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错案的防范思考

2024-09-08

刑事错案的防范思考(精选4篇)

刑事错案的防范思考 篇1

摘要:近年来, 一些重大的刑事错案频频被披露, 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将司法公信力一次次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构建刑事错案防范机制具有现实且深远的意义。而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特殊职能与地位, 决定了大多数刑事错案的形成与发展都与检察机关的诉讼活动密切相关。故, 本文以检察机关为视角, 厘清刑事错案的概念、成因, 从诉讼权能、诉讼地位、诉讼角色三方面概括出检察机关防范刑事错案的角色定位, 并结合当前检察机关防范刑事错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探索防范刑事错案的基本路径, 以期于司法实践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刑事错案,检察机关,角色定位,防范机制

一、检察机关防范刑事错案的角色定位

(一) 诉讼权能的全面性

我国检察机关的权能属于复合型权能, 包括立案监督权、起诉裁量权、侦查监督权、职务犯罪侦查权以及对整个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的权力。检察机关诉讼权能的全面性, 使其成为唯一能够在诉讼全过程对刑事错案进行防范的专门机关, 其所具有的诉讼权能贯穿于刑事诉讼全过程, 并对整个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和诉讼救济。

(二) 诉讼地位的特殊性

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程序是由公、检、法三机关依次组成的一条司法流水线, 检察机关在整个刑事诉讼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位置, 在侦查和审判之间设置了一道程序过滤器或者缓冲机制, 防止侦查机关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将犯罪嫌疑人交付审判, 既保护了犯罪嫌疑人基本人权的需要, 也有利于避免司法资源的不当消耗 (1) 。

(三) 诉讼角色的特殊性

检察机关是我国以根本大法形式确立的法律监督机关, 也就意味着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 不仅要追诉犯罪, 还必须恪守客观公正的法定义务。以公诉部门为例, 要在对事实和证据进行审查的基础上, 对特定的案件做出起诉或者不起诉的决定。庭审中, 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胜诉而忽视无罪或罪轻的证据, 要通过依法行使诉讼权利, 协助法官查清案件事实, 并对庭审过程实行法律监督。对于确有错误的判决, 无论是否有利于被告人都应提出抗诉, 维护司法公正。

二、检察机关防范刑事错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立案监督力度不足

立案是刑事诉讼的起点, 侦查作为刑事诉讼的第一道关卡, 若存在错误, 极有可能导致后续程序发生连环错误。“侦查中所犯的错误往往具有不可弥补性, 实证研究指出, 错误裁判最大的肇因乃错误侦查, 再好的法官、再完美的审判制度, 往往也挽救不了侦查方向偏差所造成的恶果” (2) 。然而, 实践中侦查机关立案时很少受到外部制约, 立案标准具有极强的主观性, 且又存在“撤案难”的惯例, 似乎就决定了一旦立案必移送审查起诉的结局。可见, 确保立案的正当性是检察机关预防刑事错案的重点突破口。尽管《刑事诉讼法》明确了检察机关对于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侦查的案件, 有立案监督权, 但却对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监督权未曾涉及, 而这恰恰是检察机关通过行使立案监督权防范刑事错案最为重要的方面。

(二) 起诉裁量权行使不当

起诉裁量权是检察机关决定是否启动审判程序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法定权利, 其规范行使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保障依法应当被追诉人接受法庭审判;二是保障不应当被追诉的犯罪嫌疑人, 免于法庭的审判。当前, 检察机关行使起诉裁量权存在着“构罪即诉”和“疑罪也诉”的问题。

(三) 抗诉权片面行使

检察机关若认为对于一审法院作出的裁判有错误, 有权依法提出抗诉。但司法实践中却普遍存在“抗轻不抗重、抗无不抗有”的潜规则, 即检察机关通常只会对法院在量刑建议基础上作出的从轻判决或者无罪判决提出抗诉, 而对于“轻罪重判”的判决, 则鲜有提出抗诉。这既违背了检察机关的客观公正职责, 又不利于防范刑事错案。

三、检察机关防范刑事错案的基本路径建构

(一) 树立正确的司法理念

冤假错案的防范不仅要从制度机制进行, 更需重塑现代司法的新观念, 改变诉讼精神, 从意识形态上正视其危害性, 注意从片面“重实体”向“重程序”、“疑罪从轻”处罚至落实“疑罪从无”原则的转变 (3) 。司法理念是司法工作的灵魂所在, 欲从根本上肃清刑事错案, 必须提高思想认识, 树立正确的司法理念, 筑牢杜绝刑事错案的思想防线。首先, 摒弃“重实体, 轻程序”、“过度依赖口供”的旧观念。在案件审查起诉过程中, 力求实体与程序并重, 对案件的事实、证据、程序全面审查, 尤其要重视对证据合法性审查, 杜绝“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等非法取证行为, 强化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真正做到既能审查证据之“实”, 又能判断证据之“真”, 识别证据之“伪”, 纠正取证之“错”, 提高办案人审查、判断、纠错能力 (4) ;其次, 检察机关要排除外界因素的非正当干预, 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 不受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影响, 坚持“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不动摇, 真正守住审查起诉这一入口关, 并严格执行法律监督。

(二) 充分行使立案监督权

立案标志着刑事诉讼程序的启动, 关系到公民切身的利益, 一旦立案不当, 极易引发刑事错案, 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为了保障和监督立案的正当性、规范性、合法性, 国家赋予检察机关立案监督权。这是检察机关防范刑事错案的最前沿阵地。充分行使立案监督权, 重中之重在于对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案件的监督, 务必在查明事实和证据的基础上, 要求侦查机关依法撤回案件, 设置好防范刑事错案的第一道防线。

(三) 强化侦查监督, 谨慎使用逮捕权

依法行使批捕权, 对不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 是检察机关防范刑事错案的基本手段且防范时间具有超前性, 效果更为显著。批捕权的依法行使取决于检察机关侦查监督权的行使力度。而侦查监督权的正当行使, 首先要提高检察人员的司法意识和办案能力, 依法严格审查侦查机关提请批准的材料和证据;其次, 严格贯彻法律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 依法行使批捕权, 对于不符合逮捕条件的坚决不批准逮捕;再次, 强化不捕后的法律监督, 对于未批准逮捕, 公安机关应当依法释放而不予以释放的犯罪嫌疑人, 充分运用法律监督权予以纠正, 把好防范刑事错案的关口。

(四) 准确把握审查起诉标准

司法实践证明, 错误的提起公诉必然会引发错案的发生。2014年3月10日,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两会上作报告指出, 2013年法院系统依法宣告825被告人无罪, 确保了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5) , 但是更应引起注意的是那些在审判阶段未被纠正的错误指控, 其所引发的后果更为严重。检察官的职责是寻求客观公正, 而非控诉犯罪。在案件的审查起诉阶段, 检察机关必须确保对侦查机关移送的案卷材料仔细审查, 严格控制起诉标准, 对于证据不足或有瑕疵的情形, 严令侦查机关补充侦查、补强证据, 依法行使起诉裁量权, 充分行使法律赋予的不起诉决定, 对于疑难、复杂案件, 或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案件, 坚决杜绝“带病”起诉。

参考文献

[1]李建明.刑事错案的深层次原因以检察环节为中心的分析[J].中国法学, 2007 (3) .

[2]张仲秋.比较视野中的法律文化[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3]胡常龙.论检察机关视角下的冤假错案防范[J].法学论坛, 2014 (3) .

[4]林钰雄.刑事诉讼法 (各论编) [M].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03.

[5]林钰雄.检察官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

刑事错案的防范思考 篇2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法发〔2013〕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规定》,我院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并及时转发下级人民法院。

各级人民法院在刑事审判工作中要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牢固树立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观念,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坚守防止冤假错案的底线,切实维护司法公正。

最高人民法院 2013年10月9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

为依法准确惩治犯罪,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司法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等规定,结合司法实际,对人民法院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的工作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坚持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树立科学司法理念

1.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尊重被告人的诉讼主体地位,维护被告人的辩护权等诉讼权利,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2.坚持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不能因为舆论炒作、当事方上访闹访和地方“维稳”等压力,作出违反法律的裁判。

3.坚持程序公正原则。自觉遵守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审判案件,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4.坚持审判公开原则。依法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审判过程、裁判文书依法公开。5.坚持证据裁判原则。认定案件事实,必须以证据为根据。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审查、认定证据。认定被告人有罪,应当适用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

二、严格执行法定证明标准,强化证据审查机制

6.定罪证据不足的案件,应当坚持疑罪从无原则,依法宣告被告人无罪,不得降格作出“留有余地”的判决。

定罪证据确实、充分,但影响量刑的证据存疑的,应当在量刑时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处理。死刑案件,认定对被告人适用死刑的事实证据不足的,不得判处死刑。

7.重证据,重调查研究,切实改变“口供至上”的观念和做法,注重实物证据的审查和运用。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

8.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冻、饿、晒、烤、疲劳审讯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被告人供述,应当排除。除情况紧急必须现场讯问以外,在规定的办案场所外讯问取得的供述,未依法对讯问进行全程录音录像取得的供述,以及不能排除以非法方法取得的供述,应当排除。

9.现场遗留的可能与犯罪有关的指纹、血迹、精斑、毛发等证据,未通过指纹鉴定、DNA鉴定等方式与被告人、被害人的相应样本作同一认定的,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涉案物品、作案工具等未通过辨认、鉴定等方式确定来源的,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对于命案,应当审查是否通过被害人近亲属辨认、指纹鉴定、DNA鉴定等方式确定被害人身份。

三、切实遵守法定诉讼程序,强化案件审理机制

10.庭前会议应当归纳事实、证据争点。控辩双方有异议的证据,庭审时重点调查;没有异议的,庭审时举证、质证适当简化。

11.审判案件应当以庭审为中心。事实证据调查在法庭,定罪量刑辩论在法庭,裁判结果形成于法庭。

12.证据未经当庭出示、辨认、质证等法庭调查程序查证属实,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收集的证据,除可能危及有关人员的人身安全,或者可能产生其他严重后果,由人民法院依职权庭外调查核实的外,未经法庭调查程序查证属实,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13.依法应当出庭作证的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其庭前证言真实性无法确认的,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14.保障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庭审中的发问、质证、辩论等诉讼权利。对于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的辩解理由、辩护意见和提交的证据材料,应当当庭或者在裁判文书中说明采纳与否及理由。

15.定罪证据存疑的,应当书面建议人民检察院补充调查。人民检察院在二个月内未提交书面材料的,应当根据在案证据依法作出裁判。

四、认真履行案件把关职责,完善审核监督机制

16.合议庭成员共同对案件事实负责。承办法官为案件质量第一责任人。

合议庭成员通过庭审或者阅卷等方式审查事实和证据,独立发表评议意见并说明理由。死刑案件,由经验丰富的法官承办。

17.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委员依次独立发表意见并说明理由,主持人最后发表意见。

18.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第二审人民法院查清事实的,不得发回重新审判。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上诉、抗诉后,不得再次发回重新审判。

19.不得通过降低案件管辖级别规避上级人民法院的监督。不得就事实和证据问题请示上级人民法院。20.复核死刑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意见。证据存疑的,应当调查核实,必要时到案发地调查。

21.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审结的,应当依法报请延长审理期限。

22.建立科学的办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得以上诉率、改判率、发回重审率等单项考核指标评价办案质量和效果。

五、充分发挥各方职能作用,建立健全制约机制

23.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和职责审判案件,不得参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联合办案。

24.切实保障辩护人会见、阅卷、调查取证等辩护权利。辩护人申请调取可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罪轻的证据,应当准许。

25.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可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群众代表等旁听观审。

26.对确有冤错可能的控告和申诉,应当依法复查。原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依法及时纠正。27.建立健全审判人员权责一致的办案责任制。审判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受追究。审判人员办理案件违反审判工作纪律或者徇私枉法的,依照有关审判工作纪律和法律的规定追究责任。

科技在刑事错案防范中的运用 篇3

关键词:刑事错案;DNA技术;同步录音录像技术:测谎技术

追求案件的真实面目一直是司法领域永恒的主题。但是在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审判环节,因错误的材料而导致对案件的基本证据或事实认定有误,或者错误的适用法律,或者违反法定的诉讼程序,或者不当的定罪量刑等等这些情况都能造成冤假错案的发生。刑事错案不仅严重侵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严重损害社会公平正义,严重损害司法公信力[1]。如何确保司法公正,避免刑事错案的发生是我们急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司法实践中我们可能无法完全避免刑事错案的发生,但必须尽可能多地防止它的出现,防范其造成的严重后果。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的能力,微量物证检验、电子物证、声纹检验、脑指纹、视网膜成像、测谎技术、DNA技术等各種新技术被广泛运用,保障了法律的真实,指纹系统、DNA数据库、现场勘验系统、枪弹识别系统等系统库极大地增强了人们对案件准确性的把握,有效地打击和惩治了犯罪。向科技要战斗力,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检察干警素质,是检察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2]

一、DNA技术在刑事案件中的运用

1.DNA技术的优势和特点

DNA技术被誉为法医物证分析领域的里程碑,虽然它在司法领域中用于案件侦查和诉讼的时间并不长,但却在众多大案要案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DNA技术的发展历史短暂,但司法功效巨大、成绩斐然。[3]

DNA技术用于司法领域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其特定性,利用特异位置的DNA片段进行鉴定,通过概率和统计学的方法计算,无关个体之间相同的机会几乎微乎其微,这将为样本的假设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支持。二是其具有稳定性,当大多数证据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客观条件的变化而消失殆尽失去原有价值时,DNA证据却不会受上述条件的影响,并且其保存的时间还相对较长,即便是已经面目全非或者只剩下一堆白骨,DNA技术也能辨认出死者的身份。三是其具有客观性,DNA检测的结果不受外界意志的影响,只要遵循规范的检测程序,其结论都是一样的,并且检测时间和所需的材料较少、识别率很高。2010年我院办理的张二刚强奸案中,因被害人患有精神发育迟滞,在事实认定上,通过DNA检测技术比对,我们发现犯罪嫌疑人的DNA样本与检测物上的DNA分型并不匹配,为了避免刑事错案的发生,我院最终没有起诉张二刚,请公安机关撤回。

2.DNA技术在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虽然DNA证据是当代的“证据之王”,因它的出现,大量的冤假错案被平反昭雪;因其技术的推广,办案人员获得了准确有效的侦查线索,从而侦破了疑难案件。但是,DNA鉴定的结论也会因各种原因造成错误失去其应有的价值,所以,为了防范冤假错案的发生,从犯罪现场进入实验室到得出结论的过程中,都必须遵循一套规范严格的流程。具体来说,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用于检测的实验室和设备必须达到相应的条件,在材料的选择、提取、检测、图谱比对的过程中都必须严格遵循相应的操作规范。

DNA技术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准确无误的检测方法,但过了若干年后,经过科技的发展可能会发现其漏洞。因此,在对案件的准确性把握中还应综合其他方法进行全面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准确客观公正,才能对案件负责。

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技术在刑事案件中的运用

2006年最高检出台对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规定以后,各级检察机关积极行动,落实相关政策,完善了配套措施。可以说,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能够有效遏制违法办案现象,对提升案件质量,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也对其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并以立法的形式加以确定和规范。

具体说来,进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能够保证记录内容的完整性。传统的书面记录依靠人工完成,受人员的影响较大。而实行同步录音录像能够再现讯问时的情景,既能完整的记录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叙述的内容,又能刻画他们的表情神态、语气语调,这样办案人员就能根据当时的环境来准确理解口供的含义,从而提升办案准确率。其次,实行同步录音录像也能够遏制刑讯逼供、翻供现象的发生,保证记录讯问内容的客观性。在司法实践中,可能存在着侦查人员为了获得有利于办案的线索而采取威胁、诱供、逼供等违法手段进行讯问的情况。采取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技术就能防止犯罪嫌疑人在威逼之下做出有悖于案件真实情况的供述,也能对侦查人员的侦查行为产生巨大的威慑作用,保证司法的公平公正。

对于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内容能否作为认定被告人犯罪的证据加以使用,学界还存在着不少的争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能作为一种证据固定和证据保全的形式。它在规范侦查行为,防止和纠正刑讯逼供,并在必要时证明询问过程的合法性,保障办案的准确率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只有正确认识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性质和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相应的移送,审查机制,才能促使同步录音录像工作深入有序的开展,促进司法工作的文明和进步。[4]

三、测谎技术在刑事案件中的运用

一直以来,人类就试图通过各种方法甄别谎言,从古代的主观推测到近现代通过仪器等高科技手段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随着识别谎言准确率的不断提高,人们就开始探索利用测谎仪来辨别案件中的证言,在保障侦破案件准确性和司法公正性上发挥作用。

刑事错案的防范思考 篇4

首先, 对言词性证据的审查判断。受主观意志影响较大的言词性证据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证人证言, 被害人陈述。

第一, 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来看。被告人是最了解案情的人, 但其供述的背景和动机十分复杂, 有真有假。据调查结果显示, 因非法取证手段导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虚假陈述占刑事错案发生的所有原因的94%。本次刑事诉讼修改规定了非法证据排除的具体标准, 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 应当予以排除等 (第五十四条) 。这为《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提供了基础和依据。从制度上防止和遏制刑讯逼供即其他非法搜集证据的行为, 。另外, 本次修改增加了严密的和严格的证据搜集程序, 即对证据确实充分提出了三个条件 (第五十条) , 增加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第五十条) 。这对公安机关侦查办案来讲, 是一个很大的压力也是一个动力, 可以督促他们更严格的依法办案, 规范执法手段, 进而从根源上防止错案的发生。

第二, 从证人证言来看。它是刑事诉讼中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证据, 但是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都会使证人证言失去真实性。据调查显示, 由于证人害怕作证后受到打击报复的内心恐惧导致虚假的证人证言占刑事错案发生的所有原因的20%。本次修改创新的增加了证人保护制度, 并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中的作证人员等给予保护措施 (第六十二条) 。虽然对证人作证保护的案件类型有所限制, 但是对于其他案件中证人作证的保护有一定的影射作用。这从心里层面上打消了证人因内心害怕而作伪证, 或者不作证的情形, 避免证人证言的失真, 利于防止错案的发生。

第三, 从被害人陈述来看。被害人一般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愤恨报复的心理, 在陈述中不免夸大其词。在一些案件发生时, 有的被害人因精神高度紧张以及其他一些客观因素的干扰, 其陈述存在一定的可怀疑性。对被害人的陈述应当严格考量并进行严密的证实, 排除合理怀疑。否则单凭被害人陈述一家之言就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定罪, 很容易酿成冤假错案。

其次, 对实物性证据的审查判断。实物性证据包括物证、书证, 鉴定结论, 勘验检查笔录, 视听资料。虽然实物性证据有较强的客观性, 却也离不开司法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第一, 从物证, 书证来看。因其较强的客观性使侦查人员在办案中高度重视物证, 书证的搜集。但是物证, 书证很容易被伪造, 如果不与其他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而盲目的轻信这些证据, 甚至根据这些伪造的证据编造子虚乌有的犯罪事实必然会导致错案的产生。本次修改将物证和书证分列为两种不同的证据种类 (第四十八条) 。这突出了两种证据不同的证明标准, 加强了它们不同的证明力。从某种意义上讲, 有利于案情的澄清。

第二, 从鉴定结论来看。通常不懂相关专业的侦查人员十分相信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鉴定结论, 并不对其进行审查。据调查表示, 因鉴定缺陷和鉴定结论错误导致错案发生的原因占28%。这样惊人的数字让相信科学的人们唏嘘不已。其实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 鉴定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 与案件的当事人有某种特殊关系, 技术设备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 都可能造成鉴定结论的错误。本次修改将鉴定结论改为了鉴定意见 (第四十八条) 。将以往称为“科学的法官”的鉴定结论仅作为参考证据来使用, 必须与其他证据形成呼应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

第三, 从勘验、检查笔录来看。勘验检查笔录是侦查人员对犯罪现场进行勘验、检查后所作的笔录, 它是犯罪现场的客观记载。本身真实可靠度很强, 但是因为犯罪现场易被伪造、被破坏等无法预计的客观因素的影响, 致使勘验、检查笔录出现偏差。本次修改将勘验、检查笔录改为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笔录 (第五十条) 。增加了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反映案件真实情况记载的范围, 对以前普遍使用的侦查手段获取的证据有了法律的基础。这加强了勘验、检查笔录与其他笔录的关联性以及真实性。

第四, 从视听资料来看。本次修改的重大改变之处是增加了电子证据, 将其与视听资料作为同一证据种类 (第五十条)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 电子证据也在查办案件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子证据这一长期以来在侦破案件的过程中大量应用的证据形式首次得到了法律的确认。但是, 视听资料和电子证据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被篡改, 被伪造。如果要防止错案的发生, 还需要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的规定来规范。

最后, 笔者只是想说, 希望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完善, 类似“聂树斌”、“佘祥林”这样的案子再也不要出现在国人之视野中。

参考文献

[1]何家弘, 何然.刑事错案中的证据问题---实证研究与经济分析[J].政法论坛, 2008, (2) 。

[2]陈学权.刑事错案的三重标准[J].法学杂志, 2004, (11) 。

[3]蔡定剑.冤家错案与人权保护[J].法学, 2000, (4) 。

上一篇:白细胞减少下一篇:高校人事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