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资源库

2024-10-12

课程教学资源库(共12篇)

课程教学资源库 篇1

课程教学资源库是基于课程教学的需要和计算机网络环境, 利用信息手段, 以资源共建共享为目的, 以创建精品资源和进行网络教学为核心, 面向海量资源处理, 集资源分布式存储、资源管理、资源评价、知识管理为一体的资源管理平台。一方面, 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和建设, 切实起到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作用;另一方面, 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实施和应用, 也对课程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要求。

一 现代礼仪课程教学资源库的构建

按照国家关于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标准, 现代礼仪课程教学资源库的构建通过先进技术支撑、开放式管理、网络运行、持续更新的方式, 资源优质整合, 借助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 多元共建、系统设计基于职业岗位标准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现代礼仪课程标准, 构建项目化、通用性、开放式、共享式的现代礼仪课程框架, 以行业、职业礼仪规范为重点, 集教学设计、教学素材、虚拟实训及教学评价为一体。

(一) 现代礼仪课程教学资源库的构建内容

现代礼仪课程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主要体现在课程级资源建设和素材级教学资源。课程级教学资源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课程简介、课程标准、课程设计、课程定位、课程实施方案、教学内容、授课计划、授课教案、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团队、政策支持、职业标准、典型案例、课程负责人说课、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录像、实训录像、测试习题、演礼训练等等。素材级教学资源是课程教学资源的素材提供中心。按照媒体类型分类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按照课程内容分为商务礼仪、服务礼仪、公务礼仪、旅游礼仪、涉外礼仪等不同部分 (见表1) 。

(二) 现代礼仪课程教学资源库的构建特色

为适应礼仪课程改革的需要, 现代礼仪课程教学资源库在学习资源的建设、定位、设计、划分等方面不断进行扩展与完善, 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学习者为中心架构资源库框架性资源

现代礼仪课程教学资源库在整体的框架架构方面, 以学习者为中心, 按“学习阶段”划分课程资源, 并对各个学习阶段的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资源相应按等级划分。根据礼仪学习者的具体情况, 将其分为初学者、进阶者和研究者三个不同层次, 使资源库的学习者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学习阶段选择学习资源。如初级阶段 (初学者) , 以“知礼”、“懂礼”为主, 了解礼仪基本知识, 了解礼仪行为规范和基本准则, 尤其是需要掌握与个人形象密切相关的个人礼仪、交际礼仪等礼仪规范;中级阶段 (进阶者) 以“习礼”、“用礼”为主, 在对礼仪知识和规范有一定把握的基础上, 需要学以致用, 在日常生活、工作场所、为人处事等方面能灵活运用所学礼仪规范, 践行礼仪准则;高级阶段 (研究者) 以“践礼”、“研礼”为主, 不仅能将礼仪规范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素养, 还能以礼仪的传授和传承为出发点, 研习古今中外的礼仪文化和精髓, 从引伸、对比中把握对现代礼仪的内涵和要素。现代礼仪课程教学资源库还将根据学习阶段设置测试题库, 学习者通过客观的测试题和测试结果分析, 可以更清楚的明确自己所处的学习等级。

2 以职业岗位为依据构建资源库课程内容体系

现代礼仪课程教学资源库以职业岗位为依据构建资源库课程内容体系, 明确工作岗位中对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根据不同的职业岗位剖析知识点和能力目标, 制定不同专业类别的教学模块, 并确定其与教学项目、任务的对应关系和分层要求。根据专业特点, 设计教学模块和单元, 确定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及考核要求。不同的专业群体可以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礼仪要求, 自主筛选相关教学项目, 进行自助式教学和学习活动。以职业岗位为依据构建资源库课程内容体系, 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和行业、职业特点。礼仪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依托专业能力和行业规范, 满足专业岗位培养目标的要求 (见表2) 。

二 基于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代礼仪课程教学改革

现代礼仪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实施, 打破了教师中心和课堂本位的教学模式, 对传统的礼仪课程教学是一种颠覆和创新, 更加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更为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同时, 现代礼仪课程教学资源库以职业岗位为依据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因岗设学”, 强调“一专一课”。因此, 在这样的背景下, 现代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1 “以生为本”, 建立自主学习模式,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现代礼仪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应用实现了信息资源和设备资源的共享, 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课程资源, 实现了立体化教学。网络技术与课程资源促进了教学的自主性、交互性, 不仅延伸了礼仪课堂教学的内容, 而且拓宽了礼仪学习的渠道。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确定学习时间、地点和进度, 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求来选择学习内容、深度和资源。

因此, 依托教学资源库丰富的资源媒介, 现代礼仪课程的教学更要强调以“学生为本”,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 建立自主学习模式,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把接受教育变为自主探究。与传统的授受型教学相比, 基于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代礼仪课程更有利于项目导向、工作任务教学模式的应用。在项目的咨讯、计划与决策阶段、实施阶段、检查与评估阶段, 教师都要以“导”为主, 以“教”为辅, 有意识地收集与各专业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 尽可能多地将礼仪与个人形象、日常交际、工作岗位等联系起来,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指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实践探索、小组讨论、总结, 主动地获取礼仪知识。此外, 教学资源库中的图片、视频等资源还可以从教学第一线采集, 学生的优秀展示和作业是教学资源库中资源更新和补充的绝好素材, 这既是对学生学习的肯定, 也能激发学生礼仪学习的兴趣。

2 “因岗设学”, 强调“一专一课”, 变盲目性的教为针对性的教

传统的现代礼仪课程很少考虑到专业的差异性, 虽然设计了固定化的教学模块, 但往往忽视了岗位礼仪规范的具体要求。礼仪任课教师由于专业的限制和研究的局限, 也常常疏于对行业和岗位礼仪规范的研究和讲解。现代礼仪课程教学资源库以职业岗位为依据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因岗设学”, 强调“一专一课”。

借助现代礼仪课程教学资源库提供的丰富资源, 以及对现代礼仪课程项目的设计, 礼仪任课教师可以轻松获得相关行业、职业礼仪标准, 依据行业工作规范和职业资格标准, 自主选择与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关的教学模块, 开发具有行业特色的工作过程导向、岗位能力本位的校企合作礼仪课程教学方案, 实现“一专一课”的个性化教学目标, 从而变盲目性的教为针对性的教。基于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代礼仪课程不仅可以实现集“商务礼仪、服务礼仪、公务礼仪、旅游礼仪、涉外礼仪”为一体, 基本可以覆盖高职院校所有专业的礼仪学习内容和模块, 而且能分块组合, 统筹兼顾。“因岗设学”以职业岗位的要求为出发点, 使所教与所学高度匹配, 由此推进礼仪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改革。

基于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代礼仪课程教学改革, 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 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礼仪素质教育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肖怀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库开发现状分析[J].职教通讯, 2013 (30) :75-76.

[2]汪晓璐.高职教育课程资源库建设初探[J].江苏高教, 2013 (1) :107-108.

[3]肖长水.高职院校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13 (2) :74-76.

[4]曹乃悦.基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资源库建设内涵研究[J].科教导刊, 2013 (6) :170.

[5]徐美玲.基于网络资源库的“现代礼仪”课程教学成效与成效——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柳州师专学报, 2014 (1) :91-94.

[6]徐美玲.基于职业素养养成的高职礼仪教学创新探略[J].广西教育, 2013 (11) :28-29.

[7]刘剑峰.汽车电器课程资源库的开发与运用[J].职教研究, 2012 (1) :30-33.

[8]陶颖华.课程资源库建设下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 2012 (6) :135-137.

课程教学资源库 篇2

正安五中美术教师:帅亚玉

美术教师闲谈中常说:美术课教学枯燥,学生学来无味。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主要抓考试科目的学习,占用了大量时间,确实抽不出时间,学生在美术等艺术课程上无法全身心投入学习这是重要原因;教材不注重基础,脱离实际,高谈美术高深莫测、美术思想等,给美术课程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学生不能真正感受到美的存在,美的体验,就更谈不上学生去创造美、实现美的愿望,这是直接原因;教师只讲教材,不去结合乡土资源深入学习和研究教材,纸上谈兵,教师只为教而教,学生只为完成作业而学,其效果可想而知,自然就索然无味。美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而美术教学则是走进这个艺术门类的起步,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只有认真分析学科特点,有效整合本土资源,因地而宜,方能事半功倍。

当前,素质教育已被提到相当重要的议程来认识和实施,美术教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施美育教学的基础,是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形成的重要环节,探究和提高美术课程教育教学效果意义重大。

美术课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局限于书本的教育教学,其效果是相当有限的。对于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来说,在设备有限的情况下,利用好乡土美术课程资源提高美术教育教学效果,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

何为乡土美术课程资源,本文主要指有利于爱国爱乡教育、有利于美术课程改革推进、有利于继承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认清乡土美术发展内在规律的资源。如:本地独具特色的寺庙佛像雕刻、山水风光、遗留古屋、文化底蕴等。这些资源是千百来祖先生活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本土文化的精华。结合相关乡土美术教育资源进行课程改革,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美术教育教学质量,且对地方美术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

一、本地乡土美术课程在美术新课程教学中的利用情况 随着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明确了课程资源的性质,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美术课程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拓宽了美术课程资源的涵盖面,美术课程从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校外,甚至更广的领域。这为美术乡土课程的利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几年来,《美术课程标准》在各中小学校的实施,确实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绩和经验,但对于广大的农村,情况并不是想象的那样,经笔者对近十间中小学乡土美术课程资源实施利用的调查分析。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比如,一些美术教师思想滞后,不去深钻教材,不去研究教法,更谈不上利用乡土美术课程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部分教师只为教书而教书,根本无暇考虑美术课外的因素;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综合性就更不说了;筛选及评价机制尚未完善等。

二、渗透乡土美术课程资源,提高美术教育教学效果 由于乡土美术课程资源涵盖深刻的内涵、思想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是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结合学生所在地区的乡土美术课程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提高美术课的教育教学效果,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本土文化,全面认识乡土美术资源的特点,再根据教材的单元系列要求,进行有机渗透,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创作,使学生真正感受学习美术的乐趣和知道美术其实离自己并不远,从而产生自觉的行为,主动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耐心聆听学生的心声和观察学生的反应,引导他们喜欢自己本地的乡土艺术。教师利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材料来上课,更使学生充满新鲜感、亲切感,引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产生对家乡无限的眷恋。比如:正安和溪古建筑、正安新洲尹珍务本堂、正安杨兴桐梓垭四合院等,佛像雕刻技术更是堪称一绝,每年的古历6月庙会,各地展示的不同形态的佛像等等。只要我们努力去挖掘,多观察,收集涉及教育教学需要的美术课程资源,在课堂中通过问题设计、讨论等方式引入教育教学,以多种手法引导学生对本地乡土艺术的寓意、特点、作用及其继承性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美术的方法去体验,真正有所收获。就拿古建筑来说,可以将它们拍成图片,然后做成幻灯片,让学生欣赏,提高学生的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同时,为进一步引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好奇心,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去实地考察和写生,真正了解家乡的美术现状,并将相应的作品以心得体会、竞赛等形式在学校中展出,由于学生对家乡的这些美术课程资源非常熟悉,但从来没有用美术的眼光去观察它,这样的活动,既能增强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又能使学生从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

课程教学资源库 篇3

【摘 要】 校企共建共享专业教学资源库是目前技能型名校建设项目的重要任务,也是教学中的切实需求。以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会计系《审计实务》课程为个案,提出审计实务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方案并实践应用,为教师专业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和社会服务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推动实施教学改革,提高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社会服务能力。

【关键词】 名校建设;审计实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01

一、《审计实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义

1、为教师提供优质教学素材,有助于提升师资教学能力。一是要由行业主导,在教学资源库中搭建“工作任务解读”和“岗位能力标准”两个平台,帮助师资及时了解审计的职业要求和能力需求,促使师资以审计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审计工作能力为目标,不断完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二是师资可通过共享教学资源库不断更新的《审计实务》优秀课程、海量教学素材和行业信息,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学习先进教学模式。三是师资可通过教学资源库提供的各类教学辅助、互动交流、虚拟实训、在线测评等功能,加强师生交流、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2、帮助学生拓展自主学习空间,改变学生学习模式。生活在网络信息环境中的院校学生,他们习惯于通过网络信息获取知识技能,他们未来的学习工作环境也必然是数字化的。因此《审计实务》教学资源库要利用数字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在专网上搭建“以学为中心”的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既可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自主获取知识和资源,实现“既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同时又适应当前学生的受教习惯,也让学生更能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生存环境。

3、满足企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就是为企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而企业需求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切实满足企业岗位需求,与企业共同成长、发展。所以在该项目建设中,联合一批行业内著名企业从实训基地建设、实训课程开发、实训项目确立和实施,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无缝对接。

二、资源库建设的思路与路径

1.校企联动、共建共享。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团队要联合院校、行业单位共同参与。建设团队要细化建设计划和分工,让院校发挥教育人力资源、教学信息资源、实训设施资源、学术成果资源等优势,让行业单位发挥行业专家资源、行业信息资源等优势,取长补短、拾遗补缺,实现优势资源互补。

2.紧贴实践、追求实效。《审计实务》教学资源库建设要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人才素质的全面需求,以提高审计岗位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在具体教学资源内容建设和服务平台功能设计开发工作中,建设团队要遵循审计职业教育规律、审计人才培养特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力争做到让师生能“学有成效、教有支撑、用有依据”。要按照“团队组建——调查论证——框架设计——资源建设——推广应用——评价反馈——持续更新”的路径进行建设。

三、资源库建设的措施

1、完成顶层设计

组织行业、院校和技术单位相关专家研究确定《审计实务》资源库框架与层次,确定资源内容、要素和技术标准,并对项目开发人员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完成资源库项目的顶层设计。具体而言,进行市场调研;分析论证就业面向与就业岗位、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职业岗位行动领域,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分析职业岗位能力与知识素质要求;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方案、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资源建设整体方案。

2、运用生本教育理念,建立教学资源库,活跃考证课堂教学

21世纪就是资格认证+能力+经验的时代,每个钥匙本身都是一个优势,拥有能力和经验再加上证书,才具备竞争优势。考证很大程度就要自学,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按照考纲让学生背考点,再加题海战术,导致学生厌烦,不愿意学,考证过级率低,影响以后的就业。教学资源库利用生本教育理念,让学生享受到丰富而优质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自学,提高考证能力。

3、制定专业标准库

专业标准用以指导审计专业办学,包括人才培养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修学年限、师资、实训实践条件等方面的标准。课程标准用以指导审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主干课程的确立及具体某门课程的开发、设计、实施及评价的指导性文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各个院校审计专业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件,人才培养方案编写应围绕人才培养的三个核心问题——“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谁来培养”,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进行描述和设计。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和专业发展方向,对本专业的技能实训进行分析与梳理,构建审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框架。

4、测试运行效果

资源库网络服务平台初步建成、导入相关教学资源后,先对联合建设的各行业和院校提供服务,通过联建单位共同使用,综合测试资源库网络平台的结构、性能和安全,并及时了解各类教学资源使用效果、存在不足等情况。针对存在问题,组织专家商定完善方案,采用边建边改的形式,完善各项细节,使其基本达到预期使用效果。

5、全面开放推广

将修改、完善后的资源库平台,对外全面开放。网络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内容为网络平台框架构建、可持续发展设计、资源标准规范建设和平台工具建设等。建成后能够满足专业在校学生学习、《审计实务》的教学需求,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共享教学资源与服务,建设集教学资源集成与共享、教学资源个性化定制、成果推广与利用、人才信息采集与发布等功能为一体的,并能随着时代进步和技术演进而可持续发展的服务体系。同时,组织开展资源库应用培训,宣传、推广资源库。资源库验收后,将组织并鼓励院校和单位加入到资源库建设队伍,根据教学模式改进、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等情况持续更新资源库相关内容,保证资源的先进性和权威性。

总之,《审计实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义重大,高职院校要加大组织保障、资金保障、制度保障,努力建立以应用为出发点、与审计职业岗位群对接且具有普适性、可拓展的《审计实务》课程资源,满足教师教学、教研和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满足社会在职人员自学、培训、职业资格认证、社会大众了解该专业相关知识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洪波.国家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课程教学资源库 篇4

一、《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义

应用文写作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其任务是通过各种应用文体知识的讲授与练习, 使学生获得较强的应用写作能力, 以适应从事工作的实际需要, 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应用文写作的文种种类繁多, 不同的专业各有侧重, 要求不一。总的要求是:着眼于对文体特征及写作要点的宏观描述, 以求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不同的文体概念。对与专业相关及使用频率较高的应用文体则要进行深入详细的阐述, 要掌握其文体的性质、特点及写作要求, 强化实用写作能力, 并熟练地使用各种文体处理业务, 提高工作效率, 进行信息交流。

可以说, 应用文的用途是相当广泛的, 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类交往活动的频繁与密切, 使它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因此, 《应用写作》也就成了各类职业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可是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讲授, 其效果并不好, 甚至出现了教师怕教、学生厌学的现象。什么原因呢?当然应用文自身具有的程式化、实用性的特点, 格式呆板, 内容缺少趣味性, 就会让人觉得特别枯燥无味。因此, 有必要开发一套《应用文写作》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与网络教学, 供专业教师与学生进行网络教学与学习。这样既可提高教学效率, 也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

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资源库设计原则

1. 以学生为主题, 进行项目教学的原则。

项目教学以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独特性, 给高职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给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情境、教学评价以及教师要求带来了新的变化。

2. 教学性原则。

数字化教学资源应能满足教与学的需求, 要有助于解决教学上的重点、难点、关键内容或文字教材难以解决的问题。另外, 在学习进度的安排上和教学信息的呈现上要符合教与学的原理。

3. 科学性原则。

数字化教学资源应能正确反映科学知识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也就是说, 作为传授科学知识的教学资源, 必须内容正确、目标明确。要达成这一原则, 设计数字化教学资源时必须注意:其一, 资源所呈现的知识内容、采用的媒体元素以及配制的解说、音效等必须真实。其二, 资源所论证的原理和定义必须准确。其三, 资源包含的模拟实验、动画等要符合科学原理。

4. 开放性原则。

由于数字化资源是以教学素材的形式提供给师生重组和使用的, 因此资源库应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教师 (学生) 都可以将自己的电子作品纳入其中。全体师生参与资源的制作过程, 将有利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越来越丰富。

5. 实效性原则。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大学毕业生不一定会写小说、诗歌, 但一定要会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 而且非写得通顺扎实不可。”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应注重实践教学的环节, 加大练习的力度, 才能将提高学生应用写作能力这一根本目的落到实处。

三、《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

1. 资源库建设思路

我们从《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课件制作、课堂问题的设计和引导、Webquest主体和任务的安排, 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协作程度和思维走向的引导等方面的考虑来进行资源库的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 要考虑到把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作用位于改变学生学习态度与方式的角度来考虑, 且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起到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因此在资源库的建设过程当中, 要制定目标、建构策略、引导过程、答疑解惑等行为, 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才能得到有效的开展, 教学大纲中的有关精神才能得以贯彻和落实, 能力培养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为此, 需要尽快建立一套切合学校实际、符合学生特点、具有时代特征的《应用文写作》课程体系, 建立符合课程教学需要的、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教学资源库, 包括显性课程的教学计划、大纲、教材, 隐性课程的活动方案, 模块化组合的教学案例资料, 多媒体教学的相关应用课件等。

2. 资源库建设定位

进行高起点、高要求、高标准建设, 采取开放式运行及管理, 资源库建设以服务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旨, 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沟通能力、写作能力、为主要内容, 以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目标收集整理的视频、图片、文字、声音、课件等为载体, 支撑《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正常教育教学和提供2 4小时在线学习。在以资源库的架构上要合理, 内容要丰富, 能使学习者在拓展的阅读过程中, 结合自身的体验实现阅读文本语境的重构, 实现学习者认知、观念、经验的重构, 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3. 资源库建设内容

包括课程文本15篇 (课程文本指的是课程调研报告、课程标准、行业规范、教学大纲、岗位标准、规章制度、案例分析、评价标准等) , 视频动画60个超过60分钟, 图片100幅、多媒体课件10个单元、课堂数量3个270分钟, 知识点视频20个60分钟, 交互性多媒体教学软件1个90分钟, 多媒体教学网站1个, 课程介绍合成音视频1个, 课程资源链接20条, 课程论坛, 常见问题解答, 试题或习题库中的试题数量为200道, 名师课堂摘录1单元, 名师课件、教案1单元, 参考文献或论文10篇, 案例库文件20个, 交流论坛1个, 作业6次, 考试1次, 在线答疑10次。

4. 资源库建设应注重写作技能与职业应试的关系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技能, 特别是在国家实行公务员法和秘书职业资格制度之后, 应用文写作与公务员职业技能、秘书职业能力, 有极大的关系。而具有较高的应用文写作水平, 必将成为大学生职业竞争的一种优势。因此, 不论是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还是在资源库的建设中, 应该面对国家公务员考试、秘书职业技能鉴定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资源建设, 否则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育学就将失去应有的活力、动力和效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明确规定, “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 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在目前试行的《秘书职业技能鉴定》中也明确规定了技能鉴定的内容和公开考试的办法, 并认定秘书职业资格证书。这里, 强调了公务员录用和秘书职业技能鉴定中的职业应试, 都与应用文写作有直接的关系。要就业就要有就业的本领, 就要能胜任就业岗位的工作能力。要进入公务员和秘书行业, 就要具备应用文写作的能力。因此, 《应用文写作》资源库的建设应凸显应用写作技能与职业应试的关系。

四、结束语

以任务驱动, 项目引领的教学思想, 来培养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通过项目的教学与实践, 结合岗位能力, 逐步提升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 最终达到与岗位需求相吻合的目的。

利用学校间的教学交流经验, 不断修正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促进《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研究与建设, 形成一批具有应用推广价值的以项目式案例为重点的优秀教学资源, 形成教学与课程优化整合的教学资源库。

摘要:考虑了应用文写作本身的局限性, 而进行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是《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资源库的重要内容。在分析教学资源共享库建设意义的基础上, 提出教学资源库建设原则, 构建教学资源库, 包括资源库建设思路、资源库建设定位、资源库建设内容、与职业应试的关系等内容。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教学资源库建设,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杨兴波.浅谈高职教学资源库建设与网络教学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13) .

[2]张永力.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要坚持实效性原则[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 (12) .

[3]周玉滨付国鑫宋海峰.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设计与开发[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 (1) .

[4]孙峰.职业院校职业道德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研究[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7) .

[5]覃海川.动漫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库建设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5) .

地理教学相关的课程资源 篇5

自然地理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精品课程——相关站点: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教学网 现代自然地理学(国家精品课程)——南京师范大学

自然地理学(国家精品课程)——海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系 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

华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精品课程——相应的《地球概论》swf教案下载

遥感

遥感概论(国家精品课程)——北京大学

地球概论

地球科学概论(国家精品课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概论(国家精品课程)——南京大学

气象与气候类

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现代天气学原理(国家精品课程)——南京大学 第一章 降水与地表水资源——中国农业大学远程教育网 土壤与植被

中国植被区域概况

地质地貌

地貌学教案——兰州大学

构造地质学(国家精品课程)——西北大学 构造地质学(国家精品课程)——西北大学 构造地质学(国家精品课程)——合肥工业大学 普通地质学(国家精品课程)——南京大学 地质学基础(省级精品课程)——安徽理工大学 中国地质灾害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国家精品课程)——中国石油大学 环境学

环境学——南京大学 环境学基础——南开大学 环境化学——浙江大学环境科学系 建筑环境学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仅第一节)——清华大学 人文类 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学——西华师范大学 交通规划

交通规划

选线设计——西南交通大学 民俗

中国民俗学——华东师范大学 中华民族与民俗地理知识 旅游

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国家精品课程)——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旅游规划与开发(国家精品课程)——湖北大学 中国旅游地理——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景区管理——暨南大学

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精品课程——宝鸡文理学院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精品课程)——华东师范大学 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精品课程)——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信息系统——武汉大学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中国地质大学 地理信息系统——河北师范大学 实习指导类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指导(国家精品课程)——华东师范大学 生态学野外实习(国家精品课程)——华东师范大学

课程教学资源库 篇6

【关键词】教学资源库 有效资源 支持教 规范性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与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同时又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结构类型。为此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任课教师及对课程整合感兴趣的人士不断研究、探索如何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个根本保障。

一、教学资源库相关概念

有关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库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对于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库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做出了不同的解释。笔者从中选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解释,现如下:

教学资源是指支持教学活动的各种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等。组成教学资源的要素主要为人员、设备、场所、资金、信息、材料(信息的载体、常指软件)等。

教学资源库是指利用信息科技手段,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最终建成互动化、多媒体化的共享式资源仓库。建设科学化、标准化、系统化的教学资源库是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强大的教学资源库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和创造能力以及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研究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即课程的综合化。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资源库研究现状

2000年10月,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从而第一次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并由此引发了从政府到民间的全国性“课程整合热”。

目前大家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原理、方法及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改进教学模式,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实践角度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资源库却并不多见,而且这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信息技术与教育发展及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一个突出问题。通过查阅一些教学资源库,将现状总结如下:

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资源库”关键字在百度、google中搜索时,并没有发现相关的资源库。但以“教学资源库”为关键字进行搜索时,却发现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库,例如:世纪金榜教学资源网(http://www.jb1000.com/)、中国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www.cctr.net.cn)、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www.ruiwen.com)、中职教学资源网(www.cnzj5u.com)、上海教育资源库(www.sherc.net)、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等。在这些网站中含有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虽然没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块,但相应的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图像类素材及网络课程等资源却属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范畴。

由以上内容可看出,虽然现在存在很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资源,但还没有真正一个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命名的教学资源库。而且教学资源库中的资源存在脱离实际,搜索困难等问题,给使用者带来了诸多不便。

在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http://www.cbern.gov.cn)、上海教育资源库(http://www.sherc.net/)、中国基础教育网(http://www.cbe21.com/)及山东省学科教学资源库平台(http://source.kz-school.net/)等国家级及省市级资源库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及“课程整合”等关键字进行搜索时,仅发现了一些零星的资源,但并没有发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相关资源板块。

在中教网(http://www.teachercn.com/Kcgg/Kczh/)和扬州电教网(http://yzdj.yzjy.com.cn/list.asp?classid=18)中在一级资源板块下的二级板块中含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资源。但资源多为2005年之前的,资源更新慢,有效资源很难得到利用。

由以上内容可看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没有专门资源库,而且资源的数量比较少,更新速度缓慢,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所以有必要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资源库进行深入研究,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库。

三、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库的几点建议

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资源库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库的若干建议。

(一)建设有效的资源内容

有效的资源内容是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库的核心,在一定区域内,资源内容的建设可以由基层的教育行政机构组织,采取以教师建设为主,购买为辅,分布建设,共享使用的模式。为此,有必要鼓励一线教师参与资源建设工作,每个教师几个单元,几十个教师就有几百个单元。这样不仅可快速系统地建设一批直接支持一线教学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而且可以培养参与资源建设教师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及意识。

(二)由支持教向支持学转变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因此资源内容的设计开发要从以教为主的素材、课件类资源的设计开发向以网络课程,研究性学习专题,有一定组合力度的结构类资源设计开发发展,资源内容建设要重点从支持教向支持学的方向努力。

(三)增强资源建设的规范性和互操作力度

教育软件市场中从事资源库建设的厂商和品牌很多,如校际通、K12、中基网、翰林汇等等,它们在为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资源服务同时,提供资源管理平台和一定容量的资源内容,但由于系统之间缺乏互操作,资源建设的信息孤岛现象越来越严重。

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于2001年颁布的《国家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标准。在这个基础上本着为资源的开发者提供一致的标准,以统一开发者的行为,达到资源基本属性结构的一致性,以实现资源在区域内的广泛共享为目的,同时也为不同资源库系统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互操作提供支持,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又出台了《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该规范提供强制的资源技术最低要求和推荐的资源评价指标,以保障教育资源的质量和使用价值。

四、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库的意义

(一)构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资源库是校园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已有的校园网硬件设施、网络设施,为教师及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避免大量重复性劳动,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学效果,使优秀的课程整合教学资源能得以共享,这在很大程度上将推动学科及校园信息化的步伐。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资源库为教师备课提供良好的平台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目的就是为教学服务。资源库为教师备课提供丰富的文本、图片、视频、动画资源及各种技术知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方便的从资源库中查找、下载、使用资源,并且资源库中的百科知识不仅可以保证教师及时跟踪了解技术前沿和动态,而且还可以在开阔教师技术视野的同时扩充了自己的专业知识。

(三)构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资源库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技术素养能力的提高,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资源库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支持。学生可以根据教学资源库提供的专题、活动的要求,在自己方便的时间,从资源库中选择合适的资源,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资源库构建研究有着明显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从理论上讲,有助于基础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发展,丰富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库;从实践上讲,有助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更好的实施,使教师更好地利用网络技术实施信息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新浪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多媒体电子期刊,http://edu.sina.com.cn/l/2003-12-22/58374.html.

[2]沈书生.资源是媒体的延伸[J].中国电化教育,2000(7):13-16.

[3]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3.

[4]首鸿燕.基于积件思想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平台的构建与应用[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

[5]何克抗.把脉中国教育资源建设[J].中国远程教育,2003(8).

[6]张剑平,熊才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0).

课程教学资源库 篇7

教学资源是以数字信号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的教育信息, 它属于学习对象的一个子集。数字化和教育价值是它的主要特征, 教学资源的开发有相当高的技术要求和教育要求, 强调教学资源以数字化形式存在并能在网络上进行传输。数字化资源的功能是教师上传每门课程的教学资源文件, 学生下载、浏览教学资源文件。教学资源的组织形式包括课件、讲义、辅导材料、案例、教案、大纲、网络资源等, 资源的文件格式主要有PPT、Word、文字资源、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教学资源库是各类教学资源的集合, 是当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技术发展的产物, 其核心问题是让学生通过资源库提供的资源不仅掌握所学知识, 更让其学会学习, 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以及能力素质的提高。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

1 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标准

教学资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资源综合体, 对教学资源应选用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多维度的分类,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制定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CELTS~41.1) 》对教育资源的分类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媒体素材。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 可分为文本类素材、图形 (图像) 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五大类。

(2) 题库。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 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 是在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的教育测量工具。

(3) 试卷素材。各个学科都有典型意义的试卷集合。

(4) 课件与网络课件。课件与网络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 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用于教育、教学的软件。根据运行平台划分, 可分为网络版课件和单机版课件, 网络版课件需要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 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被大家共享。单机运行的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

(5) 案例。指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事件或现象。

(6) 文献资料。指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规章制度, 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书籍等。

(7) 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8) 常见问题解答。指针对某一具体领域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全面的解答。

(9) 资源目录索引。列出某领域中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和非网络资源的索引。

2 ASP.NET技术

ASP.NET是一个统一的Web开发模型, 是基于.NET Framework的动态网页技术, 是Microsoft .NETFramework的一部分。.NET Framework是一个平台, 支持C#、Visual Basic.NET和JScript.NET等语言, 该平台支持多种应用程序开发, 支持Web应用程序、Windows应用程序和控制台应用程序, 还支持Web服务、Windows服务等各种类型的应用程序。

2.1 ASP.NET运行原理

ASP.NET的运行原理是:客户端计算机向IIS服务器发送一条HTTP请求, IIS接收到此请求后会确认请求页面的类型, 为其加载相应的.dll文件, 此请求经过一些HttPModule处理, 在处理过程中将这条请求发送给可以处理此请求的HttpHandler。当请求在HttpHandler模块处理后, 按照原来的顺序返回给HTTP, 这样就完成了整个ASP.NET的运行过程。这些HttpModule都是系统默认的Modules。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安全性、运行效率并增强控制能力。服务器端的HttpHandler是专门处理aspx文件的。

2.2 ASP.NET开发工具

使用ASP.NET进行Web应用程序开发须具有以下工具:1Web服务器IIS和将文件写入该Web服务器的权限;2.NET Framework;3 程序开发环境, 如VisualStudio。通过使用Visual Studio, 可以创建不同类型的ASP.NET项目, 包括网站、Web应用程序、Web服务和AJAX服务器控件;4如果程序是涉及数据库操作的Web应用程序, 则还需要数据库产品, 如Microsoft SQL Serv-er;如果程序是涉及邮件操作的Web应用程序, 则还需要有SMTP服务器, 用于从ASP.NET Web应用程序发送电子邮件。

3 课程资源库平台实现

课程资源库平台采用.NET Framework, 开发环境为Visual Studio 2008, 编程语言为C#, 数据库为SQL Serv-er 2008, 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08, Web Server为IIS7.0。

3.1 数据库设计

与用户相关的表有3种, 即系统管理员 (Admin) 、教师 (Teacher) 和学生 (Student) 。与教学资源相关的表主要有:课程设置 (CourseSet) 、名词词典 (Dictionary) 、课程章名称 (Chapter) 、课程节名称 (Section) 、试题库 (Test) 、视频资源 (KnowledgeVideo) 、教学课件 (KnowledgePPT) 、其它教学资源 (KnowledgeOther) 、考试 (Exam) 、练习 (Exer-cise) 。

3.2 帐户管理

用户有管理员、教师和学生3 种, 用Admin、Teacher和Student 3个表存储用户的登录帐号和基本信息。系统由管理模块、教师模块和学生模块组成, 各模块之间相互独立, 用户登录后进入各自的模块页面。由于管理员数量少, 设计时在SQL Server中建立Admin表, 由SQL Server的DBA直接对表Admin中的数据进行编辑。教师帐号和学生帐号由管理员管理, 以管理员登录, 可以一次添加一位教师、学生帐号, 也可以从教务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全校教师和学生信息, 生成Excel文件, 从Excel文件将全校所有教师和学生的数据导入Teacher和Student表, 实现全校信息编码的统一。将教师Excel文件中的数据导入SQL数据库中Teacher表的界面如图1所示。

关键代码如下:

3.3 课程资源实现

本文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课程资源库平台建设为例加以说明。《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其功能是配置Windows平台下的各种网络服务。

(1) 创建存储课程资源的目录。任何文件格式的教学资源教师均可上传至服务器, 在Windows Server 2008的IIS主目录中创建目录名为CourseSource的文件夹, 对每门课程设置一个课程编号, 如《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课程编号为001, 则创建CourseSource�01, 将《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这门课的所有资源均存储在该目录下。通过这种方式, 服务器可以存储多门课程的教学资源。

(2) 上传视频资源。视频资源由教师用户上传, 以教师帐号登录进入教师模块, 可以上传视频资源。Knowl-edgeVideo为存储视频资源表, 其主要字段有:CourseNum表示课程编号, VideoNum表示该课程的视频编号, FileName表示上传的文件名, FileExtName表示上传的扩展名, FileLength为文件长度, UpLoadDate为上传日期, File_Url表示文件上传到服务器后存储在服务器的文件名, File_Url的值用计算机的年、月、日、时、分秒作为新的文件名并存储在服务器, 扩展名不变, Path_URL表示文件上传到服务器后存储在服务器的路径, 将此值存储在表中, 如C:NetCLCourseSource�01Video20095230314656.wmv, C:NetCL为IIS7.0设置的主目录路径。

(3) 显示视频资源。以学生帐号登录可以显示视频资源, 并选择课程, 如《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 页面显示该课程的所有视频文件目录, 单击某个视频名称, 则显示该视频。设计时视频目录采用TreeView控件实现, Tree-View的值通过编程赋值, 实现菜单内容的动态显示。客户端视频显示通过embed实现, 视频文件类型为WMV, 代码如下:

embed src="<% # Name % >" width=" 360" height=345noerror="true">

视频显示结果如图2所示。

(4) 其它资源的实现。KnowledgeOther存储其它教学资源, 其它教学资源指以Word、Excel、Flash、图片等其它文件形式的课程资源, 教师上传文件, 学生在线学习这些教学资源文件。实现方式与实现视频资源方式相似。

3.4 FCKEditor在程序中的应用

FCKEditor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开源在线文本编辑器, 它可以在Web上使用类似微软Word的桌面文本编辑器的许多强大功能, 可以提交图片、Flash等文件, FCKEdi-tor界面如图3 所示。课程资源库应提供练习和考试功能, 因此需要建立试题库。题型一般有判断题、选择题, 试题含文字、图片, 试题和名词词典数据的录入用FCKEdi-tor在线编辑器实现。

4 结语

使用ASP.NET技术构建《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数字化资源库平台, 促进了全国同类课程的分享与交流, 丰富了该课程的教学资源, 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并且, 通过三届学生的实际应用发现, 它有利于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宋秋莲.对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新余学院学报, 2013 (6) :115-116.

[2]李丽娟.高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构建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13, 29 (3) :53-56.

[3]张婷婷.国内课程资源研究综述[J].山东英才学院学报, 2012, 8 (4) :27-30.

[4]华夏, 陈新寓.ASP.NET案例实训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5]张跃廷, 房大伟, 苏宇.ASP.NET2.0网络编程自学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版社, 2009.

课程教学资源库 篇8

一、教学资源

计算机数学教学资源包含教学准备、教学反思及试题库三个部分。

1.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是教师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主要指教学案例的收集与整理、教案的设计与编写、教学课件的制作几个方面。 (1) 教学案例:选择计算机专业中与某知识点有关的案例, 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的案例或数学建模竞赛的经典案例, 经过分析、建设简化等步骤转化为相应的数学问题纳入计算机数学教学内容, 丰富教学资源。 (2) 电子教案:对于已有教材, 组织任课教师讨论确定教学内容的取舍, 充实相关案例, 分配任务各自设计部分章节的教案, 课程负责人组织研讨提出修改意见后返回修改, 多次反复后成为计算机数学课程电子教案。 (3) 教学课件:以电子教案为基础, 根据电子教案的任务分配, 每个任课教师制作相应教学内容的教学课件, 从背景设置、版式设计、图形图片等方面进行必要美化处理, 还对每张幻灯片的字数、字体颜色等提出要求完成教学课件的初步制作, 再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后称为共享课件。

2.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完成教学过程后的体会和思考, 包括教学总结、教改记录及做好交流。 (1) 教学总结[1]:教师在完成教学过程后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合学习效果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客观评价, 对于成功的经验进行优化, 对不太成功的分析原因, 对不成功的地方要回顾细节, 提交课程组进行讨论。 (2) 教改记录:对于上次教学不成功的地方, 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并回顾起教学过程, 比较学生的反映和教学效果, 通过实践探索并选择学生最有利的教学方法。对慕课、微课及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手段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要较详细的记录和分析。 (3) 合作交流:对于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取得的成功经验等, 在餐桌、办公室等易于集中的场所及时交流与分享, 吸收同行的经验和教训, 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3. 试题库。试题库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 包含练习题、自测题和模拟题三种。 (1) 练习题:任课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及学生在线交流情况, 各自选择和编制本课程的课堂练习题、课后作业题, 课堂练习题以A组题出现, 含有判断题、填空题和选择题;课后习题以B组题, 出现含有计算题和应用题。然后统一编排整理后构成计算机数学课程练习题库。 (2) 自测题:每个任课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及学生在线交流情况, 对每章编制一套自测题, 用以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然后指定一个人收集整理成两套自测题, 从而建立计算机数学课程自测题库。 (3) 模拟题:每个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负责编制2 套难度适中、覆盖面达到90% 教学内容的模拟试题, 指定专人编排整理后建立计算机数学模拟试题库。

二、拓展资源

计算机数学拓展资源包含内涵建设、实践教学及教学研究三个方面。

1. 内涵建设。内涵建设是拓展资源的组成部分, 它包含团队建设、课程建设及教材建设几个方面。 (1) 团队建设:指教师队伍的培养计划与措施, 教研活动的规划、安排与执行, 职业教育理念培育, 对年青教师的指导, 协作进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对策与措施。 (2) 课程建设: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数学课程建设包含需求分析、解析结构、确定内容、教学条件、实施过程几个方面。需求分析就是要分析专业对数学的需求、学生的需求及社会的需求;所谓结构指教学内容与体系结构;内容是指知识、技能与素质的要求;教学条件是指师资队伍情况、实践教学条件及课程资源;实施过程指教学规章制度与激励机制等。 (3) 教材建设:指根据需求情况, 将部分专业课程密切相关的案例、日常生产与生活中的案例添加到计算机数学教学内容中, 依照数学的逻辑顺序重组教学内容并编写出实用的教材。

2.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拓展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含数学建模、数学文化及数学实验几个方面。

(1) 数学建模:将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首先是将数学知识点作为数学模型, 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师生共同分析, 建立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 (等式、方程、行列式、函数) , 让学生感知到数学模型无处不在;然后是对教材中比较复杂的计算题通过数学软件来实现;接下来选择一些具有专业背景的问题通过分析、建设简化后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后, 利用lingo或matlab软件求解;最后对部分同学进行系统的数学建模培训, 指导他们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2) 数学文化:指在数学教学中要凸显数学的文化内涵, 展示数学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具有不可代替文化功能, 具有广阔的应用范围与价值。 (3) 数学实验:作为高职院校, 对数学理论的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学生主要是学会运用最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展数学实验的教学, 目的就是用最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减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压力。

3. 教学研究。教学研究的合作与成果的共享是拓展资源的组成部分, 它包含教研项目、专业对接及教研论文几个方面。 (1) 教研项目:指教学团队成员要团结协作, 共同开展项目研究, 在教学改革实践、论文写作、学术研究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 将项目申报书与结题报告上网共享, 便于团队成员学习和借鉴, 最终达到共同进步。 (2) 专业对接:就是指定一个教师负责与一个系部的专业教师对接, 进行专业需求的调查研究, 及时更新专业需求的同时, 阅读相应专业的教材, 查阅相关文献, 更好地满足专业需求。 (3) 教研论文:指教师经过教学实践探索, 将自己在教学内容重组、实践教学的成功经验、教学方法的变革、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经过加工整理后, 撰写教研论文, 在团队成员的帮助下反复修改, 最终形成论文并发表。

三、结语

建立计算机数学课程教学资源库可以推进计算机数学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可以拓宽团队合作与交流的内容和范围, 了解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的动态, 提高自己教学的针对性, 更好地满足专业需要和学生发展的实际, 更好地为各种使用者提供方便快捷地存取功能, 为教学管理者提供资源访问效果评价分析, 从而提高教学资源对象的利用率, 促进教学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探索服务[2]。

参考文献

[1]冯天祥.《计算机应用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职业教育研究, 2012.6:157-159.

课程教学资源库 篇9

信息化手段是当前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之一,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为信息化手段在高职教育中进一步深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资源库是以资源共建共享为目的, 以创建精品资源和进行网络教学为核心, 面向海量资源处理, 集资源分布式存储、资源管理、资源评价、知识管理为一体的资源管理平台。建立《税法》课程教学资源库是顺应国家加快建设教育信息化的要求, 也是民办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行内涵建设的需要;建立基于多样需求的《税法》课程教学资源是提高教师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需要, 也是满足学生学习、考证、就业的需要。

1.建设《税法》课程教学资源库以响应国家加快建设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中提出:未来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其中, 对于“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明确要求各高校应“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响应国家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各高校亦纷纷开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

2.建设《税法》课程教学资源库以促进学院深化改革, 进行内涵建设。2012年5月我院“会计与审计”专业以优良的成绩通过教育厅特色专业验收;2012年8月我院以会计与审计专业为首的“财经商务”专业群被评定为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群。为了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同时也是特色专业、重点专业群内涵建设的需要, 会计与审计专业建立教学资源库平台势在必行, 《税法》课程作为会计与审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拥有众多的教学资源和人力资源, 因此作为首批课程, 在我院进行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尝试。

3.建立《税法》课程教学资源库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依托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一方面高校教师集思广益, 对自己多年的个人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 与其他专业教师互通有无, 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内涵;另一方面, 通过调查研究, 精心设计教学资源库, 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与时俱进。

4.建立《税法》教学资源库以满足学生对《税法》课程的多样需求。目前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基本上都开设了《税法》课程, 作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税种计算、纳税申报等实践能力。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税收法规政策变化频繁, 依靠传统的课堂加教材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库能够克服教材滞后性这一缺点, 及时将最新的政策法规及政策解读传递给学生, 一方面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另一方面使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迅速、准确地学习税法相关知识, 以满足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职称、审计职称、注册会计师等考证需要以及将来的工作需要。

二、《税法》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

1.定位。《税法》课程是高职财会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我院财经商务专业群中各个专业都将《税法》课程作为专业主干课程, 尤其是会计与审计专业, 《税法》课程在其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地位, 因此, 该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显得尤其重要。在该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中应满足学生多方需求。 (1) 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 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 《税法》课程应以税务工作过程为导向, 以项目为载体, 通过行动导向教学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上也更要体现出来。 (2) 满足学生提高执业资格和执业能力的需要。目前, 我国对会计人才的评价实行“双轨制”, 即会计专业技术职称考试 (初、中、高) 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会计从业资格、注册会计师资格) 并行。我院要求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取得会计的“上岗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2014年我院会计与审计专业一次考试通过率达到68.86%。毕业前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率达到95%以上。鼓励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报考助理会计师, 取得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需要进一步提升, 报考中级职称和注册会计师的也大有人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初级会计师资格考试、中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而《税法》课程在这些执业能力考试中属于必考内容之一, 因此在该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中要满足学生这方面的需求。 (3) 满足资源共享、沟通交流的需要。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满足教师之间资源共享的需要。老教师对自己多年的教学内容的把握和教学经验的总结, 新教师为教学带来的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中得以融汇、碰撞, 产生新的火花。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中, 新老教师都能从案例中获益, 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满足师生沟通交流的需要。大学教育中, 教师和学生见面的时间就是课堂上的区区45分钟, 课后交流的时间比较少。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突出加强这一沟通交通环节, 学生可通过教学资源库在线提问、在线讨论、提交作业;教师可通过教学资源库发布下节课的教学计划, 甚至可通过教学资源库中的题库进行考试、在线答疑等, 以此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促进学生学习。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满足校内外资源共享的需要。与兄弟院实现资源共享, 共同促进《税法》课程建设;与校外实训单位实现共享, 使得校内课程建设与校外单位的需求无缝链接;与考证培训机构实现共享, 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提高。

2.建设内容。基于《税法》课程的多样需求, 该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部分: (1) 课程资源库, 包括本课程的大纲、课件、讲义、讲课视频、习题、案例等, 满足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需求, 加强其对税收法规的知识理解和进行税收计算和纳税申报的能力提高。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环节的设置、案例分析和作业布置环节都要以突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2) 认证资源库, 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职称考试、审计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简介、考试大纲、历年真题、考前辅导等内容, 以满足学生各种资格考证的需要, 从而提高学生的执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3) 智力资源库, 包括财经法律法规、财经论文、中外财经名人、研究生导师、领军人物等内容, 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培养学生税收法规搜集整理能力和税务资料分析处理的能力。 (4) 互动平台, 包括在线答疑、网上留言等功能, 以便师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

三、建设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

《税法》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个大工程,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需要学院各方的大力支持, 更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 才能建立起适合我院多样需求的共享型《税法》课程教学资源库。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我们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1.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 强化学生在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主体作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贯穿资源库建设的始终。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离不开教师, 需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发挥教师主导地位, 提供宝贵的教学资料和课件, 并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精心选择其他网络资源;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也要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构造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内容, 学生全程参与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资源库建设中设置师生互动平台, 教师和学生共同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资源库的内容完善出谋划策, 促进优质资源的进一步集中和优化。

2.解决教学资源数据生产的不规范。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教学资源呈现级数增长的趋势, 这对于教师和学生查找、利用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但同时也存在着弊端。一方面海量的教学资源淹没了信息需求者, 如何从大量的资源中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呢?另一方面, 税收法规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调整也随时发生着变化, 如何去判断这些资源是否正确和有没有过时, 也成了资源库建设面临的问题。因此在《税法》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中, 需要依靠专业教师的职业判断力和丰富的经验来充分利用优质资源, 筛选出劣质资源, 解决教学资源数据生产的不规范性, 这是一项大工程, 也是我们在资源库建设中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3.如何实现教学资源库的真正共建。教学资源库是智慧的结晶, 是宝贵的财富。如何才能让各位老师将自己多年的教学成果和经验与别人共享?如何才能让相互竞争的兄弟院校共同促进课程教学课建设?如何才能让校外企业参与到学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中来?这些同样也将是困扰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发展的问题。

4.教学资源库的后期管理。教学资源库建立后, 其内容需要更新、充实、丰富;其设施需要不断调试、保养和维护, 需要专业教师和技术人员的共同长期合作, 才能发挥教学资源库资源共享的建设初衷。

教学资源网络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 因此建立教学资源库是当前我院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 希望通过税法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完善促进我院专业资源库的建设, 促进我院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摘要:《税法》课程是高职财会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在学生课程学习、资格证书的考试以及将来的职业生涯中都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建立《税法》课程教学资源库是顺应国家加快建设教育教学信息化的要求, 也是民办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行内涵建设的需要;建立基于多样需求的《税法》课程教学资源是提高教师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需要, 也是满足学生学习、考证、就业的需要。

关键词:税法,多样需求,教学资源库,育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吴蕴慧.基于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代礼仪课程教学改革[J].教书育人 (高教论坛) , 2015, (1) .

课程教学资源库 篇10

教学资源库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 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信息材料, 它能够激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创造的方式来寻找和处理各种信息, 从而使数字化学习成为可能, 包括媒体素材、试题、试卷、案例、教学软件、常见问题解答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 教师获取和利用教学资源的手段也在不断发展,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逐渐成为各类学校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 是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

在遵循顺序化和整合原则、教学性和实用性原则、新颖性原则的基础上, 根据包装废弃物教材大纲的要求, 本课程教学资源库基本定为四大模块 (即学生学习模块、教学资源模块、行业资讯模块、互动交流模块) , 内含以下内容: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教材资源、教学视频、题库、测试、行业动态、互动交流等。具体构建层次如图1。

二、教学改革研究内容与设计思路

教学资源库建立完成以后, 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将教学资源库在实际教学中运用, 深入挖掘资源库的功能, 实现新的教与学方式, 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 使其最大限度地为教学服务。一方面为教师提供教学支撑, 服务教学活动管理;另一方面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评价服务。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研究者选取包装废弃物管理课程中的某一章节, 以本校同一专业水平相当的两个并行班学生为对象。选择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班,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库开展教师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同时选择另外一个班为对照班, 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和学。通过对两个班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态度、知识掌握等方面的对比, 来研究教学资源库的教学效果。

如在讲到包装废弃物回收这一章节时, 传统的教法是填鸭式, 用黑板或大屏幕将回收方式进行项目的罗列, 但是用教学资源库进行教学时, 就充分利用视频素材启发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自主探索求解, 与传统的教师包办学习大不相同。

三、课程教学效果研究

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相应数据的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 学生方面

1.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式, 提高了学习效率。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现学生课前、课堂和课后的全过程参与, 而不仅仅只是课堂学习。如: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 实验班学生对本课程由“不感兴趣”转变为“感兴趣”;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人数增加了, 听课情况也有所好转;课后进行扩展学习和答疑的人多了。

2.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建构创新型教学模式, 优化了教学环境。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的学习环境, 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在包装废弃物管理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3.提高了教学质量。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采取的方式是在某一章节学习之后,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章节测试, 通过对测试成绩的分析比较, 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章节测试成绩的优秀率、及格率均有所提高, 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二) 教师方面

1.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完善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为学生各项能力的综合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给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为教师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 方便教师进行备课、查询资料、组织教学、开展课堂活动等, 也可以保证教师能够通过网络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活动。

2.教师教学观念发生改变, 教学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学资源库的使用, 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不再是以往单调的填鸭式的灌输, 而是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积极主动、合作的氛围, 创设多样的师生教学交流情境, 增强了师生的友谊。进而促进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变化, 从以往单一的教学主体观转变为教学互动、学生全面参与的教学主体观。

四、存在的问题

第一, 本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应用是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一次初步尝试, 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 但它并未成为课程教学的全部, 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有其独特的优点, 在以后的教学中, 教师要不断地钻研学习, 处理好传统与先进的关系, 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库使各种教学手段优势互补, 相得益彰。

第二, 建成的教学资源库主要由基本的教学资源组成, 有文字、图片、视频等,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 部分内容属于教师自己构建。作为应用于实际教学的教学资源库, 应不断地充实完善, 加强自我构建的教学资源的比例, 如图片、视频等。此外, 为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 亦可启发学生搜集相关的教学、学习资源, 提高其学习兴趣, 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

第三, 本课题将各类教学资源进行了整合、分门别类, 构建了教学网页, 但是, 目前教学网页仍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例如, 学生在使用题库练习时, 还不能获得试题对否或者分数的及时反馈;还没有为学生提供一个与学生、教师交流的论坛或者其他平台等, 这些都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不断地改进, 逐渐完善。

教学资源库在包装废弃物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 以网站形式组织教学活动, 既有传统课堂的情感交流, 又有多媒体网络开放、交互和个性化的优点, 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摆脱出来, 进入到教学网络的协作化学习、主动学习的环境中去,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 应不断加强自我学习, 提高多媒体网络的使用水平, 使教学资源库在各类课程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蒋伟.五年制高职仓储配送管理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实践研究[J].物流科技, 2012 (7) .

[2]吴昊文.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5.

课程教学资源库 篇11

【关键词】教学资源库;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序化

近些年,我国网络购物消费额与网购用户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而且现阶段大学生网络创业主要形式就是在易趣与淘宝网等平台中创建店铺,因为网上店铺受实体店面、时间和资金等约束较少,所以具有存活率高、门槛低、风险小以及易操作的优势,比较适合缺乏商业经营经验的大学生创业者[1]。

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积极探索与研究大学生网络创业渠道,有效拓宽了实际商品的交易渠道和经营范围,网络营销、网店经营和网络创业等课程的学习,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进行灵活应用的能力,而且也使高校生创业意识得到有效提升。

一、“网店经营与管理”教学目标与课程定位

(一)“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目标

“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的教学基础是计算机等课程,以此培养学生社会、方法以及专业三方面能力,以此达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目标。

1.“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技能目标

a.对搜索检索引擎信息必须熟练应用;

b.对店铺开通、实名认证、淘宝网注册、发布产品、产品管理以及产品在线接单等操作必须熟练使用;

c.对通过网络工具美化、装修店铺的技能必须熟练掌握;

d.学会通过淘宝网与互联网来分析商情,依照市场变化对商品进行正确选择,具有及时把握市场商机的能力;

e.在淘宝网中发布真实产品,以开设店铺,并对店铺实施经营与管理,以此培养学生学习、沟通交流以及自我发展的能力[2]。

2.知识目标

a.全面掌握创业必备市场预测与分析等知识;b.必须对网络安全知识与商业文明知识有一定了解;c.熟知网络交易流程与规则。

(二)“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定位

因为“网店经营与管理”属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其目的就是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电子商务平台来营销实际产品的能力,同时结合具体产品,使高校生SWOT分析能力得以提升,以实施项目组织的形式提高高校生产品与店铺经营创新意识。

二、“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资源库的选取与序化

(一)选取“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资源

首先,根据91特价网与淘宝网,和武汉网商动力共同开发完成,在网商动力与淘宝网的帮助下,深入性研讨“网店经营与管理”教学方法、模式以及“网店经营与管理”教学目标,并依照《网店运营专才》资格证书规定,对“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资源进行选取,而且所选取的教学资源必须与企业、行业发展需求相适应。

其次,所选取的“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资源必须与学生职业能力需求相符合。根据高校生岗位任职要求与课程标准,进一步分析与调研企业对网店管理员的要求,并组织企业电子商务师、行业主管、专家以及创业教育专家,根据网店对高校生素质、知识以及能力要求,对网店经营与管理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再构建“网店经营与管理”学习环境。

再次,所选取的“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资源必须与学生可持续发展需求相符合。通常“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不仅需要对学生网店开设技能与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培养,而且还必须培养学生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教学项目设计必须重视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转化上。

(二)建设“网店经营与管理”教学资源库

根据团购网与淘宝网店铺工作任务与运营过程,建设“网店经营与管理”教学资源库,以将实践和理论融为一体。针对相关网络创业群,认真设计学习性网络经营及管理工作任务,与教、学、做进行有效结合,最终实现实践、理论一体化。相对复杂的“网店经营与管理”工作任务完成后,一方面能够使学生专业技能得以强化,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学生沟通、团队合作的能力,最终使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得以提升[3]。

三、“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途径与方法

(一)整体科学设计“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

“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可以对一些比较好的同类专业资源库建设经验进行有效借鉴,将现代化高校教学理论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以实践未指导,并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对“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进行可续、整体、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在“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重点建设、以点带面的原则,避免“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资源库成为“杂货铺”,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有效避免了现阶段“网店经营与管理”教学所存在的不规范、重复以及零散等盲目性。

(二)注重校企合作、学校牵头资源库建设

“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属于一些系统而繁杂的项目工程,同时“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本身又存在特殊性,在建设“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资源库的过程中,通常会显得力不从心,使得“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针对性严重缺乏。因此,“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方式一定要加强学校与网站企业合作开发建设,对“网店经营与管理”的典型案例予以及时性收集与整理,并及时了解与运用最新网店经营与管理法规。避免出现专业指导教师不足以及学校信息落后等问题。确保“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资源库不仅能够与电子商务教学需求相满足,与高校现代化网店创业经营人才培养需求相符合,而且还可以为社会提供有效服务[4]。也就是说,“政府搭建,校校合作,学校牵头”是“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最佳模式。

(三)注重“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资源库管理环境

通常在高校网络管理模式中所建设的“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资源库尽允许一部分用户或者局部使用,若很多用户同时进入此店铺,那么就会出现网上店铺访问瓶颈。所以,在“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采用资源集中管理、分类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网店经营与管理”高端管理资源库投入,由此不仅能够对大量“网店经营与管理”教育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又能够保证用户对教学资源服务进行自主、高校以及方便的利用[5]。目前,多数高校教学资源建设以逐渐转变为以资源应用为主,所以在“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中,要避免只注重资源的数据管理,必须还要注重建设资源应用环境。

总而言之,作为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以及国际贸易等高校热门专业的核心课程,“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为借助网络店铺提高学生实施商务活动的能力提供有力支撑,而且为学生创新、就业以及创业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婷.项目教学法在“网店经营与管理”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12):55-56.

[2]付晓燕.CtoC网店经营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3):147-148.

[3]姚立.基于真实网络环境下的体验式电子商务项目教学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12):123-124.

[4]任芳芳.浅谈市场营销原理在网店中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0(4):185-186.

[5]王轶敏.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79-180.

课程教学资源库 篇12

关键词:课题研究,多媒体,网络,课程资源库,高中英语教学

一、什么是校园课程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 其核心内容及功能包括并达到如下要求:保证教师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备课、资料查询、参与教师培训等工作, 保证教师能够通过网络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式、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活动。资源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规范性;资源内容具有权威性、实用性;资源更新及时、形式丰富、容量大。资源库中设置学科素材、教参中心、课件资源、试题库、教学拓展、教学论文、信息技术等栏目。

二、理论依据

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信息资源,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主张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 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理念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 又不忽视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理念为校园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网络辅助教学过程中, 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一门课程所提供的知识点, 而且还拓宽了原有的知识面。

2.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理论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倡在老师的指导下, 通过观察、体验、实践、探究和合作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 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库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有效方法。这一理论要求教师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教师要为学生服务,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以人为本, 以导为核心, 牢牢掌握启发、点拨、调控的主动权。这一理论要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学生是否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的全体性、过程的合作性、资源方法理念策略的开放性、知识习得的实践性、学习成果的独创性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这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谋而合, 是建构网络教学模式的重要理论依据。

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英语教学仍然以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为主, 辅之以网络资源, 以达到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它在如下两个方面对教学活动起辅助作用: (1) 提供一个支持师生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活动的有效环境, 包括备课、授课、复习、答疑、讨论、完成和提交作业、批改作业等。 (2) 为课程提供一个丰富的教学资源库, 支持师生通过网络共享有关的课程资料, 包括课程大纲、教材、讲稿、课件、模拟考题、参考资料等。

三、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的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其中利用现代的计算机以及在其支持下的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计算机, 尤其是现代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 不仅以其声画并茂、形象直观吸引着学习者, 而且它所能达到的师生交流、及时反馈功能也吸引了广大的教师。具体来说, 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系统突出多媒体和网络两项功能:多媒体教学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 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扩大学生的视野, 开发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素质, 并使外语教学突破了教学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 使人们原本不能在此时此地听到看到的知识信息不仅听到了, 看到了, 而且信息传递的范围广了, 速度更快了, 地域更远了, 人的各种感官都得到延伸, 教学视野不断扩展, 教学时间相对缩短。又由于是网络, 它可以完成其他教学辅助设备所无法完成的强化教学管理、保证师生交流的任务。

四、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 媒体与网络在听力教学活动中

听力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着很大的比重, 而传统的听力教学局限于老师说, 学生听;磁带读, 学生听。学生所动用的感官只有耳朵和手。枯燥的教学形式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而在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进行这项教学就要生动得多。例如:我把一学期的课文及单词的录音整理为mp3放在校园网与班级电脑上, 学生可以自行下载, 每天早读, 值日学生可以打开电脑, 播放给同学听与跟读。利用《空中英语教室》进行听力训练。因为它配有相应的图像材料有助于学生对听力内容的理解, 对人物对话语言所适宜的环境有更深的了解, 从而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定期为学生播放原版电影或有声读物, 如:Titanic, Gone with the wind, Fair lady, Brave heart等, 培养学生语感,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听力水平。网络同时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远程听力训练及更为有趣的活动形式。另外, 我还向学生推荐了两个非常有用的英语学习网站:http://www.listeningexpress.com, 从中学生可以收听VOA Special English, BBC World News等英语节目;http://www.4english.cn, 从中学生可以收听收看非常有趣的英语节目, 如:经典电影片段、电影配音、新闻听力等等。

2. 媒体与网络在阅读教学活动中

利用网络收集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文字、声响及图像材料。仅仅是教材中的那么一点阅读材料是远远不能达到高考所要求的阅读水平的需要的。结合教材主题、增加富有时代气息的真实性材料进行教学来丰富和拓展英语教学内容, 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如在学习澳大利亚一单元时, 我们可以随着摄像机的镜头, 跟随英语导游, 游历广袤的澳洲, 观赏澳洲特有的动物;在学习处理废物一单元时, 我们在教室里便可看到英语解说的回收利用废纸和易拉罐生产过程的影片和利用风能的科幻影片。学习cloning一文时, 可以利用Flash, 把晦涩难懂的克隆技术变的形象生动, 易于学生理解, 尤其是文科的同学。

3. 媒体与网络在写作教学活动中

现实生活中学生使用英语的环境有限, 网络中的师生交流与互动为学生提供充分使用英语的环境。在学习选修8第2单元cloning时, 本单元的作文任务为表达正反观点的作文, 我进行拓展协作训练, 将“手机的利与弊?”这一话题发布在我班的QQ群里, 让学生发表看法, 互动性很强。经过一定时间的探讨之后, 学生将自己的看法以习作的形式利用E-mail发给老师, 老师阅读后将学生习作中的一些好的, 漂亮的句子与不够到位或表达错误的句子分别摘录出来, 再在屏幕上点评, 从而在互动中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这比单靠一根粉笔, 一张嘴, 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省时, 但高效多了。

五、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的结果

1. 课程资源库的网络资源丰富了英语教学内容

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输入材料, 校园网对网络报刊、杂志和论坛进行分类和整理, 通过链接和引用等多种形式将学生带入适合自己需要的泛读天地。

2. 实现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利用资源库网络教学资源, 教师不再是主要的知识源, 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知识的探索者。在教学形式上改变传统的教师“独霸讲台, 垄断黑板”模式, 寓教于乐, 多形式, 多角度、多渠道去展示、去开发, 打破课堂教学封闭性、单调性。

3. 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正如应用语言学家S.P.Corde所指出的, “我们实际上不能给学生教会一门语言, 我们只能为他们创设一个适合于外语学习的环境。”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控制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模式。课余时间学生可以点击校园课程资源库的网络, 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查询所需的课件资源、试题库等获取信息, 自主学习。

当然, 要真正使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广泛地运用于英语教学的课堂之中, 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也有不少地方需要改进。如:怎样提高教学密度, 合理安排课四十分钟时间;如何使多感官的学习更好地符合认识规律, 加速学习进度,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等;如何使资源库为人所有, 而不是使用者被资源库的内容所牵制, 未经筛选拿来就用等等, 这些都是新的课题, 需要广大英语教师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解决。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 (5)

[2].张明敏.网络多媒体技术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2003

上一篇:软件基础下一篇:绿色战略