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理念

2024-10-11

文化教育理念(共12篇)

文化教育理念 篇1

一、正确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 对职业素养的要求也就更为严格, 在必须拥有丰厚的知识、掌握娴熟的教学技能、具有探索和创新的个性之外, 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至关重要。这体现在教师要处处“为人师表”, 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职业素养, 实现师生的彼此尊重和信任。它是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塑造学生的能力的重要体现, 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和心理活动,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符合他们个性的发展与提高大有裨益。只有教师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 才能实现对学生的真正教育。

二、教师要正面引导学生

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 由于学生年龄小, 自控能力差, 还没有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取向, 学生每天都在亲身地感受身边教师的行为举止, 并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做出最细腻的情感反应, 所以在行为判断及处理方式上教师的身传言教、正面引导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处理问题的方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

教师在繁杂、琐碎的日常工作中, 应时刻保持一颗冷静的心, 控制好个人的情绪波动, 从容不迫地去面对和处理学生间的矛盾。这不仅体现了教师完整的人格, 同时也在无声中教育了学生如何去理性面对和解决问题。

三、教师要关心学生, 维护学生的自尊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教育者还必须具备一种对美的精细的感觉。你必须热爱美、创造美和维护美 (包括自然界的美和你的学生的内心美) 。”所以, 在教师处理学生间的矛盾时, 对学生的尊重很重要, 在处理矛盾中, 一定要注意呵护学生敏感自尊的心灵, 让他们敢于承认错误, 勇于面对问题, 承担责任。“鞭挞或呵斥是应该谨慎地避免的。”

三年级时, 我班上有名女生, 很调皮, 但很聪明。一天, 她把一本很有趣的《脑筋急转弯》带到了学校, 上课时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几乎都被这本书吸引了, 我当时很生气, 就很大声地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呵斥了她, 并拿走了那本书。课后我把她叫到办公室, 对她说:“你想对我说些什么吗?”她带着泪小声地说:“李老师, 我影响了您上课, 我知道错了!但我有时真的管不住自己, 我犯错误时您能不能不要当着大家的面说我, 我当时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回想自己一时的言语冲动竟然伤害了学生的自尊, 我一时语塞, 不禁拉着学生的手温和地说:“小宁, 你是个好学生, 但我们每个学生上课要有集体意识, 要学会约束自己, 这样课堂教学质量才会提高。老师的话伤了你的心, 很抱歉, 老师以后一定会注意, 你会原谅老师吗?”这位学生顿时云开雾散, 又恢复了活泼的模样。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一个学生的缺点和毛病公诸于集体, 是一种非常细致的事情, 要很有分寸, 讲究方法, 要有很高的技巧。集体对个人施加的影响应当是含蓄的, 潜移默化的, 而且最主要的是使学生认识自己, 对自己负责。”发生这件事后我充分认识到儿童的过错有时不能不加以斥责, 但斥责时的语言, 应当背着他人私下执行, 因为学生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之后, 维护并保持他们的名誉很重要。

四、教师要耐心、温和地处理学生问题

低年级的学生, 他们天真、调皮、可爱, 喜欢被赞赏, 向往美好, 可涉世未深, 与他人交往时难免会有矛盾, 有的小学生喜欢搞恶作剧, 而且非常频繁。作为教师除了日常教学工作外, 调节诸多的矛盾和误解也是日常常规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处理学生间的纠纷时, 教师要用冷静、耐心、温和的态度去调查事情的真相并达到对学生的教育目的。反之, 教师如果因为生活和工作方面的压力, 随之把焦躁情绪带入到学生的矛盾解决中, 则会对学生的教育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正如洛克所说:“你的举止应温和, 即使惩罚他们, 态度还是要镇定, 要使他们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 对于他们是有益的, 而且是必要的。”

当学生走进学校后, 他就会无限地信任他的老师, 老师的每一句话对他来说都是神圣的真理, 老师的行为在他看来就是智慧的化身和道德的典范。学生对教师的信任, 就像玫瑰花上的一滴洁净的露珠。作为他们的老师, 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份信任。这种教育智慧, 应该贯穿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全过程。

五、总结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 在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初期, 教师是让学生认识世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引领者, 是打开学生思想的启迪者。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 也许每天学生们都会发生一些不平凡的事, 这些事无关大小, 但却都与他们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教师作为教育者, 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学生的心灵, 在面对学生每天出现的新问题、新状况时, 我们不要急于处罚学生, 要冷静下来想一想, 是什么促使学生犯下这种或那种过失的。只有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相信他们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正错误的。我们每位教师都应理所当然地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一个善良的人。而教师只有善于跟学生交朋友, 关心学生的快乐和悲伤, 耐心了解学生的心灵, 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学生, 他才是一位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的优秀教育者。

参考文献

[1].杨金贵.浅谈如何做好小学教学管理工作[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0 (06) .

[2].谭锦儒.农村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之我见——浅谈农村小学校长工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24) .

[3].张素坤, 韩新君, 韩桂英.小学教育整体改革的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 2002 (04) .

[4].李旭炎.大力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J].天津教育, 2006 (12) .

[5].李彩霞.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一点体会[J].青海教育, 2005 (07) .

文化教育理念 篇2

一个人必须感觉成功,才能成功。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育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帮助一个人。

学贵疑,尽信书不如无书。学生恰恰相反,信书本,信老师,信“标准答案”,连错误的都信了,惟独不信自己。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喊出了: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我们的学生却少有这种气量。自我意识是人的存在本质。教育要使学生敢于思想,善于思想,塑造民族的脊梁。

在有的教师那里,他的职责似乎就是挑毛病,找岔。他就在对学生刁难、折腾中生活,还把这种刁难、折腾视为克已尽职守、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以致在忙忙碌碌中错中错,麻木不仁。

我们教师要牢记:没有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更没有医治教育百病的灵丹妙药,永远不可能从某一位成功教师那里克隆相同的教育艺术或方法来对自己的学生实行成功教育。如果真的能够那样,世界将是只有领袖、政治家、科学家、诗人、银行家、企业家和大富翁的世界,世界也将变得无法存在。

我们的教育成了模具,不管你多角多棱,都被熔化,铸成一种模型;我们的教师被称之为“园丁”,为了整齐划一,不管你多绿、多嫩,都叫你在“咔嚓”声中平静丧生。“教师像蜡烛”,作为一种教育精神,值得提倡;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却不值得称道。教师应该是火柴、打火机,主要职能不是自己燃烧,而是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智慧之火,激发学生激情。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学生明白:我就是太阳,我就是上帝,我就是爱迪生,我就是总统;我一思考,就会灿烂。

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只能算是三流的教师;把非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是因为对非一流的学生的培养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教师是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导向性意见,而要首先倾听学生的各种看法;不要强求学生接受教师的立场,而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要对学生予以“一锤定音”式的裁决,而要进行富于启发价值的评价;不要对学生鲜明的个性或完全否决或过度赞赏,而要引导学生鲜明的个性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教育不能只面向少数学生,也不能只面向多数学生,而要面向每一个学生。

学生崇拜教师,教师不值得炫耀;教师培养出的学生使自己崇拜,教师才值得眩耀。

赏识教育不是科学的教育理念 篇3

无原则的夸奖危害无穷

赏识,其实是一种评价,积极的评价。而鼓吹赏识教育的人却主张无中生有、无限夸大赞扬,不是优点、没有长进也要赞扬。这种做法与赏识这个概念根本不搭界。

曾经有人这样推广赏识教育。他说:比如一个孩子打人了,老师要求全班同学鼓掌赞扬他,为什么?因为他昨天打了3个人,今天只打了2个人;他又打人了,还要全班同学鼓掌赞扬他,因为他今天少打了一个人;第三次还打人,还是照样鼓掌鼓励他,因为过去打人又凶又狠,这次打人没有那么狠了。说这样不断地赞扬,孩子真的把打人的毛病彻底改正了。

这简直是“神话”!孩子屡屡犯错,还一个劲地鼓励、赞扬,完全违背了“赏识”的含义。严格地说,这种不是教育,而是在“哄”孩子,不尊重孩子。诚然,“弱势群体”有时候是需要“哄”的,但“哄”绝不能代替正常的教育,不能有错误也不给予批评。一味地“哄”,那是典型的放任、迁就、庇护和纵容。

任何孩子,身上不可能没有缺点。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怎样才能去掉不足呢?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话:“扫帚不到,灰尘照样不会自己跑掉。”有缺点,不指出来,不批评教育,孩子不知道是错的,也不知道有什么危害,那怎么能改正呢?

教育者不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除了让孩子在批评中获得教益、在表扬中得到激励以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让孩子从中学会自我评价。做错事还能受到鼓励和赞扬,将会使孩子完全丧失自我评价能力,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对还是错。

孩子没有努力,却经常获得廉价的无原则的赞扬和夸奖,久而久之,便对赞扬和夸奖习以为常、无动于衷,从而丧失为获得赞扬和夸奖去完成各种任务的动力。因为唾手可得的夸奖,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一种精神负担,一种足以使之“自我窒息”的压力;或者盲目自满,自以为是,停滞不前。

赏识教育不是科学的教育理念

有人说赏识教育是一科新的教育理念,是教育孩子的万应灵药;有人延伸出一句很“经典”的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还有人把赏识教育推到了极致,公开提出要实施“无批评教育”。

赏识教育绝不是什么教育理念,更不是科学的教育理念。

首先,从方法论的角度说,赏识教育是片面的。家长和教师只看到孩子身上的缺点,那是片面性,是形而上学;同样,家长要是只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也是不全面的,照样不符合辩证法。走哪个极端,都是不科学的。

其次,只是一味地夸奖孩子,从不批评孩子,那势必就得有这样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孩子所有的言行,所作所为,都是正确的。”人不可能没有过错。如果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无误的,那一切教育不都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吗?所谓的赏识教育纯属自相矛盾。

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是千古不变的科学教育原则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历来主张教育孩子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表扬和批评都要坚持实事求是,以尊重孩子的人格为前提。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的教育原则。

如果说赏识是一种教育方法的话,那么,也不是今天某人发明的。我国清代就有一个教育思想家叫颜元,他在400年前曾有一句至理名言:“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这与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教育原则完全一致。孩子是要多奖励,但必须确有其“长”。没有“长”是不可奖励的。

事实已经表明,对孩子无原则地赞扬、夸奖,不仅不能得到应有的效果,而且会引起其反感。有一个一度特别信奉赏识教育的家长,看到她上中学的儿子画的画就夸奖说:“儿子,你画的画可真好,真棒!”儿子厌恶地说:“这张画是我最不满意的。妈妈,你怎么还把我当小孩子哄呀!真让人讨厌!”对那些不懂事的小孩子或弱智孩子,说他们是“天才”,是“神童”,他们会高兴,因为他们缺乏自我评价能力;若是对已经有自我评价能力的孩子也这样胡乱戴高帽,那孩子会觉得虚假,不是真心诚意,认为家长对他不尊重。

“微课”更新教育理念 篇4

从教育部到区域性教师培训和区域性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再到一线教师的教学中, 似乎都刮起了一股微课风, 微课的兴起并逐渐融入课堂教学, 正渐渐地改变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微课应用于教学中较成功和较有影响力的模式当属可汗学院模式, 以及由可汗学院模式演变的并在国内逐渐受到重视的翻转课堂 (笔者认为, 可汗学院发展至今, 更偏重于学生利用其教学视频开展自主学习, 并利用学习分析系统进行学习的自主监测;翻转课堂更偏重于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 同时也需要教师课堂教育教学理念上的革新) 。微课方兴未艾, 作为一线的学科教师, 在这股微课风中该有何作为呢?

拥抱微课发展趋势, 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随着教学年限的增长、教学经验的逐渐积累, 其教学模式、教学风格也逐渐定型, 如果没有较大的外力推动, 那么, 经过多年沉淀下来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要想改变是比较困难的。

随着翻转课堂理念的不断传播和可汗学院教学模式影响力的日益扩大, 微课的兴起并逐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必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因此, 在面对这一新的发展趋势时, 作为学科教师应该自觉大胆地拥抱并接受这一趋势, 在微课的发展趋势中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点, 实践的落脚点, 努力吸收微课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 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如微课一般将时间长度限制在10分钟以内是根据脑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一般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为10分钟来确定的。

了解微课, 深入研究, 在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教情、学情的微课应用模式

作为一线学科教师, 如果只停留在拥抱微课的发展趋势上是不够的, 还需要对微课做深入的研究, 了解微课的特点、微课的制作方法, 并在自己的课堂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教学风格、学生学习情况的微课应用模式。

1.了解微课及微课特点

黎加厚教授对微课的定义为:微课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 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内容短小, 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1]。胡铁生老师对微课的定义为:所谓微课, 就是微型视频课程, 又名微课程, 它是以短小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 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发的一种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2]。

从以上黎加厚教授和胡铁生老师对微课的定义来看, 微课的核心要素是微型教学视频, 但是, 微课仅仅只有微型教学视频是不够的。因为, 仅仅只有微型教学视频的教学就如同从一个长长的视频中切取一个小片段作为教学资源来使用, 没有包含课堂教学中所需的其他教学元素, 如练习、学习目标说明。因此, 需要给微教学视频配上相应的教学设计、学习目标说明、练习, 甚至课后的教学反思等元素, 才能够真正称得上微课程。如可汗学院的微课中, 不仅有课程介绍, 还有课程学习计划, 这样, 能够让学习者在开始学习之前就能够对课程内容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也就是说, 微课归根结底还是一种课程的形式与形态, 需要具备课程所必须的元素, 如课程介绍、课程目标、课程教学的组织方式、课程的教学设计、课程课件、课程学习单、课程练习、课程学习反馈以及教师在实施微课教学后的反思。

从微课的定义中对课程时长的限制可以看出, 微课最鲜明的特点是短小精炼, 该特点是由人的认知规律特征决定的, 因为一般人的注意力能够持续有效集中的时间为10分钟左右, 而小学生活泼好动, 注意力能够持续有效集中的时间则更短。微课的另一个特点则是精炼, 因为时间短, 只能够对知识点、或经典习题进行精讲。

2.了解微课的制作方法

目前常用的制作微课的方法有以下四种: (1) 运用摄像设备 (如手机、DV、摄像机) 把教师讲解的内容及过程全程录制下来; (2) 运用Camtsia Studio、Snagit、Captivate等软件录制教师通过手写板的书写过程, 或者是在PPT、Word、画图软件中的讲解过程; (3) 运用Office2010、Office2013中的PPT, 将设置好自动播放的PPT课件通过“文件→另存为”的方式直接保存为视频格式的文件; (4) 在一节微课中综合运用上述三种方法中的组合方法制作微课。

3.制作微课中需注意的问题

学科教师要想在自己的课堂教育教学中应用微课, 就不可避免地要自己动手制作微课, 因为网上搜索到的或者从其他同学科教师处拷贝的微课不一定适合自己的教情和学生的学情。在此, 笔者结合自己制作微课的实践经验, 提出在微课制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四个问题。

(1) 不要从录课视频中切片或截取

学科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都是非常忙碌的, 能够用来设计、制作微课的空余时间非常有限, 于是, 有的教师为了省事, 就拿来自己上公开课或者汇报课时所录的视频进行切片或截取, 然后作为“微课”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使用。

其实, 通过切片或截取的“微课”, 按照上述微课的定义严格来讲, 是不能够称之为微课的, 只能够叫做课程教学资源。因为, 这种教学资源不仅可能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而且还可能缺乏课程的基本要素而没有形成微课的系统, 如微课的教学设计、学习单或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安排。

(2)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应以学生为中心

微课在教育教学中是以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为最高目标的, 因此,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即实现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变, 从“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转变,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3]。

那么, 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微课设计与制作中, 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 在活动的设计上, 着力于学生的发展和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尽力避免教师在微课中的反复讲解, 尽量做到精讲, 以学生解决问题和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替代灌输式的讲授。其次, 在微课学习的评价上, 着力于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过程性的连续的评价与反馈替代片段性的结点评价。最后, 为了实现上述两点, 在微课的设计中除了录制的微视频外, 还应该包含微课的教学设计、学习单、反馈测评 (如练习题、学习反馈表) 以及微课的拓展教学资源。

(3) 理顺微课知识点与学科课程知识体系的关系

学科微课的知识点来自于学科课程知识体系之中, 因此, 微课中的知识点与学科课程体系中的其他知识点必然会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 但是, 由于时间长度的限制, 微课的容量是有限的, 一节微课中不可能包含较多的知识点, 原则上一节微课包含一个知识点。但是, 在高中和大学学科中知识点的难度普遍较高的情况下, 则需要教师对微课知识点与学科课程知识点进行梳理, 如果两个知识点的关系确实非常紧密 (如高中信息科技课程中的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 在满足时间限制 (10分钟以内) , 适应高中学生或者大学生学习特征的情况下, 一节微课可以包含两个知识点。在制作微课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科灵活处理, 不要太拘泥于原则的限制。面向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微课, 笔者建议一节微课只包含一个知识点, 以减轻小学生和初中生的认知负荷。

也就是说, 学科教师在设计与制作微课时, 应该树立大课程的意识, 处理好“叶”和“森林”的关系, 不要因微课这“一叶”障目而不见学科课程知识体系这座“森林”, 因此, 学科教师在分割知识点制作微课时, 需要考虑知识点的前后联系, 通过对知识体系的梳理和对知识点的教学设计的再设计, 使微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 微课开发与应用环节说明

一节完整的微课开发环节应该包括微课的选题、微课的设计、微课的制作、微课的教学应用和应用反馈与反思等环节, 而微课教学应用后的反馈反思能够进一步促进微课的再设计与完善。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4.大胆探索和创新微课应用模式

微课作为一个新事物, 目前较为成功并取得一定影响的是可汗学院的教学模式, 但是这种教学模式肯定不会满足所有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因为, 一种模式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 也正是这种不完善, 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探索和实践的舞台, 探索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模式。在这种探索和实践过程中, 尤其要关注的两个方面是:微课的使用应该结合班级的学情和自己的教情;微课程如何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1) 微课的使用应该结合班级的学情和自己的教情

笔者在“制作微课中需要的注意的问题”中已经阐述了“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应以学生为中心”, 同样, 在微课的使用中也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对于学情的考虑主要体现在, 对于学生来说, 容易遗忘、难度较高的知识点是否可以使用微课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因为同一个知识点对于不同层次的学校、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其难度是不同的。而对教师自身教学风格的考虑就是教师需要结合自身的教学风格与特点, 适合用微课的时候就用微课, 不适合运用微课的时候就不用。因为对于不同的教师来说, 同一个知识点、同一个单元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是多样的, 只有运用最符合自己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才能够实现教育效益和质量的最大化。

(2) 微课程如何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微课程如何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体现在, 一线学科教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如何应用微课进行教学。如可以在课前的知识回顾阶段, 运用微课来回顾上一次、或上几次课所学知识的重点、核心概念, 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忆, 为课堂的后续学习做好铺垫;或者是将课堂教学内容录制成微课, 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学习, 把课堂作为答疑解惑与讨论的场所。当课程进行到课中时, 可以利用微课程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提炼, 梳理出课堂学习知识的核心概念。而当某次课堂教学处于尾声时, 可以制作交互式的微课程 (在该微课程中有核心概念的知识内容, 也有针对核心概念的少数但经典的练习) 实现巩固学习知识之目的[4]。

利用教学案例微课进行教育反思,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 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即由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作为一名教师,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其不可避免的话题, 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其不可回避的路径。不管是新教师还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 要想在教师专业成长上走得更快更远, 就需要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做出反思, 思考教育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或优点。因为, 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不能速成, 而且需要教师日积月累的积淀。

以短小精炼为主要特点的微课, 一出现就迅速赢得了广大教师的欢迎和热爱。之所以深受好评, 一方面是因为现代人的忙碌导致了时间的碎片化, 找不出更多的空余时间进行长时间的学习。碎片化的时间跟短小、精炼的微课程结合起来, 就像天作之合一样, 既满足了现代人的学习需求, 又不会挤占学习者太多的时间, 从而让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变得更加可能。而教师, 无疑是亟需解决这一学习需求的人群。另一方面, 微课能够帮助教师深入挖掘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根源, 思索问题的解决策略, 将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及其反思可视化。

如微课《在路边鼓掌的人》, 向我们尤其是教师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 不要也不应该把我们的孩子打造成一模一样的, 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培养孩子的个性特长比什么都重要。“妈妈, 我不想成为英雄, 我想成为路边鼓掌的人”, 这是孩子的心声, 是多么的纯真, 没有一丝世俗的杂念。而作为教师的我们, 我们真的倾听到了每个孩子心中的心声了吗?即使倾听到了孩子的心声, 我们能够做到尊重孩子的心声, 而不是一味地死盯着成绩不放吗?或许, 孩子的成绩真的很重要, 学科教学的成绩也很重要, 但至少, 这不应该是教育的全部或最终目的, 因为, 育人才是教育的核心。也许, 当我们学科教师认识到这一点时, 离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就更近了一步。

结语

微课还不是很完善, 也不成熟, 但是不完善和不成熟中蕴含着广阔的研究天地和可能, 作为学科教师, 只有扎根教育, 脚踏实地地开展研究与实践才能够促进微课的发展, 促进教师自己的专业发展。就如一个广告语中所说的:“我编织了梦想, 我谱写着未来, 我创造了希望, 这是属于我们的金色年华。”祝愿行走在微课路上的每位教师都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金色年华。

摘要:“微课风”来袭, 学科教师不应该拒绝这种新兴的教育趋势, 而是应该在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中深入了解微课, 结合自己的学情和教情大胆探索和创新微课的应用模式, 利用微课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并最终为微课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

关键词:微课,学科教师,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 (4) .

[2]岑健林, 胡铁生.微课:数字化教学资源新形式[J].教育信息技术, 2013 (4) .

[3]刘献君.论“以学生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 2012 (8) .

企业安全文化理念 篇5

一、安全文化概述

安全文化是安全科学领域一项新对策,是安全系统工程与现代安全管理相结合的一种新思路、新策略。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主要特点是人、物本质安全性和预防型对策,其中以“人”为主要管理对象,安全文化建设的好处就在于它解决的是“人的本质安全性”问题。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透过综合提升全体员工的安全观念、意识、思想、态度、知识、技能,到达全员在安全工作中的高度自觉和自律。透过解决这个问题,进而实现物的本质安全性和预防性对策的落实。

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包括企业安全理念、企业安全形象、企业安全管理、企业员工安全行为规范四个方面。安全文化建设应有一个整体的建设构想,避免流于片面化—只突出个别方面。个人认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一是要结合国家安全政策趋向与社会总体安全发展水平、结合企业自身当前安全文化的基础,在企业安全理念方面具有适当的超前性;二是要密切联系和借鉴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的经验,把它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能孤立于企业文化之外,违背企业文化总的理念、精神,同时要借鉴企业文化取得的成功经验,如借鉴企业CIS形象识别系统,规范和统一施工现场各类安全标志、标识、宣传栏、标语等资料和格式等;三是安全文化建设要在方式、方法上进行一些创新,要结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结合建立企业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在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上进行一些有益探索。

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样具有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等共性特点。在企业安全文化的推进方面,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环节问题:一是企业安全文化核心理念的构想与明确化;二是企业安全文化理念的宣贯;三是企业安全文化向相关方、向社会公众的充分展示,赢得认可。因此,实施安全文化方法首要需要树立一种大安全观,需要纠正对安全文化仅限于“安全无事故”、“加强安全管理”的片面性认识。

实施和推进企业安全文化方法,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难点,就是企业安全文化核心理念如何让全体员工认可,如何能让全体员工、协作单位全面参与并主动实践我们企业的安全文化理念,共同推进我们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二、安全文化建设的理念构想

企业推动安全文化建设,应在安全文化的4个方面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系统的内涵要求,这样安全文化建设方能有个推进的基础。如果企业的安全理念没有确立,那么安全文化建设就没有方向和目标,在具体工作中更加难以取得实际效果。

(一)企业安全理念(安全核心观念)

企业安全理念是安全文化的核心,是员工群体安全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企业安全观念文化,个人认为应包括以下四个基本观点,这四个观点能够作为安全观念的核心资料。

1)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观

安全第一,有两方面含义。一就是在生产管理组织过程中,务必始终把“安全与否”作为一切工作的前提思考资料,尤其是安全与其它方面有矛盾的时候,务必首先解决好安全问题;二就是在方案审查、现场工序验收以及单位和个人的奖罚评比评优等各方面,全面、切实落实“安全一票否决制”。

预防为主的含义,就是在可预料到的事故发生之前,就应当采取措施,消除各类危险因素。具体包括消除对策、防护对策、减弱对策三个层面。消除对策就是在设计阶段采取措施,消除危险的根源;防护对策就是在危险不能消除时,采取各种安全防护措施,使它不能造成伤害;减弱对策就是在危险不能被彻底消除和有效防护时,采取措施降低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2)树立“安全创造效益,安全维护企业生产力、安全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安全价值观(注:或倡导安全就是最大节约、事故就是最大浪费这种朴素的认识理念)

安全工作对于企业,主要功能在于维护企业生产力,为企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而稳定和谐的企业内部环境,对于企业来讲,这就是安全工作的效益性体现,也是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安全工作对于社会,主要体现的是企业社会道义职责和法律职责的履行,为社会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人文氛围,这是安全工作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效益性体现。

3)树立“以人为本、依法管理、全员参与、持续改善”安全方法观

以人为本:一是要以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为安全工作出发点;二是要以人为主要管理对象来开展工作,以人为管理工作的落脚点。

依法管理:企业须按照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行业安全标准来实施安全管理工作,健全安全职责体系、制度体系。

全员参与:一是完善和落实全员安全职责制,人人有责,并得到切实落实;二是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三是人人遵章守法,做好自我安全防护。

持续改善:以系统安全理论为指导,实施动态管理、系统管理,循序渐进,不断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

4)树立“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安全认识观,在安全工作上要时刻持续危机感和使命感。安全工作是没有具体成果体现的,尤其需要时刻持续危机感,不能有松懈的时候,要不断持续和增强安全生产忧患意识,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做到警钟长鸣、持续进步。

2、企业安全核心观念的具体内涵与要求,除了以上几个核心理念外,尚能够比较全面地概述为以下具体的内涵和要求: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依法治安;

爱人爱己、爱家爱企,全员参与、自觉自律;

消除隐患、拒绝违章,防微杜渐、持续改善;

关注健康、保护环境,礼貌生产、节约能源。

(二)、企业安全形象(安全物质文化)

1、安全形象“安全设施齐全、标志醒目规范、设备场所清洁、环境礼貌卫生”。

企业安全形象,是社会公众、企业相关方、本企业员工对企业在安全方面的综合性认知和感受,是安全文化的外在物质形象。建立优秀而有特色的企业安全外在形象,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资料。如,机械设备外观清洁、漆色完整鲜艳、机械防护设施齐全;工地安全网、安全栏杆等绑挂牢固、整齐、清洁;安全标志规范、齐全、挂设整齐;作业环境清有序等等,均为企业安全形象构成的物态要素。企业应保障必要的安全生产措施投入,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发奋实现人、物与环境的安全与协调,塑造有特色的优等企业安全视觉形象。

2、企业安全形象具体内涵与要求

1)工艺技术安全化、设备本质安全化。

指所采用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应贴合强制性规范、标准,实现工艺技术的本质安全化(完善、落实方案审批和执行);另外,透过实施机械设备现场检查准入制度,不断提高所投入使用的机械设备的本质化安全水平,确保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性能能够满足施工需要。

2)防护设施标准化、标志标识规范化。

指各种安全防护设施、措施贴合国家或行业的相关标准、规范规定,如临边防护、跨线桥施工防护、用电安全防护等要贴合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现场设置的安全警告、提醒标志规范,有相对统一的规格形式(部分警告标志务必贴合国家标准,如交通指示标志等),加强现场危险源的辨识、标识工作,做到辨识准确、标识完整规范。

3)作业环境整洁化、生活办公礼貌化。

一方面指施工作业环境和生活、办公环境的整洁有序;另一方面要注重节约能源,倡导节约、抵制浪费;三是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教育员工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上体现出我们企业安全文化的先进性。这一点更多体现的是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是把环境管理纳入进广义的安全工作中来。

三、企业安全管理(安全制度文化)

安全制度文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安全制度的建立要依法、健全;二是安全制度执行要职责到人、落实到底,党政工群共同监督。安全制度要能充分体现出企业安全文化的“先进性”,这个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标志资料就是制度健全、职责到人、整改彻底、有效激励(奖罚分明)。

企业安全制度须依据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来制订,凡法规有强制要求的资料,就应在企业安全规章制度里有所体现;同时,制度的建立应健全和闭合,比如有检查就务必有结果和整改,有整改务必有效果评价,有评价就应有奖罚,奖罚要公开并有记录,根据记录再应有阶段性的考核与评比,如此构成一个系统的工作循环,这就是制度的闭合性。另外,在安全制度的执行上,要完善安全职责制的制订和落实,将职责细化明确到人、各岗位,然后制订并实施考核制度,考核要与评先、入党、晋升、收入等全面挂钩。这样构成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

2、具体内涵与要求

安全职责明确化;安全目标具体化;

安全检查标准化;隐患整改五定化;定时刻、定措施、定人负责、定人跟踪、定奖罚)

安全学习经常化;安全宣传多样化;

安全监督群众化;奖罚评比公开化。

三、员工安全规范(安全行为文化)

1、员工安全行为规范(安全行为文化)

遵守安全法规、执行安全标准、履行安全职责、遵守安全规程

(或:遵章守法,反对三违,自我管理,让安全成为习惯)

这是针对企业三个不一样层次的员工来表述的:对企业“安全管理三类人员”来讲,应牢固树立“依法治安”的安全观念,即按安全法律、法规的要求来进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做到企业安全管理不违法;对各级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来讲,应牢固树立“执行安全技术标准、规程和履行安全职责”的观念,即按国家、行业安全标准与施工规范、规程来组织施工,做到生产施工不违反各类施工规范和安全标准,工作中不违章指挥切实履行个人岗位的安全职责;对作业层工人,应牢固树立“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观念,既按工种和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工作中不违章作业。

每个员工都应自觉遵守安全法律法规和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在工作中自律自己的行为,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不违反劳动纪律;同时,在日常工作中要结合工作,发奋学习安全技术知识,掌握安全技能,透过自我管理,逐渐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2、具体内涵与要求

落实安全法规条例(安全三类人员)

执行国家、行业安全标准(技术管理人员)

履行安全管理职责(职能岗位人员)

学习安全技术知识(偏重现场管理人员、作业人员)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作业人员)

四、安全文化具体实施的对策

1、实施安全文化的前提,首先企业层面应有一个明确的安全理念,它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理念核心。它必须程度上代表的是企业对外部社会和公众的安全承诺,不是简单的安全口号所能概括。因此,以正确的安全方针观、安全价值(思想)观、安全认识观、安全方法观来组成一个完整的企业安全理念,并广泛发动宣传十分必要。发动宣传的重点在基层项目部,要结合日常安全教育、交底和利用宣传栏、板报等,向全体工程参建人员,括业主、监理、协作单位员工宣扬我们企业的安全理念。

2、重视企业外在的安全形象建设。现场安全标志务必规范、设备外观持续清洁(如旧设备的外表重新刷漆)、作业场所平整卫生、物料和机具放置整齐有序,安全网、安全栏杆、脚手架等贴合规范标准、作业场地无剩余物料、场地排水畅通(设沉淀池)等,透过在具体工作上的规范化,来逐步树立我们优良的企业安全形象。

五、关于具体推进安全文化的推荐及设想

1、实施安全文化,应确保必要的资金。如各类安全宣传与教育、开展安全活动等,应有必要的资金保证。如用于考试奖励、座谈会、设备外观及场所的美化、安全形象宣传、制作安全文化卡片等。

2、推荐编印安全常识和安全文化读本、安全文化理念读本或卡片、安全法规常识读本等,资料以实用为主。发到每名基层作业工人。

3、用心开展以掌握安全知识和提高安全意识为主题的安全活动,广泛发动工人参与。安全知识游圆、安全知识竞赛、岗位安全技术比武、安全合理化推荐(采用有奖)、危险源有奖辨识等,创新形式,调动工人参与用心性。如以“岗位安全技术比武”举例,电焊工比武能够让几个人同时各焊一段焊缝,由监理或项目总工、安全主任一齐做评委,根据操作过程的安全性和最终质量状况等现场评出名次,简单易行但收效很好,电工比武也能够参考类似方法。以上仅为一例。

4、开展安全先进评比活动,能够结合劳动竞赛展开,或单独展开。

5、利用企业内部刊物,每期保留必须版面,宣传安全文化、安全知识等。较大工地也能够办项目部内部交流小报(有尝采用工人稿件)。

6、开展违章者学习班教育形式、每周(月)将工地检查发现的违章人员进行集中教育一次,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开工之初就应每周,之后能够每月或不定期进行。透过这类活动,能够掌握工地的“危险人群”,便于发现屡教不改的个性顽劣人员,予以勒令退场。

教师的教育理念 篇6

知识不足以改变命运

2009年11月26日,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杨元元自杀身亡。25日中午,她曾对母亲说:“都说知识改变命运,我学了那么多知识,也没见有什么改变?”这可称之为“杨元元之问”。教师应该传授一些什么样的知识才能改变学生的命运,让像杨元元一样的人避免走向自杀的惨烈之途。其实,知识不足以改变我们的命运,知识只是改变命运的基础,只有素质才能最终改变我们的命运。

人们往往以为知识就是“书本上的文字与符号”,是记载在各类教科书上的东西。于是,知识的学习成了对书本的阅读与记忆——先“认”,后“习”,再“背”,最后则为“考”。把教育与读书划等号,读书与考试划等号,高分与成才划等号,教育沦为与考试有关的知识灌输。据《中国状元职场状况调查》披露,从1977年到2006年30年中的全国各省高考状元,没有一个在政界、商界和学术界脱颖而出,这些校园里的“杰出人才”踏入社会后便全军覆没,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知识”者,是由“知”与“识”二者构成。“知”是知道、知晓之意,相当于现在人们理解的“知识”。而“识”通“智”,是指有智慧、有见识的人,既通晓天地之道,亦深明人世之理;既满腹经纶,又有深刻而有见地的新见。所以,知识的学习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全面的知识与人格素养的培育,绝非仅仅是在学校和课堂中读书、课后复习、考试做题得高分而已。知识的学习强调的是人们在学习了许多前人创造的知识之后,涵育成智慧,产生创新性的见解,并且由自然之理的认识达到对做人做事之理的体会和运用。现代社会的教育对学生们“知”的学习抓得很紧,也很有成效,但对学生们“识”的培养往往却不够重视,导致许多青少年有“知识”而少“见识”,可以得高分、入重点大学,却不会做人也不会做事。

其次,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文”通“纹”,是人为之为的意思,知识本身也就是一种“文”;而“化”则是“人文化成”之意,是用人类文明的成果教化、涵养人们的性情,使之有教养、高贵得体、谈吐文雅、懂礼貌,这便是人们的综合素养问题。现实社会中有许多人,他们知道得很多,在知识的水平上可谓是满腹经纶,但却没有“文”之“化”,表现为谈吐粗俗,没有风度。

再次,有“知识”并不等于有“素质”。“素质”这个词最早的意思是人们天生具备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品质,如智力水平、反应能力、兴趣、注意力、敏捷度等。但现代的“素质”一词,其意义已经有所发展和变化,不仅包括人们先天的那些品性,更包括在这些先天品性的基础上,人们经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所形成的那些品质,如德性、文化素养、审美能力、交往能力、表现能力、处理事物的能力,甚至一个人的体能亦被认为是其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在21世纪的人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21世纪是开放的时代,要求人们具备较强的人际社会交往能力;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时代,要求人们具备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和能力;21世纪是充满生机的时代,要求人们具备发展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

只有把知识转化为“文化”与“素养”,并涵育出较高的“品德”,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只有每个人的素质都提高了,我们国家的国民素质在总体上才能提高,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世纪腾飞。

感恩教育不能强迫

在某省举行的“圆梦行动”资助金发放仪式上,100名受助学生除每人收到5000元资助金外,还同时收到了一份《受助通知单》。该省希望工程办公室向受助学生强调,为让捐款人知道自己的捐款确实发给了贫困学生,受助学生必须给捐款人回信,并定期向捐款人汇报学习情况。如果不回信,不寄回执单,将取消该学生的受助资格。

人们指责一些接受捐助的大学生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回报。其实,我们的捐助者和旁观者何曾设身处地地为接受捐助的大学生考虑过?不排除少数学生有品质问题,但大部分贫困学生心理上是极度自尊而又极度自卑的,他们的内心是知道感激的,也想回报社会的关爱。但是,他们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们在接受别人的施舍,不想让同学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他们在接受捐助的时候,内心又是何等痛苦!

当某些人的援助成为施舍与恩典时,我们的教育者以感恩的名义,制造出了一副锬住孩子灵魂的枷锁,把“感恩教育”变成了“还债教育”,让孩子一生背负上了沉重的道德包袱,这怎能不使人痛心呢?更让我们痛心的是,那感恩的绳索不知还在多少稚嫩的灵魂上套牢!

当然,笔者绝不是说受助学生不应该感恩,只是觉得感恩应当是自然地从心底进发出的真情,而不是应付式、虚伪式的,更不是强迫性的感恩。西塞罗曾说过:“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深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

在此,笔者愿与大家分享一个令人感到温馨的小故事:

纽约的冬天十分寒冷,几尺厚的积雪使很多机构和商家不得不暂时歇业。可是公立小学却依旧照常开课。陈太太像许多家长一样对校方的这种做法很不理解,她打电话给学校提出停课的建议。校方的答复令陈太太感动良久:“正如您所知,纽约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不少穷人家庭冬天甚至用不起暖气,接送那些小孩到学校上学,他们不仅能享受一整天的温暖,还能在学校里享受到免费的营养午餐!”感动之余。陈太太还是有疑问:“为什么不在有暴风雪时,让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们待在温暖的家里,只接送那些贫穷人家的小孩去学校呢?”这一次,校方的回答令陈太太终身难忘——“施恩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保持人的尊严。我们不能在帮助那些贫穷孩子的同时,却践踏了他们的自尊”。

差异教育要淡化差异

近年来,随着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凸显,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所谓留守儿童通常指那些生活在农村,因父母外出务工而与祖辈或其他代养人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农村班,顾名思义是在农村的班级。然而在一些城市,特别是在一些城镇中,农村班、留守儿童作为一种特殊的现象出现了。据报道,在贵州打工的张某,被告知自己的孩子被某中学分到了农村班,联想到家里的农村户籍和自己的农民工身份,她怀疑孩子受到了学校的歧视。但从学校她却得到这样的解释:“农村班”是学校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新举措。

留守儿童在农村班的划分中凸显了出来,这条线不仅把学生划分出了儿童的留守与非留守,也划分出了城市与乡村。表面上看,区分出留守儿童,是为了更多地关爱留守儿童,而实际收到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在一些中小诚镇学校,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原本就存在一定的心理落差,一旦将部分学生划进农村班,无形中会加大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的心理隔阂,也可能会对部分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的影响。在这种有失和谐的关系中,一方是出于好心,另一方却不愿接受,其最终效果不会理想。孩子在农村班里即使受到一定的帮助,对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要远大于帮助。

在教育心理学中,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试验对留守儿童问题给予了最好的回答:教师的正向期待与关注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同样,如果把留守儿童标签化为问题儿童,对留守儿童不但不是正向期待,反而强化了留守儿童的诸多问题,势必将留守儿童引向问题儿童的行列,阻碍留守儿童原本可以正常化的发展。

留守儿童的父母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政府部门在实施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应该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帮助,采取措施向留守儿童群体实施倾斜,充分考虑到农村儿童生活和发展的现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改善农村儿童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淡化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将留守儿童常态化,淡化差异,追求全体儿童的人格平等。在平等的基础上,对留守儿童给予切实有效的帮助,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关心呵护、教育中的正向期待、积极评价等,并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沟通与交流,及时针对留守儿童出现的实际问题提供帮助,而不是先入为主地把留守儿童从学生群体中划分出来,对留守儿童实施救助或施舍。

浅谈中日教育理念 篇7

至此, 我们明确看到了日本教育与中国的教育有着截然不同的部分, 我们不能明确区分说到底哪一种更好,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看, 中国的教育的确有着应该向日本教育学习的方面。那么, 中日教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呢?很简单。中国的教育有着相当强烈的功力、名利色彩, 而日本的教育则更强调人的素质提高, 他们只是强调教育的普及性, 不因受教育者的身份地位差异而有别, 更没有从中选拔的意思。从中国古往今来的选拔体系来看, “出人头地”不外乎成为了学习的主要目的, 似乎如果做不到“出类拔萃”这一程度, 就很难在社会中生存下来, 而现如今这一潜在的要求, 似乎也成为了大多数企业挑选人才的一个标准。相反, 日本学校的教育, 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 培养学生自我思考, 独立判断能力的一个教育体系, 因此, 学校的教育非常重视学生对人生价值、道德价值的体验。所以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中, 很多都涉及到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独立完成的部分, 除了“料理教室”、“家庭课”这些需要学生亲自操作的实际课程之外, 还有“修学旅行”、“社团活动”等等与社会、与自然接触的体验课程, 在对这些课程的体验过程中, 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加强, 无形中让学生体会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对“主动性”这一概念也会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很多的日本学校都把“重视人类自身精神, 称重生命, 树立对生命的敬畏之念”这一要求作为了贯穿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之一, 重视孩子身体素质培养, 寒冷冬天也是短T恤和短裤, 鼓励孩子多锻炼;重视培养孩子吃苦耐劳和自立能力, 从小做家务, 做饭, 买东西, 上学放学家长从不接送, 不定时的“远足”锻炼课程;念大学, 靠自己的双手来打工赚取生活费生活费;重视培养孩子的国家集体观念;重视引导孩子团结合作……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 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自然不断的丰富, 在很多的实际操作过程中, 能不断了解实际的社会, 也在这一过程中渐渐学会如何去思考, 如何处理一些事情, 也就真正实现了素质的提高。

再来看看中国的传统式教育。在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下, 很多学校也渐渐的开始提倡注重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培养实际应用人才, 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高材生”、“尖子生”。这一点在如今中国的教育体系上还是有所体现的, 比如, 在国内的大小入学考试中, 听力部分和实际操作部分的比例有了很明显的增大, 这就要求学生具有更强的自主创作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表明整个教育体系已经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然而实际上究竟改革了多少, 确实很难界定。打着“提倡实际运用能力提高”“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有着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新型人才”这样的口号, 但却仍然把考试当作衡量学生优劣标准的学校仍然占据了主体地位, 毕竟, “应试教育”在中国已经切切实实扎下根, 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改变的。为了应试, “私塾”这一类的补习课程也成了中国父母的首选, 孩子们在私塾里边除了私塾先生的“填鸭子教学”之外, 就是题海战术。也正因为如此, 有的家长, 为了孩子的学习, 甚至不惜辞掉工作, 把全部心血都用在了孩子的教育上, 家庭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孩子进行, “家里有应考生”这一理由, 似乎成为了可以推掉一切社会交往的强大借口, 但事实上, 这样的“牺牲”, 对孩子真的就好么?在我们的教育里, 为了挤入名校, 似乎一切的牺牲都变得微不足道, 但效果有的却微乎其微。中国的教育, 已经明显地呈现出幼儿教育小学化, 小学教育中学化, 中学教育大学化的特点, 超量灌输知识, 不但极大地挫伤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望, 让孩子成为机械的学习工具, 也抑制了孩子自我发散、自我创作思维的培养, 甚至会摧残孩子进入大学后的发展潜力。

然而大多数的日本家庭决不会认为家庭中只有孩子考试这么一件事, 也不会因为家有考生, 家中的考生就变成了上帝, 更不会打乱日常的生活方式。虽然日本和中国一样, 也有看重文凭的传统, 但在现在的日本却没有出现像我们国内那样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象。为什么呢?日本社会中, 大多数人只要肯付出劳动, 就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得有声有色。而事实上, 有很多的建设岗位在中国同样也短缺, , 可目前, 在我们中国人眼里, 这些职业却是让人不耻的。家长们竭尽全力培养出的大学生, 如果做这样没“水平”的工作, 那为了光宗耀祖而所作的一切努力和牺牲岂不白费?如此说来, 家长们又如何能够做到不为考生倾注一切呢?

文化教育理念 篇8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

教育是人的活动, 素质教育要求转变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手段, 需要新型的师生关系与之相适应。为此, 要改变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的状况, 争取主动学习的机会, 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

二、实行教学民主, 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有一个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 就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 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要以认真的态度倾听学生的意见。

三、提倡探究学习, 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

素质教育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与被动的重复性学习相比, 主动学习含有明显的创造成分, 使学生经历独立发现、独立探究的过程, 形成个人独特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格。

四、改革评估制度, 减轻压力

通过改革升学、考试以及评估制度, 逐步淡化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升学意识和分数观念, 建立多元化的评定标准,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文化教育理念 篇9

“柔性教育”模式要求教育者采用激励、引导、暗示等非刚性的工作方式,在大学生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把组织意志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动,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积极性,使其自觉地接受外部规范化的约束管理。其显著特征是凭借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学生自律的理念,从内心深处激发每个学生的内在潜力、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它更多地强调人的内在约束和内在承受,这与现代教育理念中“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不谋而合。

一、“柔性教育”的概念及内涵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政府教育部门和一些大学的管理者开始关注和探索适应信息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大学教育发展的新思路,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大学教育理念———“柔性教育”。所谓“柔性教育”,是指以满足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客观要求和培养学生未来适应能力为宗旨的,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可组合性、可选择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教育。“柔性教育”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其显著特征在于它强调向学生传授“可转移性技能”,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应对能力[1]。具体而言,它注重对人能力的培养、潜能的开发和教育效率的提高,强调学生的“首创意识、动机、进取精神、解题技能和其他个人素质的开发”,并鼓励共同学习,促进自力更生,培养学生应对世界变化发展的能力。

在教育实践上,“柔性教育”就是要采取弹性、灵活的教育方式,树立因材施教、个性培养的教学思想,营造学生发展个性和施展才华的环境和氛围,对学生实施“能力教育”。这种“能力教育”要求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向学生传授可转移性技能,教学的结果侧重于学生在可转移性技能课程后能做出什么。显然,这种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数理能力、交际能力、团队工作能力、适应力和自我驱动、自我管理能力,为今后的就业及创业作准备[2]。

二、“柔性教育”的特征

(一)感情性

从人性的角度看,人的行为不能完全按“理性”的方式活动,各种心理、社会需要往往成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感情正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一种心理体验。而教育工作又是主要针对人的工作,“柔性教育”正是通过发挥感情的凝聚功能,通过关心、爱护、尊重大学生,使他们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选择者,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

(二)差异性

学生因为心理品质、成长环境、社会经验、性格特征等的不同,必然呈现显著的个体差异性,作为施教者,则应尊重受教者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因时施教”。“柔性教育”就是既要考虑学生思想、心理动态变化发展的需求,又要考虑不同学生性格特点、文化素质、道德水准的差异,在施教时避免千篇一律,使教育程式化、模式化。

(三)过程性

众所周知,人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等因素相互作用、辩证发展的过程,它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社会意识到个人意识,从而推动个人行为的过程。因此,“柔性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内化的过程。

三、实施“柔性教育”的管理途径分析

(一)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展现教师在施教过程中的人格魅力

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变,因此,教育者必须要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教育观、人才观。

在教学上,空洞的形式主义说教已完全不能为学生所认可,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继承、学习、运用、探索和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在施教过程中努力营造宽松适度的课堂氛围,尽可能使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方法,展现教师在施教过程中的人格魅力,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使学生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让学生能发自内心地产生对学习的需要和热情。

与此同时,教育者要转变“权力至上”的观念,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尊重他们的想法,让学生没有顾虑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失时机地用语言和行动褒奖任何一个有追求进步行为和意愿的学生,并予以引导和保护。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只有有了新的教育理念和平等的意识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教育目的[3]。

(二)人性解放、情感管理,鼓励学生在平等中张扬个性

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其社会责任感渐趋形成,对周边发生的事情总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欲望,但由于应试教育过于呆板,大部分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少,对于大学生来说甚至课后“没有问题”,是不是学生真的没有问题呢?笔者认为“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这就是现代学生心理压抑的表现,这种压抑感源自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潜意识心态中的不平等、模糊的教育思想形态。

要转变这种不平等、模糊的教育思想形态,必须更加注重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淡化学生的消极情感。了解和关注他们的心理需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培养其健全人格;尊重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在适当场合中张扬个性,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朝气、宽松自主的思维空间和生活环境,使他们在没有思想禁锢中无拘无束地探索、创新。只有对学生有足够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师生之间才能产生心灵的共鸣和情感的交流,共同营造出一个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和成长空间,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培养学生参与管理与决策的能力

“柔性教育”是相对于“刚性教育”而言的,在传统的“刚性教育”中,教师与学生是绝对的管理与被管理的角色,大学习惯于依靠管理人员和教师解决问题,让学校管理人员掌握一切,却把那些被服务对象学生的主动性忘在脑后,结果造成学生信心和能力的严重缺失,并导致他们对学校的严重依赖以及碰到任何问题都只会产生不满情绪,久之就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而“柔性教育”则更加注重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协作,培养学生参与学校、班级管理与决策的能力,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各项管理。

例如,厦门理工学院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率先引入了听证机制,通过听证会的形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校事务的管理中去。“双方在一种对等的地位上互相听取意见,学生在被尊重中走向了成熟”[4]。无独有偶,安徽大学也通过公开竞选的形式,选拔优秀学生作为校长助理,参与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事务中。

四、高等教育背景下的“柔性教育”模式探索

当前高等教育的瓶颈在于专业、课程的设置与时代的需求相脱节,培养的毕业生缺乏实践能力,缺乏创新精神,更缺乏创业的魄力。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对症下药,笔者认为“柔性教育”模式可以为当前的高等教育提供一些可行、积极的借鉴意义。

首先,要改变现在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计专业教学计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观情况不断变化,这些变化影响教学无法按照原定的计划进行,课程可能要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作出调整。因此,教学内容除了要根据市场变化外,还要适时增加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另外,随着市场环境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高等教育的专业目标也必须随之变化,教学计划必须考虑到各种变数的影响,具备足够的柔性与弹性。

其次,除了按照市场需要的调节外,还应依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灵活地组织教育教学,实行以学分制为主体的教学管理制度,通过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并鼓励其选修感兴趣的第二专业。这种弹性化设计容易实现教学计划的调整,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真正做到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发展。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主要思路就是将各学科的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再将各个知识点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组合成相对独立的单元,然后按必修课、选修课加以组合,构成模块,由不同模块的有机结合形成课程体系[5]。

最后,必须尽量保持各专业课程设置的最优化,保持其科学性、职业性、先进性、预见性,保证各学科知识的有机联系,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为学生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夯实基础。要未雨绸缪,针对当前市场需要,积极开设一些新专业;要依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需要设置各门课程及教学内容,应本着“必需、够用、实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决删除不必要的科目和内容,使各门课程的设置、内容与培养目标相一致,与时代的进步相适应。

摘要: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对当代大学生的生存能力及心理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对中国高等教育理念及人才培养模式也提出了相应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柔性教育”(flexible education)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培养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能力为目的,积极探索此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校管理途径及教育模式,从而实现教育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以人为本,柔性教育,管理途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梁文明,訚金童.论美国柔性教育对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3).

[2]蒋智勇.Second Life——柔性教育的新舞台[J].中华建设科技,2010,(5).

[3]张会清.浅析中职思想政治课中的“柔性教育”[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0,(2).

[4]马跃华.从“刚性规章”走向“柔性教育”——厦门理工学院探索学生管理“听证会”见闻[N].光明日报,2006-06-23.

试论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教育理念 篇10

一、创新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理念

高职教育以学生为主体, 重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岗位拓展能力。因此, 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将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教育为特点的模式, 高职教育必须树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等三大高职教育理念, 形成独特的信息社会下的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实践能力强,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二、高职院校创新性人才培养因素

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性人才培养具有客观的规律;从高职院校的角色和地位来看, 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明显的职业性特征;这些规律和特征形成于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里, 体现在高职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实践体系、教学方法和管理制度之中。

(一) 高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

现代职业教育课程论在创造性教育方面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从职业教育的角度看, 面对知识的激增, 必须凝练职业教育内容, 建立为就业岗位服务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块的结构;为促进知识的形成, 必须强化实践教学体系, 将理论教学和实践行为相结合。从教学方法的角度看, 应该让学生掌握知识研究中的方法和过程, 使学生体验作为提高“岗位能力”的学习;这样, 学习过程就成了在教师指导下的具有严格实践性的创造性活动。从教学管理的角度看,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并将教学活动的组织运行固化在管理制度和体制之中。因此, 抓住服务于就业岗位的专业与专业群、职业技能的模块化教学、实践教学体系、管理制度等四个要素, 是进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关键。

(二) 定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从现象上看, 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主要以就业为目的。因此, 在高职教育阶段将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并具备职业能力。这一现象具有内在的合理性, 教育以其多元智能的人才观, 确定了具有不同智能类型和不同智能结构的人, 对知识的掌握具有不同的指向性, 高职学生在智能类型上主要倾向于形象思维者, 则可以成长为技术型、技能型、记忆型的专家, 在技术应用和推广方面有其发展和创新的空间。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具有明确的职业性, 较之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 培养目的前移, 转而从学科型教学到岗位职业性教学, 解决职业性能力中, “是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因而, 人才培养具有强烈的目的性, 是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教育观, 人才的创新点在于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三) 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教师

高职教师要具有“双师素质”, 也就是要培养双师型教师, 推广双师导教。高职院校职业技术课教师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部分来自于校内, 主要从事职业基础课教学, 主要讲授高职教育必备的理论知识, 也就是初步解决“是什么”问题, 这是职业教育高等性问题, 高职学生必备一定理论知识储备, 形成职业能力发展后劲, 即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问题。更主要的职业技能教师是来源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具有教师素质的技艺型人才, 他们身处生产实践的第一线, 掌握着一线的需求, 和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这些来自一线教师的教学具有岗位针对性, 同时也具备岗位需求性, 对高职教育的职业性有很大的引导作用, 同时对岗位技术问题的引入、研究和解决, 具有技术创新性, 这对于学生来说, 在学习中解决了生产岗位上实际问题, 有一定行为导向的教学作用。摆脱了传统教学对学生思维束缚。可见双师教学, 关键在于建立双师导教, 让来自一线的教师从事高职教育, 实施校企联动, 产学合作。

(四) 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教育的国际化

为了培养知识、素质、能力更适应于产业升级和国际竞争的专门人才, 高职院校要适时地进行培养目标调整和人才规格定位。面向国际社会, 使专业建设国际化, 专业建设中, 加强同行业、企业乃至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密切联系, 以信息化带动专业建设现代化, 以国际化促进专业建设标准化,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达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高职教育课程国际化要以技术教育为中心, 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 这样才能把国际化教育落到实处。以技术应用课程为主导是职业技术教育国际化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也是职业技术教育国际化的基础, 要通过信息化技术吸收引进国际先进职业教育课程, 促进教学内容国际化, 引进先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 使我国高职教育管理与国际接轨, 做到教学管理国际化,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管理效率。坚持双证书制度, 促进就业, 职业资格证书国际化。通过国际化的竞争, 使我国高职教育直接融入国际市场职业教育, 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 创新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一) 专业建设要适应市场经济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要坚持职业性原则, 应具有职业定向功能、生计主导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专业是社会分工、职业归并和价值认可的产物, 可见专业是社会职业岗位需求发展的产物, 将社会职业衍生的职业群 (岗位群) 向教育职业 (专业) 转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专业建设, 基于培养目标既要满足社会需求又要满足个人需求。因此, 专业建设是一种市场主宰的需求驱动模式。

专业建设注重打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构建专业大平台, 做到宽专业、窄方向, 以市场需求的就业岗位设置专业群, 实施相近专业的有机耦合, 扩大学生的专业面以适应日趋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需求, 宽厚的专业基础, 使得学生适应性和创造性在就业实践中不断增强。如以营销员、销售员、推销员等经贸类就业岗位, 设置经济贸易类专业群 (含市场营销、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 大平台, 构建相同基础课和职业基础课, 学生根据将来可能的就业岗位, 进行专业职业技能课程学习, 强化职业技能。

(二) 核心课程设计以职业能力为导向

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建立要从职业能力需求分析-确定职业素质-确定知识体系-知识领域-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建立工作过程的课程观, 职业教育的核心课程是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课程, 其围绕典型的职业活动, 按其自然形成的技能序列——工作过程进行职业技能训练, 并针对性地组织相关专业知识的传授, 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活动获得职业经验的过程, 促进其职业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在获得核心职业能力过程中取得。模块化的职业核心课程体系, 就是对传统的学科型课程的改造,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 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整合, 按职业分析、工作分析和任务分析基础上得到技能或能力模块, 在进行教学分析得到教学模块 (教学单元) , 然后将教学模块按一定原则, 主要是按照职业需求的原则与教育规律的原则进行组合和叠加形成课程。

(三)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高职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关键在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 包括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培养过程的创新。从职业技术教育的视角出发, 把学生的创新性教学规划到职业技术的掌握、运用、推广、创新上,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强化学生职业实践教育和工作过程实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增加学生个性发展机遇, 使之自由发展、全面发展, 不断提高学生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摘要:针对“抓职教就是谋发展”的最新职业教育理念, 高职教育任重而道远, 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的专业人才是我们每一个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教育终身化,教育国际化,教育人文化,教育产业化,高职教育

参考文献

[1]周宇, 王国红, 徐铁峰.地方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1) .

[2]毕雪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国际比较[J].中国大学教学, 2008, (8) .

[3]陈新民.完善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 2009, (1) .

[4]曾冬梅, 黄国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略[J].教育与现代化, 2002, (2) .

[5]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胜利而奋斗》报告.

[6]温家宝总理视察时的讲话.

在化学教育中贯彻绿色教育理念 篇11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理念;绿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288-01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高和环境问题的恶化,绿色化学理念也逐步深入到初中化学教育中,成为人们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途径。面对绿色化学新理念、新要求,如何结合当前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把绿色化学理念贯穿于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化学教学中贯彻绿色教育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绿色化学理念是以环境的保护为基础的,在化学生产的过程中利用科学技术将化学危害降到最低,一方面是降低对污染物质的使用,另一方面是降低产物的污染程度。绿色化学对人类社会生活的作用显而易见,如保护臭氧层、保护水土资源、防止温室效应及大气污染等等。我国将绿色化学理念运用到初中化学教材中,虽然应用的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但是其取得的效果是非常可观的,绿色化学理念的应用是初中化学教材发展的现代趋势,提高学生对绿色化学理念的认知,将绿色化学的理念充分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教师有必要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述绿色化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正确认识环境污染对社会生活的危害。教师要使化学课堂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对绿色化学的兴趣。教师要渗透绿色化学的意义,让学生在参与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绿色化学知识,促进学生将环境保护作为自身的责任。因此绿色化学理念在初中化学教育中的应用是化学教育发展的目标。

二、在化学课堂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为促进绿色化学理念在初中化学教育中的应用,最基础的保障是构建合理的绿色化学理念,即是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到课堂中。化学老师应积极的做好绿色化学知识的备课,结合现代初中化学课堂知识、社会环境问题以及环保经济效益等因素,充分发展绿色化学理念的指导作用,实现绿色化学理念与初中化学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形成绿色化学理念的意识。初中化学知识的教育是层面性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有一个思想上的了解和意识上的接受,其并没有涉及到深化的内容,所以化学老师在进行化学知识讲解时,可将绿色化学知识充分的体现出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例如化学老师在进行二氧化碳知识讲解时,可为学生讲解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形成严重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为学生讲解全球变暖的后果,同时分析二氧化碳过量排放的原因,促使学生思想上将化学、环境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有效发挥绿色化学理念在化学知识中的应用。化学教师在进行知识点传授时,针对可进行绿色化学理念渗透的知识点着重讲解,一方面保障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正确理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对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视度。

三、在化学实验中践行绿色化学理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化学实验往往存在“三废”的问题,面对绿色化学的新理念,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减少”三废”对环境的影响和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要注重化学实验操作的规范化,化学实验操作有非常严格的标准,如药品的称量、试剂的取用、三废的处理等等,各个操作步骤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来进行,这样就不会造成药品、能源的浪费,污染环境,同时避免发生比较严重的实验事故。化学实验药品无害化,进行化学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更直观地将一些实验现象或实验原理展示给学生,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索科学、获取知识的兴趣。进行实验时,尽可能选择一些对环境友好的原料、催化剂等;“三废”处理标准化,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将各种废液、废渣按照处理方法不同,分门别类倒入各自的回收容器内,然后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中和、分解、吸收、燃烧、回收循环利用等对其进行处理;计算机辅助模拟高危实验,个别化学实验在操作过程中涉及到的有毒有害物质比较多,危险系数比较大,造成污染比较大,又给师生身体安全及健康带来极大危害的实验,与绿色化学的目标和原则相违背,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计算机模拟对实验原理、实验设备、工艺流程进行模拟,使学生在仿真操作过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实验,又减少了“三废”污染。

四、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学习绿色化学

有趣的课外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绿色化学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更好地吸收所学知识。组织课外活动的形式有很多种。可以与附近的化工企业进行沟通,带领学生观察化工企业对废气、废液、废渣等的处理方式,让学生亲自进行指标测试试验,通过对水质、雨水的pH值、空气污染等指标的检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社会的危害。还可以给学生布置课题,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通过网络、查资料、调查问卷等方式对绿色化学进行调查,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让学生就自己的调查结果互相交流、互相评价。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宣传绿色化学知识,为学生讲解绿色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近年来利用绿色化学技术在降低环境污染中取得的成就,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进一步加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总之,绿色化学是未来化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人类生存、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保证,在初中化学教育中引入绿色化学的理念,让学生了解和关注身边远至国内外的环境热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他们树立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责任感,使其有能力去发展对环境更友好的化学,从而为绿色化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周  娟,卢伟.中学化学实验中渗透环保教育[J].科学教育.2005 11(5)

浅谈大学文化与教育管理理念 篇12

1. 内在含义。

我们建设大学文化, 首先, 必须认识清楚什么是“大学文化”。我们所说的“大学文化”是指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 被大多数的教职工理解, 被学生所接受、所遵循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它不仅反映出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方针、专业特色和独特的精神、学术氛围, 更反映出大学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等隐形因素。不管是优秀的大学文化还是劣性的大学文化, 他的存在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学文化的第一层次是人的价值观, 第二层次是科学的思维, 第三层次是人文精神, 第四层次是文化的载体, 即精神风尚、制度规章、实物建造、群体活动等等。概括起来说, 大学文化是由大学精神、文化理念、文化模式、文化载体构成的大学文化体系。

2. 内在属性。

大学文化的内在属性本质上是一种组织文化, 它既是由大学师生共同创造的文化, 也是大学师生共同享有的文化。对外它表现为大学的生命力、创造力和竞争力, 反映的是大学的教育理念、价值取向、精神氛围和校风校貌;对内它表现为大学的凝聚力、感召力和认同感, 表现为师生的思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原则和交往方式。因此, 先进的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最为宝贵的财富和资源, 是推动大学进步、教师发展、学生成才的最有力的精神动力。因此, 大学文化建设务必要弘扬大爱精神, 全力营造宽容、宽松和关心、爱护的文化氛围, 使全体师生在“文化享有”上各得其利, 在“文化创造”上各尽其能;使大学文化的建设实践过程与师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有机统一起来, 真正用“爱心”去精心培育大学的生命力、感召力、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

二、对教育管理理念的认识

1. 含义。

教育理念是指教育者对于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点, 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教育价值取向与追求, 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连续性、指向性的教育认识和理想的观念体系, 同时也是学校历史积累和理性思维的结晶。学校的历程与现实是一种实然状态, 教育理念是一种应然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讲, 学校管理就是不断从实然状态走向应然状态的历程。

2.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把人本管理提炼为三句话: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它精辟地表达出人本管理的本质———人本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最重要的资源, 以促进人自身完善与发展为根本目的, 强调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辨证统一原则的管理理念。它意味着大学一切管理活动都围绕如何识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而展开的, 人是大学最核心的资源和竞争力的源泉, 而大学的其他资源 (如资金、技术、设备等) 都应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人”这一核心资源、如何服务于人而展开。

3. 法制观念。

法制观念是大学文化与大学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略, 管理工作应当是依法治理的重点。《高等教育法》是高等院校管理者依法治校的具体依据, 这部法律在总结我国高校管理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 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把学校的管理体制确定下来。实行依法治校, 从本质上讲也是“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必然要求。大学管理者应确立依法治校的办学思路和治校方针, 把国家的法律、法规作为管理学校的依据, 规范管理制度和办学行为, 对学校各项事务进行依法管理, 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校园管理环境。

4. 服务观念、服务意识。

在现代社会,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职责与角色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被管理者角度讲, 其主要职责已从先前被动地接受任务 (以及为完成任务而必需的资源) 转变为主动获取资源、信息, 并在不断的知识积累和个性化的创造中实现组织目的和自身价值。这就要求管理者转变观念, 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确定大学发展方向和科学决策, 并为被管理者 (大学员工) 不断提供完成工作所需的信息、资源等服务, 而不是给他们施加太多的控制和管束。因此, 服务观念在现代大学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5. 团队的创新理念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我们这个强调大学文化的大学里, 教职工和学生的团队创新意识及团队合作意识尤为重要, 也形成了一个大学的特定的一种大学文化形式, 是自身大学文化风格的一种体现。在大学内部, 既有群体之分, 又有学科专业门类之别, 更有同一学科内部甚至门派之争, 而大学目标的实现又必须以认识统一和步调一致为前提。因此, 在大学管理中, 必须强调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理想与目标, 在此前提下, 形成一种协力精进、团队创新的组织信念。团队精神是现代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践大学价值观、实现大学目标的重要精神力量, 也是大学管理效能的实现基础。

三、大学文化与教育管理理念的融合

1. 创新高校办学体制机制, 形成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文化的发展往往会受到制度的影响、支持、制约或阻碍。适应时代步伐, 建设大学文化, 既要建设诸如校园景点的物质形态, 又要完善规章制度等社会关系, 发挥各种形式的组合因素的最佳功能, 为大学文化的发展和创新相应的制度保障。要在制度文化层面上强化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通过依法治校、规范管理, 强化办学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体系, 从制度上保证大学的科学发展, 保证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大体系的协调一致。

2. 整合资源, 构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网络和环境。

大学教育应该真正成为培养“完整人”的教育。“完整人”可谓坚韧不拔、好奇心、追求精确、有丰富的知识、客观、诚实、创造性、感染别人的能力、乐于解答问题、竞争、善于沟通, 概括为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尚诚尚朴的人文情怀、厚积薄发的治学风格、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从这一意义上说, 以人为本, 把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发展及人的科学发展三位一体, 应该成为新世纪我国大学精神建构的目标。

总之, 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管理制度, 也有一种长期形成的大学文化氛围。我们所谈的不是把每一所大学都固定为一种大学管理理念下的大学, 而是要充分强调这些管理理念的重要性, 让其发挥自己的办学特色, 形成一种独特的大学文化。让教职工、学生在一种健康、向上、自由、创新的大学文化氛围里工作、学习。让教师了解学生的需要, 让学生学到丰富的文化知识, 使师生之间达到一种理解、互动的大学文化氛围, 这样, 我想一所大学就成功了。

参考文献

[1].刘圣汉.关于大学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哲学反思[J].文化研究, 2009.

上一篇:班主任的德育教育策略论文下一篇:学习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