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关节综合征

2024-07-16

骶髂关节综合征(共11篇)

骶髂关节综合征 篇1

骶髂筋膜脂肪疝, 是骶髂关节周围深筋膜下的脂肪块, 经深筋膜上的裂孔, 向后突出到皮下, 引起腰腿痛的一种情况。其主要症状是腰腿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治疗骶髂筋膜脂肪疝患者65例, 年龄35~69岁, 其中女63例, 男2例。单侧骶髂筋膜脂肪疝59例, 双侧骶髂筋膜脂肪疝6例, 病程3个月~5年。

1.2 治疗方法

患者俯卧位, 下腹部垫枕, 使腰骶部后凸, 局部皮肤消毒后, 压痛点处强地松龙25 mg+2%利多卡因局部注射[1], 待麻醉药生效后, 左手拇指、食指将皮肤拉紧, 将结节固定在两指之间, 右手持针刀, 于痛点注射处进针刀, 如在臀上皮神经循行线上, 刀口线与神经走行方向一致, 其他部位刀口线与局部肌纤维方向一致。针刀与皮肤垂直, 刺入达脂肪组织, 依肿物大小, 纵行切割数刀, 使肿物破碎。然后移刀刃至结节边缘切割筋膜几刀, 纵行疏通剥离, 横行推动针体以扩大针孔[2]。出针, 盖无菌纱布, 拇指指压原痛点处横行推移, 再用掌根压肿物揉捻, 无菌纱布包扎, 嘱患者活动腰部, 一次不愈者, 1周后再次治疗。

2 结果

治疗后随访6个月以上, 65例患者中1次治愈者50例, 2次治愈者11例, 另4例2次治疗后疼痛缓解, 未再治疗。有效率100%。

3 讨论

骶髂筋膜脂肪疝多见于妇女和肥胖的患者, 发病年龄多为中老年人, 疼痛常位于下腰部, 常牵涉到同侧臀部, 大腿后侧或腹股沟区, 疼痛只传到腘窝部为止, 不越过膝关节再向下放射, 一般在劳累、受寒后加重, 休息后好转, 弯腰时疼痛加重, 腰部过伸时好转或减轻。

检查时可在骶髂关节附近皮下触及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肿物, 可单个, 也可多个, 弯腰检查时, 肿块尤明显, 肿物长径约1~5 cm, 肿块中等硬度, 表面光滑, 按压肿物时有疼痛, 有时按压痛可向同侧臀部放射。部分患者虽有脂肪疝块, 但由于未压迫神经、血管可无自觉症状, 仅查体时可触及脂肪块。

腰背筋膜是人体中最致密而强韧的筋膜之一, 分深浅两层包夹着骶棘肌, 它对骶棘肌有保护、支持和约束作用, 其各处厚薄强弱并不一致, 一般下胸及上腰部强厚, 下腰及骶部相对较薄弱, 而且个体有明显差异, 肌肉发达者较厚, 反之较薄弱, 因此肥胖者、妇女、不参加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者腰背筋膜下部, 尤其附着处多存在着薄弱部分或缺陷, 成为脂肪疝的因素之一。

腰骶神经出椎间孔后, 分为前后两支, 后支穿越腰骶部的肌肉和筋膜, 支配深部肌肉及分布到相应节段的皮肤。第1~3腰神经后支的皮支, 在骶髂关节外上方和骶髂内侧半的稍上侧, 穿过腰背筋膜和背阔肌腱膜达浅层, 分布于臀上皮肤称臀上皮神经。1~3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 经骶骨背面的肌肉潜出, 分布到骶后及中臀部的皮肤为臀中皮神经。此外, 腰动脉后支的内外侧皮支也经腰背筋膜深面潜出至皮下, 由于这些血管、神经行成的血管神经束从骶髂筋膜处穿出使之成为固有孔隙, 成为发生脂肪疝的另一因素。临床上的脂肪疝多见于这些部位。

当腰部做屈伸活动时, 腰背筋膜随之紧张和松弛, 并有少许滑行移动, 在暴力作用或过度活动的情况下, 可使腰背筋膜薄弱部分造成撕裂和固有孔隙的扩大, 深层的脂肪组织, 顶带着筋膜深面的疏松结缔组织, 逐渐由筋膜深面经裂孔疝出于筋膜浅面, 而形成脂肪疝块, 疝出的脂肪组织呈球状, 位于皮下脂肪内, 并与皮下脂肪不相混。人体组织修复过程中可产生纤维增生及疤痕, 持续地挤压神经血管束而导致顽固性腰腿痛[3]。

本病须与腰扭伤、腰间盘脱出、梨状肌综合征相鉴别。单就压痛部位就不难与以上3种疾病相区别。而且后两种疾病均伴坐骨神经行程放射痛和压痛, 膝以下部位有疼痛、麻木及肌力减退等。

强地松龙+利多卡因痛点注射可治疗神经、血管卡压引起的水肿, 抑制纤维增生等无菌性炎性反应;针刀切开筋膜及纤维增生和疤痕组织, 破坏疝块的完整性;痛点及疝块按

压可扩大疝孔, 使脂肪块疝出减少或破碎, 通过综合治疗解除其对血管、神经的卡压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临床传统采用保守疗法, 如按摩、封闭、针灸、理疗等方法, 但治疗时间较长, 部分患者疗效不甚满意。而许多医院多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摘除脂肪疝、修补疝孔或扩大疝孔, 以解除对神经的刺激、卡压。但创伤较大, 伤口愈合时间长。而采用针刀综合治疗的方法, 创伤小, 疗效肯定, 患者易于接受。先封闭后针刀治疗, 也减轻了患者痛苦。

摘要:目的 探讨针刀综合治疗骶髂筋膜脂肪疝患者疗效。方法 65例骶髂筋膜脂肪疝患者经局部注射、针刀及手法按摩等治疗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随访6个月以上, 65例患者全部有效, 无不良反应。结论 针刀综合治疗骶髂筋膜脂肪疝, 创伤小, 治愈率高,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脂肪疝,针刀

参考文献

[1]靳纯桥.颈腰关节疼痛及注射疗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8:245.

[2]朱汉章, 柳百智.针刀诊断临床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64.

[3]陈学平.外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055.

骶髂关节综合征 篇2

1、骶髂前韧带:

宽而薄,位于关节的前面,连接骶骨骨盆面的侧缘与髂骨耳状面的前缘。

2、骶髂后短韧带:

起自髂粗隆和髂骨耳状面后部及髂后下棘,斜向内下方,止于骶骨外侧嵴和骶关节嵴。

3、骶髂后长韧带:

骶髂后短韧带的浅层,自髂后上棘达第2至第4骶椎的关节突,向内与腰背筋膜相连,向外与骶结节韧带相链接。

4、骶髂骨间韧带:

为坚强的纤维束,被骶髂骨后韧带覆盖,连接髂骨粗隆与骶粗隆间,由纵横交错的短纤维构成,填充于关节囊的上方和后方。

5、骶结节韧带:

位于骨盆后方,强韧而宽阔,呈扇形,起自髂后上、下棘和骶、尾骨的后外侧。纤维斜向外下,集中止于坐骨结节的内侧缘。

6、骶棘韧带:

呈三角形,位于骶结节韧带的前方,起于骶、尾骨的外侧,集中止于坐骨棘,其起始部位为骶结节韧带所覆盖

中西医诊治骶髂关节炎浅析 篇3

【关键词】 骶髂关节炎;中西医结合;内外合治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6.03.014

骶髂关节的解剖结构简单说主要是由骶骨及髂骨部分重叠而成,结构决定功能,其在生理和解剖中有着特殊而又重要的地位。同其他滑膜关节一样,骶髂关节本身具有活动性;但因关节囊以及韧带坚厚富有韧性,关节活动小,主要起到缓冲冲击力及震荡的作用。骶髂关节炎并不是单一的、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或只是引起腰痛的病因。笔者从临床诊治经验中总结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的方法在延缓疾病发展、改善局部疼痛症状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中西医诊治骶髂关节炎的思想探析如下。

1 脏腑经络辨证,中医内外合治

中医古籍虽然没有专门的病名与骶髂关节炎对应,但是文献中所描述的“腰痛、腰腿痛、痹证、踝厥、筋伤”等的症状特点和发病机制与其相似。《灵枢·经脉》[1]中云:“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节结,踹如裂,是躁厥。”其中,“脊痛”“腰似折”是指腰痛伴有僵硬感的典型临床表现,而“髀不可以曲”“腘如节结”是疾病累及周围关节症状。《黄帝内经》中根据疼痛部位等分列有“腰背痛”“腰腹痛”“腰脊痛”“腰尻痛”“踝厥”等十多个名词的描述,并将腰痛和臀腿痛联系起来[2]。如《素问·刺腰痛篇》中“腰痛引项脊尻痛如重状……”[3]等。

1.1 肝肾亏虚为本 早在《内经》中就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论述,并提出病因以虚、寒、湿为主。后至东汉时期,张仲景将杂病概念引入疾病诊治中,进一步揭示了腰痛病的病因病机。《金匮要略》云:“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指出肝肾气血不足,筋骨虚弱是发病的内在因素。到宋金元明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腰痛病论》认为:“夫腰痛属肾虚,亦涉三因所致,在外则脏腑经络受邪,在内则忧思恐怒,以致房劳堕坠,皆能使痛。”《医林绳墨》曰:“故大抵腰痛之证,因于劳损而肾虚者甚多。”这些都强调了肾虚的重要作用。

众多医家皆从肾虚为本论治本病。肝主筋,腰与肝脏的关系主要是肝藏血,而血养筋。若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则出现腰骶部疼痛等症状,治疗当根据患者病证,以固本培元,滋补肝肾为主,同时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辨证论治。

1.2 血瘀致痹为标 本病的病因病机是肝肾亏虚,筋骨不强,复感劳伤,外感风寒湿邪,致使寒凝湿阻,脉络不利,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外邪致病,寒邪侵袭,气血凝滞,湿邪内聚不散从而阻碍气机,血行不畅,久而化瘀;过度劳累、跌仆挫伤导致局部筋伤,气滞血瘀。前者为无形之瘀,后者外伤引起的腰络血瘀多为有形之瘀。诸多内外因素导致的痹病,其基本的病理变化都是气血运行不畅,而致瘀血阻滞,经脉闭阻;或滞塞于肌肉筋骨之间,日久不愈,反复发作。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谓:“寒湿之气,持于气交,民病寒湿,发肌肉痿,足痿不收,濡泻,血溢。”《中藏经·论血痹》中也指出:“或寒折于经络,或湿犯于荣卫,因而血搏,遂成其咎。”指明寒湿阻滞经络可致瘀痹。长江中下游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每逢梅雨季节,持续的天阴多雨。这种阴湿的环境正是诱发痹病的主要外在因素,风邪多夹寒邪和湿邪合而致病,其中以风湿或风寒湿致病多见。外感风寒湿邪侵袭肌体,导致经脉闭阻、气血运行不畅,而致瘀血阻滞。

1.3 固本为主,祛风温经活血为辅 安徽地区正处长江中下游三角洲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风寒湿三邪为主要外感因素。患者或因肝肾亏虚,或因复感外邪导致腰痛病,在治疗上应确立以滋补肝肾为主,祛风温经、活血祛瘀为辅的原则。

《素问·举痛论》云:“寒邪客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素问·调经论》云:“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提到了以散寒温经为主导的祛瘀思想。

1.4 中医药治疗,内外合治 结合中医学对腰腿痛疾病进行的论述,众多古代医家在实践中总结出“多痛多瘀、久痛入络、久痛多虚、久必及肾”基本的病变规律。肾气丸、肾着汤、独活寄生汤都是治疗腰痛的经典方剂。其中张子和提出“虚者补之、寒者温之、挫闪者行之、瘀血者逐之、湿痰流注者消导之、肾着证宜疏湿兼用温药”的用药原则,也阐述“腰痛甚者不宜补气,亦禁寒凉”等观点。

根据骶髂关节炎患者的体质以及舌苔脉象等中医临床证候等因素分析,笔者多选用滋补肝肾药和温经活血药除痹止痛。临床上常用药物有牛膝、桑寄生、川芎、桃仁、红花、肉桂、淮山药等。其中桑寄生、牛膝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肉桂系辛、甘、热的纯阳之物,既能使体温低下的动物体温升高,且能在其镇痛、抗炎和免疫抑制中起一定的作用,构成了肉桂温经止痛除痹的内涵[4]。川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味辛温,主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祛瘀、行气、祛风之效,性善走窜,周而复始。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川芎可改善血液循环、抗凝血,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5]。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主要通过抗凝血、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起到活血化瘀治疗痹病的目的[6]。刘柏龄依据“治肾亦即治骨”,筋骨相依,针对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认为扶正主要补益肝肾,祛邪主要活血化瘀、散寒化湿、祛瘀通络,从而达到正旺邪散、经络通畅、筋骨得养之功效,药物选择主要有熟地黄、淫羊藿、鹿衔草、骨碎补(炙)、肉苁蓉、鸡血藤、延胡索(醋炙)、茯苓、葛根、威灵仙、麻黄、豨莶草、姜黄、桂枝、山楂、洋金花等,旨在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同时,本方通过实验研究证实尚有消炎镇痛和抑制肿胀的作用[7]。

nlc202309080842

关于腰腿痛的外治方法繁多,临床报道多见中医针刺、灸法、推拿、刮痧、外敷、小针刀等。吴谦在《医宗金鉴》强调“膂骨正则疾患除”[8],并总结出了正骨推拿手法的正骨八法。《外台秘要》卷十七阐述了治腰痛熨法:“适寒温,隔衣熨之,冷即易熨,痛处定即瘥。”并详细地论述了药物的使用方法。而《养生方》云:“饮食了勿即卧,久作气病,令人腰疼痛。”“笑过多,即肾转动,令人腰痛。”对腰痛患者的日常生活起居、情志调养等分别进行了阐述。其中小针刀治疗在现代临床运用较为广泛,陈俊君等[9]采用小针刀结合臭氧治疗骶髂关节炎患者78例,小针刀治疗在腰臀部附近寻找进针点,通过行手法予以松解瘢痕粘连和疏通剥离;后用注射器抽取6~8 mL的医用臭氧

(40 μg·mL-1),体表定位髂后上棘,外下方刺入至骶髂关节内,结果优良率为75.64%,总有效率为91.03%。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方法安全简便。

2 现代医学诊断治疗思路

综合笔者在临床治疗骶髂关节炎的经验,骶髂关节结构性改变(不包括骨质破坏性改变)所导致的腰骶部疼痛,均可归结为骶髂关节炎范畴,主要指关节骨质改变,关节腔结构异常以及周边组织的病变等,其中还有关节错位等改变。由于骶髂关节解剖结构和生理病理的特殊性,骶髂关节的病变极易引起周围临近组织的病变,同样周边组织的病变反过来又加速了原有骶髂关节病理改变,最终导致骶髂关节炎的发生,而产生腰痛、晨僵或活动障碍等临床症状。

2.1 诊断学研究及分级 骶髂关节影像学检查对骶髂关节疾病的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现行公认的骶髂关节炎X线分级,临床上总结制订出骶髂关节CT表现分级,分为5级,0级无明显炎症改变,Ⅳ级则表明关节强直,中间则以关节腔间隙的改变、骨质破坏及周边软组织的侵害范围作为指标逐一分级。慢性指标≥Ⅰ级者,提示存在骶髂关节炎。

影像学检查是临床确诊骶髂关节炎的关键步骤。由于骶髂关节结构复杂,且盆腔内容物干扰,有些骶髂关节改变在平片上显影不理想,故X线检查目前只是用于临床初次筛查。CT检查能较清楚显示骶髂关节及周围组织,对临床骶髂关节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的观察有重要意义。MRI能更好地显影和评估骶髂关节解剖和关节囊、软骨及周围韧带等的异常,对本病的早期正确诊断有很好的帮助。

2.2 病因概括 由于骶髂关节解剖结构与生理作用的决定,除了转移性骨癌或骨肿瘤、骶髂关节结核等,其他病变包括骶髂关节错位、移位,基本上都表现为炎症性改变。

骶髂关节炎的病因很多,有外部环境因素、内部病变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外因主要有创伤骨折或长期慢性劳损,一些体力劳动者长期腰骶部负重,或者部分脑力工作者以及白领、司机等职业需要长期坐位姿势等;而内部因素则包括了先天性的骶髂关节病变、发育不良及周围器官组织的慢性炎症改变等,还有一些医源性的原因如长期服用激素而导致的骨质疏松,或因内分泌异常以及代谢障碍所引发的病变。

疼痛是骶髂关节炎的主要症状,发作时隐匿、钝痛持续。随着病情进展,腰椎活动可因疼痛而受限,甚至休息时也可发生疼痛。如若出现晨僵,则提示关节滑膜炎的存在。症状中出现的晨僵和类风湿关节炎表现的晨僵有所不同。前者晨僵时间较短暂,局部活动后晨僵感即可缓解。有研究表明,所有邻近骶髂关节的肌肉均有纤维扩张部折入其前、后的韧带,肌肉主要集中在骶髂关节的后方,因而关节前方力量薄弱,局部活动则增加骶髂关节的力量不平衡,从而加重病变的症状[10]。患者一般有单侧或双侧腰骶部疼痛,患侧下肢站立负重或行走等活动会受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肢疼痛一般痛不过膝;多数患者有急性腰骶部扭伤或慢性劳损史,多见于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经产女性多慢性起病或以着凉劳累为主要病因,可无腰部外伤史。此外,由于关节周边肌肉痉挛收缩,以及骨质和关节腔破坏等引起机械性闭锁,则是腰骶部活动障碍的主要原因。

2.3 西药治疗 目前,临床常采用的药物有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s)、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及其他药物。

骶髂关节腔注射是具有诊断意义的一种治疗方法。笔者在临床上选择合适的药物在C型臂机的定位下直接注射到骶髂关节腔内。该治疗方法操作简单,时间短暂,副作用小,靶点明确,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同时避免药物的全身副作用,保证患者的依从性。目前,临床研究认为,该疗法可起到以下作用[11]:通过药物的治疗作用消除无菌性炎症;抑制神经组织对“H”物质的反应,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临床报道,骶髂关节注射疗法所用药物较多,主要有局麻药物、维生素、激素类以及中成药制剂,如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利多卡因等。张伟英[12]

在多普勒引导下予以骶髂关节腔注射复方倍他米松,BASFI、“4”字试验、骶髂关节压迫试验与治疗后第l,7,30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李胜光[13]为提高药物在骶髂关节炎修复作用中的认识,收集了24例骶髂关节炎药物治疗后获得改善的患者资料,发现所有患者3个月后均可脱离NSAIDs,长期服用柳氮磺吡啶、来氟米特和白芍总苷等抗风湿药联合使用能明显缩短起效时间。

3 基于中医理论的中西医分期论治

综合笔者临床经验总结,除了治疗中强调中西医内外合治的方法,还需要突出分期论治的特点,同时也是中医整体思想的体现。按照骶髂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期、缓解期和慢性期。急性期患者局部疼痛感剧烈,腰骶部活动受限明显,查体时存在腰骶部广泛性触压痛,处于该期的患者应卧床休息为主,配合活血通络之中药外用熏蒸,同时予以滋补肝肾、温经活血的药物内服,结合针刺、骶髂关节局部注射等治疗方式。此时关节腔注射可选用维生素类及少量激素类药物以达到消炎镇痛的目的。而缓解期患者疼痛症状没有急性期严重,可在急性期治疗基础上,配合针刀治疗,针刀局部痛点剥离后予以选择合适的消炎药物注射,能使关节经络舒通,炎性因子消除,同时改善局部血供,达到止痛的治疗目的。病情持续2个月以上的为慢性期,患者除了药物治疗控制症状以外,更需要结合相关的腰背部功能锻炼巩固维持治疗效果,并且明确该期应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

nlc202309080842

4 小 结

综上所述,临床上如何有效地控制改善骶髂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仍在探索阶段。骶髂关节炎的诊断还主要从病史、体征结合影像学进行综合判断。近5年来临床上关于骶髂关节炎的诊治文献还较为匮乏,多数临床医师常将这类疾病归于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或是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改变,从而忽略了本病在腰痛病中的(下转第58页)

(上接第55页)独立性因素,并认为骶髂关节炎仅仅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目前,文献研究水平也大多停留在对于骶髂关节结构上的研究,或是分析影像学诊断上的异同,无法进一步深入阐释清楚作用机制。从中医思维模式分析,风寒湿瘀为基本致病因素,素体虚弱为病之根本,外感风寒湿邪,寒凝湿阻,脉络不利,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中医在疾病治疗中彰显出独特的优势,临床上采用外治法以缓解疼痛症状,配合中药内服以确保长期疗效,达到内外合治、标本兼顾的目的。

中西医在其特定领域都有着特殊的疗效,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密切联系。除了针对病因治疗,还应该学会用中医的基础理论去指导诊疗,通过中西医内外合治的方法,为临床总结出一种新的思考模式和实践方法,从整体到局部,从病因到诊断,从短期疗效到长期疗效。然而,中西医内外合治的临床疗效相对于常见治疗方法的优越性,仍需要采用循证医学手段对大样本、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进一步验证和综合评估,并客观分析其可行性、安全性、近期和远期效果。

5 参考文献

[1]何清湖.传世藏书·子库·医部·灵枢经[M].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94.

[2]刘哈娜.“动”的原则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及临床评价[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

[3]陆拯.近代中医珍本集医经分册[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3,138,358,294.

[4]张明发,沈雅琴.肉桂的药理作用及温里功效[J].陕西中医,1995,16(1):39-42.

[5]王永忠,童树洪.川芎的传统用法与现代药理研

究[J].中国药业,2012,21(7):95-96.

[6]王芳,刘健.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痹证的病机探

讨[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全国风湿病学术大会论文集.2012:291.

[7]赵长伟,闻辉,黄丹奇,等.刘柏龄教授运用壮骨伸筋胶囊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证经验[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6):34-35.

[8]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22-82.

[9]陈俊君,杜建明,田小武,等.小针刀结合臭氧治疗骶髂关节炎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20):103-104.

[10]葛恒君,葛恒清,蒋涛,等.骶髂关节移位引起腰腿痛的病理研究及针刀治疗[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2):8-10.

[11]孟庆云,柳顺锁,刘志双.神经阻滞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2-175.

[12]张伟英.多普勒引导下关节腔注射治疗骶髂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6,6(5):23-24.

[13]李胜光.抗风湿药物对骶髂关节炎的修复作用[C]//第十二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58.

收稿日期:2015-10-07;修回日期:2015-12-27

骶髂关节综合征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术前经X线等影像学手段确认, 符合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标准[3];2随访时间不少于6个月;3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术前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排除骨质疏松、骨肿瘤、有手术禁忌证、精神类疾病患者。按住院单双号分为两组, 以单号为对照组 (20例) , 给予骶髂关节前方钢板治疗, 其中男11例, 女9例;年龄 (46.4±11.7) 岁;Tile分类:B型6例, C型14例。以双号为观察组 (20例) , 给予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 其中男12例, 女8例;年龄 (47.5±12.5) 岁;Tile分类:B型5例, C型1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给予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患者全麻后取仰卧位, 在腰骶位置稍作垫高, C型臂X线机透视下, 通过牵拉患肢及推移骨盆对骨盆骨折部位进行解剖复位, 放入克氏针, 对患者骨密度及骶骨翼斜坡进行确定后, 将皮肤定为安全区的前界。导针由确定安全区的位置插入S1腰椎, 使针尖位于骶骨翼斜坡和S1椎体中心。关节分离的患者进针至中线即可。导针进入侧骶骨翼时, 针尖进到侧骶骨翼斜坡下方, 轻轻钻入导针, 运用反向尺精密测量出深度, 通过空心钻对骶髂螺钉通道进行准备, 紧接着置入空心松质骨拉力螺钉。

对照组给予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患者全麻后取仰卧位, 沿骶嵴向后方行纵行切口, 切开腹肌的附着点, 显露髂窝。利用螺钉进行骨骼复位, 复位满意后, 采用2~3块5孔骨盆重建钢板进行固定, 钢板呈斜行横跨于整个骶髂关节, 每个钢板拧入2枚螺钉。

1.3 观察指标

1围手术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2疗效:采用Majeed评分标准评价患者术后6个月的疗效, 优为85~100分, 良为70~84分, 可为55~69分, 差为<55分;3并发症:随访6个月, 观察是否有感染、骨坏死、骨不连及骨折移位等并发症发生。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以n/%表示,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表1) 。

2.2 两组患者的Majeed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的优良率为85.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 (P<0.05, 表2) 。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随访期间,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0% (P<0.05, 表3) 。

3 讨论

对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治疗, 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 以最大限度地恢复骨盆环的连续性及稳定性为目标。不稳定骨盆骨折的应急处理措施可以采用外用固定架从外部表皮部位固定骨盆, 暂时予以止血和缓解患者疼痛, 达到抢救生命的目的[4]。

本研究入选患者均为Tile B型或C型骨折, 可采用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或骶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 两种手术方式均能为骨盆环提供有效的固定。然而这两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 关键是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手术方式, 创伤小, 操作简单, 固定合理而稳定[5]。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稳定性主要依赖于前后环的完整性, 因而对骶髂关节的前后环和耻骨联合均需要固定。有研究表明, 骶髂前方钢板固定对耻骨联合部位的固定作用有限[6]。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发现, 骶髂前方钢板固定对患者软质剥离范围较广, 创伤大, 增加了感染的风险。相比之下, 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对骨盆后环的固定具有明显优势, 创伤小, 但该手术方式操作复杂, 需要术者具备良好的骨盆生理解剖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手术经验[7]。

黄智等[8]采用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骨盆骨折, 结果显示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采用开放手术治疗的患者, 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明显更短。本研究中,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P<0.05) , 与黄智等研究结果相似。说明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手术易于操作, 对患者创伤小, 患者血运良好, 能尽快出院。刘胜新等[9]采用经皮骶髂螺钉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采用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的患者。本研究中, 观察组手术治疗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与刘胜新等[9]研究结果一致, 说明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效果良好, 能重新平衡骨盆前后环的生物力学系统。本研究进一步随访发现,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 观察组患者中仅有1例术后伤口感染, 给予抗生素治疗1周后恢复。经骶髂关节螺钉手术创口小, 手术时间相对短, 故感染的概率就相对小。

综上所述, 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手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效果确切, 手术时间短, 患者恢复快, 术后并发症少。

参考文献

[1]宋世锋, 彭磊, 肖海涛, 等.经皮骶髂螺钉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对比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 2011, 31 (11) :1191-1196.

[2]杨雷, 王洪飞, 王中海.经皮骶髂螺钉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 2012, 23 (15) :45-47.

[3]刘洪, 唐长友, 贺健军.经皮骶髂螺钉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 2015, 22 (10) :1329-1330.

[4]N CHTERN JV, HARTEL MJ, HENES FO, et al.Significance of clinical examination, CT and MRI scan in the diagnosis of posterior pelvic ring fractures[J].Injury, 2015, 46 (2) :315-319.

[5]STIEGER-VANEGAS SM, SENTHIRAJAH SK, NEMANIC S, et al.Evaluation of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conventional 2-dimensional and3-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assessing canine sacral and pelvic fractures by radiologists, orthopedic surgeons, and veterinary medical students[J].Vet Surg, 2015, 44 (6) :694-703.

[6]CHENG M, CHEUNG MT, LEE KY, et al.Improvement in institutional protocols leads to decrease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haemodynamically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s[J].Emerg Med J, 2015, 2 (3) :214-220.

[7]EL-DESOUKY II, MOHAMED MM, KANDIL AE.Percutaneous iliosacral screw fixation in vertically unstable pelvic injuries, a refined conventional method[J].Acta Orthop Belg, 2016, 82 (1) :52-59.

[8]黄智, 云雄, 徐昕, 等.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在骨盆骨折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综述, 2015, 21 (2) :346-348.

骶髂关节综合征 篇5

关键词骶髂关节错缝局部封闭治疗手法治疗

骶髂关节是由骶骨与髂骨的耳状关节面组成的微动关节。妇女在妊娠期和产后,因内分泌的作用,使骶髂关节松弛,如受到扭转、牵扭、碰撞、滑跌等而产生错缝,其他治疗手段效果不佳,我们采用局部封闭加手法治疗产后骶髂关节错缝21例,疗效满意。

1临床资料

本组21例病人中,均为产后妇女;年龄均在21~41岁,平均25岁;病程最长6个月,最短2天;病位右侧者12例,左侧9例。

2治疗方法

2.1局部注射:俯卧位,压痛明显处作标记。0.75%普鲁卡因10ml加入20ml生理盐水,以30ml空针抽吸备用。另用2ml空针抽取醋酸强的松龙25~50mg。以20号腰穿针将普鲁卡因稀释液注射于骶髂上韧带及骶棘肌附着点范围内,再将醋酸强的松龙于压痛点最明显处在触及骨质后作小区域注射。

2.2基本手法:患者俯卧治疗床上,术者立于患侧对侧。先点按委中、大肠俞、关元俞、阿是穴等穴位,然后进行按压、滚摩、搓擦、揉捏、提拿等手法,以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

2.3过伸压推复位手法:患者侧卧位,患侧向上。术者立于患者背侧,一手压住骶骨,一手握住患肢踝部,先使其膝关节屈曲90°,然后一手推骶骨向前,另一手拉患肢向后,使之呈过伸位,先轻轻推拉数下,再重力向后一拉,使髂骨向后旋转而复位。

2.4固定方法:复位后仰卧硬板床休息1~2周,然后逐渐进行活动。

3结果

本组21例病人中均获访。疗效标准按参考文献[1]执行。结果[1]:治愈20例,占95.

2%;好转1例,占4.76%;未愈0例。总有效率100%。

4讨论

产后骶髂关节错缝是腰腿痛常见的病因之一。产后妇女身体常较为虚弱,单纯手法治疗,患者常因畏惧疼痛而不能充分配合,甚至因为拮抗而加重损伤。而理疗及热敷的效果也常不显著。我们于临床治疗过程中,首先应用局部封闭,通过普鲁卡因的止痛效果及强的松龙的抗炎作用,缓解局部疼痛症状,减轻组织水肿。继而取委中、大肠俞、关元俞诸穴,结合各种推拿手法治疗,具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舒筋活络之作用,达到缓解肌肉、血管痉挛,增进局部血液循环,再施以复位手法,使扭错的骶髂关节恢复其原有的正常解剖关系而达到临床治愈。临床常用复位手法有:脚蹬手拉复位法,推送复位法、过伸后推复位法、牵抖法等。笔者选择过伸后推复位法,该法术者一人就能完成,实施手法时,可以首先转移患者注意力,瞬间用力,复位效果良好。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①局部注射普鲁卡因时,切勿注入血管中,以免引起意外;②手法要掌握轻、推、稳、巧,用力中心在骶髂关节,手法沉着有力,快速而不粗暴[2];③复位后仰卧硬板床休息1~2周,然后可逐步进行活动。该治疗方法,标本兼治,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佑邦.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9~210

骶髂关节综合征 篇6

1 一般资料

65例骶髂关节半脱位患者中, 男15例, 女50例, 年龄最小27岁, 最大55岁, 平均年龄41.2岁, 病程不等, 其中向后半脱位40例, 向前半脱位25例。

2 临床症状及诊断

2.1 骶髂部疼痛, 可向下肢放射, 腰部活动困难, 咳嗽喷嚏等引起震动也可使疼痛加剧。

2.2 侧不能负重、坐、卧、应均以健侧负重, 患侧下肢髂膝关节均呈半屈位。

2.3 髂后上棘骶髂关节后侧有压痛, 可触及条索状, 向后半脱位者可触及髂骨向后凸出。

2.4 两侧髂后上棘不在同一水平线, 前脱位者患侧髂后上棘在健侧髂后上棘水平线以上, 局部触诊髂后上棘较健侧低平。下肢后伴可诱发疼痛, 后脱位者, 患侧髂后上棘较健侧髂后上棘水平线以下, 局部触诊髂后上棘较健侧突起, 直腿抬高可诱发疼痛。有时可见脊柱侧弯畸形。

2.5 床边实验阳性, 4字实验阳性, 骨盆分离与挤压实验阳性。

2.6 X线摄片, 骶髂关节的双斜位片, 有时可见患侧关节间隙增宽 (应与临床检查结合详细辨认是否前后脱位) 。

3 鉴别诊断

与急性腰扭伤, 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相鉴别。

4 治疗方法

4.1 局部治疗法

用0.1%利多卡因20 ml+泼尼1 ml, 用7号针头20 ml一次性注射器在臀部及骶髂关节后侧有压痛, 可触及条索处注射。

4.2 骨盆旋转复位法

患者端坐在正骨椅上, 两脚自然分开与肩等宽, 医生坐在患者背后, 以复位左侧骶髂关节为例, 医生右手自患者右腋下伸向前, 掌部压于颈后, 拇指向下, 余四指扶持左颈部、同时嘱患者双脚踏地臀部不准移动, 医生左手掌心顶位骶髂关节臀部, 然后右手拉患者颈部, 使患者身体前屈, 同时向后旋转, 在患者前屈旋转过程中, 医生左手掌用力, 向后顶推, 左髂骨往往出现骨擦音复位即完成, 右侧骶髂关节复位相反, 方法相同。

4.3 骨盆旋转复位原则

骨盆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推, 逆时针旋转顺时针推。

5 效标准及结果

痊愈, 症状全部消失, 活动正常, 1年后无复发45例。有效症状消失, 活动略不适18例, 无效1个疗程后症状无明显减轻者2例, 总有效率为96.95%。

6 典型病例

患者女, 38岁, 干部 2002年11月6日初诊。主诉, 左侧腰骶疼痛伴左腿不能下蹲2 d。病史, 患者于2 d前骑车不慎摔伤, 左侧骶髂部引起疼痛。伴弯腰活动受限, 左腿不能下蹲, 不能正常上班, 口服布洛芬缓释服囊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来诊。查体左侧骶髂关节压痛明显。4字实验及床边实验, 骨盆分离实验分别阳性, 拍骶髂关节片左侧骶髂关节间隙比右侧略宽。诊断左侧骶髂关节脱位。按上述疗程治疗1次后立即症状消失, 活动自如, 随访1年未见复发。

7 讨论

骶髂关节是一个极稳定的关节, 只有在较大暴力的冲动下, 才能推动骶髂关节出现改变, 引起关节周围肌肉韧带损伤或女性妊娠后期和分娩时激素分泌过多, 产程过长, 姿势不当等。使骶髂关节稳定较差, 易发生本病。

治疗急性期时先用封闭加手法, 主要是松懈骶髂关节周围肌肉韧带水肿松解肌紧张, 再用骨盆旋转复位法, 手法运用是应掌握好力度, 用力大小适中, 用力方向要正确。体会外伤性引起本病的治疗, 效果明显, 而对于关节周围韧带松弛损伤引起本病治疗效果较差。本组中2例无效, 此病与发病时间长短有关, 因此本病应早发现, 及时治疗。

摘要:目的运用手法治疗骶髂关节半脱位。方法对不同原因引起的骶髂关节半脱位患者运用新医正骨旋转复位法结合局部软组织封闭进行治疗。结果有效率为96%以上, 治愈率为78%。结论治疗效果好, 患者无痛苦, 方法简单, 立即见效, 无不良反应, 是目前治疗骶髂关节半脱位的较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骶髂关节半脱位,手法治疗

参考文献

[1]冯天有.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7:15.

骶髂关节综合征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资料完整并获得连续随访的FSJ患者36例, 男22例, 女14例;年龄15~66岁, 平均 (35.2±0.6) 岁。其中交通伤20例, 坠落伤11例, 挤压伤3例, 重物砸伤2例。其中合并失血性休克21例, 骨盆前环骨折10例, 股神经损伤3例, 坐骨神经损伤1例。按照Tile分型方法[2], 本组C1型19例, C2型17例。手术时机, 伤后3~7 d 20例, 伤后8~14 d 8例, 伤后15~21 d 6例, 伤后22~33 d 2例。内固定材料采用脊柱通用系统。

1.2 方法

1.2.1 手术前处理

入院后对于休克患者采取积极的抗休克治疗, 合并内脏损伤的请相关专业处理。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行患侧股骨髁上骨牵引, 牵引重量6~8 kg, 平均7.5kg, 平均牵引时间15 d。动态床旁拍片了解骨折脱位复位情况。所有患者术前均摄骨盆前后位片, CT及三维重建, 腰椎正侧位片, 了解骨折脱位畸形情况。

1.2.2 手术操作

待全身情况稳定后行手术治疗, 手术时间为伤后3~33 d, 平均15.7 d。均采用全身麻醉。合并前环骨折的, 仰卧位, 先经髂腹股沟入路重建钢板固定前环, 再改体位为俯卧位, 采用腰骶部Wiltse入路, 在距棘突4 cm处的患侧做纵形切口, 在多裂肌与最长肌之间无血管区劈开, 显露L5S1横突-小关节复合体及髂后上嵴, 暴露骶髂关节耳状关节面, 置入患侧L5单轴椎弓根螺钉, S1多轴椎弓根螺钉, 在髂后上嵴内外板之间横向置入7.0 mm×55 mm单轴椎弓根螺钉经外板略穿出。根据腰骶部弧度, 预弯连接棒, 直视下利用脊柱通用系统纠正骶髂关节垂直, 分离, 旋转移位, 术中C型臂透视, 证实复位良好后, 锁定脊柱通用系统。逐层关闭切口。

1.2.3 术后处理

术后预防感染,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伸膝功能锻炼, 6周内患侧下肢避免负重。术后第1、3、6、12个月复查骨盆X线片。

2 结果

无一例出现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 36例全部得到随访, 随访时间12~25个月, 平均17个月。根据Matta等影像评定标准[3], 对骨折脱位复位情况进行评估, 小于等于4 mm为优, 5~10 mm为良, 11~20 mm为可, 大于20 mm为差。随访期间, 患者复查X线片提示36例全部优。本组疗效评定采用Majeed功能评价标准[4], 对疼痛、站立、坐、性生活及工作恢复情况进行评价, 大于85分为满意, 70~85分为良好, 55~69分为一般, 小于55分为差。本组满意31例, 良好4例 (包括术前股神经损伤3例) , 一般1例 (术前坐骨神经损伤1例) 。典型病例影像学资料见图1~3。

3 讨论

3.1 骨盆后环的解剖特点

骨盆后环是承载或负重的必经之路, 骨盆前环结构只占骨盆环稳定作用的40%, 而后环结构占骨盆环稳定的60%。骨盆后环稳定性主要依赖骶髂复合体, 包括骶髂关节、骶髂关节周围韧带、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及骨盆肌肉和筋膜。骶髂关节是下肢与躯干负荷传递的枢纽, 它的治疗效果对于骨盆功能的恢复有决定意义。根据Tile[2]的描述, 垂直不稳定性骨盆损伤存在许多问题, 60%的患者存在持续的疼痛, 这种疼痛与骶髂关节未复位固定有关系, 因此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复位固定十分重要。

3.2 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常用术式

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需要关注三个关键环节, 即骶髂关节固定的牢靠性、确保复位标准达到解剖复位和避免血管神经的损伤[5]。目前, 手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术式很多:a) 外固定支架固定骨盆, 对于骨盆的垂直不稳及旋转移位复位固定是很困难的, 仅限于早期的固定, 便于急诊手术。因此, 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被许多学者倡导并接受。b) 骨盆前路2~3孔重建钢板或4孔方形钢板固定, 手术创面大, 出血多, 容易损伤血管神经, 而且由于在纵轴方向固定螺钉少, 抗垂直剪切力差, 容易导致固定失败。c) 后路空心加压螺钉或骶骨棒固定, 要求双侧髂后上嵴完整, 经骶孔的骨折或双侧骶髂关节脱位骨折不能应用, 过度压缩会损伤骶神经。可以克服垂直移位、但抗旋转不稳的骶髂关节脱位骨折, 生物力学差, 术后需要4~6周卧床, 容易导致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如果进钉角度稍有偏差, 存在损伤马尾、骶从神经, 髂血管的风险。

3.3手术并发症

由于复位不良或内固定松动等原因导致骶髂关节再次脱位, 由此产生的并发症有:骶尾痛、下腰痛、臀后痛、腹股沟痛、大腿内侧痛、下肢不等长、迟发性腰骶神经损伤、骨盆关节痛或骨盆带痛、骶髂关节功能紊乱、骶髂关节炎等。远期继发性并发症有骨盆倾斜、代偿性脊柱侧凸等, 给患者的生活与工作带来很大痛苦[6]。

3.4 脊柱通用系统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特点

同其他骨盆后环手术一样, 术前股骨髁上牵引既可以使得骶髂关节脱位骨折初步的复位固定, 减轻疼痛, 防止软组织挛缩, 又便于术中复位。同样术前摄骨盆入口位、出口位及其前后位X线并结合CT检查十分重要, 对诊断骨盆骨折及骶髂关节移位的有效率达到94%[7], 既可以确定骨折分型, 又便于制定手术方案。对于合并前环骨折分离脱位的, 首先仰卧位下做髂腹股沟入路, 将前环复位固定, 再做后环的切开复位相对容易些。我们采用腰骶部Wiltse入路, 避免对多裂肌的破坏, 减轻医源性腰部疼痛, 术中可以直视骶髂关节的耳状关节面, 在L5S1分别置入椎弓根螺钉作为支点, 通过预弯棒连接髂骨螺钉, 利用支撑或压缩对骶髂关节直视下复位, 如果骨盆前环复位固定良好, 骨盆后环的旋转畸形基本可以纠正。直视下手术, 操作简单, 安全, “腰-骶-髂”三点三维固定牢靠。在骶髂关节处髂后上嵴骨质最厚, 为最佳置钉点, 严重骨质疏松或髂后上嵴骨折破坏严重, 尤其内外板间骨折不适于此术式。为了确保髂骨翼椎弓根螺钉良好的抗拔出力和把持力, 我们选用了直径7.0 mm椎弓根螺钉, 置钉时钉尖略穿出髂骨外板确保椎弓根螺钉的抗拔出能力。由于可以直视下复位固定, 只要植入椎弓根螺钉技术熟练, 对于没有透视条件的基层医院也可以开展此项技术。因此, 对于骶髂关节脱位骨折导致的垂直不稳及旋转移位, 采用脊柱通用系统治疗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Farcy JP, Rawlins BA, Glassman SD.Technique and results of fixation to the sacrum withiliosacral scrcws[J].Spine, 1992, 17 (6 suppl) :190-195.

[2]Tile M.Pelvic ring fractures:should they be fixed[J].J Bone Joint Surg (Br) , 1988, 70 (1) :1-12.

[3]Collinge C, Coons D, Tornetta P, et al.Standard multiplanar fluoroscopy versus a fluoroscopically based navigation system for the percutaneous insertion of iliosacral screws:a cadaver model[J].J Orthop Trauma, 2005, 19 (4) :254-258.

[4]Sagi HC, Ordway NR, DiPasquale T.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fxation for vertically unstable sacroiliac dislocations with iliosacral screws and symphyseal plating[J].J Orthop Trauma, 2004, 18 (3) :138-143.

[5]王守刚, 汪玉良, 马方全.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治疗方式的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9, 17 (20) :1550.

[6]李明, 徐荣明, 裘邯军.不稳定骨盆损伤中骶髂关节脱位的临床解剖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 2007, 13 (2) :81-84.

骶髂关节综合征 篇8

骶髂关节紊乱症又称骶髂关节半脱位或骶髂关节错位, 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本病在临床中可单独存在, 也可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等病同时发生, 根据骶髂关节错位的方向不同可分为向前错位和向后错位。2011年5月—2012年1月期间, 在王友仁主任医师指导下, 对53例骶髂关节紊乱症患者进行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3例患者中, 男14例, 女39例;骶髂关节向前错位16例, 骶髂关节向后错位37例;年龄最大65岁, 年龄最小14岁, 全部为门诊患者。病程最长28年, 最短1 d。

2 诊断要点

2.1 临床症状

慢性损伤患者自觉下腰部、臀部隐痛乏力而下肢远端症状不明显, 表现为酸软、麻胀、怕冷等感觉;部分患者表现为骶尾部顽固性疼痛和触痛。急性损伤患者往往表现为严重的腰腿痛, 活动时疼痛加重。站立时患者常将体重支持在健侧下肢, 患侧下肢呈松弛屈曲状态, 并常伴有骨盆及脊柱代偿性偏斜。卧位时翻身困难, 患者常取侧卧位, 患侧在上, 翻身时疼痛加剧。

2.2 临床体征

(1) 双侧髂后上棘不在同一平面, 高低不一。 (2) 患侧骶髂关节部有明显压痛。 (3) 俯卧位时骶髂关节后错位者患侧下肢比健侧下肢短;骶髂关节前错位者患侧下肢比健侧下肢长。 (4) 后错位时骶髂关节部位可扪及突出的阳性物, 且阳性物有明显压痛;前错位时, 骶髂关节病变部位处可扪及一凹陷, 且凹陷处有压痛。 (5) 患侧下肢外展外旋困难, “4”字试验阳性。 (6) 骨盆分离试验阳性, 床边试验阳性。

2.3 影像学检查

骨盆正位片是诊断本病的基本影像学依据, 主要表现为: (1) 髂骨宽度与闭孔宽度的交错性不对称; (2) 耻骨联合两侧阶梯状改变和耻骨直径不对称; (3) 两侧髂后上棘不在同一水平上, 骶髂关节向后错位者髂后上棘偏上, 骶髂关节向前错位者髂后上棘偏下; (4) 慢性患者可见患侧骶髂关节髂骨侧骨密度增高, 以往称为致密性髂骨炎。

3 治疗方法

以正骨复位手法为主, 恢复骨盆的承载功能;以按动疗法为辅, 疏通经络, 滑利关节;配以传统推拿手法行气活血, 放松局部组织改善微循环, 消除疼痛。

3.1 骶髂关节前错位 (以右侧为例) : (1) 患者取仰卧位, 医者站其右侧, 用双手在右侧下肢前外侧做拿揉法3~5次, 再用拇指点按冲门、阳陵泉穴各1 min。 (2) 仰卧旋转复位法:患者仰卧位, 医者站其左侧, 用左手掌跟按压住患者右髂前上棘之高处以固定骨盆。右手扳住患者右肩胛部, 令患者躯干旋向左侧, 医者两手呈相反方向用力, 当旋转至最大限度时, 两手同时用力推扳, 此时可闻及骶髂关节复位的响声。 (3) 仰卧按动法:医者以右手拇指按压住患者右侧髂前上棘附近的痛点处, 嘱患者将右下肢主动屈髋屈膝, 反复8~10次。 (4) 自右侧髂前上棘至右下肢大腿前外侧做擦法, 自上而下, 以局部透热为度。

3.2 骶髂关节后错位 (右侧为例) : (1) 患者取俯卧位, 医者站其右侧, 用双手掌在患者右侧腰部、骶髂部及右下肢后侧做拿揉法3~5次, 然后在骶髂关节及臀部做拨筋法3~5次。 (2) 侧卧推扳复位法:患者左侧卧位, 右侧患肢在上, 髋关节屈曲90°, 左侧下肢伸直。医者站于患者前方, 以右手按住患者的右肩, 以固定躯体, 左手的掌跟部按于患者的右侧髂后上棘之高处, 向患者的右侧髂前上棘的方向用力推按, 此时多可闻及骶髂关节复位的响声。 (3) 俯卧按动法:医者以右手拇指按压住患者右侧髂后上棘附近的痛点处, 嘱患者将膝关节伸直, 做髋关节的主动背伸运动, 反复8~10次。 (4) 自腰骶部至右下肢后侧做擦法, 自上而下, 以局部透热为度。

3.3 在应用扳法复位时应注重手法的安全性, 不要一味的去追求关节弹响。在临床实践中证明, 只要关节的移位方向判断正确, 手法应用得当, 即使在关节整复时未听到复位的响声, 患者临床症状也会有明显的改善。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评定

临床治愈:腰骶疼痛消失, 腰腿活动自如, 无不适感。好转:腰骶部疼痛减轻, 功能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4.2 治疗结果

53例患者中, 治疗次数最多者为45次, 最少者1次, 其中经治疗痊愈者34例, 占64.15%;好转17例, 占32.08%;无效2例, 占3.77%, 总有效率为96.23%。

5 典型病例

例1:患者, 女, 78岁, 于2011年9月2日就诊, 主诉腰痛伴右下肢痛1周余, 加重3 d。现病史:患者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自觉腰部疼痛伴右下肢痛, 活动受限, 自行口服芬必得等药物治疗, 症状无明显好转, 3 d前腰痛明显加重, 自己不能翻身下床, 走路跛行, 遂来我院就诊。既往原发性高血压史30余年。查体:跛行步态, 俯卧位时右侧髂后上棘明显低于左侧, 右侧下肢比左侧下肢长约2 cm。右侧髂后下棘及大腿内侧压痛明显。骨盆分离试验 (+) , 骨盆挤压试验 (+) , 直腿抬高试验 (-) , 直腿抬高加强试验 (-) 。实验室检查:腰椎CT提示腰椎退行性改变。诊断为右侧骶髂关节紊乱———前错位型, 经手法治疗1次后, 效果显著, 疼痛亦明显缓解, 治疗5次后痊愈, 2个月后随访无复发。

例2:患者, 女, 26岁, 于2011年9月21日就诊, 主诉腰骶及左下肢疼痛3个月余。现病史:患者于孕36周时即觉腰骶及左下肢疼痛不能下床, 未经治疗, 于39周时疼痛消失。产后又觉疼痛, 行走不便, 于上月初到骨伤专科医院就诊, 诊断为骶髂关节炎, 给予骨盆带固定治疗。固定1个月后无明显改善, 遂来我院就诊。查体:跛行步态, 俯卧时左侧髂后上棘高于右侧髂后上棘, 左下肢比右下肢短1 cm, 左侧髂后上棘及左侧腰骶部均有压痛。骨盆分离试验 (+) , “4”字试验 (+) , 骨盆挤压试验阳性, 直腿抬高试验双侧均70°。实验室检查:骨盆正位片示耻骨联合间隙明显变宽, 双侧髂骨耳状面增生, 以左侧为主, 左侧髂后上棘略高于右侧。诊断为左侧骶髂关节紊乱——后错位型, 经手法治疗1次后症状明显改善, 治疗15次后痊愈, 1个月后随访无复发。

6 讨论

骶髂关节是由骶骨和髂骨耳状关节面组成, 是躯干传递力至两下肢的枢纽, 属微动关节。现代医学通过电脑脊椎运动测定仪及步态分析仪对骨盆进行动态观测, 发现在行走、跑步、弯腰负重及呼吸等各种活动时存在着骶髂关节多轴线的协调活动, 因而使身体活动更加省力和灵活[1]。当人体体位不正、思想无准备时突然发生躯体的伸屈和扭转活动或长期的不平衡体位 (如坐立行走姿势不良等) , 再伴随着局部受寒、劳累等因素, 容易发生骶髂关节紊乱。女性由于骶髂关节运动幅度比男性要大, 且骨盆及腰骶部的肌肉组织比男性薄弱[2];此外孕产期间由于其内分泌改变而使骨盆及腰骶部周围韧带更加松弛, 这时若遇轻微外力即可诱发本病。故在临床中, 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

在解剖关系上, 由于骶髂关节与骶神经丛、部分腰神经丛很靠近, 故当该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发生病变时, 容易累及腰骶丛神经, 由这些神经纤维所组成的坐骨神经与臀上神经在骶髂关节紊乱症时, 常呈现受累的症状。故本病常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梨状肌综合征、臀上皮神经炎等病症所引起的疼痛相混淆。笔者认为明确诊断是治疗本病的先决条件, 故凡在临床中见到腰骶部及髋部疼痛的患者, 首先要检查骶髂关节有无损伤和错位, 只要用触诊左右对比、叩击及骶髂关节的特殊检查, 一般都不难确诊。只有明确诊断, 手法对症, 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临床疗效。骶髂关节紊乱由于关节的解剖位置发生了改变, 用常规的按摩手法和一般取穴规律治疗是不能取得理想效果的, 其原因是只着眼于软组织的修复, 而忽视了矫正关节的异常位置。正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指出:“正筋先正骨, 骨正筋自舒”, 也就是说治病必求其本。笔者在王友仁主任医师的指导下, 运用中医正骨手法为主, 按动疗法为辅, 在治疗本病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因为, 凡是关节的扭挫损伤, 多伴有与之相连的周围软组织位置的改变, 如将错位的骶髂关节得以矫正, 受累的软组织也就回到了正常的解剖位置, 这就是抓住了疾病的根本。再用按、揉、拨、擦等手法, 理顺损伤的肌肉, 缓解肌痉挛, 促进软组织自然修复, 加强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使骨入其位, 筋归其槽, 达到治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柳登顺, 张剑赤.实用颈腰肢痛诊疗手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319-323.

骶髂关节综合征 篇9

1 骨盆骨折的治疗进展

上世纪70年代以前, 骨盆骨折仍以卧床休息、股骨髁上牵引、骨盆悬吊牵引等保守治疗为主, 但这些方法不能复位和固定有较大移位的骨折和脱位, 导致患者常常留有较为严重的后遗症[3]。80年代末期以来, 对于有明显移位的骨折及骶髂关节脱位, 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早期手术治疗以便最大程度的复位, 如合并有血管神经损伤更需如此。1989年Matta等[4]首先报道拉力螺钉固定不稳定骨盆后环骨折的技术, 适用于单纯骶髂关节韧带损伤、TileB型、TileC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骶骨骨折 (DenisⅠ型、Ⅱ型) 、Malgaigne骨折、骶髂关节融合和开放性骨折的治疗。骶髂螺钉内固定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 先后经历了切开复位内固定、X线片透视下经皮内固定、CT引导下闭合复位、荧光法经皮内固定的发展过程[5]。骶髂关节脱位及周围骨折手术治疗的优点:早期恢复脱位及骨折的解剖结构, 减轻受牵拉的神经的张力, 并可对损伤的血管进行处理。但实施手术时, 因手术径路周围血管神经丰富, 手术者必须对解剖结构相当熟悉, 否则易引起血管神经损伤, 造成不良后果。

2 骶髂关节的解剖结构

2.1 骨性关节结构

由骶骨与髂骨的耳状面相对而构成, 关节面凹凸不平, 互相嵌合十分紧密。髂骨面软骨属纤维软骨, 软骨较薄, 厚度一般不足1 mm。关节面较光滑, 骶骨耳状面不规则, 在3个骶椎的外侧面, 向外向后, 前面较宽。髂骨耳状面位髂窝后部的髂骨内侧面, 向前向内。骶髂关节有一定的活动范围, 属微动关节, 骶髂关节的运动是在6个自由度上的耦合运动[6]。整个关节表面都有不规则的突起和凹部, 骶面略为凹陷, 髂面稍为凸出, 借以稳定关节。

2.2 周围的韧带结构

骶髂关节周围的韧带包括骶髂前韧带、髂骨间韧带、骶髂后韧带、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等。骶骨间韧带为最主要的负重韧带, 位于关节软骨后、骶骨粗隆和髂骨粗隆之间。骶髂后韧带又分为骶髂后短韧带和骶髂后长韧带两部分, 从骶骨外侧嵴向外斜至髂骨, 髂后短韧带近乎水平, 后长韧带斜行。骶髂前韧带为宽薄纤维束, 内侧起自骶骨骨盆面外侧, 向外止于髂骨耳状面缘和耳前沟, 仅见于关节上部。骶结节韧带为一坚强的纤维束, 起点较宽, 一部分与骶髂后长韧带融合, 由髂后上棘的后部向下止于坐骨结节。骶棘韧带为扇形, 韧带的底由骶尾骨的侧面止于坐骨棘, 介于坐骨大、小孔之间骶节韧带的深面, 其后部为阴部神经所越过。骶髂关节的这些结构特征, 增强了该关节的稳固性, 在一定程度限制了关节的活动, 从而有利于重力通过该关节向下肢传递, 以及自高处着地或跳跃时起缓冲冲击力及震荡的作用。

3 骨盆骨折的分型

3.1 Tile分型

Tile基于骨盆垂直面的稳定性、后方结构的完整性以及外力作用方向, 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将骨盆骨折分为A、B、C三型[7]。每型又分为3个亚型, 每个亚型又可以进一步分型。Tile分型对临床医师确定治疗方案及手术方式有决定性指导意义。A型稳定的骨盆环损伤, 骨折轻度移位。A1:骨盆边缘骨折, 不累及骨盆环, 撕脱伤;A2:骨盆环有骨折或有轻度移位;A3:不累及骨盆环, 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B型旋转不稳、垂直稳定的骨盆环损伤, 损伤的骨盆后侧张力带和骨盆底仍保持完整无损伤, 髋骨可发生旋转不稳定。B1:外旋损伤, 翻书样损伤;B2:骨盆侧方挤压损伤或髋骨内旋损伤, 内旋不稳定, 侧方挤压伤, 关书样损伤;B3: 双侧B型损伤。C型旋转和垂直不稳定的骨盆环损伤, 后侧骶髂部稳定结构完全损伤, 骶棘和骶结节韧带完全撕裂, 前侧产生耻骨联合或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或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 骨盆产生旋转和垂直方向不稳定, 一侧骨盆可向上移位。C1:单侧伤;C2:骨盆双侧不稳定, 多为侧方挤压性损伤, 受力侧髂骨后部骨折及耻骨支骨折, 骶髂关节脱位, 一侧旋转不稳, 一侧旋转和垂直不稳;C3:双侧伤, 临床上骨盆环破裂合并髋臼骨折也称为C3型骨折。

3.2 Young-Burgess分型

Young和Burgess根据损伤机制将骨盆骨折分为4种类型, 包括侧方挤压型 (LC型) 、前后挤压型 (APC型) 、纵向剪切型 (VS型) 及复合应力型 (CM型) [8]。每种损伤方式的致伤原因有明显区别, APC型常发生于步行者和摩托车相撞的事故中。LC型常发生于摩托车、汽车相撞。高处坠落则常导致VS型。LC型:LCⅠ型:作用力偏后, 表现为骶骨骨折、一侧坐骨和耻骨支水平骨折和伤侧骶骨压缩骨折;LCⅡ型:作用力偏前, 表现为一侧耻骨支水平骨折、骶骨前缘压缩骨折、髂骨翼骨折及一侧骶髂关节脱位和髂骨翼新月样骨折;LCⅢ型:一侧Ⅰ或Ⅱ型损伤加对侧外旋损伤 (对侧开书形损伤) 。APC型:APCⅠ型:一侧或两侧耻骨支骨折或耻骨联合分离, 移位不超过2.5 cm, 和 (或) 骶髂关节轻度分离, 前后韧带拉长但结构完整;PCⅡ型:一侧或两侧耻骨支骨折或耻骨联合分离, 移位超过2.5 cm, 和 (或) 骶髂关节分离, 其前部韧带断裂、后部韧带完整;APCⅢ型:半侧骨盆完全性分离, 但无纵向移位, 前后方韧带同时断裂骶髂关节完全性分离, 并有纵向不稳。VS型:轴向暴力作用于骨盆产生骨盆环前后韧带和骨复合物破裂, 骶髂关节分离并纵向移位, 偶有骨折线通过髂骨翼和 (或) 骶骨。CM型:前和 (或) 后部纵和 (或) 横形骨折, 可见各类骨折的组合形式 (LC-VS型和LC-APC型等) 。

4 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治疗方法

4.1 保守治疗

早期对骨盆骨折的治疗以稳定生命体征为救治重点, 因此对不稳定的骶髂关节脱位采用保守治疗, 具体方法是:对骶髂关节脱位行骨牵引治疗, 重量应大, 占体重的1/7~1/5为宜, 一般不用过牵, 6周之前不应减轻重量, 以免在韧带完全愈合前向上脱位。减轻重量是早期再脱位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经髂骨翼后部斜型骨折脱位复位之后有一定稳定性, 牵引时间可少于6周。对于骶髂关节韧带损伤型骨盆骨折, 治疗目的主要是纠正骨盆扭转变形, 使骶髂关节韧带恢复原位下愈合。因此对于压缩型应手法矫正, 腹带固定, 卧床 6周或下肢牵引6周。对于分离型手法侧方挤压矫正, 骨盆悬吊6周, 或下肢内旋矫正髂骨翼外翻后, 内旋位石膏固定6周。髂骨翼后部直线骨折移位较小, 内外翻畸形较轻, 容易复位, 牵引法复位并保持, 但矫正力不易过大, 牵引6周即可, 后遗症较轻。Matta等 [9]比较非手术治疗、外固定架与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结果, 在非手术治疗组行牵引治疗, 其中4例复位不良, 2例不连接, 较外固定架和内固定组预后差。劳继军等[10]认为牵引治疗制动时间长、疗效差、并发症较高, 而内固定术疗效肯定、疗程短, 是重建骨盆环的首选, 因此国内外的学者一致认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手术治疗是首选。

4.2 外固定架治疗

虽然外固定架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在恢复骨盆生物力学上不及内固定, 而且需要长时间卧床和可能引起后期钉道感染, 但却是早期稳定骨盆的最迅速和最有效的方法, 早期使用外固定架可以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 控制出血, 防止骨盆环的进一步移位, 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条件, 最大程度的减少并发症和伤残率。它适用于各种类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脱位, 特别适合于耻骨联合分离合并B1型骨折和骨盆内旋向上垂直移位的B2型骨折。Agnew等[11]通过研究发现, 不稳定骨盆骨折早期使用外固定架治疗可大大降低死亡率。目前主要使用的外固定架种类有前路外固定架和C型骨盆钳。在临床工作中为了最大限度的恢复骨盆的稳定性, 常常使用外固定架来配合内固定的使用, 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4.3 内固定治疗

(1) 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较常使用的内固定方式。具体方法是:仰卧位延髂骨前嵴做S-P的上半切口, 切口向前延至髂嵴最上部, 向下达恰前下棘, 骨膜下分离髂肌, 向内侧拉开髂肌和腹部脏器, 暴露骶髂关节。复位骶髂关节后用两个双孔或3孔动力加压钢板和螺钉将骶骨翼部固定于髂骨上, 放置引流, 关闭切口。前路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安全、牢固、简单、减少后部软组织的破坏, 提高了手术效果。蔚梵等[12]经前方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25例骶髂关节脱位, 认为早期采用经前方入路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脱位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但是由于骶翼前方有骶丛神经穿过, 会引起损伤。国内有报道称手术时最易损伤的为L4神经根, 放置钢板的位置是骶骨翼中上部, 距骶骨翼边缘20mm以内为安全区[13]。 (2) 骶骨棒内固定术:在国外, 骶骨棒治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骶骨骨折。具体方法是:俯卧位在髂后上棘处做两个约5CM的左右纵型切口, 显露骶骨后孔和坐骨大切迹, 对位满意后将骶骨棒自一侧髂后上棘经骶骨后面贯穿至对侧, 同时安装并旋紧其两端螺帽, 适度加压, 以免损伤骶神经。Leasur等[14]称术中X线辅助下治疗骶骨骨折脱位精确率高、创伤小、术后恢复满意。同时, 骶骨棒内固定术也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和并发症, 最常见的是骶髂关节处的神经血管损伤, 而且不能用于双侧骶髂关节脱位, 国内有报道L5椎板上缘至两侧髂后上棘间的髂后嵴区是安全且质量较好的区域可用于骶骨棒的安全、有效固定, 而在髂后上棘水平以下安装骶骨棒是危险的[15]。 (3) 骶髂螺钉内固定:骶髂螺钉内固定技术操作简便, 适应范围广, 可提供强有力的固定效果, 亦是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最常选用的内固定方法。具体手术操作如下:俯卧位, 在髂后上棘远端外侧下1.5 cm处, 纵行做10 cm切口, 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显露骶髂关节或髂骨翼外侧, 整复移位的骶髂关节, 在X线透视监视下用直径为2~4 mm的导针经髂骨翼后侧、骶髂关节间隙、骶骨耳状面及骶骨翼, 经骶骨上切迹与S1前裂孔之间, 将导针置入S1椎体上部。注意在置入导针时应避免导针置入背侧腰骶椎管和腹侧的骨盆腔, 进针的深度一般以达到或稍超过S1椎体中央矢状线为宜。置入导针位置准确无误后, 用空心钻头沿导针缓慢钻孔, 注意防止钻头刺入椎管或骨盆腔, 钻孔深度以少于导针深度5 mm为宜, 测量进针深度, 选用直径为65~80 mm的空心拉力螺钉沿导针拧入, 并逐渐加压固定, 使分离和移位的骶髂关节或骶骨复位并牢固固定。该法固定可靠, 要求骶髂关要完全复位, 手术条件要求高, 术中需反复透视, 如置钉位置不当, 可造成血管或神经伤。骶髂拉力螺钉固定能得到最大的稳定性, 但手术的操作难度大, 有误伤骶神经和马尾神经等危险, 操作需要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进行, 妨碍了这一技术的推广和普及。Damian等[16]对62名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病人, 其中32人有骶髂关节骨折脱位, 30人伴有骶骨骨折, 应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表明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贾维东等[17]对13例骨盆骶髂关节损伤患者采用骶髂拉力螺钉固定治疗, 效果满意, 未并发生神经损伤及螺钉松动、断裂现象。潘志军等[18]对22例骨盆标本进行研究认为:髂后下棘和坐骨大切迹恒定存在, 变异小, 是可靠的骨性标志。螺钉进针点位于髂后下棘前方25 mm, 坐骨大切迹上方40 mm;螺钉长75mm;骶髂螺钉的进针方向为垂直于髂骨翼后外侧面, 然后向后侧倾斜5°~10°, 向尾端倾斜5°~10°为安全进针方法。Matta等[9]对骶髂螺钉、骶骨棒固定、前路钢板固定进行了生物力学研究, 认为骶骨棒固定效果最差, 前路钢板固定效果优于骶骨棒, 而骶髂螺钉固定最符合生物力学特点, 可提供强有力的固定效果, 负重时骨盆后环所承受的垂直剪力可被进入骶骨的骶髂螺钉所对抗, 因此应尽可能使用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关节以取得最大的稳定性。

骶髂关节综合征 篇10

关键词骶髂关节炎小针刀治疗手法治疗屈膝屈髋法

笔者于1995年始采用小针刀及以屈膝屈髋法治疗骶髂关节炎4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40例,其中男10例,女30例;年龄13~20岁5例,21~30岁20例,31~40岁15例;发病时间:一年内5例,5年内20例,10年以上15例,病史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18年。

2治疗方法

先以针刀内手法,患者俯卧,小腹垫一小枕,使臀部隆起,在压痛点常规皮肤消毒后,行针刀内手法:纵行切割、横行切割、摆动、铲剥,患者顿感轻松。再以外手法,患者仰卧,术者先以患者膝、髋关节屈曲,尽量屈膝屈髋,使患者大腿尽量靠近腹部,再按压数次,然后嘱患者用力咳嗽,突然用力按压顿挫一下,然后再内收、外展外旋、伸直下肢,往往手法后即能立即下床活动,一般一次即能减轻大半,5日1次,4~5次为1个疗程,即能治愈。术后嘱患者作跳蹬运动,即双手扶墙而立,患下肢屈曲悬空,跳起时,用力向后下方蹬,与健侧下肢同时触地,连续3~5次,每日如此3~4次。

3疗效标准与结果

本组40例,一般1个疗程1~5次成功,治愈(功能恢复,疼痛消失,恢复工作)36例,占90%;好转(功能基本恢复,疼痛基本消失,生活自理,)4例,占10%。

4讨论

骶髂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其近年来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发病率亦在增加,多见于40岁以下的女性及儿童,儿童筋骨柔嫩,关节囊松弛,稍受外力及寒湿之邪而损伤;妇女经期、孕期、产后受激素影响,松弛素分泌增多,致使骶髂关节的韧带及耻骨联合均较平时松弛,骨盆的活动有扩张的余地,加上外因寒湿之邪的侵袭,骶髂关节而损伤,时间一长则关节面粗糙,活动艰涩,形成骨刺而诱发骶髂关节炎。

5.2在外力作用下,尾骨及骨盆出现错位,椎体要维持人体的动态平衡,就要侧弯,在长期的侧弯及自身负重的作用下,椎间盘就会向一侧突出,而下腰部的活动又频繁,因而外伤极易使腰骶部及尾骨周围的韧带损伤。损伤后韧带出现轻微断裂水肿、出血变性,机体通过修复代尝,出现韧带变性、粘连,形成韧带肌肉挛缩,使微循环障碍、神经嵌压,出现各种症状。有的则形成损伤--关节移位--机体在异常位置下活动--为了避免活动加剧疼痛,机体可出现一种保护机制,即抗痛性肌痉挛。

5.3尾骨前部是肛门括约肌、肛提肌、阴部神经、阴部内动、静脉,由于尾骨损伤,尾骨周围软组织及神经损伤,故而导致便秘,外阴麻木,局部肌肉萎缩。

5.4小针刀治疗机理在于:能直接到达病灶区,直接松解粘连的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能直接解除痉挛变性的肌肉和肌腹,能解除对神经血管的卡压作用。同时小针刀起到了针刺的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达到了改善和恢复局部血液循环,恢复软组织正常的力学关系。用推拿的方法对腰椎、骨盆及尾骨进行矫正。恢复机体的动态平衡,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克勤.脊柱疾患的临床与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

骶髂关节综合征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9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组, 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关于RA诊断标准[3], 其中男30例, 女60例, 年龄24~58岁, 平均年龄 (38.7±10.6) 岁, 病程0.4~7年, 平均 (3.4±2.8) 年, 临床表现:82例双腕肿痛, 80例掌指关节和双手近端指间关节肿痛, 55例膝关节肿痛, 48例足跟肿痛, 43例腰背部肿痛, 39例足趾关节疼痛, 35例踝关节痛, 18例颈部痛, 12例颞颌关节痛, 4例腹股沟疼痛。同期体检的9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28例, 女62例, 年龄23~60岁, 平均年龄 (39.2±11.4) 岁, 病程0.6~8年, 平均 (3.8±2.6) 年。排除标准: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脾功能障碍、药物过敏等。两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骶髂关节X线检查, 并记录结果。RA分期: (1) Ⅰ期:X线有骨质疏松征象, 无破坏性改变; (2) Ⅱ期:X线有骨质疏松征象, 轻度骨质和软骨破坏, 关节活动受限但无畸形; (3) Ⅲ期:X线有严重骨质疏松, 骨质和软骨破坏, 关节畸形, 肌肉萎缩; (4) Ⅳ期:具有Ⅲ期征象且发生纤维骨性强直。骶髂关节X线分级: (1) 0级:显示正常; (2) Ⅰ级:有可疑性变化; (3) Ⅱ级:有轻度异常如硬化、局限性侵蚀等, 但关节间隙无异常; (4) Ⅲ级:明显异常如硬化、关节间隙狭窄或增宽等, 部分强直; (5) Ⅳ级:有严重异常, 完全性强直。骶髂关节炎性反应诊断标准是X线Ⅱ级病变以上。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表示,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RA分期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以Ⅰ~Ⅱ期为主, Ⅰ期22例 (24.4%) , Ⅱ期55例 (61.1%) , Ⅲ期7例 (7.8%) , Ⅳ期6例 (6.7%) 。

2.2 X线表现

研究组骶髂关节炎性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RA患者X线表现见图1。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全身免疫性疾病, 是常见的类风湿疾病, 具有较高的致残率[4]。大部分患者起病缓慢隐匿, 对称性关节受累, 常累及外周小关节, 也累及骶髂关节炎性反应。早期无明显症状, 见全身乏力、低热、食欲下降、关节摩擦音等, 部分患者下腰酸胀、疼痛[5];病情严重后症状加剧, 可出现腰部、胸部、颈椎疼痛及晨僵等, 骶髂关节炎的出现要早于腰椎疾病。如果关节炎症早期不及时诊断和治疗, 会导致关节破坏和畸形, 晚期较难控制而面临更大的致残风险[6]。虽然新的影像学检查如MRI能早期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早期征象, 但是X线检查对早期病变具有预见性意义, 且简便、易行, 仍是首选的检查方法。早期RA患者X线仅有关节端骨质疏松、关节旁软组织肿胀、部分关节间隙增宽, 病情严重X线征象有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边缘虫蚀样侵蚀、骨性强直、关节半脱位等, 上述X线征象帮助RA与其他疾病如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和其他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鉴别诊断。

本文显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以Ⅰ~Ⅱ期为主, 研究组骶髂关节炎性反应发生率 (78.9%) 高于对照组 (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是并非所有的RA患者都会发生骶髂关节炎, 其中8例患者无X线影像学变化, 20例存在可疑性变化而不能确诊。X线显示Ⅱ级病变患者占大多数, 随着病情进展, 关节面以下的骨质发生硬化变白, 持续进展后侵犯整体关节形成锯齿状关节面破坏, 骨质硬化范围更广泛。Ⅲ期、Ⅳ期患者属于RA病变后期, 关节间隙几乎消失, 出现骨性强直, 可见呈向下方散射分布的粗糙条纹状骨梁。体检健康人群中有11例 (12.2%) 出现Ⅰ级骶髂关节X线诊断病变, 与研究组Ⅰ级病变患者20例 (22.2%)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说明此类人群具有可疑性骶髂关节病变或者早期改变, 建议临床医生给予进一步检查。

综上所述,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以Ⅱ期为主, 骶髂关节炎发生率较高, X线显示以Ⅰ~Ⅱ级为主。X线不但能够提高对RA的诊断, 还能评估关节破坏的严重程度, 因此临床上风湿科医师应当重视RA患者关节X线检查。

参考文献

[1]陈乐锋, 莫颖倩, 戴冽.关节X线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影像学评估中的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13, 7 (10) :4489-4492.

[2]邱霞, 徐燕.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ACCP、RF及CRP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3, 19 (4) :474-477.

[3]刘万权.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30例[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11) :701-702.

[4]万萍, 钟兵, 邹庆华, 等.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指标的筛选及鉴定[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2, 34 (15) :1564-1567.

[5]黄振国, 张雪哲, 洪闻, 等.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和MRI对比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1, 45 (11) :1040-1044.

上一篇:电视台新闻热线下一篇:数据挖掘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