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想象翅膀管理

2024-08-14

作文想象翅膀管理(精选12篇)

作文想象翅膀管理 篇1

缺乏想象力是初中生作文的通病, 也是一直困扰初中作文教学的一大难题。笔者鉴于此, 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为主旨, 尝试着进行了一些作文教学改革。

一、创设情境, 触发想象力

要触发学生的想象力, 笔者认为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是比较好的方法。这不仅可以解决学生拿到作文却无从下手的问题, 还可以间接地为他们提供写作的材料, 从而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去思考。那么, 怎样创设作文教学情境呢?

首先, 创设作文教学情境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可以说现在的学生在应试教育下, 他们的活动环境, 无非是从校门到家门, 即使有网络, 也只是虚拟的世界。作文教学越是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 他们就越是有话可说, 有东西可写, 想象的思维也更容易被激发。

其次, 创设作文教学情境是要活动的情境。活动的情境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 而语言描述和图画展示则显得呆板、机械。譬如, 写《我们的校园》, 教师最好带领学生游览一下整个校园, 边走边说, 让学生亲自去领略一下, 若是这样, 学生怎么可能写不好这篇说明文呢?

二、打破传统, 开拓想象力

引导学生注重积累, 培养想象力, 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创设作文教学情境, 可以触发学生的想象力, 而彻底打破传统的作文教学, 才可以真正地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

应试模式下的传统作文教学过多地注重程式化, 学生的思维必须跟着教师走, 教师要设计好思路让学生往里面钻。推荐范文也美其名曰“欣赏名家名作”, 实质上是在给学生的想象思维套上枷锁, 在这样的作文教学训练下, 学生哪能发扬个性, 又何从谈放飞想象的翅膀?中考作文千人一面的现象难道还不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吗?

当然, 开拓学生的想象思维, 也不是无目的、不切实际地乱来。首先必须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 抓住时机适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学生的想象力, 哪怕只有一点, 教师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切不可操之过急。其次, 对每一次作文训练, 教者都要精心组织, 以便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

三、抒发真情, 放飞想象力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过:“没有感情这个品质, 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古往今来许多写作实践也都证明:能否写出好文章, 首先取决于是否有真情实感。学生若没有真情实感, 再放飞想象有什么用呢?那么, 怎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呢?

首先, 要关注生活, 参与生活。这个话题讲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因为学生为了应付考试, 没有时间走出校园参与生活。但如果我们不这样做, 学生永远也写不出有真情实感的美文佳作。生活毕竟是丰富多彩的, 要写出真情实感, 必须要关注生活, 观察、参与生活, 要把思想的触角伸向生活的各个角落, 做生活的有心人, 只有这样, 学生的想象翅膀才能真正有感情地展开。

其次, 要写出自己。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指导学生阅读时强调要“读出自己、读出问题”。所谓“读出自己”, 就是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 而不是别人的生活体验。学生自己的话往往清新、活泼, 虽幼稚却透出一股灵气, 切不可抄现成的套话、假话、空话。张开想象的翅膀是学生自己的翅膀, 而不是别人的翅膀。

第三, 要善于解剖自己。“解剖自己”就是要敢于说真话, 抒发真情。学生作文之所以写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不敢解剖自己。而综观学生的私人日记, 往往表现出很高的水平, 其原因就在于敢解剖自己。我有一次指导学生以“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我知道本班有一位学生的母亲由于车祸死在村里的一座桥上, 便特意看了他的作文, 发现他只是随便“创作”了一篇, 毫无真情实感, 我于是找他谈了这件事, 暗示他写写自己的母亲。再次读他的作文, 我真的被感动了。正是因为小作者敢于解剖自己, 才使得这篇文章感情真挚, 表达了对母亲的无限哀思。文章没有丝毫的“渲染”, 没有丝毫的“粉饰”, 当然比那些无“我”的、空洞的、无病呻吟的作文要好得多了。

作文想象翅膀管理 篇2

从地球诞生开始,就会有新的生命降临。当人类诞生时,就会有一些天使和一些恶魔。我始终相信,人们永永远远都是善良的,但世界上总还是会有好人和坏人。

有一天,好人呢,突然想拥有天使的翅膀,于是,他们开始永无止境的破坏,把天使逼出来。留下来善良的.人阻止他们,可善良的人并不能说服他们。地球渐渐变得乌烟瘴气。地球哭了……伤心的哭了……她不懂,为什么她养育了人类,她的孩子还要破坏她。天使睡醒了,他们看到了这一切,决定让善良的人们继承天使的翅膀,天使是雪白的,是纯洁的。他们果断的决定促使他们忍受巨大的疼痛,善良的人们手中握着巨大的使命。他们用眼泪,歌声,羽毛,光明,云,雪花,春,夏,秋,冬唤醒了人们。可怜的人们已经明白自己的错误,当看到自己把‘母亲’害成这样,悔不当初……他们和天使齐心协力再度创造美丽的世界。

让想象为作文插上翅膀 篇3

那么如何让学生写好想象类作文呢?我以日常课堂上的作文指导为例谈一谈写好想象类作文的方法,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要大胆想象,敢于想象

大家知道,想象的过程就是在头脑中勾画新事物、创造新事物的过程,而要想写好想象作文,一定要大胆想象,敢于想象。如指导学生在写“我想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这个主题作文时,就需要运用这种写法。学生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想象,可以让自己的思维任意驰骋,以此扩展自己的写作层面。以下为学生在作文中呈现的精彩想象:“我想生活在一个没有雾霾,只有蓝天白云的未来世界;我想生活在一个没有战争,全世界的人们都成为了朋友的未来世界;我想生活在一个满街都是动物,它们和人类早就和平相处了的未来世界;我想生活在一个不再有欺骗,整个社会都更加公平民主的未来世界;我想生活在一个航空航天事业已取得巨大成就,外星人可以经常来地球旅游的未来世界;我想生活在一个机器人能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成为了人类帮手的未来世界……”由此可以看出,写好这类想象之文,孩子们一定要敢于想象,大胆想象,用自己纯真的童心,用手中的笔去畅想未来,去描绘灿烂的明天。

二、想象的内容要与现实巧妙结合

初中生所写的想象类作文大致有两种类型:

一类是写自己的设想、追求、愿望、梦境的习作,这类习作往往和科幻结合在一起。如上面谈到的“我想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这个主题,就属于这一类。

另一类是童话,运用拟人手法,把各种动植物等想象成人,通过有趣的故事,告诉读者某个道理。如王怡馨同学写的《真没想到——红苹果奇遇记》这篇文章就是采用童话的形式、对比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以“红苹果奇遇记”写出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样一个主题。有很丰富的想象力,独辟蹊径,构思新颖,通过有趣的故事,告诉读者某个道理,或揭示某一个主题。虽然所写的故事可以虚构,环境可以假设,情节可以离奇,但是想象的内容要与现实巧妙结合。文中的小作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冲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和生活常规的制约,深入到别人不敢想、想不到的领域,给人耳目一新又真实自然的感觉,这与小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分不开的。

三、想象作文要有创新

文贵于新,对想象作文要求更是如此,一定要做到创新。想象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即使是再现想象,学生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照搬生活,改动、取舍是肯定有的。改动、取舍就是学生的创造,教师应努力指导学生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尽量让其想象呈现多样化趋势。

如学生以“陋习”为话题进行写作时,应指导学生放飞想象,用童话、寓言的形式从动物植物的角度写一写人类陋习对它们的危害,表达出改掉陋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当评阅学生作文时就发现了好多有创新的作文,如贾心怡的《陋习先生的葬礼》,以给陋习先生办“葬礼”的形式展现人们对陋习的深恶痛恨,有丰富的想象力;陈雨宁的《鼻涕也想有个“家”》,以童话的形式写出了人类要远离陋习、亲近文明的主题,构思很新颖;郝一心的《香烟的自述》,以香烟的自述告诉人们要改掉吸烟的陋习这样一主题;吴碧莹的《陋习诊断书》,这篇文章以“诊断书”的形式向人们展示了陋习的危害,生动活泼,在构思上很有新意……

写好想象类作文还要多关注生活,在生活经历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想象,拓展思维,产生新的并与之相关的物象,以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平时积累写作素材,在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想象,从而对身边的事物产生表达的欲望,在写作时做到更合理,更符合逻辑;扩大阅读量、阅读面,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景物情貌和作者心境展开想象,在头脑里再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和一幅幅社会风俗画或自然风景画,并用自己的语言把想象的情境表述出来;走出教室,到田野、集镇等观察、思考自然风光、人情世故,多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实践活动,从而寻找灵感,拓宽视野,增加表象积累;把一些有关联的事物放在一起让学生展开想象,训练发散思维,经常做这样的练习,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大有益处的。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总之,正确认识并指导学生写好想象作文,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提高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生佳作】

真没想到

——红苹果奇遇记

河南省濮阳市实验中学 王怡馨

甘甜的苹果成熟后,摇摇欲坠,无意间砸在正熟睡的牛顿头上,真没想到,这促使了力学的诞生;甘甜的红苹果继续探险,被大鼻子乔布斯拾到后咬了一口,真没想到,这促使了苹果手机风靡了全球。当红苹果再次踏上旅途时,又会有怎样意想不到的趣事呢?

极力想拥有一个愉快旅程的红苹果,想要乘上公交车。突然,它感觉自己在滚动。啊!是一只狼狗在张着血盆大口用那满是唾液的舌头舔着它的外衣。红苹果紧张得绷紧了神经,幸亏狼狗口下留情,红苹果才大难不死。红苹果被来往的汽车溅了一身泥水,已失去了旧日的光彩。空气中的灰尘无情地侵蚀着它,渐渐变得狼狈不堪。日复一日,终于,红苹果挤上了拥挤的公交车。此时的它好像刚出矿的矿工,灰头土脸。它狠狠地低着头,坐在不知归途的汽车上。

崎岖的山路,嘈杂的人声,摇晃的身体,让苹果感觉到恐惧与不安。红苹果从一个人的脚下滑到另一个人的脚边,人们像是在踢世界杯一样传着球。这时苹果滚到了一个男孩儿脚边,男孩儿正要弯腰捡起,突然一只手抓住了他的胳膊。只见男孩儿的妈妈瞪着眼睛看着他说:“你要做什么?”男孩委屈地说,他只是想捡起苹果扔到垃圾桶里。那珠光宝气的女人嫌弃地说道:“这么脏的苹果,不要去碰它。”突然,车停在一个山路口,售票员用那高跟鞋一脚把红苹果踹到车外的草丛里。红苹果泣不成声,恼怒自己不该上那公交车。试问人情冷暖、文明礼仪、美德何在?

当红苹果正在这荒山野岭中忧愁时,他感觉自己再一次被拾起,两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盯着它。“看!弟弟,我们捡到一个土豆。” “哦不,姐姐,这是一个苹果。”

姐弟俩仔细地端详着,顿时笑逐颜开。红苹果被他们带到了学校。空荡荡的学校空荡荡的教室里有几个灰头土脸的大山里的孩子,他们手捧着像极了土豆的苹果,爱不释手,还时不时地擦抹着它身上的泥土。红苹果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静观其变。老师来了,用仅有的一点儿水清洗了苹果,苹果顿时光彩照人,虽然没有以往那么华丽,但在山里孩子的眼中已足够红艳。苹果被老师分成几块,孩子们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着甜美的苹果。

红苹果没想到自己弥留时能换来这么多孩子的笑脸,它很欣慰,很满足。那天,老师与孩子们一起种下了苹果籽。每天,他们都悉心地照料。过了几年,苹果树发了芽,长了根,开了花,结了果。红苹果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有一段这么奇妙的旅行,并且受益匪浅。

真没想到,城市的空气弥漫着如此多的灰尘,以至于掩埋了人们的心灵,他们不再开朗,而像一个个破碎的玻璃片,无法愈合却又伤人极深;真没想到,大山里的资源如此匮乏,条件如此艰苦,需要支援,需要帮助;真没想到,孩子们的内心是那么透亮,那么纯洁无暇,就像一颗颗晶莹的露珠,需要我们呵护关爱。

愿绿色的自然能够滋养天性,彩色的孩童世界没有漆黑;愿在每个人的心中播下一粒爱的种子,来年像红苹果树一样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生活化作文:放飞儿童想象的翅膀 篇4

多年前,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水, 泉源丰盛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近年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更强调:“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 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因此, 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语文学习实践的理念, 懂得作文教学改革的规律, 学生作文切忌假、大、空, 切忌没来由的乱想象, 要言之有物, 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悟生活, 指引他们分析、鉴赏生活中的美。那么, 如何构建生活化作文教学之路呢?

一、走进生活, 开掘童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让学生走进生活可以说是小学生生活化作文的根本指引。

儿童的天性是好奇贪玩, 不受约束, 不知天高地厚, 更不太懂“规矩”, 每个儿童都有独特的、鲜活的、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社会、家庭和学校都应该从儿童心理出发, 指导他们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在教学中, 老师应该尽量拓宽孩子生活的空间, 让他们做他们愿意做的事, 让他们在用自己的方法探究这个世界, 去留心生活中的一草一木, 去观察身边不同类型人物的言谈举止;去注视周围事物的千姿百态;感悟身边人的喜怒哀乐。要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 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了解学生生活, 抓住写作时机, 创设生活化的写作情境, 指导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做及时、客观的报道。如果把他们成天关在四四方方的“暗房”里, 养在暖暖的“花房”里, 他们哪能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学生什么经历也没有, 如何让他们写出好的文章呢?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不带有任何意图的前提下, 投身于现实生活, 在轻松愉快的生活中获取写作题材;而且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例如, 参观访问、春游、野炊、科技制作、各类兴趣活动等, 在各种活动中激发儿童特有的兴趣。学生有了鲜活的生活作为功底, 自然就会很好地叙事, 抒发内心情感, 何需再去皱眉编造、拼凑呢?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提升学生的感悟力。

二、再现生活, 放飞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前提, 五彩缤纷的生活激发了孩子的情思, 为作文活动提供了更广的空间, 在生活的滋润下, 自然会化作美丽的云彩, 激扬成富有生命活力的文字。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可以提供给学生许多想象的空间, 畅想生活场景, 畅想未来。在具体的教学中, 我的做法基本可以分: (1) 声音畅想。我们可以提供给孩子一些有趣的声音, 例如, 笑声、掌声、喝彩声、叹息声、哭声等, 然后引导他们联想, 让他们想象发生在生活中的具体情景。在想象时, 不给他们任何限制, 使他们处于完全的自我理想状态, 当学生初步想象出具体内容时, 再组织学生进行独立命题写作。 (2) 实物畅想。小学生的想象力往往是随着外界事物刺激而引发的, 具有随意性, 因此, 实物联想也是比较好的方法, 小学生的想象力往往是随着外界事物刺激而引发的, 具有随意性, 因此, 我们在进行作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绘图、看物来刺激他们的感官, 引导他们看物件、谈联想, 最后成文。 (3) 未来畅想。未来是孩子向往和企盼的内容, 但是谁也不能预测未来, 它的不确定性可以成为学生写作很好的载体和内容, 例如, 《十年后的我》《我是未来设计师》等内容都是学生乐于表现的。这类作文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又增强了学生对未来的思考。

三、感悟生活, 提升情感

我们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每个小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生活经历, 每个学生都会形成他们独特的思想, 都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尽管思想不够成熟, 或许不够正确, 情感体验不够深刻, 或偏激, 但是这却是孩子们对生活最真切、最原创的感悟, 教师只能引导学生, 绝不可以扼杀学生的感悟。在孩子们的生活中, 有着神奇的大自然, 丰富多彩的人情世故。有着春、夏、秋、冬四季轮回, 有着酸、甜、苦、辣的生活经历……这些自然形成的作文素材, 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受、去观察, 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例如:春天到了, 我布置了让学生到自然中去感受、去发现。谁先看到第一棵从泥土里钻出来的小草, 谁先看到第一只从南方飞回来的小燕子。当孩子带着自己的观察结果回到课堂时, 那份兴奋、那份激情, 就成了他们习作的动力。学生在作文中写到:那身着一身黑色燕尾服的小精灵在我头顶上飞过时, 我感到浑身热血沸腾, 因为我又一次看到了春天, 看到了收获的希望。对于学生亲身体验而形成的独特思想感情, 教师要善于及时发现, 大胆肯定, 积极引导。学生鲜活的感悟, 才是他们作文灵性的写照。

参考文献

想象的翅膀作文 篇5

假如我有蒲扇似的大耳朵,当然不是用来手人的,而是用来为家人带来凉风和打蚊子用的大耳朵。太阳像炎热的火球燃烧着大地,家家户户都开着冷风,而我有大象的耳朵可以为我的家人搧风带来凉意,就不用吹冷气了,还可以节省电费又环保;有了大耳朵也可以用来打蚊子,我就不会被蚊子叮,身上也不会变成红豆冰了。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当然不是用来逃跑的,而是用来增广见闻的一双翅膀。如果我有翅膀,“呼”的一声展翅高飞,在前方盘旋向着蔚蓝的天空,好像一架飞机,我想去意大利看比萨斜塔、到美国看自由女神、到西班牙看斗牛,想去哪里都可以,乐趣无穷。

假如我有八只手,当然不是用来打人的而是用来完成事情的八只手。当我在学校拉胡琴时,我可以用二只手拉胡琴,用二只手翻谱,用四只手指挥,这样一定能将演出提高品质,赢得满堂喝采。

让孩子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 篇6

【关键词】作文教学 想象力 学生作文 引导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193-01

如何让写作脱离枯燥乏味、如何让写作与众不同、如何让写作学会飞翔?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充分利用想象。如果学生能充分掌握和熟练运用联想和想象,写作的时候就能浮想联翩,文思如泉涌,从而“下笔如有神”

一、观察现实生活,激发相关想象

无论哪一类想象作文都脱离不开现实,离开现实的想象是空洞的。例如童话式想象作文,它是根据小学生喜爱动物的特点,用动物代替人类的形象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这类作文实际上是对现实的再现。

小学六年制第九册《积累·运用七》的作文练习中让学生围绕“未来——”进行想象,写一篇习作。这一类写未来生活的想象作文对学生而言更有难度。未来是什么样的,学生除了接触到一些科幻片、科幻小说以外,其他的就十分抽象,不知写什么好。其实这些想象都与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可引导学生勤观察,例如现在的房屋,一旦完工,它便固定下来,设想一下,未来的建筑由一个个组装件构成,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组合,这样既适合不同人的需求,又便于搬迁、移动。当看到学校操场只有一处,它的空间过于狭小,能不能想象未来会同时拥有地下或空中操场,用升降机来回启用……这些现实中人们追求的更加便捷、完美的东西,都可以大胆想象它的样子、形状、功能,那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空间该有多大呀!

二、看图想象

图画的直观性不仅能吸引学生的视线,而且能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图画还是现实生活的缩影,但图画反映现实生活往往只能是平面的、静态的、无声的,要想把图画写“活”,就要借助想象演绎画面情节,变平面为立体,静态为动态,无声为有声,才能再现现实生活的丰富性和生命活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看图作文“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以开拓学生的想象”。可以这么说,没有想象,看图作文就无法进行。

不同的图画蕴含着不同质和量的想象时空,一般来说,供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的图,画面要简单些,意思要浅显些;供高年级学生作文的图,画面可复杂些,意思可深邃些。图画《回家吧,小朋友》(见图略)想象的空间十分开阔,从纵的方面可想象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从横的方面可想象周围的环境,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这幅图是高年级学生练习写想象作文的好材料。如《一缸金鱼》这篇听说训练课,文中就有两幅对比鲜明的图画,让学生能过观察,想象“金鱼到底到哪儿去了?”学生就能把小猫偷吃金鱼这一情节活灵活现地再现出来。

三、假设想象

小学生年龄小,对未知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心灵世界装着许许多多美好的愿望, “有的想成为科学家,有的想变成孙悟空,还有的想有一对会飞翔的翅膀……要实现这些美好的愿望,当然不可能,但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和幻想,让学生美好的愿望在自己的作文中得以实现,这是完全可以的。”这就是假设类想像作文。它反映了儿童的理想、愿望、向往和追求。如果把这种大胆的假设写下来,给人以某种启迪,并能激起别人的创造欲,使人产生共鸣。这是一件十分有利于挖掘和发挥儿童创造潜能的事。

根据想像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假设作文又可分为许多情况:

1、时间假设

对着时间坐标轴,我们的想像既可以退回到远古,也可以飞翔到充满迷幻的未来。如《二十年后的我》。让学生大胆地放习想象的翅膀,写出充满奇思妙想的想象作文来。

2、空间假设

天上地下、水里海中、太空宇宙、五岳珠峰,想像所至,皆可成为假设点。如《太空历险记》、《火星一百天》。科幻大师凡尔纳的《海底二万里》,科幻大片《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火星任务》等等不正是这种想像的产物吗?

3、角色假设

假设自己变成了具有某种特殊身份的人,如《假如我当村长》、《要是我来当老师》、《假如我是联合国秘书长》等等。

把自己想像成另一类事物,如我县《作文园地》发表的《红领巾的诉说》,《沙滩的诉说》《书包的话》等就是此类。

四、情境想象

情境是想象的沃土和催化剂。作文是生活和思想、环境与情感、客体与主体相溶铸的产物。写作思路离不开情境诱发,优秀的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总是千方百计把学生带入情境,强化感受,发展思维和语言。教师可凭借表演、录像、录音等来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想象。如在教学中,我曾假设这样一个情境:春天的一个早晨,小鸭子出来散步,走着走着,不小心掉到泥坑里去了,小鸭子急得嘎嘎嘎地在叫起来:“快来救救我呀,快来救救我呀!”小猴、小熊、大象闻声赶来了,它们是怎样帮助小鸭的?小鸭子又是怎样得救的?请大家展开大胆想象,编一个小故事。学生有的说:”小猴子拿来一根竹竿,让小鸭子抓住它爬上来。”有的说:“小熊拿来一个吊桶给小鸭,让它坐在吊桶里,把它拉上来。”有的说:“大象亲自上阵,用自己的长鼻子把小鸭子救了上来。”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

五、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

课文是学生写作的范例,充分利用课文资源,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练习改写、续写、扩写等想象性作文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再造想象途径。

例如《凡卡》一文,当凡卡满怀希望地把信寄出去后,爷爷能收到吗?爷爷在乡下会怎样想念凡卡?小凡卡后来的命运又会如何?让学生去想象,续写出符合事情发展的故事,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激活了学生想象的火花。

作文想象翅膀管理 篇7

如果说孩子的世界没有童话,我绝不相信。这样的年龄爱做梦,好奇心爆满,但如要翻看学生作文,你会看到很多雷同句,干瘪的语言……作为教师在处理“异类”学生的“奇怪”想法和问题时,我们要鼓励学生的“特殊”想法,让思维驰骋是培养想象力的第一要义。

善待想象,我在教学中收获匪浅。此图片学生的作文写到“快看,爸爸钓上来一块大石头,小明看到后咯咯大笑,一不小心,差点掉落水中,他吓得满头大汗。”另一同学写到“看着爸爸钓上一条大鱼,小明很是着急,爸爸在一旁神气地笑着,而小明气的要跳下河去捞鱼,爸爸一把拽住他,这才没有酿成大祸。”我给第一名学生的评语是“描写得生动精彩”,第二名学生用评语引导他“遇到事情,我们该如何做,是不是应该冲动呢,你有没有什么启发?”文章虽出乎常理却在情理之中,教师只要给予鼓励,善于引导,不乏为好文章。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循循善诱,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二、让教材“说话”,编织美好梦想

小学语文教材包括很多优秀的童话,寓言故事,这些文学作品中饱含着作者无穷的想象;除此之外,小学语文课本以图文并茂著称,使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完美结合。而教材又何尝不是一本充满奥妙的神秘笔记,教师何必四处寻医问药,教材就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主渠道。

例如《春雨的手》,这篇文章充满着童趣,文章中有很多形象的说法。比如,文章整体用了拟人手法,鉴于学情考虑我没有深究语法,顺势引导,当柳条轻轻拂过我们的脸颊时,是不是柳条仿佛长了手,秋天来了那秋天像什么?等等。在利用教材引发学生后,我为学生呈现了经典课文《春天来了》,配乐朗读,学生沉醉于文章的美好,顺势我引导学生模仿春天来了,写百字小语段《冬天来了》。就这样,教材变得灵活起来,作文训练也有的放矢。

三、走进生活,打开想象的魔术之窗

这个世界有一种源泉活水——不涸;有一种仓库取用——不竭:这万能的事物便是生活。生活是万花筒,是百宝箱,如何打开这百宝箱,让学生在生活中汲取丰富的养分,在作文的世界里开花结果?我想到的就是要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做个十足的有心人,而教师要善于以生活中的细节启迪智慧,开发想象,激活学生的灵感,让学生在生活中积淀素材,走进生活,快乐开启想象的魔术之窗。

常听说,动画片就是吸铁石,孩子定睛一看便动弹不得。于是我会通过孩子喜欢的动画片形象来展开想象训练。例如《喜洋洋与灰太狼》《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等。记得有一次上课,我故弄玄虚播放了《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的视频,孩子们欢呼地说“老师,我们这节课看动画片吗”我摇摇头说,大家都喜欢看这部动画片对吧,那么我们也写一个小故事。“大头儿子在月球的世界里都发生了哪些奇遇”,我给孩子们提供了宇航员在月球上的视频,还和学生们一起想象月球的世界,和月亮有关的事物,有的学生说嫦娥、兔子,有的说月饼,有的说看见李白了。孩子们在我的鼓励下搜索着生活中与月球相关的一切,在我的启迪下一篇篇充满灵气的作文应运而生。

四、智计百出,多样联想训练

教师要深研教学,智计百出,开展一系列的联想训练,比如常见的相关词语的训练,通过词语串串烧解决学生词穷的问题;通过图形训练,训练相关发散思维;也可提供情节,让学生改写续写等等。长此以往,学生会养成相关联想的思维定式,他们敢想、敢说、敢创作。这时提起笔来自然才思泉涌,美妙的文章也会流诸于笔端。

我曾在高年级做了一次话题为“水”的作文,效果超乎想象,异常成功。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初拿这个作文话题应该觉得很简单,但是我预料他们写的应该较为浅显。一切都在预料之中,第一次作文初稿上来,很多学生写的是节约用水,个别描写戏水的场景,也有的写的稍见大气磅礴,写到了江河湖泊……但这些我觉得都太拘泥于常情。于是在进行作文指导时,我的开场白是“大家的作文犹如白开水……”这盆冷水泼下去后,班级鸦雀无声。后来我说,你看在老师说的话是否与水相关,那么水包括哪些,有怎样的特点,可以有哪些比喻呢。于是孩子们脑洞大开,有的说水时而温柔时而波涛汹涌,像爸爸的脾气;有的说水滋润万物,润物细无声,像妈妈的爱;有的说水滴可以穿石,有持之以恒的韧劲和毅力……在二度启发之下,学生的作文从低俗到成熟,从简单到深刻。这样精彩的课让我激动不已。

五、结语

作文想象翅膀管理 篇8

联想是从一事物想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其他事物的心理过程。这些形象必须是现实存在的、或曾经存在过的, 并且是有一定联系的, 所以联想的特点之一是务实, 特点之二是由此及彼。

联想在写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肯定了联想的妙趣和作用, 他说:“文之思也, 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 思接千载;悄焉动容, 视通万里;吟咏之间, 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 卷舒风云之色。”陆机也认为, 写作时只有展开“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联想, 才能达到“笼天地于形内, 挫万物于笔端”的境界。

有些同学写作文, 常觉得“没什么内容好写”、“写出来的都是老一套”。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不善于联想。如果缺乏了联想, 作文的思路就会拘泥于眼前的生活, 冲不破时空的限制, 脱不了陈辞滥调。但如果掌握了联想这个武器, 真正做到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就可以使作文变单薄为厚实, 变直露为含蓄, 变呆板为生动。

那么, 联想又分为哪几种类型呢从方向上来说, 联想可分为横向联想和纵向联想。

横向联想:可以从眼前的某一事物联想到其他地方 (或领域) 的某一或多个相关事物, 甚至如射线般辐射出去, 跨越的是空间。如王维著名的诗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 “每逢佳节倍思亲”, 作者自然地想起远在山东的兄弟,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此跨越空间的横向联想真切地表达了王维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又如陶铸的《松树的风格》一文, 由松树的生命力顽强联想到“要求于人甚少”的精神;由松树的用途广泛联想到“自我牺牲”的精神;由松树的四季常青联想到“乐观主义”的精神。这些联想都是从同一个点 (松树) 横向辐射展开的, 从而对松树崇高的精神进行了多方位的赞美, 使文章的蕴意十分丰富。

纵向联想:可以由眼前的某一事物联想到过去或未来的某一事物, 跨越的是时间。如鲁迅先生的《故乡》, 当“我”回到故乡和母亲的交谈中提到了闰土, 不禁回忆起多年前性格活泼、脸色红润的少年闰土, 这和第二次见面时苍老、木讷的闰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这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对比是令人何等地悲凉!显示了遭受经济上的剥削, 精神上的摧残的旧社会农民的悲惨命运。而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则从今年的“人面只今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惆怅, 引发了对去年“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美好追忆。这首诗的成功, 纵向联想发挥了重要的功效。

从性质上, 我们还可以把联想分为相似联想和相反联想。

相似联想:可以由此物想到与之相似的彼物, 或由此物 (具体的) 想到与之相似的情或理 (抽象的) 。如看到鸟儿, 想到了飞机;看到腊梅, 想到意志坚强的人;从“水滴石穿”联想到持之以恒的毅力等等。例如朱自清的《威尼斯》, 由威尼斯的地理特点联想到中国江南水乡的情景;由威尼斯运河的夜曲联想到中国秦淮河的夜曲。这样, 就使读者比较容易地感受和想象威尼斯这个西方“水上城市”的特点。又如《庖丁解牛》中梁惠王听了庖丁一席谈, 悟出了养生之道。这“养生”与“解牛”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但梁惠王却明白了, 这就是相似联想所起的作用。

相反联想:可以由一事物或形象联想到与之相反的事物或形象, 或由事物的某一特征联想到了和这个特征相对相反的特征。例如朱自清的《绿》, 为了表明梅雨潭的绿浓淡相宜, 明暗适中, 作者联想到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 杭州虎跑寺近旁的“绿壁”, 西湖的波光, 秦淮河的水色。通过相反联想, 说明梅雨潭之“绿”恰到好处。其实, 写作中的反衬对比手法都是相反联想。相反联想的运用, 可以使读者更鲜明地认识到各种事物之间的差异, 从而充分把握事物的本质。

当然, 联想还具有复合性, 这四种联想方式也可以在同一篇文章中交叉出现。比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由眼前“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的赤壁景象, “遥想”三国时候在赤壁作战的周瑜, 这里运用的是纵向联想, 由欣赏山河之美到赞赏追慕英雄豪杰, 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很明显地透露出来;接着作者再运用相反联想由“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周瑜联想到年过半百、“早生华发”的自己, 就不免自笑多情善感、慨叹光阴虚度, 这鲜明的对比显示了作者壮志难酬的郁闷心情。

在作文中运用联想, 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联想要有方向性和合理性, 应该抓住事物之间物象接近、形神互通的特点, 围绕着文章的中心进行恰当的、贴切的联想, 不能天马行空、随心所欲。

联想要逐层展开, 提升跨越, 也就是说有内在的脉络。这样才能让读者在阅读时有轨可循, 跟得上文章的思路。

与联想由此及彼的务实性思维过程不同, 想象却是从无到有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也就是说, 想象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展开思考, 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个“新形象”是以前不曾存在的, 或是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出现的, 是从无到有的, 具有虚构性的特点。

想象同时也是运用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要描绘出从来没有过的“新形象”, 就必须让思维的触觉上天入地, 涉古历今, “形在江海之上, 心存魏阙之下。”思维越活跃, 想象的风筝飞得越高, 就越富于创造性。就像英国诗人雪莱所说:“想象是创造力”。所以, 要开拓思路, 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就离不开想象这种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想象大致分为两种: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就是根据现成的语言或其他手段 (如图片画面) 的描绘, 在头脑中再造出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例如读了“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刺勒歌》) 这几句诗, 就会在脑海里想象出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又如学习了一些写人记事的课文, 在阅读时就可以借助再造想象构造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让有关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自己眼前。比如阅读了《阿Q正传》后, 脑海里就会呈现出想象中的阿Q的形象。可见, 再造想象可以使人物和景象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

创造想象是根据预定的目的, 而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它可以是科幻类的, 凭借已知的推测未知, 凭借原因推测结果, 从事物现在的情况去推测过去和未来的情况, 像科幻小说等;也可以是假设类的, 从主观愿望出发, 设想某一人物或事物在别的时间、地点、环境会有什么情况或变化, 像“假如……”之类的话题;还可以是幻化类的, 描绘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事物, 比如童话、神话、寓言以及“梦”中发生的事情。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创造想象, 都可以使文章新颖奇特、趣味横生。

在作文中要运用好想象, 同样有几点必须注意:

第一, 想象要丰富新颖。既然是想象, 就可以上下几千年, 纵横几万里地去畅想, 也可以古今中外, 神思飞越地去遨游。秦牧把想象比作“思想上的野马”, 就是强调了想象的酣畅淋漓。只有这样打开思路, 才可能使作文内容丰富多彩、新颖独特。如《山中访友》一文中, 作者把自己想象为一棵树, 树为人友, 人为树友, 使树与“我”融为一体, 这是一种多么奇妙的境界!又如清代沈复的《幼时记趣》, 把飞舞的蚊群, 想象为“群鹤舞空”;把蚊群冲烟飞鸣, 想象为“鹤唳云端”;把丛草想象为森林, 虫蚁想象为野兽, 土砾想象为丘谷。这又是多么丰富新奇的想象啊!

第二, 想象要合情合理。想象虽然可以上天入地、古今中外地遨游, 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漫无边际地想入非非, 或者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它必须来源于生活, 而且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目的性。如果说想象是空中自由自在的风筝, 那么现实生活就是掌控它的那根线。巴尔扎克说过, 想象是一个人双脚走在大地上, 他的脑袋却在腾云驾雾。这句话形象地揭示了想象既丰富却又合理的特征。比如《女娲造人》这篇神话故事, 女娲虽然是神, 但却有人类常见的喜怒哀乐。她会笑, 会假装生气, 甚至会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 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 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女娲运用了神力诞生了人类, 但她得到了做母亲的天伦之乐。她像母亲一般勤劳智慧, 也像母亲一样疼爱关心自己的孩子。从她身上, 我们看到神话的情节是想象的, 但又是真实的, 是合乎现实生活的情理的。

第三, 联想有时会和想象混合运用, 有时甚至是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为作文增添精彩之笔。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从海客所谈的赢洲联想到越人语天姥, 进而想象自己梦游天姥所见的一系列奇景, 展示了一幅气象万千而又壮丽的“梦游图”。作者运用这种大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酣畅淋漓地表达他蔑视权贵、傲岸不羁的性格。郭沫若在《天上的街市》中联想和想象也是运用得炉火纯青, 诗人由街灯想到明星, 又由明星联想到天上的街灯, 顺着这一联想, 诗人进而想象空中的美丽街市, 并想象牛郎织女在这里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思绪由一点不断地生发, 浮想联翩。特别是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被无情地分隔在天河两岸, 而在诗歌中, 诗人却想象他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样的联想和想象结合, 使诗篇既丰富多彩又新颖神奇。

可见, 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能使文章更有创意、更具魅力、更富情韵。当然, 要用好联想和想象, 还需要我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支撑, 它们是建立在丰富积累的基础上的。这就要求我们进入社会, 走向生活, 多方面地进行生活体验。生活的积累越深厚, 作文中联想和想象的天空就越广阔, 思维就飞翔得越高远, 自然, 也就会为作文引来“源头活水”。

放飞想象的翅膀 篇9

一、创设情境, 激发想象

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 对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情节, 创设多种情境, 如问题情境、动画情境、形象情境、故事情境等等。

1.创设问题情境

语文学科的学习对象是凝聚作家思想、情感的作品, 不是抽象的概念、定义和公式, 语文学科具有模糊性、多义性。学生对课文主旨、段落的理解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因此, 教师在提问, 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 应该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创设的问题都具有开放性、灵活性。这样开放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习的信心。开放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促使学生个性化地解决问题, 使语文课堂趣味无穷, 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升。

二、引导观察, 启发想象

学生的想象活动是在语言的调节下进行的, 如果仅仅有丰富的表象而无生动的语言, 那么学生的想象力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语言不是空洞的东西, 特别是口头语言本来就和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在交际过程中, 学生听的、想的、说的, 都是来自生活的实实在在的事物, 在学生语言训练的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入适当的游戏, 老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本质意义, 开拓了学生思路, 把话说“活”了。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还促进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节补白, 拓展想象

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手法。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 给人以想象的余地, 这种“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 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作画如此, 在语文教学中亦要讲究“留白”艺术。

1.抓住情节留白, 发挥学生想象

《小壁虎借尾巴》这篇课文中, 讲述了小壁虎尾巴断了, 到处借尾巴, 借不到, 最后自己长出尾巴的故事。情节在开始时留有一定的空白“, 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断了”, 但课文中并没有写小壁虎的尾巴为什么会被蛇咬断, 在这里, 老师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让学生来说说“小壁虎在哪里遇到了蛇?小壁虎的尾巴怎么会被蛇咬断的?尾巴没了, 小壁虎看到丑怪的自己, 心情是怎么的?”提出这一系列的问题之后, 能给学生一定的思路, 针对这样开放性的话题, 他们往往最感兴趣了, 会想出一系列丰富而奇特的情节。这样的学习更有效, 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

重视文本中的“留白”能突破时空的限制, 在有限中求无限, 调节教学节奏,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巧妙的利用“留白”可以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 集中注意力将空白填充, 增强教学的艺术性, 使学习更富有成效,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想象能力。

四、凭借插图, 启发想象

1.插图, 启发想象的好资源

在现行语文教材中, 有许多紧扣课文内容, 构思新颖、生动有趣的插图。这些插图是编者根据文意插进去的, 大都紧密配合课文内容的重点部分, 集中反应了文章的中心, 运用好这些插图, 启发学生绘声绘色地叙事, 栩栩如生地写人, 身临其境地谈感想, 抑或是生动形象地写景状物, 都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提升。

在《一副名扬中外的画》中,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的重点是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 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在这篇课文的结构上, 作者先对清明上河图做了简单的介绍, 短短的几句话, 所含的信息量却很大。后面的几段, 先概括说画面上的人物很多, 主要是从人物所从事的行业之多来表现的。课文在叙述时用了7 个“有”字, 有农民、船工、道士、医生……课文中还加了一个省略号, 这个省略号概括了所有的人。在这里, 可以引导学生看课文中的插图, “在插图上密密麻麻的人群中, 你能通过想象, 来说一说这些人中还有哪些从事其它职业的人呢?”学生看着插图上那密密麻麻的人群, 由看到的结合联想, 由此想象出许多其他的人物。课文之后讲了街市的热闹非凡, 介绍了画面上各种人物的形态。作者也是一连用了5 个“有的”, 书中还有这样一句“别看画上的人小, 每个人在干什么, 都能看的清清楚楚”。此时, 可以引导学生再仔细的观察图片, 小学生的想象力往往比大人丰富的多, 她们从观察中往往能挖掘出更多人物的形态。

综上所述, 想象力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 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 想象和创作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关注他们的想法、感受、知识、经验、兴趣, 以快乐的学习体验为载体, 激发想象创作的火花和个性的自由发展, 这样会使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方法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促进他们形成创新精神, 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而更好的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时代。让想象力在每个学生的头脑中生根发芽, 和生命一起绽放, 创造生活, 创造世界。

摘要: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又跨越时空的思维, 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经验, 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 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 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 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利展开。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创设情境, 激发想象;训练语言, 增强想象;借助情节补白, 拓展想象;凭借插图, 启发想象。

关键词:小学语文,想象力,创新,培养

参考文献

[1]姚高文.情境的创设与知识的构建[C].教学广场, 2005.6

让想象的翅膀飞翔 篇10

刚接手三年级这个班时,我担任本班的语文课,一次上语文课堂活动课,要求孩子们说说你认识的风是什么样子的。绞尽脑汁地备好教案后,我忐忑不安地走进教室,但面对孩子们的时候,我觉着有些局措,不知该如何让孩子们准确地认识风。忽然,有一孩子大喊:“看,燕子!燕子!春天来了!”小家伙们顿时个个都竖起脑袋朝窗外望去,个个小脸都洋溢着快乐与兴奋的气息。“在哪儿呢?在哪儿呢?”“在那,我看到了!就在那儿,看呢!”

看到活跃的孩子们,我顿时感悟到:春天来了。我透过窗户放眼望去,是啊,春天来了,看,学校操场后面的桃花开了,粉红粉红的,远望就像一片美丽的云彩。再看校园中的树木,都绿了,我怎么就没觉察到呢?春天是多么美的季节啊。何不让孩子们出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换一种教学方式呢?想到就做。于是我放下精心所备的课对孩子们说:“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喜欢!”“那我们今天就到外面去找找春天,看看春天是什么颜色的,怎么样?”孩子们一蹦三尺高,冲出了教室,跑向校园的每个角落。原来,他们是这么地渴望外面的世界。

天蓝蓝,和煦的春风带来一种活力,孩子们一下子就散开找春天去了。自由观察后,孩子们将我一下子围住,争着告诉我,他们心中的春天,而他们明亮的眼睛,活跃的思维给我带来了一次次不小的惊喜。

“老师,瞧,小草绿了,是春姑娘将他们染绿的吧?那春天就应该是绿色的!”一位扎着两小辫的小姑娘天真地望着我,略带自豪地说。

“不,小草的颜色不都是绿的,瞧,那边的小草,绿中还带有黄呢!”一小男孩伸手指向远处小坡上的草地说。

“哦!是吗?那你是发现了一种新的颜色啊,那你认为这应该是什么颜色呢?”我启发道。“它应该也是一种绿,嫩嫩的,略带黄,应该是嫩绿?”他略有迟疑的告诉我,我微笑着点点头,表示认同。他兴奋地跳着去告诉伙伴:“我发现了嫩绿色!我发现了嫩绿色!”

“老师,我发现你的头发变成金色的了!”

“真的吗?”我不禁摸摸自己的黑色长发。

“真的!真的!”小家伙们都不约而同地点头表示肯定。

“咦,老师的头发成金色的了,怎么会这样呢?”“瞧,你的头发也成金色的了!”“看,你的不也是嘛!”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那你们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吗?”我顺势问下去。

“老师,我知道!一定是太阳光将黑黑的头发染黄了!那光一定是金色的!所以照在大家的头上都会变黄了。”

“那也就是说春天的阳光是金色的咯!”一位戴眼镜的小女孩歪着脑袋说,“春天是金色的!老师,我知道了,春天是金色的!”小女孩高兴地抱着身边的小伙伴又蹦又跳。

“有道理!”我竖起大拇指,微笑着表示认同。

“老师,老师,我觉着春天是粉红色的!”一个心思细腻的丫头小声地说。

“那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我摸摸她的头发,低下身轻轻地问。

“老师,你瞧!”她手指远处一片桃园,满园的桃树开着粉红的桃花,煞是美丽。“老师,桃树在春天开花,开的是粉红色的花,那一定是春姑娘的带来的粉色,所以我说春天是粉红色!”她一本正经地跟我解释道。

我震撼了,多么敏锐的感觉,多么奇特天真的想象啊。不就是要培养学生这种超凡的审美观察力吗?

当孩子们沉醉于大自然那美丽风光之中时,那风,那云,那草,那涓涓的河水,那踏上了脚印的泥土,那嬉戏的小鸭子……甚至环绕身边的空气不都尽显生命的本色、生命的多彩吗?这不也是我们所要赋予孩子的吗?

半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我正准备整队回教室时,孩子堆里又发出了争执声:“春天不一定是粉红的!”几个孩子嘟着嘴很不服气地对质着。

“你们又想到了什么?”

“瞧,那里有棵梨树,开着满树雪白的梨花,梨花是白色的,所以,那春天就是白色的!”

“不对,瞧,泥土是黑色的,阳光是金色的,桃花是粉红色的,我手中这小花却是紫色的,我想春天应该是彩色的!对,就是彩色的!”

“那我们可以用五颜六色、五光十色这些词语来形容哦。”

“对,对!春天的色彩是丰富多彩的。”又是一阵欢呼。

……

这样一堂毫无准备的课却是这么的精彩,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但从这样的一堂课中,让我感悟到:孩子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而这些想象里有着他们无穷的快乐。有些时候,请不要用固定的课堂形式去限制孩子的想象。放手让孩子去自主学习,让他们畅所欲言,让他们去观察发现,让他们展开想象,发挥创造力,这样的课堂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体会,更会让孩子们越发地喜欢课堂,喜欢大自然,喜欢生活中的一切事物。

作文需要插上想象力的翅膀 篇11

一、肖像描写

人物的音容、笑貌、服饰、姿态等方面的描写意在揭示人物的喜怒哀乐、生活经历、社会地位以及个性特征。在肖像描写中,我们只有通过联想,展开想象,才能把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如在眼前。

比如同样写皱纹,“爷爷手捧我的奖状,借着光线,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他瞅啊瞅,然后那张古铜色的脸笑成了一朵盛开的菊花”。我相信,此时此刻,每个读者心中都会生动地呈现出爷爷的形象来。而给人印象最深的则是爷爷的那张笑脸。这里,作者以菊花线条状的形态来比喻爷爷因内心的喜悦而使本来多皱的脸上纹路更深、更密,而“盛开”一词,更是形神毕现地写出了那皱纹的繁复,不同的是,菊花色彩艳丽,而爷爷的脸是充满沧桑感的古铜色。再看,“父亲眼角的皱纹要裂开了,这仿佛是在无数昼夜交替的滋养中生长,我听到了皱纹在父亲脸上肆无忌惮地繁殖声……”如果说前者写爷爷的皱纹只是形神兼备的话,那么,此处写父亲,则在形神兼备之外,还有万籁俱寂中传来的哔哔啵啵的炸响。前者暗示历经人生风雨后的苍老,后者则表现人生风雨兼程时的艰辛,两种描写都充满着作者神奇而丰富的想象。

再看写眼睛。钱钟书在《围城》中写到富有魅力的唐晓芙时,有一段有意思的描写:“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当”。政治家的话与女人的眼睛风马牛不相及,但“大而无当”便点石成金,让读者自然联想到作者对这一人物的偏爱和对政治家那种“闹哄哄你方下台我登场”的历史风云变幻中惯于用大话空话来蛊惑人心、捞取政治资本的嘲弄和反感,钱钟书先生这种思接千载的联想与想象力使他写人时常常顺手拈来,把这一感受通过写一个小人物的眼睛表现出来,讽刺意味十足。

无论写哪种人物,描写肖像时,你都可以把他(她)和世界万物联系起来,从而通过想象,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充分地表达你对此人的好恶:或同情,或赞美,或欣赏,或厌恶,或憎恨……以至于让你与读者产生共鸣。

联想是想象的姐妹,描写人物,如果没有类比联想,如果缺少了丰富的想象力,那么,写出来的文字则是一堆没有灵性、缺乏生命活力的骨架而已。所以,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人物描写之所以被人称道,那是作者运用视通万里的联想力和思接千载的想象力来调动了读者的情感与知识储备,进而产生共鸣的结果。

二、语言动作描写

请看这段文字:“这次考试我的成绩刷了历史最低,于是在父亲开家长会之际我出去上网,好来个悲极生乐。正当我带着发红的眼睛出来时,父亲找到了我,他的手在我的眼前划过,那像雏鸟学飞时急速拍打翅膀的响声随即在我的耳朵边闪现……朋友不笑了,路人不走了,时间凝固了……”

雏鸟学飞,因为很难掌握平衡,所以那翅膀会拍打不停。当父亲得知儿子成绩下滑而人却在网吧逍遥时,那恨铁不成钢的心理顿时化作耳光噼里啪啦落在儿子脸上。显然,这比“看到我,父亲抡起手掌给了我几个耳光”显得生动诙谐得多了,而“我”那细微的“自觉自省”意识也同时展现无遗。

三、心理描写

人物的心理是潜伏在意识深处的东西,而心理描写在于揭示人物这种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从而达到褒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目的。

如《烟雨醉红颜》中有段对女主人公瑢儿在办公室和鲁妍跳舞时的内心描写:“这种感觉很好。刚刚结婚那阵,只要Ben回家,他就会带我去跳舞……伴随着这种曼妙的音乐,轻轻地晃动……不需言语,不想杂尘,那种柔软如水的感觉就会轻轻地在你心头荡漾,如三五之夜的明月洒落半墙,如缕缕的轻风拂过清荷,如三秋桂子轻敲地面,如冬晨漫舞的雪花飘飘洒洒……”

诗化的语言,来源于诗化的心态,诗化的心态则是诗化生活的真实再现,而要将诗化的生活唯美地表达出来,就必须借助于丰富的想象力。这段描写取明月与清风,融清荷与桂子,调动四季最美的景色,以比喻的手法,借古典诗歌中常用的意境来形象生动地表现瑢儿对爱情婚姻的唯美感受,从而再现了人物细腻、丰富而又充满诗意的精神世界,给人以美的享受。

托起学生想象的翅膀 篇12

据资料显示, 12周岁以前的儿童在思维想象空间的有效拓展, 对成年以后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正确培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时恰恰是小学学习阶段,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束缚, 大多数学生都疲于海量的作业和课外辅导, 根本没有时间去接触外界事物, 更谈不上拓展想象力了。为了弥补这一不足, 在语文课上充分锻炼学生想象力是现阶段比较实际的措施之一。

二、改革教学方法

近年来,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 教育体制改革有了很大的改进,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 一些措施主要是针对学历教育阶段的大学和高职院校, 在义务教育阶段, 小学这个较为关键的基础节点上, 目前仍以饱受诟病的“应试教育”为主。这种以完成考试为最终目的的教育体制, 不仅扼杀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和想象力, 还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了负担和压力, 完全失去了教育的本质意义。作为语文教师, 应该从教学方法改革的角度出发, 充分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 利用有限的教材作为工具, 引导学生接触更多课堂以外的事物,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端正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和态度。

1.低年级———注重积累素材

小学生想象的材料, 一方面是通过对实物、照片、图画等的观察而获得;另一方面是借助于教师和教材中生动的语言描绘而获得。1-2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阶段, 主要是以拼音字母和简单的生字词为主, 这些看起来较为简单的学习, 其实正是学生积累想象素材的阶段。在认识和接触拼音的时候, 由于拼音字母发音和书写有的较为类似, 有的学生容易造成混淆。这个时候, 可以根据拼音的书写特点, 引导学生根据其外形想象丰富的实物、情景, 这样既达到了学习的效果, 又实现了素材的积累。如在学习字母“h”的时候, 除了能引发学生“h”字母发“he”音, 能联想到喝水的“喝”的时候, 也应该注意到字母“h”的结构特点和椅子基本相似, 让学生在回家吃饭的时候可以观察餐椅的结构, 体验坐在椅子上喝水的情景, 这样对于牢记字母“h”就有帮助了。

字词教学时, 简单认读后可以让学生充分说一说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就会展开想象描述情景, 既熟记字词又锻炼了想象力。

例如:“浇”去掉三点水也是一个子, 念“尧”, 原来的意思是土堆, 我们浇水要浇在土堆上。

如果三点水去掉, 换成火字旁是什么字?烧饭的“烧” (学生做一做) 。

如果是挠痒痒的“挠”呢 (教师做动作) 猜一猜是什么字?

如果是一团乱麻缠绕在一起的“绕”, 是什么旁……”

在此, 一个个汉字变成了一幅画、一首诗、一个故事, 学生既产生了审美愉悦, 增强了字感, 又丰富了想象力。

2.高年级———提升想象能力

这个阶段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基本上完成了字词句的基础练习, 已经开始段落和小篇章训练了。这个时期, 由于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原始素材, 所以就基本上不再用老师指定想象物体了, 而是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和创新, 进行一次次文本想象审美旅行。

2.1激发整体美感

要想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力, 首先让学生对美感有一个感性认识, 在海阔天空的想象空间里, 要树立一个核心的对美的认识态度。学生对想象空间的具体规划才能是遵循着“由美进善”的原则, 这样的想象空间才能更具体, 与现实更接近。如《梅花魂》一文有三个主要的想象节点, 一是对梅花的想象;二是对“我”内心世界的想象;三是对祖国的想象。这三个节点是相辅相成的。首先, 由于现在的学生户外运动较少, 很少能在对外接触中感知到梅花的静态美感, 这可以通过一些图片或者视频等辅助教学课件来完成;其次, “我”的内心世界的想象, 可以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用换位思考的方式站到“我”的角度上来发挥想象空间中“我”的内心世界的不断变化;最后, 通过“我”与“爷爷”的对话, 再加上那幅墨梅画卷的认识, 让“我”对祖国的想象发挥的淋漓尽致。在这其中, 无论哪个节点上, 都有充分地想象空间, 有的是立体的, 可触摸的, 有的是抽象的, 是站在认识的角度上的, 但是无论哪个层面的想象, 都是建立在整体美感的基础之上的。

2.2刺激想象参照物

对于任何一种事物的想象, 都必须有原来的参照物作为基础, 从这个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对事物的认识才是想象力。这种参照物能力的锻炼, 需要从大量的课外读物中获取, 因此, 引导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对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有很大帮助。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二”, 主要是以《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课文为主线进行解析。如果单纯的依靠课文的话, 能利用的教学资源较少, 可以让学生通过接触描写“冬景”等题材的经典篇章, 来对自己的童年环境进行畅想, 至于骆驼队完全可以作为延伸内容, 给学生下一步的拓展性阅读创造独立想象的空间。把这几个参照物树立之后, 对于参照物的想象就完全形象化了。

2.3挖掘文本想象资源

苏教版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编者匠心独具的编排, 教师应充分利用插图、空白、延伸等空间, 深挖课文主旨, 丰富文本内涵。如:为了积累《小稻秧脱险记》中的词语, 我创设情境, 让学生续写《小稻秧再次脱险记》, 完成了对文本从拓展到创新的想象训练。《小露珠》教学中, 执教者在引读小蟋蟀、小青蛙、小蝴蝶三个小动物问好环节后, 创设其它小动物向小露珠问好的场景, 实现了文本从有限向无限的想象。而《艾滋病小斗士》的执教者, 则带领学生完成从无形到有形的现实训练:让学生想象恩格西与病魔做斗争的情景, 生活中与伙伴相处时被鄙视的情景, 真正感受现实对恩格西的残酷, 体会小斗士的顽强斗争精神, 真正拉近读者与文中人物的距离。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一切。”所以作为教师应努力丰满学生想象的彩翼, 让其在思维空间尽情驰骋。

参考文献

[1]郑小海.多维角度激发小学生想象力的教学法初探[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年.第7期:201-202

[2]林洁.浅谈阅读中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2013年.第18期:47

[3]闰世辉.浅谈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学周刊:B》2013年.第3期:93

上一篇:企业的环境责任下一篇:脱硫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