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就业效应

2024-06-04

服务业就业效应(精选12篇)

服务业就业效应 篇1

1 扬州市服务业就业演变历程及比较分析

1.1 扬州市服务业就业结构演化

改革开放以来, 扬州市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规模迅速扩大,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2010年扬州市服务业增加值达838.78亿元, 是1978年的363倍;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37.6%, 比1978年上升了21.6个百分点。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分工日益深化和需求结构加速调整, 服务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服务业领域不断拓展, 传统服务业的主导地位趋于下降, 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与此同时, 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也明显提高。从1978年开始, 除1979年、1982年、1992年外, 其他年份服务业就业均呈正增长态势, 逐渐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

1.2 扬州市服务业就业结构演变轨迹的国际比较

在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演变方面,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 随着经济的发展, 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也就是说, 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将逐步下降, 第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将逐步上升。

按照这一定理, 日本学者总结出三次产业就业结构转换的两个重要时点:一是第二产业就业比重逐步上升, 直至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交叉的时点, 这是第二产业就业吸纳能力超过第一产业的转折点;二是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逐步上升, 直至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交叉的时点, 这是第三产业就业吸纳能力超过第一产业的转折点。这两个时点出现时间的早晚, 反映了产业结构层次转换的快慢程度。这两个时点出现的时间间隔的长短, 则反映了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大小。

表1是扬州市、区域中心城市 (南京市) 、江苏、中国与世界一些主要发达国家三次产业就业结构转换时点的比较。

表1结果显示, 主要发达国家均己完成了两个就业时点的转换过程, 产业结构层次达到较高水平。扬州于2001年出现第一个就业结构的转换时点, 在2002年出现第二个就业结构的转换时点。目前扬州产业结构层次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但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与区域中心城市 (南京) 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从未来发展趋势看, 扬州服务业吸纳就业的空间非常大。

1.3 扬州市服务业结构偏离度演变轨迹的比较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某一行业的就业比重与增加值比重之差。结构偏离度为正值时表现为正偏离, 表明该产业内部的就业比重大于增加值比重, 意味着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性;相反, 结构偏离度为负值时表现为负偏离, 表明该产业内部的就业比重小于增加值比重, 意味着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性。

将扬州市服务业与国际标准模式进行比较, 2010年, 扬州市人均GDP为49786元, 按与美元1:7的汇率计算, 扬州市人均GDP达7112美元。若将美元1980年至2010年的年均通货膨胀率设为2%来计算, 则扬州市人均GDP转换成1980年美元为4455美元。按赛尔奎因和钱纳里模式, 扬州市服务业就业比重应接近43.2%的水平, 结构偏离度应达-1.5%左右。而扬州市2010年服务业就业比重为35.9%, 服务业就业结构偏离度为-1.7%, 与国际标准模式还有较大差距, 扬州市服务业的吸纳就业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2 扬州市服务业就业增长空间

为了准确把握服务业就业增长空间, 根据服务业就业结构的演变方程来把握其就业比重的变化趋势, 并由此分析服务业就业增长空间的大小。

根据《扬州统计年鉴》中1978年至2010年扬州市服务业就业比重与人均GDP数据, 利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得出服务业就业比重方程:

其中:E3代表服务业就业比重;

x代表人均GDP;

Me thod是指回归方程的模式;R2代表相关系数;d.f.是自由度;F是F检验值;Sigf是F检验的显著水平;b0、b1是回归方程的系数。

从回归方程来看, 扬州市服务业就业比重与人均GDP呈非常强的对数函数正相关关系 (R2=0.899) , 即随着人均GDP的上升, 服务业就业比重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从曲线走向来看, 服务业就业比重仍然存在较强的上升趋势, 这种趋势符合三次产业就业转移的配第—克拉克定律, 表明服务业日益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从现实情况来看, 服务业就业比重从1978年的13.2%, 上升到2010年的35.9%, 提升了22.7个百分点, 显现出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不断提升。

从就业的绝对量来看, 1978年扬州市服务业从业人员只有23.77万人, 但到2010年, 服务业从业人员己达106.54万人, 净增82.77万人, 平均每年净增2.6万人。

长期来看, 扬州市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仍存在上升的可能性。一是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客观上要求服务业提高吸纳就业能力;二是工业的集约化生产, 会推动服务业就业能力的提高。

3 扬州市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就业能力

服务业是由多个行业组成的一个大产业, 尽管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在未来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但服务业中不同行业的就业增长潜力是不同的。本文从收入水平、就业弹性、生产率等不同角度来分析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就业增长能力的差异。

3.1 收入水平差异

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对服务业就业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服务需求不断增加, 从而有利于服务产品的供给, 扩大服务业的就业空间。二是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在各产业间表现出一种不均衡的增长, 即不同产业的人均收入水平不是均等地、同步地增长的。因此, 在不同产业的不同收益的对比过程中, 会引起劳动力主动从农业向工业、服务业流动。

根据2010年《扬州统计年鉴》的数据, 计算出三次产业及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单位从业人员的年均劳动报酬及其相对水平, 见表3。

表3数据显示, 扬州市各产业 (行业) 的收入水平有较大差异。三次产业的单位从业人员, 农业的年均劳动报酬 (16701元) 最低, 其次是服务业 (37689元) , 最高的是工业 (44000元) 。从相对收入水平来看, 农业的单位从业人员年均劳动报酬低于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 而服务业和工业高于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如果产业之间不存在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壁垒, 那么从劳动者个人比较收益的角度看, 会引起劳动力主动从农业向工业、服务业流动。

在服务业中, 除“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25645元/0.72) 、“批发和零售业” (28116元/0.79) 、“住宿和餐饮业” (22354元/0.6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2284元/0.63)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9283元/0.83)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23491元/0.66)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6997元/0.76) 的单位从业人员年均劳动报酬低于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外, 其他行业均高于平均水平, 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61972元/1.75) 、“金融业” (64100元/1.81) 、“房地产业” (37664元/1.06)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49874元/1.41) 、“教育” (44968元/1.27)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42561元/1.20)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48343元/1.36) , 这些行业均存在劳动力流入的可能性。其中, 相对收入水平大于1.5的“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现代服务业存在较大的劳动力流入可能性。

应该注意的是, 在这些收入高于平均水平的行业中, 既有存在行政垄断的电信业、金融业, 也有经济垄断的房地产业, 还有知识密集程度相对较高的教育、医疗、科研、文化等行业。劳动力要进入这些行业, 除了需要打破行业垄断外, 还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增强劳动者在垄断行业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就业的能力, 从而扩大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

3.2 就业弹性差异

就业弹性=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 是衡量某一产业增加值增长引起的就业增长量大小的一个指标。就业弹性越高, 说明该产业增加值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越大;反之, 则越小。就业弹性为负值说明该产业增加值增长与就业增长并不同步, 反而逆向发展。因此大力发展那些增加值增长潜力大而且就业弹性高的产业, 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

表4数据显示, 扬州市各产业 (行业) 的就业弹性差异很大。从三次产业来看, 农业的就业弹性最低并体现为较大的负值 (-0.47) , 这意味着随着增加值的上升, 农业吸纳就业的绝对数量却在下降, 而且呈现较快的下降趋势, 说明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已成为当今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三次产业中就业弹性最大的是服务业 (0.39) , 其次是工业 (0.35) , 其就业弹性均体现为较大的正值, 这意味着随着增加值的上升, 服务业吸纳就业的绝对数量在增加, 而且增加的速度最快, 可见服务业已成为并将继续成为扬州市吸纳就业的主要产业。

从服务业内部来看, 除“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0.11) 、“批发和零售业” (-0.44) 、“住宿和餐饮业” (-0.01) 三个传统服务业的就业弹性表现为负值外, 其他行业就业弹性均为正值, 大多数行业增加值的增长均能带动就业的增长。在这些行业中,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0.46)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0.26)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0.22) 、“金融业” (0.16) 的就业弹性较高。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经验数据显示,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呈较明显的上升态势。因此, 结合增加值的相对变化趋势, 可以认为, 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将有效促进就业问题的解决。

3.3 生产率差异

生产率差异归根结底是企业竞争的结果, 与收入水平差异不同的是, 收入水平的差异引起劳动者流动的个人行为, 而生产率差异则会导致劳动者流动的企业行为。

根据2010年《扬州统计年鉴》的数据, 计算出三次产业和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 详见表5。

表5结果显示, 三次产业中, 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最低, 其次是服务业, 最高的是工业, 而且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工业和服务业的水平。因此,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 企业进入农业发展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进入工业、服务业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工业和服务业则相应存在较大的吸纳就业的可能性。

在服务业中, 除“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于1外, 其他行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均高于1, 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均存在劳动力流入的可能性。其中, 比较劳动生产率超过2的行业, 包括“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具有较大的劳动力流入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 扬州市服务业总体上有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 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就业增长的情况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就业吸纳能力有较大空间的行业, 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现代服务业。具体来看, 这些行业中的信息服务、寿险营销、物业管理等行业都具有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

(2) 就业吸纳能力有一定程度增长的行业, 包括: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具体来看, 这些行业中的农村教育、社会卫生、文化产业等行业都具有一定的吸纳就业能力。

(3) 就业吸纳能力基本保持不变或略有上升的行业, 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具体来看, 这些行业中的新型流通业态、特色餐饮等行业仍然具有吸纳就业的能力。

4 扬州市扩大服务业就业的政策取向

由于服务业吸纳就业弹性较大, 依靠服务业的发展和提升对妥善解决全市的就业问题大有裨益。当前, 扬州市服务业发展正面临着沿江开发、全市制造业快速发展、国际服务业加速转移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为进一步促进扬州市服务业发展, 优化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 并以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劳动力就业, 现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4.1 确立服务业就业优先的政策导向

由前文分析可以看出, 扬州市服务业的就业弹性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服务业具有很大的就业增长空间。因此大力发展服务业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当今世界主要流行两种发展模式, 一种是经济增长优先的发展模式, 一种是就业优先的发展模式。就业是民生之本, 扬州市应选择就业增长优先的服务业发展模式, 在制定和实施服务业发展战略时, 把服务业就业政策作为扬州市优先考虑的社会政策, 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就业人口规模作为重要目标, 用服务业充分就业助推“幸福扬州”建设。

4.2 优化服务业行业结构

扬州市服务业增加值及就业比重与区域中心城市和发达国家尚有很大差距, 信息软件、金融等现代服务业表现出较强的就业弹性, 这说明扬州市的服务业发展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巨大潜力。目前, 扬州市已经进入服务业比重迅速提升的时期, 服务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2011年6月, 市政府出台《扬州市服务业提速发展行动计划》, 明确“十二五”时期扬州市服务业的发展重点, 提出要突出发展旅游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业和金融业、科技服务业六大重点产业, 培育壮大商务服务业和家庭服务业两大新兴产业, 提升发展商贸流通业。扬州市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在保证现有服务业合理发展的前提下, 大力发展上述增值性高、成长性强、就业面宽的现代服务业。一方面要运用现代化技术改组改造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 推进特许经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在传统服务业中的运用;另一方面积极发展金融、科技服务、咨询、法律、信息软件等现代服务业, 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 扩大服务业劳动力需求。

4.3 消除限制服务业发展的体制因素, 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部分服务行业存在垄断经营、市场准入限制严格和透明度低的状况, 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改变这种状况。涉及国计民生的服务业, 政府应在加强监管的同时,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有步骤地放宽市场准入, 进一步推进民间资本进入现代服务业, 实行多种产权制度形式, 积极引入新的投资者, 增强发展动力和潜力。破除各种不成文的“潜规则”, 减少不必要的环节, 清理不合理的费用。有序开放报刊、发行、艺术等领域的民营投资, 同时扩大非公有经济在教育、卫生、金融、信息等行业的参与度, 采用市场化方式进行服务业资源配置, 提高这些行业的就业能力。

4.4 重视服务业人力资源开发, 促进服务业就业

前文分析可知,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现代服务业具有较大的就业吸纳能力, 而这些行业需要更多高素质劳动力资源。因此, 在扩大现代服务业就业规模的基础上, 要提高人力资本的投入, 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服务人才, 努力提高现代服务业人员的知识化水平。从战略高度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营造好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 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素质的服务人才, 鼓励留学人员归国;建立“企业人才培养基地”, 加快服务业人力资源开发, 把扬州建设成为长三角北翼服务业人才高地, 以人力资本提升促进扬州服务业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扬州统计年鉴—2011.

[2]江苏统计年鉴—2010

[3]陈凯.服务业对广州就业吸纳作用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文荟, 2005 (4) .

[4]张宝东, 杨兵伟.产业结构、就业贡献率与就业增长[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07 (2) .

[5]蒲艳萍.第三产业发展带动我国就业增长的实证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2) .

[6]李晓春.发展现代服务业改善就业结构—以南京市服务业的发展为例.经济纵横, 2008 (9) .

服务业就业效应 篇2

案情回放:小张到一家皮草行求职,老板提出由于员工保管的货物比较贵重,员工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必须提供一名担保人。于是,小张找来了在某公司任经理的舅舅。舅舅还与公司签订了就业担保协议。协议中写明:“若被担保人在本公司工作期间使公司利益蒙受损失,本人愿负连带责任,按公司有关规定进行经济赔偿。”两年以后,由于小张的工作失误,皮草行的两件名贵裘皮大衣丢失,造成经济损失近3万元。小张赔偿不起,舅舅也不见踪影。皮草行就把小张和他的舅舅一起告上了法庭,要求小张赔偿损失,舅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结果一审法院支持了皮草行的请求,但是终审法院做出了改判。

争议焦点:就业担保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应?

支持者认为,只要担保人和公司签订的就业担保书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不违反《担保法》《合同法》《劳动法》等法律禁止性规定,就是合法有效的,可以作为法院审理的依据,

反对者认为,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在借贷、买卖、货物运输、加工承揽等经济活动中,债权人需要以担保方式保障其债权实现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设定担保。”但是就业是为了谋求基本生活资料,和一般经济活动有所区别。由于用工双方具有从属关系,而非平等主体之间签订的协议,不属于《担保法》的适用范畴,就业担保书亦无法律效应。

忠告: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向求职者收取定金、保证金(物)或抵押金(物)是肯定违法的。至于有经济实力的担保人担保赔偿经济损失的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应,目前尚存争议。在司法实践中,既有支持的判例,也有不支持的判例。其实,就业担保并非什么新事物,和建国前的“铺保”相似。它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背道而驰,具有先进文化的企业不会选用。(邓海平)

财政支出政策的就业效应研究 篇3

关键词:财政支出;就业;时滞性;格兰杰因果检验;多元回归

中图分类号:F81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2)03001905

Research of Fiscal Expenditure Policy ’s Employment Effect

WANG Zhiyu1, TIAN Jinxin1, WANG Wenjing2

(1.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y, Harbin 150001, China; 2.Nankai University,School of Economics, Tianjin 300071, China)

Abstract:When China is confronting increasingly severe employment problem and the market could not fully solve this problem, the employment effect of fiscal expenditure policy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coefficients of fiscal expenditure items and employment are calculated, and fiscal expenditure items ’ lag phases are determined. Empirical analysis is done of the current fiscal expenditure policy ’s employment effect, and Granger causality analysis is done of nonfiscal educational investment and nonbudgeted fixed asset investment. Stepwise regression of fiscal expenditure variables is carried out using the F statistic, Chisquare statistic, 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 and 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 Excluding not significant variables, the regression model of fiscal expenditure policy and employment is built. Besides, practical pathway is brought forward for adjusting fiscal expenditure structure.

Key words:fiscal expenditure; employment; hysteresis; Granger causality test; multivariable regression

1 引言

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效应分析 篇4

1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发展现状

从下图可以看出,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大量的劳动力开始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所占就业比重呈现出了逐步下降的趋势, 从1978年的15.34%下降到了2009年的8.5%;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所占就业比重在改革开放后二十年间虽有小幅上升现象, 但自1997年以来也保持着下降的趋势, 一度从26.01%跌到了16.6%;金融保险业与房地产业就业所占比重变化相对不大, 但三十年来一直保持着小幅上升的趋势;社会服务业所占比重近年来呈现出了较大的上升趋势, 已从1993年的3.83%一直上涨到了2009年的7.03%。

2 模型的设定与检验

2.1 模型的设定和数据来源

本文将运用时间序列数据模型, 选择1978—2009 年这32年的相关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效应进行估计分析, 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由于双对数线性模型的一个非常好的特点就是斜率系数测度了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弹性。因此假定模型形式如下:

lnLi=lnδ0+δilnGi+ε (i=1~5) (1)

其中, Li表示各产业就业人数;Gi表示某产业的实际产值 (用各产业的产值除以其生产总值指数以消除物价对产值的影响) ;δ0为常数项;δi为就业弹性;ε为随机误差项。

2.2 模型的检验

(1) ADF检验。

在时间序列计量分析实践中,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是必要前提, 因此, 在进行计量分析之前, 必须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 本文采用的是ADF检验。从检验结果来看, 未经差分的序列lnG1、lnG2、lnG3、lnG4、lnG5、lnL1、lnL2、lnL3、lnL4、lnL5都是不平稳的即存在单位根, 但是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 经过差分后的序列都是一阶单整的。

(2) Johansen协整检验。

如果两个或多个非平稳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即它们之间是协整的, 则是可以使用经典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的。因此, 为了避免经济变量的非平稳性产生虚假回归问题, 只需利用EVIEWS 5.0软件对这五对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 其中, 对lnG1 与lnL1的检验结果如下:

Senes:LNG1 LNL1

Lags interval (in first differences) :1 to 1

Unrestricted Cointegration Rank Test (Trace)

Trace test indicates 1 cointegrating eqn (s) at the 0.05level.

以检验水平0.05判断, 因为迹统计量检验有32.30>20.26, 8.65<9.16, 所以lnG1与lnL1之间确实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同理, lnG2与lnL2、lnG3与lnL3、lnG4与lnL4、lnG5与lnL5之间也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

(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虽然通过实证分析可以直接得到各产业的就业弹性, 但没有表明就业人数与产值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因此, 需要对这些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其中, 对lnG1与lnL1的检验结果如下:

Sample:1978 2009

Lags:2

可以看出, lnG1与lnL1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即lnL1是lnG1的格兰杰原因;同理, lnG2与lnL2、lnG3与lnL3、lnG4与lnL4、lnG5与lnL5之间也存在着格兰杰因果关系。

3 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效应分析

近年来, 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中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出现了稳步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已成为了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 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且,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达程度, 已逐步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 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为了衡量生产性服务业的实际就业吸纳能力, 运用EVIEWS 5.0软件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得出回归方程如下:

LNL1=4.153128116+0.4614496214×LNG1 (2)

R2=0.898 Adjusted R2=0.895 DW=0.151

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 n=32, k=1, 查DW检验表可得dL=1.37, dU=1.50。由于DW=0.151

LNL1=5.864472488+0.2382156349×LNG1 (3)

R2=0.993 Adjusted R2=0.992 DW=2.02

此时, dU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

根据上表得到的结果, 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效应的整体水平:生产性服务业整体的就业弹性为0.34, 高于第三产业的0.31, 而服务业中除了生产性服务业之外, 还包括非生产性服务业, 这表明了在第三产业中生产性服务业具有突出的就业贡献, 对促进就业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极其重要的拉动作用。从内部各行业来看, 就业弹性最高的行业是房地产业, 高达0.52, 其次是社会服务业, 就业弹性为0.37, 可以看出房地产业与社会服务业的就业弹性相对较高, 高出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说明这两个行业具有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金融保险业的就业弹性略低于整体水平, 就业弹性最低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与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 分别为0.24与0.28, 说明这两个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相对较弱。

4 结论及建议

首先, 要重视、加强国家的政策引导, 要倾向扶持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现代金融业、科技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行业的发展, 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聚集效应, 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出效率。其次, 要加快实施企业主辅分离, 就是鼓励制造企业将经营范围中的采购、运输等非核心的辅助性业务从其主营业务中分离出来, 然后利用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不断地发展壮大生产性服务业。最后, 要培养与引进专业人才。可以依托各地高校和大中专院校, 加快培养一批急需的实用型人才, 还可以通过加强岗位职业技能培训, 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来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的专业人才。此外, 要建立多元化的人才激励机制, 积极吸收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创意产业和金融保险等方面的海内外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强.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情况, 2009 (3) .

[2]刘辉煌, 刘小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实证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8 (1) .

[3]李其原.就业弹性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J].经济纵横, 2009 (5) .

[4]张台秋.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非一致性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4 (3) .

服务业就业效应 篇5

摘要:中国民工问题由来已久,近两年产能过剩和农民工返乡潮等问题的出现加剧了农民工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间的矛盾。因此,借助产业结构偏离度和结构高级化指数,就农民工就业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倒逼效应进行分析。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结构产业结构结构高级化倒逼效应

2003年,民工荒的出现让农民工问题跃成为焦点。农民工不仅仅是就业问题,还与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如何保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健康发展与相互促进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个重要课题。

一、农民工就业结构变化

中国最初的批农民工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的农民工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民工群体的就业倾向。当薪酬和工作环境不能达到他们理想预期时,他们就会做出其他选择,“用脚投票”离开该行业。将2000-2014年各行业就业人数比例制成堆积柱形图,可以看出农民工在行业选择上出现了明显的改变。

图1 2000-2014年农村劳动力行业分布百分比堆积柱形图

如图1显示,2000年到2014年,农村劳动力在第产业就业的人数比例直处于下降趋势。2014年,农民工绝大部分被工业、建筑业和批零贸易餐饮业吸收,占到农民工总数的71%左右。

对于第二产业,就业的人数比例虽直在增加,但2008年之后,增速也有所放缓,至2014年的七年问,占比从24.25%上升到27.46%,仅提高了3.2%左右。并且其增长主要是由建筑业带来的,农民工在工业就业的比例从2010年的高峰过后开始下降,由2010年的19.19%降低到2014年的16.03%。

第三产业的就业的比例则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增长,但增长并不明显。在第三产业内,2000年从事交运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批零贸易餐饮业的农民工占总量的6.09%,到2014年这个比例上升到9.17%,上升了3.08%。但农民工在这些传统服务业中就业比例的上升幅度是低于在第三产业中就业比例的变化,说明第三产业中其他行业的农民工数量的增长更加明显。

可见,第产业转移出的剩余劳动力最主要的流向从工业转向建筑业。同时,流向第三产业的农民工也在稳定增多,并且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移。

二、农民工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同步性分析

某产业经济的增长会促进该产业就业的增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时刻同步。农民工是传统产业的主力军,在其就业结构已然发生大幅变动的情况下,产业结构能否与之保持

致性是经济稳步增长的重要前提。对产业前景的预期和对产业结构与全社会就业结构关系的判断是农民工选择职业方向的根据,因此农民工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矛盾是对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发出的信号。

(一)产业结构偏离度计算

本文采用产业结构偏离度作为分析工具来反映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结构偏离度是就业结构相对于产业结构的偏离程度,是考察各产业结构与就业是否协调重要的指标之一。数学表达式为:

E=X/Y-1

其中,E为产业结构偏离系数,X为某行业的增加值与GDP之比,Y为行业就业人员与总就业人员数之比。

如果E=O,表明该产业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达到均衡状态;如果E>O,说明该产业有继续吸纳劳动力的潜力;如果E

(二)农民工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矛盾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2003-2014年问,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均衡状况具有较大差异,对二者之间的结构偏离度进行分析,发现如下特点:

(1)农林牧渔业的结构偏离度为负,基本保持在-80%左右。这意味着第产业还存在着剩余劳动力。农业就业业人员的比重虽然在大幅减少,第产业产值的比重却也在不断下降。使得E值保持在

定水平,难以提高。也就是说,第产业结构的首要矛盾,并非是农业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的速度过慢,而是更为严峻的,第产业的生产效率难以提高。

(2)工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但是偏离程度并不大,并且2008年以后开始减小,趋近于0。这表明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潜力在降低。造成这结果的原因并非工业增加值和工业就业人员的持续上升带来的结构均衡,而是由于工业吸引农民工的能力在降低。由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煤炭、钢铁、纺织等传统行业近几年发展并不景气,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下降。加之农民工大量返乡就业、创业,都极大的冲击了工业的发展,使得大量劳动力流出。可以看出,工业方面的产能过剩造成的不良后果已经显现。如不尽快提升产业结构,未来几年的工业即使以提高工资为代价挽留住劳动力,也将以衰退的姿态迎来低水平的均衡。

(3)建筑业的结构偏离度为负,并且偏离程度较大。这表明建筑业也产生了定的剩余劳动力。建筑业农民工的比重直在增加,主要原因在于,近十年来房价飞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开发投资不断扩大,几乎各个城市都在新建住房,劳动力需求大。从房地产业极高的结构偏离度我们可以发现,房地产业属于暴利行业,而基础层的建筑工人作为体力工种,薪水也较高,吸收的劳动力数量自然不在少数。但近两年房地产业开始向常态迈进。2015年已有数据显示,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多项指标恶化,可能在未来几年里,建筑业产能过剩的恶果也将凸显,对劳动力需求会大幅减少,剩余劳动力应转向其他产业。

(4)第三产业的情况较为复杂。农民工主要从事的交运仓储及邮政业和住宿和餐饮业的结构偏离度分别在0左右波动和趋近于0。这说明这些对劳动力文化素质要求相对较低的产业已基本达到均衡。批发和零售业的偏离度的提高,则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可行性。总体来说,传统服务业是吸收农民工的主要行业。可是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的现状,限制了其进步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尤其是其中现代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并不强,仍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酒店餐饮和家政等服务行业。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工作枯燥乏味,重复性高,很难实现人真正的价值,将难以吸引到新生代农民工。于是,农民工的供给结构便会更加无法满足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需求,加之农民工跳槽成本低,企业不仅劳动力成本在增加,培训成本也在提高。所以,在农民工群体的结构已发生巨变的情况下,产业结构的滞后,必然会造成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失衡。

三、农民工就业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通过对农民工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矛盾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工自身观念和身份的“升级”走在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前面,农民工的就业结构变动不仅是产业结构问题造成的结果,最终也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因此,可以对农民工就业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果进行验证与分析。

(一)结构高级化的度量

对于结构变动的衡量通常使用Moore指数,该方法运用空间向量的夹角来反映产业内部结构变动程度。本文采用在Moore指数的基础上提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构建方法(周明磊,2011)。该方法通过调查将产业由低级向高级排序,列为第产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业和金融房地产业。由于农民工就业部门结构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方向趋同,所以对各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和增加值比重运用同样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构建方法进行处理,并将结果依上述排列计以不同次数,以反映高低级产业对结构高级化指数影响的不同比重。计算公式如下:

以1978年为基期计算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受数据限制,以1986年为基期计算中国农民工就业结构高级化指数。近20年变动情况如表2所示:

(二)农民工就业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回归分析

以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UIS)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农民工就业结构高级化指数(UES)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元线性回归模型。其中:α为常数,β为参数,ε为随机误差。

UIS=α+βUES+δ

经过ADF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对UlS和UES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表4),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UES是UIS的Granger原因,所以农民工就业结构的高级化会影响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农民工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矛盾分析,发现农民工就业结构的变动既是产业结构问题造成的结果,也是最终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直接原因之一。农民工文化素质的提升和市民化进程的推进促进了其就业结构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推动作用。

服务业就业效应 篇6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价值链攀升;就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总量迅速跃升,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经济发展的重心也逐渐由总量提升向发展方式转变上转移,中国经济发展正步入“新常态”。产业升级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其影响已经展现在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十三亿人口的国情让我国一直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此背景下,把产业升级和就业放在一个框架内,探究产业升级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就业,对于今后合理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具有现实意义。

一、 产业升级的内涵

现有文献对产业升级的定义,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 产业间的结构升级。威廉·配第最早发现“产业间资源流动现象”,后来费希尔提出三次产业论,自此之后大量学者开始关注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配第-克拉克定律、二元结构论、主导部门理论等理论都是对产业结构调整理论的发展和继承。

(二)产业内的价值链升级。价值链一词是由Porter(1985)在研究企业运作过程时提出的,Gereffi(1999)以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指出,产业升级是从全球价值链的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攀升的过程。冯艳丽(2009)强调产业升级是价值链的互动和攀升的结果。蒋兴明(2014)认为价值链升级既包括价值链环节的升级,也包括对价值链控制力的升级。

(三)既包括产业间的结构升级又包括产业内的价值链攀升。朱卫平和陈林(2011)认为产业升级包含产业结构升级、加工程度高度化、价值链攀升三种模式。张其仔(2008)[13]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指出产业升级是通过改变要素的比较优势进而改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二、产业升级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效应

学术界关于产业升级对就业效应影响的研究大致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产业升级对劳动力就业有促进作用(武力、温锐,2006;张晓旭,2007;任志成、张二震,2007);二是产业升级对劳动力就业有抑制作用(刘世锦,2005;朱轶、熊思敏,2009);三是产业升级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并不确定(龚玉泉、袁志刚,2002;王旭升、王旭辉,2009;孙文杰,2013)。

(一) 产业升级对劳动力就业具有促进作用

武力、温锐(2006)指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更有利于创造就业。张晓旭(2007)研究了1978-2005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变化的动态,发现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起主要作用。任志成、张二震(2007)注意到服务外包不仅能促进就业数量,还能提升劳动力的就业层次,特别是能提高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陈银娥和魏君英(2010)通过1997-2007年的中国数据也得出服务外包总体上有利于就业。

(二)产业升级对劳动力就业具有抑制作用

刘世锦(2005)发现,产业由轻工业往重工业调整过程中,一单位GDP所能拉动的就业不升反降,重工业化抑制了就业效应。朱轶、熊思敏(2009)发现产业结构变动会引起结构性失业,即对就业产生负面效应。蒲艳萍(2008)利用1997-200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得出产业结构的快速变动会阻碍就业人数的增加。

(三)产业升级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并不确定

产业升级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效果也可能并不确定。王旭升、王旭辉(2009)认为重工业化对就业既有促进效应又有阻碍效应。张浩然和衣保中(2011)利用中国2003-2008年的数据,发现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有利于城市就业人数的增加,但同时由于劳动力的重新配置造成了结构性失业。孙文杰(2013)指出价值链攀升中对高层次劳动力具有门槛效应,当外包环节高于承接国劳动力分工结构时,承接国际外包有利于承接国高技能劳动力的就业,反之则不利于承接国高技能劳动力的就业。

三、文献评述

通过对现有文献归纳总结,现有文献已对产业升级以及产业升级影响劳动力就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纵观上述文献,本文认为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学术界对产业升级的内涵仍存在较大争议,并存在着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价值链攀升”等概念的混用;二是将产业升级作为解释影响就业的理论体系尚不成熟;三是产业升级对就业的影响尚缺乏系统的量化体系。

参考文献:

[1]蔡昉,都阳,高文书.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J]经济研究.2004,(9):18-25.

[2]龚玉泉,袁志刚.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J]经济学动态,2002,(10):35-39.

[3]任志成,张二震.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就业效应[J].财贸经济.2008,(6):62-66.

[4]孙文杰.承接国际外包、价值链升级与我国高技能劳动力就业——基于工业行业的面板门槛模型[J].产业经济研究.2013,(5):74-83.

[5]王旭升,王旭辉.重化工业阶段的就业效应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9,(11):89-91.

[6]张浩然,衣保中.产业结构调整的就业效应: 来自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11,(3):50-55.

[7]张晓旭.中国就业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关系的考量[J].统计与决策,2007,(4):90-93.

[8].朱卫平,陈林.产业升级的内涵与模式研究——以广东产业升级为例[J].经济学家,2011,(2):60-66.

[9]朱轶,熊思敏.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就业效应的经验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5):107-119.

[10]Gereffi, G.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9,(1): 37-70.

河北省现代服务业就业效应分析 篇7

对于现代服务业的具体定义,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权威、公认、统一的规定, 但纵观许多专家学者对现代服务业的概念界定, 其中心思想均认为: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较发达阶段产生的, 主要依托电子信息等高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而发展起来的服务部门。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现代服务业的具体分类, 为了统计数据收集的便易, 本文参照国际和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 将服务业分为14个门类。其中现代服务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租赁与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业,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与娱乐业, 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传统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二、河北省现代服务业就业效应综合分析

(一) 所选用指标的计算说明。

1.潜在需求。

产业增加值增加说明社会对该产业产品的需求增加, 需求增加又会带动供给的增加从而带来就业的增长。我们这里选取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以及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两个指标来反映现代服务业的潜在需求。

2.就业比重。

这里选用现代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重和现代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服务业就业人数两个指标来反映实际就业变化。

3.就业弹性。

现代服务业就业弹性就是现代服务业就业增长率与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率的比值。可以说明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每增长或降低一个百分点, 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增加或减少的程度。

4.结构偏离度。

现代服务业结构偏离度是指现代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减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所得的差额。结构偏离度为正值时表现为正偏离, 表明该服务部门的就业比重大于增加值比重, 意味着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性;相反, 结构偏离度为负值时表现为负偏离, 意味着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性。

(二) 数据选取与计算结果分析。

查阅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以及河北经济年鉴, 选取近六年数据 (2005~2010) 进行整理计算, 所得计算结果如下表1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河北经济年鉴相关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从河北省现代服务业的潜在需求来看,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高, 近六年一直维持在18%左右且数值整体呈小幅下降趋势,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一直维持在50%多且数值整体也呈小幅下降趋势, 说明河北省居民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不是很高, 这与河北省居民收入整体水平不高有很大关系;从就业比重来看, 河北省现代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近年来维持在13%左右, 数值较低、呈逐年略微上涨的趋势, 现代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服务业就业人数的比重基本维持在45%左右, 数值整体小幅上涨, 说明河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 现代服务业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吸纳就业的空间;从就业弹性来看, 河北省现代服务业的就业弹性为正, 数值整体呈下降趋势, 说明河北省现代服务业的增加值增长对就业具有正向的“拉动”效应, 现代服务业的增加值增长速度比其就业增长速度要快, 原因是现代服务业属于资本密集相对较高的产业, 其容纳的劳动力有限;从结构偏离度来看, 河北省现代服务业结构偏离度近六年均为负值且数值绝对值较高, 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说明河北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还存在很大潜力, 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存在较大空间。

三、发展河北省现代服务业促进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一) 改造传统服务业,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随着河北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现代服务业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以及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产业。河北省一方面应大力支持生产性的、新兴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突破口。改组改造一些传统服务业, 如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等行业, 推进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的发展;另一方面, 积极发展房地产业、金融业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需求潜力大的服务行业。

(二) 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消除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目前影响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进一步扩大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制度因素。必须在继续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换政府职能的基础上促进服务业发展。一方面, 要改革市场准入制度, 对现代服务业放松经济规制, 有步骤的放宽市场准入, 消除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障碍, 打破现代服务业中的垄断经营, 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 建立健全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的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另一方面, 完善现代服务业的法律、法规, 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 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强化服务业的规范服务和诚信服务意识。

(三) 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现代服务业具有技术和知识密集度高的特性, 因而要求劳动者具有相应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一方面, 应调整教育结构, 根据河北省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设置专业、培养人才, 鼓励各高校重视对服务各类人才的培育, 合理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 特别是制定发展信息服务业、物流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使人力资源素质结构适应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 最大限度地促进就业经济发展间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 必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推进国内外交流合作, 鼓励和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我省发展, 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步伐, 搞好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培养和使用, 充分调动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

摘要:本研究运用实证方法对河北省现代服务业就业效应进行了综合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发展河北省现代服务业促进就业提出了几点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就业效应,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利, 2000

[2].张淑君.我国服务业的就业特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5

[3].国家统计局.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 (2011) [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服务业就业效应 篇8

一、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本质上属于服务业, 其概念是服务业内涵不断延伸的结果, 也是高新技术不断发展并与各种产业不断融合的结果。

(一)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概念与范畴

由于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有关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研究方向和目的出发, 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给出了各不相同的定义。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定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有:Renato Fiocca (2003) 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其主要的投入和产出要素是知识的服务,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的人员、知识、关系、经验和能力是其重要的无形资产。Kemppila和Mettanen (2004) 指出, KIBS的定义主要包括以下三点:1.知识是服务的重要投入;2.服务高度依赖于专栏和知识;3.服务提供商和客户之间有高度的互动, 为知识的扩散和新知识的产生提高可能性。

本文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 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内涵界定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一种新兴的现代服务产业, 其构成单位是高度依赖于特定学科或领域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供以知识为基础的产品 (服务) 的企业或组织, 它们通过对内外部知识的加工从而向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知识服务, 并在此过程中完成知识和信息的收集、整理、创造和传播工作。

KIBS的统计外延是动态的, 随着服务业的发展阶段和新技术的推广程度而变化。考虑到我国统计数据的可得性, 本文建立的KIBS行业范畴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2002) 为蓝本, 将所有符合KIBS界定的行业单独归并。本文界定KIBS外延包括: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计算机服务、软件服务业、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其他金融活动、科学研究、试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地质勘查业、教育、卫生、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文化艺术业, 以及商业服务业中的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服务业、知识产权服务。第一、二产业中也有少数服务行业, 如农林牧渔服务业、水、电和燃气的供应服务业等, 本文未将之包括进来, 一是因为目前我国这些服务业中知识密集度不高, 二是我国的国民核算体系将这些特殊的服务业分别包括在第一、二产业中, 没有单独核算。

(二)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就业效应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就业效应表现在两个层面上:首先, 知识密集型吸纳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 本文定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本身能够吸纳就业的能力为直接就业效应;其次, 知识密集型的生产又会带动其他行业的生产, 间接扩大了其他行业的就业,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其他行业就业的引致作用为间接就业效应。直接就业效应与间接就业效应之和为完全就业效应。

直接就业效应反映的是一段时期内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规模与就业人数的对应关系, 可以用知识密集型就业量变化对行业产出变化的反应程度来度量, 即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产出每变动1个货币单位, 劳动力相应变动的数量。直接就业效应越大, 说明行业自身可以吸纳的劳动力越多。完全就业效应反映的是一段时期内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整个经济系统内就业的拉动作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 会通过国民经济的内在传导机制带动其他行业的生产, 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系统产出规模的扩大, 从而增加就业总量。为与直接就业效应进行对比, 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直接就业与引致就业两者之和的变化对行业产出规模变化的反映程度来度量, 即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产出每变动1个货币单位, 它所能够影响到劳动力相应变动的数量。完全就业效应越大, 说明可以影响到的劳动力越多, 那么对扩大就业, 解决失业问题所起的作用也就越显著。

由于具有高乘数、强辐射的特点, 所以,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就业效应远不止表现在本身对劳动力的吸纳上, 更多的是体现在它对其他行业就业的带动上, 本文称之为引致就业。因此, 本文在分析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就业的作用时, 不仅要分析其本身就业的情况, 而且必须结合其对整个国民经济整体就业的影响。

二、江苏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就业效应测度的理论框架

(一) 直接就业效应

在衡量直接就业效应时一般采用就业弹性的方法。所谓就业弹性指的是就业GDP弹性, 是指在某一时期内就业人员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L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就业人数;X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公式 (1) 的含义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每变动1个货币单位, 其容纳的就业量就会随之变动的绝对数。一般说来, 直接就业弹性越大, 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效果就越大, 依靠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作用就越明显;当就业弹性水平较低时, 即使经济保持高增长, 也不会对就业有较强劲的拉动。因此, 大力发展就业弹性高的行业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

(二) 完全就业效应

与完全消耗系数概念类似, 如果国民经济系统增加1个货币单位j行业产出作为最终使用 (如消费或投资等) , 与之对应需要国民经济系统增加的劳力并不只是lj。事实上, 由于增加1个货币单位j行业最终使用, 导致国民经济各个行业部门分别增加产出b1j, b2j, ..., 1+bjj, ..., bnj, 每个产出都对应该行业的劳力增量, 从而各个行业的劳动力增量之和, 就是增加1个货币单位j行业最终使用导致的整个国民经济系统劳动力的增加, 也就是引致就业。定义j行业的引致就业效应为:

将所有投入产出表中属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部门的引致就业率加总并除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部门数, 可以计算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平均引致就业率。它反映的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1个货币单位的最终使用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系统的就业增量, 即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完全就业效应:

乘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某年最终使用Y可得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引致就业量:

三、江苏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就业效应测度的实证分析

本文数据均来源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为了消除价格影响因素, 所有以当年价格计算的数据均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缩减为可比价格计算 (1997的价格为基数100%) 。本文采用2002年42部门的国家投入产出表和江苏省投入产出表进行计算。

(一) 江苏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直接就业效应测度

根据公式 (1) 计算出我国和江苏省1998-2007年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直接就业效应, 同时也计算出第三产业其他服务业的直接就业效应。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二) 江苏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完全就业效应测度

从上文可知, 我们可以根据投入产出表计算江苏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完全就业效应。在一段时期内, 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会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各部门间的投入产出结构会相应地保持稳定的对应关系。因此, 我们不需要计算每年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完全就业效应, 只要选用2002江苏省投入产出表计算出完全就业效应来反映前后一段时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江苏整体经济系统就业的影响。同时, 我们用2002的国家投入产出表计算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全国就业的影响, 并用江苏省的就业影响与全国的做比较, 可以粗略定位目前江苏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在全国的位置。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 江苏省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完全就业效应是0.402, 而第三产业其他服务业的完全就业效应是0.319, 全国的分别是0.342和0.258, 这意味着江苏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每增加1万元, 江苏省经济系统内就业量增加0.402个人;其他服务业每增加1万元, 江苏省经济系统内就业量就增加0.319个人。通过对比我们发现, 江苏省无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还是其他服务业对就业的贡献都高于全国数据。也就是说, 江苏省的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对就业的贡献也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通过与表1直接就业效应比较, 我们发现, 无论是全国还是江苏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直接就业效应都远远低于第三产业的其他服务业的就业效应, 但是它的完全就业效应却又远远高于第三产业其他服务业的完全就业效应。由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 所以其吸纳就业的能力低于其他服务业。但是,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国民经济整体就业的影响并不主要是靠自身吸纳就业实现的, 而是通过给其他行业提供高知识密集度的服务产品, 带动其他行业的生产, 从而带动其他行业就业来实现的。传统服务业带动其他行业就业的能力明显弱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因此, 尽管它自身可以吸纳较多的人员就业, 但对解决整个国民经济系统内的就业问题的能力要弱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可见, 要判断江苏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解决就业问题上所起的作用, 只考察其自身吸纳就业, 即直接就业效应是不全面的。从整体的角度看,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江苏省就业的拉动作用远远超过传统的服务业。

四、结论

最低工资就业效应国内研究综述 篇9

最低工资制度是一种国际通行的基本劳动保障制度, 它至今已伴随人类跨逾了一个世纪。但有意思的是, 学界一直对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存在着强烈争议, 经济学甚至把它作为经典失败案例写入教科书。争议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研究热情, 国外学者尝试提出了许多理论 (如失业效应模型、垄断模型、冲击效应、效率工资、家庭供给反应、企业反应模型) 并展开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但仍未得出有说服力的统一结论。随着研究的深入, 人们逐渐认识到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与实践中具体条件密切相关的命题, 因此, 各国各地的本土化研究开始受到重视。我国实施最低工资制度的时间虽然不长, 但十几年来已有不少学者加入到讨论的行列, 他们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他们以中国为实际样本探讨这一难题, 既为最低工资制度的本土化生存探索了道路, 也为以西方背景为主的国际最低工资研究体系添加了东方证据。

二、我国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研究综述

我国研究者按照所持的不同态度站到了泾渭分明的三个阵营里。反对者依据经典的最低工资失业效应模型, 坚信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干扰, 会扭曲资源配置, 导致失业加剧。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经济学家张五常, 薛兆丰等。除了影响就业数量, 最低工资制度还会影响究竟谁能拿到最低工资, 最终结果反而对制度初衷想要保护的低收入者 (如农民工、青少年) 不利 (叶敏, 2005) 。而且, 相对于资本丰富、劳动力相对短缺的欧美国家, 中国的劳动供给曲线更加平缓, 最低工资可能引起的失业数量会更多 (蔡昉, 2004) 。

支持者则认为最低工资未必导致失业扩大, 甚至会产生正效应。从中国本身的特点来看, 处于经济转轨期而且最低工资标准普遍偏低, 因此适度提高标准不仅不会造成就业总量损失而且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孙书青, 2006) 。我国局部劳动力市场还存在特殊的向下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这使得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成为缓解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杨缨, 2004) 。另外, 最低工资的适度增长不会引起资本外流而导致工作机会减少。因为中国吸引外资的因素并非只有工资低廉, 更重要的是庞大的市场、完善的供应链, 以及中国工人的勤奋与效率。反而是低工资会让企业失去技术更新的动力, 真正导致中国产品失去竞争力和工作机会减少 (顾则徐, 2005) 。

一些实证研究也为最低工资对就业的非负效应提供了支持证据。李晓芳 (2006)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认为我国最低工资制度对农民工就业有正面影响。罗小兰 (2007) 对上海市的实证分析得到了类似结论: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条件下, 提高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就业有正作用。安宁宁 (2007)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 (VAR) 分析深圳市最低工资、劳动力供给和失业率的数据表明, 在当前水平上, 最低工资标准的适当提高不会对失业产生显著影响, 因此建议政府适度加大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幅度。考虑到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二元性和跨区域流动性, 王梅 (2008) 把适用于统一封闭劳动力市场的经典最低工资理论模型进行了拓展, 并以深圳为案例展开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最低工资制度不会导致区域就业量的下降。

第三类学者没有把追求严格统一的答案作为最终目的, 而是更多地考虑了条件因素的影响。张凌 (2006) 研究最低工资和青少年就业关系时分析了全国25个省级行政区的数据, 发现二者的关系在低、中、高GDP地区分别呈现出正相关、负相关和无明显规律的不同情况。罗小兰 (2007) 对中国31个地区研究后得出, 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民工的就业效应东、西部为正作用, 中部为负作用;制造业为正作用, 建筑业为负作用。

三、简评

纵观以上文献, 关于中国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虽然有不同的声音, 但至少可以得出, 只要在合理的限度内, 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不会对就业产生明显的负效应。而且, 实证研究正面结论居多的事实证明, 我国现行的最低工资标准偏低, 尚未达到影响就业的水平, 无须过分担忧对经济的负作用, 这一结论能为各地劳动部门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

在研究方法上, 对于最低工资就业效应这样一个在理论上难以定论的命题, 国内学者近两年来愈加重视实证研究, 这体现了该领域国内研究日益规范、水平不断提高的好趋势。与此同时, 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是研究的根本目的, 当前流行的最低工资理论都是基于西方背景提出的, 与中国实际有一定的差距, 国内学者有必要根据中国特点对理论进行拓展, 也有机会为世界最低工资理论大厦增添东方神韵。

摘要: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一直是学界争议的热点, 其研究结论对具体条件的依赖引发了人们对本土化研究的重视。本文梳理了国内学者以中国实践为样本的本土化研究成果, 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探索提供有益线索。

关键词:最低工资,就业,综述

参考文献

[1]叶敏:浅议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和青少年的影响[J].理论与现代化, 2005

[2]孙书青:调整最低工资政策对中国就业影响的经济分析[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5)

[3]李晓芳:最低工资制度对我国农民工就业的影响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06

[4]罗小兰:我国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条件下最低工资就业效应分析[J].财贸研究, 2007 (4)

[5]安宁宁:我国最低工资经济效应分析与其标准统计测度方法思考[D].广州:暨南大学, 2007

[6]王梅:最低工资制度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J].开放导报, 2008 (4)

[7]张凌:中国最低工资对青少年就业的影响[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6

服务业就业效应 篇10

自改革以来, 我国就开始了吸收外商资金投资来发展经济,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传统农业大省和老工业基地对外资的吸引力有限。黑龙江省的经济结构是以第一、二产业发展为主的省份。虽然近年来三产的发展速度比较快, 但是从基数规模来看, 短时间我省仍旧是一个以发展一二产业为主, 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省份。和我国东南沿海相比, 我省的外商直接投资起点晚, 期待低, 发展速度较慢。第一阶段:从无到有。1984年开启了我省新中国建立后的首次外商直接投资, 但对我省的影响十分有限。第二阶段是历经波澜的一个阶段, 从98东南亚金融危机到03非典。每次的大事件都会波及到全球经济的走向, 这也间接的影响到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和我省的影响。不过就是在一次次的困难面前我们也懂了如何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更好的发展经济, 外商直接投资也不单单局限在一种的投资方式当中。第三阶段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快速壮大阶段,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快速发展, 在对外开放领域逐渐的扩大, 在这种利好的大背景下, 我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也进入了快车道。我省2000年的外商直接投资不足10亿美金, 到2009年全年吸引了23亿美元, 可以看出年增长率都在25%左右。和其他地区相比我省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仍旧较小, 吸引力较低。

二、FDI对我省就业情况的分析和观点

FDI对就业的影响主要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的影响, 如果外商对我省的直接投资增长1%的话那么可以对我省的就业增长提供0.13%的增长率。外商通常以跨国企业的形式进入我省。第一, 我国是一个二元化结构明显的国家, 人口众多, 在劳动力工资和厂房设备等方面的投资明显低于跨国公司母国所需的资金, 还有国家和地方的优惠政策等等, 这些有利条件吸引了外商的直接投资, 为我省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第二, 外商对我省投资主要集中在投资劳动力较高, 生产密集型的行业。这样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能够吸收更多的农村和下岗人员, 转移和吸收更多的劳动力。第三, 我省是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省份之一, 外资直接投资的到来, 加快了国有企业, 私人企业等内企的转型升级, 提高了我省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等内企的竞争力, 但是由于外企再技术资金运营各方面的优势使我省部分内企遭到了排挤。生产规模不断的缩小, 而就业人员也不断的流失。甚至退出了原有市场, 造成了部分内企人员的失业。

三、FDI对我省就业影响的结论分析

FDI对我省的投资规模是逐步扩大的, 2008年以来欧美引发的次贷危机的小幅度影响, 但是大体上是稳定增长的态势。FDI投资的增长虽然引发了我省就业率减少的挤出效应。从全国来看, 我省地处于中国的中西部地区, FDI对我省的投资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制造业, 能源产业和房地产行业。东南沿海地区目前形成了较为发达的工业体系, 目前已经形成了产业聚集, 在吸引劳动力方面更有优势。FDI对就业的影响主要分为三大效应, 既促进效应, 替代效应, 挤出效应。和东南沿海和其他中西部地区比较, 我省的挤出效应更为明显, 原因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间接影响, 外商资本和内部实体资本的竞争,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省主要种类方向最少, 结构较单一。主要以装备制造, 食品加工, 服装加工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 在和跨国企业的竞争当中, 跨国企业通过雄厚的资金, 先进的技术, 领先的管理模式, 迅速的抢占市场, 然后扩大生产规模。而我省的内企和跨国企业相比较来看, 普遍存在规模较小, 技术较为落后, 在企业管理尤其是品牌创新上和跨国企业差距较大, 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较慢, 从而造成了我省的挤出效应影响更大。一部分内企劳动力流失, 甚至破产, 造成了失业现象。从我省目前的产业结构来分析得出, 我省三大产业所在的就业数量比例分别是:第一产业43.2%, 第二产业20.6%, 第三产业36.2%。可见, 我省仍然是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要就业的省份, 我省的外商直接投资是以第二产业为主, 但是我省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最少。黄华民 (2000) 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仅仅对第三产业产生正效应, 而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产生的为负效应, 综合效应仍然为负。认为相对于外商投资, 国内企业够能够拉动就业。外商直接投资更加倾向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方向的投资, 从而更加推动了我国就业格局和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我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创造。外商直接目前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虽然能够提供一定数量的劳动岗位, 但是也衍生出一些问题。比如前几年, 在我国外商投资较多的青岛, 温州等地频发外商逃跑造成了中国工人的工资等福利保障得到不落实。由于原材料土地等方面的价格上涨, 唯有降低价格才能收获更多的订单, 外商会将价格降低的损失转移到劳动力的薪酬等福利上, 当外商投资规模扩大到一定规模时, 很可能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来代替大量的劳动力, 从造成了劳动力的再次失业。桑百川 (1999) 认为外资如果以收购国内原有企业的方式进行投资的话, 那么外商直接投资就对就业影响较小, 外商直接投资具有不确定的因素。由此可见, 外商投资对我省的影响具有双重作用。

四、对我省FDI对就业影响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改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深, 越多的外国直接投资进入我省。为我省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提供了积极因素。我们只有不断的深化内部改革和吸收引导更多外资进入我省才会使我省的GDP和就业率不断的增长。以下我有几点自己的看法:第一, 目前我省是一个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的传统省份, 我们应该加快产业内部的升级转型。从简单粗放的农业和工业生产转型到以农产品深加工制造出口和高产量低耗能的绿色工业的中高端生产中来, 形成产业聚集, 扩大市场规模。加强对外资的吸引力, 充分利用到外资在技术设备管理方面的优势, 切实的转化成对我省经济增长和就业提供积极帮助的成果。第二, 政府应坚持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市场体系。鼓励外资进行投资的用时, 也应该加强对国有经济的扶植力度, 加快国有企业的产业升级换代从而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使我省经济良好健康的快速发展。第三, 在人才培养机制上应该改革创新。让全省数以万计的毕业大学生能够和企业良好对接, 为企业培养创新性人才。充分发挥我省的地理区位优势, 在对俄, 日, 韩上加强人才交流和企业交流, 不仅仅吸收引进先进的技术资金, 我们应该“走出去”开阔视野, 充分与外国先进技术人才交流。第四, 减少FDI投资对我省经济的不利影响, 乔榛 (2007) 分析自上个时期九十年起, FDI对我省就业贡献率越来越小。甚至出现了负效应, 可得知我省FDI对经济的增长替代作用比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政府在吸引外商投资时也应该提高对外商投资的分析, 让更多先进技术进入我省, 能够迎合我省目前的产业发展情况, 避免低水平的外商直接投资对我省经济增长和就业的不利因素。从而使我省的经济发展和就业率上进入“快车道”。

摘要: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中国通过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 使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 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和投资方向不断的增长和扩大。当今, 每年都有上百万的应届毕业生离开校园进入社会寻求工作机会。本文将分析黑龙江省的就业形势和经济发展与外商投资的影响。

关键词:FDI,就业效应,黑龙江省

参考文献

[1]薛敬孝, 韩燕.“服务业, -.对我国就业的影响”[J].南开学报, 2006.

[2]桑百川.“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就业贡献”[J].开放导报, 1999.

[3]乔榛.“十一五期间, 黑龙江省就业形势及对策[J].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7 (5) .

服务业就业效应 篇11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均衡;“马太效应”

一、“马太效应”新解

追溯“马太效应”,其引申于《圣经》中“马太福音”之词,意即“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用这句话概括了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并将此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

其实,“马太效应”一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颇多,如收入分配的“马太效应”、股市中再融资的“马太效应”等,对于人才流动和大学生就业市场仍然适用,无不体现一个核心意思:即越是资源多的地方,越容易吸引资源,发展越快;越是资源少的地方,发展越慢,越不易吸引资源、留住资源。这个“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等。对于“马太效应”的新解,主要在于其本身存在两个方面的衍生:聚集效应和溢出效应。

1聚集效应。在特定的条件下,对于任何资源来说,若为人所用且使用妥当,则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使用价值。同时,由于其本身具有一种“聚集效应”,就像磁石一样,对周围产生一种辐射作用,建立起一种社会价值网,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人與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网,这只网散得越开,其所网络的资源越多,可用的资源也越多,创造的使用空间越大,机会越多,选择的余地也大,资源之间的相互组合结构越来越层次化、系统化、规范化,其发挥的价值也就越大。这就是资源“聚集效应”的优越之处。

2溢出效应。同时,在另一个方面,“马太效应”也存在着与其对应的资源“溢出”效应。即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任何同类资源或者替代资源过多,在一定规模的限制下,在同等条件下,部分资源的选用率降低,闲置机率增大,或者是被粗放型使用。虽然其总的资源效益发挥得淋漓尽致,但规模效益递减规律提出,随着规模的逐步扩大,单位的规模效益随之逐步降低,则使得部分资源予以闲置或者低效益的消耗浪费,表现为资源的“溢出”(非自愿溢出)。且只有这种资源的“溢出”并被及时转移和使用方能得到优化配置,从而达到资源整体效益最优化。

当然,资源的聚集效应与溢出效应是相对的,同时也是相辅相成的,聚集效应向溢出效应转变后,又会形成一种新的聚集效应。

二、大学生就业的“马太效应”产生的影响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成为国家和社会各界较为关注的焦点。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就业,国家和地区出台了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就业。同时,大学生就业率也成为反映现代高校教学质量水平和专业设置的指标之一,也是高校竞争的关键内容。从大学生就业流向来看,其“马太效应”主要体现如下:

1聚集效应的形成。地方性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和闵维方等的《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显示,大学生在就业单位性质、就业地区、职业种类、期望月薪、就业单位工作质量重视程度、就业心理状况等就业意向上都存在共同之处,即在就业单位上主要面向机关、事业单位、三资企业;在就业地区上主要是沿海城市;在职业种类上选择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工程师;在就业单位工作质量上选择行业发展前景较好、工作环境舒适、专业对口、能施展自己才能、适合自己性格能力、利于发挥创造性、工资福利待遇较高的单位。《2006年全国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毕业生愿意投身的行业依次为通讯电信、金融证券、计算机、互联网和贸易,工作岗位主要分布在技术研发、市场广告、人力资源管理、贸易采购和行政后勤,而上海、北京和广东成为2006年应届毕业生最愿意工作的地区,其次为江苏和浙江。正是基于此,大学生就业会不约而同地在不同的行业、地区、职业等方面都会形成一种“聚集效应”,这与就业观念密切相关,具有传递性和推广性,受制于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和个人人生观,而且这种聚集效应的影响力大于其他资源,也是较为深远的,这种效应的消退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2溢出效应的产生。大学生就业的聚集效应所产生的聚集效益是有限的,必然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潜力、当地就业水平、人口容量相关、竞争格局所影响。当达到一定规模时,资源的竞争会导致闲置和浪费。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中,“溢出效应”所体现的突出问题就是理论界研究颇多的人才“高消费”问题和人才的闲置。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对于同一个地区或者是行业、单位来说,其职位总是有限的,一个萝卜一个坑,特别是在中国传统的人事制度下,其变动和选择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因此,多出的大学生则或被挤出或被“高消费”,较高的人力资本投入将无法补偿,人才的价值也难以得到体现,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开始被质疑,这对于国家来说也是一种资源的极大浪费。人才“高消费”集中体现在选用单位和部门对人才的定位,他们不是根据用工需要,而是相互攀比,竞相以高文凭、高学历为条件,常常是将人才招聘进去,然后束之高阁,出现了大材小用、高能低用的怪现象。

三、如何实现“马太效应”功能的逆用

综上所述,“马太效应”的“聚集效应”与“溢出效应”之间矛盾对立,即聚集导致人才的高消费与人才的饥饿症的矛盾对立,但又彼此相辅相成,“溢出效应”不断地输出、挖潜和激活沉积的人才,为溢出人才开辟出更广阔的空间,进而又为“聚集效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马太效应”的功能逆用正基于此。

1建立和健全溢出人才安排机制。“溢出效应”是一种压迫性的溢出,非自愿性。对于溢出的大学生来说,必然在心理上有所影响。因此,如何吸引被溢出的大学生,则需要一个弥补的机制和政策来引导。根据对大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需求的满足应该是择业的基本出发点。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充分发挥自己能力,实现自身价值是大学生择业的最高选择,而切实解决和满足自身实际需求是实现其最高选择的基础,如人事、社会保障、子女读书等。因此,在溢出机制的建立过程中,关键在于政策环境的创造。以人为本,从制度上保障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条件。进一步推动相关人事、劳动用工、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解决大学毕业生最关心的最担忧的人事关系、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子女读书、社会保障等问题。如四川省出台了《关于当前搞活人才工作的14条措施》,在西部地区产生了强烈反响。这14条措施突破了不少传统人事政策禁区,如打破身份界限、所有制界限、地域界限、岗位界限、离退休人员界限等一系列限制;取消职称指标控制,推行评聘分开等。为人才开发打开了一条绿色通道。

2畅通溢出人才流动渠道。对于东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人才的聚集远远超过了本地区所创造的职业机会,那么,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必然会被“溢出”,出现了某些大学生在择业方面的“高不成、低不就”,陷入了选择性择业的怪圈。而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可以“虚位以待”的方式,去吸引这部分被“溢出”的大学毕业生,给机会创造,满足其需求,使之能施展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由此逐步形成一种氛围,产生“聚集”效应,让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投身于西部大开发一展才能,创一番事业,变溢出效应为溢出效益,在新的地区、行业、领域建立起新的人才聚集效应,创造出新的聚集效益。同时,对溢出人才的流动放松限制,畅通流动渠道,实现人才资源的自由流动,促进人才资源的交流,从而有利于人才资源素质水平的提高。

服务业就业效应 篇12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 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 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 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与其相关联或相近的概念还有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业旅游、生态旅游、农家乐旅游等。但这些都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有其最根本的特性———乡村性。这里“乡村”至少包括了三个层面的含义[1]:一是旅游活动的空间———乡村地域, 区别于城市及 (无人生活的) 自然区域;二是旅游活动吸引物的主要特质———乡村文化 (乡村性) , 存在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 有形的乡村文化表现为乡村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物质方面, 无形的乡村文化表现为乡村的制度、民俗、风俗、风情等精神方面, 这种精神和物质的乡村文化就是乡村旅游资源的内核, 与乡村文化无关的旅游都不能称为乡村旅游;三是旅游活动的受益者———乡村人, 必须有乡村当地居民投资或参与或从中受益。“乡村性”的规定有利于加速农村经济与旅游经济的融合, 体现开发乡村旅游的深层价值, 即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增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吸纳能力, 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共同繁荣。本文正是基于“乡村性”这一前提分析探讨乡村旅游的就业效应问题。

二、乡村旅游的就业效应分析

(一) 实证分析

乡村旅游的就业功能非常突出, 发展乡村旅游, 能为农村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据预测, 一年接待量10万人次游客的休闲农业景点, 可直接和间接安置300个农村劳动力就业[2]。全国各地的实际发展也践明乡村旅游对农村劳动力的强大吸纳能力。目前, 我国已经有2万多个村, 约800万农民通过发展包括休闲农业在内的乡村旅游走上了致富之路。统计资料显示, 北京市已有11个区 (县) 50多个乡镇331个村开展了乡村民俗旅游接待工作, 其直接从业人口4万人, 特别是怀柔县的北宅村, 已是京郊知名度假村, 其农业休闲度假接待已使全村600余户、1 800余人安居乐业, 同时, 还为邻村提供了250多个就业岗位[3];河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有2 300个村, 56.5万农户约280万人通过发展休闲农业致富;贵州省农村已有63万余人通过发展休闲农业摆脱贫困, 走上了致富之路;成都市仅从事“农家乐”旅游的直接从业人员3.6万, 间接从业人员18万;桂林阳朔有1.2万户农民吃上了休闲农业饭;湖南浏阳中源人家全村40余户农家参加休闲农业旅游接待并致富;云南昆明西山团结村休闲农业已解决了2 183个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4]。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总共有17 600多个“农家乐”经营点, 南京市7个郊县2007年农家乐专业户已达107家, 南京市郊县农民因旅游实现人均增收27元, 提前完成了旅游农业促进农民人均增收25元的目标;从2006年起, 上海乡村旅游年均增加就业岗位1.5万个;2006年, 浙江省累计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村1 976个, 经营农户总数11 596户, 实现农民就业人口40万。预计到2010年, 长三角地区乡村旅游业将实现每年新增农村旅游直接就业35万人, 间接就业150万人[5]。截至2009年2月, 武汉市共有乡村游经营单位989家, 2008年接待游客800多万人次,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95亿元, 带动1.56万名劳动力就业[6]。

从国际经验看, 英国约90%的农场都提供旅游住宿服务, 25%的度假是在乡村度过的;在意大利, 农业旅游被作为乡村农民的生计的补充甚至是主要来源;在法国 (1997) , 乡村度假地共接待了约3.15亿夜, 拥有76 715家饭店, 度假村有55 000张床位, 有23 7558个露营地住所、41 868家可出租乡民居所、1 500个徒步旅行住所、21 466家B&B房, 据法国小旅店联合会的统计, 近七年来一直采用乡村度假的旅游者占44%, 主要采用这种度假方式的旅游者占72%, 更有15%的旅游者一直到同一个乡村度假[7]。

(二) 作用机理

1. 乡村旅游关联带动性强, 产业集群效应显著。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行业, 行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 能直接或间接地带动农村餐饮服务业、交通和物流运输业、商业、邮电电讯业、金触业、房地产业、建筑业、轻纺工业、信息服务业等相关部门的发展。根据乘数效应估算, 一般认为, 旅游业每创造1个直接就业, 就将产生另外3个关联就业机会[8]。乡村旅游还具有延伸价值, 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基础设施建设, 能极大地改善农村地区的交通环境和生态环境, 为营造农村地区良好的投资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吸引投资的结果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还可以在乡村旅游的外围环境中得到充分就业。

2. 乡村旅游就业门槛低、适应面广。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就业的行业层次极其众多, 其中, 有不少工作不需要很高很复杂的技术, 许多工作农村劳动力只需短期培训后即可胜任, 对于年老体弱的农村老人和妇女的就业有着很好的包容性, 对于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民就业提供了有效途径。

3. 乡村旅游投入不大, 就业成本低。

乡村旅游不需要大兴土木和投入巨资去培植景观, 而是从当地农业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特点出发, 利用本身优势给旅游者提供休闲旅游产品, 因此创业投资不大。同时, 农村劳动力可实现就地转移, 可大大节省流动成本。

4. 从业于乡村旅游实现就地转移, 可免于面对异地转移的一系列问题。

农村富余劳动力异地转移将面临诸如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心理归宿、娱憩需求等实际问题, 在得不到有效解决时将承受着巨大的精神、生活压力。从事乡村旅游属于农民就地就业、零距离赚钱, “离土不离乡”或“既不离土, 又不离乡”, 旅游旺季时, 全力投入旅游经营活动, 平时则可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照顾家庭。这样亦农亦旅、农旅结合, 符合目前中国农民的心理需求, 农民乐于接受这种模式。

5. 乡村旅游促使农村和农民市场角色的真正定位。

发展乡村旅游, 可以变农业生产资源为农业资本, 变生态环境资源为生态资本, 变农村民俗资源为农耕文化资本。可以使农民“足不出户就业创业、经营山水增收致富”的愿望成为现实, 更能让农民不再是工业文明施舍的对象, 而成为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供给者, 不再是四处游走的农民工, 而成为农业资源和资本的经营者。农民成为农村市场的真正主人, 他们又重新找回了农村生活的信心和价值。

(三) 存在的问题

在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同时, 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一些不可小觑的问题存在。首先, 在乡村旅游中就业的农村劳动力, 文化技术水平大多较低, 缺乏现代市场经营管理知识, 他们大多数只能就业于乡村旅游岗位的较低端层次。其次, 乡村旅游中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偏倚严重。据笔者调查了解, 在乡村旅游中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有八成以上是中老年人, 乡村旅游极其缺乏对农村年轻劳动力的吸引力。再次, 从业人员市场观念不强, 创新能力不足。易于安于现状, 认为给游客提供食、宿、玩、赏等基本服务就是乡村旅游, 旅游产品单一、呆板、趋同。最后, 乡村旅游就业形象焏需改变。从事乡村旅游的形象地位一直以来不怎么被人们看好, 在乡村地区倾向于认为这是不太正式、不太正统的职业, 认为乡村旅游是农村老人和妇女干的事情。尤其是农村年轻劳动力不屑于从事这项工作, 他们认为外出务工闯荡才更能体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只有远离家门才能干出一番大事业。这些问题的存在, 极不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长远高效。一方面, 会遭遇外来冲击, 让位于市场知识经验丰富、资金实力雄厚、拥有大量专业人才的外来经营者, 而当地农民渐渐退居乡村旅游的边缘化地带;另一方面, 乡村旅游后继力量不足, 会导致整个乡村旅游业的停滞或衰败。

三、基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乡村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1.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是适应体验经济时代的需要, 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选择, 也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有效途径。乡村旅游是一种趋势, 有资源条件的地区要合理开发资源、积极开拓市场, 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没有资源条件但有市场条件的, 要扬长避短, 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 补足不够的条件, 发展符合当地市场需要的旅游相关经济, 带动农村就业。

2.要充分挖掘“乡村性”。“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生命, 经营乡村旅游应该把最“土”的东西拿出来, 不要避讳甚至排斥“土”。“乡村性”的表现形式也应该是丰富多样的, 所以, 应努力发现“乡村性”特色, 充分利用好所有可能的“乡村性”, 积极开发适销对路的多元化乡村旅游产品。同时, 要坚定品牌观念, 采取各项措施努力打造特色鲜明、深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形象, 以品牌优势占领市场。

3.要做好人才规划。乡村旅游能不能发展起来, 关键问题不是旅游资源是否丰富, 在我国乡村各地区都不同程度的拥有一定乡村性旅游资源。而真正的差别是在于有没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乡村旅游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现在和将来乡村旅游将会越来越体现为人才竞争。所以, 要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经营和发展, 进而实现农村劳动力长效转移, 就必须切实重视人才问题, 要对乡村旅游人员配置、人员需求变动、人员教育培训、人员管理以及人才开发投入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规划, 组织建设人才梯队, 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后续力量。

4.要加强从业思想和技能教育培训。从业于乡村旅游的农村劳动力大多数缺少服务、管理、投资和对当地文化深入了解等方面的知识, 更缺乏高品位的经营理念, 对乡村旅游的行业认识也远远不足。因此, 首先要进行宣传教育, 提高认识, 明确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其次, 要对从业人员进行语言、服务、管理、职业道德等内容的培训, 提高其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 必要的时候要灌输和培养职业化思想和技能, 提高职业化程度;最后, 要经常组织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 掌握市场动态变化, 强化市场意识, 学习市场化运作。

摘要:乡村旅游具有很强的就业效应, 它的根本特性是乡村性, 能极大地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目前, 从业于乡村旅游的农村劳动力文化技术水平大多较低、年龄结构偏倚严重、市场观念不强、创新能力不足, 极不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长远高效。因此, 基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 发展乡村旅游要充分挖掘“乡村性”, 要做好人才规划, 并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加强从业思想和技能的教育培训。

关键词:乡村旅游,就业效应,农村劳动力

参考文献

[1]杨敏.乡村旅游[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7:1-2.

[2]王洋.乡村旅游魅力遍神州[N].中国旅游报, 2007-01-05 () .

[3]刘红玉.多功能视角下休闲农业与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J].台湾农业探索, 2009, (4) .

[4]杨载田.休闲农业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探索[C]//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 2007:204-207.

[5]何可凝.以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劳动力多元化就业问题探讨[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8, (8) .

[6]国家农业发展网.湖北武汉乡村旅游渐兴旺[EB/OL].http://nyfz.gov.cn/TodayArgi/list_129.html.

[7]厉新建.中国旅游就业效应分析与制度创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5) :29-34.

上一篇:对数学课堂的一点思考下一篇:英语夸张修辞的使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