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切口(通用3篇)
清洁切口 篇1
手术器械的细菌污染是手术部位感染外源性细菌的主要来源, 手术器械清洁消毒的质量直接影响手术安全[1]。卫生部由此颁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三个强制性行业标准的实施, 严格规定手术器械有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消毒、灭菌, 使手术器械的质量得到保障, 有效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根据我院自2011年手术器械集中供应以来, 临床手术切口的感染情况的影响进行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和普外科施行手术器械处理前在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447例进行手术的患者清洁切口的感染率与施行集中处理后在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449例手术患者。其中清洁切口的患者数分别为271例、334例。以手术器械在清洁切口手术中的应用情况, 进行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的比较分析。
1.2 方法
2009年间手术器械清洗由手术室护士术后自行完成。从2011年开始手术器械清洗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 具体方法: (1) 使用后手术器械, 有洗手护士初洗后, 放入消毒供应中心统一配置的专用含有酶剂密封箱内, 并清点签名, 以明确责任人。 (2) 由负责手术器械准备的护士核对登记并签名。 (3) 每日上、下午由器械准备护士与消毒供应中心下收人员共同清点核对并互相在对方登记本签名后取走。 (4) 灭菌后, 由消毒供应中心送回, 并清点后互签名确认。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和计数资料均采用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器械的集中处理对降低感染率的影响
自2010年底实施手术器械集中处理以来, 手术科室切口感染有明显变化, 以2009年与2011年骨科和普外科为例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见表1。
手术器械的集中处理后感染率0.59%, 较集中处理前2.21%有明显的降低, 二者间有显著地统计学差异 (P<0.01) , 可见医院施行手术器械的集中处理可以著地降低手术清洁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提高治疗质量。
2.2 手术器械的集中处理对患者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
手术机械施行集中处理后, 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时间较施行集中处理前明显缩短, 结果见表2。
术后患者伤口愈合时间<7d的患者例数比较结果显示, 手术器械的集中处理后为64.97%, 明显高于施行集中处理前的49.44%, 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1) ;集中处理后患者伤口愈合时间>7d的患者例数要少于集中处理前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是导致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器械清洁质量不合格又是造成器械灭菌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特别是清洗不彻底的器械, 可因有机物残留而导致任何灭菌方法失败[2]。所以器械质量的严重受限, 对于手术切口造成感染的机会增大。
本次研究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手术室施行手术器械集中清洗后, 进行清洁切口的患者的术后感染例数明显降低, 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大大缩短。这主要受手术器械清洗效果影响。
在实施集中清洗供应前, 手术室护士自行处理手术器械时, 清洗专业知识掌握不到位。尤其在手术时间较长, 以及下班时间后完成的手术任务, 在此比较劳累、无人监管的情况下, 器械清洗质量难以保证[3]。而彻底的清洗是灭菌的前提。手术室各类清洗设备不具备, 无专业的质量检查的环节和设备, 仅凭肉眼进行判断清洗质量, 很难发现细小的问题, 清洗质量无法保障[4]。于此同时手术室打包后再到消毒供应中心灭菌的环节相对时间较长, 一般均超出全过程最好在4h内完成[5]的时限, 极易造成器械上的微生物的滋生, 热源的产生, 易造成清洗后的器械再污染。由于手术室的面积所限, 回收、清洗、打包集中一体, 极易造成二次污染。手术器械清洗过程中污物飞溅, 气雾的形成, 以及手术敷料毛絮飞扬, 污染手术室环境, 影响手术室空气的洁净度[6]。
在实施集中清洗供应后, 实现了消毒物品集中管理发挥了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的专业优势, 有严格的清洗场所, 充分利用消毒供应中心的现代化设施和条件, 减少了清洗后的器械再污染的环节, 及时灭菌避免了微生物的繁殖。医院按照《消毒供应中心规范》要求, 给消毒供应中心配备了现代化的消毒设备, 有了经过专业岗位技术培训的操作人员, 有规范的清洗操作规程, 使手术器械管理更加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6]。更好保证了手术器械清洗质量, 避免了手术器械质量不合格导致的医院感染。随着对手术环境的要求增高, 影响手术室洁净的因素得到解决, 为提高手术质量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减少了手术感染的机会。为提高手术质量提供保证, 对医院感染达到有效控制[7]。避免了手术室护士因手术过程劳累和清洗专业知识缺乏, 造成手术器械清洗不彻底, 而使器械损坏和影响灭菌效果。同时减少了分散处理对工作人员的污染和伤害[8]。
综上所述, 通过加大对手术器械的统一管理的力度, 使重复使用的手术器械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减少和预防了医院感染, 减少了因医院感染造成的患者的多余支出, 降低住院天数。而且使手术室护士从繁重的手工清洗器械中解脱出来, 加快了手术室护士专科发展的步伐。
摘要:目的 通过对比我院施行手术器械处理前后手术切口感染率的变化情况, 探讨施行手术器械的集中处理对降低清洁切口手术的术后感染率的必要性, 为医院外科术前护理相关准备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骨科和普外科施行手术器械处理前在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447例进行手术的患者清洁切口的感染率与施行集中处理后在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449例手术患者清洁切口的感染率进行统计学比较研究。结果 通过施行手术器械处理前清洁切口的感染例数为6例占进行清洁切口总患者数的2.21%;施行手术器械处理后清洁切口的感染例数为2例占进行清洁切口总患者数的0.59%, 二者间有显著地统计学差异 (P<0.01) 。术后伤口愈合时间<7d、 (714) d、>14d的清洁切口患者例数施行前分别为134例 (49.44%) 、83例 (30.63%) 、54例 (19.93%) ;实施后分别为217例 (64.97%) 、81例 (24.25%) 、36例 (10.78%) 。结论 可以通过施行手术器械的集中处理显著地降低手术清洁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有效地缩短了患者术后恢复的时间, 是一种有效保障手术质量和患者治疗效果的护理相关准备工作优化方法 。
关键词:清洁切口,手术器械,术前护理
参考文献
[1]胡必杰, 葛茂军, 关素敏.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最佳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169.
[2]兰燕.手术室外来器械清洗灭菌效果监测管理[J].护理研究, 2010, 24 (5) :1387.
[3]魏革.手术室的风险管理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 2007, 42 (9) :833-835.
[4]金福顺, 赵翠兰, 张毓玲, 等.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 (4) :423-424.
[5]王洪梅, 初玉云, 杜丽萍, 等.清洗后医疗器械灭菌包装时限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24) :5240.
[6]宋秀华, 陶敏, 朱秀红, 等.护理风险与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 5 (17) :91-93.
[7]吴丹燕, 林瑄, 郭丹铃, 等.洁净手术室空气净化与环境管理的实施效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 (7) :831-833.
[8]曾月英.手术室外来手术器械管理方法的研究[J].现代医院, 2006, 6 (8) :118-120.
清洁切口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 年5~12 月清洁切口手术患者病历120 份 (手术类型包括: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腹外疝手术, 各40 份) 为对照组, 2012 年5~12 月清洁切口手术患者病历125 份 (其中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各40 份, 腹外疝手术45 份) 为干预组。 对照组中男57 例, 女63 例;年龄34~69 岁, 平均 (39.2±5.2) 岁;均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 医生仅凭经验使用抗菌药物。 干预组中男60 例, 女65 例;年龄37~64 岁, 平均 (37.4±4.4) 岁; 均为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 干预措施实施后的病例。 两组性别、年龄及各类手术所占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调查方法
查阅每份病历, 完成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表, 内容如下:1患者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病历号、住院时间、诊断、手术名称、手术时间等。 2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抗菌药物名称、用药时机、用法用量、给药途径、总药量、疗程等。 3术后情况:手术愈合及术后感染情况 (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涉及到的器官、腔隙的感染) 。 4住院天数及费用情况:住院天数符合正态分布, 用平均住院天数表示;费用情况分别统计住院总费用、住院药品总费用、抗菌药物总费用。
1.3 干预措施
医院成立了抗菌药物管理领导小组。 与各科室签订目标责任书, 规定各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 每月初进行考评, 对不达标的科室进行处罚。 对全院医务人员就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为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 2011 年相继出台了《关于重申“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原则”的通知》和《违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原则”处罚的规定》。临床药师每月从HIS系统随机抽取30 份清洁切口手术病例, 对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点评, 由医务部公布点评结果, 对不合理用药的医师下发整改通知并全院公告。
1.4 评价标准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2]及《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简称“38 号文件”) [3]。 清洁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合理性评价标准, 手术时间为3 h, 失血量1500 m L, 术中追加一剂抗菌药物。 见表1。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以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对照组用抗菌药物种类共7 类20 种, 前三位的依次为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 干预组共3 类5 种, 主要为第一代头孢菌素及头孢西丁, (因存在联合用药, 对照组及干预组抗菌药物使用总例次分别为146 及27) 。 根据“38 号文件”[3]可知, 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为合理用药, 故对照组合理用药率为12.33%, 明显低于干预组 (85.19%) 。 见表2。
2.2 两组抗菌药物使用频度
所有药物均采用静脉滴注, 对照组药物使用频度 (DDDs) 排序前10 位的抗菌药物及干预组5 种药物的使用频度情况见表3。
2.3 两组抗菌药物用药时机与疗程
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即所有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数在总病例数中所占的比例。对照组仅4 例 (3.3%) 未用药, 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达到96.7%;而在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中, 术前0.5~2 h内预防用药的仅占2.5%。 干预组预防使用率为20.8%, 未用药比例 (79.2%) 大大增加,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术前0.5~2 h内预防用药也显著增加达到占38.5%。见表4。
注:DDD:限定日剂量;DDDs:使用频度
注: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2.4 两组抗菌药物用药疗程比较
对照组甲状腺、乳腺和腹外疝手术平均用药疗程分别为 (4.33±1.56) 、 (4.90±3.08) 、 (6.18±2.24) d, 明显高于干预组[ (0.09±0.61) 、 (0.40±1.25) 、 (0.43±1.54) 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 < 0.05) 。 见表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2.5 两组分级管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的分级管理原则, 我院抗菌药物也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三类, 干预组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的使用率 (77.78%) 明显高于对照组 (13.7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见表6。
2.6 两组用药情况比较
联合用药方面, 对照组二联用药 (21.5%) 现象较为严重, 三联及以上联合用药各有1 例, 干预组二联用药的比例下降至3.8%, 且无三联及以上联合用药现象。 见表7。
注: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2.7 两组平均住院天数、药品费用比较
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 (11.39 d) 明显高于干预组 (8.42 d) , 而干预组平均抗菌药物费用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 < 0.05) 。 见表8。
注: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2.8 两组术后切口感染情况比较
对照前和干预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3%与1.0%,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3 讨论
3.1 清洁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降低
卫生部[2009]38 号文件[3]规定, 对于清洁类切口手术没有合并危险因素的患者原则上不应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但部分医师、患者仍存在着在现有的医疗环境下, 术后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易发生术后感染的担忧[4,5]。 我院在加强行政干预及培训宣传的同时, 还对各种易导致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了进一步的防控, 如加强手术室的无菌管理、强化手术过程的规范操作、给予患者术后合理营养支持及周到的护理等。在实施干预前 (对照组) ,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96.7%, 干预后 (干预组) 抗菌药的使用率降至20.8%, 且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率无明显差异, 说明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取得较好效果。
3.2 合理干预可促进合理用药
3.2.1 应严格把握预防用药时机预防用药的时机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关键之一。 最佳给药时机在术前0.5~2 h, 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够的药物浓度。 在干预前对照组的调查中, 0.5~2 h内给药者仅有2.5%, 术后才开始预防用药的有108 例 (93.1%) ,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 术前未预防用抗菌药物, 而在术中或术后预防用药的效果与不用药相比差别不大[6]。 在专项整治之后, 干预组0.5~2 h内给药者为10 例 (38.5%) , 选药合理率由干预前 (对照组) 的12.33%增加至85.19% (干预组) , 干预起到了一定效果, 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对用药时机的管理。
3.2.2 预防用药疗程逐步规范清洁切口手术有预防用药指征的患者, 一般术前给药一次, 手术结束后不必再用, 如果患者有感染高危因素, 术后可用药至24 h。专项整治后, 我院甲状腺类、乳腺、疝气修补手术的平均用药疗程分别从对照组的 (4.33±1.56) 、 (4.90±3.08) 、 (6.18±2.24 ) d缩短至干预组的 (0.09±0.61 ) 、 (0.40±1.25) 、 (0.43±1.54) d, 基本符合实施要求, 干预后均未发现手术部位感染, 表明清洁切口手术规范化的短疗程用药与长疗程预防用药在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3.2.3 药物选择逐步合理清洁切口手术感染最可能的病原菌是葡萄球菌和肠杆菌科细菌[7,8], 所以预防用抗菌药物最适宜的是一代头孢菌素, 如头孢唑林。对照组药物选择以青霉素类及其复合制剂最多, 如喹诺酮类。 干预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类应用率最高, 且主要为一代头孢菌素及头霉素类的头孢西丁钠。干预组单独用药率达96.2%;二联用药应用率为3.8%,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5%;没有三联及三联以上抗菌药物联用情况。 但干预组仍有一例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能作为外科围术期 (泌尿系统手术除外) 的预防用药[9]。 由此可见, 我院清洁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在种类选择上仍存在不合理现象, 需在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与外科医师的沟通, 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相关知识培训[10,11,12]。
3.3 合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成本
干预措施实施后, 干预组的平均药品费用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抗菌药物的平均费用也明显降低。 干预组住院平均天数 (8.42 d) 低于对照组 (11.39 d)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实施干预后, 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不仅减少患者住院天数, 还降低了药品费用, 从而降低了患者住院成本, 进一步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 采取行政干预、监督管理等手段与药师指导、宣传培训等技术手段相结合的干预措施后, 我院3 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逐步合理化, 从而还有效地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本研究为我院及其他医疗机构清洁切口手术以及其他类型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干预管理积累了经验, 为药学人员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和患者探索了新的工作模式。
摘要:目的 评价专项整治对规范清洁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作用, 进一步促进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规范化使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12月甲状腺、乳腺、疝气3种Ⅰ类切口手术切口患者120例 (对照组) 和2012年512月开展专项整治后的同类手术及切口的患者125例 (干预组) 的临床资料, 对比分析两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及其合理性。结果 对照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二联用药率 (96.7%、21.5%) 均明显高于干预组 (20.8%、3.8%)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对照组选药合理率 (12.33%) 明显低于干预组 (85.19%) , 干预组平均住院天数 (8.42 d) 少于对照组 (11.39 d)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对照组切口感染率 (1.3%) 稍高于干预组 (1.0%) ,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开展专项整治后, 3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的合理性明显改善, 应继续深化抗菌药专项整治, 促进抗菌药规范使用。
清洁切口 篇3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外科住院行腹部手术, 切口符合清洁切口 (Ⅰ类切口) , 并符合肥胖标准者80例 (包括疝、脾破裂、肠系膜肿瘤等患者) , 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 治疗组男18例, 女22例;年龄16~57岁, 中位年龄31.2岁;对照组男19例, 女21例;年龄17~56岁, 中位年龄30.6岁;2组均无糖尿病、贫血等其他并发症, 术中均使用电刀。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所患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体重指数男>27.8kg/m2、女>27.3kg/m2为肥胖诊断标准[1]。切口分类标准及切口愈合标准均参考外科学第6版教材[2]。目前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 多数学者认为有以下表现者可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3]: (1) 多发生在术后2~3d, 多数患者除诉切口有较多渗液外, 无其它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在检查切口时发现敷料上有黄色渗液, 挤压切口可见较多皮下渗液渗出; (2) 切口愈合不良, 皮下脂肪游离, 渗液中可见飘浮的脂肪滴; (3) 与切口感染不同, 切口无红肿及疼痛, 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 (4) 涂片镜检渗出液可见大量脂肪滴, 并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及对照组腹部切口缝合前均使用大量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伤口, 治疗组于切口皮下置多侧孔硅胶引流管后缝合切口并连接负压引流盒引流, 视引流液性质及引流量, 于术后6或7d拔除引流管;对照组直接缝合切口。术后2组切口均常规碘伏消毒, 隔日换药治疗, 如出现切口脂肪液化或感染, 对照组予拆线引流, 治疗组视液化情况给予引流管密闭负压引流或拆线引流。
1.4 观察指标
观察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术后切口愈合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率
治疗组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术后切口愈合分级及切口平均愈合时间
治疗组甲级愈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乙、丙级愈合率分别为5.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2.5%;二次缝合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目前对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生理、病理机制研究尚不完全清晰, 国内学者多数认为切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可能与下到因素有关: (1) 肥胖者脂肪层厚, 血运差, 切开后局部血运进一步破坏, 组织愈合能力和抗感染能力差, 皮下脂肪>3cm的患者, 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 就明显增加[4]; (2) 高频电刀切开组织时产生的高温造成脂肪细胞变性坏死, 又由于热凝固作用使毛细血管栓塞, 导致原本血运较差的脂肪组织血供进一步发生障碍, 引起脂肪组织无菌性坏死, 形成含有大量脂肪滴的皮下积液[5]; (3) 切口缝合技术欠佳, 皮下留死腔; (4) 止血不彻底, 线结切割脂肪组织过多; (5) 年老体弱, 贫血及低蛋白症。
腹部清洁切口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病例较少, 然而由于肥胖患者脂肪层较厚, 手术对脂肪组织血液供应影响较大, 脂肪较厚还影响术野的暴露和操作, 使手术时间延长, 无疑增加了切口部位脂肪液化、坏死的机率。近年有学者开展关于伤口负压抽吸治疗或预防切口愈合不良的研究工作, Stannard等[6]研究报道, 负压抽吸可增加伤口血运、促进血管新生、减少渗出。我们认为采取必要措施预防肥胖患者腹部清洁切口术后脂肪液化较发生液化后再采取措施进行治疗更有价值。通过分析我们认为, 采用多侧孔硅胶引流管负压引流预防肥胖患者腹部清洁切口术后脂肪液化具有以下优势: (1) 负压引流可主动将切口早期的伤口内渗出液引出, 减少了切口内液体积聚的机会, 有利于切口愈合; (2)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可以改善局部微循环, 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也使切口边缘始终处于良好的对合状态, 而开放换药的切口间距大, 对合不良; (3) 术后早期即便切口存在轻度脂肪液化, 通过负压引流, 亦可将液化液引流至负压盒, 避免了液化的进一步进展, 减少了切口开裂及二次缝合率, 本研究证实了这一点; (4) 切口负压引流装置简单, 价格便宜, 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且硅胶管柔软, 异物反应小, 较少了异物导致脂肪液化的机会。
综上所述, 术中预防性应用多侧孔硅胶引流管负压引流预防肥胖患者腹部清洁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 且方法简便, 经济实用, 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降低二次切口缝合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硅胶引流管负压皮下引流在预防肥胖患者腹部清洁切口术后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医院外科住院行腹部手术, 切口符合清洁切口, 并符合肥胖标准患者8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多侧孔硅胶引流管负压皮下引流联合外科换药预防术后切口脂肪液化, 对照组仅采用外科换药方法预防术后切口脂肪液化。观察比较2组术后观察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率及切口愈合时间, 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甲级愈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乙、丙级愈合率分别为5.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2.5%;二次缝合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多侧孔硅胶引流管负压皮下引流联合外科换药可减少肥胖患者腹部清洁切口术后脂肪液化率及二次缝合率, 且可缩短了切口愈合时间。
关键词:引流术,肥胖症,预防,外科伤口,脂肪液化
参考文献
[1] 贝政平, 蔡映云.内科疾病诊断标准[S].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1119.
[2] 吴在德, 吴肇汉, 郑树, 等.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43-145.
[3] 吴河水, 黄广文, 史显武.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原则 (附95 例分析) [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0:20 (11) :680.
[4] 章安庆.外科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J].腹部外科, 2004, 17 (5) :300-301.
[5] 邱文山.35例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和防治[J].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5, 12 (8) :47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