景分析

在国际上, 消费金融体制已经有很长的发展历史, 无论在海外发达市场还是新兴市场, 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显示了独特优势。从扩大内需角度看, 金融危机缩减了国外需求, 启动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未来转型的方向;而消费金融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促进消费的。然而, 在以上积极的政策目标解读之余, 我们亦不能过度期望。如果深入地分析和考虑我国居民消费与金融市场的状况, 则消费金融体系的前景不容乐观。

(一) 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建设落后, 不对称信息会增加借款人道德风险, 并导致金融系统不得不提高贷款利率以降低损失, 这样会引起“逆向选择”而使得借款人基本都是有信用瑕疵的群体, 最后消费金融公司的借贷市场变成了“柠檬市场”。而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 则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将面临着信用危机的挑战。

(二) 消费金融体系的自身信用面对挑战和竞争。一个运作良好的金融机构, 必须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过硬的品牌。在市场优胜劣汰规律的支配下, 那些专业从事消费金融却实力和信用平平的公司, 很难与传统银行的个人信贷部门竞争。如此, 最后市场中留下的消费金融公司估计大多是由传统银行设立, 只不过是从这些传统银行原有的个人信贷部门独立出来而已, 抑或是引入了国外成熟的独立从事个人消费信贷的公司。

(三) 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和“量入为出”的思想, 决定了消费贷款的需求不足。同时, 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 以及教育、医疗和住房价格的高昂, 助推了预防性储蓄的需要和行为。另外, 借钱消费从传统的中国思想来看可能也是很难被接受的。所以, 消费金融体系可能还会面临缺乏需求的挑战。

(四) 相关的法律体系和制度建设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无担保、无抵押消费贷款模式在我国基本上没有什么经验, 因此缺乏相关的例如借款人违约处理、客户信用状况查询等体系和制度法规。所以, 当前的试点其实也是在摸索, 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短期内估计也较难有较大规模的发展, 靠它来带动内需大幅上升是不现实的。

总体来说, 采取试点的方法实践我国的个人消费贷款模式是一项重要的举措, 也是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服务和创新金融产品的需要, 对于启动内需也至少存在着预期上的积极作用, 是应该肯定的。不过, 我国匮乏的金融信用体系、谨慎的居民消费习惯以及尚不够完善的金融法律制度决定了, 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壮大需要经历一段较长的时间和过程。

七、中国发展消费金融风险管理

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以小额贷款为主, 因此, 业务数量多、额度小、风险大、信贷风险控制成本高成为其不可避免的经营特点。业务的风险管理通常贯穿贷款生命周期的整个阶段, 包括贷款政策制定和产品设计、客户选择, 贷款账户的管理和逾期贷款的催收。

(一) 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消费金融公司通过制定贷款政策和设定产品特性, 明确产品的贷款额度、贷款期限、目标客户特征 (还款能力、个人负债比率、个人贷款上限) 等要素, 以有效控制风险。这其中, 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是消费金融公司对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实施有效控制的基础和前提。这恰恰是我国最为薄弱的部分, 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迫在眉睫。目前, 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建立一套个人征信系统, 但个人信用信息来源太过单一, 所以可通过整合银行、保险、证券、电信、移动、税务、工商、财政、公安、法院等部门的个人信息, 建立一整套比较完善的个人信用信息系统, 确保客户申请贷款时消费金融公司能够实时审批。这样既可以达到快速审批, 又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二) 建立贷款自动处理系统:消费金融公司必须建立自身的自动贷款申请处理系统完成贷款审批, 因此高度自动化的决策和定价流程必不可少, 贷款申请录入系统后, 贷款处理系统要判定违约几率和贷款欺诈的可能性, 确定风险加权价格和最高贷款额度等。

(三) 建立贷后管理制度:贷款发放后, 对客户贷款账户进行持续监测, 收集客户的还款信息, 及时更新客户数据库, 并对逾期账户提出预警以备催收。催收是必要的贷后管理手段。消费金融公司采用逐步升级的催收方式, 并密切监管催收人员的催收行为, 保证合法而有效。基于经济有效的原则, 通常以短信、电话、催收信、上门催收、法律程序的顺序实施催收行为 (何明明, 2010) 。

(四) 设置较高准入门槛:《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 (下简称“试点办法”) 规定消费金融公司的主要出资人最近1年年末总资产不低于6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 具有5年以上消费金融领域的从业经验, 财务状况良好即最近2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 注册资本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 最低限额为3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 这就从准入条件方面进行了一定的限制, 规模如此庞大的资产要求使得消费金融公司的出资人有着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同时, 在从业人员、风险管理等方面该办法也做出了相关规定。

(五) 设立严格监管标准:消费金融公司发放的贷款是无担保、无抵押贷款, 风险相对较高, 试点办法因而设立了严格的监管标准。消费金融公司在试点阶段的业务范围仅包括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和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 将不涉及房地产贷款和汽车贷款等高风险产品, 且消费金融公司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0%, 同业拆入资金比例不高于资本总额的100%, 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不低于100%, 投资余额不高于资本总额的20%。

(六) 为防止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被挪作他用, 银监会要求该项贷款的额度不得超过以往对该借款人发放单笔贷款的最高额度, 而且只有已取得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的信誉良好的老客户才可得到此项贷款, 向个人发放消费贷款的余额不得超过借款人月收入的5倍。为保护消费者权益, 银监会规定了三方面相关内容:一是贷款利率不能超出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二是消费金融公司对借款人的个人信息负有保密义务, 不得随意对外泄露;三是对逾期贷款的催收应采取合法的方式, 不得采用威胁、恐吓、骚扰等不正当手段。

八、中国发展消费金融政策建议

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加大金融对消费的支持力度, 这就为消费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消费金融将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国家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的消费金融发展获得了长足进步, 但是在规模产品和服务等方面还远远不能满足个人消费的需要。在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相关法律的制订、产品开发、销售分销渠道、风险管理以及个人金融知识的培训和教育等方面都亟待完善。

(一) 全面提高国民消费水平

1.当前, 最迫切需要的是提高国民的消费水平与能力。要通过减税让利等方式扶持与促进企业发展, 同时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税收政策调节国民收入差距, 让更多人提高收入水平, 因为收入毕竟是决定消费最主要的变量。

2.此外, 需要不断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水平, 解除国民在消费上的后顾之忧。

只有在国民消费水平与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敢于放心大胆地消费的情况下, 再借助于发展消费金融等贷款制度的创新, 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目的。

(二) 建立完善的消费金融体系

1.从客户定位来看, 消费金融公司应以有稳定收入的中低端个人客户, 包括年轻人群、年轻家庭或需将家用电器等消费品更新换代的家庭为目标, 因为此类人群通过商业银行一般无法获得数额较高的贷款, 也较难申请到大额度的信用卡。此外, 面对商业银行针对中端以上客户的信贷服务已较为全面, 而未来消费市场中最具市场潜力的那部分人群却缺失相应的信贷服务, 这种现状为消费金融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庞大客户群。

2.从服务领域来看, 消费金融公司应注重开发消费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地区, 填补商业银行难以服务到的地方。作为一类全新的金融机构, 消费金融公司填补了长期以来在正规金融与地下金融之间形成的真空地带, 完善了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3.从产品开发来看, 消费金融公司需要吸收专业型的创新人才, 对消费金融的特点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 开发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创新金融产品, 满足不同年龄段 (60后、70后、80后等) 的需求、不同职业 (教师、公务员、农民工等) 的需求及不同种类 (消费分期贷款、一次付清性贷款、家庭住宅修缮贷款、学生贷款等) 的需求, 以占领更多的消费贷款市场份额, 发掘出更多的消费金融的需求来。

4.从国际经验来看, 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机构主体乃至消费金融公司的发起机构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美国, 提供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有商业银行、财务公司、信用合作机构、储蓄和贷款协会, 甚至一些大型零售商、石油公司 (加油站) 等都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消费信贷业务。因此, 我们也应该向多元化的消费信贷机构方向发展, 这不仅有效促进了市场竞争, 也使消费者有更多选择, 更适应消费金融多样化、短期化、小额化的特点。

5.从电子商务发展状况来看, 由于消费金融公司所提供贷款的消费类型都是目前网上消费最火爆的类目, 消费金融公司可以考虑与电子商务平台合作, 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本身积累的海量数据, 帮助其更好地判别消费者的信用, 对于消费金融公司更好地掌握消费者所贷资金的动向也有好处。

6.从业务流程来看, 消费金融公司需要确保从个人提出申请, 到签订贷款合同, 再到最终还款的过程, 甚至包括破产拍卖, 都在完善的信用制度下进行, 并采取互联网等信息工具, 保证了消费金融业务流程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保证了消费者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服务, 也保证了金融机构利润目标的及时实现。

7.从监管角度来看, 由于消费金融公司无担保、无抵押贷款的经营模式, 加大了它的经营风险, 科学适度的外部监管是消费金融公司持续、稳健发展的保障。一方面消费金融公司的出资人在监管手段上应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监管;另一方面金融监管部门也要加强监管, 避免出现行业风险, 并在其信息披露方面做出一定的规定, 但必须在加强创新与加强监管之间取得平衡。

8.从个人信用来看, 中国政府应积极介入和支持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建设, 在房屋贷款、信用卡贷款、完善法律体系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目标是构建多样化的消费金融体系。政府不仅是消费金融的参与者, 而且还是消费金融的推动者, 推动消费金融的升级, 推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进而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三)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否, 对发展消费金融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它决定消费金融是否在健康的轨道上进行。政府应该为发展消费金融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 这其中包括法律法规体系、个人信用环境, 以及未来消费金融方面在财政税收政策上也应该给出一些倾斜和优惠等等。具体来说, 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禁止歧视原则。只要是符合风险标准的借款人, 不管民族、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性别、婚姻、年龄、国籍等, 都有权享受消费信贷, 任何歧视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将受到法律制裁。

2.诚实贷款原则。诚实守信, 是从事信用活动的基础, 也是从事消费信贷的必备条件。诚实守信的原则, 不仅要求消费者严格遵守, 而且要求贷款者严格遵守。

3.公正信用报告原则。建立完善消费信贷的重要一环, 就是要如实、准确地报告消费者的信用情况。

4.破产保护原则。所谓破产保护, 是指私人借款者在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时, 可以向法院申请破产, 取得法律保护。破产保护的最大好处就是为借款者豁免一部分被贷款者索赔的资产, 允许其按照法律规定的顺序清偿债务。

总之, 随着我国个人信用系统、社保体系、医保制度、教育制度及金融体系的逐渐完善, 国民的消费需求会越来越大, 消费能力也将逐步提高, 这为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开展提供了逐渐健康的发展环境。对于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丰富金融产品类别, 促进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着积极的意义。我们有理由相信, 随着消费金融创新时代的开启, 中国的金融改革将更加深入, 金融将更加稳定, 金融服务水平将全面提升, 金融市场将更加充满活力。

注:2009年7月22日银监会公布并实施《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1]北京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中国城市居民金融消费情态和趋势研究报告.2010-8-27.

[2]国家统计局.2009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3]何明明.欧盟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模式对我国的启示.西南金融, 2010, (5) .

[4]廖理.中国消费金融调研报告 (2009)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

[5]刘宁.印度消费金融实践及启示.金融发展研究, 2010, (4) .

[6]孙开亮.大力发展消费金融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世界经济情况, 2010, (5) .

[7]孙章伟.美国消费金融及其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分析.国际金融研究, 2010, (5) .

[8]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第3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综述.2010-9-19.

中国快递的发展研究 篇8

关键词:快递,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1.快递业在中国的兴起

快递是物流的一个分支,主要从事的是小件包裹和函件的业务。快递产业的前身包裹运送服务是由邮政送信业务发展而来。世界第一家快递公司是1907年吉姆·凯西创建的美国信使公司UPS(联合包裹速递服务公司),主要从事西雅图市内的递送业务。随着汽车和电话的普及,1919年UPS公司的业务已经由信使转移到包裹运送。

EMS是中国邮政物流速递公司(隶属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于1980年创办的一项国际业务,1984年开办国内特快专递服务。

中国第一家民营快递公司成立于1986年,敦豪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合资成立了中外运敦豪。

中国目前最大的民营快递顺丰快递成立于1993年,同年成立的还有宅急送,申通快递成立于1994年。其他的快递公司如圆通、中通、韵达等快递公司大多成立于2000年前后。近几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了众多的快递公司。

2.中国快递企业的模式

第一种是EMS和顺丰,这两家企业都是直营模式。直营模式品牌塑造周期长、资金投入巨大、规划和服务范围发展速度慢。优点是服务好、形象统一、管理好,属于高端市场,利润较高。当然EMS隶属中国邮政,本身利用了中国邮政的丰富资源,发展受资金影响比较小。

“四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汇通和韵达)等快递是加盟模式的快递企业,网点分布全面,有规模化效应,但是对淘宝业务有依赖。加盟模式品牌塑造周期相对较快,资金投入比前者稍小、规模和服务范围发展速度快。优点是利润相对低,也因为价格优势抢占了快件大部分市场份额。

3.中国民营快递的企业规模

中国民营快递企业人数良莠不齐。公司小至几人组成多至几万人,但由于人员素质和服务的不规范,民营快递在社会的形象一直落后于外资快递企业和EMS、顺丰。大部分民营快递以从事国内快递和市内快递业务为主,占其总市场份额的90%左右,而国际快递只占10%左右。在地域范围上看,民营快递企业以从最初的经济发达地区逐渐向全国各地延伸,虽然民营快递以遍布全国,但是大型的民营快递公司数量还比较少。快捷的速度和低廉的价格正是民营快递的优势所在,民营快递正逐渐的蚕食中国快递市场,成为中国快递业发展速度最快的一部分。

4.中国快递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4.1发展资金不足

制约民营快递企业发展的众多因素中资金因素是最重要却最难解决的因素。如今民营快递公司面临的不是业务不足的问题而是资金不足,无法受理业务。民营快递公司的融资渠道很少,资金来源基本以自有资金为主。由于行业的风险性和不规范性,民营快递公司很少能够获得银行贷款。一些企业开始尝试上市和发行债券等社会融资方式,但目前成功的很少。民营快递的公司以中小型公司为主,其公司固定资产无法使其取得信贷等方面的优势。

4.2缺乏良好市场秩序,客户投诉率居高不下

近年来,媒体频繁对快递业存在的诸如暴力分拣、掉包窃取、爆仓等问题进行曝光。,央视2012年末连播八天的《再问物流》更是剑指快递公司管理混乱,缺乏良好市场秩序。国家邮政局的月度邮政业消费者申诉显示,多数国内快递企业申诉率较高,月度有效申诉量最高值通常超过150件/百万件。

4.3技术设备落后

国内大多快递企业受经营模式及资金之困,与国外同行相比,在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等方面均比较落后,基层网点办公简陋,中小型配送中心缺乏自动拣货机等设备。同时,在国外利用“大数据”进行客户需求偏好预测的情况下,国内大多数快递企业在信息处理技术方面大都没有建立统一集中的信息管理系统,缺乏必要的公共信息平台,甚至快递人员手持POS技术均未普及,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快递业运行效率、服务质量的提高。

5.快递在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个是集约化,劳动力密集、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快递企业会将大量资金投资在信息化设备、中转中心和飞机上。提高快递企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直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一个是优胜劣汰,美国前四大快递公司占全行业份额的95%,中国前四大快递公司占全行业份额的50%,很明显集约化程度还不够。随着市场不断的整合,快递业的服务阵营会逐渐沉淀为三大层级。以顺丰和EMS为代表的中高端大网,以“四通一达”系为代表的低端大网,以京东商城、当当网等为代表的其他新型快递、落地配、自营配送体系等形成的中间层网。中间层网因其合理价格、优质服务和综合性价比高等优势会趋向成为未来市场主流。

中国数学发展史研究 篇9

关键词:茶叶营销,供应链,数学模型

盛世兴茶, 中国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提高, 促进了中国茶叶产业的崛起, 对新时期的中国农业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茶叶作为农产品, 在我国的种植、加工和出口中占有很大市场。茶叶与丝绸、陶瓷并称为中国最具特色的产品。据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34 个省级行政区中有20 个生产茶叶, 茶农人数达到了八千万之多。2015年, 我国茶叶产量达209 万吨, 总产值1349 亿元, 居世界茶叶产量首位。然而, 在全球价值链中, 我国的茶叶收益分配仍处于低端水平, 如何打开国际茶叶供销市场, 提高茶叶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 成为目前我国茶叶产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1 国内茶叶营销模式

从营销渠道上分析, 我国茶叶的流通路线较为单一, 多为产品直接进入终端销售场所, 没有形成固定网络。企业大多以个体行为拓展渠道, 流通环节薄弱, 造成势单力薄的局面。究其原因是受到当前我国茶叶种植、加工和供应等因素的限制。

1.1 我国茶叶的种植加工

作为茶叶的发源国, 中国茶叶种植已有5000 多年的历史。中国主要的茶叶产区有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茶叶的产量实现了快速的增长, 中国的茶园面积和产茶量均跃居世界第一。我国的茶叶生产在经历了扩大茶园面积、提高茶园单产、提高茶叶品质和良种化四个阶段后, 逐渐形成了以茶叶品质为导向的种植加工模式。

1.2 市场经济中的茶叶供应

传统的茶叶营销主要以经销商制为基础, 采取品牌塑造策略、茶叶价格策略和市场促销策略, 向茶叶市场供应产品。茶叶企业下属的经销商中, 一级经销商基本以批发为主, 向二级经销商和零售商进行产品供应。在这种供应模式中, 一级经销商以高额保证金入股, 全权代理厂家的销售权, 短期内有利于茶叶企业专注茶叶产品的生产和开发, 而长期下来, 由经销商垄断的茶叶价格和销售渠道, 对茶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则造成了威胁。一方面, 由于没有自身的分销渠道和终端市场, 茶叶企业无法及时了解市场动向, 从而无法对消费需求做出较快反应;另一方面, 经销商的一些销售策略并未将茶叶企业的长足发展考虑进去, 通常会造成市场上产品的大量囤积, 最终造成茶叶产品的滞销。

1.3 既有供应链的茶叶营销模式

当茶叶企业意识到旧有营销模式的弊端后, 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终端消费渠道, 加入快速消费模式。不再依靠外包的一级分销进行出货, 而是铺设自身的销售渠道。通常情况下, 茶叶企业仅经由两级经销商直接到达客户, 除大大降低了分销成本外, 也对市场有了较为有力的掌控。

2 “ 供应链” 营销的数学模型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 加速了供应链管理方法的诞生。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 简称SCM, 是一种企业通过有针对性的计划, 将生产、运输、分销、服务等环节进行有机整合, 从而达到降低系统成本、提高企业效率目的的管理手段。

2.1 “ 供应链”理论的分析

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 使得企业对自身的规模和体系不得不做出相应的调整。一些“大而全”的企业将非核心竞争力的业务进行外包, 同时一些“小而专”的企业为争取更多利润空间, 也开始涉足上行或下行的相关业务, 从而形成了企业自身内部及各个企业之间的业务流程。在企业的供销中, 由多个流程所构成的业务网络, 即称“供应链”。

2.2 数学模型导入供应链营销

目前的茶叶供应链营销主要有连锁经营和自营销两种模式。导入供应链营销的数学模型实质上是对供应的一种自规划, 它包括对竞争环境的分析和对已有供应链系统的诊断、开发和设计, 共分为:战略层、战术层和运作层三个层次[2]。笔者主要研究基于战略层面的供应链营销的数学模型, 假设茶叶供应商给零售商的折扣价格为pd, 茶叶零售商的销售投入为A, 加盟渠道时每销售单位茶叶供应商的边际利润为ρM、零售商的边际利润为ρR, 直营渠道时供应商的边际利润为ρθ, 通过渠道促销投入为零时茶叶市场需求量为ai, i=1, 2, 销售渠道对茶叶促销投入的敏感系数为γi, i=1, 2。构建茶叶供应商的收益函数为:构建茶叶零售商的收益函数为:构建茶叶供应链系统的总收益模型为:

3 茶叶供应链营销中数学模型的应用分析

基于茶叶市场目前的供求关系和销售现状, 茶叶供应链营销的基本数学模型可由茶叶企业自身、茶叶供应商、茶叶零售商这三大模块构成。

3.1 茶叶供应链的连锁经营模式

茶叶供应链连锁经营模式主要以特许经营和自由连锁为主。特许经营作为时下最流行的经营模式, 在茶叶的供销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特许经营即通常所说的加盟连锁, 茶叶企业将自身的商标、商号、产品、专利、专有技术和营销模式交由被特许者使用。被特许者在同一的业务模式下, 从事经营活动, 并向茶叶企业支付相应的费用。自由连锁的经营模式中, 店铺和茶叶企业的合作关系较为简单, 店铺只需要将销售额或利润的一定比例交由茶叶企业即可。

3.2 茶叶供应链的自营销模式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及物流行业的大规模崛起, 为茶叶企业的自营销带来了生机。小型的茶叶企业也完全能够通过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 直接向零售商甚至消费者进行产品的销售, 省去了分销商的环节, 给消费者带来实惠的同时也为茶叶企业创造了更为丰厚的利润。

3.3 两种营销模式下的Stackelberg博弈均衡收益

供应链导向的茶叶企业管理要求以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更加强调与供应商及分销商的合作伙伴关系, 强调共赢战略。假设由茶叶供应商及零售商组成二级供应链, 茶叶供应商采取直营及加盟渠道进行销售, 双方在某一销售周期进行Stackelberg博弈[1]。博弈第一阶段, 茶叶供应商考虑自身的收益最大化, 确定给零售商价格折扣pd;第二阶段, 零售商根据供应商提出的价格折扣, 考虑自身收益最大化选择地方促销广告投入为A;第三阶段, 进行Stackelberg博弈得到均衡收益模型。

4 数学模型在茶叶供应链营销中的效果评价

供应链营销的数学模型以茶叶供应链营销系统的均衡收益分配为立足点, 强调与供应商及分销商的合作伙伴关系, 体现共赢战略。如果考虑产品生产周期的完整商业过程, 在参数较多、较为复杂的具体情况下, 混合型整数规划应作为模型的主体。

4.1 数学模型在茶叶供应链营销的价值体现

将供应链系统中的茶叶供应商、分销商、茶叶产品等参数进行设定, 辅以决策变量和约束条件, 通过建立的数学模型, 可计算出满足条件且总收益为优的产量界限。同理, 如果设定茶叶企业的产量为一固定值, 可逆向计算出所需分销渠道及分销量的界限数值, 这对基于供应链的茶叶营销战略的制定, 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4.2 中国茶叶供应链营销的发展趋势

茶叶企业的供应链营销模式转型, 已经在一些茶叶企业的营销中初见成效。茶叶企业从“坐商”转变为“行商”, 从参加大型的茶叶展销会, 到发展互联网线上交易平台, 都为茶叶企业的营销开辟了新的可行的道路。可以预见, 未来的茶叶营销市场是更为精细化和差异化的。精准定位茶叶的消费人群, 从产品源头上做好企业定位, 优化供应商和加盟商的收益, 强调合作共赢, 是中国茶叶供应链营销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葛泽慧.竞争与合作:数学模型及供应链管理[M].科学出版社, 2011

[2]武春友, 王兆华.营销决策综合效果的DEA评价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10 (04) :134-13

[3]陈莹.试用“SWOT”法分析福建茶叶竞争力及其发展对策[J].茶叶科学技术.2007 (01) :90-92

中国咸味香精发展的研究 篇10

【关键词】咸味香精;生产;开发方向

1.咸味香精的概念

咸味香精的定义在我国轻工行业标准中非常明确,即:由热反应香料、食品香料化合物、香辛料(或其提取物)等香味成分中的一种或多种与食用载体和/或其他食品添加剂构成的混合物,用于咸味食品的加香。

咸味香精主要包括以下种类:肉味香精、海鲜香精、菜品调味香精以及其他香精[1]。

2.咸味香精的生产

生产咸味香精首先是利用含-NH2物质与含-C=O物质以及脂肪等物质进行Maillard反应,然后再加入其他的天然香料进行复配而得到的香精。

Maillard反应,是咸味香精生产中常用到的热反应,它普遍存在却又极为复杂。在生产过程中,参与反应的还有还原性糖、禽畜骨等进行酶解后的产物,反应的温度、时间等对Maillard反应产物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同时,参与Maillard反应的糖、蛋白等的组成与种类也对反应起到关键作用[2]。

3.咸味香精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的咸味香精工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其发展前景和机遇主要得益于传统食品的工业化生产以及饮食文化的不断发展[3]。20世纪初期,我国咸味香精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产品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关键含硫香料实现了国产化。20世纪中期,我国咸味香精工业的技术日趋完善,特别是在热反应和调香技术方面。咸味香精调香所需原料的国产化率大幅提高[4]。到了20世纪80年代,经过发展,这一工业进入日益成熟的成长阶段。咸味香精生产所使用的原料品种又得到了扩充。热反应中普遍采用Yeast extract和HVP,在调香的工序中也使用了2-巯基-3-丁醇等重要肉香味含硫香料。进入21世纪后,咸味香精的发展进入了创新提升的阶段。咸味香精的研究受到更加普遍的重视,特别是在应用的基础研究方面。香精生产企业开始注重自身的研发能力,与此相对应的,其实力也相应得到了强化。与此同时,无论是香精产品的研发企业还是产品的生产企业,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地得到强化,原料的质量控制方面变得越发严格,咸味香精工业又一次以一种崭新的面貌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5]。

目前,我国咸味香精的生产技术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一些关键技术,如多频超声波萃取、GC-O鉴别香气成分技术等较为尖端的技术都在生产中得到了应用。

4.我国咸味香精的开发方向

在不久的将来,无论是饭店还是我们自己的家庭厨房,都将被以咸味香精为主要原料的种类繁多的烹饪用调味料占据。咸味香精的生产和销售两旺的势头将得以得到保障 [2]。

在这一大好的局面下,咸味香精的生产企业对咸味香精安全体系的全方位构构建也就显得十分迫切,这一安全体系应该从原料的来源及其品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及最终产品的质量检测、运输仓储和使用等几个方面出发。在生产咸味香精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热反应原料、香料以及其他的辅助原料一定是被允许可添加到食品中的、有合格质量的产品,同时,辅料的用量必须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以及成品的包装都必须符合规定的食品卫生标准[4]。在国外,咸味香精的发展较为迅速,像日本[6]、欧美等国家在香精方面做了很多前人没有过的研究,基于此,国外已经有了许多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的香精生产企业[7]。

在新产品的开发方面,尽管目前我国的咸味香精产品的风味风格呈日益多样化状态,形成了羊肉、猪肉、鸡肉、海鲜等为主的几种风味,但是,咸味香精的开发与生产企业仍然面临着新的课题,那就是根据市场中不同人群、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年龄段的各异需求开发出更多新风味的香精产品。由此,企业在咸味香精风味的研发过程中可遵循的原则有:(1)开发具有传统美食风味的产品;(2)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3)开发清真风味产品。(4)开发纯天然产品[8]。

在产品的实际生产上,我国还是明显落后于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的发达国家。这其中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国产产品的香气的逼真性较低、产品性质不是很稳定等方面[9]。所以,咸味香精在我国未来的发展依赖的主要是关键共性技术的发展。

我国的咸味香精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可以预见到,这一行业将很快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期[10]。生产和研发企业的只要认识到并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弥补自己的不足,就一定可以使我国的咸味香精行业奋起直追并且保证长盛不衰。 [科]

【参考文献】

[1]吴肖,彭小红.Maillard反应合成咸味香精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06,27(5):182~188.

[2]李刚.食品加工技术在咸味香精生产过程中的应用[J].食品工业科技,2009,6(30).

[3]马长明.我国咸味香精风味化发展方向和研发新思路[J].食品科技,2010,35(5).

[4]我国咸味香精的现状[J].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简讯,2001,3.

[5]中国咸味香精的发展[J].科技前沿,2008(3).

[6]太田静行.食品调味论[M].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

[7]Ashurst PR.Food Flavorings,Third Edition.As Pen Publishers,Ine[J].Gailiersburg,Maryland,1999.

[8]王军.中国咸味香精调味料踏上多元化发展之路[J].中国食品质量报,2009.

[9]肖作兵,牛云蔚,田怀香.热反应牛肉香精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食品工业,2008(1):44~461.

中国ENGO发展对策研究 篇11

ENGO的地区分布很不均衡。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地区的环保意识发展也不平衡, 导致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地区分布也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交流广泛地区, 如北京、广州、重庆、福州等地的ENGO的数量较多, 比较活跃, 而内陆地区和贫困山区由于经济和交通等现实情况ENGO很难发展起来。另外, 我国的环保非政府组织在参与环保决策、影响环境措施方面还没有达到应有的地位和影响力。环保非政府组织的自律机制尚未普遍建立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无章可循、有章不循的问题还十分严重。我国目前ENGO的志愿者主要集中在高校学生、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学科的知识分子和新闻工作者, 还没有普及到普通的民众, 导致我国ENGO的社会基础相对薄弱。

尽管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事业在90年代以后有很大的进步, ENGO组织有了很大的发展, 我国ENGO的总体水平并不令人满意, 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 针对ENGO的发展管理模式存在问题, 使得我国的ENGO发展受阻, 出现身份合法性、资金紧张和得不到公众认可等问题。由于ENGO在我国属于新生事物, 一些相关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管理方式落后配套的法律制度也还不完善, 而这些制度和管理方面的缺陷导致了我国的ENGO发展不起来。主要表现为民间环保组织注册难;缺乏相应的完善的税收扶持机制;监督机制的主体和形式单一。据“北京地球村”负责人介绍, 由于缺乏完善的税制, 民间环保组织在国内筹资非常困难。“地球村”一直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 其基本费用是用制作电视节目的经费来支撑的。

其次, ENGO没有充分利用和处理好与相关主体的关系, 对于ENGO的发展有限制性和危害, 使得我国的ENGO产生了失去自主性特点、缺乏发展源动力、得不到企业资助和对企业没有有力的制约等问题。第一, 中国的ENGO很少能完全独立于政府组织, 它们在政府强有力的控制之下生存和发展, 有的甚至就类似于政府环境部门的附属组织。第二, 中国的ENGO没有充分发动社会公众的力量, 取得公众的支持, 也使得ENGO的发展缺乏源动力。第三, 中国ENGO也没有利用它的特殊地位与企业建立好互信合作的关系。

针对中国ENGO的现状和出现问题的原因, 提出改善我国针对ENGO的管理模式以便促进ENGO发展的对策。另外, 针对相关主体关系这个方面, 分为政府、企业和公众三大主体依次进行分析, 提出一点改善建议。

1优化管理模式

首先, 需要国家立法对ENGO的设立与登记创造宽松的法律环境, 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 适当放宽ENGO的登记注册条件即只要符合一定条件, 就可以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其次, 政府对ENGO应该采取提供条件帮助发展, 加强社会和政府监督的管理模式, 而不是现在的替代管理模式, 政府应该尊重ENGO的民间性和独立性。再次, 清理现有的有关税收优惠的法律法规和文件, 消除相互重叠和冲突之处, 进一步扩大优惠的税收减免范围, 使我国的税收优惠措施制度化、规范化和体系化, 从而为ENGO筹资提供有效途径, 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有必要制订ENGO财务制度, 使定期公开ENGO的财务状况和组织运作情况的做法规范化、法律化。

2改善与相关主体的关系

首先, 在我国, ENGO和政府建立互信和合作关系是对ENGO和政府共同提出的。一方面ENGO要发挥在环保领域作为政府的有益补充的作用。另一方面, 政府要转变管理方式成为监督和服务型管理, 即政府发挥服务的作用, 同时通过合理、有效的机制来监督ENGO开展的日常活动。其次, 改善与企业的关系。企业不仅是ENGO资源的重要提供者, 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关系者,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 绿色营销的流行, 两者关系的改善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再次, 处理好与公众的关系。ENGO可以通过宣传教育, 积极参与对行政机关的执法监督, 维护公民的环境权益, 推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 对环境污染受害者进行援助, 来改善ENGO与公众的关系。

解决了合法身份问题、社会基础问题和资源问题, 我国的ENGO就能脱离困境, 发展起来。有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我国的ENGO在未来发展的前景是乐观的。

摘要:当代中国的ENGO是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保护环境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重要力量, 也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根据我国的本土特点来进行建议和对策研究, 对于发挥ENGO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ENGO,管理模式,中国

参考文献

[1]王曦.美国环境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2.

[2]林家彬.环境NGO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 (2) .

[3]杨东平.美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J].自然之友通讯, 1997 (2) .

[4]于泳, 等.绿色营销发展现状及国内绿色营销的发展途径[J].北京大学学报, 2004 (11) .

上一篇:不对称信息博弈模型下一篇:英语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