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式管理模式

2024-12-07

社区式管理模式(精选9篇)

社区式管理模式 篇1

四川是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 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 四川人口老龄化呈现出七大特征:经济发展速度滞后于人口老龄化进程;人口老龄化区域发展不平衡;老龄人中高龄人口多且增速快;高龄农民工“回流”现象严重;离、退休老人所占比例较大;空巢老人持续增多;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随着目前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 “老人经济”也应运而生, 其中拥有着巨大发展空间的老人看护行业却面临着专业技术和人才的缺失、政策的不完善和管理机制的混乱等主要问题, 同时由于人们对老人看护机构的接受度偏低, 导致老人看护行业的发展举步维艰。本文根据当前四川老龄化特征, 探讨适合四川老人看护模式发展的社区式老人看护模式。

1 优化选择老人看护模式, 打造四川特色的社区式养老模式

当前四川老人看护行业的模式呈多样化的状态, 主要有:以家庭为看护场所, 由家庭中的子女看护老人的家庭式老人看护模式;将社会机构作为提供看护服务的场所, 收取一定费用, 由机构统一为老人提供较为专业的看护服务与精神慰藉, 以保证老人安度晚年的机构式老人看护模式;老人住在家里, 以社区作为平台, 整合社区内的老人看护资源, 为老人提供看护的社区居家式老人看护模式。这些老人看护模式都各有优缺点, 成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四川老人看护行业发展模式探讨的借鉴模式。

1.1 根据四川人的观念和意愿来比较

对于家庭式老人看护模式, 由于受四川人的观念以及其他影响因素的影响, 如老人看护机构缺乏、床位数不足、专业看护人员少、看护机构服务项目少等, 导致四川人选择老年人看护的第一自愿依然是家庭式的看护模式, 根据项目组查显示四川人选择家庭护理的占73.57%, 而选择社区护理和机构护理的却占少数。同样的一个数据也可以说明这样的一个结果:如果不考虑经济负担, 以后会选择在家接受护理的人占比66.43%之多, 其他选择的占比都比较小, 因此可以看出四川人在选择老年人接受看护的地点, 还是比较看重家庭护理这样的方式, 而能够满足这样需求的也就是家庭式老人看护模式和社区式老人看护模式, 机构式老人看护模式虽然有很多优点, 但是根据四川当前的特点, 应该排除。

1.2 根据照顾老人的时间多少来比较

家庭式老人看护模式的弊端也是比较明显的, 据项目组调查显示由于没有时间照顾老年人的家庭占比54.29%, 而其他占比略大的如经济压力42.14%和心理压力29.29%, 由此可以看出, 由于人们希望由家庭成员照顾老人与没有时间照顾老人存在着矛盾关系。与家庭式老人看护模式相比, 社区式的老人看护模式刚好可以解决这样的时间冲突, 同时也不会改变老人希望留在家里接受看护的意愿。而对于机构式的老人看护来看, 虽然它能提供更多照顾老人的时间, 但是由于缺乏工作人员以及与老年人的心理意愿不匹配, 所以还是不适合四川作为老年人看护的选择。

1.3 根据所能提供的服务进行比较

众所周知, 家庭式老人看护中的护理都只是一些简单的基本生活照料, 而对于那些身体状况不太好、需要专业医疗护理的老人来说家庭式护理就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了, 老人的看护服务具有多样性, 它不是单一的某项服务, 也不是一些简单的基本需求, 光靠家人的简单照料是远远不够的。据项目组调查数据显示需要提供的看护服务不仅仅只是基本生活照料, 当然还包括托管服务、休闲养老服务、心理咨询、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等服务, 而且数据还显示老人对这些服务的需求度还比较高, 因此根据这样的一个特点, 四川老年人看护的选择可以是社区养老, 因为社区式老人看护可以提供更多样化、专业化的服务。

2 把握高精准定位, 实现多样化的看护功能分区

2.1 社区式老人看护的功能定位

一是, 弘扬敬老尊老爱老的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 遵从老年人的个人意愿。在加强社区管理的同时, 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二是, 服务方面的问题, 根据四川目前的实际情况, 作出不同的方案, 为不同需求的老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更加精准全面地满足老人在各方面的需求。三是, 硬件设备方面的提高。政府部门应积极参与, 并改善硬件设施的质量, 为老人社区提供一套先进完整的管理系统。四是, 娱乐活动方面, 定期组织一些娱乐活动或社会活动, 为老年人保持与政府、社会和家庭的联系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机遇。五是, 争取社会公助, 可以鼓励社会上的义工或者志愿者参与老年人的心理沟通交流以及活动中来, 以减轻老年人的孤独感。

2.2 社区式老人看护机构的功能分区

参考不同老人的需求, 设置不同的功能区, 分类进行规划管理, 主要包括一般生活区、休闲娱乐区、心理座谈区、健康恢复区和临终尽孝服务区, 每个服务区都要有自己的亮点与特色。比如一般生活区就应该为老人提供做饭、洗衣服、睡觉等基本的生活服务, 这种服务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尤为重要, 对该功能区的工作人员的要求也不高, 特别需要有耐心并且心地善良的人为老人提供服务;休闲娱乐区是要把老人枯燥无味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让老人活到老学到老, 不浪费时间和生命。在这里定期开展一些针对老年人群体的健康知识、饮食搭配等学习课程, 使老年人享受到学习和做事的乐趣, 同时也可以组织老人进行健身、棋牌、舞蹈以及一些娱乐活动, 使老年人在学习的同时还能结识更多的朋友, 丰富老年人的感情生活。心理座谈区也称为“向第三人倾诉”, 老年人到了一定的年纪, 心里的话也没有地方倾诉, 这样会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心理座谈区主要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心灵沟通等服务, 使老人在关怀中倾吐内心的话语, 让老人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防止一些老年心理疾病的产生。同时还要针对存在心理疾病的老年人则进行耐心的治疗, 帮助老年人减轻痛苦。健康恢复区主要为患有疾病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区域, 类似我们的老年人专科医院, 所以需要专业的医疗及护理人员, 帮助老人尽早治疗好病情, 做好康复工作。临终尽孝区就是为临终老人提供更多的关怀和照顾, 以及安排其亲人前来探望, 这一分区与其他分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 安排亲人前来照顾和陪伴, 让老年人安心的离去。

3 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促进老人看护行业更快发展

3.1 落实老人看护行业投融资政策

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 落实国家有关的金融政策。各地的老人看护机构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有了资金的支持和保障, 机构相应地可以扩大自身的规模, 优化老人看护设施, 其服务结构更趋合理, 从而可以提供更多的老人看护服务。

3.2 优先保障老人看护机构建设用地供应

逐步将老人看护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 按照床位建设标准和建设规模确定老人看护机构建设用地指标, 优先安排保障机构建设用地, 严禁改变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条件搞房地产开发。

3.3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加大财政对老人看护的补贴力度, 支出老人看护机构的发展, 同时建立健全老年人补贴制度, 对老人看护服务机构和平台给予补贴, 对机构新增床位给予建设性补助, 并适当补助运营费。

4 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 为看护行业提供人才支撑

增开与老人看护相关专业, 对就读中等职业学校老人看护服务专业的学生免收学费, 鼓励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与国外进行人才交流合作, 培养和引进高素质老人护理专业人才。开设一些老人看护的岗位,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难找到工作的人提供工作机会, 并给与他们一定的补助。

摘要:作为人口大省, 四川省在全国较早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严重阶段, 研究四川省老人看护行业模式对促进全国老人看护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第一手数据和信息, 针对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原因分析四川老人看护行业发展现状, 探讨家庭式、社区式、机构式三种老人看护模式的运行机制及优缺点, 进而提出有利于四川老人看护行业发展的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老人看护,模式优化,人口老龄化,现状

参考文献

[1]张卫彬, 王姝文.日本老龄人口看护福祉体系的建构及对中国的借鉴[D].安徽财经大学, 2015 (3) :12.

[2]付睿.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实证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 2015 (5) :24.

[3]周跃锋, 刘敏.对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探讨[D].大连大学, 2010 (3) .

[4]曹煜玲.中国城市养老服务体系研究——以大连城市为调查分析样本[D].东北财经大学, 2011 (6) .

社区式管理模式 篇2

天山区南草滩街道翠园社区卫生服务站

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协议书

全科团队

服务居民

档案编号

签约时间

甲方:

区(县)

中心

站 乙方(家庭成员代表):

家庭电话:

住址:

家庭档案编号:

甲、乙双方共同确定

团队为乙方的家庭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

团队成员:

手机:

固定电话: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尊重和自愿的原则,签订此协议,接受一下条款的约定:

一、甲方作为服务的提供者,在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想乙方及其家庭成员提供以下两大类14项服务:

乙方:

服务项目:

成员1:

服务项目:

成员2:

服务项目:

成员3:

服务项目:

成员4:

服务项目:

成员5:

服务项目:

(一)免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1、为签约居民建立家庭和个人健康档案;

2、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开展健康教育讲座;

3、对0-6岁儿童进行计划免疫接种和健康管理服务;

4、对孕产妇进行孕期健康管理和产后访视及健康检查服务;

5、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提供一次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服务;

6、对35岁及以上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体检一次,每年不少于4次面对面的健康管理服务;

7、对重性精神病患者,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每年不少于4次面对面的管理服务

8、对签约居民个人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指导;

9、接受签约家庭成员的电话健康咨询。

(二)个性化基层医疗服务项目

10、对家庭成员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医保规定病种,按机构级别提供诊疗、护理服务;

11、按居民要求和服务能力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医疗服务;

12、对空巢老人、行动不便、卧床不起的慢性病人,提供上门体格检查、用药指导、预约门诊和办理转诊等服务;

13、对家庭成员常见慢性病提供中药辨证施治及中医适宜技术应用服务;

14、对辖区签约居民的特需医疗服务,双方可约定,按有关规定提供有偿服务。

二、乙方及家庭成员自愿接受以上所选服务,将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及变化情况首先及时告知甲方,并保证沟通畅通,积极配合甲方的服务。

三、以上两大类14项服务为基本服务项目,原则上不收取费用(第14项除外)。协议双方可通过协商,增加和细化服务项目,如涉及到收费项目,则安照有关文件标准执行。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一年。期满后如需续约,乙方需告知甲方,双方签字确认。不提出解约者,视为自动续约。

甲方(盖章):

乙方(签字): 年

社区式管理模式 篇3

1研究方法

1.1经验法

通过课题组主要成员在多年的全科诊疗实践和居民健康管理体会,探索并设计出具有深圳特色的家庭医生式社区健康管理主路径框架。

1.2专家咨询法

即德尔菲法,在广东省范围内遴选社区健康管理方面的知名专家和工作经验丰富的全科医师组成研究专家组,对家庭医生式社区健康管理路径进行反复讨论和修订。

1.3文献法

主要查阅了国内近5年来有关家庭医生管理及社区健康管理模式的文献资料。

1.4预试验

于2013年7—9月在本健康中心进行现场预试验验证后,再经多轮的专家会议讨论,制定出社区家庭医生式社区健康管理主路径。

2结果

2.1团队建设

本社康中心按照自身特色及人员构成,组建了全科团队、妇幼保健团队及中医康复团队三大团队。在诊疗过程中,以全科医师为主,全科护士为辅, 公卫医师参与,以重点人群为签约对象并为其提供连续性、协调性、可及性和个性化的医疗保健综合服务模式。

2.2建设目标

服务方式由每次接诊的随机服务向家庭医生负责制转变;服务对象由个体服务向整个家庭管理转变;服务内容由疾病诊疗为主向健康管理为主转变。

2.3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建立

家庭医生责任制是以家庭医生为责任主体、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技术依托、社区居民及其家庭的健康管理为工作内容和建立契约关系为服务形式的新型医疗保健服务模式,是与全科诊疗为基础的健康管理主路径十分契合的一种服务模式。

家庭医生责任制通过约定的家庭医生为家庭及其每个成员提供连续、综合、协调和可及的健康照顾,是转变医生坐诊模式、创造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通过全面开展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建立本社区健康服务“团队合作、责任到人”的家庭医生责任制,形成以“契约式”、“全科医师团队式服务”为特点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与社区居民建立健康、稳固的医疗卫生合作关系。

家庭医生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为通过全科医师与服务对象签订家庭医生协议,家庭医生对所负责的家庭中的成员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全科诊疗服务以及签约家庭重点保健人群(老人、儿童、 孕妇和慢性病患者)的预防保健服务,包括常规体检、用药咨询和健康咨询,家庭访视服务(产前、产后、老人、慢性病和残疾人),家庭功能咨询评估,家庭生命周期指导,家庭健康干预计划等[1]。

2.4拓宽服务,突出特色

从本中心特色出发的三大功能化家庭医生团队建设,可针对家庭中的育龄妇女、儿童、慢性病人群等重点人群开展全周期、信息化管理。充分依托家庭医生式服务和利用妇幼保健团队,对签约家庭中孕产妇儿童给予全程免费的产前检查、婴幼儿健康体检和免疫接种服务等。

推进中医药服务进家庭,开展中医治未病活动,发挥中医康复团队的特色,从针灸、理疗、推拿和按摩等特色服务入手,应用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 运用中医养生理论普及健康教育,将中医“治未病”理论融入居民群众的平常生活,突出“冬病夏治”、“冬季进补”等中医药服务项目,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针对签约家庭中的慢性病人群、老年人群,以中心的全科门诊为基础,签约家庭可进行电话预约门诊,家庭医生定期下社区,对行动不便的签约家庭成员开展上门的慢性病随访及指导用药。

利用微信、QQ群等新型网络媒体, 积极开展多种健康教育活动方式。注意挖掘家庭中的骨干力量,培养家庭保健员队伍,逐步灌输社区居民自我健康管理理念。

3讨论

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这两大任务应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尤其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如何保持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齐头并进的工作态势,如何坚持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并重,为群众提供综合连续、防治结合的卫生服务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2],社区卫生作为城市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今后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深圳市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启动较早的城市,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深圳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体制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经过多年发展, 深圳社区卫生规划布局和体系建设已基本完成, 正在进行网络的规范化建设, 工作重点已经转移到功能任务深化、运行机制探索等。虽然硬件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深圳市社区卫生工作仍然存在着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经常脱节等问题, 严重制约着社区卫生服务快速发展。 如果居民就医模式仍然是等患病才去看医生, 那么,即使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提高了, 也仅是将患者从三级医疗机构分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而已, 并未起到“预防为主”促进居民健康的作用。目前,我国人口与卫生科技发展战略确定了“战略前移”、“重心下移”的方针。20O9年3月国务院提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明确了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这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指明了方向。

当今国际趋势是以疾病治疗为主的医疗模式转向以预防和健康管理为主的医疗模式[3]。我们需要机制的设置和制度的创新,解决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脱节的问题。这需要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家庭医生责任制工作的开展,就是让基层社区卫生机构落实自己作为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大大提高了医生的主动性,通过主动沟通,改善服务态度,逐步实现居民与家庭医生的稳定“契约”关系[4],有利于把公共卫生服务触入家庭医生责任制工作中而得到顺利开展,从而形成健康管理的有效签约服务机制,引导更多的群众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

另外,家庭医生工作内容繁杂,对于复杂类型的签约家庭,由于目前我国全科医生的业务能力及管理水平,只能由单一的功能团队来管理。因此,本中心未来的建设,将围绕三大功能团队的信息交互及对签约家庭的交叉管理,更好地对签约家庭中的重点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和干预。同时,家庭医生式服务提供更为人性化、个体化的医疗服务,还需政府在政策和制度上的配合和支持。

摘要:目的 探讨开展家庭医生式社区健康管理主路径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 采用经验法、专家咨询法、文献法和预试验分析深圳和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全科诊疗基础上开展家庭医生式社区健康管理主路径的设计思路。结果 家庭医生式社区健康管理可更好地对签约家庭中的重点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和干预,提高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的效率。结论 家庭医生式服务为社区健康管理提供了人性化、个体化的医疗服务,可作为社区健康管理的主路径之一。

社区式管理模式 篇4

一、社区简介

X办事处X社区位于X南侧X北街X号,管辖范围从X路以南,X路以北、X路以东,X路以西,方圆面积共计X平方公里,社区基础设施为两层综合办公楼,建筑面积X平方米,社区目前管理X个单位的X个家属院,现有楼房X栋,居民X人,共计X户,划分为三个片区网格。目前,社区共有网格党支部三个、非公企业党支部一个,自管党员X名(其中非公企业党员X名),自X年换届后,社区“两委”成员共X人。X社区先后荣获国家级商业网点示范社区;X省总工会“规范化建设示范点”;X市平安建设示范社区,X市总工会首批AMA社区规范化建设称号,全市工会四级帮扶网络体系建设工作示范单位,X市第一批示范性职工书屋,X市优秀社区;X区五好党组织、优秀党支部、网格管理先进社区、科普示范社区、五好团支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X区工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X区综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党建工作基本情况

(一)社区班子情况

自X年上半年换届完成后,社区现有党委成员五名(设书记一名、专职副书记一名、委员三名,其中专职副书记交叉任职居委会委员),居委会成员五名(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两名、委员两名),社区监委会成员三名(设主任一名、委员两名)。社区三委成员紧密团结,在党委的组织带领下认真落实各项工作的开展,为了社区的长远发展,还建立了后备干部队伍(现有后备干部X名),并对后备干部定期进行培养。

社区书记X同志于X年X月X社区工作,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履行社区工作职责,勤勉敬业、扎实工作、求真务实、严于律已。X年X月担任X社区主任后,能够以极大的工作热情投入社区工作中,团结同志,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和社区业务水平,认真履行社区主任职责,用自己的“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张联系卡”,真诚地为社区群众服务。X年X月担任X社区书记以来适应新形式新任务对社区干部素质的新要求,不断加强自身政治学习,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紧紧围绕建设和谐社区这一主题,立足本职工作,坚持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党和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使社区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做到了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

X社区主任X于X年X月到X办事处社区工作,X年X月服从组织安排,从X社区调任X社区主任。任职以来来,支持上级领导工作,团结同事,积极带领社区人员开展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务实进取、开拓创新,很快适应X社区的工作。

(二)党员队伍情况

社区目前有自管党员X人,其基本来源主要有刚毕业大学生党员、无单位管理退休党员、破产单位中下岗失业党员等,随着企业退休移交、国企职工大面积的离职等,社区党员人数还在逐渐增加,而相较于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社区党组织所管理的党员人员结构、情况等更为复杂。就我们社区而言,X岁及以上党员X人(其中X—X岁X人、X岁及以上X人)、X岁及以下党员X人、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X人。

针对社区自管党员结构复杂的特性,社区党委在认真落实各项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时,依据党员具体情况进行分类管理。一是针对老年党员、行动不便的,做到每月联系一次(电话、上门等方式);二是针对长期外出不能按时参加组织生活的,通过微信群传达学习内容并由党员个人进行自学反馈,并要求这些在外党员每年回乡时及时到组织报到;三是因临时有事不能准时参加组织生活的,要求按时请假,多次不能参与的实行补会。社区党委通过这样分类管理,既保证了组织生活的开展,又保证了党员的参与度,得到了党员对党委的认可,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及战斗力。

(三)党内组织生活及工作制度建设情况

X年党委换届后,进一步明确党委及各支部委员的日常分管工作内容,明确责任落实:一是党委成员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党委碰头会,就当月的重点工作、政策信息进行研究讨论;不定时召开党委信息会,对临时性、紧急性工作通过微信及电话方式,进行及时的传递及商议。二是各支委要对上级党委会议中的涉及支部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及时进行研讨,结合本支部实际做出落实,各支委成员需在上任后一个月内摸清支部成员情况。三是依据院落分部、党员人群结构特点等因素,督促各支部对党员进行小组的划分,选配责任心强、服务意识强、参与支部建设积极的同志担任小组长,并要求支委成员分包管理X-X个党小组。四是充分利用区域化党建,实现辖区资源共筑共建共享,每月结合不同主题与共建单位开展了春季老年健步走、主题党日参观市民之家、端午包粽子比赛等活动X次。五是严把发展党员质量关,今年我社区共准备发展党员两名,已参加区委组织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所在党支部定期对其进行培训考察、交办相应工作。六是加强非公党建建设,每季度对辖区两新组织进行摸排更新数据,分派党建指导员,做到党的工作全覆盖。

(四)阵地建设与管理使用情况

党组织活动阵地的建设使用,为社区党建工作提供坚定的堡垒。社区结合实际,进一步扩展对现有资源的有效使用:一是利用社区办公点,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实现一条龙、一站式业务办理;着力将医疗、文化、购物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便民服务项目引进党群服务中心,形成便民十五分钟服务圈,建设一个便民、利民、惠民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二是积极探索党代表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建设社区“党代表”工作室,为党代表提供工作阵地,切实扑下身子、撸起袖子,为社区的建设、为服务居民出力献策。三是利用社区二楼活动室打造活动阵地,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七一前夕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系列活动,并为辖区X名X年以上党龄老党员发放体检卡、走访慰问X户困难党员。四是开设新时代“三新”讲习所,不断充实讲习所讲师队伍及讲习内容,为辖区居民提供涉及政策普及、健康卫生、实用技能等多方面的培训X次,七一前夕开展了讲习所里上党课活动:流动讲习所在院内上党课吸引了许多党员群众的驻足。五是利用社区活动室、沿街墙体等进行社区党建文化宣传,在辖区内营造氛围浓厚的宣传氛围。六是结合社区党员的实际情况,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党建宣传社区网页等途径建设党建“网络”阵地,既保证了党员学习的覆盖率,又扩大了宣传面。

(五)社区班子运行机制建设与落实情况

一是X年X月至X月,X社区通过对党委、居委、居监委的换届,健全完善了社区班子成员的组织架构;二是随着新一届三委班子成员的产生,对社区成员的分工进行了明确,并对党组织生活的规范落实、三务公开的具体要求、任期目标责任等进行了细致的制定与探讨,从而健全了对人员的责任分工;三是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在办事处对工作人员考勤制度要求的基础上,探索出社区自己的考核奖惩机制,严格落实上下班签到、外出登记等日常管理制度,并对违反劳动纪律的工作人员给予适当的惩罚、对日常表现积极遵守纪律的人员给予一定的表扬,从而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

(六)党建工作亮点或成效

X社区党委继续通过“教育、信息、服务”三个平台的完善落实,搭建适应社区不同人群的教育学习阵地、畅通信息传输渠道、持续开展“移动办公桌”“红色责任区”“创业互助会”三大服务项目,为辖区居民办实事。同时还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提升,开展“X”服务提升活动,即在党建引领下,通过“三微”服务,打造“三园”社区:利用“三新”讲习所开设“微课堂”,加强教育培训,努力创建“学习家园”;利用议事会及每周五义务劳动开展“微治理”,提升环境质量,努力创建“文明家园”;利用结对帮办认领“微心愿”,注重民生保障,努力创建“和谐家园”。

社区式管理模式 篇5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青浦区15~69岁常住人口,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以青浦区的行政区划按东、中、西部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 (街道) , 每个乡镇 (街道) 随机抽取2个社区, 每个社区随机抽取符合条件的200名居民, 共抽取1 200人作为研究对象。将每个乡镇抽取到的2个社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常住人口定义为调查前, 居住并生活在一起6个月以上的家庭成员和非家庭成员, 包括在家里寄宿的亲戚朋友、工作的保姆等。

1.2 研究方法

1.2.1 健康教育方式:

采取滚雪球式健康教育的方式, 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作为健康教育知识传授内容。通过区疾控中心对一级培训对象进行培训, 一级培训对象对二级培训对象逐级增量培训的方式培训出来的社区志愿者对干预组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

1.2.2 培训对象确定:

从3个乡镇 (街道) 各选取4名社区医生作为一级培训对象, 3个干预组社区各选择10名社区健康教育志愿者作为二级培训对象。

1.2.3 调查方法: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入户调查。调查采用的问卷为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编制的全国统一问卷, 即“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分为3个部分: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 (34题)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30题) 和健康技能 (7题)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培训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社区居民的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技能的变化, 评价社区滚雪球式健康教育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2.4 标准界定:

单选题, 选择答案正确则判定回答正确;多道单选题, 所有单选题均回答正确, 则判定该题回答正确 (但健康观念与艾滋病传播途径两题按多选题判断标准处理) ;多选题, 所有选项正确回答率≥60%, 则判定该题回答正确。

1.3 数据录入与分析软件

采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双录入, 经核对一致性符合要求, 对数据库进行整理后, 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1.4 质量控制

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素养监测项目组成员负责调查全过程的质控工作, 重点环节为培训、调查问卷复核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基线调查:对干预组 (n=600人, 男性290人, 女性310人) 和对照组居民 (n=600人, 男性299人, 女性301人) 发放问卷1 200份, 回收1 200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00%;干预后调查:对基线调查的1 200人发放问卷, 共发放1 200份, 回收1 189份, 有效回收率为99.08%。其中干预组591人 (男性290人, 女性301人) 和对照组598人 (男性289人, 女性309人) , 两组居民干预前后的人口学特征均无统计学意义。

2.2 干预前后两组社区居民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知晓率情况

干预后, 对照组居民的健康知识回答正确率为84.60%, 与干预前的80.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34个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题目中, 对照组有30个题目在干预后的正确回答率有所提高, 其中上升最高的为“癌症的早期信号”、“被动吸烟会引发下列哪些疾病”和“您认为下列途径是否能传播艾滋病毒”等, 分别由干预前的26.00%、27.00%及7.33%, 提高到干预后的60.41%、70.73%和80.88% (均为P<0.05) 。“蚊子、苍蝇、老鼠和蟑螂能传播哪些疾病”等4个项目在干预后的正确回答率没有提升。

干预后, 干预组居民的健康知识回答正确率为84.94%, 与干预前的80.1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组有26个题目在干预后正确回答率有明显提高, 上升最快的也是“癌症的早期信号”、“被动吸烟会引发下列哪些疾病”和“您认为下列途径是否能传播艾滋病毒”等, 分别由干预前的28.00%、29.00%及9.33%, 提高到干预后的65.89%、72.08%和84.11% (均P<0.05) 。对“骨折伤员进行急救”等8个项目在干预后的正确回答率没有提升。

干预后, 两组居民在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知晓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男性居民比女性居民知晓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表2。

2.3 干预前后两组社区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情况

干预后, 对照组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正向率为78.68%, 与干预前的70.1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30个题目中, 对照组有25个题目在干预后的正确回答率有所提高, 其中提高最大的为“对肥胖的正确理解”、“成年人饮酒的日摄入量”和“预防高血压的食盐量”等, 分别由干预前的9.67%、10.17%及27.00%, 提高到干预后的65.14%、78.17%和82.06% (均为P<0.05) 。“妇女孕期检查次数”等5个项目在干预后的正确回答率没有提升。

干预后, 干预组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正向率为78.26%, 与干预前的71.6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30个题目中, 干预组有22个题目在干预后的正确回答率有所提高, 其中提升最大的为“对肥胖的正确理解”、“成年人饮酒的日摄入量”和“预防高血压的食盐量”等, 分别由干预前的11.67%、12.90%和29.0%, 提高到干预后的68.06%、80.26%和85.45% (均为P<0.05) 。“水源受到污染会引起哪些疾病”等8个项目干预后的正确回答率没有提升。

干预后, 两组居民在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男性居民比女性居民知晓率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表2。

2.4 干预前后两组社区居民基本技能改变情况

干预后, 对照组居民基本技能掌握率为76.14%, 与干预前的70.1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7个健康技能题目中, 对照组居民回答正确率均得到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干预组居民基本技能掌握率为75.08%, 与干预前的69.83%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7个健康技能题目中, 对照组居民回答正确率均得到提高,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 两组居民在基本技能掌握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但男性居民比女性居民掌握率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表2。

2.5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健康素养合格情况为应变量, 将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婚姻及收入等因素作为可能的影响因素和调查年份一起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引入变量检验水准α=0.05, 剔除变量检验水准α=0.10[赋值男=1;女=2。年龄 (岁) :15~=1;25~=2;35~=3;45~=4;55~=5。教育程度:文盲=1;小学=2;初中=3;高中=4;本科=5;硕士=6;婚姻:未婚=1, 已婚=2。收入 (元) :1 000~=1;2 000~=2;5000~=3;1 000以上=4]。结果显示, 性别和文化程度为影响因素, 见表3。

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 两种检验方法P值均<0.05, 说明Logistic回归模型成立, 拟合优度检验P=0.42, 说明拟合优度较好, 见表4。

3 讨论

本研究证明, 社区滚雪球式健康教育模式是可行而有效的。干预后, 两组居民的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知晓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和健康技能掌握率均高于基线调查结果 (均为P<0.05) 。同时, 干预后对照组和干预组居民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知晓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和健康技能掌握率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为P>0.05) 。表明由区疾控中心逐级增量培训方式培训出来的社区志愿者对干预组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 与区疾控中心直接对对照组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没有差异。说明发展健康志愿者参与健康促进活动, 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卫生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发展放大社区卫生中心的主要功能, 协调医患关系, 让居民更好地了解卫生政策, 这与陈少春等[2]研究成果相似[2]。

从干预后效果看, “对肥胖的正确理解”、“成年人饮酒的日摄入量”和“预防高血压的食盐量”、“癌症的早期信号”、“被动吸烟会引发下列哪些疾病”和“您认为下列途径是否能传播艾滋病毒”等回答正确率有了很大提高, 说明这些进行过重点培训、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与行为, 居民关注度高, 干预效果好。这与徐焱等[3]研究成果相似。同时, 干预后“蚊子、苍蝇、老鼠和蟑螂能传播哪些疾病”、“妇女孕期检查次数”及“水源受到污染会引起哪些疾病”等, 干预后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仍比较低, 干预效果不佳, 其研究结果与陈再芳等[4]的研究结果相似, 提示我们干预中还存在不足之处, 对于一些复杂的、特定人群关心的知识, 还需加大宣传力度和宣传次数, 减少资源浪费和选择性学习带来的误差。

干预后影响居民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为性别和教育程度, 与国内外众多研究的结果相似[5,6]。男性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女性, 与肖王乐等[7]和汤捷等[8]研究的结果一致。这种差别可能是由于男性和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不同造成的。干预后女性在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方面高于男性, 与汤捷等[8]研究的结果一致。这也可能与女性相比男性更加重视生活细节、较易进行行为改变有关。同时研究提示我们, 教育程度也是居民的健康素养, 提示我们要针对不同的人群制定不同的干预措施, 特别是宣传材料、传播途径等方面也应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袁俐, 朱亚丽, 王晓敏.区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构建模式探讨[J].中国民康医学, 25 (17) :104-106.

[2]陈少春, 冯泽永, 符美菱.发挥健康促进志愿者在社区健康管理中的作用[J].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 2010, 31 (10) :59.

[3]徐焱.苏州市平江区某社区居民健康素养现状调查分析[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08, 9 (3) :20-22.

[4]陈再芳, 张轩, 罗健, 等.无锡市健康素养监测干预效果分析[J].江苏卫生保健, 2009, 11 (5) :3-6, 26.

[5]李莉, 程玉兰, 肖瓅, 等.济南市流动人口健康素养水平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 2009, 25 (7) :489-492.

[6]闻立芳, 李建华, 张丽环, 等.深圳市罗湖区居民健康需求和健康素养现况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9, 23 (7) :53-55.

[7]肖王乐, 马昱, 李英华, 等.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 2009, 25 (5) :323-326.

社区式管理模式 篇6

一、我国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现存的问题

近年来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社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为老年人提供社会交往、文化交流的平台, 也为老年人宣传了医疗卫生知识、科学养生方法, 增强老年人的保健意识, 社区逐步发挥了自身的辅助作用, 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关怀。尽管新模式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是与起步较早的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居家式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推行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我们应该予以关注, 针对其不足之处, 加大补救力度, 确保新模式的有效推行。

第一, 理论制度不完善, 统筹规划不足, 体系建设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由于文化思路、历史背景等原因,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尚不完善, 福利事业氛围稀薄, 专门性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形成。因此在居家式社区养老的实际实施过程中, 容易产生责任权利不分明等问题, 对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服务规范、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仍待加强。

第二, 建设、管理者观念意识水平不到位, 不能因需设求。专业人员严重匮乏, 导致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在建设过程中, 不得不启用许多门外汉担任管理、执行任务, 摸着石头过河。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一些职能部门和社区管理服务部门对开展和加强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 观念落后;同时, 政府主导型社区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向社区的职业流动。服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 行业发展缺乏后劲。

第三, 资金保障不足, 运营经费捉襟见肘。居家式社区养老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充足的资金保障, 其本质具有福利特性, 政府应给予适当补贴。然而, 目前经费来源渠道尚且不固定, 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服务补贴标准明显偏低, 民间投资规模有限。社区工作人员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资金筹集, 无法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加强社区养老工作, 使得居家式社区养老很难有大的发展。

第四, 服务对象覆盖面不广, 硬件设施不到位, 社区服务器械落后, 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目前社区养老机构床位严重不足, 供需矛盾突出, 居家式社区养老范围局限于高龄、空巢、独居和对社区有贡献的老人, 一般群众则较少能够享受到居家式社区养老的服务。养老机构设施简陋、功能单一, 难以提供照料护理、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多方面服务;布局不合理, 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二、我国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的几点建议

尽管我国现行的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还存在着林林总总的问题, 但是从长远来看, 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是大势所趋, 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重要举措。因此, 我们要主动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 不断研究和探索, 善于发现问题, 勇于改革创新, 摸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路线。

首先, 完善体制措施、法律法规, 保障有章可循。无规矩不成方圆, 法律、法规的保障是政策推行的必要前提, 居家式社会养老模式建设也不例外。只有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障和福利体系, 使管理、执行行为界定有法可依, 才能不违初衷, 更好地为广大老年人服务。

其次, 转变政府角色, 活化经管方式。政府抓大放小, 逐步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部分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和项目转交给民间非营利性组织运作和管理,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法规等方式进行监督指导, 实现社会服务社会办, 变政府直接管理为宏观的行业管理。

再次, 打造平台, 为专业人才向社区职业岗位流动创造条件, 吸引相关从业人员及志愿者, 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 应加大社会工作专门性人才在社区的介入。社区养老工作作为专业性、科学性很强的管理工作, 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因此, 我们应倡导在各大专院校建立社会工作专业课程, 以便为居家式社区养老输送更多专业人才, 提高社区养老管理水平。同时, 应动员第三产业从业人群向社区养老领域流动, 这不仅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也能够为社区养老事业夯实人力基础。另外, 鼓励对口专业师生以志愿者身份加入到社区养老服务行列中来, 机动灵活的专业指导, 也可以为居家式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的提高增加保障。

最后, 建立多元化资金筹募渠道, 在国家福利投资的基础上, 鼓励企业、个人共同承担。明确角色分工, 由政府提纲挈领, 主攻示范性项目建设, 强调其主导作用;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吸引和鼓励大小企业、社会团体、民间基金乃至普通民众广泛参与社区养老建设, 走开放式、多元化的集资道路。

三、结语

儒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在我国历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受其影响我国人民的家庭观念深重, 居家养老的意识根深蒂固。另一方面, 我国老龄化现象不断加剧, 空巢、独居、高龄现象越来越普遍, 对家庭照料的依赖性有所增强, 而随着城市生活节奏不断加快, 年青一代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对年迈老人的照料难免力不从心, 供需之间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迫切需要社会机构的介入, 分流家庭的压力。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兼顾了我国的传统习俗, 又分担了家庭的负担, 是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一条养老途径, 值得我们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 总结经验, 为老年人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晚年生活提供科学的制度保障。

摘要: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是为居住在家中的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养老模式, 该模式在以家庭照料为核心的基础上加入了社区的力量, 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关心和照顾。现阶段我国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处于初级阶段, 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要更好地发展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方针, 为老年人的晚年幸福增添一份保障。

关键词:居家式社区养老,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孙唐水.社区式居家养老问题与对策[N].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

[2]田广, 颜婷婷, 郭俊丽.浅析我国居家式社区养老的问题与对策[M].法制与社会, 2011, 3.

[3]赵立新.论社区建设与居家式社区养老[J].人口学刊, 2004, 3.

[4]桂海君.居家式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研究——以莫慧市为例[N].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2008, 5.

[5]周伟文, 赵巍, 严晓萍, 齐心.居家式社区养老方式与老年群体的社会化管理[J].河北学刊, 2001, 7.

社区式管理模式 篇7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我校2003级护理本科1班学生42名和护理本科2班学生40名。2个班学生在年龄、基本能力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教材选用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社区护理学》。

1.2 方法

1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式讲授法, 2班为实验组采用案例式、情景式教学方法。案例式、情景式教学的具体方法:①准备阶段, 课前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准备案例并且要有参考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法。教师只把案例发给学生, 要求学生在授课之前阅读、理解案例, 查阅相关资料, 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12名或13名学生组成合作小组, 学生根据案例自设角色, 自导角色扮演。②课堂教学, 教师宣读案例并提出要求, 组织各小组进行讨论, 要求每名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小组长记录, 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在讨论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要及时解答, 确保讨论紧紧围绕主题开展。在案例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对收集回来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 并展示参考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法。最后选择2个组以“家庭护理评估”为内容进行情景演示。③案例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 结合案例讨论情况, 教师将案例进一步引申, 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 并与相关的理论相结合, 逐一讲授, 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④情景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通过情景演示, 教师对学生进行家庭护理评估的过程进行点评, 指出优缺点,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

1.3 评价方法

课程结束后, 进行学生对2种教学方法评价情况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 内容包括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知识的内化、能缩短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距离、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注重社区护理理念的培养和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本次调查发放82份问卷, 收回有效问卷82份, 回收率为100.0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3.1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辅以板书等向学生传授, 是一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学生比较被动, 师生都难以及时获得反馈信息, 个别差异也很难全面兼顾。而在案例式、情景式教学中教师把案例、相关的情景和要讨论的问题交给学生, 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可以利用图书和网络工具查阅相关资料, 根据自己的理解得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在情景展示中体现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给了学生发挥个人创造的空间。

3.2 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面对教师给出的案例和情景, 各小组要发挥各个组员的能动性去查阅资料、分析案例, 并针对此案例进行角色扮演。把自己的角色转移到案例中, 体现社区护理工作人员是怎样进行家庭护理评估工作的, 而不是让教师告诉你应该怎样做, 从而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有利于知识的内化

学生通过对此项案例的亲自参与和角色扮演, 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已经运用到自己的实践当中, 虽然学生不一定能把所学到的知识罗列出来, 但却学会了如何处理众多的疑难问题, 如何去面对社区的家庭护理评估。

3.4 能够缩短社区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距离

案例和情景作为沟通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桥梁, 可促使学生从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的转化, 更快地适应社区临床工作的挑战。学生通过此项案例的讨论学习, 学会了如何应用家庭护理程序对社区家庭进行服务。同时, 通过家庭护理评估的情景展示, 学生亲自模拟实践了家庭护理的评估过程, 包括评估内容、方法和如何与评估家庭的成员进行沟通, 收集资料, 完成健康档案等一系列过程, 使理论知识形象、生动、具体, 从而缩短社区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距离。

3.5 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社区护理的服务对象是社区中的每一个人, 沟通和交流能力对于社区护理人员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通过情景展示, 把角色转变成社区护理人员, 面对案例中的家庭服务对象进行家庭访视, 收集资料, 遇到敏感问题进行解决, 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锻炼了沟通交流能力。

总之, 案例式、情景式教学方法和传统讲授法相比, 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知识的内化, 能够缩短社区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距离, 在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等方面都有其优势。但是案例式、情景式教学占用的学时较长。案例和情景可能使学生形成一些不正确的概括化认识。因为有时某一或两个案例所展现出来的信息非常吸引人, 学生也深受影响, 但在这案例上形成的概括化认识, 也许远远不能说明事物整体, 这样就出现了一种“过度概括化”的现象。因此, 要求教师要把讲授教学法和案例、情景教学法有机结合, 发挥各个教学方法的优势, 培养高素质的社区护理人员。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第3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7.

[2]李继坪.社区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5.

[3]周梅, 常宏, 韩慧文, 等.案例教学法在社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6, 20 (7) :1965-1966.

[4]陈红, 成翼娟.教与学策略在高等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 2004, 18 (7B) :1223-1225.

社区式管理模式 篇8

一、“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面貌呈现

对“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内涵探索需要同传统农村社区做一定的区分。关于传统的农村社区, 费孝通认为, 农村社区是礼治秩序, 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及熟人社会;无为政治, 基层社会结构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构成的网络[1]。徐勇认为农村社区是一种社会生活共同体, 是通过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 不断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生活需要, 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以此建构人们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从而形成现代社会生活共同体[2]。李学斌认为, 农村社区是一个功能和情感共同体, 因此农村社区的建设应着重强调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 其长远目的是为了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3]。项继权教授认为, 农村社区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基于共同的利益需求、密切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较强认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4]。以上学者们从农村社区的地域状态、功能等方面展示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经济生活共同体。而中国西部的农村社区由于地域阶梯式发展差异, 以及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因素, 其面貌与学者们所述的农村社区有一定差异, 其发展相对滞后, 在传统农村与现代社会的变迁中表现出另一种形态。

其一, 在地域上,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就是以建制乡镇为依托, 农民迁弃原来生活的偏远区域, 选择集中居住在建制乡镇或临近建制乡镇的地区, 形成了自发式迁移聚居的社区。其二, 在从成员构成结构上, 在“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中, 居民主要是来自不同的村庄, 或是来自不同的基层生产单位的农民。其三, 在经济生产方式上, 居民以农业为主、兼业为辅。也有部分脱离农业成为城乡服务业的服务者, 如从事副食零售、批发行业、餐饮等等。其四, 在居民交往方式上,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居民一方面遵循具有“差序格局”的传统社会交往方式, 另一方面也表现出现代性特征。如交往中出现了具有契约社会中的功利性, 契约、合同等经常存在。其五, 在文化价值情感上,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中的居民没有形成统一的价值情感。由于生活空间差异, 彼此并不熟识, 居民的聚合是团状、块状的, 小团体的价值观单一, 容易受到其他小团体价值情感的冲击, 甚至解体重组。小团体有共同的习俗和文化以及价值观, 遵循共同的社会规范, 但同时在现代气质的冲击下不断现代化, 渐渐呈现出两种气质兼具的“双重人格”。

基于以上描述,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是一种介于传统乡村聚居形态和现代社区聚居形态之间的一种自发式的聚居经济生活共同体, 是一种过渡形态的社区。在这里, 人们既团状聚集也团状分离。团体之间以及团体内部都呈现出不稳定性、易碎性, 社区内部没有统一的价值情感、集体意识。社区居民没有脱离传统的经济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但又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有着一定的联系, 流动性、摆动性成为经济生活方式的典型特征。因此,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实际上是在各种条件受限而衍生的一种不健全的社区。

二、“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是如何形成的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能够在中西部地区的落后农村区域存在, 有其必然性。为此, 我们必须清楚两点:一是农民为何而聚, 二是农民何以能聚。为何而聚是指农民迁移的动因, 何以能聚是农民在“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为何能够停留。早在1938年, 赫伯格提出了“推力—拉力理论”, 认为人口迁移是迁出地的推力和和迁入地的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5]。推力是来自于人口迁出地内部的不适, 而拉力则是来自迁入地的吸引。“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形成过程也必然与这两股力量密切相关。

(一) 为何而聚———推力

首先,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聚集的起点。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问题为整个社会关注。学术界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流向已经基本达成共识, 一是就近转移, 一是异地转移。就近转移主要是指劳动力就近转移到附近的城镇中去, 既可照顾农业生产活动, 又可寻找兼业的机会, 创造一定的经济收益。从“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农民的聚集区域来看, 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他们往往选择就近转移到城镇附近。小城镇的相对优势一定程度上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空间和机会。这成为“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居民聚集诱因的起点。

其次, 农村社会变迁致使农村生活空间“过疏化”成为理论基础。目前, 发生人口过疏化的典型区域主要有经济比较落后的偏远农村地以及大中城市的远郊。从局部来看, 中国山区农村人口疏化的趋势更为明显[6]。农村生活空间的过疏化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如乡村的人口流失拉大了村民的交往距离, 对于村庄的互助系统产生巨大影响。村民在应对自然灾害、保障财产和生命的安全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中西部偏远农村多依山而建, 洪涝灾害、滑坡、泥石流、干旱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村庄缺乏青壮年劳动力及时应对灾害, 而村民互助困难、农村生活空间的过疏化使得农民在应对这些问题时面临极大的生存压力和思想压力。此外, 农村生活空间过疏化还导致村庄服务体系瓦解, 如农村小学破产, 农村医疗不便利等。

再次, “乡村精英”的带动作用成为农民的迁移助推器。帕累托认为, 精英是指那些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里取得了突出成就和冒尖的人[7]。即乡村精英是那些在乡村社会中由于其“灵活的头脑”, 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运作方面能力凸显, 在乡村经济活动中获得了优先权和明显的优势地位, 进而在一些领域起着示范和带动作用的人。中西部农村地区中首期离乡的“头脑灵活”的农民在农业生产中获得了大量的资本积累, 或在非农产业中, 如外出务工后得到较多的经济收入后选择迁移出去。他们离开土地后和村庄后, 在建制镇或者中小城镇购买房屋, 改善了生活条件。这在很大程度上燃起了落后贫穷地区农民改变生活环境的激情, 为农民转移到新的生活区域起了示范带动作用。

最后, 农民现实需求成为直接动因。从农民的现实需求来看, 主要有家庭结构的变迁, 如子女组建新家庭所需要的条件;良好教育资源的趋向, 如第三代孩子的教育;对医疗条件的趋向, 如较好的医疗条件保健养老等。现实性需求是农民迁移到新的地区的最直接动因。

(二) 何以能聚———拉力

农民从乡村迁出, 为何能够聚集在“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这个特殊的地带, 这就需要突出“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特有优势。

首先,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更加接近优质资源中心。从农民迁移的动因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农民迁移实际上表现出的是对优质资源的趋向性。具体而言, 从基础设施来看,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所在地区更加接近城镇地区。城镇地区具有的聚合程度较高、资源价值较高、可利用度较高的公共资源, 能够农民迁移的现实需求。就教育来看,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居民利用地区优势能够更加接近良好的教育资源, 满足子女教育和隔代教育的需求。从医疗条件来看, 无论从医疗水平和医疗人员素质来说, 城镇的医疗水平都是农村无法比拟的。尤其是在我国快速老龄化的今天, 农民对良好的医疗资源需求迫切。从工作机会来看, 农民在农业生产之外, 还可以在城镇中获得兼业的机会, 如在建筑工地当“小工” (即指在建筑工地上的给专业人员打下手的非技术人员) 。

其次, 居民在“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能获得一定的价值认同感。虽然前面认为,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价值情感呈现出小团体化、易碎性、不稳定性, 但相较于疏化的乡村生活空间, 这种小团体情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迁移紧张、孤独困境, 为农民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带来了便利, 也加速了农民对新地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相对于城镇的较为现代的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念, 农民更易于接受“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价值情感和生活空间。

再次,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与农村的经济生活距离较短。齐美尔指出, “距离”是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间的一种关系, “距离”的实质在于它创造了一种主客关系, “距离”是自我与周遭环境的一种关系[8]。借助这一概念, 我认为, 在“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与农村之间存在着一种经济生活距离, 它是农民从工作场所到居住地的实际里程以及农民自身的生产技能和心理认同的综合距离。从前述我们发现, 居住在“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农民的经济生活方式以农业为主。迁出地———农村成为他们经济生活的主要地域而存在,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尤其是农村硬化道路的建设, 为农民借助于现代的交通工具和生产工具实现传统的经济生产方式创造了便利。此外, 农民娴熟的农业生产技术不会因为地域性的迁移而消亡, 农民对待农业生产的心态没有发生改变。因此, 从这些层面上看, 我认为,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与农村的经济生活距离没有因为农民自身的迁移而拉长, 相反距离还是较短的。它使农民实现“摆动式”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可能。

最后,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居民难以接受城镇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成本。从“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居民构成结构上, 我们不难发现, 农民成为居住主体, 其生活方式、作息时间、休闲方式等都是传统的农村样式, 带有浓厚的乡土色彩。这与城镇的较为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难以契合。正如我在鄂北走访时, 有居民说:“什么都要钱。水电, 煤气, 垃圾处理等等都要钱。白天到处是灰, 穿不到个干净的衣裳。晚上好晚, 车的声音轰轰响, 难以入睡。个人都待在自己的屋子里, 对门的人是哪个都不认得, 人情味淡了不少, 怀念乡村的那些熟人……”而“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相对自由的、低生活成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成本是农民所能接受的。

综上不难看出,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成因是农民个体因现实因素发展需要而做出的自发式选择, 是来自迁出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村较差的生存和发展资源与城镇边缘的较优质的生存生活资源的巨大差别, 促使农民在此聚集, 而形成了具有过渡形态的经济生活共同体。

三、对“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发展前景的思考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存在于我国中西部偏远不发达地区的城乡结合部, 存在着许多同农村社区相似的问题。如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社区管理体制缺失、文化教育实践活动缺乏, 等等。“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是一种过渡形态的社区, 从长远来看, 其发展必然面临着转型的问题, 即过渡为现代意义上的社区。由于其与农村社区有许多相似, 在“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发展道路上, 新型农村社区成为“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转型的不二之选。

1.设立专项财政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在中西部的偏远农村地区, 要实现社区的转型, 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必须要政府财政的支持。长期以来的中西部资源分配不均, 加上地区经济发展滞后, 当地政府在推动社区建设, 实现社区转型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民间组织亦缺乏相应的实力和动机。作为一项涉及基本民生的惠民工程必然需要国家财政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国家拨出专款, 设立专门的账户资金, 专款专用, 专门用于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各方面建设, 着重用于基础教育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9]。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财政资金的效力, 迅速改善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2.有针对性提供公共服务。在“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建设和未来的转型中, 政府要根据各社区的群众需求, 引导计生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法律咨询、科技培训等基本公共服务进入农村社区, 建立健全有效覆盖、有序参与的农村基层公共服务网络, 逐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3.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提高服务管理水平。社区组织建设的完善程度与否直接关系社区的管理服务水平。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涉及组织制度建设、组织管理人员素质提高。为此, 需要加强“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党组织建设, 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对党组织人员和社区服务人员加强培训, 提升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加强社区管理理论培训, 使社区组织管理更加科学。

4.开展文化教育实践,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第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因此, 要想解决农民的生存问题, 就应该增加其在城镇中寻找工作的竞争力, 创造就业机会, 提高生活的适应能力。第二要提高居民的社区主人翁意识, 培养社区责任感和认同感。如开展法律教育活动、治安管理宣传活动等, 增加农民对社区管理的认识, 提高自身责任意识;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增加居民彼此的亲近感, 拉近社区居民的距离, 培养社区的集体意识, 增加归属感。

5.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建立人才引进机制。“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技术人才的支持。“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精英人才的投入。为此, 需要社区和政府共同携手, 打造引进人才的优良环境和发展平台, 鼓励本地精英回乡参加建设, 引进人才为“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建设服务。如在政策上给予便利, 鼓励发家致富的农民回乡投资, 开办企业, 拉动经济的发展;鼓励大学生回乡当村官, 为其提供较好的社会保障和生活保障, 使其为乡村建设出力等。

摘要:中西部农村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的限制, 出现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社区——“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它是农村地区居民应对乡村人口流动、乡村社会结构变迁, 为改善生存环境而主动迁移聚集形成的一种社区。本文通过对“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定义、特征描述, 重点就其成因进行了分析, 并指出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过渡型社区,转型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2]徐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江汉论坛, 2007 (4) .

[3]李学斌.城乡社区的比较.中国民政, 2008 (5) .

[4]项继权.论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范围与边界.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9 (7) .

[5]贺文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现代化农业发展研究——基于农业经营体制变迁的视角.新疆农垦经济, 2013 (9) .

[6]郭占峰, 王勇.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过疏化状况的实证分析——以陕西水村和山西南村为例.中国农村研究 (下)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

[7]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 (修订本)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8]齐美尔.陈戎女译.货币哲学.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7.

社区式管理模式 篇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卫生医疗水平的提高,全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逐渐延长,人口结构开始向老龄化方向发展。预计到2050年,世界经济发达地区的老人总数将由目前的2.36亿人增加到3.95亿人,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将由目前的20%增加到33%。

然而,在全世界已经进入老龄化的国家里只有我们还处在发展中阶段,并且以人口基数庞大、老龄化速度迅猛而著称。2006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就已达到1.49亿,占总人口比重的11.3%,约相当于整个欧洲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的总和。目前,我国老龄化增长速度加快,年均增长率已高达3.2%,大约是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预计至2051年将达最大值4.37亿,届时将占到总人口的30%,几乎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图1)。

面对目前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如何创造适宜老人的生活环境,并提高老人的居住质量,是一个既现实又长远的课题。虽然房地产市场近十多年来发展迅猛,但在老年住宅的建设和社会养老模式的探索方面长期缺乏有效的关注和研究,导致我国目前老年住宅供应量不足、住宅适老化程度不高的状况。

二、老年住宅模式

笔者查阅大量相关内容之后,发现目前国内比较常见的老年住宅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 原宅适老化改造

此类模式指的是住宅主人年老以后,对其进行必要的无障碍设计和改造,老人仍然生活在原来的住宅和住区之中。

2. 新建适老化通用住宅

所谓适老化通用住宅,就是在住宅开始设计和建造时,就把老人的各种需要统筹考虑进去,并贯彻老年住宅的必要技术措施,使得居住者到年老体衰的时候,只是增加部分必要的设施和设备,就能满足居住要求。

3. 集聚型老年住宅

此类住宅包括养老院和老年公寓。

养老院是由政府民政部门或社会慈善机构出资修建的,主要以帮助困难老人为主,是一种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养老场所。由于受到经济性因素的制约,为了提高效率实行的是半军事化管理模式,同时仅提供少量的必要的老年服务。

老年公寓是按老人特点设计,配有专业化的生活服务系统或护理系统的租赁型公寓式老年住宅。一般来说,每一家老年公寓都需要有一个经营主体来进行商业化运作,属于社会化养老(或机构养老)的范畴,入住的老人主要是采取自费的形式,以享受公寓提供的各类服务。

4. 专门老年住区

近几年以来,以老年人为主要居住对象,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成片开发建设的老年住宅楼栋的集合体—专门老年社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除了配置有老年人所需的各类服务和辅助设施,还具备一定的城市配套功能。

其中,比较著名的实例是位于北京顺义区潮白河的东方太阳城(竣工于2004年)(图2),属于纯老年社区,距北京市中心约40km,社区占地234hm2,总建筑面积约80万m2,容积率约0.3。基地原为河滩林地,植被良好,规划后有16万m2人工水面与潮白河毗邻连通,绿化率接近50%。社区服务配套完备,住宅类别多样,包括板式、廊式和点式公寓以及联排和独栋别墅等。

以上模式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两类。其中前两种属于居家养老,此类模式的住宅类型与普通住宅基本相同,前者只是后者在使用功能上的延伸,不能就近即时地接受任何服务。后两种属于机构养老,在老年住宅或老年社区内老人可以便捷地接受所需的服务,故本文把它们定义为服务式老年公寓与老年社区(表1)。

机构养老作为老年住宅模式发展中较为新兴的产物,正朝着成熟和完备阶段发展。它们的住宅产品种类丰富,而且服务内容形式多样,研究其中的设计要点,探索未来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三、服务式老年公寓与老年社区的设计要点和趋势

1. 套内平面的多重适用性

将入住老年公寓和老年社区的老人进行分类,可以发现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独身老人,二是夫妻二老,三是有陪住者的独身老人(表2)。

由于各类老人的自身条件和所提要求均会有所不同,所以在套内平面设计时应该采用多样化应对策略,尽量涵盖大部分的可能性,以求达到多重适用的目的。我们对上海亲和源会员制国际社区的套内平面的几种类型进行了比较和研究(表3)。

2. 公寓楼内公共空间的设计

和青年人一样,老年人也需要日常生活中的沟通和交流,从中获得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认可,实现自我价值。但是,鉴于老年人的体力、目力等各方面身体机能处于欠佳状态,靠近他们的居所考虑设置公共空间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目前,越来越多的老年公寓倾向在老人住宅的同层设置公共空间。当老人们从自己房间内走出,到他离开公寓楼之前,他会经过一些局部放大的空间,比如一个共用的客厅,在那里他会碰见几个认识的朋友,而后便参加到他们的闲聊或游戏中。所以,我们很有必要确保当老人们走出各自房间后,面对的不是光秃秃的走廊,而是他们所需的公共空间。

实例一:哈斯塔忒耐(Havstatunet)老人住宅

本项目位于挪威的特隆赫姆(Trondheim),由34套住房构成,两栋5层楼房围合出一个共用庭院,套内面积从60m2至75m2不等。值得关注的是,在公寓入口附近有一个较大的共用起居室,而在此居住的老者对这里的社交生活有颇高的兴致,他们经常会聚在共用起居室内碰面聊天,打开起居室的门就能通向共用庭院(图3~图5)。

实例二:新拉彻伍德老人住宅(New Larchwood)

该项目位于英国的布莱顿(Brighton),由英国卫生部为解决老年人住房问题而拨款建造,2007年8月投入使用,提供了38套独立式公寓和公用空间,这些公用空间为社交提供了便利,也为老人的个别需求提供了可能。比如,目前已在楼内开设了一间祈祷室、一间电影放映室和一间图书阅览室,这样就等于把周边社区里的设施搬到了公寓内部,极大地方便了老人们的日常使用,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交流活动(图6~图8)。

实例三:某老年住宅标准层平面

以下是作者近期正在参与设计的辽宁某老年住宅项目,设计的初衷是想为每层8户老年人提供一个共用起居室和共用餐厅(带共用厨房),目的是让他们能够就近找到一处可以坐在一起开展活动的空间,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图9,图10)。

3.效率优先后的矛盾平衡

(1)提高服务效率与保障老人私密之间的平衡

老人住在老年公寓中一般都需要得到各种各样的服务,主要内容有医疗、保健、日常家政和心理咨询等,而廊式平面布局比其他布局(如单元式)能够提供更高的服务效率。如图9所示,每层共有8户老人通过一条走廊串连在一起,相比较而言,图8中走廊双边房间的布置效率就更高了,而如图3中每层仅3~4户的布置方法显然已经比较接近普通的住宅平面,其套内面积较大,而且老人间的私密性最好。各平面类型之间的各项参数比较如下所示(表4)。

(2)南向面宽紧张与自然通风采光要求之间的平衡

一般而言,建筑规范里关于老年人住宅对于日照的要求高于(至少不低于)普通住宅对于日照的要求。如表3中所示上海亲和源的4类套内平面,几乎所有的南向面宽均给了卧室使用,除了D型以外,其他户型的客(餐)厅以及厨房均朝向外廊间接通风采光。同样,A型中的暗卫生间是基于节省南向面宽的考虑,毕竟服务式公寓中对于卫生间需要自然通风采光的要求没有自住式的普通商品房那么高,这种现象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舍小取大”。在位于端套(带东西山墙)的D型,总外墙尺寸比中套要大得多,所以应该尽可能地发挥此种优势,把户型做“大”做“好”。

4.组团空间的尺度和可识别性

老人相比年轻人而言思想成熟、处事稳健,喜好安逸舒适、尺度亲切且具有归属感的居住环境,面对尺度偏大的建筑时,往往容易产生压迫感和畏惧感。在具体的建筑设计中,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考虑:

(1)城市郊区的老年公寓宜以低层、多层为主

如果社区位于城市郊区,需要的容积率不是太高的话,那么公寓楼的高度应该适当控制,最好以低层、多层为主。因为多数老人害怕住在高处,离地越远越没有安全感。

(2)化大尺度为小尺度

在当前节约用地的大背景下,我们还需要以提高效率为出发点,尽可能多地把老人安置在一栋大楼内,这时就要求我们通过各种造型手法(切割体块、虚实对比、材质对比等等)将原本较大的尺度变成较小的近人尺度。因为多数老人害怕冗长单调、没有人情味的建筑,面对时容易产生恐慌。

(3)可识别性强的多彩立面

老人的视力和分辨力往往较差,并且日渐衰退,这就要求在选择立面颜色的时候尽可能考虑多种颜色的混搭,并且在入口处尽可能考虑使用一些可识别性较强的高纯度色彩和建筑构架及细部,如门框和楼号牌等。

以下是东方太阳城和上海亲和源的实景照片(图11)。东方太阳城的公寓采用自由组合的坡屋顶造型,平实而又不显拘谨;外立面装饰运用浅黄、砖红等柔和而醒目的色彩。上海亲和源的公寓注重局部使用高亮的色彩以引起老人的注意。

5.全面完善的配套设施

无论是老年公寓还是社区,都是以向老人提供各类服务来体现其根本特点并立足于世的,其中合理的服务半径和全面的配套设施是两个关键的因素。以东方太阳城为例,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区位于整个地块的中心位置,总建筑面积近5万m2,共分五组建筑,围绕中央水景呈集群布置。除此之外,各个居住社区内也配建了小型服务中心。因此,相对集中和分散设置的方法,既在社区的各个区域内提供配套设施以照顾那些出行不便的老人,使其能够较快到达并接受服务,也在社区较为中心的位置集中提供了很多全面而完善的服务项目(如室内游泳池、保龄球房等)来吸引更多健康的老人前来参加活动(图12,图13)。

6.老年住宅产品的适度混合

与普通社区希望将同类人群聚集在一处的初衷有所不同,老年社区内由于其主要群体是老年人,应该更加希望有着不同阅历的老人们能够相聚在一起,相异的人生,相同的归宿,使他们乐于交流彼此对于人生的感受,心态平和地从新鲜的视角来感悟生命的意义,这样更有利于建立亲切融洽的社区人际脉络。如东方太阳城的住宅类型覆盖范围广泛,针对不同收入阶层的老人,设计了以公寓、联排住宅和独立住宅为典型代表的多类产品,户型面积从70m2的一居室公寓到500m2的独立住宅,形成了级差完整的系列设计。

四、结语

作为一名正在承担老年公寓和老年社区项目的建筑设计工作者,笔者建议从老人的实际处境和需要出发,分析从规划到单体到细节各个步骤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利于老人居住的设计方案。为他们提供使用方便、亲切宜人的老年公寓和环境优美、服务全面的老年社区。■

摘要:随着“银发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的老龄化进程正在加速发展。本文重点研究为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提供的服务式老年公寓与老年社区的设计方法,通过分类阐述和举例论证,总结设计要点和未来发展趋势,供设计和研究工作者参考使用。

关键词:服务式,老年公寓,老年社区,设计要点趋势

参考文献

[1]哈尔滨建筑大学.JGJ122-1999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民政部,199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096-1999住宅设计规范.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199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368-2005住宅建筑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2005

[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T50340-2003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2003

[6]刘美霞,娄乃琳,李俊峰.老年住宅开发和经营模式.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7]Arian Mosteadi编.杨小东,钟声译.老年人居住建筑—应对银发时代的住宅策略.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8]赵晓征.养老设施及老年居住建筑—国内外老年居住建筑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上一篇:医学微生物学课件下一篇:农网安全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