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起背景

2024-08-15

兴起背景(精选9篇)

兴起背景 篇1

一、狭义的“气象经济”概念

国际上商业气象服务起步于20世纪40年代, 随着科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气象服务需求的逐步增大, 商业气象服务也渐次向宽、广、深全方位发展, 20世纪80年代, 商业气象步入迅速发展的快车道。当“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正面提出后, 我国气象部门内部讨论过“气象经济” (MeteorologicalEconomy) 一词, 这是一个涵义远超“商业气象”概念的内涵丰富而深邃的概念。所谓“气象经济”, 目前业内 (气象部门和同好专家) 比较流行的看法是:靠气象科学技术影响和发展的那部分经济成分, 也可以通俗地说由气象信息产生的综合经济效益它的主要组成部分至少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气象部门利用气象预报防灾抗灾和气象信息延伸服务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维护国家安全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二是气象部门或其合作伙伴利用气象信息及其衍生服务通过市场化机制向特定组织或个人提供有偿服务的经济活动。这里的“利用气象信息及其衍生服务”包括气象部门有针对性的提供天气预报警报、气候应用分析、农业气象、人工影响局部天气、气象资料等多种服务活动, 以及一些媒体或服务商借助气象部门的合作, 主动进行的有偿传播深加工、精加工气象信息的服务活动。这里的第二个组成部分, 即是笔者所论的“商业气象”。

目前, 世界上多数国家按气象服务费用的支付属性将气象服务分为基本气象服务有偿气象服务和商业气象服务。基本气象服务指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密切的灾害性天气 (洪水、台风、海啸等) 预报、警报等气象服务;服务所需的费用由政府支付, 产品向公众提供;有偿 (或成本回收) 气象服务指利用基本气象服务所收集的资料和所生产的气象信息产品, 按用户的特定需求加工处理成其所需的气象信息产品, 由基本服务产品加工、生成满足特定需求的专门服务产品所需的“额外”成本由用户支付;商业气象服务指利用基本气象服务所收集的资料和所生产的气象信息产品, 按用户的特定需求加工处理成可使其获增值效益的气象信息产品, 用户需支付由基本服务产品加工、生成满足特定需求的专门服务产品所需的“额外”成本和相应的“利润”。

目前, 我国气象部门先按气象服务费用的属性, 将气象服务分为公益服务和科技服务, 再按气象服务的对象将公益服务分为决策服务和公众服务, 将科技服务分为专业服务、专项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公益服务中的决策服务是指为政府领导抗灾救灾、制定发展规划、组织经济开发和安排生产提供的气象服务;公众服务是指利用新闻传媒向社会大众提供天气预报等各种气象服务。公益服务的主要特点是信息高度共享, 一旦发布即为全社会所有人共享, 如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科技服务中的专业服务是根据国民经济如行业生产、经营活动趋利避害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不同需求, 提供的各类针对性的气象服务, 如对农业、交通、建筑等行业和部门的服务。专项服务是指为国家、地方某些重点建设项目以及重大政治社会活动所提供的针对性气象服务, 如北京奥运会气象保障服务、三峡工程气象保障服务等。综合技术服务是指各级气象部门发挥自身信息、技术、设备、科研和人才优势, 向社会提供的技术性的服务, 如避雷防雷工程设计、安装和计算机、通信技术开发等, 这类服务是气象部门向社会的科技辐射。目前国际上多数国家所论的“有偿气象服务”和“商业气象服务”, 以及我国气象部门目前划分的“科技服务” (专业服务、专项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 皆可归于“商业气象”一词的涵义。

我国气象部门之所以一开始就倾向于“气象经济”一词而没有选用“商业气象”一词, 既有当时改革的局限性进展在市场经济理论上的阶段性表述所限, 也有其不言自明的行业背景因素和未便明说的利益考虑。为巩固和扩大自身在政府系统和社会发展架构中的地位和影响, 为争取更多的公共财政投入和社会关注, 气象部门必然倾向于这种涵盖宽广、形象正面、能充分凸显气象部门不可或缺作用的“气象经济”概念, 而不宜也不愿选用涵义较窄、易发争议的“商业气象”概念。

应该理智而清醒地看到由于气象信息具有不确定性, 因而依据气象信息进行的决策在决策理论中属于不确定型决策。在这种不确定型决策下所获得的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是一个难度较大且又很专门的问题。气象服务经济效益评价不像做数学物理习题那样存在着确定无疑的答案以资对照”, 这正是为什么目前国内关于气象服务经济效益的评估理论和方法出现众说纷纭的原因之一。所以,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无法采用广义“气象经济”一词中“气象部门利用气象预报防灾抗灾和气象信息延伸服务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维护国家安全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这一层涵义来证己服人。在广义“气象经济”一词中的“气象部门或其合作伙伴利用气象信息及其衍生服务, 通过市场化机制向特定组织或个人提供有偿服务的经济活动”就是本文所论的“商业气象”, 可通过市场机制的精确衡量, 这样更易消弭歧义, 避开来自部门外的质疑和纷争。

目前, 社会各界 (包括新闻媒体) 这些年抱以浓厚兴趣并几番起伏、断续热论的“气象经济”内涵, 更多关注的可能恰是广义“气象经济”内涵中“气象部门或其合作伙伴利用气象信息及其衍生服务通过市场化机制向特定组织或个人提供有偿服务的经济活动”即本文所论的“商业气象”现象。非同道中人的芸芸众生恐怕不易跳出具体经济现象超然于国家宏观管理层面领悟“气象经济”———利用气象预报防灾抗灾和气象信息延伸服务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维护国家安全所取得的社会系统整体经济效益———这一层面的内涵。从此点观之, 本文所论的“商业气象”, 是广义“气象经济”的一个细分概念, 也可以称之为狭义的“气象经济”。

二、国民经济发展的应时之作

商业气象服务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率先在发达国家起步, 80年代以后在世界各国得到快速发展。它是气象信息固有的经济特性使然, 是各国因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气象服务需求倍增的新形势的必然结果。它有赖于科技进步的强力助推, 是伴随着信息经济的发展同历变迁和起伏的。气象服务不论采用何种形式 (如电视天气预报、电话天气应答、各种印刷品等) , 最终提供的都是“气象信息”。20世纪70年代以前, 信息服务以无偿为主, 70年代以后, 信息服务开始由无偿向有偿转变。1969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的主题即是“气象服务的经济效益”。1977年, 美国图书信息界经过激烈的辩论, 一度否决了《免费获取信息的决议》。尽管该决议经修改后最终仍获通过, 但这次否决表明传统的无偿信息服务的观点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1984年9月在荷兰海牙召开的第42届国际文献联合会上, 有偿信息服务获得与会代表的一致肯定, 商业气象服务的概念得到正面确立

近20多年来,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工业技术的进步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 气象条件的影响特别是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 人们对气象条件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视。同时, 雷达、卫星等遥感探测技术和高速通信技术在气象上的应用, 为及时提供准确、适用的气象资料和提高数据传输能力奠定了基础。大容量、超高速计算机和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 提高了数据处理、客观分析的自动化程度, 促进了预报水平的提高。这些技术手段的进步从硬件方面为提高气象服务水平, 特别是发展专业气象服务创造了条件。所以, 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为气象服务商业化提供了基本条件。

许多国家政府出于国内政治和经济的压力, 纷纷出台结构调整和政府机构瘦身的政策, 大力紧缩公共开支, 公益性事业 (包括气象部门) 的经费被大幅度削减。许多国家气象部门依靠单一国家拨款投资已难以为继, 被迫纷纷开展商业化气象服务。各国商业气象服务的发展过程表明, 国家气象部门开展商业气象服务的直接原因多与政府部门减少气象经费有关。如美国规定政府气象部门只开展基本气象服务, 日本规定私营气象公司可以为各级政府及有关行业提供防灾气象服务等, 实际上都是为了限制政府气象部门的规模不至于过大而采取的。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由里根总统签署法令, 将美国海洋大气局的国家环境卫星局私有化, 新西兰将国家气象部门改组为气象公司, 英国气象局通过建立“交易基金”实行自收自支等。受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对气象服务总需求的牵动和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精细化的迫切要求, 各种类型和性质的气象服务得到迅速发展。现在从海上石油开采、远洋航行到城市规划、工业布局, 从工程设计、设备安装到农业生产、畜牧养殖, 各行各业都对气象服务提出了各自的多种需求。具有信息服务特征的气象服务在满足市场需求的进程中亦日趋成熟, 其商业性服务发展势头为许多国家看好。气象部门以商业化形式开展的气象服务, 以及以私营方式开展的气象服务也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美国的一些分析指出, 大量工业生产对气象条件的敏感性起因于原材料的质和量、生产和作业的工艺过程、劳动场所的环境质量等。气象部门在努力按照各行各业的各种需求提供服务的同时, 不仅促进了气象服务领域的开拓, 而且促进了气象服务向专业化发展。气象服务商业化就是在气象服务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我国商业性气象服务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 气象有偿服务发展到一定程度和近年来国际商业性气象服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开始的。在我国引入市场经济体制后, 各种制度的积累性效应随改革的递进开始在我国气象信息业发挥作用。为维护我国气象信息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通过市场化的模式减轻气象信息业对国家过分倚重的局面, 便显得顺理成章。在我国加入WTO前后, 我国的气象信息业又面临必须服从“竞争法则”, 在同其他国家的气象经济关系调整中保持竞争优势的严峻态势。这些因素都促使我国气象服务的某些部分加速了其商业化的步伐。1985年以前, 我国气象部门一直免费提供气象信息服务, 提供服务的资料、预报、情报等气象信息产品, 基本上是已开展业务的直接产品, 如中期、短期天气预报, 雨情 (旱情) 分析等。1985年中央作出逐步推行有偿服务的决定, 积极开拓信息市场, 我国气象部门开始发展专业有偿气象服务, 对农业、交通、建筑等各行业的企事业单位要求提供的专门气象服务开始收费, 服务对象涉及农业、渔业、水利、铁路、交通、粮油储运、钢铁、电力、盐业、港口建设、海运、砖瓦生产等行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 各级气象部门除继续开展专业有偿气象服务外, 还发挥自身信息、技术、装备、科研和人才优势, 向社会提供技术性的服务, 如避雷防雷工程设计、安装和计算机、通讯技术开发等。除了各级气象部门凭借其特有的气象设施、气象信息、专业人才等资源优势开展有限的商业性气象服务外, 受国际商业性气象服务影响和启发以及我国商业性气象服务市场潜力的巨大诱惑, 社会上对气象服务市场化的呼声日渐强烈, 民间资本在探寻新投资领域的过程中也萌生了进军商业性气象服务的欲望和动机, 这又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商业性气象服务市场的逐步放开和繁荣。

三、发展的阶段性及其进展脉络

目前, 国际上商业气象服务的运作方式大体可归为四类:一是国家气象部门不开展商业气象服务, 由私营气象公司开展, 如美国、日本等国;二是国家气象部门开展商业气象服务, 与私营气象公司竞争, 如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三是国家气象部门改组为气象公司, 整个国家的气象服务商业化, 如新西兰;四是国家气象部门主要从事公益气象, 同时又近乎垄断商业气象服务, 但其服务水平和社会整体商业气象发展水平又相当低, 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各方精细化的气象需求矛盾较大, 如中国。综览国外气象服务发展现状, 其商业性气象服务呈现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受本国经济和公共管理体制变革的影响, 气象部门出现经费不足或者政府部门减少了对气象部门的财政投入, 使得开展商业性气象服务的国家气象部门不断增加, 有的国家气象部门甚至转为商业性气象服务公司;二是随着商业性气象服务需求的倍增和日益精细化, 越来越多的国家允许私人气象公司提供商业性气象服务, 与国家气象部门开展竞争;三是商业性的气象服务公司普遍采取集约化、规模化方式运作, 以获取高额利润;四是商业性气象服务正在不断向其他国家进行渗透由为本国服务延伸到国外服务市场跨国经营气象服务产品及技术。

再纵观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气象服务商业化的发展历程, 可以看到商业气象发展历经了三个依次渐进的阶段:草创阶段 (萌芽时期) ;拓展阶段 (热身发力时期) 和拓展阶段 (热身发力时期) 。根据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比照, 我国的商业气象服务还处在草创阶段 (萌芽时期) , 近年来开始显现拓展阶段 (热身发力时期) 的些微迹象;澳大利亚和欧洲一些国家的商业气象服务已进入拓展阶段 (热身发力时期) , 美国、日本、新西兰、英国的商业气象可以说已开始具备蓬勃生长阶段 (活力四射时期) 的特征。这里仅对各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应国家的进展脉络做一些介绍。

(一) 草创阶段 (萌芽时期)

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国家气象部门完全靠政府拨款支持, 以开展公益气象服务为主要任务, 专业有偿服务处于次要或从属的地位。专业服务的收费属于补偿性收费, 没有严格的成本核算, 一般由双方协商确定。收取的服务费上缴财政, 工作人员属于政府雇员。专业服务的产品主要是常规的资料、预报、情报, 一般是使用公益服务产品略加改动或直接向专业用户提供。专业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本国范围内的用户。个体或私营气象服务公司开始出现。在这一阶段, 包括公益气象服务和专业有偿气象服务在内的整个气象服务, 一般是基本气象业务的自然延伸。

(二) 拓展阶段 (热身发力时期)

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国家气象部门仍靠政府拨款支持, 但支持力度因政府公共开支的增多而被迫减少。气象部门便转而在开展公益气象服务的同时, 积极开展有偿气象服务和发展纯商业气象服务。有偿气象服务收取由公益服务产品加工、生成以满足特定需求的专门服务产品所需的“额外”成本, 纯商业气象服务收取“额外”成本和相应的“利润”, 服务的成本有严格的成本核算。收取的服务费用上缴财政, 工作人员属于政府雇员。服务产品专门按用户要求加工生成, 不再直接使用通用的公益服务产品。除直接提供资料、预报、情报等专业产品外, 气象咨询服务开始发展。服务对象不再限于本国范围内的用户, 开始向国外开拓市场。个体或私营气象服务公司在参与气象服务市场竞争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在这一阶段, 随着服务的发展, 包括公益气象服务、专业有偿气象服务和纯商业气象服务在内的整个气象服务, 已经成为与基本气象业务并列的一项业务工作。

(三) 蓬勃生长阶段 (活力四射时期)

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纯商业气象服务和必须由政府拨款支持的公益气象服务、专业有偿 (成本回收) 气象服务分离。或者是国家气象部门只开展公益气象服务和专业有偿气象服务纯商业气象服务由私人气象公司承担, 如美国等;或者是公益气象服务、专业有偿气象服务和纯商业气象服务分别由不同的机构承担, 如新西兰, “国家水和大气研究所”负责进行政府资助的有关气象及水文、海洋、生态的基本研究以及这些领域的有偿咨询服务, 同时负责收集和存储气候资料。而“新西兰气象服务公司”则负责按纯商业运作方式为政府、民航和军航、媒体和公众等提供气象服务。公益气象服务、有偿气象服务和纯商业气象服务都进行成本核算, 差异只是具体核算项目的多少和是否计入相应的“利润”。服务产品专门按用户要求加工生成, 气象咨询服务在商业气象服务中占有重要比例。国家气象部门和私营气象服务公司的商业气象服务向全球化发展。在这一阶段, “外包”等形式的采用使得商业气象服务进入了气象基本业务和基础设施领域, 基本业务已成为整个气象服务的基础工作。

四、西方国家商业气象的发展脉络

(一) 美国商业气象发展脉络浅析

美国的私营气象服务起步于20世纪40年代。1940年, 美国农业部长任命的1个“天气与私人天气预报服务关系委员会”在为其准备的报告指出:“专门的局地的天气预报对许多公用事业和工业组织有实质性的作用, 为休闲活动服务的专门预报也是公众兴趣所在, 天气局不可能为公众中所有有专门兴趣的群体提供这种详细和连续的服务。私营气象学家或组织应与天气局合作开发作为公共机构的天气局不应做的专门服务”。二战结束后, 为使退伍的气象军官有事可干, 美国气象局无偿为他们提供气象资料, 让他们从事商业气象服务。当时美国天气局本身也开展收费的专门服务。1954年商业部长任命了1个咨询委员会协助天气局制定了鼓励发展私营气象服务、取消对接收资料的限制, 天气局并从收费的专门服务领域撤离的计划。1977年, 国家海洋大气局颁发了关于产业气象学的指令, 要求所属各单位给予私营气象部门适当的支持。同年, 天气局设立了“产业气象特别助理”, 负责处理天气局和私营气象部门的联系。自此, 美国私营气象公司发展迅速。

1983年以前, 私营气象公司接收天气局的气象资料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1990年“预算调解法案”要求, 除天气警报和监视、依据国际协议提供的环境资料和情报产品、向非盈利机构提供的环境资料和情报产品以外, 海洋大气局提供环境资料和情报产品应按公平的市场价格收费。

目前美国大约有300家私营天气预报公司, 小到个体开业, 大到拥有上百名气象学家。其中, 美国阿姆斯风险管理决策公司1996年被评为全美第40个发展最快的公司。该公司1988年创建于美国加洲的斯坦福大学并加盟摩根集团现有职员总数300多名。

(二) 日本商业气象发展脉络浅析

日本的商业气象服务起步于20世纪50-60年代, 8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1992年3月, 日本气象审议会发布了第18号通告———“关于适合高度信息化社会的气象服务方式”。指出:面向信息化社会, 私营气象服务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私营气象服务公司可以成为局地天气预报服务中心, 提供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天气预报、闭路电视等新媒体所需的附加价值的气象信息。1993年5月, 日本对“气象业务法”作了修改, 规定日本气象厅所收集、保存的各种气象资料和信息必须向私营气象公司提供。1994年6月日本气象厅成立“民间气象业务支援中心”, 负责向私营公司提供气象资料和信息, 以及实施“气象预报士考试、认证”。日本气象厅总务部现设有“产业气象科”, 负责对从事商业性气象服务的私营气象公司进行管理。管理的主要手段是:颁发“预报业务许可证”和实行“气象预报士 (即可以从事商业性气象服务的人员资质) 考试制度”。

截止到1998年1月, 获得日本气象厅颁发的“预报业务许可证”的私营气象服务公司已达39家。其中1986年成立的日本天气新闻公司目前有职员770人, 年营业额达300亿日元。

(三) 英国商业气象的发展脉络浅析

1996年4月1日起, 英国气象局不再是政府的财政拨款单位, 全部经费自收自支。主要的经费渠道, 一是商业气象服务收入, 占总收入的15%;二是交易基金 (Tradingfund) , 即由政府相关部门支付的气象服务经费。政府规定这些部门只能使用英国气象局的气象服务, 不能自行要求私人气象公司服务。核算这些部门应付的气象服务经费中, 除了服务的直接成本外, 还包含一定的气象基础设施的建设费和维持费用在内。

目前英国气象局的商业气象服务占英国整个气象服务市场的70%, 其他30%为私营气象公司占有。英国气象局设有专门的商业和产业部, 负责气象服务产品的市场开发和销售。

(四) 新西兰商业气象的发展脉络浅析

20世纪80年代, 由于政府投资压力的增加, 政府致力于将原来由政府支付费用的“专门服务”改为由用户支付费用。因此, 着手将一些原来属于政府的服务部门转为自主和自给的机构, 同时对公费资助的科学机构进行改革。加之气象服务已加入无调节市场中的商业竞争, 1992年7月新西兰气象局被改组为2个国有机构。一是“国家水和大气研究所”, 负责进行政府资助的有关气象及水文、海洋、生态的基本研究, 并担负前述领域的咨询和研究。收集和存储气候资料也是它的职责二是新西兰气象服务公司负责气象业务, 为政府、民航和军航、媒体以及公众等3类主要客户提供气象服务。目前, 新西兰气象公司设有3个服务实体:一个负责国家天气气象业务;一个负责航空服务;一个负责信息服务, 主要是向媒体、工业和大众传送气象产品。经过几次压缩, 气象公司的工作人员到年底时为人

兴起背景 篇2

但若将后者的影响简单归咎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自然反应,如“人均GDP发展水平关键期”或基尼系数的影响,而不深究其背后机理,就易于成为转移责任的托辞。

实际上,社会经济转型对民众抗争的影响,系通过“决策机制”、“政策执行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和“权利救济机制”的相互作用而发生。

社会转型中国家改革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体制本身,起到了“动员”社会矛盾、推动冲突转型乃至升级的重要作用。

换言之,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如果能及时校正相关政策和调适机制,那么,民众抗争行为应可降到尽量低的程度。

关键词 抗争政治 社会转型 结构分析 政策机制 国家体制

对近十余年来国内民众维权表达与抗争冲突形势的变化,笔者主张以“抗争政治的来临”来表述。

①对这一形势的变化,若从民众角度进行发生学解释,至少应考察两个层面的理由:一是抗争事件和行动的发生理由与背景;二是民众组织或参与抗争事件和行动的理由与背景。

前者的分析单位通常是“事件(案例)”,考察单个或成批的抗争事件为何会发生;后者的分析单位是行动者如个人或组织,考察他们为何会发起或参与抗争事件。

前种解释侧重事件背后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的结构性影响,可称为结构主义的视角;后一解释则侧重行动者的心理动机、情感和理性算计等方面的因素,其理论主张更为多元化,包括心理学、资源动员、建构主义等理论视角。

实际上,这两种理论解释之间是“见物”与“见人”、或“森林”与“树木”的关系,各有其优劣。

仅注重前者,就难免只见物不见人、或只见森林不见树木;仅注重后者,则反之。

旅美华裔学者苏阳教授在与笔者数次交流中,特别强调结构解释对于当下中国抗争政治研究的极端重要性。

笔者深以为然,不过还是希望能将前述两种理论视角结合起来,对国内群众性事件和抗争政治进行较为全面的理论解释。

限于篇幅,本文拟集中运用结构主义视角,解释当下国内抗争政治的兴起。

为此,本文将首先简单地讨论结构主义的理论视角及其局限,然后将提出一个有关社会转型通过四种机制而影响民众抗争行动的解释框架,再借助实证资料从宏观角度重点考察利益与政策因素发生作用的机理,最后应用前述利益与政策机制来解释12个深度案例,亦即通过这些案例来验证本文的解释框架。

结构主义视角及其局限

民众抗争和社会革命何以发生?众所周知,西方古典社会科学曾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对此进行解释。

其中,集大成者当属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理论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设的矛盾运动出发,认为其矛盾运动必将导致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进而导致阶级关系的冲突化,即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

这一理论影响极大,曾长期主导有关社会冲突和革命的理论解释。

直至20世纪60年代,摩尔在《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中仍然强调农业商品化对阶级和阶层关系变化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国家革命和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

沃尔夫的《20世纪农民战争》也强调“资本主义入侵”对所在国家阶级阶层关系的影响,从而导致农民战争。

19世纪法国的两位著名思想家杜尔凯姆和托克维尔,则强调社会变迁或社会结构中其他因素的.作用。

在《自杀论》中,杜尔凯姆提出“社会纽带”理论,认为社会变迁将冲击传统的社会纽带和社会平衡,从而导致民众行动失范。

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托克维尔则十分重视法国传统社会阶层关系的解体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尽管古典理论家所强调的重心并不一致,但他们都认为,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变迁,将导致社会阶级阶层关系的变化,进而带来社会(阶级阶层)冲突甚至革命。

应当承认,对于巨变中的社会来说,结构主义的理论视角具有强大的解释力。

在这种社会,民众抗争事件之所以在各地普遍发生,就应当有超出任何特殊性解释的一致性背景,即其共享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中的结构性因素。

但是,结构解释仍有其不可忽视的局限性,它并不是影响民众抗争行动的唯一变量(或其充分必要条件)。

以中国为例,如果强调体制转型的结构性因素是影响民众抗争行动的唯一变量,那么,就应出现如下情况:所有下岗而生活困难的工人,所有负担加重、生活困难的农民,换言之,所有在社会改革与变迁中有过利益受损、或不公待遇的群众,均会起来抗争。

但是,真正组织和参与抗争行动与群众性事件的民众,实际上总是上述民众中的一部分。

那么,为什么仅仅是部分民众而非全部民众会组织或参与集体抗争呢?很显然,这就超出了结构主义理论的能力所及。

正如赵鼎新教授所指出的那样,这一理论对从社会变迁到社会运动或革命真正发生之间的许多其他机制(像反抗者的组织能力、国家对反抗运动的镇压能力或制度化能力等等)往往忽略不计。

实际上,社会变迁是导致社会运动或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从社会变迁到社会运动或革命之间还有许多其他中介因素在起作用。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32页。

这就需要有更深入的相关中观和微观机制的研究和解释。

换言之,这既需要细化以宏观分析著称的结构视角,也需要有另类的视角如“行动者视角”的研究。

西方学界的社会心理理论、资源动员理论、政治过程理论与社会建构理论便应运而生。

学界有关国内社会冲突和抗争的理论解释,既有强调结构性视角的分析,如强调乡村社区内部的紧张,包括干部贪腐、乡村决策不民主、干群关系紧张等因素对农村冲突的影响,见Bernstein,T. and Solinger D., The Peasant Question for the Future: Citizenship, Integration, and Political Institutions, Paper prepared for the conference, “China and World Affairs in 2010,” the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Stanford University, 1996, April 25~26;李连江、欧博文:《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载吴国光编《九七效应:香港与太平洋》,香港:太平洋世纪研究所,;于建嵘:《利益、权威和秩序——对村民集体对抗基层党政事件的分析》,《中国农村观察》第4期。

或者,强调乡村社会“非正式制度”遭到冲击、“社会流动”扩大对农村稳定的影响,见党国印:《非正式制度与社会冲突》,《中国农村观察》第2期;赵树凯:《社会冲突和新型权力关系——关于196封农村来信的初步分析》,《中国农村观察》第2期。

也有强调行动者视角的解释,如强调“相对剥夺感”对农村冲突的影响,见张厚安、徐勇:《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武汉出版社,1995年。

但也有研究者力图将两者相结合进行综合性解释,王国勤:《“集体行动”研究中的概念谱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5期。

如邹谠的“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或“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分析,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

刘能的“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框架,刘能:《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开放时代》第4期。

赵鼎新的“社会变迁-社会结构-话语分析”模型,赵鼎新:《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评述——站在中国的角度深思》,《社会学研究》第1期。

冯仕政的“结构-机制-行动”解释模式,冯仕政:《单位分割与集体抗争》,《社会学研究》20第3期。

以及笔者以利益、观念与组织、政策与体制等面向的“结构-行动者”解释。

叶凯、肖唐镖:《厂民关系的历史变迁:一种影响农村稳定因素的分析——侧重于制度分析与行动者分析相结合的解释》,《中国农村观察》20第3期;肖唐镖:《社会稳定格局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以近30年来农村稳定为例》,《学习与探索》第2期。

兴起背景 篇3

[关键词]微博兴起背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挑战与应对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网路媒体以及新型的网络社交服务方式,具有强大的功能来满足大学生的自我发展需求,微博也逐渐通过散播海量信息的方式来获得大学生的青睐。微博在传播相关信息的过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信息传递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笔者将根据相关工作经验,探讨微博兴起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方案。

一、微博的兴起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性

新兴媒体的兴起总是能够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引起广泛关注,严重点会改变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以及行文习惯,其中微博的主要功能在于此。但是,微博的发展却并没有产生温暖人心的效应,反而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了挑战。

1.微博信息内容的广泛性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偏差

由于信息内容的海量以及复杂,信息传播的空间限制被打开,所以一些不合法以及不健康的信息也充斥在门户网站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高校不能够像初高中阶段一样牢牢的管住学生,进行有效的监督,高校教师只能够有意识的避免不合法以及不健康的信息出现在大学生的视野中,因此高校教师也难以扮演好相关角色,无法完全把不合法以及不健康的信息消除在大学生的视野范围之内。大学生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里获取相关信息,但是却很难对信息进行辨认与排除,往往会出现人云亦云的情况。根据相关报道资料结果显示,微博的发展促进了互联网的大规模围观,也让一些诽谤消息以及反马克思主义消息迅速的传播到微博中,激发起大学生的猎奇心理。另外,微博中的转发功能成为了一个良好的信息制造加工厂,所有的不健康以及健康的信息都会得到更广泛的展示。其中尤以一些比较腐朽的或者落后的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消极信息传播更为广泛,给未踏入社会的法学生带来强大的心理以及视觉冲击,让其道德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意识被广泛削弱。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体地位以及作用被大大削弱

在初中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学生往往能够以非常认真的方式来做笔记或者认真听讲,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也可以树立起强大的威信来获得学生的认可。但是,随着微博的兴起,继而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活动以及各项组织的执行力减弱。大学生可以通过微博的信息浏览来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且形成自我认识或者能够超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认识,继而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体地位以及作用被大大削弱情况的出现。

二、微博兴起背景下理性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构建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微博教学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正确的意识到微博的作用以及功能,跟随者时代的发展将微博纳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并且合理有效的利用微博,建立全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博教育体系。上述所说的体系中以大学生为主体,让其能够充分的了解本校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以及相关新闻等,让大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及相关领导者能够进行亲密友好的沟通,迅速的补充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识,让大学生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以及教学时效性。

2.利用微博的相关功能来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深度辅导

根据相关资料研究结果显示,北京高校的大学生能够得到辅导员个性化的深度辅导。而深度辅导就是在对大学生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加强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指导,进一步的帮助学生能够解决生活中以及思想政治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难题。在指导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秉持着个性化以及针对性的原则避免缺乏新意以及机械化的相关操作,注重心灵沟通与交流,维持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大学生内心深处的想法,并且利用好微博的相关功能拉近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距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大学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微博是一把双刃剑,正确的利用好微博的功能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的认识;相反,摒弃微博或者片面的说微博不好只会让大学生远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 孟庆新.微博兴起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7):153-154.

[2] 胡丽君.微博兴起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3):31-34.

[3] 戚佳锐.“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微博、微信为例[J].华夏地理,2014,12(8):23-24,25.

真人秀兴起的文化背景分析 篇4

一、我国真人秀兴起的文化背景分析

1. 消费文化的兴起

消费文化就是遵循并追逐眼前的快乐, 并培养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电视真人秀就是遵循消费文化的原则, 将人们深藏在内心的欲望作为节目素材的直接依据, 把所有能消费的不能消费的都纳入到节目中, 极大地挑动了观众的观看欲望。电视真人秀的消费特征主要有以下:1.1它是一种娱乐性的电视节目, 可以有观众群体, 可以进入影像市场;1.2它既要求电视的美感又追求实际的利益;1.3它将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标准在节目中呈现出来。在90年代初, 我国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就比较大了, 那时由于各阶层收入差距的拉开, 消费方式和倾向也有了明显变化, 使消费文化日益兴盛。由此,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都发生变化, 这为真人秀在我国尝试做了最基本的铺垫。

2. 消费契机的发展

经济时代的发展, 使我们的经济生活发生发很大变化, 而且人们在尝试体验产品, 并成为消费对象。之后大众传媒飞速发展, 并竞争激烈, 为了吸引观众获得最大利益, 他们创造出许多为观众所接受的体验式电视节目, 最有代表的就是真人秀。体验式节目使人们在体验的意识中产生美好的感觉, 不管这种体验是真实还是虚拟的, 在体验过程中都给人们留下难忘的愉快的回忆。真人秀是给观众提供一个体验平台, 不管是亲自体验还是观看体验, 都从中获得喜悦或苦涩。人们通过体验尝试了新的生活方式, 这种新的生活方式也反馈了人们的社会规则和生活规则。

3. 现实与虚拟的模糊

随着电子传媒的发展及广泛传播, 虚拟的世界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 真人秀就是在这样一个现实与虚拟模糊的情境下诞生的。真人秀将真实的记录和虚拟的情景结合在一起, 其节目是由真实与虚拟两层构成。真人秀节目中的只是普通人, 不是演员, 他们的节目没有剧本, 节目的发展有很多偶然因素, 这让观众充满了观看的欲望和刺激。

二、真人秀发展的本土化策略

1. 了解受众群体需要

建立在西方思想观念上的真人秀是带有西方人性真实性的, 往往是存在一些勾心斗角的阴暗面, 这些与东方的宽容观念并不相符。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是不能接受个人隐私暴露与他人面前的。即使节目的设计在短时间内能猎获人的心, 但是是没有办法长期发展的。中国的真人秀要让更多地观众参与, 走群众路线, 让多数人都能参与节目录制。

2. 突出节目的本土特色

我国的真人秀多数是相亲、选秀和竞技, 虽然吸引眼球, 但是想要有自己的特色, 并持续发展下去, 就要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如“中国成语大会”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都比较有中国特色的。这种中国特色的真人秀走出去, 可以传播中国文化, 并让外国观众了解中国的特殊文化, 喜欢中国文化。

3. 加强节目的产业化运作

早期中国的真人秀并不注重品牌、规模, 只注重自己的发展空间。而外国的真人秀比较注重规模化和品牌化, 所以就赋予了节目长久的生命力。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改名为“快乐女声”就表明中国的电视制作人已经意识到品牌和规模带来的长久利益。真人秀的制作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需要大量的投入, 特别是设备投入。在真人秀节目录制过程中需要捕捉每一个参与者的眼神和表情, 这需要好的摄像设备和高素质的摄像人才。

4. 节目内容选择

真人秀节目的宗旨应该是彰显社会主流文化, 并符合大众心理需求和审美取向的, 节目传达的价值内容应该和观众的价值取向保持一致。另外, 在节目参与者的选择上, 真人秀的参与者应大多数是普通人, 这样不仅节约成本, 也给观众带来亲切感。参与者应来自社会各阶层、各年龄层, 这样在节目的录制中才能碰撞出火花。在情节设计上, 应注意节目连续性, 并注意悬念的设置, 比如“中国好声音”中发生在平民歌手身上的真实故事, 就打动了很多观众, 并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

结束语

电视真人秀是一种新兴的电视节目, 在创建的初期吸取国外优质营养的同时, 也要注重加入中国化的元素。在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碰撞的过程中, 要根据中国观众的心理预期和期待来创新内容和形式, 以创造出更多符合中国审美的真人秀节目, 使中国的真人秀走符合中国特点的本土化之路。

参考文献

[1]石蕾.我国真人秀电视节目“本土化”的战略研究[D].山西大学, 2013.

[2]罗玉.对电视娱乐节目类型变化的思考[J].理论观察, 2002 (6) .

[3]陈晓春.对我国真人秀电视节目本土化发展问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7.

兴起背景 篇5

“真实电视”在我国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电视的改革的产物,而电视的商业性和市场性又推动了电视的娱乐化倾向。电拥氖谐⌒栽谥泄?母母锝?械?0年代以后才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在此之前,电视基本还处于参照报刊、电台的模式进行的改造。电视的商业化趋势使得电视的娱乐节目获得了合法性的发展空间,原来受到鄙视和压制的娱乐性元素可以进入电视节目和其他大众文本中,不仅如此,新的越来越多的娱乐资源也在收视实拇碳は卤豢?⒑蜕??隼础U庖卜从沉宋颐怯槔止鄣愕谋浠?5缡泳缰械男槟獾那榻诘?吹墓适履美从槔郑?锹计?械募褪岛驼媸狄部梢阅美从槔郑幻餍强梢阅美从槔郑?胀ㄈ艘部梢阅美从槔郑怀扇丝梢阅美从槔郑?『⒆右部梢阅美从槔帧T谡庵至榛畹挠槔止勰詈捅憷?氖犹?侄蔚闹С种?拢?罢媸档缡印庇υ硕??!罢媸档缡印痹谟槔稚峡梢运底酆狭艘郧暗闹种纸谀啃翁?脑?睾筒呗裕?谖鞣健罢媸档缡印庇直怀莆?凹锹挤试砭纭保?鸭锹计?械恼媸导锹己头试砭缰械男鹗录记山岷掀鹄矗??氖亲非蟾?苛业目旄泻陀槔中Ч??

在当前,我国的电视台具有一种双重身份,电视既要服从市场逻辑,又要服从主流意识形态,一方面注重商业利益、收视率、广告,另一方面要维护国家的象征系统。市场因素和意识形态因素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在市场因素从无到有、力量逐步壮大的同时,意识形态传播效果不能仅仅以强化和弱化来概括。事实上,它们的共同作用使得电视的观念和运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二者可以通过策略化运作达成一种“共谋”。比如我国的“真实电视”节目,广东电视台的《生存大挑战-重走长征路》,可以说商业力量和意识形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双方作了调整,革命和历史这些传统的意识形态化的资源,在这里同时又是商业和娱乐资源,意识形态在自己的底线之内为商业娱乐文化提供发展空间,或者说商业力量在意识形态许可的限度内为自己谋求最大的空间。这些力量关系以及它们造就的一些策略在我国的其他的“真实电视”节目也可以看出来,“真实电视”节目毕竟有着明显和浓厚的商业色彩与动机,而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自然不会忽视和放松这一新的有着巨大影响和前景的电视节目空间,最后达成一种和解和平衡,在这种平衡之下也形成了一种基本的策略:爱国(民族或集体)主义精神+男女情感(或复杂人际关系)的模式,这种基本策略模式在电视剧特别是黄金时间的电视剧中清晰可辨,在“真实电视”节目中也是如此。在《重走长征路》中有爱国主义,在《走进香格里拉》重运用了集体主义,意识形态力量使得我国的“真实电视”规避了很可能由于商业利益和资本逻辑而导致的对残酷竞争、金钱和性的诉求。

论契约自由原则兴起的时代背景 篇6

一、契约自由思想的产生

契约自由作为一种思想的产生,可追溯到罗马法时期。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编写了《法学阶梯》,其中有关诺成契约的规定已经基本包含了现代契约自由的思想,即契约是当事人合意的产物,当事人之订立的契约具有法律效力,非经当事人双方的同意不得随意变更和解除。罗马法的契约自由思想,为现代契约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2]

罗马法上的契约自由思想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罗马古时,市民法上的“铜块加秤式”是最早的契约形式,即交易当事人必须亲自到场,按一定的程序行为,说出固定的套语,并有证人在场,交易行为方有效。“仪式不但和允约本身有同样的重要性,仪式甚至比允约更为重要”。[3]“铜块加秤式”契约必须严格遵照程式,至于这种固定的套语是否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意愿,法律则并不过问。契约缔结的这种重缔约形式、轻当事人意志的作法,使得契约自由无从谈起。因此,虽然市民法上把当事人之间的合意作为契约成立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这种合意不是唯一的、决定性要素,契约自由思想在市民法上还未充分地得到体现。

万民法上的诺成契约最终体现了契约自由的思想。在诺成契约中,一切形式上的要求都被省略了,当事人的合意是契约成立的唯一要素。契约也只有在征得双方同意后方可解除。这其中孕育着一个崭新的、极具生命力的契约法原理:契约的成立与否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契约之债的效力来源于当事人的合意。这一原理被后世概括为契约法上的一项基本原则——契约自由。诺成契约的出现是契约史上的一个伟大开端,正如梅因爵士所言,诺成契约“在契约法史上开创了一个新阶段,所有现代契约概念都是从这个阶段发轫的”。[3]但是罗马社会毕竟是奴隶制社会,公开主张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契约自由也只能是自由民之间的自由。同时诺成契约的效力虽然被市民法所承认,但它并没有触动市民法的契约传统,市民法的契约制度与万民法的契约制度并存,并且市民法的契约形式仍占主导地位,因此契约自由在罗马法中只是一种思想,并且只反映在诺成契约一种形式中,并未形成罗马契约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但是尽管如此,罗马万民法中的诺成契约对后世法律的影响仍是不可抹杀的,它为近代契约自由原则的形成和发展埋下了“生命的根”。

二、契约自由原则兴起的时代背景

从15世纪开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封建的身份关系和等级观念受到了冲击,个人逐渐从封建的、地域的、专制的直接羁绊下解脱出来而成为自由、平等的商品生产者,从而实现了“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契约自由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同时特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背景,为资产阶级民法三大原则之一的契约自由原则提供了条件。

在思想上,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和人文主义的伦理观为契约自由提供了理论基础。首先,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为契约自由原则提供了经济理论基础。[4]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个经济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5]因此,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经济自由主义,国家的任务主要在于保护自由竞争而非干预自由竞争。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体现了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必然要求。其次,人文主义的伦理观奠定了契约自由原则的哲学基础。人文主义的伦理观认为人生而自由平等,追求幸福和取得财产是个人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意志自由是自然涌现不受其他任何东西制约的,法律的职责就是赋予当事人在其合意中表达的自由意志以法律效力,并且对自由的限制越少越好。[6]因此,契约自由原则伴随着思想上的解放逐步兴起。

在政治上,17、18世纪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新兴资产阶级依据社会契约理论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府,人民与其订立的社会契约是国家和政府产生的法律基础。履行社会契约和维护人民的自由也就成了国家义不容辞的义务,资产阶级代议制政府的天职便是捍卫契约自由。因此,代议制民主政体是契约自由的政治保障。[7]

在经济上,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国家逐步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近代市场经济开始形成。资本、社会财富甚至劳动力都作为自由流动的要素通过市场来进行自发配置。不仅商品的交换需要通过契约来完成,就连劳动力的交换也要借助于契约来实现,这使得契约的适用范围空前扩大。[8]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和变革对契约大量的需求,减少交易成本,因此对契约提出了新的要求。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契约自由才有了运作空间;没有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实现契约上的自由。

三、契约自由原则在资产阶级立法中的确立

正是因为契约自由符合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同时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又为其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因此,19世纪契约自由观念蓬勃发展起来,并被作为一项原则被各国陆续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

1804年《法国民法典》最先确立了契约自由原则。该法典第1134条规定契约是当事人之间意思的产物,任何人,包括法官都没有权力对契约进行修改。该法典第1156条规定:“解释契约时,应寻求缔约当事人的共同意思,而不拘泥于文字。”这是关于契约解释的一条重要规则,即探求真意原则。[9]法官在解释契约内容时只能探求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即使当事人并没有在契约中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真意,法官也无权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当事人,而只能努力探究当事人想在契约中表达出来的意思。这项规定把当事人的意思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也是契约自由原则的体现。因此,《法国民法典》可以说奠定了自由主义近代契约法的基础。

1896年颁布的《德国民法典》同样也确认了契约自由原则。该法典在第133条、154条、305条、349条等条款中均有论述和规定。《德国民法典》对契约自由的表述虽不是很直接,但其所体现的思想也是契约自由,即契约是当事人合意的产物,契约的成立与否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思是否一致,契约的效力来源于当事人的合意,契约的解除也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无论是缔约的方式或对契约内容的解释,都应当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体现。

在英美法中,曾经极为流行的意志理论认为,契约法的基本目标就是实现个人的意志,契约法赋予单个公民订立合同的权力,并规定了签约程序。通过订立契约,单个公民创立了法律义务并使其目标生效。对于自愿形成的私人关系来说,契约法就像一部宪法,而具体的契约则像在宪法下颁布的法律。[10]英国19世纪著名的法官之一乔治·杰塞尔爵士宣称:“如果有一件事比公共秩序所要求的另一件事更重要的话,那就是成年人和神志清醒的人应拥有订立合同的最充分的自由权利。如果他们所订立的合同是自由的或自愿的,那么,就应当认为这些合同是神圣的,并应由法院强制执行”。[9]美国最高法院在1897年奥乐盖耶诉路易斯安那州案判决中声称,宪法第14条修正案所提到的自由,包括了公民缔结所有能够成为适当的、必需的和必不可少的契约的自由。[11]

兴起背景 篇7

基于PEST模型对电视民生新闻兴起的相关变量分析

PEST模型分析是对企业或行业宏观环境的分析方法, 它建立在P (Political) 、E (Economic) 、S (Social) 、T (Technological) 四个基础因素之上, 并可演化出其他相关模型。现将其引用到新闻传播学领域, 对电视民生新闻的背景作相关探讨。

第一, 政治层面 (Political) 。

方针政策。“三贴近”思想的提出为关注民生进一步提供了政策支持。它要求新闻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新闻报道应该关注实实在在的人, 关注老百姓的生活, 注重发挥新闻价值, 拉近与民众的距离, 要使新闻信息具有亲和力。变“传者中心”为“受者中心”, 想群众之所想, 急群众之所急。“以人为本”和“群众利益无小事”思想的提出, 是对“三个代表”的继承与发展, 党和国家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 为民思想的提出体现着对人的终极关怀, 社会利益不再单独被强调得无以复加, 取而代之的是将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有机结合, 老百姓的事情被放到重中之重。

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的宏观环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都离不开政治文明的健全, 需要政治民主化、法制化来保驾护航。“政治上,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要对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决策机制进行改革和完善, 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3) 十五大报告也要求实行依法治国,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不应有任何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中的政治自由空间和权利行使空间, 人们的诉求有了更畅通的渠道和制度化的保障, 而媒介监督这种治理技术也越发受到重视, 对老百姓的思想动向、衣食住行等有了更多的关注。

政治风险的规避。新闻媒介一方面具有意识形态属性, 另一方面拥有经济产业属性。区分开来很有必要, 否则容易导致舆论引导发生错误。新闻媒体是国家最重要的宣传工具, 肩负着“耳目喉舌”的上下通传功能。电视媒体作为最重要的宣传媒介, 因其无可比拟的广泛影响力而受到高层关注。以时政新闻为代表的硬新闻更容易涉及敏感问题, 容易出现错误, 而一旦被电视媒体报道出去, 所带来的蝴蝶效应难以估量。而民生新闻报道的内容多是百姓身边发生的事情, 诸如邻里关系、假冒伪劣、家长里短等话题, 较少涉及重大政治问题, 因此, 它可能触碰政治底线的机会较小, 电视民生新闻也更加受到各大电视台的青睐。

第二, 经济层面 (Economic) 。

经济体制、市场意识。十四大的召开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发展模式得以正式确立, 经济体制改革如火如荼, 在经历计划经济的阵痛后, 传媒纷纷意识到市场的巨大潜力, 媒介经济属性得到广泛认可, 媒体不再如计划经济时代般享受全额拨款, 行政配置, 转而成为事业单位, 实行企业化管理。没有了足额的资金来源, 只能向市场要效益。

垄断与竞争是一对相生相伴的概念。竞争催生垄断, 反过来垄断也加剧了竞争。央视凭借其独特的政治资源优势而一家独大。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 各级电视媒体纷纷实行改革———关注民生。在商业经济环境下, 商业竞争屡见不鲜, 商业经济也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到各个角落, “通过收视率这一压力, 经济在向电视施加影响, 而通过电视对新闻场的影响, 经济又向其他报纸, 包括最‘纯粹的’报纸, 向渐渐地被电视问题所控制的记者施加影响。同样, 借助整个新闻场的作用, 经济又以自己的影响控制着所有的文化生产场”。 (4) 因为天然的接近性使老百姓乐于关注民生新闻, 电视媒体把这些受众群“卖”给广告商, 广告商再把经济利益让渡给电视媒体, 电视媒体收视率上升了, 广告投放增加了, 收益自然也随之增加, 使得这一双赢的经济模式坚定了媒体将电视民生新闻做到底的想法。

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 (5) 对城市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是由“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共同推动的, 庞大的流动迁移人口为城市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也为民生新闻的崛起提供了巨大的受众群。电视民生新闻牢牢定位于城市中生活的人群, 他们具有良好的生活消费习惯和购买力, 因地缘影响而更具亲近性。

另外, 城市化也为民生新闻提供了极好的素材。从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来说, 诸如房价高涨、就业压力巨大、就医不便、环境污染等都是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 除这些表面现象外, 城市化带来的深层次影响更成为深度报道的来源之一, 例如, 城市要发展必然面临征地, 由征地给农民带来的生活困难值得深思。此外, 诸如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泛小城镇化”等现象也值得探究。这些与民生相关的话题都为电视民生新闻的崛起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三, 社会文化层面 (Social) 。

社会矛盾的加剧与既有权利回归的呼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体制的转型, 无疑加剧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受到挑战、利益分配格局也面临波动。人们缺少对矛盾的认知, 又无法及时获得可供咨询的对象或参照, 思想开始出现波动, 开始对政府产生不信任, 思想游离于官方意识形态之外。继2003年非典以来, 政府表现出的种种不作为, 信息披露机制的严重残缺, 导致政府公信力的缺失, 从而形成信任危机。随着中国民主化、法制化进程的加快, 媒介获得的各种权利越来越多, 人们的自由空间也越来越大, 媒介运用监督能力的范围越来越广, 人们开始寻求对自我的关注, 强烈要求发出自己的声音, 获得更多的信息。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民众“发声”提供了更便利的渠道, 更促使知情权、话语权的权利需求加大。

电视民生新闻诸如一股清新之风, 它关注百姓生活、关注时下热点, 给予老百姓充分的表达权和信息知晓权, 毫不掩饰社会各种矛盾, 人们感觉到了屏幕中出现的很多“我”, 与自己有着相似的经历与体会, 语言生动幽默、形式活泼多样, 自然对电视民生新闻倍加关注。

世俗化的演进。电视民生新闻的开端和发展与电视的平民化进程同步, 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这时的中国文化开始从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型, 这一转型最早在影视界得到反映, 当时风靡全国的电视剧《渴望》、《编辑部的故事》、《我爱我家》等剧的热播开启了“平民生活大合唱”之门。 (6)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 政治意识形态主导的“精英文化”向市场经济主导的“大众世俗文化”转化, 从1993年开播的标榜“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东方时空》, 到以“说新闻”为表现手法的《元元说话》, 都彰显着由英雄主义到“平民主义”的过渡。正是这样一种话语权的去精英化和可接近性, 让大众文化成就了新的语境, 实现了受众本位的理性回归、内容选择的民本倾向, 而电视民生新闻正是最佳的表现形式。

人文精神的世俗化演进是世俗化的另一表现。所谓人文精神, 从哲学层面上讲, 它是对人的生存价值、生存意义以及对人类命运和前途的终极关怀。 (7) 人文精神在计划经济时代“第一次冲破了‘文革’的文化大革命专制主义的桎梏, 第二次则是赋予电视以大众传媒的本来意义为表征, 实现了人文精神与世俗精神的完美结合。 (8) ”标榜“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东方时空》栏目敲开了人文精神世俗化的大门。就这样, 以关心人、表现人为特征的人文精神通过电视这一独特形式得以体现, 而电视人文精神的确立与弘扬, 恰好是通过世俗精神的渗透加以彰显的, 两者相得益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 人存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5个层次中逐级递升。新闻报道的最终接受者是人, 人除了对信息的需求外, 也包含对精神的需求, 而人文精神恰好体现了对高层次精神的需求, 是属于需求层次的高级阶段。电视民生新闻凭借其高度的亲民性和人文关怀, 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关注。

第四, 技术层面 (Technological) 。

技术的进步为电视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平台。民生新闻关注的是老百姓身边的事, 而新闻具有转瞬即逝性, 这就需要及时跟进。DV小巧便携, 设备兼容, 可以随时跟拍, 加之相对其他大型电视设备价格便宜, 很快成为电视媒体的宠儿。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各种数字移动电视、手机媒体、博客等视频新媒体为DV开辟了多元化道路, 为电视民生新闻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SNG车的运用, 使得终端传输更为快捷, 突破了原有的地形与区域限制, 使各传媒机构能够经济迅捷地采集和转播突发性以及重要的新闻事件。

3G技术的发展, 为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 利用3G传输技术应用于电视新闻直播, 不但可以弥补目前的卫星传输、光缆和数字微波传输系统都存在的造价高、系统庞大、操作复杂, 难以满足直播联盟异地多点的技术布局的不足, 同时也可以使电视直播设备更加轻便, 直播工作范围更加广泛。 (9) 它能够处理视频流、图像等媒体形式, 实现全球无线漫游, 提供数据的高速传输, 使得民生新闻的直播规模得以扩大, 直播形式也有新的变化。3G还未普及, 4G已开始悄然进行, 它的数据传输速率极高, 是3G的数倍, 此外, 在通信方式、智能型、兼容性、增值服务上有更多的优势。相信在信息时代, 现代技术的发展将使电视民生新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和易于接收。

参考文献

[1]韩泽:《民生新闻小札》, 《视听界》, 2004 (1) 。

[2]龚晶:《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发展的困境与突破——以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为例》, 硕士学位论文, 南昌:南昌大学, 2010年。

[3]甘敏求:《电视民生新闻对公众话语空间的构建分析》, 硕士学位论文,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6年。

[4]布尔迪厄[法]:《关于电视》,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5]李文溥:《关于城市化问题的若干理论思考》, 《福建改革》, 2000 (8) 。

[6]彭焕萍:《中国电视新闻的平民化趋势》, 《当代传播》, 2005 (5) 。

[7]赵智:《论新闻传播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建》,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双月刊) 》, 2004 (6) 。

[8]时统宇:《中国电视世纪悖论:人文精神与世俗精神的碰撞》, 《新闻传播学前沿》,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兴起背景 篇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新闻模式已经被网络新闻所取代,网络媒体的优势日渐突显,它用自己独有的便捷性和快速性征服了我们,在新闻编辑的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但随着它的发展,它的问题也逐渐暴露,网络媒体的低俗性与虚假性等弊端日益显现。各种网络暴力事件频发,使人们对网络的信任度逐渐降低。所以,在网络媒体的兴起下,对新闻编辑的管理刻不容缓。

二、我国网络媒体的发展现状

(一)网络媒体猛速发展并且影响在逐渐扩大

网络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种新型媒体模式。它凭借着传播速度快、时效高的优点迅速向前发展着。网络媒体是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它能够实现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视频技术、音频技术的完美融合,将文字、声音、图像进行统一的处理,从而达到更为直观、形象的效果,让信息接收者更易理解。同时,它也给了民众更多的言论自主权。因此,被称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的一个有说服力的窗口”。

据统计,到2015年下半年,我国网民的规模已经接近7亿,20岁的网民已经超过总数的一半。他们对网络的痴迷愈演愈烈,而网络的“双刃性”也就此突显:一方面,网络传播了先进的文化和思想;另一方面也宣扬了各种低俗文化。对一些控制力和辨别能力还不太强的年轻人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所以笔者认为,网络媒体应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守住传媒世界的一片净土,给年轻人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二)网络媒体优势突出

网络媒体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中“领头羊”,正以光速向前发展。它有着传统媒体的优点,又克服了它们的许多缺点。

首先,网络媒体的传播速度广,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传播。传统媒体无论是电视、报刊,还是广播都无法跨越地区的限制,只能在某一特定的地区进行传播。网络媒体不同,它在网上传播的消息,我们在全球各地都可以看得到、听得到,而且传播速度极快。

其次,网络媒体的保留时间长。报纸广告只能保留一天,电视广告只能保留十几秒。而网络媒体的消息则可以永久地保留,随时随地都能查得到,给人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最后,网络媒体有着强烈的感官性。它把文字、图像、声音、影像融合在一起,让人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们更愿意选择这种方式去阅读和接收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网络广告的实效。

三、网络媒体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目前,有很多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负面新闻大量涌出。商家为了谋取利益,博人眼球,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会出现误导群众的负面影响。他们捏造虚假情况,使社会陷入混乱不定的状态,用“杀人”“抢劫”“车祸”等字眼迷惑人们,扭曲事实,让人们失去安全感和对社会的信任,这不仅不利于人们认识客观事实,还会使社会动荡不安。低俗化的新闻反映了社会内在的不堪。许多商家为了追求所谓的“卖点”,把暴力、色情的消息作为炒作的焦点,他们甚至把网页设置成“黄色”非健康网页来吸引人们,达到他们获得暴利的目的。这对于一些未成年人来说,在极大程度上危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为他们未来的发展道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污垢。青少年时期正是意志力不坚定,需要得到正确引导的时期,就像小树的成长期,需要园丁为其梳理枝叶,否则很容易走错路。所以,他们非常需要正确的舆论导向去引导、支持,才能使其得到正确的发展。因此,这些低迷的信息应得到大力的打击,让网络空间恢复宁静与健康。

四、对网络媒体下新闻编辑的管理

(一)增强网络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

我国政府对待网络媒体的管理,应该用8个字来形容“积极发展”“趋利避害”。网络媒体人应抵制各种低俗趣味,发扬新闻编辑的权威性和务实性,从每一个网络媒体人做起,承担好他们肩上的责任。集中组建一批媒体骨干网站,让他们分担好责任与权力,做好政府和群众之间的关系网,让二者紧密结合起来,维护好群众的舆论导向,把一些不正之风剔除。首先,他们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弘扬优秀先进思想,把正义之风散播到国家的每一个角落,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正确引导。青少年是我们国家的脊梁,有了他们,国家便有了希望。所以,我们不能让这种“歪邪”之风把其浸染,要塑造青少年健全健康的人格。

(二)建立网络媒体新闻编辑的培训制度

就网络媒体新闻编辑而言,除了要具备相应的业务技能,还要有较高的道德行为修养,能够自觉守法地去传播网络信息,客观地反映事实,让群众得到最全面、最真实的网络消息。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在网络媒体新闻编辑具有很高的素养。所以,政府除了要定期考核之外,还要对其进行正规的定期培训。要求每个网络媒体新闻编辑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一次集体培训,把这种培训分为几个等级,奖罚分明,责任明确。定时核实及抽查他们的工作流程,包括如何采集信息、如何收集资料以及如何发送文件等。这样,有了正规的体系才能保证网络环境不再混乱,井井有条,合理有序。因此,建立网络媒体新闻编辑的培训制度是势在必行,且迫在眉睫。

五、结语

网络媒体下的新闻编辑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我们快速和及时的信息的同时,也容易造成新闻内容杂乱无章,虚假不实等影响。网络媒体以它独有的优势会渐渐成为新闻编辑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但随之而来的弊端也不容忽略。它的发展应该满足社会的进步,传播社会“正能量”。如果它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相悖而行,那它就违背了自己“服务”的本质,称不上是“社会舆论的指向灯”,也起不到保护社会安定发展的积极作用。网络媒体新闻编辑是社会的“护航者”,所以政府对它必须进行合理化、制度化、全面化的管理,从而引领积极、健康、安全的社会舆论导向。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沟通逐渐增强,网络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网络媒体作为人们获取新闻的重要途径,也在日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作为一种新的媒体手段,也在被更多的人认可;它颠覆了以往听、说、读、写的方式,正在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影响着我们。而随着网络媒体地位的日益上升,政府对网络媒体的管理也应该提上日程。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网络媒体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拒绝盲从、跟风。

兴起背景 篇9

每一种新兴媒体的出现, 都会在大学生中掀起热潮, 甚至改变其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而微博的出现, 也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全新的挑战。微博作为倍受青年学生青睐和关注的新媒介, 已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现实的挑战。

一、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 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最集中性功能被分化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优势在于集中性功能, 例如:宣传报告、理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等能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里, 排除各种干扰, 完成主体教学活动。其优势不仅在于教育氛围浓, 主题明确, 时间、空间集中, 而且方便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感悟, 易于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虽然微博不具有传统教育的集中性特点, 但它突破了传统教育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 使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快捷、方便。所谓“无屏障性”, 就是在咨询无屏障、空间无屏障和时间无屏障的环境下, 使青年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和信息的发布比往常更加自由, 更具有难以控制性和不确定性。而当代大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缺少对社会的理性评判能力, 很容易受到外界五彩缤纷的信息的诱惑, 而影响个人的道德认知和思想观念。

二、话语权的“阅众分享”, 腐蚀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宣传引导、树立典范、课堂讲解等方式进行, 这些教育方式的一个集中体现就是权威性强, 信息的映射影响力大、指向性明确。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掌握教育话语权, 即有意识地选择适合的教材进行高强度地、持续性地教授包含特定内容的信息, 使受教育对象的行为、思想发生转变。而微博的出现, 使信息的传播日益脱离政府、学校、社会、教育工作者和家庭教育等权威的控制。微博话语权的“去中心化”、“阅众分享”, 使当代大学生有可能成为“新意见阶层”, 使得“小字辈”的大学生在社会中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 大学生的“心声”不再是小范围、小规模的自娱自乐, 微博传播的广泛性, 刺激着年轻人的个性意识和精英意识, 以及对传统教育模式中教育者把控话语权的抗争与不满, 腐蚀了传统思想教育的权威性。

三、信息内容的海量性和复杂性, 极易使大学生的认知产生偏差

传播媒介从“门户网站”到“博客”再到“微博”, 信息传播途径越来越广泛, 各种健康或不健康、合法或不合法的信息以极快的速度进入大学生的生活, 高校无法再进行有效的监督, 高校教育工作者无法再有意识地、谨慎地规避那些不良信息的消极影响, 难以减少破坏思想教育系统内部稳定的干扰因素。由于大学生可以在微博上用极短的时间获得大量的信息, 这使得大学生在获得信息的时候往往不能将垃圾信息从脑中剔除, 使得一些碎片化的虚假信息肆意猖狂、大行其道。微博是一个很好的垃圾信息制作的工厂, 而微博的转发更是垃圾信息的扬声器。所有信息平台的扁平化展示, 为垃圾信息提供足够多的曝光机会。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和思想, 甚至色情、暴力等内容的视频、图片、文字, 乃至于各种反人类、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消极言论和观念也夹杂其中, 给广大学生带来现实的冲击, 混淆其价值观, 动摇其信仰, 腐蚀其心灵, 给当代教育带来许多问题。微博的多元化、无限性和以“90后00后”为主体的青年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容易形成契合, 致使大学生人生态度、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改变, 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的价值观“西化”、“俗化”、“淡化”等问题。所以, 高校应正面迎接挑战, 利用微博的积极作用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摘要: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 网络社交手段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 微博就是广大学生甚为喜爱的新兴媒介。微博之所以能为广大学生所接受, 因其自身具有强大的功能和独特的魅力。微博像一把双刃剑, 为人们的学习生活提供方便, 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现实性的挑战,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提高警惕, 积极应对挑战, 借助微博平台拓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领地。

关键词: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杨琳.微博兴起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文教资料, 2011 (26) .

[2]刘春雁.大学生微博使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 2011 (3) .

[3]郭艳霞.关于高校微博管理的几点思考[J].才智, 2011 (11) .

上一篇:分享式教学下一篇:信任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