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式”作业

2024-08-02

“层次式”作业(精选8篇)

“层次式”作业 篇1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倡导教师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学生要在做中学、动中学, 而不是“被填的鸭”。这些活动的设计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 还应延伸到作业中。由于作业不受时间、地点、方式的限制, 所以设计上更具有灵活性、操作性。笔者分析了传统英语作业的弊端, 就新课标下如何设计初中英语作业来实现“任务型”教学谈几点认识。

一传统的英语作业布置的弊端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 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巩固。教师通过布置作业来检查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从而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教学重心。学生可以从作业检测中了解对所学内容掌握的程度, 确立学习目标, 改进学习方式方法。换言之, 作业能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对达到某种程度的和谐与统一。调查发现, 中学英语作业布置情况不容乐观, 往往是为了作业而作业。例如, 不复习就做作业;不管对错, 做完了事;请人代做;抄袭他人作业。认真反思, 不难发现英语作业存在很多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1) 作业缺乏个性化。传统的英语作业搞标准化、同步化的模式, 用硬性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规格要求实质上有差别的学生。作业没有弹性, 缺乏层次, 久而久之, 大众英语学生越来越多, 优秀英语学生越来越少。 (2) 作业过多强调应试能力的培养。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师布置的英语作业多为书面形式。作业形式的单调和乏味, 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达不到作业的目的。 (3) 作业随意化。有些教师布置的作业在量和质上都比较“随意”, 对所提供的作业资料不加思考和研究, 图“量”不求“质”, 不但耗时耗力而且也在逐步削减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4) 作业评价只重结果。传统作业对学生的评价都是从对与错、完成时间等方面分析的, 根本不考虑完成作业的过程。教师只管严查, 学生只有上交, 缺少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互动, 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导致学生对作业态度被动, 抄作业现象十分普遍。这些弊端的存在使得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不高, 作业质量可信度不高, 不利于学生习惯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甚至抹杀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这些弊端与“任务型”教学格格不入, 必须研究、探索新课改下的作业特点。

二新课标下“层次式”作业的探索

通过对传统作业种种弊端的分析, 笔者认为, 必须更新观念, 重新认识和思考英语作业的意义和作用, 重新设计英语作业的内容和形式, 充分调动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积极性, 以提高学习质量。教师要坚持差异理论, 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 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作业需要。让成绩好的学生的创造性得以自由发挥, 充分彰显个性, 增强学习兴趣, 继续保持学习劲头;让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能够巩固所学, 看到自己的进步, 树立自信。

第一个层次是计划巩固型作业, 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上一定要精心计划, 针对本班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 根据《新课标》学生应达到水平的要求, 来制订长远作业目标。此作业主要是为了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而设置的, 是基本知识的简单应用, 是巩固知识所必需的, 学生做这些作业也不会感到困难, 要求全班同学都必须独立完成。

如:在学完Unit 1 My name is Gina后, 给学生布置了仿做ID card的作业 (仿照activity 3b) , 第二天让各位学生将自己仿做的ID card摆在桌面上, 以4人为一小组, Ask and answer questions:

What is your/her/his first name?

What is your/her/his last name?

What is your/her/his telephone number?

通过这次作业, 学生不仅区分了first name与last name的含义, 熟练掌握了数字0~9的正确发音, 更重要的是从中锻炼了与他人沟通、获取信息的能力。

第二个层次是趣味拔高型作业, 对学生要求较高, 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要求也较高, 同时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要给予必要的指导, 让大多数人都能顺利完成。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 自主地、富有创造性地编拟作业题, 变作业由“教师布置, 学生执行”为学生“自产自销”。作业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作业材料尽量要贴近学生的兴趣爱好, 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 阅读难度低于或相当于课本的文章, 以新引趣、竞赛引趣, 增加趣味性, 激发学生兴趣。

如在学完Unit 7 What does he look like?后, 让学生在作业本上贴上或画上自己的朋友、崇拜的人, 然后用所学的语言点来描述人物外貌。学完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后, 让学生收录整理中国节日及世界重大节日, 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 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民俗。

第三个层次是创新型作业, 是专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作业, 是侧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养成创造性个性。如:以学生现有所学知识, 重新编排课堂内容,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课外看英语读物、难易程度相当的电视广播, 增加信息量, 拓展知识面。

如学完Unit 5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 will have a good time!后, 让学生用If条件句做“链锁”竞赛,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拓展思路, 收效甚佳。学完Unit 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后, 让学生写一篇日记, 谈谈自己对服装服饰的审美观点。

“层次式”的作业如何处理, 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灵活处理, 在这样的作业“自选商场”中, 让学生自由选择, 让不同认识水平的学生得到了不同层次的发展。“层次式”作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并解决了“吃不了”与“吃不饱”的问题。

摘要:本文针对传统英语作业中存在的弊端, 提出并构建了“层次式”作业模式。通过设计计划巩固型、趣味拔高型和创新型作业, 让学生自由选择, 使不同认识水平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从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层次式”作业

分层次布置作业的实验与研究 篇2

我的做法是将全班47名学生根据八年级期末考试成绩和学生自己的实践情况分成三个层次:A层次为基础层,基本不能完成作业,平时作业抄袭或基本不做作业的学生,大约有20人。B层次为中间层,学习态度端正,能完成部分作业或通过讨论能完成作业的学生(15人);C层次为优秀层,成绩较好,能独立完成作业和基本能完成作业的学生(12人)。C层次布置作业时,注重能力的培养和知识延拓,除完成基础题外,还能做一些提高题,主要课本习题与基础的结合使用;B层次学生布置作业时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一般为巩固生练习为主,鼓励它们挑战C层次作业;A层次学生以简单练习为主,注重基础知识的记忆、常识性结论识记,同时鼓励他们向B层次作业冲刺。实行一月一次层次评定,对层次上升的同学予以奖励,激化学生奋进。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抄袭作业现象明显减少,B、C层面学生数开始明显增多,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提高,作业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而是真正巩固知识的手段。在2008年毕业会考中该班物理均分由八年级的23名上升到全县的14名。30分以下学生人数明显减少。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我认为分层次布置作业有以下几个优越性:1,教师给学生所有层次作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机会有选择性完成作业,优生减少了机械重复练习。赢得了自主学习的时间机会,有利于他们自主发展;中等生降低了学习要求,基础知识得以巩固,能完成学习任务有成就感,增强了学习信心,有了较多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和向上一层进取的大量勇气;学困生,他们基础差,大多放弃了物理知识能够帮助它们重拾学习物理的信心,体会到老师的关爱,激化它们提高成绩,明确努力可改变一切,培养他们健全人格。2分层次布置作业适合全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的教学实际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3,分层次布置作业有利于学生设定和实现目标,采用分层次布置作业后,学生能够依据自己掌握知识的特点和基础,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有效训练,针对性强,节约了抄袭作业消耗的时间和精力,而向着有一定难度的实际的,可望可及的目标。4,分层次布置作业有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减少抄袭作业,为完成教师任务而作业的现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小学数学分层次作业设计研究 篇3

一、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研究

我国在历史上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时代, 计划经济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育更多的服务于政治而非以培养学生基本数学逻辑思维和基本素质为目标, 同时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也存在诸多难以解决的顽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浪潮席卷全社会, 给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带来了深层次的变革,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经过几次大的教育变革后取得了斐然成就,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也日渐合理、科学, 但是我国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仍然难免存在许多系统性问题, 笔者通过研究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历史轨迹得出以下理论研究成果, 详述如下.

1. 更多的是注重 “量”而非 “质”

我国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一大弊病就是更多地注重作业量而非作业设计的质量如何, 造成这种尴尬现状的一大原因就是家长和教师往往认为只有通过大量的数学习题练习才能更好地吸收数学知识, 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 加上传统思想上认为“多劳多得”, 因而造成了我国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学生苦于作业过多, 给学生带来严重的作业负担.

2.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不注重数学作业分层次设计, 作业题目代表性不够强

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 所有社会公民的就业交于市场解决, 加上我国人口基数较大给我国就业市场带来异常大的压力, 职场竞争日渐白热化, 为了能够使自己的孩子或者学生在未来有一个体面的工作, 很多家长和教师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时采取题海战术, 忽视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的分层次设计, 其题目本身代表性就有待商榷, 此举只会加大学生教学作业负担的同时也极不利于提高小学数学作业的水平和效率.

二、小学数学作业分层次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

通常, 我们设计作业, 都是统一题目, 好中差生一个样.不利于优差生通过作业练习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 作业评价也是用统一标准, 或好或差, 或对或错, 不能调动全体学生 (特别是差生) 作业的积极性. 为了使作业设计切合各类学生的实际, 为了使作业评价能有实效, 近几年来, 我们尝试了“分层设计”学生作业、“分类评价”学生作业的方法, 使好中差各类学生都形成了积极进取的要求, 有利于各类学生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形成技能, 发展智力. 分层次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顾名思义就是依据学生基本学习接受能力和心智成熟程度为基础, 在作业设计中融入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的作业内容, 其有两个层次的含义, 首先是在作业内容上每名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 其次是每名学生的作业难度存在不同, 这样的分层次设计理念很好的结合了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个性发展需要, 对于促进小学生激发个人学习积极性和活力有很重要的引导作用, 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引入分层次设计理念对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大致可以归结为两类: 第一是丰富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理念. 第二是改善我国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诸多弊病, 从根源上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小学数学作业分层次设计的策略剖析

1. 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背景进行合理科学的分组, 在作业批改时要实行分组评价机制

对学生进行分组是实行分层次作业的关键和前提, 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不一, 在小学数学作业分层次设计中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能力进行一个全面而细致的摸排, 为此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让教师能够通过日常教学中与学生的交流中充分掌握有关学生的基本讯息从而为制定分层次的数学作业打下必要基础. 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教师要把握好分组的原则和细节, 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小组中感受数学作业分层次设计所带来的好处和实惠.

立足于科学合理的分组后, 教师结合各个小组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小学数学作业的进行难度和量上的合理设计, 在设计时教师要尽量把握好量与质的协调, 不仅仅要有“量”, 最主要的是要有“质”, 通过量来保障、扩充“质”. 在作业设计完成后, 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独立完成小学数学作业, 让学生能够充分吸收教师的设计成果. 除此以外, 在小学数学作业中引入分层次设计概念需要教师对各小组间的评价机制加以区别, 不能千篇一律用同样的评价标准来看待所有小组的学生,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让学生能够通过分层次的小学数学作业的练习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2. 小学数学分层次作业设计时教师要合理把握分层次设计概念的要点

初中物理作业练习层次化策略 篇4

一、研究分层教学是正确认识层次化教学取得成效的前提

分层是为了学生发展的需要,而不是给学生划分等级,也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以往只着眼于少数优秀生或“齐步走”的状况,教师只有提供不同层次的教学,才能促进有差异的学生得到普遍发展,脱离那些不切实际、无效的教学,尽可能地做到因材施教,这才是真正教学中的平等。制定的分层要考虑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和决心,尊重学生意愿和选择,这是分层教学的根本。

二、分层设计习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设计

结合教学中不同层次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把学生分为三层,甚至更多,力求每一个学生能感受到自己的实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就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三层习题,第一层,主要是基本的习题,力求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做出正确答案,失误率不高于10%;第二层,稍微难度大一点的习题,要求大多学生能作答,失误率不高于30%;第三层,属于教材的升华和深化,能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能作答,失误率不高于50%,第四层,属拔高题,可要求少数学生能作答,是知识点的延伸。

这项工作当然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的准备,做到充分实在,不能脱离学生实际,对全面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提高成绩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分层设计考试

这一层对于全面提升学习成绩,全面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是十分必要的,单元检测的设计要求70%~80%在及格分以上。在进行其中考试或者期末考试中可适当增加题的难度,但要求紧扣教材和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的具体情况,全面检查学生认知程度,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指导意义。

四、毕业班与非毕业班的差异

对于毕业班和非毕业班的学生,在各个环节上要采用不完全相同的方式,面临升学考试的学生要严格按照《考试说明》和《课标》的要求进行,对非毕业班的学生要突出生活中应用和兴趣的培养,相信,只要我们认真执行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严格把关,必将取得较好的效果。

浅谈小学语文分层次作业布置 篇5

一、学生分层

1.后进生控制作业量, 确保基础知识的掌握

这里所说的“控制”, 并非是“减少”之意, 而是增加基础知识的作业量, 减少有难度知识的作业量。以古诗学习为例, 后进生就必须在背诵之前认认真真地把诗句、诗意乃至带点词义, 诗文中心抄写一遍, 然后让他们逐项背诵给与自己结对的优等生听, 最后才能默写观其效果。如果默写情况仍不尽人意, 就还得回头重新有针对性地抓住错误重点进行第2轮背诵与默写。相对于优等生而言, 其作业的量要多一点或多许多, 教师的再批改等工作量也须多付出一至几倍, 但为了后进生能扎扎实实地掌握好基础性的知识, 这些作业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老师的耐心付出也是应该和值得的。

2.优等生减少作业量, 给予自由发展的时空

优等生对教材知识领会掌握较快, 解答相应的基础性作业游刃有余。因此, 教师要适当减少他们做基础性练习的量, 使他们从简单作业的机械练习中解放出来, 拥有足够的时间自己去做一些融综合性、灵活性于一体的高智力题。也以古诗学习为例, 对于优等生, 就不必布置抄写诗句的书面作业, 而是让他们自己去背诵, 直接默写即可, 默写中如有错误, 则自己再有针对性地抄写及重默。事实上, 对于区区几首小诗, 优等生总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快地掌握的。对于重点词义、诗句义、诗文中心的理解, 教师也只需提口头背诵要求即可, 无须费时抄写。我们应该相信这一层次的学生绝对能把基础知识掌握得扎扎实实。对他们而言, 更重要的是在快速掌握基本知识、基础技能的基础上, 自觉地去练习一些源于基础, 利于智力进一步开发的“难题”, 如诗句所展现景象图的描绘、诗意的详细描述等。

至于中等生的作业量, 则介之于优等生与后进生之间。仍以古诗学习为例, 中等生必须抄写诗句原文, 而诗意、带点词义及诗文中心这三项, 则可以自由选择, 但最终也须以能完全默写出为标准。若掌握不够理想, 则也须“对症下药”, 重点纠错, 直至完全掌握为止。

总之, 作业量的分层要视生情而定, 让各类学生既能得到充分练习, 又能得到自由发展。

二、作业难度分层

小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 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所以, 我们应该重视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

1.后进生降低难度, 确保完成基础目标

作业难度适当降低, 使之指向于基础目标, 后进生才会对其产生兴趣。如学习了《小珊迪》一文, 就可以布置“抄写生字新词和摘录描写小男孩诚信的语句”的作业给后进生做, 这些作业难度较小, 易找易做, 后进生通过完成此项作业, 就会感觉自己完成了目标任务, 就有了一定的学习积极性。

2.中等生保持难度, 努力完成发展目标

这类学生可塑性较大, 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学生, 努力一把也许就能跨入优等生行列, 但如果放松一些也许就会退入后进生行列。因此, 布置作业时, 须注意作业应有一定的难度, 使他们在确保达成基础目标的基础上, 努力完成发展目标。也如学习了《小珊迪》一文, 就可以布置“抄写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读课文, 把故事讲给大家听”的作业给中等生做, 其中“抄写生字新词”的量只须后进生的一半即可。

3.优等生增加难度, 努力实现创造目标

这类学生基础扎实, 对知识的领悟能力强, 布置作业时就有必要给他们增加难度, 促使他们在较高的知识平台上发展。还如学习了《小珊迪》一文, 就可以布置“根据情节, 写写《我与小男孩比童年》”的作业给优等生做, 要求他们学习课文的写作技巧, 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总之, 作业的设计要依据各类学生的不同学情, 难易有度, 分别适应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 让各类学生练有所得, 有所提高。

三、评价分层

采用分类评价学生的作业。对三类学生的作业不按同一标准进行评价。对优等生评价从严, 对中下等生评价放宽。对优等生的作业, 采用分类竞争评价制。课堂作业, 我让优生与优生比作业的速度, 比作业的质量, 改变那种书写认真, 答案正确就给满分的做法。通过分类评价优生的作业, 在优生中形成了竞争的氛围, 使他们永不满足。对中等生的作业, 在完成基本作业的情况下, 超额或挑战A类学生的作业, 做全对加2分, 挑战不成功加0.5分给予鼓励。对中下生的作业, 做对就可以给满分;超额或挑战B类学生的作业给予加分鼓励。作业做错了, 暂时不打分, 等他们真正搞懂订正后, 再给他们打分。有时, 中下生订正后还不能全明白, 我就针对他们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再设计同类题型让他们补做, 练一次, 进一步, 再练一次, 再进一步, 不断给他们加分。这样, 他们通过反复作业, 从日益提高的学习成绩上, 切身体会到成功的滋味。在单元学习评价中, 采用统计本单元加分情况来作为单元成绩附加分, 从而激发起孩子的学习欲望。

数学教师应布置多层次数学作业 篇6

一、多层次作业的形式

教师首先摸清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实际能力, 将学生按学习程度不同进行分组, 一般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组为学习优秀的学生, 第四组为学习有很大困难的学生, 而第二、三组分列是中上、中下的学生, 然后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实行分层次教学, 课堂作业是教师事先根据各层次学生的知识状况和教学内容分组编写不同数量和难度的习题。

二、多层次作业的习题配备

多层次作业对教师的备课要求更高了。教师备课时不仅要认真钻研教材, 而且对各个层次作业的要求和目的一定要明确, 对习题要精心地选择和安排, 第一组是基础题和有一定难度的提高题各半;第二组是基础题为主, 同时配有一定量的中等难度的题目;第三组是基础题和少量中等难度题;第四组都是基础题, 各组作业的题型基本一致, 但难度不同, 较低层次的习题可将前一层次的习题进行分组改编, 减少知识点, 这样便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模仿成绩较好的学生的作业完成自己的作业。如讲完直角三角形的解法后, 每组各出了下面一道题。

第一组:在Rt△ABC中, ∠c=90°, b=, ∠A的平分线AD=, 求a、c及∠A、∠B。

第二组:在Rt△ABC中, ∠c=90°, ∠A=60°, CD⊥AB于D, CD=, 求a、b、c。

第三组:在Rt△ABC中, ∠c=90°, b=8姨5, c=16姨5, 解这个直角三角形。

第四组:在Rt△ABC中, ∠c=90°, ∠B=30°, b=8姨5, 求a、c。

另外, 在各个层次的作业中插入个别新课内容相似的旧题型起到复习旧知识防止遗忘的作用。比如, 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属于基础知识的问题, 三、四组的学生掌握不好, 就必须抓住不放, 所以在编制习题时对三、四组反复地进行练习, 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

三、作业的批改

在每次作业完成后将作业全部收齐, 并逐一登记, 主要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 然后在《学习园地》内公布教师做的标准答案, 让学生对照检查自己的作业, 并观察另外组的作业解答, 然后请第一组批改第二组作业, 第二组批改第三组作业, 第一、四组的作业由教师亲自批改, 在批改过程中, 学生往往就作业中的问题互相质疑, 教师要及时给予辅导。

四、作业后的矫正和调整

作业批改后, 一、二两组同学汇报本组批改作业的情况, 推荐优秀作业, 作业中的新颖解法以及存在问题较多的作业, 然后发下作业, 结合公布作业答案进行订正, 教师则首先要肯定、鼓励同学已学会了哪些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提高, 包括学习方法和态度的进步等, 然后, 对于问题出现较多的作业, 请这些同学当面寻找错误的原因, 以利今后改正。对于优秀的作业及时给予表扬, 新颖解法张榜公布, 教完每章后, 学生自己将每次作业装订成册, 便于今后复习。

教师所布置的第一、四组的作业采用详细批阅, 并注意发现四组作业中的“闪光点”, 及时地给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批语, 一般采用鼓励性为主。这样, 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中能得到喜悦和力量, 增强精益求精, 学好数学的信心。

对于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调整教学活动中, 要对症下药, 及时进行矫正, 弥补漏洞, 强化学习内容。

对于每次各组中的优秀作业及时进行登记, 结合平时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及平时测试, 在调整分组时将他们提高一个层次, 而对于每次作业中错误出现较多, 平时测试在本层次中较差的学生做好思想工作动员流入下一个层次。

实践证明, 施行多层次作业法有如下好处:

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有利于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补习。

3.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

4.有利于了解学生, 便于因材施教。

5.有利于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浅议职教数学情感式层次教学法 篇7

关键词:职教,情感,教学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师在教育中责任重大。如何教书, 如何育人, 如何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益, 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 我采用了情感式层次教学法。

我在职教中心任数学课, 职中的学生, 多是被人认为成绩不佳者。面对常受人歧视的弱势群体, 让我们换位思考, 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毋庸置疑, 他们更需要的是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师生有了感情之后, 再发挥教材特点, 适应学生差异, 使教法改革与教材改革完美统一, 在师生情感融合的基础上, 形成“情感式层次教学法。”

情感式阶梯教学分四步走:

第一步, 自定起跑线

首先向学生说明这样做的目的, 消除思想负担。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成绩的客观存在, 分层的目的是为了划定每个学生现有的最近发展区, 因材施教, 最终缩小差异, 以达整体优化的目的。之后, 让学生据自己的情况, 对号入座到甲、乙、丙三个学习层次上。教师提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要求。甲组, 独立完成作业, 并且作业难度有所提高, 冲刺考试压轴题, 试触竞赛题。乙组, 在启发下完成作业, 试触中难题。丙组, 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 完成双基题, 达到教材的基本要求。

第二步, 分层授课

1、分层备课

备课时, 研究教材, 抓住问题的本质, 掌握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 设置合理的认知层次;形象记忆性内容为第一层, 保证丙组同学“吃得了”;抽象理解性内容为第二层, 让乙组同学“吃得好”;知识扩展性内容为第三层, 满足甲组同学“吃得饱”。

作业布置, 针对不同层次, 分成适应丙组的教材内的双基题, 适应乙组的教材和同步训练的超基题, 及为甲组同学准备的提高题, 供学生自行选择。

2、分层授课

教学在遵循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的一般规律基础上, 在知识和时间的安排上, 做了较大的改进。就授课而言, 三个层次既独立成段, 又前后连贯, 以便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明白自己在本层中的位置, 对思维的发展起定向作用。

在时间的使用上, 乙、丙层时间有保证, 用25分至30分钟。保证乙、丙同学听懂吃透, 甲层点到为止, 用5分钟左右, 使甲组学生学有余味, 做到下有界, 上无穷。

另外, 课堂练习异于常规练习, 层次不同, 练习不同, 明确不同层次的学生, 回答相应层次的问题和练习相应层次的习题, 并且激励低层同学回答高层问题。再分层设置几个不同问题, 交给学生讨论, 以活跃课堂气氛, 增加兴趣, 以解数学的枯燥之味。

第三步, 分层评估

在分层授课的基础上, 学生完成了本层的学习任务, 而且时常回答超层问题, 完成超层作业, 这时, 教师进一步培养其信心, 改革考查方法, 让学生得到满意的分数。

我们可以如下安排:

方法一, 试卷分两部分, 双基题80分, 拓深题40分。计分方法:甲组得分=100—扣分;乙组得分= (120分—扣分) ×100/120。丙组得分=120分—扣分。

分法二, 同题不同分。基础题对低组学生基分高, 对高组学生基分低, 以部分知识拓深题补足甲、乙组学生的基分值, 并且激励丙组学生做拓深题, 并多加分以示鼓励。

第四步, 激励跨层

学生分级达标后, 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基础得到了巩固, 部分同学跨层条件日趋成熟。教师在授课中有意识地创造跨层条件, 引导学生向上一层过渡。对部分同学不能升级, 以及个别由于骄傲而退步的学生, 教师做好思想工作, 采取保留, 降级措施, 做到调有目的, 升降有方向。

学生的品质、智力、体能状态总是处于相应的层次上, 所以教法也要围绕“因材施教”, 分层提高, 让尖子冒出来, 尖子更尖, 多数迈大步, 后进变先进, 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在施教过程中要注意两点:

第一点, 注意内部动力的变化, 承认认识机能中的主观能动性, 其中一个因素发生变化, 将引起其他部分及整体的变化。对此注意诱发因素, 注意外界刺激。例如, 数学兴趣的培养, 用兴趣激发动力, 使之全部身心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第二点, 注意适应与转化发展。适应, 即教学适应学生现有心理状态, 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 知识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 把专业知识通俗化, 专业术语大众化。转化发展, 即变学生厌学为爱学, 不会学为会学, 无所为为有所为, 求得每个学生学习数学达到最佳状态。

情感式层次教学实验以来, 取得了丰硕成果, 我所教两届畜牧专业的学生, 在毕业考试中, 较相同专业的其他班级, 平均分高10.2—15.4分, 合格率均为100%, 尖子面不断扩大。并且在市教委组织的四次全市数学竞赛中, 三人次获一等奖, 六人次获二等奖。同时, 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其他学科成绩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养成, 显出了它融教材、学生、教法于一体的特点。

“层次式”作业 篇8

一、挑选优秀作业作为范画, 轻松解决教学目标

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从不同的侧面挑选优秀的学生作品作为范作, 丰富、充实平行的其他班级的美术教学内容, 使得教学内容更贴近本校学生的生活实际, 更具说服力;从而让整个教学过程更全面、更有针对性, 有效地引导学生从他人优秀的作品中找到完善自己作品的方法。如人教版美术第八册14课《艳丽的大公鸡》。教材中编排了一幅农民画作品和4幅学生作品, 这些作品仅向学生传递了两种公鸡造型和渐变色的画面效果, 呈现的教学信息比较单一, 无法全面诠释教学目标。为此教师必须准备大量其他相关资料来充实课堂教学, 以完成教学任务。这是一个比较辛苦的准备工作。虽然辛苦, 但准备的内容却未必全部适合学生的实际理解需求。而在课堂实践创作中出现的许多独特的公鸡造型和丰富的色彩表现手法, 却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虽然这些作品可能只是初见端倪还未完成, 但却出自本校学生之手, 易被理解和接受。所以, 在学生创作的时候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正在“进行中”的作品, 及时向全班展示, 并作相应的引导, 轻松完成教学目标。第一次教学后, 教师若能做个有心人, 挑选造型新颖、表现技法独特的学生作业, 丰富下一个平行班的教学内容, 则能让其他平行班的教学变得轻松、透彻。因为这些出自于身边的优秀范画更贴近学生的思想和心理, 更具感召力。《艳丽的大公鸡》在整个年级段的教学充分证实了:在教学中合理展现学生优秀作业作为教学范画的课堂教学效果会远远高于没有呈现作业的班级。在有优秀学生范画呈现的课堂, 学生作业的造型更丰富, 涂色的方法更是出现了渐变色和冷暖色结合等更为巧妙的表现手法。两次教学的对比, 充分彰显了学生范作展示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若能将第二个班的学生作业再做挑选积累, 用到后续的教学中, 以此类推, 久而久之, 必然能建立一个充实完善的范画库, 且在不断的筛选中质量越来越高, 越来越有针对性地为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服务。

二、评选创新作业装扮教室, 烘托教室艺术氛围

教室是学生在校活动最多的场所, 用学生自己的作品布置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教室, 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创作有一个展示、分享、学习的平台, 也能激励和促进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创作。同时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教学环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的艺术欣赏和审美能力。

还以《艳丽的大公鸡》一课为例。把美术教室后面的黑板画成了老式胶卷底片的版式, 让学生对照作业要求先自选, 再在组里挑选有创意的公鸡造型, 和用色有特点的、表现技法有创新的学生作业张贴上去———在我的这一大胆想法付诸实践后, 很快, 1.2m×3.8m的展示区域就被布置得满满的, 一面“艳丽的公鸡”主题墙跃然于每位学生眼前。同学们反向而坐开始欣赏比较, 小声讨论着每幅作品, 思维在比较中开始撞击、升华。这面小小的主题墙不光使得自己班级的学生津津乐道, 更让其他来美术室上课的学生眼前一亮, 让他们在还没学习课程内容之前就有了一次视觉的冲击, 这无疑给他们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参考、借鉴、升华的平台。这样的主题墙,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专业教室的大小有计划地组织规划, 让每一面墙壁都能传递艺术语言。教师除了能在正面墙壁上展示外, 还可以利用柱子进行立体的装饰。如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第18课《各种各样的鞋》, 教师就可以在柱子上张贴色纸, 适当勾画设计描绘成鞋柜造型, 把学生优秀的剪贴作品黏贴在不同的“鞋柜”格子里, 让整个柱子以商厦的鞋子专柜的形象呈现于教室, 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受, 渲染教学气氛, 提升美术教室的艺术气息。这样的主题墙多多益善, 形式也应千变万化, 如沿教室的窗下拉一根线, 或天花板对角拉一根线, 在线上也能张贴学生的作业;教室前后门的背后等都是艺术展示的天地。

所以, 教师不要吝惜这一点点的精力, 它将使得整个美术教学工作变得轻松愉快。教师可以根据上课内容的变化不定期地更换主题, 让整个教室充满浓浓的艺术气息;让学生能够拥有一个变幻的、多姿多彩的美术教室, 让他们每次踏进美术教室都有一种期盼与获取新知的欲望。

三、举办小型美术作品展览, 分享学生艺术成果

将学生一学期或者一段时期的作品择优, 举办一个小小的美术作品展, 这不仅能丰富学生校园美术学习生活, 也为他们提供了一次“凌驾”于班级展示之上的分享、学习的机会。在这样的展示活动中, 他们的创作成果得到全校师生的肯定, 对今后的创作必然带来积极的影响, 对于作品没被展出的学生也将起到激励、推动和促进作用。如在每学期结束时我会联合其他美术老师一起将优秀的学生作业有组织地展示出来。展出分成若干板块:进步作品展, 优秀作业展, 优秀美术作品个人展。“进步作品展”让那些一直默默努力、但还不是很优秀的学生有了展示的平台, 也让那些一直画得不是很好的学生看到自己作品也有被展出的希望。“优秀作业展”为美术作业各方面都表现优异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学习的舞台, 让他们在比较中激发更大的学习动力。“优秀美术作品个人展”是为那些美术特长生开辟的, 这些学生的美术作业在同龄人中基本上无可挑剔;如果每个年级选择几幅这样的学生作品择优展示, 这样的肯定方式, 必将给他们心灵带来很大的震撼———“强中更有强中手”的压力必将使他们对美术产生更浓的兴趣, 激励他们更好地创作。在已举办的几次展览中, 每次都能吸引很多学生驻足欣赏。在欣赏与讨论中学生了解了更多的创作题材和表现方法, 促进他们的美术能力更迅速地发展。

上一篇:汽车网络系统发展研究下一篇:重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