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物流发展

2024-09-08

低碳物流发展(共11篇)

低碳物流发展 篇1

气候变暖问题已经引起国际上越来越多的重视,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危机。专家们认为近年来海啸、地震和恶劣气候等自然灾害增多,就是危机的表现,低碳经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低碳经济主要是从减少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出等几个领域出发提出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以来,世界各地纷纷提出环保、绿色、低碳的概念,我国更是允诺会降低碳排放。2009年11月我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低碳世博”的口号一浪高过一浪,一时间,低碳无所不在。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而物流在低碳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是由于物流本身是能源消耗的大户,也是碳排放的大户。交通运输是目前能源消耗最大、也是能源消耗增长最快的行业。我国物流业发展较为粗放,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低,粗放和低效率的物流运作模式,造成了能耗的增加和能源的浪费。我国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20%,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这种形势下,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另一方面,物流业作为我国重点产业之一,有义务也有能力在发展低碳经济中有所作为。

1 物流的低碳经济问题的三个层面

1.1 低碳物流的技术层面

低碳经济问题的技术层面是要鼓励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这是最具有国际可比性的。但是低碳排放如何操作,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1.1.1 低碳指标需要量化。

企业考虑更多的是成本,只有降低成本才能有效益。碳排放量与客户的运营成本直接挂钩,虽然企业很重视,但企业本身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最终确定哪种经营“成本”对企业自身更有利,便会倾向采取哪种运营方式。如果低碳能让成本降低,就不需要国家倡导了,企业自身就会有动力去推动。但如果实现低碳物流需要企业提高成本,而低碳物流又确实上升成为整个社会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有一些国家政策或是媒体来引导企业,让企业了解到成本的上升换来的低碳有怎样的效果,从整个社会层面去营造一个低碳的环境。不过,由于国外倡导“低碳”比较早,已有客户主动提出“非低碳不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企业节能减排的动力。

1.1.2 当前市场上大多数号称低碳的项目,仅仅把低碳作为促销的噱头或抬高身价的镀金。

而各种机构颁发的奖项,也让低碳逐渐沦为“低碳炒作”的工具。运输过程中的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是物流活动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想打造低碳物流,就要对运输线路进行合理布局和规划,采取缩短运输路线,提高车辆装载率等措施。同时,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燃料的使用,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相关技术研究,打造低碳物流园区,以实现物流的绿色低碳发展。

1.1.3“低碳物流”很大程度上直指水上运输与航空运输。

一直以来,这两者都被视为减少碳排放最大的阻力,因为这些公司会为此支付不同碳排放的税务,并且经营成本可能也会增加。例如马士基为减少碳排放,运营成本相对之前大概提高了15%左右。在国外很重视“低碳物流”,很多企业愿意交纳这些费用,而国内客户对于“低碳物流”的重视程度还不是很高,毕竟这对于企业运营成本来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加快发展内河航运,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为了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抢占制高点,谋求主导权,越来越多的国家在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中,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之一,采取有力措施重点推进。交通运输业是用能大户,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要落实转换方式的战略部署,必须把加快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作为重要任务。内河航运具有污染轻、能耗小、占地少、成本低、运能大的比较优势,具有鲜明的低碳性,是典型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体系和生产体系。在当前土地、资源、环境等要素瓶颈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内河航运作为一种可持续的运输方式,正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航空运输能源消耗巨大,航油的大量使用造成很多的碳排放。所以,公司急需研发新技术,首先应在企业理念上,要逐渐树立环保思想,使全体员工提高环保意识,从自我做起,其次投资科研方面,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取得技术上的优势。

1.2 低碳物流的规划层面

规划层面包括宏观与微观。宏观指产业布局,产业布局在静态上看是指形成产业的各部门、各要素、各链环在空间上的分布态势和地域上的组合。在动态上,则表现为各种资源、各生产要素甚至各产业和各企业为选择最佳区位而形成的在空间地域上的流动、转移或重新组合的配置与再配置过程。政府规划对于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做出新的安排,起到影响投资的作用,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实现。例如发展大功率输电技术,有利于减少电煤运输;大力发展水运和铁路作为物流干线网,也有利于物流的节能减排;引导钢厂向沿海布局以减少物流量,鼓励企业合并提高规模化生产等,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在微观层面主要指比较具体的物流解决方案。一般来说在物流解决方案中,企业是可以把降低物流成本的经济效益与节能减排的社会效益一致起来的。企业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企业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对运输线路进行合理布局与规划,通过缩短运输路线,提高车辆装载率等措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仓库合理化选址布局,节约运输成本,减少仓储成本;提高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率,有效控制资源消耗,避免环境污染等举措。共同配送是解决我国物流配送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等问题的较好方案。实现共同配送,可以有效提高车辆的装载率,减少社会车流总量,改善交通运输状况,进而改善社会生活品质。

1.3 低碳物流的政治层面

低碳物流政治层面是指需要国家在制度建设方面采取一些新措施才能够解决当前的问题。当前,我国物流运作跨越不同的行业和地区,管理属于不同部门,缺乏统一领导。因此,建立政府部门协调机制,用制度来统一管理物流活动,全面规划物流的发展显得十分必要,国家需要制定一定的标准。同时,而在低碳技术上,无论国家还是企业都必须要提高自己的研发能力,从而取得技术上的优势。

发展物流的低碳经济还需要一些基础研究,特别是基础数据信息体系的建设很迫切。由于基础数据缺失,目前只能用节能减排的概念来代替低碳经济,国际上已经有比较先进的碳排量统计和测算方法可以借鉴,只有基于数量化的研究,才能够把研究成果推向应用。

事实上,业内亦有个别企业的技术研发部门早就开始着手节能减排领域的探索工作,通过长期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成果。只是在目前相关激励政策尚未出台的情况下,技术难以转化为产品,也难以产生成功的商业模式。一旦明显的支持政策出台,更多的新技术将会进入市场,同时也将引导更多的资源投入以减排这个新兴产业中来。

2 发展低碳物流的政策建议

低碳物流将是未来物流业发展中的重点参考对象,下面汇总一下低碳物流具有可操作性的几个行动指南。

2.1 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目前,在低碳经济诉求下,国家发改委正在积极研究发展铁路物流的政策,如未来500公里以上的货物运输尽可能用铁路。因为铁路运输是各种运输方式中最节能、最低碳的。应通过创新运输组织模式、发展多式联运、加快列车运行速度、提高信息化水平等途径,促进铁路运输发展,挖掘其节能降耗的巨大潜力。

公路运输是一种非常灵活的运输方式,可以提供很多铁路运输无法满足的优质服务。但是,在一个城市里如果每一个厂家都开着自己的车去配送,无形之中就增加了交通压力,并带来大量污染。事实上,购物班车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是被严格禁止的。因为如果每个零售企业都推出购物班车,对环境将是很大的污染。随着整个运输交通和技术的发展,地铁、公共交通工具等都会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因此中国的购物班车也许同样可以禁止。

同时,企业可以选择通过一个配送企业对多家用户进行配送,或者多个物流企业共同使用某一物流设施或设备的配送方式,实际上就是物流资源的共享。通过共同配送可以解决我国物流配送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等问题,并可以有效提高车辆的装载率,减少社会车流总量,改善交通运输状况,进而改善社会生活品质。

2.2 推广绿色包装

当前,合成塑料包装材料所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迫切要求在供应链物流环节大力推广环保绿色包装。一是减少一次性塑料包装材料的使用,避免过度包装和昂贵包装;二是推动生物降解塑料的规模使用,并研发和推广其他环保包装材料。国内多数包装企业在相关技术研发和生产上没有形成规模,环保包装材料的生产成本明显高于传统包装材料。应加大对环保包装材料企业的税收减免和专项补贴等政策支持。

2.3 推动废旧物流设施设备的循环利用

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废旧物流设施设备迅速增加,简单报废、遗弃无疑是对资源的浪费。加大废旧物流设施设备的循环利用力度,就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碳排放。比如,重复使用包装材料,拆解和回收废旧物流设备,改造废旧物流设施(如废旧仓库)、建立工业和生活废料处理的物流系统等。

2.4 促进低碳物流的信息化、电子商务化

低碳物流信息化、电子商务化是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有效的服务低碳社会的有效途径。通过物流服务智能信息化,可以降低物流服务过程中对有形资源的依赖,将部分有形服务产品,采用智能信息化手段转变为软件等形式,进一步减少物流服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基础,也是提高物流效率的前提。应进一步摸清物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大力推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流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搭建跨地区、跨行业的信息平台,实现供应链物流信息共享。在推进物流信息化过程中,政府部门应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和财政补贴。

同时,在物流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的基础上,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减少空驶率,避免无效运输和重复运输,促进运输合理化。提高需求预测的准确性,积极推行准时生产方式(即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产品),努力实现零库存。提高仓储设施利用率,优化运输路径和搬运装卸系统。

此外,当前物流业在减排问题上仍处于呼吁阶段,连人才队伍的建设都尚未开启。“低碳经济”事关社会责任和战略眼光,时至如今,大部分企业还没有产生“低碳”意识。前瞻性的探索和研究能够左右一个产业的发展方向,而左右一个产业发展方向的战略眼光,国内企业这方面的意识还比较淡薄。总的来说,国内对于低碳的探索尚未形成成熟的体系。在相关政策措施出台之前,更多的机构或企业都还在观望。中国政府一定要认真实施减排任务,才能使低碳经济迅速发展。

摘要:气候变暖问题已经引起国际上越来越多的重视,一时间低碳经济的呼声日趋高涨。物流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在物流发展中注意减少碳的排放对发展低碳经济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主要从物流的技术层面、规划层面和政策层面着手,结合现实情况,探讨物流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低碳经济,运输,量化指标,产业布局

参考文献

[1]李桂艳.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物流科技,2005(5):17-20.

[2]周戈文.发展中国化低碳物流的五大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0(7):385.

[3]王国文.低碳物流与绿色供应链:概念、流程与政策[J].开放导报,2010(2):37-40,53.

[4]商金红.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辽宁低碳物流发展[J].辽宁经济,2010(3):38-39.

[5]申风平,颜文虎,肖伟.我国发展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物流科技,2007(5):65-67.

低碳物流发展 篇2

3煤炭企业绿色物流系统构建

煤炭想要从“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煤炭去完成绿色化的进程,煤炭绿色物流系统的构建是关键所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如果不能够解决煤炭的污染问题将会影响企业和城市形象并且影响经济的增长。也就是说,煤炭的绿色化将会决定煤炭企业未来的地位和前途。绿色煤炭经济包括三部分,绿色开采、绿色物流和绿色燃烧。而绿色物流又是贯穿于整个物流经济中起支撑作用的环节,生产设备进入矿区和煤炭产品最终到达客户的手中,都需要物流的连接。所以,绿色煤炭经济是以绿色物流为基础的,煤炭绿色物流也是煤炭绿色化的关键所在。煤炭绿色物流系统中不仅仅有煤炭生产企业、集团,而且还包括政府和公众。煤炭物流系统是煤炭企业和社会各界之间的纽带,是和社会频繁接触的媒介,所以政府和社会公众在煤炭绿色化的过程中不应该是旁观者的角色,而应该作为主体去参与到煤炭绿色物流的系统的构建中来。我们需要政府去建立起环保监控体系、制定相关绿色物流法规,提供煤炭物流相关工作的指导和监控,不能依赖于企业自觉性和社会责任感,而应该加强外部对煤炭企业的监督和控制。社会公众作为环境污染的直接接触者,受污染危害最严重,他们也应该加入到煤炭绿色物流体系的监督中来,建立绿色物流系统不是某个企业自身的责任,它应该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义务和责任。煤炭绿色物流系统构建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起一个可循环发展的经济系统。煤炭经济的循环发展是煤炭企业的必由之路,而要实现煤炭的循环经济,物流系统是绿色煤炭的重要的基础和保障。①绿色煤炭物流系统即满足了循环经济的要求,它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破坏,有效的改变了煤炭企业在社会各界中的印象和观感,同时作为输送物资的载体,它提供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可能性。②绿色物流系统可以减少物流物资的投入,减少浪费,降低废弃物的污染排放,提高使用效率和管理效率,从而大大降低煤炭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成本。③煤炭企业的经营发展的道路被拓宽。物流阶段所涉及的许多过程都可以将废弃物回收、再利用,这样可以提高材料回收率和再利用率,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4结束语

保护环境,节能减排是每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煤炭企业对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加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煤炭产品的污染问题给企业和社会均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而煤炭企业绿色物流系统的构建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任务,而且是一项复杂多变的社会工程,不仅需要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污染,而且还必须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结合自身实际,适时调整改变低碳运营思路。因此,推动煤炭绿色物流发展是企业和社会必然的选择,也是兼顾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环保,实现社会和企业双赢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李爱彬,刘薇.煤炭绿色物流系统构建研究[J].煤炭工程,2012,(12).

[2]栾锐.基于循环经济的煤炭企业绿色物流发展战略研究[J].煤炭技术,2013,(12).

[3]管小俊.煤炭物流运输网络绩效评价研究[J].物流技术,2011,(8).

[4]张爱敏.煤炭物流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现代商业,2012,(3).

[5]刘凡齐.物流模式与煤炭企业物流选择分析[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0,(1):154~156.

低碳物流发展 篇3

一、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性地位

(一)电子商务销售规模日益扩大,增速大幅度高于传统模式发展速度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不断扩大,并保持高速增长趋势。据我国商务部官方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电商交易总额为13万亿元,增长率超过40%,而艾瑞统计数据为2014年电商市场规模为12.3万亿元,其中,零售总额为2.8亿元,同比增长率将近50%,占社会零售总额的10.7%,较2013年增长了将近2个百分点。商务部的检测数据还显示,在被调查的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中,网络零售增长了33.2%,较2012年增加了1.3个百分点。与电商高速发展不同,我国实体店传统销售模式的增速下降至5%左右,呈现低速发展模式,电商的发展速度是实体店的5倍以上,这说明电商已经成为当前时代下的一种发展趋势。

(二)电商企业发展迅速,新兴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底,我国电商投资规模超过317.5亿元,电商服务企业超过1.2万家,同比增长5.7%;第三方电商平台企业超过1900万个,电商模式企业超过2.9万家,增幅达到18%。2014年电商企业已经超过3.4万家,个人网店数量超过1000万家,团购网站超过3500家。根据《2013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5%的企业成立了一年,31.7%的企业成立了两三年,35.9%的企业成立了4年,27.5%的企业成立了5年。这说明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发展非常快,大部分是新起之秀,成立时间不足5年。在销售规模上,18.5%销售规模在500万元以下,43.4%的企业在500万元至3000万元之间,16.1%在3000万元至7000万元之间,22%在7000万元以上。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企业的规模水平也在不断扩大。在企业员工规模上,22.3%的企业员工在30人以下,47.1%的企业在30人至100人,26.2%的企业在100人至300人之间,4.4%的企业在300人以上。由此可见,电子商务企业以新兴的小企业为主,人员规模大部分处于100人以下水平。

(三)交易日益多样化,移动网络成为交易的重要平台

我国电商交易模式已经发展有B2B、B2C、C2C、G2C、O2O等多种模式,目前主要以B2B、B2C和C2C三种发展模式为主。根据我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预测,2017年我国3000万家中小企业中,60%将会发展电子商务,并主要采取的是B2C销售模式。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网络购物市场B2C交易规模为1.29万亿元,年增长率超过了68%,远高于C2C 35%的增速水平以及O2O25%的增长率,占整体网络购物比重的45.8%,较2013年的40.4%增长了5.4个百分点。B2C交易模式成为网购购物的主要推动力,预计2015将超过C2C的比重。

二、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实施低碳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B2C小订单零售模式,扩大了电商交易的物流费用

B2C成为电商发展零售的重要趋势,但这种模式下交易的物流成本将显著提升。根据京东高管的说明,订单大部分是图书和小电子产品,订单价格约25元,其中邮费成本约5元,其物流成本占产品价格的20%。这样的订单京东属于亏损营销。中小城市每个订单的配送成本远远高于5元,平均成本在8元左右。整体而言,B2C电商的物流仓储成本都非常高,物流成本占比达到了18%。根据当当网的财务报告说明,当当的物流仓储成本占总营业收入的14%以上。此外,高损耗成为影响低碳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最为显著的生鲜市场为例,据有关数据显示,3000多家生鲜电商至今还未有一家盈利,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高达30%的物流成本,另一方面在于高达5%以上的物流损耗。

(二)小企业物流业充斥市场,资源大量浪费且效率较低

据商务部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物流市场规模超过10万亿元,但市场占有率在前十位的物流企业市场占有率总共不到物流市场的2%,物流市场被大量中小企业瓜分。广州、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物流企业不下万家。很多中小物流企业只有一辆运输车辆,只有一条线路。由于大部分物流企业为中小规模,其资金实力和运营能力都比较低,不能适时的利用新技术,不能良好的降低成本,甚至造成大量的浪费资源。此外,据电商行业协会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物流车辆返程的空车率在60%以上。这说明我国很多物流配送企业实行的是单项运输,这也引起了很大的浪费。

(三)不科学的物流配送线路问题,成为电商低碳发展的重要阻碍

物流配送线路的科学性对物流的成本影响非常大。优化物流配送线路,缩短运输线路,成为降低成本的关键措施。目前由于我国物流企业大都为中小企业,分布广泛,难以协调协作制定科学的配送线路。根据物流业行业数据,2013年我国物流业中仅快递企业已经超过8000家,很多物流企业就一台车,小部分企业甚至没有专门的运输车。部分区域物流配送严重过剩,大批物流企业都设置了配送点。部分区域物流配送严重缺乏,只有少数几个甚至没有物流配送业务。在全国范围内,消费者在网上购物,即使选择同一个快递,也不能准确知道其订单配送的路线是怎样的,有时在同一个快递公司,其订单发送的线路也是未知的。在全国范围内,我国各类快递公司更加缺乏协调,没有一个全国性的、进行了严格而科学规划的物流线路。

(四)电商本身存在的质量问题,影响低碳发展水平

电子交易虽然降低了消费者出行成本、库存成本等,但由于不能亲身看到、触到和体验到实物,消费者对货物的满意度整体不高。此外也因为商家存在过度游说、劝说,存在隐瞒商品缺点的现象,我国电商交易退货率非常高。根据中国行业研究所数据显示,2014年双十一电商退货率平均占销售量的25%,部分商家高达40%以上。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很多交易平台推出7日无理由退货营销策略。实际上,商家和消费在退货中各自存在错处,并不单因为商家的信息隐瞒或者错误宣传。退货率居高不下,必然导致物流成本急速上升。目前退货率已经成为各大电商商家和电商平台非常敏感的运营指标。如何提高顾客满意度,降低退货率,成为电商交易亟待解决的难题。

三、我国电子商务物流低碳发展模式的构建方法

(一)电商物流产业采用分层发展模式,构建电商与物流对接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针对当前低碳发展的要求,物流配送可以分成两个层次:一是针对消费者订单直接收发的支流配送企业;二是负责主线路的物流配送企业。开展主线路物流配送的企业只负责将货物配送到大区域,开展具体配送业务的物流企业将货物直接配送给消费者。这种分层的物流配送模式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物流资源的浪费,符合低碳发展要求。同时,应该搭建电商与物流业完全对接、信息开放、面对买卖双方和物流服务商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各个区域的电商能够从该平台快速了解各个物流企业在具体线路上的优势,然后选择最高效的配送企业及路线。并且,每个运输车辆每个时刻的线路满载度也可以通过网络获知。因此电商企业和消费者可以根据满载情况、发车时间、达到时间以及配送价格选择最高效、最优惠的路线。主线路物流配送企业也可通过平台实行统一价格和自由交易,从而减少了交易成本。网络适时发布每个线路的车辆满载情况,也可以提高主线路配送车辆的满载率。

(二)采用主线路公车模式进行配送,并保持主线路物流服务的多样性

一个城市的交通就是一个高效的人流输送网络,消费者可以从任何一个区域通过城市交通到任何一个区域。在电商时代,任何一个配送区域的消费者也可能从其他任何一个配送区域点购买商品。因此,物流配送的主线路就要求必须能够通达所有区域的物流集散地。公车在其经过的任何站点可以上下人流,顾客可以在公车行经的任何站点上下车。此模式应用在物流上,主线路运输车辆可以在各个集散地实现货物的上下,货物可以在车辆行经的区域之间上下货物,以此提高物流车辆在长途跨距离运输中的满载率。电商物流就可以就如同城市公共交通有地铁、公共汽车、出租车、自行车等多种选择。不同公共交通的特点和优势不同,由此在主线路的物流企业必然也不能唯一,否则行业垄断会抬高物流成本。如此,电商可以自由选择任何一个物流配送企业,而物流配送企业可以根据主线路物流企业在各个线路的优势选择最佳的企业进行辅助配送。

(三)各区域至少建立一个规范的物流集散地,并合理调节物流业的承载能力

主线路和支线路的交接在于物流集散地。主线路的优势是实现跨区域的快捷运输,其车辆载货量较大,运程较长,交货地点比较集中。支流线路是弥补主线路不直接配送的不足,而负责将达到物流集散地的货物配送至消费者,其优势是为消费者提供最贴心的服务。可以看出,物流集散地是支流线路和主线路功能的分叉点和结合点。由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及需求,在各个区域至少建立一个规范的物流集散地。此外,应该注意到任何产业都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和市场潜力。物流业如同公共交通,运行存在各种高峰期和非高峰期。在高峰期,客流量一般超出公车承载能力,而在非高峰期,客流量一般大幅度低于公车承载能力。因此,公共交通必须在二者之间构建一个平衡点,以保证居民出行的需求,并不断降低成本。同时,物流业也必须设置平衡点。当超出承载能力时会降低物流效率,延迟货物配送时间,当大幅度小于承载能力时,物流成本会大幅度上升,不利于低碳发展。因此,物流承载能力需要设置科学,满足高峰期的紧张需求,也同时可以满足非高峰期的成本控制。

(四)鼓励电商大订单交易,实现集中采购

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众多电商平台纷纷退出全场包邮营销策略。这种亏损性营销非常浪费资源,不利于低碳发展。为此,应该政策上鼓励电商在电商市场扩展中采用集中购买优惠营销战略,而严厉打击自损式价格营销策略。这在我国并非不可行,并且已经有电商交易平台可以获得客观的市场。以1号超市为例,在1号超市网购平台,凡是购买100元以上的商品才可以包邮,但是里面任何商品的价格都非常实惠。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一个小订单商品消费8元的邮费非常不划算,而采用多样商品就可以实现包邮优惠,并且同时享受价格优惠。目前1号超市以超过20%的年增长率扩张,这说明以集中采购与优惠营销策略配套的方式是可行的电商营销和交易模式。

(五)电商交易应该不断优化创新,提高低碳发展水平

电商已经消除了买卖双方的时空距离,消除了区域限制,简化了购物流程,降低了物料损耗和出行费用等。据《电子商务的环境影响报告》测算,电商零售每亿元销售额就可以减少393顿标准煤能耗。根据2014年我国电商13万亿元的销售额,就节约了5109万吨标准煤,相当于511亿升汽油,占2014年我国煤炭消耗总量(24.7亿吨标准煤)的2.07%。当前电商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过去应该不断被打破,因此必须坚持不断发现问题,不断优化,不断创新。实际上电商交易优化和创新不外乎四个方面:一是不断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二是不断降低库存成本和管理成本,减少物料损耗;三是不断降低能耗,提高环保性;四是不断满足电商和消费者的双面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伟.谈物联网技术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促进作用[J].商业时代,2012,27:39-40.

[2]陈联刚.低碳经济造就电子商务服务发展的最佳模式[J].电子商务,2010,04:13-14.

智能低碳物流发展策略探讨 篇4

当前,政府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最近温家宝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致辞时表示,我国将大力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那么物流业如何做到低碳,利用信息技术是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本文将探讨基于信息技术的低碳物流发展策略。

一、低碳物流的内涵

物流活动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一方面物流是经济发展的支撑,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又会引起物流总量的增加。比如物流活动的频繁会引起在途运输的车辆增加,导致燃油消耗的增加,引起交通堵塞,加重空气污染和废弃物污染等。

随着环境恶化程度加深,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随之增大,人们对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全球化的“低碳革命”正在兴起,低碳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李蜀湘等指出,低碳物流是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背景,以科学发展观、低碳经济、物流管理等理论为基础,以节能减排、低碳发展为基本要求,抑制物流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利用先进技术规划并实施低碳物流活动。低碳物流应是物流作业环节和物流管理全过程的低碳化,其内涵体现为绿色加高效。

二、物流中应用的信息技术

物流中应用的信息技术涉及条码识别技术、射频识别(RFID)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系统优化技术等。条码识别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实现了对物品信息的自动读取、传递和处理,极大地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在物流和商品零售领域,RFID电子标签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取代条码的。GIS/GPS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的有效结合,使得在不同地方的运输设备的运行轨迹和状态变得可见且容易控制,有利于提高运输工具的效率。通过EDI系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能够进行电子订货,实现供应商管理库存和电子结算。

系统优化技术是实现物流管理目标、提高物流管理效率与效益的必要过程和手段。目前物流系统优化方法主要是运用线性规划、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等数学规划技术来描述物流系统的数量关系,以便求得最优决策。比如对车辆路径问题(VRP)、旅行商问题(TSP)、配送中心选址问题、布局优化等问题是几种著名的物流系统优化问题。

三、低碳物流的发展策略探讨

(一)物流服务的信息化

低碳物流离不开信息化,物流信息化是物流企业得以健康生存、持续发展的基础。物流信息化实现了从物流信息收集、传递、保存、处理和输出的电子化,使物流系统更加敏捷,整体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日益成为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物流信息化以运输和仓储为主线,来管理取货、包装、仓储、装卸、分货、配货、加工等物流服务的各个环节,并利用信息技术使厂商与客户能方便地沟通,追踪每一件产品从生产基地到最终零售市场的物流全过程。借助物流信息化,物流企业能有效地组织跨地区的业务,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服务质量。

(二)物流服务的网络化

物流企业需要实现网络化,使自己的服务网络覆盖客户的供应网络、销售网络和生产网络,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1.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基础设施是物流服务网络化的重要环节。物流企业应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以下三个方面:一是GPS,运用卫星定位技术来组织、管理运输工具。客户经常会因突发性的变故而在车队出发后要求改变原定计划;有时车辆在集中回程期间临时得到了新的货源信息;有时几个不同的物流项目要交叉调车。在上述情况下,卫星定位系统的应用可迅速为合理调度车辆、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车辆成本提供依据。二是建立现代化的立体仓库和与之配套的仓储信息管理系统、条码自动录入系统,货物分拣系统,为实现仓库作业机械化、仓库管理信息化、监控报警和商品养护自动化创造条件。三是优化物流设施选址和布局,布局不宜过密或过疏,过密会增加运输次数,使运输路线变长,过于松散则会降低运输效率,增加空载率。

2. 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中心。

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实现规模经济。规模过大容易造成资源浪费,规模过少则可能会引发服务能力的不足,降低客户满意度。因而,要考虑一个配送中心服务的区域有多大,保持适当的规模,对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运营效益和效率都将产生长远性的影响。

当然,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必须符合所在地区的物流系统中长期规划,并与区域物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目标相结合,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发挥产业的群聚效应,设计合理的配送线路,积极开展共同或集中配送方式,从而减少物流设施的运营成本,提高物流设施的整体利用率,同时可以提高货物的配送效率。

(三)物流服务的智能化

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优化组合,引入最优化模型等多种方式实现物流的低碳化。

1. 构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促进共同配送。

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上,任何物流企业都可以发布、查询和接收物流运作信息,任何客户都可以委托、购买物流服务。这为共同配送提供了可能,即多个物流企业可以共享运输渠道,共同使用某一物流设施或设备,不同的物流公司把相同直达目的地的货物集合到一起配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有助于实现共同配送,从而可以有效提高运输工具的装载率,减少空驶率,避免无效运输和重复运输,促进运输合理化。

依托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能够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车辆资源,优化运输结构中运输、包装、流通、加工、装卸等环节的效率,提高各个物流作业环节运作的透明度,减少物流信息交换的环节,缩短物流运作的周期,进而实现物流的“低碳”目标。

2. 优化组合运输方式,发展多式联运。

不同类型的运输方式在能耗和碳排放上有差别。以每千公里油耗指标看,2003年中国航空运输平均耗油0.354kg,公路运输平均消耗汽油0.069kg、柴油0.052kg,铁路运输平均消耗柴油为0.005kg,而水路运输平均油耗为0.006kg。而在这些运输方式中,公路、航运和航空运输耗油量大、碳排放量大。

近年来,复合一贯制运输(多式联运)开始兴起。多式联运综合考虑了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和特点,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运输方式,能够在从整体上为运输全过程的最优化和效率化提供保证。多式联运除了考虑降低运输费用、提高运输效率外,还可以考虑节约能源、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

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建立各种运输工具的能耗和碳排放数据库,建立多式联运的数学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实行多环节、多区段、多运输工具相互衔接,能够大大的减少交通运输的能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形成在能源危机、交通拥堵及环境污染约束下的一种理想运输模式。

3. 引入最优化决策模型,多种渠道减排。

物流企业可以通过最优化问题模型及排队论理论,事先对运输路线进行合理布局与规划,缩短并精简运输线路和不必要的环节。某些物资在干线运输转为末端配送的环节上,有时需要设立仓库作为节点,这样会发生许多入库、出库的装卸作业,通过GPS定位把干线运输的物资数量在途中就纳入配送计划,可以取消干线运输与末端配送的边界。这样,既可以节约装卸费用,还可以减少碳排放。比如,美国万络(Con-way)运输公司从2006年开始对其运输网络进行再设计,每天减少了12.4万英里运营里程。

物流企业还可以利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和空转率。比如根据物流企业的实际仓储情况和GPS获取的实时道路信息,通过引入了各种最优化模型,可以计算出最佳物流路径,给运输设备导航,减少运行时间,降低运行费用。

四、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低碳物流发展策略,从物流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到智能化,逐层推进,环环相扣。在实际应用时,还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促使物流业从战略高度进行审视,避免陷入利益集团的纷争之中。

比如,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大量的干线运输仍主要依靠公路。由于公路运输超载现象普遍,车况不好,这种运输方式的碳排放量相当大,成本也非常高。而铁路运输是各种运输方式中最节能、最低碳的。在干线运输中,长途采用铁路或水运,短途采用汽车运输的多式联运模式是理想的选择。如果能够大幅提升这种多式联运模式的运输比例,国内物流领域还有很大的减排空间。但是,如果大量采用铁路运输,公路运输企业势必因业务萎缩而效益下降。因此,在强化全社会物流低碳化意识的同时,还需建立低碳物流补偿机制。这样才有可能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良好局面,共同推动低碳物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长琼.绿色物流的产生背景及发展对策初探[J].物流技术,2002(6):39-40

[2]李蜀湘,陆小成.中国低碳物流金融支持模型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9(2):27-29

[3]岳馨.低碳经济下的低碳物流[J].中国商贸,2010(12):101-102

[4]宣登殿,胡大伟,蔺宏良.基于GIS的城市物流配送系统规划方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4-87

低碳物流发展 篇5

一、低碳经济环境下逆向物流管理的动机

以提高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和有效地保护环境为目的的逆向物流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趋势,是衡量企业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应对全球竞争的必备条件,同时也为人们的低碳生活提供保障。

1.环境压力人们已经意识到环境恶化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逆向物流越来越受到管理当局者的重视。一些国家在环境保护法规中强调了生产企业在产品这个生命周期内的责任,或者出台了一些税收政策来控制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以此来督促企业使用“循环经济”。

2.企业追求利益的驱动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是利润最大化,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来自顾客和供应商的退货行为以及产品召回等现象给企业带来了额外的成本,这迫使企业不得不考虑逆向物流管理问题。随着不可再生资源及能源的日益短缺,资源供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废旧物品的再生循环利用,也逐渐成为各企业解决资源短缺的一条有益途径,这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其效益,提升其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顾客方面的压力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消费者越来越强烈地关注环境问题,并倾向于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购买,这也给我们的企业进行生产制造增加了无形的压力。

4、碳规则挑战目前,发达国家正试图通过碳关税和碳足迹、食物运送里程、二氧化碳可视化制度等有关低碳经济的技术规则和标准来引导贸易规则的演化。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变相设置绿色贸易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某些发达国家削弱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出口竞争力。

二、低碳经济环境下逆向物流管理的实施途径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它严重影响了人类环境和自然生态。因此本文将从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两个方面提出在低碳经济环境下逆向物流管理的实施途径。

(一)从企业外部环境方面来实施逆向物流管理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1.树立低碳理念,发展工业生态群落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而实施逆向物流管理的目的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这两者所指向的都是经济、生态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工业生态群落的出现和创新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利用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共生关系来消化废弃物,降低废弃物的产出,将低碳意识充分融入到逆向物流当中来发展工业生态群落,从源头上就减少或者消化掉了废弃物,减少进入逆向物流系统中的物流量,达到降低成本保护环境的目的。

2.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与制度政府可以从税收政策、财政补贴等方面制度一系列逆向物流管理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逆向物流管理法律法规,为逆向物流管理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使逆向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能够有法可依。目前,在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大都出台了关于残次品的退回、包装材料的循环利用、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等法案,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企业逆向物流的开展。

3.增强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低碳消费模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消费者应该积极参与和支持节能减排活动,选择低碳消费模式。因此必须使人们消费观念上发生根本变革,通过消费理念灌输,让公众树立新的资源观、环境观和消费价值观。

4.电子商务与逆向物流融合和发展未来社会需求产品会逐步向环保型、节能型、安全型转变,这样的需求趋势无疑对我们的技术提出了很大的要求和挑战。依托计算机并且具有高效、方便、绿色特点的电子商务对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物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子商务的融入使得社会上各种资源得到优化整合,进一步降低了逆向物流中的成本和损耗,建立起高效、低耗的经济生态环境,从而使所有的企业和社会成员从中受益匪浅。

(二)从企业内部机制方面进行逆向物流管理的途径有以下几点

1.加强企业逆向物流管理意识因退货、过量生产、不合格品退回、报废和损坏等产生的损失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开展逆向物流对遭遇巨大资源和环境制约的企业来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作为企业整个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的逆向物流同样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和协调,须成立独立的部门进行管理,明确逆向物流系统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企业高层领导要对逆向物流有足够的重视,相关部门要制定出有利于逆向物流实施的政策,给予物流部门足够的`权力,并大力培养物流人才来实施逆向物流。

2.积极推进逆向物流相关技术创新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为粗放型,信息化技术相对比较落后,逆向物流的成本高,再生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相当大一部分废弃物因技术的制约无法回收利用从而直接进入生态和社会系统中,加剧了环境污染和负担。技术水平已成为制约逆向物流发展的瓶颈,所以应大力提倡逆向物流领域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GPS、条码、RFID等)和运营管理体系作支持,采取一系列规范化的计划控制手段和措施,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投资回报率。

3.建立完善的逆向物流管理系统,加强信息共享一个完整的逆向物流流程是由消费者或其他逆向物流源,通过零售商、批发商、配送中心、生产商和供应商几个节点逐级回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合理的逆向物流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共享,实现从回流入口到最后处理的全过程的信息跟踪处理,可以缩短逆向物流处理周期,提高这个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

低碳物流发展 篇6

摘 要 从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若要实现我国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仍需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工夫。从而,具体就在于:将低碳发展的思路,引入到我国物流业的生产经营中。惟有在产业升级的前提下,我国物流业才在国际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产业升级也是对低碳经济内在要求的反映。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绿色物流 途径 构建

低碳经济的提出,体现了我国转变经济方式的具体要求。从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若要实现我国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仍需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工夫。从而,具体就在于:将低碳发展的思路,引入到我国物流业的生产经营中。伴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物流业的产业地位也被提到了更高的高度。不难知道,科学、有效的开展物流运作,将极大的支撑商流的流通。最终,形成国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因此,在资源约束的客观条件下,保证我国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便成为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的任务。

一、低碳经济对我国物流发展的内在要求

正如上文所述,若要实现我国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仍需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工夫。即,由过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目前的集约型演变。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来考察这种演变则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对化石能源消耗的节约

对化石能源消耗的节约,处于两个因素的考虑:(1)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庞大的化石能源做支撑,这就使得我国诸如柴油、汽油等战略物资变的更加稀缺。物流业在与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其它产业,争夺能源配额的同时,直接影响到了自身未来的可持续发展。(2)化石能源的环境污染性。低碳经济内在要求,蕴涵着很强的环保意识。目前,在汽车尾气C排放中,我国物流业所占比重是最大的。因此,这也促使物流业目前应减少对化石能源的消耗。

(二)对物流运作模式的集成

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还体现在对资源的高效利用。高效果利用的途径可以从技术与制度层面进行建构。正如马克思,在集约化生产方式的实现中,所提出的:提升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使其在对生产资料的利用上更具效率,这便属于技术层面的构建。在阐述分工时,马克思又指出:工人处在同一间场地内进行生产,能共同使用产地内的各项生产设备实现了空间效益,这便属于制度层面的构建。从物流业的运作特征上看,制度层面的构建将有效满足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即,对物流运作模式的集成。

二、基于上述要求我国物流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低碳经济对我国物流发展的内在要求,可知:我国物流未来的发展方向便是进行绿色物流的建设。“绿色物流”从词组本身就体现为:环保目标。环保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又客观增进了我国物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其中,减少C排放的要求倒逼我国物流业开展产业升级,则是关键。惟有在产业升级的前提下,我国物流业才在国际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产业升级,也是对绿色物流的构建提出目标导向。下文,便具体阐述我国绿色物流具体的构建途径。

三、我国绿色物流的构建途径

根据这种逻辑顺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物流产业升级—绿色物流的实现,可得:物流业产业升级,便成为了上述途径构建的逻辑起点。具体而言,阐述如下:

(一)物流集群化发展模式的构建

物流集群化发展,体现为:按照供应链顺序,使得相互关联的物流组织,聚集在一定的空间来开展物流业务。这种空间区域,便是目前常提的“物流园区”。这里,本文指出:在进行物流园区的建设时,应实现园区内物流集群的区域植根性。即,在对物流园区进行目标定位的前提下,充分考察目标市场的商流特征。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引入相关物流组织。只有在完成了这一系列工作后,园区内的物流集群才能稳定、持久。最终,从空间、时间效益的实现上,达到绿色物流的发展需要。

(二)物流公共设施的构建

绿色物流的开展,还体现为技术层面的提升。物流组织技术层面的升级,则涉及到企业费用指出的提高。在我国目前物流业的平均净利率只有10%左右的情况下,过多的费用支出将超出物流组织的承受能力。进而,降低他们开展绿色物流的动力。因此,各级政府便需要通过财政支出的形式,来完成诸如:交通设施、物流信息平台等要素的建立。這些设施具有强烈的正外部性,因此,能在有效降低物流组织的成本控制压力下,支撑他们对绿色物流的开展。

不可否认,绿色物流的有效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构建除了需要物流组织的内在努力,还需要政府部门对公权力的合理使用。只有在政府部门的有效引导下;同时,在满足了物流组织对自身利益诉求的前提下,才能最终形成我国绿色物流的构建途径。最后,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赵奕凌.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物流绿色演进的路径思考.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2]赵奕凌.我国绿色物流发展滞后性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1).

低碳物流发展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篇7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多排放而引起的气候变暖问题已经引起国际上越来越多的重视,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危机,为了解决这个危机,各国均开始大力研究低碳技术,提倡低碳生活,推行低碳经济。其中低碳经济尤其引人注目,并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物流作支撑,这主要是因为物流在低碳经济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一方面是由于物流本身是能源消耗的大户,也是碳排放的大户。另一方面是因为发展物流又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措施,先进的物流方式可以支持低碳经济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低碳经济需要现代物流业的支撑[1]。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等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出现,低碳物流开始受到学术界、企业界的关注,低碳物流成为了未来物流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然而,在面对相关技术、政策法规不太成熟的情况下,低碳物流的发展不再是仅仅靠企业运作设备改良和运输路线优化就能够实现的简单问题,而是受到企业、政府和技术三个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考虑到低碳物流在实施的过程中受到国家宏观政策、企业对经济成本的关注、低碳技术的应用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本文从企业、政府和技术三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低碳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旨在为低碳物流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1 低碳物流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低碳物流是建立在低碳经济的基础之上,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目标,将整个物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它要求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货品的正向物流、逆向物流等都要体现“低碳”这一特点,将低碳的理念融于货物配送的各个环节,只有每一部分都实现了低碳,才能符合低碳物流的内涵[2]。因此,低碳物流在实施的过程中就是要在常规物流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入“低碳”的元素,在考虑如何优化物流配送系统、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货物周转率的同时考虑如何节能减排。这就大大地提高了低碳物流配送的难度,使本身就以复杂著称的物流系统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包括国家宏观调控下经济增长目标与节能减排目标相冲突的风险,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重新调整所带来不确定性因素的风险,企业物流配送成本增加风险与效率降低风险。由此可见,低碳物流的发展不再仅仅是企业实施低碳储运和低碳包装就能够完成的简单问题,而是需要考虑到政府、企业和技术三方面的复杂现状,以及以上几个方面的综合影响。

1.1 政府方面的影响因素

“低碳经济”事关社会责任和战略眼光,时至如今,大部分物流企业“低碳”意识薄弱,国内对于低碳的探索尚未形成成熟的体系。故目前当务之急就是要普及低碳观念。现阶段,人们对于低碳经济还比较陌生。因此,要促进我国物流行业有效健康发展,首先就要普及全民的低碳生活观念,使全社会都能认识到低碳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而积极主动地推进低碳物流的发展。

仅仅有了低碳意识是不够的,为了确保低碳物流得以真正应用在实际生活当中,政府应该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将减排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保证承诺的执行受到法律和舆论的监督。与此同时,结合我国自身发展水平,制定出低碳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实行低碳排放措施,支持企业走节能减排之路,对节能减排做得好的企业予以奖励和政策优惠。

为了使低碳物流能在低碳经济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国家应建立规范科学的物流运输网络和市场机制,大力发展水运和铁路作为物流干线网,鼓励多式联运。研究表明:铁路运输中二氧化碳的每人每公里排放量是公路运输的一半、是短途航空的四分之一。水路、铁路在运输方式中相对来说是当之无愧的低碳绿色交通。

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整合物流有效资源。整合物流有效资源就是要鼓励企业走规模经营化道路,使物流企业竞争优势得到加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当前阶段,通过整合现有物流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是当前首当其冲要做的,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只有这样,企业才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低碳技术的研发中,逐步将低碳物流的发展纳入日程,这正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所提倡的,也是我国发展低碳物流亟待逾越的障碍[2]。

最后,政府还应该利用自己的公信力提供一个清晰一致的各种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评价方法:具体而言,该方法带来如下效益:(1)对于企业而言,有助于企业内部评估各种商品和服务在现有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有助于企业以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基准来评价和替代产品的配置来源、生产方法、原材料的选择和对供货方的选择;为正在进行中的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提供一项基准。(2)对于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者而言,为消费者在作出购买决策时以及使用商品和服务时提供了一个更好地理解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机会[3],方便消费者选择低碳商品与服务,为普及全民低碳观念打下基础。

1.2 企业方面的影响因素

企业在实施低碳物流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在节能减排的同时尽可能的不增加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事实证明,企业是可以把降低物流成本的经济效益与节能减排的社会效益统一起来的,因为能源的价格在不断上升,污染排放的标准和成本也在上升,因此在这样的价格制度下有利于企业在追逐利润的同时也能够节能减排[4]。为了让节能减排落实到实处,企业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在普通物流人才尚且缺乏的情况下,企业应该充分意识到培养低碳物流人才的紧迫感和重要性,因为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加快低碳物流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通过节能技术和节能管理手段实现低碳运输、低碳包装和低碳流通加工是解决物流业低碳发展问题的必然选择[5]。由此可见,低碳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技术,而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技术的发展却需要专业人才的培养才能得以完成。因此,低碳物流人才的培养是企业发展低碳物流的关键所在。

第二,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废旧物流设施设备迅速增加,简单报废、遗弃无疑是对资源的浪费。物流企业对废弃物料进行回收利用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它不仅可以减少物流活动中的资源浪费、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和降低成本,更关键的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碳排放[6]。因此,在低碳物流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企业对废旧物流设备的循环利用力度需继续加大,这样就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碳排放。

第三,企业必须加快低碳物流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电子商务化是发展现代低碳物流的必然要求。通过物流服务智能化、信息化,可以降低物流服务过程中对有形资源的依赖,将部分有形服务产品采用智能信息化手段转变为软件等形式,进一步减少物流服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7]。因此,企业应在加大物流基础建设的同时,积极应用互联网、GPS、GIS、RFID、EDI等技术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发展电子商务,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在降低运作成本的同时也可以减少了碳的排放量。

第四,低碳物流对企业物流配送仓储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要求企业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物流运输网络,运用更加低碳环保的仓储设施,将节能减排与企业经济效益和运作效率统一起来。

第五,企业在选用各类交通工具时应尽量选用更加低碳环保的新型物流装备,选择包装材料时应选择既能经济地满足包装的功能要求,同时又不污染生态环境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

1.3 技术方面的影响因素

低碳物流的实现需要先进的低碳技术作为保障,2010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强调大力开发低碳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出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可见,低碳物流的实现,离不开先进的技术。这些技术可以是硬技术,也可以是软技术。硬技术包含低碳物流设备的使用以及绿色包装的应用,选择使用氢燃料等清洁能源或替代能源的车辆与装备,软技术的使用主要是指选用先进而又合适的软件、操作方法、作业标准和业务流程等[2]。总之,没有不断发展前进的低碳技术作为支撑,实现低碳物流就是一句空话。

2 总结与建议

根据综上所述,低碳物流的关键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可总结归纳如表1所示。

目前我国的低碳物流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发展水平和国外先进发达国家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针对上述影响低碳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以及我国当前的具体实际国情,发展低碳物流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是企业运输配送网络优化,物流配送体系优化是各类物流配送优化的重点,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的最为有效的手段,在低碳物流配送中也不例外,好的物流配送体系可以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节能减排的社会效益完美的统一起来。

二是国家对低碳物流的鼓励政策,低碳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支持,在低碳物流刚刚起步的阶段,企业低碳意识不太强的现状下,政府的引导与鼓励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应优先考虑实施低碳物流的企业的发展,为其发展提供方便或在税收方面进行适当减免。

三是企业对低碳物流人才的应用与培养。低碳物流的发展要以人为本,人才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核心因素,故低碳物流人才培养是减少物流业碳排放的必要条件,是构建低碳经济模式的基本要求。

四是低碳设备、低碳包装、低碳仓储的应用,这几方面都是低碳物流发展的基础,是低碳物流实施的细节所在,只有这些方面做好了,低碳物流才能得到实质性的发展。

五是低碳科学知识的发展,其中包括低碳知识教育、低碳技术研究等方面,低碳设备、低碳包装、低碳仓储的使用需要先进的技术及科学的原理作为支撑。

综上所述,低碳物流事业的长足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技术三方面的紧密配合,只有这三者各司其职,各尽其力,低碳物流方能为我国低碳环保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低碳物流作为物流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作者从企业、政府和技术3个层面阐述了影响低碳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了政府、企业、技术在低碳物流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旨在为低碳物流的健康发展提出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低碳物流,关键因素,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水清,黄承锋.低碳经济趋势下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时代,2010(31):51-59.

[2]王艳,李作聚.浅谈低碳物流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商业时代,2010(14):32-33.

[3]杨涛.关于低碳物流的内涵及相关问题的探讨[J].上海物流,2010(3):18-21.

[4]戴定一.物流与低碳经济[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21):24-25.

[5]张金英,石美遐.“四位一体”的低碳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物流技术,2010,222(8):152-156.

[6]姜阀.论低碳经济下政府和物流企业对低碳物流的作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6):147-148.

中国低碳物流发展分析研究 篇8

物流的碳排量位居各行业前列, 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物流领域能源消耗将会上升到能源总消耗量的35%~40%水平”, 国内知名物流专家王之泰教授如是说。可见物流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将“低碳经济”理念运用于物流领域, 逐步形成了“低碳物流”这一概念, 低碳化物流运营也将是其发展必由之路。

一、低碳物流定义及必要性

1.低碳物流定义。对于低碳物流确切定义到目前为止业内尚未形成共识。对于低碳物流认知较多的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 通过体系创新、信息化等多种手段, 促进物流低碳化活动, 从而减少物流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减少物流活动对资源的消耗, 达到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基本要求。低碳物流应是物流作业环节和物流管理全过程的低碳化, 其内涵体现为绿色加高效。推动和发展低碳物流目的是将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理念应用到物流业的各个环节和系统, 强化物流业中各环节的环境管理和监督, 有效地遏制物流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

2.低碳物流必要性。针对目前全球环境气候问题、资源问题, 世界各有识之士提出低碳物流, 此举顺应了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改革开发进程快速推进, 我们不得不面临因经济高速而粗放增长带来的环境日益恶化这一现状, 如何协调发展与保护环境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作为我国十大重点产业之一的物流业, 必须推动物流活动低碳化运行。物流业自身的发展也必须走低碳化发展之路, 同时“低碳物流”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际遇。自我国加入WTO后, 物流行业竞争的日益国际化, 就如何面对国外起步早、管理水平高的物流企业, 也促使我国物流企业必须大力发展低碳物流。发展低碳物流不仅降低物流成本, 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综合管理能力, 从而提高企业运转效率, 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消耗, 最终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二、我国低碳物流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国物流业持续快速增长, 规模不断扩大, 2011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8.4万亿元, 同比增长18.5%, 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7.8%。2012年1~11月, 社会物流总费用8万亿元, 同比增长11.9%, 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约为18%, 显示出经济运行中的物流成本依然很高, 发达国家一般在8%~10%。总而言之, 由于我国物流业目前普遍存在经营的粗放性以及缺乏大量的专业的管理团队和技术人才, 加之相关的法律体系不够健全以及缺失有效的政府引导和管理, 致使我国物流业整体运行效率低下、能耗高、资源浪费严重。

1.能耗高。交通运输业已成为物流各环节中的主要耗能大户, 被公认为仅次于制造业的第二大耗能产业。公路运输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其消费的柴油和汽油比重已超过社会总消费的50%, 同时因其运量较小, 成本偏高, 能消高, 制造大量的汽车尾气污染着大气。在我国各大中型城市, 汽车尾气排放业已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

2.产业集中度低。目前我国物流业一方面分散度高, 另一方面物流基础存在建设滞后、规模小、重复建设且分布不合理, 同时大多设施都为自用导致利用率低等问题。另外, 由于物流业管理牵涉多部门, 而各部门间物流标准的制定与执行有一定的差异和缺陷, 也大大制约了物流企业间的协调运作。由于物流企业规模小, 直接导致企业投入少, 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 致使物流运行效率低下;同时由于物流企业规模小, 其在科研方面的投入不能满足企业正常的运营及发展所需。这直接导致物流业高耗能、成本高、运行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及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始终得不到有效改善。

3.管理水平低下。首先, 表现在专业的物流人才的短缺。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化进程的加快, 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 作为传统的行业物流企业也不可避免, 国内的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素质较低, 而既懂经营和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奇缺, 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困扰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 中小物流企业更是如此。其次, 表现在我国物流企业仍旧采取传统的粗放式的经营管理, 远未开展现代物流业的相关服务和运营。我国现阶段多数物流企业仍旧局限于传统的运输、仓储、加工和配送等粗放式运营及服务, 而基于现代物流业的信息服务、物流规划、方案设计、物流策略与评价、咨询、物流与成本控制服务方面远没有展开。国内虽引进国外先进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但在执行过程未能真正形成标准化的服务、管理体系, 这直接导致我国物流业管理水平低下。

4.信息化技术落后。高度集成的信息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是现代物流大力发展的基础, 可大大提高物流营运的效率。一方面我国一些物流企业自主开发的软件性能比较低, 即便有些软件比较适用, 但多数与客户既有的系统不兼容, 形不成有效信息网络而导致信息不能有效交互和传递, 从而大大降低和限制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许多新兴的成熟的信息技术也没有得到很好地融合和应用, 如:EDI、GPS技术以及基于这些技术合成的智能化信息系统等在物流行业中并未得到大量推广和应用。正是由于信息化技术应用低下造成机动车空载率高, 从而大大增加了无效的碳排放。

5.体制不健全, 法律约束力不足。由于我国还没有设立专门的物流部门来规划物流业的发展, 同时专门针对物流行业管理方面制订和颁布的政策和法规几乎没有, 导致对物流活动管理和监督不到位。这主要是因为物流活动涉及范围不仅较为广泛且跨行跨区, 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 而这些管理部门自成体系, 独立运作, 缺乏统一协调的战略管理思想, 导致对现代物流业的管理和监督不到位, 一定程度上也导致资源配置重复和浪费。

三、关于我国低碳物流发展的几点建议

就如同各类社会活动一样, 物流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消耗能源和资源, 会产生环境污染, 但由于物流活动的独特性其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加剧, 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 如何由传统物流向低碳物流转变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设立专业机构,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想真正实现低碳物流, 首先, 应设立专门负责物流发展的组织机构, 制定具有约束力的低碳物流发展规划并纳入国家发展规划中, 统一指导我国低碳物流的发展, 以强化对物流的指导、监督、管理和奖惩。其次, 制定相应的引导物流行业低碳化发展的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及政策。第三, 强化宣传教育, 提高国人的低碳物流理念和思想, 转被动为主动实施低碳物流各项措施。

2.建立低碳物流绩效科学评价体系。调整现各级政府机构、部门和官员的绩效考核体系, 将低碳物流绩效考评纳入其中。具体操作中可按不同区域、行业和系统, 科学统计和分析确定碳排放指标后建立低碳物流绩效考评体系。这不仅可纳入对机构、部门和官员的考评, 还可纳入对企业的考评。逐步建立我国自己的低碳物流认证标准和体系, 从而对物流企业实现科学能源评估、评价, 引导并促进全社会物流业向低碳化运营科学健康发展。

3.大力推广多式联运, 优化物流运输结构。据统计在欧盟27国, 公路运输排放的温室气体约占全部交通方式的72%;而铁路以1.7%的排放量, 完成了10%的运输量。从发达国家多年经验看, 优化运输结构, 大力推广多式联运, 减少公路运输是低碳物流必由之路。伴随我国高铁运输网络的建设, 我国铁路货运的紧张局面将逐步得到缓解。铁路运力的释放、铁路集装箱运输技术的发展, 将给发展铁海联运、多式联运提供了空间。但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仍面临很多困难, 这其中有体制机制的因素, 也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双层集装箱运输通道建设的问题。其中, 桥梁和隧道成为双层集装箱运输的瓶颈, 大大降低了多式联运的效率。因此, 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货运路网改造的长期计划, 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并进行体制机制创新, 推动多式联运的发展。

4.建立碳排放交易和碳限制体系。我国现阶段虽未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但这方面的呼声已经很高。目前, 美国碳交易市场上的碳价格为每吨4美元左右, 在欧盟市场上则达到每吨40美元左右。碳排放交易实施之后就是推行碳排放限制措施, 这将促使企业被动实施碳减排有关措施和技术。目前, 美国政府已经通过相关法案, 建立了强制减排限额的年度计划, 规定了每年的减排比例, 违者将被罚款, 或者购买等额的二氧化碳排放指标。总之, 只有将碳看成商品, 将减排的碳换成现金, 将极大鼓励企业实施减排计划。同时设立相关碳限排制度, 真正推动低碳物流活动。

5.加强低碳物流的宣传。让企业必须明白的是:低碳与企业利润之间不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低碳不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低碳还为企业带来增值收益。首先, 实行低碳物流运营提高企业效益, 由于企业采用新技术和减少了资源消耗, 生产效率同时得到提高, 大大降低了操作成本。其次可以提高企业公共形象。企业良好社会责任和优秀的环境表现声誉增加了对客户、消费者、投资人和员工的吸引力, 从而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摘要:低碳物流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 低碳经济更是需要低碳物流作支撑。文章通过对我国物流现状的研究和分析, 指出我国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低碳物流,产业集中度对策

参考文献

[1].中国运输物流行业发展展望 (2010-2015)

[2].第六次中国物流市场调查分析报号 (上、下) .中国仓储协会.

[3].梁华.物流成本与供应链绩效管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4].张江华, 刘维娇.基于产业经济学视角的物流产业分析.物流科技, 2010年 (9)

[5].张琼.低碳物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6].王之泰.现代物流学[M].北京:中国物流出版社, 2001

低碳物流的内涵、特征及发展模式 篇9

一、建立低碳物流的重要性

我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做出了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说明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国策。在低碳经济发展环境下,物流产业占有特殊的地位。物流活动是能源消耗大户,也是碳排放大户,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量,低碳物流就成为了必然选择。

(一)物流活动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物流活动的主要功能要素包括运输,而运输形成的交通运输业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在交通运输业中,公路运输一直是我国最重要的物流运输方式之一。公路运输虽然运量小,但运输成本高,对能源消耗大,且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在我国大中型城市,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源。公路运输在不断消耗着地球的资源,其使用的汽油约占全球汽油消费量的1/3。机动车的燃料消耗成为石油资源的绝大消耗源。而航空运输与海洋运输是另外的主要石油资源消耗源,并且伴随着噪声污染和水资源污。

(二)低碳物流成为物流企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战略选择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各国都在推动和实施低碳经济。低碳经济一方面为物流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物流企业需要适应这样的变化,根据各国的低碳经济政策,调整企业的发展思路,进行企业转型发展来应对低碳经济带来的挑战;另一方面,低碳经济也为物流企业创造了新的机遇,低碳技术、能效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为物流企业带来了新的商机,新的发展空间,如何在技术更新中占用一席之地,低碳物流就成为物流企业的战略选择。对于具有一定实力的物流企业为了提升企业形象,进一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规避以低碳技术为主的贸易壁垒,实现生产运营方式和服务市场战略转型,获取更大商业利润。

(三)低碳物流的建立,更有利于全面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物流作为生产和消费的中介,是衔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也是满足人类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基本环节。而低碳物流则是伴随着人类生活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随着低碳生活和低碳消费的提出应运而生的。如果没有低碳物流的维系,生产环节的低碳化以及消费者低碳生活与低碳消费再推广也难以实施。另外,随着电子商务与网络的发展,随之产生的生活的电子化、网络化和连锁化,电子商务、网上购物、连锁经营,这些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无不有赖于低碳物流。

二、低碳物流的内涵

现有的对于低碳物流的认识大都是从低碳经济的延伸而来。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通过能源技术与能效技术创新、制度框架创新、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市场机制变革、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高碳能源消耗,减少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以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互和谐为目标的新型发展模式,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利用和低碳或无碳能源开发,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目前,关于低碳物流的内涵还没有明确的界定,笔者认为,低碳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目标,利用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减少物流活动中的碳排放,降低物流活动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低碳物流主要是指物流作业环节和物流管理全过程的低碳化。从物流作业环节低碳化来看,包括运输低碳化、仓储低碳化、流通加工低碳化、装卸搬运低碳化、包装低碳化以及废弃物回收等。从物流管理过程低碳化来看,主要是从供应链全局考虑,以节能减排为目标出发,对包括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在内的整个物流系统进行低碳优化。低碳物流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低碳经济,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低碳物流的特征

(一)低碳物流具有系统性

系统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目标而由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若干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而低碳物流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目标,由低碳运输、低碳仓储、低碳包装等功能要素所组成的系统。从系统观点来看,物流系统的每个功能环节都实现了低碳,整体实现了资源最充分的利用,才符合低碳物流的内涵。低碳物流系统既是物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本身也是由多个子系统:如低碳运输子系统、低碳仓储子系统、低碳包装子系统等所构成。这些子系统之间也存在这物流系统固有的效益背反现象,互相之间相互影响。另外,由于低碳物流具有系统性,所以低碳物流系统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外部环境对低碳物流的实施将起到约束作用或推动作用。

(二)低碳物流具有双向性

低碳物流具有双向性是指低碳物流包括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两个方向的低碳化。正向物流低碳化是指通过“生产—流通—消费”的路径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物的流向过程中所有活动的低碳化;逆向物流低碳化是指物在正向物流过程中产生了各类衍生物,合理处置这些衍生物所产生的物流活动的低碳化,主要包括回收、分拣、净化、提纯、商业或维修退回、包装等再加工、再利用和废弃物处理等环节的低碳化。由于早期人们对于物流的认识主要局限在正向物流,而忽视了逆向物流的节能减排和资源有效利用。而低碳物流的双向性要求物流低碳化必须从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两个方面实现低碳化。

(三)低碳物流具有多目标性

低碳物流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其主要准则是经济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环境利益四个目标的统一。低碳物流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追求经济利益是其根本,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还应注重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环境利益。从系统观点看,这四个目标往往是相互制约,相互冲突的。低碳物流需要在这些多个目标之间进行平衡,其中生态环境效益是其他目标实现的保证,也是低碳物流得以实现的关键。

(四)低碳物流具有标准性

低碳物流的节能减排在不同的功能环节具体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低碳物流要求在不同的物流功能环节制订各类标准,进行统一协调,提高低碳物流系统管理水平。另外,低碳物流所使用的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资源和节能减排技术在国家层面也制订了统一的标准。现在我国主要城市和大部分行业都在研究碳排放限值、审核、评估及验证领域的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化是低碳物流发展的基础。低碳物流标准化对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资源利用、节能减排具有重大的决定性作用。

(五)低碳物流具有技术先进性

低碳物流是通过应用先进技术实现的。低碳物流以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为核心。低碳物流的实现,离不开先进的技术应用。这些技术可以是硬技术,也可以是软技术。硬技术包含物流设备的使用,如叉车、托盘、货架、分拣机、绿色运输车等设备的使用,软技术的使用主要是指先进而又合适的软件、操作方法、作业标准和业务流程等。没有先进的低碳技术的使用,实现低碳物流就是一句空话。

四、低碳物流的主要功能环节

(一)低碳运输

交通运输工具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巨大,在整个运输过程中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产生噪音污染等都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运输低碳化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运输工具所使用的能源低碳化处理;二是运输工具的能效技术创新;第三是运输合理化。运输工具使用的能源低碳化,主要是指尽量选择清洁燃料,进行新能源开发,用可再生能源低碳化石能源,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使用。运输工具的能效技术创新,是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技术的研发与创新,通过资源的充分利用降低能源消耗与碳排放。运输合理化的宗旨是从整体减少运输活动和运输路线缩短,这样减少了运输工具的使用时间从而降低运输对环境的危害。低碳主要强调物流网点和运输线路的合理布局和规划,尽量缩短运输路线,减少车辆运行,使用清洁燃料,选择可再生能源作为动力,选择低污染车辆,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提倡共同配送,有效降低物流运输环节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二)低碳仓储

储存在物流系统中起着缓冲、调节和平衡的作用,是物流的一个中心环节。低碳仓储要求仓库布局要科学,选址要合理,以节约运输成本。布局过于密集,会增加运输的次数,从而增加资源消耗;布局过于松散,则会降低运输的效率,增加空载率,从而会增加碳排放量。另外,在仓储设施与设备选择上,尽量选择电动力设备,减少仓储设备使用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

(三)低碳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是指为了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在流通领域中对流通的商品进行生产性加工。流通加工的内容一般包括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流通加工低碳化主要包括:一是加工过程低碳化,包括加工工艺流程的优化和加工设备的选择等,减少加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资源的浪费;二是使流通加工实现规模经济,便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减少加工场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减少流通加工对环境的污染;三是集中处理商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角废料等,合理回收利用,减少废弃物污染。

(四)低碳装卸搬运

装卸是跨越运输和物流设施而进行的,发生在输送、储存、包装前后的物品取放活动。实施低碳装卸首先要求企业在装卸过程中进行正确装卸,避免货物的损坏,从而避免资源浪费以及废弃物环境造成污染;其次,要求企业提高装卸效率,避免延迟运输工具的等待时间而产生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另外,低碳装卸还要求企业消除无效搬运,提高搬运的活性,合理利用现代化机械,保持物流的均衡顺畅。

(五)低碳包装

低碳包装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包装,主要指提高包装材料回收利用率,有效控制资源消耗,避免环境污染。按照包装的基本构成,低碳包装可进一步分解为包装材料的低碳化、包装方式的低碳化和包装作业过程的低碳化三个方面。包装低碳化应采用“减量化”、“重复使用”、“再循环”“可降解”的原则,鼓励企业尽量采用简化的、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包装应该进行标准化处理,形成可重复使用单元式包装,并且包装材料要求能回收再利用。

(六)废弃物回收

在整个物流活动中,尤其是仓储、流通加工以及包装环节,不可避免的出现边角余料、废渣废水、废弃包装物等。对这些废弃物进行合理处置,回收再利用,是低碳物流中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在回收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废弃物产品回收运输的低碳化。

五、低碳物流的发展模式

(一)物流活动的减量化模式

物流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因为物质的不适当流动,如汽车排放的尾气对自然生态的危害。而低碳物流主要宗旨是减少物流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低碳物流活动的减量化模式是指减少物流活动,将少物流环节中资源的投入,提高资源利用,从而降低物流运营成本,实现对物流废弃物与污染的源头控制。减量化模式要求运输中减少运输车辆的运行,提高运输效率和配送效率,减少运输的频次和运输的距离;仓库选址合理,布局科学,从而降少运输的次数和移动的距离;流通加工中实施集中加工作业,减少加工场所、加工环节和加工次数;装卸搬运应减少无效搬运,减少装卸搬运次数;包装实现简单化,减少资源的浪费。通过这些物流活动的减量化来降低物流对环境的直接污染。物流活动进行减量化的方式主要有:

1. 通过减少物流资源的投入———低碳采购。

以企业物流的角度来看,物流活动的起点为材料采购。材料采购既包括生产环节所需原材料的采购以及办公用品都易耗品的采购等,还包括物流活动中投入的物流资源、物流设备的采购。物流资源投入的减量化就是要尽量采用环保的、可重复再用绿色原材料和环保物流设备。原材料的环保型在物流阶段采取低碳采购,建立低碳物流采购评价体系,在供应链角度促使上游供应商再进行低碳采购、低碳包装、低碳生产。

2. 物流活动的减量,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产业集群。

物流活动比如运输,本身就消耗大量能源并且直接造成环境污染。减少物流活动的量,能够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减少物流活动的量同时还需要保证物流服务水平,一种可选的方式就是产业集群。从宏观上,从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就是在政府宏观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物流系统规划,实行产业集群,减少物流活动。通过产业集群将相关行业集中到一个区域,即产业集群必然减少供应链企业之间的物流活动。另外产业集群也便于实施共同配送,从而减少运输配送的活动。

3. 物流成本的减少———低碳物流运作。

按照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物流成本的减少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在运输环节,采取优化运输方式、优化运输路线,避免浪费、节约资源。积极推崇共同配送,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资金、时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车辆空载和迂回运输,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简化配送环节,避免空载等带来的效率低、重复配送环节。(2)在仓储环节,降低库存。高库存带来的不仅是资金成本,而且包括存储带来的过期变质、破损、装卸搬运等仓储成本以及仓库本身对电能、建设钢材等的消耗,因此采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来降低库存,避免不设仓库,采取零库存、JIT生产等生产方式。(3)在包装环节,提倡低碳包装。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物流包装要注重于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要积极加强企业低碳化建设,要使用低碳包装,采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设计简易包装,减少一次性包装,提高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生利用率,加强低碳包装宣传等。开展低碳流通加工,由分散加工转向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集中处理流通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减少废弃污染物。(4)降低燃油等资源消耗。每个环节由于使用运输设备,因此,应减少抛弃物流周转设备等带来的污染成本,以及物流活动消耗的电、燃油等资源。

(二)物流活动的循环化模式

循环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发展需要遵循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资源化原则三个基本原则,循环经济应该在企业、供应链和社会三个层面进行。在企业层面上,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量化;在区域层面上,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区;在社会层面上通过废旧物品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物流活动的循环原则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物流设施与设备,实现低碳物流的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集成的“闭合式”良性循环。传统物流的观点主要是以正向物流为研究中心,不注重逆向物流,而正向物流的成本降低的同时有可能会产生更多的废弃物以及回收物,从而增大逆向物流的成本。物流活动的循环化模式是指从供应链全局出发,在建立正向物流的同时也需发展废旧物资的回收再利用的逆向物流,从而形成“原材料采集———生产———消费———回收———再生产”的闭环循环物流模式。在这个模式下,要求原材料可以循环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循环利用、包装物可以降解在循环利用、废旧物品回收再利用、生产与生活资源垃圾的收集再利用等。物流活动的循环化模式是提高低碳物流中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节能减排。

物流活动循环化的方式主要:

1. 正向物流系统与逆向物流系统的集成———循环物流系统。

从企业物流角度,物流主要由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回收物流组成的闭环系统。其中,供应物流、生产物流与销售物流属于正向物流系统,回收物流属于逆向物流系统。传统的企业物流模式一般是从原料采购开始,终止于消费者手中,企业输出产品,而与产品相关的副产品作为废弃物处理。循环物流系统要求企业物流管理延伸到废弃产品的回收领域,将企业的正向物流系统与逆向物流系统进行集成,形成良性的闭合循环物流系统。

从供应链角度,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物流循环化要求对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各个环节的物流活动过程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进行控制,集成制造商、生产商、零售商以及包装回收商与产品回收商,形成正向供应链与逆向供应链的良性闭合循环物流系统。

从社会角度,物流循环化模式不仅应包括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的物流活动,还应包括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的物流活动。基于低碳经济的社会物流模式的总体目标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保证在一定时间内,使得自然环境输入的资源最小化,同时社会经济系统向自然环境系统输出的各种废弃物也达到最小化。物流循环化模式要求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形成良性的闭合循环物流系统。

2. 物流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生态园区。

生态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生态学原理以及清洁生产原理而设计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是一个包括自然环境、工业企业组织、社会组织的地域综合体,是生态工业的聚集场所。生态园区通过园区成员之间的产品、副产品和废弃物的交换,能量和水的梯级利用,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实现园区在经济、社会形态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生态园区要求物流活动在不断地与生态环境发生着能量、信息和物质的交换,最大程度的追求“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而低碳物流循环化的模式要求摒弃从线性经济模式基础上发展传统物流模式,而选择从循环经济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生态化物流,促使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能与自然环境共生,维护生态平衡、实现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和谐、持续发展。

(三)物流活动的低碳化模式

物流活动的低碳化模式是指以降低能耗、降低污染、降低排放为准绳,在整个物流活动中建立低碳指标与低碳标准,实现所有物流环节低碳化的物流发展模式。物流低碳化模式中,政府作为监管者,制订和发布统一的低碳标准;消费者作为低碳物流服务的使用者,提倡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企业作为物流活动的主体,遵从低碳标准,建立低碳评价指标体系。企业在物流活动中,积极开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替代材料,选择低碳能源,建立低碳物流采购评价体系,采取低碳采购,实现低碳生产,采取环保型、资源节约型运输工具实现低碳运输、低碳仓储、低碳包装等运作方式。物流低碳化模式,从供应链全局要求所有物流环节都实现低碳化,实现低碳物流的目标。

六、结束语

低碳物流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生态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低碳物流的实现需要从原材料采集、产品生产、消费、回收、到再生产全过程中物流所有环节的低碳化。政府、企业以及代表社会的广大公众构成了低碳物流运行过程中的行为主体,他们是低碳物流战略实施和发展的推动力量。低碳物流是建立在物流管理、生态环境、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基础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利益,代表了未来物流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但低碳物流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没有固定的发展模式,其理论与实践都尚处于摸索阶段。

参考文献

[1]徐旭.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商业时代,2010(7).

[2]李东晖.我国低碳物流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7).

[3]张成考,聂茂林.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化物流系统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2).

低碳物流发展 篇10

一、低碳经济与物流

1、低碳经济的含义。

所谓低碳经济, 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 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 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 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 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 提高能源利用效益, 发展新兴工业, 建设生态文明。

2、我国物流业能源消耗情况分析。

物流业是能源消耗较大的产业, 在低碳经济中占有特殊的位置, 从表1可以看出, 物流业的能源消耗量在逐年上升, 比重也增加, 而能耗成本已经占据了物流企业总成本的40%, 甚至80%的比重。从表2可以看出, 物流业的煤油、汽油、柴油的消耗量占全国消耗量的比重最大, 煤油占90.85%, 汽油占50.07%, 柴油占54.39%, 这些都是高碳能源消耗。因此要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就要降低物流业的能耗, 发展低碳物流。

3、低碳物流的含义。

低碳物流的含义可以这样来理解:一是如何减少物流领域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二是怎样通过优化的方式来运作物流系统。低碳物流首先表现为一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 是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 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和面向环境管理的理念, 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控制、管理和实施, 使其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小。它一方面注重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净化物流环境, 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4、目前我国物流业的“低碳”发展现状。

一是当前物流业在低碳问题上仍处于呼吁阶段。物流业界的低碳探索仍然比较有限, 在低碳问题上仍处于呼吁阶段。国内大部分企业对“低碳”的意识比较淡薄, 对于低碳的探索尚未形成成熟的体系。在相关政策措施出台之前, 更多的机构或企业都还在观望。但可以确定的是, 中国政府一定会认真实施减排任务, 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二是“低碳”理念的人才队伍的建设尚未开启。国内的物流企业, 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较低, 缺乏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还未考虑“低碳”的观点。三是物流企业各自为政, 造成物流能力的浪费。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大部分都是利用自己的物流设备为自己服务, 这样就造成了车辆装载率低、设施利用率低、重复建设等问题。

单位:万吨标准煤

数据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8, 中国统计年鉴2008

数据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8, 中国统计年鉴2008

二、我国发展低碳物流的措施

1、发展低碳物流, 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

目前, 我国还没有与碳排放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法律规定, 发展低碳物流需要健全行业相关法律规范和标准制度体系, 大力培育低碳物流相关技术与产业, 组织落实物流业专项行动计划。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 从国家、地方、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税收政策等各方面, 发挥政策的组合功能、组合效应, 支持和引导企业、社会, 大力发展经济、大力发展低碳工业, 促进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 政府的相关部门要考虑量化每个企业的碳排放量, 如将碳排放量以成本的方式加到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只有把碳排放作为物流企业生产的一种成本, 企业才会重视这个问题, 才有动力去推动降低碳的排放, 企业会看到减少碳排放量, 成本降低了。

2、采用环保低碳型物流设备, 推动废旧物流设施设备的循环利用。

低碳环保型物流设备一方面表现在其在制造过程中是低碳环保的, 比如采用了更清洁的生产方式, 或者产品设计更加紧凑, 减少了原材料的耗用量。另一方面表现在客户使用物流设备的过程中更加低碳环保。低碳环保型物流设备的选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其一, 对物流过程中最常用的设备———“叉车”进行更新换代, 可用混合动力叉车替换内燃叉车。据悉, 丰田叉车已研制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内燃式混合动力叉车———HYBRID, 2009年12月日本开始销售这种叉车, 这种叉车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燃料的耗用量只有同等柴油叉车的50%。其二, 要减少运输工具的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量, 可从这几个方面考虑:第一, 用标准较高的重型专用车代替目前普遍使用载重在5吨左右中型物流车, 这样, 油耗将会降低20%~30%。第二, 汽车运输以柴油车代替汽油车。柴油车比汽油车更省油更低碳,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营运车辆是以汽油为主的, 而不是柴油, 但相同吨位的车, 用柴油比用汽油要节约得多, 柴油机的能源消耗仅为汽油机的45%~60%,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比汽油机大约低30%~35%。

3、优化运输线路, 减少运输里程, 降低碳排放。

通过仿真模拟软件, 从运输里程、二氧化碳排放量、能源消耗等方面优化运输线路。如:中远物流正在应用一套供应链优化软件, 该系统通过计算机仿真模型, 评估二氧化碳排放量、能源耗用、运输里程等方面对运输线路进行优化。同时, 该系统还包括燃油种类的选择和用量确定, 系统还可以记录在运输、仓储等每一段物流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数据。

4、物流企业反过来引导客户关注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物流作为派生需求, 通常是根据客户要求, 提供客户满意的服务。事实上, 物流企业也可以适度超前, 反过来引导客户关注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包括行业标准的建设方面、企业在为客户的方案的设计等具体运作模式中以及企业的投资决策中考虑“低碳”因素的加入, 尽量多地考虑低碳效应。

三、结论

低碳经济的兴起将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极大的改变人类生产与生活。这场变革对物流企业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物流企业必须认真审视低碳物流的价值, 积极与企业自身实际需要相结合, 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这是增强企业竞争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力的保障, 从而为参与全球物流业竞争打下良好基础。通过政府、企业的不断努力, 低碳经济条件下的物流产业转型才能够实现产业生产力与生态生产力的和值效应, 从而彻底告别不可持续的高碳经济发展时代, 企业也一定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转, 程国全, 冯爱兰.物流系统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2]蒋元涛.国际物流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8.

[3]华晓峰.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0, (7) .

[4]张智.物流企业必须积极应对低碳经济[J].经营管理者.2010, (5) .

[5]戴定一.物流与低碳经济.中国物流与采购[J].2008, (21) .

我国低碳物流发展瓶颈及对策探析 篇11

关键词:低碳物流,低碳技术,绿色物流

在全球各国提倡环保以及综合性世界环境会议召开的背景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低碳经济成为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低碳经济的主要标志是“节能、降耗、可持续”,低碳物流即是指在物流配送的过程中,强调每个环节的环境保护性,在物流配送过程中实现低碳化和高效化。低碳物流相比传统物流,更关注主体经济目标,同时也侧重于资源优化、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明显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业发展迅速,企业数量和总投入持续增长,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物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并没有跟上规模的发展速度,小规模、分散发展、恶性竞争、低水平管理、技术落后等依然存在,专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高耗能、高污染的现象没有明显改变。近年来各地政府都在提倡低碳经济,将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关注对象,国内外对物流业中引入低碳管理进行了一些探索研究,但是低碳物流的研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1 低碳物流的内涵

低碳物流(Low-carbon Logistics)在学术界也被称为“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行业的发展中实现资源优化、效率提高和稳定发展,低碳物流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一部分,要求在物流配送的各阶段均能进行低碳节能,例如在收货、包装、运输、仓管、装卸过程中保持高效率、节能化管理[1]。低碳物流的实现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运用,也离不开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将新技术运用到物流业的运行中,或者开发新能源,或者提高交通工具的运载效率,实现信息共享,科学规划,最大程度的降低耗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多赢发展局面。低碳物流并非企业自身就能实现,而是需要政府引导,宏观调控,全社会监督,企业自觉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低碳物流构成体系如图1所示。

2 我国低碳物流发展的瓶颈

2.1 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较薄弱

2.1.1 我国环境污染成本分析

运用成果参照法对披露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我国由于环境损害而造成的成本浪费很严重,如表1所示,空气污染占据总污染成本的比重非常大,不但恶化了人类生活环境,增加了中国在环境治理上的成本,同时严重影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推进[2]。

2.1.2 我国的绿色GDP现状

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获得飞速发展,GDP一直处于高速增长态势,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在我国持续了40多年,外延式扩张使得环境破坏成为经济发展的垫脚石。据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家统计局统计,1992年,我国GDP中有近5%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1995年我国GDP中有4%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我国在当年环境成本大约为2199亿元。2004年,我国发展经济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成本占3.05%,总值为5118亿元,2014年,我国环境直接成本占GDP比重为5%,预计到2020年,我国GDP中会有2%~11%是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因此,实现绿色的GDP增长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3]。

2.2 经济运行中的物流成本依然很高

一直以来,我国的物流总费用明显高于国外发达国家,占生产成本的比重也高于发达国家,即便是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相当高的,如表2所示。

资料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15发布的《中国采购发展报告(2014)》。

2014年,中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6.6%,美国占比为8.5%,远低于我国物流成本。印度和巴西均为发展中国家,其物流成本占GDP比重分别为13%和11.6%,明显低于中国。2014年,中国全社会物流费用10.6万亿元,在国家大力提倡低碳物流的大背景下,与2013年相比增长7%。这一增速没有降低。详细分析内部结构发现,我国物流成本中占比最大的为运输费用,在2014年占物流总费用的52.8%,保管费用占物流总费用的34.9%,管理费用占物流总费用的12.3%,如图2所示。由此可见运输费用依然是低碳物流发展的关键。

2.3 交通运输能源消耗依然过高

交通运输中的高能源消耗是环境中含碳量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权威数据显示,运输业的碳排放量相当高,全社会每年物流业中的碳排放量为2800兆吨,在所有行业中物流业碳排放量排名第五,占全社会总碳排放量的13%,占人类所有活动中碳排放量的5.5%,这一比例非常大,我国交通运输能源消耗过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4]。

2.3.1 长途运输的效率低

运输是物流的核心环节,也是成本最大的环节,占总物流费用的50%以上。发改委的数据显示,运输业在我国石油消耗中排第二,占比为35%左右,企业的货物运输、产品运输、客运等占相当大一部分[5]。长途运输中,能源利用率比较低,就单辆汽车的能源消耗来说,中国每年为2.3吨,美国为1.8吨,欧盟为1.5吨,日本为1.1吨。另外,在长途运输中,运输工具的利用效率较低,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空载率较高,重复运输、无效运输等现象严重。研究分析表明:相同重量和里数的物流运输中,公路运输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强度是铁路运输的10倍之多,同时运输成本也比铁路运输多10倍,更远高于水路运输,但现阶段国内大多数物流配送方式仍采用了公路运输,并且依赖指数每年都在增加。

2.3.2 城市运输能耗大

近年来城市发展迅速,交通工具也得到了不断的更新,尤其是消耗化石能源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导致城市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由于城市消费群体的逐渐增加,城市物流配送数量也开始增多,但大都是以小规模的物流配送为主,许多相应的配套设施不完备,降低了配送效率,加之城市私家车数量的增多,加剧了城市拥堵现象。就我国现有的物流车辆而言,在货物装配、货物运输方面由于没有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导致物流成本上升,车辆污染物排放量大,严重制约了城市化发展。

3 我国低碳物流发展问题的根源

3.1 宏观方面的原因分析

3.1.1 低碳物流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低碳经济是我国近年来提出来的一种新经济发展方式,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要求,就我国而言,初期由于经济发展缓慢,为了提高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我国长期采取粗放式经济模式,对于低碳经济如何发展,我国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由于低碳经济发展较晚,在我国并没有进行大范围推广,导致我国民众对于低碳经济不甚了解。低碳经济在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处于空白,没有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各地政府为了发展经济而忽略其他方面的发展,导致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严重滞后,许多法律法规陈旧,无法与当今经济发展相匹配,导致低碳经济仍停留在表面上[6]。

3.1.2 产业结构与布局不合理导致商品需要长距离、大规模运输

决定物流成本的最根本原因是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我国处于重化工阶段,与美国相比,我们一二三产业比重中一二产业占比较大,有形的产品运输量大[7]。

由此可见,我国一二产业综合约占50%,与美国相比,依然比较高。制造业产品与服务产品相比,在物流成本方面最大的区别在于单位运输的体积和单位运输成本都比较大,同时,附加值却相对较低。同时,我国的产业并没有以产业园区的方式存在,分布相对散乱,各地区的发展虽然利用了当地的优势,但是仅利用了部分优势,像能源的分布优势并没有进行充分利用,导致许多企业的能源需要通过物流的长途运输,在额外增加生产成本的同时,对环境造成进一步污染。从我国工业产品的内部结构来看,低附加值的基础性工业产品又占据绝大部分,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却较少,比如,我国主要使用的物资以粗钢、煤炭、基础性设备等为主,这些产品运输最主要的特点是重量大、体积大,运输过程中耗能大。

3.1.3 运输结构不合理和协同性不够

通过与国外对比分析,以货车为例,美国日均行驶路程在1000公里,而我国仅有300公里,主要原因是我国货运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寻找货源,而且经常产生空载现象,导致我国的货运效率低下。随着我国铁路的不断建设,全国铁路网覆盖率越来越高,但是我国依旧采用公路运输的方式,公路运输相比铁路、水路运输费用都要高许多,尤其是在内陆地区,对于公路运输的依赖性过高。以重庆为例,虽然属于内陆地区,但是距离长江较近,完全可以利用水运优势进行运输,但重庆的公路运输在总运输中占比高达86%,水运和铁运分别占到11.7%和2.3%,没有充分运用水路这一优势资源。另外,我国的公路、铁路、水路并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输网,存在衔接不畅等问题,无疑降低了运输效率。就全球而言,海铁联运的占比约20%,美国相对较高,达到40%,但是我国仅在2%,港口货运主要是公路运输,远远达不到全球标准。

3.2 微观方面的原因分析

3.2.1 物流企业管理水平低

我国的物流业由于规模较小,物流企业的管理相对较差,许多企业存在诸多管理漏洞。据统计,我国现有722万家物流企业,共有1112万辆载重汽车,许多经营规模较小的个体物流企业公路运输占到40%。物流信息化方面,对于计算机的应用,仅仅是利用计算机进行记账、出入库等基本的应用,并没有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网络优势,对于货物的运输配送路线选择、库存优化等方面依旧采用原始的处理方式,导致经常出现货物无法及时运出,空载率较高的现象。以上海为例,虽然物流业发展较快,但通过对2013年的数据统计发现,运输空载率高达37%,不及欧美的三分之一。以此可以说明,我国的物流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物流资源的利用率不高,物流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2.2 物流企业竞争激烈形成恶性竞争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8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低,管理不科学,服务同质化明显,因此,竞争较为激烈,激烈的竞争使得物流企业低价格服务,低价格带来低收益,导致企业不愿去加强技术的改进与信息化的提高,低收益粗放经营的物流企业无能力在技术与信息化管理方面投资,也就形成了低收益与竞争力低的恶性循环。

4 相关对策建议

4.1 宏观建议

4.1.1 完善低碳物流的政策环境

我国最早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后又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全国物流标准2005-2010年规划》,提出多项环保标准并加大了对超载车辆的治理,但是政府部门的法规建设方面忽视了在宏观和源头方面对低碳物流的引导。

首先,政府作为物流发展的领头羊,要让物流企业充分认识到低碳物流发展的优势,要在政策方面提供一系列的支撑,让物流企业主动走低碳物流之路,同时还要加强对大型物流企业的管理,引导企业形成更加便捷、更加有效的物流体系,改变现有的粗放式发展现状。第一,完善物流法律法规,强化低碳物流发展,为物流企业的改革提供保障,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以鼓励和处罚并用的方式减少物流运输污染物排放;第二,对物流运输设备进行升级,采用低碳环保的物流运输设备,加强海陆空运输网络建设,对不同的货物采取不同的物流运输方式,提高物流运输效率;第三,加强物流运输管理,制定标准化模式,保证物流运输各环节都能够有效开展,不仅提高环节效率,还能够降低污染物的排放[8]。

其次,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优势,加强物流企业污染物排放管理,制定合理的评定方法,减少物流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通过制定排放标准,可以对物流企业的污染物排放进行有效控制,企业要自觉改善各环节的运输流程,加强与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合作,从而实现货物运输的有效性。另外,就消费者而言,通过标准的制定,可以让消费者能够主动接受限制污染物排放的目的,对于提高大众的低碳发展意识提供有效的支撑,从而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铺平道路。

4.1.2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布局

调整产业布局,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最根本对策,具体来说,调整产业结构布局,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调整:第一,调整三产业比重,降低低附加值工业产品的生产和运输,同时积极推动高科技产品的投资和生产,加快新产业的替代作用,加强信息业、金融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第二,加快产业链整合。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调整产业布局的最好时机,我国政府一定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机,进行产业布局调整。实现绿色开采,绿色生产,加强循环经济发展,延长地区产业链条。

4.1.3 由政府主导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强化物流节点衔接

加强物流网络建设,实现海陆空运输的有效衔接,保证物流业各流程、各运输设施能够充分运用,实现运输效益的最大化,进而实现物流的低碳发展。第一,加强物流管理更新,让物流业更加市场化,减少政府干预,加大物流业自由发展力度,促进城乡物流联合,进一步优化现有资源,提升物流效率;第二,加强各种物流运输方式的互通性,通过完善中转站,减少物流空载率;第三,加强港口附近铁路建设,实现货物出港即转铁路运输,减少中间运输环节,降低运输成本;第四,改进设备功能,缩减耗费时间,提升物流效益;第五,加强各大运输方式的联合,构建物流运输服务体系,实现物流运输效益最大化[9]。

4.1.4 注重低碳技术研发,建立低碳物流技术体系

发展低碳物流,技术创新与突破是关键,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加强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制定低碳物流发展规划,制定低碳物流能耗标准;其次,以政府为主导,成立低碳物流技术发展中心,加大资金投入,重视低碳技术研发,积极引进、吸收、集成和创新低碳物流技术,在低碳物流仓储、流通加工、冷库等环节取得重要技术突破;最后,建立完善的低碳物流技术体系,支持全社会低碳物流发展,注重物流各个环节的节能减排,包括新清洁能源的开发、可再生资源的开发、物流可持续发展体系等各环节。

4.2 微观对策

互联网的诞生为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会,物流企业完全可以凭借互联网这一优势,实现互联网物流,完善互联网物流产业,加强物流需求信息管理。

4.2.1 加快物流企业的兼并重组

加快物流企业整合优化,对于规模较小、能力较弱、管理较差的物流公司进行重组合并,让物流业更加规范,更加具有产业特性,从而提高物流产业的竞争力水平。物流企业可以根据特定的内外部环境通过收购、合资、战略联盟、托管、特许经营等方式实现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大型物流企业通过兼并同类企业,进行业务单位的选择性交换,另外,物流企业也可与上、下游企业进行合资合作,通过这种方式,上游企业可以获得可靠的客户源,下游企业也可以获得长期高效的服务。

4.2.2 加快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应用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充分运用网络力量,实现物流业的网络化运营。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业务的互通,充分调动社会运输工具,优化货物配送路线,通过提高运输装备来提高物流的运输效率。另外,通过更新运输工具,也可以提高物流运输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低碳物流的目的。

4.2.3 加强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的战略合作[10]

物流业加强与制造业的合作,使之能够做到与制造业经济的共同发展,能够为制造业在原材料购入和产品销售环节降低成本,也能为制造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保持与商贸企业的联系,促进物流企业的现代化、多元化、综合化建设,实现物流企业高效发展。做好与电子商务企业的有效合作,充分运用互联网消费方式,提高货物运输量。另外,可以通过与邮政企业的合作,把物流业务扩展到农村,加快农产品物流的建设。

5 结束语

虽然物流业近些年在我国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但经济发展往往呈现出这样的规律,越是经济效益高的时期,对环境的破坏越大,人们也最容易忘记环境效益。低碳物流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部分,对于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破除我国低碳物流发展的瓶颈问题,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共同努力,政府部门一方面要完善低碳物流发展的行业政策和标准,另一方面要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企业方面要加快技术的运用与加强信息的共享与合作,努力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准、人力资源和行业竞争力。总之,实现低碳物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企业、政府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推动。

参考文献

[1]李一凡,李娜.低碳物流的几点思考[J].物流科技,2011(1):51-53.

[2]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sdpc.gov.cn/zcfb/zcfbtz/2011tz/t20120113_456506.htm,2011-10-29.

[3]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共和国201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130221_402874525.htm,2013-02-22.

[4]王丽萍,王兵兵.节能减排背景下河南省物流企业碳排放特征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4):452-454.

[5]李创,昝东亮.基于LMDI分解法的我国运输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5):518-521.

[6]相震.杭州低碳城市建设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9):160-161.

[7]朱海英,彭勇,王晓峰.谈物流配送中的节能减排环节[J].交通标准化,2010(19):146-149.

[8]钟新周.发展低碳物流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改革与战略,2012(1):51-52.

[9]李创,昝东亮.我国物流运输业碳排放测量及分解模型实证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10):1197-1199.

上一篇:串口数据发布与查询下一篇:计算机房的集中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