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困生

2024-10-17

关注学困生(共12篇)

关注学困生 篇1

从教五年以来, 教过的学生也有不少了, 这其中有不少是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越来越感觉到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 这也许是教学几年中所得到的一些小小收获吧!在我看来, 学困生之所以学习困难,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学困生的成因

1. 智力的因素

这样的同学在学困生中所占的数量不是很多, 但的确是有一些学生的智力水平是比其他同龄的孩子要低。对于这样的学生, 教师如果因其“笨”而放弃对他的关注, 那么他们只会越来越差。现在有很多学生并不应该差到当前的地步的, 按其智力水平, 成绩和各方面的表现都应该更好一些。

2. 学习习惯的因素

这样的学生在学困生中占大多数。在低年级的时候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比较懒散, 表现在课堂上不注意听讲, 作业完成较差甚至是不完成作业, 成绩就更可想而知了。

二、改进学困生的措施

针对以上的两种情况, 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 可达到较好的效果。学困生的学习成绩较差, 常常受到歧视、压制、冷漠, 因此他们自卑、学习态度消极,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想学、不爱学。他们是一群成长中的孩子, 只要是孩子就对世界充满着好奇, 对知识充满了渴望……在他们身上也有着许多闪光点。对于这样的学生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对于因智力因素造成学习困难的学生

如四 (一) 班有个女生叫小宇, 她的智力比同龄人要低, 许多学生都看不起她, 一直这样那样地说她, 因此, 她极度消极。在教学中我就多帮助她, 多提问, 从较简单的题目开始帮助她树立自信心, 对于各项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及时地加以纠正。课后我让她跟别的学生处好关系, 不让他们看不起她。我还争取家长的支持, 指导家长如何进行教育。虽然小宇在学习上只有小小的一点进步, 但是她的性格变得开朗了许多, 课后看她跟其他学生有说有笑地玩, 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2. 对于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 要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培养中加以改变

四 (二) 班有个男生叫小飞, 上课经常不注意听讲、走神、作业经常拖拉, 甚至不做。有一次他上课时不注意听讲, 我就找他谈心, 当然不要指望学生在你的一次谈话或是一次表扬之下就会有彻底的改变, 要认识到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也是不容忽视的。经过一个学期这样的反复, 我发现他在课堂上举手发言积极多了, 他上课能够专心听讲了, 他的作业也能够按时完成了, 错误率有了明显的降低。更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在这学期的期中练习中他竟然得了92分。

3. 对于学困生给予耐心的帮助

首先, 教师一定要做深入了解, 既要了解其自身原因, 又要了解其家庭原因, 以便对症下药。其次, 教师要善于发现、捕捉其“闪光点”, 及时给予真诚的表扬, 让他们体验到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快感, 从而迸发出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再次, 教师要适时地为他们制订出适当的高而可攀的目标, 让他们看到努力的方向。最后, 教师在平常提问或检测中, 问题难度要适中, 并要注意把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留给“学困生”, 让他们始终有一种成功感。对于考试受挫的学生, 要及时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 以解除不必要的顾虑。

总之, 学困生也需要教师的尊重与信任, 期待着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对于学困生, 教师一定要有爱心, 只有对学生无私的爱才能使教师有意识地去了解和帮助学困生, 才能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关注学困生 篇2

一.讲课时,关注学困生的神态。

教师关注学困生上课时的表现,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的必做好的一课。教师在上课时,关注学困生听课时表情。通过表情微妙的变化来揣摩学困生当时对新知识接受是否顺畅、是否顺利。教师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尽可能提高学生学习知识水平。关注学困生在实验、演示时动手操作的快慢、操

作程序的顺序,通过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动作,他是反映学困生的反应是否迟钝,反映出学困生做实验、演示时心里是否有底等,反映学困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是否到位,运用知识是否熟练等。关注学困生的语言表达交流是否流畅自如,是否准确到位,是否通俗易懂。分析学困生个体特点,及时调整我们的语言方式,让学生听得懂、听得明白。关注学困生与同学讨论交流的精神状态及参与热情,给足学困生表达说理的时间。调动学困生与同学讨论的参与热情。关注学困生表达时,欲说不能、欲言又止、不能很好畅快表达时那种无奈。关注学困生在课堂听课时,精神是否集中,是否会全部投入到教师创造的氛围中。在讨论交流话题中,关注学生是否能踊跃发言、是否危襟正坐却目中无神、人在课堂上而心在外面飘荡。不能全身心听课的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根据学困生不同的侧面表现,反映出来的具体问题,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策略,向学困生能理解、易接受、易掌握方向施教。在调整教学中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育质量。

二.批改时,发现学困生优点。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业时,不能仅仅用对号、叉号来对学困生的作业进行评判。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要学会欣赏学困生作业。我们要发现学困生作业中美的地方,要在学困生作业不足中发现闪光的地方。如:在写字作业中,要学会在学困生作业中发现漂亮的一个字,有力有笔锋的某一笔;在写句作业中,要能发现学困生作业中某段文字写得通顺的一句话,优美的一句话,哪怕是准确的一个用词。在习作中要发现学困生一段好句,一个用意深远的标点;在数学作业批阅中要发现学困生解题独特地一个步骤。哪怕是一小步,我们教师要用犀利的眼睛捕捉到、抓到他、发扬它、发挥它。要及时地当面表扬或在作业本中写上肯定表扬的语句,留下我们的墨宝,以此鼓励学困生,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以此调动学困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要在百分之一的希望中捕捉和发现,要在百分之百的努力下鼓励和发扬光大。

三.辅导时,对学困生要及时。

学困生与其他学生在智力、情感投入等方面都略有不足,这样才有了现实中的学困生。及时地对学困生进行及时有效的辅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对学困生的帮助辅导工作要抓住以下几点。一是定位要准,分析清楚学困生在知识方面的因何而困,是教者的语言、态度、耐心造成的,还是学困生自身的听力、理解、情感投入等原因造成的,学困生才不能理解知识,不能掌握知识,不能运用知识。教师要对症下药,是教师的原因,要努力改,尽快适应学生的需要;是学生的原因,教师要培养师生亲和力,营造一个宽松的、舒适的环境,这样有利于学生轻松学习和提高。二是辅导要及时。教师不会因学生的懒惰,放弃对学生的辅导。也不会因教师的工作繁忙无时间而失去对学困生的最佳时机的辅导,当新知识讲授完时,学困生处在十字边缘,稍不留意,学生就会滑向教师不想看到的方向,及时对学困生的辅导好比在关键时候拉了他一把,给他前进的爆发力,跟上其他同学,一同进步。三是辅导要踏实。教师在对学困生辅导时,不能急、不能燥,要稳扎稳打,从基础抓起,一步一个脚印去做。抓扎实,扎实抓。好高骛远,急于求成是教师对学困生辅导工作的大忌。这样辅导结果只会急坏学生,气坏教师,事倍功半。爱心、信心和耐心是教师对学困生辅导应持的常态心里。要努力把对学困生的爱等同于自己的孩子加以呵护;把对学困生学习知识,能力加强和水平的提高抱有坚定的信心;相信学困生在自己精心组织,坚持不懈的帮助定会提高的。教师对学困生的辅导帮助要耐住寂寞,耐住乏味,耐住孤独,耐住反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关注学困生,构建和谐班级 篇3

关键词:学困生;原因;转化;对策

在班级中,学困生在班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困生的学业水平,实施素质教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紧迫的任务,笔者就多年的教育实践,谈谈如何转变学困生,现总结如下:

一、弄清学困生形成原因,制定转化目标、计划

学困生形成有如下几个方面。

1.社会原因

社会上新的读书无用论等负面新闻过多,认为名牌大学毕业也不一定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有的甚至还是种地,操刀卖肉。人才就业率低,在一些家长和学生心中滋生了读书无用的念头。社会上不良风气,沉迷上网,玩游戏,赌博,不务正业。

2.学校原因

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注意培养尖子生,忽视了后进生的转化,对班级的管理,以升重点高中的人数,作为考核班主任与教师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从测试,辅导,批改,侧重了尖子生,对基础差学困生不闻不问,差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感情的交流,得不到老师的关爱,感受不到学习环境的温馨,失去了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3.家庭原因

有的学生家长长期在外工作,没有时间照顾学生的学习,纪律,多数隔代管理,认为义务教育只要学生在校守纪律就可以了,只要身体健康长大一点算了,反正不收学费了。有的是单亲家庭的子女,亲人的离异,家庭不和睦给他们思想打击很大,性格孤僻,个性倔犟,处事带偏见,有的学生家长有不良嗜好,打牌,玩麻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4.学生本身的原因

有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知识基础差,学习没有自信心,上课不知道为啥学习,为谁学习,思想懒惰,上课开小差,不听课,不做习题;学习方法不当,上课前不预习,课堂不积极互动,听课注意力分散,课后不认真复习,作业马虎,甚至抄袭了事;有的学生遇问题不动脑筋,不积极思考,听之任之,人云亦云;有的学生缺乏自信,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垂头丧气,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基于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制定转化目标,方案,有计划地对每一位学困生进行帮扶,转化。

二、对症下药,登记造册,建立学困生管理制度

对每一位学困生,班主任必须找其谈心,找出其落后的原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寻找适合学习方法,每次测试得分造册登记,有进步即时表扬,从而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班中有时学困生较多,班主任精力有限,因此,把学困生分成几份,让每位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学困生的管理,建立学困生管理制度,考评方法。

三、和家长多联系,构建和谐班级,平安校园

利用学校的校讯通平台,电话等,构建教师家长联系平台,把学困生在校表现,学习动态,生活表现,处事方式及时告诉给家长。进行家访,与家长多联系,及时了解学困生思想动态,学习问题,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制定共同的教育目标。

四、利用班、团干部作用,以“一帮一”形式辅导学困生

班、团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正确引导他们对良好班风形成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因此,利用一个班、团干部带一个学困生,扶持一个学困生。从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自信心,学习兴趣,课前辅导,作业练习等多方面给予辅辅导。

五、发掘学困生的闪光点,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

我觉得“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是做好班主任工作很重要的一个点。人都喜欢被表扬。优等生需要表扬,学困生更需要表扬。其实学困生身上也存在着许多优点,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挖掘。例如,我班黄生同学学习不好,每次数学测试都是三十多分,可是打得一手好篮球,在一次学校运动会中,让他参加班际篮球赛,结果获得第一名,因此,在班会上,我表扬了他,为班争了光,如果将这种精神用在学习上,学习将会有很大的进步。结果在以后的数学测试中,每次成绩都在七十多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多数学困生都因成绩差,经常被老师批评,遭同学讥笑,受家长责备。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大多数学困生害怕数学,甚至讨厌数学。因此,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有必要降低一点抽象的书本知识的灌输,创设和谐,有趣的课堂教学氛围,让数学教学充满艺术魅力,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有趣的例子,新颖的课题去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布鲁纳指出:“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之知道这个学科值得学习。”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内容,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实际作用及数学本身的美,如对称美、奇妙美、和谐美、精确美等;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给学生创造一种全新的感觉,使学困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为此,教学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努力,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感到亲切的情境,从而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六、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学困生自学能力差,依赖性强,被动学习,学习不得法,马虎急噪,认知结构模糊混乱,知识结构零乱无序。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向他们传授良好的学习方法,预习、练习、复习相结合,传授对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理解、运用的技能技巧,使学困生逐步由“学会”转化到“会学”。学困生控制能力差,学习方法欠佳,教师应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地听课,认真做好预习,复习,练习等各个环节,以课本为“根据地”,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培养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做到善思,好问,勤记。

时代要求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有主观能动性的;给他们更多的关爱,更多的鼓励,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中展示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学困生学习兴趣提高了,鼓励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这样,违纪问题就会减小,班级平安了,校园和谐,培养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就有可能改变这个学生一生的前途和命运。因此,转化学困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责任。

关注学困生培养数学兴趣 篇4

关键词:学困生,培养,数学兴趣

数学, 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 在计算和逻辑思维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模式把数学作为一个筛子, 更多的是起到选择和淘汰的作用, 其结果是导致大量的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 在数学面前自信心受到极大的伤害, 甚至以一种被淘汰的心态对待数学, 最终成为数学的学困生。

1 数学学困生的主要表现

一是基础知识不过关, 课堂听讲时似懂非懂, 好象听懂了, 自己做时却又不知如何下笔。二是自学能力差, 自我控制能力差, 这部分学生上课听讲效率不高, 课后遇到困难不主动读书, 即使翻开书本, 也静不下心, 极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三是课堂上缺少参与的积极性, 对老师的讲解及要求漠不关心, 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对待老师提出的问题保持沉默, 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能拖则拖, 这部分学生往往是家长没有明确的要求, 学生也就混一天算一天。四是缺乏竞争意识, 认为自己反正是不行, 于是自暴自弃, 对任何事情都无所谓。五是缺乏自信, 尽管有的学生学习挺认真, 但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 久而久之, 就认为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 导致学困生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 学习缺乏主动性, 严重地影响着学困生的智力发展, 阻碍了学困生学习上的进步, 甚至对学习数学产生逆反的情绪。

2 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2.1 深入了解学困生, 真心帮助学困生

学困生表面上对什么事都无所谓, 破罐子破摔, 其实内心很脆弱, 他们渴求同学们的理解, 渴望老师的青睐。我们不妨以此为“切入点”, 从生活上、学习上去关心他们, 用真情去感染他们, 当他们从精神上获得满足后, 就会激发自身潜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逐渐向好的方向转化。事实证明:情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 是学生参与教学的先导动力。只要老师真心帮助学生, 学生就必然“亲其师”, 从而“信其道”。

2.2 多激励, 少批评

不会激励学生的老师不是好老师。激励是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生长剂, 是活跃课堂心理环境的催化剂。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对有创新或有独特观点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真挚的表扬, 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鼓励, 对有错误的学生给予真诚的帮助, 多给学生说:“很好”、“非常好”、“非常精彩”、“你真棒”、“真了不起”, 这些赞美之词必然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哪怕学生连最简单的问题也没回答正确, 教师也要毫不吝啬地说:“你再想想看”, 经常使用这些语言, 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3 适当降低要求, 让学困生能体验到成功的快感

学困生本来基础就差, 如果我们“一视同仁”, 提出统一的要求, 这对他们来说, 简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屡次失望之后, 他们就会自认为不是学数学的料, 于是对学习数学毫无兴趣, 甚至放弃。在这种情况下, 可适当降低题目的难度, 减少题量, 让他们从最基本的题做起, 使这部分学生能感受到自己的数学成绩在不断进步, 体验到成功的快感。一旦这部分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 他们就会变得积极主动起来, 从而自觉努力地去学习。

2.4 经常反思教学行为, 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

数学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 在教学中多举一些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实例,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数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总是教师唱主角:教师在课前准备了大量的配套练习题, 课堂上定理的讲解匆匆而过, 接着练习便如潮水般涌来, 通常是每个题目刚刚展示两三分钟, 教师就匆忙叫“停”, 学生能做的就请其答之, 学生不会做的就自己讲解, 一节课下来, 大容量、高密度的训练使师生都疲惫不堪, 可结果如何呢?基础较好的学生都只能被动地接受, 更何况学困生?基础较好的学生课堂上都来不及思考, 学困生能弄懂多少就可想而知了。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由于获得相应的知识或参与了某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关心帮助学困生, 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只要能真正落实以上各点, 数学的学困生必然能向着好的方向一步一步转化。

参考文献

[1]田万海、数学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

教育叙事--关注每一个学困生2 篇5

张

我班有个学生叫黎伟,我刚接这个班时他上二年级,我当时把成绩册一看,我愣住了,数学考了44分,我心里默默地想,一年级考二年级只考了44分,基础也太差了吧。但我又想,既然我接了这个班,我就尽力而为吧。

后来,我就在时刻关注他,不少学习活动好象与他无关,他经常不做作业,即使做也会是最后一个交,上课也常常开小差。我不断提醒他专心听课,让他能对上课更感兴趣,少做小动作。放学后我经常边走边和他谈话,慢慢的他也很乐意和我交谈。又一次,吃过午饭,我把他叫到办公室给他出了几道一年级的数学题,他把题看了半天就是没动笔,我就笑着对他说:“你是在思考吗?:”他低着头说:“我,我不会做”我告诉他,你很诚实,老师很喜欢你。我又问:“那你想不想把那几道题做出来呢?”他看了我一眼,说:“想”我给他讲了一道,他接着很快把后面的几道都做对了。我马上表扬了他,你真聪明,老师只讲了一个你就会做了,老师相信你以后会做的更好。

第二天下午,在从生活区到教学区的路上,黎伟一手还拿着碗,走到我旁边笑着说:“张老师下午你再给我出几道题好吗?”我高兴的说好啊。当我走到办公室时,他已经拿着练习班本和铅笔在门口等候,我给他出了几道题,他很快就做出来而且全对。我高兴的说:“真厉害,你做得全对”他脸上流露出了一丝笑容。当他准备走出办公室时他又给我说:“张老师,以后每天下午,你都给我出题做行不?”我说好。次后每个下午他都很主动的找我出题。

在关注中等待学困生“吐绿” 篇6

关键词:学困生;理解;宽容;等待;教学策略

初春院中树木开始吐芽,远望去一棵棵小树好像笼罩在一片嫩绿的轻烟中。然而有两棵树还沉睡在冬梦里迟迟没有动静,枝丫仍然是光秃秃的。在别的树都已经要形成绿荫的时候,他们才好像感受到舂的气息——鼓出—个个芽苞,准备迎接春天的到来。

转眼到了盛夏,我站在阳台上想要找到那两棵“反应迟钝”的树。但是目之所及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浓荫,丝毫看不出哪一棵树好像曾经被春天遗忘。由此,我想到了学困生——这些暂时看起来“学无所成”的孩子,他们的明天是一事无成,还是会像这些小树一样终有繁茂的一天?李白在《将进酒》中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诗句,这句话不断地被后来者验证。那么作为小学教师,我们该站在怎样的角度去看这些学困生,要采取怎样的办法进行教学?在实践中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同步操作,会从一定程度上会转化“学困”现象,收到较好地教学效果。

一、认识学困现象,理解学困生

对于小学学困现象,教师首先要客观的认识并冷静对待。据观察。学困生表现各有不同:有的是反应比较慢,思维能力弱;有的是生活范围比较狭窄,见识少知识储备少;有的是学习习惯不良,比较懒惰;或是因为性格羞怯,不善表达等。那么,是不是这样的孩子就没有学习的信心与热情呢?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即便是学习成绩很不好,学习很困难的孩子也在“爱学习”与“不爱学习”这两个选项中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这说明小学生从内心来讲是喜欢学习的,希望自己能学好。之所以出现学困问题,可能是受学习方法、习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站在学困生的角度理解他们那颗上进的心。保护他们那颗稚嫩的心。

二、分析学困现象,宽容学困生

学困生往往是课堂不爱参与,课后不爱完成作业的孩子。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不惧老师的批评甚至责骂,“顽抗”到底,“沦落”为学困生呢?通过观察分析,我发现这些孩子学困原因有以下几点:(1)教学内容层层深入,学生思路跟不上,听不明白;(2)对老师讲述的内容产生共鸣,随即将注意力停留在共鸣点上,不能继续深入学习;(3)自身注意力保持时间不够长,思想不能集中,不能坚持听课;(4)受外界或同伴影响,学习状态受到干扰,心思无法放在课堂上;(5)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完成质量低等等。这些现象有时会在—个孩子身上叠加出现。加剧了学困的形成。然而,这些问题是由个体差异造成的,所以教师不能简单地用批评、谈话等粗陋方式解决,一定要使用巧妙地方法,使学生能够信任老师,认识到老师是在真诚地帮助他。

首先,要消除学困生对老师的畏惧感,让他敢于向老师表达困惑。不但要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还要树立老师的威信。让学生对老师产生“敬”意,使他们不至于“亲”到可以放肆的地步,便于教学中师生更正常、顺利地交流。其次,对性格慢或羞怯的孩子,就耐心一些,态度尽量和蔼,一定要俯下身去帮他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对活泼好动,比较浮躁的孩子,可以在指出缺点以后给予暗示,或提醒,或鼓励,不断地采取督促地方法,使他关注课堂,关注学习。最后,教师要对学困生自身情况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规范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要根据孩子的差异性采取宽容的态度,允许他们犯错误,要让学困生在不断犯错。不断改错中进步,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孩子自己发现问题,自己面对错误,自己觉醒,自我纠正。

三、针对学困现象,巧用教学策略为学困生寻找进步的机会

1.降低学习要求,使学困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学困生的学情注意从简人手,尽量分散难点,调整教学进度与速度,量体裁衣式的布置训练习题。降低学习难度,确保学生学明白。学生课后能自己完成难度较低的练习,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习能动性就会强一些。比如:语文教学中可以给学困生布置一些不用太费力思考的抄抄写写的内容;数学作业则以课本习题为主,题量要适中,提高他们实际计算的能力。学生一会儿就写一页字、做几道题,认为自己作业写完了,很容易产生满足感、成就感。 但是如果仅以降低难度来解决学困生的问题,那是绝对不够的,还必须要使学困生学会动脑,有参与学习的意识。

2.教给学习方法,使学困生掌握学习的窍门

转变学困生要关注“授鱼”与“授渔”关系的转变。如果学习没有恰当的方法,那么学习将是枯燥的,很容易成为学生的负担。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多的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学生写生字为例:新学的生字每字练写4遍。

这个作业貌似只是简单机械的动笔抄写,但是在有经验的教师那里就成了教给学生动脑学习的好途径。老师会要求:“写字前看看字体结构,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指导学生进行字体分析,记忆字形;“看看这个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甚至可以指出哪一个笔画是这个字的重心所在,教给学生分析字形的方法,能够做到美观书写;“写字的时候要一边写一边在心里默念字音。”起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加深记忆的目的;“写完四个字再回顾一下,看看写对了没有”,使学生养成检查的好习惯。每次练习时都强调学生动脑、用心,由细节人手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能够使学生逐渐养成动脑的习惯,掌握学习的窍门。

3.关注学习情绪,使学困生充满学习的动力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困生往往有这种学习现象:对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能够保持一定的热情及学习时间,但是随着教学的深入及时间的延长,他们就会出现走神、分心、转移关注对象的现象。这时候,教师就要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以学定教。安排一些思考、讨论、练习等教学活动,在巡回时个别指导,从指导学习、提醒习惯等方面来敦促和鼓励这些孩子紧跟教学节奏,重新投入到课堂的互动学习中。通过关注、引导学困生学习情绪的良性转化,为学困生即将枯竭的学习动力加一把油,添一把柴。有时教师在课堂上会多次使用到这些方法,督促学困生不断充满学习动力。

学困生的转化是充满爱和技巧的教育。要以宽广博大的胸怀面对学困生,要给他们以真诚、纯洁、无私的爱,要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帮助和鼓励,要给他们更多的空间与时间。用耐心和等待去迎接明日那一片片浓荫。

关注学困生 篇7

“学困生”因学习成绩差而产生自卑感, 学习上主动性不够。表现在课堂上, 不积极主动发言, 作业也不积极做, 久而久之, 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学习越来越吃力, 有些家长也对孩子感到失望。如我班的一个学困生, 家长见到我说:“我的孩子不是学习的料, 我也不指望他光宗耀祖, 你只要看住孩子, 不让他学坏就行。”我耐心地说服家长, 并与家长密切配合, 关注该生的学习与生活, 课堂上鼓励他积极发言, 用比其他学生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热情和爱感化他, 利用自习和课余时间, 帮助他消化在课堂上没有学会的知识, 该生的学习成绩逐步赶了上来, 该生的家长见到我说:“张老师, 您教育孩子比我还有爱心, 孩子的学习进步了, 也懂事多了, 我看到孩子的希望了。”该生的转化, 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教不会、学不好的学生, 只要老师用爱心鼓励每一个学生, 学生就会产生信心, 消除自卑, 健康发展。

二、用宽容的心欣赏学生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 他们需要我们去爱, 去赏识。给他们安全感, 给他们上进心, 给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对所谓的“学困生”, 我们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用爱去感化他们, 而不是用体罚的手段, 用瞧不起的眼光蔑视他们, 否则, 只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我利用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的教育方法, 利用“学会欣赏”这一教育秘诀, 那些“被遗忘的角落”才会发出勃勃生机。是啊, 没有一位学生生来就不想学习, 不会学习。只要我们多想些办法, 多给他们爱, 多尊重他们, 学会欣赏他们, 有耐心地对待他们, 他们是会发挥无穷的潜能的。多给他们一些宽容, 用显微镜放大他们的优点, 让他们展翅高飞吧!

三、耐心教育, 积极引导

我教过一位学生, 他学习差、好打架, 教过他的老师认为他“品学兼差”。初教他时, 我总是苦口婆心地讲道理教育他:“打架不是好事, 你今天打一位同学, 那位同学不服气回手打你, 你火了, 再打他, 这样一来一往……愈打愈烈, 愈打愈重, 这与抡起拳头打自己有什么区别?”他似乎听懂了, 明白了道理。可是过了几天, 又有人向我“告状”他又和其他班的同学打架。我听了火冒三丈, 真想痛斥他一顿, 可是一想, 斥责是一时之举, 非长久的办法, 于是强忍怒火, 听其把事情经过讲清楚。此时我却发现他颇有正义感, 因为看不惯那位同学欺负弱小同学, 才动手打他。这种“正义感”却是一个不曾被发现的闪光点。因此, 我首先表扬他有正义感, 再婉转地讲了正义与粗暴干涉的利害关系, 并鼓励他把正义用在维护班集体的荣誉上, 用在为集体而努力学习上。紧接着, 我让他当小组组长, 这样一来, 这位学生慢慢进步了, 也改掉了打架的恶习。

四、爱心呵护, 增强信心

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学困生 篇8

一、备课时, 关注到学困生

备课是上课的预练, 教师的备课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服务。教师备课时, 不仅备教材、备教法, 更重要的是备学生, 这样才能达到因生施教的目的。备学生时, 教师特别注重备好学困生, 对学困生在课堂教学中即将遇到的问题要有预见性和前瞻性。因此, 教师备课时, 对学困生在课堂提问、课堂板演、课堂练习等方面都要精心设计, 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和效果。

二、上课时, 关注到学困生

首先, 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

1. 在课堂提问上, 教师对待学困生要有耐心。

因为学困生基础差、反应慢, 教师一定不要着急, 要学会耐心地等待和倾听学困生的回答。当他们答不出来或说得吞吞吐吐时, 教师要及时地补充、帮助、诱导、启发, 用和蔼的态度, 温柔、可亲的眼神来鼓励他们。对于提问的结果, 无论怎样都要给他们积极、肯定的评价和赏识, 以便他们树立信心。

2. 在课堂练习上, 教师对学困生要区别对待。

因为学困生基础差、接受能力也较差, 教师布置课堂练习题或板演时, 学困生与其他学生比要有一定梯度, 降低学困生的知识难度, 要从简入手, 让学困生能及时完成, 这样学困生就不会觉得自己比别人差, 因为他们也能完成学习任务, 从而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在课堂合作学习上, 教师要倾心关注学困生。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体现新课标理念, 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会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 由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受到时间、空间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在班内进行交流、小组汇报时发言的往往是优生, 学困生根本没有发言的机会, 这样无形中就冷落了学困生, 使其失去了学习兴趣。因此, 提倡教师在课堂合作学习时, 根据教学活动内容及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角色。

4. 在课堂评价上, 教师对学困生要注重方法。

课堂评价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接受能力及内容掌握情况进行不同形式的评价, 这种评价穿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而并非在统一时间内进行。首先, 教师在评价时, 要因人因教学内容而异, 有度地表扬, 有理地夸奖。如果评价尺度、方式方法一样, 学困生不会有成就感, 学习是越学越没有兴趣。因此, 对学困生的课堂评价, 教师要学会纵向比, 多用激励性评价, 不要吝啬表扬。

其次, 课堂教学优先关照学困生。

第一, 提问优先。课堂上, 大多数学困生害怕发言, 他们发言的机会也很少, 有的会在课堂上成为课堂学习的陪客。在此建议教师把发言的机会优先给学困生。起初, 他们可能会不敢回答或回答时吞吞吐吐, 声音很低, 但坚持一段时间训练后, 他们就逐渐会大胆发言了。

第二, 演示优先。课堂上, 学困生一般害怕到黑板上演示, 生怕自己演示不好同学会嘲笑。这种情况下, 教师出一些难度不高的例题或练习中的基本题, 优先让学困生上台演示, 锻炼他们的胆量, 久而久之他们会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第三, 随堂检查优先。课堂上, 当布置学生课堂练习时, 学困生会出现以下情况:待在座位上无法下笔, 有的虽动笔但偏离题意。这时, 教师优先检查学困生的练习, 发现了问题, 就可以及时指出, 当面辅导, 能帮助学困生当堂掌握知识的最佳方法。

三、课外辅导, 关注到学困生

课外辅导虽不发生在课堂上, 但其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虽说要从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但对于学困生来说是永远达不到的。所以要采取课外辅导的方式, 弥补学困生在课学教学中不能接受或似懂非懂的知识点。针对这一问题, 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 对学困生精心设计好课外辅导方案, 如实行优等生与学困生“结对子”帮扶;教师对学困生实行课外作业设计 (要有坡度性) ;有针对性地补课等。

关注学困生 篇9

一、造成出现英语学困生的因素

1. 学生因素

(1) 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英语学习越学越难。学生在独立背诵对话, 默写、记忆一些单词、词组和完成英语书面作业时, 感觉到难以完成学习任务, 枯燥无味。

(2) 许多学生认为学好小学英语不重要, 因为升入初中还要继续学。正因为学好小学英语没有成为他们的内在需要, 因而未能形成自觉学习的意向, 一遇到挫折就可能一蹶不振, 英语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3) 一些学生认为小学英语内容简单、易学, 很多学生是边学边玩, 兴趣看似浓厚, 但是放学回家后, 在没有家长监督和指导的情况下, 很少主动学习英语, 过度玩耍, 缺少回忆、记忆所学的英语知识的过程。

(4) 有些学生其实很想学好英语, 但是由于自身缺少学习方法, 所以单词死记硬背, 句型生搬硬套。在学好英语的同时也需要学生自己有好的学习方法的积累, 课前要学会自己预习, 课后要学会自己复习。

2. 教师因素

(1) 忽视了学生是初学者。小学阶段, 教师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不能依据教学要求, 让每一位学生在语言教学情境中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培养学生学会在听说中读写出英语信息, 在活动中表演英语节目或看英语节目, 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而是刻意提高教学目标, 学习要求太高、太多, 学生学完一节课, 只能机械记忆词汇知识, 学生的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 缺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和主动思考的热情。

(2) 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失去英语学习的兴趣, 学生认知能力难以跟上, 如教师让高年级学生自主阅读短文, 体会某些单词的语境意义, 有一些学生不能与教师配合, 也缺少合作学习的方法。教师缺少对学生个别学习方法的指导, 导致了很多学生不能完成教学任务, 也就逐渐失去了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3) 忽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学困生缺少学习主动性, 教师缺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思想, 往往只求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这样学生学习英语方法缺失, 学习没有自主性。

二、造成英语学困生产生的问题剖析

1. 缺失情感目标设计而引起学习效率低下

中小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受到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 如学习动机、态度、性格等。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发现, 既有毫无反应的学生, 也有似听非学或只听不写不说的。他们不能主动体会英语学习中的乐趣, 不乐于参与各种英语语言实践活动, 缺少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很多学生都希望老师更多地关注他们的课堂表现, 希望老师和同伴在小组活动时给出机会和时间帮助他们参与英语语言实践活动。因此, 教师应注重情感目标设计, 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 使他们树立自信心。

2. 缺失教学情境的创设而引起学习效果低下

现在很多课堂上, 教师为学生运用语言创设更加真实的语境, 课堂上生生、师生互动形式丰富, 大大增加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和频度。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发现有些教师不能积极使用实物、图片、投影片等各种教学辅助媒体, 让学生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等活动中, 回忆已有的知识经验, 学习领悟新的语言知识。因此, 教师应尽量为学生提供在语境中理解、运用语言的机会。

3. 淡化了备课要求而引起课堂教学效果降低

实现有效教学, 要求教师基于学习者特征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设计适合自己和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案。而在教学工作中, 教师很少阅读、领悟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设计违背教学要求, 教学活动设计游离教学目标, 更没有关注到不同学习经历、不同学习水平和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 缺少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问题的针对性学习方法的指导设计。因此,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 明确教学要求, 既要确定教学目标, 又要思考学生学习目标, 最好写好本节课堂教学设计。

三、解决学困生产生问题的对策与思考

1. 以年级教学为衔接焦点, 有效防止学困生产生

(1) 学习英语心理的衔接。随着年级的升高, 对学生中学习英语存在心理障碍, 不能仅仅依靠学生自己来完成, 而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让学生逐渐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了做到这一点, 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 全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仪表要规范, 精神要饱满, 表情要轻松愉快, 目光要亲切, 态度要和蔼, 举止要大方、文雅, 语言要纯正、地道、流利, 板书要规范、漂亮, 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

(2) 学习英语内容的衔接。教师应该根据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二级目标要求、教学进度, 以及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水平安排英语学习内容。在年级衔接教学过程中, 有效设计教学内容, 关注语言知识教学中的三个关键点, 为学生的英语学习逐步打好基础。

(1) 语音衔接。语音是英语教学的起始点, 如果学生语音基础不扎实, 仅仅借助汉字或想象出来的符号记忆单词, 缺乏对单词音、形内在联系的思考, 就会导致记忆单词困难, 无法自主地进行英语学习。二级语音目标要求是:正确读出26个英文字母;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了解单词有重音, 句子有重读;了解英语语音包括连读、节奏、停顿、语调等现象。

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要求, 要学好语音, 必须要求学生正确读出26个字母。小学三年级是英语教学起始年级。如教学《牛津初中英语》 (译林版) 3 A Unit Seven Look, read and write时, 在教会学生书写Aa、Bb、Cc、Dd这四个字母的同时, 要让学生看着字母名称读出并会发音方法。因而, 在进行字母朗读操练过程中, 让学生掌握字母名称的发音方法, 为学生在今后英语学习过程中能学会看音标、拼读单词, 再到朗读词组、句子。

(2) 词汇衔接。语言离不开词汇。在语言学习过程中, 词汇教学方法的好坏, 直接影响学生词汇量的多少, 从而影响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二级词汇目标要求是:知道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知道要根据单词的音、义、形来学习词汇;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并能初步运用400个左右的单词表达二级规定的相应话题。

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要求, 在词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观看录像、实物、图片、投影片等, 激活学生的英语思维, 根据单词的音、义、形来学习词汇, 领会词汇的意思。如教学《牛津初中英语》 (译林版) 5 A Unit Two Look, read and learn时, 围绕单元话题和学生进行对话交流, 然后呈现一幅新家图片, 接着谈论图片。T:What do you see?Ss:… (a bed, a sofa, a telephone, a lamp…) 。按照学生的知识水平, 可以用汉语或者英语说出英语词汇, 接着引导学生看单词音标拼读单词, 进行语调操练, 让学生在操练中领会词汇的意义。这样, 能有效地促使学生记忆单词, 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的热情, 降低新内容的难度, 进而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3) 语法衔接。语法是语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 是人们在进行语言活动时应该遵循的法则, 是将词汇系统、有机地结合成句子、文章的关节点。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要求, 学习语法知识必须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语法项目的意义和用法。因而采用对话活动方式教学语法,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英语语法知识的学习动机, 能促使学生学会在情景中有效地运用语法知识。如教学《牛津初中英语》 (译林版) 4 B Unit Three What’s your job?时, 采用与学生谈话式让学生认知人称代词主格及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单数或复数形式, 教师可使用Power Point, 第一步呈现一幅34岁的男警察图片, 接着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he, his”。T:What’s his job?S:He’s a policeman.T:How old is he?S:He’s thirty-four.。第二步呈现一幅23岁的女警察图片, 交流“she, her”。T:What’s her job?S:She’s a policewoman.T:How old is she?She’s twenty-three.教师采用对话活动方式进行语法教学, 让学生进行大量口头和笔头的操练, 学会在情景中理解运用体会语法的表意功能, 灵活运用语法知识, 为学生进一步的英语学习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3) 学习英语习惯的衔接。学生有了一心向学的好习惯, 就能充分利用时间, 积极调动潜意识, 日积月累, 让时间转化为知识、知识转化为智慧。教师应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英语习惯。

(1) 积极参与。教师应鼓励学生养成积极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学唱英语歌、做英语游戏、轮流在黑板上做练习等英语学习的良好习惯。养成早上朗读英语、晚上默读英语, 积极主动回忆、记忆所学英语语言知识的好习惯。

(2) 认真听讲。教师应教会学生认真听课, 记好笔记。养成课后整理笔记、及时复习、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好习惯。

(3) 积极思考。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的好习惯。养成课前找出问题, 课内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 课后思考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4) 学习英语方法的衔接。教师备课时要针对教学内容的难度, 蹲下身来看学生, 多思考学生能否听懂、学会, 有效设计教学方法, 进行科学的、适当的引导。积极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的心理障碍, 在课堂上鼓励他们大胆体验、实践语言, 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进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1) 学会记忆单词。教师应教会学生运用音、形、义方法学习和记忆单词。同时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由旧词引入新词, 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在高年级的教学中, 要让学生在阅读文本内容过程中理解、记忆词汇知识。

(2) 学会自主听读。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听读教材内容, 学会预习内容, 学会跟着录音朗读、背诵课文, 阅读课外有趣的读物。

(3) 学会经常交流。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机会, 进行师生交流、生生交流, 在学习小组内能积极与同伴交流, 努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

2. 面向全体学生,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效性

(1) 认真钻研教材, 细心分析学情。认真学习课程标准, 牢记新课程理念, 吃透教材, 领会其意图。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及认知规律和教材的特点出发来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 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 实施分层次教学、分类指导, 以达到有效减少学困生产生的现象。

(2) 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加强语言技能训练。面向全体学生, 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好教学活动, 为各个层次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 树立他们英语学习的信心。在教学活动中, 根据目标和要求, 着力对学生进行“双基”能力训练, 进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在教学中, 除了关注本课堂教学中的不同层次的学生, 还要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 因此, 低年级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中年级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高年级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3) 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以达成教学目标。以课时为单位, 编写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要求明确, 要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 有利于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教案设计中“教学过程”用“两分法” (教法、学法) 备课, 提倡用“教学软件设计”及“三分法” (教法、学法、想法) 备课, 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能力。主要教学环节和学生活动的设计, 应有学习习惯和方法培养提示, 课堂小结应有当堂应用练习反馈的设计。

关注学困生 篇10

一接班, 发现问题严重。首先, 排座位就遇到许多阻力, 来自不同小学的学生仍希望和自己的老同学坐在一起。如果完全依着学生, 课堂纪律必将无法保证。我便找到不遵守安排的学生, 跟他们交流沟通, 直到他们听从安排为止。班级考勤规则要求学生在早读铃响之前到校, 全班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 只有L、D等几个学生有时迟到, 于是我在课间休息时找到他们, 问他们迟到的原因, D说他睡觉睡过头了, 我又进一步问道:“你的父母为什么不喊醒你?”他说父母每天都很早去上班, 他们出门时, 他还在熟睡中。当我得知他家的这些情况后, 我就让他买个闹钟, 提醒他按时起床。他逆反地说他家穷, 买不起。我明知他撒谎, 为迟到找借口, 就故意说:“那好, 我每天6:30分打电话到你家, 让电话铃声吵醒你, 等你接了电话我再放下电话。”他听我这么一说, 语气变得很谦虚地说:“老师, 你不用往我家打电话了, 我再也不会迟到了。”谈到这里, 我就说:“可以, 我今后会多多地关注你的。”据我观察, 这个学生以后真的没有迟到过。

L是班里长得最帅的男生, 他衣着整洁, 爱干净。上课的时候, 他会时不时地拿出一面小镜子照一照, 很自恋。有一次, 我教完一篇阅读课文后, 想检查学生们是否理解了, 就针对课文在黑板上写了三个问题, 要求学生们在课文里仔细地找答案。五分钟后, 我点了L起来回答这三个问题, 他支支吾吾地一直答不出。这时, 我并没有为难他。示意让他坐下, 点了另一个学生来回答。下课后, 我走到L的座位边, 他看见我来了, 立刻从抽屉里拿出那面镜子交给我。我并没有去接他的镜子, 只是问他:“上课时, 是听讲重要还是照镜子重要?”他说:“是听讲重要。”我说:“那好, 既然你知道是听讲重要, 我希望你今天放学后, 把镜子放在家里, 每天照好镜子来上学, 好吗?”他爽快地说:“好。”我也高兴地说:“那么, 以后就看你的表现啦, 你表现好, 一定会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关注英语学困生,提高学习效能 篇11

关键词:学困生学习效能

一、引言

(一)问题的出现

英语是一门外语,学困生较其它学科都要多。学困生根据其成因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智商偏低形成;另一种是非智力因素而形成的。本文所指的是后者。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他们没有正确地积极地对待学习,在心理上,在学习态度上,甚至在人生观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夸美纽斯认为,“教导的方法应该减轻学习的苦楚,使学生在功课上不受任何障碍或耽误他们的进步。”

(二)问题的思考

由此看来问题出在教师,虽然教材难教,但教法上也得要想出某些新的教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笔者从班级中的学困生那里去寻找学业困难甚至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学习被动,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②对英语学科感到畏惧,缺乏自信心,容易否定自己。③意志力薄弱,遇到失败挫折,就轻言放弃。

通过对他们的调查了解,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导致他们学业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关键问题就是学习效能感低下。学习效能指的是个体的学业能力信念,是个体对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是自我效能在学习领域的体现。它有以下几个功能:

1.学习效能感决定学生对学习活动的选择,以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学习效能感高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在困难面前能够坚持到底;而学习效能感低的学生则相反。

2.学习效能感影响学生面对困难的态度。学习效能感高的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并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而学习效能感低的学生在一点困难面前就害怕、退缩、不敢尝试、轻易放弃。

3.学习效能感影响学生学习活动时的情绪。学习效能感高的学生热情、开朗、情绪饱满,充满信心,能充分融入各种学习活动;而学习效能感低的学生充满恐惧与焦虑,甚至封闭自我,不愿做出任何努力。

基于此笔者可以认为,在学困生中普遍存在学习效能感低下。培养与发展学困生的学习效能感是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特别针对农村初中生来说更为重要。

二、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英语自我效能感的主要策略

⑴改善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

面对学困生,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使自己树立“所有的学生都能教好”的意识,充分相信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在充分考虑学生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提出适度要求,用自己的信念去鼓舞学生获取进步,这是做好英语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前提。如果老师对这些学困生不理不睬,冷漠他们,他们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感到孤独无援,对学习彻底丧失信心,没有学习的动力,最后厌学,弃学。因此,笔者总是抽空在课间或课后常与他们聊天,多谈谈学习上的方法,谈谈他们的自己的希望和爱好,以及老师对他们的期望,让他们知道在老师的心里从没放弃过他们。

⑵树立信心,正面激励。

我们知道,学困生大多因为学习成绩差而自卑,或自暴自弃。我们英语教师要帮助他们找回失去的信心。让他们快乐自信地学习英语。因此在课堂上,笔者有目的,有意识地与学困生接近,多一些机会让他们参与课堂教学。每次碰到简单,易回答的问题,让他们来回答,回答错了,也不予批评,只要有一点对,就加以肯定,及时鼓励。由于老师创造条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不断地肯定自我,从心理上让他们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乐观的态度。

⑶设置恰当的目标,体验成功。

一般来说,成功的经验会提高效能期待,而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因此,增强学生成功的体验会随之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相反,不断地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失败,学生就会变得不自信,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所以说,我们应该注意对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给予难度不同的题目,或提出难度不同的要求,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教学实践中我首先针对每个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各自的目标分数。起初,每个学生的“目标分数”是一个范围,以学生在历次考试中的最高成绩为中心,上下浮动3分。如学生A历次考试中的最高分为50分,那么他的目标分数是47-53分。之所以规定一个范围,是为了平衡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偶发状况。对于完成目标的学生,笔者除了语言的表扬外,还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如果学生在考试中达到了目标分,就可获得一个笑脸,一个笑脸在全班的周考评中可以加5分。如果在考试中超额达到目标,那就可以获得多个笑脸,在周考评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加分。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在考试中没有达到目标,笔者不会进行批评或惩罚,而是鼓励他们坚持努力。当然学生的目标分要适时调整。如果A学生连续三次达到目标分47-53分,那么就把他的目标分提高到上一个档次50-56分,基本以3分为一个档次;相反,如果学生A考试连续三次都未能达到目标分,笔者就会与学生A共同制定一个较低的目标分,这个目标分一定是A学生能够接受,但同时又不能低于他历次考试的最低分数。适时地调整目标分是为了让学生真正体验“跳一跳,摘果子”的成功感。

⑷结对学习,互帮互助,唤醒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

我经常这样对优秀生讲:“大家有缘成为同学,应当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包容。每人都有自己的特长。虽然在学习上他们帮不了你,他们比你的学习成绩要差,但说不定在其他方面,他们比你强,有时你可能还要向他们讨教。”优秀生同意笔者的观点后,我让他们在我列出来的学困生的名单里去挑出他们愿意帮助的那位朋友。被帮助者由于平时学习时,感到孤立无助,现在优秀生的帮助犹如天降神兵,心里十分快乐,欣然接受优秀生的无私帮助,学习上进步很快,同时每对帮助者之间似乎也产生着暗暗地竞争。班级里的学习氛围也改变了,学习的劲头也足了。当然在结对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注他们互帮互助的情况,不能让结对学习流于形式。要适时地指导优秀生该如何帮助他们,指导他们方法。同时,也要求学困生要谦虚好学,更要懂得感恩,努力与优秀生建立良好的友情,进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⑸联系家长,互相了解。

笔者一直认为教育教学是互动的,互长的,如果只靠教师在校教的话,哪怕他使出各种解术,学生方面不配合,也许收效还是甚微的,关键是学生是否在家里能做到认真复习。

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生源大多来自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家长为了生计拼命干活,根本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业成绩。更不用说让他们主动联系教师,关心孩子的在校情况了。而有的学生回家还要帮忙带弟妹,做家务活等。

于是笔者特意把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的父母联系方式记下来,常常以短信的方式主动地与家长联系,家长们也及时了解到了自己子女在学习上的真实情况,这样教师与家长可以共同努力,帮助孩子克服连他自己可能都不知道的很多缺点,逐渐地改进,慢慢地进步。

⑹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

美国心理学家海德认为人们会把行为归结为内部和外部两种原因。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如努力、兴趣、态度等;外部原因是指行为者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如任务的难度、与运气等。归因不当是导致学业不良,学习效能感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消极的归因模式,如题目太难,运气不好,没能力等。积极的归因模式,如个人学习不够努力,态度不端正等。一个人的归因模式是可以改变的。消除学生消极的归因模式,帮助建立积极的归因模式,对发展学生的学习效能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我们要帮助学业不良的学生全面分析学业失败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学业失败存在多种原因。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不完全是由个人能力问题导致的。例如,在一次期中考试中,B学生得了62分,我仔细检查了他的试卷,发现还有很多可以得分的题目,于是把他叫到办公室,帮他一起分析那些本该可以得分却失了分的题目是因为什么原因。如词汇运用10分,只拿3分。有一题的答案是American,他却写成了America;还有一题的答案是twice,他写成了twic;还有一个只需写一个单词cold,他却写成了have a cold。这几个题目如果稍微细心一点的话,就可以多取得3分,分失得相当可惜。我告诉他,下次考试,做题目的时候千万不能粗心大意了。与B同学类似的学生有很多,他们在学业中往往会遇到很多小挫折,有的学生会因此失去信心,我们需要善于观察和了解每个学生,适时给以鼓励,帮助分析失败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

三、结束语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要多了解学习效能方面的知识,做一个教学的有心人,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改善教学成效。并最终使学困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体验成功。

参考文献:

1.杨秀君,张丽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10).

2.刘伟芳, 葛明贵 学业不良学生学习效能感及其发展[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02).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关注学困生 篇12

下面就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关注学困生, 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帮助他们重塑学习的自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亲其师, 才能信其道, 要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 与学困生交朋友。实践证明, 小学生也往往会因为喜欢那位教师, 也就喜欢他教的那门学科。教师要尊重学生, 热爱学生, 关心学生, 了解并理解他们, 让学生感到有亲切感、信任感、期望感, 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 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 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使他们主动投入到主动学习的活动中来。

例如, 我班的周燕同学, 她的学习成绩比较差, 脑袋反应较慢, 常常为此感到自卑而缺乏信心, 但内心还是想把学习搞好的。于是, 我在课堂教学时特别地尊重、注视、宽容她, 常常用鼓励的语言评价她的发言, 哪怕是一次小小的发言, 让她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从而树立起主动参与学习的自信心。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强化的结果, 成功的奖赏会使学困生产生喜悦的情绪, 这种成功的喜悦又会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 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通过老师、同学的帮助和她的努力, 她的学习成绩有了一点提高, 课堂上有时也能大胆地发言。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为学困生创设能充分展示学习成功的机会, 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到成功之乐, 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积极参与到自主学习的活动中来。

二、关注学困生, 使他们享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在自主学习活动中要把学困生融合于各个学习小组, 使他们的学习得到帮助和提高。此外, 我们还要注意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 树立他们学习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努力使全体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全面提高学习质量。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 中等生能得到锻炼, 学困生能得到帮助和提高。因此, 教师在组建学习小组时, 就要有意识地把好、中、差三种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里, 每个学习小组只安排一个差生。对小组里成绩较好的学生, 老师要给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和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主动帮助学困生, 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 督促、帮助学困生主动积极思考问题, 对学困生的帮助要有耐心。教师又给学困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每次小组讨论、交流时必须发言。要防止小组讨论时优生发言、差生无言的局面。

要通过优秀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和行为, 学会交流, 增强合作意识, 来启发感染成绩差的学生, 让他们能主动地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及时改正缺点, 赶上优等生。这样, 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中既能感到有同学的帮助, 享受到集体的温暖, 又能使他们的学习得到进步和提高, 从而进一步树立起自主学习的信心。

三、关注学困生, 教师的教学重心要下移。

老师在课堂教学时除了面向全体以外, 还要特别关注学困生, 教学的重心必须向下移。

首先, 课堂小组合作讨论时, 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去, 特别关注学困生的思考、发言, 引导、帮助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倾听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想法。

其次, 小组合作讨论结束后, 在小组汇报时, 要把教学的目标直接指向学困生, 让他们代表小组来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并提问:“通过刚才的讨论, 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你为什么这样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有的学困生, 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想回答又怕回答时, 老师要给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你能行”的鼓励, 使学生的思维发生质的飞跃。这既能检查小组讨论的情况, 又可检查学困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对教师及时调控课堂有很大的帮助。

上一篇:旅游开发与管理下一篇:虚幻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