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转化的技巧

2024-10-16

差生转化的技巧(共9篇)

差生转化的技巧 篇1

摘要:在中学随着英语学习内容的加深, 一些学生英语成绩越来越差, 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这是每一位英语教师都会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四方面着手解决。

关键词:差生转化,技巧,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

实践中我们发现, 一些学生英语成绩差, 并非因为他们的智力差, 而是由于他们没有良好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方法。鉴于这种情况, 我的做法是: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良好的学习动机是学好英语的重要保障,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让学生明确他们是祖国的接班人。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 现在一定要掌握基础英语, 长大了才能通过英语这一桥梁借鉴、利用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 把我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使他们明白, 随着我们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交际语言应为地球上的每一个公民所掌握。我还经常拿一些英语说明书让学生翻译, 并适当帮助他们, 使他们真正体会到英语的使用价值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目的明确后,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学、练, “一定要学好它”的思想才会深深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中。

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 学生一旦有了兴趣, 就能全神贯注地思考, 就能克服困难, 不断探索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兴趣也是在学习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教师要善于发现、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 我经常对中差生进行提问, 当他们回答正确后就及时进行鼓励, 这就激发了中下程度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更加强烈。对于优秀的学生, 我则鼓励他们不要满足现状, 要更上一层楼, 争取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和复习方法。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告诉学生要养成边听讲、边分析、边理解、边记笔记的好习惯。让学生能在听懂之后再将重点、难点快速记在听课本上, 便于课后及时复习。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管是听懂了的重点还是暂时没听懂的难点, 都要记下来, 这样一方面是加深印象, 另一方面是便于课后复习, 便于课后及时把不懂的疑难问题搞懂。遗忘是心理活动的普遍现象, 具有先快后慢的规律。要防止遗忘, 就要定期循环复习, 而不要在完全忘记之后再重新记忆。所以, 教师要指导学生复习当天的功课。如, 读、记当天的单词, 理解、背诵当天的课文, 复习课堂笔记, 做课外练习, 巩固消化当天的课堂知识。同时还要经常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 做到“温故而知新”。

2. 培养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

记忆单词是差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教生词时, 注意调动学生运用各个感觉器官, 做到读其意, 观其形, 释其义。并采用提示关键短语, 简述课文内容等形式背诵课文, 克服机械地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 提高记忆效率。

3. 培养学生较强的自学能力。

有些学生之所以成绩差,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学习主动性, 没有预习、复习的习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我通常以“Wh”字母开始的词提出本课的复习内容, 而以“yes or no question”作为他们的预习内容, 或要求学生根据内容提问。在教学过程中, 严格按照所布置的内容进行检查, 久而久之, 学生就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

4. 备一本经典错误记录本。

有些学生错误率居高不下, 同样的错误反复出现, 问题在于学生并没有对错误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没有真正的“知其所以然”。因而我要求学生各备一本典型错误记录本, 并根据记录, 尽量要求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 并找到解决的方法, 减少错误率, 提高学习效率。

5. 背诵是英语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背诵对提高英语听力、阅读能力、口语能力等大有裨益。短语、惯用语在英语教学中是一个难点, 就像汉语的成语、固定词组一样, 有些是约定俗成的, 有些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如果单靠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和应用。如果让学生背会, 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于一些介词短语、动词短语等, 学生通过背诵, 可以把一个短语、习惯用语恰当地运用到另一种语言意境中。多数学生, 尽管记忆了许多生词, 但一接触课文、句子, 就不知从何着手, 不知从何应用。翻译时更容易张冠李戴, 背会一定东西之后, 能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减少语法难度。背诵便于语感的形成, 语感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一些好篇章的文笔及构思较为完美, 具有指导性, 学生记住了, 往往能够无意识地运用到学习和交际中, 更重要的是在运用过程中能够把许多具有内在联系的语句紧密地联系起来, 把一些固定短语通过语感补充完整。语感养成, 有利于英语思维的养成, 避免出现中国式英语。

四、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

爱是教育的桥梁, 爱是教学获得成功的基础。“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的爱心, 就会更加信任教师, 教师的指导就会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并转化为他们的自学行动。因此, 教师不仅要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还应了解关心他们的生活、爱好和身体健康, 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谈心, 征求他们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要求, 使学生深深感受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是良师, 更是学生的益友。只有这样, 才能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轻松愉快, 生动活泼地学习, 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思维, 以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效果。

总之, 转化差生并非易事, 但只要教师方法得当, 多花时间, 因材施教, 耐心辅导, 培养兴趣, 用教师的爱心和热情去温暖他们的心灵, 就能转化差生,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差生转化的技巧 篇2

我说的“差生”并不是指生理有缺憾的弱智青少年,而是指身体健康,由于后天原因致使品德行为、心理倾向等非智力因素形成的偏差或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做这些“差生”的转化工作,关键是感化,目的是转化。

感化要注意方法。只有在人情人理的教育中,使学生体验到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高尚,什么是低贱,才能使其抛弃恶习。

(一)、注意情感交流。学生是天生幼稚的,情感纯真无邪。老师对他们如何,他们会毫无保留地反馈过来,不掩饰,不伪装,好主是好,恶就是恶。班主任的喜怒哀乐可以激发起他们的爱与憎。爱的回报是学生听你的,信任你,积极地按你意见办事,憎的回报则是对立,反抗,恶作剧。

情感交流要抓住有利时机。这就是在学生跃跃欲试,正待着奋起的时候,你能送去及时的鼓励,在学生身置迷途,寻路而不可得的时候,你能及时给予指点,在学生失群,深感孤独的时候,你能及时地给以关怀,送去温暖,在学生犯了错误,开始感到内疚的时候,你能以语重心长的劝告,抓住这些机会,从情感上就建立起与“差生”交融的基地。这一基地一经形成,师生之间就“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二)、以行导之。

在感化“差生”的工作中,班主任的实际行为是无声的教育。在一些情况下,老师千言万语的说教,不如自己的一个实际行动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更好。这就是常说的“身教胜于言教”。因此,凡要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自己首先做到。如果班主任对学生提出某些要求而自己却做不到,这样的要求便不会产生什么好的效果,还有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

(三)、拆除心理障碍。

“差生”的心理特点是比较复杂和矛盾的,他们的外表往往是一副傲慢骄横的样子,内心却很自卑,甚至自暴自弃。外表是一副对犯错误满不在乎,玩世不恭的样子,内心却蕴藏着要求进步的“火种”。“差生”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生活环境中形成的。究其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其中有学生本身的因素,也有社会和家庭的原因,还有教育的失误。客观环境和人为的因素使这些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其结果就是“差生”的信心被吞噬,上进的意志被削弱。

班主任的神圣天职,就是在别人对“差生”失去信心和希望的时候,仍然能满怀信心和希望,善于发现在学生自己都未曾发现的才能,给予明确、肯定和扶植,相信自己有学好功课或做好其他事的能力的时候,就会创造出几乎连他们自己都估量不到的成绩来。这时,“差生”所感受到的进步和喜悦,是一种比什么都强大的再激励因素。这种幸福是无以伦比的,它将进一步激发他们做出更大的成绩。

(四)、放正“敏感”点。

在感化“差生”的教育中,如果把“敏感点”放在“问题”上,对“差生”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视如“泰山、“大像”,而对“差生”的闪光点,成绩反映迟钝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把眼睛盯在消极的方面,经常采用批评、处分等高压办法作为教育手段,就会把朝气蓬勃的青少年学生管得死气沉沉,呆头呆脑,甚至产生“对着干”的严重对立情绪,这种消极制裁的方法,所带来的教育必然是较差的。相反,如果把“敏感点”放在成绩上,善于捕捉“差生”被掩盖得不明显的闪光点,积极地进行正面激励,调动潜在能力,发现他们的“一技之长”,就能促人奋起,催人上进,使“差生”的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

班主任在工作中,应通过诚恳的交谈,处理好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心平气和地等待他们觉醒,赢得他们的信任的爱戴。感情贴近了,感化教育也就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的感化教育要求班主任放正“敏感点”,善于发现“差生”的长处,调动“差生”的积极性。

(五)、激励“兴奋点”。

据专家考证,不经过激励的人,内在潜力只发挥30%-40%,而经过激励的人,内在潜力可以发挥到80%-90%,这个数据有力地说明激励的作用,不容忽视。

激励点落在被激励对象的兴奋点上,同落在抑制点上的效果大不一样,激励点落在兴奋点上,如同干柴火种,一点火便起燃,而且可以熊熊燃烧,激励点落在抑制点上,犹如湿柴遇火种,虽然也可以燃烧,但要有一段的“烘干”过程,这就告诉我们,感化差生,应尽量首先在兴奋点上予以激励,容易获得预期的成功,这个成功同时有“烘干”非兴奋点的作用,这次激励成功之后,再去激励非兴奋点,往往也就比较容易了。班主任应

从日常的观察中,了解“差生”的兴奋点,抓住兴奋点,想方设法,进行激励,就会使“差生”产生宝贵的进取动力,并使其积极性向多方面扩散,从而促进其终生成就。

二、转化。班主任工作是教育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在感化教育的基础上,“差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变化。此时,班主任要抓住时机,进一步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

(一)、善抓“领袖”

善于抓住最有影响的“顽童头子”做工作,这是转化“差生”的关键环节之一。因为这样做往往能收到“获一将而溃千军”的奇效。

(二)、“失”中取得“得”。

工作中,班主任遇到诸如打架等突发事件时,该怎样处理呢?轻率地训斥一顿?还是简单地裁判是非曲直?作为班主任,应该通过高人一筹的辩证思考,巧妙地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各人自己身上,让每一个学生看到,在突发事件出现时,自己是什么态度,从而引导学生,尤其是“差生”去发现当时周围出现的一些积极因素棗闪光的东西。接下来,班主任还要用动情的语言,精辟人理的分析,去思考,主动地帮助“差生”解决问题。“差生”就会在一次次令人不快的“失”的事件中锻炼得越发成熟。从“失”中索取了“得”。

(三)、磨炼意志。

转化后进生,不仅要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而且必须重视优秀道德行为的训练,即磨炼他们的意志。如果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中,只强调道德标准和规范的掌握,而忽视让学生去遵守,去形成习惯,言行脱节,是不行的。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抓住心理特点,从大处着眼,从小处人手,进行优秀道德行为的训练,真正实现转化的目的。

转化“差生”一定要有决心、恒心,还要倾注入真情,我们所付出的劳动必定有收获的。

培优补差计划

差生转化的技巧 篇3

一、更新思想,树立“差生”不差的观念

对于长期在一线工作的老师来说, 学生在接受知识上出现快慢是很正常的现象。由于个人智商、爱好、习惯和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对一个知识点存在不同的理解,接受知识就出现先后差异。广大一线教师应从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出发,分析原因,帮助学生进步。针对个别情况,查找具体原因,制订提高方案,从而改变“差生”。“差生”不差,记得有人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由此看来,“差生”只是暂时的,我们不能因为一次考试而否定学生的全部。记得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上小学时,老师让学生做小凳子,爱因斯坦做的第一个小凳子很丑陋,有的同学讥笑他;老师却鼓励了他,于是他又做了第二个、第三个。他做的凳子越来越漂亮,获得了同学们的认可。可以说在做凳子这件事上,小爱因斯坦是个“差生”,老师的鼓励却改变了这一切,良好的教育方式让世界有了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世界级的大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被老师认为是“差生”,并被赶出校门,他的母亲却给了他鼓励和帮助,加上他个人的努力,最终他成了发明家,为人类作出了无比巨大的贡献。试想,如果当初这两位人物被“差生”的帽子压倒,那么他们何以有后天的巨大成就? “差生”不差,我们要改变教育领域这一错误的观念,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宽松同等的条件下健康成长。

二、讲求方法,激发学生上进心

作为中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一般社会阅历较浅,对国家形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就业形势认识不足,对个人前途都比较迷茫,更何况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在课上、班会课上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当前形势教育, 培养学生树立成才观念,增强“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使“差生”自加压力,并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激发其上进心。老师可举一些身边成才的例子,名人的成才事迹,让“差生”看到努力之后的光明前途,从而喜欢学习,成就人生梦想。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在平时教育教学中,树立学习标兵,组建学习兴趣小组,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都能找到自己学习的榜样,找到自己学习发展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学习就有了上进心,为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具体方法如下:

1.单独谈天法 :老师可以利用学生空闲时间 ,如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午自习课前等。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约到自己办公室,谈一些生活学习方面的事,谈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多鼓励,少批评,甚至不批评,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十分重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学生也亦然。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所谓的“差生”,那么,这类学生的上进心很快会被激发,学习成绩提高指日可待。

2.课堂展示法 :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是课堂 ,老师在课堂上,可以为成绩差的同学设立一些简单问题,让他们回答,并给予表扬。而且这样的设置节节课都有,这样,这类学生在班上就赢得了足够的面子,其他同学就改变了原来的看法,他们学习的上进心大大增强,学习劲头足了,何愁成绩不会提高呢?

3.家访鼓励法 : 利用家访这一有效方式 , 和“差生” 接触 ,和家长沟通,及时向家长汇报学生进步情况,营造和谐学习的家庭氛围,使家长和老师通力合作,共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通过家访,增强家长的信心,学生学习就有了强有力的后盾,成绩就会逐步提高。

三、多加沟通,赏识“差生”,增强信心

学生中所谓的“差生”,并非真差,由于种种因素导致的成绩差,我们要分析对待,逐个解决,万不可一棍子打死。常言道:冬天不能伐树。每一个年幼的学生都是一棵棵幼树,哪一棵成材,哪一棵结果,还是一个未知数。只有重视每一个学生,发挥他们的优长,并把他们培养成社会有用的人才,这才是教育的真正价值。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班主任在教育“差生”时 ,要多于家长、任课教师和其沟通,充分了解“差生”的状况,还要与“差生”本人多交流,了解其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时掌握“差生”的思想动向,该疏导就疏导,该帮扶就帮扶。全力服务“差生”群体。更重要的是制订转化“差生”的方案并付诸实施,随时对照检查,将工作做实做好。

2.班主任在多方沟通之后 , 还要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 ,有意给“差生”表现的机会,然后给予表扬,增强其学习信心。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差生”,使其树立信心,提高学习主动性。

四、抛开误解,促进“差生”健康成长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我们不仅供给他一块够吃的面包,而且能给予他生活的快乐,给予他自尊感。“差生”也是学生,只有舍弃偏见,平等相待,用同一标准表扬学生,对事而不对人。比如:让每一个学生上课都有发言的机会、搞活动时有平等参与的机会。这样“差生”就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了。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让他们收获快乐和自尊。摈弃偏见,提高学生各项素质。

差生转化的心得体会 篇4

张久荣

2006年开始,在我们学校,不管是学校领导、班主任还是课任老师在每学期都要实行承包学生。负责跟踪、转化一至二名“差生”。在我的“差生”转化工作中,我都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投身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去,并以“校园无小事,事事育人;教育无小结,处处楷模”来从高从严要求自己,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努力做到“甘为人梯,培养新世纪人才作嫁衣;自强不息,探索现代化教育竭全力”,这使我在“差生”转化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既改变了一大批后进生。

在差生的转化过程中,我总结一个经验,作为一个课任老师转化“差生”工作的“三怕”:一怕性子急,冲动发脾气;二怕马马虎虎,工作不仔细;三怕中途放弃,对学生置之不理。

一、怕性子急,冲动发脾气。急性子做不好“差生”转化工作,因为教书育人是细活,需要的是耐心。如果遇事不冷静,一时冲动,由着性子,容易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如果事事发脾气,自以为是,独断专行,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一些学生甚至会“破罐子破摔”,从此走下坡路。由于每一位学生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条件、本人努力的程度以及身心状况的不同,造成了学生之间的差异。老师应该看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志趣,要想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扬民主作风,取得学生们的信任和配合,而不能靠使性子、发脾气。郑岩以前成绩差,我对她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不好,我便很着急,经常对她发脾气,总想一下子改变她,但事与愿违。后来我逐渐慢下性子,冷静地分析了她的情况,这个学生很注重自己的“面子”,如果多鼓励她,表扬她,引导她,也许效果会好些。她在画画上有特长,于是,我就和班主任商量安排她担任了班级的宣传委员,果然她很珍惜老师给的这次机会,每次都认真地出每一期的黑板报。由于她工作出色,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肯定和赞扬。

二、怕马马虎虎,工作不仔细。德国诗人海涅曾写道:“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来的。”教师所面对的不是一个或几个“世界”。因此,教师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如果工作马马虎虎,摸不清学生的底,号不准学生的脉,别说因材施教,就是正确的评价学生也是极其困难的。如果只借助班主任或老师本身的权威去制约学生,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或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养成学生盲目听从的奴隶人格。因此,教师的心要比父母亲的心还细才行。

例如:王晶晶以前上课常常迟到,我却没有认真地去调查过原因,就简单、粗暴地批评她、责怪她,但她仍然还是常迟到。后来我通过调查,才了解到她家离校很远,坐车需转几路车,每天都是她的爸爸用摩托车载她上学,经常会在路上遇到堵车等情况,以至上课迟到。于是我与她的家长进行了联系交流,家长也决定以后更早地送孩子上学。从此,刘瑶迟到的现象就明显减少了。

三、怕中途放弃,对学生置之不理。在老师对特殊学生的转变过程中,如果学生的进步不明显,老师常会对这类学生失去信心,从而对该学生不再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帮助教育,反而听之任之,置之不理。这样的结果,经常使一些有了一点进步的学生再次退步,而使老师以前的努力功亏一篑。

以前在对郑岩的转变过程中,我总感觉到她的进步缓慢,不愿意再花时间去教育她,从而导致有一段时期她又恢复了以前的老样子。后来我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决定把这个学生一管到底,坚持不懈地去鼓励她、帮助她,而不是听之任之,置之不理。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努力,她终于有了明显的进步,我的努力也没有白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仍将继续关注这个学生,尽一个老师职责,为她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另外,教师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从

如何促进差生的转化 篇5

一、培养差生的自信心,坚持用爱心对待他们

谁都希望得到爱,包括差生,然而教师普遍喜欢好学生,对差生则另眼相待,致使差生缺少这份爱。所以说,对差生的转化没有感情的投入是不行的!教师只有真诚地对待每位差生,取得差生的信任,才不会使差生常常对老师敬而远之,甚至对抗。因此,教师要改变教育方式主动接近差生,要从生活上、思想上、学习上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诚心诚意地去帮助他们,做到不揭短,不提过去,满腔热情地与他们交朋友,使他们从老师那里得到温暖和关怀,把对周围人形成的那种戒心放下,把学习变成自觉的行为。另外,教师还要在课堂上关注差生、尊重差生,抓住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和激励他们,相信付出就会有回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差生,升华自己的感情,痛他们之落后,喜他们之进步,差生必会以情还情,做到劝能进、言能听,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严格要求,以促进为主,治心为本

对待差生光有一颗爱心是不够的,有的差生多年的恶习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还要从思想上、学业上严格要求他们,不姑息、不迁就、不放松。教师如果对差生经常采用高压政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会使工作往往陷于被动,不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反而造成他们的对立情绪。人的思想决定人的行动。所以,教师要分析差生的一言一行,从思想工作入手,对症下药进行医治。每个差生的形成原因各不相同,大致概括有这么几种:

①初中基础太差,听课听不懂,时间长了就对学习产生厌倦感。②受社会风气和一些不健康的书籍、网络、电视的影响,游手好闲,打架斗殴,不爱学习。③父母有权有钱,从小吃喝不愁,条件优越,没有压力,没有动力,在这些心理的支配下,学习不求上进, 行为没有约束。要想改变他们的心理,采取高压政策有时会适得其反,靠自觉改变可能性不大,因此教师应采取以促进为主的方针,借助班委会和学生会,造就一种促进的风气。当差生犯了错误,要公开严肃地批评,使他们感觉到压力;当差生有闪光点,要及时表扬,给予动力。

三、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用“因人而异”的作业训练他们

注重学差生转化的思考 篇6

关键词:学差生,转化,努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立足, 学历和学识变得尤为重要, 因此, 家长们千方百计想让自己的子女进入高中学习, 进而为考入高等学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种形势下, 不可避免地迫使相当一部分厌学而且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加入高中生的行列。在学习的过程中, 随着学习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延伸, 这些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不同情况的困境, 产生了学差生群体, 导致在班级中就会出现学习参差不齐的现状。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因此, 学差生的转化成了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转化学差生, 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就自然成了很多教师努力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此简要谈谈我的看法:

一、帮助学差生树立自信心

学差生在一次次考试失败面前, 很容易被打入深深的低谷, 因为成绩差在班级中常被同学看不起, 被教师指责, 回到家里也经常被家长训斥。心里自然有一种压抑感, 存在厌学情绪, 自信心不强。对于这些学差生, 我们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想办法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甘甜, 让他们找回自信, 重新燃起希望之火。平时多关注学差生的作业, 尽量做到及时细致、全批全改, 并写些鼓励性的评语, 对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讲解。课堂上, 可以为学差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将简单的问题抛给他们, 有意识地叫学差生站起来口头回答问题, 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找到自信, 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使他们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 这样就可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了。每次考试过后, 关注学差生的成绩, 对成绩有进步的学差生及时表扬, 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有些学差生如果因为反应稍慢, 我们就要不厌其烦地再多讲几遍, 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直到他们听懂为止。同时, 要鼓励同学们多接近、多关心、多鼓励他们, 并对他们提供热情帮助。

我觉得教学成功与否, 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 还取决于他们的情绪、态度等, 因此, 表扬、鼓励、因势利导, 可以作为促其转化、进步的诱因, 逐步消除他们的压抑感和自卑感, 这样学差生就有可能向好的方面转化。

二、帮助学差生培养起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差生普遍学习兴趣较差, 但他们往往对其它事物感兴趣。因此, 创设问题情境, 唤起学差生的有意注意,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差生乐学善学这一点至关重要。在教学方法上不能采取单一形式, 应采取多种教法, 尽力使课堂教学多样化。对学差生要使他们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思想, 要及时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有这样一个成功案例:有位学差生, 他的嗓音很好, 对朗读非常感兴趣, 语文课堂上老师就发挥他朗读的优势, 经常让他领全班同学朗读, 以此增强了他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兴趣, 使语文成绩有了很大提高。进而对学习产生了兴趣, 积极补习其它学科文化知识, 最终考取了一所理想大学, 毕业后从事文字工作。由此案例我们得到了很大的启示, 教育是一门艺术, 转变学差生则是一门更重要的艺术。

三、帮助学差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 增强能力。学差生除了学习基础差、底子薄之外, 学习习惯不良, 不会学习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教师对他们首先要从改掉坏习惯做起, 如:从改掉课堂上说话、睡觉、不注意听讲的坏习惯入手, 课后从不爱看书、不想写作业等入手, 然后再逐步帮助学差生养成以下几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是课前预习的习惯, 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 二是上课专心听讲, 积极思考, 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培养不懂就问, 及时改错的习惯。四是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并且逐步把课后学习变成一种主动的行为。进而把学习当作是快乐的事, 良好的学习习惯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四、帮助学差生树立切实可行的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出发点, 也是学习的归宿。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确立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是每个学生的首要学习任务。帮助学差生树立切实可行的目标, 应注意几点, 一是学习目标的设立要符合学差生的实际情况, 二是目标的难易程度要适当。三是要尽量具体, 要有标准可以衡量。要把切实可行性和富有挑战性相互兼顾起来, 只有这样, 才能有张有弛, 伸展自如。教师可以在大目标之下建立一些循序渐进的小目标, 这些小目标是他跳一跳摸得着的, 比如第一次从倒数第一名, 给他制定进步一两名的目标, 达到之后再前进几名。完成第一个目标, 再订下一个目标, 每一次都向前迈进一小步, 从局部目标到整体目标一步步地前进, 一点点地品尝学习的成功, 进而建立起学习信心。几个轮回下来了, 这个学生就自然而然脱离了学差生的群体了。

五、帮助学差生树立学习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帮助学差生树立学习榜样, 是促进学差生转化的动力。学差生并不是不想成功, 也不是不愿意成功, 而是缺乏成功的信念。所以我们就可以在学生中树立成功人物的形象, 用榜样的事迹激励他们, 促其成才。比如现在的学生喜欢比尔盖茨、喜欢奥巴马, 我们就顺应他们的心理, 给他们讲一些相关立志成才的故事, 也可以用身边同学的事迹教育他们。比如, 班级某某学习非常刻苦, 某某喜欢看书, 某某英语口语很好, 某某总是主动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等等, 同时告诉学差生, 我觉得你也能够做到并且能做得更好。在用榜样的力量去溶解每个学差生同时, 教师要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 成为学生成长进步的榜样。

六、帮助学差生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个别家长教育方式的不得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 因此, 教师同学差生的家长保持联系尤其重要。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家长会、家访、通电话、发短信等形式, 及时把学差生的进步和成绩通报给家长, 请家长配合学校给予孩子表扬、鼓励, 改正对学差生的粗暴教育, 消除父母与子女的紧张关系。让父母多给孩子一份关爱、一份欣赏, 少一些指责, 少一些埋怨;以便他们能在家长的鼓励声中重新树立信心, 改掉不良学习习惯, 奋发努力, 在和谐宽松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

在教学中转化差生的措施 篇7

一、小学差生的形成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源复杂, 差异悬殊

每个学期, 我们学校中总要转入一些学生, 每个班级中总有一些差生。如今语、数、英三门功课压在学生身上, 担子还是比较重的, 而无形的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 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 有的父母因为工作问题, 没有精力和时间去辅导和检查孩子的作业, 逐渐拉大与别的孩子的距离。

2. 兴趣不浓, 积极性低

例如,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 使差生在学习数学的许多方面发生了障碍, 再加上学习本身是枯燥的, 或由于自身的智力问题, 因而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 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 若无其事;解题过程没有步骤, 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 不肯动脑筋, 总是漫不经心。

3. 学法不当, 缺乏信心

古人云: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差生在这方面就是缺乏好的学习方法, 有的差生很努力, 但就是不得法, 只会“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不会触类旁通。再者, 上课听课效率不高, 重难点抓不住, 别人一听就懂的事情, 差生就是弄不明白。久而久之, 缺乏学习的信心。

4. 贪玩好动, 自控力差

一般来说, 差生比较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 自我控制能力差, 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听课不专心, 做作业三心二意, 渐渐的, 由稍不懂到彻底不懂。因此, 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对差生引导和督促。

5. 复习预习, 遇难不究

差生往往表现在缺乏有效的复习和预习, 甚至不复习和预习。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再好的记性, 再好的脑子也需要勤操练。预习时遇到一点难题就不想探究, 不把问题列举出来, 打些小问号, 做些小笔记, 总有一种依赖教师的想法, 怕吃苦, 怕动脑。长此以往, 形不成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往往对以后的学习处于被动的地步。

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王相云

初中物理作为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实践性强的学科,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试就在初中新课程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做一探讨。

一、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前提

1.巧用实验教学, 激发学生的兴趣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 物理实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极易唤起学生的直接兴趣。中学生天生好奇、好动, 物理教师借助实验, 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增强他们的信心, 增强学习欲望, 让学生亲身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 进而转化为一种热爱科学的素质和志向。从生活中的杆秤入手, 让学生动手做实验, 称量质量不等的物体, 通过移动秤砣去联想影响杠杆平衡的条件, 深入到杠杆平衡概念及平衡规律的探究。利用所提供的实验器材去实验、去探究、去发现, 最终获得杠杆平衡知识, 让学生有着劳动和成就的感觉, 体验创新的乐趣, 在学习中获得满足。

2.活用电教媒体, 学生能看能听,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创新教学中, 教师要灵活地运用电教媒体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将知识多角度、多形式地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可以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得到动态的享受。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物理演示实验, 使学生看到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的真实性。但由于实验过程时间短, 实验现象稍纵即逝, 学生来不及细致观察, 不能马上发现问题的本质, 没有独立思考的过程。而物理多媒体仿真实验可多次重复模拟实验过程, 再现物理现象。使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现象变成有“形”、有“声”、有“色”, 变说不清为“一目了然”, 这一切都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状态的观察和分析。学生直接通过感官获取知识会使学生学习更有兴趣, 会更加主动地观察新奇现象。学生通过自己的认知冲突, 建立正确的物理世界, 有利于扭转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 充分显示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给予学生创新动力

物理是与人类生产和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科学。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在物理教学中, 教师将物理知识与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相联系, 使学生尽可能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使学生知道学习物理知识是有用的。这样无疑会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 从而培养其创造力。例如:摩擦力是一个重要的力, 它在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中应用非常广泛。如在教学中可以问学生, 为什么人们在光滑的地面上行走十分困难?为什么汽车上坡打滑时, 在路面上撒些粗石子或垫上稻草, 汽车就能顺利前进?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有效保证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 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入手, 创设能引起学生好奇或怀疑, 但又不能用现有知识解决的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有效的认知冲突与碰撞, 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主动提出疑问, 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是培养学生

3. 真诚以理相待, 消除差生自卑感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小学生心理还是很不成熟的, 比较容易走极端, 在自尊心受到伤害时, 往往以破罐子破摔的行为进行报复。在这种心态支配下, 你越是逼迫他学习, 他越是有反感, 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因此, 教师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和他们交朋友, 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消除他们的自卑感。

4. 借助集体力量, 潜移默化获感染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一个具有一定学习目的和团结一致的学习集体, 能有效地约束差生的行为, 潜移默化, 熏陶感染, 使差生的转变产生奇迹般的效果。

总之, 在对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中, 教师必须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从兴趣爱好出发, 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 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子女一样, 有爱心, 有耐心,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鼓励他们积极向上, 努力学习, 把差生转化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小学

6. 师生情感, 不够融洽

差生一般来说不受教师们的欢迎, 主要受考试、竞争等影响, 认为拖后腿, 导致教师上课不再让差生发言, 有时甚至发生言语、动作的冲撞等情况。因此差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认为教师你看不起我, 你的数学课上得再生动、再好, 我也不听, 这主要师生关系不够融洽所致。

7. 家庭教育, 重视不足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当今社会, 家长们只顾着忙自己的工作, 早出晚归, 很少有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久而久之, 孩子便形成了一种惰性, 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这种结果的直接原因就是家庭教育。

二、小学教学中对差生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

1.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差生

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 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对差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 而看不到优点, 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有一位伟人说过:人来到世界, 他总有一样生存的本领, 我们要看到他的“闪光点”。

2.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

我们教师应当看到:差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 即使不然, 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大量事实说明:今天的“尖子”明天不一定就是“尖子”, 今天的差生, 不一定明天还是差生, 更何况所谓“优生”与“差生”的评判标准本身就有局限性和片面性。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多。

三、小学教学中转化差生的一些措施

1.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积极性

差生对抽象的东西比较难于理解。在小学课堂教学中, 多媒体的运用, 能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 达到声形兼备的特点, 带给学生良好的多种感官刺激, 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而获得内心的喜悦和享受, 也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 思维更为活跃。

2. 融洽师生情感, 提升差生信任感

谈谈“暂差生”转化工作的体会 篇8

在“暂差生”的转化上, 做法可能不尽相同, 着力点、切入点和激发点都可能有差异, 但只要最终效果好, 就是成功的.本文拟从最朴实的、最浅显易懂的然而又很有效的“七心”教育法作一阐释.

1. 知心

做好“暂差生”的转化工作, 班主任首先必须研究他们的个性特点.青年学生正处于由不成熟到成熟, 不定形到定形、可塑性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 他们思想活跃, 情绪偏激, 要求进步, 但缺乏实干精神;有创新精神, 接受新生事物快, 但容易上当受骗;善于交往, 但组织纪律涣散, 法制观念淡薄, 哥们儿义气严重, 不愿艰苦奋斗, 喜欢讲究吃穿;他们希望学有所成, 但不能持之以恒, 不能知难而进.暂差生, 除了具有同年龄青年一般的心理特征外, 还有自卑的心理特征.他们的自尊心和自卑感常常交织在一起, 并处在矛盾之中.他们对周围的教师和同学有恐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他们意志比较薄弱, 自制力较差.班主任要了解他们的心理, 既要遵循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又要考虑每个“暂差生”所具有的特殊心理状态, 成为“暂差生”的知心朋友, 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2. 爱心

班主任是否热爱学生, 特别是对那些“暂差生”, 是能否转化好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 也是班主任后续工作的前提.有些“暂差生”之所以回避老师, 是因为他们长期得不到老师的关爱, 得不到老师的“温暖”.有些“暂差生”长期受到的都是批评、责备, 使得这部分学生常常感到自己对前途的迷茫, 看不到自己的长处, 更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因此, 在做“暂差生”的工作时, 老师越是放下自己的“尊严”, 摘下自己的“有色眼镜”, 与他们交朋友, 谈谈心, 尊重他们的同时, 也换来他们的尊重, 他们也就把老师当成心心相印的朋友, 从而消除隔阂与对立情绪, 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 只要老师抓住时机, 因势利导, 便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 真心

老师帮助“暂差生”, 这是老师应尽的职责, 也是作为长辈应尽的义务.老师转化他们, 是出于一种教育工作者的内心, 必须真心实意, 不为私心, 更不为功利.教师的职业之所以神圣, 就是因为他教给全体学生以品德和知识, 不以应试教育的成绩的好与坏、守纪与捣蛋来定论.教师的每一次谈话, 教育的每位一学生, 都应该为他的长远考虑, 从教育的角度出发, 不能顾眼前, 看表面, 更不能拿“真心”为幌子, 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4. 信心

做“暂差生”的转化工作时应树立坚定的信心, 相信经过做工作, “暂差生”一定会有不同程度的转变.其实“暂差生”身上同样有许多闪光的东西, 就看你用什么尺子去衡量他.如果只用分数去评判一名学生的好坏, 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大相径庭的.六十多年前,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这样的忠告———“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光彩照人的爱迪生.”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用沙里淘金的精神去发现“暂差生”微小的进步, 通过教师感情的倾注, 唤起后进生积极向上之心, 达到转化的目的.

5. 关心

老师需要关心“暂差生”, 但关心“暂差生”靠老师的力量是不够的, 还要依靠班集体的力量.利用课余时间和课外活动有选择地安排一些表现优秀的学生和“暂差生”结对子, 随时随地地帮助“暂差生”, 让“暂差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从而激发起他们对集体生活的热爱和依赖, 改变其他同学对暂差生的看法, 并形成互帮互助融洽的学习氛围.因此, 教师要做有心人, 及时发现他们的特点, 多给“暂差生”创造表现的机会, 让他们展示自己的风采, 让他们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促其发展, 促其成材.

6. 放心

“暂差生”的转化, 光靠老师的情感和同学的帮助, 让他们“心动”, 是不够的, 要让他们从“心动”化作“行动”, 多给机会, 创造条件.教师先可以选择从一些比较容易做到的身边小事做起, 从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做起, 可以放手让他们组织一些活动, 教师只要布置任务, 讲清注意要点就行了.只有让学生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之后, 哪怕取得一点点成功或进步, 都可以改变学生对自己的看法, 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使一颗颗失望的心灵重新燃起希望之光, 激发他们潜在的巨大自信, 从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 可谓是“成功”是成功之母.

7. 耐心

“暂差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教师要有思想准备, 就是转化后的学生, 有时还会出现一些复萌现象.鉴于这种情况, 对“暂差生”的教育要反复抓, 又要抓反复, 不能急躁, 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能希望一蹴而就, 一定要有极大的毅力和耐心去做细致的工作, 培育和期待转化的到来.

目标教学与差生转化的尝试 篇9

关键词:布鲁姆,目标教学,差生转化

“目标教学”理论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目标教学着眼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大改革。近几年来, 各地相继开展了目标教学的实验和研究。从2005年秋开始, 我在初中一年级一个班的数学教学中进行了目标教学的实验, 在运用目标教学的思想转化差生方面作了一些初步的尝试, 在此与老师们共同探讨, 意在抛砖引玉, 以求教于同行。

一、培养兴趣是转化差生的动力

目标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 而差生是其中的一部分, 要想稳步地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差生的转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所谓差生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差或较差的学生, 对于这部分“双差生”, 教师首先应注重对其兴趣的培养。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才是他们学好数学的真正动机, 才会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兴趣虽不能完全改变人的智力水平, 但经过长期的激发和培养, 却能对人的智力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所以, 老师应尊重他们的人格, 不随意批评他们, 更不应以粗暴的语言去伤害他们。

二、面向差生实施“目标”的教学结构

目标教学与差生转变是一项耐心、细致、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 为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的做法是:

(1) 课前准备。备课要根据学生实际, 抓住差生的转化, 精心设计教案, 选择可行的教学方法, 并首先告诉学生下节课将要学习哪些知识, 这些知识在各层次上的认知目标是什么, 以及预习的方法、要求, 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准备状态, 做到教与学双方心中有数。

(2) 课前诊断补齐。在每一节新授课之前, 教师必须作好问诊调查, 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 弄清与该新课有关的前存知识的缺陷, 便于有针对性地讲课, 及时补齐, 为新知识的学习铺平道路。

(3) 课堂重视差生。教师讲课要针对差生实际, 紧扣教学目标, 不要跳越层次, 而要有坡度, 既讲新知识也要讲旧知识;对于已经预习过、又给预补齐的最低层次的目标要少讲或不讲, 把课讲在点子上, 腾出时间给层次较低的差生作具体指导, 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 尽量不带问题回家。在教学活动中严格控制尖子生把持课堂的局面, 多给差生说话的机会, 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在各层次的目标要求上得到相应的成功, 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让他们也获得一种胜利的喜悦, 稳定学习兴趣, 增强学习信心。采用目标教学转化差生的课堂教学结构大致是:目标—预习—诊断—指导—检测—反馈—矫正—再矫正, 这样多次反复, 为后继教学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

(4) 课后诊断补救。差生所差的程度也不尽相同, 有的差在某个环节上, 而有的是知识存在严重缺陷。因此, 教师要利用各种可能的时间给他们提供必要的补救。补救要及时, 时间拖得过长, 学生渴望矫正的心理就会淡漠, 教师也会遗忘需要补救的症结所在。其措施是: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 教师作集体讲解和矫正;对于知识有严重缺陷的差生, 作个别辅导, 对他们的目标要求可暂时降低些, 避免他们产生自卑感, 努力挖掘他们的智力潜能。教师对他们作具体指导或让学习小组参与, 给予他们帮助。作业的布置要尽量准确, 当面批改。同时, 与家长取得联系, 共同关心、帮助、鼓励他们逐步达标。

(5) 单元诊断性测验。在一个单元教学结束后, 将这一单元知识系统化, 使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必须及时进行形成性测验。试题难易度要符合差生实际和教材实际, 竭力鼓励和帮助全体学生在各层次的目标要求上获得成功, 之后, 教师逐题讲解, 公布答案, 学生以相邻两桌组成四人小组集体评卷, 并填写评卷记录表, 或直接提问差生, 让其说出错误的原因, 并在试题上标上记号, 便于教师作为日后矫正的依据。

三、目标教学的几点随想

(1) 实施目标教学, 克服了教学中的随意性, 使教师围绕目标, 既抓住差生弱点, 又照顾其余学生的实际, 能把握好教材, 把课讲在关键上, 避免了出现重视尖子生、甩掉差生的不良倾向, 克服了人为制造“两级分化”的矛盾, 从而能更有效地组织教学。

(2) 实施目标教学, 通过反馈—矫正—再反馈—再矫正的教学环节, 给差生创设了一种最佳的学习环境, 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的思想活动中, 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上一篇: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下一篇:延续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