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

2024-08-23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精选9篇)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 篇1

大隐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静脉系统处于伸长、蜿蜒而曲张状态,该病较为常见,多发生于持久从事站立工作、久坐少动或体力劳动强度高的人,传统治疗为高位结扎主干剥脱与分支分段剥脱。近年来,随着血管外科的不断发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方法越来越多,可谓百花齐放,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院2000~2007年,对2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高位结扎加膝下大隐静脉分支分段结扎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大隐静脉曲张诊断标准参照《黄家驷外科学》第5版[1],患者共20例,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龄40~73岁,平均49岁;左下肢13例,右下肢7例;伴有足靴部色素沉着16例,溃疡4例;术前全部患者行Perthes试验均为阴性,并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检查,确定深静脉通畅和瓣膜功能正常。

1.2 手术方法

术前嘱患者站立,用一软胶管在患肢大腿根部绑扎,使下肢曲张的静脉充分显露,然后用紫药水对小腿曲张的静脉进行标记。所有患者均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取腹股沟下方常规切口,常规结扎大隐静脉及其属支,然后在小腿标记的曲张静脉处做约0.5 cm的小切口,找到大隐静脉分支的曲张静脉,用4号线作1~2道结扎,若血管损伤出血,可将其切断后结扎远近端,最后常规缝合切口,术后切口常规包扎后,患肢用弹力绷带包扎,术后第2天患者可下床行走,小腿切口7 d拆线,腹股沟切口则10~12 d拆线。

2 结果

20例患者共23条腿,手术时间平均为62 mim,平均住院时间为7.8 d,术后患者曲张静脉均消失,本组20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半年至1年,未见有复发,小腿瘢痕不明显。

3 讨论

下肢静脉曲张是外科四大常见病之一[2],多发生于持久从事站立工作或体力劳动的人,以中年人多见。静脉壁软弱、静脉瓣缺陷以及浅静脉压力升高是引起浅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由于该病容易出现血栓性静脉炎、湿疡和溃疡、急性出血等并发症,因此手术为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

Babcock的高位结扎加剥脱大隐静脉的手术方法[3]是外科治疗的传统术式,但该术式创伤大、出血多、瘢痕重、术后恢复慢,黎洪浩等[4]也认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小腿曲张静脉切除术的术后复发率较高,由于诸多的原因,使许多患者不愿意接受。

李慎廉等[5]认为患肢曲张的大隐静脉,甚至曲张成团的浅静脉血管主要是因为长久承受淤积血液压力被“累垮”的,解决了血液回流障碍后,没必要把这些受连累的血管也挖掉,这些扩张的血管留在体内没有任何危害[5],术后复发多是由于患肢深静脉瓣膜或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等原因所至,和这些浅静脉的存在无关。这一观点现已被广泛接受,因此传统的抽剥术应没必要再继续开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疾病治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微创理念已融入了现代医学领域之中,成为外科医生选择术式的趋势。近年来,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术式很多,如环形缝扎、硬化剂注射、电凝、射频消融、激光、透光旋切术等,各种术式各有优点,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硬化剂注射复发率高,有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危险,而电凝、射频消融、激光、透光旋切术由于受设备的限制而不容易推广。孙波等[6,7]的经皮浅静脉缝扎术操作简单、瘢痕小,因而受到很多人欢迎,但陈永华等[8]提出该手术相对于常规手术而言,有更高的复发率,笔者认为该方法虽简单,但由于经皮缝扎,容易使分支的静脉血管不能完全闭塞,致使不能完全阻止静脉血倒流而复发。

本法采用小切口对曲张的大隐静脉分支结扎,由于是在直观下操作,则可大大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同时由于切口小、创伤少,所以愈合后瘢痕也不明显,符合微创治疗的原则。实践证明,高位结扎加膝下大隐静脉分支分段结扎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操作简单且易于掌握的特点,适合于各级医院开展,特别是在基层医院更容易推广。

摘要:目的:通过改良传统术式, 减少大隐静脉手术的创伤, 达到微创的要求。方法:对2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用高位结扎加膝下分段结扎术。结果:患者曲张静脉均消失, 本组20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半年至1年, 未见有复发, 小腿瘢痕不明显。结论:高位结扎加膝下分段结扎术创伤少、恢复快、操作简单、无复发, 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关键词: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分段结扎

参考文献

[1]吴阶平, 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2:940.

[2]徐永波, 褚永波.下肢静脉曲张外科治疗术式现状[J].实用医药杂志, 2008, 25 (6) :741.

[3]曾庆黎, 周凯, 劳学军, 等.下肢浅静脉曲张点式抽剥术[J].中国普通外科学杂志, 1998, 7:315-316.

[4]黎洪浩, 曹海玲, 陈建宇, 等.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6, 26 (2) :133-135.

[5]李慎廉, 乔岩礼, 魏洪伟, 等.微创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体会[J].济宁医学院学报, 1999, 22 (4) :67.

[6]孙波, 陈国卫, 陈福泰, 等.高位结扎和经皮缝扎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J].实用外科杂志, 1998, 8 (2) :101-102.

[7]连福珍.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J].现代医学, 2003, 31 (2) :118.

[8]陈永华, 赵万祥.大隐静脉曲张传统手术与分段缝扎手术复发率的比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 28 (7) :804-805.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 篇2

【关键词】 激光;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36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700-02

大隐静脉曲张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浅静脉曲张、肿胀、湿疹、皮炎、皮下组织脂质硬化、色素沉着最终溃疡发生并且经久不愈。与患者自身的先天性的全身结缔组织明显的薄弱之间有很大的关系[1-2]。过往治疗此疾病都使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进行治疗,此项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创伤比较大,且易于出现疾病复发,患者腿部也留下了很多的瘢痕[2-3]。腔内激光治疗术(EV-LT)是目前临床逐步开展的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微创手术治疗措施。此项治疗措施对患者的创伤比较小,其术者操作比较简单,患者手术之后恢复时间比较快,且患者的复发率比较低[4-5]。2008年11月-2010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应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EVLT治疗142例患者188条下肢静脉曲张,疗效确切。现将对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8年11月-2010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应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EVLT治疗142例患者188条下肢静脉曲张,55例患者为女性,87例患者为男性,患者的年龄为26-82岁,中位为(46±1)岁,患者的疾病病程为5个月-25年,中位为10±3年。188条下肢静脉曲张中98条为右侧,90条为左侧。96例患者为单侧,46例患者为双侧。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都有明显的浅静脉迂曲扩张的表现,并有疼痛、乏力、酸胀等表现。对所有患者进行CEAP分级评定显示,1例(C6)患者有活动溃疡表现,10例(C5)患者溃疡已愈合,85例(C4)患者有色素沉着表现。75例(C4)患者有曲张静脉屈曲成团或者浅静脉瘤样扩张形成的表现,3例(C4)患者曾进行硬化剂治疗失败。29例(C4)患者有腿部营养不良表现,15例(C3)患者过往有静脉炎疾病。

1.2 手术前处理 所有患者手术之前均进行各项检查,体检显示25例患者为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Ⅰ-Ⅱ级。所有患者的深静脉都为通畅的表现。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 ①术前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此项治疗为新的医疗操作,患者对其不了解,故应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告知其此项手术技术的优点,以减轻心理负担,从而调整到最佳心理状态。②患者应避免长期进行站立,在睡觉时应保持下肢的体位抬高,保持良好的体位会降低患者的疾病程度。③患者手术之前应进行洗浴,保持自身的卫生情况,患者的溃疡好转后再手术;合并足靴区溃疡者,定期换药,保持创面清洁,待有新生肉芽生长时再行手术。④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静脉曲张的标记,可应用龙胆紫对其进行标记,以便手术治疗时明确位置。

2.2 手術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情况 患者术后送入病室中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情况,患者的膝关节下面应垫上枕头以抬高。患者术后可进行足部的锻炼,以促进患者早期恢复。同时利用腓肠肌群收缩挤压的压力作用,促使深静脉血液回流,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6]。术后第一日早晨可去除患者的留置尿管,并嘱咐患者可下床进行锻炼。对患者的肢体的感觉、颜色等进行密切的观察,出现问题应及时给予处理。

2.3 患者出院时给予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患者出院之后应定期进行复查,查看其伤口情况。并检查患者的绷带情况,如良好可予以解除。之后患者应长期穿弹力袜。患者手术之后避免用过热的水进行洗脚,睡觉时体位应下肢抬高,在坐位的体位时尽量不要双膝交叉。

3 结果

本组病例,行高位结扎加EVLT138例187条患者肢体,行高位结扎加EVLT、局部曲张静脉团块切除3例3条患者肢体;做高位结扎加EVLT、激光烧灼溃疡周围异常静脉1例1条患者肢体。此组患者肢体伤口都一期愈合,没有感染病例。181条肢体术后曲张静脉都完全消失,一次治愈率96.24%(181/188)。6例6条肢体术后小腿仍存在少量曲张静脉,另一肢体均正常(C0)。3例3条患者肢体患者要求,局部麻醉后做曲张静脉局部激光治疗后消失。1例合并溃疡的术后3周愈合。皮肤灼伤5例,出现在较瘦弱的患者和治疗小腿时。色素沉着、皮炎等皮肤营养不良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时都有某种程度缓解。整个组没有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没有发生下肢深静脉损伤。术后随访了2-12个月,共随访142例(占100%)。在术后4周复查下肢彩超时,整个患肢的大隐静脉全程没有血流信号,深静脉都回流通畅。

由此可见,此项治疗措施对患者的创伤比较小,且患者恢复时间比较快,且术后患者腿部比较美观,患者的复发率也比较低,术前给予患者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手术后给予患者进行各项知识的宣教可保障患者的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SCHELTINGA M R,W IJBURG E R,KEULERSB J,et al.Conventional versus invaginated stripp ing of the great saphenous vein:a randomized,double-blind,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WorldJ Surg,2007,31(11):2236-2242.

[2] 吴兴桂,王广伟,张庆林,等.大隐静脉曲张两种术式的比较[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5,20(8):528-530.

[3] 吴开柱,刘振兴,张庆玮,等.保留大隐静脉上段及三大属支的次高位结扎和剥脱术[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2,5(2):123-124.

[4] 宋清斌,张健,辛世杰,等.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评价[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4,19(7):423-426.

[5] Proebstle TM,Lehr HA,Kargl A,et al.Endovenous treatment of the greater saphenous vein with a 940-nm diode laser:thrombotic occlusion after endoluminal thermal damage by laser-generated steam bubbles[J].J Vasc Surg,2002,35(4):729-736.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62例患者, 其中, 男32例, 女30例, 年龄38~76岁, 平均52.4岁, 病程5~35年, 平均13年。共73条患肢, 所有患肢均有小腿部表浅静脉曲张, 大腿部表浅静脉曲张10条肢体, 下肢沉重胀痛61条肢体, 足靴色素沉着46条肢体, 湿疹样皮炎14条肢体, 浅静脉血栓形成15条肢体。所有患肢Perthes试验均阴性, 术前所有肢体行多普勒彩超检查, 均显示下肢深静脉通畅。

1.2 手术要点

(1) 顺静脉瓣大隐静脉主干高位结扎剥脱。先在内踝前方切开皮肤1.5cm, 游离出大隐静脉, 远端结扎并切断, 用钢丝剥脱器小头端插入大隐静脉, 顺行进入腹股沟部, 用手指触摸到剥脱器头的位置, 在腹股沟顺皮纹做切口, 游离出大隐静脉主干, 找到大隐静脉各属支, 结扎切断属支, 距股静脉1.0cm切断大隐静脉, 入股静脉端缝扎, 再于踝部将大隐静脉与剥脱器大头扎紧, 从腹股沟部向近心端牵拉剥脱器钢丝, 助手用无菌敷料从踝部向大腿处按压皮下隧道, 直至大隐静脉彻底抽除, 缝合踝部切口。 (2) 电凝非主干的曲张静脉, 用9号套管针于针尾座内插入一根细钢丝, 使钢丝与套管内针接触, 在小腿沿浅表静脉曲张属肢静脉, 穿刺成功后, 接通电凝器, 边撤电凝器边电凝曲张静脉。 (3) 所有属肢处理完毕后用敷料覆盖, 弹力绷带自足踝部向上加压, 包扎至腹股沟处切口下缘, 手术结束。

1.3 术后处理

术后患肢抬高30°, 进行足部功能锻炼及下肢按摩等措施, 防止深静脉血栓行成, 术后24h可离床活动。同时给予丹参, 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活血祛聚药物, 及抗菌药物治疗预防感染。

2 结果

本组62例患者73条患肢术后均无腹股沟血肿, 局部感染3例, 换药后治愈, 术后住院4~10d, 平均5d, 均痊愈出院, 随访3~5年未见复发。

3 讨论

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 切口过多影响外观, 大隐静脉主干及曲张属支剥脱不全成为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及术后易发生皮下血肿的缺点。近几年较流行的曲张静脉点式剥脱术, 虽然剥脱较彻底, 复发率低, 但切口过多, 手术时间较长是其缺点。而电凝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1], 经我们应用后感觉技术上很难保证大隐静脉主干全程完全烧灼闭塞, 为以后复发留下隐患, 因此, 我们总结目前各种手术优缺点, 开展了大隐静脉主干剥脱分支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经过这几年的实践, 感觉这种手术方法有以下优点: (1) 顺静脉瓣大隐静脉主干高位结扎剥脱, 剥脱器插入方向与静脉血流方向和静脉瓣开放方向一致, 且是由口径小的一端向口径大的一端推进, 全程插入非常顺利, 将剥脱器头较大的一端留于大隐静脉远心端, 避免了抽除时将大隐静脉主干内翻, 保证了大隐静脉主干的完整剥脱。 (2) 由于术中先剥脱大隐静脉主干且在抽剥大隐静脉主干同时, 加压包扎皮下隧道, 减少了术中出血和术后皮下淤血, 缩短了手术时间。 (3) 用电凝法处理浅表曲张属支, 不但使切口数目减少, 达到美观要求, 而且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只要在电凝曲张静脉过程中, 始终使套管针与皮肤平行或针头略指向深方, 均可避免皮肤烧伤, 另外电凝器的强度应略低于平时使用强度, 且在接通电凝器前用手指尽可能排空电凝段静脉内血液, 电凝完毕后立即加压包扎。

使用该术式时有些问题也该引起注意, 如术后下肢及足踝部的肿胀, 皮肤淤血及皮肤电凝伤, 坏死等可能, 我们体会是: (1) 术前常规行多普勒彩超检查, 均显示下肢深静脉通畅。对于瓣膜功能大于三级者, 由于未解决血液倒流问题, 应在行深静脉瓣膜修整后在行该术式。另外也可以发现一些临床症状不明显的深静脉血栓行成患者, 避免术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而引起下肢肿胀。 (2) 不应该为追求美观而遗留部分曲张静脉, 对于电凝器无法达到的地方或者电凝不完善者, 可采用小切口 (0.3cm) 。使用蚊式钳剥脱并结扎曲张静脉, 为防止复发, 切口不用缝合, 结痂后脱落基本不留瘢痕, 能达到美观要求。 (3) 术后完善的弹力绷带包扎是关键, 能使电凝后血管闭合。 (4) 术后早期使用丹参, 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活血祛聚药物, 及抗菌药物治疗预防感染。

总之, 我们认为大隐静脉主干剥脱分支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方法, 应用血管腔内电凝术, 同时改进手术方法, 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 用时短, 创伤小, 切口少, 安全简便, 效果显著。自制电凝针有制作简便, 易买易得, 价格低廉, 易于操作等优点, 便于在基层医院开展应用。该方法在确保疗效的前提下, 缩短了手术时间, 减少了创伤, 兼顾了美观的要求。因此我们觉得大隐静脉改良高位结扎加分支电凝术值得在基层医院开展。

摘要:大隐静脉曲张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 往往并发色素沉着、慢性溃疡、血栓形成、出血、湿疹等, 影响劳动及美观。本研究观察大隐静脉改良高位结扎加分支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

关键词:大隐静脉改良高位结扎,分支电凝术,静脉曲张

参考文献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 篇4

【关键词】腹腔镜;精索静脉曲张;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629-01

精索静脉曲张是精索静脉回流受阻,或瓣膜失效、血液返流引起血液淤滞,导致蔓状静脉丛迂曲扩张。而精索静脉曲张进行性加重,可导致睾丸体积缩小与精液量进行性下降,常致不育。因此临床常表现为睾丸坠胀不适和不育症,以促使其就诊原因。它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此病在男性人群中发病率为10%~15%[1],以青壮年为主。精索静脉结扎术可有效地改善精液质量,因而成为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主要方法,我院现采用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采用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74例,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74例,年龄18~46岁,平均28岁。病程3个月~4年。其中左侧52例,双侧22例,均为中、重度精索静脉曲张。以睾丸坠胀不适就诊46例,占62.1%,以不育症就诊28例,占37.8%。且精液常规化验异常15例;查体:阴囊内可触及迂曲血管团,平卧时消失或减轻,彩色多普勒检查示血管直径18~28mm,平均25mm,均经检查排除继发性精索静脉曲张。

1.2 治疗方法 病人气管插管全麻,取平卧位头部略低。常规消毒,术野铺无菌巾单。均采用经腹腔路径,术前不留置导尿管。平卧位, 脐下作弧形切口约1cm,布巾钳提拉切口,置入气腹针,建立CO2人工气腹,压力至15mm Hg后拔出气腹针,穿入10mm Trocar,置入30°腹腔镜。观察肠管有无损伤后直视下于患侧麦氏点及下腹正中分别穿入5mm Trocar(如为双侧则于双侧麦氏点分别建立5mm Trocar)作为操作通道。于内环上方找到呈蓝黑色的精索静脉,距内环口3~5cm处沿精索血管表面剪开侧腹膜约2~3cm游离出精索静脉血管约2cm,用钛夹于两侧分别结扎血管,两钛夹间剪断血管。检查术野无损伤和出血,拔出套管,排尽CO2,缝合切口。侧腹膜可不作处理,如为双侧病变同法处理对侧。

1.3 随访 术后随访6~24个月,包括切口愈合情况,症状,体征缓解情况,有无复发及并发症,精液质量改善情况,生育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阴囊精索静脉曲张淤血情况及双侧睾丸有无萎缩。

2 结果

本组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0~85min,平均34min,基本无出血,麻醉恢复后即可下床活动,均未使用镇痛药,术后3~7d出院,平均住院5d。随诊6~24个月,平均11个月。所有患者症状缓解,阴囊精索静脉曲张体征消失,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未见复发病例,未见睾丸萎缩,未有腹股沟疝发生。以不育症就诊者,有8例其妻已怀孕,无1例复发。

3 讨论

精索静脉曲张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以不育、阴囊坠胀不适就诊,在男性人群中发病率为10%-15%[1],其危害性主要是因精索静脉血液瘀滞,使阴囊内温度升高,造成睾丸及附睾组织结构病理生理的改变,进而引起男性不育。临床上按曲张程度分为Ⅲ度,轻度:触诊不明显;中度:触诊可摸到曲张的静脉,外观正常;重度:曲张静脉如同成团蚯蚓,触诊视诊均较明显。平卧时可完全消失,如不消失,则考虑为继发性精索静脉曲张[1],精索静脉曲张可使部分患者睾丸变小变软,并随时间进展而加重,因此,对睾丸变小的患者需早期手术治疗[2]。彩色多普勒检查示血管内径≥18mm。轻度:平卧和站立位平静呼吸时无返流,Valsalva试验时有返流;中度:平卧位时无返流,站立位平静呼吸时有返流;重度:平卧位平静呼吸时有返流[3]。本组全部为中、重度患者,均排除继发病变。

精索静脉曲张导致不育或症状明显者均主张手术治疗。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最为有效的方法。由于精索静脉结扎后肾静脉血液返流被阻断,精索静脉曲张得到治疗;而睾丸静脉可沿提睾静脉和阴静脉回流到髂血管,因此,睾丸静脉回流不受影响。传统方法为开放手术,主要有经腹股沟和经腹膜后途径行精索静脉结扎术,其疗效可靠,但患者创伤大,术后康复慢,住院时间长;腹腔镜下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手术效果与开放手术相同,而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且腹腔镜手术照明更好,视野清晰,通过放大作用能更好地分离解剖组织,能将围绕精索动脉的精索静脉及纤细的静脉丛分离切断,降低了复发率。然而,能否将精索内动静脉集束结扎,近来探讨较多。吴洪涛等[4]报告69例,杨典东等[5]报告27例,均把包括睾丸动脉在内的精索内血管束予以结扎,术后无1例睾丸萎缩。国外也有类似报告[6]。本组74例均采用精索内动静脉高位集束结扎,疗效确切。与文献报告一致。

我们认为,应用腹腔镜单(双)侧精索静脉同时双钛夹夹闭加电灼治疗中、重度精索静脉曲张具有患者创伤小,避免漏扎静脉而造成手术后复发,手术操作简单、易掌握,避免了出血及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 泌尿外科 [M] . 济南: 山东科技出版社, 1993: 934936.

[2] 李宏军,黄宇峰.青春期精索静脉曲张治疗的研究进展[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4,19(1):53-55.

[3] 唐杰,墨宝玮.腹部和外周血管彩色多普勒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40-241.

[4] 吴洪涛,蒋宏毅,王荫槐,等. 医学临床研究 [J]. 2004, 21(12):14071408.

[5] 杨典东,高振利,赵俊杰,等. 针式腹腔镜改良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J]. 中国临床医生, 2005, 33(1):2930.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146例, 204肢。年龄23~81岁, 平均52.3岁。术前经硬化剂治疗复发21例, 手术治疗后复发6例。根据静脉造影单纯大隐静脉曲张152肢, 交通静脉曲张52肢。术前均行超声多普勒检查或下肢静脉顺行造影, 以除外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深静脉血栓疾病。

1.2 手术方法

在进行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之前, 让患者直立位, 使患肢静脉充盈, 以龙胆紫和碘酒做好下肢曲张静脉行走标志。在硬膜外麻醉下, 按原常规于股根部切口分离缝扎, 切断大隐静脉主干根和其5~6个分支后, 然后自上而下, 插入静脉剥离子, 如遇阻力, 说明到达血管分支, 旋转或改变方向继续下行至无法通过时停止。于剥离子头端切开2~3cm, 结扎切断后缓缓向上抽拨, 遇有阻力说明剥离至血管分支或交通血管处, 根据阻力来源方向用三角针一号线缝扎。然后同法继续剥离远端血管或于内踝上方解剖大隐静脉曲张远端, 逆行剥离。根据术前龙胆紫标志, 每间隔4~6cm缝扎未被抽拨的血管。间断缝扎时, 先用食指及拇指挤掉血管内血液, 固定血管不让其滑动, 沿血管壁进出针, 不宜过深或过浅, 以刚好缝扎血管为宜。

1.3 术后处处理

术后平卧患肢抬高15°, 6h后可床上活动, 24h后即可下床活动, 可以应用3~5d抗生素。抗凝5d, 7d拆除切口缝线, 患肢弹力绷带包扎1周, 1周后穿弹力袜半年;压力范围在20~30mm Hg, 避免穿过紧的内裤;戒烟酒, 吸烟、喝酒是引发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

2 结果

术后患肢酸胀坠痛感消失, 疼痛及跛行消失, 色素沉着、皮肤粗糙均明显改善。慢性溃疡在术后4~7周均愈合。配合间断缝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手术切口2~4个, 是传统手术的一半, 手术时间约1h, 是传统手术的2/3。治疗期间发生皮下血肿7例, 系患者肥胖或绷带包扎过松, 经热敷后数天或数周后消退, 没有后遗症。皮肤感觉迟钝或过敏15例, 系缝扎皮神经, 经拆除附近间断缝扎缝线后缓解。张力性水泡1例, 经拆除绷带后1周后痊愈。淋巴管炎1例, 系足癣所致, 经外用抗真菌药物及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后治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46例获得随访116例, 随访时间12~30个月, 平均18.3个月, 术后无一例复发。

3 讨论

高位结扎+分段剥离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创伤大、术后瘢痕大、手术时间长, 出血多等弊端, 配合间断缝扎可以减少手术切口数量, 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术后瘢痕及术中出血量。

4 结语

高位结扎+分段剥离结合间断缝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皮下血肿, 张力性水泡, 术后复发等与传统手术无差异。术后皮肤感觉迟钝或过敏系缝扎时连同血管旁皮神经缝扎, 术后一般较早发现, 经拆除缝扎线后缓解。该手术方法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摘要:探讨高位结扎+分段剥离结合间断缝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分段剥离结合间断缝扎

参考文献

[1]吴阶平, 裘法祖, 黄家驷.外科学 (上) [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2:940.

[2]褚延魁.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现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5, 14 (12) :940~942.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 30条肢体;男14例, 女16例;年龄23~75岁;伴足靴区营养障碍9例, 其中溃疡3例, 伴血栓性浅静脉炎7例。30例患者经彩色多普勒或静脉造影检查确定深静脉通畅。

1.2 手术方法

对足靴区溃疡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患者如感染涉及皮肤或者软组织者予以抗炎治疗, 术前常规以龙胆紫标记曲张静脉, 以防术中平卧位时曲张减轻而造成手术遗漏, 麻醉方式选择硬膜外麻醉。麻醉生效后选择腹股沟韧带下方0.5~1cm处取横切口, 切口长不超过2cm, 切口外缘以股动脉搏动点为标记。沿切口分离皮下组织, 暴露卵圆窝处大隐静脉主干, 高位断扎大隐静脉主干以及术野可见属支, 远端主干暂以止血钳夹闭以防出血。于患侧肢体内踝前方触按, 手感下呈管状浮动处即为大隐静脉主干末端, 于此处取不超过1cm长的纵切口, 游离血管后结扎远端。将Strippin剥脱器自内踝切口上行探入大隐静脉主干, 若主干迂曲不严重多可直达腹股沟切口大隐静脉夹闭处。放开止血钳, 将大隐静脉主干结扎绑定于剥脱器, 剥脱大隐静脉主干全程。如果曲张严重, 剥脱器无法通过全程主干, 可在剥脱器头端停滞部位再取小切口, 分段剥脱主干。伴有血栓性浅静脉炎者于静脉炎部位取点式切口, 分段切除曲张分支以及血栓。伴有足靴区溃疡者于溃疡周边取点式切口, 以蚊式止血钳断扎溃疡下方的交通静脉。以Tessari[2]方法制备泡沫硬化剂:取1%聚桂醇注射液2mL与8mL室内空气混合制成10mL泡沫硬化剂。将装有硬化剂的注射器连接7号头皮针, 经皮刺入小腿部术前标记的曲张部位, 回抽注射器见回血后, 将注射器内的硬化剂注入曲张静脉团, 助手在注射过的部位适当压迫。聚桂醇原液注射总量不超过10mL。操作结束缝合腹股沟以及内踝处切口, 下肢内衬整形棉垫后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术后当日患肢抬高20°~30°, 鼓励患者及早下地活动, 每日口服阿司匹林100mg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

2 结果

本方法治疗30例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手术过程顺利, 单纯静脉曲张者手术时间不超过40min, 伴有血栓性静脉炎或溃疡者不超过70min,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不超过3d。术后换药嘱患者立位时未见曲张团块残留。随访6个月有4例患者出现小腿部孤立性静脉曲张复发, 于门诊再次注射少量泡沫硬化剂后症状消失。足靴区溃疡者均于术后4周内愈合。本组患者未出现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肺栓塞等并发症。

术后常见不良反应: (1) 皮下淤血斑:多发生于大腿内侧, 可伴轻度疼痛, 经对症理疗后均于2周内吸收消散。 (2) 内踝肿胀麻木:松解弹力绷带数小时后肿胀即可消退, 麻木症状多于4周内自行消失。

3 讨论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是治疗静脉曲张的经典术式, 现今在基层医院仍有广泛使用。但其固有的切口大, 切口数量多的缺点既影响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又不美观, 因此这一术式多有人改良, 如临床常见的点式切口抽剥术等。随着外科手术技术以及熟练度的进步, 此类手术在达到微创要求的前提下也满足了彻底性和低复发率的要求。但其原则仍是去除病变静脉来纠正下肢淤血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而另一类术式则是在不去除体内病变静脉情况下达到消除曲张症状, 如经皮缝扎术、激光烧灼术、电凝术以及硬化剂注射疗法。此类方法在微创性上更进一步, 使手术切口的长度和数量进一步减少, 有些甚至没有手术切口。但由于残留在体内的静脉有再通的可能, 在手术复发率上有所增加, 故此类手术更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和熟练程度。而为了在微创性和彻底性要求上达到满意的平衡度, 临床上也经常联合使用以上两类手术。

本组治疗的手术方式仍以经典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为基础, 在大隐静脉主干的处理上更追求了微创化, 多数患者只有两处切口, 腹股沟切口不足2cm, 内踝切口不足1cm。文献报道大隐静脉的复发较少来源于属支结扎不全[3], 故对于大隐静脉5个属支并不要求全部断扎。因此减小了腹股沟切口长度, 减轻了因局部分离而导致的淋巴管损伤。

硬化剂注射治疗静脉曲张的历史久远, 早在1853年Cassaigness首先应用与临床, 化学硬化剂注入静脉管腔形成无菌性炎性反应, 通过外力压迫闭塞管腔, 静脉形成纤维索条。以往硬化剂使用的适应证往往局限于毛细血管、网状静脉扩张, 轻度的静脉曲张, 或者孤立的静脉分支曲张, 常常作为手术治疗的辅助手段或者手术复发后的补救处理。新型泡沫硬化剂聚桂醇化学名为聚氧乙烯月桂醇醚, 分子式:C12H25 (OCH2CH2) nOH (n=9) , 分子量:582.8。为无色透明液体, 摇动时产生少许泡沫。其优点在于硬化剂原液与空气混合形成的泡沫剂可以较小剂量达到与血管内膜较大面积的接触, 使静脉封闭效率更高。另外该硬化剂进入静脉后可迅速形成团状, 阻止血液对药物的稀释, 并与静脉壁结合牢固不易脱落。此外, 泡沫成分可迅速被组织吸收。2003年德国《欧洲泡沫硬化剂疗法协调会议》上并制定了安全有效的泡沫硬化剂治疗定义, 容许有经验的医师应用泡沫硬化剂治疗包括隐静脉干的大的曲张静脉[4]。国内也有专家以患肢对侧肢体的股静脉穿刺为入路, 采用纯粹介入方法将聚桂醇注入患肢大隐静脉主干, 阻断其因静脉瓣膜功能缺失而导致的静脉曲张, 对于小腿曲张团块不作处理[5]。该方法完全没有手术切口, 近期效果良好, 但远期有部分大隐静脉主干再通, 且有部分患者小腿曲张团块并未减轻。本组治疗未采用纯粹介入方法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 大隐静脉主干剥脱能够更加确切地防止复发; (2) 小腿曲张团内注入硬化剂可以通过闭塞血管而阻断交通静脉返流; (3) 减少硬化剂的用量, 避免形成肺栓塞或者医源性静脉炎。

本组治疗对于伴有血栓性浅静脉炎和足靴区溃疡的患者采取点式切口分段剥脱, 其原因如下: (1) 静脉内血栓有脱落导致肺栓塞风险, 且本身伴有炎症, 注入硬化剂可使炎症加重, 故剥脱静脉取出血栓更为稳妥。 (2) 足靴区溃疡患者其溃疡下方多为返流的交通静脉, 而且由于局部反复炎症刺激多有附壁血栓, 管壁增厚, 管腔不规则, 硬化剂难以满意填充, 故断扎交通静脉去除炎性血管效果更好。

本组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皮下淤血与足踝部肿胀麻木。大腿内侧的皮下淤血是由于主干剥脱时微细静脉破裂出血, 加之术后为预防血栓口服阿司匹林所致, 术后3d起采用局部温敷理疗, 2周内即可消散吸收。足踝部肿胀是由于患者绑扎弹力绷带后下地行走, 绷带位置改变压力不均导致, 通过松解弹力绷带平卧患肢抬高, 数小时后即可消退。内踝处麻木是由于剥脱大隐静脉远端主干时隐神经末梢分支受牵拉损伤所致, 属功能性损伤, 4周内可恢复。

本组治疗方法将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手术改良, 结合新型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 能够较好地兼顾手术的彻底性和微创性, 提高患者围手术期舒适度, 创伤小, 住院时间短。泡沫硬化剂临床应用时间不长, 各医院使用方式不尽相同, 需要大样本报道后进一步总结规范使用的方法和指南。

摘要:目的 探讨高位结扎剥脱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分析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 采用高位结扎剥脱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30例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采用本方法治疗的患者切口全部一期愈合, 无感染病例;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无下肢深静脉损伤。结论 高位结扎剥脱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与传统手术相比较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不良反应轻微、提高围手术期生活质量等优点。

关键词:静脉曲张,聚桂醇,微创

参考文献

[1]吴阶平, 裘法祖, 黄家驷.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880.

[2]Frullini A, Cavezzi A.Selerosing foam in the treatment of varicose veins and telangiectases:history and analysis of safety and comp-lications[J].Dermatol Surg, 2002, 28 (1) :11-15.

[3]郑在葆.保留五大属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J].浙江医学, 2000, 22 (4) :223-224.

[4]Breu FX, Guggenbichler S.European consensus meeting on foam sclerotherapy, April, 4-6, 2003, Tegernsee, Germany[J].Dermatol Surg, 2004, 30 (5) :709-717.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 篇7

关键词:钬激光,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是外科最常见的一类疾病, 多发生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或站立工作人员。单纯下肢静脉曲张时, 由于隐股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或病变导致血液倒流、浅静脉压力增高后引起病理改变。大隐静脉曲张以往多采用高位结扎+抽剥术, 疗效确切, 但存在手术时间长、创面大、恢复慢、手术伤疤明显、影响美观等缺点。作者自2005年6月起应用腔内钬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对大隐静脉曲张进行治疗,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8例患者共67条肢体;其中女性51例, 男性7例, 年龄34~72岁, 病程1.5~38年, 主要表现为患肢酸胀, 大隐静脉行经部位静脉迂曲、扩张, 部分成团、色素沉着、皮肤溃疡。

1.2 手术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病人平卧位, 在腹股沟韧带下方2cm股动脉内侧部作2cm弧形切口;游离大隐静脉, 距股静脉1cm处离断、结扎;内踝上方2cm处穿刺大隐静脉, 顺行置入0. 35mm超滑导丝, 导入5F直形导管至结扎大隐静脉主干下方1cm处。采用直径600um的钬激光光纤维插入软管, 向上推行, 在红外光指引下将激光纤维头经导管送至大隐静脉结扎处, 光纤头超出5F直形导管前约0.5cm。采用美国COHERENT公司HO:YAG激光治疗仪, 波长为2.1μm, 设定发射功率大腿部为12~15W, 小腿部降为8~10W发射激光, 同时以0.5~1cm/s速度缓慢退出激光纤维和导管, 助手于光纤头红外光处用手指按压大隐静脉主干, 加快静脉壁收缩闭合。透过皮肤可看到光纤亮点移动, 达到闭合整条大隐静脉的目的。对于较大的曲张团及交通支则采用多点穿刺方法, 经18G套管针引入光纤, 边发射边退出, 分次完成曲张分支的治疗。遇到由于大隐静脉主干明显曲张导致光纤向上推行困难者, 再结合采用逆行光纤置入进行闭合治疗。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第2天下床活动, 弹力绷带加压包扎1周后改穿弹力袜3个月。

2 结果

58例患者平均治疗时间55分钟/肢体;术后疼痛轻, 未用止痛剂;住院时间4~8天, 比传统手术明显缩短;无切口感染。1条肢体大隐静脉行经部位出现红、肿、痛, 伴压痛, 经理疗后消退。2条肢体出现脚踝部麻木, 3~4月症状缓解。1例膝关节处出现疼痛性包块, 经理疗1周后逐渐好转。所有病例术后酸胀消失, 在术后3~4周内均出现曲张静脉消失, 色素减轻, 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显示大隐静脉主干均发生血栓性闭塞, 无深静脉血栓形成。58例患者术后随访6~12月无一复发, 外观美观。98%病人对治疗效果满意。

3 讨论

单纯下肢静脉曲张时, 由于隐股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或病变导致血液倒流、浅静脉压力增高后引起病理改变。传统治疗以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抽剥术为主, 其疗效肯定、复发率低, 但创伤大, 术后往往伴有大腿血肿, 增加了患者不适感, 延长术后恢复时间。由于隐神经在小腿部分非常靠近大隐静脉, 传统手术有时分离困难, 分离或抽剥时容易损伤, 导致术后脚踝部麻木、感觉丧失。而且存在切口多、术后疼痛明显、影响美观等缺点, 尤其年轻女性不愿接受。

1999年美国纽约康奈尔大学WII医学院Robert.i.Min首先将EVLT技术应用于临床。2001年以来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第九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先后开展EVLT新技术。激光作为大隐静脉治疗的原理是借助激光的汽热作用被周围的组织吸收转化为热能, 使血管壁的蛋白质变性, 内皮细胞和内膜广泛的热损伤, 导致血管闭合和纤维化, 使静脉永久闭合。能取得与抽剥术相同的效果。钬激光是一种新型外科手术激光, 组织穿透度为0.4mm, 波长位于水的最强吸收区域, 钬激光的脉冲持续时间为0.25ms, 小于组织的热传导时间 (1ms) , 因此对周围的组织热损伤最小[1]。钬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操作均在静脉腔内进行, 对大隐静脉紧密伴行的隐神经可以做到基本不损伤。钬激光作为大隐静脉治疗的手段具有以下特点:带有细长的光纤, 可作静脉腔内介入治疗, 光纤光端的光点可透过皮肤看到, 用于指导光纤所到达的位置, 激光能量集中, 脉冲时间短, 对于周围组织的损伤减少到最低限度。钬激光的能量连续可调, 范围广, 在不同部位不同病人的大隐静脉所需的激光参数个体化。有报道其治疗后3年再通率为5%~7%[2]。因此联合应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可以避免血管再通的可能, 亦可避免腔内激光治疗引发的蒸汽发泡及曲张静脉内血栓脱落进入血流[3], 引起肺梗塞, 同时提高其远期疗效。所有病人在手术后早期活动, 减少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术后疼痛轻, 恢复快, 住院时间较传统的大隐静脉抽剥手术大大缩短。

参考文献

[1]Kuo RL, kim SC, Lingeman JE, et al.holmium laserenucleation of proslate (HoLEP) :the Methodis hospitalexperience with greater than 75 gran enucleations[J].JUrol, 2003, 170:149-152.

[2]Perkowski P, Ravi R, Gowda RC, et al.Endovenous laserablation of the saphenous vein for treatment of venousinsuffciency and varicose veins:early results form a largesingle-center experience[J].Jendovasc Ther, 2004, 11 (2) :132-138.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4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下肢静脉曲张患者210例 (242腿) , 其中男90例, 女120例;年龄21~72岁, 中位年龄51岁;病程6个月~30年, 平均病程为8.5年。双下肢病变32例, 单侧左下肢病变98例, 单侧右下肢病变80例。均无下肢水肿、溃疡, 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良好, 排除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综合征及动静脉瘘。

1.2 手术方法

术前1d行曲张静脉标记。全部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 于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投影区做一长2~3cm斜行切口, 结扎切断大隐静脉主要分支, 距股隐静脉汇合处0.5~1cm处切断大隐静脉主干, 近端缝合结扎。在内踝大隐静脉起始部用18G套管穿刺针穿刺大隐静脉后, 退出针芯, 置入0.035 in超滑导丝, 推送导丝至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处, 再沿导丝置入导管, 退出导丝后, 导管内置入600μm口径光纤, 推送光纤到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处, 导管退出2cm暴露光纤头端 (透过皮肤可见红色光点) , 激发工作状态后, 完成大隐静脉主干的激光治疗。对于分支曲张浅静脉采用套管针穿刺置入光纤, 分段激光治疗。边发射激光边后撤光纤, 同时压迫大隐静脉已行腔内激光治疗区域。腹股沟切口可吸收缝线皮内缝合。术后患肢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弹力绷带需包扎2周, 穿弹力袜3个月。术后3个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观察治疗效果、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2结果

2.1 疗效

210例 (242腿) 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 (50±15) min。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 平均住院2~7d。随访2~6个月, 所有患者的迂曲、成团曲张静脉消失, 色素沉着减轻或消失, 患肢乏力、酸胀等症状消失。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可见隐股瓣膜下方2cm以下的大隐静脉主干呈现完全性血栓性闭塞, 而深静脉则无血栓形成。

2.2 并发症

术后出现皮下条索状硬结、红肿及疼痛20例, 多数患者无需处理, 少数疼痛严重者给予50%硫酸镁溶液湿敷, 局部理疗症状消失。皮下淤血15例, 主要发生在小腿点状穿刺部位, 多数患者淤血于术后2周左右自行吸收, 未作特殊治疗。皮肤烧灼伤4例, 表现为局部皮肤水肿、水疱, 对症处理后2周左右痊愈。皮肤感觉异常3例, 未作特殊处理, 1个月左右基本恢复。本组无深静脉损伤, 随访2~40个月, 无局部复发。

3讨论

大隐静脉曲张是最常见的周围静脉疾病。彻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需解决2个血流动力学问题。首先要根除高位返流 (隐股静脉返流) , 其次要消除曲张静脉。传统的手术方式通过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切断了血液倒流途径, 切除病变静脉, 但对患肢组织创伤大、出血多、术后疼痛明显、术后卧床时间长、有瘢痕, 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大。特别是对腿的美观有要求的患者惧怕这种手术方式, 导致治疗延误, 加重病情[2]。

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造成血液返流是下肢静脉曲张最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础。腔内激光治疗的原理是通过引起血管腔内血栓形成, 导致一种血栓性闭塞来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具有创伤小, 疼痛轻, 恢复快, 无瘢痕等优点, 但单纯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时, 无法保证将大隐静脉属支全部闭塞, 导致术后出现属支反流和属支曲张可能, 大隐静脉闭塞亦有再通可能。而激光治疗起始点的位置是影响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起始点位置过高, 可造成股静脉损伤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起始点位置过低, 可能造成大隐静脉分支血管不能闭塞, 在股隐静脉返流的作用下, 分支血管区域出现曲张及大隐静脉血栓再通[3]。因此, 腔内激光结合高位结扎大隐静脉, 可准确定位大隐静脉结扎点, 有效防止静脉血液倒流造成的再通复发, 最大程度地保证手术效果[1]。我院共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10例, 取得了良好疗效, 患肢切口少、出血量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复发率低,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在应用激光治疗技术中有以下体会: (1) 腹股沟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后再行激光治疗能从根本上避免股隐静脉瓣膜返流, 降低了复发率。且一方面避免激光光纤误入股静脉, 另一方面由于激光治疗后, 静脉腔内血栓形成,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后可有效地防止血栓蔓延波及股静脉或血栓脱落进入股静脉; (2) 腹股沟小切口, 不影响肢体美观; (3) 在退出激光导管时速度要匀速, 同时助手沿激光治疗方向以湿纱布垫压迫静脉壁促使其闭合, 同时起到降温减少皮肤灼伤几率;术后患肢用弹力绷带包扎或穿弹力袜3个月, 患者可走动和正常活动, 但应避免剧烈运动[3]。术中助手及时配合按压激光治疗区和术后穿弹力袜的持续压迫, 可促进静脉壁闭合, 减少再通和曲张复发。小腿区迂曲成团静脉予激光辐射状灼烧或小切口剥除、所见交通支结扎可有效防止该区域浅静脉的曲张复发[4]。

综上所述, 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弥补了传统手术的不足, 具有创伤小、切口美观、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 是目前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先进方法, 适宜临床推广。

关键词:高位结扎, 小切口,腔内激光,大隐静脉曲张,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马波, 王理栋, 孙高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术367例临床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2012, 21 (1) :92-93.

[2]邱福轩, 裴明祥, 张文新.小切口高位结扎加腔内激光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52例[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6, 9 (1) :53.

[3]贾玉龙, 李娜, 汪岩, 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4, 28 (3) :399-401.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 篇9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8月-2013年8月于我科施行手术治疗的81例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5例, 女36例;年龄26~73岁, 平均43.7岁;左下肢38例, 右下肢24例, 双下肢19例;病程10个月至34年, 平均6.3年。患者中血栓性浅静脉炎23例, 色素沉着9例, 溃疡3例。

1.2 围手术期护理

1.2.1 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患者多缺乏对该病的认识, 常常表现出紧张、恐惧等心理。护理人员应全面介绍疾病相关知识, 及时纠正并正确引导患者的心理变化, 消除患者及家属的不良情绪, 增强治疗信心。 (2) 健康宣教[2]: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宣讲该病常见病因先天性静脉管壁薄弱或瓣膜功能不全, 长时间站立导致下肢静脉压力不断增加, 加之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作、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妊娠等增高腹压的因素, 下肢静脉血回流到心脏受阻, 容易发生静脉曲张。因此,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绑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以促进静脉回流, 嘱患者保持合适体位, 坐时双膝不能过久交叉以防压迫腘窝影响静脉回流;休息时可将抬高患肢30°左右以促进静脉回流, 同时避免腹压、静脉压增加的因素如防止便秘、避免长久站立、肥胖者应减肥。 (3) 术前准备:术前护理人员应劝患者戒烟, 因烟草中尼古丁易使血管发生痉挛, 增加血液粘滞度而影响循环, 可导致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术前严密观察患肢情况如肢体的远端皮温、颜色及有无渗出、肿胀, 局部是否出现红肿、压痛、溃疡等,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上报医师并配合抗炎、活血化瘀治疗, 好转后施行手术。术前上到肚脐、下到足趾包含整个患肢的术野准备, 术前1 d标记笔标记曲张静脉, 嘱患者进食8 h、禁水6 h。

1.2.2 术后护理

(1) 病情观察:术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呼吸、血压、脉搏、心率、体温及血氧饱和度等, 注意切口有无出血、呼吸道阻塞等情况。 (2) 体位及患肢:术后护理人员应将患肢抬高30°, 使其高于心脏水平, 腘窝处不要垫起以防阻塞下肢静脉回流。同时严密观察患肢情况, 如有无温度降低、发紫、肿胀、感觉异常、疼痛或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减弱等, 一旦发生异常应及时上报医师。 (3) 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多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易消化食物, 可少量多次, 多吃水果、蔬菜, 禁烟酒, 忌食辛辣、刺激、油腻及生冷食物[3]。避免大便干结, 已发生者应及时上报医师, 遵医嘱使用缓泻剂, 避免使劲排便而增高腹压, 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4) 功能锻炼[4]:护理人员应嘱患者尽早进行患肢功能锻炼, 促进功能恢复, 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卧床期间指导嘱其伸屈足背, 术后24~48 h后鼓励并帮助患者下床活动, 可先坐于床上锻炼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再于床边站立、行走, 逐渐增加活动范围、时间及次数。避免站立时间过久、下肢过早负重、静立不动或静坐等。若患者对疼痛难以忍受, 可嘱其于床上活动。术后第1天患肢足面若出现明显水肿、疼痛, 多是绷带包扎过紧而致, 应及时松开、重新包扎。

1.2.3 出院指导[5]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依据患肢大小选用适当的袜子, 坚持每天穿, 夜晚休息后脱去。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血管弹性;平时保持良好的姿势, 避免久坐久站, 祛除静脉曲张诱因。

2 结果

经过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 本组81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完成, 切口愈合良好, 未发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住院9~15 d后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的临床护理工作中,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心理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其家属宣讲静脉曲张相关知识使其全面认识该病, 避免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诱因, 积极完善术前准备;术后需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体位及患肢情况, 指导患者正确饮食, 尽早锻炼患肢功能以防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出院时应做好交待。这样, 才能提高手术效果, 促进患者康复, 降低复发率。

摘要: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0年8月-2013年8月于我科施行手术治疗的81例静脉曲张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 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81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完成, 切口愈合良好, 未发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住院915 d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 促进患者康复, 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静脉曲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围手术期护理

参考文献

[1]杜娟, 高翠霞.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J].全科护理, 2013.11 (18) :1681.

[2]张学红.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并剥脱术治疗的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1, 17 (2) :114.

[3]谢妍.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护理[J].医学美学美容 (中旬刊) , 2012, 20 (11) :81.

[4]杨秀春.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护理体会[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5, 25 (3) :21.

上一篇:《概率》检测题下一篇:城市公共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