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血糖控制

2024-10-04

孕妇血糖控制(共8篇)

孕妇血糖控制 篇1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孕妇于妊娠期首次发现或者发生的糖代谢异常情况,极易造成羊水过多、妊高征、巨大儿等母婴并发症,无论是对孕妇还是围生儿的安全都带来直接危害,这也成为产科医师所关注的焦点。为提高孕妇及新生儿生存质量,本文就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及护理干预的有效举措进行探究。

资料与方法

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糖尿病孕妇160例,依据硬币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孕妇年龄23~42岁,平均(31.2±1.5)岁,孕周28~37周,平均(32.4±1.7)周,体重55.4~67.8 kg,平均(61.3±2.5)kg;观察组孕妇年龄24~41岁,平均(31.5±1.4)岁,孕周28~38周,平均(32.7±1.6)周,体重54.8~68.2 kg,平均(63.4±2.4)kg;两组孕妇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住院前及住院期间由家属主要照顾,临产住院。观察组于住院前后加强对其糖尿病的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心理护理:向孕妇及其家属介绍糖尿病相关的一般知识及其危害,特别是巨大儿会对生产造成的危害;(2)饮食护理:一方面为确保婴儿得到正常发育,另一方面为防止糖尿病更加严重,应注意饮食,设定每天摄入总热量的最高值,针对孕妇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3)药物护理:嘱孕妇定时服用定量药物,若孕妇存在血糖难以控制的问题,可采用双“C”疗法;(4)运动护理:引导孕妇适当做有规律的运动,控制血糖、改善脂肪代谢紊乱问题,可引导其进行有氧运动,每天持续30 min左右的散步,尽量控制孕期体重;(5)随访:每2周对孕妇进行1次随访,对其血糖监测、饮食及药物治疗情况进行了解,并提供电话咨询服务。

观察指标:(1)两组孕妇新生儿结局,包括高胆红素血症、病理性黄疸、巨大儿(出生体重超过4 000 g)、新生儿畸形、新生儿窘迫;(2)对比观察组孕妇在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前后(孕34~36周)2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3)两组孕妇并发症发生情况。

统计学处理:对本次研究所有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处理及分析,使用率(%)来代表计数资料,并行χ2检验;使用(±s)来代表计量资料,并行t检验;若检验结果表示为P<0.05,则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孕妇新生儿结局:观察组孕妇高胆红素血症、病理性黄疸、巨大儿、新生儿畸形、新生儿窘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高胆红素血症、巨大儿的发生率与之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变化情况: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干预前有显著下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孕妇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由于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会导致母体组织供血不足的问题,在此情况下极易发生妊高征,无法做到对病情的有效控制,继而会导致胎儿宫内缺氧等诸多问题,增加巨大儿发生率[3]。

为控制孕妇孕期血糖,提高孕妇生产质量,必须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监护及护理,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适当运动等举措控制其血糖,因此,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非常重要[4,5]。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孕妇高胆红素血症、病理性黄疸、巨大儿、新生儿畸形、新生儿窘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之于干预前有显著下降,且并发症发生率7.5%,低于对照组的30.0%。这也进一步表明,通过有效的血糖控制方法及护理干预举措,可在极大程度上保证母婴健康。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13.292,*P<0.05。

总结来说,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与血糖控制一方面可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水平,另一方面还能降低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新生儿结局,在临床上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控制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治糖尿病孕妇160例,依据硬币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孕妇高胆红素血症、巨大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干预前下降(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与血糖控制一方面可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水平,另一方面还能降低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新生儿结局。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胡敏.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的妊娠期管理方法[J].医学信息,2015,28(4):182.

[2]蔡旭婷.糖尿病孕妇妊娠期护理干预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9(17):225-226.

[3]刘鹏.糖尿病孕妇妊娠期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5):224-225.

[4]莫愈君.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孕妇妊娠期的血糖控制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15,11(12):144-148.

[5]马豪莉.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比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3):51-52.

孕妇血糖控制 篇2

这个时候人的免疫能力会有所下降,很容易出现一些疾病,比如孕妇高血糖,在怀孕的时候如果发现血糖又偏高的情况,最好是能够在饮食上进行调整,尽量不要吃含糖量比较高的食物,小编来介绍一些能够使得孕妇降低血糖的食物。

1.山药。

孕妇吃山药可以降血糖,有效控制血糖含量。

2.洋葱。

洋葱中的二硫化物、三硫化物、气味物质硫醇和多种氨基酸等都有比较高的药用价值,可以起到降血糖、降血脂、抗炎、平喘和抗血小板凝集等作用。生食或者炒食都可以。

3.紫菜。

紫菜中紫菜多糖、脂肪、维生素、蛋白质以及胡萝卜素的含量都比较丰富,其中紫菜多糖就对降血糖有很好的作用,空腹时食用紫菜或者用紫菜做汤、}都可以降低血糖。

4.胡萝卜。

胡萝卜的成分包括多种类胡萝卜素、花色素和维生素等,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生食或者捣汁喝都可以。

5.黑木耳。

黑木耳中的黑木耳多糖有降血糖作用,而且黑木耳还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和铁、钠、钾、钙等多种矿物质,孕妇吃黑木耳不仅可以降血糖,还可以吸收其他孕妇需要的营养成分。

6.苦瓜。

现代临床报道,苦瓜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而且苦瓜可以有很多种吃法,可以用作做凉菜或者煎汤,也可以晒干后泡茶或者绞汁喝。但是苦瓜性凉,孕妇不要多吃。

孕妇血糖控制 篇3

关键词:糖尿病,妊娠,动态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妊娠结局,低血糖

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妊娠前即患有糖尿病和妊娠后首次发生和发现的糖尿病, 前者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 后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妊娠期会因激素及代谢水平的变化使糖尿病的病情加重, 其母婴并发症增加, 严重的并发症可危及母婴生命[1]。因此, 血糖监测对糖尿病合并妊娠至关重要。当今社会, 糖尿病患者最常用的监测血糖的方法就是测指尖血糖, 而指尖血糖的检测方法会存在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常见的就是要承受反复针扎手指的痛苦, 使糖尿病患者对测血糖具有恐惧心理, 这也会间接影响到指尖血糖的准确性, 甚至是主动自我减少监测次数, 致使治疗依据相应减少;另外, 指尖血糖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就是监测血糖的时间[2]。实时动态血糖监测 (CGM) 是当前比较流行的血糖监测手段, 能预警高、低血糖发生的可能性[3]。然而, 糖尿病合并妊娠妇女是否也能从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中获益尚缺乏研究资料。本研究对间歇性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在未经筛选的孕前糖尿病妇女中是否能改善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进行了前瞻性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妊娠孕妇205例, 年龄23~35岁, 中位年龄29岁;初产妇158例, 经产妇47例。所有孕妇孕前均诊断为1型或2型糖尿病, 其中1型糖尿病125例, 2型糖尿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 观察组102例, 年龄 (26.8±6.8) 岁, 1型糖尿病60例, 2型糖尿病42例, 糖化血红蛋白 (Hb A1c) 为5.3%~10.0%, 平均值为 (6.6±0.9) %;平均体质量指数 (23.4±3.5) kg/m2。对照组103例, 年龄 (27.2±7.3) 岁, 1型糖尿病65例, 2型糖尿病38例, Hb A1c为5.3%~10.7%, 平均值为 (6.8±1.0) %;平均体质量指数 (23.5±3.7) kg/m2。2组年龄、糖尿病类型、Hb A1c水平及体质量指数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与胰岛素治疗及饮食、运动控制。对照组给予常规血糖监测, 即每天7次自我监测血糖 (记录每日0点、三餐前30min及进食第一口食物后2h共7次末梢血糖值) , 具体胰岛素用量根据孕妇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观察组除了常规血糖监测外, 并分别于第8、12、21、27、33周进行为期72h的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将动态血糖监测感应探头置于孕妇腹部皮下组织, 由孕妇输入进食、运动等情况, 进行连续72h血糖监测, 每12小时输出血糖记录1次, 并每天校正动态血糖监测结果, 根据血糖结果调整次日胰岛素用量。

1.3观察指标记录2组孕妇Hb A1c水平、血糖值、严重低血糖发情况和羊水异常、妊娠期高血压、脂膜早破、胎盘早剥、早产剖宫产等妊娠结局, 重点观察大于胎龄儿、新生儿低血糖等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χ2)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糖水平2组孕妇Hb A1c、血糖水平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2组孕妇羊水异常、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胎盘早剥、早产及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2组新生儿窒息、大于胎龄儿、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提示孕期周期性使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并不能改善孕前糖尿病妇女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

3讨论

妊娠前患有糖尿病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期间, 胎盘产生的某些激素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胎盘胰岛素酶及类固醇激素有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因此, 糖尿病患者怀孕后极易使病情加重或发生许多严重产科并发症[4]。因妊娠期母体需消耗葡萄糖为胎儿提供能量, 以及母体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从而导致经尿液排出葡萄糖增多等原因, 妊娠期女性血糖水平较非孕期下降, 且孕期血糖控制欠佳与妊娠不良结局相关, 因此, 血糖的监测对糖尿病孕妇至关重要。血糖监测是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通过评价糖代谢紊乱的程度, 判断糖尿病药物治疗效果, 达到降糖的理想目标, 确保母婴安全[5]。关于血糖监测的方法, 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为自我血糖监测及Hb Alc水平测定, 自我血糖监测可了解1d内三餐前、后及0点的血糖变化, Hb Alc水平测定可了解患者目前及近2~3个月血糖的总体水平, 但这些方法都无法了解患者血糖全天的动态变化;且指尖血糖检测不但给孕妇带来痛苦, 而且不能准确发现夜间低血糖情况以及餐后高血糖状态的持续时间, 不能给血糖控制提供及时的数据, 容易造成漏诊。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CGMS) 是一种新出现的连续式动态血糖监测手段, 能够提供完整、详细的血糖波动情况, 可以及时发现无症状的低血糖或高血糖, 为糖尿病孕妇制定个性化血糖控制方案提供依据[6], 可以更好的降低血糖, 减少血糖波动, 从而改善糖尿病的远期预后[7]。有研究报道显示,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有助于精确监测血糖的动态变化, 及时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 是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和合并症的监测方法之一[8,9]。但也有研究显示, 当糖尿病女性患者怀孕时, 间歇性实时持续血糖监测可能无法改善血糖控制或妊娠转归[10]。

本文结果显示, 2组孕妇Hb A1c水平、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与常规自我血糖监测均能准确反映患者的血糖水平, 且间歇性实时动态血糖监测避免了以往多次间断日间血糖检测的局限, 无需反复针刺采血, 但二者在血糖控制及改善妊娠结局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综上所述,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与常规自我血糖监测均能准确反映患者的血糖水平, 除了每天进行7次自我监测血糖外, 孕期周期性使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并不能改善孕前糖尿病妇女的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但是, 本研究是在未经筛选的糖尿病孕妇中进行的, 并不排除实时CGM在严格筛选的孕妇中可能会有效, 血糖控制不佳且重度低血糖高风险的女性以及妊娠前已接受持续血糖监测者是否能减少严重低血糖风险和改善妊娠结局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高冬梅, 韩秀林, 梁婉迪, 等.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分娩前后糖尿病的管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 (5A) :197-198.

[2] 鲁雅娟, 黄雪玲, 唐林, 等.72小时动态血糖监测在临床中的应用[J].北方药学, 2014, 11 (2) :120-121.

[3] 吴静, 薛耀明, 李晨钟, 等.利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观察妊娠糖尿病患者孕中晚期的血糖漂移[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0, 18 (6) :449-451.

[4] 唐大寒.妊娠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营养治疗原则[J].糖尿病新世界, 2012, (4) :44-45.

[5] 宁能斌.妊娠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与指尖血糖监测对血糖漂移的对比研究[J].健康必读, 2010, 1 (5) :104-105.

[6] 王艳萍.动态血糖监测在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波动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 (26) :4154-4155.

[7] 隋淼, 陈军, 丁凯, 等.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2型糖尿病中的研究[J].吉林医学, 2014, 35 (10) :2107-2108.

[8] 王娟, 陈学敬, 杨香菊, 等。24h动态血糖监测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 (16) :143-145, 153.

[9] 郭莲, 刘维娟, 李彦, 等.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河北医学, 2011, 17 (9) :1153-1156.

孕妇血糖控制 篇4

关键词:护理干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 (GDM) 是一种在妇女妊娠期发生的糖代谢异常的症状。根据统计数据, 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在世界各国的报道中是1%~14%[1], 在我国报道的发生率是1%~5%, 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我国的妇女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在逐年增高。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以及胎儿都有比较大的影响, 因此, 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护理干预有重要意义, 该文在201年5月—2013年9月探索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控制血糖的影响,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就诊资料完整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总共150例将选取的15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 察组 , 总共75例, 年龄在21~33岁之间 , 平均年龄 (27.1±1.2) 岁 ;体重63~74 kg, 平均体重 (70.8±5.5) kg;确诊时孕周24~28周 , 平均孕周 (26.23±2.54) 周 ;其中初产妇35例 , 经产妇4例;对照组, 总共75例, 年龄在22~34岁之间, 平均年龄 (28.2±0.9) 岁 ; 体重62~75 kg, 平均体重 (70.6±5.2) kg; 确诊时孕周24~28周 , 平均孕周 (26.1±2.7) 周 ;其中初产妇36例 , 经产妇39例。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定期为患者做血糖检查以监测血糖变化, 定期为患者产前检查等。

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干预。1心理指导。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护士反复耐心地与孕妇积极交流, 并向她们讲解疾病知识, 让他们对自己的疾病有个正确的认识, 以平和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2营养指导。第一, 营养调查, 采用24 h回顾法使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想起1 d之前的进食情况来进行膳食调查, 了解患者进食的种类、数量、次数等信息应用食物模具来计算患者一天中各种营养的摄入量, 正确评估食物量。第二, 健康教育, 对患者进行营养治疗的健康宣讲, 让患者认识孕期膳食的注意事项以及营养治疗的基本知识。第三, 营养评估, 将患者的如身体、体重、血糖等身体信息和膳食信息输入电脑软件里, 由软件分析计算食物所含有营养成分, 算出患者1 d中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总摄取量 , 和孕妇的标准摄取量做对比, 最终得出分析结果报告。通过报告得出患者的营养摄入的均衡情况、热量是否超标, 糖类、脂肪是否过量等信息。第四, 营养指导, 根据上述的软件计算分析结果, 再结合孕妇孕期标准营养素摄取量以及孕妇孕期膳食指南, 对患者进行营养指导。结合患者具体的身体状况、经济条件和生活习惯等调整患者的膳食, 制定出合适的食谱。3运动指导。指导患者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孕妇瑜伽等, 运动时间和强度由患者自行确定, 保持运动时心率<120次/min, 应长期坚持, 避免剧烈运动。帮助患者制定一些简单规律的运动计划, 如在进食后休息20 min, 然后外出散步30 min。

1.3 统计方法

该次临床探索研究所得到的有效数据, 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如表1所示。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比较特殊, 容易使得孕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以及感染等并发症, 对胎儿的影响有致使胎儿畸形巨大儿、难产、死胎、新生儿死亡及新生儿低血糖等[2], 孕妇在妊娠期用药可能对孕妇自身以及胎儿产生一定的影响, 同时使用胰岛素还有可能造成低血糖使得孕妇在分娩时身体能量不够而产生危险情况。

而通过加强护理干预, 能够在降低和稳定血糖的同时大大减少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经过干预, 观察组孕妇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 全面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控制有较好的效果, 有利于预防围产期孕妇和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宗俊英, 王璐.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和新生儿体重增长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 2013 (14) :2330-2332.

孕妇血糖控制 篇5

关键词:血糖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母婴妊娠结局,临床应用效果

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首次出现或发生的葡萄糖含量出现异常的症状,在当前我国产妇妊娠期的临床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状,对于母婴均会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耽误产儿的正常发育,并剥夺了产儿健康的身体,因此,在临床中寻找一种改善母婴妊娠结局的临床操作方法则显得十分必要。该院通过对92例糖尿病孕妇进行研究,采用对血糖进行有效控制的方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92例糖尿病孕妇,孕妇妊娠均在24~28周之间,经临床检查,均符合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孕妇在孕期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空腹血糖≥5.8 mmo L/L,在糖耐量测试中显示,孕妇空腹血糖值为5.6 mmol/L,餐后1 h血糖值为10.3 mmol/L,餐后2 h血糖值为8.6 mmol/L,3 h为6.7 mmol/L,具备以上两项中的任意一项即可判断孕妇出现糖尿病现象。

根据对孕妇血糖的控制情况将患者分为血糖控制理想组与血糖控制不理想组,理想组共计52例患者,其中初产妇有38例,经产妇14例,产妇年龄在22~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27.42±4.63) 岁,不理想组共有患者40例,其中初产妇有28例,经产妇12例,产妇年龄唉23~4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91±4.86) 岁,两组孕妇在孕周、产次以及年龄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有着可比性。

1.2 方法

在方法上主要是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进行不同程度上的控制,由护理人员对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保证两组产妇除在血糖的控制程度上存在不同外,其他护理方面的一致性,最后由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的分娩解决以及围生儿并发症的出现率进行分析与对比[1]。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分娩结局方面的比较

血糖控制理想组52例患者在羊水过多,妊娠期血压过高,出现感染情况、产后出血以及胎膜早破临床现象中分别占有2例、8例、0例、4例、2例,分别占患者总数的3.8%、15.4%、0.0%、7.7%、3.8%,血糖控制不理想组40例患者在羊水过多,妊娠期血压过高,出现感染情况、产后出血以及胎膜早破临床现象中分别占有14例,18例,10例,16例,12例,分别占患者总数的35.0%,45.0%,25.0%,40.0%,30%。

2.2 两组患者在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的比较

血糖控制理想组52例患者在早产儿、产儿巨大、产儿窒息、产儿宫内窘迫以及产儿低糖现象中分别占有6例,4例,2例,4例,0例,分别占患者总数的11.5%,7.7%,3.8%,7.7%,0.0%;血糖控制不理想组40例患者在早产儿、产儿巨大、产儿窒息、产儿宫内窘迫以及产儿低糖现象中分别占有20例,16例,14例,16例,12例,分别占患者总数的50.0%,40.0%,35.0%,40.0%,30.0%。

3 讨论

孕妇血糖控制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该院住院的妊娠糖尿病孕妇80例,作为该研究对象,年龄21~33岁,平均25.23岁,其中初产妇55例,经产妇25例,孕周28~38周,平均33.23周。所有孕妇均参照国际妊娠合并糖尿病观察组织推荐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且所有孕妇均无严重肝病、肾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等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将所有孕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孕妇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 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系统性护理。纠正孕妇不良生活习惯:无论是糖尿病患者或是妊娠糖尿病者,如果生活不规律容易使得病情加重。因此,医护人员需要针对性的帮助孕妇制定生活时间规律表,使其不良生活习惯能够得到纠正。

运动护理:运动,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力不支而不进行运动,其实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是有一定效果的,同样也是病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对于患者的运动情况进行重视。适合妊娠糖尿病孕妇的运动均有散步、上肢伸展运动等有氧运动等。首先应当根据自身情况确定运动方式以及实践,在孕妇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每日早晚可以分别进行30~60 min活动时间,需要注意的是注意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心理护理:由于妊娠糖尿病孕妇,害怕不能顺利生产,因此心理包袱较种,大部分孕妇均不同程度的害怕、恐惧的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应及时了解孕妇的心理状况,主动与孕妇进行交谈对患者做好心理上的护理工作,关心孕妇生活上的需要,帮助其消除心理障碍。

监测病情:医护人员应当耐心告诉孕妇怎样进行自我检测血糖的方式,同时还要确保孕妇可以正确识别正常值,叮嘱孕妇平时饮食、运动等方面,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3 评 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以及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1.4统计方法

进行试验过程中全部数据选择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利用(±s)表示计量数据,利用t检验进行方法 的分析,以P>0.05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 组孕妇护理前后取其血标本检测血糖对比

实验组:护理前空腹血糖(6.34±1.32)mmol/L,护理后空腹血糖(4.36±0.53)mmol/L;护理前餐后2 h血糖 (8.72±1.61)mmol/L护理后餐后2 h血糖(6.62±1.03)mmol/L。

对照组: 护理前空腹血糖(6.67±1.92)mmol/L,护理后空腹血糖(5.93±0.87)mmol/L;护理前餐后2 h血糖 (8.65±1.32)mmol/L护理后餐后2 h血糖(7.94±1.54)mmol/L。

2.2 两 组孕妇以及新生儿结局情况对比

实验组:剖宫产12例(30.00%),巨大儿3例(7.50%),新生儿窒息1例(2.50%);对照组 :剖宫产24例 (60.00%),巨大儿例(22.50%),新生儿窒息7例(17.50%)。

3 讨论

妊娠糖尿病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疾病,孕妇如果一直在高血糖的状态十分容易致使胎儿在子宫内缺氧,并且会使得胎儿生长也受到限制,不仅威胁胎儿的生命,同时也影响着孕妇的健康[1,2]该次进行系统性的干预护理,能够有效控制孕妇血糖。经过研究结果,实验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新生儿情况优于对照组可知妊娠糖尿病孕妇在此期间合理的护理十分有必要,该次护理首先调整孕妇的生活习惯,帮助孕妇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病情加重,其次让孕妇进行有效的运动,适当的运动,能够促进身体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血脂;再次,给予孕妇信心和鼓励,帮助其排忧解难,最后告诉孕妇如何对自己的病情进行监测最后实验组的孕妇各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因此,对妊娠糖尿病孕妇行系统性护理能够有效控制孕妇血糖水平,降低母婴并发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该院住院的妊娠糖尿病孕妇80例,将所有孕妇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系统性护理。结果 实验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新生儿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孕妇行系统性护理能够有效控制孕妇血糖水平,降低母婴并发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孕妇血糖控制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3年1月—2013年7月我院门诊已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4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 选取标准为: (1) 初产妇; (2) 年龄18岁~45岁; (3) 能够进行语言交流; (4) 孕妇无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严重合并症; (5) 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本研究, 符合伦理要求。2013年1月我院开设日间糖尿病门诊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进行血糖管理, 但孕妇对血糖控制的依从性不理想。2013年4月采取重新对护士进行培训并改善宣教方式等干预措施。本研究为非同期对照, 2013年1月—2013年3月在我院日间糖尿病门诊行血糖控制的孕妇为对照组, 2013年4月—2013年7月在我院日间糖尿病门诊行血糖控制的孕妇为观察组。两组孕妇年龄、身高、营养状况、学历、对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知识需求及孕期的心理特点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分析依从性差的原因

(1) 孕妇方面:孕妇没有充分认识到控制血糖的重要性, 受认知所限, 部分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认为只要少吃就可以控制血糖[1]。另外, 有少数孕妇表现为盲目乐观, 认识不到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性而延误病情。 (2) 护士方面:护士在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宣教时按照传统的宣教方式, 只向病人讲解最主要的原则, 缺乏具体的、系统的、针对性的教育过程[2]。

1.2.2 干预措施

对照组给予常规措施。观察组通过对护士培训并改善宣教方式、张贴宣传画等干预措施来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对控制血糖的依从性。具体如下。

1.2.2. 1 护士培训

糖尿病日间门诊的护士要求取得营养师资格证, 上岗前参加相关培训, 培训由护士长完成。培训内容包括护理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课件学习, 学习正确评估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心理问题, 学习如何与孕妇进行适当的沟通, 通过健康教育向孕妇传递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针对孕期复杂的心理状况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 使孕妇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改变传统的健康宣教方式, 采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 开设糖妈妈QQ群, 设置温馨提醒, 提醒孕妇定时监测血糖及复查措施来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对控制血糖的依从性。

1.2.2. 2 视觉强化

在房间醒目的地方悬挂宣传图片, 宣传图片内容是用以提示孕妇注意加强血糖管理及妊娠期糖尿病危害的标识, 为防止审美疲劳, 3个月更换宣传图片。

1.2.2. 3 健康教育

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对参加日间糖尿病门诊的孕妇进行一对一的解说与指导, 并在孕妇参加日间糖尿病门诊前由护士发放问卷并分别填写。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 并由护理专家评审与修改。问卷内容包括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知识、孕妇的一般情况 (身高、体重、学历、年龄) 、血糖监测方法等相关问题。护士结合孕妇填写的调查问卷内容侧重孕妇所关注的问题进行宣教, 向孕妇讲解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及有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使孕妇对妊娠期糖尿病有所了解, 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适当的运动、药物等综合治疗, 将血糖控制好是可以顺利分娩的, 给予孕妇信心, 提高孕妇对控制血糖的依从性。让孕妇知晓合理的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 做到既能维持妊娠所需要的营养及热量又不会导致血糖过高引起高渗性糖昏迷或血糖过低导致的酮症酸中毒[3]。

1.2.2. 4 运动指导

在糖尿病日间门诊有一名护士陪同孕妇一起做运动, 指导孕妇正确运动, 告知运动治疗是控制血糖增高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 孕妇运动量不宜过大, 持续时间不宜过长, 每次20min左右, 散步为最适宜的方法, 不宜剧烈运动;消除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运动治疗中担心运动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安全等原因导致孕妇对运动治疗控制血糖的依从性差。

1.2.2.5物品准备

准备血糖仪, 一对一的指导孕妇正确使用血糖仪, 并告知使用注意事项, 使孕妇掌握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法。在血糖监测的过程中需到医院反复验血了解血糖情况, 消除孕妇因为感到麻烦等原因导致孕妇对通过自我监护血糖来控制血糖的依从性差。

1.2.3 观察指标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对控制血糖依从性=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3个时间段血糖实际的监测次数/应该监测的次数。比较两组母儿预后。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干预后控制血糖依从性比较

对照组孕妇对控制血糖的依从性为70.0%, 观察组为98.4%。

2.2 两组母儿预后情况比较 (见表1)

3 讨论

3.1 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现状

目前中国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为1.31%~3.75%。据报道, 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4]。国外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但其研究发现, 肥胖、糖尿病家族史、巨大儿分娩史、孕期反复菌性阴道炎史、胎死宫内、畸形、多次自然流产及新生儿不明原因死亡史以及高龄产妇都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5]。一般来讲90%的妊娠期糖尿病是通过产前筛查发现的, 因而孕妇没有任何心理准备, 对自己为什么得糖尿病, 对母婴有哪些危害, 应该着手因此, 从哪里治疗毫无所知[6]。目前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传统的血糖管理方法缺乏具体的、系统的针对性的教育过程。因此, 重视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期的血糖控制, 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管理, 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对血糖控制的依从性显得尤为重要。

3.2 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对血糖控制的依从性

影响血糖控制的因素复杂, 但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孕妇遵医行为的依从性。因此, 提高其遵医行为的依从性是使妊娠期糖尿病病人有效平稳控制血糖的关键[7]。如果将控制血糖的“五驾马车”的内容贯彻其中, 使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能充分认识控制血糖的重要性, 让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了解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的危害, 通过掌握血糖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学会通过写糖尿病日记来监测自己的血糖, 如何合理的运动等来加强自我监测[8]。

同时让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了解饮食控制既要控制血糖, 避免因血糖过高致胎儿发育异常又要考虑胎儿自身的生长发育需要[9],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营养师的指导下用餐, 护士运用食物模型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共同制定不同能量的食谱, 使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亲身体验食物的等份交换, 学会食品交换法, 建立了合理的饮食结构, 这样既能有效治疗高血糖, 又能预防低血糖, 晚上睡前进餐1次, 以保证胎儿需要, 使得孕妇血糖达到正常水平, 提高孕妇对控制血糖的依从性。

大多数孕妇得知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后表现为紧张、焦虑等, 主要是担心胎儿宫内安危, 所以心理压力较正常孕妇大。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焦虑及抑郁症发生率达25.6%, 尤其焦虑症和焦虑水平均高于正常孕妇[10]。针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这一心理特征, 糖尿病日间门诊护士主动与病人交流沟通,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对孕妇进行健康宣教, 向其解释妊娠期糖尿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帮助孕妇树立信心, 使其意识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将预防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保持良好心态, 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检查和治疗。同时采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 开设糖妈妈QQ群, 设置温馨提醒, 提醒孕妇定时监测血糖及复查等措施来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对控制血糖的依从性。

3.3 加强干预措施可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对血糖控制的依从性

本研究显示, 通过对护士培训, 改善宣教方式等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对血糖控制的依从性, 也使得大部分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我控制血糖平稳, 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减少来住院治疗的几率, 缓解了医院住院床位紧张的状况, 节省了医疗资源。

护士通过改变健康宣教的方式, 个体化的指导满足了孕妇的健康教育及情感需求, 增加孕妇的学习兴趣及提高学习积极性。在糖尿病日间门诊中全程都由一名护士陪护, 连续的护理拉近了护患距离, 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内涵, 提高了孕妇的满意度。

因此, 通过加强护士培训, 改善护士健康宣教方式, 系统、规范、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宣教方式, 不仅提高了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对控制血糖的依从性, 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减少了母亲及胎儿并发症的发生, 还提高了孕妇的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3月2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对照组, 2013年4月—2013年7月2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观察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措施, 观察组通过对护士培训并改善宣教方式、张贴宣传画等干预措施来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对控制血糖的依从性。[结果]对照组孕妇对控制血糖的依从性为70.0%, 观察组为98.4%;观察组剖宫产、早产、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通过对护士培训并改善宣教方式、张贴宣传画等措施, 可有效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对控制血糖的依从性, 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依从性

参考文献

[1]苏世萍, 张岱, 刘春红, 等.妊娠期糖尿病一日门诊管理实践与效果[J].中国护理管理, 2012, 12 (7) :66-68.

[2]丛虹, 张鹏, 胡晓云.糖尿病教育对控制妊娠糖尿病孕妇血糖水平[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0, 18 (11) :85.

[3]关守萍, 康莹.妊娠糖尿病病人住院期间健康教育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18) :216-217.

[4]王鸣泉, 牛修敏.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产程和产后血糖管理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2005, 32 (50) :339-342.

[5]Major CA, Debeciana M, Weeks J, et al.Trcurrence of gestational diabetes;who is at risk?[J].Am J Obstet Gynecol, 1998, 179:1038-1042.

[6]赵立华.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医学版) , 2009, 26 (1) :62-64.

[7]丁俊蓉, 周益伟, 董红旗, 等.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血糖随访的依从性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0, 18 (2) :63-64.

[8]Jayne C, Deborah W, Vivian HZ, et al.Preventing type 2diabetes fater gestational diabetes[J].Diabetes Educator, 2006, 32:87.

[9]沈玉霞.妊娠期糖尿病的健康教育[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3, 9 (1) :56-57.

孕妇血糖控制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产科收治的产前检查或住院待产期间确诊的300例GDM孕妇。其中, 经产妇107例, 初产妇193例, 年龄20~42岁, 平均 (29.1±3.6) 岁, 孕周36~41周, 自然分娩169例, 剖宫产131例。GDM、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等各种并发症诊断标准参照第8版《妇产科学》和《儿科学》教材。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50例, 两组孕妇年龄、产次、孕周、分娩方式、病情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GDM的诊断标准参照国际糖尿病妊娠研究组及我国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的标准, 诊断只需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即可: (1) 两次或两次以上空腹血糖≥5.8 mmo L/L (105 mg/dl) ; (2) 口服糖耐量试验结果两次异常:空腹及服糖后1、2 h分别为5.1、10.0、8.5 mmol/L, 任何一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妊娠期常规、基础及专科护理, 具体包括:健康宣教, 产前、产程中、产后的常规护理, 饮食指导, 运动指导, 出院指导等。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提供心理护理的前提, 也是心理护理取得实效的关键[5]。接待高危产妇时要热情亲切, 在问诊时要详细询问, 体格检查时要详细认真。对于要做的辅助检查, 要向患者讲明此检查的意义和过程, 护理人员要对检查结果做合适的解释。为患者设身处地的着想, 主动接触孕妇, 了解其心理感觉和状况, 向孕妇介绍主治医生和科室情况以及医院的有关制度;鼓励孕妇讲出自己的焦虑, 耐心听取孕妇诉说, 细心解答孕妇提出的问题, 经常给予鼓励和支持, 以热情的服务态度, 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授GDM知识, 通过实例讲解、分析、讨论观看录像、幻灯片等形式, 向患者介绍胰岛素的药理作用, 使用胰岛素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 使孕产妇消除顾虑, 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GDM知识, 说明良好的情绪对控制血糖的意义和作用, 帮助孕妇树立自信和勇气。患者对胰岛素的使用存在着误解, 如:怕成瘾、担心影响胎儿等。同时护士应加强学习, 提高专业素质, 以便及时发现患者现存或潜伏的健康问题,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加强自我监护及情绪疏导。由于高危孕妇存在多虑等情绪, 除了护理人员对其护理外, 还有加强家庭自我的监护指导。护理人员要教会患者的爱人听胎心、记录胎动次数等。同时护士应针对不同孕妇进行相应的心理引导, 针对孕妇的心理状态, 认真分析, 耐心解释, 提高孕妇对糖尿病的认识, 减轻心理压力, 保持情绪稳定, 可以通过用国内外认知行为疗法, 同时教会患者冥想放松法、阅读疗法、音乐疗法, 使患者表达出潜意识中的内容, 并对自己内在情感进行体验, 并作出反思和修正, 改善其不良心境, 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在治疗中应时刻提醒孕妇自己对生活充满热情, 使身心保持最佳状态。 (3) 加强家庭成员特别是丈夫的心理支持。家庭是产妇的精神支柱, 家属及丈夫要用理解怜惜的心态对待爱人的心理变化, 在精神上共同分担爱人的烦恼, 生活上细心照顾, 减少负性生活事件的刺激。特别在做检查时, 要主动陪同, 记住医生的嘱咐和指导, 参与护理人员对孕妇的心理指导, 使她感觉到自己的丈夫及家属很支持很理解她, 这样可以增强患者的信心和毅力, 有助于消除患者不必要的焦虑, 提高对高危因素的纠正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入院时医护人员向两组患者发放相关知识调查表, 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分及两组GDM孕产妇母婴并发症情况, 同时抽取静脉血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GDM相关代谢指标测定。SAS、SDS均采用4级评分:“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表示有时有;“3”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 即得粗分;用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 就得到标准分。按中国常模结果, SAS的标准分50分为焦虑症状分界值, SDS标准分53分为抑郁症状分界值。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AS、SDS评分及糖代谢指标

两组GDM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见表1, 干预前后代谢指标变化见表2。入院时进行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及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及代谢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给予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及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母婴并发症分析

观察组GDM孕产妇母婴总并发症发生率和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与自身干预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 P<0.05

*与自身干预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 P<0.05

3 讨论

妊娠期母体内分泌系统发生重大变化, 多种具有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分泌量增多, 使周围组织对胰岛素反应的敏感性下降, 发生GDM[6]。GDM增加了孕妇的焦虑和不安, 而烦躁、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可以使体内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应激性激素分泌增加, 进一步引起血糖升高, 从而加重病情, 造成恶性循环。这一身心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不仅与各种生物因素有关, 还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7]。由于特殊的发病群, 负面心理的影响不仅关系到孕妇自身的疾病转归, 而且不良情绪亦会对胎儿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本研究发现, 随访期间, 基础护理前后比较发现, 护理后两组孕妇的SDS、SAS4项评分及代谢指标均优于同组孕妇护理前评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基础护理在GDM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措施;两组间相比, 干预后观察组孕妇的4项评分及代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可以认为, 医护人员通过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提倡心身自护, 进行适当的情绪疏导, 积极让家庭参与等一系列心理干预措施, 使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两大主要不良心理得到了充分缓解, 使患者情绪稳定, 精神放松, 提高了患者对此病的认识, 从而有效的实施饮食控制, 并配合医生进行精确的胰岛素治疗, 更好地控制血糖, 控制GDM的发展及转归。

GDM引起微血管病变, 毛细血管壁的基底膜增厚, 管腔变窄, 组织供血不足, 同时全身小动脉痉挛使血压升高;肾脏血管改变使肾缺血, 渗透性增加而出现蛋白尿, 微血管病变促进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 从而增加糖尿病孕妇难产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8]。因此, 为降低GDM造成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泌尿系感染、早产儿、巨大儿、胎儿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本文通过对GDM孕妇采取一系列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发现两组间不同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对于GDM孕妇进行综合性的心理干预在该类患者临床治疗上有特殊价值,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极其重要。由此可见,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可以明显降低围生期母婴并发症, 改善妊娠结局。

总之, 早期对GDM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提供综合性的心理干预, 有助于患者消除焦虑和担忧, 是避免其产生抑郁、焦虑等不稳定心理的重要方法, 可有效改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代谢指标, 利于病情的控制, 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降低围生期母婴并发症, 帮助GDM孕妇顺利度过孕产期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谢幸, 苟文丽, 林仲秋, 等.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179-182.

[2]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and Pregnancy Study Groups Consensus Panel, Metzger B E, Gabbe S G, et al.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and pregnancy study groups recommendations on t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hyperglycemia in pregnancy[J].Diabetes Care, 2010, 33 (3) :676-682.

[3]Colberg S R, Castorino K, Jovanovi?L.Prescribing physical activity to prevent and manage gestational diabetes[J].World J Diabetes, 2013, 4 (6) :256-262.

[4]Sugiyama T, Nagao K, Metoki H, et al.Pregnancy outcome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according to pre-gestational BMI in a retrospective multi-institutional study in Japan[J].Endocr J, 2014, 18 (1) :551.

[5]骆翠琼, 骆翠枝, 莫才英.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心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32) :77-78.

[6]莫乐荣, 林海银.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干预[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9, 6 (17) :1576-1578.

[7]王壮生, 王立刚, 宋修丽, 等.盐酸舍曲林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糖代谢水平的影响[J].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0, 33 (6) :448-449.

上一篇:剖宫产瘢痕憩室下一篇:甲醇柴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