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费补偿(共4篇)
经费补偿 篇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在校生数从1998年的600余万增加到2003年的1 900万人, 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上升到2003年的17%, 已经突破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目标。今后一段时期, 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将坚持“巩固、提高、深化、发展”的工作思路, 力争到2010年, 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2 700万人左右, 毛入学率达到23%左右。如此庞大的高教规模, 需要巨大的经费支撑, 显然仅仅国家财政将难以负担。因此, 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 建立国家、社会、家庭、其他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的高等教育经费分担制度, 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教育经费合理负担和补偿的理论依据
公共财政学认为, 社会产品按其受益范围来看, 分为公共产品、混合产品和私人产品。公共产品是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的, 它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非竞争性即消费者消费某产品时并不影响其他消费者从该产品中获得利益。非排斥性即在产品消费中, 很难将其他消费者排斥在该产品的消费利益之外。混合产品是在性质上介于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之间的产品。而我国高等教育属于混合产品的范畴, 一方面, 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消费不能独占。在设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 一人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的消费, 明显表现出公共产品的性质;另一方面,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非常短缺, 上大学竞争之强烈, 在所有消费产品和服务中是名列前茅的, 没有通过大学入学资格的人无法享受到正规的高等教育, 从这个角度看, 高等教育产品又具有竞争性和排斥性。因而, 高等教育这种产品属于混合产品的性质, 决定其经费投入应该依照混合产品均衡规律来进行。在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构成中, 高等教育的提供者除了像公共产品那样接受来自国家财政拨款的支持之外, 一定程度的私人产品属性使其有理由要求受益者支付一定的费用。由此可见, 高等教育的混合产品的属性为高等教育经费的合理负担, 即从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多渠道筹资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实行教育经费合理负担与补偿的主要理论依据还有两个, 一是“利益获得”原则, 二是“能力支付”原则。
所谓“利益获得”原则, 是指为了合理地负担教育经费, 教育经费的负担应与收益相结合, 谁从教育中获得好处和利益 (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 谁就应支付教育经费, 获得的好处和利益越多, 支付的费用便越多, 反之亦然。因此, 政府、企业与个人在负担教育经费时应根据各自的收益来决定, 同时不同的个人在负担教育经费时也应依据收益来决定, 它集中体现了市场经济中等价交换的原则。所谓“能力支付”原则, 是指所有从教育中获得好处和利益的人 (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 , 都应按其支付能力大小提供教育经费。能力越大, 支付越多;能力越小, 支付越少, 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的内在客观要求。教育不仅使社会受益, 而且使个人受益。国家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根据社会受益大小而决定对高等教育投资的规模, 社会成员个人也会根据自身的预期收益而决定是否接受高等教育。因此, 从高等教育中受益的个人及社会的有关方面根据获得的利益和支付能力分担一定的高等教育费用是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的。
二、高等教育经费分担的主体分析
在任何社会中, 教育经费均来自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形成了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和劳动者个人收入三部分。国民收入的分配由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三部分构成, 那么教育经费也基本上由这三者分担。
(一) 国家和社会
高等教育具有混合产品的属性, 具有明显的外部性。高等教育通过向社会提供高层次人才, 提供新知识, 新科学技术,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的昌盛, 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高等教育的社会收益率, 即社会收益与社会成本之比也是相当高的。据萨布沙卡洛夫80年代中期的测算, 非洲、亚洲、拉丁美洲、中等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 其高教社会收益率分别为13%, 13%, 16%, 8%和9%, 高于物质资本的一般收益率。由于社会是高等教育投入利益的主要获取者, 因而, 各级政府理应代表社会或国家支付高等教育的部分费用或大部分费用, 这是与“利益获得”原则吻合的。
(二) 个人及家庭
受教育者个人——学生是高等教育的最直接受益者。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后获得了知识, 增长了才干, 培养了能力, 从而增加了他们一生的经济收入, 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 增强了他们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扩大了就业机会, 增加了地区流动的可能性, 获得了更多的医疗保健知识和更好的保健条件, 改变了生存环境, 改善了生存条件, 提高了生命价值, 拓展了视野, 有了更高更广的事业平台。大学生的直接受益同样也给其所在家庭带来类似的好处, 因此, 学生个人及其家庭理应在高等教育经费分担中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 企业
企业是高等教育成果的主要享有者。企业通过接纳吸收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各类高层次人才, 大量应用高校专利成果, 实施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 从而降低了企业成本, 提高了生产效率, 增加了企业利润, 壮大了经济实力。因此, 企业是高等教育成果重要而且是具体的受益者, 企业应该在高等教育经费的分担上承担一定的责任。
三、高等教育经费合理分担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由于教育对经济和社会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人们开始增加对教育的需求, 然而要谋求教育的发展, 则必须有一定的经费予以支持。但是, 相对于需求来讲, 教育投资总是短缺的, 也就出现了当前的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 也就需要有其他主体对教育经费进行合理分担。随着我国改革开放, 市场经济的深入, 把非义务阶段的高等教育完全由政府当作一种社会福利事业来办, 既不合理, 而且在日益膨胀的教育需求面前也不太可能。同时, 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少年抚养指数下降 (指0-14岁人口数与15-65岁人口数的比率) , 居民对教育的投资意愿也日益加强, 这为教育经费的合理负担与补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吸纳高等教育产品——大学毕业生, 这要求其必须对成本进行一定的补偿, 并且由于带来的高收益, 也驱动企业愿意承担这一部分费用。
四、教育经费合理负担和补偿模式的构建
我国是一个发展的大国、穷国, 由于财力的局限, 制约了国家在短时期内不可能对教育投入有较大的增加。要摆脱高教经费不足的困境, 必须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经费合理负担模式, 也正如《高等教育法》第六十条所列:“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 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一) 政府仍是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负担者
高等教育具有明显的外部效应, 作为这种收益代表的政府, 自然应补偿其成本。但是,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的起飞与高速发展都得依靠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因此, 实行教育经费的分担与补偿, 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撒手不管, 相反, 我国刚刚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为了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 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国家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从世界范围来看, 在各国的教育经费来源构成中, 各级政府拨款都占相当比例。从国际比较, 目前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在世界上几乎是最低的 (世界平均约5%) , 2001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最高, 仅为3.19%, 长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而这两年又有下滑的趋势, 我国政府承诺的要达到4%的目标, 不仅没能实现, 反而越差越远。这应该引起我国的高度重视, 要切实地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关键是要落实在经费投入上, 不能仅仅停留在文件上、口头上, 一定要落实在行动上。一旦政府对教育的投资达到4%, 就能大大地丰富教育资源, 从而改变教育的面貌, 高等教育无疑也能因此而受益。
从世界范围来看, 教育经费主要靠政府拨款, 而不少国家政府拨款又主要靠税收。从税收中划出一部分作为教育经费, 这是最稳定的来源, 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都不同程度地通过税收来解决教育经费问题。国外通过开征教育税或者指定某税种的税收收入用于教育的做法值得借鉴。各国的实践证明, 从累进税中划拨高教经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这种税项涉及整个社会几乎所有分享了高教成果的个人和企业, 同时, 由于它是按收入多少确定税率高低的, 因而也较好地体现了“利益获得’, 和“能力支付”这两条原则。
(二) 个人应该成为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负担者之一
由于高等教育总体上是一种收益内在化的“私人产品或服务”, 并且受教育者的私人收益率高于社会收益率, 且愈是高层次教育, 私人收益率则愈高, 因此, 受教育者应该支付一定的学习费用, 即学费。如果经费都由政府负担, 结果是少数人受益多数人 (纳税人) 负担, 而且当高等教育达到一定规模后, 政府也无力全部负担。所以高等学校收取学费是必要的。
但具体操作时还须慎重进行。原因主要出于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考虑。且不说文化阶层及性别对受教育机会的影响, 就经济阶层的差异而言, 已经有研究表明, 与学费水平逐年提高相伴随的是来自低收入家庭学生比重的下降, 以美国为例, 收入在15 000美元以上的美国家庭, 子女未升入大学的比例仅为13 .3%, 而收入在3 000美元以下的, 则高达80 .2% 。这种巨大反差的存在至少提醒我们, 考虑经费时不能只从经济学理性的角度出发, 在要求受教育者也应承担部分教育经费的同时, 政府有必要制定一系列的配套措施, 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和贷学金的设立, 以大规模的助学贷款系统来解决低收入群体在子女受教育问题上的负担。使处于不利群体的有才华的青年能够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与保障, 使高等教育不至于成为制造社会新的不平等的机制, 这才能保证效率与公平兼顾, 有益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至于不同背景的受教育者承担教育经费的份额及方式, 还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三) 企业也应负担和补偿部分高等教育经费
企业是教育成果的主要摘取者和教育投资的主要受益者。因此, 从利益原则出发, 企业也应该参与高等教育经费的负担与补偿。这种补偿可以通过直接创办和管理高等院校, 向学校提供捐赠, 设立专项奖学金和定向奖学金, 帮助偿还毕业生就学期间所贷贷学金等途径来进行。在我国不少有识之士已看到了这一点, 他们或以资金, 或以实物赞助学校。如青岛啤酒公司投入150万元在青岛大学设立教育基金。实际上, 向高校赞助还有利于企业的另一个效应, 那就是广告效应和让学校的学生了解企业, 有利于吸引优秀大学生到企业谋职。企业赞助应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风气。
(四) 接受社会捐赠是高等教育经费的补充
为拓宽筹资渠道, 吸引更多投资, 缓解高校经费危机, 近年来, 我国许多高校开始重视社会捐赠, 相继建立了接受、管理和监督社会捐赠的机构——高校基金会、董事会等, 吸引了大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捐赠。如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于1994年成立, 截至2001年底, 基金会累计收入人民币49 823万元, 其中2001年全年累计收入人民币25 970万元。但社会捐赠只能是教育经费的一种补充来源, 不一定很稳定。
我国高校的社会捐赠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是巨大的, 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捐赠数量和规模上, 而且表现在捐赠形式单一上;不仅表现在捐赠范围狭窄上, 更表现在捐赠工作非规范化上;不仅表现在社会各界对高校捐赠的认识上, 更表现在政府支持和引导政策的缺失上。所以, 发展我国的高校捐赠任重道远。
(五) 高等学校通过直接向社会服务赚取补充经费
学校除了收取全日制学生学费外, 还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 通过为社会提供服务和校办企业、医院等来获得收入, 用于补充办学经费。当然, 在这方面最有优势的要数高校, 它们既可以为社会培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又可以凭借先进的实验设备和高科技人才优势等有利条件为工商企业界服务, 还可以直接办高科技企业、附属医院等, 而这些都会获得一些收入。尤其是近年高科技迅速发展, 为高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在这方面一直比较重视, 尤其是以前在为各类学校办好校办产业、开展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方面, 政府和教育部门都做了许多工作, 成效也很显著, 但近年由于市场经济的挑战, 这方面逐步滑坡, 就高校来说, 1994年也只占7.8%, 远远低于美国。有些学校的校办企业甚至出现亏损, 有相当多的校办企业名存实亡,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经不起折腾。我国急需出台新的优惠政策等来扶持校办企业, 帮助学校在为社会服务方面焕发新的生机。
总之, 以上论及的高等教育经费补偿机制, 虽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但是比较符合高等教育投资的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 同时它也使高等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建立在提高教学质量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 从根本上缓解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短缺的状况, 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促进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http://www.guni-ap.org/cn/newsdetail.asp?MID=12&NewsID=58
[2]罗公利.高教成本分担制度中的社会捐赠[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04年, (3) , 73.
[3]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106.
[4]张继华.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经验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1998, (3) 23.
[5]李祖超.教育经费筹措方法的比较与借鉴[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3) 19.
经费补偿 篇2
关于要求解决原解聘的上访环卫工人补偿款
和弥补去年经费缺口的紧急请示
县人民政府:
为了进一步深化我县环卫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我县城区环境卫生质量和管理水平,为广大市民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我局2008年4月1日,对环卫作业进行了市场化改革。
一、改革引发的矛盾与解决方法
此次改革涉及的环卫工人209人,因与聘用的环卫工人解除劳动关系,环卫工人要求按《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给予一次性补助和补交养老保险。有一部分环卫工人还频频到省、县集体上访,并诉诸法律。此事引起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为了稳定环卫工人队伍,我局做了大量工作,与大部分工人达成了一次
性经济补偿协议,使事态得到了控制,稳定了工人队伍,改革成果得以巩固。
二、补偿的对象与方式
1、补偿对象:一是03年前就在环卫所工作,03年改革后仍在岗的58名老环卫工人;二是03年改革后新招收的122名环卫工人;三是环卫收费队员13名;四是中途离职环卫工人16名。
2、补偿方式:按照《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按环卫工人每工作一年补助一个月工资(离岗前最后一年月平均工资)的标准进行一次性补偿。
3、经费来源:根据松政纪(2008)6号文件精神,一是由县财政追加预算40万,二是县劳动局从再就业资金中安排13.3万元,共53.3万元。
三、补偿款发放情况
1、已发情况:到2009年6月28日止,共发放187人补偿款377451元。
2、还有22人15.5549万元补偿金未发放,因08年环卫运行成本大幅提高,缺口太大,这部分环卫工人补偿款已被拉用。
四、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1、2009年4月21日,安庆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尹志等十二人劳动纠纷上诉案作出终审判决后,他们认为法院判决不公,继续筹资再次组织其他环卫工人准备到合肥、北京集体上访,我局在得知此情况后,立即找到为首当事人通过各种渠道反复耐心地做
他们的思想工作,暂时稳定了他们的情绪,为避免出现新的波动,应尽快解决这批环卫工人补偿问题,因资金被拉用,这批环卫工人补偿金无着落,望县政府予以紧急拨付。
2、我局成立时间短,财政预算基数较低,常年缺口较大。08年,因环卫市场化运作、城区扩大、工资、物价、管理成本等增支因素,导致资金缺口过大,除拉用环卫工人补偿金外,还挪用了佳讯保洁公司承包押金10万元,欠垃圾场道路维修费等外债8.72万元,资金缺口18.72万元。敬请政府予以追加以解燃眉之急。
以上两项合计34.2749万元,由县财政予以拨付,妥否,请批示。
二00九年七月八日
经费补偿 篇3
关键词:高校科研,间接成本,补偿机制
高校集教学与科研与一身,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家对高校的资助也日益增多。据2015年8月份各高校公布的2014年度决算, 年度决算数据在百亿以上的高校就有4所。科研经费占高校支出较大比例, 据教育部统计, 2013年全国高校科研经费共计527.23亿元, 其中10亿元以上的高校有29所。良好的科研管理政策环境, 充足的间接成本是保障高校科研水平顺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美、英、欧盟等发达国家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开始着手于科研间接成本的管理, 对于高校科研间接成本补偿机制, 大都有着一套全面、计量准确的完善的管理体系, 使得高校科研间接成本得到充分的补偿。但是, 我国高校的科研资助政策习惯于对高校科研直接成本的管理, 给间接成本很小的补偿。近年我国也开始重视对科研间接成本的补偿, 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高校如何适应新的政策环境, 充分认识高校科研间接成本以及对其进行核算的重要性, 制定出一套完善的适用于我国的、科学的科研间接成本补偿机制, 保障我国高校科研事业可持续发展是目前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
1. 科研经费间接成本补偿机制的制定的必要性
1.1 教学经费“转嫁”于科研活动
间接经费的产生,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我国教育事业经费长期向科研项目 (课题) 进行补贴。我国高校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教学, 科研项目承担越多, 占用学校公共资源越多。虽然高校都对科研项目提取管理费, 但是其承担科研项目的间接成本远远高于高校所提取的项目管理费, 高校只能依靠教育事业经费来补充。造成了高校教育事业经费紧张, 基本科研条件得不到保障, 科研项目由以前的“无米下锅”到“锅小放不下米”。
1.2 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
目前, 大多数高校教师认为高校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科研工作量之外承担科研项目, 应获取合理地报酬。而一直以来, 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规定所秉承的观点是, 高校教师承担科研项目主要是为了满足其探索未知世界的爱好, 不宜从科研项目中获取经济利益。科研管理上的滞后导致目前“夹带现象”的产生, 即科研人员在购买科研设备和实验室器材的同时购买私人用品, 并一同开票报销, 在科研经费的报销中非常普遍。其不易于被查出, 所以一犯再犯。从高校教师收入水平分析可能找到支持其所持观点的部分原因。根据《中华英才网》进行的全国各大行业薪资水平调查结果显示, 通讯电信业CHR薪资指数大众指数 (用全体参与者薪资中位数做分母, 各分类的中位数做分子) 为1.38, 名列第一, 培训机构教育科研院所CHR大众指数为0.78, 远低于其他行业。可见, 在行业收入分配比较方面, 高校教师收入在社会可比行业中仍处于较低水平。为了增加收入, 教师们只好通过科研活动来获取一些经济补偿。项目预算中设计酬金的只有“劳务费”和“专家咨询费”, 而在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管理办法等中明确指出“劳务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支付给予课题组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相关人员, 如在校研究生和课题组临时聘用人员等的劳务性费用”。对于课题组成员中正式在编的有工资收入 (无论工资来源渠道如何) 的科研人员不允许列支劳务费用。课题组成员和参与项目管理的人员也不允许领取专家咨询费。这种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缺乏对在职科研人员工资的有效合理补偿, 不利于发挥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甚至部分科研人员为了补偿自己的劳务付出, 通过虚假票据及虚假合同等手段来获取部分补偿, 致使虚列成本支出, 违纪违规骗取国家科研经费甚至犯罪事件的发生。
1.3 间接成本补偿机制制定的历史沿革
2009年9月, 《民口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材教[2009]218号) 明确了将民口科技重大专项经费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部分。以间接费用的形式对承担科研项目单位的间接成本进行了一定的补偿。
2011年10月, 《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 (财教[2011]434号) 将“863”、“973”、“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公益性行业专项经费划分为直接经费和间接经费。434号文件中明确指出, “为适应科研活动规律的需要, 落实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 建立课题间接成本补偿机制, 将课题经费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其中间接费用, 是指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在组织实施课题过程中发生的无法在直接费用中列支的相关费用。主要包括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为课题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 水、电、气、暖消耗, 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 以及绩效支出等。
2014年3月, 《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4]11号) , 11号文中进一步指出“间接费用用于补偿项目承担单位为项目实施所发生的间接成本和绩效支出”。
2015年5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财教[2015]15号) 出台, 将自然科学基金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提出了对课题依托单位的科研间接成本补偿。
在我国, 各渠道的科研经费资助体系和办法, 均是以科技部资助的“863”“973”科技支撑计划为主衍生而来, 其对各类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改革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可以预见, 将科研经费划分为直接经费和间接经费, 对承担单位的间接成本进行补偿的经费管理模式将会被其他各类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借鉴。2015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的管理办法的出台就是最好的例证。
这几个政策的相继出台, 从制度层面改善科研间接成本补偿机制, 明确了科研经费对高校补偿方式、支持力度, 表明我国高校科研管理趋向科学化、精确化。
2. 科研经费间接成本补偿机制管理改革中的机遇与挑战
国发[2014]11号文中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间接费用的内部管理办法, 合规合理使用间接费用”。间接费用的提出解决了我国高校长期以来教学经费长期向科研课题进行补贴的现状。同时,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科研能力不断提升,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程度不断提高, 一些高校开始承担国外项目, 高校科研间接成本补偿管理机制若不能跟国际接轨, 势必会影响我国高校科研在国际上的地位。面对经费管理体系改革的趋势和要求, 我国高校应及时转变观念、适应改革需要, 推进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本文认为我国高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适时应对、适应当前的科研环境:
2.1 转变观念, 树立间接费用管理意识
综观近年来科研经费的管理改革, 科研经费的管理与分配日趋科学、规范。充分发挥科研项目间接费用对教学资源的补充作用。不但明确了对教学资源的补偿, 大幅提高了对办学成本的补偿标准, 而且将人员经费纳入了绩效激励范围。11号文件明确规定“对实行间接费用管理的项目, 间接费用的核定与项目承担单位信用等级挂钩, 由项目主管部门直接拨付到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经费中间接经费和直接经费完全分开拨付, 改变以往由项目经费直接扣除, 科研人员有相对被剥夺感, 从而影响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这些改革均体现从国家层面上科研经费管理观念上的转变。高校必须认识到原有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必须根据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适时建立高校内部的间接费用管理办法, 紧跟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的步伐, 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创新工作方法。高校需改变以往简单按比例计提管理费再由学校统一安排使用的状态, 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间接成本分摊办法和实施方案, 设计合理的科研间接成本会计核算体系。如房屋占用费、在职科研人员绩效奖励等根据成本分担办法, 从间接费用中正确计提分摊。在间接经费的分配和使用做到照章办事, 但仍然保持着多样性, 确保公平、公正。发挥间接费用对高校在财政方面的补充作用, 使得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 保证教学科研协调发展。
同时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科研经费的机制改革。以美国的《A-21》通告为例, 自1958年发布以来, 这份文件已先后历经十余次修改, 从简单原则演化为如今的操作指南, 至今已经运行近60年, 但其始终坚持高校科研必须遵从成本计算的原则。
2.2 推进科研经费管理体制改革, 规范间接成本核算
美国、英国、欧盟很早已经开始着手规范科研经费间接成本管理制度。1958年, 美国由美国白宫管理与预算办公室 (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 OMB) 发布了《A-21通告》 (Circulars A-21) , 1999年英国由成本计量和定价联合引导组织提交了透明评议 (Transparency Review) 报告, 欧盟从1984年开始实施的科研框架计划 (EU Framework Program, FP) , 这些发达国家的经费管理办法虽然政策各不相同, 但是均提出了对科研经费间接成本进行补偿, 且取得了成效, 保证科研单位基础设施, 调动高校承担科研的积极性, 推动科研事业的发展。
我国高校可以借鉴这些管理模式,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建立间接成本核算体系, 同时监督科研间接成本补偿收入的实际使用情况, 以求更好的实现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从分配比例上, 力求做到公平, 因高校类型、学科性质不同, 其成本构成也不同, 针对不同高校应采取不用的科研间接成本补偿比例, 对同一大学不同学科也应采取不同的间接成本补偿比例, 使得承担较多科研任务的研究型大学得到相应的间接成本补偿, 要在方案设计上符合各个大学各个学科的切实需求, 切不可“一视同仁”。其次, 完善公用房成本核定摊销, 间接费用对教学成本的补偿作用核心之一就是对房屋占用费的分摊, 目前国内高校关于公共用房使用的分摊管理规定还存在很多空白。再次, 构建公共实验平台。减少设备重复购置造成的科研经费的浪费, 转而构建公共实验平台, 提取仪器设备使用费。
2.3 切实落实绩效激励制度, 激励科研工作者
绩效的提出可以激励科研人员从事研究创新的积极性, 有助于降低违纪违规甚至犯罪等行为的发生率, 使得高校教师能安心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间接费用中明确增加了绩效支出, 用于“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为提高科研工作绩效安排的相关支出”。高校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劳务付出的补偿机制, 制定相应的绩效领取管理办法, 完善科研人员激励机制。可以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参照国外通行做法:高校仅仅支付教师的部分工资, 高校不支付的工资部分, 只要项目研究完成, 顺利通过验收, 课题组可以由绩效额度中自由支配。
结束语
从近年来我国科研间接成本补偿机制的管理历程来看, 间接经费的管理不断与国际接轨。我国高校应适时转变思想, 推进管理机制改革。美国、英国、欧盟等高校的科研间接成本补偿体系已经相当完善, 我国高校借鉴这些发达国家高校成熟的经验做法, 结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 关注科研实际需要, 合理制定政策, 切实把间接经费用用好。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4〕11号) .2014.3.3
[2]财政部, 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 (财教2011 (434号) .2011.9.14.
[3]王兴杰.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困局及出路[J].中国高等教育, 2013 (11)
[4]曲大成.高校科研经费间接成本补偿机制改革问题探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年第13卷第6期.
[5]黄永林, 李茂峰.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与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建议[J]教育与经济, 2013 (03)
[6]王鹏.大学科研间接成本核算的国际比较[J].中国高教研究, 2013 (04)
[7]孔龙.高校科研间接成本补偿模式研究[J].兰州学刊, 2012 (05)
经费补偿 篇4
1南山区当前糖尿病防治工作形势
1.1糖尿病防治工作简介
1997年南山区以社区为试点探索糖尿病防治工作, 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平台开展糖尿病综合管理。 2001年, 南山区在社区全面实施糖尿病防治工作, 并构建成熟的区域三级防控网络。 2005年, 实现糖尿病防治工作信息化管理和分级管理。 2012年, 南山区开始实施糖尿病防治工作绩效评估。 截至2012年底, 南山区共管理糖尿病患者11 208例, 规范管理8572例, 血糖达标7669例。
1.2糖尿病三级防控网络
南山区慢性病防治院作为南山区糖尿病防治工作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在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的指导和南山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的领导下, 建立起了综合医院和社康中心共同参与的三级防控体系 (图1) 。
1.3糖尿病防治工作特点
1.3.1 “院办院管”的社康中心具体实施深圳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区别于国内其他城市的一大特点为“院办院管”, 即由公立医院举办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 参与人财物的管理和业务经营。 这种模式对于建立有效的双向转诊和医院专家到社康坐诊工作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 对提高社区医生的技术水平、保障患者及时就诊具有重要意义[4]。 但因规模较小、人员队伍有限[5]、举办医院的公益性功能体现不足[6]、存在利益导向等,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康公共卫生工作的积极性。
1.3.2独立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慢病机构专门负责深圳市慢性病防治机构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 特色在于在市、区均设置有独立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之外的慢性病防治机构, 这为深圳市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南山区慢性病防治院慢病科主要从事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脑卒中、口腔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现有人员23人, 其中博士后1人, 博士2人, 硕士6人, 本科11人, 按业务分为慢病监测、健康干预、口腔防治专业组, 合理配备了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专业人员。
2南山区糖尿病防治绩效管理模式
2.1糖尿病管理经费补助标准
2012年, 南山区政府改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分配方式, 打破以往40元/ (人·年) 的按照居民健康档案打包分配模式, 将40元中的20元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功能模块进行二次分配, 并向高血压、糖尿病防治工作倾斜。 根据深南卫人发[2012]56号《关于推进2012年全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 文件要求, 糖尿病患者管理按每年管理1人基准100元进行补助。
2013年, 南山区政府进一步提高高血压、糖尿病防治工作补助标准, 根据深南卫人发[2013]63号《南山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关于推进2013年全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 糖尿病患者管理每年管理1人基准150元, 其中管理率<45%按150元/ (人·年) , 管理率在45%~50%按160元/ (人·年) , 管理率> 50%按180元/ (人·年) 。
2.2糖尿病防治工作绩效考核与分配方案
糖尿病防治工作的绩效分配主要以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人数这一核心数据为基准, 根据政府文件按照不同管理率水平实现差别化费用拨付, 以社康中心糖尿病防治工作季度督导考核得分作为权重, 计算各举办医院社康中心每个季度的防治经费。
考核得分满分110分, 包含100分业务得分和10分附加分, 按照每个季度社康中心理论知识考核、 35岁以上居民首诊测血糖率、 糖尿病管理率、 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血糖控制达标率、周期性体检、病案质量、 电话复查、 报表及时性、 报表准确性和附加分11项指标得分情况进行计算 (表1) 。 计算公式: 季度经费=糖尿病管理人数× (人均年费用/4) ×季度考核得分%, 其中“人均年费用”按照各社康管理率水平差别划拨, 即管理率< 45%按150元/ (人·年) , 管理率在45%~50%按160元/ (人·年) , 管理率> 50%按180元/ (人·年) 。
实例计算:2013年第一季度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沿山社康糖尿病管理人数为194例, 糖尿病管理率为67.7%, 季度考核得分为98分, 按照180元/ (人·年) 核算经费。 沿山社康季度经费=194×180/4× 98%=8555.4元。
为了保证经费准确发放, 每季度末将社康中心报表数据、原始登记本数据、信息系统数据与区慢病院督导数据进行核对, 确保数据质量准确可靠。 经考核达标后, 根据完成情况下拨相应经费。 各医院建立健全社康中心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经费保障机制, 专款专用, 规范补助资金分配和使用管理, 体现基层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 承担高血压、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单位在收到补助经费后1个月内, 按补助标准将劳务补贴发放到防治相关工作人员手中。 补助经费的发放使用要严格执行财务管理规定, 履行发放领取手续。 相关资料长期保存备查。
2.3实施意义
深圳市南山区糖尿病防治工作长期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 由区卫人局统一部署, 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社康标准化建设考核结果与经费补助直接挂钩, 并纳入单位主要领导的年度考核, 作为人员奖惩及核定绩效工资的依据。 绩效评估遵循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 与服务数量挂钩, 可充分发挥社康中心的执行和服务能力, 调动社康医生的工作积极性, 促使基层医务人员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3实施效果
2012年, 深圳市南山区开始实施糖尿病防治工作绩效评估, 与2011年12月数据相比, 2012年12月南山区糖尿病管理人数、规范管理人数、血糖达标人数分别同比增长3151、3108、2800人, 糖尿病管理率、规范管理率、血糖控制率分别同比增长10.9、8.7、8.0个百分点, 见表2。
综上所述, 南山区实施糖尿病防治工作绩效评估模式, 补充完善了现有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充分调动了人员积极性, 鼓励社康中心积极落实35岁以上居民首诊测血糖制度, 通过临床诊疗、高危人群筛查、健康档案、义诊、家庭访视、周期性体检等多种途径发现患者并纳入管理, 使糖尿病防治工作更具实效。
4讨论
深圳市南山区地处市区, 人文环境好, 经济水平较发达, 政府投入较大。 南山区慢性病防治院作为南山区糖尿病防治工作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有充足的公共卫生人力、 物力以及结构合理的专业背景支持, 糖尿病防治社区督导工作规范有序, 实现了远程信息化动态监测, 每季度到社康中心进行面对面业务指导, 及时反馈督导结果, 保证糖尿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近年来, 不同地区在糖尿病的技术管理模式方面进行了探索, 在社区层面具有代表性的有居家养老管理模式[7]、专科医院管理和社区医院管理模式[8]、全程健康教育模式[9]、社区网络化管理护理模式[10]、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全科医生为主体的糖尿病管理模式[11]。 南山区将积极引进这些管理技术, 探索对社区糖尿病的管理效果。
南山区糖尿病管理绩效评估模式在不同地区不同背景需做进一步探讨, 各地应根据自身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和社区服务能力, 研究适宜的绩效考评指标, 提高糖尿病社区防治实效, 全面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摘要:深圳市南山区糖尿病社区防治工作经过15年的探索, 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三级防控网络。利用在国内具有特色的“院办院管”社康中心管理模式和独立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之外的区级慢性病防治专业机构的优势, 打破经费单纯按照居民健康档案打包分配的模式, 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功能模块进行二次分配, 并向糖尿病防治工作倾斜, 大大提高了社区慢病医生工作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