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服务体系

2024-10-17

就业服务体系(通用12篇)

就业服务体系 篇1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艰巨。应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 切实保证组织领导重点统筹、发展规划优先安排、经费投入优先保障。当前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职业技术学院应贴近高职教育办学特点, 促进就业。

一、构建就业教育体系

建立健全“坚持市场导向、依托政府力量、扩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 构建就业教育“四结合”体系。就业教育目标上实行和建构校企共育共管的学生高素质培养工作机制, 工业文化进校园, 企业文化进课堂,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深度融合, 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通过机制、平台、保障体系的建设, 实现高就业率、高满意度“双高”办学效益。增加专业限定与任意选修课模块于就业体系中, 完成专业基本技能后, 学生以企业实践、各类科技比赛、选修课等为载体, 强化发展应用能力的训练与培养。高素质培养机制的建设贯彻“三全”教育理念。坚持“全面发展”, 高素质培养既要坚持传统德育, 又要引入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 按企业标准培养德才兼备的职业人;落实“全员育人”, 既有校内全体教师担负德育职责, 又有行业、企业专家提供职业导引, 双管齐下, 共育学生高素质;追求“全体进步”, 既要实现学生全体进步的目标, 又要提高师资队伍的业务水平, 形成良性循环。加强创意教育, 利用校企合作资源, 结合专业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创新能力, 积极鼓励支持他们进行创意产品研发设计, 参加设计大赛和作品展。

高素质培养成果要依托健全的保障体系来实现。通过校企紧密合作形成合力, 保障校内外学生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 拓宽就业平台, 加大创新创业资助, 孕育创新创业人才, 同时加强企业评价, 及时诊断毕业生问题, 为实现学生的高就业率和社会的高满意度提供各种优质服务。

二、制定就业工作目标任务

就业工作目标任务的主要内容:一是成立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 落实校企合作框架下就业工作的方案制订、队伍培育、渠道开拓、过程督导和成果评估, 实现辅导员业务培训的校企联动;二是与行业、企业合作建设高素质教育课程, 合作开设“就业门诊”, 聘请企业专家和校内行家对学生进行行业、企业文化培训;三是建设包括创业街、仿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园的“大学生创业园区”。成立管理机构:出台《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资助管理办法》, 规范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管理;成立“学生创业项目资金管理委员会”, 负责对各申报项目进行审核, 并监管项目的运作和资金使用情况。设立创业资金:为保证各个创新创业项目的顺利运行, 学院可设立创业资金, 展示创业成果。举办创业项目成果展, 向全院师生展示各创业项目的成长经历、创业心得和优秀创新成果, 共享成功者的创业经验, 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引导学生追求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三个方面的高素质, 使全体学生的就业能力整体上有明显的提高, 同时保持就业渠道的顺畅, 使学院每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达98%以上, 学生对学院就业服务的满意度达90%以上, 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90%以上。

三、加强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理论研究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 要使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和推动, 必须加强理论研究。特别是要加强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指导的理论研究, 使我们的职业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对职业指导理论的研究列入学校的科研工作, 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 不断吸取国内外好的经验, 结合社会的需要和本校的实际, 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有指导意义和针对性的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理论体系。

加强信息管理, 促进就业信息化。学院应注重就业信息化建设, 就业工作网站可配置独立的服务器, 建立快捷方便双向服务就业信息网络, 建立学生就业工作考评系统、毕生档案查询转递系统、就业查询动态系统、信息库、企业信息库等, 强化两个评价, 通过《职业能力发展手册》、网络平台等手段实现企业对学生的实时评价, 加强企业对所招毕业生满意度的反馈评价, 如就业查询动态系统可随时掌握毕业生工作情况, 跟踪岗位变动及毕业生就业情况等信息。网站可与多家就业公共网链接, 实现就业信息资源的共享。

四、组织有效的就业工作服务

根据职业培训的特点, 职业培训应坚持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与企业联合培训;制定菜单式课表, 全面实行弹性学制;在教学评价上, 以实际操作为主, 结合专业技能鉴定考核, 成绩合格者发给相应的结业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校属培训机构应建立更为灵活的机制, 使之与社会培训需求有效对接。在教学模式上, 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职业培训,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可以离岗培训, 也可以在岗培训;可以集中授课, 也可以利用教学光盘、计算机网络等媒体分散授课;可以采用传统的讲授, 也可以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电子课件教学等适合职业培训的教学方法。各地和高校要从政策制度、基层服务、就业指导、市场信息、管理监测、评价反馈、困难群体帮扶、组织保障和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着手, 采取有力措施, 切实加强薄弱环节, 加强完善及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抓紧对就业工作的检查与监督。建立校企合作保障措施, 确保学生高就业率目标的实现。一是通过实施“就业大户制”、合作召开校园招聘会等措施, 建立多元人才输送渠道;二是通过严格校内外考勤制度, 强化管理保障;三是加大对五种群体学生 (心理有困惑、学习有压力、经济有困难、行为有过错、生理有残障) 的帮扶力度, 实现低进高出、全体进步的培养目标;四是出台创业项目的激励政策, 每年为多个创业项目提供资助。

摘要:目前, 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就是高职学生就业。建立高职就业服务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高职学院诸多因素。本文介绍高校建立并落实就业工作制度的具体做法, 依托健全的保障体系, 制定与构建高职就业体系;设计系统的就业工作制度, 实行有效就业工作管理机制。

关键词:高职,就业工作,体系,机制

参考文献

[1]冯建新, 韩包海.高职院校就业教育与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就业研究, 2008.1.

就业服务体系 篇2

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题研讨会暨学术年会论文综述

1 本次论文征集与评审情况 本次年会共收到会议征集论文214篇.经省学会学术委员会在沈部分委员的评审,共有132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53篇,占征文总数的`24.8%;二等奖36篇.占征文总数的16.8%;三等奖论文43篇,占征文总数的20.1%.获奖论文占全部征文的61.7%,未入选论文82篇,占征文总数的38.3%.

作 者:李德戈 作者单位:辽宁省图书馆,辽宁,沈阳,110015刊 名:图书馆学刊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年,卷(期):31(2)分类号:关键词:

我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探讨 篇3

【摘要】大学毕业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才能发挥其人才资源的优势。因此,在大学生就业方面,从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学生本人都应积极采取措施,形成多方的合力,建立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保障。通过制度、人员、机构等支撑部分的建设,市场和信息管理、课程以及教学实践等环节的培训,在政策和理论的指导下,企业、社会、高校多方合作,促进大学生由学校向职场的角色转变,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实现人、职业、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大学生是国家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伴随着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尤为引人注目。在全国总体就业形势日益紧迫的情况下,面对数量庞大的大学毕业生群体,怎样使他们从潜在的人力资源转化成为现实劳动力,必然成为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因此,从政府、高校到各个家庭都在关心大学生的出路,各方都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服务方面的工作,对大学生就业活动给予积极的支持和帮助。

1.就业、就业服务的涵义

通常所指的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的社会活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许多市场经济国家是通过月或季度抽样调查对就业进行统计的,而我国是通过统计报表来获得就业的数据。从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就业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必须从事某种社会活动;第二,这种劳动必须有益于社会并且具有合法性;第三,这种劳动必须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这是一种静态的就业概念,与国家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率统计中的就业涵义的口径也有一定差距,高校就业率统计中,就业包含签订协议书或劳动合同,以及升学和出国等情况,但这种就业涵义依然是一种静态的概念。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就业是一个过程,是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进行互相沟通、双向选择从而获得职业的过程。如果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看,就业还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职业人始终具有就业能力,不断获得职业的延续过程。

就业服务是指为劳动者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培训、帮助劳动者找到适合自己工作的岗位。大学生就业服务的目的,就是为广大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供并寻找适应其自我发展并获得相应报酬的工作岗位。而公共服务机构就是由政府投资兴办的,提供免费就业服务的机构。按照国际劳工公约,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具有如下特征:(1)由国家建立,在国家领导或监督下开展业务,国家给予充分的资金保障;(2)垂直管理,上下联成网络,覆盖全国各地;(3)工作人员应是政府公务人员,并保持队伍相对稳定;(4)应向求职者和失业人员提供免费的就业服务,且向雇主提供的基本就业服务也免费。大学生就业服务应主要针对在校大学毕业生,其服务内容及机构有所不同,主要是以各高校为主,国家及社会为辅的一种服务机构和体系,所以,在此主要探讨大学生的就业服务体系的建立。

2.构建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核心内容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就业工作由于人手少、工作量大、学生要求高,单靠高校来承担就业服务已难以满足大学生的要求。做好就业工作,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尤其在人、财、物、政策等方面给予保障。古语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基础部分得不到保障,其他工作将难以开展,也无法达到理想的目标。因此,实现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充分就业,需要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加以保障,并随着社会的进步做出调整,由原来单一的行政事务工作转向由信息咨询、理论研究、就业指导等组成的服务体系。

2.1 加强就业市场建设,规范就业招聘活动

就业市场是就业活动的主要场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应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的审批和监管,维护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按照职责分工和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对涉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招聘活动,加强审批和监管,合理控制高校毕业生招聘会规模,积极倡导举办网络招聘会和行业性、专业性、中小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提高招聘会质量。因大学毕业生还未有收入,政府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举办的高校毕业生招聘会,对应届毕业生应免费开放。

2.2 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提升就业指导能力

我国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整体学历层次不高,缺乏专门的职业指导训练。目前,我国已经取得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的只有1万人,高级职业指导师不足400人。从业人员专业程度的欠缺使得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难以满足大学生深层次的需求,影响到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因此,要加大师资的培养,聘请有工作经验同时又有授课技能的人员为专职教师,对原有教师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学历层次及有关就业方面的专项素质。例如,教师可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对外开展工作。学校也可聘请知名企业的老总或创业成功人士担当兼职教师等。

2.3 依托就业网络平台,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是就业工作的重点内容,各级政府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人才市场信息网络,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方便、快捷、覆盖面广、内容丰富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定期发布高校毕业生供求信息、政策信息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岗位信息,加强供求信息的分析预测,制定信息管理制度,提高信息发布质量,确保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发布的供求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其次,依托人才区域合作机制,加强不同地区之间高校毕业生就业供求信息的沟通。例如,组织好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每季度定期举行的网上联合招聘活动,丰富网络招聘活动,完善网络服务功能,有效地发挥网络招聘在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中的重要作用。

2.4 组织就业教材开发,提高教学实践成效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魏明海指出,人才使用的决定权完全取决于市场。目前高校的教育体制仍是计划经济时代产物,与市场需求是不匹配的,“加工产品”者不关心市场需求,而这样的“产品”一旦转入“销售”环节后,再高明的销售人员也会一筹莫展,其最终结果就容易出现“积压或处理销售”。所以,高校市场化已经成为高校适应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了解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开发和提升学生多方面的技能,让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同步,这样才能在就业市场上成为赢家,才能让毕业生避免未上工作岗位就已下岗的局面。

因此,一方面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教材的开发,将就业指导课明确为学生必选课,统一教材、统一备课教案等,并拓展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内容、加大就业观教育及创业教育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敢于张扬个性、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与人合作等,因此,在教学中,高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些素质。

2.5 增强创业教育,提高创业意识和能力

美国学者Alberta H. Charney和Gary D. Libecap调查了1985年到1998年间美国Arizona大学Eller商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的2484位毕业生,其中非创业管理专业毕业生2024位,创业管理专业毕业生460位。调查结果显示,创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和非创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性,如前者比后者更能承担风险、更容易创业,个人收入或所创建的企业总资产前者也明显高于后者等。

调查显示67.97%的学生希望学校能够由专业老师予以创业指导。因此,尚未开设和正积极准备开设创业教育的高校应当设立正式或非正式的创业咨询机构,这样的机构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帮助那些创业或准备创业的大学生对项目及创业者素质方面有一个较为全面清楚的认识。我国在开设创业教育时可先通过基础课使学生增加对创业过程及所需知识的了解,然后分别建立与学期班、学年班以及辅修专业相对应的课程体系。按照创业过程开设相应课程,也可以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分别设置不同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哈佛商学院、百森商学院、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等国外高校以及清华、北航等国内院校的经验都值得充分借鉴。

3.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保障体系

3.1 强化政府职能,完善政策法规建设

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市场间设置壁垒。首先是户籍,由于我国的户籍制度仍然发挥着一定作用,劳动力市场仍处于多层分割状态,形成明显的城乡壁垒。如一些地区和城市设立文凭、资金门槛等就业典型事例。其次,市场信息机制运行不灵。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传递不灵,传递的数量、质量和速度等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从而制约了人才配置的效率。第三,劳动者自身难以负担转移成本。劳动者从一个地区或部门转移到另一个地区或部门就业时,需要承担交通、住房、医疗保险、孩子入学借读等到费用损失构成转移成本。当劳动者从一个单位到另一个单位就业时转移成本大于转移后的预期收入,再就业就难以实现。

因此,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职能,减少市场进入成本,清除壁垒。

3.2 加强舆论引导,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目前国家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学生志愿西部、去基层工作,社会舆论在引导方面也起了积极的作用,使大学生积极投身到国家需要的地方。但在有些方面,如大学生就业期望方面,不是引导大学生认清形势,学有所用,而是一味地强化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等负面报道,一方面使大学生对就业产生恐慌心理,不能正确选择职业;另一方面使大学生仍然抱有“天子骄子”的想法,高不成低不就,不能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底层做起。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不再是特殊的人群,而是拥有较高专业知识的普通劳动者,都要受到市场规律的作用。社会要在舆论方面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大学生认清自己的位置,积极参与社会分工,在工作中将自己的知识转化成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也才能为社会服务。

3.3 加强校企合作,获取资金及场地支援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推动。因此,社会各部门要从思想观念和传统文化上改变对大学生的轻视,重视他们科技创业的巨大价值。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要持续发展,企业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设立相应的基金,从资金上给予支持,这对大学生的创新积极性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企业可提供实习、见习场地。第三,可配备有经验的人员协助高校指导学生实践活动。

如德国的交替培训。学生在普通教育各门课程结束时进入双元制职业教育,在企业与学校这两个学习场所相互补充。这种制度有助于学生在学校和职业界之间的成功过渡,并能提高在企业的适应能力。我国有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订单式”培养方式,参与学生的就业前景较为乐观,但涉及面比较窄,基本上针对专门的职业院校,对广大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还是无法实现。德国的这种交替培训可作为我们探索的一个方向。

3.4 鼓励理论研讨,构建统计评价体系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反映了高校教育和培养工作与社会需求的适应程度,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同时对考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只有建立科学完善的统计体系,保证就业率等各项数据的准确、科学,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出高校的实际就业状况和办学水平,才能让社会、高校普遍认可与接受,以实现统计公布就业率的初衷。

与国内相同,国外公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也在科学性、准确性、广泛性方面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的显著特点对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方法、评估体系和监督机制的改进还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和评估通常是由政府专职部门、职业界(社会组织)和高等院校自身三者承担,其中社会组织和高等院校自身的调查统计相对较多。同我国一样,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也是衡量美国高校就业状况的基本指标,但是美国高校注重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后续跟踪调查。采用毕业时就业率和毕业若干年后就业率的统计方法,更加真实、灵活地反映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在就业信息的收集上多采用问卷调查、电子邮件和电话等方式。

目前,我国政府和理论研究工作者都在积极探索就业评价体系,逐步完善政府、社会和高校三者的考核内容、数据收集、评估标准等,为进一步促进就业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韩云霞.美国创业教育的开展概况及启示[J].滨洲职业学院学报,2006,(11).

[2]孙立卫,赵晓峰.对工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6(4).

[3]熊斌.我国的结构性失业分析与治理新世纪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4]雅克.德洛尔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处在社会的核心位置.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理工科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研究;2009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全球性金融危机背景下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09SJB880047);江苏省心理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理工科大学生就业预期心理及对策研究(苏心规划07—002号)和2008年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G05508JX42)研究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胡玉东(1969—),男,南京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和大学生就业研究。

论高职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篇4

关键词:高职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服务是现如今能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措施,就业服务体系在各大高校中广泛流传且日渐完善,并且被大幅提高。高职高专毕业生在现实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令其非常头疼的问题。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进一步探索并扩大服务的效率,有必要对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地完善。

一、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中的制度保障

1.完善就业指导工作体制,增强组织的落实度与实践度

健全各界服务部门对于就业服务系统的相互协同合作,积极参与其中,并且逐步改进工作机制。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并且逐步推进其工作机制,明确以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为重点,并进一步地完善,要确保各项工作目标能够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必须准确了解重大的建设项目,拟定合理的工作时刻表。为了进一步完善就业工作服务体系, 各大高校以及有关部门应该增强对工作目标的组织执行力度,并进行必要的追踪与反映。

2.增强监督监测的强度,明确目标责任制度

就业服务体系应该被高职学院各级部门归入学院发展的整个策划以及教学工作当中。要构建以市场为主导的长期工作规划的有效连接机制就必须联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包括完善就业服务需求、认真统筹规划等。不但要把握好各年度的就业任务的目标,而且要确保其有效实施。各阶层都要进行工作局面的贯彻落实,把各项就业明确的任务分配到具体的负责人和经办人,构建目标责任机制,在就业目标任务的强力推动下,不仅要对其进行追踪观察,还要及时发现并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构建合理的就业评估体系,增强工作业绩以及工作考核机制

为了进一步提高各大高校就业能力,就必须以高校就业为重点进行抓起,要实行就业工作的责任考核制度与工作任务的定向管理。要以市场为主导,充分增加高职学生的就业工作率以及就业的质量,以使其高职院校的就业任务圆满完成。

4.加强部门支持力度,健全就业经费的保障体系

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现实状况来看,要最大限度地增强就业服务的支持度,就要把充分的高校资金专门用于就业服务体制的构建,包括将各个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经费算入其中,而且要不断提高,这不仅能够很大程度提高支持度,还能够健全就业工作的各项费用保障体系。

5.以探究新的就业工作机制为基础进行产学研相结合工作体制

从基础出发健全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制,培养出以实践为基础的有一技之长的对社会有用的人。充分树立院校和市场结合的理念提高就业率以及以人为本的工作观念。以各大高校毕业生高效高质就业作为检验基础,明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观念。这种新的工作体系就是将学生就业的基本情况与专业建设等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强化与共建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服务组织

1. 建立院校就业定点服务组织

学校相关服务组织部门要为学生提供竭诚的服务,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顺利就业的平台。学校的相关服务组织在分配上要清楚明了、合理有效、人人各司其职,不仅要包含院校部门机构,还要有系级部门的参与,各个部门要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共同为学生进行全程式的服务。

2.院校职业教育研究组织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是高校办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各所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经济发展状况, 开展相对应的研究学习。关于对大学生职业教育的专门教师,应该让该校的全体学生学习他们的专业技能以及教师身上所具有的优点,将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平常积累的经验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将研究的有效结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所要研究的问题多种多样,其中有对指导内容方面的探讨以及评价系统的探讨等内容。

3.开设学生心理咨询室

学生心理咨询室的开设可以及时有效地对大学生当前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并且对学生所遇到的关于职业、 就业问题细致地开导,帮助学生们正确看待相关问题,因此,该咨询室必须有一定数量并且从事心理咨询的专门资深专家参与,其中的一些人可以为学生在课堂上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通过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积极指引学生科学对待心理测评。另外一些教师可以经常地开展一些心理咨询活动,对学生进行定期跟踪调查,询问他们对职业规划的见解和认识,使学生在以后的就业中有自己独到的评判是非的能力,更好地选择未来的职业。

三、构建就业创业服务专业化的理论研究体系

1.编写校本教材

为了促进就业,进一步搞好就业工作,应根据院校实际情况,结合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围绕就业方针,突出就业的针对性,学校可以通过与其他学校合作的方式,编写符合院校实际情况的校本教材,这将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前景起到极大的指导作用。

2.参与课题研究

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实践行为则无法顺利开展,因此, 高职院校应基于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开展课题研讨活动, 例如,“关于促进高职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的服务体系研究”、“关于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在企业实践中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等课题,以此来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3.成立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

高职院校在开展就业服务工作时,应将就业办作为服务主体,通过成立就业指导办公室,另外各个教学系应将系就业办作为服务主体,进一步下设系就业指导办公室, 就业目标层层分化,多级配合,积极指导学生就业工作。 各个就业指导办公室还应积极开展与毕业生有关的就业指导教研工作,通过建立和完善全程化课程体系,促进目标指导和过程指导的有机结合,促进专业化课程体系的顺利推行。与此同时还应通过建立就业反馈体系,通过对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及时将调查信息整理汇总,反馈到就业指导办公室,加快课程改革,以此来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实现稳定就业。

4.提升就业指导教师素质

高职院校应积极组织学校的相关教师参与职业指导教师资格培训,帮助其尽快考取高级职业指导教师资格, 提高就业指导能力,同时还应积极开办在校定期就业指导培训课题,确保就业指导教师都能够持证上岗,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

四、将就业能力扎根于课程整体规划中

在对课程整体规划上,要将其中一门课程的内容在学生大学生涯的所有学习阶段中得到体现,在每一部分进行深入学习之后,对学生进行定期测评,创建一种包括学生在阶段学习过程中的成长语录、个人教育程度及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等内容的“进步档案”; 开设一些小课程班,对不同阶段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帮助学生走出迷茫。要重视学生的职业学习本领以及择业的能力。在安排课程内容方面,根据所需岗位真正所要掌握的技能知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教学相关内容,学生通过对其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相关问题,从而高效地完成相关任务。教师也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像个人才艺展示、小组讨论、相关场景再现等使学生们养成团队合作的精神和了解人际沟通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对课程评价方面上,全面权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实际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对于评价的准则,应综合了解学生对创新思维能力和搜索信息的能力,加强他们的竞争意识; 教师在进行总结评价时,要全面平衡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比如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相关技能,将其恰当地融入到教师的课程评价体系中。

五、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校企互动的办学模式

要想正确处理好“校企互动”这个问题,校企双方应该改变自己传统的认识理念,落实相关就业政策措施,双方进行积极有效的合作交流以使其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的就业之路更加宽广,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大幅度增加的互利共赢局面。因此,校企双方应该通力合作,共同办学, 培养合格优秀的人才。首先,我们要奉行“走出去、引进来”的治学方式,跟用人单位鼎力合作,为单位定向培养其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将社会急需的行业引入到校园内,对学生开设专门的理论课学习以及实践锻炼机会。其次,学校要及时掌握市场的最新消息,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动向,然后对学生进行专项培训,这样不仅可以大大节省用人单位的招聘费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再次,企事业单位要与院校长期合作,适时指导高职学校的教学任务的改革以及学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为大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场所,将企业目前所急需的热门专业与院校的相关专业课的开设有机结合,这样使学生们在校期间就可以提前对目前社会的热门行业有大致的了解,高职院校也可依据社会目前的市场动向对所开设的专业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进,对学生进行定向的培训。这样做不但高效地提高院校的教学任务,而且对学生自身的发展也有很大的益处。最后,校企合作这种方式让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让学生能提前了解相关专业的具体应用,在实践锻炼中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积累相关经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六、建立大学生就业服务保障体系

1.就业政策的相关研究

建立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保障体系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当前就业政策的深入研究。由于就业设计的范围很广,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对就业政策的研究也应该以上述几个层面为依据展开。首先,从政治层面研究,政府每年都会出台一系列的就业政策,但是每年都会发生变化,出台的政策因为地域、学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对就业政策的研究必须将就业政策内容读透,专注就业政策的实质,将其作为开展学生就业工作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就业工作者要以当年毕业生的数量、社会市场需求以及政策导向,对应届毕业生就业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其次,从经济层面研究,对就业进行时要对就业的有利条件进行分析。从微观层面分析,学生的家庭背景与经济实力存在差异。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比如,如果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可以鼓励其进行创业,而如果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稍差,鼓励学生选择先就业后择业。从中观层面分析,每年的就业失业结构都存在不同的形式。因而,就业服务工作人员必须学习更多的经济类知识,以利于工作的开展,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最后,从文化层面分析,就业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定义为是文化问题。就业政策的研究工作不仅要依靠就业工作者,还需要学生主动参与。所以在学校内开展就业讲座、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学生入校时对其进行就业教育。

2.就业跟踪服务

就业服务跟踪体系的建立意义重大,一方面,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另一方面,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实现了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所以,应该从思想、制度以及经费上支持就业服务跟踪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首先,在思想上重视该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从某种程度来说,就业跟踪服务体系的建立仅仅是高校自我办学水平的一个自我要求,高校可以自由选择创办与否。但由于就业跟踪服务体系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推动社会发展,因此,学校领导需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该体系的建立工作,为该体系配备优秀的教师队伍、保证经费的充足等。其次,在制度上加以完善。建立就业跟踪服务体系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该体系的建立是一项比较重要的系统性问题。所以建立就业跟踪服务体系除了要有完善的外部制度,还要求就业服务体系制度实现自我完善,使人人树立人人有责的意识,实现师生之间的结对服务等。最后,给予充足的经费保障。 就业服务体系的建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所以必须保证建设经费的充足,以及建设费用高效利用。

七、结语

总而言之,职业教育的奋斗目标是以服务为核心,以就业为指引。为了顺利地达成这一愿望,高职院校应该正确看待“服务宗旨”这一理念的真正含义所在,就是以服务学生为始,以效劳社会为终。只有更好地服务学生,让他们找到理想的工作,学生才能更好地为社会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智慧,全面理解“服务宗旨”的深层次寓意。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是要建立一套先进的学生就业服务体制系统,这是教育部在未来对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前景上的有力的号召与响应。因此, 在未来的工作中,一定要认清高职学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完善高职学生就业务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高海生,傅军栋.大学生就业难的SWOT分析及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08(9).

[2]姜根龙.关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几点建议[J].太原大学学报,2006(1).

[3]屈善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服务体系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

[4]朱新秤.就业能力:内涵、结构及其培养[J].广东社会科学,2009(4).

就业服务体系 篇5

一、基层劳动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基本情况:我旗现有劳动力市场一处,总面积200平米,市场内设政策咨询、职业介绍、求职登记、失业保险、职业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农牧民工就业服务、培训与创业服务8个服务窗口和一个民营企业招聘服务区,每个窗口配有一名专职人员负责;全旗8个苏木镇建立健全劳动保障事务所和劳动力市场,每个劳动保障事务所配备了1名专职工作人员和2名劳动保障协调员;大板镇10个社区都建立劳动保障工作站,社区书记兼管工作站工作,同时配备了1名专职工作人员。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站)主要负责辖区内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职业介绍、求职登记、职业指导、信息发布、就业政策法规咨询及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就业服务工作。近几年,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加强基层劳动保障软硬件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明确工作职能职责,规范工作流程、服务标准,加强队伍建设,努力实现了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六到位”、“五统一”。

二、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建议

(一)按照以促进就业政策、培训、就业援助项目服务为基础,以加强和扩大人才高端公共服务为重点,以整合信息资源、扩大公共信息服务为中心的整合建设思路要求,应在继续强化政策支持、开辟政策申请绿色通道的基础上,将 1

普遍培训与重点扶持有机结合,贯通就业政策,拓展就业渠道,通过实施就业援助服务,重点扶持和帮助更多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采取强化目标管理、严格执行公共就业服务各项制度,全面推进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城乡对开”的就业信息平台,不断完善基层就业服务机构功能建设,发挥其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为城乡劳动者及时、准确的提供服务,促进劳动者合理流动,有序交流,进一步推动就业服务向行政村、社区延伸,实现就业服务终端化。

(二)根据人社部发(2009)116号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整合现有的综合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合理确定人员编制,规范机构名称、服务场所和服务标准,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职能职责,逐步建立统一的综合性服务机构,优化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环境。要进一步加强街道、苏木镇、社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平台建设,在服务场所、办公设施、服务功能、信息网络、人员配备和内部管理等方面做到全面、系统地加强,切实发挥其职能作用,做好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工作。

(三)对公共服务机构的职能、业务规定方面的建议。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明确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职能职责、规范业务范围和流程,完善各项就业服务制度,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广大劳动者提供就业政策

咨询、供求职信息发布、供求职登记、《就业失业登记证》办理、招聘服务、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与创业服务登记、失业保险经办、就业援助、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劳动保障事业代理等公共就业服务,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使其切实承担为各类服务对象提供公益性综合服务的职能。

(四)其他加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建设的建议

1、全面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管理,为公共就业服务提供技术支撑。全面推进劳动就业保障网络全覆盖,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硬件建设。

2、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和效率,完善服务功能

3、全面建立和完善基本服务功能、延伸服务功能和拓展服务功能所需求的各项服务功能,进一步优化和明确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职责分工,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四个中心”建设,即把综合性服务场所建成能够提供优质、高效、满足多元化、多样化需求的服务中心;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平面交谈、网络交流、立体交流的交流中心;通过设立专门区域展示职业、企业资料,为求职者展示求职方法、职业信息、服务承诺等服务的展示中心;成为集散和辐射所有就业相关信息,带动街道、苏木镇、社区、嘎查村提供公共就业服务的辐射中心。

4、加大资金投入和实行奖惩机制,强化对公共就业服务工作的领导,把公共就业服务作为政府转变职能、强化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政府就业工作的统筹规划,狠抓工作落实,切实满足各类人员对公共就业服务的迫切需求。

2011

就业服务体系 篇6

就业规模逐年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局势保持稳定。2010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520人,完成年计划的177%,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980人,完成年计划的175%,其中:大龄困难对象再就业137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8%,低于省定目标0.72个百分点。开发公益性岗位2703个,保持了全市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开展了社区建设、争创星级建设标准。坚持以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为平台,大力开展星级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工作。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完善了规章制度、充实了工作人员,开展了优质、文明、高效的就业服务。为锦华街康宁社区、慧阳街南湖社区建设了面积达200余平方米的就业服务大厅,配备了微机、复印机、电话、设立了专职工作人员公益性岗位人员。慧阳街劳动保障事务所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2008-2010年度优质服务窗口单位”荣誉称号。康宁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被省厅评为“2009年度省级充分就业社区”。

积极开展全民创业促就业系列活动,形成帮扶机制,带动一批人实现创业、就业和再就业。2010年7月,他们和市妇联密切配合,通过落实扶持经费,建成了以布料、床上用品、成衣制作为主的“大安市妇女创业就业一条街”,面积达7000多平方米。目前,已为36名下岗女工开展免费的创业培训,实现成功创业36人,为6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8万元,为9名业主减免税费3.8万元,带动了378人实现就业。

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致富工程。在域内,结合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发挥地方经济优势,打造劳务经济品牌,形成了以四棵树乡、联合乡、太山镇等近郊乡镇为主的建筑工程转移就业基地,市区以棚户区改造、泥草房改造等工程为劳务输出基地,解决了近郊沿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问题;在平安镇、大岗子镇等乡镇,形成了以风力发电产业为主的风力发电产业转移就业基地,仅大岗子风力发电,2010年,就解决了1500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人均月收入在1800至 3600元之间。两家子镇以大荛子种植、加工、销售,玻璃器皿加工、油田工程建设为产业的转移就业基地,带动了当地农村劳动力2000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2010年,大安市被吉林省劳务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评为“2009年度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先进县(市)”.

大安市就业服务局2010年获得表彰奖励情况:

2010年1月2009年度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先进县(市)

2010年1月2009年度劳动保障基层平台建设先进单位

2010年3月2009年度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2010年3月先进妇女组织

2010年5月2009年度政行风软环境建设暨“十百千”活动文明窗口

谈中职学校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 篇7

关键词:中职,就业指导,就业服务体系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已是社会共识。近几年中职学校转变办学思路, 围绕就业积极开展工作, 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 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如就业质量低、就业稳定性差等。我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尝试, 提出了以学生为本, 以就业为导向, 加强就业服务的工作思路, 初步构建了与市场接轨的就业服务体系, 使毕业生就业工作基本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一、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组织机构

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但毕业生就业绝不是学校一个就业部门能完成的工作。学校就业部门仅仅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事务部门。要真正抓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必须全面发动学校的各个教学机构和教学管理部门, 切实“以就业为导向”来开展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直是我校全局性的重要工作之一, 学校党政领导对此高度重视, 不断加大就业力度, 成立了以校领导为中心的就业工作机构, 提出了以就业促招生的工作思路, 形成了“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坚持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 为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组织保障。制定了《毕业生实习就业工作实施办法》, 建立了相应的考核、监督机制, 形成了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 为就业工作提供了严格、完善的制度保障。

二、组建稳定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

学校专门成立了就业办公室, 配备专职就业管理服务人员和专兼职就业指导教师, 就业办公室现有工作人员都获得了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围绕最新就业政策、就业工作新理念与工作方法, 学校加大培训力度, 每年不定期地组织就业管理服务人员和就业指导教师参加各种就业指导培训, 学习观摩就业先进经验, 提高就业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以求在就业程序处理、就业政策把握、就业心理指导、就业知识构成、就业能力培养、个性需要咨询等方面, 给学生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服务。

三、全程全员开展就业指导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不能仅限于在“毕业前由就业办公室教师进行指导”, 而要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让学生在校期间所接受的就业指导不断线。建立从低年级到毕业班全程化、全员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 详细制订各年级学生就业指导方案, 有目的地把职业指导课贯穿到学校各年级教学过程中去。低年级侧重就业宣传教育, 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中职学校的特点、中职与成才的关系、中职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用人单位的选才标准,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和自己的职业理想, 引导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制定在校期间的发展规划,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引导学生形成适合本人特点的就业目标, 为整个人生的职业发展规划打下基础。高年级及毕业班侧重于就业技巧等方面进行指导, 包括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劳动法规、就业技能、职业素质、自主创业、应聘技巧、创业技巧等方面的指导, 增强求职创业自信心和适应市场的能力, 帮助毕业生及时进入求职状态, 为步入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作好准备。

四、优质高效开展就业服务

就业工作的宗旨是服务, 我校建立了服务毕业生、服务用人单位、服务社会的工作模式。就业服务就是为引导毕业生正确择业、充分就业服务, 就是为用人单位顺利选拔实用人才服务, 促进毕业生、用人单位、人才市场、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与学校之间的相互沟通, 为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有效的服务。

数字化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篇8

关键词:数字化,就业,服务

数字化就业服务体系目前在我国多个地区有不同程度和形式的开展, 有些地区借助微信、微博平台, 将求职、就业信息通过这些现有平台及时推送、更新;有些地区则是自行开发出就业信息管理系统, 并对用户实行实名制管理模式。此外, 一些地区除了拥有自行开发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之外, 还配以相应的专用移动终端, 其外形和银行的自动取款机非常相似, 这种移动终端走进了社区, 方便了广大百姓的生活。

数字化就业服务系统的特点就是能够将服务对象进行量化, 并对就业服务行为进行细化, 用户通过自助服务终端就可以进行一系列的相关操作, 无需亲自前往当地就业服务部门就能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就业服务。

我国数字化就业服务体系的建构情况是通过试点先行、逐步推展, 致力于加快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值得探讨的是, 相关部门在构建数字化就业服务体系时, 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维护管理专人负责

构建数字化就业服务体系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对数据库的维护管理, 故此, 一方面相关管理部门应将管辖范围内的人员信息全部录入数据库中, 同时以家庭为单位采集辖区内人员就业及失业信息, 统计失业人员的家庭信息、个人技能、就业意向、培训意愿、社保情况等信息。另一方面, 则根据辖区内人员的求职就业情况与企业搭桥, 筛选出相应的招聘信息及时公布出来。在进行数据维护时, 一定要注意数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对信息要定期核实, 删除虚假以及失效的信息。

此外, 还应培训一批专业的维护管理人员, 细化服务, 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及时更新数据库信息, 所提供的信息应不仅仅只重视数量, 还要重视质量。专业维护管理人员应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细致、耐心地解决用户的疑问, 指导用户更好地使用数字化就业服务系统, 根据用户的反馈对服务系统进行改进。

二、确定重点帮扶对象

应对辖区内用户做出相对明确的分类, 确立帮扶重点, 如毕业大学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以及农村转移劳动力都应是需要加大服务力度的帮扶对象。对于不同类型的帮扶对象, 应当提供不同的服务。对于重点帮扶对象, 可进行跟踪服务, 例如对辖区内的在读的大学生应提前统计, 记录下其在读专业和入学时间等信息, 这样可对应届毕业生提供精确、及时的服务。对于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应提供跟踪服务, 了解其就业困难的原因并提供相应帮助。对于农村转移劳动力应利用政策进行帮扶, 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 帮助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找到合适的企业。

三、延伸服务范围统一服务标准

数字化就业服务体系不应是独立存在, 而是应该与其他社会服务结合起来提供给用户, 这也是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除了就业服务之外, 社会保险、劳动监察、流动人口管理等一系列服务都可以汇集起来方便用户生活。

此外还要注意各地区应统一服务标准, 汇集信息, 整合发布, 为用户提供跨区域服务将是数字化就业服务的未来发展走向。而目前我国各地区的数字化就业服务系统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尽如人意, 各地区在构建数字化就业服务系统时忽略了交流、沟通, 这样就限制了服务范围, 从而影响服务质量, 无法满足部分用户的需求。

四、多种媒体融合

就业服务体系不应完全依赖网络或单一数字移动终端, 应重视其他媒体的作用, 积极与其他媒体互动、合作。不应忽视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的作用, 应打造立体化、全方位的服务体系。通过传统大众媒体的宣传可使更多人了解到数字化就业服务体系, 此外, 可通过传统媒体的宣传让群众了解如何使用数字化就业服务系统。

总而言之, 数字化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对于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虽然我国的数字化就业服务体系刚刚起步, 也存在着诸多缺陷, 但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一定能够扬长避短, 为更多有求职意愿的用户提供更加完善、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莹, 郑万城, 张勇勤.持续推进城乡充分就业的经验及思考——以江苏省吴江市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 2012 (04) .

[2]杨宜勇.就业增长既要“量”也要“质”[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24) .

就业服务体系 篇9

2008年, 在纪念国家火炬计划实施20周年大会上, 中心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先进服务机构”称号, 2009~2011年, 连续获得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评选的“生产力促进 (服务贡献) 奖”。

一、核心业务及服务特色

近年来, 中心按照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的战略部署, 深入贯彻实施“两服务行动”, 积极参加“科技援疆援藏”, 面向决策主体、创新主体, 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服务, 逐渐形成核心业务及特色服务。

(一) 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围绕全省经济、科技发展, 提供决策性、全局性、战略性和时效性的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为政府部门科技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 产业集群服务。

以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载体, 整合政府、企业、科研院所资源, 通过组织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工程、产学研合作、开辟俄罗斯市场、开展对外交流、建设照明检测平台、新产品推广等, 服务于我省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

(三)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发挥中心的科技中介桥梁作用, 以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主线, 以科技型企业培育与服务为重点, 深入科技园区、产业集群, 组织科技成果对接活动,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四) TRIZ理论推广应用。

围绕全省创新方法试点工作, 面向企业、科研机构、教育系统三个群体, 采取“培训先行、试点推动、典型引路”等方法, 组织开展TRIZ理论宣传、培训、学术交流、企业示范应用和创新设计大赛一系列工作。

二、服务绩效

(一) 强化战略研究, 为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近年来, 中心相继承担了“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全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规划纲要的研究和起草、承担了《黑龙江省特色产业基地发展对策研究》、《黑龙江省新材料产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黑龙江省生物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研究》、《黑龙江省科技发展优先领域技术路线图研究报告》等多项重大、重点研究课题, 为政府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 推广应用TRIZ理论, 助力企业自主创新。

中心80%人员参加过TRIZ理论专业培训、专题报告会, 初步培养出一支18人的TRIZ理论培训师队伍, 形成了5人的核心服务团队, 其中1人获得MATRIZ协会三级TRIZ师资, 5人待认证3级师资, 2人获得TRIZ协会二级认证, 2人获得创新工程师认证。中心编辑出版TRIZ基础教程, 奠定了国内领先地位。先后承担国家创新方法专项项目3个, 省级创新方法科技攻关项目3个, 创新方法成果转化两项;举办省级TRIZ杯大赛2届, 国家级TRIZ杯大赛2届;专业培训班7期, 学员2400人次, 培训报告会12场;主办TRIZ专题网站访问量65万人次, 列全国同类网站之首。

(三) 服务LED产业集群, 提高创新与产业升级

为推动半导体照明示范工程, 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举办了多届“国际LED冰雪景观照明创新设计大赛”, 吸引了全国各地数十家LED企业参赛。为推动我省LED产业发展, 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四) 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科技金融紧密结合

通过开展对接会, 每年均有约20余项签约, 共达成合作意向50余项。2013年已有15个项目申请了省内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中心组织20家高新技术企业参加赴俄参加滨海边疆区交流合作对接会和开展科技招商活动, 已有4家取得了良好对接效果。中心还积极走入大庆、双鸭山、伊春、密山等地市, 联合当地科技园区、产业基地共同推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如推动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与大庆恒通公司对接, 双方达成合作开发“罐体探伤机器人”项目, 签约金额预算100万元。

中心结合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创新创业大赛举办、科技成果招商等工作, 征集到130家企业的融资需求, 涉及融资需求资金额度11亿元, 向26家金融、投资、担保机构进行了推介。今年已有151家企业贷款265笔, 贷款总额22.51亿元, 贷款利息总额为2.09亿元, 其中2012-2013年贷款利息为1.47亿元。

(五) 服务创新创业, 探索科技服务新模式和新途径

近两年, 中心累计培训科技管理和企业人员3000余人, 服务中小企业1500余家, 培训40余次;已获国家创新基金立项184项, 支持金额11417万元, 连续两年超亿元;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0家, 科技型中小企业1763家。

为深入落实科技部生产力促进中心“两服务行动”和我省“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专项行动”, 中心与伊春市科技局签订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 双方将围绕伊春市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和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 共建科技服务示范基地, 面向区域内科技园区、科技型企业, 合作开展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申报咨询、科技培训、企业诊断、科技成果对接、科技文献资源共享等服务。

创新箴言

就业服务体系 篇10

1 规范高效, 完善就业工作机制

1.1 建立就业工作管理体系

就业工作管理体系是各高职院校就业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组织架构。该校成立了“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就业与创业指导委员会”, 在学生工作部 (处) 下设就业与创业指导办公室。各个二级学院成立了就业与创业工作领导小组, 同时下设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 (办公室) 。各部门和人员根据就业工作制度规定作好相关工作, 共同负责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与教育工作。该校的就业工作管理体系上做到了层层落实, 环环相扣, 使就业工作管理体系成为层次分明、协调一致的有效整体。

同时, 该校各个二级学院也在实际工作不断创新就业工作格局。如, 有的二级学院打破以往经验, 将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设在发展与合作中心。此举是充分发挥资源共享机制, 以合作为中心的企业资源服务为学生提供就业工作, 发挥合作中心在就业工作中市场拓展的作用。学院倡导“一站式服务”, 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合作中心也综合多项职能:就业与创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校企合作项目拓展与管理等, 以此构建学生与用人单位紧密对接的就业服务平台。

1.2 健全就业工作管理制度

首先要目标明确,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年度就业工作意见》是该校每年就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2014年《意见》指出, 学校就业工作将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 以江苏省新一轮毕业生就业工作检查评估为契机, 根据就业工作“强优工程”的要求, 进一步健全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就业工作体系, 加大创新、创业“双创”教育工作力度, 以“协议就业率高、起薪水平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高、灵活就业率低” (三高一低) 为目标, 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 全面提升就业工作质量。各二级学院严格按照《意见》要求, 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

其次要制度严谨, 该校先后出台了《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就业考核制度》《无锡科技职业学院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就业经费专项使用制度》等一系列配套制度, 保障就业工作在机制上和运行中无盲点。各个二级学院则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分解和细化各项制度, 在学校政策范围内出台更具个性的考核、奖惩、人员等规定和办法。实践证明, 就业工作中必须建立科学系统的考核评价机制。用科学系统的考评机制推动和促进学校的就业工作, 是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形成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 也是激发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就业管理和就业指导工作更加规范及全面深入开展的重要手段。

2 专兼结合, 打造就业工作队伍

2.1 保证专职人员

就业工作的有序开展离不开稳定的就业工作队伍。首先是要保证就业专职人员的数量, 同时为了稳定工作队伍要出台相关政策, 对专职人员的身份、职称序列、待遇等进行明确规定。该校高度重视队伍培养工作, 分批送出就业专职人员进行国家职业指导师的培训, 并考取证书。同时, 发文明确就业专职人员必须持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 明确就业专职人员的教师身份和职称序列。同时要求就业专职人员, 除了做好日常工作, 必须做好市场调研, 并通过校级、省级课题平台做好就业、人才培养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就业工作人员要和其他专业教师一样, 做好自身生涯规划, 走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除此, 学校鼓励就业专职人员参加创业指导师和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学习。

2.2 引进兼职人员

就业专职人员由于数量、精力、阅历有限, 所以在就业工作队伍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引进兼职人员作为补充, 二者相得益彰协同做好就业工作。兼职人员可以使校内的, 也可是校外的。校内兼职人员, 需要教学经验丰富、有企业背景的资深教师。校外兼职人员, 需要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管理或技术人员, 同时也可以是学校历届优秀毕业生代表。校外兼职人员有着不同的职业生涯和人生经历, 他们的实践和感悟将给学生带来崭新的体验。该校提出了“企业讲师团”的理念, 聘请各个领域的企业精英组成讲师团, 走入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同时, 与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职业素养系列课程, 课程全部由公司人员负责授课。

3 科学务实, 搭建就业服务平台

3.1 坚持全程职业教育与指导机制

所谓全程职业教育与指导, 是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就业教育与指导体系, 让学生在3年中所接受的就业教育与指导不断地展现。在全程职业教育与指导计划的制定上, 要突出可操作性, 要充分考虑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生特点等诸多因素, 主题明确注重实效。

针对学生大一、大二、大三阶段, 该校各有侧重的制定方案并实施。大一阶段以新生入学教育为起点, 重点抓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素质教育。通过专业介绍、企业参观等形式, 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对应的岗位与行业。通过适应性指导、发展性指导、拓展性指导三大方面, 使新生在最短的时间里适应大学生活。同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 就业主题演讲、漫画大赛等。在大二阶段充分发挥就业兼职人员、企业讲师团的力量, 重点抓好职业道德教和就业观人生观等教育。组织学生观摩人力资源中心招聘会, 组织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个人简历设计大赛、模拟应聘大赛、职业道德论坛等。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和教育。在大三阶段则是以教学计划内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创新教育》课程为平台, 重点抓好求职应聘的具体指导, 引导学生树立就业信心、家庭和社会责任感, 确保学生及时进入求职状态。同时组织毕业班学生参加各类招聘会, 做好岗位推荐工作。

在实施全程职业教育与指导过程中, 该校还积极营造“就业人人有责, 人人参与就业”的观念, 即所有教师要全员参与就业工作, 尤其是对学生的职业指导与教育工作。教师要在课堂上除了完成既定授课任务, 要适时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创业动员, 将就业教育与指导渗透入每一节课程, 鞭策学生及时规划职业和人生, 发奋攻读, 从而使就业教育与指导贯穿于整个学历教育过程中。所以, 该校就业工作在做到“全程”的同时, 也争取做到“全员”。

3.2 推广就业工作网络系统

在“全程”“全员”的同时, 该校要努力做到“全方位”, 也就是要在就业工作中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 实现就业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就业网络可以成为学校就业知识、就业政策、就业技巧尤其是就业信息的有效传播渠道。就业工作中需要进一步研究新媒体对就业工作的影响, 在原有的宣传橱窗、校园广播、飞信等的基础上, 通过网站、微博、感知校园项目等形式进一步加大就业信息传播, 开通就业微信公众号, 将企业、学校信息做到及时推送, 将政府、企业、学生三方纳入微信群, 做好信息互动、实时。同时选塑就业明星进行网略宣传, 增强在校大学生就业自信心和技能。该校还与无锡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合作, 引进多功能查询机、信息发布联网平台等, 建立和完善紧密联系学生、用人单位和政府相关部门的纽带和桥梁, 为在校学生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创业指导、求职创业信息, 有效促进学校的就业与创业工作。

4 强化学生职业能力, 夯实就业工作基础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职业能力, 为社会各行各业第一线直接输送实用型技能型人才。近年来, 随着我国对高技能人才要求不断地提高, 强化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 成为彰显高职教育本质、制约就业工作的核心问题。高职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 服务为宗旨, 能力为本位”, 对学生因材施教。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同时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 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就业机会。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 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自此“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成为高职教育改革和努力的方向。2014年教育部等6部门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中更是强调了产教融合, 要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该校与SK海力士半导体 (中国) 有限公司在这个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和探索。

(1) 基地概况。 SK海力士在无锡累计投资超100亿美元, 是目前江苏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外资项目。2006年9月, 该校与SK海力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持续合作至今。2013年, 该校与SK海力士的合作被评为无锡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项目, 并获得市里资金支持进行重点建设。

(2) 运行模式。该校结合SK海力士、微电子技术专业实际情况, 构建2.5+0.5的培养方式, 即, 2.5年在校内完成“基本素质+专业技能+岗位能力+职业资格证书”的培养学习, 0.5年在SK海力士完成“顶岗实习”的“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公司技术员岗位 (群) 能力要求, 校企双方协同调整理论课程和实践项目。SK海力士在岗位调研、工作任务分析、课程体系重构、核心课程确立和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给予大力支持。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 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紧跟半导体产业发展需求, 校企联手精心打造微电子技术专业。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开展合作。

(3) 项目成果。参与订单培养项目的学生通过顶岗实习, 在职业能力方面有了明显提升, 同时考核通过者也同步获得了就业岗位。公司2013年人力资源部分析报告指出:订单班人事绩效比其他员工高出20%, 离职率则低了3.5%。历届订单班学员目前在公司已升为特级技术员 (中方技术系列中最高级别) 的有16名, 高级技术员有41名, 其余的学员也在各项公司绩效考核中表现优异, 他们已经成为了公司生产线上不可或缺的技术中坚力量。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 人们对生活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随之, 企业对所需人才规格、能力要求不断地调整, 高职教育更应积极适应企业, 深化教学改革, 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 这是服务学生就业的必然要求。同时, 高职院校也要牢固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 不断优化就业工作机制、就业工作队伍、就业服务平台等, 营造“人人参与就业、就业人人有责”的工作氛围, 全体师生一起为了学生的明天、为了学校的未来共同奋进。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招生人数的迅速提升, 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就业问题也成为当前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焦点内容。新形势下, 高职院校务必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做好对学生的职业教育和指导工作, 不断地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注重深化改革不断地优化就业工作方式、方法, 同时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抓手, 以校企战略合作为平台, 帮扶更多的学生走上优质就业之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构建探索

参考文献

[1]安霞.深入改革创新发展推进实施工学结合[J].科技资讯, 2012 (7) :238.

[2]安霞.以服务为导向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J].科技创新, 2006 (33) :207.

[3]梁业胜.高职院校全程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11 (8) :140-142.

[4]韩包海, 冯建新.高职院校就业教育与服务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1) :67-68.

[5]芦京昌, 王飞.高职院校“两全四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18) :85-87.

打造健康的就业体系 篇11

据教育部数据,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比2012年增加19万人,达到699万。严峻的就业形势,让2013年的夏天被网友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新华网特别推出了《2013“毕业季”大学生就业大调查》。

699万毕业生,到达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峰值,而各种因素导致的经济增长放缓,形成了就业市场结构性的供需紧张:毕业人口在扩张,就业机会难跟上,就业难势所必然。

经济状况会决定就业形势的基本面。按照人保部的研究结论,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大体带动80万~100万人的就业。这也是保增长成为基本经济政策的动因之一。

然而,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就业状况的改善。我国经济增长正在经历迅速“资本深化”和“技术深化”的过程,企业资本密集程度的提高和技术进步客观上会造成对劳动力需求的下降;同时,对劳动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大幅提高。

5月14日,习近平视察了天津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中心和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他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世界性难题,要从全局高度重视就业问题。

国际劳工组织2012年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全球所有15岁到24岁的青年中,大约有7500万人未就业,占该群体总数的6%。不仅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也遭受失业率加剧的困扰。当失业率居高不下之时,就会演变为严重的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就业问题也因此被视为世界性难题。

破解就业率这一世界性难题,没有系统的全局眼光便无法根治。以大学生就业为例,政府、高校、大学生、用人单位,构成了大学生就业系统的四大要素,以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劳动力供需为中心,看得见的手——政府的行政干预与看不见的手——人力资源市场的规律,共同发挥着作用。

就我国国情来说,市场力量的发挥严重不足。

若以纯粹的劳动力市场观念看,高校作为优质劳动力的生產者,在诸多方面存在着较为深刻的矛盾。比如,传统式精英教育理念的追求与当下大众化、多元化市场需求存在强烈反差;缺乏社会适应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导致攀高、求大、趋同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重知识轻技能、重专业轻基础的传授模式导致大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适应性削弱;同质化、随意性、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等等。缺乏竞争力的大学生,如何能够赢得面向市场的用人单位青睐?

这些矛盾的成因和解决需要深入教育体制内部乃至国家和社会的全局去探寻。城乡二元结构、人才流动的障碍、学而优则仕或商的择业观念、落后陈旧的人才配置模式,以及僵化的教育体制等,都与大学生就业状况息息相关。

但这些因素并不足以成为悲观的基础:历史地看,劳动力环境有了长足发展,政府的作为有目共睹。改革的深化、市场力量的凸显、体制的转型、经济和就业的增长、观念的革新,等等,都占据着三十多年来的主流趋势。

这种趋势仍在延续,假以时日,相信会有更多的举措来创造健康的、市场化的就业体系。

这种体系至少包含三条标准:理性选择,就业人员和用人单位既不感情用事,也不盲从,保持始终如一的偏好原则;平等互利,在不危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双方自由选择、自愿交换合作;流动便捷,劳动力可以在任何地区无障碍地自由流动。

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篇12

一、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的挑战

1、居家养老方式的养老质量面临挑战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日益增加、人口结构不断变化,传统居家养老方式功能渐弱。一是人口老龄化普遍产生了“四、二、一”家庭结构模式,而且老龄人口不断增加也导致老年抚养比从1964年的6.3%逐渐上升到2000年的10.1%以及2050年的33%。在人口流动频繁的今天,这两种情况必然导致家庭物质供养、生活照料以及精神安慰等方面严重缺乏。二是由于中青年群体和老年群体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方面代沟明显,导致“空巢家庭”老人的数量不断上升。数据显示,我国“空巢家庭”老人目前约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5%,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则在35%以上。

2、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保障能力面临挑战

一是我国养老金支付能力面临挑战。我国现行的养老制度实行的是“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度。但是,老年人尤其是退休早、高龄老人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这种“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措施”以及“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合并管理的养老金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定会产生“空账”问题,2000年我国养老金“空账”还仅仅为360多亿元,到了2005年底,“空账”已经达到8000亿元。

二是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面临挑战。虽然我国遵循广覆盖原则逐渐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可是,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做到应保尽保,覆盖面非常有限。2004年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64亿人,占总人口数的12.57%;2005年为1.74亿人,占总人口数的13.38%。虽然覆盖面有所上升,但是远远低于国际劳工组织规定的20%最低线。三是我国医疗保障能力面临挑战。老年人是一个容易患病的特殊群体,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他们对医疗保险的需求将会急剧增加。

3、养老机构的养老能力面临挑战

由于老龄人口日益增多,需要不同程度的照料、护理的老人不断增加。调查表明,六十岁以上老年人口余寿中有平均四分之一左右的时间处于肌体功能受损状态,照此推算,中国约有三千二百五十万老年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而且,随着人们养老观念的转变,愿到机构养老的老人不断增加。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在我国约1.43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有5%的老年人有入住养老机构的愿望。

4、养老专业社会服务人员的质和量面临挑战

一方面,由于受传统世俗观念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服侍老人又脏又累,低人一等,不大愿意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导致从事养老服务人力资源很少。另一方面,由于国家重视不够,国家劳动等相关部门尚未开设养老服务培训课目。而且,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人员主要是下岗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素质低,基本上没有经过系统的业务培训。其业务技能通常只能应付一般的生活照料和家政服务,难以应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老人的多样需求。

二、积极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1、积极推行社会改革,逐步实现全民社保

(1)城镇要逐步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机制。首先,必须做大社会统筹部分。一是加大投入,主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可把国企的部分收益转投入社保资金账户解决历史欠债、建立各种社会捐赠基金和慈善基金用于社保账户、积极投资增加社保资金投资收益等,使国家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和支出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二是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确保城镇每个居民人人享有退休养老保险。其次,实行“统”、“账”分开管理,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弥补“空账”。

(2)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使城镇居民都能够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另外要完善管理制度,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为老年人群提供高效的医疗保险服务。特别是我们要解决一些困难企业的医疗保险问题。同时,积极完善重大疾病救助、伤残救助、疗养救助等救济制度。

(3)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积极发展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我国农村人口多,养老包袱重,而且农民绝大多数都没有退休金,国家必须投入大量的财力、采取超常规的措施才能逐步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2、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向纵深发展

一是建立信息服务中心。对每位居家老人都应建立一份完善的档案(个人资历、身体健康状况、生活服务预订需求等),并采用方便的、现代化的联络手段,使每位老人的任何一项需求(包括购物、求医、文化需求等)都可以及时与社区和相关机构取得联系。二是整合社区资源,充分利用社区里的食堂、理发店、浴室、饭店、医院等资源,为居家老人提供吃饭、清洁、就医等多项有偿服务,并逐步实现“产业化”,使老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服务都高度社会化。三是加强社区联合,修建福利院。

3、提供政策支持,引导、扶持和鼓励发展社会养老产业

一是将养老保障事业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以此作为地方政府业绩的考核内容。二是积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推进养老投资的“多元化”,大胆吸纳各种社会力量将资金投向养老、敬老事业。对社会化的养老机构在用地、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三是完善政府对养老福利事业的财政投入机制,对不同形式的养老机构给予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财政补贴,还可发行养老保障债券,增加福利彩票收益中用于养老事业的比例等。

4、加强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素质

社会化养老服务质量的高低最终取决于养老服务人员的素质。国家应充分重视养老服务人员素质的培养,鼓励失业人员从事养老服务产业,积极就业。各地区应由民政、劳动部门牵头,汇合教育和卫生部门做好相关工作。一方面在社区创设“社区护工”职业培训基地,招收家政服务员,重点培训老年人心理学知识、公共卫生防疫和家庭医护常识与基本技能等。另一方面,国家要有计划地办一批“社会服务专科学校”,招收初中或高中生,培养高级别的护工,为不同需求的老人提供不同级别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郑作时.上升到政治高度的全民社保[J].南风窗,2006(3).

[2]杨金志,陈泽伟,万一.养老服务业之困[J].瞭望新闻周刊,2006(47).

上一篇:慢病健康管理下一篇:信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