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

2024-10-10

行政诉讼法(精选12篇)

行政诉讼法 篇1

行政诉讼是现代国家解决行政争议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 推行行政法治的重要制度, 也是对行政行为实施法律救济的主要机制。行政诉讼是指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有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 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而由人民法院审理并做出裁判的活动。健全的行政诉讼制度, 能够更好地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管理。

1 以人为本, 切实保障原告的诉权

1.1 被告资格的简单化

原告的诉权包括起诉权、和解权和诉讼范围等。而现代行政诉讼法对原告的这些诉权有着一定的限制。这些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诉讼法的健康良性发展, 并且没有使行政相对人诉权得以充分行使。

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组织法, 我国的行政机关极为复杂。除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以外, 又根据需要设立了派出机关 (如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各种类型的管理委员会等) 、派出机构 (常见的如派出所、工商所、税务所、财政所等) , 而每一个政府的工作部门又根据职能的不同, 分别设有若干内设机构或者工作机构, 而这些内设机构、工作机构其名称及对外的法律地位并不完全相同。最高法院给出的司法解释更为复杂。对于行政机关的同一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所做出的行为, 其是否具有被告资格, 依其权力的来源不同而不同。如果其所行使的职权是“法律、法规和规章授予的”, 则该内设机构、工作机构是被告;但如果其所行使的职权并非来自法律、法规或规章的授权, 而是来自设立该机构的行政机关的“授权”, 则这种授权应当视为“行政委托”, 它也就不具有被告资格, 而应当由设立它或其所属的行政机关作被告。这样就使老百姓不能明确起诉的对象是否具有行政诉讼的被告资格, 从而使行政诉讼不能真正的为人民群众服务, 也有悖于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笔者认为, 应该明确简单化被告的资格。具体来说, 可以将行为机关所属的人民政府, 也就是所谓的一级政府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不分内设机构, 所属部门, 派出机关, 派出机构等, 只明确一个被告, 就是行政机关所属的人民政府。这样就使行政诉讼的原告能够明确诉讼对象, 最大限度地简化行政诉讼的程序, 改善诉讼程序设置繁琐, 门槛设置太多的不利局面。方便群众, 也在一定意义上能够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

1.2 构建有效的执行体制

目前的法律现状, 对于行政诉讼案件判决后的执行体制采取的是“向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 或是“法院内部监督”。这样的体制并不能推动行政诉讼的良性发展, 不能起到强制的作用。

应当将此上升到立法的范畴, 或者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 如建立行政诉讼监督办公室等, 设立专门的办事人员对判决的执行进行监督。规范行政机关和执法法官的行为, 使案件的判决具有法律效力, 强制案件的当事人依法执行判决。

群众可以自愿对案件的审理和宣判进行旁听, 司法机关将判决的结果和执行的情况通过媒体进行公示。使群众能够了解真相, 提出意见和建议, 民主的参与到行政诉讼的环节中。健全民主制度, 丰富民主形式, 拓宽民主渠道, 依法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把行政诉讼推向了一个透明的平台, 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活力和社会责任心。

1.3 强化行政首长的法律责任

在理由正当和条件允许的前提下, 行政首长应当出庭应诉。如在重大的行政诉讼案件中, 或者每年要出庭一定比例的行政诉讼并将此纳入其考核的范围中, 积极应诉, 自觉接受司法监督。

一方面, 行政首长的出庭应诉, 能够使其深刻了解事情的真相, 提高行政首长的决策能力, 在之后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将不足及时整改完善, 规范行政程序的细节, 发挥行政管理的成效。

另一方面, 还能够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使当事人和人民群众感受到行政部门、行政首长对其诉求的重视, 增强对其行政工作的了解、支持以及认可, 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对于群众的不正当诉求, 给予解释和更正。降低群众的对立情绪, 使其充分了解到自身行为的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危害。

2 科学发展, 突显行政管理的作用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行政管理要秉承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不断完善行政法规, 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

《行政诉讼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能够促进政府观念的改变和依法行政的顺利进行。打破了传统“官本位”的《行政诉讼法》, 对防止权力滥用, 促进依法行政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实施行政诉讼制度体现了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另外规定受案范围, 又给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干预进行了有效限制。有效地保护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结合我国的国情, 《行政诉讼法》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在我国, 人民民主的法制意识非常薄弱, 大多数人民群众不懂或不愿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能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其次, 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和自我约束机制不够完善, 应当以法律的形式给予监督, 使群众能够通过法律维护自身的权益。再次, 行政机关解决行政争议的能力有限, 行政诉讼法就在这种政治背景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的历史机遇下应运而生并发挥作用。建立法治政府, 必须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使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基本到位。政府应严格依法执法, 使社会矛盾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使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要提高依法行政的观念, 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 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事务, 能够依法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3 结语

《行政诉讼法》这一法律权威的树立和完善, 在有效地维护了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的同时, 也约束了公职人员的行为。依法行政, 使行政单位, 公职人员的工作真正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 建设一支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干部队伍, 提升政府依法执政的能力, 树立高效, 廉洁, 亲民, 务实的政府新形象。

摘要:行政管理, 是国家组织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行政活动以及内部事务的组织管理活动的总称。行政诉讼救济制度的完善, 对于更好的进行行政管理, 发挥政府职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从切实保障原告诉权, 构建有效的执行体制, 强化行政首长的法律责任等方面对《行政诉讼法》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和意见, 并论述了《行政诉讼法》的完善对于科学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实现的作用。加强行政管理, 提升政府公信力, 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 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行政诉讼法,诉权,执行体制,科学发展观

行政诉讼法 篇2

一、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本案谁是行政行为的主体?

乡人民政府是行政行为的主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防火条例》,授权乡人民政府,乡人民政府属于被授权的组织,被授权的组织享有法律、法规所授予的特定的行政职权,属于行政主体。乡人民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防火条例》具有处罚的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处罚权,能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是行政行为的主体。

二、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本案中派出所在行政上的主体资格。

本案中派出所具有行政法上的行政资格。派出所有警告的权力。派出所是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警告处罚。派出所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综上,派出所具有行政法的主体资格。

三、问题:

1、北京科技大学作出的退学处分是否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2、法院判令被告在特定期限内履行一系列特定内容的义务是否侵犯了行政权?

3、原告田某的赔偿请求与赔礼道歉请求为何被驳回?

答:

1、北京科技大学没有直接向田某宣布处分决定和送达变更学籍通知,也未给田某办理退学手续,处罚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并且每年收取田某教育费等一系列行为,说明田某仍是在校大学生,成绩合格,符合毕业条件。然而北京科技大学不履行法定职责,不给颁发毕业证、学位证、派遣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11条规定,应属于行政诉讼案件。

2、没有侵犯行政权。行政诉讼法第54条规定“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本案中要求北京科技大学在一定期限内发毕业证、审核学士学位,办理派遣证,属于依法办事,没有侵犯行政权。

3、要求获得行政赔偿,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3条、第4条的规定,即应属于行政赔偿的范围。本案不发毕业证、学位证、派遣证,不属于行政赔偿范围,所以田某的赔偿请求被驳回。

作业3

一、填空题

1、行政许可权的行使,应当以(行政相对方)申请为前提。2、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

3、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以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机关的民事行为同公务行为可以根据各自行为的特征来确认:具有纵向管理性质的行为属于(公务行为),具有平等有偿特点的行为一般是(民事行为)。

5、从法律意义上讲,行政立法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民主原则)(效率原则)。

6、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

7、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

8、行政赔偿的责任形式是(损害赔偿)。

9、(行政侵权行为)是构成行政赔偿责任的首要条件。

10、行政诉讼参与人包括(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

11、当事人在不同的诉讼程序中有不同的称谓。在第二审程序中,称为(上诉人)和(被上诉人)。

12、经审查,人民法院认为起诉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原告。

13、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不得以调解为必经审理程序及结案方式。但是,(行政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

14、行政判决分为(维持判决)和(依法改判)。

二、选择题

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AB)。

A行政相对方是不可少的 B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C必有一方是国家行政机关 D权利义务关系是平等的

2、下列各项中,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是(D)。

A乡镇人民政府 B公安派出所 C街道办事处 D公安局法制科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职权的是(D)。

A行政处罚权 B行政复议权 C行政指导权 D行政审判权

4、甲乙二人的违法事实和情节相同,但公安机关对甲裁决拘留,而对乙只罚款50元,这显然是 不公正的。这种行为属于(BD)。

A 不同情况,相同处罚 B同等情况,不同处罚。C违法行为 D违反公正的程序。

5、李某是县办公室的安全保卫干部,被借调到县公安局,在借调的一次执行任务中,违法剥夺某人人身自由。在这里,(B)是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A县办公室 B县公安局 C县人民政府 D县人事部门

6、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AB)人民法院管辖。A被告所在地 B原告所在地 C公安机关所在地 D原告选择

7、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权是基于亲权或监护权而产生的,因而其在诉讼中居于(AB)的诉讼地位。

A与被告相类似 B与原告相类似 C 核心 D主导

8、行政诉讼第三人包括(ABD)。

A原告 B被告 C代理人 D第三人

9、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有(BC)。

A人民法院 B诉讼参加人 C诉讼参与人 D人民检察院

10、决定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A)。A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的决定一律不准上诉

B当事人不服时,有权在接到决定之日起10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C当事人不服时,有权在接到决定之日起7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D当事人不服时,有权在接到决定之日起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三、名词解释

1、行政法律事实。第8页

2、资格许可。第90页

3、要式行政行为。第70页

4、行政不当。第195页

四、简答题

1、简述行政法的法源的形式?第10页

2、简述行政许可的特征?第88页

3、简述一般行政监督的主要方式?第184页 五、论述题

1、论述行政主体的特征?第24页

2、论述追偿制度与赔偿制度的关系?第249页

六、案例分析

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本案应以哪个机关为行政复议机关?

答:行政复议法第12条规定,对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根据该条规定,市自考办作出决定处罚考生,考生可以向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省自考委申请行政复议。

作业4

一、填空题

1、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

2、行政职务的产生主要有四种程序:(选任)(委任)(调任)(聘任)。

3、行政相对方的法律地位是通过其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表现出来的。

4、从法律意义上讲,行政立法程序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民主原则)二是(效率原则)。

5、行政合同的缔结方式主要有招标(拍卖)(邀请发价)(直接磋商)等方式。

6、根据强制执行的对象分为(财产)(行为)(人身)三种执行方式。

7、行政处罚案件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8、申戒罚的具体形式有(警告)和(通报批评)。

9、行政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主要有:(过错责任)原则;(危险责任)原则;违法责任原则。

二、选择题

1、下列属于行政行为的是(C)。

A某县民政局建设办公楼的行为 B某县民政局起诉建筑公司违约的行为 C某县民政局越权处罚违法的建筑公司的行为 D某县民政局依建筑合同奖励建筑公司的行为

2、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B)。

A行政关系 B行政法律关系 C外部行政关系 D行政管理关系

3、下列四个选项中,其效力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ACBD)。A法律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规章

4、(ABCD)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A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和人大常委会 B经济特区市的人大和人大常委会

C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大和人大常委会 D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和人大常委会

5、行政诉讼撤销判决有(A BD)等几种形式。A判决全部撤销 B判决部分撤销

C判决撤销不合法的主体资格 D判决撤销并责成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6、当事人对财产保全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A)。A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B停止裁定的执行 C裁定执行与否由当事人决定 D中止裁定的执行

7、在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中,原告特有的诉讼权利之一是(B)。

A委托诉讼代理人 B撤诉 C申请回避 D提出上诉

8、经复议机关复议,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B)是被告。A原机关和复议机关 B复议机关 C申请回避 D提起上诉

9、作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机关被合并到另一个行政机关,属于(A)。A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变更 B行政法律关系客体的变更 C行政法律关系内容的变更 D行政法律关系的消灭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44条规定:“对违反交通管理行为处罚的实施办法,由国务院另行制定”,属(D)。

A创制性立法 B授权性立法 C实施条例立法 D职权立法

三、名词解释

1、国家行政机关。第30页

2、行政许可。第88页

3、行政处罚。第150页

4、行政诉讼。第265页

四、简答题

1、简述划分个人行为与机关行为的标准?第50页

2、简述被委托组织与被授权组织的区别?第58页

3、简述行政诉讼原告的法律特征?第295页

五、论述题

1、试论行政 行为的合法要件?第75页

2、论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第196—197页

六、案例分析

应该如何修改行政诉讼法 篇3

行政诉讼法颁布15年了。针对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当尽快修改《行政诉讼法》,完善行政诉讼制度。

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界定行政诉讼范围的标准有两项:一是具体行政行为标准,二是人身财产权标准。实践证明,采用上述方式和标准规定行政诉讼的范围,客观上限制了法院的受案范围,也限制了原告的诉权,对保障公民、组织正当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维护行政法治秩序均很不利。

我们认为,完善行政诉讼范围的原则是,将所有国家公权力主体与相对人发生的公法上的争议均纳入行政诉讼的范围。凡是公权力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时的作为和不作为行为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不利影响,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受到侵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行政诉讼的,法院应当受理。

首先,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范围;其次,对内部行政行为提供司法救济;再次,加强对其他公权力主体行为的监督与救济。所有行使公权力的主体,无论是国家行政机关,还是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自治组织,只要行使公权力,都应当接受法院的司法审查。

我国行政诉讼保护的权益范围仅限于相对人的人身权与财产权。而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出版、结社、游行示威、宗教信仰等权利,以及受教育权、劳动权、休息权等其他权利的,公民是否可以提起诉讼,取决于法律和法规的特别规定。这种权利保护范围显然与我国法治的发展方向是不一致的。人权保障条款入宪后,须更加注意人权的司法保障,应将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法人的所有权利纳入行政诉讼的保护范围。

明确行政诉讼当事人资格关于原告资格问题

行政诉讼法界定的原告资格是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但是,法律沒有区分行政行为的直接相对人与有利害关系的人,也没有明确什么样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才具有原告资格。

我们认为,判断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关键要看起诉人与被诉行政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利害关系,起诉人是否具有值得法律保护的利益,不管这种利益是现实的还是将来的,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以及法院能否提供适当的救济。建议将行政诉讼法关于原告资格的规定修改为“只要公权力主体的行为对相对人受法律保护的利益造成了不利影响,而法院又能够提供有效的救济,则该相对人享有提起诉讼的权利”。

由于我国行政机关林立,层次复杂,存在大量的内部机构、临时机构、联合执法机构、派出机构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鉴于此,应贯彻“谁行为,谁做被告”的原则,将行政诉讼的被告界定为“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行为,又能够独立承担行政责任的主体”。

突破现行制度的束缚,切实保障当事人的诉权

现行法律对当事人行使起诉权、申请撤诉权、和解权和上诉权都有诸多的限制。实践证明,这些限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也违背了一定的诉讼规律,必须尽快加以解决。

首先,关于原告的起诉期限,行政诉讼法规定为三个月,我们建议将起诉期限整体延长为一年,而且将起算点固定为“原告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增加了时效中断的情况。

其次,解决立案难问题。如果法院对于当事人的起诉既不受理也不以书面裁定方式答复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法院提起诉讼或者上诉,也可以请求人民检察院支持起诉。

再次,现行法律规定,原告不享有自由的撤诉申请权,法院对于违反国家公共利益的撤诉可以裁定不予准许。我们认为,只要原告的撤诉申请是其真实意思表示,法院就应当准许,至于是否违反国家公共利益,法院不应当作为原告撤诉的条件。

最后,应取消 “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原则”。

改革行政审判体制,确保法院独立公正审判行政案件

行政诉讼被告的特殊性,决定了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遇到的干扰和阻力比其他审判工作更大。由于目前我国法院设置体制和法官的选任晋升管理制度充满了地方化和行政化色彩,决定了法院很难做到独立和公正。因此,必须通过行政诉讼制度改革创出一条司法改革的新路。

改革的思路可以分为三种:比较现实但又不够彻底的方案是:提高行政案件的审级,增加选择管辖和指定管辖的情形,允许原告选择原被告所在地以外的第三地法院管辖或者通过上级法院的指定管辖,建立交叉管辖制度。

相对理想的方案是:在现有行政审判体制基础上,设立最高法院和省高级法院的巡回法庭。

最理想的方案是:借鉴许多大陆法系国家的经验,设立相对独立的行政法院。行政法院是直属于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机关,原来由人民法院行使的行政审判职能,全部转由行政法院行使。各级行政法院只接受上级行政法院的业务指导,完全独立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权力机关。

解决行政裁判执行难问题

长期以来,行政判决裁定的执行难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法院缺乏司法权威和独立性,被告敢于抗拒法院的裁判。目前法律规定“罚款”和“向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等执行方式远不能解决所有执行难问题。

为此,建议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保障行政判决的执行效果。第一,提高执行法院的审级。第二,强化行政机关首长的法律责任。行政首长应该对行政机关的全部行为负责任。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轻则处以首长个人罚款,重则追究行政首长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第三,建立拒不执行裁判的公告制度。第四,改革非诉执行制度,建立“官告民”的简易诉讼制度,由法院通过简易诉讼程序审查须执行的行政行为。

行政诉讼法 篇4

一是申请条件。税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违法行使职权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 赔偿请求人有权申请赔偿。对下列情形, 税务机关不承担赔偿义务:税务机关执法人员行使与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因赔偿请求人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二是申请资料。赔偿请求人应当向税务机关递交《税务行政赔偿申请书》, 书写申请书确有困难的, 可委托他人代书, 也可口头申请。三是申请须知。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赔偿请求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 该税务机关为赔偿义务税务机关;两个以上税务机关或与其他机关共同行使职权造成损害的, 应共同履行赔偿义务;受税务机关委托的组织或个人在行使受委托的税务征管权力时侵犯赔偿请求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 委托的税务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的, 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没有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 撤销该赔偿义务机关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经复议机关复议的, 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税务机关为赔偿义务税务机关, 但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 复议机关就加重的部分履行赔偿义务;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的时效为二年, 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

(二) 税务行政复议申请

一是申请条件。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和其他税务争议当事人认为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 可依法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也可以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二是申请范围。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行为:包括确认纳税主体、征税对象、征税范围、减税、免税及退税、适用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以及税款征收方式等具体行政行为和征收税款, 加收滞纳金;扣缴义务人、受税务机关委托征收的单位作出的代扣代缴、代收代缴行为。税务机关作出的责令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行为。税务机关作出的税收保全措施:书面通知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暂停支付存款;扣押、查封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税务机关未及时解除税收保全措施, 使纳税人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失的行为。税务机关作出的税收强制执行措施:书面通知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拍卖扣押、查封的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税务机关作出的税务行政处罚行为:罚款;没收非法所得;停止出口退税权。税务机关不予依法办理或答复的行为:不予审批减免税或出口退税;不予抵扣税款;不予退还税款;不予颁发税务登记证、发售发票;不予开具完税凭证和出具票据;不予核准延期申报、批准延期缴纳税款。税务机关作出的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出境行为。税务机关不依法给予举报奖励的行为。税务机关作出的其他税务具体行政行为。三是申请须知。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 可以书面申请, 也可以口头申请。申请人提请的税务行政复议的条件和时限:申请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行为不服的, 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确定的税额、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纳税担保, 然后可以在收到税务机关填发的缴款凭证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申请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除征税、不予审批减免税、不予抵扣税款、不予退还税款行为以外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不服, 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申请人可以在得知税务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因不可抗力或者被申请人设置障碍等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 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申请人向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复议机关已经受理的, 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限内申请人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申请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人民法院也已经依法受理的, 不得再申请行政复议。申请复议的主体资格:依法提起行政复议的申请人, 具体是指纳税义务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和其他管理相对人;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 其近亲属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为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 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理申请行政复议;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生合并、分立或终止的, 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与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虽非具体行政行为的相对人, 但其权利直接被该具体行政行为所剥夺、限制或者被赋予义务的第三人, 在行政管理相对人没有申请行政复议时, 可以单独申请行政复议。

(三) 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申请

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答案 篇5

一、名词解释

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向对方的申请,经依法审查,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赋予或确认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公务员——是指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既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由民法院采取强制措施,是具体行政行为得以实现的制度。

即时强制——是指情况紧急,为了达到预期的行政目的,行政主体不以相对方不履行义务为前提,即对相对方的人身自由和财产予以强制的活动或制度。

二、填空题1、2、3、4、5、6、7、准备阶段 实施审计阶段 处理阶段 恢复原状 返还财产 行政合法性、行政合理性、1989、4、4、1990、10、1 普通法院 职权立法 授权立法 行政拘留、劳动教养

8、行政机关救济、司法机关救济

三、简答题

1、我国行政诉讼的特征

1、行政案件由人民法院受理和审理。

2、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只限于就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发生的争议。

3、行政复议不是行政诉讼的前置阶段或必经程序。

4、行政案件的审理方式原则上为开庭审理。

2、我国行政机关设置应遵循的原则

1、适应需要原则。

2、精简原则。

3、高效率原则。

4、依法设置原则

3、行政诉讼中可以合并审理的情况

1、两上以上的行政机关分别依据不同的法律、法规同一事实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不服想同一法院提起诉讼的。

2、行政机关就同样的事实,对若干人分别作出行政处理决定,被处理的人不服,分别起诉到同一人民法院的,3、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对原告作出新的具体行政行为,原告不服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

4、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其他情况。

四、论述题

行政处罚的概念(3分)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处罚的特征(6分)

(1)行政处罚是以对违法新为人的惩罚为目的,不是一实现义务为目的。

(2)行政处罚适用主体的特定性。行政处罚的适用主体是行政居官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3)行政处罚对象的特定性。被处罚的对象是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行政处罚的原则(9分)

1、行政处罚法定原则。

2、行政处罚公正、公开原则。

3、处罚与违反行为相适应原则。

4、处罚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不免除民事责任、不取代刑事责任原则。

6、救济原则。

五、案例分析

(1)本案应由B市人民法院管辖,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6分)

(2)B市公安局的行为是违法的,因为公安局扣车的行为目的是为了追回木材款,但发出的却是交通违章处罚决定书,这属于滥用职权的行为。(6分)

行政诉讼法 篇6

关键词:行政诉讼法;修改;检察制度;完善

完善行政检察制度,并非单纯依靠修改行政诉讼法就能完全做到。还要依赖于党委、人大、政府等各方面在组织领导、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装备保障等方面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以及检察机关自身的不懈努力,但法律制度的完善,必将对推动人民法院公正司法和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行政诉讼法的修改与检察制度的完善情况的现状

行政诉讼法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问题。比如,对于行政机关没有打赢的案子实施起来特别难。究其原因有很多,比如说有些地区的行政机关的经济问题。有些地方经济跟不上来的同时,法律意识也很薄弱。他们对败诉案子的实施不加以重视,案子的判决结果没有很好地履行。另外一个原因是从法院层面上来讲的。行政人员思想不端正,做事不考虑后果,没有在一个平等的层面来对待法院。时间长了,这种行为会发展成为习惯,他们對法院的不尊敬会更加猖狂。这不仅会使行政机关横行于世,还会降低法院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人们开始对其失望,对得不到正义失望。这也是不利于我国的法制体系的。还有一个原因是,有些地方法官并不合格。在案件中不能做到正确合理。并且司法系统监督检查不完善,对一些不正确的行为不能及时的更正与监督。我国的行政案子明显要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人们害怕,不敢惹事。另一方面也是,行政机关的地位当然要比普通百姓要大,平常人为了更好的生活,不会做出以下犯上的行为的。并且某些行政非常势力,他们根本不服判决,更不会对结果去实施。以上,都导致了行政没有打赢案子实施不顺利的结果。

二、正确认识检察机关在行政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

笔者认为,要正确认识检察机关在行政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必须立足于行政诉讼的公权制约功能。

1.从宪政层面看

检察机关参与行政诉讼涉及的是检察权、行政权、审判权在诉讼中的权力配置问题,这是我国宪法和宪法相关法之一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对检察机关的授权,具有法律渊源的最高性。

2.从权力制衡角度看

要把检察机关参与行政诉讼同解决当事人的诉求结合在一起。在行政诉讼中,法律规定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活动进行监督,实际更核心的应当是怎样有效地对行政权发挥制约作用。

3.从行政检察的功能角度看

在于维护行政法律的权威和尊严,维护行政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防止权力滥用。就行政诉讼监督而言,其监督范围和民事诉讼是一致的,应该涵盖行政诉讼活动中公权力行使的全过程,包括审判程序、执行程序、实体裁判结果等等。

4.从政府行为控制论的角度看

仅仅靠公民对侵害自己权益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来控制政府行为是杯水车薪,因此必须重视检察机关的作用。

三、完善行政诉讼检察制度的建议

1.加强检察机关的权利

我国法律有也有涉及到行政方面的。但是有优点的同时漏洞百出。优点是指明其具有监督的责任和权利。检察其对结果的履行情况和对审判的服从情况,更好的保障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但是在某些方面又限制了检察机关的行为。这种限制主要体现在不能对事情进行事前预防和警示。断案中间参与权太少,只能在事情结束了给与一定的监督。这样很可能会使职权不明确。其机关对自己的职责范围不了解,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做出监督合适,不清楚做出的处理是否越权。另外,还要给与其一定的行政诉讼的权利。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设计财务多的。可能单靠个人是没有办法得以解决的,或者没有资格去处理的。这个时候检察机构可以去解决。他们可以对法院提出请求,来对行政单位的行为进行审核。

2.检察机关建立公诉条例

当下并没有对这个机关的权利做出明确的解释。尤其是其公诉权利。宪法中没有对其具体行为做出如何处理的办法,但是在刑事中却有提到。那么行政的选择又该怎样呢。很多人根据刑事中的规定就默认了,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可取的。但是,认为这种观念是不靠谱的,我们必须建立属于行政自己在这方面的文件。不会因为对方是行政单位,而有任何的疑虑和畏惧。才能更好地保护百姓们在行政案件中的利益。也给了群众们依法维护自己的勇气,和一些不好的行为相抗争。进而对使我们的大家庭处在一个公平,和谐的氛围之中是有帮助的。

3.加大抗诉

其机关对于诉讼案子的抗诉很受限制。有关法律规定中极大的限制了其的职责和效力。比如说,抗诉不能在事件进行中提出意见和规整。必须要在事件之后分析再提出意见。这样的范围极大的限制了其对诉讼整个事件的把握和掌控,在时间上偏晚。可能有发现不及时,解决不到位的问题。另外一个缺点是,又将其缩小在了法律效应的问题上。只有发生了法律效应,其机关才能做出行动,否则视为无效。这样又让很多案件不能经过检察的手中而被闲置或者放弃。这会使一些百姓的错案得不到正确的更正,使百姓得不到保护。

通过以上分析,行政诉讼法还有很多缺点。因为其漏洞的存在,整个体系并不完善。导致人们对于一些案子没有勇气去告也没有很大意愿去告。他们觉得告的胜算特别小,认为对于案子的开展讨论有一定的不公平。那么人们会对整个行政诉讼系统失望,不敢相信和无法理解。社会就会陷入一种信任危机,甚至是法制的失衡。社会的纪律就会乱掉,违法犯罪的案子就会频频发生,甚至动荡不安。所以,行政诉讼法的完整特别重要。不仅对于我们每个人有帮助,还能是社会积极向上发展。在此,希望能引起制定行政诉讼法的人员重视,将我国的相关法律加以修正。

参考文献:

[1]苏春晖.浅析我国《行政诉讼法》修改的若干问题[J].法治的社会.2012

[2]谢君.行政诉讼检察监督现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1

行政诉讼法 篇7

关键词:行政诉讼修正案,受案范围,权益保护,司法监督

从本质上来说, 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是司法机关对行政相对人权益保护的范围, 是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行政权力行使进行监督的范围。除非有什么特殊的理由, 并且以法定的形式加以确定, 否则司法机关对行政相对人权益的保护和对行政机关的监督理该是全面覆盖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的受案范围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 越来越不让人民满意,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政相对人获取司法救济的途径。行政诉讼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不能促进行政纠纷的解决, 而且还加剧了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机关之间的冲突及不信任。为此去年11月,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一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 (以下称《决定》) , 该《决定》对1989年的《行政诉讼法》很多方面进行修改, 但笔者对于修改后的受案范围有些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第2条和第12条评析

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第2条第1款与修改前没有变化, 即概括式的规定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该条款采取概括的方式初步划定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该法第2条新增的第2款, 将第1款中的受案范围中的行政行为的范围进行缩限, 将作出行政行为的主体进行规范, 即行政行为的主体只能为依据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这是从将广泛的具有行政权属性的机关限定于依据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 这是受案范围在从行政主体角度第一次缩水。

该法修订后的该法第12条第1款则正面列举12种法院受理范围, 紧接着第2款负面列举4种法院不受理的情形, 进一步限定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同时对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缩小至人身权、财产权, 受案范围在此第二次缩水。以上这种“概括+正面清单+负面清单”确定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模式, 让大量的行政争议被挡在法院门外。如该法修订后的第12条第1款列举的12具体受案范围, 虽然最后单列了一项概括性的兜底条款, 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具体行政行为亦可提起行政诉讼, 但其权利亦不止人身权、财产权。虽然《行政诉讼法修正案》将原行政诉讼受案范围7种扩为11种, 从其内容上看, 很明显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扩大, 实质上其只是列举了几种本应该或者在实务中已经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具体行政, 没有超出《行政诉讼法》规定的人身权、财产权范围, 只是对其进行罗列确定。而且, 这样列举不可能穷尽涉人身权、财产权的具体行政行为。在现实中, 像行政裁决、行政确认、行政命令等不被认为是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行政机关的一些行为, 很有可能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但这些行政机关的行为均没有列入。假如这些行政机关的裁决、确认、命令等实实在在侵犯公民方的合法权利时, 公民方的权利该如何得到救济?从我国目前的救济体系来说, 有私力救济和公力救济, 私力救济肯定不能用于此类情况, 那只能寻求公力救济;在不能得到司法救济的情况下公力救济基本上只有寻求于行政机关了, 只能行政复议或者上访。现实生活中那么多的上访现象也就不难解释了。“事实上这种既作肯定式的列举又作否定式的列举的规定方式, 是极为不合理的:因为哪些可诉哪些不可诉的界分, 不论划分得多么细致严密, 它都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情形, 总会留下许多空白带。” (1) 至于该法修订后的第2条和第12条第1款第11项概括性规定的“合法权益”一如既往的不包括公民受教育权、劳动权、政治权利等有几十项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权利。

总的来说, 修订后的《行政诉讼法》第2和12条相比原来的版的规定来说, 笔者认为有这二点看法: (1) 行政诉讼法行政行为的范围进行了界定, 这是好的一方面; (2) 修订后的《行政诉讼法》要么没有扩大受案范围, 甚至还缩小了, 要么是只是形式上的变化, 但实质上具体的受案范围还是没有变化, 甚至是因为行政行为的限制使得受案范围从实质上缩小了。

二、关于新增的《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三条评析

根据修订后的《行政诉讼法》第53条规定, 今后行政相对人在对具体行政行为起诉时, 可请求法院对规章以外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一并进行审查, 即法院可对规章以外的规范性文件进行“附带审”。对于新增“附带审”的内容, 姜明安教授认为, 从形式上看, 该“附带审”似乎扩大了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但实质上并没有对原《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有任何真正意义的扩大, 甚至还有可能有所缩限。主要是因为:

第一, 该“附带审可能与”修订后的《行政诉讼法》第54条相冲突。该法第54条规定,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规章。如果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规范性文件违法, 而该文件是规章以外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 假如原告起诉具体行政行为时, 认为该文件违法, 请求法院一并进行审查。此时能不能对该文件所依据的规章提出异议, 如果不能, 结果则是被告所依据违法的规范性文件不能审查, 致使败诉, 原告权益不能得到保护;如果能, 结果则是法院对规章可以审查。以上二种结果的出现都不是好的结果。

第二, “附带审“与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不同步。1999年最髙人民法院通过的《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62条 (2) 规定有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引用制度。即只有合法有效, 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才能够被引用, 但合法有效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如何认定, 则要“附带审”。可见, 现在新《行政诉讼法》第54条规定行政相对人可对具体行政行为起诉时一并请求法院对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 人民法院只对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附带审”, 对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并没有任何扩大。

第三, 人民法院只对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附带审”, 这样可能使人产生这样的疑义:对具体行政行为起诉时, 认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章违法, 但是人民法院依新《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是不能审查规章, 这样行政相对人就此类情况提起行政诉讼还有什么意义?

三、关于受案范围中具体行政行为的规定的评析

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争议的重要途径, 但是我国《行政诉讼法》修订前后都只将具体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 使得不少的行政争议不能进入行政诉讼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部分行政事实行为造成的行政争议。此类行政事实行为主要是因为为实现行政目的的过程中的不当使用暴力、不当的方式实施、超范围行使权力等能造成行政争议的、需要行政救济的行政事实行为。 (2) 国家机关对公职人员实施开除公职或辞退处分的行政机关内部行为而引发的行政争议。 (3) 因行政合同、协议的签订、履行、解除引发的行政争议。 (4) 行业协会、社会团体、高等学校等社会公权力组织对其组织成员实施的管理性行为引发的行政争议;等等。引发以上行政争议的行为都不是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能够纳入行政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 当然这些行为也都不是平等主体间的属于民事诉讼规定的能够纳入民事诉讼范围的民事行为, 更不可能归入刑事诉讼范畴。

“任何人当宪法或法律所赋予他的基本权利遭受侵害时, 有权由合格的国家法庭对这种侵害行为作出有效的补救” (3) , 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的以上合法权益因这些行为受到侵害时, 既不能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也不能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那何谈法治。

注释

11 杨解君.中国入世与行政诉讼制度变革[J].法学, 2002 (4) .

22 <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62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 可以在裁判文书中引用合法有效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行政诉讼法 篇8

《行政诉讼法》只规定了普通程序, 在审判组织上也只规定了合议制一种形式。这种制度设计的初衷, 受制于行政诉讼草创之初的某些具体情况:行政案件的审理被认为涉及复杂的专业技术知识, 难度较大;相关法律不完善, 审判经验相对不足, 组成合议庭审理可发挥集体智慧;行政诉讼尚难为行政机关所接受, 采用合议制可以增强抗御各方面干扰的能力。但是, 随着行政法治进程的深入和行政审判实践的发展, 这一制度设计已经明显滞后和脱离实际, 据以支撑的理由也日渐失去现实土壤, 尤其是在某些经济发达地区和超大城市, 出现了行政案件相对集中, 合议制造成行政审判人员负荷过重、案件大量积压的现象, 更加凸显出引入简易程序的必要性。完善行政诉讼简易程序是中央19号文件确定的改革项目之一。经中央批准, 最高人民法院已于2010年12月8日发布了《关于开展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点工作的通知》。吸收相关司法文件的规定, 上升为法律的条件已经成熟。

现行行政诉讼法对行政诉讼的功能定位既模糊不清, 又相互矛盾。一是重监督、轻救济。按照现行规定, 审查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一般成为人民法院的审理重点, 原告的诉讼请求尤其是权利救济请求往往受到忽视。许多案件即使原告等来了被告败诉的结果, 但自己的权利救济依旧属于“半截子工程”。二是既监督、又维护。通过诉讼实施司法对行政的监督, 是行政诉讼制度设计的题中应有之义, 但附加司法对行政的“维护”功能, 无异于一种“人格分裂”, 不仅使法官无所适从, 也与原告的诉讼请求有所冲突。修订《行政诉讼法》的导向需要从两个方面加以把握。一方面, 吸引行政机关参与解决因为政府发展措施引起的行政争议。掌握资源的行政机关有时缺乏足够的动力公平地分配发展资源和发展成果。法院可以通过司法诉讼形成的压力, 促使行政机关完成发展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发展成果的公平分配, 保护和补偿发展中的被排斥群体。这就需要建立或者增加与发展有关的行政诉讼的诉和诉权。另一方面, 扩展法院解决与发展有关的行政争议案件的功能。法院不仅应当裁判刚性权利义务争议 (主要用于保护个人基本自由和基本权利的案件) , 而且还可以更多地使用建议性司法干预和协商性结案方式, 运用司法调查、司法听证、法庭辩论等诉讼手段查清事实、明辨是非曲直后提出司法建议。

基本制度不健全, 未规定行政诉讼时效的中断或延长等问题。我国的民事诉讼中的诉讼时效制度中存在时效中断和延长问题。同样是主张诉权, 同样存在着有正当原因没有及时行使起诉权的问题, 为什么行政诉讼中就不能有时效的中断和延长?即使认为行政诉讼中不应当规定时效中断或延长制度, 也有必要作出明确规定。因为民事诉讼中的相应制度极易让人认为行政诉讼中也应当存在期限中断和延长制度。虽然行政诉讼的起诉问题有一定的特殊性, 有些与民事诉讼中相同的事实能否成为时效中断或延长的理由值得研究, 有一些问题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因而应当对时效中断和延长制度作出具体规定。

完善强制措施制度, 应规定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强制时, 应遵循合法原则, 行政强制权必须依法行使;应充分权衡公共利益和行政相对人的利益, 减少行政强制的负面价值, 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 最大限度地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同时, 可以参照国外的行政强制执行体制对行政机关的行政强制执行权设置前置程序, 可以设“司法监督”作为前置程序, 即前置司法审查程序, 规定:行政机关的行政强制决定应当接受法院审查;建立行政强制中责任追究制度, 对不当行政强制行为和由行政机关不作为导致的行政强制行为实行责任追究, 促使行政机关审慎行使行政强制权。设立适用的简易程序制度, 让部分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 审理过程不必完全遵循普通程序的步骤, 就能够缩短审理期限, 提高审判的效率。此外, 针对现在原告的撤诉率上升的问题可以增设调解制度。针对《行政诉讼法》未明确提出公共利益保护的问题, 可以在《行政诉讼法》中增设公益行政诉讼。公益行政诉讼是维护公共利益、实现行政诉讼目的的必然要求。当行政机关的违法行政行为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时, 公益诉讼的代表应由检察机关承担, 任何老百姓都可申请检察院起诉, 检察院不起诉的, 老百姓可直接到法院告状。

行政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对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法院已经生效的行政判决或裁定规定了一系列强制措施, 主要包括强制划拨、罚款、提出司法建议、追究民事或刑事责任, 但这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不便操作。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解决对行政机关的“执行难”问题: (一) 设立行政机关基金专户, 如果行政机关在履行期限内拒不履行的, 法院可以通知银行从其基金专户上直接划拨。 (二) 行政首长应承担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而导致的法律责任。 (三) 协调行政首长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的承担。在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同时, 应适时地修改民事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和行政监察法、刑法以及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条款, 使法律规定能够有效地赋予行政首长相应的法律责任, 以防止拒不执行现象的发生。

摘要:行政诉讼法实施20余年来, 在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推动民主法治进程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快速发展, 这部制定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法律日益滞后,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行政诉讼功能的充分发挥, 行政审判面临的问题异常突出。

行政诉讼法 篇9

“一项符合这些价值的法律程序或者法律实施过程固然会形成正确的结果, 但是这种程序和过程的正当性并不因此得到证明, 而是取决于程序或过程本身是否符合独立的程序正义标准。”[4]在程序法以效率为理念时, 其独立性进而跃居突出位置。诉讼法作为一系统要完成独立的功能有赖于这一系统结构, 因为系统结构是系统功能发挥的基础。系统结构重建达到只要一经激活这一系统任何人都不能凭其一己之力而施加影响, 也即只要这一系统流程启动就会按既定程序发展, 而不受外力左右。程序法定是指行政程序法律关系主体在做出有关行政行为或参与有关行政行为时应遵循的步骤、方式、方法、顺序、时效等程序规则, 必须明文加以规定, 并且必须得到严格遵守。在行政秩序与行政公正的价值引导下, 并在诉讼法定制定下设定的诉讼制约下而加以设计的具体的系统结构。

在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一方权利义务的关系中, 权利与义务在总体上应当是平衡的。它既表现为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权利的平衡, 也表现为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义务的平衡;既表现为行政机关自身权利义务的平衡, 也表现为相对一方自身权利义务的平衡。平衡论也可称之为兼顾论, 即兼顾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5]系统平衡作有利于系统独立性功能实现。任一事物只有达到均衡状态才能维持其稳定性、持续性, 一系统的稳定与持续以及由此表象出来的可预测性是系统独立的侧面表征。系统均衡分为“外部均衡”与“内部均衡”。“外部均衡”范围很广, 系统与系统之间, 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博弈与妥协, 各种力量的进化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社会背景进行选择。而这种选择要有本土法文化延续, 并与之进行对接, 传统法文化的实质正义与现代大多数国家所倡导的程序正义并不存在冲突, 只要对其进行引导, 在追求实质正的理念下进行构建与设计在行政秩序与行政公正的法律价值取向的引导下、通过程序法定的原则以约束控制行政权力, 要求行政程序法将有扩张本性的行政权力纳入法定的程序中予以控制和约束。

程序法的刚性与稳定性使其迎合行政程序法规制行政权的需要。立法者们不希望行政法华而不实而成为一潭死水。消除行政权的任意性, 进而规制行政权, 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行政法自身的稳定是行政法能够带来它所希望带来的社会稳定的一个基本条件。因为频繁修改行政法很可能破坏人们对政府形式的忠诚并激起民众的狂热, 也很可能使国家受到本应受到制约的政治力量的控制。立法者们在当时本以为其规定的修正程序已经可以或基本可以满足未来社会变化所提出的修改行政法的要求, 或者反过来说, 尽管立法者们对未来美国社会多样性的发展有所预期, 但他们对这种多样性的发展程度和由此带来的复杂歧见给达到修改行政法所要求那种一致程度的社会同意所造成的难度未能有足够的预见。当然没有理由设想立法者们不了解或不理睬行政法应作适当修改以适应社会较大变化这样的道理。“每一种法律体系确立之初, 总是与宗教典礼和仪式密切相联系的。”行政权一直以来有着优先性, 行政权的强势是对行政诉讼法独立性的威胁。强势行政权的内在扩张性本身就有着利用其掌控的资源对各种关系进行干预的内在属性。一直以来对诉讼法独立性的忽视加深了对独立性理解的鸿沟。而其中的行政程序法就是为防止行政权力逾越边界而设计的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的具体操作流程。公民的基本权利是首位的, 国家是派生的;国家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维护公民享有自由的社会秩序;公民通过代议制来制定法律, 行政必须从属于法律, 行政只是为了实施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为了防止行政在实施法律的过程中滥用行政职权, 作为民意代表的立法机关制定行政法, 以控制行政行为, 使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到行政权力的侵犯。行政诉讼法通过将行政权力纳入法定程序控制其扩张与膨胀, 以保证法资源赋予公民的权利不受侵犯。控制行政权力之所以是行政程序立法的追求, 不仅是行政秩序与行政公正的价值以及行政诉讼独立性的要求, 更为重要的是改善目前行政权力过于强大和过于泛滥的实际所必须。行政权力在法定程序外运行, 法外权力失控也就成为必然。由于权力具有天然扩张的自然属性, 权力若不受限制便会肆意蔓延。行政权力在给社会创造秩序的同时, 也使权力的异化与扩张孕育萌芽。正如孟德“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行政权力没有程序规制必然导致权力的异化, 与法治相悖。“内部均衡”是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的对立与统一。自然秩序更多的是一种自生自发的秩序, 而社会秩序则主要是一种人造的秩序和建构的秩序。

行政诉讼法作为一独立系统, 它的独立性能增加对它的信任感, 进而有“两公”归属感。任一部门法都有其进化的过程, 而这演进更是有着同生物选择优化的扬弃的历程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可以避免行政行为的无序化, 从而营造一个自由、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人们则可以通过人际互动的关系得以建构, 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通过立法以建立起法律秩序。法律秩序为人们的行为提供预测、并依据预测作出行为的选择, 因此, 生活在一个法律秩序的社会里, 人们享有自由并有理性。

以此为理念对现行《行政诉讼法》进行完善“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将所有国家公权力主体与相对人发生的公法上的争议均纳入行政诉讼的范围”。凡是公权力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时的作为和不作为行为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不利影响, 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受到侵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行政诉讼的, 法院应当受理。从而保障相对人的各种合法权益。判断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关键要看起诉人与被诉行政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利害关系, 起诉人是否具有值得法律保护的利益, 不管这种利益是现实的还是将来的, 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以及法院能否提供适当的救济。“改革行政审判体制, 确保法院独立公正借鉴许多大陆法系国家的经验, 设立相对独立的行政法院。”解决行政判决裁定执行难和非诉执行的问题完善行政诉讼类型与裁判制度。允许那些没有利害关系的人能够代表公益或者没有能力起诉的弱势群体对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机关诉讼是指行政主体之间因权限的存在或者行使而发生纷争, 纠纷双方诉诸法院, 通过法院的诉讼程序解决争议的诉讼类型。如果机关之间就法律权限和法律适用发生纠纷, 就应当允许法院进行裁判, 只有这样, 才能依法划清各机关之间权力的界限, 防止越权和滥用职权, 并减少由于权限交叉而造成的纠纷, 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又有利于监督和纠正行政行为, 从而最终实现解决争议、维护社会秩序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瑞华.程序主义论———从刑事审判角度分析[J].中外法学, 1997, 2:70~72

[2].季卫东.法秩序的构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39

[3].王锡锌.行政程序法的价值目标及其实现机制[A].罗豪才.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214~215

[4].季卫东.法秩序的构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55

行政诉讼法 篇10

关键词:行政管理,行政体制,两汉时期

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统一中国,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也确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皇帝制度与官僚体制。此后, 两汉承袭并发展了秦的制度, 建构了一整套制度森严的金字塔式等级官制。随着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 这一时期的行政制度还呈现出另一个显著特点——为封建专制服务。自此, 中国的繁荣稳定就与各朝各代行政制度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

两汉时期的中央行政系统以皇帝为中心, 在承袭前朝的基础上, 形成了较为严密的组织系统和职权分工;但也表现出家国不分的混乱局面。三公九卿制度的建立, 意在使三公的权利得到相互牵制, 客观上又形成了集行政、司法、军事、财政和监察于一体的庞大中央政府。丞相是国家政权的中枢, 统治者为削弱相权, 不断加强尚书的权力, 使之最终取代丞相成为国家政权的中枢机构。这种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相权的膨胀, 但当皇帝无法驾驭大权在握的尚书台时, 它反而会成为尚书大臣窃弄权柄的工具。

集司法、军事、财政为一体的郡县制是两汉时期的地方行政体制。郡县之下的乡里制度和户籍按比制度把百姓 (主要是农民) 牢牢束缚在土地上, 既加强了中央集权, 又明确了中央与地方的分工。这两种制度在农业自然经济的基础上产生, 反过来又利用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 为国家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质和经济上支撑, 巩固了自然经济的基础地位。

郡是两汉时期重要的地方行政机构, 其主管长官为郡守。郡守对上接受丞相、御史大夫的监督, 对下则有权任免与荐举其属吏。当属吏与长官之间这种特殊的人身依附关系发生蜕变, 就会形成助长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的离心力量。这正是导致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原因之一。

郡以下的行政机构是县。县是两汉时期的基层行政单位, 但真正直接管理百姓的却是其下设的乡、亭、里之类的组织。国家的赋税、徭役、兵役以及地方教化、狱讼治安等事, 都由乡里官员直接承担办理。一方面, 这一组织形态有利于维持社会治安;另一方面, 若乡亭官吏营私舞弊、欺压百姓, 这些直接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土皇帝往往更加难以治理。

二、军事管理系统

军事上, 两汉统治者重视加强中央集权。皇帝是军队的最高统帅, 握有全国军队的最高指挥权。

两汉时期的军事系统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由中央直接领导、担任京师宿卫的中央宿卫军系统;二是地方各级行政长官领导、担任地方守备任务的地方守备军。郡国兵是地方守备军的基本组成部分, 这主要是伴随着郡县制的确立而发展起来的。郡国并平时在农田上耕种, 战时则上阵杀敌。这种“兵农合一”的政策, 直接导致了两个严重的后果:首先, 是军队数量太多, 浪费资源;其次, 是训练太简略, 疏于管理, 调动不便, 最终形成了虽举国皆兵却有名无实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 随着两汉时期监察制度的发展完善, 在军事系统中也相应地出现了监军制度。这种对军事系统进行监督的制度, 在加强中央对军事武装力量的控制方面有重要作用。

三、行政监察制度

两汉时期逐步确立和完善了从中央到地方、多层次的监察体制。专门掌握监察权力的御史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在行政机构之外的专司监察机构。御史大夫负责中央监察的实施, 又通过刺史监察郡国;在地方, 郡守自任监察之职, 督邮则负责监察属县。县令、长除自行监察职权外, 又通过廷掾监察属乡。这种等级森严的监察制度职权分明, 具体来说有如下优点:

第一, 组织机构严密;第二, 职掌明确, 行使监察有章可依;第三, 检察官具有权威性和震慑作用;第四, 对监察官的管理形成一定的制度。

无可厚非, 这种尚未完善的监察制度在实际操作中自然会暴露出诸多弊端。一方面, 此时的监察仅是一种建立在专制政治基础上的行政手段, 因而, 只能成为封建皇帝进行专制统治的御用工具, 无法完全发挥出应有作用;另一方面, 由于监察官权势过重, 制造冤案, 贪赃枉法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这无疑给当代中国的行政监察部门敲响了警钟——均衡权力的分配, 优化权力的制衡, 在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的基础上加大执法力度和审查力度, 对机关工作的运转实行有力的检查和督促, 这些都是在实施监察的过程中应当给予充分关注的问题。

四、官吏的选拔与管理制度

在统治者不断优化统治机器的同时, 一系列以征辟和察举为主体, 伴以配套法令的选官任用考核制度应运而生。

汉代的选举制度, 历史上称之为乡举里选。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

1.察举。

察举是汉代选拔人才的基本制度, 注重孝廉、明经诸科;

2.征辟。

征辟又分为征召和辟举两种形式。征召是指对特别有名望的人才, 由皇帝派专人去聘任;辟举则是由中央或郡国的长官按一定科目征用人才, 辟为自己幕僚的属吏。值得一提的是, 当时所采用的辨别人才的客观方法, 正是我们沿用至今的考试制度。

这一系列重视官吏素质的任免考核制度, 使得一些在血统和财富上没有显赫地位和优势的寒门学子也能走上政治舞台。然而, 官吏选拔权力的过分集中和实际操作的困难却使之难以坚持实施。这一点对当代中国的官制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无论何种改革尝试都必须立足现实, 在把握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建设;万万不可操之过急, 沉迷于寻求一蹴而就的捷径。

五、司法制度

两汉时期权责严密的司法制度大致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是有比较完整的司法管理机构。

二是司法管理从属于行政管理。皇帝握有最高司法管理和刑罚权, 地方司法管理权由地方行政官员兼管, 如知府、知州、知县等既是地方最高行政官员也是最高司法长官。

三是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司法管理制度。

四是有系统的立法保证。

这一时期司法制度的弊端在于:封建专制下的司法管理必然带有得严重的阶级压迫性质, 具有很强的不平等性和野蛮性。

与之相比, 中国当代的司法体制则更加全面合理——最高法院、各级审判、陪审部门的互相监督, 以及司法管理基本方针的政策引导, 都为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 继秦之后, 我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封建行政制度在两汉时期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与完善。纵使这些封建制度的确立尚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 但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民族交往和文化融合的推动作用更是不容忽视。而对于当代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建设而言, 这些前车之鉴也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行政诉讼法 篇11

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行政机关永远是被告,处于防守地位。如用“矛”与“盾”比喻原被告关系,作为已服役13年的“盾牌手”,笔者对“新法”的最大感受是:“矛”更锋利了!“盾方”若不未雨绸缪,只是被动应付,势必会处于不利地位。

《决定》共六十一条,涉及的增删改动之处甚多,单是条文数就从“旧法”的七十五条扩充至“新法”的一百余条。本文重点谈一下与登记机构有关的变化。

一、政策取向改变

“新法”第一条为立法目的。原先有“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表述,现删掉“维护和”,只剩下“监督”,其含义不言而喻。实际上行政行为本身有既定力和执行力,通常作出就生效,在诉讼中也不停止执行。行政机关在原告面前无疑是强者,只有它不侵权人家的份儿,哪需要专门再“维护”它?原告的请求不成立,驳回就是了,何必强调“维护”被告?社会上普遍认为“民告官”胜诉难、执行难,今后可能会有意矫正。

二、“具体行政行为”变“行政行为”,“红头文件”不再是不容商榷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对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时,可以一并请求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通俗地说,以后诸如限购令、合同备案、资金监管、协助控税之类,都不排除“过堂”。会议纪要之类的,其制定和执行就更要慎重了。

举个例子。司法部、建设部《关于房产登记管理中加强公证的联合通知》(以下简称《联合通知》)是房产继承“强制公证”的主要依据,《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也据之把公证书作为要件。绝大多数人对此是理解的,毕竟登记机构无法实质审查,强制公证看似麻烦,但绝非只为了减少登记机构的责任,而是客观上更权威地查明与认定了事实,减少发生民事纠纷的可能。不过某些情况下难以公证,也是事实,当事人质疑《联合通知》本身的合法性,遂引发一些诉讼。“新法”实施后,此《联合通知》必成为法庭上的审查目标。让基层为司法部、建设部20多年前制定的文件辩护,何其难也。

三、提高对行政首长本人的要求

“新法”规定,“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相应的工作人员”,但总不能每次都“不能”吧。地方政府会制定相应的应诉规则,量化指标,避免个别首长当儿戏。除此之外,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原先是每天罚单位50-100元,现改为罚行政机关负责人。

四、改变复议与诉讼的衔接,降低官官相护、“父子容隐”之可能

“旧法”规定:起诉前先复议的,如果复议机关维持了行政行为,原作出机关为被告;如果撤销了,则以复议机关为被告。很显然,仅就避免当被告而言,复议机关会倾向于“维持”而非“撤销”行政行为。

现修改为:“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如此一来,不管维持还是撤销,复议机关(市政府或者省厅)都可能与原机关一同当被告,增大了败诉的风险。若把复议机关和行政机关不恰当地比喻成老子和儿子,那么以往的“慈爱”目光将向“公正”目光转变。它将更认真地审查,更公正地裁断。如果它受行政机关“拖累”而败诉,可想它会怎么追责。

五、在判决类型和标准上,除将最高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相关内容吸纳进来外,又有拓展

在笔者看来,这将大大增加“确认违法”的适用几率。例如“行政行为程序轻微违法,但对原告权利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这类案件并不少见,也就是说行为“略有瑕疵”,但“大差不差”。这种案件以前通常会驳回原告诉讼请求,但“新法”实施后,对不起,“确认违法”。

值得注意的是,以前认为“确认无效”比“确认违法”好听,但“新法”规定“行政行为有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或者没有依据等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原告申请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无效”。显然把“确认无效”视为“更加重大且明显违法”时用的。笔者预测,“新法”实施后,行政案件会“大增”(可能增加三到五成),败诉则“剧增”(可能两倍甚至更多),这是趋势。

六、司法独立性、制度性增强,“协调”法院将更困难

司法独立与公正是依法治国的要义,“新法”全面贯彻这一思想。如经最高院批准,省高院可确定若干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本地法院不审本地的案子),如取消上级法院将本属自己的一审案件“压到”下级法院(以便掌控)的权力,如法院“不得为证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调取被告作出行政行为时未收集的证据”(帮被告完善证据),如法院“对未采纳的证据应当在裁判文书中说明理由”,如立案环节对原告权利的保障,如在裁判形式和标准上对法院裁量权加以规范,等等。直白地说,法院裁判活动越独立,行政机关协调甚至干涉案件越难。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第一,登记机构要提前着手,主动研究,既要研究新法,也要梳理现有制度。对于确有必要但欠缺法律层面依据的做法,应通过写入法律来完善。第二,工作人员要自觉学习,随大流、凭经验是不行的。第三,领导很关键。第四,《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在党政机关普遍设立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因此,要充实法治队伍并切实发挥其作用。第五,保障登记人员权益,推动建立登记人员的执业保险制度。

论行政服务与服务行政 篇12

(一) 行政服务概念是一种特殊的行政行为, 与我国传统概念上的干涉行政方式不同, 行政服务是一种具有创新性质的行政方式。

行政服务着重强调行政主体特别是国家政府要充分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给行政相对人, 尤其是关系到与人大众息息相关的生活、经济及文化等方面。通常情况下国家施行行政服务时, 会处于和公民平等相等的地位。当然, 国家也可以高权身份来实施某些行政服务, 比如说九年义务教育就是典型例子, 是用公权力来强迫公民接受教育的。

(二) 行政服务的内容和特点

如果想把行政服务的事情做的很好, 设身处地的为老百姓的利益着想, 就必须在具体的运作方式上想想办法, 在我国, 我们的政府已经采取了很多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开设了很多行之有效行政服务机构 (1) 行政中心的建设。行政服务中心是我国政府在治理模式上的重要创新。它是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重大改革, 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和发展, 对于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2)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服务型政府也是我国政府一个创举。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上, 实行的是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受理、一表式办公和一体化管理等创新型的行政服务的方法。

(三) 服务行政的内容和特点

1.现代服务行政的形成和发展

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在行政管理领域发起了一场新的改革运动, 其主要内容是把市场作为公共行政改革的主要标准, 并且以其为主导, 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将“以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型政府转化为“以满足人们需要为主要目的”服务型政府。这场运动直到现在依然持续着并且将继续影响着现代行政管理的发展。在服务行政理论的指导下, 政府的具体运作, 通常采用市场竞争模式。此种模式下, 政府不再是公权力的唯一的拥有者, 将市场可以自由调节的公共资源让渡给其他的社会公共组织, 赋予他们职权进行公共管理服务活动, 从而提高社会自我管理的能力, 进而最大程度的避免服务行政中公权力异化的可能性。国家行政经历了从“管理行政”向“服务行政”的转变和服务行政自身的演变, 以及到最后确立现代服务行政理念过程。这种转变绝不是历史的偶然, 促成这种必然转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不乏社会、经济的发展等因素, 但更是因为存在有深厚的理念基础。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这种转变:从抽象方面来说, 当代宪政体制下, 国家行使公权力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彰显对人性的尊重, 行政权力就是其中最主要的, 也是最能体现人性尊严的一种, 就可以把服务行政当作是人性尊严在行政领域中的一种具体的表现;从具体方面来说, 就是要从行政本身的范畴出发, 最根本的原因是行政民主化的发展。

2.服务行政法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如果想更加完善建设服务型政府, 我们必须先进行一些调整, 尤其是对于行政法基本理论的调整, 服务行政的理论提出了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显著成就, 为小康社会的建设打下了了扎实的基础, 当然不可避免的, 也暴露出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出来, 这是需要我们重视的。比如说, 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 这些问题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都有明确指出的。正是基于此, 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明确目标, 实现改革开放的成果为社会公众所享有, 发展要依靠人民, 发展要为人民, 不断促进民生的改善。服务行政要求的各种行政活动必须是以人民的权利保护为核心的, 所以我们要完善民主管理制度。

二、行政服务与服务行政的区别

(一) 概念不同

服务行政对与我们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行政行为, 很大区别于干涉的行政方式, 和我国传统概念上的行政方式不同, 行政服务是一种具有创新性质的行政方式。服务行政是一种具有形成性质的行政行为, 行政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权利和利益。切身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福利。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国家行政机关都是用人民大众一样的身份地位以实施。行政服务和服务行政比起来, 它是以一种服务的形式表现出来, 具有具体性。这种公共的服务满足了人民大众对于自己主体地位的承认和关心。这种行政多元化的模式促进了市场的主体在我们市场经济的大环境的发展和长大, 这种行政服务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最基本价值的实现。

(二) 内容不同

行政服务是一种通过的具体的行政机构来形式行政规则的方法, 它是一种服务。它的行为就为具体。服务行政是根据行政法所出现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解决这种问题而产生的一种理论, 一种思维模式。

(三) 可诉性不同

行政服务因为有很多的具体行为和机构, 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具有可诉性。服务行政更多的是体现一种理论和理想, 比如说服务型政府等, 是一种抽象行政行为, 不具有可诉性。

(四) 调整的关系不同

行政服务调整的是具体的行政行为, 具有很高的实践性。直接面对人民大众, 调整的关系和内容较为琐碎。多为一些具体的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和行政法, 行政主体和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服务行政是一种抽象行政行为, 是一种行政理论, 没有像行政服务那的具体性, 相对来说更加抽象。调整的是行政法和行政法之间的关系。综上所述, 行政服务和服务行政在概念, 内容, 调整的关系等方面有很多的不同, 但是行政服务也需要服务行政理论的指导, 才在行政服务中发挥更好更优秀的作用。而法务行政理论也需要用行政服务来检验理论的可行性。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李东明, 姬建芳.注意解决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运行中的问题[J].中国监察, 2005 (6) .

上一篇:太空旅行计划下一篇:鼻前庭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