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达标(共10篇)
环境达标 篇1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加深, 人类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 环境教育对培养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环保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在化学教育中, 融入环保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化学是一门以化学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也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因此,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怎样做到化学实验环境达标, 是摆在中学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因为化学实验的污染会直接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 而且现有的中学化学实验环境令人担忧。
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 为了能使教师和学生的健康得到保障,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实验改进, 减小污染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 某些有毒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实验, 教科书中仍是沿用旧有的实验操作方法。而这些方法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 但是这些环境污染并没有得到有效措施处理, 一直危害着教师和学生。若能将这类实验加以改进, 使实验操作简单合理化, 这样即能降低或避免环境污染, 又能使老师和学生减轻或避免不必要的危害, 还能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例如, 白磷的燃烧实验和白磷与红磷着火点的比较实验都忽视了污染问题。白磷有剧毒, 有蒜般恶臭味, 食入0.1g就能致死, 且燃烧产生的浓烟飘散于空气中也易造成污染, 故需进行改进。操作过程如下。
1.取红磷 (豆粒般大小即可) , 用滤纸吸干水, 置于玻璃片上, 一起放入锥形瓶底部一侧。
2.取白磷, 先在水中用刀片刮去表面氧化层使之呈淡黄色蜡状 (真实面目) , 用镊子夹取小块, 滤纸吸取水分后置于玻片上, 迅速放入锥形瓶底部另一侧, (注意:与红磷间隔一定距离, 便于观察实验现象的区别) 。立即塞上装有温度计的橡皮塞, 用黑纸严密包裹外部, 仅留一小孔以观察磷火。
3.取铁架台将锥形瓶固定, 垫上石棉网, 用酒精灯加热。可观察到:温度达到40℃时, 白磷开始燃烧, 产生略带淡黄的白色浓烟。移开酒精灯, 红磷则无变化。
4.用酒精灯继续加热至200℃以上, 可观察到红磷着火燃烧, 产生浓烟。
5.移开酒精灯待彻底冷却后, 浓烟已消失于瓶壁。
本实验即证实了在常温下白磷能缓慢氧化, 又证实白磷着火点比红磷低、且对环境无污染, 所以, 一个好的实验改进对环境对人类都是非常重要。
二、使用微型化学实验 (实验微型化)
微型化学实验, 是在微型的化学仪器装置中进行和试剂用量微型化的化学实验。具有现象明显, 效果好, 节约实验材料和时间, 减少污染, 安全, 便于携带等优点。在改用微型化学实验后, 因为实验仪器的微型化及试剂用量的微型化, 实验所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数量大大减少, 从而对环境的污染大为减少。
例如,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教科书中是采用红磷在集气瓶燃烧, 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可改成微型实验进行测定。
实验药品与仪器:品红溶液、小蜡烛、啤酒瓶盖 (或其他瓶盖) 、水槽、矿泉水瓶 (瓶子尽量要长, 避免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将其顶部熔化, 而且还瓶口能放进一个啤酒瓶盖)
实验步骤:将矿泉水瓶分成五等份;装半水槽的品红溶液;将小蜡烛固定在瓶盖内处, 要求固定好蜡烛的瓶盖能浮在水面上, 然后点燃小蜡烛, 马上盖上矿泉水瓶, 瓶口在液面下, 始终与外液面保持1cm。
现象:蜡烛烧一段时间后熄灭, 水位上升约至五分之一处。
分析: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蜡烛能在矿泉水瓶内燃烧, 说明矿泉水瓶内有氧气。蜡烛熄灭的原因是瓶里氧气被烧光了, 没有氧气。最后, 矿泉水瓶内的水面上升, 是因为瓶内压强减小, 水进入瓶内。水面上升约五分之一, 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整个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从这个实验中, 可以看到, 微型实验可以减轻或避免对环境的污染, 而且实验简单容易操作, 学生也可以根据要求在课后自己去演示,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促进学生对已知实验的未知探寻, 从而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确定合适的实验类型, 寻找替代药品
在药品使用上, 尽量减少高毒高污染药品的使用, 寻找一些无污染的药品或物品来替代。
例如,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 是用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二氧化锰是一种溶于酸, 不溶于水, 有毒性, 致癌、致畸性的高污染药品。若长期使用, 会严重威胁着师生身体健康。所以在做该实验时, 可以寻找无污染替代品, 用土豆替代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 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其效果和使用二氧化锰一样。这样不仅降低了环境的污染, 而且给学生感觉化学离他们很亲近, 很贴近实际生活, 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 采用土豆作催化剂, 可以用实验验证, 在此不加说明) 。
四、妥善处理化学实验的废弃物
化学实验会产生不同污染程度的废弃物, 若不及时加以处理, 随意排放, 久而久之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而且会淡化学生环保意识, 养成不良的习惯。如果在实验课教学中把实验废物进行无害处理, 即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又能让学生学到实际应用技术, 还可节约资源, 化废为宝, 变害为利, 所以对废弃物进行适度的处理是必要的。
化学废弃物一般由较为纯净的酸、碱、盐及金属单质组成, 其中包括:废气, 废液, 固体废物等。为了防止实验室的污染扩散, 污染物的一般处理原则:分类收集、存放、分别集中处理。
一般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橱或通风管道, 经空气稀释排出。大量有毒气体必须通过与氧气充分燃烧或吸收处理后才能排放。
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 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 不可混合储存。容器标签必须标明废物种类, 储存时间, 定期处理。一般废液可通过酸碱中和、混凝沉淀、次氯酸钠氧化等处理后排放。
固体废弃物可直接回收加以利用。如在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时, 生成的硫酸铜粉末就可直接加以回收。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 生成物中的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可加水溶解, 再过滤回收相应的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总之, 化学实验环境的达标是可以减少或避免教师和学生受到化学实验带来的危害, 也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对一名中学教师来说, 做到这一点是必须的, 也是毋庸置疑的。怎样将达标的红灯降下来各有高招, 但关键还在于以上几种, 希望每位教师, 能从自身做起, 让灰色的化学实验变成绿色环保的达标实验。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化学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也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因此,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怎样做到化学实验环境达标, 是摆在中学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因为化学实验的污染会直接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 而且现有的中学化学实验环境令人担忧。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实验环境达标,环境教育
参考文献
[1]环境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12.
[2]朱清时.科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1.
[3]周宁怀.第四届全国微型化学实验研讨会论文集[C].1998.
[4]期琴高娃, 乌宁巴图.中学化学实验改革的探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3, (11) :7-8.
环境达标 篇2
1、企业规范环境管理有关要求
2、企业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制度有关要求
3、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建设和运行有关要求
4、企业排污口规范化设置有关要求
5、企业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有关要求
6、企业执行排污申报和排污收费制度有关要求
7、企业执行环境监测制度有关要求
8、企业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行有关要求
9、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有关要求
达标OR不达标,怎么办? 篇3
公示问题多
事实上,“2013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情况表”(以下简称“公示情况”)并非汽车行业的靓丽成绩单,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象是工信部在“自揭其短”。
据相关数据显示,不论国产车企还是进口车企,2013年我国乘用车企的油耗达标情况并不乐观,数据表明,去年全年我国共生产1814.06万辆(不含新能源),在本次公示数据的车企中,共有34家车企不达标,另外还有7家企业未递交2013年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执行情况年度报告。在本次公示情况的79家国产乘用车企业中,达标的车企57家,有22家未达标,达标率72%,相较于2012年的76%下降了4个百分点。
工信部公布数据后,长期关注汽车油耗问题的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iCET)立即进行了相关测算,该中心总裁安锋认为,2013年中国国产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为7.22 L/100km,而企业目标平均燃料消耗量值为7.35 L/100km,其中合资品牌7.30 L/100km,自主品牌 6.95 L L/100km,总体目标值与实际值比值为98.2%。在79家国产乘用车生产企业中,只有40家企业100%达到目标值要求,占企业数量的50%;有57家企业达标(2013年达标值为目标值的106%),占企业总数量的72%,其中合资品牌企业为30家,自主品牌企业27家。“也就是说,22家企业超过达标值,约占企业总数量的28%,而且未达标企业以自主品牌企业为主。”此外,2013年进口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为9.05 L/100km, 而目标值为9.13 L/100km,总的实际值与目标值比值为99.3%。在25家进口车经销商中,11家100%达到当年目标值水平,13家达标(106%目标值),仍有12家没有达标。“中国进口汽车距离工信部制定的燃料消耗量目标要求仍有一定的距离。”安锋表示。
企业怎么办?
虽然“油耗公示”堪称近期中国汽车圈里最为“劲暴”的消息,但其实也并非工信部在“突然袭击”。2013年3月,“五部委”(工信部、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就曾发布规定,“将根据GB27999标准对乘用车企业进行燃油消耗量测试,且在每年3月20日前公示所有企业的燃油消耗量情况。”
此次共有79家国产乘用车企业公示了本企业“2013年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执行情况”,在22家未达标企业名单中,一汽集团、广汽集团乘用车、北汽股份、北汽福田、厦门金龙以及重庆力帆等知名车企也赫然在列。这里面,除东风裕隆和福建奔驰两家合资企业外,其余全部为本土品牌汽车企业。也就是说,自主车企“节能减排”的压力明显大于合资车企。而且尽管一年前的规定就要求按时申报平均燃料消耗量执行情况的年度报告数据,但此次公示中还是有7家未递交报告,包括:安徽长丰扬子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观致汽车有限公司、成都新大地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贵航青年莲花汽车有限公司等。不仅如此,一位业内人士还告诉记者,如果将企业递交的年度报告数据,与车辆合格证、海关表等进行对比分析,甚至还可以发现存在有不一致的地方。也就是说,油耗公示所凸显出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
对此,有企业表示,在自主品牌汽车市场进一步萎缩,企业成本压力加大,技术水平落后的今天,工信部严格管控油耗将会增加自主品牌的负担。但事实上,从目前看来,2015年的目标(6.9L/百公里),自主品牌要实现达标问题不大,但要达到2020年的中期目标(5.0L/百公里),则需要继续加大研发体系的投入。也就是说,不达标的企业根本不是“做不到”,而是“不重视,也不努力”。作为汽车行业的主管部门,工信部出台如此措施,应该是为了对企业产生约束力,因为只有让车企真正感受到压力,才能让节能减排付诸于行动。而从工信部不断出台的政策来看,燃料消耗量方面将成为未来车企在必须达到的标准,这将对自主品牌形成一种政策倒逼效应。
感到压力的,应该不仅仅是自主品牌车企。本次工信部公示的25家进口车企中,仅有13家进口车企达标,达标率为52%,比2012年的68%大幅下降了16个百分点。阿斯顿·马丁、保时捷、本田、克莱斯勒、雷诺、日产、现代、通用等进口车企均未达标。而在超标幅度方面,大部分车企在3%左右,排在前几位的是铃木、日产、通用 (中国)则分别达到6.1%和6.7%和5.3%,超标最高的阿斯顿·马丁达46.9%。
而事实上,相较于合资、自主产品,进口车大多为大排量,因此面临的油耗压力相较于本土品牌肯定更大。除了产品因素外,在“油耗核算办法”中,关于核算主体的定义也对进口车企颇为不利。因此,在油耗限值日趋严格的大背景下,进口车品牌在产品结构以及乘用车油耗核算方面均不占据优势,而随着国家对于油耗不达标车企的惩罚措施的逐步兑现,未来部分进口车企业的生存危机或将进一步凸显。“如果不及时出台调整方案,部分进口车企必然会面临一系列惩罚措施,有些企业甚至将面临淘汰危机。”不过,目前多家豪华品牌均相继加快了国产化进程,比如,日产的英菲尼迪、本田的讴歌等的国产化事宜都已经尘埃落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动其核算主体的变更,实现油耗达标。
除了加快国产化进程,迫于政策的压力,各大进口车公司也开始寻求其他解围路径。由于此前发布的“油耗核算办法”规定,对企业生产或进口的纯电动乘用车、燃料电池乘用车、纯电动驱动模式综合工况续驶里程达到50公里及以上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综合工况燃料消耗量实际值按零计算,并按5倍数量计入核算基数之和。在电动车产业目前尚不具备市场批量推广的条件,同时进口电动车品牌在国家相关政策中也未能享受到财政补贴的情况下,各大进口车企业转而寻求节能技术的帮助。大众汽车近日就宣布将大力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沃尔沃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S60计划于明年上市。雷克萨斯、英菲尼迪、讴歌等日系品牌也加快了导入混合动力产品的速度。
此外,推出柴油发动机车型也被部分车企视为降低油耗的重要方式,捷豹路虎就是这种战略的“赢家”。定位奢华的捷豹路虎一直走的是大排量路线,强调其优越的越野和动力性能,为满足中国市场对于低油耗产品的需求,其柴油产品的比重不断提升,去年柴油版路虎的销量已经占据路虎品牌总销量的34%。该品牌2013年平均燃料消耗量的达标值是10.65L/百公里,而实际值为9.72L/百公里,这个数据甚至优于其10.05 L/百公里的目标值。
保时捷的压力也不小,去年其在中国的平均油耗值是10.85L/百公里,而达标值是10.66 L/百公里。保时捷方面表示,“将引入更多新能源车,增加小排量产品,改进车型分类,在2015年实现达到第3阶段值。”不过,作为小规模生产商,保时捷全球年产12~14万辆,去年在中国的销量是3.7万辆,相比之下,阿斯顿·马丁的销量就更少,去年阿斯顿·马丁在全球的销量才仅仅4200辆,而这些“超跑”的使用量并不大,对于油耗的影响也有限,如果严格控制其油耗标准,“那我们在中国就根本没法卖了。”采访中,一位进口车企工作人员这样表示。对于这些超豪华车的油耗管理,有消息称,“这些车今后也许可以走奢侈品特别通道,不纳入油耗综合管理范围。”
同时出台的《通知》
5月7日,“公示”的同一天,工信部还发布了《关于加强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的通知》(简称《通知》),就《加强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公开征集意见。严厉程度远超预期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对油耗超标车企的惩罚措施。工信部表示,此举旨在促进先进节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加快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确保2015年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L/百公里目标的实现。
《通知》一共包括七大通知事项,其中对乘用车油耗超标的企业惩罚性举措包括:公开通报、暂停受理不达标新品公告申报、要求现有达不到车型燃料消耗量目标值车型停产限产、暂不办理该企业投资扩能项目,以及在海关通关审核、进口检验、生产一致性核查等方面加强监管等。此外,《通知》还指出,燃料消耗量相关国家标准将以适当方式纳入新修订的汽车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即3C认证)并予以实施。
除以上惩罚措施外,《通知》第七条特别提出:“同一汽车生产集团公司下属有多个独立法人乘用车生产企业,且集团公司对这些企业具有实际管理、控制权,经集团公司申请、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同意,可作为一个核算主体统一核算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其他企业申请成为一个核算主体的,参照上述条件。”该条款引起业界关注,因为这意味着大型汽车集团下属不同品牌之间更易共享节能车型带来的油耗均值“红利”。即如果车企集团中的节能与新能源车型较多,就可以拉低车企整体平均油耗,从而顺利通过考核。例如,广汽吉奥在本次油耗测评中虽没有达标,但若以广汽集团为核算主体,吉奥则可以通过广汽集团旗下其他产品来达标。
业界普遍认为,工信部作为主管部门有责任通过政策手段督促车企尽快通过技术改造降低油耗。此次《通知》增加了一系列惩处措施,可以有效推动汽车企业的节能减排。但在采访中,一位环保人士表达了不同意见,该人士认为,汽车的燃料消耗与排放有必然的关联,发达国家通常是结合起来统一规范、测量的。分离的实施会引导车企在设计开发时顾此失彼,还会在监管方面增加不必要的成本。结合的要求可以兼顾车主最关心的燃料花费和“基本不关心”的排放污染问题。更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担心,仅靠工信部协调起来恐怕有难度,“(油耗)这个事太复杂,那么多国企本身就是部级、副部级,(工信部)能管得了?”
对话业界专家
《汽车纵横》:近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的通知》,您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何卉:我们认为这是整个乘用车第三阶段(及以后标准)体系的关键环节,没有监管办法的标准不能称之为完整的标准,对汽车油耗水平的改善的效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纵观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车辆能效或温室气体排放标准体系,都是将标准值、核算体系、灵活达标机制和监管、不合规惩罚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纳入标准法规的。总的来说,《通知》里面的条款是严格、可行的,既结合了国外标准体系里面的有益经验,也有针对中国车辆管理环节特殊性而独创的监管措施。如果这一提案能有效实施,将是实现我国第三阶段乘用车标准和2015年新乘用车整体车队油耗目标(6.9升/百公里)的有力保障。因此这一提案的出台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想谈一谈罚款作为监管手段的优势。首先监管部门需要有合法权限执行罚款,而且罚款额度要有足够的“惩罚性”,即需要遵循之前提到的罚款额度设计原则。它的主要优势在于,首先要有利于保持汽车产品市场的多元化和完整性。因为有些企业的产品针对的是特殊消费群体(如豪华跑车)。这样的企业一旦公司平均不能达标,单车通常也不能达标。在《监管办法》提案措施下,基本上车型就都不能生产了。对于某些消费者来说毕竟是个损失。其次要对企业未来的产品和技术部署是个相对简单的决策。企业非常清楚自己用什么技术以什么成本达标,罚款给了他们一个明确的价格信号:边际成本小于罚款的技术都可以上。
《通知》的第七条赋予了企业一项灵活机制:不同企业可以在同一集团下合并达标。合并达标也是欧盟的法规里的达标灵活性之一。对于企业来说,为了达标算计与谁合并比面对罚款部署技术战略要更费心计,当然在此过程中更有可能发生“钻空子“的情况,即达不达标取决于与谁合并而不是真正通过推进新的节油技术。达标可能成为各种合并计算方法的实践,而失去其推进新技术的作用。当然,《通知》要求独立企业的合并是要满足一定条件的(集团公司对企业都实际管理控制权),因此想“钻空子”的企业不一定能够合并成功,但这一条还有待实践的验证。
安锋:工信部此次出台的乘用车燃料平均消耗量管理办法比较严格,大部分是强制行政实施,相对国内乘用车生产企业,进口汽车在本管理办法中显得比较宽松,仅用“加强监管”几个字带过,实际上,目前进口汽车的燃料消耗量的达标情况不容乐观,2013年25个进口汽车经销商有12个没有达到目标要求,且进口汽车本身的燃料消耗量较高。iCET建议在汽车燃料消耗量管理过程中要注意信息公开及连续性,对2013年没有达标的企业,在后续年份中,如2014、2015年需连续监控管理,对企业提出的改善目标与措施的落实情况要进行信息公开,以督促企业真正的落实。总的来说,2015年的目标还是比较容易实现,但是2020年5.0L/100km的目标难度比较大。
此外,“管理办法”提出同意同一集团企业组合核算,在某一程度上加大核算主体的灵活性,但是会增加燃料消耗量管理难度,为避免混乱状况且能达到目标,建议继续实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提出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额度管理体系,乘用车企业可将优于目标额度值进行转结或者转让给其他企业,通过市场平台来促使达到目标,并让技术水平先进燃料经济性高的企业享受红利。
《汽车纵横》: 能否谈谈其他国家相关的标准体系和监管办法?
何卉:世界上五大主要汽车市场都采取的对不达标的企业进行罚款的监管手段(见表1),在此基础上,一些国家还采取了吊销产品型式认证、公开点名批评的非经济手段。
表1 实施了企业平均油耗标准的地区所采用的不达标惩罚手段
地区不达标惩罚手段
经济手段:对不达标企业进行罚款非经济手段:吊销型式认证
非经济手段:公布不达标企业
美国xx
欧盟x
日本x x
加拿大xx
韩国x
事实上,罚款的根本目的在于大幅增加企业违反标准的成本,迫使其在经济利益最优化的驱使下选择改进车辆技术来达标,而不是缴付巨额罚款。罚款的根本目的决定了制订罚款额度的基本原则——边际罚款率须大于厂商的边际达标成本。最理想的罚款率(即单位超标油耗对应的罚款额)应设在本国市场上所有厂商的边际达标成本之上。比如欧盟的“2015年乘用车二氧化碳排放标准”里规定企业超过其目标值的第一克/公里的罚款额度为95欧元/每辆车。相比之下,经过深入调研,减低车队二氧化碳排放的边际成本大多在25欧元左右每克/公里(对于极个别企业达到50欧元或更高每克/公里的成本)。这样企业有足够的动力上新技术进行减排,而不是缴罚款。
美国从2012年的轻型车燃油经济性和温室气体标准开始,就加入了对温室气体排放标准不达标的企业进行吊销高排放车辆型式认证和罚款的双重惩罚。具体来说,联邦环保署(EPA)在给企业新车型做认证的时候,会出具“有附带条件的”型式认证。这一附带条件是:假设企业年末真实销售结果计算出来的公司平均温室气体水平可以达标。如果一个企业在计入所有灵活达标机制(如电动车乘数激励、达标配额的补偿和预支等等)仍不能达到其当年的公司平均温室气体目标值的话,EPA会从企业当年生产销售的所有新车型清单上“除掉”温室气体排放最高的一些车型直到拿掉这些车型的销售量之后该企业能达到标准。那么“拿掉”的这些车型销售量将被视为违反了当初的型式认证的“附带条件”,须当成无认证车辆违法销售进行惩罚。惩罚手段包括1)暂时吊销这些车辆的型式认证;2)每辆车酌情处以最高达37500美元的无证违法销售车辆罚款。EPA这一监管手段是继承了其对车辆常规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办法,在清洁大气法(Clean Air Act)修订下(将温室气体纳入EPA管辖的污染物)将这一办法延展到温室气体管理上。
我们可以看出工信部《通知》中的第二条核心概念与EPA吊销认证的做法类似,差别在于要求“拿掉”所有单车不符合第三阶段标准值的车型,这里体现出对国外有益经验的合理借鉴。至于我国未采取经济处罚,则是因为立法不完善和主体监管单位权限的限制。作为立法完善前的过渡政策,《通知》可以有效促使企业达标。
安锋:美国目前实施的企业平均燃料经济性(CAF?)和中国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相类似,由企业申报CAF?,但EPA每年将抽取30%进行检测核查,对企业造假的情况将进行高额度罚款,此外,美国会确定每年CAF?年度目标,达不到CAFE限值要求的企业,将根据当年产量处以罚款,同时还建立了信誉管理系统,该系统与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相类似,盈余额度可转结使用三年,但额度仅可以本企业使用,不能在企业间流转。同时,美国CAF?对销量较小企业有豁免权。
何卉: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Clean Transportation) 高级政策分析师、中国项目负责人
环境达标 篇4
太钢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 要求进一步细化推进方案, 全方位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通过开展“标准化操作示范岗、示范班组、示范作业区”评选活动, 促进规范和各项规程、作业标准的严格执行。在不断夯实基础的同时, 太钢积极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的培养, 对照规范和炼铁、炼钢等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的要求, 逐项进行落实, 对标进行整改, 使太钢所属炼铁、炼钢单位全部通过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评审, 为太钢下一步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奠定了基础。在积极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同时, 太钢坚持建立务实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把日常开展的各项安全工作都作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纳入体系规范运行, 坚持对照各体系要素查找所缺少的工作项, 确保了体系与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和体系的适用性。目前, 太钢已制定计划, 下一步重点对烧结、轧钢系统实施标准化企业的创建工作。太钢通过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 安全生产步入了科学化管理、高效化运行的轨道。
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的推进, 企业在安全管理过程中的诸如本质安全化程度、人员行为受控度、安全工作落实力度等方面的典型问题逐步浮现出来, 为安全管理总体水平的改进指出了方向。因此, 太钢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具体工作。
以安全专项整治为突破口实现本质化安全
太钢成立了以公司董事长为组长、总经理为常务副组长、其他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的专项整治领导组, 分矿山、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电气、道路交通、消防、民爆、职业健康、预防机械伤害等11个工作组, 制定了《太钢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制度》, 规范管理流程, 形成专项整治的长效机制。针对性地开展了冶金企业煤气、安全装置设施、防范粉尘爆炸、外协安全管理等专项检查, 对发现的问题都按照标准进行了整改, 将安全生产投入, 加强职业健康管理, 工艺、装备安全管理, 隐患治理, 安全防护设施, 危险源监控等10多项要求纳入到专项整治工作的范畴, 先后确认了41项较大以上事故隐患, 累计投入7 946万元进行了治理, 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实施两票制度强化人员行为控制
《冶金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中, 明确提出了“强化作业过程控制”的要求, 并从“作业前的风险分析、作业行为的许可、作业过程的监督与管理、交叉作业和相关方管理、操作确认机制、工作票和操作票制度”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这是国家有关安全文件中对企业人员的作业行为第一次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太钢经过认真分析和解读, 认为要想建立一套实现安全确认的硬措施, 明确和规范人员在工作联系和确认环节的责任, 最有效的载体就是工作票和操作票制度。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 太钢在对电力系统“两票”制度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基础上, 经过总结和提炼, 形成了太钢安全管理中通用的“两票”制度, 下发了《推进工作票和操作票的实施方案》, 明确了使用“两票”的范畴, 编制了“两票”通用模板, 细化了工作票签发人、许可人、工作负责人的安全责任, 实现了作业人员对现场安全条件和安全状态的同步确认, 确保了作业过程中人员的安全。
以安全审计评价为保障促进安全工作的落实
太钢与所属各单位每年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 选取安全管理控制度、标准执行率、危险源危险度下降、重大隐患治理率等过程指标, 作为对各单位正职领导安全绩效考核指标。太钢在实施安全审计和评价过程中, 将严格安全监督检查和考核、严格安全绩效考核、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加强应急管理等内容以及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和有关标准, 转化成审计和评价标准, 建立了9 000余条评价标准, 500余条管理标准的审计、评价标准库, 定期对通知内容、安全法规、规程标准的执行程度、安全责任的落实程度、现场受控程度进行评价检查, 剖析管理问题, 挖掘问题根源, 最终形成审计、评价报告, 根据该评价报告及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兑现情况实施奖惩, 有力推动了安全责任的落实。
环境达标 篇5
自查报告
为确保我局顺利完成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工作任务,依据《自治区评比表达标表彰活动管理细则》(暂行)和《自治州严格落实评比表彰活动管理有关规定实施意见》(伊州党办发[2011]65号),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全面清理各种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实施方案》的文件要求,我局认真按照要求开展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我局认真组织落实,成立以局领导担任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日常工作。
二、清理工作情况
一是深刻领会清理活动会议精神,及时向主要领导汇报,明确清理工作的总体目标。召开科室负责人参加的会议,转达会议精神,明确清理工作的重点,要求不得弄虚作假,重点检查是否有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者是不符合实际需要的项目,有否有基层出钱或以其他名目收费的项目等等。
二是认真摸底。经过自查,我局没有开展任何表彰大会的活动,目前也没有开展表彰大会的计划。
三是认真填写表格,并报主要负责人审定签字,并填报好相关表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达标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开展后续有关工作,为全面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早期治疗、早期达标 篇6
但在临床中常常见到的却是这样一种情况, 很多患者患病数年甚至十余年, 一直没有规律治疗, 出现并发症后才引起注意。经过治疗虽然血糖可以控制好, 但却白白浪费了最应该、也是最容易控制血糖的前十年, 出现了并发症, 令人非常惋惜。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要做的也很简单, 早期治疗, 定期监测血糖, 尽早达标。
降糖目标应该有个体化。对于初发的患者, 应该早期严格控制血糖, 使血糖尽量保持正常人水平;而对于一个糖尿病史长, 已经合并心血管疾病或者是年龄较大的患者, 就必须强调多重危险因素综合干预, 为减少低血糖的风险, 适当放宽对血糖的要求。
早在唐代, “药王”孙思邈就这样写道:上医医未病之病, 中医医欲病之病, 下医医已病之病。2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目前我们尚不能完全做到预防糖尿病的出现, 但至少我们可以在疾病的初期给予积极的干预, 早期治疗、早期达标, 减少致残致死率。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化肥:养分含量不达标 篇7
太原、晋中、临汾、运城4个地区生产和经销企业的60个批次的化肥产品。
抽查结果:
不合格17个批次, 抽样合格率为71.67%。
主要问题:
养分含量、水分、有效五氧化二磷含量、氯离子等项目不合格。
不合格企业名单
不合格项目分析
电气工程达标措施 篇8
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首先对新进厂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并制定本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组织措施。并编制人员信息表, 对施工人员工作的各环节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设专职安全员、负者人。要求施工班组每天上班前要根据当天的工作安排进行安全交底, 工作交底, 工作过程中的重点难点, 注意事项。安全工具及设施要落实到位。
临时安全用电组织措施应注意下列内容: (1) 建立安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制度。从临时用电开始, 定期或不定期对临时用电进行检测, 应符合国家标准。发现隐患和不符合规定立即督促整改, 整改后方能继续开工, 并做好检测记录。对施工队伍进行考核和评估, 并调整好人员比例。要对技工进行持证上岗。 (2) 建立临时用电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组织、技术措施制度, 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 (3) 建立技术交底制度。 (4) 建立电气维修制度。 (5) 建立工程拆除制度。 (6) 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 严禁无证上岗。酒后上岗。
总之, 随着电厂电气智能化的发展, 电厂中的电气工程在整个电厂工程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比重, 电气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机、炉、输煤、化学各专业将不能正常运行, 因此涉及专业及领域更多, 技术更新也快, 也将更加复杂, 要想把此项工作做好管好、与时俱进, 才能创优质工程。
1. 本工程是由河南第一火电承建, 土建由兵团六建承担, 总建筑面积为75945.
63平方米, 具有体量大、工期紧、施工难度大、工艺复杂等特点。电气工程各级管理及参施人员应牢固树立“树精品意识创优质工程”的思想观念;在质量管理工作中, 突出预控和过程控制、生产控制、合格控制到位, 以有效的过程控制, 做到了“事前交底预防, 事中强化过程控制, 事后考核总结”, 使一些技术难题和质量通病得以解决和改进。
2. 在施工过程中, 我们首先要根据招标文件中要求的确保工
程的质量目标, 与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紧密配合、相互协调, 针对工程的特点、重点、难点, 管理目标等分布分项进行整体策划, 目的在于完善工程预控的能力, 增强工程过程管理能力, 使工程能实现由过程监控、持续改进, 过程总结最终达到创优质工程的目标。
3. 确保主体结构质量优良是实现创优目标的重要内容。
我们在总结历年安装经验的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工作: (1) 建设主体结构标准是编制、评估项目可行性研究和投资估算的重要依据, 建设主体结构标准应根据技术进步和投资者的实际情况制订。 (2) 施工阶段电气方面着重与土建, 安装单位密切配合。要做到粗活细作, 细活精作。还必须保证建筑的各项使用功能安全, 可靠, 建筑工程与电气工程协调配合。
二应具有的责任心及工作能力
电气工程师应有对所负责的电气工程质量高度负责的责任心, 深入现场, 调查研究, 搜集工程的有关资料, 对工程进行多方案分析比较, 充分应用自己的专业水平, 深入、细致地搞好电气工程的技术、质量、签证、进度、安全等管理工作。为企业提出最优方案不仅在技术上要先进、可行, 而且在经济上要合理。而且工程师必须具有综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协调能力, 如工程概预算、招投标及工种配合、各种关系的协调等等。
1. 在图纸审核阶段
要认真审查设计图纸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或有关技术质量标准, 设计是否合理和优化。要根据工程的具体功能情况与设计院、乙方, 及早协调明确哪些系统, 避免主体完工后再补上系统, 要审查设计是否体现了工程的经济性、施工可行性的原则, 如各专业之间缺乏沟通, 不一致的地方多等等, 这些问题如不及早提出、处理。对工程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对于重要的工程变更或者图纸修改, 必须通过相应的审查, 在组织有关方面研究、分析、讨论、确认后, 才予发布变更实施。
2. 电气施工中控制管理
工程质量不同于科学实验, 不能有失败, 不能拿工程质量做“实验”。电气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是否可靠、安全、正常经济运行, 是百年大计, 否者会影响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1)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电气工程师不能只停留在按图施工的水平, 要全面熟悉设计图纸, 根据现场情况发现图纸中的不足, 对隐蔽签证, 要以图纸为依据, 标明被隐蔽部分、项目和工艺、质量完成情况及时与设计院、施工单位沟通, 提出处理意见解决的办法。
(2)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施工中必须根据已会审后的电气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 按照国家现行的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当地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文件技术方案进行。施工中若发现图纸问题应及时提出并处理, 不允许未经同意私自变更设计。确认其达到相关质量要求, 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严格推行规范化操作程序, 编制符合规范、工艺标准、可操作的质量控制程序。记录调试记录。盖章并存档。
3. 安装及调试阶段
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每个工序检查和验收, 应当按照规定进行相应的自检, 在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质量验收通知单, 监理在收到通知后, 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检查其工序质量, 在确认其质量合格后, 签发质量验收单, 此时方可进入下道工序。采取质量一票否决制度。
要求工作按程序进行, 安装, 调试、监理验收通过送能送电试运, 系统送电必须制定预案, 做好反事故预想及应对方案, 各方人员组织到位。严禁凭“经验”、凭感觉、侥幸的心理送电。设备运行调试要按先先单体后系统、空载后带负荷系统进行。
三工程造价方面电气工程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内墙涂料:遮盖性能不达标 篇9
抽查内容:依据《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 (GB/T 9756-2009)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2-2008) 和经备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的要求, 对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产品的低温稳定性、干燥时间、对比率、耐碱性、耐洗刷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 、苯甲苯乙苯二甲苯总和、游离甲醛、重金属等9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抽查结果:有3种产品不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合格率97.5%。主要问题:对比率、低温稳定性不合格。
孝心标准,你达标了吗 篇10
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孟郊的一首《游子吟》把母爱的无私和魅力表达得淋漓尽致, 同时也将孝道很好地体现出来。尽孝一直以来都是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 历经千百年的传承, 文化的洗礼, 孝道在今天依然深入人心吗?母亲节刚过, 父亲节如约而至, 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网络电视, 均能看到关于“感恩父母、关心老人”的宣传, 看来在当今社会孝道回归逐渐成为主流的时代风尚。不仅如此,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 孝道还拥有了全新的诠释, 尽孝竟上升到了标准的高度。据悉, 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了新版“24孝”行动标准。标准内容包括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 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 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 亲自给父母做饭, 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 为父母建立“关爱卡”, 教父母学会上网, 经常为父母拍照, 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等, 将“24孝”融入现代元素, 呼唤全社会的孝子之心, 倡导共同关爱老人, 这一“孝心标准”一经发布就赢得了公众的拍手叫好!
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 孝为百行首。”人无孝心, 哪来善行?孝是德之本, 是人类社会得以维持和发展的根本。古往今来, 国人秉承“百善孝为先”的思想, 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美德, 使得家庭安宁、和美, 社会稳定、和谐。现代社会, 孝道更是公众意识、社会公德的基础和核心, 是人文关怀意识的前提。遗憾的是, 反观我们的社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 一些人抛弃了对老人应承担的责任, 感恩之念和孝敬之心淡薄, 人情冷漠;对家庭、社会、国家毫无责任感;更有甚者不奉养父母甚至虐待, 致使老人孤苦伶仃, 无家可归等, 孝道几乎成为奢谈。数千年来以孝文化为本, 现如今孝道却被无情地冷落, 同时也诱发了当前诸多社会问题。亟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重拾孝道美德, 重塑道德风尚。
新“24孝”标准的出台, 直指伦理重塑的纠偏。通过孝行规范的传递, 唤回人们的孝道觉悟与精神认同, 在积极倡导中, 让行孝内化为子女的责任践履和情感守候。一部现代版的尽孝之道, 它的实施对强化当代孝心道德意识, 关爱老人, 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影响价值, 值得称颂。
标准一旦真正落实无疑是一件利民、利国的大好事。然而, 标准能否在全社会实行, 切实深入人心呢?表面上看来, 标准从物质关怀、精神关怀、心理关怀、身体关怀等几个层面规定子女的孝道, 是一个常识性的示范文本, 蹈行之间并不难, 但是, 即使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贴近生活的常识性条款, 又有几人能真正躬身践行?在全球化的当今时代, 绝大多数人都被急剧发展变化的时代洪流裹挟前行, 传统意义上的“尽孝”对很多人来说早已力不从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远离父母到远方打拼, 由于工作繁忙, 生存压力, 疲于奔命, 很多人无暇关心父母的冷暖, 为工作、为生活、为梦想、为永无尽头的追逐……人们总是在不停地赶路, 从未有时间停下来欣赏路边的风景, 更未回头看看身后父母那关切的目光。常回家看看, 对父母嘘寒问暖, 对于远在他乡的游子来说, 成了一个奢侈的梦想。有一项调查显示, 在向父母尽孝方面, 86.3%的人觉得自己做得不够, 仅13.7%的人觉得“足够了”。现代生活方式的变迁, 已使得传统孝道日渐式微。在这一现状下要实现“24孝”标准似乎难度大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