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效能

2024-12-04

应用效能(精选12篇)

应用效能 篇1

1 档案管理的内容、性质

1.1 档案管理的内容

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 保存备查的文字、图象、声音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主要分为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司法档案、会计档案、艺术档案、人事档案、教学档案和外交档案等。

1.2 档案管理的性质和特点

档案管理是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档案, 提供档案信息为各项社会实践服务的一项工作。基本任务是科学地管理好有价值的档案, 以满足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要。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种专门的管理活动。作为专门负责管理各部门档案的一种独立的业务工作, 是国家科学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 针对特定的部门来说, 档案管理又是该部门各项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 如会计档案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干部档案管理是干部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科技档案管理是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和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等。

2 档案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档案工作是国家各项建设事业必不可少的环节。档案工作的发展受国家各项建设事业的制约和影响;同样, 国家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也会受档案工作的影响。从档案工作与国家各项建设的关系来说, 档案工作处于服务地位, 是条件性的工作, 即为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资料, 创造必要的条件。但在一定情况下, 档案工作也起决定性的作用, 例如, 揭露历史篡改者、处理民事和刑事案件、解决房地产和财务纠纷、历史研究中考证史实等等, 往往由于档案部门提供一件或一组档案, 成为解决问题重要依据。这种事例是很多的。由于档案工作系统是整个国家文献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 因此, 档案工作系统在构成整个社会的科学能力中占有重要地位, 具有重要作用。这是不可忽视的。总之, 档案工作在社会实践中处于什么样地位, 不是取决于人的主观愿望, 而是取决于客观事实, 任何贬低或抬高档案工作地位都是错误的。

档案工作不仅是对局部单位的工作和生产有意义, 而且对整个社会有意义。归纳起来, 档案工作的意义不外乎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当前的、现实的意义, 二是长远的、历史的意义。任何社会形态的档案工作都有这两方面的意义。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 剥削阶级从阶级私利出发, 更多地关心档案工作为当前的、现实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服务, 但在客观上档案工作仍具有长远的、历史的意义, 即为后世留下来丰富的历史资料。在社会主义中国, 就当前而论, 档案工作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就长远而言, 它为千秋万代积累文献, 为延续和发展我国文明史做出贡献。

3 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

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 知识经济开始以不可阻挡趋势进入人类的社会生活。所谓知识经济, 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 它不同于传统的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为特征的资源经济或农业经济、工业经济, 而是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它的繁荣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和增量等, 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

知识经济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比, 在下列几方面有显著不同:一是主导要素不同。农业经济的主导要素是土地, 工业经济的主导要素是资产, 而知识经济的主导要素是人才, 人才掌握着经济和信息, 人才是经济增产的决定力量, 是社会财富的源泉。二是竞争的对象不同。在农业经济条件下, 竞争的对象是土地;工业经济条件下, 竞争的对象是自然资源, 劳动力成本;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竞争的对象是人才, 知识和信息, 谁拥有了人才、知识和信息, 谁就能在这场竞争中取胜。三是投资的重点不同。工业经济条件下, 投资的重点是机器、设备、生产线等有形资产, 追求规模效益, 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投资的重点是人力资源开发, 提高产品的高科技含量, 加大人才培训力度, 发展知识型企业。四是资源形态不同。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条件下, 自然物质资源是资源的基础, 它是有限的, 人类对它的索取是有限度的, 必须考虑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之间的平衡;而知识经济的资源是知识、智慧、发明、管理、技术之类, 它是无限的, 不受地域和国别的限制。因此, 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 以及知识更新速度加快, 成为知识经济的显著特点, 给以信息管理为核心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4 提升档案管理应用效能的途径

4.1 由实体管理向人力资本管理为主转变

所谓实体管理, 就是围绕档案实体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行为;而人力资本管理则是以人力资源为管理对象的管理行为。众所周知, 传统的档案管理是以档案实体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它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研究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然而, 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都表明, 人力资本是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关键因素, 只有首先把管“物”的人管好, 才可能真正把“物”管理好。没有一批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精的高素质的档案管理干部队伍, 我们在知识经济时代就缺乏档案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 我们的所谓管理科学就会落伍于知识经济时代, 我们就会失去知识经济所带来的良好的发展机遇。人力资本管理是一种软性管理, 如果说对档案实体的管理是一种基础管理的话, 那么, 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管理。

档案管理强调以人为本, 即包括作为服务客体的用户与作为服务主体的档案人。在以往的档案管理中较多注重于服务客体的读者用户层面, 认为以人为本只是指面向用户、方便用户, 以用户为中心, 而对服务主体的档案人重视不够。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档案人不仅仅是收集、整理、保存、提供利用档案, 更是档案信息资源建造者和维护者, 是档案信息资源与用户之间的桥梁与纽带, 是高知识含量信息产品的设计者、生产者与操作者。不言而喻, 档案人在档案的保管和提供利用方面, 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 必须树立“档案人”与“用户”并重的管理理念, 切不可忽视档案人这一关键要素。只有实现这一转变, 才能更好地发挥档案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才能在档案的管理和各个业务环节中更充分地体现出档案人的主体作用, 从而适应知识经济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的无可估量的影响, 以新的管理思维和观念跨入21世纪。

此外, 在对人力资本的管理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发展档案事业第一原则;二是效率和效益优先的原则;三是公正、公开、公平和机会均等原则;四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原则;五是目标激励、情感激励、尊重激励、危机激励、奖罚激励等全方位主导激励原则。

4.2 由硬性管理向软性管理为主转变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知识和信息逐步成为与人力、资金并列的第三大“战略资源”。如何管理档案部门蕴藏着的丰富的信息资源, 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长期以来, 我们已习惯于用“馆藏档案的数量、提供利用的人次、编印检索工具和添置设备的种类”等等这样一些硬性的指标来衡量一个档案馆的情况。不容否认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这种管理方法是积极的、有效的。它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馆的馆藏, 而且带动了档案工作各个方面的发展, 使我国的档案事业有了今天的发展成就。然而,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 知识、技术的含量及其所产生的效益才是衡量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尺。要使档案信息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我们必须也应该强化对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管理功能, 变传统的经验管理为现代的知识管理;变硬功夫性管理为软性管理, 即用馆藏档案的知识含量、价值含量、提供利用所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来衡量馆藏档案的情况, 从而使档案信息资源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档案利用的需求。显然, 这种软性管理能使档案信息资源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高速自己的开发战略, 从而增强自己的生命力。

4.3 由区域性管理向全方位、网络化管理转变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科技发展的速度更快, 体系更为复杂, 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竞争胜利者, 就是在知识与技术共享上领先一步者。档案部门的主要优势是收藏了大量的原始档案。它作为国家的重要信息资源, 加速其开发利用势在必行。近年来, 我国档案界相继建立了区域性的管理网络, 使某一地区、某一行业或某一系统的档案实现了资源共享。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经济时代对资源共享的需求, 满足其对信息资源的全方位利用需求, 我们必须变区域性管理为全方位、网络化管理。一方面进行纵向联系, 就是在同行业之间建立起互通、互补档案信息的新型关系, 打破物理意义上的馆藏资源概念, 使同行业之间利用网络分发信息, 交流工作动态, 进行远程存取的信息服务;另一方面进行横向联系, 就是要与各行各业保持联系, 从单一的信息向综合性信息的方向拓展, 把档案部门与图书、情报、数据中心连接起来, 形成全国性的联机服务网络。利用网络发展和现代通讯技术的成就, 使社会各界通过上网查询问, 能及时、有效地获得所需的信息, 从而实现大范围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宋鹏, 杨帅, 杨岚钦, 洪怡恬.基于ABC分类法的高校档案库存管理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1) .

应用效能 篇2

题目:浅析全面风险管理在企业效能监察中的应用

内容提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效能监察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将全面风险管理引入效能监察可以有效提升效能监察的实施效果,解决实际问题。本文对全面风险管理与效能监察的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借鉴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针对效能监察目前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了思考,同时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办法和思路。

姓 名 步迅

单 位 燃气集团纪委监察室

浅析全面风险管理在企业效能监察中的应用

企业效能监察是指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对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效能的有关业务事项或活动过程,监督检查相关经营管理者履行职责行为的正确性,发现管理缺陷,纠正行为偏差,促进企业规范管理,自我完善,提高经营管理效能的综合性管理监控工作。

效能监察自1989年在第二次全国监察会议上首次提出,经历了从探索起步,逐步发展提高,到推广普及三个主要阶段。二十多年来我国企业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管理效能、人员履职和经营效益等方面有效发挥了监督保障作用,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监管职能,其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出来。同时,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企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经营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不确定的因素也日益增多,如何辨识风险、控制风险、驾驭风险,已成为企业日益关注的问题。2006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关系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同时我国全面风险管理借鉴了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具备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标准,可以有效的运用于效能监察工作。

通过研究和分析我认为效能监察与全面风险管理可以在实践中相互借鉴。在效能监察工作中正确运用全面风险管理的相关经验和成果可以有效解决效能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从而有效提升效能监察的管理水平。

一、全面风险管理概述

全面风险管理,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起源于美国,2002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萨班斯法案,要求所有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必须建立和完善内控体系。此项举措促进了企业加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规范,加大信息披露的要求,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在2004年9月,COSO——美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发布《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拓展了内部控制的范畴,同时关注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这一更为宽泛的领域,并随之成为世界各国广为接受的标准规范。在各国的法律约束下,企业有效的风险管理不再是企业的自发行为,而成为企业经营的合规要求。

二、全面风险管理与企业效能监察的共性特征及差异性分析

(一)两者的共性特征

一是两者均具备较清晰的流程化特点。全面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包括以下主要工作:收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企业效能监察的工作程序主要包括确定项目、组织实施和总结评定三个阶段,其中涵盖了调研分析、确定立项、制定方案、监督检查、督促整改、办理结项、实施奖惩和组卷归档八个环节。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监察以及专项监察和综合监察等方式,围绕企业改革发展、重点任务、核心业务、难点问题和职工关注的事项开展过程监督,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完善管理,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两者都具备较清晰的工作流程。此外从流程的内容上看,两者都体现了持续改进的工作理念,在实践中具备可以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的前提条件。

二是两者的监管范畴涉及企业内部管理的方方面面。全面风险管理与效能监察不同于企业内部职能部室开展的专业监督检查工作,而是从企业整体层面实施的相对独立的不受其它业务干扰的监督。从监督效力上看要高于日常的业务性监督。两者的监管范畴能够涉及到企业日常管理、重大决策、重点工作、中心业务等方方面面,监督的职能也可以是跨职能、跨专业的综合监督,因此在实施上往往需要不同相关专业部门以及相关单位的密切协调和积极配合。

三是两者的监管目标是相对统一的。全面风险管理是要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稳步发展。企业效能监察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及时发现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改变制度不严、有章不循、违章不纠等现象,从而达到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从上述内容来看,两者的监管目标是相对统一的,最终都是为了完善企业管理,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两者的差异性分析

一是两者的管理体系和监管定位存在差异。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按照市国资委要求,目前企业效能监察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制度体系、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激励机制、惩处机制、问责机制和宣传机制,具体到各单位的管理体系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缺乏统一的规范性要求,这也是目前效能体系建设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此外,全面风险管理定位于企业内、外部风险的识别和管控,而企业效能监察从监察的角度对企业各级人员履职情况和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因此两者从监管定位上也存在差异。

二是两者的实施主体和监管层次存在差异。全面风险管理的实施主体涵盖企业管理的所有层面,而企业效能监察的主体主要是指企业监察机构,具体包括企业的监察部门或行使监察职能的相关部门,同时也涵盖了参与监督检查的相关主管业务部室或单位,从主体上看相对于全面风险管理更加单一。此外,从全面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效能监察属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的内部控制系统里的一种,其监管层次低于全面风险管理。

三是两者的管理模式和监管特点存在差异。全面风险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主要侧重于体系化管理,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明确各层级职能、目标和各层级机构的职责权限,实现立体管控。企业效能监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侧重于项目化管理,这一点从其工作流程中可以得到充分体现,主要是从调研立项到总结评定,按要求完成各阶段工作,开展的是较为线性的工作模式。此外纪检监察部门作为效能监察的主管部门需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监督整改的职能,监管相对灵活,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相对较大,而全面风险管理实施的是制度化、体系化管理模式,强调的是对风险的全面管控,相对来说约束性较强。

三、效能监察在实践当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及深层次原因分析

在实践当中,由于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及企业先进管理理念和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同时随着企业经营业务范围、企业发展规模日渐扩大,日常经营管理信息日趋增多,导致企业效能监察中所要监察的内容与面对的问题也越来越专业,监督的难度和层面也有所增加,一些随之而来的问题和工作难点日益显现出来,一是部分企业的效能监察工作仅仅局限于查问题、补漏洞,没有起到事前防范和事中规范的作用。往往是出了问题才去监察。究其原因主要是问题显现后,企业管理层高度重视,把效能监察作为事后调查处理的重要手段,通过效能监察起到惩处和警示的作用。同时,部分监察对象也认为效能监察是对其进行挑错和查处,在工作中往往带有抵触情绪。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效能监察应当同时发挥事前预防和事中监督的作用,与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帮助、督促各项工作合规和高效的开展。这方面还需要强化各级管理人员对效能监察工作的认识。

上述问题存在的更深层次原因主要是企业主要经营管理者和各级管理人员对效能监察的认知有所欠缺。效能监察工作一直以来是企业纪检监察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的一项专业性较强的监察工作。再加上国家在法律法规层面对效能监察还没有统一的规定。导致一些企业的专业部室和各级单位的管理人员对效能监察工作不了解、不熟悉。一般情况下,通过实施效能监察项目,相关机构和人员才对其有所接触和了解,在受众的认知渠道上存在一定局限性。同时作为一项监督手段,效能监察的地位、方法和作用也往往容易与其他监督手段相混淆。

二是部分企业对效能监察的界定不够明确,缺乏工作规范,使其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发挥监督作用。国家在法律、法规层面对企业效能监察的规范不够明确,效能监察的具体工作形式、方法、内容和职责等没有统一的规范性标准,不同行业的企业效能监察制度也不尽相同,相互间可以借鉴的经验也不多,需要企业本身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开展探索和研究。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没有建立相关效能监察制度的企业由于缺乏制度依据,导致监督力度、监督程序、监督方式和监督效果存在问题,起不到效能监察应有的作用。

2010年国家修订的《行政监察法》是目前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唯一能够参照实施的法律层面的规范性文件。但其主要规范的是国家机关的行政效能监察行为,与企业效能监察行为存在一定差异。为此国务院国资委和各省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陆续出台了《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暂行办法》,对企业效能监察的原则、内容、标准、体系、职责以及基本程序等事项进行了规定。2010年北京市国资委制定了《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规范化操作规程》对效能监察的具体流程和相关资料做出了规范,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但从企业层面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自身的效能监察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明确职责权限、管理机构、工作方法、具体程序和基础资料。从制度上规范各项基础工作,以规范化促进效能监察工作质量的提高。

三是部分企业的效能监察工作方法相对僵化,工作开展缺乏活力。由于效能监察的专业性强,同时涉及到企业各项业务管理的方方面面,随着企业的发展,效能监察也要不断适应企业业务发展的变化,同时还要适应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的变化,从工作方法上不断改进和提升。但是部分企业的效能监察工作方法长期以来相对固化,没有创新,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不但不能满足其发现管理缺陷,纠正行为偏差,促进企业规范管理,自我完善,提高经营管理效能的目标,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使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相对僵化、复杂和低效,制约企业的发展。

我认为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一方面企业的纪检监察部门对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理念、管控模式和经营方式的转变没有及时与相关管理层进行有效的沟通。同时在工作方法上较为僵化,不深入业务部门和基层单位了解实际情况,在制度和流程实施的理解上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缺少与其他企业在效能监察方面的经验交流,不能及时了解效能监察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需要对自身效能监察工作的开展及时进行总结评估,深入思考,认真研究,改进不足,提高创新能力。

四、全面风险管理对效能监察难点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是将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与企业效能监察各环节工作有机结合。全面风险管理涵盖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从流程上对企业运行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监控。效能监察的开展可以有效借鉴这一理念,从调研立项环节入手,运用风险识别的理念开展效能监察立项工作,使立项更加贴合实际。在制定方案阶段,运用风险防控的理念确定监察计划和监察方法,切实做到事前防控、事中监督。在落实整改阶段,运用风险管理的监督和改进理念完善监督方式,并对整改的有效性进行检验,确保监察效果。

二是参考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企业效能监察各项机制。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包括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和法律事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职能部门、业务单位的组织领导机构及其职责等。其立体化的管理体系值得效能监察进行参考和借鉴。目前普遍实施的线性的或平面化的管理模式容易导致效能监察的激励、奖惩、问责和宣传职能相对于效能监察项目实施过程的弱化。在这方面可以参考全面风险管理的相关制度体系,强化企业效能监察的制度建设,使其各项机制丰富和完善起来,使企业相关部门、单位有据可依,各负其责,从制度上保证效能监察工作的实施效果。

三是借鉴全面风险管理经验推进企业效能监察成果的转化和延伸。企业效能监察可以借鉴全面风险管理在风险信息管理、风险评估方面的先进经验。在全面风险管理中企业要对风险管理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实施风险辨识、分析、评价,以便对新的风险和原有风险的变化重新评估。企业效能监察也可以建立相应的管理和评估方法,对效能监察的进度和效果进行动态的管理和评价,便于及时应对因企业发展和内外部环境变化所面临的新的问题。

应用效能 篇3

关键词:地震大形势预测方法;预测能效;应用

1.前言

我国位于欧亚板块东南部,受到菲律宾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以及印度板块的挤压,这种复杂的构造活动以及地球动力学环境,导致我国成为世界上地震活动最多的国家之一,并且地震具有地震类型多、复发周期长、震源浅、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等众多特点。当地震发生之后,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以及大量的人员伤亡。地震物理预测方法、地震大形势预测方法对于降低地震灾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地震大形势预测方法,文章基于地震非均匀度预测方法,并对该预测方法的预测效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旨在为我国地震预报提供可靠的参考。

2.研究思路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多、最强烈的国家之一,地震发生具有时空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东部弱、西部强”的特点,在时间分布上具有“平静与丛集”的特点。因此,文章采用地震非均匀度预测方法,基于对该预测方法效能的分析与评价,对我国5级以上地震的时空活动不均匀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根据计算结果,能够比较准确的预测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强地震的主活动区。

3.预测方法

根据李志雄等[3]统计学方法,基于时间序列不均匀性,提出了地震非均匀度,并进行地震预测,地震非均匀度的公式表现为:

公式中GL表示地震非均匀度;f表示自由度。当GL小于1时,该时段均匀活动过程和地震时间存在显著差异,为一个不稳定的过程,因此该时段受到某种因素的制约,该地区地震活动呈现非均匀的特点;当GL大于等于1时,表明该时段的地震活动是一个稳定的随机过程,地震活动具有均匀特性。文章采用的地震非均匀度预测方法,能够比较准确的预测我国强地震的主活动区,希望能够为地震预测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

4.预测方法的效能分析与评价

4.1震例分析。笔者对我国Ms≥7.0地震的GL值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少数边界附近的大地震之外,大多数7级大地震1-3年震中一定范围内,5级以上地震活动在空间与时间上呈现明显的均匀或者非均匀状态变化,由此可见GL值与大地震预测具有紧密的关系。为了进一步了解GL预测方法与大地震的关系,笔者对1996年-2006年的全国范围5级以上的地震GL值进行了空间扫描,结果表明中国西部地区GL值异常比较集中,因此在高值区选取了8个控制点,分别研究地区大地震发生与GL值变化的关系。计算结果如图1所示。通过对1996年-2006年部分强地震的震例进行研究,初步认为地震均匀度与强地震发生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并且通过计算,能够比较准确的现实强地震震前的区域地震活动状态特征,即在揭示强地震发生前地震活动状态特征变化方面具有非常好的效能。

4.2室内岩石破裂实验。通过上述震例分析,笔者认为地震非均匀度在震前的显著异常变化,可能与震源岩石破裂、地震孕育进行中期存在密切的关系,为了验证上述推测,笔者进行了室内岩石破裂试验,以此计算岩石标本声发射序列的GL值以及变化状况。以室内中尺度岩石标本变形破坏声发射实验为例,实验在等位移速率加载、双轴压缩条件下进行,实验标本类型包括Ⅲ型剪切裂纹、挤压型雁列式断层以及障碍体的断层,三类实验标本在受压变形的过程中,其声发射GL值都会在一定时间段内发生异常变化,通过对Ⅲ型剪切裂纹、挤压型雁列式断层以及障碍体的断层声发射时间GL值异常的物理含义进行分析,获得了以下结论:利用地震非均匀度能够有效的辨别三种实验标本的声发射序列的均匀-非均匀变化状况;当出现GL值大于1时,标本受压后岩石完全破坏,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图1

4.3GPS观测结果佐证。通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提供的中国Ms≥5地震目录,对1996年-2006年的GL值进行了扫描,结果表明GL值高值主要集中在我国大陆西部。同时,对这些年的GL值异常分布区域进行分析,利用近似同期(1996-2006年)的GPS观测资料计算的中国最大剪应变率高值分布区域GL值异常区分布状况基本吻合,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地震非均匀度能够比较准确、客观的预测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强地震的主活动区。

5.结论

结论一:通过震例分析表明,地震非均匀度预测方法的预测时间尺度为1-3年,并且具有非常好的震例对应效果。

结论二:通过岩石破裂实验表明,Ⅲ型剪切裂纹、挤压型雁列式断层以及障碍体的断层三类岩石在失稳之前,都发生了均匀-非均匀状态变化,由此可见,岩石的均匀-非均匀状态变化与岩石失稳存在紧密的关联。

结论三:通过GPS观测结果佐证,GL值能够比较客观、准确的反映地壳是否存在剧烈运动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地震非均匀度能够比较准确、客观的预测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强地震的主活动区。

结论四:基于现有的基础资料以及认识水平,很难改变目前地震大形势预测的分析方法以及水平。今后,應该尽可能多的采用多学科观测资料研究方法,同时不断的提高统计分析的严谨性,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同时加强基础观测研究,从地球物理场动态变化角度,对地震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判断

参考文献:

[1]李志雄,陶本藻,吴婷,路鹏等.地震大形势预测方法的预测效能与应用研究[J].地震,2007,27(2):17-28.

[2] 曹凤娟,王亮,殷轶娜,杨牧萍等. 东北地区地震大形势预测回溯性检验[J].地震工程学报,2014,36(2):301-307.

[3] 李志雄,高旭.地震非均匀度的研究及在强震中期预报中的应用[J].地震,1994,14(6):11-17.

浅析效能监察的广泛应用 篇4

效能监察是中央企业十多年来效能监察实践经验的结晶, 是国资委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的正确领导下, 把企业效能监察的具体经验系统化、感性认识理性化、成功做法制度化的结果。企业效能监察是通过强化企业内部监督, 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以追求利润 (企业价值) 的最大化为目标的。

通过认真分析企业经营管理薄弱环节以及效益流失原因, 发现现有体制下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 不但可以促进企业完善内控制度, 堵塞管理漏洞, 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 增强企业活力, 提高企业效率, 同时能够深挖企业潜力, 经过对漏洞不足的充分分析, 可以查找企业在此前经营中的误区, 促进强势企业稳定发展, 促使困难企业改变思路走出低谷。

效能监察概念包含七层意思:效能监察主体、效能监察对象、效能监察内容、效能监察方式、效能监察作用、效能监察目的、效能监察性质。正确实施好效能监察工作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确定对象、选定目标。效能监察要有次序、有重点, 一定要结合企业当前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和突出问题来开展。这样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既可以抓住关键部位, 成效又十分显著。从大多数国有企业效能监察的实践来看, 只要认真做好分析, 不论是以点带面, 还是以基础管理工作为出发点带动全局。

2、执行人员强力。一定要按照“精干、高效、有利工作、结合实际”的原则配备监察人员。效能监察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综合性, 配置熟悉各种业务、公正廉明、较真碰硬、又有专业知识的效能监察队伍十分必要。

3、确立监察性质, 统一企业思想。在实施效能监察之前, 监察组成员务必要召开一次统一思想, 熟悉业务, 明确任务、明确分工、明确责任的会议, 消除因认识不统一, 综合协调不顺而給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达到预期目的, 提高工作效率。

4、取得公司高层认同。效能监察是为推动企业管理、堵塞漏洞服务的, 为企业第一管理者理当支持效能监察工作。但往往由于受监察组自身建设的影响, 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从而在第一管理者心中产生了疑问。因此, 在争取领导支持的前提下, 一定要重视监察组自身素质建设。

5、工作过程务实。为避免工作流于形式, 监察组成员必须有求真务实的作风, 既不能发现问题不分原因, 动则整改罚款, 又不能绕着问题走。必须树立对企业负责的态度来开展工作。而且还要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 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客观公正地按照效能监察的四大原则: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时限性来做出评价。

牢牢把握以上五点关键环节, 就能够取得效能监察的实效。

效能监察的作用体现在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 节约成本, 提高效能、效率、管理水平, 实施责任追究等多个方面。发挥效能监察工作的真正作用是效能监察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施工企业要充分发挥效能监察的作用, 必须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 抓住企业管理中的重点部位和容易滋生腐败的薄弱环节, 加大对“三重一大”、“三项招标”关键环节的监督力度, 做到事前预防、事中制止、事后查处,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实现效益最大化。

总之, 效能监察是各级监察组织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 发挥其职能, 服务于企业发展的重要平台。企业要在改革中谋发展, 就必须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 坚持循序渐进, 不断创新, 融会贯通, 讲求实效, 向高层次的管理和监督迈进, 把实际工作中的潜能转化为动能和资源, 企业效能监察就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参考文献

应用效能 篇5

浅谈技校学生应用文写作自我效能感的激发与培养

作者:汤 宁

来源:《职业·下旬》2009年第08期

培养技校学生应用文写作自我效能感,对于学好应用文写作来说至关重要。基于此,笔者在技校应用文教学过程中就提高学生的写作自我效能感作了些探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帮助学生设定合理的目标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通过目标设定影响动机。学生应用文写作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目标显著相关,教师帮助学生设定经努力可实现的、合理的学习目标。目标的实现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激发潜在的学习动机,并在学习活动中持之以恒,直到实现长期目标。要减少学生失败的机会,尤其避免对写作较差的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如果让学生感到即使十分努力也难获成功,这就不利于激发其自我效能感。

再者,自我效能感具有很强的行为动力的作用。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设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调查报告、经济文书、法律文书等高难度的应用文写作。

二、引导学生积极归因

积极的归因方式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老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成功或失败进行合理的归因,指导他们用积极、客观的态度,分析应用文写作成败的原因。当学生完成应用文学习任务时,要引导学生归因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这种稳定的内部可控因素。对写作能力差,或由于写作不认真而导致无法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则引导他们做出努力不够的不稳定的归因,这样可消除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害怕心理,从而改变写作态度,提高写作的信心与兴趣。当然,也不能一味强调努力不足,这会使学生觉得力不从心,挫伤其自我效能感。

教师对学生的情绪反应和言语评价也会影响学生自我归因。学生感知失败时得到的是同情,会做出自己无能的归因;如果得到不满,反而会加倍努力,这样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其写作自我效能感。因此表扬学生要恰当。当学生完成了便条、通知等简单应用文的写作,老师大加赞赏,会降低学生对能力的自评。若学生完成了总结、报告等相对复杂的应用文,老师大加赞赏,则会使其做出能力强的归因,提高写作自我效能感。

要培养积极的归因方式,还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适度指导和帮助。要根据任务难度不同、学生情况不同而有所区别,不要“无缘无故”帮助学生,在学生确实遇到困难时再给予帮助,既要帮助学生分析造成困难的原因,寻找克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也要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具备克服困难的能力,调动其发挥能力、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三、增加学生成功的体验

学习者成功的经验会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感。技校学生基础普遍较薄弱,学习上屡受挫折使他们对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甚至厌学。在教学中应设法增加学生在应用文学习活动中成功的体验。具体方法如下:

1.个体化奖赏和合作化奖赏有机结合要将个体化奖赏和合作化奖赏有机结合。个体化奖赏要求学生综合分析自己成绩并进行“自我竞赛”,即同过去的自己比,从自身进步中认识、发现自己的能力,体验成功,增加自信心。尤其对中、下水平的同学,要增加其获得成功的机会,从而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合作化奖赏强调小组之间的竞赛,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完成同一个目标,要注意为课堂表现较差的学生创设取得成功的机会,增强这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笔者在教学中经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各组推选出优秀的应用文习作,作者代表小组上台汇报,展示自己的文章,再评选出最优秀的文章进行奖励;在班上开辟展示窗,将部分优秀习作进行张贴;收集学生的作业,告诉学生会作为教案进行保存。学生的习作一旦成为范文,其写作热情和积极性就会迅速提高。

2.利用和发挥学生的优势智力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这八种智力在个体身上的不同组合使得每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特点,学生的每一种天赋(智力)都可成为帮助学生取得写作成功的手段。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天赋,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引导他们利用自己的天赋取得成功,建立起强烈的写作自我效能感。

四、改革评价机制,激励学生

教学评价直接或间接地对教学实践起着导向作用,教学评价对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应用文教学评价时,不能一味的以会不会、写出的文章语句通顺与否来作为评价标准,因为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衡量他们的学习效果。要采用发展性评价,尊重学生的差别,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出不同的要求与评价。基础好的同学鼓励他们上台写作,参与对例文的点评,在小组讨论中担当主持人,代表小组进行发言;基础稍差的同学,鼓励他们进行仿写训练,写作一些简单的应用文,并及时给予表扬,以此激励他们的自信心。

教师积极的评价会使学生增强自我效能,消极的评价会贬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技校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多为中下等,似乎已习惯了在学习上得到的责备多表扬少,然而其内心其实更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关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需要教师的培养和呵护,需要教师用激励的言语启发他们的潜能、肯定他们的进步。因此教学评价应注重发挥激励功能,看到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亮点,发掘学生作文中的积极因素,及时加以肯定、表扬、鼓励,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推动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学习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写作自我效能感必将进一步激发,取得更大的进步。

教师还应把学生的自我评价作为学生发展的自我激励源泉,给学生提供更多自评的机会,培养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进行监控的习惯,发展和提高其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强其写作自我效能感。

五、加强榜样示范

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替代性经验会对自我效能感产生重要影响,利用榜样示范激励学生是提高其应用文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常用途径。教师的言行举止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示范,且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品质修养,重视“从我写起”,“下水导练”,教师的下水作文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与某一学生水平相似的其他学生的替代性经验对该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教师要注意用同等条件同学的成功范例激发学生写作的自我效能感。引导学生学会与榜样作积极比较,形成期待效应,进而转化为自我效能。笔者教学时会精选符合学生实际的例文,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讲授总结时,选用了学校学生会主席的工作总结和05级优秀毕业生的经验介绍。由于两篇范文都是本校学生所写,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觉得总结并不枯燥,也不难写,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又如,讲授求职信时,笔者挑选了几篇学校优秀毕业生写的求职信例文来丰富教学内容。这些求职信不仅内容新,而且用电脑编辑之后,图文并茂、漂亮典雅。学生看了很羡慕,情不自禁想进行尝试,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运用所学电脑知识,设计自己的求职信,有效提高了学生应用文写作自我效能感。此外,要注意在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好坏搭配”。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必须协同努力。有些学生学习方法欠缺、效率不高、写作较弱,将他们与写作功底较好的同学安排在一起,让他们学习别人的优势,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有些学生学习认真,文字功底较好;有些学生观察能力较强,思维比较活跃;有些同学喜欢阅读,逻辑思维能力强,他们的方法和经验对周围同学能够产生榜样的效能。

六、创设宽松和谐的写作环境

当一个人进入陌生而又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其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强度会降低。要让学生在应用文写作过程中保持兴奋轻松的情绪状态,就必须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愿望和学习兴趣,产生主动参与、乐于写作的积极心态。比如鼓励学生模拟创业,让学生自己确定创业公司的经营理念,进行市场调查,撰写策划书,组建团队,集思广益,积极查找资料,主动学习相关应用文的写作,感受了模拟创业时的热烈氛围,写作时就有了一吐为快的欲望。

学习难免出现错误,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怕出错的心理障碍,提醒学生一切学习活动都必须尝试,难免会出现错误,学习不能怕出错。教师不能过多地批评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误,而要宽容

对待犯错,消除学生紧张、羞怯的心理。学生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中,不用担心会因自己写作中出现错误或与教师的看法不同而受到老师的指责,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较高的写作自我效能感,乐在其中,教师也实现了寓教于乐的初衷。

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教师要做到尊重信赖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赞赏学生的闪光点;应深入到学生中间,做学生的朋友,建立平等、尊重、信任、激励、合作等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自由、轻松、融洽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培养和发挥自主创造性,逐渐解除害怕应用文写作的心理,改变学习态度,以此提高写作自我效能感。

创设宽松和谐的写作环境还包括引导学生走出课堂,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体会应用文写作的过程。比如讲授调查报告,讲完相关理论后,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并采用参观、访问、座谈等形式进行实地调查,根据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写成调查报告。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尽情发挥创造力和主动性,切实掌握了调查报告的写作,还可以展现自我,体验到课外学习给生活、给应用文写作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从而增强写作效能感。

应用效能 篇6

一、加强领导,内外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公路运输环节损耗的管理是销售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环节,也是销售企业管理的难点,为切实加强公路运输环节损耗管理效能监察工作,使公路运输环节损耗管理效能监察,有效遏制公路运输环节损耗居高不下的局面,贵州石油从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入手,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协作机制,逐步形成了领导挂帅、部门落实、内外协作、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一)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密切配合。

贵州石油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运输环节损耗管理效能监察工作,在立项之初,省、地公司都成立了以行政一把手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由纪检监察牵头,物流、安全数质量、零售、财务等部门为成员的公路运输环节油料损耗管理效能监察工作领导小组,重要工作和重大行动领导亲自协调、安排部署,日常工作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组织落实,安全数质量、商客、物流、零管等部门主动参与,密切配合,从而形成了齐抓共管,合力监察的良好局面。

(二)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专用设备。为加强公路运输环节油料损耗管理效能监察工作的深入开展,不断加强运输环节油料偷盗油料行为的治理力度,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专门成立了“打击偷盗油品办公室”,并抽调了专人,配备了专用车辆和相关专用设备,专门从事公路运输环节损耗管理的效能监察工作。

(三)建立举报制度,协调公安参与。成品油公路运输环节损耗管理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为有效治理油库收发油、运输环节、加油站卸油等环节的偷盗行为和跑、冒、滴、漏现象,贵州石油面向全省公布举报电话和举报奖励政策,并喷涂在油罐车显著位置,将收发油、运输环节置于社会公众和员工的监督之下。同时贵州石油积极协调各级公安机关,利用警方力量,加大对偷盗油料的打击力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力震慑了运输环节偷盗油料的不法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住了猖獗盗油的势头,为全省公路运输环节油料损耗管理效能监察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深化对油料损耗管理效能监察的认识

根据企业改革要求,销售企业成品油公路运输配送业务由改制企业和社会运输企业承担。改制企业过去是销售企业的一个部分,改制后大部分是以成品油运输业务作为其经营的核心业务,成品油运输环节的管理好坏对成品油销售、成本控制、损耗管理等具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公路运输环节的损耗问题,一直是销售企业的管理难点问题,也是企业降耗增效的关键环节。为了切实加强运输环节的损耗,贵州石油利用内部网络、黑板报、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将公路运输环节损耗管理效能监察工作进行广泛的宣传。一是对承运企业管理人员、驾驶人员、押运人员、承运车辆业主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安全、诚信教育,对公司运输环节损耗管理的要求进行全面深入的宣讲,让承运企业的广大从业人员自觉遵守,严格自律;二是对油库发油员、加油站收油人员、计量人员以及各级管理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员工敢于管理、敢于“得罪人”风尚,自觉抵制各种违纪违规行为,维护企业的利益。三是突出宣传的重点,使宣传内容更具有针对性。

三、规范流程,突出重点,切实加强损耗管理的监督检查

根据实际工作,贵州石油把运输环节进行严密的分解,制定各个环节的流程,突出监察的重点,有针对性开展运输环节损耗管理效能监察工作。

(一)加强承运资质的监督检查,确保承运资质合规。

针对销售企业成品油配送业务大多由改制企业承担的实际,随着经营量的不断提高,近年来也引进了部分社会承运企业和社会车辆参与配送油料,为有效加强运输环节的损耗管理,贵州石油把承运资质作为监察的重要内容。一是对与承运企业和驾驶员的运输合同进行全面的核检,规范合同内容,查缺补漏,特别是损耗管理方面的条款和违约责任。二是组织对承运企业合同车辆逐一进行资质审查,重点检查车辆配送准入手续、容积表有效期、危化证等。三是监督检查是否存在已被列入“黑名单”的车辆、驾驶员和押运员还在继续在石化领域从事油料配送任务。

(二)加强设施设备的监督检查,确保设备状况良好。

设备问题是最影响运输损耗管理的关键环节,也是管理和监督检查最难的环节,为做好该环节的工作,贵州石油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监督检查:一是全面“体检”,由贵州石油组织相关油罐车生产厂商和专业机构,每半年对车辆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对违规改装、设立暗管、暗孔、改变罐体结构影响容积参数等违规违纪行为,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作出整改、下线整顿、取消配送油料资格等处罚。二是重点“体检”,对油罐车手工计量数据与流量表数据存在较大差异以及加油站卸油前后尺相差较大的车辆进行重点“体检”,检查出来的问题要立即下线整改。三是突然“抽检”。由省地公司效能监察工作组成员对油库发油计量环节、运输车辆和加油站收油等环节不定期地进行突然检查,从严查处跑、冒、滴、漏现象和偷盗油料的行为。

(三)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油库发油、加油站收油以及油料运输等环(下转15页)(上接17页)节都有大量的管理制度和办法,这些制度能否得到有效的执行,直接影响到损耗管理工作的质量。为此贵州石油在开展油料运输环节损耗管理效能监察工作中,把油料出库计量管理办法、铅封管理办法、加油站油料体积交接管理办法、卸油“十步法”等作为制度执行检查的重点,不定开展监督检查,如检查铅封施封、启封是否按规定执行到位;承运车辆油耗情况及加油记录等。

(四)加强运行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运行过程受控。

贵州地处高原山区,公路崎岖、山高坡陡,车辆运行速度慢,运行时间长,对运输环节的监控工作难度很大。为此,主要采取以三种方式进行:一是“环状跟踪”。从油库发油环节、公路运输环节、加油站卸油环节,由效能监察工作组成员或“打击办”人员实行24小时不间断环状秘密跟踪,对重要违纪违规行为实现全程录像,收集相关证据。二是蹲点守候。重点对油库发油环节、加油站卸油环节以及油罐车出入频繁且较为容易作案的地段实行蹲点守候,对证据充分的可采取现场抓获等方式进行。三是围歼“窝点”。对经过长期守候,掌握了确凿证据的偷盗油窝点,由公司协调当地警方联手围歼,起到巨大的震慑作用。

四、完善制度,巩固成果,不断推进损耗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开展运输环节油料损耗管理效能监察过程中,通过对项目立项、项目实施、总结完善等各个阶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运输环节损耗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推进企业损耗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督促整改,注重提高。

对效能监察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贵州石油都要进行重点剖析,从而发现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整改建议,并督促相关单位吸取教训,举一反三,整改提高,并对整改和监察建议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增强整改效果。

(二)常抓不懈,成效显著。

根据效能监察工作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贵州石油在各地市分公司相应成立“效能监察领导小组”,形成上下统一,齐抓共管,声势浩大的效能监察态势。几年来,贵州石油共查处了涉嫌盗油车辆达数十辆之多,有力地打击了运输盗油的嚣张气焰,在一定程度上震慑了盗油的不法行为,有效降低了油料运输损耗。

总之,通过对运输环节油料损耗管理持续开展效能监察,为企业规范、有序、健康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排队论应用于自助设备的效能评估 篇7

一、排队理论原理概述

(一) 排队理论相关知识

一般情况下, 排队系统由3个基本部分组成。排队系统如图1所示。

一是输入过程, 指顾客到达排队系统的过程。顾客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顾客相继到达的间隔时间是确定型的还是随机型的, 顾客到达是相互独立的还是有关联的, 输入过程是平稳的还是不平稳的。

二是排队规则。可分为:先到先服务, 有优先权 (VIP) 的服务。

三是服务机构。包括为每个顾客服务所需的时间概率分布、服务台数目以及服务台的排列方式 (串联、并联等) , 如图1所示。

(二) 排队理论的性能指标

几个常用的数量指标:平均到达率λ, 平均服务率μ;服务台强度, 即每个服务台单位时间间隔内的平均服务时间ρ;系统繁忙概率P。

(三) 排队理论中的成本分析

对于银行自助设备的分析模型, 假设只有一台自助设备, 只有一个服务通道, 服务阶段单一, 顾客总体是无限的, 顾客到达的分布符合泊松分布 (泊松分布:服从泊松分布过程的到达被认为是随机到达, 客户在各个时刻到达的可能性相同, 并与其他客户的到达无关) 排队的规则符合先来的先服务, 服务时间分布符合指数分布 (指数分布:指数分布具有无后效性, 即后一客户到来所需时间与前一客户到来所需时间无关) 队列的长度是无限的。

在一般情况下, 银行要提高服务水平会降低顾客的等待成本, 但这样通常会增加银行的成本。本文的目标是使二者的费用之和最小, 从而达到最优化服务水平。

一般情形, 银行服务费用是可以确切计算或估计的。顾客的等待成本也是可以得到的, 服务水平一般用平均服务率来表示。排队理论的经济实质:服务成本=等待成本, 如图2所示。

图2的实质含义就是服务成本等于等待成本时, 服务的总成本费用最小, 同时也达到了最佳的服务能力。

二、银行自助设备排队模型

从前面的分析看, 自助设备的排队问题的基本数学模型可以用M/M/1模型来表示。M/M/1模型表示输入过程 (客户到达) 为泊松分布输入、服务时间服从指数分布、共有1个服务窗口的排队系统模型。

例:某银行营业网点开设了一个自助设备, 其顾客以平均每小时30人次的速度到达, 自助设备的服务速度标准为每90秒一位顾客, 每小时能服务40位顾客。假设顾客到达人数服从泊松分布, 服务时间服从指数分布。则:

该自助设备的利用率ρ=到达率λ/服务率μ=30/40×100%=75%

该自助设备的平均等待顾客人数=2.25 (人)

该自助设备中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270秒

该自助设备中顾客的平均逗留时间=360秒

三、自助设备的效能估算模型

佛山农商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 在CRS上进行一笔取款业务系统的花销时间约为50秒, 存款业务系统的花销时间约为1分40秒, 转账业务系统的花销时间约为2分10秒, 结合其他操作的花销时间和存取款、转账交易的比例, 假设目前佛山农商银行自助设备的服务速度为90秒/交易, 即40人次/小时。

如果要求在90%的时间内, 任何时刻自助设备不超过4人排队, 则自助设备每小时的队列有多长?

问题的实质相当于:系统中不多于4人排队概率为90%。

求解:, 当μ=40 (人次/小时) 时:λ=25

也就是, 要保证在90%的时间内, 任何时刻自助设备不超过4人排队, 则每小时自助设备的服务人数为25人。

应用效能 篇8

1 PDCA概述

1.1 PDCA特点

1.1.1 相辅相成

PDCA循环理论要求组成整体的各部门依据整体的基本方针政策,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自身的PDCA循环,从而形成一个以整体PDCA循环为主,部门PDCA循环为辅的相辅相成的结构。整体的循环为部门循环确立了方向,而部门循环则保障了整体循环的顺畅,整体和部门均向共同的目标和水平运转。通过整体和部门的PDCA循环将整体和部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相辅相成。

1.1.2 持续提高

PDCA循环可被形象地比喻为螺旋上升的楼梯,此循环的结束就是彼循环的开始。每当一个循环结束,整体和部门的能力、水平则会提升一个层次,结合该循环中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制订出下一循环的目标,继续前进,持续提高。

1.1.3 闭合式上升

PDCA循环并非保持在某一水平“原地踏步”,依靠整体和部门职员的主观能动性,进行一次循环,就会进行一次总结,对上一个循环的成果和缺点进行总结,并且纳入新问题,树立新的目标,继续进行循环改进,每进行一次循环,整体和部门的各个方面能力和目标均会提升一个层次,使整体和部门始终处在一种闭合式上升不断改进的氛围之中。

1.2 PDCA的适用性

对于提升医院工资核算效能的研究,遵循先研究医院工资核算效能低下的根本原因,针对根本原因制订相应对策,然后实施所制订的对策,最后对执行效果进行评价的顺序,与PDCA研究模式契合,因此PDCA适用于提升医院工资核算效能的研究。

2 PDCA提升医院工资核算效能实践

2.1 Plan阶段

2.1.1 研究途径

选择医院工资核算效能低下根本原因的研究途径十分重要,首先,应深入到医院职工这个群体中进行调查,主要从工资核算平均耗时、工资准时发放率及工资核算能力满意率三方面研究解决,工资核算平均耗时指的是工资核算工作从开始到结束所消耗的工时,假设第一次工资核算耗时为X1,第n次耗时为Xn,那么该阶段的工资核算平均耗时(W)=(X1+…+Xn)/n,统计PDCA应用前后工资核算平均耗时应保证前后统计的次数一致;工资准时发放率(V)=准时发放次数/发放总次数;由专业人员参照《三级甲等医院考评标准》有关财务部门的要求制订调查问卷,并通过各科室主任和护士长下发考评后回收,工资核算满意率(Y)=满意人数/问卷回收总数×100%,问卷最后设置意见栏,职工可将自己对于医院工资核算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表达在问卷上。其次,财务处内部召开会议,集思广益,畅所欲言,运用头脑风暴法研究导致工资核算效能低下的根本原因。

2.1.2 医院工资核算效能低下的根本原因

通过对工资核算平均耗时、工资准时发放率及工资核算能力满意率三方面的研究及财务处部会议,工资核算效能低下的根本原因有如下几点:

2.1.2. 1 工资核算制度亟待加强

在我国,大部分医院依然存在工资核算管理制度不健全甚至未建立的问题,财务工资核算依托于人事部门人事变动通知单,人事变动通知单的人事决策则依托于领导决策,由于领导并非全面了解人事工资制度,则会出现与政策相悖或有失公平的决策,使得工资核算管理人员难以抉择,造成职工出现消极情绪[4,5,6]。

2.1.2. 2 工资核算软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工资核算软件是对医院职工工资进行核算的专用平台,人性化的工资核算软件是工资核算工作顺利完成的基本保证。现阶段,医院工资核算软件还不能满足医院实际情况需要,目前,大部分的工资软件只具备以职工编码为核心的EXCEL表格导入功能,对于姓名导入功能还不能精确识别,尤其是在医院工资大幅调整时,人事部门以姓名字段整理出的工资变动情况明细表则需要工资核算人员逐个逐条寻找,工作重复,降低工资核算效能[7,8,9,10]。

2.1.2. 3 资核算任务繁重

通常情况下,公立医院职工的数量非常大,且人员的层次结构十分复杂,有编制内职工、合同制职工、临时人员及返聘人员等等;加上医院业务复杂,随时会有人员的退休、调入、调出,亦可能存在职称的晋升、满工龄调整工资等情况。目前,我院工资的发放还未摆脱手工录入数据的局面,工资核算工作变动十分频繁,工作量较大,核算人员担负着巨大的工作和心理压力,工资核算过程容易出现差错,导致工资核算效能低下。

2.1.2. 4 工资核算内外监督机制不完善

工资核算监督主要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财务部门工资审核人员对工资核算的监督;外部监督则是财务以外人员对于工资核算的监督,包括审计、医院职工监督。工资核算人员在进行工资核算时,关注的是职工工资项目增减,是以职工为单位进行的核算,是横向核算,审核时,应根据工资汇总表汇总数据进行纵向检查,而医院财务部门没有设置工资审核专门岗位,仅凭工资核算人员工资核算与自我审查,十分容易出现纰漏,且工资均由工资软件生成,资料为电脑保存的电子表格形式,缺少纸质保存资料,不便于以前账目的审查、监督,若电脑出现问题,工资资料遗失风险大[11,12,13,14,15];此外,医院职工较多,仅凭财务部门工资核算人员对职工工资逐个核查很不现实,大多数职工不关注工资明细,医院亦不重视工资明细发放,导致错误长期在本人工资表中存在,财务部门工资核算公信力降低,使得工资核算效能降低[16]。

2.1.2. 5 关联科室缺少配合

工资核算高效和准确,不仅依赖财务部门核算制度与流程,更依赖相关部门配合。有时工资核算人员不能及时收到高质量工资信息,导致汇总审核耗费大量时间[17,18]。

一般来说,工资信息是由人事部门考勤信息结合社保局反馈信息汇总,呈报给财务部门,经过一系列核算、审核、录入等步骤形成的,这不仅是记账依据,更是财务成本部门计算科室人员经费及当月各科绩效成本的依据。因此,部门间沟通不及时,会导致部门间信息不对等,增加财务工资核算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加大错误风险[19,20]。

2.1.3 医院工资核算目标

根据医院工资核算效能低下的根本原因,医院工资核算应达到如下标准。首先,工资核算平均耗时应保持在24~32工作时,将更多精力放在其他工作上;其次,工资应准时发放,保证医院职工积极性;再次,工资核算满意率应保持在80%左右,及绝大多数人对工资核算工作予以肯定。

2.2 Do阶段

2.2.1 完善《医院工资核算制度》

《医院工资核算制度》是财务处根据医院自身情况,以《医院财务制度》为参照制订的自身监管制度,它是《医院财务制度》对某一具体问题的细化和延伸,财务处人员应该努力完善《医院工资核算制度》,制度除了要明确职工正常待遇,对某些特殊问题也应该予以明确,这样工资核算人员才能在遇到问题时有据可依。同时,制度上的内容应该在院内网上开辟专科专栏进行公布或装订成册下发各病区处室,号召广大职工学习,提高医院职工工资核算意识。

2.2.2 增强医院工资软件智能性、实用性

工资软件是医院财务部门进行职工工资核算的基础,软件实用性与智能性不仅关系到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也保障了工资核算的准确。首先,应提高医院工资软件的智能性,医院上级管理部门开发许多软件应用于医院会计核算与监督,以便实时查看与审核。其次,提高工资软件实用性,工资软件中职工信息分类应完整,根据更多信息进行分类汇总,提高工资信息利用率,提高工资核算人员工作效率,此外还应加强工资软件导入功能,使其更加完善、实用。

2.2.3 加强工资核算的监督

工资核算岗位应一人一岗,工资核算、审核、发放均有不同人员操作,加强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制度上规避核算人员惯性思维,减少错误发生;工资核算人员在进行工资核算时,通常是以职工为基础进行工资项目的增减变动,在汇总检查时,可以每个工资项目为基础,以前1个月该工资项目期末余额为基础进行加减运算,汇总并与工资表对比,有利于进行自我审查及对以前各项工资的查询;每次工资发放结束后,工资核算人员应对本月工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汇总人事信息通知单、本月医院职工工资明细、本月工资汇总等,整理成册并保存,便于日后监督检查;财务人员应保证工资明细及时、准确打印,工资明细上应明确每人加发项及扣减项。我院职工的外部监督机制,可使职工熟悉工资状况,更有利于工资核算的全面监督。

2.2.4“财务知识宣讲团”机制

医院的主要任务是从事医疗卫生服务,临床一线的员工也将绝大部分时间与精力集中在患者身上,这种现状和医疗服务模式使得医院非财务职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无暇了解与自己息息相关的薪资水平和政策,待工资发放时,才意识到问题,此时再咨询不仅影响了财务部门的正常工作秩序,还造成了自己手头工作的延误,影响医院和谐的医疗秩序。此外,倡议医院职工提高工资核算意识。为了使职工能够熟悉了解自身工资的详细项目以及国家或上级部门下达的工资政策、规定,建立“财务知识宣讲团”机制,选取特定时间由专人赴病区进行知识宣讲,对职工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

2.2.5 利用微信、网络等媒体宣传工资核算新政策

现今社会,网络媒体已经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对于国家所下发的新政策或制度,财务处完全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对职工进行宣传,首先可以依靠院内网将明确的财务政策或者制度予以公布,通知各病区处室阅读学习;对于尚未确定的政策与制度,一经确定可以通过微信以建立财务处公众号的方式予以实时公布,并可进行在线的解答和释疑,利用网络以达到提高职工工资核算意识的目的。

2.2.6 加强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

医院职工信息是动态信息,要求人事部门必须提供医院各科室的准确信息,若部门数据与实际职工信息不符,会导致财务部门工作效率下降并增大错误风险。医院人事部门应掌握最准确的职工信息,及时更新保职工信息,并对财务出具的工资明细进行审查。

2.3 Check阶段

2.3.1 制订考核目标

考核目标的制订,是PDCA中Check阶段中的重要步骤,制订的考核目标要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和科学性。对于医院工资核算效能的考核,应该从工资核算平均耗时、工资准时发放率及工资核算满意率3方面进行研究。

2.3.2 具体考核办法

①工资核算平均耗时(W)=(X1+…+Xn)/n,统计PDCA应用前后工资核算平均耗时应保证前后统计的次数一致。统计未实施PDCA前n次工资核算工作的时间求均值,并记录实施PDCA后n次工资核算工作的时间求均值,对PDCA实施前后数据进行t检验,验证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②工资准时发放率(V)=准时发放次数/发放总次数。依据实际情况设定工资发放时间,统计PDCA实施前m次工资发放动作中准时发放次数,并记录PDCA实施后m次工资发放动作中准时发放次数,对PDCA实施前后工资准时发放百分比率进行统计。

③由专业人员参照《三级甲等医院考评标准》有关财务部门的要求制订调查问卷,并通过各科室主任和护士长下发考评后回收,工资核算满意率(Y)=满意人数/问卷回收总数×100%,问卷最后设置意见栏,职工可将自己对于医院工资核算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表达在问卷上,对PDCA实施前后工资核算满意率进行统计,并记录职工调查问卷中的突出问题,通过“财务知识宣讲团”或微信、微博予以明确。

2.4 Action阶段

依据工资核算效能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沟通,保障医院工资核算目标得以贯彻,及时修订根据根本原因制订的措施并继续实施。财务处内部要建立工资核算效能提升PDCA实施小组,提出需要继续改进的内容以及方法,跟进修订结果。此外,还要通过院内网、微信平台等途径与职工互动,进一步提升工资核算效能。

3 成效、问题及对策

我院于2015年1月决定引入PDCA循环提升工资核算效能,统计两年间工资核算耗时、工资准时发放次数以及工资核算满意率等相关数据,结果显示,PDCA实施前后工资核算平均耗时、工资准时发放率以及工资核算能力满意率均有较大变化。工资核算平均耗时由实施前的45工作时降至37工作时,节约出8工作时可处理财务部门其他问题,但是实施后的37工作时较目标32工作时还存在较大差距,应该继续进行PDCA循环,使其逐渐靠近目标工作时;工资准时发放率由实施前的63.8%提升至80.1%,表明我院工资核算效能在逐步提高;83.5%的人群对财务处工资核算能以予以肯定,不仅提升了财务处工资核算公信力,也为医院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上述成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①PDCA可提升工资核算效能:我院未应用PDCA时,工资核算平均耗时为45工作时,而应用PDCA后,下降至37工作时,证明通过PDCA循环模式,工资核算效能得以提高。此外,未应用PDCA时仅有47%的职工满意财务处的工资核算能力,应用PDCA后83.5%的职工对工资核算工作持满意态度,证明持续应用PDCA能够逐步提升工资核算效能,对回收数据进行研究,应用PDCA与未应用PDCA之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证明每当一个循环结束,医院工资核算能力会提升一个层次,结合该循环中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制订出下一循环的目标,继续前进,持续提高,为打造有序的医疗卫生环境奠定坚实基础。②改善客观条件,保障PDCA运行:PDCA是科学的方法,但是医院也应该改善客观环境,保障PDCA的有序运转。例如,医院应选用最适合的工资核算管理软件,工资核算软件是工资核算管理工作的基本保证,一套好的工资核算管理软件应该能够满足工资核算人员日常的需求,且由软件供应商不断开发,力求越来越适应医院的实际情况。此外,领导也要提升意识,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武装自己,为PDCA循环的正常运转提供必要的帮助,并参与其中,能保证PDCA之轮滚滚向前。

4 小结

应用效能 篇9

应用文的教学如果单纯的做知识传授, 停留在教材的分析讲解上, 教学效果是不明显的, 同学们往往缺少学习的能动性, 兴趣提不上来, 学生课上动不起来, 课下又懒得深入, 结果是老师教的无奈, 学生怨气不断。其实只要创造了学习的环境, 同学们对文秘写作还是很容易产生兴趣的。我的做法是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向课外延伸, 把教学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应用文写作综合素质上来。首先针对学生对应用文的实用性不熟悉的特点, 建立课堂应用文流转模式, 把“大社会”拿进了“小课堂”, 其次是简化单纯的理论讲授, 把复杂的写作理论通过实训化解, 依托学生生活进行情景化教学。

建立课堂应用文流转模式。应用文是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秘书工作及其他管理人员上通下达的重要文体, 其实用性、流转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管理组织机构不是十分清楚, 对公文的实际流转程序及其实用性没有生活体验, 对应用文很陌生, 在写作课上有一种云山雾罩的隔膜感。为了弥补同学们因为生活体验缺失带来的遗憾, 我在课堂上模拟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建立了应用文流转模式。按公文流转模式成立了政府办、文体局、信访局、司法局、审计局、招商局、发改委、财政局、工业园区等小组。按商务文书流转模式分为开发部、技术部、工程部、市场部、客服部、经营部、办公室等还可让学生分别摸拟发文单位和收文单位的工作人员, 按照公文处理的程序和要求, 进行拟稿、审稿、签发、用印、封发、立卷、收文、拟办、批办、承办等练习, 并通过这些练习掌握“公文”的写作格式和具体要求。实习结束后, 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实习的具体体验和所学所得写出实习总结、实习报告等等。

丰富实训资料。将应用文写作的训练放到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效果最好。但这种方式要受到时间、经费、指导老师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应用文写作实训资源库的建设, 以丰富应用文写作实训的内容和形式。首先利用学校图书馆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训指导性教学参考平台, 如《应用写作》、《写作》、《秘书》、《秘书之友》、《咬文嚼字》、《散文》、《演讲与口才》等杂志、写作学及应用写作学论文索引、写作网站网址、各种文体的典范例文。其次搜集整理生活中“活”材料, 比如老师和科研人员写作的论文手稿课题报告、历届学生的习作、老师批改的作业原件、领导的修改稿原件、办公室文秘人员的校对稿原件、学生在校期间发表或被采用的文章、已毕业学生在工作单位起草的文件或写作的文章、各种有问题的文章、各种类型的训练题、校内外的考试题等等。这些资源师生共享, 完全对学生开放, 营造一个应用文写作训练的学习环境。

依托学生的生活进行实训。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 必须以就业为导向, 以实训教学为突破口, 突出能力本位, 强化技能培养;必须努力构建具有现实性、活动性、开放性的教学内容, 加强实训写作, 尽可能地拓宽教学资源, 把应用文写作教学向课外延伸。大学生除了上课以外, 社会实践活动也比较多, 笔者在应用文的教学过程中结合这些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训。比如为学代会、运动会写开幕词、闭幕词、会议通知、会议讲话稿;还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为一些单位、部门或个人承担实际的写作任务, 如为他人写广告、合同、诉状等;为一些部门或单位写贺信、欢迎词、答谢词、祝酒词等;利用双休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做市场调查, 然后指导学生学写市场信息、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等经济文书;利用寒暑假, 给学生布置社会调查任务, 开学后再具体指导学生写社会调查报告;学生进行实习时, 带领他们到公司企业参与各种经济活动, 亲自收集第一手资料, 学会拟定各种经济合同, 撰写各种经济活动分析报告、调查报告等, 并综合整理成文。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又丰富了其生活阅历, 更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

课堂实训情景化。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设计问题情境, 让学生经历从问题的提出到自主设计方案、解决问题获取结论的过程, 在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在提问中学习, 在学习中提问, 循环往复以达到启发学生的目的。采用灵活生动的情境式教学。笔者密切联系学生实际, 把学生现在和将来可能遇到的涉及应用文写作的生活场景与工作场景“搬”到教室来, 模拟可能遇到的情节, 使学生身临其境, 进入“角色”,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的水平和实践能力。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 学生无法到实际的工作岗位去感受应用文写作方面的情景, 封闭于课堂的学习, 对于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为了最大限度地突破这种障碍, 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的体验, 并使学生的写作经验获得发展, 笔者特别注重创设写作情景, 设计出贴近社会现实的实训内容, 以弥补学生对实际工作、生活了解的不足, 提高其实训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比如模拟公司招聘、谈判、对外联络等一系列工作流程, 让学生在类似真实的情境中撰写、掌握各种应用文体的写法, 并及时查漏补缺, 以期全面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写作能力。如:让学生分组练习写招聘广告、求职信, 然后组织模拟应聘活动;播放一段会议录像, 然后要求学生写会议记录或会议纪要;结合学院要征地建新校区, 要求学生代写一份请示;以本学院的名义给某大学管理学院写一篇商议举办篮球赛的函, 并以对方的名义写复函;归纳学院开学以来的主要情况, 编写一份简报等等。由于实训内容贴近实际生活, 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实训的主动性, 同时学生写作时也能从现实出发考虑问题, 写出来的文稿更周密完善, 更符合实际要求。将课堂教学同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可以大大拓展教学内容的空间, 把学生领入一种动态的、立体的精神活动领域, 变封闭式的模仿为开放式的实际操作, 可以弥补学生生活阅历和写作经验的不足, 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摘要:应用文的教学如果单纯的做知识传授, 教学效果是不明显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提高应用文课堂教学效能的对策研究, 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具体做法是: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向课外延伸, 把教学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应用文写作综合素质上来, 首先建立课堂应用文流转模式;其次是简化单纯的理论讲授, 把复杂的写作理论通过实训化解, 依托学生生活进行情景化教学。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实训,情景化教学

参考文献

[1]潘万辉.通用写作教程[M].西安:三秦出版社, 1998:240

[2]马正平.高等写作学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213

应用效能 篇10

一、精选信息源, 进行有效传播

信息传递在很大程度上受个性因素的制约。在教职员工及学生中享有威望的人或机构传递的信息就容易被人接受。教学管理者及教学管理部门都应该在平时树立自己的威信, 与被管理对象融洽相处, 同时在传递信息过程中要注意尽可能选择威信高的机构来作为信息源。如某学校要组织讨论制订有关各级教师任期考核指标, 相关业务部门有教务科研处、党委办公室、组织人事处等部门, 考虑到组织人事处平时严格执行国家有政策与规定, 高度重视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尽量给聘用工实现同岗同酬, 真正执行轮休、带薪休假制度, 由于工作原因无法补休的加班员工按政策发加班费, 在教职员工中享有比较高的威望。因此, 学校选择由组织人事处来牵头发布相关信息, 很快在教职员工中引起了关注, 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

二、做好必要的铺垫, 进行有效传播

(一) 培养“共同经验区”

在教学管理信息传递流动过程中, 如果发送者与接受者在知识水平、经验水平上差距过大, 就会给信息传递形成障碍, 影响管理效能。也就是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经验区”。近年来, 很多高校都实行了学分制管理, 学分制对于很多高校的师生来说, 是新生事物, 教学管理部门如果能在实施学分制之前对师生员工进行培训与学习, 全面介绍学分制, 做好必要的知识铺垫, 就能形成一个初步的“共同经验区”, 再推行学分制管理, 必然事半功倍。

(二) 必要的培训

通过开展培训、讲座和拓展训练等方式组织对师生进行相关培训, 传授多方面的知识和成功的案例, 提升师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满足师生提高自身素质, 增强各方面竞争力的需求, 增添师生完成工作与学习任务的信心。

(三) 加强内部宣传

在推行新的管理制度同时, 有必要在学校内部加强相关的宣传工作。如南宁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12月获得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单位后, 需要以项目管理形式推行新的管理机制, 为此, 学院大力通过悬挂横幅标语、张贴POP海报、召开动员大会、举行各种主题活动、校园广播、热线电话、专题网站、官方微博等多种形式宣传教育部推行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院校建设目的与意义, 各立项院校肩负国家任务的光荣与面临的艰难, 以及取得的系列成果, 激发全院教职工的荣誉感与使命感, 为推行严格高效的项目管理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减少信息传递中受众心理障碍, 提高管理效能。

三、消除空间隔阂, 进行有效传播

当教学管理者和师生空间距离较远时, 教学管理当中一些复杂问题的信息传递有时就可能发生障碍, 影响传递效果。因此, 加强沟通, 消除空间隔阂, 也是提高信息传播效能的必要措施。

(一) 加强人际传播

定期就重大决策事项和师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 听取意见和建议。领导干部经常下基层, 融洽干群关系。领导班子成员定期深入到所分管的部门、联系所、组, 找师生谈心、交换意见, 了解师生思想动态, 及时帮助师生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为师生鼓劲加油, 及时疏导思想、理顺情绪。鼓励全师生对学校管理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 及时反映工作过程中的意见, 建立学校最高管理层与师生之间顺畅的沟通渠道。比如学分制管理中, 一些学生因选不上自己喜欢的课程和教师而对学校管理心生不满时, 管理人员有必要与他们面对面进行耐心的解释, 然后微笑地鼓励他, 促进他的积极思维, 采取合理的解决办法, 便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 注重人文关怀

学校对师生多一些关怀, 解决师生实际问题, 适时为师生减压。通过激励手段让教师找到工作与学习的成就感, 着重关注竞争压力、工作压力、学习压力加大情况下的师生的身心健康, 帮助师生缓解各种压力, 引导师生增强承受能力, 实现个人与学校的共同成长。如创建阅览室;组织郊游、健身、体检等健康有益的活动;组织心理咨询活动, 让师生学习、运用心理调控技巧。

四、拓展信息传递通道, 进行有效传播

根据管理部门需要传播的不同信息, 必须使用多种信息传播方式。课程内容有重大改革, 需要或以卡片、录音、投影、多媒体、实物演示、课本剧表演等手段, 生动、形象、直观地向师生系统传输信息, 充分调动人的多种感官, 接收各方面信息, 提高信息输入的质量。比如学生在学分制的选课结果, 也必须通过尽可能多的方式快速传递给学生, 如在网络体系欠健全的院校, 充分使用校园广播、学校内部刊物、信息专栏、人际传播等方式将结果传递给学生, 以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自己选课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提高课务管理的效能。

五、减少传播干扰, 进行有效传播

任何信息传播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干扰, 信息传播的环节多, 干扰可能性越大;干扰因素大, 传播效率低, 甚至出现无效传播;干扰的因素少, 传播效率越高。

(一) 减少信息传递环节

学校在管理中注意减少信息传递环节, 比如精简教学管理机构, 减少沟通的层次。根据信息传递链的运作原理, 机构的层次越多, 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 只有努力减少管理机关的机构层次, 减少信息传递的周转环节, 才能真正做到减员增效, 提高教学管理效能。

(二) 提高文字处理能力

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能提高传递效果, 反之不仅会降低信息传递效果, 而且还可能引起受传者对信息的误解。管理部门的下发文件, 格式要规范, 在语言上既要做到准确鲜明, 又要富于形象性。在汉语中, 有大量的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汇, 称为同义词或近义词。其实, 即使是同义词, 细细分辨起来还是有些微妙的差异。譬如, “优异”、“优秀”、“优良”, 这三个词粗看相近, 细看则有程度的区别。“鼓舞”、“鼓动”、“煽动”, 从动作的方向和力度上看并无差异, 但感情色彩却很不相同。体现在句子上就是造句合乎语法规则、合乎逻辑。为提高教学管理效能, 必须在词语的细微差别和感情色彩上仔细斟酌, 做到文从字顺, 适量使用图表。

六、开通信息反馈渠道, 保证信息传输过程的完整性

信息反馈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十分重要。管理的方法、手段是否有效, 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信息反馈后对管理程序的调整, 因此, 教学管理中建立畅通无阻的反馈信息通道是极其重要的。通常可以投诉信箱、教学管理热线、教学管理BBS、短信平台、QQ群等方式作为教学管理信息反馈的通道。同时, 要保证反馈信息的通畅。所谓通畅包括信息能够顺利进入, 相关管理人员对反馈信息要及时进行处理分析, 作为下一步调整管理制度的重要参考依据, 提高下一个管理流程的效能, 形成教学管理的良性循环。

摘要:教学管理实际上也是一个信息传播与交流的过程, 通过融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做好传播相关铺垫, 消除空间隔阂, 选择多种多样的信息传递方式, 减少和建立畅通无阻的反馈信息通道等办法, 可以清除影响信息传输的障碍, 能显著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关键词:传播学,原理,教学管理,效能

参考文献

[1]郑宇.传播学原理在战时舆论引导与控制中的运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5) .

[2]夏德元.论传播学原理在图书宣传中的应用[J].出版广角, 2005 (, 2) .

[3]李文杰, 但红燕.控制高校教学事故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效能[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 (11) .

[4]徐文忠, 张秉江.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学管理[J].中国成人教育, 2002, (11) .

应用效能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 自我效能感 网络依赖程度

1.问题提出

由于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手机和电脑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的生活必需品。当代大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程度的网络依赖,然而过多的网络依赖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翘课、不完成作业、整日沉浸在网络中必然会导致挂科率和留级率的上升。自我效能感是由著名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是影响个人自我调控的关键变量。自我效能感越高的人,在生活中就越积极自信。而网络依賴程度越高的人,对生活的积极性会较低,自信大部分在网络交往中体现。希望能通过加强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来降低大学生的网络依赖程度,从而减少大学生的挂科率、留级率,增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是一个值得研究与探讨的话题之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问卷的收集和使用。为了保证此次研究的可靠性和科学性,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大学生网络依赖度自测表来进行研究。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由Schwarzer等人编制,中文版由王才康等人(2001)翻译修订,并对其信效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GSES具有良好的信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A=0.87,重测信度r=0.83(p<0.001),GSES只有一个维度,该表采用1-4级评分方式(1=完全不正确,2=尚算正确,3=多数正确,4=完全正确),10个项目的均分为量表总分,分为10-19,20-29,30-40这3个级数,分数越高代表自我效能感越高。大学生网络依赖度自测表总共有20个项目,分为5级,分别是完全没有,很少,偶尔,经常,总是这5种情况。将20道题分数累记,共有20-39,40-69,70-100这三个级数,分数、级别越高网络依赖越严重

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南昌航空大学大一至大三的学生进行测试。总计发放问卷200份。

统计工具。采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网络依赖程度的相关性,希望通过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来降低其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减少由于网络依赖严重而导致的挂科和留级等问题。

3.研究结果分析

3.1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和网络依赖度的相关度

由SPSS分析可知,网络依赖度总分与自我效能感总分 pearson相关性=-0.607,可知在调查的这些样本中,自我效能感与网络依赖度呈显著负相关。

3.2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和网络依赖度在性别因素中的区别

由SPSS分析中中方差方程的Levene检验结果可看出,由于两组方差齐性,故应选择假设方差相等一行的结论,t=-3.507,可以认为男生、女生两组数据在自我效能感得分上差异显著。同理分析网络依赖度,均值方程的t检验中t=6.929,可以认为男生、女生两组数据在网络依赖度得分上差异也较显著。

大学女生自我效能感的均值得分27.73大于男生的均值得分24.99,因而大学女生的自我效能感总分高于大学男生。而在网络依赖度中,大学男生的网络依赖均值得分59.38显著高于女生的网络依赖均值得分46.69,可知大学男生的网络依赖度高于大学女生。

4.进一步分析探讨

本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和网络依赖度呈显著负相关。如果想减少大学生的网络依赖度,或许可以从增强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这方面着手。同时,实验数据表明男生的网络依赖度要明显高于女生,相较于女生来说,男生更容易对网络产生依赖感。在高中我们有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和约束,所以一般不容易有网络依赖症,但是在大学我们有很多的自由支配时间,而大学学习又是考验学生的自觉程度,大部分男生的自控能力不如女生,一旦对学习课程不感兴趣,同时又没有人督促,极有可能会对网络产生依赖,沉迷于游戏,经常翘课导致荒废学业,严重时就会产生挂科,留级等严重后果。低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在面对生活事件时缺乏自信,容易产生逃避心理和依赖行为,并且在离开网络时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并且每次都需要通过更长的上网时间才能得到相当程度的满足。而高效能感的个体则遇事理智处理、乐于迎接应急情况的挑战、能够控制自暴自弃的想法,容易摆脱对网络的依赖,就能保持对学习的热爱程度和减少逃课的次数,在学习上更进一个阶段,从而降低挂科率、留级率。

学校应多提供榜样示范,当学生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取得成功, 就会增强自我信心, 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 其自我效能感也随之大大增强。 同时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关系,如果面对学生只是用一种苛责的态度,只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这样一来反而会适得其反。老师要采取恰当的方式和学生交往,建立一种相互支持和相互理解的关系,营造一种和谐的校园氛围,这样学生就可以有一种高效率的学习环境,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同时辅导员、班主任也可多找网络依赖度较高的学生多进行谈话,多与他们联系、沟通,帮助他们开导、舒缓心理压力,帮助他们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确立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而降低网络依赖度。另外大学生本身也应该从生活中去培养并提高自我效能感,对自身能力充满信心,多阅读积极向上的书籍和观看正能量的影片,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 蒋亚琴,浅谈如何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C],靖江外国语学院,教育科研,论文荟萃,2012年1月13日.

[2] 冀先礼,论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和作用[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1).

应用效能 篇12

关键词:体育教学,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班杜拉1977年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 并在1986年他的《思想与行动的社会基础》这部著作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自我效能机制, 形成了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理论作为社会心理学和动机心理学中的一个主要内容, 在诸多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的自我感受, 是自我调节系统的核心。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要良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自我效能感就成为教学和学习的决定因素。所以自我效能理论对学生是否愿意参与体育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是衡量体育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

1 体育教学中的自我效能理论的体现

在体育学习中, 学生的自我效能可以理解为学生在进行某一具体的体育运动时, 对自己运动能力的判断和评价。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自我效能影响他们的体育行为, 影响对体育活动的选择以及继续从事体育活动的意愿。自我效能高的学生常常选择适合自己能力水平并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和任务, 当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愿意付出更大的努力, 通过反复的练习并向同学和教师请教, 直到熟练掌握动作技术或达到期望的技能水平, 在体育学习中能够观察到自己所取得的进步并认为这些进步是自己通过努力所取得的, 因而会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的增强, 又能促使他们为自己设定更富挑战性的目标, 如此循环, 其体育学习效果和成绩将会不断提高。而自我效能低的学生则对自己的学习信心不足, 为确保成功常常选择一些简单的任务并把学习当成交差, 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 就会因信心不足而不加努力而放弃, 并把这种不成功和放弃归咎于运气等客观因素。

2 自我效能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用运

体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产生直接的影响的主体,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不能只强调教学的结果或过程, 而是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要把自我效能理论和传统的体育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课堂质量。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成功的用运应用自我效能理论是关系到课堂质量的重要因素。

2.1 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教学的层次性和灵活性

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应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性别、成绩等个体差异, 以大多数人通过努力能达到的目标为基点, 通过讲解、练习引导学生逐步走向成功, 强化成功意识, 培养适度的成功心理, 提高自我效能。比如, 在跳高教学中, 为了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可以分组教学, 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制定不同的高度,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条件下获得成功。再如, 在排球教学中, 面对标准的网高, 大概只有少数的学生能成功地学会扣球, 如果教师能适当的降低网高, 则会有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学习一段时间后, 等学生掌握了排球扣球的基本方法后, 再逐渐增加网的高度.学生会根据已有的成功体验, 有信心去练习和完成新的学习任务。

2.2 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鼓励性的积极评价的重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对学生完成动作好坏进行比较评价, 而这往往会使一部分理解和掌握能力差的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 甚至不恰当的评价会打击学生的信心, 从而会引起他们的自我效能感的降低。在体育课教学中, 要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就不要对学生轻易地进行比较或否定, 这样只会导致学生信心的丧失, 对自我效能感的降低。在教学中要对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鼓励。老师一定要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与成功, 使他知道自己成功在哪里, 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感。例如, 在武术练习中, 某一学生做了一个很漂亮的动作, 他本人也许不会感觉到动作做得好, 只有老师的及时评价才会使他知道自己的成功。当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他会感觉到自己的成功, 克服了胆怯心理, 提高了信心, 这个过程就包含着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因此, 教师的积极性评价有助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方法, 多次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或放弃。而成功练习的体验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学生亲身体验的行为结果对自我效能影响最大, 成功的体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对学习的兴趣。所以, 在体育教学中,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关键是帮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断总结经验, 改进教法, 创设让不同层次学生均能体验成功的学习机会。

2.3 要充分的用运因材施教

在体育教学中同一个教学组里面, 学生的理解能力、掌握能力个不相同, 不仅要进行分组教学, 更要针对不同的学生, 出现不同的错误进行纠正并给与适当的点评和鼓励, 这样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水平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 并得以巩固。这样才能让教学效果更上一个台阶。

2.4 要做好师生之间自我效能的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运用好自我效能, 还要很好的做到和学生互动, 让学生自身也能认识到自我效能的重要性。在体育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技能, 同时也要教会学生自我分析、自我总结、自我提高并能掌握这种教学的方法, 而不仅仅是老师自身的用运。例如, 在跳高教学中, 教师通过教学的手段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自我效能理论所带来的良好的学习效果, 那么在别的体育项目中学生就会有意识的进行自我效能的培养。

2.5 在体育教学中重视榜样的带动作用

体育教学中, 榜样的带动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当学生看到和自己能力一样的同学通过努力获得成功时, 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 相反, 当学生看到和自己能力一样的同学在经过多次的练习之后仍没有获得成功, 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因此, 教师应有意识安排那些专项能力强的学生做示范, 教师在适当的时机用语言诱导、鼓励自我效能感低的同学, 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榜样所表现出来的规范或准确的练习, 为接下来的练习同伴提供了克服恐惧、提高动作技能的样板。尤其在跳高、跨栏、支撑跳跃等具有挑战性的项目教学时, 教师更应发挥榜样的作用, 这样自我效能感低同学能够通过观察学习, 增强信心, 克服恐惧心理, 大胆去练习,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6 教学环境有助于自我效能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 减少学生紧张情绪, 增强学生的自我感觉, 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在有良好氛围的教学中,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能够相互交流, 相互激励。同时教师平等的对待每一 (下转78页) (上接173页) 个同学, 对体育基础差的学生也不能坐视不理, 放任不管, 相反给他们更多的指导、鼓励, 要对他们采取尽可能多的教学手段, 要让他们感觉到你在关心他, 你对他有信心, 要使他们始终融于集体之中, 给他们更多的激励和帮助, 树立对体育学习的信心。从而推动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提高教学质量。

3 结束语

在体育教学中良好的用运自我效能理论是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信心、增强学生对体育热情的有效教学手段。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 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合理的, 良好的用运自我效能理论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郭春光.自我效能理论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福州体育科技, 1996,

【2】刘春燕, 殷小川.体育教学中自我效能感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 (3) :57-59.

【3】杨长牧.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学习自我效能的探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6, (1) .

【4】陈瑜, 徐玖平.提高学生体育学习自我效能的探究【J】.体育学刊, 2001, (5) .

上一篇:当前环境下一篇:京津冀铁路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