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化

2024-09-08

写作文化(精选12篇)

写作文化 篇1

应试写作及教学问题丛生, 纷繁难解。如果从写作文化的视角来看待, 会有登高俯视的豁然开朗之感, 进而有利于高屋建瓴地指导应试写作和解决应试写作教学的问题。

写作文化不是单层面的概念, 而是一个立体的结构, 是“人们在某一特定的社会历史时代的背景下的一种写作行为的时尚、规范以及这之上和规范背后的社会普遍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等的精神整体”[1]。其结构内容可用下图表示:[2]

整个社会的写作文化必然强烈影响到学生的应试写作, 但应试写作群体 (学生) 的特殊性 (年龄、学识、心理等) 、应试写作行为的特殊性 (命题限制、时间空间限制、环境气氛限制等) 以及读者群体 (主要是阅卷者) 的特殊性等多方面“个性”特征使应试写作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品格。

一、应试写作文化心态分析及教学建议

表层结构的写作文化规范是深层结构的写作文化心态的表征, 写作文化规范的问题需要深入到写作文化心态去探讨。写作文化心态中, 时空情绪可谓写作文化的本体, 是写作文化的最终动力;思维方式是时空情绪到价值观念的中介, 价值取向就是思维方式的对象化生成。[3]

应试写作文化的时空情绪与一般写作文化的时空情绪并不很一致。应试写作群体很大程度上割裂了真实的生命感受, “对付命题”近乎成了最高目的, 社会的浮躁功利心态被放大了许多。但是从中仍能感受到强烈的时代精神气息。

在新的生存困境中人性扭曲, 尊严、自由受到威胁, 生命压力严重, 因而寻索生命自由, 向往自由的心灵空间, 这构成了新时代的基本空间情绪。这在学生写作中有强烈的流露, 写作消解崇高和庄严, 追求轻松感 (娱乐甚至玩闹、奇特甚至怪异等) 是典型表征。但应试写作因为种种现实担心又表现为故意割裂这些生命需求而装作一本正经, 因而作品虚假, 缺少青春活力。

新时代生产速度异常加快、生存竞争异常激烈, 社会心理普遍崇尚速度、时间、节奏, 这种时间情绪表现为作品形式的节奏感、时间感越来越强烈, 简洁明快成为时尚。应试写作文化更是包含这种追求。但由于浮躁功利和学力不足, 这种时尚在应试作品中严重扭曲变异, 成为一种机械和简单, 主要表现就是套搬和组装成风。

价值取向上, 顺应特定读者, 甚至“讨好”阅卷者, 是应试写作文化的又一特征。这很容易导致写作割裂真情实感。但公允地说, 顺应阅卷者实在无可厚非。当代写作学特别强调读者的意义, 认为文章因为阅读而产生意义。应试写作的目的明确而单一, 就是要“打动”阅卷者, 使之认可、肯定、赞赏自己的作文而给以较高分数。所以应试写作及教学应当研究这类特殊读者的心理。

阅卷者进行的是一种限定时间的高强度超大量高风险的任务性活动, “审美”疲劳, 排斥思考、渴求刺激、“应付”任务、中庸求全是其典型心理。针对这类心理, 不同学生应采取不同策略。写作能力一般的学生应该“求稳”, 以获得一个中庸分数;写作能力较好的学生应采取“使之眼前一亮”策略, 从而让阅卷者乐意去发现“千里马”的方针。一般说来可从以下几方面注意:

①写出一个清洁爽目的卷面。这是一个大家都知道在思想上重视而行动上没有落实的方面。其实, 卷面 (书写) 问题并不难解决, 态度和毅力是关键。教师手段稍“硬”一些, 就会有明显成效。②拟一个扣题而醒目的题目。朴素者要贴切有力, 如“诚信岂可丢”;新奇者要动人眼球, 如“1+1>2” ;意味者要厚重显学识, 如“忙兮忙兮奈若何”。③雕琢一个振奋人心的开头。简洁者要开门见山水, 灵动者要文笔溢光彩, 吸引人者要下笔设悬念。④设计一条清晰简明的思路。应试作文不怕思路简单, 就怕隐晦含蓄。要多些明的过渡, 少些暗的照应。机械的做法是每段段首设置中心句, 结构采用“总—分—总”。虽不艺术但很实用。⑤寻找几个新鲜而个性化的材料。新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大家不用你自己用就是新鲜。如从社会生活中选取新近发生的事作材料、从所学课文中就地取材学以致用等。个性化主要体现为怎样用材料。同一个材料, 大家都从A角度运用, 你从B角度运用, 就产生了个性化, 也给了人新鲜感。

教学上, 应试写作读者意识训练应主要采用启发法, 即用分析案例的办法给学生一些启发, 从而激发其创造力。专项训练安排不宜多, 1—2次足矣;平时写作中附带训练应是主渠道。

扣题行文也是应试写作价值取向的重要方面。应试写作是“遵命”写作, 即按题目要求写作, 所以行文中要有扣题意识, 要在行文中较明确地标明或体现出题目要求。不同题型扣题的方式不同:

(1) 标题作文一般需要直接点题, 其中“比喻型标题作文”必须直接点题。点题就是要用语句直接明确出题目的意思, 以表明所写文章符合该题目。机械地说, 点题的语句要含有题目中的词语。如2006 年北京卷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文章, 属比喻型命题作文, 符号是一个比喻的说法, 如果写一篇文章“谈老舍的作品代表了北京的文化特征”, 无疑是合题的, 可文中如果只字不提“符号”, 那肯定给人不大扣题的感觉。再如2005年辽宁卷以“今年花胜去年红”为题写作文, 是标准的比喻型命题作文。如果叙事, 必须把所写实际事物与“花”建立起比喻关系, 并明确点出“今年花胜去年红”才算扣题。

一般说来, 写议论类文章是直接论述标题概括的观点 (如“近墨者未必黑”) 或指示的问题 (如“战胜脆弱”) 或涉及的对象 (如“习惯”、说“安”、说“意气”) , 因而不存在不点题的可能。而写叙事类文章则是体现标题的意思, 往往需要有意识地点题。写作“实指型标题作文”, 点题的话不必刻意而为;而写作“比喻型标题作文”, 则必须要有意识地点题。

(2) 话题作文的扣题意识主要表现为在某些类别话题作文写作时的点题。“比喻型话题作文” ( 如2006 年广东卷以“雕刻心中的天使”为话题) 的写作必须用点题的语句建立起所写实指内容与比喻说法的关系。“主题型话题作文” ( 如2006 年浙江卷, 以“生无所息”为话题) 的写作如果用叙述事件方式来体现, 也必须有意识地用一些词句来点明。“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写作应明确或体现出话题两概念的关系, 当以叙写一个事件的方式来体现对于这一关系的认识时, 也应当点题。如2004 年全国卷III, 以“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为话题写作文, 通过叙写一个或几个一般看来是“痛苦”的事, 因为变换一下角度而感受到了快乐幸福, 即使事件本身蕴含了“改变一下思维方式就会获得快乐幸福”的道理, 也应用议论类的语句直接点题, 使所叙故事与话题建立起较明显的联系。

(3) 材料作文的扣题主要是指联系材料。其所论问题 (立意) 来自材料, 自然应该在行文中联系涉及材料。写记叙类作文, 是用叙述事件方式来体现来自材料的问题 (立意) , 因而必须有意识地用一些词句来点明与材料的关联。写议论类作文, 最好也要联系到材料, 比如把材料作为一个例子, 比如开头结尾涉及到材料。“引———议———联———结”的模式甚至把这种联系规定成文章结构中的一个起始环节。

总之, 扣题意识就是指在行文中主动自觉地把所写内容与命题的说法建立起联系, 让人们明确地感觉到所写内容是在命题要求中演进的, 让人明确地意识到写作是在“回答”所命题目。

据上述理解, 教学中应试写作扣题意识训练应通过整篇作文来实现, 一是安排几次专门训练, 二是在其他方面训练中作为一项附加内容来一并训练。专门训练的选题要体现扣题意识运用的必要性, 精心选择必须扣题 (点题) 的作文题目, 如比喻类、主题类中要求写记叙性文章的。

二、应试写作文化规范分析及教学建议

以下主要从表层来探讨应试写作文化, 即着眼于应试写作文化规范, 重点探讨应试写作时尚和写作禁忌问题。应试写作文化是一个内涵不断变化的概念, 有些具体规范变化很快。要对应试写作产生最直接的指导意义, 应该深入到应试写作文化的细微具体处作动态考察。

第一、写作立意的价值取向。

应试写作的立意的价值取向是在命题者作出某些暗示和明确的限定下, 写作者 (应试者) 群体感受到整个社会写作文化精神的基础上与命题限定相适应而体现出来的。当代写作文化要求更加关注人性、民主、法制、生态、环保、和平、发展等主题, 命题者会从中感受到这些要求进而命制出与之一致的题目, 写作者与之相应也会体现这样的立意取向。所以, 应试写作立意的价值取向要体现时代精神。一个简单通俗的说法就是应试写作立意要关注时代, 应试写作要联系实际。换句话说就是应试写作的立意时尚是关注时代、联系实际。那么, 立意禁忌就是远离时代、空泛说教。

社会、命题者对学生身份的理解, 对教育应发展真诚美好人格的认识, 以及命题者、评阅者自身的人格特点, 又决定了应试写作立意价值取向的正面性、美好性追求。所以, 应试写作立意禁忌挑战道德底线、挑战敏感问题。

第二、写作题材的价值取向。

立意既定, 写作题材的选择应顺应立意而为。一方面, 写作题材要体现立意要求的人性、民主、法制、生态、环保、和平、发展等方面的精神, 直接选择相关的材料;另一方面, 写作选用的材料要有时代感。比如新近发生的事件、历史事件的当下新鲜解读, 等。归纳起来, 应试写作的选材时尚是材料新鲜, 关联当下生活, 或是虽是历史事件但作了当下意义的解读。选材禁忌是陈旧无味和流于众俗、人云亦云。

供材议论文时代曾一度流行经典名人材料;话题作文之初, 追求的是对材料的全方位解放, 解构经典材料, 重个性、重想象, 追求多样。走向历史, 寻取材料给以当下解读, 《赤兔之死》为代表, 一下涌出了苏轼、李白、陶渊明等众多相类材料。然而, 现在已走向泛滥, 机械模仿, 大量套搬, 只有历史而无解读, 时尚扭曲, 为人诟病。所以, 动辄套搬历史人物及事迹, 食而不化的堆砌, 成了选材禁忌。

走向当下, 选用新近人事, 是选材时尚的另一元素。但机械理解, 动辄“感动中国人物”之类的材料也已泛滥成灾, 用不恰切反会成拙, 所以, 选材时必须引以为戒。

第三、应试写作的语言时尚与禁忌。

当代写作的语言追求似乎更加倾向于个性、特异、夸张、诙谐、速度, 而有意淡化蕴藉与味道, 规避朴素与大拙, 这与当下寻索生命自由、崇尚速度的时空情绪是一致的。应试写作的语言追求与此一致, 而更加企求打动阅卷者。追求文采是当然的时尚, 但很多学生误解了文采, 不知道也不愿意通过广泛阅读形成有表现力的语言, 而是食而不化地堆砌辞藻。其一就是堆砌套搬背诵的华词丽句。这类作文看起来似乎文采翩翩, 实则张牙舞爪吓人, 云山雾罩懵人。写古人叙古事往往东拉西扯, 随便堆砌, 前言不搭后语。仔细一分析是食而不化, 一知半解, 歪批乱解。如不写古事, 也是笼统空泛, 脱离生活;虚情假意, 矫揉造作;或故作沧桑, 迷失本色;亦有强词夺理, 逻辑混乱。一言以蔽之, “矫饰堆砌, 不知所云”, 有话非得不好好说。现在这种特点的文字已成为阅卷打击的对象, 是大禁忌。

清新、明快也是应试写作的语言时尚。语言简洁明快, 不是简单无味, 更不是粗糙不畅。其背后是追求速度感的时空情绪。相反, 拖沓的描写、冗长的叙述会让人生厌, 更为疲劳的阅卷者所不能容忍。

第四、应试写作的文体时尚与禁忌。

应试写作的文体时尚受到整个写作文化的影响, 但有其独特性。探讨文体时尚的问题, 我们不能不从教学思想变革的高度着眼。

长期以来, 应试写作要求写“教学文体类文章”。所谓教学文体, 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类。这是一种虚拟的文体, 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文体并不一致, 它独立于实际文体之外, 自有一套规范, 形成了一种“学生体”。如议论文则是一种简单逻辑堆砌事例的证明文, 记叙文是六要素突出的流水帐。这种“学生体”把教学写作与真实写作对立起来, 对学生写作的发展很有害处。时代强烈要求解放教学文体, 1999 年打破了“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限制, 应试写作文体走向多样, 走向现实。应试写作开始冲破僵化机械的“学生体”, 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真实的文章。并且形成了以新奇制胜的时尚:天马行空的想象, 奇形怪状的故事, 所谓的报告、戏剧、寓言、童话, 等等。更典型的一种所谓的议论性文化散文。但当这些成为应试写作的集体大餐时, 很快沦为“为形式而形式”的怪胎。时尚堕落为流行风。2001年全国高考题即由“文体不限”改为“文体自选”, 意在纠正这种风气, 时至今日, 文体泛滥、文体虚无仍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 合乎文体规范成了新的时尚, 乱用新奇形式成了大禁忌。

文体虽不是一成不变, 但某种文体一旦形成, 就具有相对稳定的形式规范和法则, 对文章的语言、结构、篇幅、内容、构成等各方面都有着特定的要求, 因而对写作起着形式规范的作用, 同时对文章阅读、文章批评也具有重要的“形式预期”和“评判标准”的意义。但当下学生应试作文写作中却大量出现了文体混杂、文体虚无的现象, 写出的文章不合体式、“四不像”, 其中典型情形是一种美名其曰议论性散文的东西:一两个叙述繁冗的胡编乱造的例子, 三五句不着边际的议论, 满篇张牙舞爪不知所云的华词丽句, 可能外加冗长的题记和后记、不知所云的排比开头。仔细一看, 是简单幼稚的强盗逻辑:某某“这样”就“怎么样”了, 所以要“这样”就能“怎么样” (如张三因为“自信”成功了, 所以自信就能成功) 。还有一种“说话体” (写文章不是用书面表达思维而是用口语交际思维而形成的文体特征淡化) 。另外的情形是几种怪异的僵化的玩意儿:“三幕剧”、“小贴士”、“对话体”、“××报告”、“证明题”等。

这些现象的产生与话题作文“统治”不无关系, 加之评阅作文时对这些现象的默许和人们对所谓满分作文的大肆宣扬, 这一现象不仅没有得到遏制, 反而更加泛滥, 形成了话题作文时代特有的一种体式———“话题作文体”:叙事缺乏生动具体和感染力;议论缺乏逻辑力量和思维深度, 一两个例子、三五句议论, 围绕话题泛泛谈论一番而已。“话题作文体”应该是为适应话题作文写作机械模仿所谓满分作文并扭曲变异而形成的, 这是一个丑陋的“杂种”, 必须消灭。

话题作文用来考试无可厚非, 但作为教学, 每次都是写话题作文则极为不妥。所以教学写作要重视文体规范, 要突出文体地去训练, 而不能大杂烩地训练。话题作文形势下的写作教学正是大杂烩式的训练, 这也是一种考什么就练什么的简单机械的教学思维。

“话题作文体”的后续就是上面提到的美名其曰议论性散文的东西。这是为对付应试作文, 急功近利地机械模仿所谓满分作文并扭曲变异而形成的又一个丑陋的“杂种”。

特定文体是在长期写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每种文体都对应着一种特定的功用和范围, 是实现特定功用的最佳的形式体裁, 并因之而具有了特定的美感。日常写作训练要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 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文章体裁图样, 应试写作训练也要强调文体意识。这就要求进行“文体自选”的写作训练时, 确实要帮助学生“选”出一种适合自己的文体。虽然不同题目可能有特定的文体需求倾向, 但不同学生最好还是发展一两种优势文体。学生各有特点, 总是更擅长某一两种文体, 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 帮助他们确立出自己的优势文体, 使之重点练习和发展。

三、小结

以上从几个方面谈了应试写作文化的问题。写作文化对写作的制约不仅体现在上述方面, 还体现在视点、人称、时态的选用上, 句子速度感、节奏感的设置上、文章结构的生成上, 乃至文章标题的生成甚或文面布白安排上。此不赘述。

总之, 应试写作表层的很多看似杂乱难解的问题, 都能在写作文化深层找到答案;从写作文化视角看待应试写作问题, 能够得到更加深刻而条理的认识, 也更加有助于指导应试写作教学。

应试写作教学应当培养起学生相应的应试写作文化意识, 使之努力贴近当下的应试写作时尚, 力避应试写作禁忌。教学的具体做法是既要讲清相关知识, 又要在写作实践中运用。可安排专项写作训练, 也可讲评、修改时训练。教学中要注意多举实例来分析, 重点是文体特征、立意时尚、选材时尚三个方面。

参考文献

[1]马正平.写的智慧 (第2卷) [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496.

[2]马正平.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191.

[3]马正平.高等写作学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169-179.

写作文化 篇2

【2018中公遴选·策论文写作】

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

【导语】2018各省遴选考试在陆续进行,由于遴选考试信息非常繁多,中公公务员遴选考试网会及时公布最新的遴选考试信息,便于考生查阅。

背景链接

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那么,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近年来,人们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谈得越来越多,关注度越来越高。

综合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传递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观。在2014年2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提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2016年5月和6月,习近平又连续两次对“文化自信”加以强调,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习近平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其语境更为庄严,观点更为鲜明,态度更为坚决,传递出这既是文化理念又是指导思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对策

第一,首先分析“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它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诸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等,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此外,“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民惟邦本”的治国理念,“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止戈为武”、“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儒法并用”、“德刑相辅”的治理思想,“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一直是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思想渊源。甚至,我们正努力建设的小康社会的“小康”这个概念,也是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

第二,其次分析“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又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着再生再造、凝聚升华,从而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最后分析“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进行的文化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明显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短短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这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一种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方向的文化。

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追寻富有儿童文化气息的写作教学 篇3

笔者调查发现,教师大多利用现有的教材进行教学,很少研究、开展富有儿童文化气息的写作教学。于是,我们看到了学生作文不会写,甚至叫苦连天的现象。有时,学生只关注了物象的表面,而不曾用心去感受,自然不会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文章。多年来,笔者一直行走在追寻富有儿童文化气息的写作教学的路上,有如下观点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田园,丰富的写作素材

真实的写作资源来源于真实的情境——长亭外、古道边、茂密的丛林里、古老的街巷里、幽幽的山谷里……到处都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法国大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学们要真正地认识事物、了解事物,需处处留心生活,时时观察生活。

在大自然这个特殊的课堂里,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一定能发现许多有趣的事物,积累丰富的素材,写作文的时候自然就不愁无话可说了。

二、体验,真实的写作动力

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有阳光节、心理节、双语节、耕耘节、书香节;有一日护蛋活动、猜谜活动、爱心义卖活动;还有广播操比赛、队会竞赛、队列队形比赛……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就会有很深的感受。

读学生的作文,笔者感受到了他们亲身体验后的真情流露,习作的兴趣被很好地激活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看电影、班队活动、教具制作、DIY手工制作……这些活动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三、文心,持久的写作指导

情境,是一种生活场面。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注重创设情境,教会学生用心灵去感受多姿多彩的写作情境,拉近的是作文、生活、学生三者之间的距离。有情境的作文教学不再是枯燥的、抽象的,而是生动、形象的,真正地调动了学生的习作兴趣。

1.真情流露花自开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写文章的人必须先要有情感的积蓄,方能写出情真意切的好文章。情感是动力,没有了真情,就没有创作的原动力;没有了真情,再精彩的人、事、景也难以成文。

2.合乎情理真想象

我手写我心。当学生用笔写自己的心里话时,其实就是在向人们诉说他自己的故事。但是,心里话要合乎实际。这就好比学生写“沙子”,从小在海边长大的学生可能会写“这沙子又松又软的,踩在上面舒服极了。”但如果你是生活在内陆地区的孩子,你也这样去写,别人肯定会认为你在说假话。所以,要想作文真实,就必须让自己写下的文字、说出的话,与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等相符合。

3.独特个性显精彩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这就告诉了我们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学生感受应该是各不相同。因此,每个学生的作文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千万不能人云亦云。

如写一个人外貌的作文片段,很多的同学往往会写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很多孩子一写妈妈就是“妈妈有着一头金黄的卷发,水汪汪的大眼睛下长着一张樱桃似的小嘴”;一写奶奶就是“奶奶有着一头的银发,苍老的脸上爬满了皱纹”……一时间,好像这些孩子的妈妈、奶奶、爸爸都长成一个模样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让大家想一想电视、报纸或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比如,深受小朋友喜爱的儿童节目主持人“金龟子”,同学们熟悉的动画片中的人物……通过教师的点拨,同学们才会发现,原来人物的外貌可以这样写。

将文化负载融入创新写作 篇4

高中语文课程和历年高考作文命题, 都强烈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性质, 即语文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所以, 无论什么样的写作命题, 都不可能脱离人类精神风貌而空谈个人的忧乐, 都涉及“个体生命价值”、“民族精神风貌”以至“人类精神境界”。

那么怎样有效地让自己的文章既负载文化内涵, 又能赢得读者的喝彩呢?

就近取材, 把我们熟知的历史人物、文学形象与作文联系起来不失为一项有效的途径。因为, 历史人物、文学形象在教材中都有深入分析, 在民间故事、历史演义、文学名著、现代传媒中也有丰富的记载, 学生比较熟悉, 写起来较容易;再说, 它们还能够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 增强作文的可读性和思想性。

那怎样才能将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文学形象恰到好处地运用到写作中去呢?

首先, 能进行客观独到的思考, 能够从作文的命题中找准与历史人物、文学形象相关的最佳切入点。

对人物形象除了了如指掌, 还应有客观独到的思考, 思考其蕴含的生活的、人性的矛盾性, 懂得追求个体生命价值与民族精神风貌、人类精神境界的融合。比如庄子、陶渊明、李白, 屈原、杜甫、苏轼, 再比如王昭君、李清照, 他们厌弃官场, 洁身自好, 抛弃家业学业事业, 他们伟大, 是君子, 如此陈述就落入俗套。而如果再追问一句他们究竟为谁而厌弃官场、为谁而洁身自好、为谁而抛弃家业学业事业, 文章就会陡然升起一种沉重的文化认同, 就会增色不少。如以“泪”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自拟, 立意自定。如果要选取一个历史人物作为素材, 我们不妨设计这样一个写作思路:谁的泪——哪种泪———为什么流泪———流泪的意义是什么。如果选屈原, 我们是否可以在行文中这样对思路设置进行回扣呢?“屈原的泪———忧国忧民的泪———奸佞当道, 民不聊生, 君主昏庸———为天下苍生谋求安宁与幸福”。其实也就因为最后的对屈原“为什么流泪———流泪的意义是什么”的思考, 才能使这篇文章表现出应有的价值, 获得读者的认同。

其次, 能够对这些历史人物、文学形象素材进行有效的取舍借鉴, 紧扣中心进行。

历史人物、文学形象素材很多, 比如曹操, 可以写其“宁可我负天下人, 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奸诈, 也可以写其“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的英武等, 我们只能选取最有利于表达立意的材料, 有针对性地切入。

再次, 能够采取最佳的创作方法, 使历史人物、文学形象生动形象地融入作品中, 更好地彰显主题, 表现自己的创造性, 这才是最重要的。

(1) 故事新编, 凸显创意

故事新编就是把一则既有的故事进行新加工, 使之改变情节, 代表新意, 呈现新的特点。故事新编中的人物都是带着性格来的, 一出现名字, 读者便联想起与之有关的各个事件, 起到言简意丰的作用。而且将新的思想内容放到众所周知的人物身上, 既富有情趣, 又让人感到浓浓的文化氛围, 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如高考作文《赤兔之死》《孙悟空下岗记》等。

(2) 放大细节, 演绎恢宏

放大细节, 是指对某一历史故事细节进行还原, 通过联想想象进行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夸张的描摹刻画。这一方法与故事新编创作法基本一致, 不同之处就是人物还是原来的历史人物、文学形象, 事件相对单一, 但细节刻画更加逼真、细腻, 能让读者在跌宕起伏的微妙变化和情感体验中得到震撼, 以小见大, 彰显主题。如高考作文《陷阱》。

(3) 文化散文, 负载凝重

文化散文往往借助历史人物、文学形象, 对人类、对国家、对文化、对历史、对人生进行深沉的发问, 笔致开阔, 目光淼远, 语势厚重, 文采斐然。我们可以借鉴这种写作方法, 采取精巧的结构 (人文景观+历史故事+现代性批判+文化追溯) , 进行自信、理智、从容、智慧的表述, 传达自己的思考。

(4) 叙史论今, 透辟说理

托福写作文化类高分词汇 篇5

The old saying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still remains relevant as it did centuries ago. The question of what kind of extra curriculum activities should kids do after school has never failed to attract spotlight. Should they focus on one single activity or is it better for them to devote their time to various activities. Personally, I think it is in the kids’ best interest to get involved in multiple kinds of activitie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reasons.

First off, doing various activities makes the kids bored and more extra curriculum activities mean that they enjoy a better chance to try different things and find their real interest. For instance, playing sports all the time will probably drive the kids crazy since they can be very energy consuming and it might lead to injuries in their bones and joints. One’s meat might be others’ poison, indeed nobody really knows what their preference lies in unless they are given the opportunities to do different activities. Actually switching from one activity to another gives the kids th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their real interest and tap their unknown potential. A kid who lacks of flexibility and coordination when doing sport might be talented in playing chess while one who cannot concentrate in the classroom might be very gifted in playing sports. Trying out different activities can help kids to find something they are really interested in and eventually they can develop and build up confidence.

Additionally,students can develop lots of useful skills and release their pressure in life and study if they do different activities. For example, playing group sports can help them to get comfortable teaming up with others and develop cooperation awareness. This kind of experience and awareness can help them get prepared for future jobs since willingness to cooperate and coordinate is regarded as a very valuable quality and working together with others are necessary for the future working environment. Plus, learning music and how to play piano can help someone to develop a taste in music. Music can serve as a source of comfort and love, at the same time it is conducive to release negative emotions like sorrow, depression and even anger.

In conclusion, it is more advisable for kids to do various activities since it helps kids to explore their interest and tap their potential, more importantly it can help kids to develop useful skills and get them prepared for future jobs.

学习书画知识 给力瓷文化写作 篇6

我学习书画源于写一篇稿子。那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一个星期日。我到已退休的老同事李奇家聊天,发现他的国画画得非常好,便把话题转到书画上。他讲了自己退休后因学习书画而生活充实、身体健康的心得。我被他退休后的精彩生活所感动,据此写了《年逾花甲练丹青》一稿。此稿在《景德镇日报》上发表后,有人打电话问我:“你也会画画吗?”我说:“不会。”“那么你就去学一学,你的文章会写得更好。”我听后心想:这个建议挺好,自己快退休了。多学点书画知识,对写陶瓷艺术方面的稿子也有帮助。退休后,我立即报名参加市老年大学书画班学习。

在市老年大学上了两年书画课,我具备了一定的书画基础。退休10多年来。我既习书画,又坚持写作,不仅书画技艺有了进步,而且为陶瓷艺术编书写稿也更得心应手了。

2001年。我刚退休,景德镇市地方志办公室就聘请我编纂《景德镇市陶瓷志》中的《瓷器装饰》篇。我虽然在陶瓷岗位工作的时间较长,对瓷器的各种装饰种类、方法感性认识较多,但在理性认识上还比较欠缺。自学习书画基础知识后,我的理性分辨能力提高了,能在大量书籍、刊物、网络资料中比较快速地选出有价值的内容。尤其在《装饰工艺》这一章,我根据古今陶瓷名家总结出来的绘画理论,将瓷器装饰工艺的内容分为图案装饰、画题装饰、画艺口诀3个方面。其中图案装饰是描述宋代以来的景德镇瓷器纹饰的时代特征:画题装饰分为单成象征寓意、复成象征寓意和组合象征寓意;画艺口诀分别有画人物口诀、画动物口诀、画山水口诀、画花卉口诀和配色口诀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景德镇市陶瓷志》2004年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发行,被评为全省优秀方志。我那年也被评为“江西省地方志先进工作者”。

2006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委托我为他编辑一部画集。尽管有一定难度,但我觉得这是我学习大师绘画精神和绘画风格的好机会,遂欣然接受。这本画集,内容非常丰富。除收录了60多年的照片、作品等资料外,还有国内著名书画家、收藏家、作家、学者的题词。在编辑过程中,有专家提出要对画集中的每幅作品进行点评,也就是说要将作品的构思、技法、特点和寓意等展示给读者,以提高画集的档次和价值。为了写好点评。我对张松茂的作品、图片等资料细读慢品,把学习书画以来的笔记和自己画画的感受进行了梳理,只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对186幅作品的点评。2009年,此画集出版时。景德镇市政府为此书在瓷博会大会场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

近年来,经常有人找我写陶瓷艺术作(藏)品介绍,有陶瓷艺术家编印画集的,有杂志、报纸刊登作品照片的,有拍卖公司印制拍品图册的,还有展馆进行作品讲解的;需要介绍的作(藏)品的大师们。有清末到民国期间的著名瓷画家“珠山八友”,有新中国成立初期被景德镇市政府命名的“陶瓷美术家”,有改革开放后国家级和省级大师、艺术专业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及外来艺术家。作(藏)品的画面种类有青花、釉里红、粉彩、古彩、新彩、综合装饰等。在这繁多的作(藏)品面前,由于我打好了书画基础,因此,无论是从国画的工笔、写意形式,还是从西画的具象、抽象手法上入手进行点评,我基本上都能把点评写得让人满意、信服。

如果我没有学习书画,是难以承担上述工作的。我从学习书画、提高写作水平中充实了退休生活,从中找到了乐趣,找到了健康,也找到了老有所为的着力点。

责编/花语

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的写作教学 篇7

乡村有乡村的色彩, 但脱胎于都市文化的大众传媒正日渐成为现代生活的重构者。接触现代传媒正在成为乡村孩子越来越重要的生活方式。于是, 乡村孩子开始习惯聆听悬浮于无线电波当中的时尚话语, 渐渐地熟知并向往城市生活, 任媒介不知不觉地挤压他们体味乡村生活的时间和空间。在这种背景下, 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说乡村的故事、写乡村的生活渐渐成了一种被遗忘、被忽视的写作方式;乡村的作文课堂成了批量生产毫无生命意识的作文“工厂”;各式各样的“模板”成了把乡村人变成“城市人”的捷径……这样, 离乡村孩子最近的乡村, 却渐渐淡了, 悄悄远了。

当年轻的一代对生养、培育他们的土地一无所知, 对蕴含的深厚文化和厮守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产生疏离感和陌生感时, 他们实际上就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乡村教育的最大误区, 在于我们没有想尽办法引导孩子们热爱乡土。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培养乡村少年对脚下土地的情感教育, 是需要死守的。乡土教育是学生对其生活空间进行价值澄清与态度养成的学习过程, 本质上是一种情意取向的活动。乡土教育的最终目的, 在使学生获得一种感同身受的理解, 理解乡土的居民如何在过去与现在的时空过程中, 透过各种活动, 和乡土本身关联着, 并塑造出乡土的独特风貌;也让学生在不断的参与和适应自己的乡土生活中, 真正的意识、肯定、认同、关怀、尊重和欣赏自己的乡土。

写作教学是进行乡土教育的有效途径。农村写作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感悟乡土文化。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现实生活是文学写作的唯一源泉”。学生作文虽然不同于成人的文学写作, 但同样具有文学的特性——离不开生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不要让学生一开始就写记忆性的命题作文, 要鼓励学生先写观察作文, 要让学生置身于森林、田野、果园、草地、河边这些神奇的大自然的怀抱中。学生用自己的眼光看周围事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而产生“鲜明的思想”和“活生生的语言”及“创造精神”。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深入人心。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中, “在生活里找教育, 为生活而教育”的观点是相当明确的, “社会即学校”, “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以其独特的教育思想而自成一家的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 在写作教学中, 有目的地安排学生在周末和节假日野游, 引导学生深入大自然, 认识大自然, 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为作文寻觅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

恰当地指导学生学会运用乡土素材, 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写作思路, 丰富了学生的写作资源, 使学生能够做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同时, 还能够增强学生对故乡的感情, 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感情, 从而使学生做到作文与做人的完美统一。

培养乡村孩子回归乡村的经验能力, 能使他们“修炼”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学会收集乡村的点点滴滴, 重拾一颗对乡村生活敏感的心;能帮助他们拨开眼前迷雾, 还原乡村生活, 还原那里的人和事, 还原那里的一草一木;让他们以个性化的语言书写属于他们的游戏、歌谣, 以及他们熟悉的花草树木……从文字到思想, 乡村作文要植根于乡村, 又要有助于提升乡村生活的人文价值, 这才是它的全部意义之所在。

借鉴影视文化,优化记叙文写作 篇8

关键词:影视文化,记叙文写作,策略

一、学生记叙文写作中的若干硬伤

影视文化,以现实生活为突破口,以细腻逼真的视听美感为手段,以展现美好情怀、挖掘深刻哲理为目的,为人们展现了一幅幅介于现实和艺术的美妙画面,吸引了绝大多数学生的眼球。反观我们的作文教学,让人绞尽脑汁却又收效甚微,高中生就连从小开始练笔的记叙文写作还不断出现一些让人头痛的硬伤:不肯“开口”,不会“行动”,仅以抽象、概括、淡而无味的叙述代替人物活生生的语言和动作,对于人物的描写缺乏灵动的细节,使得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只剩下僵硬的躯壳,毫无生趣可言;平铺直叙,拖沓冗长,详略不突出,表现不细腻,没有细节的刻画,没有场面的渲染;构思平直,行文单薄,缺乏该有的容量和意境。

二、积极引导,让影视元素巧入文章

缺乏情感的灵魂和想象的翅膀的记叙文无法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强烈的心灵冲击,学生所钟爱的影视文化却最具感性魅力。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在欣赏影视作品的同时,积极借鉴相关的表现手法,为自己的文字作品添色增彩呢?我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看法。

(一)浓墨重彩,深入细腻刻画人物。

台词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极其重要。一段精彩的剧情,一个鲜明的形象,都由富有人物个性而又蕴含深意的台词所体现。如王小帅的《左右》,主人公老谢为了救活患白血病的养女,“自己的妻子和她的前夫想要再生一个孩子”,为避开与妻子的前夫会面所带来的尴尬,为给妻子和前夫留足单独交流的空间,更为了掩饰内心说不出的痛楚和无处申告的压抑,于是,“我买包烟去”一句台词,一个人物便跃然纸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对原著和影视的对比鉴赏中品味台词,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训练。

1.模拟台词。举个例子,老舍先生写过这样一段话:一个老实人,在划火柴而没有点燃的时候,就会说:“哎,真没用,连根烟都点不着。”相反,一个性情暴躁的人就会把烟往地上猛地一摔,高叫道:“他妈的!”教师可让学生用各自富有特色的语言(当然也可配合动作、神态等)来模拟表现。

2.设计语言小练习。月考成绩出来后,面对一号种子的骄人表现,其他同学的心态有哪些?街上两车不慎相撞,围观者有何反应?股市一路下跌,股民怨声四起,请模拟几种口吻。

这些形式不一的小练习,对于改变学生作文中千人一面、个性模糊的弊病大有裨益。为了强化这种“语言凸显个性”的作文意识,还可以搜集大量的经典台词让学生欣赏。

(二)尝试导演,特写镜头“独裁”读者。

影视作品中的特写镜头是导演传递作品信息、表达自己审美倾向的一种常用手段。特写镜头独具的显微、放大的功能,揭示了人物的情绪、态度,使作品本身独有的内在张力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给人以深刻印象和无穷想象。正如米哈伊尔·罗姆所言:“导演就是一个对观众实行独裁的人。”而特写镜头恰恰是让观众“自愿接受独裁”的最佳手段之一。如《左右》片尾,导演相当生活化地处理画面,两个家庭两对夫妻相对进餐的特写镜头,特别是清晰可闻的食物咀嚼声,传递的更是意犹未尽的人生哲理。不管怎样,不管发生多少事情,人,还是得活下去,哪怕是一切的酸苦,都应该像嚼食物一样干干脆脆地嚼下去。记叙文写作中,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当自己文章的导演,对读者实行“独裁”。

1.对文中感人至深的细节镜头特写。想要打动读者,必须对细节特写,让形象深深地刻进读者的心灵。如《背影》中父亲买橘子的描写,写尽了生活困顿中父亲的真挚之爱;又如《祝福》中濒临死亡的祥林嫂的肖像细节,无言地控诉着这个世道的不公。这些细节描写在展现人物的同时融入了情感,进而感染了读者。

2.对具有象征隐喻性质的物象镜头特写。有些物象只是再普通不过的东西,但一旦被导演选中,某个平时很普通的特征,此时也会被无限扩大,不动声色中传递着导演想要传达的某种信息。如电影《阿甘正传》,开头和结尾都出现了一片随风飞舞的羽毛,它轻飏起的,是笨拙弱智的阿甘的全部希望。影片就这样在开合呼应中,传达出一种信念的神奇力量,从而完成了它作为励志作品的审美意图。学生若在作文的开头和结尾巧妙地运用象征隐喻性质的物象镜头特写,定能赋予文章以空灵的意境美,给人以无穷的感触和联想。

(三)大胆蒙太奇,仔细巧构思。

在电影艺术中,蒙太奇技巧越来越受重视,零散的镜头(画面),依照编导严密的艺术构思,组接成有机的艺术整体、完整的银幕作品,达到超乎想象的艺术效果。而文学作品中的蒙太奇,从合乎生活逻辑和美学原则出发,将生活的各个画面、场景,按照情节的需要和读者的注意度,有节奏地连接起来,使读者得到明确、生动的印象和感觉,从而正确理解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它注重人物、故事情节、画面的有效组合,讲究简洁性,增加作品的容量,追求作品的意境,使文章更有意蕴。

教师可设计几个题目,让学生试着用蒙太奇手法构思,想好素材,排好顺序,分好层次,将相关的画面巧剪妙裁,串缀成文。行文中,画面的展现不能只停留在一个层面上,选材必须多角度,必须具有代表性,力求立体地、全方位地反映主题;根据主题的需要,表达时各个片段在内容上必须有所侧重,即分别从某一个侧面表现主题,要层层拓展:或纵向以体现深度,或横向以体现广度;表现技巧要避免单一化,善于综合运用,行文力求变化无穷,摇曳多姿。

优秀的影视文化是极好的教育资源。“电影的伟大就在于它是很多其他艺术的综合”(乔治·萨杜尔语),它能创设出优美的教育情境,开拓出广阔的教学空间,为学生营造更灵动的积极学习和发挥个性的自由空间。面对鲜活的人,面对鲜活的影视元素,只要教师能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引导学生学会从优秀的影视作品中找寻灵感和构思技巧,作文中“凑字数”的现象将会大大减少直至消失,一路的行文将伴随着一路的精彩。流行元素的介入,作文课堂上的异彩纷呈必将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听其言, 观其行.写作指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2]王清泉, 李华.例谈优秀影视文献资源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2006, (12) .

[3]杨长荣.影视与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6, (11) .

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写作教学启示 篇9

近年来, 在城乡各学校师生的读书声中, 往往传出《弟子规》的语句:“弟子规, 圣人训。首孝弟, 次谨信。泛爱众, 而亲仁。有余力, 则学文。”师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被激发了, 好奇心也被激发了:传统教育是怎样“学文”, 特别是怎样进行写作教学的?

在师生的印象中, 《论语》记载有许多生动深刻的问答, 但是否教学生各种文体写作, 似乎没有提及。如政治理想方面, 有“樊迟问仁”“颜渊问为邦”等;人格教育方面, 有“子路问成人”“子张问崇德辨惑”等;文学赏析方面, 有与子贡谈论“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与子夏谈论“巧笑倩兮”等。这些问答, 都是心传口授, 并非孔子教导学生写作的记叙。虽然“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或教育学生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但是其中的“文”和“书”, 都不一定是各种文体的写作教学。这可能跟孔子“述而不作”的态度有关。当然, 孔子“不作”并非不写作。如《孟子·滕文公下》说:“世衰道微, 邪说暴行有作, 臣弑其君者有之, 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 作《春秋》。”“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 周公兼夷狄, 驱猛兽而百姓宁,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但孔子是否教学生写作, 《论语》和《孟子》都语焉不详。

“述而不作”也不表示春秋战国时代没有写作。虽然孔子删定的《诗》, 其中“国风”等都是官方深入民间“采风”的结果, 但是《书》《礼》《乐》《易》等, 都是前代留存的文本。孔子固然没有参加《论语》的写作, 而《孟子》则是孟轲和他的弟子一起撰写出来的。孔子之后, 从战国到秦, 如屈原的《离骚》, 李斯的《谏逐客书》, 都是个人写作的成果。

汉代的代表性文体是“赋”, 西汉贾谊的《鸟赋》、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以及东汉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 等等, 都名重一时。与此同时, 朝廷官府使用的令、教、文、表、论、策、奏等文体, 民间常用的诗、笺、书、赞、颂、诔、箴、铭、说、记、碑、吊等文体, 也逐步成熟完善。《史记·酷吏列传》记载张汤小时候审讯“鼠盗肉”的趣事:“张汤者, 杜人也。其父为长安丞。出, 汤为儿守舍。还而鼠盗肉, 其父怒, 笞汤。汤掘窟, 得盗鼠及余肉, 劾鼠掠治, 传爰书, 讯鞫论报。并取鼠与肉, 具狱磔堂下。其父见之, 视其文辞如老狱吏, 大惊, 遂使书狱。”小张汤看家, 因为老鼠偷吃了肉, 被父亲鞭打, 就掘开鼠洞, 找到偷肉的老鼠和没吃完的肉, 按司法程序审判老鼠罪行, 将老鼠分尸处死。父亲看到整个判决过程, 特别是判决书“文辞如老狱吏”, 非常惊讶, 就让张汤学写断案文书。小张汤的“文辞”原本是耳濡目染的结果, 得到父亲悉心指导之后成长更快了, 为日后成为一代“酷吏”打下坚实基础, 可惜具体学习过程现在无法查证。

六朝时候, 人们提出“文笔”概念。刘勰《文心雕龙·总术》说:“今之常言, 有‘文’, 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 有韵者‘文’也。”梁元帝萧绎《金楼子·立言》:“吟咏风谣, 流连哀思者, 谓之文。”而章奏、议论、叙事等不以韵文和骈偶形式写成的则称为“笔”。无论“文”还是“笔”, 都必须是通过教学传承, 形成基本固定的模式, 广泛运用于交流和表达中。

隋代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第九》提到:“吾家世文章, 甚为典正, 不从流俗。……有诗、赋、铭、诔、书、表、启、疏二十卷。”可见, 当时各种实用文体发达而丰富。唐代杜甫诗:“诗律群公问, 儒门旧史长。”表明近体诗也是有法则 (诗律) 可供学习的。然而, 当时这些文体是怎样通过教学传习的, 也没有留下可供查证的记录。

传统教育写作教学, 积累丰富经验并且留下文字资料的, 是在宋代以后, 特别是明清两代的蒙学教育中。流传至今的蒙学经典, 对科举考试必考的八股文 (又称“时文”“制艺”“制义”等) 和试帖诗, 如何揣摩学习, 如何写作, 如何批改, 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二、传统教育中的写作指导

传统教育与时推移, 时代不同, 写作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也不尽相同。隋唐开始科举取士之后, 写作教学的目标就锁定在应试上。唐宋时候科举考的是诗赋和策论。如宋代科举考策论, 苏轼的古文名篇《刑赏忠厚之至论》, 就是他二十一岁应举时写的。而唐诗中流传久远的名篇, 如钱起的排律《省试湘灵鼓瑟》则成为试帖诗的代表作。

唐宋时代的写作教学经验, 至今尚有流传。如宋代王日休的《训蒙法》, 指出批改蒙童作文的要领是批改时要把握好肯定与否定的分寸, 或者顺着蒙童的立意进行批改, 以保护蒙童的自尊心, 避免挫伤蒙童的自信心。

至于教儿童学习诗歌写作, 王日休提出“甚易、甚简”的办法, 即按诗韵选出堪作样板的经典诗篇, 供蒙童揣摩研习, 特别是选“长篇”的, 烂熟于心, 在学会诗歌写法的同时, 连各韵部的常用字都记住了。在《红楼梦》“香菱学诗”的故事里, 香菱对“十四寒”“十五删”的区分记得十分清楚, 印证了王日休提出的办法。

到了明代, 传统基础教育的写作教学, 特别是八股文写作的教学, 积累的经验更加丰富, 指导的办法更加具体。如《教子良规》 (佚名, 梁桂茂重校、陶珙订正) 第十节“教子弟作文”, 特别重视审题, 强调“施教者”必须教会“学者”在审明题意的基础上“据理立言”, 否则, 就像催着盲人上路, 他怎么知道该上哪儿去呢。

清代的写作教学, 更进一步总结出八股文写作的基本模式, 从篇章结构入手, 指导蒙童按照章法写作。如张行简在《塾课发蒙·文式五则》中, 归纳出“破题式”“承题式”“起讲式”“领题式”等, 再加上“余说”, 把八股文的写法变成简明的程序, 即以固定的形式为依据, 使内容表达得“言之有序”, 章法俨然, 提高写作教学效率。如“破题式”:

破题者, 破说题中之字与意也。题整而分析言之, 如整物而使之破, 故谓之破题。其式不过两句而止, 其法不可连上, 不可犯下。语带上文, 谓之连上;语侵下文, 谓之犯下。不可漏题, 不可骂题。题意未经破全, 谓之漏题;题字整句写出, 谓之骂题。破题虽只两句, 而两句中, 有明破、暗破、顺破、倒破诸法。明破者, 明明破出, 如“孝弟”字明破“孝弟”, “务本”字明破“务本”是也。……

所谓“孝弟”“务本”, 出于《论语·学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 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 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张行简以此为例, 假设作文题目是“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 阐明应该如何教会学生抓住关键字词“破题”。

传统教育写作教学对“破题”的重视, 可以从《红楼梦》中找到具体的例证, 如第八十四回“试文字宝玉始提亲探惊风贾环重结怨”。

三、传统教育中写作教学的启示

传统教育的写作教学, 特别是明清以来的教学,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写作要领, 为我们今天的写作教学留下许多有益的启示。

1. 因材施教, 激励进取

明代的《教子良规》指出:“教子弟学文, 其未能时, 为师者每出一题, 固当与之代思而代作, 面语而口授, 必令其手自书写, 如前教法, 即子弟未敏者, 历经半年, 当自领会, 未有不能文也。及其稍自能文, 为师者须当看其资禀所就, 意见所及, 各顺其性, 而委曲以成之。笔清者就其清, 见大者就其大, 调高者就其高, 词丽者就其丽, 少有一得, 则当取其一得以鼓其进, 必不可一于涂抹以阻其机。”由于当时口语 (白话) 和书面语 (文言文) 差异极大, 蒙童初学作文, 会感到无从下手, 因此塾师首先“代思而代作”, 即示范性地教学生如何根据题目立意, 写成一篇文章。但是不能完全包办, 而是采用“面语而口授”的办法, 特别是“必令其手自书写”, 逐步带领学生入门。经过半年左右的训练, 学生就可以“稍自能文”了, 再根据学生的资质禀赋, 悟性高低, “各顺其性, 而委曲以成之”。同时要随时肯定学生的“一得”, 不断鼓励学生进步。这样的“一对一”教学, 体现了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等教学原则, 是值得肯定的。

2. 注重审题立意

如清代唐彪在《父师善诱法》中指出:“童子学识疏庸, 作文时题中所有实义, 先生宜与之讲明。”如“学而时习之”, 题内有“致知力行”诸义。“又凡题有轻重虚实, 我虽明教之, 而文终属彼自作, 故言之无害也。不然, 题义不明, 将一日之工夫、心力俱付之无用, 岂不甚可惜乎?”

《红楼梦》记叙贾政审阅宝玉第三篇作文时, 特地临时出题, 让宝玉当场做出“破题”。借这次作文, 针对贾宝玉的弱点, 贾政指出:“以后作文, 总要把界限分清, 把神理想明了, 再去动笔”, 强调审题立意的重要性。

3. 注重批改, 讲究方法

例如《红楼梦》中贾政审阅贾宝玉第二篇作文:

又看第二艺, 题目是“人不知而不愠”, 便先看代儒的改本云:“不以不知而愠者, 终无改其说乐矣。”方觑着眼看那抹去的底本, 说道:“你是什么?———‘能无愠人之心, 纯乎学者也。’上一句似单做了‘而不愠’三个字的题目, 下一句又犯了下文‘君子’的分界。必如改笔才合题位呢。且下句找清上文, 方是书理。须要细心领略。”宝玉答应着。贾政又往下看:“夫不知, 未有不愠者也, 而竟不然。是非由说而乐者, 曷克臻此?”原本末句“非纯学者乎”。贾政道:“这也与破题同病的。这改的也罢了, 不过清楚, 还说得去。”

题目出于《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贾政认为宝玉破题只破了“而不愠”三个字, 不全面, 又以“学者”超越了破题的界限, “犯了下文‘君子’的分界”, 而贾代儒改得比较妥帖。但是贾政对贾代儒所改的下一句, 认为“不过清楚, 还说得去”, 因为改文只照应了“说乐”, 未能点明与本章上文的“学”和下文的“君子”的关系。

唐彪《父师善诱法》进一步指出批改的正确方法:“先生于弟子之文, 改亦不佳者, 宁置之。如中比不可改, 则置中比, 他比亦然。盖不可改而强改, 徒费精神, 终不能亲切条畅, 学生阅之, 反增隔膜之见。惟可改之处, 宜细心笔削, 令有点铁成金之妙, 斯善矣。”如果改了也收不到明显的效果, 可以干脆不改;值得改的地方则应该精批细改, 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 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4. 建立“读写一体”的训练模式, 循序渐进

例如《教子良规》指出:“教子弟能文更无他法。其未文时, 先将书旨讲明, 令其心胸开豁, 每阅一章书, 浑如目见圣贤, 当日口语, 领会无错, 此是根本急务。以后精选新旧程墨, 或时义之明白而正大、冠冕而可法者, 一日令抄写一二篇。每篇必与批点, 分定格局, 画断股数, 随即与之讲解。讲一篇读一篇, 读一篇背一篇, 必令篇篇精熟乃已。积至一二百篇, 或三四百篇, 订成二三帙, 时令反覆潜玩, 毫无一字不明, 一意不达, 乃为有用。久之笔底自活, 生机自鬯, 而绝无枯涩阻碍之苦矣。”

清代学者王筠《教童子法》则从宏观层面, 对整个蒙学阶段的读写教学作出统筹安排:“蒙养之时, 识字为先, 不必遽读书。……如弟子钝, 则识千余字后, 乃为之讲;能识二千字, 乃可读书, 读亦必讲。……八九岁时, 神智渐开, 则四声、虚实、韵部、双声叠韵, 事事都须教, 兼当教之属对, 且每日教一典故。才高者, 全经及《国语》《国策》《文选》尽读之。即才钝, 亦“五经”、《周礼》《左传》全读之, 《礼》《仪》《公》《谷》摘抄读之。才高者, 十六岁可以学文, 钝者二十岁不晚。初学文, 先令读唐宋古文之浅显者。即令作论, 以写书为主, 不许说空话;以放为主, 越多越好;但于其虚字不顺者, 少改易之, 以圈为主, 等他知道文法而后, 使读隆万文, 不难成就也。”

写作文化 篇10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历史悠久,有着极为丰富的优秀传统节日。而每一个传统节日既是民族的文化,又是民族的情结,它维系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情愫。作为语文教师,如能把这些节日组合成一系列作文套餐,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的写作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拓宽作文题材,挖掘作文主题,促进表现手法变化,从而开拓写作教学的新局面,让学生在写作教学与节日文化的有效链接中生动活泼地发展。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丰富多采的节日活动拓宽作文题材,使作文教学有了广度

有人归纳了当今作文教学之难的“三乏说“:学生学识贫乏,生活积累贫乏,思想感情贫乏。确实,对于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虚假现象,面对着学生作文因为题材的虚假而无法具体、生动,无法反映生活的灵气等,笔者扪心自问:没有生活的真实感动,习作中又怎会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发现,怎会有“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惊喜,怎会有“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灿烂。在不断的作文教学实践探索中,将学生的目光引向丰富多采的节日生活,对于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生活的的真情实感,保持对作文的兴趣,是一个极为有效的选择。

为此,在写作教学实践中,笔者经常结合中外优秀的节日文化,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节日文化写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感受和体验中,不断丰富和拓宽写作的题材,培养作文的真情实感。

以下是笔者开展的节日文化写作实践活动的内容。

节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在实践中将所见、所闻、所做、所想如实写出来,描绘不断变化的节日风情,叙述真情动人的事件,刻画具体可感的人物,抒发内心的情感,从而有效地拓宽了作文题材,大大地增强了作文的真情实感。

事实证明,学生有了自己的体验,写作起来表述容易多了,内容丰富多了,感情也真切多了。

二、异彩纷呈的节日活动挖掘了作文的主题,使作文教学有了深度

社会是实践体验的大舞台,也是作文教学的大课堂。新课标指出,学生要“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如果他们长期蜷缩在学校小天地之中,是很难写出对社会生活有独到发现和深刻理解的好作文来的。开展异彩纷呈的节日文化写作实践活动,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而且使他们在感受浓郁的节日气氛中学会观察,敏于思考,发现问题,揭示本本质,从而写出能够揭示生活真谛,把握时代脉搏的作文。

以下是笔者作文教学中习作案例《感谢有你》片断:

师:前几天,我们班级开展了一个“感恩”系列活动。作为此次活动的主人公,你们一定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默默地为长辈们做以前没做过一事,感受着这份真情。那么,你当时是怎样做的或者有什么想法?请你们一吐为快吧!

(同桌间交流)

师:好,谁来说一说?

生1:我自己动手做晚餐,与父母共享烛光晚餐。

师:你真够浪漫的,我和同学们都非常想了解你的行动,能描述一下吗?

生1:本以为父母年纪大了,不喜欢浪漫的情调。谁知给父母弄一顿烛光晚餐,祝他们快乐,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父母高兴得心花怒放,我终于明白:父母的心,永远不会老!

生2:为妈妈捶背。

师:你真是一个体贴入微的孩子!相信你的妈妈在感动之余会更加爱你。能说说你妈妈当时有什么样的反应?露出什么样的表情呢?

生2:妈妈很惊讶,不知道我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转到妈妈身后,轻轻地朝妈妈的背上捶,妈妈闭上眼,一副很享受的样子,我明白,原来细节决定爱啊!

生3:我精选了几种水果做了一个水果拼盘。

师:能说说你当时送水果拼盘的情形吗?

生3:我端着笑脸拼盘轻轻敲开了爸爸妈妈的卧室门,就在爸爸妈妈为我开门的一刹那,我的心怦怦直跳,生怕他们不喜欢,可当他们看见了我为他们做的“水果笑脸”时,妈妈惊讶急了,说:“想不到我们家的‘小公主’居然会给我们做东西吃了呀!话音刚落,爸爸妈妈一把搂住了我,一瞬间,我觉得亲人间那互相关爱的气息充满了整个屋子,许久许久都不曾散去……

……

师:大家说得太精彩了,也太感人了。我的直觉告诉我,你们一定很想把这珍贵的人生体验记下来,作为自己成长中的一次珍贵的材料。

从他们质朴的话语中,从他们的真实感受中,我发现,他们更是用自己的心在体验着节日生活。《感谢有你》、《爱你的人还有我》、《亲情伴我行》、《唱给妈妈的赞歌》、《让我们共筑亲情之城》等一篇篇文章,流淌着真情,充溢着诚心,洗去了虚情假意,读来让人深深地感动。这里,没有华丽的言辞,惟有诚挚的心意;没有生编硬造的痕迹,惟有真情的流泻。让学生在感受节日气氛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使学生的作文不但在语言上也有了深度,而且思维上有了深度。

三、形式多样的节日活动促进了表现手法的变化,使作文教学有了灵活度

近年来,广东省语文中考作文几乎是文体不限的话题作文。“不限文体”虽然给了学生写作文体选择的自由,但不同的话题还是要有较为适宜的体例来承载。作为老师,还是应将各种常用文体的写法都训练到位,学生文体知识全面了,写作时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从中选取自己最拿手且最适合表现此话题的体式,求得最佳发挥。

在这一方面,笔者经常采用作文与节日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对学生写作的训练。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日记、书信、新闻、通讯、调查报告、访谈录等。

比如,每逢学校组织活动,布置学生为共青团组织设计活动计划和方案;新年快到了,鼓励学生为联欢会编写话剧、小品的剧本;中秋节到了,让学生编写短信;体育艺术节,让学生以“小记者”身份写采访稿,写新闻报导;植树节,让学生给环保局长写一封信。总之,学生惟有通晓各种文体,方能择善扬长,展现自己最亮丽的一面。

文无定法。在作文教学中,笔者经常鼓励学生在确定文体时要注意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长于叙事,就突出细节;擅长说明,就讲述来历;见解独到,就侧重议论;情感丰富,就铺陈抒情。

如在《欢乐中国年作文系列》活动中,笔者指导学生写作时根据自己的特长灵活选择如下形式: (1) 日记式:记叙过节过程中的新人与新事,以及由引发的感想; (2) 书信式:告诉你的朋友过节的体验或节日的传说故事;向朋友写下你的祝福。 (3) 新闻式:真实详尽地报道红红火火的春节,在新闻背景中穿插春节的来历、故事等,丰富文章的内容; (4) 小说式:通过虚构,揭露有些人利用节日之便到处走访、送礼等不良现象或其他典型社会现实; (5) 散文式:记叙自己和家人团聚的情景,抒发自己的感受。 (6) 诗歌式:用人类最美的语言,抒写对新的一年的赞歌,感悟深刻的哲理。 (7) 剧本:仿《威尼斯商人》写《拒收礼物》,要涉及到布景、人物的出场与对话等。 (8) 议论文:可以在文中谈对有压岁钱、节日消费、春晚等的看法。

总之,节日文化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解决了写作中写什么、为什么写、如何写三大问题。作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与节日文化活动紧密相联,可以有效地让学生感受到作文不是“烦恼泉”,而是表情达意、与人交往的有效工具。通过丰富多采而又喜闻乐见的节日文化活动,可以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勇于表达、乐于表达、善于表达,帮助他们确立表达的内容,洞悉表达的意义,选择表达的方式、让学生时时在节日活动中浸润于人文的真情和博爱的海洋中,从而使他们的人文情值持续地得以提升,并真实地把自己日益醇厚的人文情怀倾吐出来,这正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摘要: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历史悠久, 传统节日极为丰富。语文教师应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好这些传统文化及优秀的外来文化资源, 不断拓宽作文题材, 挖掘作文主题, 促进表现手法变化, 解决写作中写什么、为什么写、如何写三大问题, 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节日文化,作文,题材,主题,表现手法

参考文献

[1]时金芳.语文教学设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2]邰启扬, 金盛华.语文教育新思维[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3]靳健.语文课程标准的理想境界[J].西北师大学报, 2003, 40 (2) .

[4]邹少军.大众文化作为课程资源的特点及开发策略[J].新课程研究, 2007, (5) .

写作文化 篇11

乡土文化资源也应该成为中学生写作训练的重要素材。打开我们的心灵,扩大我们的视野,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脚下的这一片土地上,有许多值得我们挖掘的宝贵写作资源——一处遗迹,一种习俗,一段古老的传说,一个远去的背影……只是有时我们太熟视无睹了,以至忽略了它们存在的价值。

学会关注脚下的土地,学会去翻阅已被湮灭的历史,用心去触抚先人留下的或从容、或艰涩、或豪迈、或彳亍的履痕,我们就会让自己置身于一个时空隧道,双眼洞亮,透视过去,审视现在,预见未来。于是我们就会感受到自身力量的充实,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我们就会怀着一种崇高的爱与热情去关注脚下这块土地的存在与发展,并学会用手中的笔去描绘表达。

一、“主题阅读”的导引——整合乡土文化资源与写作的一把钥匙

我们在指导学生探究乡土素材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往往是满怀希望而去,结果却常常满载失望而归。这很大程度上应归根于我们指导工作做得不够。

未经打磨的原始乡土素材,给人的印象往往是陈旧的,暗淡无光的;是零落的,缺乏系统的;是隐藏的,难招人耳目的。乡土素材不会像一座完整崭新的宫殿一样呈现在你面前,整齐有序,光亮照人,一览无遗。我们引导学生去感悟探究一些文物古迹,要知道这些东西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有一定距离的,在学生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叫他们去做,就会觉得无所适从,无从下手,当然是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的,久而久之,也就失去兴趣了。

面对这样的问题,作为指导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客观分析,对症下药,教给学生感悟探究的思路,帮他们挑选合适的“工具”。而围绕所选定的写作课题相关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引导思路。这种服务于特定写作目的的阅读,就是我们所说的“主题阅读”。下面就笔者曾经组织的“感悟碗窑古村落文化”写作训练为例,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碗窑是我所在乡镇一个比较有名的古村落,是一个很好的乡土素材。我组织了一次参观活动,然后布置学生以“感悟碗窑古村落文化”为主题作文。

刚开始时,学生纷纷反映毫无头绪,无从下手。有学生这样对我说:“老师,不就那样一个破破烂烂的地方嘛,有什么好写的。”这种诉苦让我陷入了沉思。我一边对学生做些鼓励,一边思考问题症结所在。后来我明白了,是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想想也是,叫这些十七八岁的孩子到这种“破破烂烂”的地方去,他们一下子能“悟”出什么东西来呢?

此时,余秋雨的散文给了我启示。余秋雨笔下所提到的道士塔、白莲洞等文化遗迹,在一般人看来不也是锈迹斑斑、毫不起眼吗?但在秋雨先生那里,却能从这些常人司空见惯的地方得到创作灵感,写出了风靡一时的文化散文。这首先得益于秋雨先生是一个文化史专家,他有深厚的文化史知识积累,于是他在考察这些文化古迹时就有了作为一个文化史专家独特的观察视角,但他又不囿于一般文化史专家学究式的考证,而是用优美灵动的笔触去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于是他成功了。用文学手法融合历史文物素材,这是秋雨散文的成功因素之一。

我知道,要把这次写作训练进行下去,就必须让学生先去阅读,从阅读中寻找一种恰当的感悟和表达方式。就这个问题,我反复引导学生组织讨论,最后他们达成共识,要把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作为解读碗窑古村落文化的一把钥匙。于是在后来的写作训练继续开展过程中,学生就把主题阅读和实地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过几周时间的努力,同学们终于使自己笔下开花,写出一组别开生面的“文化散文”来。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成功的体验使他们的信心备增。

把乡土文化作为丰富的写作资源来探索,这个过程中,主题阅读的导引应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忽略了这个环节也就是违背了作文教学的初衷,偏离了写作训练的方向。我们应该一边鼓励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一边引导学生围绕写作课题开展高效的、有针对性的专题阅读训练,让他们在书本与实践中能够自由从容地来回穿梭。

不同的写作课题,所选择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也应该不同。举个例子,笔者曾根据学生的提议,组织了一次以“情系玉龙湖”为课题的写作训练,写的是坐落在学校旁边的一座中型水库:玉龙湖水库。玉龙湖水库在上世纪60年代有过崩塌的历史,死了很多人,本地人口头流传的故事很多,却很少有正式的书面材料记载,学生想在这方面做点工作,以填补这个空白,于是我积极鼓励。因为研究的是灾难史,所以我就引导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描写灾难的文字。有小说,如关仁山的《唐山绝恋》、刘震云的《温故1942》;有报告文学,如英国作家戴维·基斯的《大灾难》;也包括一些反映灾难的影视素材,如《泰坦尼克号》、《惊涛骇浪》等。这次写作训练进行得也很顺利,学生把阅读和考察采访结合起来,以报告文学、散文、诗歌等形式写出了不少优美动人的文字,让这一历史灾难清晰地载入校史中。

围绕一定写作任务的主题阅读会有效改善学生的写作积累,同时也明析了写作思路,开拓了研究视野。

二、重在感悟,旨在表达——整合乡土文化资源与写作的指向

整合乡土文化资源与写作训练,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收集到的原始乡土素材。因研究的出发点不同,对原始素材的处理方式也不同。就像一个考古学家去研究秦始皇兵马俑和一个文学家去审视秦始皇兵马俑,他们对这处历史遗迹的处理方法定会有大不同。考古学家会用实证方法,从细处着手,零敲碎打,注重材料收集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因为他要揭示的是一个客观事实;而作家则不会去做零敲碎打的考证工作,他会侧重从人文的角度去考察,带着饱满的情感用心灵去感悟,领悟遗迹背后所掩藏的辉煌与浩大,一个王朝的强悍与脆弱,历史的深邃与沉重。

因为我们进行的是写作训练,出发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要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写作对象所蕴涵的人文性的东西。对乡土素材的收集与整理也要以此作为出发点,不必像考古专家一样囿于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式的繁琐推敲,而应把重点放在感悟遗迹风情或典故传说背后所蕴藏着的文化内涵、文化性格,不必过多地关注材料的细节和权威性。

教师应引导学生力求表达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多样性是指写作方式和文体选择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要,可以写散文、诗歌,也可以写小说、报告文学、评论等。个性化是指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进行了充分的考察探究后,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有主见,不从众。

最后一步是反馈评价环节。比较有效的还是开展反馈性专题阅读,就是引导学生再次进行与写作课题相关的主题阅读,以此来发现问题,以图改进,反馈评价环节的反思阅读是对前阶段主题阅读的延展和深化。教师应多加鼓励,要以肯定为主,要善于引导学生及时地进行自我反馈,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经过长时间的劳作而有了丰收的喜悦。

写作文化 篇12

90年代之后, 中国当代文学被认为普遍开始了一种“走向民间”的, 以“民间立场”来进行的写作实践。这种“民间”既与民间文化、乡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莫言的小说变得越来越有意义了, 也变得越来越刻意了。这种评价的双重性在我们从民间诙谐文化的角度观察莫言时表现得最为明显。

人公取名的意思即表明主人公勤劳的本质。原想着“十口为田”的丁十口没有当成农民, 命运却让他做了工人, 过了几十年远比农民幸福的生活, 但最后还是下岗前半段, 类似果戈理式反映小人物命运的“含泪的笑”的写作风格体现得非常明显。宣传栏前几个女工高拔出来的声音被莫言形容为“好像鸡场里几只高声叫蛋的母鸡”;丁师傅被唤进厂长办公室时, 看到“厂长, 那个风度翩翩的中年人, 殷勤地把他让到雪青色羊皮沙发上, 然后又让女秘书倒水泡茶”, 态度的友善优雅与宣布下岗的严肃无情形成鲜明的对比;前年荣登劳动模范的宣传栏, 如今变成了下岗名单的告知牌。在由副市长宣布下岗的场景中, 下岗工人与副厂长的冲突形象地通过愤怒的人群与惊恐的副厂长乘坐的切诺基对比出来;赶来的警察也失去了往日作为勇敢正义化身的风采:“两辆普车拉着警报愣头愣脑地开过来”, 警察下车后“七个警察和他们的警棍、手枪、手铐、报话机、电喇叭一起, 文文静静地往前走几步, 便一齐停了”。前者是真真切切的代表国家暴力机器的全副武装, 后者则是“文文静静”的极不协调的行动。副厂长因被丁十口的徒弟吕小胡揪住, 吓得趴在地上狼狈不堪:“他趴在地上, 双手抱着脑袋, 丰满的屁股高高地撅起来, 仿佛传说中遇到危险就顾头不顾脏的鸵鸟。”正式下岗之后, 丁师傅的不幸接踵而至, 骑车摔断了腿, 医药费将毕生的积蓄花干;去找副市长求援, 却被办公室主任简单地打发;在家里, 妻子也开始由絮叨转为责难……面临绝境的丁师傅发现农机厂后山与人工湖不远的树林中的一辆公共汽车的外壳, 正巧一对男女钻了进去。于是, 丁师傅便和徒弟吕小胡一起将它重新整修, 命名为“林间休闲小屋”, 提供给谈情说爱的男女幽会之用。小说描述了丁师傅如何从第一次做生意的羞涩到经验丰富的对可能成为林间小屋客人的男女的研究, 并且开始实现“发财致富”的转变。直到有一天, 一对男女在他的林间小屋中“暴亡”, 徒弟吕小胡带着表弟警察来勘察时却踪迹皆无, 心惊胆颤的丁师傅一边诅咒发誓, 一边宽慰怕是见着了鬼魂。

从小说通篇来看, 尽管题目是“师父越来越幽默”, 但真正属于丁师父的幽默并不多, 唯一的两次出自吕小胡之口的“师父越来越幽默”其实并无多大幽默可言:第一次是丁师傅被徒弟吕小胡带着去上了趟收费厕所, 感慨说“小胡, 师傅跟着你撒了一泡高级尿。”吕小胡说“师傅, 您这叫幽默!”丁师傅接着说:“我欠你一元钱, 明天还你。”吕小胡回应着:“师傅, 您越来越幽默!”第二次是小说结尾的地方, 在丁师傅和吕小胡带着警察表弟来到林间小屋却没有发现“暴亡”的尸体时, 丁师傅结结巴巴地对天发誓没有说谎, 吕小胡说:“师傅, 您又幽了一默”;丁师傅猜测那是两个鬼魂, 吕小胡却显得更加不满地说, “师傅, 您越来越幽默了!”这两次的所谓“幽默”一次是丁师傅对收费厕所的调侃, 一次则是吕小胡对丁师傅的挖苦 (同时也是替他开托责任) 。生活在底层同时又被抛入下岗深渊的丁师傅面对生活的苦难既无幽默的心情也没有幽默的能力, 这两次“力不从心”的“被幽默”显示出莫言在写作过程中的某种矛盾心态:一方面莫言以同情的心态来讲述丁师傅的故事, 但另一方面又不想让这个故事变得沉重, 因此, 在小说叙述中, 丁师傅及小说所描写的各色人等都被置于莫言作为叙述者的幽默语调之中予以展示。

因此, 《师傅越来越幽默》的真正主旨并非“师傅越来越幽默”, 而是“莫言越来越幽默”。理解了这一点, 我们便可进一步分析《师傅越来越幽默》之与莫言写作在诙谐取向中的意义了。

这篇小说最具想象力的是林中小屋的设计。林中小屋的怪诞在于它的“后工业”、“消费文化”的特征:丁师傅的林中小屋是由一个废弃的公共汽车外壳改造而成。这个外壳首次呈现在丁师傅 (也即读者) 面前时颇具有象征意味:丁师傅为了寻求生财之道, 漫无目的地来到了农机厂后的小山包上。

“他把目光转向了自己的工厂, 往日里热火朝天的车间孤寂地趴在那里, 敲打钢铁的理钱之声已成昨日之梦, 那根留了几十年黑烟的烟囱不冒烟了, 厂区的空地上堆满了不合格的易拉罐和生了锈的收割机, 小食堂后边堆满了酒瓶子……工厂死了, 没有工人的工厂简直就是墓地。”

工厂之死不仅意味着丁师傅生存之路的断绝, 更象征着基于现代化大生产的工业文明已成昨日黄花;而日益欣欣向荣的, 则是工厂之后的小山包以及小山包之后的人工湖, 在那里, “如血的夕阳照耀着山包后的人工湖, 水面上流光溢彩。环湖的道路上, 有成双成对的男女在悠闲散步。”休闲娱乐的轻松惬意与工业生产的困顿形成鲜明对比。废弃的公共汽车外壳就位于人工湖边上不远的墓地树林中, 文革时期武斗的惨烈也已埋入黄土;意外撞见的在废弃公共汽车野合的男女则给了丁师傅生财的灵感。当徒弟吕小胡载着丁师傅穿行在大街小巷时, 霓虹闪烁的街道上无证摊主与环保局的猫鼠游戏引来徒弟的感叹:“到了吧, 师傅, 鸡有鸡道, 狗有狗道, 下岗之后, 各有高招。”这一段不长的文字里, 浓缩了一个城市近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 象征着文革政治的烟消云散、工业经济的转型困顿以及消费主义的怪异出场。从理论上讲, 从以生产为中心向以服务和消费为中心的转变是一个国家和城市经济转型的方向, 但在现实生活中, 却正是由下岗工人丁师傅们承担起了这一转型的阵痛:他们不仅丧失了往日的用武之地, 而且被迫沦为城市的底层;而当他们寻找新的生活坐标时, 为城市提供基本的物质和生理需要成为他们唯一能够“胜任”的工作。莫言在这里提供的“林中小屋”便是这样一个消费主义的怪胎, 隐喻了一个城市在实现转型过程中耻于言说的隐秘。张艺谋的《幸福时光》看中的正是《师傅越来越幽默》中“林中小屋”的“创意”, 但在情节上做了全新的改造。师傅不再为下岗谋生而忧伤, 转而为谈婚论嫁而苦恼;林中小屋虽然被更名为“幸福时光小屋”, 但在《幸福时光》中仅存在了不到20分钟就被吊车吊走, 对此, 莫言是心知肚明的:“也许原作中的幽默刺激了张艺谋创作的欲望, 使他冲动地开始拍摄电影, 但是他肯定拍摄了一半就发现自己选错了。”

因此, 《师父越来越幽默》这篇并不特别成功的小说包含了我们从民间诙谐文化角度切入莫言的几个基本角度:一是莫言力图以一种轻松、诙谐、放肆的语调来书写沉重、悲惨、苦难的故事;二是他力图将现实生活逻辑进行夸张和放大, 使之显现出怪诞、荒诞的特征, 进而与民间想象逻辑相同构。从这个意义上说, 莫言体味到了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精髓:魔即真, 幻亦实。三是由于批判性的民间写作立场的介入又使得莫言向前再走了一步:在魔幻中见出怪诞, 从而与巴赫金分析的“怪诞现实主义”更加接近了。

二.“炮”与“吃”:《四十一炮》的“怪诞现实主义”

最能体现莫言怪诞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是《四十一炮》。巴赫金在其拉伯雷研究中, 指出民间诙谐文化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各种仪式-演出形式”、“各种诙谐的语言作品”和“各种形式和体裁的不拘形迹的广场言语”, 尽管这些形式在此前的研究中均有涉猎, 但因为“脱离了中世纪民间文化的统一性”, 使得其意义还没有被真正认识到。巴赫金认为, 要想更好地理解这种统一性, 必须深入到中世纪民间文化中所固有的一种特殊的诙谐的形象观念 (生活的物质-肉体因素) 之中, 认为这里面包含有此后几个世纪完全不同的审美观念。巴赫金将“各种表现形式的民间诙谐文化所固有的特殊类型的形象观念”命名为“怪诞现实主义”。在他看来, 怪诞现实主义有如下几个重要特点:其一, 是包罗万象和全民性的。这时的物质-肉体因素的体现者既“不是独立的生物学个体, 也不是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的个体, 而是人民大众”, 具有欢快的和节庆的性质。其二, “怪诞现实主义的主要特点是降格, 即把一切高级、精神性的、理想的和抽象的东西转移到整个不可分割的物质-肉体层面、大地和身体的层面。”不过, 这一“降格”并非简单地颠倒, 即将崇高嘲讽为可笑、将伟大贬低为渺小, 怪诞现实主义的降格是双重性的, 既否定又肯定, “怪诞现实主义别无其他下部, 下部———就是孕育生命的大地和人体的怀抱, 下部永远是生命的起点。”其三, 最能体现怪诞现实主义风格的文学类型是戏仿体文学。巴赫金认为, “整个中世纪文学中戏仿体文学都是建立在怪诞的人体观念的基础上的。”戏仿又称滑稽模仿, 是一种渊源久远的文学手段和技巧。戏仿的一般定义是对严肃事物或严肃文体进行模仿, 通过强化其内容与形式的不协调而让人发笑。在约翰·邓普那里, 滑稽模仿被区分为以降格和升格两大类四小类。不过, 约翰·邓普把目光更多聚焦在十七世纪之后的文学创作, 如果用巴赫金的观点来看, 显然是将戏仿近代化、现代化了, 即这种技巧脱离了民间文化的统一性, 放大了其滑稽可笑的一面;忽视了怪诞形象既肯定又否定的双重性, 只是强调了其否定性。

1.“炮”的复义。

《四十一炮》的怪诞并不在于创造了什么妖魔鬼怪等超现实现象, 而在于扭曲放大了现实因素的某些特质而带来的新奇与怪异。其中, “炮”是理解《四十一炮》的关键词。在小说中, “炮”首先是章节的名称, 四十一章即是“四十一炮”;叙述者罗小通开宗明义:“大和尚, 我们那里把喜欢吹牛撒谎的孩子叫做‘炮孩子’, 但我对您说, 句句都是实话。”“炮”在此具有了第二层意义———“吹牛撒谎”, 在后记中, 莫言也指出, “罗小通是一个满口谎言的孩子, 一个信口开河的孩子, 一个在诉说中得到了满足的孩子。诉说就是他最终目的。……罗小通讲述的故事, 刚开始还有几分‘真实’, 但越到后来, 越成为一种亦真亦幻的随机创作。诉说一旦开始, 就获得了一种惯性, 自己推动着自己前进, 在这个过程中, 诉说者逐渐变成诉说的工具。如其说是他在讲故事, 不如说故事在讲他。诉说者煞有介事的腔调, 能让一切不真实都变得‘真实’起来。一个写小说的, 只要找到了这种‘煞有介事’的腔调, 就等于找到了那把开启小说圣殿的钥匙。”由此“炮”也就具有了第三层含义:不仅是炮孩在自我讲述 (“炮”) , 更重要的是“炮”在讲述炮孩。那么, 这个诉说的主体又是谁呢?只能是叙述者本人。因此, 在《四十一炮》中, 我们发现两种迫不急待的诉说欲望:一种是主人公炮孩对大和尚的倾诉, 一种则是叙述者时不时地强行中断、硬性穿插进炮孩的叙述中的“补叙”。后者往往不顾叙述语法的基本规则, 随时挤进又任意撤出, 除了一些对炮孩向大和尚倾诉的场景以及对大和尚反应的描写可以看出叙述者的现身之外, 小说文本中的绝大多数的诉说无法严格区分究竟是“炮孩”罗小通在叙述还是叙述人在叙述:两种叙述在叙述视角、叙述语调, 甚至在遣词造句上都具有极大的相似性, 而且这种叙述风格均是典型的莫言式的———极其夸张、放肆, 无拘无束。这就不得不让人感到, 究竟谁是主导性的叙述人?是罗小通吗?尽管小说中绝大多数的叙述均是由罗小通完成的, 但叙述人口吻的语调时不时的插入无疑在告诉我们, 罗小通只不过是叙述人假托的观察角度, 当叙述人觉得从罗小通的视角无法满足叙述的欲望的话, 这个本来应该隐蔽的叙述人就会跳出来;更重要的是, 这个叙述人并没有刻意去保持与作者本人的写作风格的距离, 从而使整部作品附着上了鲜明的莫言本人的色彩。因此, 这里引发出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四十一炮》中的叙述从技术层面上考察成为罗小通的叙述与叙述人的叙述之间相互纠缠的复调, 但从其所具有的“作者形象”来说, 又体现出鲜明的独白性。

除了作为小说叙事的意义之外, “炮”还参与了小说情节的推动, 直接成为故事内容本身。在第八炮和第十一、十五、十七炮中, 罗小通收破烂时收到一门迫击炮, “父亲的私奔, 使我在同龄男孩面前抬不起头来, 但自从有了这门迫击炮, 我就挺起了腰杆子, 比有爹的孩子还神气。”成为反抗欺侮的武器。在最后的第四十一炮中, 罗小通找到了四十一枚炮弹, 分别向四十一处地方发射, 以此来向老兰发动最后的攻击。“我必须振作起来, 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这个月光皎洁之夜, 把这四十一发迫击炮弹发射出去, 让隆隆的炮声震动这个和平年代, 成就我的一世英名。”“炮轰”使“炮”具有了第四层意思———“反抗”、“攻击”。罗小通与老兰家的关系除了反抗之外还有合作。在第二十五炮中, 面对村里人放出来的鞭炮, 罗小通的母亲说, “钱多鞭炮才多呢, 这说明大家都赚了钱, 这说明老兰领导的不错。”因此, 在小说中, 还有象征节日庆典的“鞭炮”彰显“炮”的第五层意思。最后, “炮”还有一个隐含未显的意思, 即名声与罗小通相当的老兰的三叔, “这个一天之内和四十一个女人交合的奇人, 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在民间文化中, “打炮”等同于性行为, 是荤笑话最常见的性暗示用语。在巴赫金看来, 性是与生殖繁衍紧密相连的行为, 既指向肉体下部, 又暗示着新生和复活。因此, 这就构成了“炮”的第六层含义。

不难看出, “炮”是莫言在《四十一炮》中精心设计的元素, 既包含又膨胀了“炮”在日常生活和民间文化中的内涵, 成为小说中“见怪不怪”的怪诞形象。

2.“吃”的欢狂。

理解《四十一炮》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吃”。莫言对童年饥饿的记忆及其在小说中的叙述在其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但在《四十一炮》中上升到了怪诞的高度。

罗小通另一绰号是“肉孩”。如果说“炮孩”是罗小通在向兰大和尚诉说时对“诉说”这一行为的炫耀的话, 那么, “肉孩”则是回忆中由罗小通的诉说所建构起的自我形象。如小说中所描述的:“这个可爱的、可怜的、可恨的、可敬的、可恶的……但毕竟是非同寻常的肉孩子啊……哎呀, 这个玄乎得让人不可思议的兰三少爷啊……这个混世魔王啊……”罗小通所有的欲望、生存的意义都与吃有关。“吃”之所以显得重要, 正在于“吃”的不可能以及所产生的对肉的欲望。小说中, 罗小通之所以会有如此强的食肉欲, 是因为他出生在屠宰专业村。一方面是四处横溢的肉食的场景, 另一方面却是父母因想节俭盖房而使罗小通的食肉欲长期得不到满足。罗小通的母亲代表着节俭与禁欲, 父亲则与野骡子有一腿, 但父亲却只顾自己快活却不问罗小通的食肉欲是否得到满足。所有这一切, 带来的两个重要的后果:一是罗小通从小便有着强烈的食肉欲, 这种欲望因得不到满足而越发强烈;另一则是由此导致对父母的怨恨, 并导致他决定与仇人老兰联手。小说中, 罗小通对“吃肉”的欲望和能力被神化了:“那时候我是个没心没肺、特别想吃肉的少年。无论是谁, 只要给我一条烤得香喷喷的肥羊腿或是一碗油汪汪的肥猪肉, 我就会毫不犹豫地叫他一声爹或是跪下给他磕一个头或是一边叫爹一边磕头。”对肉的渴望使罗小通可以丧失原则、良知、亲情。罗小通还有着消化肉的特异功能, 这使得在三十六炮中的吃肉比赛中, 罗小通完全不把参赛的另外两个对手放在眼里:在对手那里, 肉是被塞到嘴里的;而在罗小通那里, 被罗小通吃的肉是有生命的, 它们感到被罗小通吃是自己的荣耀, 整个吃的过程成为罗小通与肉之间的亲密交流。在这里, 吃肉的行为脱离了快感的层次, 完全被审美化了。罗小通好吃、能吃的这一功能被老兰所利用, 使他在肉联厂的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然, 对肉的渴望还只是身处穷困食不裹腹的罗小通小时的想法, 待阅历日深, 家境渐好之后, 因食肉欲而无原则的观念逐渐得到了改变。在第十二炮中, 罗小通自我反省道:“大和尚, 我的确是个没有出息的孩子, 刚才还在为了父亲的再次出走而想三想四, 但一嗅到肉的气味就满脑子是肉了。我知道, 像我这样的人是注定了不会有出息的, 如果我生在革命年代, 而又不幸地在敌人的阵营里当了官, 只要革命的人们请我吃一盆肉, 我就会毫不犹豫地率领部队投降。反过来, 敌人那边只要给我两碗肉吃, 我又可能带着队伍投降回去。这是我当时的卑俗想法, 后来, 我家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当我可以放开肚皮吃肉时, 我才知道, 世界上还有许多比肉更宝贵的东西。”那这比肉更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对父母亲情的回归以及重新强化对老兰的阶级仇恨。

“吃”所体现的是人与肉的关系。莫言在《四十一炮》中除了深刻地刻画了“饥饿”、“欲望”之外, 还描绘了吃的另一种状态:呕吐。有一次, 罗小通因为吃罢猪头肉联想到母猪丑陋的形象而呕吐:

“母猪丑陋的形象在我眼前晃动着, 垃圾的气味在我的胃里翻腾着, 啊, 龌龊的人们, 你们怎么会想到吃猪肉呢?猪是吃屎吃垃圾长大的, 吃猪肉就等于间接地吃屎吃垃圾嘛!何时我掌了天大的权, 就把那些贪吃猪肉的人赶到猪圈里去, 让他们变成肮脏的猪。啊, 我真是后悔, 我真是愚蠢, 我怎么会那样贪婪地去吃母亲煮出来的、不加任何调料、上边沾着厚厚一层白色的脂肪的肥猪头肉呢?那是人世间最肮脏的、最无耻的东西, 只配用来喂那些躲在阴沟里的野猫……啊———呕———吐———, 我竟然用肮脏的爪子抓起那些颤颤巍巍的脏东西, 往嘴巴里填塞, 把自己的肚子当成了藏污纳垢的皮口袋……啊———呕———吐———我决不再做反刍的动物……啊———呕———吐———我毫不吝惜地将返上来的东西吐在雪地上。实在是太恶心了, 看到自己呕吐出来的东西, 加倍的恶心使我的肠胃一阵比一阵地痉挛, 然后就是更加剧烈地呕吐。”

莫言在这里描绘出了“吃”的反面:母猪形象的丑陋、猪肉与吃屎吃垃圾的联想, 而自己的胃则成为藏污纳垢的皮口袋。当肉成为最肮脏、最无耻的东西时, “呕吐”则是对丑的拒绝。但是, 这种呕吐还只是物质上和生理上的, 因此它所引发的罗小通对肉的恶心并不具有持久性。果然, 呕吐之后三天, 罗小通又开始了对肉的思念。用罗小通自己的话说, “我甚至怀疑在那个早晨, 对肉表示出反感并对肉进行了那么多污蔑的孩子不是我, 而是另外一个没有良心的家伙。”还有一次, 在罗小通对母亲发誓不再吃肉后, “仅仅过去了不到一个星期, 发给母亲听的誓言还言犹在耳, 但我对猪肉的渴望便死灰复燃。我不但想吃猪肉, 我还想吃牛肉, 还想吃鸡肉, 还想吃驴肉, 我想吃世界上一切可吃的动物之肉。”直到妹妹因饮用了脏水而死亡, 罗小通经历了再一次的呕吐, 这一次, 他一连吐了好几天, “我呕, 我吐, 我感到自己的肚子像个肮脏的厕所, 我闻到自己的嘴巴里发出腐臭的气味, 我听到了那些肉用肮脏的语言骂我。我看到那些被我们吐出来的肉在地上像癞蛤蟆一样爬行着……我对肉充满了厌恶, 还有仇恨, 大和尚, 从此我就发誓:我再也不吃肉了, 我宁愿到街上去吃土我也不吃肉了, 我宁愿到马圈里去吃马粪我也不吃肉了, 我宁愿饿死也不吃肉了……”也正是从这一次呕吐开始, 罗小通也由此失去了吃肉的本领, 也失去对肉的依赖。由此, 罗小通对老兰所展开的最后的报复方式不再是“吃”, 而是“炮”。

如果说“肉孩”罗小通之“吃”还仅仅是个体之吃的怪诞的话, 那么, 莫言在《四十一炮》中还花了相当大的笔墨描绘双城市第十届肉食节的狂欢场景, 这些描写差不多成为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形象图解。在巴赫金的《拉伯雷研究》中, 其狂欢化理论所针对的最主要的狂欢化的民间节庆形式就是愚人节和谢肉节, 而不是现在大家所熟悉的狂欢节。谢肉节最初源于古希腊的酒神祭祀活动, 每年春秋两季, 用于祈求与庆祝, 其中, 最重要的仪式就是酒神祭, 这是用来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受难的一种仪式, 其核心就是对酒神死而复活的全过程的模仿。因此, 酒神祭不是一个简单的悲剧仪式, 同时还包含着新生的喜剧成分, 正是这种“死而复生”的双重性, 被巴赫金提炼为狂欢化的精神内核。在巴赫金对拉伯雷《巨人传》的狂欢化分析中, 充满怪诞的民间节目形式与形象, 尤其是表面上显得“物欲横流”的筵席形象和“物质-肉体下部形象”成为分析的重点, 而这些, 同样被莫言移植到了《四十一炮》之中, 借助“肉食节”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

在莫言的肉食节描写中, 体现的正是愚人节、谢肉节以及现代意义上的狂欢节三种狂欢化节庆形式的错位混搭:言其错位, 是指莫言并没有简单照搬西方这三类同中有异的节庆形式;言其混搭, 是指莫言用自己的艺术想象重新设计了一种似曾相识却又有明显差异的“肉食节”。在西方, 愚人节最重要的形式就是“整蛊”, 就是跟人开玩笑, 巴赫金重点强调了愚人节中将乞丐扮演国王, 对之进行戏弄和各种小丑和傻瓜对严肃庆典活动的戏仿的文化意义:“与官方节日相对立, 狂欢节仿佛是庆贺暂时摆脱占统治地位的真理和现有的制度, 庆贺暂时取消一切等级关系、特权、规范和禁令。这是真正的时间节日, 不断生成、交替和更新的节日。”但是, 在莫言的《四十一炮》中, 并没有多少严格意义上的具有整蛊性的“愚人”因素, 而更多的则是对愚人节游行形式的再现。在西方, 愚人节游行与俄罗斯的谢肉节游行具有一些相似的特征, 都是有组织的奇异装扮游行活动。《四十一炮》中的肉食节也以各种动物形象的彩车游行作为重要的节庆形式, 但是, 一个重要的区别是:愚人节和谢肉节中的装扮是以怪诞而显喜感, 而肉食节则是对杀戮的炫耀。在莫言的描述中, 由巨型卡车所装扮的“所有的动物图像, 象征着的都是血腥的屠戮”。因此, 在《四十一炮》中, 尽管有着许多与巴赫金狂欢化理论所分析的仪式和形象, 但是其意义并不能简单用狂欢化精神和价值去硬套。我们所要关注的, 是在这种貌合神离的狂欢场景描写中, 莫言究竟赋予了肉食节以何种新的意义。

首先, 莫言对肉食节的“肉欲”描写, 并没有巴赫金所说的死亡/新生的双重性, 而是对现实生活中物欲的批判。在莫言的肉食节想象中, “肉食节要延续三天, 在这三天里, 各种肉食, 琳琅满目;各种屠宰机器和肉类加工机械的生产厂家, 在市中心的广场上摆开了装饰华丽的展台;各种关于牲畜饲养、肉类加工、肉类营养的讨论会, 在城市的各大饭店召开;同时, 各种把人类食肉的想象力发展到极限的肉食大宴, 也在全城的大小饭店排开。这三天真的是肉山肉林, 你放开肚皮吃吧, 能吃多少就吃多少。还有在七月广场上举行的吃肉大赛, 吸引了五湖四海的食肉高手。冠军获得者, 可以得到三百六十张代肉券, 每张代肉券, 都可以让你在本城的任何一家饭馆, 放开肚皮吃一顿肉。当然, 你也可以用这三百六十张代肉券, 一次换取三千六百斤肉。在肉食节期间, 吃肉比赛是一大景, 但最热闹的还是谢肉大游行。就像任何节日的节目都是慢慢地丰富多彩起来一样, 我们的肉食节也不例外。”但是, 这所有的吃的狂欢并没有带来肉体的升华和精神的愉悦, 相反, 整个肉食节是以食物中毒而草草收场的。而一百多人的食肉中毒所引发的问题便是, 这肉食节还能不能继续办下去?肉神庙还建不建?

其次, 莫言对肉食节的描写更重要的是在“当代文化”的语境中展现了想象中的肉食节与官方意识形态、经济利益驱动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四十一炮》中, 肉食节最初是由屠宰村发明的节日, 但是不久便被镇上给霸占去了, 镇上搞了一届, 又被市里抢夺了去。肉食节的变迁显示出这一节日民间节庆如何被官方收编的过程, 显示出政治权力如何对民间文化的渗透和控制。而双城市第十届肉食节的开幕式暨肉神庙奠基仪式的宣布也是由老兰和乡镇干部一手把持, 更显示了这一节日的官方色彩。

再次, 莫言肉食节的狂欢性主要不是靠具有狂欢性的形式和形象及其所负载的文化意义获得的, 而是由莫言式的铺张放肆的语言来体现的, 这不能不说既是莫言民间狂欢的重要特点, 也是其限度与不足之处。在对肉食的描写中, 莫言将其语言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那条斜街是条肉食街, 露天里摆着十几个烧肉的大锅, 锅里煮着猪、羊、牛、驴、狗的头, 猪、羊、牛、驴、骆驼的蹄, 猪、羊、牛、驴、狗的肝, 猪、羊、牛、驴、狗的心, 猪、羊、牛、驴、狗的肚, 猪、羊、牛、驴、狗的肠, 猪、羊、牛、驴、狗的肺, 猪、牛、驴、骆驼的尾巴棍儿。还有烧鸡、烧鹅、酱鸭子、卤兔子、烤鸽子、炸麻雀……案板上摆着热气腾腾的、五彩缤纷的肉。卖肉的握着明晃晃的大刀, 有的将那些好东西切成片儿, 有的将那些好东西切成段儿。他们的脸都红彤彤的、油嘟噜的, 气色好极了。卖肉人的手指有粗有细、有长有短, 但都是有福的手指。它们可以随便地抚摸那些肉, 它们沾满了油, 沾满了香气。我要是能变成一根卖肉人的手指该有多么幸福啊!”

在这段对肉食街的描写中, 肉的丰盛是通过“猪、羊、牛、驴、狗”的句式的重复和词语的排比 (“烧鸡、烧鹅、酱鸭子、卤兔子、烤鸽子、炸麻雀……”) 来渲染的, 这些词语和句式所达到的目的只是在物质层面上放大肉欲, 而没有真正从精神上挖掘和突显理想与价值———罗小通的“幸福感”只在在于“能变成一根卖肉人的手指”。这一颇具隐喻性的描写其实贯穿着《四十一炮》的全篇, 成为对“吃”和“肉”仅止于“物欲”的象征。

三.《生死疲劳》:怪诞式诙谐的限度及其问题

到了2006年, 莫言的这种怪诞式狂欢但显得后劲不足了。在其《生死疲劳》中, 莫言日渐远离了在《四十一炮》中因为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的刺激而获得释放的狂欢性, 而是重新回到了悲剧性崇高的风格上。尽管其中仍然具有怪诞式诙谐的许多因素, 但正如标题所示, 这种怪诞式诙谐也显得“生死疲劳”了。

1.西门闹与生畜:非狂欢化的双重视角叙事。

《生死疲劳》在表面上远离了现代小说的叙事方式:结构上采取中国古典小说的章回体, 以相对工整的形式将小说区分为五部五十八章 (其中前四部五十三章是章回体结构, 第五部的五章不是) ;情节安排上借用佛教的轮回观念, 叙述西门闹半个多世纪“六道轮回”的故事;主题上则始终围绕“农民与土地”展开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爱恨情仇……但是, 这些都是表面现象, 《生死疲劳》的叙述方式上完全是现代小说式的, 仅凭这一点, 就足以与古典小说区分开来。《生死疲劳》采取西门闹托生为畜的严格遵循限知叙事的双重视角展开:莫言选取生活在20世纪后半个世纪高密东北乡的西门闹为叙述人, 他有着自己的人生经历、亲朋好友和喜怒哀乐;但同时, 他又托生为畜, 具有了动物的生理特征, 最为重要的是, 这一动物特征并不像古典魔幻小说那样以一种奇幻的方式拟人化的展开, 而是仍然遵循了严格的现实主义观念, 让西门闹体会现实生活中动物所可能具有的生理反应和“情感状态”———这种写法直接受到的是卡夫卡《变形记》的影响。当西门闹第一次托生为驴刚出生时, 西门驴经历了惊恐、陌生、仇恨、欣慰的复杂情感过程。当迎春用羊肚子毛巾擦拭西门驴身上的黏液时:

“我看到了她那颗依然善良的心, 感受到了她发自内心的爱。我被感动了, 心中邪恶的毒火渐渐熄灭, 在世为人时的记忆变得遥远而模糊起来。我身上干爽了。我不哆嗦了。我的骨头硬了, 腿上有了力气。一股力量, 一个愿望, 催促着我用力。哎哟, 还是个驴儿子呢, 她用毛巾擦拭了一下我的生殖器。我感到一阵羞耻, 往昔为人时与她的性戏蓦然间又变得清晰无比。我是谁的儿子?我是母驴的儿子, 我看到站在那里浑身颤抖的母驴, 我的母亲?一头母驴?恼怒和烦躁催促着我, 我站了起来。我撑着四条腿站了起来, 仿佛一条短促的高腿板凳。”

我们简单比较一下《变形记》开头部分对格利高里的描写便一目了然了:

“格利高里望着窗外, 那是一种灰暗的天气———可以听到雨点打在窗棂上———这使他心情抑郁。‘如果我现在睡一会, 忘记所有的傻事, 那会怎么样呢?’他心里想。但是这根本实行不了, 因为他习惯于朝右侧睡, 而现在却是仰天睡的, 翻不到右边, 尽管用了很大的力量, 仍然无济于事。他试了上百次, 闭着眼睛, 免得看见那些活崩乱跳的小腿。当他开始感到一侧有些从未有过的轻微的钝痛时, 才停止了翻身的努力。”

在这个场景中, 西门闹作为人的记忆和情感与西门驴作为驴的生理和“心理”相交织, 形成一种双重合一的视角:迎春的抚慰带来的是西门驴身体的干爽, 唤起的是西门闹对人情温暖的记忆;迎春对西门驴生殖器的擦拭引发的是西门闹的羞耻以及对化身为驴面对浑身颤抖的母驴的恼怒。而这些西门闹复杂情感所带来的则是西门驴生理上的反应———腿用力, 站了起来。不难发现:无论是西门闹的心理反应还是西门驴的生理反应, 既没有超出现实主义小说对主人公限知叙事的基本要求, 也没有简单迎合魔幻小说对超自然、超能力的确信 (只有对西门闹在阴曹地府时的描写没有遵循的是古典魔幻小说的叙述要求) , 而且加上了卡夫卡表现主义叙述方式。

现在的问题是, 西门闹与托生为畜的双重视角是否形成了巴赫金狂欢理论所说的“脱冕结构”?在巴赫金看来, “国王加冕和脱冕仪式的基础, 是狂欢式的世界感受的核心所在, 这个核心便是交替和变更的精神, 死亡和新生的精神。狂欢节是毁坏一切和更新一切的时代才有的节日, 这样可以说已经表达了狂欢式的基本思想。”这个“脱冕结构”所包含的要点是:1) 被加冕和脱冕的主体, 一般是奴隶或小丑;2) 加冕和脱冕的方式, 是戏谑式的;3) 加冕和脱冕的过程和结果, 是暂时和短暂的;4) 最重要的, 加冕和脱冕是仪式化的。因此, 尽管加冕和脱冕被巴赫金赋予了更替和更新的精神, 但这种狂欢式是严格地限制在狂欢节这一节庆形式之中的。以此来对比《生死疲劳》中西门闹的数次托生, 不难发现, 1) 西门闹在小说中并非具有奴隶性的角色, 也不具有小丑式的喜剧性, 相反, 他充满了悲情与抗争, 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2) 尽管数次托生均非西门闹的自愿, 但托生的过程均非喜剧式的, 每次托生都会带来西门闹的痛苦适应过程;3) 西门闹六度轮回, 前后历时半个世纪, 具有“史诗性”的长时段;4) 托生并非仪式化的, 而是实实在在地带来了西门闹生理的变化。5) 由于阴曹地府观念的存在, 使得《生死疲劳》摆脱了死亡的恐惧, 消解了生死的二元对立, 也因此与死而复生的涅槃貌合神离, 也与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更替与更新精神相去远。

2. 调侃莫言:仿“元小说”。

在《生死疲劳》中, 与西门闹充满悲剧性的抗争与奋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在小说叙述中时常插入对小说家莫言的调侃, 这种明显借鉴自“元小说”的手法给小说带来了一抹亮色, 暂时化解了整个故事的悲苦基调。如小说中第一次出现莫言的地方:

“莫言在他的小说《苦胆记》里写过这座小石桥, 写过这些吃死人吃疯了的狗。他还写了一个孝顺的儿子, 从刚被枪毙的人身上挖出苦胆, 拿回家去给母亲治疗眼睛。用熊胆治病的事很多, 但用人胆治病的事从没听说, 这又是那小子胆大妄为的编造。他小说里描写的那些事, 基本上都是胡诌, 千万不要信以为真。”

这种叙述方式是典型的马原式的元小说写法。众所周知的经典的马原式叙述圈套便是其《虚构》中的这段话:“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 我写小说, 我天马行空, 我的故事多多少少有点耸人听闻。”其典型的特征便是:1) 暴露作者身份, 在马原的小说中直接点名作为作家马原身份;在莫言的小说中, 便塑造一个作家莫言的人物;2) 暴露其创作活动的虚构性, 如马原说的“天马行空”, 莫言说的“胆大妄为的编造”、“胡诌”, 并让读者“不要信以为真”;3) 互文性, 将这部小说的情节、故事、人物或者文本直接引向另一个小说文本 (无论这个文本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如莫言这里所说的《苦胆记》是真实的作家莫言所没有创作过的) , 从而切断了小说叙事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

这里需要特别提及的, 倒不是莫言在《生死疲劳》中所使用的“元小说”技巧之于怪诞式诙谐的意义, 而是莫言在调侃作家莫言时所包含的对知识分子、文化人的挖苦:

“莫言从来就不是一个好农民, 他身在农村, 却思念城市;他出身卑贱, 却渴望富贵;他相貌丑陋, 却追求美女;他一知半解, 却冒充博士。这样的人竟混成了作家, 据说在北京城里天天吃饺子, 而我堂堂的西门猪……嗨, 世上难以理喻之事多多, 多谈无益。”

尽管小说中对作家莫言的调侃和挖苦是戏谑性的, 是自我指涉的, 是半真半假的, 但这多少让人品味到莫言站在农民、农村、乡土、民间立场上之后, 在“作为老百姓”之后的某种“反智主义”的倾向。而这也开始透露出莫言的民间写作可能的某种限度。

3. 高密猫腔的戏仿。

在与李敬泽的对话中, 莫言声称:这本《生死疲劳》“只要跟《檀香刑》不一样就行, 别的咱也不管。”这虽属戏言, 但也确实道出了莫言在创作方面的某些考虑。在《檀香刑》中, 莫言创造性地将流传于山东东部的民间曲艺茂腔改为“猫腔”, 在整部小说中, 前四章均用茂腔《檀香型·大悲调》中的唱词作引子;而且在后面的章节中, 这些唱词又时时出现在文中, 从而这种小戏的“悲凉”、“哭诉”的唱腔成为了整部小说的基调。在《檀香刑》的后记中, 莫言写道:“这个小戏唱腔悲凉, 尤其是旦角的唱腔, 简直就是受压迫妇女的泣血哭诉。高密东北乡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 都能够哼唱猫腔, 那婉转悲切的旋律, 几乎可以说是通过遗传而不是学习让高密东北乡的一辈辈人掌握的。”但是在《生死疲劳》中, 这种悲苦性的民间戏曲形式被戏谑性地加以处理了。在第三十一章中, 常天红担任了猫腔剧团的副团长, 这激发起了他高涨的工作热情, 除了将文革中的八个样板戏全部移植成猫腔外, 还配合形式, 用杏园猪场事迹为素材, 自编自导了一出新戏《养猪记》。莫言在小说中以调侃的方式讲述了常天红所编的《养猪记》的特点:

“在这部革命现代猫腔中, 常天红调动了他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 让猪上场说话, 让猪分成两派, 一派是主张猛吃猛拉为革命长膘积肥的, 一派是暗藏的阶级敌猪, 以沂蒙山来的公猪刁小三为首, 以那些只吃不长肉的“碰头疯”们为帮凶。猪场里, 不但人跟人展开斗争, 猪跟猪也展开斗争, 而猪跟猪的斗争是这出戏的主要矛盾, 人成了猪的配角。常天红在大学里学的是西洋音乐, 对西方歌剧尤为擅长, 他不仅在戏的内容上做了大胆创新, 而且在唱腔设计上, 也对猫腔的传统旋律进行了大胆而猛烈的改革。他为剧中正面一号主角猪王小白设计了一大段咏叹调, 那可是真正的华彩乐章———我始终觉得我就是那猪王小白, ……我知道常天红为此剧付出了大量精力, 他想把此剧搞成土洋结合、浪漫与现实交相辉映、严肃的思想内容与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相得益彰的样板, 如果毛主席晚死几年, 中国也许就会多出一个样板戏。第九个样板戏:高密猫腔《养猪记》。”

而西门闹此时已托生为西门猪, 听到常天红创作的《养猪记》也变得激情澎湃, 斗志昂扬:

“我感到常天红唱的就是我, 我感到不是他在歌唱而是我在歌唱, 唱出了我的心声, 唱的就是我的心声。我的左蹄弹动, 合着节拍, 心潮激荡, 周身发热, 睾丸发紧, 长鞭出鞘, 恨不得立即就与那些母猪们交配, 为革命交配, 为人民造福, 消灭帝修反, 拯救地球上那些还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的受苦人。今夜星光灿烂~。啊星光灿烂~~幕后帮腔伴唱, 猪和人都难以入眠。”

不难发现, 《生死疲劳》中的猫腔已不再像《檀香刑》一样悲苦哀伤, 而是像小说中的人物作家莫言所说的“带着荒诞但又庄严的色彩”了。

凯泽尔在其《美人和野兽———文学艺术中的怪诞》一书中清理了怪诞一词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的变迁, 他认为, 到了十七世纪的法国, 怪诞的词义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 “怪诞已丧失了它预示的凶险色彩, 仅仅指能引人开心一笑的东西。”并被人等同于滑稽、粗俗的幽默。他还引述维兰特的发现强调“怪诞作品的核心, 恰好在于它超然独立于现实之外。他认为, 怪诞作品不是模仿之作, 而是‘疯狂的想象’的作品”。这种对怪诞的美学风格的描述正好适合对莫言《生死疲劳》的描述:这是一部“疯狂想象”的作品, 在这部作品中, 原有的引发人恐惧和害怕的怪诞已转化为滑稽和调侃, 从而成为莫言小说民间诙谐的组成部分。

上一篇:学习型班组下一篇:华北石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